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

2024-07-07

股东权益(精选12篇)

股东权益 篇1

一、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现状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个世界性的话题, 也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顽疾。在实践中, 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中小股东权益掠夺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法律制度和相关保护政策在不断完善, 但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却也日益增多。

(一) 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侵害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大股东滥用权利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形还有很多, 例如违规侵占公司资产、违规为大股东担保、关联交易、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完全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等现象的谋利行为。而中小股东权益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下, 各方面的权利都得不到承认, 相应的利益也无法获得。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限制中小股东的经营管理权,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侵吞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分得利润的权益。

高级管理人员通常也被称为公司的“内部人”, 譹) 对于公司“内部人”变相控制公司这一问题的解决上, 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依然存有缺陷。同时, 在公司的实际治理和运营的过程中, 董事会控制不住经理职权, 导致经理滥用职权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由于经理的权利过于庞大而其相应的义务与责任也相对较小, 所以, 公司的股东大会 (股东会) 和监事会难以起到实质的监管作用。在这种由“内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中小股东即便是他们自己的权益被侵犯, 他们也不能够及时发现, 加上公司中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谋取自己的利益, 根本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运营状况, 更不可能重视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 这就是我国公司目前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中小股东权益侵害的现状。

(二) 相关法律方面规定不完善

第一, 权利制约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公司法》第98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 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第151条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要求董事、监事、高管理人员应当列席并接受股东的质询。”我国公司法虽然对股东质询权有所规定, 但对质询权适用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规定也不够明确。

第二, 权利救济方面不够完善。股东直接诉讼规定在我国《公司法》第153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 损害股东利益的, 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上述法条规定, 中小股东只能对侵犯其权益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向法院起诉, 而不能对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大股东提起诉讼。所以建议应明确规定将大股东也作为诉讼的对象, 或者借鉴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在我国公司法中的立法技术, 将“他人”也纳入到诉讼对象的范围内。同时我国对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费用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国外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是通过小股东诉讼发展起来的,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开始于英国, 全面发展于美国, 并对其他英美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大股东的权利制衡机制方面

国外的公司法在如何平衡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关系上, 设计了恰当的制度, 既保持大股东了的活力, 又防止了其滥用权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即通过建立权利的制衡机制, 对大股东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 以实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权益的平等, 主要表现在为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的建立。由于该制度在具体的实施中并不能产生预期所能达到的效果, 所以德国和日本建立之后不久便取消了, 但是很多的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仍然承认股东表决权排除这一制度。并建立了以大陆法系中的权利滥用理论和英美法系中的诚信义务理论为基础的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

(二) 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方面

我们从国外的中小股东权益司法救济制度来看, 不外乎有两种方式, 那就是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

代表诉讼制度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中都已经得以确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 对董事提起诉讼的股东, 必须连续一年以上持有己发行股份总数一定比例以上, 才能书面请求监事人为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例如在法国须持有公司股本5%以上的股东, 在德国则是6%。

各国对于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资格的规定有所差异, 所持股份比例方面的规定也各不相同, 但基本出发点都是建立在既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又要防止中小股东滥诉。各国依据自己的公司治理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可做不同规定。此外, 关于诉讼费用方面, 各国公司法都普遍实行了原告股东胜诉后, 由公司补偿其诉讼费用的制度。

三、我国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方面, 学术研究成果颇多, 不同学者的观点也是相差无几。在此, 结合国外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中所蕴含的理念以及我国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现状的缺陷, 主要从权利制约和可诉性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在权利制约方面完善中小股东的质询权

从国外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来看, 权利制衡机制的构建对于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权利制衡机制的构建既能保持大股东参与的活力, 又能恰当的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明确质询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股东质询权主体应包括所有股东, 包括出席的和没有出席的。因为股东质询权是股东的固有权, 任何一名合法的股东都应该享有和主张, 而不受持股时间和比例的限制。关于其答询义务的标准。依《德国股份法》第131条第2项的规定:“董事会的答询应符合诚信、忠实的原则。”判断他们应当履行何种程度的说明义务, 应当根据股东大会作为会议组织的一般要求及特殊要求, 以一名具备普通理解能力的股东作为所需的知情度作为衡量标准。

(二) 在司法救济方面明确诉讼对象和诉讼费用

第一, 明确将大股东作为诉讼的对象。在公司治理过程中, 很多大股东不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但是这不代表大股东不干涉公司的运营, 实际上会存在大股东通过对于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和授意, 而侵犯其他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因此应明确规定将大股东也作为诉讼的对象, 或者借鉴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在我国公司法中的立法技术, 将“他人”也纳入到诉讼对象的范围内, 将原条文改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他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 损害股东利益的, 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不让大股东有机可乘。

第二, 明确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从一般的诉讼案件来看, 由原告股东个人承担诉讼费用, 但是在股东代表诉讼中, 股东是为了公司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因此虽然股东个人承担了诉讼费用但胜诉结果却是归于全体股东的, 这样看来是不公平的。容易挫伤中小股东行使权利的积极性, 所以建议法律规定只要诉讼结果给公司带来了实质性的财产利益或者成功地避免了公司所可能遭受的损失, 原告股东就其诉讼行为所支付的包括律师费用等在内的合理费用可以请求公司给予补偿。譺) 以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诉讼费用问题, 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参考文献

[1]胡菁菁.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比较[J].经济视角, 2007, (07) .

[2]胡生花.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 (02) .

[3]郝雪霞.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 2007年.

[4]刘丹, 谢维华.论股东派生诉讼下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10 (02) .

[5]李剑.国有小企业改制困境与缓解途径探析[J].老区建设, 2009, (10) .

[6]罗培新.论股东平等及少数股股东之保护[J].宁夏大学学报, 2000, (01) .

[7]黎宇霞, 解岳中.对公司股东质询权若干问题的探索——以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为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04) .

[8]苗华.论新<公司法>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9) .

[9]沈四宝.新公司法修改热点问题讲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10]王冬梅.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D].兰州:兰州大学, 2009年.

股东权益 篇2

致×××:

我,×××(姓名等),就我所购买的×××公司普通股票的×××一笔利益

在此声明: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股票发行免税规定,我有资格购买这些股票,原因为:

我是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官员中发起人,或我在公司任职,职责和权力几乎

等同公司的负责官员。

我过去与公司、公司的一个或多个经理、高级管理官员或负责人员有过个人或

业务关系,其性质和期限使我了解了与我有关系的个人(包括公司)的名声、业务

能力以及商务和金融的总状况。

鉴于我在业务和/或金融领域的经验,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与购买上述股票有关 的权益。

我符合《加利福尼亚法规全书》第10篇第260,102,13(E)条和

第260,102,13(G)条所规定的有关投资、资本净值或个人所得的一个

要件要求,还符合该篇第260,102,13(E)(1)-(3)条附加要件

中的一条规定。

鉴于在此被我指定作为我购买股票业务顾问的×××所具有的业务和/或金融

经验,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与购买上述股票有关的权益。

业务顾问声明

×××特此声明:

我被×××聘为业务顾问,且就在×××购买×××普通股票一事向他或她提

供过有关投资的建议。

充当×××是我通常业务的一部分,我常常替他人提供投资建议或帮助他人决

策,且经常因此种服务而接受特别或按相关服务而支付的报酬。

我独立于公司,且不接受公司或公司任何子公司或销售代理人的报酬,不论是

直接或间接的。我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A)与公司有雇佣关系,不论是以雇员、雇主、独立经营承包商或委托人身份;(B)有超过公司证券1%的公司、其子

公司或销售代理人的证券的实际所有权;或(C)与公司有诸如我控制公司,我受

公司控制,或与公司共同受控制之类的关系,及更为具体地说,具有诸如我有权直

接或间接指导或导致指导公司的管理、政策或行为的关系。

日期:业务顾问(签字)

我是其它股票购买人的配偶、亲属、或配偶的亲属,与该购买人具有同一居所。

我声明,我买股票是为了自己投资,而不是为了出售这些股票。我知道这些股

票没有按任何州或联邦证券法取得资格或登记,也知道如不按法规取得资格或登记,或法律顾问没有令公司相信可以不取得此种资格或进行登记,这些股票便可能不

能转让或不能以其它方式予以处置。

我未曾收到任何有关出售上述公司股票的广告或一般的兜售宣传品。

在签署此文件前我声明,我已经获得,或被给予有关购买股票的所有重要情况,包括公司的所有财政和书面资料,及股票销售的条件规定,我已经得到机会,就

股票销售的额外条件或其它我和我的业务顾问(如果我任命有顾问)为保护我在股

票购买交易中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了解的信息进行了咨询和得到了回答。

日期:签名:

股东权益 篇3

摘要:股东平等原则是和谐股权文化的重要内容。股东平等的核心是妥善处理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控制股东与非控制股东各得其所、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股东利益共同体。既反对控制股东恃强凌弱,也反对小股东以小讹大。新公司法实现了股东平等保护的巨大飞跃,但其制度设计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股权平等;股东平等;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

一、股东平等的内涵

(一)股东平等的含义

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具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两重含义:

所谓形式上的平等是指公司与股东之间在基于股东身份而发生关系的场合,应该给予股东以平等待遇。具体有以下四点:

第一,所有股东在法律人格上是平等的;

第二,基于股东身份所享有的权利的性质和类型是相同的,比如说只要是股东就享有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分取红利等权利;

第三,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股东权利的行使在状态上是有差异的,但是这种差异可以依据股东自愿增减其所持股份而发生转化;

第四,股东所享有的股权在流通性上是同样的,不应该根据持股的多少设置不合理限制。

所谓实质上的股东平等是指适当限制处于优势地位的部分股东的某些权利,补足处于劣势地位的部分股东的某些权利,使公司中的各方利益能够维持平衡,从而维护公司的正常运作。

(二)股东平等原则与其他原则的比较

第一,股权平等并不等于股东平等。

股东的权利只能以股东对公司的投资数额为衡量标准,实行按比例的平等。

故而,“股东平等”被简单地界定为“股权平等”,即“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和“一票一决,按股分配。”

虽然股权平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股东平等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股东平等绝非形式上的表面的平等,其内涵绝非股权平等所能替代。

第二,股东平等与资本多数决原则形成一定冲突。

股东平等原则要求股东在地位上平等,平等的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和选择管理者,被选为董事会或监事会成员等等。但是在公司内部决议时往往采用资本多数决原则,往往抹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用公司的资产为大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高价租用其财产;操纵公司股票价格,迫使中小股东低价出售其股权等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就没有做到股东实质上的平等。

二、我国现行公司法中的股东平等原则的缺陷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现行公司法中规定的股东平等原则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地位还是不平等的。

(一)对转投资不设限极易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原公司法规定,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累计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新公司法第15条基于上述限额很难监控、转投资属于公司经营自主权等理由,完全放弃了对转投资额的限制,只是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同时在第16条中将转投资留给公司章程规定,或是股东会的决议,公司章程对转投资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这样规定虽然尊重了公司自治的原则,但对于转投资不设限,完全留给公司章程作出规定,给控制股东留下了可以任意操作的空间,反而不利于保护小股东的权益。

(二)中小股东的知情权难以保障

新公司法第34条虽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查阅范围扩展到会计账簿,但又赋予公司事实上的绝对拒绝权,股东只有通过诉讼程序才能行使这一权利。但即使股东通过诉讼争取到查阅的权利,查阅范围也只有会计账簿,不能查阅原始会计凭证,这样的知情权又有何意义呢?

而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其委派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一览无余,但中小股东因为自己持股数额较少,却享受不到和控股股东一样的待遇,这不利于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三、完善我国股东平等原则的几点建议

虽然新公司法在贯彻股东平等原则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

(一)应该对转投资限额做出具体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则转投资经股东半数以上普通决议通过即可。即使章程有规定,控股股东也可能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有关内容而使转投资变得容易可行。转投资若无限额,控制股东可将公司的全部净资产甚至超过净资产把全部总资产都转投资出去。公司资产一旦转投资,被委派到被投资企业担任董事或经理的一定是控股股东指定的人。这样,被投资企业完全脱离了投资公司中小股东的视野,公司法为中小股东所设置的一系列权利都不能及于被投资公司。

(二)明确中小股东的知情权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其签订的合同等交易信息及会计账簿、原始会计凭证等财务信息对所有股东都必须无条件公开,公司法的规定只反映了大股东的意志,对中小股东的知情权没有过多的考虑,不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三)累积投票制度亟需修正

新《公司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公司法并不强制规定。但是,《治理准则》第31条规定:“在董事的选举过程中,应充分反映中小股东的意见。股东大会在董事选举中应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该条在上市公司是否实行累积投票制问题上,基本采取了强制主义的立场,这就使该制度在上市公司的适用产生矛盾:依“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新《公司法》的规定应视为对《治理准则》第31条的修正;但上述准则对于上市公司仍然有效,且依“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之原则,《治理准则》第31条在适用上还具有某种优先性。因此,新《公司法》的上述规定亟需修正。

(四)贯彻股东主体平等原则

前面已经说过,股东平等原则与资本多数决原则形成一定冲突,将股东主体平等原则纳入股东平等原则中,使股东主体平等原则与资本多数决原则相互牵制,以股东主体平等原则限制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大股东滥用权力,以资本多数决原则保障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差别待遇以实现实质公平,最终实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权益的平衡,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海博,刘铮谕.论股权平等到股东平等[J].法制与经济,2008(169):84.

[2]邹开亮,汤印明.论股东平等制度及中小股东权利之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学报,2006(4):216.

[3]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浅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管理 篇4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 由于股票发行体制及市场发展等原因, 大体以股权分置改革为界对股东的演变进行划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 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 (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 , 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A股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 大体有两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非流通股流通问题, 证券市场迎来全流通时代。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只有流通股。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流通股东按历史出资者及历史形成进行分类, 可分为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战略投资者股东、机构投资者股东、个人投资者股东。

2 上市公司各类股东权益行使的实践及意愿

股东是公司存续的基础, 通过出资认购公司股票成为公司股东。公司以股东的出资形成资本金, 构成了公司法人财产, 进行自主经营, 独立承担法人责任, 实现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壮大, 实现股东的投资回报。上市公司应保障每一位持有公司股票股东的合法权益。股东合法权益主要有资产收益权、信息知情质询权、参与重大决策表决权、议事权、违规决议的请求撤销权、选举和被选举权、股份转让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下面分类梳理各类股东权益的行使及意愿。

2.1 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权益的行使及意愿

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 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都是以主要经营性资产出资认购上市公司股票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监管机构一直以监管其超越股东权利, 保护上市公司独立运作,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防止侵害上市公司利益为监管重点。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由于其股票不流通, 不能享有证券市场交易带来的价值, 更关注从证券市场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和维护控股股东发展所需资金。股权分置改革后, 整体上市的推进和国资系统推进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等措施, 使国有控股股东历史包袱不断减轻, 开始关注资本化运作、企业快速发展所需资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资产证券化等, 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与上市公司的协调快速发展。在全流通时代, 监管机构增加了对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减持及增持的监管, 发布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 对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行为监管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从我公司上市近些年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行为来看, 其更加关注对公司决策经营控制力、上市公司对整个控股股东战略实现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上市公司对外收购能力 (因上市公司对资产质量、权证及合法程度要求高, 现已减弱这种期望, 大都以控股股东并购进行改造, 待符合要求后择机向上市公司注入) 、公司股价 (因国资系统对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价值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及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增持或减持意愿不强) 等。总体来说是以控股股东产业战略目标为中心, 上市公司为实现整个控股股东产业战略目标利用资本市场功能。

2.2 战略投资者股东权益的行使及意愿

战略投资者股东是与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共同发起设立公司的股东, 一般以现金出资, 其取得公司股票成本较低, 持有时间长, 大多为公司产业上下游企业, 是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投资, 大多派出董事或监事, 参与公司决策, 与公司或控股股东业务联系较多。只有在其战略目标有所改变时, 才会发生减持或增持公司股票。

2.3 机构投资者股东权益的行使及意愿

机构投资者股东是指在证券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 主要包括共同基金或投资基金、保险机构、养老基金、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机构投资者由于制度性缺陷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持股期限普遍较短, 交易比较频繁, 短期投资特征较明显, 投资理念和投资标的等方面有较大的同质性。其拥有专业的分析师队伍, 对上市公司分析较专业, 现场调研考察较多, 注重知情权, 在一定程度参与重大决策表决权, 更关注上市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沟通基本上是单向的 (即只是极可能多了解公司情况) , 几乎没有过将对上市公司分析评价反馈给上市公司。

2.4 个人投资者股东权益的行使及意愿

个人投资者股东是指以个人开户投资的自然人投资者。从投资行为来看, 持股时间较短、交易较为频繁, 平均换手率高。由于专业能力的差异, 对公司分析较少, 现场调研考察很少, 对公司的公告阅读不多, 参与重大决策表决权意愿不高, 更注重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及市场消息传闻。

3 维护各类股东权益行使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证券市场的培育和监管, 保持稳定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 已形成全流通的市场机制和环境, 解决了长期阻碍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缺陷, 为发挥市场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合格的上市公司和投资人队伍是证券市场的基石, 不仅要培育和发展优秀的上市公司, 也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合格投资人队伍,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资金提供者, 投资者队伍的稳定是证券市场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证券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倾向于短期投资甚至非理性投机。近年来, 随着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 投资者结构有所改善, 但总体而言,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仍不合理, 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偏小, 发展不平衡。应加大机构投资者培育, 改变投资者结构, 加强监管,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2 培育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注重市值管理的理念

市值管理关系到证券市场长期繁荣、稳定, 关系到投资者队伍的稳定。如何管理市值, 让市值合理反映公司价值, 让市值表现不仅充满成长性而且富有稳健性, 让市值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发展。市值影响公司股权支付能力, 决定公司融资效率。国资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 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达到净资产多少倍, 市盈率达到多少, 与上市公司内在综合评估明显不符时, 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应采取减持股份变现;当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低到净资产的多少时, 综合考虑上市公司成长性等因素, 可采取增持股份。并将其纳入对国有控股股东考核中, 增强国有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注重市值管理的理念, 将上市公司股权价值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指标。

3.3 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 引导整个投资者队伍投资理念起重要作用。要促使其完善制度性缺陷, 改变短期投资特征较明显的行为, 改变注重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波动, 更要注重上市公司长期成长性。建立与上市公司双向沟通机制, 每次对上市公司调研考察, 要在一定时期将分析评价反馈给上市公司, 由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公告。

3.4 加强个人投资者的教育

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篇5

黄维青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现实背景

谈起我国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现状,经历多年风雨洗礼的证券市场应是最好的一面镜子。让人难以觉察的内幕交易、隐瞒利润等行为,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大股东恶意罢免或无理阻挠中小股东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务;恶意决议增加资本,迫使中小股东因无力认购新股而进一步稀释其股权;操纵公司股票价格,迫使中小股东抛售所持股票;在董事、经理非法经营,违反职责损害公司利益时,无理拒绝以公司名义对他们的追究;违反章程,为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附加不合理条件等事件不胜枚举。

因此,切实提高我国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水平,刻不容缓。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各国证券监管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某些局限性,特别是股权分置状况的存在,导致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客观上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配合这一意见的贯彻实施,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3月草拟了《上市公司就有关社会公众股股东重大事项召开股东大会的指导意见》,准备引入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机制,目前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小股东或称少数股东 ,通常指持有公司绝对少数股份的股东。因其持股份额较小,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比例悬殊,在公司中 处于弱势地位,也有人称其为弱势股东。随着投资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于证券市场。虽然个人持股数额较低,但因小股东数量甚巨,其所持股总量较大,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 要资金来源渠道。同时,由于其所持股比例低,其权益极易受到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侵害,小股东利益保护已成为国内外证券市场上的共同话题。理论上讲,小股东虽持股较少,但作为公司的所有权者,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以维护自身权益,但根据我 国现行《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小股东缺乏相应的利益保护机制,客观上为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侵害小股东利益提供了方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奈面对资本多数决定原则

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是《公司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当少数股股东的意志与多数股股东的意志一致时,则被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所吸收;而当少数股股东的意志与多数股股东的意志不一致时,则被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所征服。我国《公司法》 对表决权只确立了股权平等原则,未作例外规定。小股东在最关心的选举董事会成员、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投资计划等重大问题上不可能有发言权。股东大会作出的决议即使对小股东不利,小股东亦无力改变该表决。此外,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要付出交通、食宿等其他成本,因此,参与股东大会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股份有限公司的 “股东大会”越来越多地开成了“大股东会”,股东大会往往开得死气沉沉, 波澜不惊,似乎成了董事会通过决议 的橡皮图章。

(二)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现象普遍

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注定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只能是 “无所作为”。 小股东因其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不仅要负担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代理成本,还可能受到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的侵害,实际上面对着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双重损害。大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可能直接进入管理层,通过支取过高薪水,装修豪华办公场所,备置豪华轿车等形式使自己受益,进而间接损害小股东利益。即使大股东不参与公司管理,由于管理层是以大股东意志决定的,管理层也会极易作出有利于大股东的交易决策。

目前,法人持股,特别是法人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产生了大量的关联企业,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也越来越多。控股股东随时可能根据关联企业集团之集体经济利益作出决策,以牺牲所控制企业利益为代价,在关联企业内部作出不正当交易。甚至一些行为不端的控股股东利用上市公司为其“圈钱”,即将从股市募集的资金,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出上市公司。有的通过关联交易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或利用上市公 司为其巨额债务提供担保,使上市公 司资产不当减少或处于高风险状态。 有人感叹,控股股东凭借“一股独大” 的地位,通过各种不正当的关联交易, 导致公司账面资产存在大幅减值空间,并在会计标准提升后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发生业绩恶性滑坡或严重亏损,以至于压迫股价持续下跌,广大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之所以出现小股东利益受损害的现象,究其根源,与小股东游离于公司治理结构之外,特别是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大股东利用其优势的表决权地位,控制了股东大会,利用其参与管理层的机会,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公司中形成了“独裁”统治的地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小股东和大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区别,不在于其最终享有的利益上的差别,而在于介入经营管理程度上的差别。由于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诸如关联交易等问题根本无法予以事前监督和制约。

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弊端,我国学者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一系列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措施,有人提出规定小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和提案权;设立无表决权股份;规定累积投票权制度;设置对大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强化大股东及管理层的诚信义务等。在目 前公司治理的现状下,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即可以通过平衡表决权的方式限制大股东之“独裁”地位,或选出代表小股东利益的董事、经理等人员进入公司经营管理层,改变经营管理层对大股东的依附地位来保护公司利益,从而保护小股东利益。

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理论依据

(一)寻求股东地位的实质平等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资本多数决定原则的至尊地位使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在理论上享有的平等权利与实践中实现的这一权利存在难

以限缩的距离。实现股东权利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跨越,必然需要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设定专门规则。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现实要求

根据资本多数决定原则,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股份数量行使表决权。与其数公司财产权被公司所控制,不如说公司财产权被少数大股东所控制,或者说被少数大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所控制。因而,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互相勾结,动用所控制的公司资源,以内幕交易、关联交易、虚假信息披露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无疑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

(三)股东高度分散的负面效应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

股权高度分散已成为现代公司发展的一大特征。对中小股东而言,这一现象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负面效应:

其一是“理智的冷漠”。中小股东若要行使投票权,必须获得必要的信息并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决策,而这一代价不菲的决策,在股权高度分散、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下,被公司股东采信的几率却微乎其微。理智的中小股东对投票权的行使何以热情?

其二是“搭便车”。在存在众多独立股东的情况下,对管理层的监督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每个股东均希望其他股东行使监督权,自己从中获利。而不愿自己积极监督,因为监督的成本由自己支付而收益却由全体股东共享。这两种负面效应进一步恶化了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弱势地位,进而将其权益的保护置于更为尴尬与困难的境地。

(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

投资者的信心是资本市场稳定的基本保证。只有能够真正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市场,才能给投资者以安全感和信心;才能有助于投资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效率提高、风险降低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作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主力军,中小股东抗风险能力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调查表明,一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对以中小股东为代表的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得越好,其市场效率就越高,市场发展就越健康。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措施

(一)累积投票表决制。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董事选举制度,被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采用。根据这一制度:股东大会在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一个股东可以投票的总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数额乘以待选董事的人数;它可以不为董事会的每一待选董事投票,而将其总投票数投给一名或几名候选人。例如,某公司共有两名股东,发行了100股股票,甲持有21股,乙持有79股。若该公司欲为其董事会设置4名董事,在资本多数决定规则(又称直接投票制)下,很显然,甲不可能在董事会获得一个能代表己方利益的席位,而乙则可完全囊括董事会的所有席位。其实,只要大股东能拥有50%以上的股份,他就可以完全操纵每次的董事选举,而不给予中小股东丝毫机会,这显然是不平等的。然而,如果采用累积投票制,则结果就不一样。因为在该投票制下,甲共有:21×4=84票,乙共有:79×4=316票。如果4乙想“独揽全席”,就必须提名4名候选人,并且每位候选人的得票都必须超过84票,才有可能全部当选;因为甲可以将其全部84票投给由其提名的候选人。但是,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总共才316票,而达到4位候选人全部当选的目的需336票。所以,依照累积投票制,乙最多只能获得3个董事席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很显然,累积投票制使那些仅持有少量股份的中小股东赢得董事席位,从而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言人”的希望成为了可能。而在资本多数决定下,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是那些持有数量相当客观的股东,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其持有的股份不到一半,他也有可能在董事会中连一席之地都不能占有。相同的股份,在不同的议事规则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累积投票制不仅是中小股东在其与大股东或董事会之间发生严重利益冲突时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而且随着董事会权力的扩张,它能使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中安插自己的亲信,以便在投票委托劝诱争夺战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此外,它还能防止大股东完全垄断、操纵董事会局面的出现,使董事会成员多元化,从而有利于在公司内部弘扬民主。

(二)类别股东表决制

所谓类别股东表决制,是指一项涉及不同类别股东权益的议案,需本类别股东及其他类别股东分别审议,并获得各自的绝对多数同意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制度。这里区分类别的标准可以是股票的发行地域,如A股股东、B股股东、H股股东;也可以是股票的流动性,如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前者多数为非流通股股东,而后者多数为流通股股东。事实上,证监会曾经在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引入了类别股东投票表决制度,只是没有达到系统性和明确性的要求。1994年有关部门就已明确H股股东为类别股东,在《赴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专设一章规定了“类别股东表决的特别程序”。7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第五条规定:“增发新股的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0%的,其增发提案还须获得出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尽管这些规定往往过于程序化而缺少可操作性,类别股东表决制在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实践中还是得到了一些应用。1月,由于类别股东表达了不同意见,万科曾经提出的向华润集团定向增发45亿股B股的议案最终流产。207月,天药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增发议案因流通股股东投反对票而“夭折”。月,银山化工流通股股东通过类别表决以53. 81%的反对票否决了《关于公司流通股实施股份置换的议案》,虽然计票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以流通股股东的胜利告终。接下来的年11月,由47只基金流通股股东联盟反对招商银行发行100亿可转债的**再次凸显了流通股股东意见表达机制的重要性,据说正是此事件促动了监管部门考虑制定本文前言中所说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由于虚假报表、二级市场恶性炒作等侵害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监管部门在保护公众股东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监管政策等诸多方面作了更严格的规定。相比之下,对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固有矛盾则关注得较少。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现状决定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非流通股大股东往往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和股市的制度缺陷,对流通股股东权益造成了客观上的侵害,尤其是在融资与分红等焦点问题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冲突较为严重。这就需要市场各方更关注流通股股东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构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凡是涉及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决议事项,应当举行类别股东会议,经出席会议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同意才能通过。

制定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并不是要削弱或否定非流通股股东的控制权,只是在大股东单独作出决定之前,要让中小流通股股东能代表自身利益说话,尊重他们的意见,使得他们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种表决机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公司治理层面,有效解决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其采用的机制是“一次股东大会,一次表决,两次统计”。这是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现实而有效的手段。从前面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在类别股东表决中,无论是流通股股东反对还是支持非流通股股东提出的议案,其最终结果都是保护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类别股东表决制的局限性

1、类别股东表决范围的事项界定不清。完善流通股股东对非流通股股东约束的重要性固不待言,但也需注意不应矫枉过正。如各界议论较多的募资变更、分配方式等,由于筹资周期过长而导致募资变更也许是限于当时环境的一种现实选择,采取不分配股利政策也可能是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从理论上讲,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会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中小股东更关心短期股价的变动。如果所有议案都交由流通股股东去判断决策,也不合适。所以,对于纳入类别股东表决范围的事项需仔细斟酌。

2、“二次投票”会损失公司表决机制的效率。股票作为出资凭证,本身就是一种公平的投票机制,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投票机制,就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某一类别的股东表决同意往往其他类别的表决不同意,各种表决比例的组合可能性多不胜数,很可能始终都达不成结果,这是一种决策效率的损失。而且,这种制度安排还会造成流通股股东具有双重选择的机会,即存在有利于流通股股东的方案时同意该方案,等股价上升后再卖出股票,这样就可以通过操纵二级市场股价来获利,而流通股股东的这种投机性是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的。

3、并非解决流通股股东利益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采用了这一制度来协调流通和非流通股东之间的矛盾,将会强化目前股权割裂、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解决流通股股东利益保护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股权全流通,其他手段都只能作为辅助方法,这是政府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如果试图以实行类别股东表决机制来代替实现全流通,就会如同当年为妥协而设置非流通股一样,最终将会演变成积重难返的全局性问题。

4、存在非流通大股东与场外投资者合谋的可能性。高级系统可以轻易找到低级系统的漏洞与缺陷,而低级系统却会浑然不知,也就是说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类别股东表决制的初衷是要保护公司现有的流通股股东,但有时公司的非流通大股东会和场外的一些潜在投资者达成合谋,来侵害现有流通股股东利益。例如,假设非流通大股东先提出一个非常差的全流通方案的提案使得股价暴跌,自然会因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不通过而未执行。而后庄家合谋吸纳流通股,此时非流通大股东再出台一个好的全流通方案的提案,“类别股东表决机制”通过,股价暴涨。这样合谋者就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获得非正常收益,而原有流通股股东却在享受表决权利的同时,利益受到侵害。

实施类别股东表决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类别股东表决制存在着上述的种种局限性,但它还是股权不能实现全流通之前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对我国股市而言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求管理层在推出这一机制时,还要在制度建设、配套措施以及相关细节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1、界定类别表决的范围

要在制度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使流通股股东能更充分地、在更大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权。比如,取消原有的只有增发新股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0%方才提交流通股股东表决之条款,使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权不受20%条款之限制。而且,这种表决的范围不仅只局限于新股增发或者再融资,上市公司中其它各种可能直接损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事务,都需要经流通股股东进行类别表决。另外,也可以仿效与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样的方法,要求上市公司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

2、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由于流通股股东居住地域的分散性,出于对成本―收益的考虑,他们往往不可能到公司来参加股东大会。为此,要推出网上投票系统来与类别表决机制相配套,让尽可能多的流通股股东能够行使表决权。而与此相适应的是,为增加流通股股东的代表性,在类别表决制度上应对参与表决的流通股股份数作出明确规定,至少要有半数以上甚至是三分之二以上的流通股股东参与,否则表决结果将视为无效。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意识和表决能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流通股股东保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条件。

3、增加类别表决的透明度

在类别表决的制度下,一些机构投资者往往容易形成流通股股东中的“一股独大”。为了增加类别表决的透明度,避免非流通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合谋,应该在每次流通股股东类别表决后披露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意见,将机构投资者的表决结果置于中小投资者及媒体的监督之下。这样有利于防止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大股东之间的“合谋侵害”。结束语尽管类别股东表决制还存在各种局限性,但是在目前不能实现股权全流通情况下,其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勿庸置疑的。为了顺利实施该制度,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合理界定类别表决的范围,建立网上投票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及对大股东与场外投资者合谋的防范制度。任何新生事物得到人们的认识、理解与接受,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类别股东表决制当然也不例外。

(三)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也称为表决权回避制度,是指当某一般东与股东大会的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的制度。这项制度在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已经被广泛适用。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从原理上看,是为了排除利害关系股东对关联交易的决议可能造成的影响,防止关联股东滥用表决权,损害小股东的利益。《欧共体第5号公司法指令》和《澳门商法典》对股东表决权排除作了更严格的规定,不仅排除了利害关系股东持有自己股份的行使,而且排除利害关系股东行使第三人的股份。

(四)限制表决权制度。

即当某一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额超过法律规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以上时,超过限额部分的股份便不再享有表决权的制度。该制度能限制大股东利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控制股东大会,以适度平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表决权的悬殊。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79条规定,如果一股东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以上时,应在章程中对其表决权加以限制。但在如何进行限制上,各国公司立法的主张又有区别:一种观点是,应在公司章程中规定折合几股才拥有一个表决权。该观点的弊端也较明显,若在折股的比例设定上缺乏科学性,既会影响大股东的利益,也不利于调动大股东的积极性。另一种观点是,大股东的表决权不得超过全体股东表决权的一定比例,如1/2,1/3或1/4。第三种观点是,规定超过一定的股份基数后,股东所持有的其余每股的表决权应受限制,如打六折或七折等。这三种观点共同存在的缺陷是,大股东可以把超过一定基数的股份或表决权受限制的股份转移到一个或一些“人头上”,而这些“人头”当然是代表大股东利益的。但这样,限制的作用就完全被消灭殆尽了。第四种观点是,表决权回避制,给予所表决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大股东无表决权,表决中中小股权视同100%的股份。

我国公司法第106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未设关于表决权的限制性规定和表决回避制。若单纯从公司原理来看,一股一权并无不妥,但若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股一权的表决方式显然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沪深两市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国家和法人占绝对控制地位的占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及临时股东大会都是以一万股为一个投票表决单位,因此只有两人参加股东大会的现象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中小股东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却无可奈何的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为此,我们应规定一个限额,超过部分,按递减百分比累积计算表决权。这样,既照顾了中小股东的表决权,又体现了大股东之间的表决权差异。

(五)表决权代理制。表决权代理,又称表决权信托,它是针对股东不能亲自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表决权而设计的补救性措施。因股份公司的股东众多、居住分散,常常难以亲自参加股东大会,为保护这些股东的利益,可实行表决权代理制度。其操作方法是:股东将其所拥有的股份在法律上的权利,在一定期限内,以不可撤销的方式,将表决权让给其所制定的表决权受托人,然后由受托人代表其行使表决权。现在,美国许多州的商业公司都设有关于表决权信托的规定。通过该方式,受托人(在德国大多是银行)可能成为许多中小股东的代理人而在股东大会上用中小股东集中起来的“表决权”进行表决,以对抗大股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中小股东的目的。

我国公司法第108条规定:“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 该规定过于原则化,现实中比较难以操作。当然,委托制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人恶意收集表决权以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但它至今仍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与德国公司法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有力措施。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 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所谓表决权信托,是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部分股东或全体股东以自己或他人为受益人,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协议,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持有股份并行使股份之表决权的信托制度。

表决权信托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表决权信托之委托人是股东。设定表决权信托之目的,是将股东所持股份的表决权让位于受托人行使,只有股东作为委托人,将自己所持有股 份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取得股份持有人的地位,才能行使表决权,因此, 设立表决权信托的委托人必定是公司股东。

第二,表决权信托之信托财产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信托关系之成立,必须以一定的财产为基础,因此表决权信托的信托财产是股份,而不是表决权。表决权不能离开股份单独存在,不能成为信托的标的。股份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可转让性是股份的重要属性,因此,股份完全可以作为信托财产设立表决权信托。

第三,表决权信托之受托人一般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设立表决权信托,要由委托人行使表决权,其主要目的是参与公司治理,以维护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利益。委托人之所以设立表决权信托,就只要求受托人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股东大会之表决事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对涉及公司发展及股东重大利益的问题,行使肯定或否定的表决。同时,受托人亦可以股东的身份提出议案,甚至提名董事会人选或亲自进入公司之管理层参与公司治理。 在现代股份有限公司运作中,股东将其所享有的出席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的权利信托给第三人行使,这是公司经营的一种新方式,它是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的产物。

表决权信托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公司法中被广泛采用。表决权信托之所以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法的青睐,是源于它在公司实务中的特殊效能,如某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之风险时,其股东可以用信托的方式,委托信托机构代为管理企业, 谋求企业改善经营,以防止股权可能受经营危机的影响遭受损失。表决权信托在保持公司管理的稳定、连续,企业重整,防止竞争企业控制及小股东利益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表决权信托是将小股东联合起来的可行方式,能实现表决权的平衡,从而起到有效保护 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第四,受托人通过信托协议取得小股东的股份,达到表达权的相对多数。在资本多数决定的原则下,持股比例的大小,决定了表决权的多少,从而影响在股东大会上对表决议案的控制力。控股股东就是利用这一优势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了“垄断”地位。分散的单个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很难联合起来与之抗衡,况且许多小股东根本不去参加股东大会。众多小股东通过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协议,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因受让了众多小股东的股份,从而持有了较多的公司股份,只要受让足够股份,受托人也会成为“大股东”。受托人便可以“大股东”的身份代表与之签订协议的小股东与控股股东抗衡,能够打破了控股股东的“垄断”地位。

表决权信托的设立有多种目的,小股东设立表决权信托保护其自身利益只是其中之一。为保护其利益而设立表决权信托的委托人应是无力自我保护的小股东,要实现设立表决权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必须多个小股东与同一受托人签订信托协议。股份信托并不等于股份转让,受托人所获得的仅仅是行使表决权及相关权利,股东所拥有的其他的共益权和自益权一般都预先保留,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等。但信托协议应该具有相同的委托内容、期限且具有不可撤销性,否则达不到表决权信托的目的。()如果受托人与每个小股东的信托协议均不一致,将无法行使“大股东”的表决权利。

此外,信托期限也应一致,如果受托人只在委托人信托期限重合的时期持有多数股份,在非重合期可能仍“少数股东”。 信托协议在信托期内不能解除,道理也是如此。受托人因持有了多数股份客观上改变了小股东原来的弱势地位,在股东大会上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时就不会出现“意志”被征服的状况。受托人以股东之身份可以提出议案,甚至可以否决认为不适当的议决事项,从而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第五,受托人可以提名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全面参与公司治理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资产损害公司利益之现象往往是通过管理层实现的,源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地位。受托人取得“大股 东”的地位后,在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时便有更多的“发言权”。受托人可以提名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也可以直接进入董事会或监事会,参与公司的治理。改变过去由控股股东完全控制管理层的现象,使管理层内部能达 到某种平衡。

浅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篇6

关键词:中小股东;《公司法》;完善建议

一、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表现

从理论上讲,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股东对公司财产都无直接控制或支配的权利,他们只能期待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能够经营得当带来利益从而收取投资回报。虽然不管是大股东还是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他们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公司的股东,但是他们对于公司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作为股东是因为投资,是拿资金或是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换得的,必然的,有些人出资多,有些人出资少些,而大股东作为出资多的一方自然是拥有较大的股份,也是由于这些股份,大股东拥有较大的表决权,在这个权利的支配下,势必会影响到中小股东的权益。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甚至是公司权益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

多数决定规则是在总结商业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公司事务决定机制,他在总体上有助于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有助于促进公司股东的共同利益,这是各国公司法承认多数决定机制的根本原因所在。表面上看,资本多数决原则对于股东来说是非常公平的,但是资本多数决原则在公平的外表下却存在不公平的诱因。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每个股东自然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个股东由于拥有大小不同的股份故其股东权利是不一样的。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股独大”、“控股股东”这样的名词,其实就是这些股东的股份已经大到达到公司所有股份的50%以上了,若是没有一个外来力量可以限制其权利,那么他们的意志就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形式上升为公司的意志,长此以往,势必会损害到中小股东的权益。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说过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2.公司权利机制的不平衡

虽然说现在的公司治理结构形式都挺完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由于大股东拥有较大的表决权,那么在股东大会召开过程中,大股东就可以利用自己手里的表决权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管理阶层,而中小股东即使想反对也无力为之。在这样的一个失去平衡机制的公司治理机构中,中小股东的权益往往会被漠视,比如在股东大会表决的时候中小股东的表决权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董事会、监事会亦是如此。

二、《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新修改的《公司法》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很多条文都提到了关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举例来说:

1.《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或者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时股东的表决权回避制度

该制度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制和剥夺利害关系股东以及控股股东的表决权,因为如果是进行关联交易,有能力的基本上是公司的大股东,适用表决权回避制度实际上是缩小了大股东的表决权,而相对的就扩大了中小股东的表决权,这在客观上是保护了中小股东股东权益。

2.《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分红与优先认购权

这实际上体现的是公司的自治权,但是在其背后也隐藏这一个信息,这是一个保护中小股东的做法,虽然《公司法》对此的规定是任意性的,但是这始终是一个进步。

3.《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表决权

这条是对旧法的一个修改,旧法强制性的规定了股东的表决权是按照出资比例来行使的,新法现修改为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是资本多数决的例外,前面有说到资本多数决原则对于中小股东是存在损害权益的危险的,这条的规定实际上是为改善这个问题而提出来了。

三、《公司法》中对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方面的不足与完善建议:相对与旧《公司法》来说,新《公司法》已经扩大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新《公司法》第34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答复股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支持。增加了股东的诉权;根据新《公司法》第98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质询。相比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没有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我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也应当享有这项权利,因为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也经常发生,现在很多的公司都存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或者是公司与股东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大部分的中小股东权益侵害的案件也与信息不对称有关系,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现在中小股东权益屡屡受到大股东侵害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扩大股东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而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也是其中的一项,但是也不是这样无限制的查阅,要有个限度,要不然对于公司的经营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与困扰。因为我们都知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不仅人员多而且构成很复杂,如果赋予每个股东都享有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那么势必将对公司的基本运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对于这个限度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现在是潮流的趋势,首先,是法律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其次,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健康发展。第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有利于公司制度本身的完善,也有利于公司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建军.浅析中小股东利益保护[J].大观周刊,2012,(43):148.

[2]郑蕴.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J].企业研究,2010,(8):28-29.

浅析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7

一、中小股东弱势地位产生的原因

(一) 与大股东之间经济实力不对等

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在经济实力方面的不对等已为常识, 某一特定中小股东的经济实力往往逊于其对应的大股东的经济实力。大股东往往一言九鼎, 而中小股东则是位卑言轻。加之中小股东集体维权行动存在着高额的成本, 如组织费用的高昂、维权意识的差异性、热心维权人士的稀缺、大多数股东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 中小股东互相猜疑与分裂, 大股东利用种种优势瓦解中小股东的阵营, 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小股东的经济实力远远弱于大股东。

(二) 与大股东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由于大股东自身或其代理人一般都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 因而对于有关公司经营方面和财务方面的重大事项都比小股东来得快而准确, 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 上市公司应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临时报告, 并予以公告, 说明事件的实质。但有些上市公司的股价明明发生了较大的波动, 市场流传着各种消息, 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却会发布澄清报告, 说明市场上的这种消息纯属谣传, 然而待机构、券商吸足了筹码, 该公司又会发布公告称确有此事, 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损害公司少数股东的利益也为当今证券市场所常见。

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制度设计

为使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我国新《公司法》应完善累积投票制度、表决权回避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

累积投票制度指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股东大会拟选举的董事或监事数量相等的投票权, 股东既可把全部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 又可以分散选举数人, 按得票多寡决定当选董事或监事。累积投票制与直接投票相对。后者指股东持有的每一股份最多只有一个表决权, 而且股东将其全部表决权集中投向一个候选人时其拥有的投票权总数不超过其股份总数。从累积投票制的特点来看, 在其持股数额一定的情况下, 无论大股东、小股东都有机会实施其认为是最佳的投票策略以达到目的。可见累积投票制起到一种平衡股东利益的杠杆作用。

表决权回避制度是指当股东大会进行表决的议题与某一或某些股东 (特别是大股东) 存在利害关系时, 则这些股东或其代理人不能以其所持有的表决权参与对该议案的表决。该制度首创于德国1897年商法, 并为大陆法系国家相继采用。英美也开始出现这一制度的萌芽。上市公司实行关联交易表决权回避制度。我国新《公司法》第125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 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 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 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 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现代公司经历了一个从股东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变迁过程, 面对董事会日益膨胀的权力, 有必要对其加以更多的制约。一方面是加强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外部制约, 另一方面完善对董事会的内在化的制约机制, 独立董事也就顺应而生。独立董事制度始创于美国, 后为诸多国家立法所借鉴。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提高公司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效益性、安全性, 加强公司的竞争力, 维护小股东和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新《公司法》关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立法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一) 累积投票制度

新《公司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 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 实行累积投票制。”该款确立了新《公司法》对于累积投票制度的许可主义的立法态度, 即是否实行累积投票制由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予以明确, 公司法并不强制规定。但是, 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1条规定:“在董事的选举过程中, 应充分反映中小股东的意见。股东大会在董事选举中应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 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该条在上市公司是否实行累积投票制问题上, 基本采取了强制主义的立场, 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之原则,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1条在适用上还具有某种优先性。因此, 新《公司法》的上述规定亟需修正。笔者认为应对累计投票制度作出如下修正:1.采取强制性累积投票制。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 采取强制主义的立法政策。2.规定行使累积投票权的前置程序。我国公司立法应要求意欲行使累积投票权的股东在投票前向公司通知其累积投票的意向。3.在设计我国适用的累积投票权制度时, 考虑到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的状况, 应增加一款作为本条第4款, 即“前款所称应选出的监事人数, 仅限于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人数”, 并应规定股东大会不得无故更换由累积投票产生的董事、监事。

(二) 表决权回避制度

只要某一股东或某些股东与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存在利益冲突, 不问其身份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不问其是赞成还是反对该决议, 一律剥夺其表决权。违反该制度的议案均属无效。该制度有客观性和预防性的特点, 其客观性在于不分大小股东, 不在主体或主观上做区分。其预防性在于它预先防治股东因为私利而滥用表决权, 与事后的诉讼救济相互呼应。它的优点是通过表决权回避制度, 预防股东或其代理人滥用表决权, 维持公司决议的公正性, 并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新《公司法》第125条将表决权回避制度引进来, 但适用范围上作了限定。第一, 公司类型上适用于上市公司。第二, 主体上适用于董事。第三, 将表决权回避制度局限于关联交易。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这些规定无疑是针对我国现在亟需解决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讲, 该条的立法进步毋庸置疑。另一方面,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 如处置公司资产、处置少数股东的资产或权益, 既可以通过关联交易方式, 也可以通过非关联交易方式。因此, 笔者认为仿效其他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 扩大表决权回避制度的范围, 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受损害。

(三) 独立董事制度

1.独立董事设立的资格及选任程序。

大体而言, 独立董事既应当具备普通董事的任职资格, 也应当同时具备其他特殊资格。所谓特殊资格, 既包括利害关系上的独立性和超脱性, 也包括过硬的业务能力。提名程序是选任制度的关键, 独立董事由谁提名的程序决定着选出的代表的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在美国, 有一些市场中介组织专门负责为公司遴选独立董事的候选人;英国则设立“促进非执行董事举用委员会”, 从事独立董事的推荐工作。我国可以规定由那些不在董事会中担任董事职务的股东推荐独立董事的候选人, 报股东大会选举通过, 然后再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新任独立董事。

2.完善独立董事的职权

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其他董事一样, 理应享有基本权利。此外基于独立董事的特殊地位, 应赋予其下列特别职权:包括重大关联交易认可权、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提议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请权、召开董事会提议权、独立聘请审计与咨询等中介机构协助决策权, 这五项特别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如果未被公司采纳, 或不能正常行使, 公司还有义务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众予以披露。公司董事会应下设审计、薪酬、提名等专门委员会, 委员会主要应由独立董事组成, 并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通过专门委员会, 独立董事可以更全面地介入公司的一些重要事务, 并被授权在一些存在潜在利益冲突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公司运作中, 有关公司重大投资、交易和分配行为、财产处置、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利润分配预案、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等重大决策, 独立董事应具有一票否决权, 被多数独立董事否决的议案如果再议时, 要由全体董事的2/3以上同意才能通过, 并且在公开披露的决议中列明独立董事的意见。为了保证委员会有效发挥作用, 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 经常举行会议, 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我国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 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四、结语

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水平是检验一部公司法是否成熟公正的试金石。新《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无疑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新《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该法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 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公司法的成熟经验, 继续完善《公司法》, 以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俊海.现代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梁上上.论股东表决权——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周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探索[J].当代法学, 2001 (10) :43

[4]王淑梅.完善我国累积投票权制度立法的构想[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 (4) :36.

增资涉及的股东权益计量问题探讨 篇8

一、确定原股东权益通常计量标准及适用企业

确定原股东权益,通常计量标准原则上应该以“企业净资产”为准,而“企业净资产”可以以基准日审计数为准,也可以以基准日评估数为准,甚至还可以以基准日评估数加上基准日至股东实际增资日前公司的盈亏为准,具体标准由原股东及增资人协商。一般情况下,成立时间比较短,资产结构比较简单(以流动资产为主)的企业采用以基准日经审计的“企业净资产”为计量标准;成立时间较长,资产结构比较复杂的企业,尤其是拥有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及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企业采用以基准日经评估的“企业净资产”为计量标准;基准日至股东实际出资日时间间隔比较长或在基准日至股东实际出资日业绩波动较大的企业可以采用基准日经审计或评估的“企业净资产”加减基准日至股东实际出资日企业盈亏数为计量标准。

二、确定原股东权益通常计量方法及财务处理

为了简化说明,现假定增资前“企业净资产”为A,增资前注册资本a,增资后“企业净资产”为B,增资后注册资本b,增资前某股东实际占有的比例(X1)、增资后某股东实际占有的比例(X2)、本次某股东实际出资金额(Z1),本次参与增资全体股东实际出资金额(Z)。

1.就单一原股东而言:

增资前某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X1×A

增资后某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X2×B

为了不因增资行为而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必须保证原股东增资后所占权益剔除其本次实际出资金额后与增资前某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相等,即X1×A=X2×B-Z1。

2.就全体原股东而言,为了不因增资行为而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必须保证原股东增资前拥有的“企业净资产”在增资后所占份额一致,即:

A=a/b×B=a/b×(A+Z),

由于B=A+Z

因此Z=(b-a)×A/a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公司法》及《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有关精神,实务中工商管理部门要求企业增资时参与增资全体股东实际出资金额不低于新增的注册资本金额,即Z≥(b-a)。因此,当A/a<1,即企业增资前“企业净资产”低于原注册资本时,参与增资全体股东实际出资金额就不能按照以上方法计算,这时一般由股东先协商决定实际出资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新增的注册资本),然后计算实际出资金额到位后各个剔除股东实际投入后前后权益的差额,最后通过采用协议承担亏损数或由增资后低于原出资比例股东再补充一定资金作为资本公积的方法来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净资产”采用评估值标准,由于所评估的企业资产产权没有发生变动,因此评估结果不能作为企业调账依据。

三、实例

以下通过几个实例来加以说明增资过程所涉及的股东权益计量标准、方法及账务处理。

[例1]A公司原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甲乙两个股东出资组建,甲乙双方股东分别占30%和70%的比例,经过三年发展,经营状况良好,截止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A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200万元,为了加快公司发展甲乙股东决定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到3000万元。但甲方股东由于资金困难难以按原出资比例出资,决定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乙方股东出资。为此双方共同聘请了专业评估机构对公司进行评估,经评估,A公司截止2011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1250万元。

为此乙方应增资后多少才能保证甲乙双方的权益呢?

分析:增资前“企业净资产”公司A为1250万元,增资前注册资本a为1000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b为3000万元,本次参与增资的股东(乙股东)实际需要增资为Z=(b-a)×A/a=(3000-1000)×1250/1000=2500(万元)

如果从甲股东角度计算,计量结果也一样。因为,增资前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增资后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

所以,30%×1250=10%×(1250+Z)

Z=2500(万元)

因此乙公司必须出资2500万元(其中20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500万元可作为资本公积),才能保证甲乙双方增资前后实际占有的权益不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评估的资产产权没有发生变动,评估结果不能作为A公司调账依据。

[例2]沿用[例1]相关资料,假定乙方实际出资日为2012年3月1日,2012年1月至2月企业盈利50万元,企业股东决定采用基准日经评估的“企业净资产”加基准日至股东实际出资日企业盈亏数为计量标准,新增注册资本由乙股东认缴85%,由新增丙股东认缴15%。这时股东的权益计量如下:

分析:这种情况增资前“企业净资产”A公司变为1300万元,增资前注册资本a为1000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b为3000万元,本次参与增资的股东(乙、丙股东)实际需要增资为:

Z=(b-a)×A/a=(3000-1000)×1300/1000=2600(万元)

具体金额根据各个股东增资比例来分担,即乙股东认缴=2600×85%=2210(万元)(其中17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51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丙股东认缴=2600×15%=390(万元)(其中3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9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

[例3]A公司原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甲乙两个股东出资组建,甲乙双方股东分别占30%和70%的比例,经过多年营运,由于经营不善,截止2011年12月31日,A公司账面净资产为950万元,经评估净资产为900万元。为了改善公司状况,增加企业发展后劲,甲乙股东决定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到3000万元,并由乙方股东出资新增注册资本2000万元。企业股东决定采用基准日经评估的“企业净资产”为计量标准。这时股东的权益计量如下:

分析:由于A公司出现了亏损,且由于甲乙方双方股东难以按原出资比例增资,就造成出资比例越大实际承担的亏损越多,所以应该在乙股东增资后应该由原股东采用协议承担亏损数或由增资后出资比例没有达到原出资比例的甲方补充一定的资金作为资本公积。

为了必须保证甲乙双方增资前后实际占有的权益不变,甲方必须按原出资比例承担亏损,这时有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根据增资前后甲方享受的权益差额,通过双方约定由甲方多承担相应的亏损额来抵消。

即:甲方相应多承担企业亏损额=增资后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一增资前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10%×(900+2000)-30%×900=20(万元)。

方法二:乙方增资2000万元,甲方虽然不认缴新的注册资本,但是必须同时投入一定资金作为资本公积由甲乙双方股东共享,以平衡甲乙双方股东权益。即:

增资前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增资后甲方股东实际占有的权益(X2)-甲方股东投入作为资本公积的金额(Z1)

即:30%×900=10%×(900+2000+Z1)-Z1

Z1=22.22(万元)

双方可以约定,乙方增资2000万元后,甲方虽然不认缴新的注册资本,但是必须同时投入22.22万元作为资本公积由甲乙双方股东共享,以保证增资后所有股东按增资后的比例享受日后利润或承担风险。

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篇9

因此, 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问题便突显出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月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一条规定: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目前,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本文在公司治理的视角下对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把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纳入一个框架体系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a: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保护会呈倒“U”型关系。

假设H1b:股权制衡度越高,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越好。

股权结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影响既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 至于什么情况下有利, 什么情况下不利, 要视股权结构集中度的变化区间等因素而定。

股权制衡度指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作用, 从理论上讲, 其他大股东因持有一定的股权数量而具有监督的动力, 股权制衡度越大, 表明第一大股东受到其他股东的制衡作用越大,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侵占可能性就会越小。

假设H2a:国家股比例越高, 对中小股东侵害越大, 与中小股东保护负相关。

假设H2b:法人股比例越高,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越好。

假设H2c:流通股比例变化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虽然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也意味着获得政府保护, 享受政府优惠的可能性上升, 但总体上内部人控制和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应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因此, 国家股的比例越高, 公司治理效率越低, 对中小股东保护越弱。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法人股的比例越高, 越能抑止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越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流通股股东基本上为外部投资者, 这必然导致公司内部经理人远离接管的威胁, 流通股难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有效地监督和激励, 经理人才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 这必然带来监督不力和预算软约束。

假设H3a:独立董事在董事中所占比例越大, 公司价值越高, 对中小股东的保护越强。

独立董事比例越大, 监控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有效, 管理者进行自愿信息披露的意愿越高。因此, 本文假设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 对公司管理者及关联交易的监督越严厉, 可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二、实证分析

(一) 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以2009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纺织行业91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数据资料为研究样本, 在回归分析时剔除被ST的、被*ST、出现异常值和数据不完整的20家上市公司, 以余下71家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二)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分析

本文考虑到以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因此用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来研究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审计意见类型反映了一个公司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程度, 数据越真实, 中小股东获得的信息质量就越好, 从而对其权益保护越强。结合股权集中度、持股人特征、独立董事比例, 深入分析在我国现有的中小股东法律保护环境下,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本文选取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变量描述如表1示。

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复杂, 以流通性划分, 可以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其他未流通股, 流通股包括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 (A股) 、境内上市外资股、境外上市外资股。目前最明显的特点是:国家股和法人股较为集中且不可流通, 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重较少。从总体规模上讲, 三年来总的股本逐年递增, 速度比较适中;与之相对应, 未流通股尤其是国家股和法人股虽仍占绝对优势但总股本的比例逐年呈递减趋势, 主要原因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降低国家股的股权分置改革, 从侧面反映出股份制改革的成就, 股权分布状况逐步好转。如表2所示。

股权集中度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关系分析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呈倒“U”型。当股权主要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控股股东手里时, 依据代理理论, 该投资者有能力、动力积极监督经营者行为;同时一股独大, 控股股东擅权独断, 通过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和公司整体利益,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极为不利。股权过度分散时, 众多分散的小股东存在“搭便车”的动机, 对公司的状况不闻不问, 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变得软弱无力;当股价下跌时他们在股票市场上通过“用脚投票”方式监督经营者行为。

(三) 实证结果

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逻辑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

实证结果表明, 国有股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呈负相关且显著。主要因为国有股东要监控下级代理人, 但国有股权委托人的虚位, 国有股股东与其下级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国有股东代表得不到因激励和监督带来的收益, 缺乏监督的动力, 这时政府会采用行政手段干涉经营行为。容易产生持有者身份不明确, 产权不清晰以及国家股权委托人的虚位和退出机制的缺乏, 使得真正行使监控权的代理人缺乏持续的动力和相应的制约机制。国家股的比例越高, 公司治理效率越低, 对中小股东保护越弱。

法人股虽不能上市流通, 但可以通过协议转让, 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是法人股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 这决定了法人股东通常不会以“投机”代替“投资”, 倾向于从事长期投资。虽然难以通过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股票, 影响股价而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 以求得良好的红利回报。因此法人股股东对公司的监控效率要优于流通股股东。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法人股的比例越高, 越能抑止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越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所以实证结果二者正相关与假设一致。

流通股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相关性不显著, 与假设一致。这是因为流通股股东虽然可以“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 能对内部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流通股股东基本上为外部投资者, 这必然导致公司内部经理人远离接管的威胁, 流通股难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有效地监督和激励, 经理人才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 这必然带来监督不力和预算软约束。

独立董事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相关性比较弱, 与原假设不一致。这是因为: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中小股东保护有积极的影响, 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受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 独立董事多由大股东推荐, 本身独立性不强, 发挥作用有限。

三、结束语

本文从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概率呈倒“U”型。由于“一股独大”、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无法解决, 寻找一种有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机制有着十分迫切的需要。本文研究结果还表明, 国有股持股比例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呈负相关, 意味着国有股减持有利于改善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克敏, 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 2004 (7) .

浅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 篇10

关键词:中小股东,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公司以进行经营活动、获取经营收益为基本动机和目的, 而这种营利性的最根本原因是投资人的投资预期, 现实中, 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公司大股东的侵害。从维护公平和正义的角度出发, 应当建立健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和制度。

一、中小股东权益的含义

中小股东即在公司中持股比例占少数的股东, 其对公司、控制股东及董事会的权利, 一般被称为中小股东权益。相对于持有公司多数股份进而具有控制力合支配力的大股东, 中小股东处于劣势地位。大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大股东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这就要求法律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 建立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和制度。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获得回报, 实现投资价值, 公司作为全体股东实现其利益的共同工具, 决定了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股东虽然在利益方面也存在一致性, 但是各股东又追求、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股东之间的利益又存在差异性, 大小股东之间则更为明显。大股东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 通过对公司的控制, 来取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额外利益。大小股东之间的地位差异决定了在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中, 小股东无法与大股东抗衡。因为按照现有的公司法规定, 股东要依其所持有的股份数额行使各种权利, 股东参加公司管理, 还要实行“资本多数决”的原则, 股东会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做出决议, 要经持有公司多数股份的股东表决同一, 这种经多数股东同意的决议对全体股东有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 控股股东出于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 完全有可能将公司的整体利益或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放在一边, 进行一些只对自己的私人利益有益的不正当交易或不正当行为, 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

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一) 现代公司中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在公司中股东是投资者但其不能直接管理公司, 而是由董事会进行管理, 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现代公司的管理层负责公司经营管理, 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基本脱离公司经营管理, 从而产生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问题。代理需要成本, 该成本对于所有股东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对于这种损失, 中小股东由于先天弱小, 大股东就可能转移这种损失给中小股东, 而中小股东常常会深受其害却无能为力。

(二) 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有股权结构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持有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成为“一股独大”的唯一股东。现有的资本多数决原则, 使得大股东在表决、选择管理者以及决定公司重大事务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很多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能在机构、人员、资产以及财务上合理分开, 上市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 其独立的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必然受到影响, 因而控股股东不当控制上市公司, 从上市公司获取不当的利益进而侵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另外, 国有股不仅“一股独大”, 而且不流通, 进一步弱化了小股东原本就不强的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 国有控股公东持有上市公司的多数股份, 社会公众持股具有总量少、股东多、股权分散的特点。中小股东“用手投票”的能力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健全, 长期以来, 中小股东更多关注的是股票交易的收益而不是股利分配, 但是股票交易的收益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 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股利分配又不能满足以较高价格购买福分的小股东的投资回报的要求, 因此, 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就更弱了。数量众多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 使中小股东通过“用脚投票”、公司收购来制约大股东的机制不能发挥作用。

(三)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公司法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未必能完全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如《公司法》的第104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 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 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 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中没有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表决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最低法定比例, 这在实践中易导致在股权绝对集中的情况下, 股东大会蜕变为大股东会的弊端;或导致在参会股东所持股份数比例较少情况下也能通过决议的情况。同时, 在股东大会表决权的计算问题上, 《公司法》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出席会议的股东弃权的股份数是否应计入出席股东的表决权数中。因此, 一般股东和公司缺乏对抗控股股东侵害其权益的行为的法律手段, 而在一定程度上证券监管部门也将国有资产的权益放在首位,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力。另一方面, 中小股东自身缺乏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许多中小股东对参加股东大会, 行使自己的股权不积极, 在权益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后也不知道寻求法律的保护, 这固然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原因, 但与投资者自身的素质也有很大关系。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对策

(一) 完善股东权利, 扩大股东权实现的途径

首先完善股东表决权及其实现途径。公司法中规定了股东的表决权, 还规定了的表决代理制度, 保障了股东行使表决权。但是法律可以进一步完善这些制度, 比如:允许股东委托其他股东活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公司董事会等代理其在股东大会中行使表决权, 对这种代理制度的程序和要求可以做出具体的规定, 为中小股东行使表决权创造便利的条件。其次应规定股东的提案权和质询权。股东应当能够向股东大会提出自己的议案, 以供各股东讨论和表决。这样可以使与股东权益、公司经营有关的问题充分提交股东大会讨论, 引起各股东的注意, 进而使股东权充分实现。股东出席股东大会, 对讨论的各决议可以提出询问, 要求相关主体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有利于股东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 提高表决的针对性。最后, 强化股东的知情权。公司的投资人有权利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 而中小股东这些信息的获得途径不够通畅, 虽然公司法对此做出了规定, 但应该进一步强化。

(二) 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强化股东权的救济手段

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 如果具有完善的事后救济手段,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应的损失。股东诉权是股东权的重要内容, 可以保证股东权的行使, 维护股东利益。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东会决议撤销与无效诉讼制度。股东会决议如果在形式或内容方面存在瑕疵, 可以根据程度, 由股东向法院提出撤销或确认无效的诉讼。二是股东的直接诉权。这主要是针对公司及其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了股东权利和利益, 受损害的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对加害人提出诉讼的权利。三是赋予股东派生诉权。当公司利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 尤其是受到公司董事、经理或控股股东的侵害, 公司本身不积极进行诉讼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股东会因公司利益受损而间接受到侵害, 所以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派生诉讼。但是为了避免滥用这项权利, 中小股东应当联合达到一定股份数量方能行使这项权利。

(三) 信息披露的公平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范围应从旧有的年报、半年报、季报以及事件扩大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最终实际控制人, 以及机动投资者交易信息披露。除此之外不仅注重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注重公平性。针对选择性信息披露问题, 必须加强对股价异常波动与信息披露联动关系的调查与处罚, 强制股票停盘, 严格公司和个人问责等市场监察措施, 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市场操作行为, 逐步形成对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违法行为的有效约束和威慑。同时, 在手段上, 过去以形式审核为主的披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的发展, 需要向合理怀疑和质疑式审查的方式转变, 探索建立由会员单位研究机构、证监会、交易所联合对合理怀疑对象进行“会诊”的机制, 缩短立案周期, 加大惩处力度。

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赋予中小股东充分的民主权利, 限制大股东的控制权, 建立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 达到股东权利实质平等, 从而激发社会的投资热情, 推动我国公司制度健康发展, 以促进经济飞腾, 实现社会和谐。但是, 在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资本多数决原则是公司运作的基本游戏规则, 试图抛弃它, 将会导致丧失公司制度的活力, 甚至威胁到公司制度的生存, 所以我们对中小东权益保护机制的改进必须严格控制在平衡股东利益关系, 保护股东投资热情的限度内。

参考文献

【1】高西庆, 施婷婷.上市公司收购中的若干问题[J].证券市场专家.2009 (6)

【2】王丹.股份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考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股东权益 篇11

一、现行公司法关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基本制度

修订后的公司法的条款数量虽然较修订前有所减少,但其立法理念更科学先进,结构体系更严整合理,规范内容更充实可行,尤其是将中小股东的保护作为该法修改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此确立了股东召集权制度、股东提案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表决权回避制度、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股东权利诉讼救济制度以及司法解散制度等。

(一)公司法对股东权益保护的原则性规定

《公司法》第4条、《公司法》第20条从法律原则上对某些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害,该条对于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在法律中作出了明确禁止,确认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即属于违反公司法的行为,同时对于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力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损失。该规定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中小股东在权益受到大股东侵害后的法律救济有了依据,大大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

(二)实体法上的保护

《公司法》第43条规定,如果公司的中小股东有足够的谈判能力,那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在公司章程中对表决权的行使另行约定,而不完全拘泥于出资比例。

《公司法》第16条、第21条、第125条设定了关联股东和关联董事表决权排除制度。排除了关联股东和关联董事的表决权,公司在处理关联交易中才能考虑到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从而在各种利益间找到一种平衡。

《公司法》第34条规定股东知情权制度。即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公司法》第98条规定在赋予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大致相当知情权和查阅权的同时,基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情况,没有给予股东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同等的公司财务账簿查阅权。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感不强,与公司业务联系也并不很紧密,因此对于属于公司商业秘密范畴的财务账簿查阅权,公司法并没有允许股东享有,这种合理的限制是必要的。

《公司法》第40条规定临时股东(大)会请求权、召集权、主持权以及股东大会提案权制度。定期会议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公司法》第151条规定股东质询权制度;《公司法》第106条规定累积投票制度,旨在平衡董事会中的权力,以弥补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缺陷。《公司法》第107条规定表决权代理制度,即股东将其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依法委托给他人代为行使的制度。一般来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高度分散,股东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很多股东不愿为参加股东大会付出时间、金钱等方面的代价,还有一部分股东可能因客观原因而不能亲自出席,行使表决权。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或不便出席股东大会的一般多为中小股东,因此表决权代理制度的推行无疑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程序法上的保护

与旧《公司法》相比,现行《公司法》中不仅规定了违法可以起诉,也规定了违反公司章程可以起诉;不仅规定了违反实体法可以起诉,也规定了违反程序法可以起诉。这就在保障中小股东对股东会、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的撤销请求权方面提供了比较广泛和全面的法律依据。不当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因被撤销而不能执行,可能被损害的中小股东的权益也就能得到保护。具体制度包括: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公司解散请求权制度。

二、 现行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的不足

现行《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方面,虽然较之1993年的《公司法》有了进步,但还是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一)对中小股东的知情权限制过多

虽然现行《公司法》第34条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范围扩大到了会计账簿,但又同时赋予公司事实上的拒绝权,股东这一权利几乎都要通过起诉才能行使。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普遍存在,如果不能查阅到原始会计凭证,这样的知情权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

(二)累积投票制度难以发挥作用

首先,有关累积投票表决制,新公司法采取了许可主义的模式,采用许可主义的立法模式并不利于保护小股东权益:许可主义将是否采取累积投票制度的选择权赋予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对于大股东而言,排斥这种制度是必然的,很难想象大股东会自觉运用这种规则来限制自身的权利,这意味着大股东完全可以在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中做出规定不采用累积投票制度。其次,新公司法中规定的累积投票制度只适用股份有限公司,适用范围过窄。

(三)中小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难以实现

《公司法》第75条第一项规定的法定事由存在被恶意规避可能。将股东退股的第一种情形规定了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该五年连续赢利;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于是,就有可能出现两种规避法律的对策措施:一是在财务报告上弄虚作假,在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公司前四年连续赢利,但在第五年亏损,并且以往复。因此,股东在此时不具备退股条件;二是公司在前四年连续不分红,但在第五年象征性分红。因此,股东在此时也不具备退股条件,股东这一权利似乎永远也无法实现。

(四)没有明确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操作规程

虽然现行《公司法》第183条赋予了中小股东解散公司的请求权,但对司法解散公司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均未作详细规定,对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也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界定,这肯定会影响到中小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权的行使。

(五)对股东直接诉讼的范围规定较窄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条规定的股东直接诉讼的范围是比较窄的。实际上,股东直接诉讼的范围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凡是基于股东身份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不法侵害,股东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更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

三、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

第一,针对对中小股东知情权限制较多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的范围,使中小股东获得更多的权利。首先,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应该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合同等交易信息及会计账簿、会计原始凭证等财务信息对所有股东必须无条件公开,并规定股东有权聘请注册会计师查阅会计账簿、原始会计凭证,公司应予以配合,费用由聘请注册会计师的股东承担;其次,具体列举股东查阅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不正当目的,以有效减少公司拒绝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情形。

第二,应强制实行累积投票制,达到限制大股东不滥用权利、保护小股东权益的目的。累积投票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小股东的一致行动,以集中的投票对抗大股东的操纵公司的企图。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小股东之间容易联合,累积投票制度在有限责任公司更有运作的基础,所以在有限责任公司选举董事和监事中,也应实行累积投票制度。

第三,完善股份回购制度。首先,应对诉讼中认定公司五年连续赢利的标准作出细化的规定,将异议股东举证证明控股股东明显出于规避第一种情形,而不合理地将赢利做成亏损的,视为盈利;其次,在公司原始章程其他重大修改的情况下,同样赋予异议股东股份回购权;最后,应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或实施细则明确“主要财产的标准和范围”,并明确其作为股东会的职权之一,从而有效地规范中小股东实现退股权的途径。另外应规定公司私自转让主要财产的,中小股东可以不经股东会投票的程序直接行使法定退股权。因为公司私自转让多出于恶意,严重剥夺了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表决权,进而危害了其所投资本的安全,不符合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质。当然,要明确规定“私自转让”的情形。

第四,明确规定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现行《公司法》第183条只是从原则上规定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建议进一步规定公司司法解散的相关具体操作规定,对于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事由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对 “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应严格控制,进一步明确规定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第五,扩大股东直接诉讼的范围。规定凡是基于股东身份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不法侵害,股东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股东权益 篇12

笔者从分析股东概念和股权法律性质入手, 来研究确认股权的一般规则。另外结合笔者代理的一个公司法诉讼案件, 对特定情况下股权确认问题——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合法股东身份被侵犯后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展开探讨。

1.股权确认的一般规则

一般认为, 股东身份是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的前提。因此, 探讨股权确认问题应当以界定股东的概念和分析股权的法律性质为基础。

1.1 股东概念。

我国《公司法》并未对股东进行概念性的直接界定。笔者仅发现我国《公司法》第4条有对股东权利进行不完全列举的规定①。从该条的规定来看,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向公司出资而享有的对公司的各种权利。可见, 直接向公司出资是取得股东身份享受股东权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当然, 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也可取得股东权利。

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将股东定义为向公司直接投资或者基于转让、继承等民事法律行为而持有公司资本一定份额, 并可凭所持份额对公司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

1.2 股权法律性质。

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理论认为, 股权是一种由于公司的设立而脱离了物权和债权两大传统权利类型的特殊权利。我国理论界对股权性质的学说主要有所有权说、债权说、社员权说和独立民事权利说。其中独立民事权利说是现阶段司法实务界的主流观点②。

本文笔者主要围绕如何设计股权确认的一般规则而进对股权的所有权属性进行分析。

公司法的一般理论认为, 股东的出资是公司法律人格的物质基础, 而出资形成的股份就是股东应当具有的股东资格。从前文关于股东的概念来看, 股东身份的主要取得方式就是通过要向公司出资。出资后股东虽然丧失了对出资财产的所有权, 但可依据该投资换取一定的权利, 即股权。也就是说股东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代价换取对公司股权。因此, 股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本内容的一种权利。据此, 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某一主体是否是公司的股东, 是否享有股权, 应主要从股权所有权的法律性质入手, 即看该主体是否存在向公司转移出资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和事实。

1.3 股权确认的一般规则。

股东身份确认是各类投资权益中常见的纠纷, 一般来说股权确认的问题, 主要存在于有限责任公司之中。从前文关于股东概念和股权法律性质的相关阐述来看, 投资者存在向公司实际出资的行为是确认其股东身份及其股权的基本依据。

虽然, 我国公司法规定在投资人未出资或出资有瑕疵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股东身份③, 但其未出资或存在出资瑕疵的法律责任之一就是要补缴出资。要取得股东身份最终还是归结到出资上面。

当然, 有时候出资并非确认股东身份的绝对性因素。比如未实际出资的主体但在工商登记中将该股东身份给予确认并公示, 应当说经工商登记公示的主体具有股东身份。但是笔者认为, 如果该登记的股东没有实际出资, 而其与实际出资的主体即隐名股东之间存在内部协议的, 一旦该隐名股东想实现显名化并形成纠纷, 此时认定隐名股东具有股东身份的首要条件仍然是其能够举证证明相关出资行为的事实。

为此, 笔者认为对于涉及确认股东身份的公司诉讼, 是否支持原告方的诉请, 根本条件就在于原告能否举证证明其有过出资行为。如果能够举证证明上述事实, 就应当直接判决确认原告为公司股东。

2.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身份的确认和股东权益的法律救济

一般情况下, 股权转让不会引起股权确认的诉讼纠纷。但在股权转让协议系受让方伪造 (如伪造转让方签名) 的情形下, 真正的股东身份必然受到侵害, 其相应的股东权益也需要法律的救济。那么, 合法股东身份被侵害后其身份的确认和相关股东权益应当如何救济呢?实践中,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笔者将结合一个案例和相关法院意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2.1 案例介绍。

林某于2005年4月注册了苏州某台资企业, 委派王某为该公司执行董事, 由王某对该台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经过两年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后, 公司已经有了成熟的客户群。王某未能抗拒利益的诱惑, 通过非法行为实现了侵占林某股东身份的目的:2007年8月通过伪造林某签名的方式形成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 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一家注册在台湾地区的企业, 并顺利取得了变更股东后的相关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 而王某仍是该台资企业的执行董事;随后将该台资企业的股权由台湾地区的公司变更为王某在香港注册设立的一家企业。经过两次依靠境外公司受让和转让股权的方式, 王某成为了该台资企业的实际股东。后林某通过查询工商档案发现了这一惊天秘密, 遂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苏州中院判决支持了林某提出的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的请求, 但驳回了认定其为该台资企业股东的诉请。理由是: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及其股权份额应当根据有关审查批准机关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名称及股权份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请求确认其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地位和股权份额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坚持起诉的, 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2.2 法院指导意见。

2.2.1 2005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87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及其股权份额应当根据有关审查批准机关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名称及股权份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请求确认其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地位和股权份额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坚持向人们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2.2.2 2008年4月2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直接请求确认有关行政机关关于股权登记或者审批行为无效, 或者请求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应告知其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裁决驳回民事起诉。

2.2.3 2006年12月2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26、当事人对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 人民法院应结合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出资情况、出资证明书、是否实际行使股东权利等因素, 充分考虑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 综合对股东资格作出认定;36、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自己享有股东权利、承担投资风险的, 该约定不得对抗公司。但实际出资人已经以股东身份直接享有并行使股东权利, 其请求否定名义出资人股东资格, 并确认自己股东资格的, 如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实际出资人以他人名义出资, 双方未约定股权归属、投资风险承担, 且无法确认实际出资人具有股东资格的,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按借贷关系处理;39、股东资格未被工商登记所记载的, 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工商登记所记载之股东不得以其实际不具备股东资格为由对抗第三人, 但被冒名登记的除外。公司债权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向被工商登记记载为股东的名义出资人主张权利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实际出资人直接享有并行使股东权利的, 债权人有权要求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承担连带责任;42、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已对股东资格或股权变动予以确认, 第三人以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为由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前, 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股东不得对股权进行处分。

除笔者罗列的上述规定外, 其他地方如上海市、浙江省等地的高级人民法院都有公司法诉讼的指导意见。但在笔者的视野范围内, 与股权确认一般规则和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权益的法律救济有具体规定的仅上述内容。可以说目前的审判指导意见关于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权益的救济都是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为基础所作出的。笔者将结合上述案例对该审判指导意见进行评析。

2.3 案例评析。

本案王某通过伪造股东转让协议等文件的欺诈手段骗取审批机关的变更审批, 使实际投资人林某的合法股东资格丧失。林某起诉要求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并确认其为该台资企业的股东。而令人遗憾的是, 法院并未判决确认股东身份, 并在判决文书中释明了股东身份的确认需要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笔者认为, 作出这一判决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甚至不是依据法规性的规定。据笔者了解, 有据可查的规定是2005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不可否认,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有当时认知程度的局限性, 亦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同样的道理, 该会议纪要是在总结多年涉外审判实践经验所得出的, 当然对各地法院审判案件具有指导性。但笔者认为, 在本案确权诉讼请求中暗含着一个侵权之诉, 法院应对王某是否构成侵权进行认定,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是确认林某股东身份的请求④。而法院裁判认为股东身份确认需要通过行政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解决, 则林某寻求司法途径救济股东合法权益成为水中捞月。因为林某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 其败诉无疑。因为, 目前我国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报批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是不负实质审查责任的。更为关键的是, 行政复议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的期限制度亦极有可能使其丧失救济机会。毕竟王某目前还是法律认可的合法股东, 其可决定公司的命运。待林某启动行政程序确认股东身份的时候, 该公司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 权利救济成为一纸空文。

通过分析这一案例, 笔者希冀可以引起对类似股权确认案件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下进行反思, 并重新审视司法权和行政权在保护股东权益方面的平衡和技术设计, 从而寻求解决类似问题的更合理方案。笔者认为, 在类似诉讼纠纷中, 法官在查明相关文件系伪造的情况下, 其内心是明知谁系合法股东的, 合法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才是法律和司法首要考虑的, 故应当直接判决原登记股东为公司合法股东, 具有股东资格。法院在执行时, 只需向行政审批、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通知其变更批准证书及进行变更登记即可。因为, 毕竟原始登记的股东其股东资格曾经过了行政审批机关之审查批准, 协助执行无非是恢复其原来状态而已。法院的判决和协助执行断无侵犯外资行政管理秩序、僭越行政管理权之虞。

3.结论

笔者认为公司股权确认应当以出资为实质认定要求, 作为股权确认的一般规则, 是从公司内部关系进行探讨。该一般规则并不否认公司法和相关审判指导意见规定的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记载的确认效力, 二者并不矛盾。因为, 从公司内部关系来说, 如果显名的股东是实际出资人, 其当然是股东, 如果公示的股东没有出资, 而实际出资人并不要求显名化和主张股东权益的, 其仍然是公司的股东。而从公司外部关系来说, 债权人如果主张登记股东承担相关责任, 登记的股东不能以其未出资不是实际出资人对抗债权人。其可以在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后依据内部协议约定向实际出资人追偿。

而具体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身份的确认及所产生的股东权益救济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的司法审判意见对合法股东权益的保护力度和效率有所欠缺, 容易导致非法者取得利益, 合法者权益难以得到救济, 违背了公司法设定的保护公司股东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笔者建议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 明确可以通过民事判决直接确认因行政部门受欺诈而丧失股权的合法股东身份, 并可以通过协助执行的方式直接变更登记以最终保护合法股东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奚晓明, 金剑锋.《公司诉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1版。

[2]臧小丽博士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wyerzangxiaoli。

上一篇:大学组织文化下一篇:变异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