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2024-10-11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共12篇)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篇1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即墨论坛 即墨信息港 http://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为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规范化,确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主体、适用法律、执法程序合法有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监察程序。

一、不立案监察程序

不立案监察程序,即并未发现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仅是对用人单位进行例行检查、不定期检查的程序。

(一)现场检查程序

1.检查应有2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员共同进行;

2.劳动保障监察员进入被检查场所,应主动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说明身份;

3.检查前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向用人单位告知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必要时可下达书面检查通知);

4.检查时应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并巡视劳动场所;

5.现场检查情况应有笔录,笔录应当由劳动保障监察员和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名或盖章,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拒绝签名盖章的,应注明拒签情况;

6.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可不做立案处理,但应记录检查结果和建议意见,对重要问题应及时向大队领导汇报并建议立案调查。

(二)书面查询程序

1.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

2.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做出书面答复;

3.查询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可不做立案处理,但应记录查询结果和建议意见,对重要问题应及时向大队领导汇报并建议立案调查。

即墨论坛 即墨信息港 http://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即墨论坛 即墨信息港 http://

二、立案监察程序

立案监察程序,即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案件的程序。

(一)登记立案:主办监察员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或接案)后,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并经过初步审查确认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事实的,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批立案。大队领导批准之日为立案起始时间。

(二)调查取证:登记立案后,承办人员需要回避的应当回避(回避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作出回避决定前,承办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主办监察员必须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延长30个工作日)内,全面、客观、公正地完成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取证,同时提出是否对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建议、理由及依据,将全案移送大队领导审理复核。案件移送审理之前,主办监察员应当向用人单位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用人单位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用人单位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三)审查复核: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领导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全面审理,审查送审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必要时可召开案件分析会。

对用人单位拟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个人50元以上、非经营性单位1000元以上、经营性单位20000元以上)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在接到告知后的3日内要求听证,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用人单位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领导在审理案件后,应当提出处理意见,主办监察员应当根据大队领导的处理意见,填写《案件处理报批表》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即墨论坛 即墨信息港 http://

(四)处理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对立案调查完成的案件通过审查,对主办监察员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提出的处理意见,应当视不同情况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如下决定:

(1)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3)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经调查、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也应当撤销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销立案:

1.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领导经审理退案主办监察员要求补充调查,主办监察员在15个工作日内无法提供充足证据的;

2.用人单位依法解散、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的;

3.劳动监察认定的事实虽然存在,但不是该用人单位所为的;

4.用人单位实际上不存在违法行为的;

5.其他。

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五)制作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对案件做出决定后,主办监察员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制作处理决定书送大队领导审核后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签发。处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被处罚(处理)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住址;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违法事实和主要证据;

(3)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的种类和依据;

(4)处罚(处理)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处罚(处理)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处罚(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及作出处罚(处理)决定日期。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即墨论坛 即墨信息港 http://

(六)送达、签收和备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被处罚(处理)单位应当在送达回执上签收,对拒绝签收的应注明拒签情况,并尽可能找在场人签字证明。处罚(处理)决定书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七)执行: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劳动监察处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结案

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上级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篇2

自2000年初到现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成立后的13年多时间里, 广大基层煤矿安全监察员依据《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炭行业安全标准、安全规程、技术规范, 认真、细致、严格地开展了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 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保护煤矿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随着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日益深入、煤矿企业法人以及从业人员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 对每一位监察员如何依法监察、依法行政就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求我们每一个煤矿安全监察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法律, 准确对煤矿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避免在煤矿安全执法监察过程中因行政违法或不当等原因造成对行政相对人的侵权, 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而撤销违法行政行为或纠正不当行为, 甚至行政赔偿, 这必将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行政执法监察的权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人在总结了近七年来煤矿安全执法监察的实践经验, 就如何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程序, 提出必须要明确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煤矿安全监察的现场处理、行政处罚的具体程序、行政违法或不当和行政处罚无效等问题。

1 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

作为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察员, 其主要职责就是对各类煤矿企业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的情况实施监察。

为了保证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贯彻实施, 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行为, 保障和监督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效实施安全监察, 在对煤矿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 《行政处罚法》是我们做出行政处罚的基本依据;《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具体的违法行为也都明确了法律责任和处罚, 可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此外《黑龙江省矿山安全处罚条例》也可作为对国有地方煤矿、乡镇集体煤矿 (30万吨以下) 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因为在《黑龙江省小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省长令第9号) 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行了授权。

2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法》中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 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行政拘留,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中涉及到的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停止作业或限期达到要求、停产整顿、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责令关闭、其他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我们在日常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行政处罚主要是警告、罚款、停止作业或限期达到要求、停产整顿。

例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煤矿矿井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防毒、防尘等安全设施和条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达到要求, 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 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 并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这就要求我们执法人员在弄清违法事实的前提下, 准确使用行政处罚, 避免行政处罚不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在行政处罚中还要注意这两个问题:一是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二是当事人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或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或配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当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不应给予行政处罚。

3 煤矿安全执法监察的现场处理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超前防范, 事先消除事故隐患, 所以经常要深入煤矿企业采掘一线进行现场安全监察, 遇到紧急、特殊情况时要作现场处理。

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时, 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并应当出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员证, 现场检查结束后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如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 可以做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限期达到要求、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施工) 或者立即停止使用等现场处理决定;如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 有权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 下达立即从危险区内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与此同时制作相应的现场处理决定书和撤出作业人员命令书, 这样在现场处理的执法程序上才算完整。

4 行政处罚的具体程序

当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煤矿安全违法行为,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煤矿安全监察员必须查明事实, 可以按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做出行政处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做出行政处罚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1 简易程序。

当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 对煤矿企业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煤矿从业人员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 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同时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并当场交给当事人。当事人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2 一般程序。

除可以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外,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及其人员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 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 收集有关证据, 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并由煤矿有关人员核对无误后, 签名或者盖章。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做出行政处罚前, 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 告知当事人拟对其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如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 (3天) 放弃陈述或申辩,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在三日后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当场宣告后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将行政处罚决定书 (下转19页) 送达当事人, 同时交付当事人的还应有行政处罚送达回执。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 应当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集体讨论决定;实施行政处罚时, 应当使用规范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后, 应当将案件材料根据一案-卷的原则, 立卷归档。

5行政违法和行政处罚无效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监察员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必须依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向当事人告知给予其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事实不清、理由不充分、依据不明确的, 或者拒绝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 行政处罚不能成立, 即行政处罚无效。不按法定的程序进行行政处罚的, 属于行政违法或不当。因此可能出现行政当事人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监察员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撤销违法行政行为或纠正不当行为, 甚至行政赔偿, 不仅导致煤矿安全机构败诉, 还会降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行政执法监察的威信。

总之, 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必须要加强与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必须依照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 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程序, 才能使我们在安全监察过程中做出的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摘要:本文在总结十年来煤矿安全执法监察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从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煤矿安全监察的现场处理、行政处罚的具体程序、行政违法或不当和行政处罚无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程序提供思路。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篇3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纪检监察办案程序 篇4

纪检监察是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的两种职能。纪检是党的部门,查处违纪党员;监察是政府部门,查处违纪干部。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纪委)按照党章规定履行职责,各级监察机关(监察局)依据《行政监察法》履行职责。1993年纪委和监察局实行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履行纪检监察两种职能。

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团队精神理念口号

“反腐倡廉促发展,改革创新当先锋”

“党性强、品行端、业务精、作风正”

纪检监察办案的程序

1、从掌握的案源线索中开展外围调查;

2、由纪委常委会议讨论立案,下达立案通知书或监察通知书到单位党委党组及本人,成立调查组,进行立案初查,写出初查报告;

3、向上一级纪检机关提出申请,经同意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双规”“两指”)或请示同级党委与公安、检察院、审计、财政等单位或部门协查,进一步取得有力证据(包括调查笔录、调查证明、公安检察询问笔录复印件、有关帐务、票据及复印件、实物等),所有材料必须盖章、签名。有改动的地方必须盖模。到组织或人事部门抄录被调查对象个人情况,组织部门盖章生效;

4、案件调查终结,写出调查报告;

5、形成见面材料,并要求被调查对象签署意见和姓名并盖手印;

6、要求被调查对象写出书面检讨;

7、由纪委调查组派2人以上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党支部、党委召开专门会议,逐一听取党员同志对被调查对象的处理意见,并实行全体举手表决。由所在党支部将会议记录和处理意见形成文字上报纪委。如果被调查对象是支部书记,则免予开会表决,由其所在党支部开具证明交上级纪委。

8、将所有傍证材料、调查报告、见面材料、本人检讨和立案调查程序材料分类,送案件审理室进行审理。严格按照《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及“二十四字”方针,对案件进行定性量纪处理。

9、通知被调查对象进行审理谈话,告知其违纪事实及量纪处理情况,并要求签字盖模。如果是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还要由同级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10、下达处分文件。将处分文件、调查报告及本人检讨分别送一份到组织部门进行存档。处分文件送其本人及所在党委党组、报送相关部门;

环境监察机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篇5

一、为提高执政水平,增强行政管理的效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腐败和减少失误,特制定本规定。

二、重大事项的内容:

1、编制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2、单项工程投资在1万元以上;

3、资产处置在1万元以上;

4、物资采购单项价值1万元以上;

5、干部任免及机构、编制、人员调整;

6、其他涉及全局发展、人财物管理的重要行政行为。

三、重大事项决策要遵循合法、科学、民主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四、重大事项决策应按照提出事项、咨询论证、拟制方案、审定方案四个基本程序进行。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决策追综、信息反馈和决策修正工作。

1、提出事项。根据工作开展提出需要领导决策的重大事由,经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明确主办部门和人员。

2、咨询论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或媒介公布等形式,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必要时聘请专家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咨询论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评估报告,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拟制方案。由主办业务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咨询论证的基础上草拟可行性方案,并提供论证材料、政策法律依据报分管领导审阅后,提交领导办公会议讨论,有些重大事项还应提出多套可行性方案供领导选择。

4、审定方案。召开支委会或领导办公会议,对主办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全面评价。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从必要性、可能性、经济性、协调性等方面选择确定时间短、代价小、效率高的最佳方案。

五、实施反馈。领导决策做出后,要明确执行部门和人员,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决策执行落到实处。决策实施过程中,还要确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汇集跟踪检查中得到的信息,向领导报告。

六、修正完善。决策实施过程中因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出现问题危及目标实现时,责任部门和人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对原实施方案进行局部调整或修正,重新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按程序做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方案的决定。

劳动保障监察股 篇6

根据局党组安排,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劳动保障监察与法制方面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股的主要职责:职责是以拟订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指导全县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关于劳动保障法制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1、高度重视立法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立法任务

做好立法及健全劳动保障政策体系工作,要坚持将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人员、时间、经费三落实。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创新机制,提高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上报法规规章草案,以确保法规规章及时出台;对未列入今年计划的立法项目,要继续搞好调研和论证。

2、继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完善配套制度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严格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并予以公开,统一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文书格式,并对行-1-

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依据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及规范各类审批、审核、核准、备案制度和办事程序,对没有法规依据、重复设置、手续繁琐、不规范、不科学的管理环节、审批手续予以清理或规范,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3、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和报审机制

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和考核制度,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健全和规范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报审的有关规定,并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4、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职能调整情况,修订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行政许可办理事项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分解和落实;完善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并落实行政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制度。

5、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做好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

强化行政复议内部监督和自我纠错功能,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继续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把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履行行政层级监督责任、自我纠错的重要法律制度和妥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切实依据《行政复议办案程序暂行规定》,对行政复议案件从受理到卷宗归档各个环节的所需时限及承办职责作出更加细化的规定,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要建立健全重点疑难案件论证制度,集思广益,及时依法地解决复议案件中疑点、难点及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保证办案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探索建立简易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提高办案效率。

积极应对行政诉讼案件。对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的行政诉讼案件,积极出庭应诉。同时要规范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程序。要落实应诉工作责任,遇行政诉讼案件应诉,要由业务职能部门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调查作出行政决定的过程等情况,由法制部门(法制工作人员)制作答辩书等法律文书,由业务职能部门和法制部门(法制工作人员)共同出庭应诉。

6、加强对法制工作新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法律和业务素质

要采取多种途径抓好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新情况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当前较突出的工伤认定已成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诉讼被告的主因,行政行为相对人一旦对行政行为异议往往穷尽所有行政及司法救济途经等新情况,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研究完善行政行为作

出、执行及应诉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要通过总结案件处理经验,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人员组织开展法律理论和实务培训,切实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7、进一步广泛深入地抓好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

要继续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探索灵活多样、高效实用的方式,并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配合协作,切实提高全社会的劳动保障法制意识。特别要抓好新出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确保新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认真总结,整改提高,不断深化依普工作。加强对新依普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内容的研究,着重探索新形势下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途径,努力实现依普工作的新跨越。

兰考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果分析 篇7

2012年, 河南省兰考县人社局共接受群众举报投诉35件, 结案35件, 结案率100%, 下发责令改正24件, 行政处罚2件, 强制执行案件1件。主要特征:

1. 接受举报投诉数和案件数均同比减少。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 接受举报投诉数和查处违法案件数曾一度上升。直到2012年, 该年接受举报投诉数与2011年基本持平, 查处违法案件数同比减少29.4%,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举报投诉数和查处违法案件数上升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

2. 投诉立案率、举报投诉案件占比均同比上升。

近来年接受的投诉中, 符合立案条件的在60%以上, 举报投诉案件数在全部案件数中的比率为68.1%, 而2011年投诉立案率仅为12.5%,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局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指导服务活动措施起到了明显效果, 不少举报投诉都能在立案前的被查阶段得到满意答复或妥善解决。

3. 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三类案件占绝对多数。

2012年, 排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案由前三位的是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 2012年工资支付案件占58.97%, 社会保险案件占21.37%, 劳动合同案件占10.2%。这说明, 这三类案由是劳动者举报投诉的热点, 也是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的重点, 也说明目前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侵害的仍是劳动者的最基本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维权任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较为艰巨。

二、执法效果分析

1. 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数额明显增长。

2012年, 为农民工追发的工资等待遇数额同比增长135.64%, 而人均追讨工资待遇数额从2389元降至1986元, 降幅高达23%。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2012年两节期间全县开展的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 以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企业、加工制造型企业、中小企业为重点, 集中人力物力, 切实加大整治力度, 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2年追讨工资数额是2011年同期的114.92%。

2. 补签劳动合同人数减少。

该县补签劳动合同人数为3000人次, 同比增加10%, 保持了201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加趋势。从执法中掌握的情况看, 由于《劳动合同法》规定不签订劳动合同将承担支付双薪等较重的法律责任,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重视并主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提升;同时, 各级监察机构抓住《劳动合同法》及条例实施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的指导和监控, 对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 社保违法单位数及涉及劳动者人数持续增加。

督促办理社保登记涉及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人数同比分别上升61.9%和231.23%, 督促依法申报缴费涉及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4.32%和842%。随着劳动合同签订率的上升, 社会保险参保率也呈上升趋势, 违法单位数及所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

三、基本结论

2012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各项数据总体平稳, 反映出用人单位违法情况的指标相对平衡, 从一个重要侧面证明了当前该县劳动关系总体和谐。

现阶段, 该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参与处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往年基本持平, 居高不下, 成为劳动关系不稳定的隐患。二是部分涉及劳动者经济权益案件的处理难度加大, 对监察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水平, 成为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工作的迫切需要。

四、工作建议

劳动监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篇8

关键词:劳动监察;预防责任制;监察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8-0156-02

劳动监察主要分为专项劳动监察以及综合劳动监察这两种。综合劳动监察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遵守法规情况的监察,范围广。专项监察是指对专业性项目进行

检查。

1 劳动监察在体制方面出现的问题

劳动监察机构受到地方政府的限制,致使执法能力不够。我国当前的监察机构是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内设置监察局,指导并且开展工作。劳动监察部门隶属地方行政领导,而地方行政部门又归属地方政府领导,因此,我国的监察部门在受到上级机构领导的同时,又要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而地方政府在劳动监察机构中拥有很大的权利,这对劳动监察在执法上造成了困难,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而忽视执法检查,错误的造成优化投资环境与劳动监察的对立,以多种手段对监察工作进行干涉,这已严重影响了监察工作的开展,造成执法不力的情况。

由于仲裁和监察的权利范围重合,致使处理的结果不一致。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不一样,虽然在受理范围有所区别,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合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劳动仲裁和监察范围的重合,造成了处理案件的矛盾,导致有的案件可以同时申请两个机构处理,而且所得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了面对同一个问题,两部法律的处理结果不一致。

监察执法中所存在的模糊地方为执法造成困难。第一,在立案期限上存在问题,劳动法并没有规定立案的期限,但监察条例中对立案期限有了要求。第二,劳动监察在立案后,处理期限模糊。综上,劳动监察中存在的模糊之处,给执法带来了困难,立案期限以及多久时间立案,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些问题导致监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此类情况,没有法律作为参考和依据,这为执法工作带来了障碍。

2 劳动监察在监督中出现的问题

工会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我国的劳动监察主要以监察机构为主,由各级工会以及行政部门来具体承担。因此,工会是有权利对违反法律的单位进行监督和处罚的。工会对监督职权虽然有法律上的支持,但是,在具体实践执法中,工会却非常少的用这个权利,即使使用了权利,很多用人单位也并不配合。工会对其监督是有名无实的,根本不能起到作用。由于工会是自发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同时工会与用人单位频繁接触,如果不能起到监督作用,那么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条款的事件就会时常发生。工会要在监督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

由于我国监察机构执法权的缺失,导致不能强制行使措施,劳动监察在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遇用人单位的干扰,影响了劳动监察的执行,这种情况在执法过程中十分常见。在遇到用人单位或者一些中介部门违反劳动条款规定的情况时,因为监察机构不能强制执行,导致用人单位负责人逃逸,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必须要有权利做保障,这样才可以确保监察权利得到充分落实。因此,要使劳动监察部门具备一定的强制执行权利,就要赋予其一定的强制手段,方便对违法情况作出处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监察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致使监督趋于形式化。劳动检查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熟悉业务,能够熟练运用劳动法律,认真执行国家法规、法律以及政策,在行政部门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现在,我国大多监察人员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法律、法规的掌握不熟练。我国安徽地区截止到2007年,全省劳动监察人员共有将近470人,本科学历仅有不到16人,占总人数的3%。据有关统计,我国监察人员初中文化占70%,企业员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数只有总人数的20%左右。因此,当前应该着重提高劳动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

3 劳动监察在预防方面出现的问题

用人单位忽视安全预防工作,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保证劳动者从业的安全和健康,用人单位必须要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建设,以及发放防护用品,防止职业病对员工人身健康的危害。但是,一些用人单位由于资金紧张,安全预防工作严重滞后,或者一味的追求生产效率,故意忽视安全工作的建设,这都对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

劳动者自身安全预防意识淡薄,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劳动者在从事生产之前必须要经过安全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但是,我国现在很多劳动者安全意识薄弱,在自身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强行上岗工作,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因此,劳动者自身安全预防意识薄弱,不遵守操作流程,对单位的安全规章视而不见,同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由于劳动监察机构的工作不到位,致使劳动者权益无法保障。最近几年,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频繁发生,容易引起劳动者的上访,造成社会冲突事件。固然要对违法的用人单位给予惩罚,但这也侧面放映我国劳动监察工作的不到位。监察人员应把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手中权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 提出完善劳动监察制度的几点建议

职能一体化是当前世界劳动监察部门的发展方向,很多国家的监察机构都归中央直接管理。我国的近邻日本则专门设置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监察机构,全面负责对用人企业的监控工作。这对我国的监察制度是一个启示。

把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受理范围区分开。在这两者关系上,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在受理的范围上应该做出划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劳动监察制度应该与劳动基准法相一致。就劳动监察的发展趋势来看,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范围是不能重合的,为了避免重合事件的发生,两个部门应该达成默契,对方的案件保证不介入。这样才能做好监察工作,维护好劳动者的权益。

要完善执法期限。如果不是因为执法机构的自身原因,导致违法案件在两年之内没有得到处理,那么可以中断执法期限的计算,在原因被消除以后,重新开始计算处理时间。

在安全预防方面,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是必要手段。用人单位应该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劳动者进行三级安全培训,通过以后才能上岗作业。自救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必须要完全掌握。用人单位要充分重视安全工作,要做到生产与安全并重,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同时,更好的让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5 结语

我国的劳动监察制度在经历初始的多个阶段后,已经逐步走上成熟,在劳动监督领域的各种法律法规日趋健全,创建了有法可依的局面。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改革的转型阶段,社会经济出现变化,劳动监督领域的法律法规也要面临新的挑战,劳动执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劳动监察也同样有许多不足。本文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着重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完善我国监察制度提出可行建议。

参考文献

[1] 洪在有.劳动监察制度需要改革和完善[J].中国

劳动,2004,(11):13-15.

[2] 王焱.我国劳动保障监察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

南师范大学,2012.

[3] 熊正根.行政法视野下的劳动监察制度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09.

[4] 于洪波.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研究[D].安徽大

学,2010.

[5] 秦国荣.劳资均衡与劳权保障:劳动监察制度的

内在功能及其实现[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汇报 篇9

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05年3月和8月先后在全县此文来源于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劳动力市场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共检查26户职介组织,取缔非法中介4户,查处违规案件22件,责令退赔求职者求职费用7.6万元。对12个中介组织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指令书》,并限期进行规范整顿;摘除非法招工条幅、牌匾22个,没收非法招工简章6000余份。为定陶县此文来源于龙飞公司159名职工讨回拖欠工资28.2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使农民工拿到工资及时返乡,开展了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案件的专项监察工作,并实行了劳动保障监察24小时值班和清理拖欠日报告制度。春节前仅20多天的时间,全县此文来源于受理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5余万元,涉及农民工200余人。由于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在此期间全县此文来源于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3月份,联合县此文来源于公安、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了劳动力市场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全县此文来源于共检查21户职介组织,取缔非法中介3户,查处违反职业介绍规定的案件14件,责令退赔求职者求职费用3.8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秩序。

4、5月份,集中开展了用人单位年检工作。截至目前,共年检用人单位120余户,涉及劳动者1.8万余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16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2000余份,共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12份,对12家滥行加班加点的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督促家企业上缴各种社会保险费68万元。

去年以来,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36户,涉及劳动者近2万人,主动监察覆盖率达100;共受理举报案件19件,结案18件,结案率95.0,其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6件,涉及农民500人,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40万元;督促补签劳动合同3600人;督促技术工种培训办理持证上岗人数300人。共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12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份。

二、存在的问题

1、人员、经费相对紧张。由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又因没有经费来源,人员、经费的相对紧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2、执法环境不够宽松。目前,部分外来投资企业以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政策为由,拒不参保,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唯恐影响招商引资的大局,执法工作力不从心。

3、与相关部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目前,各部门领导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应以县此文来源于政府牵头,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群众组织及新闻媒体的沟通配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与法律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达到齐抓共管的工作势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集中精力,着力解决欠薪、欠费问题。

1、落实和完善应急处理预案。近年来,由欠薪事件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同时,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新兴民营企业,以种种理由不给职工参保,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避免因拖欠工资、社保费造成群众集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大队将及时参与制定欠薪、欠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通过日常巡视监察、接受举报投诉等途径,将发现的欠薪案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根据其性质、程度,由各镇乡街道、劳动、总工会、法院等部门共同参与,明确分工,协调处理,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及时维护农民工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2、切实抓好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一是要把有拖欠工资现象的企业列入监察、督促的重点,特别是建筑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会同总工会、建设局开展清欠专项大检查,对拖欠工资的企业严厉查处;三是联系新闻媒体,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进行曝光。

3、加强社会保险费依法征缴力度。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做好征缴范围内各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和征缴工作。充分利用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稽查手段,强化基金征缴力度,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做到处罚一户教育一片的目的。扩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覆盖面。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长效管理,使用人单位养成据实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觉性,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二)加大常规劳动监察力度。

1、认真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工作。根据全年劳动保障的重点工作适时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特别是要开展好劳动用工、欠薪清偿和违法使用童工的专项执法监察,促进全县此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在受理和查处投诉举报案件中,要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为劳动者排忧解难,对涉及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及时立案,快速查处。同时,对接受的投诉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确保劳动法及与劳动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和职工中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三)加强劳动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

由于目前队中新参加劳动监察工作的同志比例较大,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在学习理论知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办事的政策水平;其次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劳动监察员培训班,切实增强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要在大队内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默契配合。当遇到复杂疑难的案件时及时讨论,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取长补短,从而扎实提高业务水平,共同进步。

劳动保障监察学习制度 篇10

1、制定本地区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阶段学习活动计划,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依据大队的学习计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中队月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做好学习研讨记录、情况汇报、总结和归档、考核等工作。

2、劳动保障监监察中队开展业务学习、技能培训或经验交流活动。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应安排每周不少于2个小时的学习研讨例会。

3、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政治学习:重点学习各级重要会议精神以及新的重大时事政策,不断提高为民维权的服务理念;

(2)业务学习:重点学习《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劳动保障监察程序等业务规则,学习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3)法律学习:重点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4)廉政学习:重点学好相关廉政建设规定,切实做好“五承诺、十不准”落实工作。

(5)研讨内容:辖区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律、特点、现象、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案例的讨论分析,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施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

4、学习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学和请进来学相结合、参加培训和业务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适当结合交流和检查学习记录,不断强化对所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确保提高学习效果。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篇11

2006、2009年,省内多家媒体曾以《劳动监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人为本,依法实施劳动监察,打造西部劳动监察优质服务品牌》为题多次报道了府谷县劳动监察大队的先进工作业绩。今日《新西部》记者再次走访了府谷县劳动监察局。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回首2004年府谷县劳动监察大队创建之初只有两间破旧的办公室,一部投诉电话、一辆借来的小车,四名工作人员,这便是大队起步的全部家当。面对几乎空白的劳动监察工作,复杂的执法环境,大队全体人员知难而上、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从大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人手,拉网式普查建档切入;一切从零开始,从头抓起,历经七年的艰苦努力,摸爬滚打。今天的府谷县劳动监察局已锻铸出一支思想作风过硬、行政执法规范、业务娴熟有序、年轻而富有战斗力的高素质的监察队伍。被劳动者看成是最贴心的“保护神”。被企业界赞誉为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优秀裁判”。目前局机关实现了软硬件健全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办公设施优良,拥有了自己的监察车辆。(现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室、案件处理室、三个监察中队)劳动监察工作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七年来,全队工作人员在上级主管局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探索,在工作中摸索。始终以维权促维稳、以维稳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本着“和谐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克服执法环境复杂、企业和劳动者法制意识淡薄等种种困难,不断优化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关系,努力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处置群体性、突发性劳资纠纷事件上建章立制、落实工作、坚持“案件不破、领导一个不走、主办人员一个不少、监察人员一个不撤”的办案要求,全面办结所有纠纷事件。七年来,全县没有出现一起因劳资纠纷而越级上访的事件,也没有酿成任何一起恶性事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企业的尊重、劳动者的信任,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收官之年,监察大队从自身实际工作出发,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冲刺全国百强的宏伟目标,以全县“创卫生、创环保、创文明”核心工作作为切入点。切实将劳动监察工作引向深入,在“双创”和其他创建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障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监察工作的最终目标。七年来他们始终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权益为出发点和落实点,把劳动者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劳动者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劳动者的评价作为第一标准,尽职尽责全面保障、努力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截止2011年4月底,累计主动监察用人单位6127户次,涉及劳动者14.5万人次。共年审、年检用人单位1870多户,处理解决投诉案件718起,结案718起,结案率达100%。没有发生一起冤假错案,也没有一起申请行政复议,引发行政诉讼。累计为劳动者追讨工资3037.56万元,涉及劳动者8780人。处理违法行为累计罚款900万元,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劳资纠纷事件51起,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4.6万份。在社保扩面征缴监察中,催缴各类社会保险近6534.9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保扩面效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切实工作,才使企业与劳动者的合法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悉心工作,文明服务,始终是大队上下坚持不变的工作信念。七年来的艰苦努力,府谷县劳动用工领域总体上实现了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劳动监察工作也由起步之初的鲜为人知逐渐转变为干群皆知,有了声音、有了形象,工作也得到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信任,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建队七年来,大队先后受到各级各部门表彰奖励14次,其中2004年至2007年连续4年被省、市、县劳动主管部门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被陕西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命名为“陕西省劳动监察示范单位”;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民工权益保护先进单位”,并给予3万元的现金重奖;2009年,被省上确定为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县,并于同年11月,挂牌成立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局府谷监察工作室。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篇12

一、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误区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相悖。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常会出现监察难、难监察的问题, 因为部分地区的主管领导对劳动监察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认为只要能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快速提高当地经济就可以, 提出了众多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但他们却忽视了劳动保障的监察工作, 制定的部分政策条款与我国《劳动法》相矛盾, 这样给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难于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开展。

2. 劳动者维权意识薄弱。

我国社会经济及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农村的传统劳动力, 变得空闲, 无事可做, 这为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形式之下, 许多农村务工人员只想找到一份可以得到收入的工作, 而对用人单位的资质和规范等问题考虑甚少, 一旦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或问题, 农民工大部分只会忍气吞声, 他们认为来到城市找到工作已经很难, 能忍则忍, 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面对拖欠工资等严重问题时很无助, 还有些农民工都是老乡带领出来, 只知道干活, 都不知道是为谁而忙, 劳动者维权意识相当薄弱, 以至发现问题都无路可循。

3.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管理不足。

目前, 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覆盖面小, 按人数来说,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人员数量是远远不足的, 我国目前的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与劳动者的平均比例为1:20000, 比照国际规定的合理比例1:8000是相差甚远;从财政角度看, 经费不足, 各地区很大投入给科教文卫体等方面, 对于劳动保障监察这部分的投入甚少。另外,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装备也很紧缺。

二、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对策

1. 纠正思想加大宣传力度。

为使用人单位与众多劳动者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国家的劳动法中的各项法律法规, 增加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对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认知度, 劳动保障监察的部门相关人员要适时进行宣传工作, 适当开展宣传工作, 结合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讲解一些具体案例, 另外, 也要对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其他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可以懂法, 更好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还可以在进行劳动保障监察的同时, 边监察、边宣讲, 以更好的营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氛围。

2. 极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并且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组织劳动者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 使他们真正的去学习和了解劳动法的相关条例, 真正的懂法, 遇到事情有法可依,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调节处理问题, 另外, 也要使用人单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 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使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和谐相处, 共同盈利。

3. 全力解决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不足。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也要进行相应管理方面的完善, 可以指定劳动保障监察人力资源的规划, 包括战略规划、组织规划、人员规划和制度规划等各方面问题, 使劳动保障监察的整体队伍能够具备高素质, 进行专业的培训, 使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以提高, 大力增加相对应的资金投入, 购置执法过程中所需的设备, 比如数码相机、录音笔、工作服、工作证、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提高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 还要对劳动保障监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对人民公开透明, 让人民与其共同监督。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近些年来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确实很大程度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在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全会的会议上, 重点提出了民生的问题, 尤其是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 那么,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我们更要认真地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的人员要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努力奋斗、积极进取, 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海峰.浅谈新形势下劳动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4 (26) .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反思下一篇:按揭买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