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2024-09-05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精选10篇)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地管理与协调, 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大学基本实体, 是大学的细胞之一, 在大学纵向结构中担当着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院校的微观层次, 它不断受到大学这个大系统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大学之外的社会整体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学术组织不仅是大学中的核心组织, 它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三大职能在微观方面的具体体现, 它的健全、合理与否, 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 对高等学校战略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周济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说:大学的创新首先“要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入手, 创新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创新模式, 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 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创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已经成为改革的必需。

1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前, 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模式采用英美制的“校-院-系-所”式, 其基层学术组织是系和所;二是建国后我国大学取消学院制, 学习前苏联, 实行“校-系-专业教研室”的大学组织结构形式, 其基层学术组织是专业教研室, 这种基层学校组织形式一直沿袭到20世纪的80年代;三是80年代以后到现在, 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研究时期, 教研室、系、研究所并存, 各个学校不断进行改革, 但也没有一定的基层组织形式, 各高校处于不断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最有效模式的阶段。

2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2.1 基层学术组织职能失衡, 偏重于教学

建国以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极为落后,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以培养人才, 大学里几乎没有开展什么科研工作。建国后, 为了大力发展科技, 加强国防力量, 我国模仿前苏联的模式, 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分离, 实行企业科研 (以创新产品) 、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和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科研结构体系。国家发展科技的主要途径是从科技力量相对较强的高等院校抽调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国家科技的主体是专门的科研院所, 大学是教学的机构。勿庸置疑, 专业教研室这种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形式, 在建国后百废待举的形势下, 适合了当时我国的教学需求, 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对教学的组织性和严格的计划性, 强化了教学活动, 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它带有浓厚的行政事务性, 这种行政管理式教学管理的“惯性”, 也是目前改革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遇到的困难之一。

1985年国家正式启动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的大学职能有了拓展, 并开始进入大学的多功能发展阶段。原有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即仅仅用来教学的专业教研室,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多功能的需要。大学需要承担和具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

2.2 基层学术组织定位不准, 缺乏教授治学的有效机制

办学自主权的不独立, 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仍存在重重困难。教授治学的有效机制远没有落到实处, 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学科建设的自主权。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自主权改革已经拉开序幕了, 大学内部以往“金字塔式”的纵向行政控制体系也将开始改变。很多高校开始实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将招生、财政、人事等权利下放到各学院。以前行政泛化导致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决权缺失的现象将一去不返, 因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基层学术组织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创新性的发挥。

2.3 学科单一分散, 缺乏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的创新能力

教研室根据学科进行划分, 学科划分很细, 过于细分的学科教研室有悖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潮流, 同时也对申报重大课题和联合攻关产生一定的阻碍因素, 且学科分散。有些学校一个学科分散在几个院系和教研室, 如有些学校的产业经济学往往分属三个学院:农业经济学属经济学院;流通经济学属工商管理学院;工业经济学又在另一个学院。学科建设与评估工作开展的时候, 要集合几个教研室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和汇总, 不利于学校“拳头产品”的形成和强势学科群的培育。现行教研室不仅难以落实课程建设责任, 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而且单一分散的教研室更难组织教师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创新研究。

3 对构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思考

优秀的基层学术组织, 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组织保障, 也是教师锻炼成长的载体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 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环节。全国许多高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些高校将原有的教研室改革为研究所;有些高校设立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组织;还有实行教授研究室制度的, 如沈阳师范大学就设立了教授研究室, 以教授研究室作为最基本的学术组织, 将学术管理与学术权力直接下放到教授的手里等。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重要的原则是注重需要而不拘泥于形式, 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采用多种形式构建新型基层学术组织。教师既可以根据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课程的方向, 参与相应的以教学为主的基层学术组织,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参与某个以科研为主的研究组织, 部分需要近期内在科研水平上有所突破的学科, 可以成立对应的研究所, 以潜力型科研骨干为主, 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积极性。同时丰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 扩大社会影响, 提升高校知名度。总的来说,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基层学术组织:

3.1 赋予教研室多元化功能

采用教研室、研究所还是其他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要根据各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采用多种形式来构建基层学术组织。总之, 不拘泥于形式, 注重需要。

加强教研室的组织教学的功能, 并赋予它多元化的功能。有的教研室不仅不能取缔而单纯成立研究所, 而且教研室的功能必须得到加强, 特别是一些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专业。如西南财经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西方经济学对财经院校而言意义重大。西方经济学如果发展不好, 将影响该校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的建设, 满足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教学需要。当然加强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的教学力量, 并不排斥进行西方经济学科研所的建设, 而且要引进高手, 赋予并加强教研室的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其他功能。

3.2 广泛设立各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课题项目小组

基层学术组织是一所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 它的内涵、性质、目标和管理水平, 直接决定着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水平。有的高校也设立了一些研究所 (中心) , 但很多研究所仅仅是三两个人进行固定某一学科的单一的研究, 并没有和其他的学科结合起来、融合起来、交叉起来进行研究。设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是构建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形式。如美国加州大学设立了很多交叉学科和跨系、科的研究组和科研协会;国内如东北大学组建了基于学科交叉的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研究所。

3.3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的研究院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或基地, 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中有利于科研和人才培养结合的有效形式。如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了一个儿童研究院, 这是一所整合了儿童文学、心理学、艺术学、学前教育学等各学科资源的跨学科研究院, 该研究院对儿童的问题进行研究, 是一个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需要说明的是, 这种特定的基层学术组织不一定依附于某一个学院、系, 但内部组织的协调很重要, 加强联系与协作, 形成有机的统一, 打破条块分割。换句话说, 建立新型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也就是打破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可以建立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以便更好地加强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 促进学科融合。

4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4.1 必须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 激发学校的整体学术活力

原有的校-系-室的管理体制下, 管理的重心更多是放在学校一级, 教研室虽是一级组织, 但没有行政权, 更没有独立的人、财、物权, 这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二元分割的局面。使相当数量的教研室效率不高、运转不灵。管理重心的下移, 基层学术组织可以相对自主地开展工作。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 如果仍旧按原来的行政命令“拉郎配”式的组合, 那将只会改变基层学术组织的名称或形式, 而不具有新的内涵和功能。首先,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在运行上建立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 以推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 避免过多的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多干预, 还基层学术组织以学术自由;第三, 赋予基层学术组织更多的权力, 真正实现权力管理和重心下移, 保证基层学术组织在学术上真正能按自己的意愿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4.2 选择好、使用好学科带头人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人员构成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 专指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建树且有声望的学者、教师;二是普通的科研人员或教师, 这是保证这个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的因素。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是重要一环。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招贤纳士、广揽人才, 不惜重金引进“海归”、博士。但笔者认为, 较之人才引进, 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是重中之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带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科群的崛起。有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的交叉和整合, 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 所站的学科高度都将对一所大学该学科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了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整个学科最不济也是“一头狮子领着的一群羊”, 也强过“一头羊领导的一群狮子”。

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很重要,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也很重要。学校要着眼于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最好是有多门学科知识和研究的基础, 或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潜力型研究人员。称职的学科带头人一方面是科学家, 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使用, 给予学科带头人一定的权利和物质上的激励, 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同时, 也要待遇留人。

新型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 必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和专业壁垒, 有效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做到学科之间有渗透、有交流、有融合。总之, 在我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发展的进程中, 每个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理性思考, 探索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尊重规律, 构建自身的新型基层学术组织, 形成自身的特色, 实现大学校内充分互动, 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能, 促进学校发展。

摘要: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细胞, 高等院校的微观层次, 它是否健全、合理, 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而存在一些问题, 应注重需要而不拘泥于形式, 构建新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并着重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管理重心的下移;二是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任用。

关键词:基层学术组织,学科带头人,管理重心下移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阎觉光.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伯顿克拉克杜德达斯.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何芳.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2.

[5]向东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属性透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3) :104.

[6]吴志功.国外巨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 1999, (1) .

[7]赫冀成.积极探索科研教学相融合的基层学术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05, (3-4) .

[8]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7) :16.

[9]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2

中北大学本、专科教学基层组织有以下四种:(1)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2)专业建设组(常设机构)、(3)课程建设组(常设机构)、(4)实验室建设组(常设机构)。每个教学基层组织的具体工作章程如下:

一、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

(一)性质

1.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各学院专业建设,特成立各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

2.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是在学院长的领导下,对本学院所办专业的培养方案的修(制)订、专业建设与改造、专业申报等工作进行指导的专家机构。

(二)职责

1.加强同校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等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联系。

2.根据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研究本学院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培养方案,研究和指导本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制)订。

3.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目标和国民经济及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审核本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对本学院的专业建设与改造、新专业的申报提出指导性意见。

4.审核本学院各建设组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

5.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研究并制定本、专科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本学院本、专科专业进行评估;对本学院的课程建设组、专业建设组和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

6.研究、指导其它与专业建设有关的事宜。7.审核实验室建设计划。

8.根据各学院自身特点,研究学院长交给的其他专项议题。

(三)组织机构

1.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若干。2.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学院决定,并由学院长组织聘任。3.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各学院办公室。

二、专业建设组

(一)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组设责任教师1名,负责该专业建设组的正常运行。责任教师由所在学院竞聘产生。对责任教师每学期核发专业建设工作酬金2500元。

2.专业建设组一般由5~20名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不少于5人。

(二)责任教师职责

1.负责组织建设专业建设梯队,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梯队要保持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2.负责组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负责制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教材。研究专业特色,组织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

3.组织专业建设梯队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优化专业教学环节,特别是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综合训练环节。

4.接受评估与考试中心委托,组织好命题工作。协助评估与考试中心做好监考工作。5.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考试结果分析。6.负责监控相关专业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7.提出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

8.负责规划、落实专业建设组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制定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落实专业实验室任务。

9.负责安全保密工作。

(三)考核与聘任 1.责任教师任期三年。

2.在任职期内,每年按职责考核评估一次(考核办法见附件1)。

3.每学期期末,责任教师应写出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

三、课程建设组

(一)组织机构

1.课程建设组设责任教师1名,负责该课程组的正常运行。责任教师由所在学院推荐或竞聘产生。

2.课程建设组一般由5~20名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不少于5人。

(二)责任教师职责

1.负责组织建设教学梯队,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梯队要保持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2.组织课程梯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特别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环节(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负责制订教学大纲,选用教材。

3.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供不同学生选学。同时,开设更多专题的选修课,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负责组织命题工作,并做好指派主考与监考工作。5.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考试结果分析。6.负责监控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7.提出课程实验建设计划

8.负责规划、落实课程建设组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9.负责安排落实该课程(课群)每学期的上课老师。10.负责安全保密工作。

(三)考核与聘任

1.责任教师由各学院组织竞聘,任期三年。

2.在任职期内,每年按职责考核评估一次(考核办法见附件2)。

3.每学期期末,责任教师应写出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

四、实验室建设组

(一)组织机构

1.实验室建设组设责任教师1名,负责该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责任教师由所在学院推荐或竞聘产生。

2.实验室建设组一般由5~20名教师和实验人员组成,专职实验人员与专职教师不少于5人。

(二)责任教师职责

1.负责组织建设实验教学梯队,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梯队要保持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2.组织实验教学梯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特别是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环节。负责制订实验教学大纲,选用教材。

3.负责规划、落实实验室建设组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

4.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选修课,供不同学生选做。5.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6.负责监控相关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7.负责本组范围内的各项安全保卫工作。

(三)考核与聘任

1.责任教师由各学院组织竞聘工作,任期三年。2.在任职期内,每年各学院按职责考核评估一次。

3.每学期期末,责任教师应写出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附件1:中北大学专业建设组责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中北大学专业建设组责任教师考核表

附件3:中北大学课程建设组责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4:中北大学课程建设组责任教师考核表 附件5:中北大学实验室建设组责任教师考核表

附件6:中北大学实验室建设组责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见教学质量手册)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3

[关键词]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院制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是高等学校最基础的组成单位,是高校学术组织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也是高校运行体系的重要环节。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状况。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水平高,就能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有活力,学校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创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突破制约学术功能充分发挥的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当前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应该注重教学、科研功能协调发挥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新模式。

一、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

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师会,此后讲座组织应运而生,成为欧洲各国大学的传统形式,并经殖民地政府或民间移植成为曾遍及全世界的学术组织模式。19世纪,美国大学里产生了学系并逐步成为主要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19世纪上半叶,俄国产生了教研室,成为前苏联传统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基层组织普遍采用的是“校—(院)系—所(中心)”三级管理的学院制模式。

建国前,我国高校基本上沿用欧美的学院制模式,大学下设学院,学院下设若干学系,相应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主要是系或研究所。直到1952~1957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学习前苏联经验,我国大学才取消学院建制,将一门或几门性质相近课程的授课教师组织在一起,组成教学研究指导组或教学研究室,后来统一变为教学研究室,实施“校—院系(所)—专业教研室”三级学术组织结构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教研室是大学教学科研组织中最小的单位,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实体,所有教学科研人员都归属于各自的教研室。教研室这一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结构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按照这种模式,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院系一级机构是根据二级学科专业甚至三级学科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研究所一级科学研究机构是所、中心、实验室,以学科为单位,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并组织研究活动等,不进行本科教学但进行研究生教学;专业教研室则进行教学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围绕本科生教育,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组织教学、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承担单一的教学任务,不承担科研任务。

1985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高校专业调整后,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相继出现了教研室改造、创建研究所(室)、调整撤并专业、分合增建学系、恢复兴办学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来被废除的“学院”得以恢复,大学逐渐实行学院制改革,即“校—院—系”三级学术组织管理模式。

当前的情况是,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虽然几经变革,大部分高校在表面上恢复了学术组织的“校—院—系”三级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传统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很多高校不是通过系的合并组建学院,而是简单地把原来的系升格为学院。实际上学院是系的翻牌,系是教研室的翻牌,组织名称发生改变,形式上变了,但专业口径没变,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的高校在学院设立后,原有的本科教学模式没有变动,教研室仍普遍存在,因而在我国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中,“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四层次结构模式仍占据较大的比重。

二、我国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现状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学传统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已不适应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形式和新特点,难以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更无法促进高深学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主要表现如下。

1. 基层教学组织松散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是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但多数院校的学院下仍设系,而且有的学院是实体,有的系是实体,有的高校学院下设直属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往往一系或一所(中心)跨多个专业,或几个系、几个所(中心)同办一个专业,职能交叉多,组织功能不协调,工作效率低,造成谁都在管而谁都没有管实的现象。另外,由于基层教学组织松散,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的、教改任务、各种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往往只是少数人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整体实力体现不出来。

2. 教学资源分散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等往往是由多个学院、系或研究所承担。因此,谁来组织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是不确定因素,归属不明造成谁都说了算又谁都说了不算,难以形成推进教学改革的合力。另外,学科、专业面拓宽后,教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等教学资源未能及时优化组合,或造成资源不足,或造成资源闲置。

3. 教学科研不协调

现行的高校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往往重科研轻教学,甚至只从事科研不从事教学,反之只从事教学不从事科研,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先进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补充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专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学生接受的仍是灌输教育和传授一技之长的专业化教育,不能通过教学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安排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

各高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实验教学并未与之配套调整,实验教学仍维持原有的体制和机制,教学内容陈旧、资源分散、管理不顺、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三、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的构建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以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的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学科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层次。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较多,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开发系统和机构,有学科带头人,大多数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备一定的整体水平。

教学研究型大学偏重于教学,在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力量与水平,开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科学研究及技术革新工作。在教学改革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构建与其实现教学科研功能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形式。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构建需充分体现其规模适中的优势,减少组织层级较多带来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原则

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育人活动的载体,也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两翼。高等教育对知识门类的划分与基础教育相比更加细腻,需要实施科学的教学,对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探究。高等教育要创设一定的组织形式,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交互活动的环境空间,使二者能够有效运转、协调发展。

2. 教授发挥主体作用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表明,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科研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支撑大学发展的首要资源是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中,教授是教学经验丰富、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前沿的中坚力量,他们有权利、有能力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发挥多少,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质量、声誉和生命。大学教授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要使教授的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大学教学和科研的主体。

3. 资源配置科学有效的原则

大学除了需要以教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外,还需要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是为人力资源服务的。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就要依据系统性原理科学配置其他资源。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的管理过程也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有效,不能仅靠组织的形式,还要靠维系组织运行的内在机制。所以,大学组织形式的确定需要辅以有效配置资源的激励机制,创建一种公平的人际氛围,进而激发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积极行为。

4. 全程管理便捷系统的原则

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益。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构建应当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必要的条件,即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构建需要从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整体提高管理效益。据此,教学科研组织的规模、教学科研组织的层级、教学科研组织的沟通渠道等,均需要从方便、简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出发,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组织模式。

根据以上原则,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应体现以下基本特征:(1)更注重院级教学科研组织职能的发挥;(2)彰显教授治学的精神理念,强调学科带头人的凝聚力;(3)对拥有重要决策权的教学科研组织实施监督;(4)采用扁平化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使管理更为简捷。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的新模式中,应突出中层组织机构的职能,学校可以在学院一级设置由学科带头人或教授组成的决策机构,研究、决定院级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院级行政组织机构和系、研究所作为教学科研决策的执行机构。系下还可设课程群或课程组,加强课程整合和拓展,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组织模式由于管理层级减少,权力分解至院所,更容易调动教授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校决策能较好地得以贯彻和执行。校长则可以集中精力组织校级教学科研组织,定期讨论或决定学校的重大事项,把握办学方向。但这种组织模式由于结构扁平,管理面较大,所以在控制上可能出现困难。为此,需要强化纵向与横向上的监督职能,以保证教学科研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 陈何芳. 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 王晓敏. 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问题探析[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姜茂发,王芳. 新型教学基层组织与教学运行机制的设想[J].中国高等教育,2003(3),(4):39-40.

[4] 邓美凤,赫冀成. 加强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的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206-208.

[5] 杨颖秀. 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运行模式及特征[J].高教探索,2007(5):41-43.

[6] 李正,刘思安.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69-72.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4

德国大学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大学一样, 是中世纪的产物。建于1348年的布拉格 (Prag) 大学是当时德意志帝国境内的第一所大学。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建揭开了德国大学新的一页。德国大学的声望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达到了顶峰, 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认为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传统德国大学组织的典型形式是以教授讲座为核心的研究所,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日后德国大学兴盛的最基层的学术组织保障。研究所 (Institute) 一词在自然科学领域使用得最为普遍, 而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设“习明纳” (Seminar) , 在医科类似机构被称为“医学研究所” (Clinic) 。

二、以研究所为核心的德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的形成

与最早创办大学的意大利、法国相比, 德国大学的出现晚了约二百年。早期德国大学是在基督教会的控制下生存下来的, 教会的教义是大学教学的基本原则。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德国大学成为以培养神学家和法学家为目的的地方机构。随着新大学大批增加, 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大学讲座制开始出现, 表明哲学院的学术教学逐步专业化, 但是医学和自然科学在大学仍显得无足轻重, 划时代的学科——数学和自然科学仍被排斥在大学之外。

在洪堡大学改革前, 虽然以哈勒和哥廷根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术自由、注重现代科学和哲学等现代大学所具有的特征都已现端倪, 但从整体上看, 德国大学制度仍远离新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的改革势在必行。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开辟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确立了德国教育史上洪堡的大学思想。洪堡的大学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三条关于高等学校的办学原则中:第一是学术独立、自由与合作相统一的原则;第二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第三是科学统一的原则。其核心就是“教学自由”和“教学与科学相结合”[1] 。柏林大学的成功, 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典范, 新的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精神在德国大学蔚然成风。科学研究职能在大学的确立无疑成为洪堡时期大学改革运动取得的最卓著的成果和最明显的特征。

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 使得创造性的研究和发表新知识的理想逐渐树立, 这种理想日益成为衡量教授和优秀学生的荣誉尺度。这种新的学术精神是通过德国大学的研究所和习明纳来体现的。习明纳最早见于格斯纳于1737年在哥廷根大学创办的哲学习明纳, 但那时的习明纳的预备功能多于研究功能。1820年后, 特别是在1850年后, 大学的研究所和习明纳明显增多。19世纪前半期由个人创办的研究所和习明纳多于由机构创办的, 到19世纪后半期, 由官方设立的永久性的研究所和习明纳成为主流。研究所和习明纳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认和资助, 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在大学的发展。后来, 获得邦政府支持的研究所和习明纳成为更正规、更庄严的组织, 不仅有专门的指导者, 还有专门的图书馆、场所和经费。政府的许多投资往往被指定用于特别的研究所和习明纳, 大学无权挪用或安排, 通过提供财政支持, 政府直接保留了监督研究所和习明纳的权力:研究所和习明纳的负责人向教育部负责。这一点至关重要, 主要的研究机构在大学内半独立状态成为德国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意义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所和习明纳的教授和学生不必过多地适应大学学院以及邦政府的要求, 这种半自治无疑鼓励和促进了研究自由。

三、德国大学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及特征

研究所是德国大学的最基层学术组织, 是大学运转的基本操作单位, 也是独立的研究和教学单位, 拥有全部必要的人员和设备, 如实验室、资料室、教室和研讨室等。从职能的角度看, 与美国大学的系起着相同的作用, 不过, 德国大学的研究所通常规模更小, 常常代表的是美国人可能称之为分支学科的那种领域, 如古代史、理论物理等。

在传统上, 研究所这一组织形式是以大学中的教授为核心的, 教授是他的研究领域的惟一一名讲座持有者, 同时也是研究所的惟一的负责人, 在他的领域中, 研究和教学由他负责, 整个研究所的课程设置、考试安排、教师的聘用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在教授的绝对控制之下。研究所中的人员是分等级的,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授下面有两类:第一类是教学和研究人员。进入较高一级但没有讲座头衔的那一类通常需要取得一种称之为“教授备选资格” (Habilitation) 的博士后资格, 这样他们就有资格作为“编外讲师” (Privatdozenten) 在大学中独立授课;不过他们很少是终身的, 而且常常不拿薪水。他们能否使用研究所的设施要取决于教授的意见。第二类是助教, 他们没有“教授备选资格”, 有时甚至没有博士资格。他们的任职由教授推荐, 并须与教育部长签订短期合同, 因而当然不是终身的。助教的工作完全服从于教授工作的需要, 他们通常不被看做系科或大学中的正式成员。这种正规、复杂的人员等级制在其他国家中是不多见的[2] 。

研究所和习明纳的迅猛发展, 改变了大学尤其是学院成员的生活方式。教授大部分时间来到研究所工作, 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坐在家里的书斋里。虽然同他们的前辈一样, 仍到大学各教室讲课, 但他们的习明纳和训练是在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所成为他们第二个家, 这里有专门的图书馆和设备供他们使用。在这里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在讲堂上得不到的与教授交谈的机会, 对博士学位申请者来说, 研究所更是不可或缺, 许多博士论文就是在研究所完成。

研究所和习明纳成为德意志帝国时代大学科学研究的摇篮和中心, 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麦克莱兰说:“作为学术和发现中心的德国大学的荣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大学古老的躯干里所包括的这些有生气的机构。”[3] “到1914年时, 一方面, 研究所网络似乎惊人地实现了洪堡的梦想, 使成千上万的学生和教授‘为科学而生活’;另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像1800年功利主义改革家那样, 期待它们培养受过训练的官员并对国家有益。”[3]

四、德国大学学术组织变革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生了变化, 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60年代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创设新制大学及学院, 如创立于1967年的康斯坦茨大学 (Universität Konstanz) , 基本仿照英美模式建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大学——学部 (学院) ——学系, 其学术组织的重心放在学系一级, 学部一级采用学院模式, 但基本上只是具有某些行政权力, 一般不参与学术权力的划分。这一点与英美强调以学院一级作为学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不同的, 被称为康斯坦茨模式。至20世纪90年代,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即将原来的学部 (Fakultät) 按学科发展和需要划分为规模较小的学系 (Fachbereich) , 同时, 将原先隶属于学部的研究所独立出来, 取得与学系同样的地位, 形成了“大学——学系/研究所”的两级结构。这种扁平化结构模式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也有利于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这种结构以汉诺威大学 (Universität Hannover) 为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 柏林工业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改革后, 它的传统学部被撤销, 设置22个学系, 至90年代又合并为15个学系, 形成了“大学——学系——研究所”的结构模式[5] 。但是, 进入新的世纪后柏林工业大学再次改革组织结构, 撤系重建8个学部, 完成了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回归”, 个中意义, 值得深思。

五、研究所体制对德国及世界大学发展的影响

1.研究所体制是德国传统大学精神的体现

传授知识是19世纪以前大学的惟一职能, 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德国大学开启了世界大学的新模式, 科学研究成为现代大学的新职能, 教学与科学相统一成为德国大学的办学原则, 也是世界大学遵循的原则。从19世纪起, 德国的大学首先被看做为从事科学的机构, 科学研究占有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这已成为德国大学的本质特征。所谓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实际上强调的仍是科学研究, 让教学成为科学研究的过程。

科学研究职能在德国大学的确立, 是与德国研究所体制的逐步建立密切相关的, 早期正是研究所体制的建立为教授和学生追求科学提供了场地和条件, 此后在大学产生了新的教授角色概念, 研究未知、探索新事物、不断探索着逼近真理、增加新知识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义务, 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状态, 甚至具有一种使人得以永生的神圣性。如今研究所仍是德国大学的最基层的学术组织, 是德国大学中科学研究活动的核心组织单元, 也是德国大学模式的体现。

2.研究所体制是德国大学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保障

自由的原则从哈勒、哥廷根大学时代起便开始上升为德国大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随着柏林大学的建立, 这一观念逐渐成为德国大学不可动摇的核心价值。由于德国大学中教授是他的研究领域中的惟一一名讲座持有者, 同时也是研究所的惟一一名负责人, 在他的研究领域中, 研究和教学由他负责。研究所所长与大学其他官员如院长或校长不同, 不是根据资历或在大学中的地位, 而是根据专长选拔研究所所长, 而且研究所或习明纳与政府有密切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授予他们某些特权、资源、设备以及人员, 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护。德国大学的教授是终身职位, 在基层学术组织中享有极大的学术权力, 并有权参与大学行政事务的管理。因此, 研究所体制是德国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保障。

3.研究所体制是德国大学水平的基石

洪堡大学的传统思想与德国大学学术结构密切联系。洪堡改革的根本思想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以研究所为核心的基层学术组织;教授治校的传统也一直为德国大学所推崇。这种组织形式使教授集研究与教学于一身, 它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教授的自由与权力。这一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德国的科学发展, 也有效地提高了德国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研究所成为德意志帝国时代大学科学研究的摇篮和中心, 因此德国研究型大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机构模式, 德国大学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部42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 有14人是德国学者。法国和英国分别是10人和5人, 美国仅2人。值得注意的是, 德国14名获奖者全部是大学教授, 仅柏林大学就有8人。

4.对世界各国大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国大学制度的精髓是学术自由的原则, 这是在当时英国、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这种制度使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 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学效仿的榜样。美国大学结构的重建深受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其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的建立就是把德国的专门研究和高级训练模式同原有的英式学院结合起来的结果, 并创立了灵活的教学科研体制——学系 (Department) 。美国学生大量进入德国大学留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年间留学德国的美国学子就有10000名, 仅柏林大学就接纳了5000名美国学生。在10000名留德学子中, 不少人后来担任美国一些重要大学的校长, 其中大多数成为将德国大学体制移植到新世界的热情的提倡者, 直接参与和领导了以德国大学为榜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美国学生进入德国大学不仅给美国, 而且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持久的影响。

德国大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的改革 (1917-1923) , 不仅是北京大学, 而且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乃至学术和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具有深远意义。由于蔡元培在此前留德数年, 其大学思想明显受到德国大学观念的影响。另外,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建立时就有“远法德国, 近采日本”之说[6] , 原因是, 由于条件限制, 当时中国不可能直接取法德国, 只能主要依照日本的榜样来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制度;同时, 中国人也很清楚, 日本的新教育体制是以德国为蓝本的, 所以学习日本既是一种便捷策略, 也是对世界先进教育制度的间接效仿。

六、结束语

德国大学研究所模式是现代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典范, 在历史上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使德国大学一度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典范, 推动了德国经济和科学的发展, 对世界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德国的学术组织结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 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世界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民主化运动、信息经济的发展、知识增长以及教育管理的政治化倾向等等, 使得德国学术组织结构不断变革, 这种变革是在政治、行政、市场和学术等多种内外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并且深受德国高等教育所处的现实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变革策略, 它吸收了美英大学的高效行政管理模式, 以学科发展和跨系乃至跨校的多学科交叉、合作来推动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保持了德国大学传统特色的优势——研究所模式。

摘要:作为德国大学最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所模式体现了传统德国大学的本质特征, 其独特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使其成为现代大学学术组织和大学制度的典范, 对德国大学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且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之中。

关键词:学术组织,大学制度,德国大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洪捷.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 1994, (3) .

[2][加]约翰.范德格拉夫, 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4]Charles E.M cC lelland.State, Society, and Un iversity in Ger-many[M].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s, 1980, P.286.

[5]http://www.tu-berlin.de.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5

1、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国际日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2、聆听智慧之音 践行博爱之情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3、促进社会发展 关注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教工第四党支部

2008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

4、学思相长 学以致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经济学院机关第一党支部

09硕研第一党支部 09级硕研第二党支部

5、师生联合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共建学习型党支部

经济学院机关第二党支部 2007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

6、德之追寻 行之传承——构建当代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本科生党支部

7、视野超越国界 理念引领未来——国政教工党员共探国际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教工党支部

8、发挥教师党员奉献精神 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社系教工党支部

9、情系农民工——农民工法律维权援助及关爱农民工子女

法学院行政党支部 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

10、弘扬国学精神 开展高校国学教育调研 全面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教师)党支部

2009级硕士生党支部

11、品悟经典 正本清源——重温国学马列经典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系列活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2008级学生党支部

12、感受家乡的“古韵今风”——家乡传统文化建设与保护调研实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工党支部

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

13、争做山大“有型”人 与校与国共发展

外国语学院2007级英语学生党支部

14、开展“趵突论坛”系列活动 促进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外国语学院趵突泉校区党支部

15、“道德学术 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主题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党史学习研究会党支部

2008级硕士党支部

16、树立科学人才观 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应用型数学人才培养模式

数学学院应用数学教工党支部

2007级本科生党支部

17、迎接建校110周年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社会实践

数学学院系统与运筹学党支部

2009级硕士第一党支部

18、学《纲要》迎校庆 以党风促教风、学风

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第二党支部

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党支部

19、凝心聚力促和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物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

20、发挥党支部作用 提高研究生学术规范及创新能力

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

21、乘校庆东风 升学院实力 促学科发展

化学与化工学院机关党支部 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

22、加强国防生党支部联建 促进国防生全面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生党支部

23、发挥党员先进性 领航就业新时代——深入开展“搭建就业指导和实践平台”党员系列活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级党支部

24、师生支部共建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架设大学生与机关干部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关党支部

09级硕士应用党支部

25、面向IT企业需求的高校IT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与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

08级软件与理论硕士生党支部

26、小清河济南段生态调研

生命科学学院08级本科生党支部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教工党支部

08级硕士生党支部

2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工科本科生专业素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教工党支部

学生本科07级党支部 09硕士加工党支部

28、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探寻山大人精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09级本科生党支部 09硕士材料学党支部

2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工科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新型人才基地发展道路初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本科生基地班党支部

金属材料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30、依托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平台 在服务“一区三带”中提升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

31、依托校企合作 在服务企业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研究所党支部

08硕士车辆化机党支部

32、构建新型师生交流沟通模式 培养制造产业创新实践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党支部

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

33、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所党支部

电子所党支部

3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旗引领青年成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学生08党支部

本科学生09党支部

35、关注学习困难生 实施“三位一体”助学育人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过程控制所党支部

本科生07级测控党支部

36、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7级本科生党支部

公安处党支部

37、能动学院机关“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探索与实践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

38、特色人才培养 卓越精神追求

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09级党支部

电自研究所党支部

东方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党支部

39、不断增强机关服务意识 努力满足师生最大需求

电气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

电自研究所党支部 学院实验中心党支部

40、师生联手共建学习型支部 加强科研训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电气工程学院08级本科生党支部

电气实验中心党支部 山大电力公司党支部

41、回顾发展历程 凝练核心精神 打造创新团队

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中心教工党支部

博士生党支部

42、感悟创业情怀 对话优秀校友 优化人才培养

土建与水利学院水利工程党支部

基础教学党支部 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

43、师生携手服务地方发展 修身立德共建绿色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环科党支部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44、爱我山大 共建山大——向山大建校110周年献礼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45、推广预防保健知识 引领健康时尚生活——庆祝山东大学合校十周年科普宣传活动

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46、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师生共建学习型党组织

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47、医学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培训和指导

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党支部

48、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推动人体解剖学科全面发展

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

49、走进临床一线 构建和谐医患——临床医学生的医者印象

医学院齐鲁医院学生党支部

50、为校庆献礼 为党旗添彩——口腔医学院学生党员庆祝建校110 周年、合校10周年系列活动

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

七年制党支部 本科生党支部

5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医改党员做表率——开展口腔临床路径试点

口腔医学院口外党支部

52、让烛光点燃希望——扶病助学志愿活动

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 低年级学生党支部

53、日趋国际化状态下中国特色高校二级学院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学院行政党支部

教工党支部

54、发挥“导师制”全员育人优势 培育药学精英人才

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55、寻访校友足迹 品味山大精神

药学院机关党支部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56、创“五个好”学习型党支部 做“五带头”知识型党员主题活动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学生党支部

信息管理系学生党支部 旅游管理系学生党支部

57、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探索专业建设新思路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工党支部

58、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新模式探讨——以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为例

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工党支部

59、创新基层党建 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体育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

60、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我为历史配插图活动

艺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07级学生党支部

61、用爱与责任为青春导航 让党性在岗位中闪光——争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真学习者、坚定信仰者、无悔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支部

62、开展五大系列活动 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党支部

6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级研究生党支部

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64、构建党员教育与管理网络平台 增强党员教育活动时代特色

图书馆文理分馆党支部 文献技术中心党支部

65、追思红色记忆 加强阵地建设——文史哲研究院党员思想教育系列活动

文史哲研究院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66、携手共建学习型党组织 促进国际化素质提高

机关党委学校办公室党支部 外语学院2007级英语学生党支部

6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改革 优化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机关党委教务处党支部

68、百年迎巨变 十年筑平台——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机关党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党支部 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第二党支部

工程训练中心第三党支部 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党支部 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

69、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调查研究——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感悟十年发展·创新党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山东大学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临时党支部

70、以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后勤党委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 71、完善民主办伙体系 提高师生满意度

后勤党委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

72、打造学习型后勤机关 创建活力型后勤队伍

后勤党委机关党支部

73、强化支部作用 提升服务质量 创建和谐氛围

产业党委山大华特第六党支部

74、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加快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二支部

75、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 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工程训练中心第三党支部

76、使命·奉献·成长——身在海外心系山大系列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77、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才优势 为平阴县新农村建设服务

离退休党委中心校区党总支

78、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离退休党委

79、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为老干部亲情服务工作

离退休党委趵突泉校区党总支

80、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党支部 81、实施德育导师制 探索特殊学生转化新途径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支部

82、党员精品课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

83、传染病防控党员示范岗

校医院千佛山党支部

84、“家庭医生”一对一 贴心关怀老干部

校医院第一党支部

85、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服务质量 争创文明窗口

第二医院第九党支部

86、积极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促进医院、科室持续发展

第二医院第三党支部

87、服务促进和谐 团结保障效率 创新赢取未来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6

一、 两种模式比较

行政模式和学术模式在组织运行要素方面有以下不同,见表1:

比较两种模式反映出以下几种关系:传统行政模式下的教研组织被视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突出领导者的行政权力,利于政治管理,个体主要以科层制的服从工作为主,信息的传递是单一的直线式,资源的分配由上至下,个体只能在非正式群体里寻找宽松的环境和自由交流。这种模式显然不是按着从事知识活动的规律而设置的,在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显然不会活跃学术与科研。而学术权力模式恰恰能够满足信息社会开放性的要求,将组织视为一个同外部环境资源广泛交换的系统,它适应了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个性化劳动和创造知识的特点,符合知识的生产、传播与积累的科学规律,按照有效率地创造知识的原则,将每一个个体视为自我管理的主体进行资源优化组合,给予他们宽松自由的空间,成员个性化的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组织形散而神不散,以能力和学术成就树立领导者的权威,进行团队式的管理。显然,学术权力模式比起传统行政模式更富有活力和进步性。因此,进行改革有其必要性和进步意义。

二、 教育行政管理理念及改革可选模式

大学教育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满足培养各个层次不同人才的社会需要,它直接涉及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改革的趋势是从传统行政模式向学术权力模式转变。从学院层次看,学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既存在着一致也存在着冲突关系。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一定的分配资源的权力,需要进行行政管理才能使组织正常地运行。但是,对于行政管理的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决定二者之间关系匹配的关键因素。对权力的价值理念不同,对民主与集权的偏好就不同,对基层教研组织管理的原则也会不同,见表2:

表2说明,在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不是要不要和要以谁为中心的问题,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还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行政管理的理念不同,对模式的选择也不同。这种认识对实践过程中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顺利与否、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表现为以‘科层制’架构起来的组织性,以及以学科、专业、‘学问’营造的无序状态。”这一组织特征“使得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大学既要行使以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学术权力,又要行使以制度效率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权力,二者共生共存于大学组织之中”[1]。我国的高校(除民办外)一直是国有事业单位性质,至今教育体制和教育行政设置都由教育部负责,长期以政治行政权力领导教育,教学体制和学术研究体制与政府机构相对应的层级设置,忽视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的特定规律,强调政治性为第一位,学术权力第二位,这必然束缚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迅猛的科技发展、全球化和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传统的压制人们思想和学术发展的循规蹈矩的行政命令方式已经成为阻碍。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改革的发起者和权力资源分配者,尽管发起者意识到学术权力的运行模式对优化教育资源的优势,但在政治权力惯习对教育的约束下,传统行政力量仍然强大。所以,改革不可能完全选择纯粹理想化的学术领导权力模式。从改革的实践看可以进行三个模式选择,见表3:

将权力集中和集中程度两个因素作交叉分析,生成集权型、分权型和混合型三种管理类型,他们分别对应行政领导权力模式、学术领导权力模式和混合领导权力模式。通过表1的要素对比,学术权力模式比起传统行政模式更具有优越性。但是,受历史上政治化倾向的惯性影响,学院改革定位在学科群体和学术机构与教学行政单位两种功能并存上面,基层教研组织实际在这种双重领导权力模式之下进行。

对于中国曾经的高度政治化教育管理体制,混合性双重管理模式标志着传统行政权力模式已经向学术权力模式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相容、抗衡、冲突与调和等诸种关系,直接对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效果产生影响。从发展趋势上看,以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权力模式为中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认为,基层教研组织改革应当是学院制教育组织结构的系统改革,从教育理念、价值观和具体制度改革到评价监督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设计。许多研究者常常拘泥于教研室层面改革的层次来认识问题,这只在微观的操作性层面比较有效。

三、基层教研组织改革后的特点

我国建国前后实行不同的大学学术组织建构,1949年前,采用的是英美学院制的“校—院—系—所”模式,相应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主要是系或研究所。建国后,学习苏联实行“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学术组织结构模式, 取消了学院制,专业教研室成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形式,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80年代后期,高校开始了学院制改革。在结构上由原来的“院—系—室”行政色彩较浓的机构设置改成“院—学科梯队—项目组或专业与课程群负责人制”的教学与科研整体结构设置。改革后的情形是院、系仍然存在,增加了科研学术团队,出现了多个学术领导核心。所以,在组织内部仍然形成了两种权力并存的局面,本文称之为混合领导权力模式即在学院一级的教学单位内,既存在一套党政行政管理权力系统,同时也存在一套学科梯队或研究基地等学术权力系统的情况,二者在一个组织内部形成两个权力发源地。基层教研组织(原教研室)现在改为学科梯队或课程组或专业负责人等突出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权力团队,使学院制组织结构开始扁平化。为了彰显由行政管理权力向学术管理权力的改革,许多高校还成立了教授委员会参与行政决策和管理过程。改革后双重权力体系下的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的学术基层教研组织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功能性交融。功能性交融的基层组织是根据组织的效率需要去配置功效不同的权力要素,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进行系统运行。对于教学与科研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性质决定了行政权力特别是政治性的教育行政不应当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只有行政管理为科研教学服务才能使教研组织的效率得以发挥。功能性交融组织能够合理地运用组织系统资源,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度优势与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将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降低到最小,有效发挥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效率。功能性交融不同于机械性混合并优越于机械性混合。

第二,组织结构呈现为直线式与项目组式交叉,基层学术组织打破了传统行政科层模式并与学科研究项目矩阵模式交叉形成混合型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更加趋于扁平化。

第三,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组织成员中兼具管理主客体身份的人员在增加。自主权力主体地位上升。

第五,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个性化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这就扩大了组织对外开放的边界,增加了组织向外界获取资源的领域和资源交换能力。

第六,形成多权力领导中心。院、系、学科梯队、项目组、专业课程负责人制等多种形式构成不同的领导中心,使得资源的分配分散化、均衡化,使形成不同对象的利益群体都有受益的可能。

第七,教学和科研的研究性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

第八,在大学基层教研组织形式改革后,特别是研究型为主的团队,也存在课堂教学受冷落的现象,造成科研与教学之间不相融合的矛盾。

总之,基层教学和科研组织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学术为中心,提高学术的地位和权力。在双重权力关系运行下,在基层教研组织结构由教研室改为学科梯队、课程组之后,仍然有约一半以上的组织处于改革效果不佳状态。

四、对基层教研组织改革效果的制度分析与管理策略

组织社会学理论认为,组织结构与形式是权力关系的体现,当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取代旧有的组织结构形式的时候,必然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反映出冲突双方权力效力的大小。基层教研组织改革的不佳效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两种权力关系的调适、两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状态对科研基地和学科梯队改革的绩效构成压力。在改革和不改革或改革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参与者们根据选择后的最大收益,采取了不同的选择策略。

1.组织满意和路径依赖

从建国后高校发展史上看,人们在认识观念上、管理机制上和利益分配上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习惯,组织本身也存在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尽管组织这种形式本身是因为效率而设置的,但是组织在持续运行后常常留恋于这种已有状态 ——“组织满意” 而不思进取,这反而破坏了组织的效率。打破这种路径依赖需要转变认识观念、冲破既得利益群体的束缚,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所以,即便是双重领导权力对组织也有两种倾向的认识和管理:一是倾向行政权力的人认为管理就是服从科层权力,并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管理组织资源,强调科研学术权力服务于行政管理权力,常常用行政手段压制学术权力和资源分配。二是倾向学术权力观念的人认为管理就是服务。在实践中,有的基层教研组织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学术权力淡化行政领导权力,充分尊重了知识传播和创造的规律,强调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认为行政管理的一切都应为教学科研服务,行政权力不应凌驾于学术之上。可见,即便在混合权力模式下,也会产生偏学术权力或偏行政权力的组织运行情形。与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目标对应,偏学术权力为核心的组织改革的动力强,效果显著,反之,则效果不佳。

2. 既得利益群体左右决策权力

既得利益群体的压力关乎改革成败。学院制改革的实质是分权,将过去长期受控制的学术权力从行政权力的控制之中释放出来,因此,对学院制改革而引发的基层教研组织改革,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改革的效果是既得利益群体和新制度设置之间力量较量的结果。改革效果差说明尽管组织在结构形式上有了变化,但利益和权力仍是核心,既得利益者的力量起主导作用。由长期的行政教研体制造就的既得利益群体常常左右行政决策和决策执行,使学术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如,在一些高校成立的教授委员会对教育行政决策的作用并不大,在与行政权力的较量中往往失败。既得利益者在改革中运用的选择策略就是形式化,即实质教研改革内容的虚化,它得以实现是因为组织本身存在着可以被利用的缺陷。

3. 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之间的内在冲突

制度学派的观点认为,任何组织都会面对两种不同的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效率,是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制度环境是组织制度化过程,制度化是组织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的公认、赞许的形式过程,通过与外部的交流,组织获得稳定的存在形式。组织就是在不同环境压力下开展活动的[2]。由于两种因素对制度要求的规则不一致从而产生矛盾冲突。制度环境要求组织必须服从“合法性”机制,即采取为环境制度“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样做对组织内部的运作是否有效率。技术环境要求效率,而制度环境常常要求组织耗费资源去满足合法性。如果合法性和效率之间比较一致,那么组织运作就是顺畅和有效率的,如果合法性和效率之间不一致,为解决这种冲突,组织采取如下对策,见表4:

可见,组织本身存在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冲突,影响了组织改革的效果。从学院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的改革来看,首先,拥有行政权力优势的既得利益者们能够采取将内部运行同组织结构分离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按照上级改革的要求改组基层教研组织,在形式上建立了基层学术新组织模式,定立新的考核和奖惩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上并不按照教改的要求真正落实。这种形式的合法化对组织效率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却满足新制度环境对组织合法性机制的要求,保护原有组织平稳地存在或缓慢地发展。所以,改革的结果必然是“新瓶装旧酒”。其次,增进效率的成功改革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忽视正式组织结构的规章制度和任务要求,在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过程中,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效果较好的组织却常常冷落学院最基本的教学活动,科研与教学融合问题是基层教研组织改革后必须面对的。科研主导型基层组织如何进行教学服务,教学主导型如何进行科研考核都是直接制约基层教改效果的管理因素。

4.行政权力对应于制度环境的要求,而学术权力一般与技术环境要求相对应

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是在大学学院中进行的,学院制的领导和管理就是对两种权力关系的配置和实际运用,它对改革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首先,权力配置。基层教研组织改革要求学院以资源优化为中心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分离,以保证组织结构设置原则、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的顺畅,改革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弊端,实现以教授治学强化学术权力、学术自由与学术制度创新。否则,任何形式化的改革都有悖于改革的初衷,基层教研组织改革只是装点门面。要特别注意基层教研改革过程中两种权力的变相集中,特别是行政领导者的权力配置。在实践中,学术组织行政化问题比较突出,学术委员会也会受行政权力的掣肘。

其次,分权基础上的决策机制。分权的权力配置用来保障平等的主体关系,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分权才能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互相监督与制约的关系,任何一方权力的高高在上,都会加大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行政权力主要表现在人事选拔、财务等的经费分配、考核和岗位评聘奖励等具体措施上,它的实施对行政权力是否服务于学术与教学研究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再者,以教研职业的科学规律和社会角色期待统一观念,用观念共享机制调节反对者和赞同者之间的冲突,切忌仅从功利性的利益得失出发来整合组织秩序。尽管人们总是出于对利益的考虑进行选择,但创建一种新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在超越任何个人既得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必须用共享观念达成基本同意,才能保证新制度的形成,高校基层学术制度的改革也是如此。

总之,学院应该从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出发,从观念、组织权力结构设置和实际运作机制三个基本方面入手为基层教研组织的改革提供支撑。

摘要:学院制下的不同行政和学术的权力模式具有制度化的影响力。文章通过比较,对双重权力运行下的基层教研组织改革效果进行制度分析,认为,在学院组织内部,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行政权力对应并适应于制度环境的要求,学术权力对应并适应技术环境要求,两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状态对科研基地和学科梯队制改革的绩效构成压力。在改革和不改革或改革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参与者们根据选择后的最大收益,采取了不同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大学,基层教研组织改革,制度分析

参考文献

[1]柳友荣.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交叉,还是全异——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权力问题追问[J].江苏高教,2009,(4):14-17.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研究 篇7

一、组织文化及大学基层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 组织在生产与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1]。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树立组织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在高教研究中, 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于“基层”。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指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大学基本实体[2]。大学是一个独特的组织, 它的文化有别于其他组织文化。以知识任务为中心, 有关系统操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事实是学科和院校的都会聚在基层操作单位, 即学术界的基本工作群体。由于知识体系及相关任务变得日益复杂, 学术性劳动分工在大学和学院内部以及院校之间加宽裂痕的特点日益明显。尽管学术系统的权力结构各不相同, 但其基本特征是底部沉重, 影响弥散和决策渐进。托尼·比彻认为, 关于大学组织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以院校为基础的研究、对教育者及他们的作用的描述以及对各学科领域的研究, 即院校研究、学术人员研究和学科研究[3]。

二、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要素分析———以某研究院为例

研究院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内设比较教育研究所、大学文化研究所、台湾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历史研究所, 省基础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 另有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省高校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省高校人文社科“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以及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等四个校级研究机构挂靠教科院。

(一) 亚组织文化

大学在现代组织系统中要获得它不可动摇的组织地位, 必须具有组织的理想辨认符号[4], 因此, 研究院作为符号的载体, 依托于校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 以高等教育研究为起点, 打造以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为特色 (特别是非洲研究) 的研究机构。综合高等教育研究与基础教育研究、国内教育研究与国外教育研究为一统, 以服务本地区为主, 并打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色大门。所属研究机构招生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为设立依据, 其他相应机构并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以《学科专业目录》为建制依据的基层学术组织也倾向于保持稳定, 对知识体系发展变化的敏感性相对减弱[5]。这是研究院的学缘文化。

(二) 教师文化

研究院研究人员来自于国内重点高校高等教育专业等相关专业,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原理与文化哲学等, 研究人员涉猎领域基本覆盖高教的各个领域。专业文化反应在个人身上形成特有的职业文化特征, 显著特征是对学术探究自由的追求, 将探究高深知识作为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研究院现有11名教职员工, 其中9名专职研究人员, 博士学位获得者8人、教授8人、博导3人 (另有共享教授3名, 兼职教授35名) , 相对来说学术队伍足够健全。研究人员文化包括学术团队文化, 学术团队成员拥有自己作为“学者”的信念和追求, 享有共同的使命感和学术规范是凝聚一个组织的核心力量与精髓所在, 是指导与支持组织成员自觉的行动和为组织积极奉献的动力[6]。研究人员是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其价值观、治学态度、行为方式可以很好体现组织文化。

(三)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讲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影响力, 宏观制度文化是从整个高教系统的层面讲, 国家层面或是高校这一层面对于高校的管理而形成的一种官方文化, 高校需要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来拥护整个系统, 健全的制度保障高教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制度主要运用权力机制和教育规章制度进行控制, 其中权力运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学校制度文化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 即很难随社会期待的变化作出立刻的应激反应[7]。在学校组织系统内部, 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播及文化内化功能的发挥则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学术组织通过文化功能建设自己的制度文化, 通过文化建设、传播与内化功能, 把制度文化转化为组织成员实际占有的素质文化。基层学术组织作为高校中承担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最基层组织, 制度文化才是根本保证。

三、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 开拓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特色

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能为组织所认同并共享的、对组织成员有巨大推动力的。它有六个明显的标志, 即明确的学校精神、共享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工作环境、群众认可自觉遵守的管理制度、协调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与热忱的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进取的学习型组织[8]。研究院作为学术文化的实体代表, 作为学术研究的重地, 需要形成基层学术组织特有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有特色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是这样的, 注重基层学术组织形成的历史渊源, 形成具有一流的学科特色文化, 还有一流的学术队伍。亚组织特色文化不仅反映了研究院本身的文化, 也是学者与学生的素质文化, 一流的文化代表着一流的团队与一流的组织。仅仅依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不够的, 还要有一部分传播作用的学生队伍, 能够把亚组织特色文化传播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学科文化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 他们的产生于出现有其必然性, 而不仅仅是因为研究人员的需要构建组织文化。

(二) 彰显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价值观, 教师文化的核心是教师的价值观。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 也是大学组织文化和教师文化的决定性因素。组织成员虽然是组织文化的受影响者, 反过来组织成员的素质状况也影响着组织文化的形成。学术团队是一个相互支持性的集体智慧得到最大发挥的组织, 学术探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与有效沟通, 通过交流与沟通达成心理默契,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发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团队文化建设中, 通过以有影响力的学术人员牵头申报大型与创新型课题, 构建研究人员合作与交流平台, 为学术团队建设创造合作的基础。奖励具有重点攻坚的团队合作项目, 以此来促进与激励团队合作。还有需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充分地把团体的价值目标在系统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传播和建设, 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团队的基本原则来实现团队的管理。

(三) 构建完善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整个研究院运作的核心, 保障组织中各个成员的学术利益以及学术影响力, 使整个组织系统能够协调有序的运行。发展相对完善的组织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因此, 在基层制度文化建设中, 首先, 需要健全法制、实行法治化、建立合适的、具有层次性的道德规范体系, 强化规范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其次, 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与不断完善, 对组织文化建设具备了体制和制度基础以及健康良好的环境。再次, 建立属于本研究团队学术评价与评估制度, 以此推动整个研究团队学术能力的发展。一种组织文化观被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后, 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与认同感, 使组织成员乐于参与组织的事务, 发挥各自的潜能, 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制度文化就是追求学术自由与自治文化的基础, 学术活动是建立在一种自由状态的创造性活动, 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才能够彻底实现学术自由与自治。基层学术组织作为二元实体组织, 制度是运行的前提条件, 只有健全的制度才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总之, 研究组织首先研究文化, 文化才是其根本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宗荣.用文化管理为教育发展打通血脉[J].人民教育, 2010, (12) .

[2]向东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属性透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3) .

[3]胡仁东.冲突与融合:大学组织的文化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 .

[4]任剑涛.大学组织文化与办学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5) .

[5]郑晓齐, 王绽蕊.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基础[J].教育研究, 2008, (3) .

[6]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1) .

[7]乐传永.学校组织文化功能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 .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8

1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是由老牌专科学校、部分成人本科院校和基础相对较好的民办高校原有的系、教研室等组织机构整合而成, 整合前的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性质、特征、功能、文化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整合后形成的新基层学术组织仍主要承担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及部分应用科研任务。但是,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入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原组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越来越成为制约新建科院校组织发展的瓶颈因素。再加上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偏向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

(1) 基层学术组织机构重复设置、运转不灵。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来源于组建前各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 这就出现学科或性质相同的学术组织合并的关键性问题, 是以一较强的学术组织为主, 其他学术组织为辅;还是搞平均主义, 各基层学术组织抽出相当力量的学术资源组合成新的学术组织, 或者其他的组合方式。在各学术组织的狭隘的学术利益面前, 大部分是不愿意做出让步, 他们会为本学术组织的继续存在而坚守。这样各组织学术权力的博弈最终导致基层学术组织机构的重复设置, 或者貌似一套班子形成的基层学术组织里面暗藏几股实力相当的小集团, 甚至出现一个学术组织几个学术带头人轮流坐庄的尴尬局面。基层学术组织的重复设置造成机构数量庞大, 职能交叉, 多头管理, 效率低下。

(2) 基层学术组织发展方向缺乏科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是升本了, 但是又很快“忘本”。升本后的新建本科院校随着身份的提升致使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 它们把自己的目标瞄准“211”“985”重点、研究型大学。除了其积极进取精神值得称道外, 留给自己的全是“一流难, 难于上青天”的感叹。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不顾自己现有条件和优势, 开始放弃学术组织的教学取向, 往科研上进军, 不惜为学校的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而卖命。目标偏向往往导致劳而无功, 劳而无果。时间久了, 基层学术组织就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和信心。最终导致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边缘化。

(3)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失衡。

新建本科院校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 基层组织的教学功能日益突出, 新引进学术人员多为刚毕业年轻的硕士生或博士生, 学术队伍的年轻化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强加给学术组织以科研任务, 又使组织人员无法静心教学和致力于教学方法的钻研, 这样一来,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教学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4) 基层学术组织评价机制错位。

受我国高等院校评价体系一直偏重科研成果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本是对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绩效评价也同样只看论文发表和项目成果的多少, 学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奖励直接和科研挂钩, 学术人员教学成果是得不到承认的, 于是, 科研游离于教学状态, 教学和科研就成为了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所以, 学术人员就只有牺牲教学和教研时间来进行科学研究, 以到得组织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这种畸形的学术评价标准促使部分学术人员追求学术成果量的绝对化, 最终走向学术腐败的道路。

2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对策

2.1 精简基层学术组织机构设置, 理清权责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的发挥, 新建本科院校庞大臃肿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必须要瘦身, 精简机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节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基层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同的学术组织, 相对集中为一个学术组织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职能交叉, 多头管理, 以达到提高学术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组织的最底层, 应该管理哪些学术事务, 管理到哪种程度;它们拥有多大的学术权力, 权力的界限在何处;学术人员应享受的学术权力在哪里, 能否得到保障, 他们又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基层学术组织管理的程序和方式如何等, 都应在学校规章制度做出明确的规定, 避免责任不清、相互干扰。

2.2 对基层学术组织要适当放权

权力配置问题是每所高等院校都需要面对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建本科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 新建本科院校的权力配置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校、系拥有较多的行政和学术权力, 它们完全以行政思维方式来“管制”基层学术组织, 基层学术组织只是一个用来服从命令的操作单位。研究表明, 学术组织的最佳结构是三级建制。而基层学术组织事实上的架空, 首先带来的是学校权力监督的缺失, 影响学术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学术权力的长期得不到保障还会带来整个学术队伍的不稳定。给基层学术组织以权力, 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创作积极性, 为基层学术组织的教研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社会服务, 申报科研项目等工作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 主要完善学术组织的权力约束和保障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缺失问题, 使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3 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教学功能, 兼顾科研

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教研室主要承担本、专科生的教学工作少数研究所、研究中心承担少量应用性科研任务。其实, 这种组织架构是基本适应新建本科院校的工作特点。为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根据学校教师结构和特长实行分流, 教学型教师组成教研室, 科研型教师组成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等基层学术组织。教研室继承自身的教学优势, 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对于科研任务, 要首先脱离出学科教研室归还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基层学术组织, 使其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另外, 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是教学, 要把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投放给教学工作, 尽量使科研围绕着教学进行,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真正出路。

2.4 建立基层学术组织侧重教学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都把科研成果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重要依据, 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列外, 学校对学术人员的绩效评价通过科研成果的量化来体现, 学术人员也只有把论文数量作为自己的唯一和最高的追求。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 部分科研人员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猎取论文方面。其实,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教学,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术人员理应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钻研上, 争取发挥出最佳的教学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评价标准的转向成为一种必然。思想决定出路。新建本科院校首先要做出观念上的更新, 革除任“论文”唯亲的思想观念, 彻底扫清制约教学发展的障碍, 形成全校上下注重教学的氛围。建立健全突出教学的人性化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从制度上保障学术人员的学术权力, 使学术人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总之, 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制度完善的双向合力定会推动整个学术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处于操作层第一线的基层学术组织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股最原始的动力源, 在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进程中贡献卓著。但是,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 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

参考文献

[1]王前新, 刘欣.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篇9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一) 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逐步兴起。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在对20世纪60-70年代的政治学集团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其他传统制度主义研究理论的批判和继承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制度主义认为, 围绕稀缺资源而展开竞争的各个集团之间的冲突是政治过程的核心, 某一政体的制度组织或政治经济结构是构造集体行为并产生差异性结果的主要因素。

历史制度主义主要内容包括: (1) 扩展了制度的概念, 认为制度是“嵌入政体或政治经济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规则、规范和惯例”[2]。 (2) 认为制度会以多种方式产生, 但不管是自发的还是有意识的, 制度的产生都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历史关系影响。而好的制度的标准是制度的可适应性和制度能否把观念转化为行动, 即在多大程度上, 制度能够制定出实践观念的有效政策[3]。 (3) 同时使用“算计路径”和“文化路径”来阐述制度与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算计路径”中, 制度为行动者提供了“与其他行动者相关的信息、协议的执行机制、对背叛行为的惩罚等等”, 制度影响行动者是“通过对其期望的改变而实现的, 即当某一行动者做出某种行动之后, 制度会改变他所持的有关其他行动者可能对此所做反应的期望”。在此路径中, 制度与行动者之间表现为策略性互动。而在“文化路径”中, “由符号、教义和惯例所构成的制度”为行动者提供了“道德或认知模板”, 用于对行动情景和自身的解释起到过滤作用。因此, “特定的行动是在经过制度的过滤后才被构建出来的, 制度不仅提供了何种策略才有用的信息, 而且还影响着行动者的身份认同、自我印象和偏好”。在此路径中, 行动者与制度的互动“不是完全策略性的, 而是受到个人世界观的限制”[2]。 (4) 认为制度变迁既具有路径依赖性, 也有“可内生地归因于由制度本身的运动所引发的变迁”, 即制度变迁“可归因于技术变迁、政治变迁和观察到的组织失灵”[2]。 (5) 倾向于强调制度给予了有些集团或利益以更多的接近决策过程的机会, 并倾向于强调某些集团的失利和其他集团的胜出[4]。 (6) 认为制度并不是产生政治结果的唯一因素, 而“倾向于将制度与其他因素一道定位于因果链之中, 社会经济发展与观念的分布也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2]。

由此可见, 历史制度主义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1) 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间的相互关系; (2) 强调在制度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 (3) 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 (4) 尤其关注用其他因素, 尤其是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因素来整合制度分析[2]; (5) 历史制度主义在强调对政治制度的重视的同时, 还特别关心制度之间的连接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历史制度主义“不同于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宏大理论和纯粹的微观研究”, 而是“一种重视中层制度的中层理论”, 从而“不但架通了政治科学研究内部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桥梁, 而且还为政治科学内部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沟通提供了中介”[5]。

(二) 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历史制度主义通过对旧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对新理论、新方法的吸纳, 形成了以历史为基础的结构性大事件分析法。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深层结构分析。

主要任务是“寻找制度背后更具普遍意义的基本因素 (制度的深层结构) , 然后用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因素来解释特殊的、复杂的制度现象”[6]。这一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和文化观念。

2. 路径依赖分析。

路径依赖有两种含义, 其中广义的路径依赖是指前一阶段的事件可能会对后一阶段的事件产生某种影响和制约作用;狭义的路径依赖则指一旦进入某种制度模式之后, 沿着同一条路深入下去的可能性会增大。我们重点对狭义上的路径依赖, 从制度固定之后的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动力机制分析。

制度在各社会集团之间不平等地分配权力, 从而造成权力的不对称与冲突。我们把国家视为一个行动者, 因为“国家具有自主性和能力;作为制度安排的国家, 也是一个社会制度的最大供给者”[3]。重点分析政府权力与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历程

解放前民国时期, 我国高校实现校—院—系三级管理。如1929年 (民国十八年) 7月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 规定“大学又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 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大学各学院及独立学院各科, 得分若干学系, 并附专修科。”[7]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几经变迁,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1949-1957年) :教研组成为基层学术组织。解放初期, 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 另一方面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 而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因此中共中央提出, 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8]80。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 高等学校的宗旨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的规定, 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 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大学及专门学院设若干学系, 其设立或变更由中央教育部决定之”;“教学研究指导组 (简称教研组) 为教学的基本组织, 由一种课目或性质相近的几种课目之全体老师组成之”, 教研组的职责包括“领导本组全体教师, 讨论及制订本组课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领导及检查本组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领导与组织本组学生的自习、实验及实习”[8]777。1952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进行有计划的院系调整, 由此, 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校 (院) -学系-教研组”三级架构, 其中教研组成为统一领导和组织高校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层单位。

2.第二阶段 (1958-1965年) :教研室成为基层学术组织。1958年到1960年, 我国试图突破苏联教育经验的局限性, 创立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开展了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1958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 规定“除了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旧归中央教育部或者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以外, 其他的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都可以下放, 归各省、市、自治区领导”, 同时改革统一招生制度, 一般的高等学校可以就地招生。当时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 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学校和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二是在教学方面大砍大并基础课程、削弱基础理论教学, 大搞现场教学, 忽视课堂教学, 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过多, 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降低了教学质量。三是在学术问题上违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错误地批判了一些专家教授, 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削弱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主导作用[8]234。在总结我国建国12年来高等教育的经验, 特别是1958年到1960年教育革命的经验的基础上, 1961年9月15日, 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讨论和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的指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简称《高校六十条》) 指出,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强调高校必须“以教学为主,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求高校“应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高校六十条》第五十三条规定:“教学研究室是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 “教学研究室主任的职责是领导和组织执行教学计划、选编教材、拟定教学大纲、编制教学日历等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组织教师的进修工作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领导所属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9]。1963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 (试行草案) 》。在这个阶段, 我国高校学术架构是“校 (院) —学系—教研室”, 其中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 职能开始有所扩展, 除承担教学任务之外, 还要承担科研任务, 当然科研主要是为服务教学。

3.第三阶段 (1966-1976年) :基层学术组织遭受“文化大革命”的极大摧残。“文化大革命”期间, 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简称为“工宣队”) 进驻高校。在“工宣队”领导下, 校系两级成立革命领导小组 (或教育革命组) 。许多学校拆散了原来的教研室和基础部, 把各门课的教师及学生混合编成专业连队和教育革命小分队, 大搞所谓“教育革命”, 把建国以来形成的高等学校教学组织、领导体制、规章制度全盘否定, 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明显下降[8]235。

4.第四阶段 (1977-1998年) :基层学术组织类型增多, 教研室 (组) 功能进一步扩展。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来, 特别是1978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高等教育拨乱反正,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高校内部的教研室得以恢复。与此同时, 一些高校开始在校内探索学院制, 1982年到1984年, 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和辽宁大学相继成立了经济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10]。1985年3月和5月, 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确有特色的精干的研究机构”[11];高等学校“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 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12]。1987年5月, 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两项重大任务”,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 一般由系或教研室 (学科组、专业组) 组织课题组进行”, 鼓励高校“为了长期稳定地在某些领域进行重大科学研究, 可以有重点地建立一些相对稳定、确有特色而又精干的专门研究机构”, 但这些研究机构“应与有关的系或教研室协调工作, 办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教学基地”[13]。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要“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14]。1995年我国《教育法》正式颁布, 明确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 包括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等等[15]。1998年4月,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以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明确提出“教研室 (学科组) 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作为教学基层组织, 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组织师资的培养提高及提出补充、调整的建议, 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相关实验室、资料室的基本建设等。”[16]在高校努力推进“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过程中, 基层学术组织的类型得到了扩充, 除了教研室之外, 学科组、研究所、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开始出现;同时教研室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 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

5.第五阶段 (1999至今) :教研室 (组) 逐渐弱化, 系 (所、中心) 成为基层学术组织的主流形式。1999年1月1日, 《高等教育法》正式实施, 对我国高校自主办学权在法律上予以确立。如《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 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17]。同年, 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 入学率接近15%”[17]。之后, 高校开始扩招, 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 高校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学院制”。学院制的基本框架是, 学校下设若干学院, 学院下设若干系、所 (中心) ;学校对全校进行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 学院是学校领导下的办学实体, 系、所 (中心) 是组织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校—院—系 (所、中心) 成为高校内部管理架构中的主流形式, 系 (所、中心) 成为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教研室 (组) 功能逐步弱化。

三、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制度逻辑

(一) 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深层结构分析

1. 经济体制。

1949-1978年期间, 我国政府一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形成相对单纯的关系, 其运行以政府为核心。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 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领导管理体制。1953年《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规定, 凡中央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教育的计划、制度、法规、指示或命令等, 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这一《决定》确立了政府管理部门在高等学校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并对各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1957-1978年间,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曾经受到政治运动和市场因素的冲击, 但是一再被政府强化和固化。甚至作为改革开放源头的1975年的整顿, 最初也是为了强化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18]。与此相对应,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和类型比较单一, 主要以教研室 (组) 为主。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 市场机制逐渐引入经济领域, 市场逐渐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在高等教育领域, 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开始松动, 高等学校也开始要求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 中共中央发布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1992年1-2月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后, 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在新的形势下, 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贯彻总的教育方针,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培养大批人才,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校不得不直接面对市场, 成为对市场需求能够做出灵活自主反应的独立的办学实体, 实现由“按政府计划办学”向“按市场需求办学”的转变。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逐步增加类型和形式, 以提高高校主动调适的能力。

2. 政治体制。

建国初期至1966年, 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得到了长时间的固化。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单一的公有制模式的复制, 所有大学皆为公立;二是将中央集权的力度贯通到基层的高校组织[19]。教研室 (组) 的设置作为苏联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之一, 被我国高校积极引入。教研室 (组) 成为最主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政府权力体系产生严重的功能退化和畸形化, 教研室 (组) 被彻底摧毁。1978年之后, 我国的政治结构由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转换: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在保持核心领导地位的同时, “开始自身领导与执政方式的渐变, 不再全能式地执掌政府和社会, 而是保持相对的超脱与界限”;另一方面, “执政党与政府、执政党与社会之间不再混沌不清, 开始形成恰当的边界关系”[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 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 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此背景下, 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渐得到扩大, 基层学术组织类型不再只限于教研室 (组) , 还包括学科组、研究所、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其他形式。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法》正式颁布并实施后, 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保障和落实, 基层学术组织类型更趋多样化。

3. 科技体制。

1949-1978年, 我国继承了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实行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 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开展, 带动科学技术的转移[21]。这一阶段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教研室 (组) 主要承担着教学任务。1978年3月,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 “在组织结构方面, 要改变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 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 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 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 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配置”。1985-1992年, 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1992-1998年, 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调整为“面向”、“依靠”、“攀高峰”, 主要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 分流科技人才, 调整科研结构, 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1]。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 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积极行动, 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基层学术组织成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体。1998年至今, 我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高校的科学研究功能愈加凸显, 原有的教研室 (组)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系 (所、中心) 逐渐取而代之。

4. 文化观念。

文化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 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作为文化组织, 高校在引领文化观念变革的同时, 其本身的制度安排与变革, 也深受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四个特征:较高的权力距、较高的集体主义倾向、低不确定性避免和母系主义。高权力距意味着人们对于组织中存在的权力、地位等方面不平等的现状比较接受, 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集体主义文化则重视集体目标的实现, 管理活动中以集体决策为主;低不确定性避免的文化则倾向于依靠人的经验和直觉, 规章制度是指导性的, 同时注重如何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 而非采取措施来控制环境以避免风险;母系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组织的稳定, 为了寻求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甚至可以放弃最优的决策方案[22]。在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总体上是温和而非激进的, 而“文化大革命”期间那种激进的变革, 受到了高校教师的强烈排斥。这一点从可以从教研室 (组) 的发展中略见一斑:在1949-1998年期间教研室 (组) 长期稳居我国高校高度集权、直线型的学术组织结构的最底层次位置, 期间转变慎重而缓慢。

(二) 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1. 学习效应。

建国初期,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立是直接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 正如苏珊娜·佩珀所说:“设计出适合远为复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新的教育形式。毫无疑问,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方面的信仰, 再加上对这项任务的紧迫感和缺少准备, 结果是以其前辈已显示出的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热情去模仿另一个外国———尽管是兄弟般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既然西方 (即英国和美国) 最好的科学和技术已被俄国人吸收, 因此‘最好最快的道路’就是直接从苏联接受提取出来的精华;既然教育和工业是应用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机构, 它们的组织和管理也要按苏联的模式来改造。”[19]初始的选择提供了强化现存组织的刺激和惯性, 因为沿着原有的组织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 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因此, 在1949-1998年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 教研室 (组) 一直是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甚至在1998年之后高校普遍推行“学院制”、系 (所、中心) 逐渐成为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的过程中, 个别教研室 (组) 仍被保留了下来。

2. 协作效应。

协作效应来自于一系列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复杂组合的作用。高校作为科层化组织, 正式规则已经深嵌其中, 因此“任何一种改变都只会产生比其原先状态更高的成本”;而作为正式规则的延伸, 非正式规则“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这些约束使人们在日常的交换过程中不再需要随时随地地、费尽心机地思考每次交换的条件”[1]65。单位制度就是我国高校内部一系列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复杂组合体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 基层学术组织也深深受到单位制度的影响。在单位制度的协作效应作用下,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不仅成为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 也成为基层行政组织;基层学术组织“对秩序、稳定归属关系的强调而形成的对人财物资源比较封闭、严密的组织控制”, 使得“编制固定、人身依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独占等现象十分常见”;“生产要素主体之间的不完全契约关系”也导致“基层教学科研人员工作自由度低、流动性差”[23]。而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当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和发展。

3. 适应性预期。

诺思认为, “正式规则将导致一系列非正式约束的产生;它们修正正式规则, 并将正式规则延伸至各种具体的应用领域”。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相互作用, 提高了规则持久性方面的确定程度。而适应性预期的产生正是“由于建立在特定制度基础上的契约的受欢迎程度的增加能降低规则持久性方面的不确定性”[1]131。当某一制度框架确立并逐步居于支配地位时, 人们对该制度的适应性预期也会逐渐增强。当大家预期该制度将会延续, 并预计别人将会按照该制度采取行动时, 自己就会率先按照这一制度采取行动, 其结果使这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1978年之前, 由于政府对高校的高度集权管理, 适应性预期促使人们不断加强教研室 (组) 这一主要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与发展。1978年之后, 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得到增强, 各高校对自主设立基层学术组织的适应性预期也不断得到强化, 基层学术组织类型和形式发生很大改变。适应性预期在我国高校推行“学院制”改革中尤为明显。当人们普遍产生学院制有利于发挥基层组织的主体地位、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学科专业发展的适应性预期时, 高校争先组建各类学院, 形成“校—院—系 (所、中心) ”管理架构, 从而使学系逐渐成为高校主要的基层学术组织。

(三) 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1.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力博弈。

建国初期, 为了稳固新生政权, 国家必须首先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造和控制, 以培养大批忠实于新政权的知识分子和建设人才, 并灌输和培育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在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中, 政府具有垄断性权力, 政府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高校进行严密控制, 而高校的自主权微乎其微。1958年《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印发后, 改变了政府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 高校获得了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力。但由于受当时严重的“左”倾思想影响, 教育质量明显下降。1963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 (试行草案) 》, 明确提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高等学校实行中央统一领导, 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 政府高度集权模式再次确立。这对克服1958年“教育革命”带来的混乱状况, 是及时的、正确的, 但在某些方面带有强化集权的趋势。这使得教研室 (组)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单一形式延续了较长的时间。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改革管理体制, 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 坚定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 尽管当时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高校一些自主权仍停留在书面上, 但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开始变得灵活而多样。直到1995年《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才真正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学校若干办学权力, 并指出“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更进一步确认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 指出“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林日荣博士通过权力的量化手段, 计算出1998-2003年政府、高校、社会权力比重分别为:59.79%、31.75%、8.46%[24], 表明政府权力有所削弱, 高校权力有所增强, 这也为高校自主、灵活地设置基层学术组织奠定了基础。

2. 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

高校既是一个按知识与学科逻辑组织起来的学术机构, 也是一个带有明显行政管理倾向的科层化组织。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博弈模式是行政权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在不同阶段表现的形式略有差异而已。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法》正式颁布之前, 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在政府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下, 高校更是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政府部门通过学校中的党政组织体制贯彻政府的意志, 实施对高等学校的管理, 从而使学校的党政组织体制获得对学校事务合法的绝对的管理权力”[25]。1995年以后, 《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相继出台实施, 特别是《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 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学术权力在高校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但行政权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校行政权力来源于政府的授权, 即“大学组织内部的行政权力‘化’成了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通过这根权力‘链条’,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管理一直延伸到大学内部, 实际上取代了大学对自己的管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 也通过这根权力‘链条’逐级分配到各个大学, 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物质保障”[26], 从而造成了行政权力的膨胀和学术权力的丧失。在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过程中, 教研室 (组) 由原先的基层学术组织逐渐沦落为行政组织:“除了承担一些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外, 更多的是承担一些非学术性的行政事务工作, 甚至还得承担筹措经费的‘创收’工作”, 成为“系主任指示、决定的执行机构。”[24]在不少高校以系 (所、中心) 取代教研室 (组)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后, 学系也仍然是教学或科研、行政等功能合一的基层组织。

四、结论

第一,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受制于宏观的“深层结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影响很大, 这种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依然存在。政府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了基层学术组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在以较高的权力距、较高的集体主义倾向、低不确定性避免和母系主义为特征的传统文化观念指导下,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倾向于温和而非激进。

第二,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呈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现象。“苏联经验”对基层学术组织产生了显著的学习效应, 强化了现存组织的发展惯性。作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复合体的单位制度, 对基层学术组织变迁产生明显的协作效应。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对基层学术组织的适应性预期有所不同, 但这些适应性预期都会推动着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向既定方向发展前行。

第三, 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的权力博弈。一方面, 由于集权管理的惯性和改革的不确定性, 政府权力的下放更多表现为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转移, 高校办学自主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为基层学术组织的未来变迁提供了某种可能;另一方面, 基层学术组织变迁是学术权力所追求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 与行政权力所追求的行政效率与管理绩效之间进行权衡与博弈的结果。保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正是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

浅谈大学学术活动组织管理 篇10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力, 能够显现大学的实力和地位, 提升大学的声望, 蕴含着强大的功能。

(一) 学术为大学教学工作提供知识来源。

教学是大学的基本任务, 是大学培育人才的基础, 教学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学教学要充分体现前沿性, 要符合顺应时代的进步。学术正是推进知识更新的力量, 学术研究的成果使教师能够将新知识带给广大学生, 令他们了解新理论、新观点, 从而辅助教学工作, 实现大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 学术为大学服务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得益于多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 大学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股, 大学力量的良好发挥需要学术作为智力保障。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对社会各领域的实际生产部门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起到理论基础的作用, 而经过实践应用和检验的学术成果则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社会进步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二、学术活动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大学学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广泛常态化的交流、探讨、甚至辩论。学术活动是增进学术交流的最佳方式和手段, 它包括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学术年会等, 对于大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学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科研事业的进步。

学术活动为大学师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交流的途径。苦心钻研得出的学术成果在活动中被公布推出, 活动现场的研讨互动又碰撞出新的学术思想, 发掘出新的研究突破口, 为继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很多疑问在学术交流中得到解答, 很多瓶颈在学术探讨中得以突破。参与活动的所有师生都从中获知了丰富的学术信息, 扩大了学术视野, 拓宽了知识面, 优化了知识结构, 不同学科领域也借此相互了解, 并找寻研究的交叉点, 促进学科建设。可见, 学术活动对于大学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学术活动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育。

大学是培养和输送高级知识人才的基地, 大学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处在本科阶段的学生以学习、了解、掌握知识为主, 辅以实际应用。对于广大的研究生来讲, 则要在被动吸收学习的基础上, 更多地主动钻研, 就某个甚至几个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研究, 得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 科研能力的培育就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所在。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并号召研究生参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 在学术交流中, 他们不仅能够获悉新近的科研成果, 还能够学习到优秀的科研方法, 吸收先进的科研经验, 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降低研究成本, 同时也能够训练他们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 学术活动有利于大学学术氛围的营造。

大学是人类思想的栖息地, 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大学应有的特质。在学术气息的熏陶下, 学校师生能够充分发挥内在潜力, 调动科研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事业中。开展学术活动是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活动可以吸引众多的参与者, 在师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使他们树立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念, 引导他们投身科研事业, 这种思维的建立和行动的实施必将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和向上的精神, 并鼓舞带动更多的师生加入其中, 进而在校园内营造出崇尚科学的学术氛围。

(四) 学术活动有利于大学学术道德的规范。

纯正的学术风气、高尚的学术道德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师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只有秉持谦虚平和的气度, 经过踏实钻研和长期累积, 才能取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浮躁情绪、弄虚作假都会阻碍科研事业的发展。学术活动正是弘扬学术道德, 展示科学精神的最佳场合, 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 相互激励、良性竞争、勤奋正直的学术态度势必传递给每一位活动参与者, 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而那些不良的学术风气则将会原形毕露, 无法继续散布蔓延, 最终消失殆尽。

三、大学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

大学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活动的举行都需要前期的统筹策划、活动中的安排实施以及活动后的整理汇总, 大学开展的学术活动就更加要求专业性的组织管理, 从而既成功地举办活动, 还能够突显活动的学术性, 展现大学学术活动的特色, 实现知识的交流、传承与更新。

大学学术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师生, 因此活动的组织管理要紧密结合这一群体的特点, 制定出相应的活动管理程序及方案, 通过举办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的发展和进步。大学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 明确学术活动主题。

一场学术活动必定要有鲜明的主题, 它是活动的宗旨和意义所在, 整场活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大学学术活动的主题设置要综合考虑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充分反映师生比较关注的学术热点, 要切实体现学术发展的趋势方向, 进而达到推动和促进科学研究的目的。因此, 确定活动主题需要日常的学术信息积累以及广泛的调研采集。

针对不同的主题, 学术活动的相关安排会有所差异, 如主题的专业领域不同, 邀请的演讲人将会不同;主题的类型不同, 学术交流的形式、活动场地的规模等也不尽相同。一些大型的学术活动可以以总主题为核心下设分会场主题, 细化活动内容, 以便更好地实现互动交流。

(二) 制定学术活动方案。

完备的方案是组织学术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是活动能够成功举办的关键条件。活动方案无需过于详细, 而是重在内容全面, 可行性强, 要逻辑清晰、条理明确地列出活动将会涉及到的所有事项, 预先做好准备, 具体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的流程安排、参与活动的相关人员、活动的宣传推广、活动的设施布置等。

制定学术活动方案要适当参考以往的留存资料和组织经验, 保持优势, 同时也要兼顾本场活动的特点, 做出特色。活动方案一经确定, 就要逐项严格执行, 切忌遗漏, 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 也要视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 开展学术活动宣传。

宣传推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使广大师生得知一场学术活动的举行, 促使他们有意愿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还能够令他们清楚地了解到活动的内容及意义, 简而言之, 既推荐出了活动, 又吸引来了听众。

宣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活动前与活动后。学术活动开始前的宣传主要是起到公告通知的作用, 简单介绍活动的主题、演讲人、活动的时间地点等, 通常采取的宣传方式有传统的张贴海报、悬挂布标, 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网络, 宣传地点要尽量选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和师生往来经过频率较高的场所。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获取的媒介, 具有快捷、方便、辐射面广等优点, 应当加以充分利用。学术活动结束后的宣传则是为了进行更好的推广, 通过发布文字稿件使没能到场参与活动的师生同样获知学术交流的大体内容, 既要涵盖全面也要重点突出, 从而扩大活动的影响, 浓郁校园的学术气息。

(四) 组织学术活动现场。

前期的缜密筹划安排和精心宣传布置, 都是为了使活动能够圆满成功的举行。学术活动正式开始后就需要对整个现场进行组织管理, 以便给活动的参与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确保学术交流的通达顺畅。

首先, 就是要维持活动现场秩序, 场面要保持井然安静, 交流互动则应积极活跃;其次, 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记录留存下文字、音频及影像资料, 这些资料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是整场学术活动的精华, 是学术交流的成果。此外, 对于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也要做足准备, 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五) 总结学术活动经验。

一场学术活动结束后, 要及时总结经验, 肯定优点, 保留特色, 同时查找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实现业务成长与进步, 并为以后组织活动提供借鉴依据。

首先, 将收集到的活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妥善保存;其次, 实施广泛调研, 采集参与者对活动的体会和感受, 听取师生从学术角度提出的专业意见。之后, 回顾整场活动, 综合各方看法展开分析总结, 重点要看活动是否彰显了学术性, 是否扩大了学术交流, 是否促进了学科发展, 是否激发了师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是否实现了召开学术活动的初衷。此外, 对于活动的安排部署等细节方面也要适当予以总结, 以便于将来制定活动方案。

(六) 培养学术活动组织人员。

精干的组织管理人员是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保障, 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大学学术活动的组织人员要求具备更高的素质, 既要熟知一般性活动的工作流程, 全面通晓各项事务安排;同时, 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高素养的组织管理人员是技能和经验共同造就出来的。学术活动的组织人员要在日常留心关注学术热点, 吸收各领域的知识, 以便对活动的主题、方案筹备、宣传等方面都能够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广泛组织各类活动, 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 客观准确地总结归纳, 都能够强化锻炼并提高组织人员的业务水平, 特别是可以培养在活动现场机敏应变的能力。

摘要:学术活动是增进学术交流的最佳方式和手段, 对于大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开展学术活动要求专业性的组织管理。本文概述大学学术的功能, 分析学术活动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阐述大学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

关键词:大学,学术,学术活动,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何芳.论大学学术活动的特性与学术生产力[J].江苏高教, 2006.6.

上一篇:思维可视下一篇:食管手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