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4-10-15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共15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系马庄小学 余文英

随着教改以及高效课堂教学的深入,国家对信息设备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拽着教育在前行,有人说是教育拖了信息技术的后腿,不管怎么说,互联网时代迫使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和融合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

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谈几点我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熟悉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和潮流,不至于在理念和思想上落伍。

而今,我们的教室都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掌握这些设备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必须的,除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我们应借助高速发达的网络来学习。此外,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比如即时通信工具QQ、演示文稿工具PPT、画图软件PS、微课制作工具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才可能运用自如的实现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课堂上利用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巩固练习中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游戏等。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课堂“活”起来。

四、强化深度,真正在精细化和深度化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适应技术发展的快节奏,另一方面还要避免随波逐流的跟风心态。不能样样都懂,样样不通。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实用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演示文稿PPT,用好了、用精了,同样可以做出精美的动画效果。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五、加大力度,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从观念上更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解整合的内涵。为此,不能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堂课从头到尾,不写一个粉笔字,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这并不是有新意,也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不能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其次,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比如指派教师外出培训,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等,学校可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后,要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专家培训资源、校本研修资源、网上搜集的资源的价值共享化和最大化。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听到的不可能都是赞美声,同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也需要一些的勇气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2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给课程教学拓宽了思路、知识面以及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否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显著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能力素质, 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

2.1 教学观念的融合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建设等相关领域出发,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2 教学目标的融合

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方法、情感”,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的,通过对掌握的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处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认知。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将课程教学中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 是教学内容融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容重组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为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资源的引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2.4 教学活动的融合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模式创新的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策略

3.1 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力

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动漫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变为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综合呈现的直观内容,从而全面生动地呈现教材中文字承载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内容更能直观、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2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教材滞后性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因此,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成为提高教材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借助学习平台容量大、可以随时更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3.3 构建 “主导 — 主体 ”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长期以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 建立了一种平台支持下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种交互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监控学习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上, 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组合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术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

通过实践研究,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组织协商活动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6)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 借助信息工具平台 , 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4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手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 学中去,它不仅能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浪潮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 使其能在更广阔的教学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也能为所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的互动平台,同时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崭新的学习新时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都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究,提出在融合的过程中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变革。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篇3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地深度融合的做法和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来呈现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例如,我在进行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一节的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向同学们演示了用动画模拟的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整个回路中带电微粒的移动情景,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讨论总结以下问题:(1)电解过程中溶液中阴阳离子各向哪一极移动?(2)电子的流向是什么?(3)阴阳两极各有什么现象发生?(4)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原先深奥难懂的微观理论,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开阔学生的思路,实现学生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各种观点。例如,我在进行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性质教学时,设计这样的问题:(1)铜与稀硫酸能否反应?与浓硫酸呢?(2)在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之后,我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并告诉学生,如有疑问可以上网查找解释。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从实验室出来,又满脸凝重地进入了微机室,当学生从微机室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能够解释现象,说服他们的答案。

三、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例如,我们使用的必修教材后均附有光盘,光盘内有实验、检测、精讲、电子书。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给学生介绍教材内容时,就会把这一点告诉学生,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好这一个别辅导工具,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当然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仍需要上网查找,或找老师指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提高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收获。

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信息交流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题或者交作业。例如,我常常在自己任课的班级建立QQ群,在节假日向学生发布作业、征集问题、回答学生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容量大时,我便在博客中予以解答。这样一来即使在假期,我和学生不能见面,也能进行情感与信息的交流,所以师生关系很融洽。另外,作为班主任,我也经常以发信息的形式,利用网络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相配合;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也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14(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4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何克抗教授提出: 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

“三段式”教与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因此把它称作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下面简称“三段式”)。

调查数据显示乡镇以上学校,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有上网经历的占40-60%(随着年级的增长比例加大),初中占85-90%。这些数据来自几所学校,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也说明一半以上中小学生是会上网的。但是遗憾的是上网的学生几乎100%不是为学习,所以现在有个现象:家长一听到学生上网,坚决反对。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对网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缺少教师正确的引领,二是学习软件的设计界面不友好,兴趣点偏低等,导致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所作所为与学习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如果每位教师在这方面都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网,上网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那么打破时空的局限,有效地利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的巩固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其实利用好了,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学习空间。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是大家不会用,而是没有把它和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真正把它当做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尝试着,在博客里写一些教学反思,学习体会,试着用自己博客进行教学,但仅仅是某一专题,没有形成常态化,不成系列。但是这种做法很好,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很有帮助。博客或QQ空间这一类网络工具所面对的是所有人群、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强、个性化,非实名制等特点;而网络学习空间更具针对性(学生、教师、家长等),实名登录,在同一平台下,格式基本相似,内容主要以教育教学为主,师生之间互访简单快捷等。我省全力打造的“龙学网”,既可以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全天候的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师生注册自己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体现这一点,我们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得到发挥?答案是“NO”。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管是教材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到头来都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结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环境、方式方法的改变,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三段式”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导学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地位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三段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

(1)教学设计

“三段式”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多数教师缺少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忽视了课前准备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很少照顾到学生的预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所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利用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空间、博客或网络学习空间,这些学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详的网络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绝不仅仅是文字教材的复制品)方便学生预习,让学生在课前知道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2)课堂教学

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95%以上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这里指的是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师,没用的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大部分都只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环节上的应用,比如图形、图片、视频、声音等等,还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试图尝试利用网络教室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形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以夭折而告终。

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与理解多数教师仍是停留在公开课、赛讲课、教研等活动中。要想让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正确认识、理解和使用,确实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具前瞻性,尤其是理念更要适度超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好得多,三维目标的达成会很轻松。

(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可以实时交流沟通。如龙沙小学快乐作文博客,就是属于课后知识拓展与延伸方面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网络环境为“三段式”提供保障

没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作支撑,“三段式”将无法完美实现。无论是课前、课上,还是课后,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是实施“三段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障网络的安全快捷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5

音德尔第四小学为推进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开学初举行了教师电子白板大赛,本次大赛由教研组长抽签产生12位参赛教师。

在本次大赛中,电子白板功能使用非常好。绘图、聚光灯、擦除、照相机、放大镜、局部放大功能、编辑、批注功能、屏幕幕布、照相机、视频导入、回放、荧光笔等功能使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的高效率。

参赛教师边讲边演示,过程细腻,真正使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篇6

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能否将其高效的应用于我们的学科和教学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多媒体的使用

随着中小学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选择。多媒体不仅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密度,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加合理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呢?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语文特技教师靳家彦提出了语文课的八字箴言:尚简、务本、求实、有度,语文还是要回到语言文字上,不应该把多媒体当作是“连环画”播放。

2、恰当把握时机

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第二,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运动多媒体展示; 第三,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时; 第四,补充教学资料的时候; 第五,呈现精选练习题的时候。

二、教师应具备的整合能力

1、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2、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1、根据教学内容找准整合点,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注重整合课程的学科特点。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对不同学 科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

3、合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课程理念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以先进的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导向,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的应用信息技术。

2、从寻找教与学的困难入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紧紧围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应该以教与学的过程为主线。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本着这些原则进行“教”与“学”。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是学科教育的现代化。

首先,应该是教育观念和行动的现代化。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体现三维目标等。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7

一、体现在教师备课中的融合

教师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传统的教师备课模式是教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备, 很少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和教法, 思维显得狭隘, 缺少活力。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有校园网, 网上有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有办公计算机, 把信息技术用于教师备课, 开展网上备课、网络教研,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网上备课

现在, 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发展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各类学校都在充实自己的校本资源, 把这些资源连到校园网上, 或者下载到资源库里, 分年级、分学科、分章节存放, 备课教师可以轻松查找自己需要的视频、图片、声音、优秀教案、习题等素材用于充实教案, 提高教案的整体水平。迁安镇潘营中学多年来坚持网上电子备课, 领导、教师反映良好,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效果非常明显。

2.网络教研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 针对一节课形成最佳教案。学校电子备课系统里有集体备课模块, 多名教师集思广益, 可以有主备教师、辅备教师、软件选择等不同分工, 各自完成任务后生成一份整体教案。如果再对这篇教案进行网上传阅, 交换分工加以改进, 或者由几所学校共同完成一份教案, 这样的结晶和升华过程, 将对教育均衡发展, 解决偏远薄弱校师资等问题起到革命性作用。扣庄乡扣庄中学从2008年开始探索网上备课模式, 在实践中总结出网上六步教研法, 全面改善了教师备课环节, 大幅度提升了备课质量和每位教师的理论水平, 使学校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农村学校第一位。

二、体现在师生课堂上的融合

传统教学方式发展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根据当时的条件和要求, 这种“上课满堂灌, 学生一起听”的授课方法培养了大批机械型人才, 符合当时的历史要求。但到了21世纪信息化时代, 各种信息设备不断涌现,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挑战, 要求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 跟上时代的步伐。

(1) 在多媒体教室课堂上,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达到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效果, 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 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度, 提高记忆力、理解能力, 信息技术改善了教学环境, 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 笔者在指导迁安镇一位中学教师讲授《寻觅春天的踪迹》一课时, 我们用PPT展示大量图片, 有冰雪融化和潺潺流水, 有嫩嫩的绿草和树芽, 有和煦的春风和绵绵细雨……再配上适当的音乐, 简直如同进入了人间仙境。学生个个陶醉在美好的画卷里, 他们欣赏着、描绘着、赞美着, 不知不觉领会了全文的意思, 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节课也获得了一致好评。

(2) 在计算机教室课堂上, 教师备课时准备好教学网站, 上面有大量的图片、声音、视频、知识点、练习题等内容, 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 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自己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课堂上, 学生既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还获得了分析、加工、利用、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这无疑是新课改的具体体现, 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例如, 笔者在指导彭店子中学一位教师讲授《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课时, 我们课前做好学习网站, 收集了大量关于罗布泊的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课上, 学生任意点击各个版块自学, 还要小组提问互学, 结果学生们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活跃,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体现在学生课堂下的融合

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是学习的必要环节, 是学好各科知识的有力保障。传统方法是学生自己看书预习, 很少有其他参考读物, 目的性不强, 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效果较差。课后巩固练习和作业也很单调, 尤其是回到家里, 学生可参考的学习资源很少,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研究的机会更少。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要求学生课下也要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手段来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

(1) 现在, 微课教学正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 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制作或选好多个微课片段供学生自学。学生需要利用移动或者固定网络终端下载微课来学习, 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受知识顺序的限制, 学生还可根据知识掌握情况有主有次地学习。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是课改的必然要求, 它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培养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 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发展方向,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在自习课上或回到家里, 总要消化一天的学习内容, 完成一定的课下作业。这时, 学生可以到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里遨游, 既可以在里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也可以及时请教教师、研究探讨、拓展升华。教师还能在空间里及时与家长沟通, 达成共识, 以全方位帮助孩子成长。多年来, 我市第四实验小学一直努力拓展师生网络学习空间, 孩子们除了在空间里完成课业知识外, 还在养成教育、品德培养、家校互动等方面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四、结束语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融合

自20世纪7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国课堂改革拉开了序幕。把信息技术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传统课程的弊端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出现众多问题。本文从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中的问题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和谐自然的有机整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使之与学科的教与学有机融合。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洽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忽视了平等地位与共同目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深度融合是许多专家和学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命题。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二者的融合看成“1+1=2”的模式,这样容易导致融合课堂的教学模式、目标的设置与实现上出现偏颇,特别是会忽略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此外,我们很容易造成融合中两者地位的不平等,把其中一个当成另外一个的梯子,工具性色彩过于浓烈。

2.忽视了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特征。可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它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同信息技术融洽过程中,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

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局限于狭隘的教学活动中。社会发展变化了,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就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中亦是如此。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重视它,是因为我们不再满足于读,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做学问,更根本的是学会做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呢?就笔者而言,可用简单的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如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借助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等。

3.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融合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二者不能被公平合理地对待,在实践教学中,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把融合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借此来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我们表面上似乎掌握了很多,可是,具体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许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0-114.

[2]丁杰,韩秋枫.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5).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9

一、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即能支持下述新型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

二、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 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的具体目标,有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再加上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三、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教学结构。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上述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案例、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要想将上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即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作用的改变)真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为此,应在不同学科中采用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 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教学模式”,若是从教学过程所包含的教学环节来划分,可看作是由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师主导下的探究”模式,其实施要领是:

① 创设情境 : 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前学习主题上来。

② 启发思考: 教师提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新授知识的体现,也可以是用于拓展、迁移当前所学知识)。③ 自主或小组探究: 由学生运用认知工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或小组探究(不同的学科所用认知工具类型也不相同;探究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

④ 协作交流: 在小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进行协作交流;协作交流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

⑤ 总结提高: 在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与升华;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仔细分析上述创新教学模式,不难看出,尽管实施的具体环节、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都非常关注并力图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地位与作用的改变,也就是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事实上,这种能达到基础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就是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根本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来实现的,将信息技术教学真正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去。

如何撰写教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 深入地发展.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具有故事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典型而又独一无二,在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原理上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教育教学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学习运用理论。

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不少教师总觉得理论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学一些具体方法来得实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产生这种现象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经过书本学习,我们对许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三)案例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0

一、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2 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3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堂教学;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进度的有利助手,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掌握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未来教育目标的实现,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有助于当前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科技,网络,收集大量的信息应用于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中将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优势。下面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简化教师备课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前需要美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方便了教师备课,上课。在备课环节中,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可在网络上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更适合课堂,适合学生学的信息。在教学中一些课需要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相对比较抽象。教师用语言描绘和示范制作方法都很难让学生很好的接受,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让教师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如用课件把基本的内容和变化的过程表现出并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教师教的省心,学生学的满意。比如在上中国美术鉴赏课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和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时,将美术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当欣赏经典作品时,只要鼠标一点,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能用声音和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运用单一枯燥的说教、学生乏味地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鉴赏课上可以展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并且配上声音等信息让学生进行鉴赏认知。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的经验,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更能直观明了的传达信息,掌握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一课,由于鉴赏的大多是古代的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平常很难接触到,学生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就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拓展了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学生加深了印象,更好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当然这样的例子在每课都能应用到,可见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让我们博古通今,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与我们学习。

三、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长期处在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轻视美术学科,对美术学科不了解,存在误区。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学生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开始重视美术课,并且认真的参加到美术课的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上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民间美术这一美术领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来自民间,运用展示于民间,学生们也会随时感觉它的存在。因此,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重在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要引导学生懂得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保护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本地民间美术的特色,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东岗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复州皮影戏,运用信息技术将这些民间美术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自觉的以当地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傲,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学会尊重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形成保护意识。又如在外国美术鉴赏的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和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都联系了本地区的特色,运用信息技术将大量资料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拉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为教学提供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更能让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教学环境下进行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实施,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做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张颖(1984-),女,辽宁大连人,职务: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师,职称:中学一级,学历: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为高中美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 篇12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融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内容大多以书本为主要载体。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国家“三通两平台”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工程的建设, 如Web Quest、Moodle系统、主题学习网站、博客等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也看到, 校本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正在朝信息技术转变, 网络成为校本课程存在的新型载体,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融合, 可以非常方便地修改、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体系。

以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完成传统以书本为主的媒体无法达到效果, 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把所有京剧校本课程的内容制作成主题学习网站放到网上, 将“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等京剧艺术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 既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也可以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 随时随地欣赏京剧大师们的精彩表演,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京剧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实施的融合

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 在教学实施上, 我们关注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主要是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为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服务, 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在现实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学生思维,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达成教学目标, 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这些做法偏重于教师的教。实际上, 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在课程层面上整体地融合在一起,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工具, 让学生在真实的信息环境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 信息技术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 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和工具。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教学实施中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大胆利用信息技术, 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溢彩灯韵》为例, 这是一个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非常成功的案例。课程的教学实施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主,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 知识共享、网络拓展实践及社会信息化推广等学习形式推动学生探究淄博花灯艺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生学习和使用搜索引擎、PPT的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 利用这些工具, 搜集、整理与花灯相关的知识信息, 用电脑进行花灯的艺术设计, 开发制作花灯网站等, 这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对学生完成校本课程项目学习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3

几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胆尝试,进行了数学课堂信息技术革命,旨在建构高效课堂,快捷实现课堂学生自主化,学习任务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觖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就初三平面几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课堂教学,遑论体会。

一、借信息技术,翻转数学课堂环节高效。我在实施五环高效课堂的课改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呈现环节快捷,质疑出示快捷,演示推导快捷。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媒体课件质疑:“什么叫相似三角形?根据定义可知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同学们略加思考;很快就回答上来。紧接着,我又说:“除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之外,相似三角形还有什么性质?这是我们这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我在电子白板出示课题,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运动图像,相似图例,结合声音,图像变化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打开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的自学思考题(PPT展示):①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②上述性质都是如何推导证明的?每一步推导证明都是根据哪些定理、定义和公式?③例题是如何求解的?解题的关键是什么?采用这种以旧引新设疑求知的方法,调动了学生们看书学习阅读教材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4

——暨希沃白板5在教学中的使用

为落实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研究,在校领导的精心筹备下,在张佳慧老师的细心备课和部分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桦甸市第一实验小学于3月13日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专题培训。目的就是让学科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次培训由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学科的45位教师和部分领导参加,培训包含两项内容:首先由张佳慧老师做课堂教学的展示,张老师以三年级英语“At the zoo”一课为例把希沃白板5中的部分功能有效地运用到教学环节当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中乐、乐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后,张佳慧老师以课堂中使用的白板工具为依托,进行希沃白板5部分功能的详细介绍和讲解,同时引申到数学和语文学科的使用。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5

一、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1. 利用多媒体课件, 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 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2. 利用课件帮助分析电路,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书对话的形式。

在电学问题中, 有一类电路由于有烧毁电源、电表、用电器等危害,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允许出现。以前学生只有通过看书, 正因如此, 很多学生就缺乏感性认识, 难以体会到其危害的严重性, 也就更谈不上让其动脑筋, 设法解除危害了。若利用多媒体课件, 就可以把这类实验中应杜绝的现象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 使他们能亲眼看到这些危害, 也就容易促使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 促进了物理教学改革, 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 由于这种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信息技术手段喧宾夺主, 影响了教学效果。综观眼下各种各样的研究课、评优课, 多媒体是必备的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的应用使得整节课生动有趣, 师生积极参与。但在有些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却反映,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花花绿绿的动感画面, 往往是动画播放完毕,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影响了教学的进行。二是过分依赖模拟实验, 忽视传统实验。由于传统实验要有相关的仪器设备, 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技巧, 做实验费时且容易失败, 这些都导致了一些老师认为传统实验很麻烦, 不如教学课件简单明显, 成功率高, 喜欢用模拟实验代替传统实验, 用鼠标敲击的虚拟过程代替本该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 这恰恰是违背素质教育精神的。传统实验在开发学生探究乐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 鼓励学生不怕遭受挫折,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规律、体验生活等方面, 有着模拟实验无法取代的教育功能。

三、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1. 回归信息技术的本位。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有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 要服务于教学, 应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那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 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或教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这样教师才能够从容地把信息技术用到自己的教学去, 合理地选择和组合各种媒体, 把它们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它们就像以前的粉笔与黑板一样成为教学过程中天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把握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应用中的原则。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1) 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教学活动, 有了明确的目的, 才能避免任意性和盲目性, 使教育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 整体性原则: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教育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 必须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教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是双主体。只有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双方都积极参与活动,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 视听与思考结合的原则:在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时, 视听与思考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在教学中不能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 必须上升到理论阶段,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5) 及时、准确的反馈原则: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反应是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做出评价也是反馈。不论是学生的反馈还是教师的反馈, 都要及时、准确, 才能起到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

3. 教师应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发现, 尽管计算机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但它决不是万能的, 计算机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作用发挥的程度怎样, 取决于教师怎样使用它, 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自己的教学, 从而以适当的方式把计算机用到教学中适当的环节。而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 发现自己的不足, 摒弃自身已有的落后理念, 有意识地尝试和实践科学的、先进的理念, 才能避免形式上的融合, 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融合。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社区劳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