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2024-09-3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通用13篇)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1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变化。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

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形式多样,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使数学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中呢?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的融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学习才会有动力。只有将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得到整合,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积极性,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兴趣上去深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是平时到超市购物的情景:周末,小明、小东和小强三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到不同的超市买一种质量、形状完全一样的赛车,小明花了这笔钱的32%,小东花了这笔钱的3/8,小强花了这笔钱的 0.35倍。他们谁花的钱多,谁花的钱少? 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学生很快就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利用学过的小数来比较,有的同学利用分数来比较,还有的同学利用百分数来比较。这样不用老师去讲解学生自己就已经实现了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从而总结出了转化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在多媒体上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其余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应把操作过程主动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结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研究三角形面积学生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二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尺(一个角是30度,一个角是60度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三种方法:学生剪了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一般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电教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任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在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地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学完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实践课,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一周的温度进行记录,并根据调查的数据分别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反馈时,屏幕上展示收集的数据及制表和制图的过程,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最正确、合理的应该是折线统计图,制成条形统计图不妥。同时,再把学生自制的折线统计图在投影上反馈,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足之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四、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自从开设了教育网络平台,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为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将占主导地位,它必将成为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恰当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仅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2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给课程教学拓宽了思路、知识面以及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否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显著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能力素质, 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

2.1 教学观念的融合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建设等相关领域出发,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2 教学目标的融合

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方法、情感”,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的,通过对掌握的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处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认知。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将课程教学中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 是教学内容融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容重组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为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资源的引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2.4 教学活动的融合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模式创新的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策略

3.1 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力

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动漫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变为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综合呈现的直观内容,从而全面生动地呈现教材中文字承载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内容更能直观、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2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教材滞后性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因此,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成为提高教材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借助学习平台容量大、可以随时更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3.3 构建 “主导 — 主体 ”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长期以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 建立了一种平台支持下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种交互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监控学习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上, 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组合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术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

通过实践研究,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组织协商活动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6)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 借助信息工具平台 , 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4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手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 学中去,它不仅能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浪潮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 使其能在更广阔的教学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也能为所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的互动平台,同时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崭新的学习新时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都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究,提出在融合的过程中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变革。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措施

【分类号】G434

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强及影响范围较广的现代化技术,其不仅在我国生产领域及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普及,而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学科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实践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找到一种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以此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两者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按照深度融合理论的概念阐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进行深度融合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以此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整个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故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两者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

2.1智慧学科教学课堂的创建

现代课堂教学应在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本文认为,为了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深度融合的效果,有必要创建一种智慧课堂,教研组应以月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智慧课堂教研活动。在此教研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公布于众。具体构建方式及实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以网络为技术平台进行学习

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师应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比如,微课资源及学习效果当堂自评卡、课堂学习任务卡等。学生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自评标准,在家中或图书馆等公共、私人空间利用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疑惑,可网络在线进行沟通交流。

(2)通过学习效果自评卡进行自主学习检测

学习效果卡完全可以取代教师课堂监督及当堂检测。学生只需利用教师下发的自检卡,就可全面对自己的预习及独立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评估,以此可全面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在事后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以此形成书面报告。对重点问题及常见问题应集中分类,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解决。

(3)教师分组进行集体合作

智慧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生集体合作,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只有通过信息共享及资源共享,才能实现信息对称。故教师应在课后系统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并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也可通过角色互换、任务分配及角色模拟,实现信息交流沟通,以此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巩固

学生通过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检情况及学生互检情况和教师检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采用为知笔记这一信息化学习工具,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总结,以此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复习和观看。

2.2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工作不断深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教育资源已难以全面适应师生个性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一方面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应以现代化教学目标为总体要求,适当扩大教学资源总量。通过信息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升级。比如,常见的微课这种网络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由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云端自由上传与下载学习平台,其也可将自己的学习资源存储于云端,使教学课堂由固定式变为移动式[2]。

2.3学科研修平台的构建

在此过程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实践环节,一是上传预案、二是团队磨课、三是观课评课、四是教学实践反思与总结[3]。通过这四个不同的实践环节,学生学习质量会显著提升。具体而言,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对开课伙伴进行合理选择,以此组成开课团队;当明确教学任务后,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对教学方案进行编写与设计,并将总体教学实施计划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在线优化课件提供良好的途径。

其次,课程研修团队应對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商议,通过在线方式将修改意见上传,以此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专业教师展开观课与评估活动。研修团队应全员参与,共同通过网络听课并在课堂中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价,进行自我批评与批评,以此扬长避短,提升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在最后的教育考评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思索及总结,从而撰写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书,并将其上传至研修网络,以供其他教学人员进行借鉴学习及反思和总结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本文通过应用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v.34;No.364 02:58-62+67.

[2]蔡旻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v.35;No.258 10:23-28+47.

[3]许敏敏.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基于实践教学的角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No.389 11:8-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篇4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强调小组交流与协作,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个性教学资源中心和互动协作空间。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5

学习了”技术改变教学“系列课程,我觉得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即能支持下述新型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

二、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 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的具体目标,有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再加上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三、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教学结构。

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上述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案例、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要想将上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即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作用的改变)真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为此,应在不同学科中采用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 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教学模式”,若是从教学过程所包含的教学环节来划分,可看作是由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师主导下的探究”模式,其实施要领是:

① 创设情境 : 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前学习主题上来。

② 启发思考: 教师提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新授知识的体现,也可以是用于拓展、迁移当前所学知识)。

③ 自主(或小组)探究: 由学生运用认知工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或小组)探究(不同的学科所用认知工具类型也不相同;探究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

④ 协作交流: 在小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进行协作交流;协作交流内容可以是新授知识,也可以是拓展、迁移的知识)

⑤ 总结提高: 在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与升华;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篇6

系马庄小学 余文英

随着教改以及高效课堂教学的深入,国家对信息设备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拽着教育在前行,有人说是教育拖了信息技术的后腿,不管怎么说,互联网时代迫使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和融合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

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谈几点我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熟悉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和潮流,不至于在理念和思想上落伍。

而今,我们的教室都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掌握这些设备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必须的,除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我们应借助高速发达的网络来学习。此外,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比如即时通信工具QQ、演示文稿工具PPT、画图软件PS、微课制作工具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才可能运用自如的实现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课堂上利用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巩固练习中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游戏等。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课堂“活”起来。

四、强化深度,真正在精细化和深度化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适应技术发展的快节奏,另一方面还要避免随波逐流的跟风心态。不能样样都懂,样样不通。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实用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演示文稿PPT,用好了、用精了,同样可以做出精美的动画效果。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五、加大力度,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节点,评价指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长期以来都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许多学者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以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这无疑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并确立关键节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已经从官方出台了一些评价工具, 而且有些评价工具已经可以在线免费使用。 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近几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国外在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领域本身比国内起步早, 进入常态化教学的时间自然也较早。 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关注课堂, 研究比较细致, 给出的评价指标比较详细, 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支撑不足, 国外多数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组织和机构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理论依据没有详细阐述[1,2]。 但是不可否认, 国外研究给出的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非常具有说明性, 即能够把课堂内部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和细致, 这些指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关键节点的识别、分析、确认研究在国内外都鲜有报道, 但关键节点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出发, 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 提取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发展性评价理论、后现代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 并结合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3], 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摇摇

为了便于表达, 用A1表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用A2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用A3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满足的原则如下:

1.0<A1<1, 0<A2<1, 0<A3<1。

2.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隶属于同一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隶属于同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它隶属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合理、科学和全面的评价, 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都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评价是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把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结果计算:先为三级指标评分 (学生评价×0.5+教师评价×0.3+教学管理者 × 0.2) , 二级指标得分由其下的每个三级指标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 加权求和而得, 一级指标得分与二级指标得分的获得方法是相同的, 即一级指标下的每个二级指标乘以相应权重, 加权求和而得。 最后得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按优秀5分、良4分、中3分、合格2分、不合格统计。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 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都比较全面, 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 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是基础, 权重0.2;教学设计是前提, 权重0.2;教学过程是关键, 权重0.4;教学效果是验证, 权重0.2。

由上述指标和权重可以发现, 在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 教学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 分别为:信息化手段, 权重0.3;学习互动, 权重0.4;内容组织, 权重0.3。 相比较而言, 学习互动这个过程更重要一点, 因为教与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互动又包括3个三级指标, 分别为: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 权重0.4;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交互, 权重0.3;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交互, 权重0.3。 相比较而言, 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过程更重要一点, 因为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顺利完成“学”的过程,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经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 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 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 据权重值确定了关键节点, 在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 其中学习互动在教学过程比较关键, 在学习互动中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根据以上结果, 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建议如下:

1.在建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体系时, 要以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 各项评价指标要含义清晰、科学准确, 而且指标的采集、处理方便、科学。

2.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教师从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和改进, 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梁洁, 马秀芳.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视角下的教学互动[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2) :3-8.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融合

随着“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扎实推进,信息网络已切实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近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作为一名耕耘20多年的一线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体会。

一、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一件难事,教师再也不能单纯依靠知识的优势来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教师担任的角色需要转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角色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的追求。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教师站在了居高临下的位置,学生没有资格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然而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环境下,打破了知识权威的神话,谁也无法对知识进行垄断,从知识占有量上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差距正在缩小,在一些最新信息的获取方面教师可能还不如学生。例如:我在讲授《新材料及其应用》一课时,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而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新材料的相关知识,然后小组内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内容不仅比教材上列举的种类多,不少是老师不知道的,而且配以插图、视频说明更加详细直观,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把老师从繁重的讲授中解放出来。

二、能做实验的补充,难做实验的模拟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离开了物理实验,物理学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发展。因此,要特别重视物理实验,在信息时代也不例外,凡大纲要求做的实验都要做,不能做的实验想法设法创造条件也要做。即使如此,许多实验可能看不清,可能过于复杂,可能无法长期提供器材让学生动手,可能在教室中无法实验等原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补充,进行模拟,就非常必要。例如:在教育部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讲授的《升华和凝华》一课获得了部级优课。这节课中,在讲到干冰的升华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现场演示干冰升华的实验,学生也无法真实体验升华的效果,再多的语言讲授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干冰升华的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亲眼看到升华的场景,远胜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使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升华。

三、微观世界的放大,庞然大物的缩小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宠然大物又说不清道不明,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看图片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印象。现在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宏观的天体微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也可以将微观的原子、电子宏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理解。例如,“人造卫星从地球的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何?”,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没有生活的体验,如果通过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人造卫星在运行时速度的快慢变化,从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

四、知识容量的扩充,探究视野的延伸

互联网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资源,并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创设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数字化环境。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下载有关实验探究所得物理规律的应用事例,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拓展了探究视野,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深切地体会到物理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大力投入,教学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和升级,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环境日趋成熟,将极大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当然,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传统实验手段的功用,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而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样,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中央电化教育馆·素质教育实验优秀课例精粹(中学版).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大学教学,2005(5).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9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66-0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推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变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语文教学带进了一个创新的境界,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形象、生动、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强化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中的影响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立足于不同层面将立体图形呈现在学生面前,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变成直观的图形或者图片,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知识,感受知识。老师的讲解再配合上画面展示,让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都能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被精彩的课堂内容所吸引,课堂教学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无疲劳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助于创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形式

现代课堂教学形式提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的特定语言情景,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引下,借助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形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彻底放手,在课堂上扮演辅助性的角色,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彰显。3.扩大课堂容量、强化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有助于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将语文课打造成精彩的学习场所,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增加课程教学的容量,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将知识点转换成画面和声音的结合体,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完美融合为一体,为同学们创造成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既能提高同学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这一方法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扩大课程信息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弊端。

4.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现代化教学形式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对他们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老师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过得硬的信息技术处理本领。现代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较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信息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科技含量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强化学习效果的多媒体课件。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人机交互,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尽管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可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缺乏感情色彩,缺乏机动性等。语文课教学除了要灌输知识,还要实行情感熏陶,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就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这种交流方式渗透着感情碰撞,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有助于推行情感教育,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过度依赖课件,忽略感情情境的创建,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沟通就会变得生硬,很难引起心灵共鸣。显而易见,即使再优质的课件也不能替代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沟通,要从心灵上感化学生,还是需要老师的亲自引导。

2.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目标 部分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本末倒置,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为了凸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播放很多图片和声像资料,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丰富多彩的图片所吸引,完全忽略了课本上内容,长此以往,信息技术反而成了课堂教学的桎梏。3.老师的引导性地位被动摇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可是很多老师却被它牵着鼻子走,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制作,忽略了知识点的灌输,也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是把课件内容读出来,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三、对策

1.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改革并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但我们应认清形势,不能盲目追从。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实现先进技术和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最终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使用现代化技术的时候,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创建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学生间的高效合作,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教学效果落到实处。2.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从大局出发,对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实施系统性的研究。理清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而决定是否需要信息技术,运用哪种信息技术,何时使用信息技术,何处使用信息技术等,将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知识点,又能欣赏到优美的图片。

3.强调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既有很多优势,又存在一些弊端。教学相长,老师既承担着灌输知识的任务,还担任着情感培养的职责,这些任务是不能仅仅凭借信息技术这一途径去实现的。因此,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切教学手段、技术和设备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10

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培训 走向深度融合的行动设计

大庆市肇州县红旗小学

李晓慧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是可以被教育教学利用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把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上充分呈现出来,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乐趣,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融合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记得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为师独尊等。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能自主自愿的去学习,通过信息教学的传递,能更好的激活课堂教学。

一、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二、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通过师生互动,整堂课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概念“活”起来。

三、行动步骤:

第一阶段:练习应用白板、解决技术问题 第二阶段:建立资源库

第三阶段:实践教学中反思、总结、整改、继续学习

四、日程安排:

5月15日——20日 制定规划、理论学习

5月21日——26日 建立学习小组深化学习、订立行动方案 5月27日——31日 初步建立资源库

6月开始在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调查、分析、反思、总结

五、预期目标: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教学;融合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适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入合适的情境,能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学习《常见的酸》时,我播放了一段从网上下载的视频: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和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废弃大楼的楼道里发现了装有浓硫酸的玻璃瓶后打开了瓶子,并用流出的液体洗手,进而造成严重的皮肤烧伤事故。通过引入的视频短片,同学们对视频中的小主人惋惜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浓硫酸的腐蚀性,在随后自己动手实验时会加倍注意安全。

2、微观模拟,感受微粒。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个主题是“微粒构成物质”,其中涉及到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对此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化学反应历程,使学生看到分子的拆分及重新组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3、组装仪器,快速高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各种仪器、装置。运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展示不同实验仪器,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并可以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实验仪器,进行组装,完成实验。多媒体教学投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演示实验,保障安全。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实验还无法实际操作。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5、学习总结,课堂反馈。在初中化学复习时,利用多媒体将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优化课堂容量,避免因板书造成时间浪费,影响课堂效率。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反思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让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多姿多彩,也使得40分钟的课堂时间变得快速高效、生动有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件就成了辅助教与学的一种工具,利用计算机速度快、储量大、精度高、可操作等特点,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若教师一味的运用课件,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后果。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投影不能取代板书。在教学中,板书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师不能过于夸大多媒体的优越性,忽略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40分钟的时间,学生不知道这一节学到了哪些内容,不清楚該记住什么。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扩大教学容量,把原本准备板书的内容,如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等一些基础内容预先输入到了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看似节省了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2、课件内容不能华而不实。有些教师非常钟爱现代教学手段,经常在课件中穿插动画、声音和特效,殊不知由于界面色彩过于艳丽,学生过度关注课件的多样化形式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所以,现代教学媒体效果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以实际为准绳,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在追求完美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注重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真正优化教学。

3、视频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无论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做出来”的感觉,不真实。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对于有危险性的实验,利用多媒体也是可取的。

三、后记

总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多样化的,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其重要性在于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信息技术使用不当,也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准确定位,着力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体现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12

现代教育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现代教育为什么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主要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没有和教育深度融合, “浅融合”是有的, 但是没有达到教育的本质需求和教育者的心理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应用缺乏深度

怀柔区学校的校园网大多数局限在校园范围内, 服务师生;家长的校外应用很薄弱, 这对家校沟通、师生应用移动终端办公学习产生了制约;各级各类网站内容以宣传展示和资源提供为主, 似乎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就是优秀的网站, 这样的网站也是有限度地服务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某一方面, 对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活动, 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主流活动, 或者说对于学校主流学习

和工作的主要方面, 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因此, 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建设的层次还不够深。但是, 由于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又是教育深度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的教育应用也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

2. 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泛在学习”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已逐渐成为常态, “碎片时间”, 即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余的闲散、零碎的时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迅速抓住了人们的需求, 捕捉到了市场商机, 为人们提供了相应应用产品与服务,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常态。从教育角度看, 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出于商业利益给人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更多的是考虑服务于人, 不会基于教育要求, 提供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产品与服务。如果要使教育内容更多地占领人们的碎片学习时间, 特别是充斥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碎片时间, 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制定措施, 正确引导。措施之一就是要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泛在学习的平台, 把教育的触角伸向校内外的每个角落。可惜的是, 在我们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中, 这样的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3. 恰切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 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基本上能用计算机备课, 自制课件, 课上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活动等。但是, 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 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还存在由于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反而束缚了教学行为的现象, 比如:教师备课时进行了课前自我设计, 课上利用课件教学, 出现了按照课件设计教学, 形成了“满堂灌”现象, 这就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适切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屏的交互功能, 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使多媒体技术配合我们的教育理念, 融入教学设计与教育活动之中, 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则失去了“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 这对课堂教学和泛在学习应用都会产生制约性影响;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则失去了一块越来越重要的学习与工作阵地;适切应用媒体技术, 这是教育管理、研究的永恒课题。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在较为明确的目的基础上, 建设服务于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应用平台, 缺乏有效推动“深度融合”的建设与管理机制。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说起来容易, 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做起来更难。难就难在“有原则、无定法”。那么, 我们至少理解上可以更加深入, 要从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对此, 笔者有两点理解。

1. 信息技术要服务 (融入) 于教育常规工作

“教育常规工作”并不深, 为何信息技术服务于并不深的“教育常规工作”却是深度融合了呢?这就要从教育本身的特性上去寻找规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一切活动, 恰恰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常规工作”, 这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工作, 之所以要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就是因为目前的信息技术对学校主流工作的服务不到位。差在哪?至少差在还没有搭建相对成型的学生学习、教师工作、干部管理的学习与工作平台, 这也是目前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根源之所在。使信息技术更加贴近、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 更加贴近、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加贴近、服务干部的教育管理, 这才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

2. 信息技术要推动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是否与教育深度融合, 要看是否推动了教育创新。一种新技术的充分应用必然冲破传统模式,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加自主的课堂学习模式, 深化泛在学习模式, 提升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这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检验标准。

因此, 如果我们在理解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与工作时, 没有把握上述两点, 必然就失去了重心, 甚至偏离了方向。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1. 深度了解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服务的需求没有止境。出于自己学习、工作层面的需求, 一线的师生、学校管理人员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技术上怎样实现就未必清楚, 我们需要把他们的需求进行整合、归纳, 提出有系统、有条理的教育需求体系。那么, 怎样深度理解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笔者认为, 要把握三个原则:在应用需求上抓共性;服务针对性上抓主流;服务面上对全体。在学校的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中, 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具体来说, 就是信息技术要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发挥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2. 必须搭建满足教育需求的应用平台

笔者在搭建怀柔区统一的教育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中体会到,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深度满足教育需求, 就必须搭建一个基础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平台系统, 着重建设Web网页形式的“教育云应用”系统, 这样的系统应用更方便、更广泛, 更能贴近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实际。

(1) 搭建怀柔区教育应用云平台的事例简介

从2006年起, 怀柔区电化教育馆着眼于全区教育应用需求的共性, 以建设“数字化区县”为理念, 研究建设区域数字化学习、办公平台体系。以区县行政区为“域”, 整合教育需求, 整合教育网络和平台应用功能, 建设并形成统一的技术与资源服务内核, 以及通过网络和综合平台系统对全体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区县聚合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 2010年, 正式命名为“教育应用云平台”模式, 即基于怀柔教育区域, 搭建的跨区校两级应用的综合应用的“网站”与“区域数字办公平台”的总和;着眼区域整体教育需求、建设和应用的平台。

在同一建设理念下, 2013年建设了怀柔区教科研中心网站和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办公云平台系统, 即:前台是“网站”, 后台是“办公云平台”。

(2) 教育应用云平台的特色

①实现了“网站”与“办公”两平台的融合。网站完全公开, 办公平台只对内, 并按“权限”应用, 但是, 办公平台需要完全公开的内容可以直接推送到网站相应栏目, 实现数据联动, 两个平台系统使用同一个数据库, 不仅节省数据库空间, 还方便了两大平台各个栏目的数据调用或推送, 为栏目和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 极大地减轻了网站管理的工作负担。实现单点登录, 多点漫游, 使登录便捷、高效。

②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学习、办公资源上传可以分为个人独享、校内共享、区内共享等几个级别, 通过资源上传和应用记录统计, 激发师生的积极性。这样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源与信息交流, 打破了“校际围墙”壁垒,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

③实现教育网络和应用云平台的集中管理。为了建设教育应用云平台, 反过来也要求教育网络更加集中化管理, 在区域内建设形成网络集中运维管理中心, 应用云平台和应用技术提供中心, 资源集中存储中心、技术服务和保障中心。

④办公云平台成了学习、办公平台。办公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要满足学习、办公需求, 它服务于教育主体的学习、办公工作, 是学习、办公工作的“工作平台”。由于人们对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保障的需求永无止境, 办公云平台的建设也就没有终点, 永无止境。

(3) 在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中的探究与思考

①搭建区域的教育应用云平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按照“数字校园”的思路, 无非是把小的“信息孤岛”变成大的“信息孤岛”而已, 对于共建共享和区域内教育均衡化没有明显促进, 不能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这就需要着眼全区去“顶层设计”, 建设从学校应用的共性需求入手, 通过用户的“权限管理”实现个性化的应用, 通过资源存储级别, 保障个性化的信息安全。也就是把“数字校园”的概念扩大到“区域数字化”的理念, 建设一个满足区域内所有教育需求的学习、办公应用云平台。这样, 不仅不会削弱“数字校园”建设, 还可以把区域管理、研究功能加入到教育应用云平台中, 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和研究体系, 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打破了校际间的信息壁垒, 消除了以校园为单位的“信息孤岛”, 推动了区域内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②搭建区域化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建设好架构基础。由于区域内教育办公云平台是要把所有教育服务集于一身, 所以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不断建设完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搭建好基础架构, 目的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开发商的应用产品和“云平台”有效对接。在基础架构中, 要把不同数据转化为标准数据, 建设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和“应用权限管理”系统, 建设统一的数据库系统等。

③用教育应用云平台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占领“泛在学习”阵地。教育应用云平台是以Web网页形式呈现的, 教育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师生的学习与工作, 创新了师生传统的学习与工作方式, 学习从纸质教材看到信息向网上搜索信息转化, 备课从过去的纸质备课为主转向以电子备课为主, 实现学习、课程、教学和管理的全面融合。教育应用云平台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 也正是教育应用云平台以Web网页形式呈现, 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 用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办公, 为“碎片时间”学习和办公提供了保障。可见, 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可以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并以正面的方式, 占领了“泛在学习”阵地。

3. 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

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深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呢? 首先, 要明确一个理念, 即: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利用工具开展生产活动是领导的职责, 因此, 学校领导是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现实中, 领导常常以对技术不够了解为由, 回避或推卸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责任, 这是造成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 学校要在组织、制度建设中, 纳入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应用和管理的内容, 做好组织、制度保障。再次, 要把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过程检查、总结表彰等学校的常规管理环节, 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摘要:北京市怀柔区电教馆从2006年开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09年搭建完成了“怀柔区数字办公平台”。本文是笔者多年思考与实践的归纳, 其核心是要正确理解“深度融合”, 即:服务学校主流工作, 使应用平台贴近师生学习与工作实际。本文提出, 建设区域统一应用云平台, 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并试图提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篇13

龙江县第三中学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放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法,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认为这才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和传统“整合”观念与做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应用为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增强硬件水平。

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2012年以前,全校近百人的一线教师只有三台计算机用于办公,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化工作环境是前提。学校先后购置了58台计算机,安装了电子备课室用于教师备课。光纤接入互联网,为所有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真正实现了 “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加强培训,提升认知理念。

针对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差的情况况,我们先后开展了日常办公软件使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优教班班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使用等培训。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大的困扰是认识和观念问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存在相当多的认识误区,仅仅把教育信息化当做一个辅助手段,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内容、实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认识不深。为此,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系列讲座活动,给全体教师“洗脑”。通过培训,逐渐形成了“业务领导要懂,专业人员要精,骨干教师善研,普通教师会用”的局面。

(三)建立团队,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培养学校信息技术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通过团队骨干成员的示范、领引,形成一支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四)开展活动,提升应用能力。

鼓励探索基于我校“学、教、练”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技能竞赛、教学资源(课件、微课程)设计大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及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备课组网络教研展示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五)开发资源,提高应用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是关键。为了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优质教学资源的需要,尽量缩短教师备课的时间,减轻教师负担,学校先后购置了“学科网”、“现代教育网”等教学资源。最近,又与“优教通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签订了使用协议,持续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另外,我们在购置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自主开发能够满足教育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利用“优教通”为我们提供的网络空间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二、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1、“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地位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三段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

“三段式”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知识的因素,又要考虑技术和媒体的因素。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组织教师利用“优教通”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这样,教师集体形成微课程、学习指南、课件等教学资源,既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又要注重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教师空间方便学生预习。

“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教师的教学反思、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的空间,教师间可以互访,实时交流沟通。

2、“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南”等学习资源,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了“学、教、练”三部分结构型课堂教学模式。“学”即“三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进行“激学”; 组织学生使用学习空间,展示预习成果,进行“导学”;独立自主完成检测,进行再次“自学”。

“教”即“三教”。学生对“先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课堂中新加的问题请同伴帮助解决为“对教”;对教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小组其他成员帮助解决为“组教”;经汇报展示和评价后,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导教”。在“对教”和“组教”的过程中,学生适时使用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帮助同伴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练”即“三练”。学生对不同层次问题进行“自练”,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盘点收获,提出新的问题与疑惑;学生所在的组交流收获、提出疑问、进行小组或组间互动式的“组练”; 在“自练”和“组练”环节中,学生使用数字终端进行训练,训练结果及时反馈教师终端,教师根据反馈结果,选择有益于提升认识、排解疑难的问题进行“导练”。

三、工作设想

(一)建立开放教研新模式。

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支持,单纯依靠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第一,针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工作时间、空间的“异步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优势,组织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和网上教研。第二,突破了教研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鼓励教师与名校、名师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建立起校际与学科相交的教研网络。

(二)建立资源共享新平台。

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为核心。号召全体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力争三年内,建设包括教育设计、课件、微课程、试题、教学反思等全类别,覆盖全学科、全课时课程资源库,并逐渐形成优质资源遴选机制。

(三)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新探索。在继续强化信息技术在“三段式”和“学、教、练”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教学模式。一是“生成性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信息技术环境下临时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临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鲜活、生动、时效,一改课本教学资源“千篇一律”的弊端,师生在“陌生”的教学资源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过程,自主达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二是“基于移动终端”教学模式。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是未来课堂必然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书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教师端的电子白板百行交互操作,利用移动终端回答问题或选择答案,计算机软件及时的分析结果,教师根据评侧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利用平板电脑实时扑捉课堂上的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发展过程,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交互,深入探索。

上一篇:前程似锦这类的祝福语下一篇:农业银行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名章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