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档案

2024-07-16

劳动监察档案(精选10篇)

劳动监察档案 篇1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 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过程中, 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材料、电子数据、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和形式的专业活动记录,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档案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下, 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负责对全省、市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

一、劳动能力鉴定及档案管理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组织医疗卫生专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劳动者伤、病情况和供养直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情况, 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属技术性活动。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 工作中要将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是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工作查考利用。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统计分析表等材料应归入本部门文书档案。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内容应真实准确、手续完备、编目科学、字迹工整, 载体、书写材料、装订材料要符合耐久性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 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 保证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实行一案一卷, 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 每卷内文件材料按照所列材料顺序排列、编目。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按照“类别—年度”流水编制卷号, 依次排列装盒。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工作中的电子数据应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18894-2002) 进行管理。录入的电子文件数据应与纸质文件数据保持一致, 确保电子数据真实、可靠、安全, 可读可用。编制必要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检索工具, 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档案数据库, 逐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服务网络化, 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定期对劳动能力鉴定档案进行清点, 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发现破损、虫蛀、褪色或字迹模糊等现象时, 应及时修补、复制或进行其他技术处理。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由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建立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借阅制度, 经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后, 方可借阅。不得丢失、抽取、篡改和擅自销毁档案。在查询利用服务工作中, 应当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劳动能力鉴定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对超过保管期限的劳动能力鉴定档案, 经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共同鉴定后, 需继续保存的分别移交同级档案馆。无保存价值的编制销毁清册, 报经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后予以销毁。确定销毁的工伤认定、鉴定档案应送指定单位销毁, 并由两人以上监销。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工作查考利用。鉴定档案实行一案一卷, 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鉴定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及保存等事项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试行) 》执行。建立日常统计台账, 保证统计数字与档案情况相一致。

二、劳动能力鉴定范围及鉴定机构职责

各类用人单位职工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覆盖范围的用人单位职工因工负伤, 含职业病以及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延长、辅助器具安装、旧伤复发、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确认。工伤职工是否需要工伤康复的意见并确定康复期的鉴定。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承办劳动能力鉴定的日常工作,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对参加鉴定的医疗卫生专家和医疗机构进行监督, 管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文书、档案、印鉴, 负责劳动能力鉴定方面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 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授权或交办的其他事项。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和复查鉴定申请, 属《工伤保险条例》覆盖范围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提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三、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因工负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 影响劳动能力的, 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属市级做出工伤认定结论的工伤职工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可随时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本行政区域内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并将受理材料整理汇总后, 及时组织医疗专家组进行鉴定。首次鉴定之日起一年后, 如劳动者伤情发生变化, 用人单位、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鉴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交的材料, 包括书面申请书 (写明姓名、工伤部位等基本情况) , 申请鉴定人的身份证或有效证明;申请鉴定人原始病历有效复印件、相关检查报告等 (住院病历需加盖医院病案专用章) ;被鉴定人与死亡职工存在供养直系亲属关系的有效证明;工伤认定书;申请再次鉴定或复查鉴定需提交原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其复印件;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加强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的思考

劳动能力鉴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是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对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管理、档案利用、档案销毁等必须认真对待, 妥善处理。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管理员和档案设备, 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并对档案的社会利用进行规范, 做到便民服务与严格管理两不误。另外对超过保管期限的鉴定档案销毁程序进行规范。做到劳动能力鉴定材料归档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 促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再上新的台阶。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必须加强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劳动能力鉴定档案是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工作查考利用。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统计分析表等材料应归入本部门文书档案。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内容应真实准确、手续完备、编目科学、字迹工整, 载体、书写材料、装订材料要符合耐久性要求。

关键词: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数字化

劳动监察档案 篇2

2005年10月安监总印发的《煤矿安全监察档案整理规范》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档案主要由文书档案、安全监察专门档案、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特殊载体档案等组成。其中安全监察专门档案包括矿井基础档案、执法监察档案和事故档案。”

“分类和组卷:煤矿安全监察档案按不同类型的机构,分为二种管理方式:

1.国家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文书档案以内设组织机构为基本类别,以“件”为基本的管理单位;安全监察专门档案按一矿一档案卷进行管理。其中事故档案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可分别按结合形成时间顺序单独排列。

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发生变更办理变更手续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应与申办案卷合并保管。

基本建设档案、设备仪器档案以“卷”为基本单位,以项目、专业性质、种类为组卷依据,保持科技文件材料的成套性。这部分档案一般采用装订与不装订相结合的方法:即文字材料部分装订,图纸部分不装订。

2.区域性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文书档案按收文、发文及其它文件三种类别管理,按形成先后顺序排列。基本建设档案、设备仪器档案的管理同本条第1款。

劳动监察档案 篇3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档案管理

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紧抓农村劳动力资源工作的特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为广大农民劳动力资源服务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广大档案管理干部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的生力军,是档案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必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进程中,要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员队伍。同时,要加强对管理干部的监督教育,建立和健全管理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管理人员保持持久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围绕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各类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庞大。面对迅速增长的档案资源,如何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摆在各级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工作。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

1.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宗旨与内涵

劳动力资源档案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了劳动力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历程,对了解历史、查考现实、制定政策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想真正做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并可以通过查阅档案了解劳动力个人的全部历史和工作经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可信的档案管理体系。

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应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基本点,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服务民生”的观念,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完善、丰富的档案管理体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要加强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监督指导,建设适应民生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要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体系,规范归档机制。

2.集安市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

劳动力资源档案关系着千百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于传统体制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操作过程繁琐,管理人员意识淡薄,致使当前的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举步维艰。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相关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由于档案资源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人员和管理流程也略显混乱。在档案管理手段上,仍未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办公,致使档案材料有时并不能及时归档整理。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管理的档案化管理工作还缺乏有效认识,并没有真正建立为劳动力资源服务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农民工自身关于档案的认识极为有限,并没有树立相关的意识。

3.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档案资源管理和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突出重点,多方面开展建设,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

相关部门应以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会同下级管理部门,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等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部署。对仍处于空白的民生档案的要尽快予以建立,已建立的要继续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技术迅速而全面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档案信息量的不断,应建立统一标准的民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制定一套通用的数据规范,坚持统一规范,避免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情况发生。应逐步建立诸如劳务输出等档案的专题数据库。

總之,对于档案管理,应强化意识,健全制度,规范整理,电子归档,充分利用,服务为主。

4. 小结

劳动监察档案 篇4

关键词: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和处理各类劳动用工举报投诉案件过程中形成的, 能反映案件真实情况、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证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是整个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经验总结, 它充分反映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辖区内企业用工情况, 同时, 它也是劳动违法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的原始凭据, 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工作, 现就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案卷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 案卷中执法文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如下:

1. 执法文书制作内容表述不准或过于简单。

主要表现在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不完整;执法人员随意使用难懂的简略用语、方言和口头语, 叙述事实逻辑混乱, 表述不清;涂改现象严重, 使档案失去应有的原始性和可靠性, 降低了其参考价值。

2. 填写劳动保障监察文书时空项严重。

如各类文书的编号、签发日期、负责人、经办人签字、行政机关名称等空项严重或填写不全, 对文书的真实性和后期的档案整理都造成了影响

3. 卷宗内执法文书不全。

如无投诉登记表、立案登记表、送达回执或结案报告等, 如在办理欠薪案件中, 经常在办案过程中因劳资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案件了结, 而执法人员多因事情已解决, 思想松懈, 疏忽对案件文书的完善, 甚至出现连结案报告都不写的现象。

4. 案卷内文书装订顺序不统一。由于没有统一的装订要求, 文书装订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经常出现同类文书装订位置不同的现象。

(二) 案卷收集、归档不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劳动保障监察案卷归档范围不明确, 入档归档不及时。

长期以来对劳动监察案卷归档范围、时效不明确。时效唯一可以依据的是《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 , 其中第四十条只是作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 档案资料应当至少保存3年”规定;对档案资料归档范围界限模糊, 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实际处理案件过程中, 所有材料都由承办人掌握, 根本不可能及时整理归档。等案件处理完毕后, 经常出现部分材料漏报, 甚至丢失, 造成档案材料不全, 不能充分表达执法监督力度的可靠性。

2. 证据材料收集不全, 提取不规范。

对依法所得的物证, 如工资表、考勤表、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票据等复印件, 未能注明来源, 要求提供者签名, 单位盖章、注明日期等, 降低档案材料的可信度。

3. 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

一是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 职责不明确, 在工作时不能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 对档案业务知识了解甚少, 对档案的查阅、抄录、复制、借出随意。且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流程复杂, 过程周期长, 需存档保留资料量大的实际情况, 在工作中, 难免常出现各种漏洞、错误, 泄密和丢失情况时有发生, 造成档案资料管理混乱, 许多信息不能被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二是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技能, 档案的存储管理多使用纸张存放, 极易损坏、流失, 绝大部分工作都通过手录完成, 工作效率低。特别对执法过程中收集的大量影像资料, 电子材料等缺乏专业的整理、保管方法, 极易丢失, 泄密。

二、对策和措施

(一) 加强培训, 掌握技能。

要选用政治素质较好、熟悉档案管理工作、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热心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责任心较强的执法人员, 担任专职的档案管理员。同时, 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 使执法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文书制作、材料收集的技能和方法, 做到及时收集、定时移交,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教育, 使其深刻认识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杜绝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涂改、伪造、泄漏他人信息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二)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规定, 结合实际, 制订适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保管保密制度》等, 对档案的书写、收集、整理、编目、装订、查阅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详细规定, 使得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 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 加大投入, 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

积极开发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 对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环境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革, 及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的记录和管理, 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在建档、调档、归档过程中, 全部使用计算机录入、查询,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从传统档案管理向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转变。特别是应针对企业建立一种能够及时更新、实时监管的电子档案, 根据“两网化”建设要求, 对企业建立一企一档的电子化管理手段, 及时汇总分析企业用工信息及劳动者的状况, 以便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 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永强.浅谈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的管理财会审计, 2015 (35) .

[2]陈晓蓉.鼠标一点进企业键盘一敲查个人.中国档案报, 2013年总第2449期第二版.

档案保管关系能否视为劳动关系 篇5

档案保管关系能否视为劳动关系刘某于1991年在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招工手续,招工单位为兰陵县某公司,档案存放在该公司。之后刘某一直未到该公司上过班,该公司也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对刘某的档案做过处理。2014年3月,刘某听说该公司即将改制,便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请求确认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便享受相关待遇。

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上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即一方提供劳动,一方支付劳动报酬,才能算形成了劳动关系。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仅保管档案,未在该用人单位工作,也未领取过劳动报酬,该劳动者与该用人单位仅存在档案保管关系,不存在劳动关系。本案中,刘某未在该公司上过班,未与该公司签订过书面劳动合同,亦未在该公司领取过劳动报酬,刘某与该公司之间未实际履行劳动权利义务,故刘某与该公司既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也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经调解无效,仲裁委依法裁决驳回了刘某的申诉请求。

对只在单位存放档案,不在单位工作,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单位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及时通知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将档案关系转移到职工实际工作的单位或人社局档案托管中心。如职工逾期未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单位可将档案转至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托管。

劳动监察档案 篇6

一、注重加强档案和纪检监察业务学习, 为做好档案工作打好基础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是监督和查办案件的关键部门, 每年形成大量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书档案和案件档案。为了更好地妥善保管和利用这些档案资源, 按照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的要求, 针对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 我不断加强档案业务学习, 认真钻研档案工作业务, 不断充实纪检监察业务知识, 提高案件、文书档案的业务水平, 并先后在《黑龙江档案》、《黑龙江史志》上发表4篇论文。在工作中能够迅速、准确地为领导、基层提供全面的凭证与依据, 更好地发挥了档案工作服务、保障和利用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努力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合署办公后, 原有的1间档案库不能满足档案库房保管档案材料的要求。为此, 我多次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后经领导协调, 将档案库房扩大到4间, 还引进了省档案局推荐使用的《科怡2000文书档案管理软件》, 后又增添了计算机、扫描仪、防磁柜、空调、加湿器等专业档案设备。平时注意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 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省纪委、监察厅所有归档材料都由自己验收、装订、录入、成卷。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 确保归档材料齐全完整。把档案工作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 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质量。

三、注重档案工作制度建设, 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009年经省档案局审定完成了《省纪委、监察厅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 编写《省纪委、监察厅档案管理全宗卷》、《省纪委、监察厅全宗指南》、《省纪委、监察厅归档文件整理说明》。2011年又修改完善了《档案查阅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销毁制度》、《档案安全防护制度》、《会计档案制度》、《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等委厅机关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了档案收集、归类、编目、装订、成档、说明、备份、查阅等要求, 确保档案归档及时完整、档案整理规范有序、档案保管安全妥当、档案利用方便快捷。2013年末, 在经过2年多的努力后, 将从1984年恢复重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始至2000年【包括省监察厅 (1987-1993) 】形成的文书卷和资料卷全部重新整理、装订成卷, 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移交省档案馆。

四、注重案件档案管理接收, 以保证案件档案移交的完整性

案件档案是记载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过程的历史史料。我刚接手档案工作的时候,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的文书档案由办公厅集中管理, 案件档案则多由业务室各自管理, 分散管理的弊端可想而知, 工作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影响工作效率。为了把5个案件检查室、审理室及复查复议室形成的案件档案卷宗和核查材料卷顺利、规范接收进档案库房, 编写了对委厅机关案件档案的管理以及移交、接收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的《省纪委、监察厅案件档案的整理和接收规定》、《省纪委、监察厅案件档案移交和保管规定》、《省纪委、监察厅案件档案管理制度》, 高质量地完成了案件档案卷的接收工作。同时, 在年末归档和“案件”归档时, 注重与各案件检查室工作人员多沟通联系、协调, 以确保案件档案卷移交的完整性。

五、注重丰富档案收集归档, 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室藏

根据省档案局执法检查标准,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档案室加强了对各种门类、各种载体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在做好文书和案件档案归档的同时, 还开展了科技、会计、声像等门类和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尤其加强对大事记、重大事件、大型会议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和光盘等特殊载体的收集工作, 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室藏。目前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档案室存有文书、财务、案件、声像、资料、科技、电子共6大类档案。

六、注意档案服务工作, 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利用是档案的目的, 而服务则是利用的前提。在工作中, 我主动热情, 以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的服务态度, 努力为查阅文件、调阅档案的同志们做好服务。每当看见来查阅档案资料的同志们满意而归时, 我的心中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这就是我从事档案工作的不竭动力。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档案归档资料在服务领导决策、制定法律法规、起草机关公文、开展廉政教育、举办廉政教育成果展览以及利用资料编纂政策法规汇编、编史修志、编制纪检监察机关年鉴、大事记、全宗介绍、组织机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析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 篇7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档案意识不强。

劳动和社会保障普遍存在部门主要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 管理人员职责不明, 各项管理措施不能到位, 档案管理工作纪律松懈, 以致档案材料胡堆乱放, 该归档的材料长期不能归档, 档案残缺不全现象较为严重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

2. 档案分散管理。

就业管理机构及其他的一些机构把档案看作是小部门财产, 各类档案分别由职能科室分散管理, 难以形成统一规范集中。

3. 管理不够完善。

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收集、转递和归档, 造成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 各类都有缺失。即使归档了, 档案材料也不规范, 纸张不符合要求, 记载不实、审核不准等问题。

4. 人员素质低。

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 人员素质低, 水平差, 对档案缺乏责任感, 不经过培训就上岗, 不具备最基本的业务知识, 不懂档案知识及微机的使用, 现代化管理手段缺乏, 难以适应档案工作需要。

5. 保管条件差。

档案保管没有专室, 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 档案材料随处撒放, 造成极大隐患, 工作人员不负责任, 档案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6. 缺乏服务意识。

不能及时收集档案信息归档, 档案不能满足利用者了解和掌握全部信息的要求,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相关领域对档案材料的需求, 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权威的证明材料。档案利用价值低, 因此服务功能越来越弱化, 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难以发挥作用。

二、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措施

1. 领导重视, 落到实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要把它放在全局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将其列入全年工作要点和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定期研究档案工作, 定期监督、检查与指导档案业务。并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 建立综合档案室, 实现全部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切实强化档案意识, 有效避免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 抓起来次要, 用起来需要, 忙起来忘掉”的现象。要大力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 档案工作人员要勤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 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 还要及时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 使领导逐渐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 自觉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

2. 明确人员, 提高素质。

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尤为重要。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 来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 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 更是要了如指掌。要热爱本职工作, 忠于职守, 忠实肯干, 发挥主观能动性, 干出业绩, 干出水平, 让领导满意, 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服务。要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 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 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要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档案质量,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使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 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人事资源。

3. 科学管理, 达到规范。

要有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 确保安全管理, 实现档案室、办公室、阅档室三室分开, 档案查找实现微机化, 并且平时注意做好防火、防光、防潮、防蛀、防盗、防高温等预防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收集归档程序化、鉴别整理规范化、设施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 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制度, 以管理来保证档案质量, 使档案劳动和社会保障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

4. 信息开发, 全程服务。

要在提高档案案卷质量的同时, 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 档案日常工作方面尽量实行微机化操作, 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 将文字、图片等资料变成数据资料, 使档案信息化, 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数据库系统, 利用档案日常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编目、检索及日常的传递、借阅、材料催缴、查询统计等工作, 保证档案信息的实效性、真实性。

5. 依法治档, 加强监管。

劳动监察档案 篇8

一、劳动保障电子档案节时省力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主要是人工进行整理, 或者人工进行查阅的时候也是要由人工完成的, 可想而知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而电子管理档案的优势就比较多了, 既节省时间, 又节省空间, 劳动保障涉及到的档案资料种类是比较多的, 所以采用电子管理档案, 可以很好地将种类区分开来, 并且在存档时调出的时候, 根据具体的种类名称直接存入或调出, 重要的是电子档案管理是保存在电脑里的, 这样的管理方式, 从外在的表现形式上看是省时省力, 又节省空间, 但是从根本上说, 电子档案管理的最大优势就是便于管理的同时, 档案的安全度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说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采取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是必要的。

二、电子档案构建便于掌控和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利于整理和统一管理, 企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具有滞后性, 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发展, 促进了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 劳动保障电子档案管理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进行操作和管理的, 简单的说就是换一种管理的方式, 从根本上说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电子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将图纸、资料等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 利用电子设备建立统一的电子管理和检测系统, 设立统一的处理系统, 对所有的档案进行审核, 按照一定的要求统一收集, 这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电子信息进行操作的, 这样每个部门的档案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的性质, 整个劳动企业的档案转变为电子信息化, 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必要性。

三、电子档案便于拷贝, 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

网络信息的发展, 为人们进行传播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方便人们发布消息和获得信息, 从而能够更好地丰富企业和人们的信息资源, 而档案又是企业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今对外开放的社会, 档案信息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想要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作用, 就要构建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电子档案管理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就是计算机, 那么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复制或拷贝, 然后进行编辑和创新, 将有关的档案类信息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布和宣传, 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网络资源, 还可以扩大劳动保障电子信息的社会影响, 也可以通过电子档案信息加强劳动保障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 互通有无, 吸取外部经验和资源, 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电子档案管理促进档案信息与最新技术接轨

电子档案管理采取的管理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 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实施电子管理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形式, 同时对人们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具有的管理能力是不够的, 要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就说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本专业了, 要求当代大学生人才要综合发展,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时代发展的新技术的操作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与社会发展最新技术接轨,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前进。

五、小结

综上所述, 劳动保障电子档案构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 电子档案构建涉及到很多环节, 包括传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说构建电子档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劳动保障电子档案构建顺利的进行。但是从本文可以看出劳动保障电子档案构建的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不断地与电子信息技术接轨, 更好地促进劳动保障电子档案构建的顺利进行。

摘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如今, 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 电子档案管理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征, 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便捷和动力, 劳动保障方面的档案资料是比较复杂的, 数量也较多。本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保障电子档案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劳动保障,电子档案,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李扬新“.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效益”的研究——数字化档案信息特点及其利用效益特征[J].兰台世界, 2007, 20.

[2]杨华.博物馆建设中藏品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初探[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

劳动监察档案 篇9

(一) 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很多纪检监察系统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纪检监察系统档案的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观念比较落后, 思想上更是僵化, 甚至认为档案信息化可有可无。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虽然认识到了当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但是在理解和贯彻上有很大偏差, 只是把信息化当作纪检监察系统档案的一个手段和方法, 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档案信息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档案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而且也是一种观念和思想, 因此, 从这角度上看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落后就找到源头了, 而且由于观念上落后和思想上僵化在落实上就缺乏基本的步骤和必要的决心, 这样也造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停滞不前。

(二) 档案信息化没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要比其他行业和部门要求更严格, 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纪检监察知识和业务, 必须熟悉和了解档案工作, 同时要真正懂得和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我国很多纪检监察系统的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纪检监察知识, 掌握了档案工作原理, 但是缺乏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 在计算机的操作上更是困难重重。既没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原理, 更没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总之, 他们在纪检监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中明显有点落伍, 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三) 档案信息化的制度机制不健全。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关键是形成真正的制度机制, 但是当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整, 导致了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地流于形式, 渐渐落后于其他行业。当然, 在纪检监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 也根据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应用范围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规章, 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是复制和借鉴其他行业的规章制度, 没有根据纪检监察系统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规章制度, 同时在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很多环节和领域涉及不到,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够全面和完整, 这样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实际上是不利的。因此, 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要想真正有新的突破, 必须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制度和机制。

(四) 档案信息化投资力度不强。当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 应用的范围比较窄, 而且水平也不是很高, 这是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同时由于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 人员的培训跟不上, 导致了很多计算机设施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部门。有的信息化设备已经用了十几年了, 不但维护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影响正常运行。在软件设备上, 表现在业务软件更新太慢, 远远不能适应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新情况, 而且由于软件内容陈旧, 也不能有效发挥正常作用。同时, 由于相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上面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 当前信息技术在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中的应用范围比较窄, 档案信息化仅仅停留在网络上的连接和简单的档案查询上, 没有形成真正的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资源。总之, 要想改变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必须要加大档案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从物质上保证纪检监察系统档案的正常推进。

二、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发展机制初探

(一) 档案信息化要与纪检监察系统同步推进。当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纪检监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不同步和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和不同步不但表现在一个系统中, 而且表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中, 有的省部级和许多知名行业的纪检监察系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档案的信息化, 而且发展的比较迅速, 基础条件也比较好, 档案信息化的设备比较先进, 档案信息化的技术比较雄厚。但是, 有的地方比如市级以下尤其是一些贫困边缘地区的市县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人力、财力和物力都受到了很大限制。没有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更强大的后备支援, 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与纪检监察系统同步进行, 要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明确当前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根据当前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档案信息化规划, 真正实现纪检监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纪检监察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

(二) 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档案管理新模式。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不仅仅是保留基本的信息, 而且是为了通过更加翔实无误的档案为预防腐败、打击腐败做出更加有力的帮助。因此, 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和适应现代纪检监察制度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 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手段预防腐败和打击腐败, 同时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档案管理新模式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实施工作创新和实现监督方式转变的新方向。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关键是明确档案管理的新目标和新方向, 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推进纪检监察系统的更新, 要使得纪检监察系统管理不单单是管理上的信息化, 而且是数字模拟化和规模网络化以及服务实时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 为反腐倡廉作出新的贡献。

(三) 创建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档案的新机制。当今人类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 信息化和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已经完全涉及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说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到处都有互联网的身影。档案实际也是一种信息, 确切地说是信息的保留与传承。当前国内的各个重要部门、各个重要行业在档案信息化的开拓与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创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机制迫在眉睫。因此, 要根据目前纪检监察系统档案的现状, 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创建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档案的新机制, 因为当前很大一部分纪检监察系统档案部门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同时由于管理上不够严格, 没有实现纪检监察系统内所有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利于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也就是不利于所用档案的整合与利用, 不利于把档案信息真正变为宝贵的财富。因此, 从这个角度上看, 就要创建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的新机制, 创建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的新机制就要实现内部互联网与其他部门尤其是行政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体系的连接, 要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档案信息化的推进, 要有制度约束人、管理人, 要有制度管理档案、推进信息化。

(四)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信息化队伍。要保证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有效运转和正常推进, 一定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信息化队伍。要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 要让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尤其是不断提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纪检监察知识, 还要熟悉先进的档案管理工作, 更要熟练掌握互联网和计算机, 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要把纪检监察的观念和良知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 要用一身正气的精神和刚正不阿的信念做好纪检监察系统档案的每一项工作。

三、结束语

依法治国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刻不容缓, 纪检监察系统的档案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要创建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的新机制、要使档案信息化与纪检监察系统同步推进,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信息化队伍, 只有这样, 纪检监察系统的档案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 只有这样, 纪检监察工作才能为依法治国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蔡贝.信用社纪检监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 2014 (02) :25-26

劳动监察档案 篇10

一、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性认识不足。在我国当下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中, 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缺乏是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纪检监察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性认识不足所致。在本文所进行的实际考察与资料调查中, 笔者发现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 这就使得一些人员能够同时占据纪检监察与档案管理两种身份, 自然会造成相关医疗结构中资料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的忽视, 这为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较好展开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二) 专业性知识缺乏。在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中,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的专业知识缺乏问题极为严重, 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多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专门从事档案管理的经验, 而其上岗前也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 这就造成了很多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 这自然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较好地展开。

(三) 规范化管理缺乏。在我国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的档案管理中, 还存在着规范化管理缺乏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专用档案保管场所的缺乏、纪检监察档案资料分类不符合档案管理规定、档案资料移交手续不规范、档案资料备份不全等四个方面。例如在某医院进行相关纪检监察档案的查找时, 发现该档案只存在网络备份文件而不存在纸质文件与磁介质备份文件,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下纪检监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

二、解决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上文中我们对我国当下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 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 对解决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详细论述, 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的开展。

(一) 提高对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的认识。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属于医疗机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只有医疗机构纪检监察人员真正认识到这一档案的重要性, 才能够保证这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为了能够较好实现医疗机构纪检监察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提高, 我们可以通过树立“三个意识”的方式促进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所谓“三个意识”指的是医疗机构纪检监察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设置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室、树立医疗机构纪检监察人员档案管理责任意识, 这样就能够较好地保证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

(二) 完善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较好展开, 就必须完善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的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的完善两部分, 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职责明确, 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三) 实行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责任制。为了保证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较好展开, 我们可以通过做好前期基础、中期档案管理归档、后期档案的妥善保管三部分工作, 保证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责任制能够真正落实, 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结语

在我国当下的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中, 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提出了提高对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的认识、完善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责任制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着纪检监察工作能否正常展开。为保证医疗机构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效果及纪检监察工作的及时总结, 本文就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研究, 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医疗机构纪检监察工作较好地展开。

关键词:医疗机构,纪检监察,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启鹏.改进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以普洱中支为例[J].时代金融, 2014 (05) :279+283.

[2]霍亮.纪检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1) :154-155.

[3]陈庆菊, 赵宇.做好基层纪检监察档案工作的有效途径[J].山东档案, 2010 (06) :43-44.

上一篇:刑事事实认定下一篇:骨折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