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

2024-06-02

劳动与社会保障(精选12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1

“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实行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 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劳动力总量的供大于求, 加上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使当前我国的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正在到来的老龄化又遇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有力制约。如何处理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已成为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 也必须综合考虑就业和社会保障两种政策的平衡。就业与社会保障既相互独立, 又有共同内涵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就业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实现过程, 和社会保障是相互独立的范畴。就业是宏观经济目标, 促进就业属于经济增长政策的内容。社会保障则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强制手段, 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资本对劳动者的合理补偿, 属于社会收入分配政策的范畴。社会保障对于劳动力市场又是不可或缺的。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当前重点工作

社会保障的概念给社会保障制度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的概念。在总结各国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可以将社会保障制度表述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当前人社工作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 不断深化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各项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创业就业工作凸显新亮点, 社保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人才强县”战略实施迈出新步伐,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开创新局面, 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障工作当前还面临政策不完善、管理难到位、区域及行业不平衡、欠缺资金确保待遇难、就业缺乏岗位等诸多困难因素。其解决办法就是切实重视, 舍得给人、舍得投入, 单位要厉行节约, 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待遇以及劳动力调查、职工维权等工作。当前, 要努力实现人社工作的协调发展;认真做好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深入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强化工伤保险工作;全面开展公务员席位能力标准建设;清查事业单位职能和人员现状;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目标责任, 强化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转变作风, 优化服务, 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1、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

(1) 劳动就业的主导作用第一、劳动就业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从社会保障的起源来看, 社会保障是大规模就业的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 劳动者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 工伤、疾患、失业、老龄等基本需求的问题凸现出现, 家庭保障不足以抵御大工业带来的社会风险, 因而产生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的要求。从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看, 所有的社会保障资金都来自于劳动者就业所创造的价值。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社会保障的制度赡养率, 甚至社会保障在未来的存亡也取决于劳动就业收入水平。同时为减轻贫困问题并确保社会救济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

(2) 劳动就业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根本条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实现就业, 使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相结合, 才能创造价值。所创造的价值越大, 用于进行社会再分配的资源就越充足。尽管具体的社会保障会受到政府的政策取向, 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但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这一点, 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和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比得出结论。

(3) 就业是劳动者最根本的保障劳动就业不仅是对劳动者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一定的收入, 从而获取自身生存及延续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 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 还有更进一步的需求。就业是个人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寄托, 没有职业和行业的隶属, 个人将会丧失归属感, 甚至会导致心态的变化, 这将是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2、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反作用

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既有积极的作用, 又有消极的作用。第一、社会保障对劳动力的保护作用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 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以及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 缓解两级分化, 削弱社会的对立情绪, 维护社会稳定。第二、社会保障是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资金在经济过程中总是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水平对就业的影响是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劳动力成本提高必然带来就业需求的下降。由于社会保障资金最终是由劳动者支付, 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直接提高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加快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进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第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一是体现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力上。众所周知, 社会保障具有刚性, 一旦上升, 则很难下调。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就会导致财政问题。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二是能够聚集大量的资本, 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形成。反之, 经济繁荣时期, 收大于支, 抑制需求, 有利于缓解经济过热, 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因此, 应当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实践中, 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并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2

基本信息 劳动与社会保障求职简历 个人相片
姓 名: 性 别:
 
 
民 族:汉族出生年月:1987年3月12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
身 高:170cm体 重:60kg
户 籍:四川成都现所在地:四川成都
毕业学校:宜宾学院学 历:本科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 职
职位类别:人力资源

物流/仓储

职位名称:人力资源助理 ; 物流助理 ;
工作地区:成都市 ;
待遇要求:220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 CET-4 ;
驾驶证C1:驾驶证
高级中学教师技能:高级中学教师技能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9月 - 206月宜宾学院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宜宾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时间范围:7月 - 208月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其他
担任职位:专业见习
工作描述:综合科学习并办理社保业务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宜宾学院图书馆
时间范围:10月 - 6月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勤工助学
工作描述:月-2010年6月和203月-年6月在老师指导下协助管理流通部的书籍和卫生。2010年10月-2011年2月,独自一人完成本该一老师一学生管理的流通部一楼书库。工作内容为图书上架,图书整理,书架、教室清洁和开关灯文明劝导等。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宜宾市翠屏区南城街道涌泉社区
时间范围:2010年11月 - 2010年12月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其他
担任职位:实习生
工作描述:参加宜宾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担任普查指导员 2011年5月,宜宾市翠屏区南城街道组选委员实习生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长虹电视宜宾分公司
时间范围:2011年8月 - 2011年9月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家电业
担任职位:兼职
工作描述:2011年9月随长虹电视宜宾分公司到兴文县进行为期一周的促销活动。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监督传单发放,销售活动当天负责促销。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能较快的适应工作并能按时单独完成任务。工作态度端正,在学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期间踏实肯干的态度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为此,图书馆专门发放800元奖金以资鼓励。担任普查指导员时,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得到认同。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3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78-02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1999年我国第一批8所院校开始招生到现在,该专业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现在国内已有1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列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且也是适应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社保经办能力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状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2003年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从2004年开始招生,该专业设在财政与税务学院。截至到目前,已招生了9届学生,累计为社会培养了约300多名本科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约230人。

(一)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通过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2012年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他们主要就业方向如下:在企业就业大约70%,行政和事业单位(包括社区)6%,继续深造(在国内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占10%,其他约14%。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者中,从事岗位与所学专业高度相关的不到20%,有一定关联的占30%,基本没有关联的超过50%。

(二)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理论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五大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的,具体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民族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等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有: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福利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社区工作概论、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双语)、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险精算等。实践课程共26学分,具体包括军事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2012年增设了社会保障实训实验课。

三、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时间较短,缺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所以在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九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突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是一个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万金油”。从前面的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缺乏专业特色,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保险学、卫生学等都要涉及,但这种“宽口径、厚基础”式的教学难免每门课程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出的大学生不符合对专业要求细化的企业的需求。而在专业特色教学方面以下高校值得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偏重于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方向,他们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 除了一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课程外,还开设了薪酬管理、工资收入与分配、就业与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课程, 因此大量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一些大企业、大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社会学院,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为特色,主要依托于该校社会学院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支撑,其开设的课程增加了诸如社会学、人口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民政工作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体现了这一专业特色[1]。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保险学院,突出了保险精算的特色。东南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设在公共卫生学院, 偏向医疗保险方向, 具有鲜明的医疗特色[2]。

(二)课程设置无基准

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不断对其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在实践中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经验,来增减自己的专业课程。比如,在2004年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中,有“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而在2008年的课程方案调整中,就把这门课程删掉了。大家知道,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理论和实务会越来越成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再比如,“社会保险精算”这门课,它需要扎实的高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招收的社保专业学生中有多半学生是文科出身,而且三分之一学生高等数学成绩不及格。这样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社会保险精算”这门课仅仅是“摆设”,但每年照开不误。这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课程设置,就不难想象学生在四年学业后进入社会就业的尴尬境地。

(三)实践教学效果差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加强,内蒙古财经学院也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等工作往往滞后,在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这些课程设计的最初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但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实践过程,学校往往不注重跟踪和考核。最终的考核依据是每位学生提供的书面性文字性材料,经过指导老师的评阅,学生得到了学分,学校也把它作为上级部门进行教学评估检查的必备材料,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对于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貌似无关紧要,这就注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课堂的实践教学(比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费事费力,既需要教师收集大量能反映现实情况的典型案例,又需要学生课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在课堂中师生的默契配合,所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从内蒙古财经大学目前的师资情况看,绝大多数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和博士学位,对于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实践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表现为以理论教学为主。

四、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突出特色,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

专业特色的确定, 一方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依据, 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力量和自身优势去确定。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内蒙古唯一一所地方财经类高等院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而且作为财经类院校(非综合性大学),应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为主,再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应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服务作为重要的专业方向。

(二)优化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特色,合理优化培养方案,在充分考虑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完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安排好各课程之间的衔

接关系,合并重复的内容,强化特色专业内容,删除当摆设的课程。比如《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这三门课程有太多的重复内容,《劳动关系学》与《劳动法》有较多重复内容,《劳动经济学》与《发展与就业》有较多重复内容,如果在教学中能把这些具有较多重复内容的课程合并,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可以为强化特色专业增加课程留出一定的空间。

(三)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评估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毕业生本人的就业能力,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是其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企业的招聘用人,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需要学校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并且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实验实训课、实习基地、毕业实习等。其次要建立实践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及其过程、考核方法、达到的目标等。最后需要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向型”师资队伍,只有培养和打造一支既有业务技能又有理论素质的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华茂,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思考[J],管理,2011(11)

[2]刘玉娟,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4)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4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 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但发展到目前为止,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 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 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国内学者刘苇江 (2008) 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 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 (2008) 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 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 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 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 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 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 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 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 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 轻视实践教学过程, 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 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 体系设计科学合理, 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 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 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 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 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 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 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 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 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 加强模拟操作。

包括: (1)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 (2) 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2. 重在现实操作。

现实操作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开展教学参观,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丰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医疗保险时, 组织学生教学参观医疗保险中心, 请医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的工作职能及医保政策等, 并参观该中心的工作现场。讲到农村保障时, 组织参观郊区的社保局, 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 或者到城郊参观农村的农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学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时, 组织参观附近街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服务中心, 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职能、社会保险的现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学习国际劳务合作时, 组织学生到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参观劳务输出的流程。

(三) 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是关键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社会保险大厅实习, 学习向各企业发放国家调整的红头文件和本单位的调整明细;熟悉了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系统和操作程序, 运用所学的知识, 帮助做咨询服务。在医疗保险大厅实习, 熟练掌握整理、发放条形码;增员、减员数据输入、输出;了解办理医疗保险整个工作流程等业务工作;运用所学的知识接听解答咨询电话。在职业介绍中心实习, 了解进行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招聘备案、转失业档案的程序等。组织学生到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实习, 了解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及一般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农民工缴费及待遇发放的差别等流程。了解职工福利项目、职工技能培训种类、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举办、企业劳动保护等情况。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了社会、企业, 参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新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上述境遇, 并在长期发展中也表现出管理缺乏科学性、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的现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划分为基本实践课程、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 通过实践课程的科学分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分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商业文化, 2008, (11) .

[2]曾煜.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8) .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0) .

[4]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期报告 篇5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阜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生信息:学号:108376、姓名:栗晓岩、班级:社保C104

指导教师信息:教师号:07059、姓名:文太林、职称:讲师

报告提交日期:2014年4月1日

内容要求:

①毕业设计前期报告的工作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启示,任务书要求进度完成情况

一、工作过程

首先,收集资料。在遵循定向、真实、充分、新颖、及时、阶段性和读思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内网络资源和学术期刊网CNKI等资源,搜集了大量关于介绍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制度、措施的国内外文献。

其次,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资料进行推敲、筛选,留下最能反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通过这些资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方针、政策以及参保对象、缴费标准、支付范围等方面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对我写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通过阅读学者的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以及体验,列出论文的提纲,然后通过文老师的指导反复修改。目前,根据课题要求和简介及任务书的要求,围绕提纲的基本框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撰写前期报告。

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收集材料时应注意,真实性(出处;二手资料要与原始材料核对),具体性(数据、比例、比率要确切,不能含混),新颖性(新颖的材料才有新结论)。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经验,一般情况下,大家可以到《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去找资料较为集中,也较为专业。收集资料时还要注意要全面,既要有历史材料,也要有现实的材料;既要有正面材料,也要有反面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材料,也要有点上的材料;只有全面地拥有材料,才有可能产生正确而富有创见的观点,展开深刻而周密的论述。

(二)在筛选材料时,要时刻把握最贴切的材料,不能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筛选的材料要从各个角度反应论题。筛选材料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到最合适的。

(三)形成论点时应注意:

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

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启示:首先要掌握大量且丰富的资料,然后多思考,多去实地考察,对当地的政策规定以及实施情况了解透彻一些,其次就是多和老师沟通,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找到自己的不足,对完善自己的观点有很大的帮助。

②文献综述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合理界定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等市场失灵领域的新职能,为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与现状

崔斐在《中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一文中指出,国务院于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基本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稳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不够,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能力支付参与合作医疗的费用,即使由政府补助参与了新型合作医疗,也无力承担应自负的费用;农村现有卫生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基础的公共卫生设施相对薄弱,一些贫困农民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医疗救助资金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也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方式

左延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和过程评价》中指出,为了缓解农民的就医的经济压力,改进中国卫生的公平性,2003年起,中国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试点初期实行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合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筹资。确定从2003年起,中央政府对中西部试点地区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0元,地方政府相应补贴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为大病引起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10元。这意味着2006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最低为50元。对于新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应主要用于大病统筹基金,也可适当用于小额医疗费用补助,提高合作医疗的补助水平,扩大受益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经进入了第5个年头,截至2006年底,中央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资金达54.92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投入160.32亿元(指地方政府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资金,不包括各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和工作经费)。合作医疗运行4年来,需要对该制度进行一个过程的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利进一步创新制度,保证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河北省保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河北省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进程

贾体新在保定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保定市“新农合”试点工作启动于2005年。2005年1月1日,涞源县作为河北省第二批“新农合”试点县之一正式启动;2006年1月,涿州市、定州市、望都县3县(市)“新农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07年4月1日,全市22个县(市)“新农合”试点即报名工作已全部展开。到目前为止,全市“新农合”已覆盖乡村人口885.12万人,参合农民661.98万人,参合率74.79%,其中:全市农村五保户29 653人,参合29 631人,参合率99.93%;全市农村特困人口38 088人,参合37 902人,参合率99.51%。按照中央补助20元、省市县按8∶6∶6分担比例配套20元、农民自筹10元(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省级负担11元、市级负担6元、县级负担3元;扩权县(市),省级负担14元、市级不负担、县级负担6元)的标准,按已参合总人数计算,共应筹措合作医疗资金3.3亿元。其中,除中央、省补助资金尚未拨付到位外,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 157.3万元、县(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 393.45万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6 619.8万元已全部到位。

(二)河北省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

耿兆辉,邱红洁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新农合自发展以来,筹资标准不断提高,由于地区差异等原因,河北省部分市县的新农合筹资标准已从每人每年50元增长到每人每年150元 其中,个人负担部分从10元增长到30元,各级财政补助从40元增加到120元,同时报销额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从2011年起,门诊统筹开始取代家庭账户对于农民而言,家庭账户仅限于本家庭成员之间使用,当账户资金用完后就需要自费负担,实际上对于普通常发疾病的门诊费用的分担能力不强,故相对而言,门诊统筹更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医药费负担,但在实施新农合制度后,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及费用

支付方式采用后付制,并按服务项目付费,导致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主要药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6%,甚至出现了同一种药自费参合不同价的情况同时,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的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农民更倾向于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费用也由此不断增加。

娄成武,常爱连在《门诊统筹模式下新农合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指出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薄弱点,各地每年都会印发新农合的相关宣传资料,但由于此项支出由财政负担,故各地的宣传力度并不均衡,所以造成农民的理解程度大不一样 对于农民迫切需要了解的费用报销程序范围标准等内容,明白纸介绍得很少;而各地的明白纸中多少都会出现一些难解词,有些甚至是高频词,如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筹资标注等,农民普遍反映不理解。

张玉棉,段丽娟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中指出保险基金支付手段单一,监管缺失,未能有效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2010年,河北省开始取消家庭帐户,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模式,这对于农民而言是降低门诊费用压力的一种尝试,但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农民听说可以报销,但基层卫生院不给报销的情况,原因就在于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基层卫生组织纳入统筹系统的只占一少部分,还有相当多的村级卫生机构尚无能力加入新农合体系。同时,因为定点村级卫生室数量少且报销手段单一范围狭窄,所以农民一旦发生一般性疾病,只能选择输液或到上一级医院住院才能获得报销这既不利于基层卫生组织的发展,也不利于三级卫生预防体系的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对策

刘伟在《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资金筹措策略探寻》中指出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监管 新农合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民等多方利益,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加之医患信息不对称,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加大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难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实现责任互补,对于基层卫生机构的监管,可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实行委员会制,由行政管理部门卫生技术职能部门农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监管委员会,由患者对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日常医疗活动进行由下而上的全面监督,而涉及一些专业技能判定的则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核定,这样可以实现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全面及时准确的监督,亦可进一步规范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行为。

杨晓玲在《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中指出建立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到位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素质较高的卫生服务队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前提和保障。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择优选择定点服务机构,与其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医疗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

务和权利,在实施中加强监管,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要遵守合作医疗管理规定,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

宋艳,李新民,张绍军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指出一要合理确定支付范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基本医疗,分担大病经济风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要合理确定补偿比例、起付点和封顶线。合作医疗基金补偿的重点应放在大额医疗费用和住院补偿。补偿比例要根据筹集资金总量,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参考文献:

1.崔斐《中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2.左延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和过程评价》.3.彭娟薛景华周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研究——以河北保定市为例.4.张玉棉,段丽娟.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5.娄成武,常爱连. 门诊统筹模式下新农合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4).6.刘伟,等.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资金筹措策略探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母晓萌.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研究[J].河北学刊,2010,(1):222-224.8.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2年10月19日)[EB/OL].http:///politics/2011-02/17/c_121093794.htm.12.杨晓玲.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40-41.13.朱亚男,崔永福,黄长春,陶佩君.不同经济水平下农民参与合作医疗意愿的比较—以河

北省保定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9-53.14.王艳.论医疗给付结构对农民参与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5(05).15.刘启栋.认同尴尬折射制度缺陷——漫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陷及对策 [J].卫生经济研究.2005(05).16.曹晶.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D].复旦大学 2009

浅析社会劳动保险费的征缴与清欠 篇6

【关键词】社会劳动保险参保人数,缴费,清欠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42-02

牟平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坚持征缴和扩面同时进行,不断探索、完善征收工作方法,社会保险费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至2009年12月底,每年均能净增加3000余人,累计征收各种保险129314 万元。同时社会保险费欠费数额逐年攀升、社会的人员越来越少于参保人数的。欠缴社会保险的现象的存在,制约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欠缴社会保险引发企业职工上访和劳动争议的案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为防止欠费的情况的蔓延,牟平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在姜培强主任带领下全面分析欠费企业形成的原因、清理欠费企业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险的征缴。

一、社会保险费欠费的原因及组成部分

(一)欠费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30日,牟平区社会保险费累计欠17757万元,欠费企业达392家,其中,养老保险欠费高达12487万元,占总欠费额的70%。在欠费当中过千万的13户,欠费大户占总欠费户数的0.03%,但是欠缴养老金为4745万元占总欠费的26.7%。破产企业待清算的养老金欠费的4714万元占中欠费的26.5%,剩余的320家欠费企业,主要以短期欠费为主,时间一般在一年内。

(二)欠费原因

1、 破产欠费,指在申请破产过程中发生的欠费。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对负担重、设备陈旧、人员多的企业实行破产。但是因为企业债务复杂、人员变换多、企业资产处理困难等,导致虽然进入破产程序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置产变现,因而无法短时间内处理好职工的保险及补偿款。形成企业整体拖欠职工保险。

2、提前离岗未办理手续。指在企业经营困难前,有部分职工因自谋职业、转行或被企业分流,在获得一次性的经济补偿后,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这部分职工约3000余人,职工在下岗、分流后因收入的不稳定、家庭状况的多样化、对保险的认知度的不够形成事实保险中断。另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因对政策把握不够,人员的亲疏,导致部分档案交由职工自行保管。这部分人员不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档案或重新寻找工作就形成与企业、劳动代理中心都脱离关系,造成社保机构对其难以征收管理,形成漏报欠费。

3、企业缺乏缴费能力,企业负责人对社会保险意识淡薄。有些小型加工厂、电子组装、服装加工厂有订单就生产,无订单就停产放假。人员管理疏松,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认为给职工发工资是应该的,参加养老保险能否按期交纳养老保险费,要视企业经营情况而论。不能正确认识养老保险的重要作用和企业为职工应负的责任,没有认识到依法缴纳养老金的重要性。这样的厂约有200左右家,涉及的人员多,且人员变化流动大,生产经营场所不固定,企业的名称和法人经常更换。导致执法的不到位、难到位,“走程序”又鞭长莫及,企业便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办法,直到职工上访或得知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之前,“主动”到社会保险部门经办申报,使其无法“走程序”,来平息了企业与职工的矛盾,和躲避处罚。

二、针对上述的原因,清缴社会保险欠费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要分别采取多种方式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缴费意识,营造征费环境

借助广播、有线电视、报纸等新闻体以及设立大型户外广告牌,印制宣传材料等方式大张齐鼓地宣传社会保险费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缴费意识,积极营造良好征费环境。牟平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每年通过牟平区有线电视宣传保险的各种知识、每年在报纸发表关于保险知识文章50余篇,设立大型户外广告牌2块,每年都坚持上街宣传,每年印制、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等方式大张齐鼓地宣传社会,保险费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缴费意识,积极营造良好征费环境。

(二)核实欠费企业情况,制定清欠目标

社保的稽核人员积极与企业法人代表、财务、勞资人员进行座谈,广泛宣传保险政策,共谋企业发展计划。对涉及欠费企业能否补缴社会保险费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对开户的各个企业搞清楚七方面情况。一、是欠费单位经营状况,包括:生产是否正常,还是停产、半停产、企业资金来源等。二是企业工资发放情况;三是主管部门是谁,有无主管部门。四是企业现性质和改制前的企业性质要清;五是欠费人数、欠费额、月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都欠那些险种等;六是欠费企业是否被政府部门认定为困难企业;七是补缴能力的认定。补缴能力的认定一律按劳社险中心函[2000]43号文的标准进行认定:有缴费能力、有部分缴费能力、暂无缴费能力、无缴费能力。确保信息库数据真实、准确,为清理欠费工作奠定基础。

三、针对摸底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清欠工作的可行性报告

(一)牟平区社保处依据摸底调查情况的基本情况,对欠费单位进行分类,对欠费单位

时间长短分类;欠费额的大少分类;欠费补缴能力分类;欠费险种分类。对欠费时间长、金额大、补缴能力弱的登记造册重点管理,稽核科人员每月实地核查,对企业的每月的新的变化充分掌握。对欠费时间短、欠费额少、还有补缴能力的采取划片分包责任到人的形式,由三个主任分别带队到企业进行催缴,对拒不执行和配合工作的全部移交劳动监察进行起诉追缴。

(二)找出欠费单位欠费原因及企业将来补缴能力的前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欠费的意见和建议,意见和报告要有针对性,那些由政府解决,哪些问题由社保处解决,那些由企业解决,那些问题由组管部门解决等。牟平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针对牟平五交化的地处闹市的商业的优势和土地价值,和企业充分交流后提出改制、变更股份的建议,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快将拖欠7年的欠费大户驶入清欠的快车道,对已宣布破产久未清算的,由政府出面加大招商的力度,引进外资快速组建新的企业格局,引进烟台恒帮集团出资,一举将东港耐腐蚀泵厂、皮鞋材料厂、皮鞋厂、华鼎布鞋厂、牟平棉纺厂五家破产企业全部兼并、收购、转产、组建。为清欠工作顺利打开新的局面。

(三)强化监督力度,保持缴费持续、快速增长,扩大缴费面

牟平区社保处采取与牟平区劳动监察处联动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督,凡是产生的职工对企业的保险费的投诉,牟平社保处立马派出稽核科人员到达实地进行调查询问,并对企业参保人数进行核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存在少报、漏报、瞒报的行为。对违规行为责令立马整改,做到应参尽参,参保率要达到百分之百,牟平区辖区内的所有电子加工厂参保率达到百分之百。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7

为了深入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考察了辽宁省开设该专业的8所院校。走访考察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如图1所示, 其中实践教学基地少、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重不高、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课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缺少可操作性强的模拟软件、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差等问题尤为突出。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论文通过健全实践教学所需的配套设施, 培养 “双师型”师资队伍, 进而改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纠正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如图2所示, 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和方式的调整这三大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从两方面改善目前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偏弱的不足。第一, 本院校该专业教师需要定期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社保经办机构、民政局、社区等机构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进修, 以此提高该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第二, 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 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走进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 开展交流研讨会。

其次, 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主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层次性, 以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 分别在大二、大三、大四开设。

基础实践课程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保障实务等理论性课程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观摩。基础实习中实习基地的参观主要使学生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在基础实习课程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开展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实践细分为两周的社区实习、四周的实务实习Ⅰ、六周的实务实习Ⅱ, 重点对社会福利与救助、社区服务、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模拟软件等知识进行实践。

毕业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在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开设具有综合性的毕业实习, 使学生巩固以前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 按照选题、制定任务书、调研报告、外文翻译、论文的顺序开展。选题要保证一人一题, 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 然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 了解国外研究动向,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 撰写论文。

最后, 实践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具体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学习人力资源软件和社会保险模拟软件的操作。实践教学主要从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校内实习基地的实践、课外活动来实施。 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从以下机构中选择, 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 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 社会救助站, 养老院、社保经办机构等。除了校外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优势资源。课外活动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将专业内容融入到文艺活动、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赛、创业活动、公益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活动。

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就业实习转变。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 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形式。迫于就业压力, 目前,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

第一, 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与校外实习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强化校内实践基地及校内社会福祉研究所对校内实践发挥的作用, 配套实验室硬件设施, 购买模拟软件为以上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保障。

第二, 加大校企合作, 使 “我院教师走出去、校外专家引进来”的培养进修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玫, 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8

要解决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在把握实践逻辑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突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逐步暴露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 比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失业人口和城镇流动人口增多, 进城务工农民工急剧膨胀, 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加大, 企业用工不规范等, 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应当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专业化人才。然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 还要具备服务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的能力, 这就需要更多的实践、实习环节作为支撑, 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符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教学功能上讲,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进一步体验和融会贯通[3]。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而言, 也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 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社会保障学的专业知识,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 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工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 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级复合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 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2.1 课堂实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必须改变过去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干、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理念, 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愉悦地探究、勤勉地动手。引导学生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要求自主地去思考、选择和锻炼, 从而使教学活动由原来的以“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为中心,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例如, 教师不应将所有知识要点都在PPT上呈现出来, 然后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 实践证明效果较差。相反, 我们应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可以在课堂上用问答的方式提出来, 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由小组选代表发表观点;或者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走访调查, 把调查获取的资料及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并设计成PPT, 然后回到课堂进行讲解。这种靠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调查、讲解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 通过课堂实践,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假期实践

要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有效性的目的, 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到社会实践中去。假期实践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 还可以使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得到锻炼。目前, 假期实践主要有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社区调查、社区兼职等形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可充分利用三个暑假和三个寒假, 将“三下乡”实践活动与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兼职等活动结合起来, 倡导“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 在实践中缔造学问”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2.3 毕业实习

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此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 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 在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 用人单位往往都看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 毕业生要顺利就业, 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实习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 实习机会的缺乏, 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 必须为在校本科生增加实习机会。一是扎实推进带薪工作。加强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 增加假期带薪实习名额, 使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也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二是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积极联系各大企业来学校招聘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3.1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是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基本条件。目前,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比较单一, 实践教学基地大多局限于学校附件的社区及福利机构, 范围很狭小, 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点多面广的特点不相符, 制约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让学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实习、实践, 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比如, 学校可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签订相关实习、实践的协议, 确保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及就业能够落到实处[4]。高校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签订专项实习、提供就业岗位等合同的方式,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储备, 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队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大学生、高校及实践基地的多赢局面。

3.2 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 案例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进行实证分析;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种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通常有教学参观和实习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 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 高校普遍偏重于第一种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而第二种组织形式由于实施难度大而受到的重视不够。

3.3 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

目前,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多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行列, 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但对社会实际情况了解不多, 其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特别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很多教师处于边学边教的状态, 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更是薄弱环节。因此为高校教师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十分必要。具体来说, 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 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乡 (镇) 、村以及企业建立联系点, 设立全职岗位, 每学期或每学年派遣2到3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全职锻炼。比如目前可以开辟村干部助理、乡镇社区主任助理、居委会主任助理等全职岗位。教师进入这些岗位后, 可由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指导, 将书本上所掌握到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的岗位要求相对接,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摘要: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性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 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对此, 应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 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等, 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于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2]章小瑾.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视窗, 2009 (3) .

[3]任树歆.科学发展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管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9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近年来, 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 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 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任课教师各自为战, 为了应付差事, 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 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 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大纲, 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 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 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 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 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 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实践中, 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 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 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 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 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 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 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 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 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其次, 教学大纲一旦确定, 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 没有相应学分, 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 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10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因素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在修订后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1]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成立不满二十年,已有上百所大学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非自愿性失业

(一)劳动力供需的总量矛盾

1. 有效总需求不足

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进程一直较为缓慢。虽然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但只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2%左右,与发达国家的30%-5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即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朝阳专业,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受到重视,但现阶段仍处于起步阶段,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国外相比,我国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忽视企业的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管理,通常都是由人力资源专员身兼数职,并不会请专业人员负责社会保障的内容;而国外不仅政府部门的大部分公务员从事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工作,企业也有完备的人力资源体系和社会保险体系,企业除了基础社会保险外,还有企业年金计划,养老保险补充计划等;中国大多数企业管理分工不明,人力资源管理专员身兼数职,负责企业社会保险的缴纳和发放,甚至为了节约成本招聘临时工、兼职工或想尽办法少报、瞒报社会保险。

2. 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

首先,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16周岁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 583万人次,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3]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不管是什么岗位,竞争都十分激烈。

其次,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其他领域,加剧了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虽然农民工与大学生相比文化水平偏低,但他们也有大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他们能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和更长的工作时间,也不要求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这将会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与大学生相比,农民工更加吃苦耐劳,能够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工作(如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社保服务工作)并不要求很高的专业知识,却更需要工作经验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此外,我国即将出台延长退休年龄办法。这一新政无疑会延长劳动周期,不利于劳动力的更替,使得新的劳动力无法注入市场,加剧就业难问题。

(二)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全

1. 劳动力市场信息流通不畅

现在大学生求职主要还是依靠校招会和人力资源市场。虽然网络是获得招聘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网上招聘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途径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而作为大学生获得工作信息和工作机会最重要渠道的校招会发布的招聘信息也很难满足学生的求职需要。就苏州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近期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大部分信息为招聘销售类、投资理财类、生物科技类、工程建造类,并无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工作只有两类,即招聘人力资源助理和保险销售人员,但与对口专业的学生相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又不具有专业优势。

2.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歧视现象严重

现阶段理科生就业明显好于文科生,而且理科性的科研项目经费明显高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科性科研项目,使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受限。性别歧视也是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的某些岗位更倾向选择男性。国家刚刚出台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能更加不利于女性就业———而大部分就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为女生。以苏州科技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2014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有76名学生,其中男生只有16名,男女生比例接近1:4。如果企业招聘存在性别歧视,则势必会加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地域歧视也是导致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用人单位更倾向选择有本地户口的学生。就该校2014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只有不到1/7的学生为本地人,其他户籍地的学生在苏州寻找到工作的机会势必会因为地域分割而减少。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自身竞争力不足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较多,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显得意图不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往往需要修习包括管理学、会计学、保险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统计学在内的诸多学科门类的课程,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又都具有重复与交叉的现象。部分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学生普遍认为学得广而不精,导致大学生技能上不如专科生,学历能力与综合素养上又不如研究生。

2. 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综合素质不足。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研,当今大学生上课往往精力投入不足,玩手机现象较为常见;绝大多数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复习,80%的学生表示如果不想考研,考试结束后不会复习学过的知识。等到参加面试时,往往难以回答出面试官提出的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容易导致面试的失败。

3. 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据毕业后3年的校友反馈,他们认为学校和自身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机会不足。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对就业的准备不够充分。

根据笔者的小样本调查,虽然有80%的同学考虑过未来发展方向,但只有10%的同学对未来制定了计划,但没有同学能坚持完成计划。大多数学生对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不会主动寻找实习机会,只会跟着学校的教学计划走。大四毕业找工作,没有方向又缺乏专业素养,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一)学生对就业环境认识不足

学生对现实就业环境的严酷性往往认识不足,导致就业期望与实际的职业搜寻结果不符。不少毕业生过分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盲目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和高工资,而每每碰壁。我国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悬殊,使得农村、基层单位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因为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基本不会考虑欠发达地区或基层的工作岗位。

(二)父母对教育投资回报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增加,父母对大学生难免有着很高的期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毕业本可以到社区或村委会等基层锻炼发展,完善基层社会保障体系。但父母对子女教育十几年的投入迫使大学生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再加上大部分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富足。一方面,使得父母不舍得子女去基层,去西部受苦;另一方面,如果子女在毕业找工作期间,因急于求成,屡次碰壁而心态不好,意志消沉,父母心疼子女,也愿意在一定时间内供养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子女,长期受父母供养的子女渐渐会抱着反正有生活来源,找不到工作也无妨的心态。

(三)社会舆论的思维定势存在偏见

即使大学生本人愿意从事基层社保工作,也往往会受到大家的过分关注与不理解。一些存在明显偏颇的言论如“大学生工资还没有农民工高,念什么书,搬砖去”,无形中给了大学生很多压力,迫使大学生追求高薪高岗位。可以说,以财富作为成功与否的唯一判断标准的急功近利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来说是极为有害的。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

就业难与职位空缺同时出现,看似悖论,实则是劳动力市场常见的结构性失衡现象。在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供给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4]无疑是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难问题的根本策略。

(一)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高校应当学习国外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经验,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领域前沿发展;立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特点,结合实际开设课程,多开展实践活动,请相关领域专家、前沿工作者到学校分享经验;增强师资力量,精确定位学生培养方向,不盲目追求模仿。

(二)提高自身就业水平,做综合型人才

大学生应当与时俱进,调整自我,适应改革的大环境;平时多积累,积极进行自我投资;因人而异,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审时度势,掌握国家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多实践,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增加实践经验;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做一行爱一行,树立“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地奋斗。

参考文献

[1]叶蕾.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就业问题浅析[DB/OL].http://wk.baidu.com/view/1073f4c3856a561252d36f7b?pcf=2#1.

[2]耿雁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12%远低于西方国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15.

[3]罗天昊.中国劳动力人口被高估1亿危机比想象的更严重[N].南方都市报,2015-02-09.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11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劳动与社会保障 篇12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见习,社会调查

一、地方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地方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 与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精英型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 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 他们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力量, 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各种基础性工作, 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因而深深融入民众之中, 他们必将代表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 从而体现民族整体素质与特征, 而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展现着技术进步的时代特征。因此, 构建适合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征, 应该是培养既有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 专业特色鲜明, 富有科学精神、富有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 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构建理论教学完成课程体系和完成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 还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中的比例和分量, 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为此, 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 应突出体现了实践性教学, 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目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方面是从实践教学本身出发, 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类, 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结合学科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描述, 构建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便于区分, 我们把第一种研究成为狭义上的研究, 第二种研究成为广义上的研究。

1. 在狭义研究上, 一些研究者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种类型。

陈淑君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化管理,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 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 (3) 综合性实验课程。但是对这三个方面内涵的描述尤其是对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夏艳玲认为基础实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课程。而李艳荣则认为专业认知实践教育、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根据课内课外的标准, 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类型。如杜毅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 (1) 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 包括讨论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 (2) 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包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 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周慧文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课堂教学包括模拟仿真实验, 课程实训等。校园实践教学, 是指有教学计划, 对学生有明确要求的校园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蒋蔷则将实践课程分为 (1) 模拟实习课程。包括建立模拟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该大厅是一个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社会保险业务电子化建设的集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的实验基地。建立模拟法庭, 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 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模拟实习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 (2) 集中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集中实践课程。

2. 广义上的研究, 也就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角度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与规划。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即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目标, 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比如, 褚福灵 (2003) 认为首先应照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 设计成劳动管理职位和社会保障管理职位两大类别, 相应地实践教学划分为 (1) 劳动管理职位模拟实习, 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组织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劳动人事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 (2) 社会保障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医疗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失业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工伤与生育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 (3) 集中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主要部分。毕业实习即社会实践, 将学生安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顶岗值班,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成果总结, 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理论和技能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 就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李贺平[8]等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划分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三大部分组成, 因此, 在教学实践设计及实施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展开。就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课程而言, 通过课程实习应使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劳动力市场政策, 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应涵盖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熟悉管理环节, 进行人力资源诊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实习应着眼于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劳动就业, 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 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方向, 劳动监察管理的要领等等;社会保障理论课程实习, 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等方面, 了解我国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 熟悉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实验, 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 拨付, 保值增殖模拟实验, 财务核算及其信息系统维护、开发等。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际开展的现状

应该说现在各个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 能够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管理实践教学, 这对于完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标, 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如实习中学生的分散性, 考核中有些项目很难量化, 主要以定性为主, 加上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的思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 表现在:

(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 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 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 组织管理跟不上, 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 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 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 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 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 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6) 经费投入不足。院校中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少, 一些模拟实验无法开展。实践教学一般都要外出, 由于经费不足, 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 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类实践教学过程中, 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 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 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三、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选择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包括地方院校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搞好专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 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过程结束后, 评价实践效果。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必须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内容,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训练上;如学生基本的政务礼仪训练, 主要掌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和交往技巧;其他必须的各种能力, 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 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加强实践训练完成。

第二部分是集中实践,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和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

(1) 课程大作业与学年论文:主干课程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等安排课程大作业;安排学年论文,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写好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 见习、实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 分别安排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认识实习安排主要参观社会保险办理流程、社会保险实务, 了解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了解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工作状态, 见习主要目的是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 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最后环节, 一般安排9周时间。

(3)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 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第三部分, 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 主要集中在寒暑期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和社会调查研究。

以上实践教学的三大部分,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在宏观的层面整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以“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模式的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机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 根据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 可以形成实践内容三大模块专业方向:人力资源模块;社会保险模块;社会工作模块。三大模块实习集群的形成, 为学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社会实践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模式的建立, 为确保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协调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新活动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因此, 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形成评价机制。适合地方院校、特色鲜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新体系。应分别建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办法。包括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实习、见习评价体系;社会调查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等级设置, 一般设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五大等级要求分别制定, 评价过程严格集体评价程序, 评价教师签名等。根据各类实践教学性质的不同, 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大相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单独规定 (参照河南城建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 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具体要求。) (成绩评价参考附件资料, 各种实习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实习、论文任务书)

要实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条件, 为实现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必备基础。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 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主要通过征订著名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 自编实践教学使用教材。

实验室建设, 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应体现现代社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需要。现场仿真环境建设, 如建设社会保险中心模拟现场;专业实验室群建设, 特色实验室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 主要满足三大模块方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不同课程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综合实习的需要。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方向, 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 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方向主要选择, 社会保险中心, 社区、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民政部门、住房建设部门、住房公积金、慈善部门和各级各类工会等等;社会工作方向主要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有社区、国家其他各类基层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妇联等社会公益性组织、慈善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服务的场所等等

发展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 要加强与全国同类型院校的经验交流, 不断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地方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 与各级各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方式与作用

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提高思想意识和个体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 根据课程教育和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素质教育的相关基本要求, 有针对性地参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中心”;民政部门的“爱心超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 深入社区, 参观社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重心下移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参观具有标本意义的村镇或者社区, 调查国情民情乡情, 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等, 考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根据教学要求, 在学生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

2、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 根据提高学生能力和教育教学需要, 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当地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 学生参与社区社会保险材料的整理、建档;参与民政部门的相关工作;社会保险中心的相关工作。在整个活动和实践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而且宣传了学校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促进了社会的认知等。

3、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该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见习和实习;或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开展劳动与社会宝宝长的相关工作;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 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创新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 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基本方式, 作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的研究创新体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调查研究在目的方式等方面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大不同。从目的来看,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研究性创新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还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外化, 所谓内化是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使之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外化是把已经掌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从方式来看, 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研究依托实践, 倡导以社会实践为主导, 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4、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作用

在构建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 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相一致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更加科学与完善, 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组成部分。并通过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 促进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丰富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持系统, 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竞争力。

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具有从事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从而开阔眼界, 增强应用能力, 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力培养, 主要突出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 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素养为目标, 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四是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教学环节中, 有利于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情感实践观念, 关注社会问题, 关心弱势群体, 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富有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

障专业的特殊性就是与弱势群体交往多, 通过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 培养大学生一定的道德觉悟,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构建一种自主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而后对事物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情境, 能互相交流认识, 体验情感, 分享彼此的成果, 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在接触的人群中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作用的独特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教学过程, 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 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 以主题的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积极探索、主动体验,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环节则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活, 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并逐步实现从专业理论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它在保证大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及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方面, 发挥着主导作用,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功效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平行存在, 自成体系, 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功能上, 它们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基础,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反过来又促进传统的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者共同构成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这个层面讲,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弥补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发挥不了的特殊功效。

3、方式的综合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这里所说的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 主要是与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相区别, 它是指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 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它不像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那样强调教学过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 而是要打破纯粹的理论教学环节的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目标追求上, 它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 以大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 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 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 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 展开多方面的联系, 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游离其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不仅指适应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的系统性, 而且还包含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系统性, 即体现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 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10 (6) .总第614期

[2]、夏艳玲, 劳动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劳动保障世界.

[3]、李燕荣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研究.2009 (10)

[4]、杜毅.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三峡高教研究.2010.

[5]、周慧文.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 (10)

[6]、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科教文汇.2009 (7)

[7]、褚福灵.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2)

上一篇: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下一篇:标准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