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组织文化

2024-07-07

大学组织文化(精选12篇)

大学组织文化 篇1

摘要: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成员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价值取向、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的综合反映, 由指导思想、理想追求、组织精神、道德文明四部分构成。大学生组织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精神气质的塑造、道德文明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组织文化,内涵,功能,育人

一、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基本涵义

1. 文化的基本涵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 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成为财富和文化也发展起来”。[1]文化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外化与内化的动态统一。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因而马克思在强调实践与文化的关系时, 也就强调了人在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文化的精髓是其内在包含的价值观念。“社会价值的核心问题, 归根结底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问题, 也就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问题。”[2]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 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可见, 从价值观念来看, 文化是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起着“以文化人”作用。这种“以文化人”的运动, 是社会主体逐步实现其社会价值观念,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升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和生存境界, 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2. 大学生组织的范畴。

大学生组织是指大学为了维护校园学习生活秩序、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积极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而成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团体。大学生组织分为四大类:一是行政管理类, 即学校根据相关制度和学生管理需要设置的有固定行政建制, 履行对党员、团员和学生管理职能的学生组织, 包括基层党、团组织和班委会;二是服务类, 即学校成立的或学生自发申请成立的, 以服务校园师生、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的组织, 例如学生会、志愿者组织等;三是文体社团类, 即学校成立的或学生自发申请成立的, 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体活动为主要职能的组织, 例如大学生艺术团、乒乓球协会等;四是学习实践类, 即学校成立的或学生自发申请成立的, 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学术研讨、工作锻炼、社会实践等为主要职能的组织, 例如英语协会、IT学习研究会、大学生记者团等。当然, 这四类组织的职能并非固定的, 甚至带有很大的交叉融合性。

3. 大学生组织文化的概念。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成员在履行工作职能、参与组织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开展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的综合反映。这个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大学生组织文化来源于组织成员的实践, 是组织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组织精神文化生活和学习工作实践中具体反映, 是组织成员价值观念取向交融凝练的结晶;另一方面,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彰显组织特色的文化, 体现了组织的工作职能、行动理念、目标追求、行为规范、道德倡导等, 是组织对组织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对组织进行教育培养的一般目标。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影响着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是组织达到管理预期效果的重要影响元素。

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形成受到组织内外文化生态的重要影响, 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体现着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质与要求和大学生在文化观念方面的特质。因而, 每所高校的大学生组织文化既有与校园文化基本特质相匹配的特点, 又有与本组织工作职能、管理模式、行动理念、目标追求、行为规范、道德倡导等相吻合的特色。

二、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基本结构

1. 指导思想。

思想文化来源于人们运用一定的哲学武器进行改造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过程, 同时对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起着思想上的指导作用。思想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和贯彻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指导组织工作、教育组织成员、规范组织行为和推动组织发展。可见, 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是组织文化先进性的决定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最先进、最符合真理性原则的指导思想, 因而, 大学生组织文化应该确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

2. 理想追求。

理想追求体现着大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成员义务、参加组织活动、遵守组织规范过程中的信念, 是团结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精神支柱。从总体上讲, 各个学生组织的理想追求都是致力于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促进社会和谐, 但不同组织由于工作使命、任务分工、发展特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理想追求也各具特色。

3. 组织精神。

组织精神是组织成员在践行组织宗旨、完成工作任务、追求目标和参加组织学习、实践、娱乐活动过程所认同的思想境界、自我态度、决心意志和理想追求。组织精神体现着一个组织的内在品格和精神风貌。由于不同大学生组织在发展环境、基本宗旨、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组织的组织精神在内容上各有偏重, 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当然, 在高校校园文化生态整体环境的熏陶感染下, 大学生组织精神的内容一般都表现在参与意识、奉献意识、协作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服务精神等方面。组织精神往往以精炼、形象、生动的词句来高度概括。

4. 道德文明。

组织文化体现着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自然也就包含组织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文明风范。道德文明是每位组织成员在组织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在组织管理机制的鞭策下, 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和行为准则。道德文明不仅体现在组织成员参加组织集体生活时按照组织行为准则要求的表现, 还体现在组织成员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是大学生组织育人成果的重要体现。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 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

1. 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大学生学习生活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 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组织是大学生学习、实践和课外科技文化生活的主要基地, 其文化生态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更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能够有效促进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大学生组织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连接起来, 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使大学生在具体实际的劳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为价值观念取向找准鲜明旗帜。

2. 促进大学生良好精神气质的塑造。

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目标和最大需求, 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 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而精神气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组织文化对大学生精神气质的形成起着重要培育作用。一方面组织文化将其内核之一———“组织精神”传递到组织成员身上, 使组织成员成为优秀组织精神的践行者。另一方面, 组织成员在践行组织文化、参加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新的锻炼, 得到新的磨砺, 其精神气质得到了新的塑造。

3. 促进大学生道德文明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道德文明素质的提高, 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不断滋养, 使道德文明成为大学生的文化信念、文化习惯。大学生组织文化所包含对道德文明素质的要求和倡导, 发挥着引导、鞭策、督促、激励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成长。与此同时, 组织成员在践行组织文化过程中, 把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文明素质的要求与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不断加深对道德素质文明的认识, 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93.

[2]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1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56.

大学组织文化 篇2

摘要:本文运用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四大特征来分析安徽大学校园文化,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来获取有关安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安徽大学;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1

With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odel to analyze Anhui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bstract: In this paper,with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odel to analyze Anhui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through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obtain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Anhui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ampus culture.Key words: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odel; Anhui University;campus culture

在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1]。对于高校这样特殊的事业单位,其原理大体相同,一流大学主要靠的是其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升素质,还可以塑造情操,并且通过营造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其日益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和良好气质的人。

一、模型简介与问卷分析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创建。丹尼森认为一个理想组织应当具有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这四大文化特征,在每一个文化特征下,丹尼森又将其分为三个维度:适应性包括创造变革、顾客至上、组织学习,使命包括战略导向与意图、目标、愿景,参与性包括授权、团队导向、能力发展,一致性包括核心价值、配合、协调整合。本文根据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四大特征来分析安徽大学校园文化,为了更好反映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安徽大学学生制作一个包含十个问题的问卷,从(1)到(5)选项分别为强烈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及强烈赞同。该问卷题目如下:大多数同学积极认真学习,上课不迟到早退。大多数同学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校院或社团举行活动,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校院经常举行各类讲座。校院或班级定期召开会议并听取同学建议。校院各部门办事效率较高。同学普遍认同并遵守校训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学生会各部门配合得体。在同学进行团体活动或比赛时,来自不同班级同学有着共同目标。如果你准备考研,你更愿意报考本校。

由问卷容易看到,前三题反映是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参与性,对于第一题的回答不赞同的有44%,第二题不赞同的有62%,第三题赞同的有76%。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喜欢迟到早退,且只有少部分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参与性较低,而对于校院或社团举行的活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参与性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校院或社团举行的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自主性较大,同时有助于能力培养,而上课和去图书馆更多地是出于被动,因而积极性有所下降。紧接着三题反映的是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适应性,对于第四题的回答赞同的有84%,第五题强烈不赞同和中立都为42%,第六题不赞同的有82%。由此可见,校院经常举办各类讲座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经常进行组织内部学习,根据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适应性里的顾客至上维度来说,高校里顾客即指学生,然而大多数学生不认为校院定期开会听取他们的建议以及各部门办事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些问题,说明安徽大学外部适应性有所欠缺。后面三题反映是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一致性,对于第七题的回答赞同的有72%,第八题赞同的有76%,第九题不赞同的有46%。由此可见,安徽大学校训: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所反映出来的核心价值观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同并遵守,说明在核心价值这方面学生与学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会各部门配合得体,协调一致,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内部配合和协调整合的能力;然而在团体活动或比赛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认为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具有相同的目标,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班级学生所指定的目标不一致所造成,也有可能是开始目标一致,但后来遇到某些问题冲突不可调节,因而偏离初始目标。对于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最后一大特征:使命,由于这一特征不好直接通过高校组织直接反映,所以本文通过问卷最后一题来间接体现安徽大学校园文化。关于这题的回答不赞同的占68%,说明安大学子普遍想考取更好的高校,他们总体认同安徽大学校园文化,但他们也认识到安徽大学校园文化与一流高校有所差距。另一方面,从安徽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中可以看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本科是安大的,从侧面反映出安大校园文化对他们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他们在安大待了四年,已对安大各个方面都很了解,他们认为继续在安大深造有助于自身更好发展。

二、建议

首先,针对适应性与一致性的矛盾,安大在注重组织学习和创造变革的同时,要注意内部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各部门的行为,以使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其次,针对使命与参与性的矛盾,安大学子总是觉得使命与自己无关,感觉太过遥远,他们更多是在乎自身利益,所以学校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地调整相关策略,把课堂变成与各类活动一样生动有趣,这样学生的参与性自然便会有所提高,从而更有助于使命的实现与延续。

参考文献:

大学组织文化 篇3

关键词:组织文化;组织学习;企业绩效

组织文化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文化的生产力性质大大加强,组织文化成为维持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企业学习能力是提升绩效的重要途径。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战略性的工程,企业认清了这一点,就会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对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是很必要的。

一、组织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是一个组织内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以及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的总和。

(二)组织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会影响员工对知识及学习的价值和态,因此是促进组织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会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

1.凝聚和激励功能。组织文化像纽带将企业的员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文化的激励作用能诱发企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形象。将企业成员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方向,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绩效。

2.约束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正如T.E.迪尔和A.A.肯尼迪所指出的,组织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3.具有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

企业文化要将不断创新作为企业永恒发展的价值观,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有智慧的,而是最善于应变的。树立企业文化还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组织文化的培养使企业同社会环境时刻进行信息的交换,获得不断创造未来的潜能,培养决策者与员工的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企业的组织创新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绩效。

二、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直到1978年Argyris和Senge的《组织学习》一书出版以来,学术界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日渐增多,1990年Senge的《第五项修炼》更是为组织学习的研究推波助澜,组织学习便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但对于组织学习,很难下一个规范的定义,但是本文认同的观点是:组织学习反映了组织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反过来环境变化势必会对组织学习行为、能力产生影响;组织学习的结果反映在能够获取新的知识和洞察力,如组织创新能力、组织的获利能力上,并且进一步积累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总之,组织学习是企业为适应环境改变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组织学习的目的在于创新,从而提高组织绩效。而组织学习重要的是体现在组织的学习能力上。

有学者指出,企业能够识别、评估和发掘市场机会,是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企业绩效依赖于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断学习所积累的一种特质,企业拥有知识的差异是这种特质的突出表现,被称为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竞争优势就来源于企业的异质性。企业依靠拥有的知识,发挥杠杆的作用,进而实现技术差异化、识别市场机会、实施更有效的生产过程。总之,只有那些组织学习能力强的企业才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组织学习过程

Argyris和Schon(1978)的简单线性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是最早对组织学习进行描述的模型。他们认为组织学习的过程包括发现、发明、执行和推广四个阶段。Slater和Narver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更加复杂的组织学习过程。他们将组织学习过程分为信息获取、信息传播、分享解释和组织记忆四个阶段。这个学习过程模型揭示了学习循环的特点。

(三)组织学习与环境动态性

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并没有促使更多的企业真正获得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学习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贯彻到实践中。究其原因,企业把组织学习看成了一个静态的被动的问题解决行为,而忽略了环境的适应性。

显然外部环境能够影响组织学习,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动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影响企业绩效,并且越强的环境动态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大。实际上,对于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他们之间的联系需要一个纽带,通过这个纽带,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逻辑关系才得以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市场导向会影响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改变势必会影响企业绩效。

三、结束语

组织文化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变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手段,从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入手,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文化已经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不断学习,企业不仅可以发现组织策略和组织行为的错误,还可以对它们进行修正和重构,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组织学习能力会影响企业绩效的各个方面,如顾客满意度、销售增长率、新产品研发、利润率、市场份额等等,从而会影响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1]元婷洁.实现高绩效的企业文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

[2]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与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4,(5).

[3]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

解读大学精神——组织文化的视角 篇4

一、大学精神与组织文化的关联性分析

组织一词, 在英语中其主要含义来源于单词“organ”, 原意为“器官”, 后由其演化出单词“organization”意为“组织、机构、团体、协会、体制”。现在我们语言中作名词解释的组织取“organization”之意。巴纳德认为, “组织就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力量的协作系统。”1格罗斯与埃策尼则认为:“组织, 是人类为了到达某些共同的目标而特意建构的社会单元。”2在组织中, 大家相互合作、共同行动、通过集体的努力完成组织目标, 达到个人所无法达到的目的。而文化, 《辞海》给出了这样解释:广义上,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 文化是指精神财富, 包括意识观念、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习惯等。人类社会活动中, 在不同领域由于人们实践内容和方式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每个组织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 其特殊的环境、历史和传统, 促使组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由此我们将组织文化定义为“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3每一种组织也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组织文化。

毋庸置疑, 大学就是一种社会组织, 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学者将大学肩负的重任总结为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事实上这三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人才培养就无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新鲜的血液;没有科学研究, 学校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就无力提高学校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服务社会, 学校也就失去了自身成长发展的土壤。而“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的办学规律以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的认知, 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4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 大学有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 也就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于是也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组织文化, 这种文化对于维护并促进大学自身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影响大学精神的因素分析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它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存在。任何组织都需要从外部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信息, 通过组织内部优化组合的转化过程, 再输出给外界环境。大学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个细胞, 它不停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资源交换在保证自身运作、发展的同时也维持着社会有机体的生命力。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瞬息万变, 大学也应运而变, 在这种绝对动态的过程中, 大学的组织文化———大学精神也经历着形成、发展、演变、沉淀闭合的循环过程。无论是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分析, 还是从横向的世界范围理解, 影响大学精神的主导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与经济这两股力量, 这两股力量正是通过作用于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间接地控制着大学精神的塑成, 为生存、为发展, 大学精神一直在这两只力量之手中寻找自己的平衡点。

(一) 一只手———国家干预

大学从来就不是自由、独立的个体, 政治的力量通过国家这个载体渗透到大学内部。国家一直将高等教育视作民族发展头等重要的事业, 其活动原则除了要被社会广泛接受还要符合国家需要。为了国家的利益, 国家不遗余力地将大学改造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机构。为了使大学服务于国家意志, 前提条件就是大学组织的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恰恰来源于国家权力。在我们老百姓的眼里大学的分类与等级大致是就其科研、师资等综合实力给大学排名, 概念上一般为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国家在管理上却将高校分级别, 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副厅级大学等, 当然对应的学校校长也就是国家副部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享受对应的待遇, 其余的副职或部门负责人也依次排序分等级纳入国家干部体系, 享受职位级别待遇。高校维持日常运行的费用、行政部门人员及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均由国家从财政收入中支出, 学校领导的职位晋升也反映着政府意志。国家在给予大学合法性地位的同时也将其纳入了行政体系, 使之变为官僚机构。官场化的影响侵入了大学, 官本位的思想也渗入了大学。

大学位于国家教育体系的顶端, 一直以来大学都是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重点部门, 即便现在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公务员队伍的扩大和优化也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的人才输入。因此无论是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还是从民众整体利益出发, 通过政治手段干预大学都有合情合理之处。此外, 在国家对大学施加影响的同时又加速了大学的现代化进程, 为大学带来了全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为了促进和主导大学转型不遗余力地提供资源, 211、985工程的实施, 就是对大学规划进行重新设计。在政府充当主导角色的过程中, 大学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就是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化”将大学推到了世界范围的竞争之中, 让大学越来越追求效率, 而这种定位的巨大变化引起的深刻结果就是快速的专业化过程, 追求专业排名, 追求大学本身的排名。政治的力量、国家的干预对于大学的影响是全面的、渗透性的,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精神存在也必定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 另一只手———市场导向

上世纪九十年初期, 正好是中国市场经济大潮刚刚推动的时候, 市场经济的实践唤醒了各行各业的活力, 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 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工商业对于大学培养的人才需求呈井喷状态, 大学在向社会输入所需的人才的过程中也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经济的魅力无人能挡, 在经济诱引下, 大学逐渐走上了适应经济需求的道路, 并极力改造自己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这种改革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 效益的提升依赖于社会分工的细化, 社会分工密度的增大对人才专业的细分也提出了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大学无论是从学科门类还是课程设置的数量都进行了革新, 以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的;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席卷大地的时候, 并不会遗忘了大学这一社会组织,

实用主义在社会中蔓延, 人人都在追逐实际的利益的现象同样会在大学中上演。大学也是经济体,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需要从企业或私人获得大量的资助, 从而改善教学和科研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进而增强竞争力。这是一种循环过程, 有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才能为高校吸引更多的资源, 包括经济的资助, 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 申请项目的成功率以及吸收优秀科研人员的能力等等。当然, 大学在承受外界压力的同时也将压力向内部转移, 在大学内部的管理上也采取竞争机制, 个人的职称、科研成果、教学、行政工作和收入分配等等均纳入严密的制度体系。没有科研成果就没有奖金, 没有科研成果就无法评职称, 评不上职称收入待遇就会有严重影响, 而没有高级别职称就很难申请成功更高级别的项目, 如果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大学里就没有发言权。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 大学的生存也依赖于这些运行机制。

三、以发展的眼光重审大学精神

不少学者都认为在大发展时期, 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力量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改变了大学这本应享受自由、独立、富有创新的象牙塔, 痛斥大学变成了功利化、行政化、市场化的经济实体, 叹息大学精神的缺失, 认为大学精神意蕴孱弱。虽说类似的种种评价看似证据确凿, 但是我们不能墨守陈规, 用不变的标准评价大学精神, 因为历史是前进的,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在敞开大门接纳世界的同时, 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 重审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相对稳定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 但决不意味着是一层不变, 而恰恰是在发展中慢慢沉淀的。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分析, 因“存在决定意识”, “作为组织文化核心的思想观念首先是组织生存发展环境, 即外部物质力量的反映。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组织作为社会有机体要生存、要发展, 但是客观条件又存在某些制约和困难, 为了适应或改造客观环境, 产生了某些相应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5由此可见, 组织文化是组织适应自身发展需求, 针对特定环境产生的, 也只有这样的组织文化才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视角也为正确解读大学精神提供了合适的维度。

大学设立之初的意义在于满足人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需求, 人类都有获得物质享受和财富的需求, 随着国家的兴起, 社会的进步, 大学的作用可以归纳为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 但最终目标就是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应用和传播知识。这一目标会应各国家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 大学也会受不同因素影响, 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两个目标:一是为了社会、国家的发展;另一个是让受教育者自身发展贡献社会。大学的活动是要以对经济发展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来衡量的。当人们认为, 大学精神完全是一个高谈阔论, 是与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大多数人的利益是违背的时候, 我们恰要说, 大学精神正是指引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担当社会引擎的明灯。大学精神的作用不在于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提升, 而在于引领未来。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 培养顺应时代的大学精神, 就是培养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能使自己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 大学教育是要看市场, 看需求, 注重学生职业问题, 但“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最重要还是可持续发展, 要看到20年、30年、50年后, 大学培养的学生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各个学科领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几十年后的社会提供服务, 为几十年后的社会需要提供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指标, 大学精神的精髓。

摘要: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全球化、市场化对大学的影响, 大学精神是名存实亡还是变化中发展也是众说纷纭。但大学终究还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 从组织的角度看大学, 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理解大学精神, 为正确定位大学精神提供了新的维度。

关键词:大学精神,组织文化,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

[1]刘亚敏.大学精神的社会根基:政治与经济之纬[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6, 1

[2]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 2007, 5

[3]冯翼才主编.教育的灵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3

[4]顾玉平.真: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5]袁勇志, 芮国强编著.组织行为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9

[1]转引罗珉编著.组织管理学.成都:西南财经出版社, 2003, P.5

[2]转引朱国云主编.公共组织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P.4

[3]转引杨忠编著.组织行为学:中国文化视角.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P.398-399

[4]转引韩延明的《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 载《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

大学组织文化 篇5

“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

为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引导我校青年学生热爱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校园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我校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搭建师生展示文艺风采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与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于9月28日,在校团委承办的“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民族歌舞团走进陕西科技大学”我校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我职业教育师范学院团委响应校团委号召积极组织承办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节日,更是我校全体师生向国家胜利召开十八大的最真挚的献礼,在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际,我们围绕着“梦想启航“艺”华篇 青春献礼十八大”这一主题,分别承办的学员特色活动有“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红色知识竞赛、“三尺讲台,我的教师梦”讲课大赛、“百善孝为先”PPT创意设计大赛、“非你莫属,职场挑战赛”四个特色活动,积极参加校组织的“网球大赛”,组织参加广播操比赛,组织参加校演讲比赛,寝室文化大赛.......等,我院获得佳绩,如广播操的“道德风尚奖”、网球大赛的“道德风尚奖”......等等。在承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同时,我院团委还自主开展自主活动,如:辩论赛、篮球赛、学生会、青团、学生干部高办管理类培训、2013届全院表彰大会、六次宿舍卫生检查、针对十八大这个重大的日子我院团委组织召开十八大精神学习报告会与班级内学习十八大的精神大会........等等一系

列活动,意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同学综合素质。

我院根据我院师资特色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之际开展“三尺讲台,我的教师梦”、“百善孝为先”、“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非你莫属,职场挑战赛”等四个特色活动,我院根据自身特色开展的活动,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在全校范围内同学们口口相传,积极报名参加,报名人数已远远超过预期人数,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增大了,可我们心里还是温馨的,因为我们举办的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活动现场更是有外校的同学前来观看。我们细心组织安排,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为全校师生献上我们最真的祝愿与最深的呼唤“百善孝为先”PPT创意设计大赛,得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细心的安排的认可与肯定。我们承办的四个特斯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为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展示才华提供了平台,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同学们在这个平台上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使广大师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底蕴,进一步促进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院团总支和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筹备下,一系列的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初复赛、决赛都办的有声有色,每项活动都体现出了本次文化艺术节的指导思想,可谓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寓意深远。本次文化艺术节既加强了我校、院学生的艺术修养,又陶冶了情操,同时也丰富了他们校园文化生活,从而充分发挥了美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独特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系负责承办的“非你莫属职场挑战赛”和“百善孝为先”PPT创意设计大赛。从整个大赛的前期准备、中间筹备以及最后的比赛,可以说每个环节我们都做了详尽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署,包括现场新浪微薄的平台支持,更是活跃了现场、增进了氛围,最终大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组织文化力场简论 篇6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力场 场强度 场效应

一、引言

在自然科学范畴中,场的概念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它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等。这些场的概念以及相应理论的建立,最初大多都是通过假设或类比提出来的。如法拉弟设想带电体、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一种由电磁产生的物质,它无所不在,像以太那样的连续介质,起到传递电、磁力的媒介作用,法拉弟把它们称为电场、磁场。“库仑定律”的确立,是借助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类比而实现的;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最初也是类比于流体力学的模型而提出的。在社会科学范畴中,已有许多学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把自然场的概念引入社会便形成了社会场。他们认为:社会场的实质就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借助于物理学中的“力场”理论,提出了团体力学理论。他认为: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场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及其相互间的看法。因此,笔者也试图借助于物理学中的“力场”理论,通过类比的方法,提出组织文化场、组织文化场强度、组织文化力、组织文化场效应的概念。因而,我们把组织文化的作用虚拟为一种场的作用,这种“场”即为组织文化场。

二、组织文化场及组织文化场强度

1.组织文化场

每个组织的内部环境都包含一种潜在的力量,即组织文化。所谓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组织文化对企业而言,表现为企业文化;对公司而言,表现为公司文化;对学校而言,表现为校园文化。对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而言,组织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构成,并形成了组织文化核。精神文化居里层,这是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组织成员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制度文化居中间,这是指体现某个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组织成员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物质文化处表层,这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了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了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

组织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它属于优良的文化还是劣势性的文化,它的存在都是客观的。事实证明,组织文化最初是由该组织的占支配地位的领导集团根据本组织的性质、任务、现存的条件和当时社会要求,为了内强优秀素质,外树优良形象,围绕一定的组织目标,采取一定措施精心加以培育并经过较长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它来自组织,但一旦形成了某种独立的组织文化,就会反过来对组织发生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是如何传递的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必须相互接触或借助于介乎其间的物质才能传递,没有物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可能发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进行的。与此相似,我们认为:组织文化对组织的能动作用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媒介物——组织文化场来作用的。每当组织文化核形成时,在它的周围就会激发起组织文化场来,具有思想和行为的组织成员在其中活动都会受到组织文化场对他们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组织文化力。

2.组织文化场强度

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信念、价值,它们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组织文化通常反映出组织创建者及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和目标,它决定了组织内部自觉的行为准则。当本组织价值观和理念为整个组织成员接受,组织成员按照这种价值观和理念进行活动时,这种组织文化就被看作是强文化,反之为弱文化。这是组织文化的基本特性。

我们引入组织文化场强度来描述组织文化场的性质,用 E 表示。通过对组织文化的基本特性分析及经验得知,我们认为决定组织文化场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组织文化在组织中的渗透程度,我们把它定义为渗透度,用s表示。它包括组织文化在组织中辐射的广度和组织成员对本组织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度。(2)组织成员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特性,我们定义为文化力质量,用Q表示。它是组织文化与组织成员相互作用性质的度量。(3)组织的外部环境,即社会体制和文化习俗等,用k表示。组织的外部环境是社会机制条件恒量,决定于该组织所处社会的社会体制、文化习俗等状况。

因此,如果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把组织文化场强度(E)看成是渗透度(s)、文化力质量(Q)的函数,其函数关系式为:

2.组织文化场效应

组织文化场效应是组织文化场对组织成员作用的效果。我们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组织文化场的影响主要指向组织成员的心理,组织成员受到组织文化场作用后,其心理就会发生变化。组织文化场效应主要表现为导向效应、凝聚效应、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1)导向效应。导向效应是指通过强组织文化场对组织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对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引导,使组织全体成员的思想行为统一到组织发展的目标上来。组织一旦形成了强组织文化场,对全体成员就会形成一向种导向效应,使广大组织成员充分了解组织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的社会责任,也就会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伟大意义,在工作学习中发挥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把个人目标尽可能地统一到组织目标上来。

(2)凝聚效应。凝聚效应是指通过强组织文化场对组织成员信念和价值观凝聚,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地接受组织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以及使组织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组织一旦形成了强组织文化场,对全体成员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效应,使广大组织成员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组织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以致于与组织同甘苦共命运,从而感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一切都离不开组织,将组织视为自身最崇高和神圣的东西去关心她、爱护她。

(3)规范效应。规范效应是指通过强组织文化场对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的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无形约束,弥补规章制度强行实施而使一些成员产生逆反心理的不足,使组织成员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组织一旦形成了强组织文化场,对全体成员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约束效应。这种约束是一种有效的“软约束”,使各种硬约束对组织成员的冲撞得到减弱,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之间的冲突得到缓解,由此引起的心理逆反得到削弱,从而使组织成员的行为趋于和谐、一致,并符合组织目标的需要。

(4)激励效应。激励效应是指通过强组织文化场对组织成员的情感激发和精神鼓励,使组织成员自觉地为组织事业发扬拼搏、奉献精神。组织一旦形成了强组织文化场,对全体成员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激励效应,使组织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将组织成员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

四、结束语

事实证明,一个组织取得的成功,都显示了其组织文化的卓越魅力。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必须不失时机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组织文化。而丰富、完善和发展组织文化,重在构建强组织文化场。组织文化场构建得越强,其场强度、力、场效应就越大。式⑴、⑶虽然没有给出定量表达式,但从其函数式可以看出,要增大组织文化场强度和组织文化力,提高组织文化场的作用效果,可以从提高渗透度、文化力质量的角度着手。而渗透度、文化力质量是否得到提高,则可以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测定。

参考文献:

[1]杨庆余 唐福元:物理学史[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

[2]复旦大学物理系:物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孙钱章:经济管理思想简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教材,1991

[4]刘松柏:管理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组织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章程建设 篇7

一、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其特性

社会组织作为人类协调活动的集合必须将其活动和任务连结成一个有机的协调整体, 在整合的过程中逐步将组织成员和各系统的活动达到统一。正是基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组织成员在活动之中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信念系统而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就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根植于组织成员特定的基本信念及其价值观, 形成特定的行为准则, 并指导组织成员的组织活动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 它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组织运作, 使其成员的行为发生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改变, 从而使组织得以有效整合。

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如标识功能、规范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适应功能等等。有研究发现:组织文化通过影响知识分享进而影响组织创新;组织文化通过知识分享和组织创新间接影响组织绩效[1]。组织文化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言行举止的标准, 能够引导和塑造组织成员的态度与行为, 从而使他们有效地相互沟通和合作。正是这样一套价值体系指导着组织成员的日常工作关系, 从而决定在一个组织里人们如何相互沟通, 哪些行为受到鼓励, 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以及如何分配权利和地位[2]。正如De Long认为的那样, 组织文化已成为不同层面的知识间发生关系的媒介, 它创造了一个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即最终决定组织如何实施有效地创造、分享和应用知识的环境[3]。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也是特殊的文化组织, 其组织主体、组织内容、组织活动及其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包括6个因素: (1) 环境:作为组织, 其对环境的定义是什么, 其组织成员对环境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2) 使命:作为组织, 其对使命的定义是什么, 使命是否构成决策的基础, 组织成员对使命的认同度如何? (3) 社会化:社会化对组织成员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社会化, 组织成员如何知晓其在组织中的社会化程度? (4) 信息:组织的信息有哪些组成, 组织信息的分享程度如何? (5) 战略:组织的战略制定主体是谁, 制定的程序是什么? (6) 领导:组织领导的构成与产生形式是什么, 组织成员对组织领导的期待是什么[4]?正是由于大学组织目标多元、结构多层、专业多样、学科属性多重, 而其组织成员思想自由、思辩活跃, 因而科恩和马奇在《领导与模糊性》中曾以“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来描述大学的组织形式。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以组织文化的形式将外似松散的结构紧密相联, 进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专业群体, 虽似“无政府”实为“有序”, 虽似“有序”但却“松散”。正是大学组织文化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大学制度的文化取向, 并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差异[5]。笔者认为,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 其文化和组织的正式章程是其使命的彰显。使命是大学之精神执守所在, 规定着该大学作为组织存在的价值, 规范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组织成员因其组织章程而构建共同的组织价值理念、体认组织认同感、营造组织文化氛围, 在无序中实现有序创造与分享, 从而更加有效地彰显大学的使命及其精神内核。

二、大学章程:大学组织文化的制度保证

享廷顿认为, 作为一种规范性文化, 制度“不过是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 “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行为指出一定的方法, 形成一定的样式”。大学制度就是大学的“制度性文化”, 也就是说大学必须遵循这样的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文化心理制度。组织成员自觉地按照组织的价值理念与制度文化来规范自己行为的力量, 在社会学家埃茨奥尼 (Amitai Etzioni) 看来是一种“规范权力”。埃茨奥尼认为, 个人对组织服从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 个人对组织的服从是以组织可运用的控制结构为基础的, 即通过组织的权力和权威结构来保证个人对它的服从, 他称为结构方面的服从;其二, 组织成员服从组织是因为他们愿意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6]。大学是由专业人员构成的一种“价值理性”组织 (value rational organization) , 这种组织的成员对价值具有绝对的信念。通过组织的价值和信念使专业学术人员个人的活动统一到大学组织的目标上来, 从而使大学组织成员的活动得到整合[7]。而大学章程的建立与推行在大学组织文化成员的目标导向、价值引领、利益调整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大学章程建立的目的来看, 莫不是举办者意志的体现。大学章程确立的目标主要在于明晰举办者在大学设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明确大学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内部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与明晰正是大学制度的重要文化特征。

从大学章程的价值与功能来说, 大学章程有如下功能: (1) 维护大学教育的合理秩序; (2) 提高大学的运行效率; (3) 实现大学管理的民主化; (4) 保障大学主体之间的公平性[8]。

从大学章程所调整的关系角度上来看, 大学章程是连接高等教育法与大学规章制度的纽带, 从而形成内外衔接、和谐一致的大学运行规则体系,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趋势。大学章程虽是一种国家法律以外的行为规范, 由大学自己来实施, 其效力仅限于特定大学的组成者和相关主体, 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但大学章程是大学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 也是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对大学监督和管理的需要。

从大学章程的内容来看, 大学章程是以条文形式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做出全面规定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形式主要包括绝对必要记载条款、相对必要记载条款以及任意记载条款。绝对必要记载条款, 就是在章程中必须予以记载的事项, 不可缺失, 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项, 则该章程不具备应有效力;相对必要记载条款, 也是依法应该在章程中加以规定的事项, 但是否一定见诸于章程条款, 制定者可视具体情况而自行确定, 没有在章程中做出规定的条款, 则没有效力, 但这种缺失并不影响章程的整体效力;任意记载条款, 是指大学举办者认为有必要记载的事项, 这些事项形成与否,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但条款一经形成并经核准, 便发生法律效力, 举办者和办学者都必须遵守。可以这样认为, 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条款体现了高等教育法对大学章程内容的统一要求, 而另二者则主要体现了举办者的意志, 使举办者能够把自己的意图体现在大学章程的规则之中, 有利于学校按照举办者的意图去办学, 从而办出风格, 办出特色[8]。

三、我国大学章程:制度缺位的组织文化之殇

从组织文化学的法理角度来看, 大学章程不仅是对大学自身组织结构和行为能力的基本定位, 也是对其组织内外关系运转的基本规定。这种章程制度一经确立, 理应体现大学举办者的意志和利益, 为形成正常有序的大学教育秩序提供制度保障。

近代中国在大学建立、发展的初期, 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章程作为其主要规章制度。解放以后, 大学管理采取了政府高度集权管理的模式, 大学也就逐步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政府成了社会与大学的中介, 大学办学自主权在政府的“计划”下几近消失。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 大学的规章制度只是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条令、教育规章等具体化。此种情况之下, 大学制定章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几乎为零。《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必须具备某些基本条件, 包括相关章程。《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今后申请设立高等学校者, 必须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在《高等教育法》施行前设立的高等学校, 未制定章程的, 其章程补报备案工作由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定逐步进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四十条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加强章程建设, 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但是今日之中国大学, 悉数制定大学章程的要求远未实现。当前我国大学章程的缺位与缺失突出表现在于大学章程“无章可依、有章难循”的现象。

目前, 我国大学办学中出现的一些非理性现象, 都与大学没有章程或不按章程办学有很大的关系。举例来说, 作为公立大学举办者的政府, 应该给大学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办学经费, 但目前来看, 政府拨给大学的办学经费随意性较大;另外, 大学办学中出现的不良贷款、非法圈地、无度扩校、盲目升格和扩招等现象, 与举办者的随意性和监督不力有很大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大学仅仅把制定大学章程作为大学设置的必要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却并未按章程办事, 大学章程作为保障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法律地位形同虚设。

作为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 中国大学章程建设为何举步维艰, 抑或形同虚设?其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形式, 为何不能发挥其明确组织目标、凝聚组织力量的文化功能?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 作为组织文化的主体, 大学对于其自身价值与法律地位认识的局限性。当下, 组织文化的主体———大学, 其价值观念牢牢地囿于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 远远没有树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正如别敦荣在《大学章程价值研究》的序言所说:“在当前大学章程还没有引起实际工作者, 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工高度重视的情况下, 关于章程操作性问题的研究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由此看来, 建立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艰巨性, 与我们对大学所持的价值观念、组织文化地位不无关系。

第二, 原有的大学规章制度消解着大学章程的建立与推行。我国很多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 制定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 这种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认识不够, 不能准确地揭示大学作为文化组织的性质, 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思维定势造成的对这些规章制度的依赖, 进一步阻碍了大学章程的制定与运行。

第三, 大学章程制定程序与运行程序的缺失造成其法定地位的缺失。我国的大部分大学是其章程的实际制定者, 教职员工 (代表) 大会是其表决机构, 大学校长是章程的负责者, 教育主管部门是审批者。而当前政府作为公立大学的举办者, 其法定权利并没有在大学章程的制定者资格中体现出来。章程制定主体在制定过程中的缺位, 章程制定程序没有做到合法、合理、有序, 是我国当前大学章程制定中最大的弊端。这可能使大学教育主体误认为, 大学章程只是大学成立条件之一, 却未见得有多重要, 从而使大学章程的实际价值被忽略[9]。

四、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路径

大学因其自主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 必须制定组织文化的载体———大学章程, 才能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功能。早在1650年, 哈佛大学就确立了其章程, 对学校性质、组织机构、权利、印章、财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10]。正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所说, 因为哈佛大学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 一套系统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即使现在没有校长, 哈佛大学也一样可以正常运转[11]。制定大学章程, 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契合, 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符合大学组织文化理念在我国的制度化, 符合我国大学制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那么, 如何实现大学章程在大学组织文化制度中的作用呢?

第一, 要规范大学章程的制定和生效程序。重视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合法性, 大学章程应体现学校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综合,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 也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大学各利益相关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大学章程建设的全过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应该在展开调研的基础上授权组建大学章程起草机构→广泛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审议章程草案→通过教职工 (代表) 会议表决通过草案→提交主管部门审批→备案与公布。大学章程一旦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 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大学章程要内化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自觉行动, 更好地约束彼此的行为, 提高大学管理者照章办事的自觉性, 增强师生员工对大学章程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大学章程一经确立, 依照《教育法》学校就具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学校的过度行政干预就丧失了法理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组织文化的标识、凝聚、约束、导向功能。

第二, 要注重大学章程制定的组织文化价值导向性。大学作为文化组织的主体目标是大学使命的具体体现, 章程要明确大学的性质, 规划其自身发展的目标, 明确其组织法人的地位, 确立大学制度性保障。为了使大学真正拥有办学的自主权, 通过立法确立其自主地位, 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考察英、美、德、法、日等国大学章程, 其章程的共性表现在:大学章程会同有关法律, 廓清了大学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界线, 明确了大学自治的空间和自治的范围, 因而成为大学立校、运行的合法依据, 确立了大学的基本管理运作体制。这样的大学章程使大学内的每个机构、每个成员都知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指引作用。

第三, 要注重大学章程内容符合大学的组织文化性。章程对大学的组织目标、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的划定、权责划分应该明晰, 大学各项重要事务运作程序应当明确, 这是办学效率和约束机制的制度性保障;对大学章程的适用范围也要做出规定, 对大学章程中所使用的条款规定进行解释并需要说明其适用范围, 以避免产生争议;完善解决争议制度, 按照法律的要求建立诉讼和复议等措施。另外, 对涉及使命、目标及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不应轻易改动, 如做修改则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只有这样, 才能使大学章程成为大学理顺内外关系、健全内部管理体制的典章。

第四, 依据大学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大学在制定章程以后, 需要制定与章程相关的一系列细则以便增强大学章程的可操作性, 使大学章程更为有效地得到落实。应以章程为依据对过去发布实施的规章制度进行废除或修订, 对于中国大学来说, 需要对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书记办公会的议事规则进行厘定;对各学部 (学院) 组织规程进行规定, 对其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必要的修订, 对学校各级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进行确定, 以组织文化制度的形式切实有效地保障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均衡。

第五, 作为组织文化的制度保障, 大学章程在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 必须适应依法治校的深入、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事业的发展, 进行适时适当的修订和完善;与此同时, 大学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要随章程进行修订和完善。总之, 只有通过章程的规范, 让各项制度成文, 才能为高校的和谐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才能使章程真正落到实处[12]。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建立健全大学章程是其重中之重。完善大学章程, 保障其有效实施, 才能真正凸显大学章程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功能。

(金家新,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重庆北碚400715;易连云,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重庆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曹科岩, 龙君伟.组织文化、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12) .

[2][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李维安,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183.

[3]De Long D W, Fahey L.Diagnosing cultural barriers toknowledge managemen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Executive, 2002, 14 (04) .

[4]William G Tierney.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HigherEducation:Defining the Essentials[J].The Journal of HigherEducation, 1988, 59 (01) :2-21.

[5]龚静.组织文化: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取向[J].教育研究, 2005 (07) .

[6]金顶兵, 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7) .

[7]Satow R L.Value Rational Authority and ProfessionalOrganizations:Weber’s Missing Type[J].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 1975 (20) .

[8]米俊魁.大学为什么要制定章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01) .

[9]陈敏.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缘起与困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04) .

[10]Harvard Charter of 1650[EB/OL].http://hul.harvard.edu/huarc/charter.html.

[11]刘继安, 储召生.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EB/OL].http://campus.cer.net/20020812/3063949.shtml.2005-03-15.

大学组织文化 篇8

有学者企图把企业质量文化的概念植入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 用企业质量文化的特征来囊括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的特征。笔者以为大学内部的质量文化与企业的质量文化还是有着非常本质的差别, 企业的质量文化是对利润而言, 它对质量的理解是符合顾客的“要求”、符合产品的“标准”。大学当然也可以创造利润, 但它却不能像一个追求利润的企业那样运转, 因为大学的质量文化是针对“人的培养”, 对象是有个性的人, 大学找不到一个特定的精准的尺度来出售自己的知识产品。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其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质量标准, 是为“人”的培养营造真、善、美的教育氛围。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高等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 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1] 。这一概念描述了质量文化的状态性结构, 忽视了质量文化的生成性过程和“人”在质量文化上的能动性, 由于“人”这个主体, 才赋予了大学内部的质量文化以活力, 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结构。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一种教师、学生、管理者与学校的物质环境对话交流的相融境界, 是一种逐步改进、追求卓越的过程。

大学作为社会组织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它是一个兼有学术、行政、产业三重属性的机构。大学组织的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反映了大学的本质特征, 行政属性与产业属性都是从学术属性中衍生演化而来, 是大学发展到现代的产物[2] 。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其组织文化的特点:学术文化是大学组织的核心文化, 管理服务文化和产业文化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支撑。那么, 作为大学组织核心文化的学术文化与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两者具有同一性和异质性。两者的同一性表现在:1.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是以大学的学术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 它与大学的主文化即学术文化是同一的、相辅相成的。2.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 大学学术文化的品质和风格决定了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品质和风格。两者的异质性表现在:1.不同的主体和载体。大学学术文化的主体主要是教职员以学科和院校为载体, 而质量文化的主体不仅仅是教职员还包括学生以院校和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组织以及学生组织为载体。2.不同的利益诉求。学术文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教师, 其关涉到大学的学术质量。而质量文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学生, 其关涉到社会问责。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以为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多重文化作用下的动态结构, 它不仅是学术文化、产业服务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相互循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合的“情境化”的场域, 更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心力”的场域。

二、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形态的演变

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学术文化、产业服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相互循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合的情境化的场域, 是我们在认知上对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性质、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但其意义的传达需要一些文化的形态即一个符号系统来呈现质量文化的结构。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形态大致分成显性形态、隐性形态和关系形态三种:显性形态是指大学质量文化中可以耳濡目染的物质形态即质量文化的依托物。质量文化是学校传统的历史凝聚, 这一凝聚的过程意味着质量文化的选择性即大学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与大学组织中的“人”即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这个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隐性形态是一种对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中物质形态的二级抽象。是教师、学生、管理者对大学质量的理性认识, 这种理性认识会成为他们的信仰、工作和生活方式, 形成他们关于知识的新的信念和规范。关系形态是联系大学质量文化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的“中介”, 指人们在文化的创造、占有或享受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以及为维护这些关系而建成或制定的、充分体现这些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3] 。大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如杰德勒·德兰迪所形容的大学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交往的场所, 关系形态正体现着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其内外部的交往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由无意识地存在向有意识地生成转变, 学生入学率的变化导致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隐性形态和关系形态的变化, 质量文化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 显性形态的变化:学生、校园和教师

1.学生入学率的变化。

中国从1992年扩招以来, 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增长, 到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5%以上[4] 。学生数量上的变化意味着更多的适龄青年来上大学, 学生群体在心理特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异质性程度要比精英教育阶段高, 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措施、培养过程都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仅仅把大学教育当成是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实用的知识和课程将在大学取得合法的地位。在学生数量的变化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根据《人民政协报》2001年3月12日所载的调查报告, 2001年中国文科在校生所占的比例约为8.9%。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所做的统计, 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50个国家中, 文科生占在校大学生50%的有13个国家, 占30%-50%的有26个国家, 占20%-30%的有6个国家学, 占18%-20%的有四个国家。也就是说, 中国大学生中文科生所占比例低得离谱[5] 。为什么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而在中国高校文科生所占的比例是如此之低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市场的导向和学生的选择, 人文学科在大学面临着被忽视的危险。

2.校园环境的变化。

从1999年开始到2004年,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高校校园面积的扩张;2005年之后, 中国大学校园的扩张趋于平缓。中国大学校园的扩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部分高校在新建校区, 另一部分高校通过合并实现资源的共享, 提高办学的质量。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物质依托, 其存在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耳濡目染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和精神。那么, 那些新建的教学楼、合并的校园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情感上的归属和一种拼搏奋发的精神吗?大学组织内部要生成一种独特的质量文化就需要重新面对不同校园文化带来的矛盾。

3.教师的变化。

教师作为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创造者,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其数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近一半的在职大学专任教师是新教师[6] 。新教师数量的增加会给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新的教师会带来新的学术文化从而使教育方式和教学技能发生改变, 大学质量文化是大学教师集体行动的结果。教师数量的变化还表现在科类结构上, 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 1980-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不同学科专任教师人数及所占的比例,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 在两个学科门类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经济学科教师所占比例的提高, 从1980年的1.74%提高到2007年的12.78%;另外一个是理学教师所占比例的降低, 从1980年的23.89%下降到2007年的12.11%[7]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大学的课程更强调应用性和职业性课程, 因此一些应用学科的教师的数量明显提升, 这也意味着大学学术文化的一种转型, 科学主义文化和商业主义文化正悄然地侵蚀着中国大学的学术文化。

(二) 隐性形态的变化:知识生产模式的游离

大学显性方面的变化必然使大学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信仰、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 他们对大学质量的认识也逐渐变得理性和全面。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增加,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由单一的向度转向一种多元、多层面的维度。多元化的质量观不仅仅是针对学生, 多元化的学生培养的质量要求必然导致教师学术劳动性质的变化, 多元化也是针对大学教师。中国大学在显性形态上的变革, 对知识的本性再一次提出挑战, 中国大学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 大学的课程更多地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大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知识的认识论方面的变化:在这个多样化的社会, 面临多元的选择和高度灵活的市场体系, 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如何才能最有效地组织生产知识、生产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有效地传递知识、传递什么样的知识?难道知识只有被同化并成为知识的社会力量的实验场才能成为力量吗?这些困惑渗透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改变着他们学术生活的方式。传统大学教师的知识生产只是把大学看作一个研究的场所, 以知识为目的, 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教师是在一个应用的环境中生产知识, 其知识生产模式是跨学科的和流动的。在这个不确定的高风险的社会, 教师的知识生产和传递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如何才能超越工具理性对大学的控制?科技和人文这对古老的矛盾在大学中将如何被教师重塑?这是转型期的中国大学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只有把这些转型中的问题处理得当, 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才能从游离的状态走向一种秩序和范式。

(三) 关系形态的转变:大学、政府、市场三角关系的重构

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 高校一直处于政府的行政化的体制之中,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主体需求的变化, 这种高校行政化的体制与大学的发展不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说按照行政机关的机制来确定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不符合大学自身的逻辑的。大学学生数量的增多已经使其成为一个有着自身利益的独立的实体, 他们对大学的教育活动有问责的权利。大学面临多元的相关利益者, 该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而同时又能独善其身已不是容易之事。行政化的、命令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要发生转变, 中国大学、政府与市场的三角关系需要得到重新的建构, “去行政化”将成为大学新型交往关系建立的基础。新型的三角关系应该能够促进大学对自己的管理, 切实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成功的大学管理应该是院校能够激励教职员工出色表现的管理, 我们需要采取这样一种管理方式, 使大学能够促使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实现自己的潜力, 而不是用过时的、管理者说了算的或者是控制型管理的方法去扼杀人们的主动性[8] 。

三、 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

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应该如何有意识地生成一种质量文化呢?转型期的中国大学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选择, 大学组织内部没有一种固定的质量文化的模式, 它是大学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点生成的一种多样性的文化, 每一所大学其构成的要素不同, 其质量文化的形态也会不同。中国大学组织内部多样性质量文化的形成遇到最大的障碍应该是中国大学在组织模式上的趋同化, 这种趋同化使得中国的大学没有形成一种具有自己风格的质量文化, 没有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倾向相适应。现代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对传统质量文化统一性、趋同性的解构。笔者以为大学组织内部要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质量文化有赖于三个要素:

(一) 大学的自反性功能的形成

在这里用吉登斯和贝克等人的“自反性”这个概念来说明大学本身对自己的反思和监控。笔者以为大学组织内部要形成自己的质量文化, 大学必须要对自身有清楚的认知, 形成大学的自反性。吉登斯和贝克等人认为自反性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反身性。即反对和否定的对象指向自身。二是客观性。客观性也就是内在性, 即这种自反性不是人们从外部“思”入其中的, 不是想象的, 不是思想反思的结果, 而是事实。三是过程性和分岔性[9] 。大学的自反性是指大学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和监控, 这种反思与监控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 而是由于大学能从自己实际的教育行为中认识到自身的具体问题。那么大学的自反性功能如何形成呢?笔者以为大学对学生培养的质量应该有一种自己的价值取向, 用这种价值取向塑造大学组织内的行为。大学内部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有意识地生成自己的质量标准, 这样大学才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 大学才能真正做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负责, 在社会生活中为学生的未来寻找到更为准确的坐标, 大学才能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大学自身对学生培养的过程最了解, 因此对于学生的质量标准肯定有足够的发言权, 政府和一些外部评估机构只是通过考察这些学校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大学自身制定的质量标准来督促大学办学质量的逐步改进。

(二) 大学学术评价模式的变革

学术文化是影响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生成的核心因素, 学术文化是特定的学术群体组织及其学术生活的方式, 与他们所从事的知识活动是密切相关的[10] 。不同教师学术生活方式、学术信念、行为方式决定了其知识生产方式。托尼·比彻 (Tony Becher ) 曾运用“都市/田园”这对隐喻来指代不同学科领域间风格的差异, 这也正体现了不同学科学术文化的差异和风格。通过教师在不同领地上的耕耘, 大学的学术文化可能是都市、田园或者二者的混合体, 随之生长出来的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也会形态、风格各异。中国的大学采取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考核教师学术成果, 忽视了不同学科学术文化的差异, 这不利于多样性的质量文化的形成, 大学需要新的学术评价机制来厘定不同学科的大学学术成果, 从而对大学的学术文化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判断。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和奖励, 大学更需要一种无法量化的追求学术的境界。

(三) 大学、政府和市场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

大学的知识生产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政府也不再是大学办学资源的唯一的提供者, 市场和社会参与到大学的办学中来。在大学、市场与政府的动态关系中,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主导作用开始转变为一种监督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多元的质量标准、开展评估和提供经费资助来对大学的质量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监督。市场力量参与到对大学教育质量的监控中来, 公共问责成为一种对大学质量监控的新生力量在逐步地形成, 大学、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三角关系也日益地复杂和纠缠, 但笔者以为不管这种关系多么的复杂和纠缠, 其宗旨还是为了促进大学的知识生产和传递, 大学与政府、市场这些外部关系的建立只是为了在交往中提高大学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传递的效率, 新型的大学、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应该是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交往的共同体。大学最终还是要摆脱权力和金钱的诱惑, 进行自身的文化的再生产, 大学在与外部的交往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种质量文化的生成需要经历一个整合、认同和创新的过程。大学内部的学术文化、行政文化、产业文化、质量文化等的合力确定了大学的教育质量, 大学组织内部各种文化的整合导致大学内部不再是统一、标准、官僚式的文化而逐步构建的是一种包容、多样和有弹性的质量文化。整合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所形成的复合体已经产生了一些新的潜在性质, 它们是各个元素所不具备的, 而复合体的行为模式和这些元素与其他组合方式中的模型相比, 显得截然不同[11] 。这种新形成的复合体——新型的质量文化会使大学组织内部的教育活动真正地发生“质”的变化。多样化的质量文化如何得到组织的认同呢?质量文化的认同就是指大学组织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 其实更具体地说是大学组织内部各种文化的“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并不是说各种文化之间设置一定的鸿沟, 而是有一定的边界和限度, 各种文化的载体和组织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多样性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样态, 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对大学内部各种思想的一种尊重和包容。质量文化的新的复合体如何在大学组织内部生根发芽, 必须要求大学组织内部有一套相匹配的组织机制, 这就需要大学组织内部逐步地改进和创生, 这样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才能逐步走向“卓越”[12] 。卓越是一个空洞的词语, 同时也是一个很丰富的词语, 笔者以为大学的质量文化的卓越要根据大学创造的教育氛围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才能开发的效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韩映雄, 梁亦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6, (4) :28.

[2]季诚钧.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82-83.

[3]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8.

[4]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1020.

[5]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217.

[6]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在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1) :24.

[7]阎凤桥.转型中的中国学术职业:制度分析视角[J].教育学报, 2009, (4) :14.

[8][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 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前言.

[9]王能东.“自反性现代性”理论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 2009, (7) :99.

[10][英]托尼.比彻、特罗勒尔.学术部落与学科领地——有关知识分子的调查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 蒲茂华, 陈洪捷,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118.

大学组织文化 篇9

关键词:组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巩固党的领导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已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来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静态和封闭的, 价值观念一元化, 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教育资源优势,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有利;而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是动态和开放的, 价值观念多元化, 学生思想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学生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明显的教育信息优势,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不利。根据权变理论, 外部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受众特质的变化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具体途径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 结合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特点, 拓展新的教育途径,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意义。

组织文化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提出后逐渐将其迁移到教育管理之中的。高校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反之, 失败的组织文化将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

二、组织文化的理论概述

(一) 组织文化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学者在探究影响企业竞争力因素的过程中, 注意到了组织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有很多, 目前普遍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三元说

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为文化的外显部分。以高校为例, 它指高校组织中的教室、操场、实验设备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第二层次为制度文化。它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第三层次为核心层, 称为精神文化。它指组织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

2.二元说

组织文化是由组织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组成的。物质文化又称外显文化, 指的是有形的、可见的事物, 如高校的办公楼、教室、操场、实验设备等。精神文化又称为隐形文化或软文化, 指的是组织文化范畴中无形的事物, 如高校中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学校传统、学术气氛等。

综上所述,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它反映和代表了组织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的道德品质和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 是增强组织内聚力、向心力与持久力, 保证组织行为的合理性, 推动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二) 大学组织文化

大学是以传递和创新人类文明为使命的社会组织, 因此大学文化同样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大学组织文化是指以大学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办学实践为客体, 通过组织内部的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的总和。它是一所大学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反映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共性

1. 对象相同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的塑造, 以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为目标, 以构建组织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等为手段, 其组织者、参与者都是“人”。同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直接以“人”为对象的, 它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 其工作的核心同样是构建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这二者在研究和作用对象上的一致性, 为其互补结合、互相促进奠定了基础。

2. 目标一致

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育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心理预期, 以此凝聚组织成员, 提高效率, 实现目标;其核心内容是组织成员共享价值观的塑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效果, 形成社会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因此, 在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共享价值观为目的及提高和规范人的纪律性、团队精神与思维方式等方面, 二者目标一致。

3. 成果相互渗透

组织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都综合地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可以直接演化成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 如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其效果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等方面, 最终转化为高校组织文化的物质形态。同时, 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也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和有利条件, 有些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如通过组织文化建设使组织成员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等。

4. 教育功能相近

组织文化的功能可分为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协调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认知导向、人格塑造、心理调节、约束规范、熏陶感染等。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二者在教育功能上有着很强的交叉和重合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组织文化教育功能的细分和深化。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互补性

1.作用方向的互补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一般是从个体到群体进行的, 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 由点及面, 最终实现学生群体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反之, 组织文化作用的过程则是从群体到个体进行的, 通过原有群体 (组织本身) 对已有的组织愿景和价值观念的倡导和遵守, 自上而下, 从而影响和改变个体 (组织成员) 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工作方式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理性说教和灌输, 组织文化建设侧重于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主动转变。换句话说,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学生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反之, 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中的组织成员在整个组织文化和氛围的影响下, 是主动理解、接受和提高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较强, 组织成员处于主动的地位。

3.作用过程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 整个教育过程是单向的, 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无法对学校和教师提供的教育内容进行改变。反之, 组织文化建设侧重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彼此相容, 组织成员既受到组织的影响, 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提高反过来影响和促进组织文化的发展, 这是一个双向互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大学组织文化 篇10

一、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

首先, 部分大学生申请入党具有功利性目的。针对这种现象, 若不及时引导, 会引起严重后果, 有这类倾向的大学生党员在进入社会之后, 容易受到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 甚至走向腐败的道路, 为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要从源头上把关,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消除认识偏差,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党的根本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 还应当在每次活动中不断进行理论教育, 在培训中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并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其次, 一些大学生在申请入党时带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在多元文化时代, 各种思想与文化层出不穷, 面对各种思想浪潮, 部分大学生开始变得迷茫, 对党缺乏正确的认知, 这部分大学生往往看身边同学入党, 便在从众心理影响下申请入党。针对这种大学生要引导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并从中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和本质, 增强他们对党的信心和感情, 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 进而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 也可以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大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教育。再次, 还有部分大学生申请入党带有一定的好强心。这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时常表现的较为主动, 且会自觉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因此, 高校可以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让他们不再单纯的满足于个人荣誉感, 引导他们对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思想上主动入党。

二、实施全程教育机制

加入党组织是一个系统的工作, 包括对培养教育大学生、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筛选预备党员, 最终才能发展正式党员。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存在多样性, 因此, 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大学生, 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进而增加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此外, 还要实行跟踪培养, 关注每一个阶段的考核, 并以档案形式加以记录和存储, 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同时, 针对重点培养对象还应当详细记录他的思想及行为状态, 为之后的择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党员培养的各个阶段都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时代, 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消息, 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要加强对普通大学生的启发,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同时, 还应当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此外, 针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要做好过度指导工作,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并积极引导其中的积极分子入党, 不断充实和扩大党的队伍。对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培养, 还应当举办培训班, 让他们系统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三、优化党建工作外部环境

首先, 应当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渠道和平台, 扩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较好, 可以充分运用这一优势, 在艺术、社会实践、学术、文体等校园活动中进行党建工作, 使高校党建工作形式更加丰富, 工作内容更加充实, 克服传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机械化、单一化等不足, 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中纠正大学生的错误认知, 强化他们的政治信仰,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 当前, 大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无疑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高校可以在这种优良的政治氛围中开展党建工作。例如, 可以在高校校园中为一些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党员只做宣传板报, 或利用周末在校园内播放爱国电影, 或举办相关的话剧比赛、辩论赛和诗歌朗诵比赛等, 让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党的本质及内涵, 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并做出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的行为, 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冬春, 张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论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杨娜, 郝敬习.建立大学生班级党支部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 2005.

[3]郑晓毅.依托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刘铁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多元评价原则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7.

国企组织文化的问题与重建 篇11

通常,当一个组织拥有一种为成员共享并热烈拥护的文化时,组织文化论者则称该组织成为了一个协作的有机整体。组织文化对组织发展起着重要的凝聚功能、效率功能、导向功能、创新功能和育人功能。但目前许多国企的组织文化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国企的性质决定了组织文化构建的难度。国企的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功能。国有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先进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动技术进步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与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国防方面都具有其他一般企业不可替代的功能。另外,国企的目标多重,比较复杂,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要体现社会效益,发挥政府部分行政职能,完成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意愿,使宏观调控政策顺利实施。因此,国有企业具有部分政府的工作职能和理性职责,无法回避。而且国企产权不清,所以,国有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目标相对模糊,且难以确定机构的主要任务,妨碍使命感的形成。

部分企业领导者忽视组织文化的构建和完善。组织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组织领导创建组织文化的欲望、能力和实干。沙因曾将组织文化和组织领导者比喻为同一硬币的两个方面,认为:“组织文化归根结底是由领导者创造的,领导者最有决定性的概念之一就是对文化的创造、组织和破坏(必要时)。现在有些国企的领导只注重短期效益,认为只要产量大,效益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不懂得居安思危,忽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更有甚者,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低,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偏差。这样的领导对组织文化的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国有企业的分配、激励机制较陈腐,整个组织缺乏创新和活力。与其他企业相比,国企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较差。有些国企管理制度不健全,部门职责权限不清,没有工作标准,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一般按职位大小划分奖金档次,“当官”的多得,员工少得,不做事的也发奖金,吃大锅饭,极大的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高素质人才流失,形成负面的组织文化氛围。而且精神激励也没有使国企经营者们感到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得到社会尊重,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人浮于事,员工不思进取、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较普遍。在国企组织中,一些人事制度不健全,用人机制不合理,人际关系复杂,裙带关系严重。大量的人浮于事不但使组织的效率低下,同时也破坏了健康的组织文化,在分工不明确且人员众多的情况下是不能集中精力干工作的。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少员工往往采取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策略,对组织缺少责任感、义务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而且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贪图享受,满足于现状。企业缺乏向心力,员工缺乏进取心,难免组织效率低下。

针对国企组织文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构建国企组织文化的基本思路是:

组织文化的构建需要领导者和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对组织文化的塑造来说,高层领导人的价值观在组织价值观中占主导作用。组织发展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其基本目标是改变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以便向组织成员逐渐灌输如忠诚、信任、支持、参与、权力均等、奉献精神等价值观。陈腐落后的组织文化会使企业因循守旧、抑制创新、失去机遇,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国企领导要长远规划,谋求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重视组织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另外,领导者还应身体力行,通过角色示范、教育和指导,使员工自觉的仿效上级的行为并融入自己的行为模式。当然,组织文化也是团体意识的复合体,为企业成员所分享。只有所有部门、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文化重建中来,变革才能真正实现。

塑造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的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在群体中形成的。在企业中形成的促进创新和变革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的行为,包括支持变革、成就感、强调沟通和合作、发挥团队作用、信息共享等。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除此之外,要注重精神激励,使员工的特质、才华和能力转换成组织行动的丰富资源,激发每个人的思想、个性、创新能力。在设定目标时,组织目标更看重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尊重和保护企业法人的财产权,企业的日常经营权放手给经营者,保证经营者应有的权利得到尊重和行使。经营搞得好的,在资产兼并重组时,可优先考虑将优质资产集中授权给他们经营,这是对经营者的业绩和能力的肯定,也是将新的重托和发展机遇赋予给经营者。其次,通过红利提成等各种奖励形式补充扩大经营者在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额度,让他们安心工作,防止人员流失。

改革企业制度,营造机会均等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应该改革用人制度,任人唯贤,杜绝裙带关系。它不看重年龄、关系、资历等因素,而只看重专长、能力、创造性因素。这种组织文化侧重于行为效果的线性思维,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重视方法和手段,力求以最佳方案达成理想目标。对那些有技术专长并对企业有贡献的人员设计丰富的奖励和认可制度,使符合企业价值观和规范的态度和行为得到肯定,并强化这种态度和行为。设计协调机制,使员工能有效的合作和发挥团体作用。为了共同的目标,沟通、协作,建立组织文化诊断制度。管理者通过对组织文化作出诊断,确认企业所特有的价值观和规范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并迅速决定减少差距所必须的行动。完善参与决策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接受监督。

在组织文化中提倡学习。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彼得·圣吉(PeterM.Seng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国有企业在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组织精神的同时,应将“组织成员要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深入人心,通过组织内部刊物、宣传栏、广播、内部网络、会议等信息传播渠道,树立并标榜“典型学习人物”,以期对其他成员产生示范作用,营造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气氛。定期的业绩考核,鞭策员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推动组织本身上升发展,采取“自我批评式学习”不断揭露存在的问题。注重培训,制定合理、科学的员工培训、潜能开发及职业规划,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供成员学习。

在组织文化中提倡创新。创新能使企业获得同类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保持着充分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其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地推出更新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意识来源于领导层坚持不懈地宣传,愿意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给职工的任务目标产生的压力、以及市场份额的压力。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海尔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理论:“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破坏,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同样,国有企业也应该提高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大学组织文化 篇12

1 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学生们计算机应用水平比往年提高了很多,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表现为:

1.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每个生源地的师资力量、经济条件,以及对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每个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较大。有些地区中小学就开设计算机课程,家庭计算机的日益增加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计算机学习环境,这些都使得这些学生在上大学后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而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学生,大多数从没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对于学生,因为起点不一,就难以实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如果起点偏高,有些学生会因为基础差而难以学习,学习积极性也被挫伤,学习兴趣也会降低;而起点偏低,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好而感到内容太浅,不肯继续学习,导致知识能力不提高,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不能前进,缺乏理论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要求。

1.2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仍有一定缺点。首先多数学生中学时期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相应学习经验。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最后造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特点和学时减少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且散、操作性较强、知识更新快,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如果仍按照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将各知识点零散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点的完整性,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基础水平,有针对的、合理的组织教学。

1.4 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个高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实践环节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的基础学科。一般都是全校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期末统一组织考试。一方面,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总是为了对付考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对于计算机操作较熟练的一部分同学想当然的认为该课程很简单加之平时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可能导致成绩的不理想。而且,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一次考试,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组织模式的单一和存在的漏洞使其严肃性和真实性打了折扣。

2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好的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使用,使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高校和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考虑与国际竞争和接轨,各行各业都需要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因特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微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基本素质之一。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于这一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2.2 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由于生源地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和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不同的等因素,造成新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这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困难。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所谓分级教学,就是针对入校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设定准线,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编制不同的实验项目,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1)任务为主线;2)教师为主导;3)学生为主体。

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教师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围绕课程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各专项能力开展教学,从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等方面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提供引导、提供学习方法、提供学习资料的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2.4 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教育多元化的一种途径,网络平台能够营造一个开放、沟通、平等的氛围,架起教育信息化教与学的桥梁,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进行较好的师生互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及时完善的课外辅助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环节的有效的辅助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1)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授课老师的课件、视频等;2)自主的学习方式,如问题的提出及解答,自我小测验,模拟考试等;3)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卓有成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5 注重实践环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技能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开放实验室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辟了既动脑又动手,接触新技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

2.6 增强考试的灵活性

建设网络平台的考试管理系统。实施以能力训练考核为核心,以试题库平台为支撑,以网络考试系统为工具,命题、考试、判卷、成绩处理、考试结果分析,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局域网环境下实现无纸考试。试题根据知识点组织,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彻底实现教考分离,节省了人力物力。由于试题的随机性,考试作弊减少,可以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水平。在考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传统的死记硬背,避免产生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从事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满足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伏秋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与学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5(1):57-58

[2]刘光蓉,周红,阮灵.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4(8):62-63

[3]冯博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虚拟实训教学的价值下一篇: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