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域转移

2024-10-01

产业区域转移(共12篇)

产业区域转移 篇1

1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与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珠三角地区凭借区位优势, 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在30来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1978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85.85亿元, 2008年仅珠三角“九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就高达约7234.32亿元 (按1978年的价格计算) (注:本文引用的数据除特别标注的以外, 均来自《广东统计年鉴-2009》和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而来) 。另一方面,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发展模式固有的弊端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1.1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如下五个显著的特征:

(1) 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

珠三角地区经济开放程度高, 对外经济往来频繁, 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相当大。 2008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1916703万美元, 珠三角地区为1692091万美元, 占全省的88.28%。2008年广东省外贸依存度为132.98%, 珠三角地区为153.39%。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6834.92亿美元, 其中, 外商投资企业为4387.84亿美元, 占64.20%;珠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6569.69亿美元, 其中, 外商投资企业为4233.63亿美元, 占64.44%。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 净出口占14.26%;珠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5.58亿元, 净出口占24.64%。可见, 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外贸。

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廉价的劳动资源, 是珠三角地区能够吸引大量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一旦成本优势丧失, 不但新的外商投资会减少, 而且现有的外资企业也会迁往他处。

(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大。

在广东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45.23%左右[1], 而珠三角地区大约占广东经济总量的近80%, 东西两翼和山区三个地区加起来仅占20%多一点, 可以据此断定在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来劳动力。2008年年末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4771.77万, 其中:户籍人口2920.82万, 占常住人口的61.21%;外来人口1850.95万, 占常住人口的38.79%。

一方面, 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 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带来了诸如住房、子女上学、社保等方面的压力。近几年来, 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推出, 农民外出务工的愿望有所减弱;再加上, 农民外出务工的报酬增长缓慢, 导致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城市出现招工困难的状况。为什么农民工的报酬不能增长得快点, 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呢?就珠三角地区而言, 是由其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丰富且廉价的劳动资源基础之上的, 劳动报酬不太可能快速增长。关于这个问题, 下面将有进一步的论述。

(3) 装配加工制造业的附加值低。

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创造、获取价值的能力低。2008年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61%, 而目前发达国家一般可达50%以上[2]。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用了全省用工的25%, 但是, 只创造了8.5%的增加值[3]。

那些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业, 本来创造、获取的价值就不多, 因而农民工也就不可能获得多么多的报酬。这是农民工的报酬增长缓慢甚至没有增长的主要原因。

那些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业, 不仅创造、获取价值的能力低, 而且能源、原料、劳动消耗多, 土地占用多, 环境污染严重, 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4) 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粗放式扩张。

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廉价的劳动资源是珠三角地区能够吸引大量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珠三角地区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统计, 江浙、珠三角等沿海城市, 外来人口对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高于30%, 但是, 农民工却无法享受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4], 他们的正当权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 珠三角地区的成本优势来源于农民工的廉价劳动。据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万向东和刘林平两位教授在2005年的调查, 珠三角地区外来工的平均月工资为926.18元, 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86小时, 被调查者中27.6%的人回答“经常加班”, 26.45%的人回答“没有加班工资”, 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病假工资、带薪休假、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产假工资等权益[5]。自2008年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农民工的权益将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企业的劳动成本也将有相当程度的上升。

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利润少, 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为了争夺这点利润, 各厂商一方面通过种种手段尽量降低劳动工资等成本, 来增加单位利润;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量的扩张来增加利润总额。随着这种粗放式扩张的进行, 当地环境、资源、交通等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5) 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集群式发展。

珠三角地区在市场自发作用和政府推动下, 出现了许多的产业集群, 如中山机电、中山古镇灯饰、东莞电子信息产品、东莞大朗毛织、花都皮具、顺德家具、顺德家电、佛山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 而其内部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比较齐全、服务支持系统比较完善, 因此, 有效地降低了群内企业的成本, 增强了群内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但是, 另一方面当地经济的集群式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如佛山陶瓷产业集群由于大量陶瓷企业集中于禅城区及其周边地区, 导致当地土地与原料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 最终导致陶瓷企业的外迁。

1.2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通过上述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可以看出,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必须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就必须加快产业转移的进程, 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腾出足够的空间。如果不能适时主动地实现产业的转移, 就会出现许多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只好被动地走产业转移之路。现阶段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短缺、地价不断上升, 能源与电力紧张, 招工困难、劳动成本上升, 解决外来工子女读书、居住等社会问题的压力增大, 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任务沉重, 企业的环境负担加重, 等等, 这一切表明珠三角地区已经错过了推动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 必须调动各方力量尽快完成产业转移的任务, 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广东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分析与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现状

2.1 广东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早在2001年8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在产业区域结构调整部分就明确指出, 东西两翼地区要有选择地承接一部分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辐射, 山区和贫困地区要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重点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山区转移。2005年3月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 (试行) 》, 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 就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提出指导性意见。2008年5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不仅提出推进转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措施, 并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中不难看出政策的变化:从“单转移”转向“双转移”, 从强调发展“山区经济”转向强调“四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强调“多种手段”转向更加强调“行政手段”。这些变化反映出产业转移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困难性。

2.2 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现状

在粤东、西、北三个落后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 是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一项战略性举措。2008年, 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 入园项目 (含意向) 973个, 总投资1156亿元, 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 投资额542.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 实现利税27.72亿元, 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 其中吸纳当地劳动力9.96万人, 占60.7%[6]。

目前全省已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2个, 其中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9个, 已投入开发资金236.4亿元, 入园项目 (含意向) 1476个, 总投资额3030.73亿元, 已动工建设项目982个, 投资额1169.55亿元;今年一季度, 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1亿元, 利税17.27亿元;园区用工约27.2万人, 其中当地劳动力17.91万人, 占66%[7]。

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 成绩初现。

3 影响广东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分析

省内区域产业转移受政府和市场两种基本力量的影响, 具体来讲, 受如下三种力量的影响:一是来自省委、省政府的力量;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力量, 包括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两个方面的力量;三是来自企业的力量。如果上述各方力量方向一致, 则形成强大的合力, 产业转移顺利、迅速;反之, 则各方力量相互弱化、抵消, 产业转移受阻、迟缓。近几年来, 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 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热情很高, 相对而言, 珠三角地区的政府并不那么热心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也不那么情愿地迁出。

(1) 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力来自企业的迁出意愿。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固有的缺陷已经暴露出来, 企业也感受到了接踵而来的各种压力, 但他们并不想从珠三角地区迁出, 主要的原因是迁移成本是昂贵的。迁移企业不仅要付出因厂房、机器设备等的搬迁而发生的直接的迁移成本, 还要承担因人才流失、重建关系网络等而产生的间接的迁移成本。直接的迁移成本比较容易估算, 而间接的迁移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难以事先确定, 因而企业不敢轻易做出迁移的决定。珠三角地区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除来自政府之外的各方面的压力, 还没有达到让企业感到非迁移不可的地步。因此, 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主动迁移的意愿,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 地方政府的产业转移意愿形成产业转移的助推动力。产业转移的快慢、顺不顺利,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努力。粤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政府在承接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的意愿强烈, 但关键在于珠三角地区政府的意愿如何。如果珠三角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同时, 现代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能够迅速填补空缺, 那么当地政府的产业转出的意愿也会同样的强烈。如果原有的产业转移出去了, 新的产业没有转移进来或发展起来, 就会造成产业的空洞化, 影响当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税收。由于珠三角地区的政府担心这种状况的发生, 所以虽然认识到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但并不那么情愿转出劳动密集型产业。

(3) 企业迁入区位的选择与主动承接地在地区上的一致性是形成产业转移合力的前提。如果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决定外迁, 那么他们会迁往何处呢?粤东西两翼和山区是最佳的区位选择吗?

相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 粤东西两翼和山区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 如云浮拥有丰富的石材、硫铁矿, 清远是我国三大陶瓷资源材料基地之一, 河源被誉为“粤东宝库”, 韶关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然而, 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角度来看, 只有土地资源、陶瓷资源等少数几种资源优势。

二是人口资源丰富, 工资成本较低。2008年年末, 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4771.77万人, 其中, 户籍人口2920.82万人, 比常住人口少1850.95万人;而粤东西两翼和山区常住人口4772.23万人, 户籍人口5346.27万人, 比常住人口多574.04万人。2008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珠三角地区广州最高、江门最低, 分别为45702元和21675元;东西两翼和山区韶关最高、揭阳最低, 分别为25962元和172556元。2008年2月广东颁布《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从4月1日起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广州860元/月,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770元/月, 汕头、惠州、江门670元/月, 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580元/月。深圳特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已於2007年10月1日调整为特区内850元/月, 特区外750元/月。考虑到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口素质不如珠三角地区以及省内劳动力的流动比较容易等因素, 可以认为上述优势并不特别突出。

另一方面, 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区位劣势明显, 特别是山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便等。

这样看来, 东西两翼和山区虽有单项优势, 但并不拥有综合优势。作为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区, 就个别产业来讲也许是最适合的地区, 但从整体上来看并不是最佳的承接地。服装、玩具、家具、陶瓷等行业, 虽然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各有各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所考虑的因素虽各有侧重, 但最终的决定取决于对各地区综合优势的比较。佛山陶瓷企业有的迁往河源、清远、肇庆, 有的迁往山东淄博、四川夹江等地;珠三角地区的服装企业有的迁往粤东西两翼和山区, 有的迁往长三角地区, 有的迁往东南亚, 等等,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现实, 也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

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广东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不足, 并且力向分散, 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

4 促进广东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

(1) 珠三角地区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升级结合起来。珠三角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就必须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进程, 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腾出足够的空间。不过, 不能搞一刀切, 应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充分的研究, 视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具有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潜力的产业, 应该鼓励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 实现生产过程的升级;对于符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那些产业环节, 应该鼓励企业继续把其留在珠三角地区, 把其他的环节转移出去, 实现产业功能的升级;对于那些不符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目标, 已经或即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障碍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应该推动、帮助企业向适合发展的地方迁移。这样, 有助于防止产业的空洞化, 减小产业转移的阻力, 增加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力和助推动力。

(2) 粤东西两翼和山区要积极创造条件, 增强对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弥补自身劣势;加强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 提升人口素质, 增强人口资源优势;科学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 有效利用宝贵的资源,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设适合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环境, 增强对人气的凝聚力;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总之, 要创造条件, 弥补不足, 发挥优势, 增强对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让众多的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动落户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形成一股强大的产业转移力量。

(3)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两翼及山区要联手建好产业转移工业园。在粤东西两翼和山区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 是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双方只有联手共建、密切合作、分享成果, 才能把珠三角地区的资金和技术、管理方式、经验等优势, 同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土地、人力等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双方政府应共同研究, 选择最适宜的产业, 根据产业特征和企业的要求,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 吸引企业整群迁入, 以获取集群效益。这样, 不仅可以调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双方政府的积极性, 而且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从而汇集各方力量, 建好产业转移工业园。

要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西两翼和山区移顺利、迅速的转移, 单靠来自省委、省政府的行政力量是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的, 唯有关切、兼顾相关各方的利益, 才能激发出产业转移的动力, 并形成强大的产业转移之合力。

参考文献

[1]陆根尧, 金晓婷.加快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浙江与沿海主要省市工业结构比较及启示[J].浙江经济, 2007 (15) :38-39.

[2]隐忧:结构和素质的差距[N]萧山日报, 2003-07 (14) :5

[3]谢思佳, 程满清, 等.双转移:珠三角欠发达地区[N].南方日报, 2007-12 (27) :A04版

[4]李靖.“民工荒”不能简单归因薪酬[N].证券时报, 2009-09 (23) :A003

[5]万向东, 刘林平.“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之一——流动、打工、生活与外来工权益状况[J].珠江经济, 2007 (04) :28-39.

[6]翟宏伟, 王文森.广东产业转移初见成效[N].中国信息报, 2009-07 (22) :经世导刊.

[7]谢思佳, 刘茜.“双转移”未对环境造成破坏[N].南方日报, 2009-05 (26) :A06版

产业区域转移 篇2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贯彻执行党中央“东扩西进”决策的一种基本战略。但是,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强盛。因此,透过最终目标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是按照如下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的。

第一层面,商品输出

大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的来源就是产品或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大量销售。因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量出售产品或劳务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由此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优化了的。(注:美国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却存在着巨额外贸逆差。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参见张汉林、杨青、王红霞:《论美国贸易逆差》,《太平洋学报》第4期。)以国际经济学的这种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外向的商品流。事实上,就单个企业来说,其成长过程总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当地站稳脚跟,使其产品在当地的零售商店中都看得到,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比如说60-70%;接下来是对邻近市场的渗透,并且在邻近市场中重复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过程,最终在邻近市场中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以邻近市场为基地,再对邻近市场的邻近市场进行渗透。当这种市场渗透过程重复到一定次数时,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覆盖了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如果一个地区的这种优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那么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优化。

商品输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论表述――涟漪(波纹)效应。我们知道,把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后,水面上就会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水波。靠近中心点的.波纹要大于远离中心点的波纹,最后在某个远处趋于消失,水面重新恢复平静。从这种涟漪效应中可以看出,商品输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水波纹的荡漾半径)。因此,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培育造就一些非常具有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这相当于往池塘中扔进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产生尽可能大的市场冲击力;第二,这些企业必须具有连续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达到不断地往池溏里扔石头的效果;第三,要研究企业的市场渗透机制,以便使水波纹传达到更远的水面。

第二层面,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一个层面,其特点是单个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拓展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微观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拓展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二个层面。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物品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的是通过生产环节而体现出来,但是在经济发展到全面过剩之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最重要地位的环节就不再是生产过程,而是流通过程。[1]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把产品销售出去,它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和壮大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由此,规模庞大、发育完善的市场就成了单个企业发展壮大进而提升和优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市场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有形的物化市场的联结而实现的。比如说以中国第一大市场而闻名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其庞大的市场容量(年成交额最高曾经达到200亿元)不仅对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对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义乌虽然号称“以商兴市”,但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兴起的“市场产业本地化”运动已经使义乌这个商业城市具有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义乌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全国所占到的份额已经足以达到垄断的地位。[2]当然,无形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省温州市的皮鞋行业。想当年,温州市的皮鞋因假冒伪劣而闻名,在90年代初很多地方都集中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篇3

【摘 要】产业转移是目前世界产业的一个大趋势,产业转移有最开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成本的问题,目前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呈现区域间经济协作程度提高、转移产业的类型在不断的增加、产业转移进入产业链布局优化、转移与转型协调的新阶段、产业承接地区逐渐重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几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地;转出地;区域协作

一、引言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 我国新一轮的区域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迅猛发展。从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来看,随着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即产品由创新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阶段的转变,产品生产将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实现转移。因此,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劳动成本,要素成本更低的,资源要素更充足的地区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而作为承接方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本地产业不够发达,人口失业率较高,承接这些新兴产业将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本地的就业率等。产业转移的发生有两个重要的主体,转出地和承接地,又可细分为政府和企业的两种利益方,政府制定战略,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当前国情的发展战略,主导市场走向,在促进产业转移中起了相对较大的作用,而企业主体则会根据自身价值判断,以自身得利为主要目的,分析利弊,进而决定是否将自身较为缺乏竞争力的部分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的自主判断,都是缺一不可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与产业转移更加活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中部、西部产业转移输出步伐加快,规模明显加大,层次明显提升,不再只是局限于某一单一产业的转移而呈现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经过“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建设之后,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全,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完善,这进一步为我国落后地区承接来自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外国的高端产业及服务业做了更为坚实的准备。

二、产业转移趋势

1.区域间经济协作程度提高,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200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各区域间加强了经济协作,产业联动的战略关系,既为企业带去了利润,也为欠发达带去带去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作为承接地,近年来不断的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趋于完善的服务体系,政策方针等等优惠措施,对于继续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本地人口就业,促进城市发展起来不可代替的作用。

2.转移产业的类型在不断的增加。在区域间产业转移发生之初,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向中西部落后地区输送对环境伤害,资源损耗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由于对劳动力和资源的需求较大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较深,已不适合在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发展,而西部地区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相对丰富。因此,转移初始,这两种类型的产业转移最为普遍。随着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以及在政府带动下,自身基础设施的健全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将急聚增多,而由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西移,中东部的能源产能过剩,能源密集型产业西移的规模会逐渐加大。

3.我国产业转移进入产业链布局优化、转移与转型协调的新阶段。在过去,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是,东部沿海地区单向对周边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传统产业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期降低生产成本。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内需市场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东部地区对中西地区的产业转移不在仅仅局限于传统低端产业,已逐步扩展到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

4.产业承接地区逐渐重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承接地开始对于输入的产业有进一步的筛选而不再是一味的接纳,在转移初始,由于当时环境问题没有那么尖锐,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当地政府领导一味的追求政绩,追求本地发展的GDP,不经筛选将一些会对环境造成重度污染的产业和一些对资源消耗很大的产业纳入其中,对当地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现在,国家提倡可持续科学发展,主张发展绿色经济,抵制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因此,部分地区逐步重视起环境的价值,对于产业的转入有筛选。为了寻求本地区产业的更高更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对于转入产业的性质也有了初步的筛选,力求吸引更多高端产业、服务业。

三、结论

对于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合作还应进一步加强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因此当地的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以及政府对环境的规制力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都要高,因此选择将产业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落后地区是企业保障利润的不二之选,但在其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应尽可能将高端研发部分也做出部分转移和迁徙,比如建立高端研发实验室以及相配套的产业链,这对于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才是真正的良药,同时也将为落后地区培养以及带去更多的知识型人才。目前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区域在承接时应当对转入企业的环境以及资源的利用和破坏做出科学的判断,不要一味的追求发展,从而走上了当年东部地区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因此,环境规制将是目前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另一重要论题,怎样做好科学的评估,有力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等等将是承接地政府以及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林.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及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对策[J].2014.03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 篇4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向世界开放了中国的市场, 我国为外资的引进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拥有富足廉价的劳动力和富足的资源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而现在我国的人口红利开始逐渐的缩减, 劳动力工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国已经从劳动力相当富足, 资本存量相对缺乏的国家走向了劳动力相对平稳, 资本积累相对充裕的国家。中国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 其主要原因之一:国家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 这样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产业发展水平提高, 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用工荒”, 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这就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国内产业转移也就此拉开序幕。

一、产业转移基本理论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其实质是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重新组合和配置。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形理论”, 从后起工业国的角度分析认为, 产业发展从接受产业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 即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扩大生产”的模式相继更替, 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20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是企业为了适应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的需要。20世纪七十年代, 日本学者小岛清将“雁形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起来, 提出了追赶型周期理论, 其核心是边际产业扩张。同时期,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综合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 提出更为一般化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给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其理论从微观领域讨论了企业的跨国、跨区经营的问题, 但企业的跨国、跨区经营导致产业的区域转移, 也是产业区域转移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区域产业转移的基础

按照统计年鉴的划分口径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我国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 即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 形成了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的相对差异, 产业梯度为产业的转移提供了基础。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方面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行对比,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地区。2011年东部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东北的1.98倍、2.00倍和1.42倍, 而平均工资中部是东部地区的73.6%, 西部是东部的78.7%, 东北是东部的70.0%。就整体来看, 东部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差距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 若再考虑西部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 从劳动力这个角度分析, 这给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另一方面, 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也为区域产业的转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2011年东部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比较来看, 2011年东部的三次产业比例为7.5∶45.5∶47.0, 中部为11.8∶53.8∶34.4, 西部为13.4∶45.9∶40.7, 东北地区为12.0∶49.0∶39.0, 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于其他地区, 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 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 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整体上来看, 我国第二产业发展占有较大的比例, 这与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相符合。

三、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

产业的转出和转移的实体是企业, 企业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追求成本的最小化, 因此最小化生产要素的成本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关键,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成本, 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由于产业集中度高, 土地供给出现稀缺的现象, 导致土地价格大幅度的上涨, 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而相反对于产业聚集度比较低的西部, 土地相对价格就低一些, 同时土地这种资源具备不可流动的特点, 这为产业的转移提供了基础;二是劳动力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的工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发达地区产业的聚集度不断的提高, 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投入, 这就出现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现象, 每年春节前后的农民工大潮就是一个例证, 但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低于东部地区, 这也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的部分产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其原因之一就是东南亚国家有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三是制度成本, 国家为了促进落后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 比如各种鼓励性的投资政策、产业管制政策等, 使得落后区域的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吸引先发区域企业和外商直接对该区域的投资, 促进和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除了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的需求也是产业转移的又一个因素, 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 还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前景, 若是没有市场的需求, 企业也就没有理由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时产业转出地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而进行的市场的转变, 同时企业也旨在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 以期达到规模效益, 但是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地方保护政策使得外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四、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 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

1、产业转移增加了落后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

产业转移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 这包括了资本、技术、知识的流动, 这为经济落后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都知道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缓慢, 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积累少、知识的流动缓慢, 新技术知识的流入为落后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根据哈德罗-多马模型可知, 资本要素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落后区域由于自身的资本积累不足而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为落后区域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本, 缓解了地方因为投资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同时在发达地区往往都存在着技术外溢的现象, 这些技术的溢出也会成为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

2、产业区域转移可以推动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产业区域的转移使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同时也成为落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

3、产业区域转移为落后区域的市场注入活力。

首先, 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给落后区域带来了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 对落后的市场经济理念、管理方式等产生冲击;其次, 产业的转移给落后区域的产业带来竞争, 有效地推动区域竞争。同时, 先发区域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 为此落后区域的企业必须努力改善经营, 加强人才的引进以及技术的开发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再次, 产业转移改善了落后区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 产业转移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拓宽就业面。

(二) 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

1、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落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落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长期粗放式的开发, 一方面能源的利用效率很低、消耗量大, 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另一方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破坏了区域原有的生态平衡, 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威胁。如果在区域产业转移时, 是将那些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 那么势必会阻碍落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因此, 我们必须合理地把握好资源开发的尺度, 既要发展, 也要环境。

2、产业区域转移可能会造成落后区域产业结构的失衡。

产业结构的演变有着自身的科学规律。按照三次产业法分类,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更替如下:开始以第一产业为主, 后逐渐转向第二产业, 然后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的转移受到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制约。由于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优于落后区域, 不能盲目的引进大量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 而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接受产业转移。

3、产业区域转移可能会冲击到落后区域的产业。

落后区域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差, 自身的管理以及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制度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当前区域产业转移形式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将在较长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开始到形成竞争优势, 大概用时20年,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促进西部产业的发展也可能持续20年。

(二) 能源密集型产业西移的规模会更大。

近年来, 能源价格上涨、碳排放标准的提升和东部能源资源衰竭, 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 中部过剩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西转移。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西移, 已开始吸引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聚集。中西部能源丰富的禀赋特性和已经形成的能源密集型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关联效应。

(三) 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将急剧增多。

资本要素的过度集聚将会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 2006年以来, 中西部地区资本要素的集聚程度开始明显上升, 电子通信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资产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转移, 产业转移趋势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四) 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放缓。

东部地区在资本、劳动、技术和人力资本的集聚以及国外技术转移和知识的外溢, 将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过程。虽然技术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 但由于东部地区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集聚效应, 中西部产业比较优势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 2008.

[2]郭少新.区域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培育[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1.

产业区域转移 篇5

1988年到200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

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07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07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产业区域转移 篇6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海啸,对多年来支持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行驶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模式以及高度依赖此模式的沿海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进而加快了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以位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及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广东省为例,受金融海嘯冲击及随之而来的出口萎缩、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广东省一度出现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停产倒闭、外资撤离、大量农民工失业以及社会问题增多等问题,引发了该省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次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外贸出口、加工贸易乃至财政收入的负增长,对此,广东省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加以扭转,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就是实行“腾笼换鸟”,积极推进经济核心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再造,鼓励那些已不适合继续在珠三角地区的低层次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落后地区或江西、湖北等中部省份转移。这种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及向内地转移趋势,不仅是国内延续已久的沿海产业转移新进展,而且也符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的内在规律,已成为国内产业重整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取向。显然,对于亟待通过吸纳产业转移获取新经济增长点和推进结构优化的内陆不发达地区,这样的产业转移是难得的机遇;而对于那些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和国内市场依赖性强的产业或跨国公司,这样的空间转移也许是必须的、明智的。富士康公司近来落户河南和南方陶瓷产业基地大举北上等就是例证。与此对应,内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产业转移促进地区发展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就区域经济演化态势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区域竞合博弈,力图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保持或重新确立更加有利的战略地位,正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不论沿海还是内地,各省市都在力图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积极谋求后危机时代的“弯道超车”,近两年,已有14个省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地方发展战略上升或进入到国家战略,以此获取比较优势,争取中央政府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迄今为止河南省的主要区域发展战略如中原城市群等没能进入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对地处内陆的河南省不单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实际上是挑战大于机遇。特别是随着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先后进入国家战略,不仅促使全国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而且对同属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顺应全国发展大潮,创新发展思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确立和提升河南的地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构建“中原经济区”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内在联系的客观经济区域:一是地跨我国暖温带及向亚热带过渡带,黄河、淮河、海河、汉水四大流域在此流淌,气候宜人,自然景观荟萃,融南秀北雄于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二是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我国公认的八大古都就有四个在河南,文化积淀丰厚。三是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地位重要,位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交界和沿海地区向内陆推进的要冲,我国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贯其中,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布局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的陇海经济带、京广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位于这一区域。四是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产业开发的组合条件好,是我国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和能源原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五是农业地位突出,是历史上和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2。六是人口稠密,用了约1/3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8的人口。七是地缘人文条件接近,交流融合已久,区域协作广泛持久,经济政治交往十分密切。八是区内各地经济社会水平大体接近,担负的区域职能和发展任务也大体相近,都处于工业化起步或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都处于亟待转变发展方式、将加快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着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问题,有共同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更易实现不同地区间的深度融合,也更易在获取中央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形成共识。构建中原经济区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支撑力,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上新台阶,为加快中部崛起提供支撑;还可以连通环渤海、长三角、江苏沿海开发、皖江承接产业转移、武汉城市圈和关中地区等其他重要区域板块,使我国区域经济整体格局更加完善,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合理化和协调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加快实施中原崛起和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等机遇,汴西新区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异军突起,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2009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面对大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新机遇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任务,汴西新区的地位、作用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更突出、更重要。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和发展路径,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汴西新区是继续当“配角”,还是不仅当“配角”还要争“主角”,不仅关系新区发展的前途,也关乎古都开封的振兴。因此,在下一步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位高远,着眼于参与区域竞争的长远需要,着眼于增强核心竞争力,顺应和把握产业结构演进方向,突破原有发展方式,确立打造中原经济区产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要加快培育代表当今产业发展新潮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倾力发展那些高新技术支撑的、有巨大需求潜力的前沿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转型升级。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度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循环经济、绿色生产水平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金融、物流和文化等特色现代服务业。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注重充分发挥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加强与郑汴新区其他功能区关联和互动发展,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吸引和聚集高素质人才,为尽快形成产业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区域转移 篇7

雁行理论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 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完善。通常被用于描述后起国现代产业发展所经过的历史过程, 并被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过程, 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 理论概述

1932年赤松要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现实, 针对日本经济如何在战后重振而提出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基本成型, 20世纪70年代最终定型。整个理论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 指出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循环, 可以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他发现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 国内需求增加, 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 国内产量猛增, 逐步取代了进口。棉线和棉纺织品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 出口便开始扩大。他于是在1943年提出有关后起工业国产业发展模式理论即“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其扩展成为“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阶段的循环。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20世纪70年代, 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 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 (投资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 也就是对方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将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个引申形。 (1) 原形表现形式。在后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 工业品呈现出进口、生产和出口继起的形态。 (2) 引申形态。1) 低附加值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过程到高附加值品进口, 生产和出口过程;2) 某一产品的进口、生产到出口的变化在国与国之间传递过程。

(二) 理论内涵

“雁形理论”不仅实现了日本工业的加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稳固了其在东亚地区的领头雁地位, 而且在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上也功不可没, 既促进了东亚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更高层次的转换, 又形成了东亚国家依次起飞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为例:日本位于雁阵最前端为领头雁, 是东亚地区技术和投资的来源。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 把进入成熟期和大规模制造期的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追随者处于“雁身”地位的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加速经济赶超, 逐步摆脱逐级跟进的传统模式, 开始跳跃式地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 实现产业升级之后, 将这些行业进一步转移到位于其后的追随者东南亚各国。这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东亚经济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 雁行理论主张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实施动态边际产业转移。

动态边际产业转移是指投资国将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整体转移。与东道国相比, 这些边际产业有两种情况: (1) 转移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 (2) 转移对于东道国来说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一方面, 通过产业转移使东道国获得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 也为投资国内部的结构调整让渡了空间。通过这种边际产业结构重组, 各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 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扩大。

2. 雁行理论所主张的是一种建立在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的结合上。

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强调后发地区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尽快出口创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是谋求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升级后的生产力跨跃性发展, 即后发地区为改变自身的不利地位, 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雁行形态理论体现着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

3. 雁行形态理论主张的分工主要还是垂直分工。

雁行形态通过跨地区投资实施的边际产业梯次传递, 其条件是投资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东道国。若干个不同生产函数的国家, 依次建立起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关系, 就会形成生产函数递减的产业传递链。

(三) 理论修正

由于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以及没能组成与欧美相抗衡的“东亚经济圈”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雁行理论”, 并修改形成了“后雁行理论”等相关学说。“双金字塔模式”、“群行发展模式”、“特技飞行模式”等新模式。

二、区域产业转移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技术到中间技术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摆脱了“雁尾”的尴尬地位, 在未来有望形成一个与日本并行的经济板块。在协调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时, 是否可以借鉴传统的“雁行理论”呢?这就要看中国是否存在传统“雁行理论”被质疑和修改的原因。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 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科技水平明显不均衡, 因此除了个别修正意见可以采用“后雁形理论”的观点, 比如: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其他方面基本上可以把应用于日本和东亚地区的传统“雁行理论”借鉴到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中去。

(一) 存在条件

1. 地域接近。

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毗邻, 这样在生产时能较容易地输送产品, 在进行产业转移时能较容易地转移生产资料。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域相连, 交通便利, 不存在地理位置障碍。

2. 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

整体技术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土地价格和工资水平等依次降低。只有这样, 边际产业转移才具有动力, 转移才能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三大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从东到西依次降低, 同时基础设施水平、土地价格以及工资水平等也依次降低, 比较符合该条件。

3. 政治和政策环境基本相同。

政治稳定程度和投资政策基本相同, 这方面的差异会对产业转移造成影响。总的来讲, 中国三大区域间都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且彼此间不存在投资转移的限制。

(二) 特殊情况

1. 相对于面积比较小的东南亚各国,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大国。

从大国与小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差异来看, 一般大国疆域辽阔, 人口众多, 具有比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必将是多元和复线式的, 比东亚各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2. 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相对经济实力并不强, 中国距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2000年前后的相对发展水平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初相当。因此, 如果以日本为参照的话, 中国距离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临界点至少还有一段时间。

3. 当时东南亚各国之所以能够高速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提供了容量广阔的市场。

近些年各种经济指标显示中国已经从供给约束型的经济形态转变为需求约束型的经济形态, 有限的市场容量成为阻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道鸿沟。所以, 由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特殊性, 中国不可能完全模仿“雁行模式”[1]。

(三) 区域间产业转移

1. 产业转移即产业空间转移。

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伴随着产业转移, 劳动力、资本、生产设施、技术、管理等资源也发生了流动, 所以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一个资源流动的过程[2]。

2. 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

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地图上的表示, 是国家或者地区间特定产业综合实力的阶梯状差异[3]。在中国, “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 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 (如制造业) 转移到中、西部, 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 再转移到西部。

长期以来, 中国东部尤其是部分沿海地区在全国建筑了以自己为核心的“雁形分工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雁形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东部为雁头, 中部为雁身, 西部为雁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 作为雁头的东部地区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引进和利用很多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 借助于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其产业结构基本得到了优化, 经济迅猛发展, 情况类似当初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的日本。但作为雁身和雁尾的中西部地区, 接受和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主要依靠行政力量, 以高耗能低产出来为东部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和加工半成品, 这不仅不适宜中西部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 更不能实现赶超东部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中国三大区域整体无法实现“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 那么中西部地区只能长期为东部提供资源、土地、劳动力等多种经济增长要素以及巨大的消费品市场, 这只会拉大其与东部的差异, 难以实现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重庆产业转移

相对于“雁行模式” (东亚模式) , 以东部为“雁头”, 中部为“雁身”, 西部为“雁尾”的经济发展模式, “后雁行模式”是指一国之内发达地区产业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不断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和结构优化, 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对于重庆承接产业转移, 这种“后雁行模式”是值得推广和研究的重要模式。

(一) 密集西迁

2009年, 广东大长江集团入驻重庆, 在江津双福工业园区建厂;8家来自京沪浙的客商抱团落户重庆, 拟投资11亿元生产汽摩零配件。2008年该集团进军重庆, 在合川启动了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成功汽摩配件工业园”。在合川投资建汽摩配件基地, 为温州汽摩配件企业的产业转移提供目的地。由成功集团牵头到渝考察的汽摩配件企业有30多家。这是近来东部沿海地区的汽摩企业集体转战重庆的一个缩影。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广东大长江集团的西迁之举。2008年重庆31家摩企摩托生产量突破1 100万辆, 占有全国38%份额, 而大长江集团1家产量就近300万辆。大长江集团已与江津区签订协议, 在江津双福新区建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规划面积达500亩, 投资金额将在10亿元以上。在此之前, 江津区已分别与中国瑞标集团、宁波华翔集团等企业, 就沿海汽摩配件项目人驻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其中, 仅中国瑞标集团就将联合58家企业, 投资54.5亿元, 在珞璜工业园打造一个温州汽摩配件产业园, 作为承接汽摩产业转移的基地。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整理。

2009年, 重庆市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 000亿元, 是直辖前1996年的43倍, 年均增长33.6%。从产业类别看, 以第二产业为主, 1997—2001年, 全市第二产业利用内资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02年出现大的突破, 比上年增长26.0%, 且增势不减, 2009年达到历史高点707亿元, 是1996年的67.1倍, 年均增长38.2%, 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康佳、中国普天、中集、云天化、如意、福耀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企业 (集团) 相继落户重庆[4]。

(二) 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特点 (1)

1. 从区域看, 2009年, “一圈”占全市常住人口60%、GDP总量77.

8%、工业增加值81.3%, 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 该区域实际利用内资约占全市79.1%, 渝东北、渝东南分别为13.8%、7.1%, “两翼”明显较弱。

2. 从来源地看, 2009年, 重庆市吸引内资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 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1996年, 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重庆实际利用内资的67.1%, 为22.9亿元。2009年, 这一份额提高到77.9%, 而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分别占6.9%、15.2%。

3. 从产业看, 以第三产业为主, 但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2009年, 第三产业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总量比重由1996年68.3%降至2008年49.6%, 而第二产业比重由30.9%提高到48.2%。

(三) 为何选重庆

在产能过剩和金融危机来袭的情况下, 东部地区出口订单锐减, 必须寻找新的市场。而处于内陆的重庆, 摩托、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长安汽车更在行业内举足轻重。此外, 重庆的成本优势也是沿海企业看重的另一个原因。

如在浙江温州一般乡镇的工业用地价格在100万元/亩以上, 温州附近的土地价格更是高达1 000万元/亩以上。而在重庆, 乡镇的工业用土地价格, 一般仅为10万元/亩左右。区县城区附近的土地虽然要高些, 但也不及温州乡镇工业用地价格的一半。就人力成本而言, 沿海也大大高于重庆。同时, 重庆的工业用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 近年来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而且供应充足。此外, 沿海企业看重的, 还包括重庆市政府发展壮大汽摩产业的决心和营造的良好氛围。

把重庆发展情况比照于“雁行理论”, 在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中, 重庆主要被注入的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 走原有的向上延伸产业链的老路, 这严重制约了重庆产业结构的升级。当前, 重塑“雁行模式”、优化引资导向, 对于重庆, 不仅要接受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的投资, 更要大力吸收技术密集度较高产业的直接投资, 其资金和技术的产品的市场应积极向东部及其他国家开放, 在进行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的同时, 针对那些能够带来完整产业链条产品的市场进行开放, 吸引投资, 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而非部分环节转移, 等到初步掌握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后, 再积极利用重庆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 使该产品的“进口”逐步让位于重庆自行生产。伴随着规模经济、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 重庆这类产品的竞争力将不断上升, 相关产业不断完善, 最终实现产品的“出口”和产业集群的建立, 达到重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四、结束语

中西部地区要把自有传统产业和接受转移来的传统产业一并纳入创新改造范围, 对这类中小企业进行支持, 在不发达地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造就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此外, 在克服区域内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时, 要吸收“后雁形模式”的一些理论, 比如在三大区域内分别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主导产业, 扶持有自主开发能力、技术路线和领先的核心技术的产业, 建立产业不断升级的机制, 以此跳出“雁行模式”的局限, 以便在将来各区域差距缩小或其他情况出现时, 不重蹈经济衰退的覆辙。

摘要: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趋势的明晰化,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产业梯度转移在国外曾有过成功的先例, 但相关的经典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以及目前的转移模式是否适合重庆需要冷静思考。

关键词:雁行理论,产业转移,产业梯度转移

参考文献

[1]周君“.雁行模式”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J].经济观察, 2008, (4) :72-73.

[2]吴汉嵩.中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J].江苏商论, 2009, (2) :133-135.

[3]曾国平.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1) :67-69.

广东产业转移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 篇8

1 广东产业转移概况

广东省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政府也早在2001年就开始出台政策指导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从早期企业自发的产业转移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大力推进,14个欠发达的地市都至少拥有一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虽然政府大力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但其发展带来的效果如何仍需时间的检验和深入的考证。

广东的产业转移是从2003年开始推广与发展的,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不断攀升,而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越来越大。广东产业转移中缩小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暂时还不能从GDP指标中反映出来。产业转移效果与GDP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其带动效应有待更加深入的考察。

从图1也可以看出,四大区域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大。而梯度发展理论是产业转移中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之一,珠三角与各区域的梯度差使其区域合作有了现实基础。从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合作模式的演进有着互相推动的作用。一方面,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就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合作模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保持着动态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状况成为区域合作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粤港的“前店后厂”的区域合作模式曾经指导着双方的经济合作并带动了两地的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该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当中。所以,区域的合作模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广东产业转移中两地的合作关系十分紧密,选择合适的区域合作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广东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

政府层面: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出现了省内的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现象,那时在对口帮扶的政策指导下,地方合作的内容比较简单和单向,主要是向被帮扶地区提供无偿资金、物资;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培训劳动力;指导帮助企业的建立,这种合作方式带有很大的自愿性质[1]。

企业层面: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需求等而开始在全国布局生产,继而为了扩大产业发展而开始向省内临近的地区转移。早期进行省内产业转移的一般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和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基本上是自发的市场行为。企业自发的小规模产业转移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其转移比较零散而没有固定的转移模式。

但随着广东省本身产业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政府干预越来越突出。200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山洽会”,引导企业到山区投资。2002年,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山区发展不断提速。2005年3月,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随后省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广东省委、省政府还分别于2005年8月在韶关市召开全省产业转移工作动员大会。从此拉开了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成为产业转移工作的重点。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模式也处在探索阶段,其合作模式还处于认识和完善的过程中,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1 2005年—2007年,探索合作模式阶段

该阶段,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全面推进刚启动,各级政府、企业都没有经验可循,不少地区提出了各自的合作模式,典型代表有:

(1)“委托包干”合作开发模式。中山市政府按每平方米土地75元的价格委托河源市政府包干开发,不足部分由河源负责。对中山市来说,转移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缓解了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瓶颈,而且在转移工业园内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还可以得到分成。对河源来说,得到发展工业园的启动资金,而且还能学习珠三角地区先进的工业园开发经验和招商引资的资源。[2]这种开发模式给地方政府指明了产业转移合作的方向,两地政府的合作使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信息数据与政策支持。但该阶段此模式两地政府仅就开发资金和税收分成上达成全面的共识,其他方面并没有实现紧密的对接与合作。

(2)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合作模式。 乐昌、东莞两地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双方共同委托实力雄厚的广东九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形成政府引导、服务,投资主体管理、经营运作的新模式,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推动发展。[3]此模式政府开始意识到削弱自身的功能性作用,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但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除了引导和服务的功能外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企业的转移,而第三方公司由于权限、利益等各种原因,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 2008年,多种合作模式并行阶段

此阶段,随着产业转移园的发展其合作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企业也渐渐加入到产业转移园建设的主体者行列。广东省产业转移园的合作开发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山区或东西两翼政府方投资型,如佛山顺德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园;二是双方政府共同投资型,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三是珠三角方企业投资型,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四是珠三角方政府投资型,如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4]。

(1)山区或东西两翼政府为主体。

这是此阶段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用的最多的一种模式,是参考乐昌产业转移园而推广开来的。由承接地政府委托第三方负责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而珠三角方参与程度低。但是这种模型往往是承接方激情高涨,而转移方积极性不高,承接方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力不从心,达不到预期目标。

(2)珠三角政府为主体。

由承接方出地,转移方政府出资建设并设立管理委员会进行园区的统筹与运营,投资收益归转移方政府而地方税收留成实行分成机制。这样承接方可以获得启动资金和管理经验,解决了资金和管理人才的部分瓶颈,而转移方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开发到管理都由转移方执行。但这样转移方承担的工作过多、事务繁多,收益见效慢而承接方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积极性不高。

(3)双方政府共为主体。

这模式取决于双方政府合作的积极性,一般是承接方出地和部分资金,而转移方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等启动资金,双方政府共同投资和共同管理,实行利益分成机制。承接方得到了园区开发的部分基金,并直接利用转移方政府的管理人才和经验进行招商投资和日常管理工作,而转移方也因此而掌握更多的主动性。但是如果利益回报不能弥补投入时,双方的积极性都会削弱。

(4)珠三角方企业为主体。

该模式以珠三角企业为中心,政府扮演类似商会的角色,主要负责指导工作。各个企业根据自行的需要而选择承接地,在企业决定是否转移或者转移到哪里的问题上,政府不参与其中,而只是组织企业的转移并提供相关的信息。这样的模式是最符合市场机制,但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转移的需要,某些企业会考虑向其他省份转移。

2.3 2009年至今,新模式摸索阶段——“强华模式”

2009年4月份朱小丹到梅州产业转移园实地调研的时候表扬“强华模式”说:“不是单纯在工业园里另起炉灶建一个新工厂,而是充分整合梅州本地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广州的市场、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对接,合作共赢。这种从一开始就由市场推动的‘双转移’模式,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模式,真正符合‘双转移’的内涵和要求。”这种模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建立公司的形式,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合作方,并生产相关的产品。这种方式双方发挥资源对接和优势互补的有利优势,产权可以紧密结合,带动双方的积极性。但是承接方的产业基础还是相对薄弱的,如果是城市对接的情况下选择企业,转移方企业的选择范围狭窄,也打击其转移的积极性。

3 广东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模式的发展战略

3.1 现阶段广东产业转移合作模式的思考

首先,模式具有示范作用。不管政府为主体还是企业为主体,或者两者都参与其中,各个阶段的广东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指导示范作用。任何经济制度的发展都必须吸收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而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也处于探索和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其中有值得学习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其次,合作模式是动态发展的,应该探讨更多的模式。客观的经济环境、制度体制的等变化带来的各主体认识经验的改变,而合作模式也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没有一个固定的合作模式可以指导所有区域的产业转移,各方应该根据自身的环境和特点,参照过去模式的基础下发展合适的合作模式。然后,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区域的选择性与借鉴性。随着政府主角地位的渐渐淡化,企业、中间组织等参与到其中,其合作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这样,各区域在学习选择合作模式时就更加容易。最后,一园多式,有利于产业转移的全面推进。产业转移园只是产业转移的一个载体,具体的制度安排的多样化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快产业转移的全面推进。

3.2 区域合作模式的发展

各种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或者制度安排的初期,政府主导的模式在区域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其发展的不断完善,市场主导的合作模式安排会使其发展得更远。在产业转移中,那种纯粹的政府主导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现阶段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让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找到自身的突破口,实现政府功能的转变和完善。政府产业转移合作模式的主体应该多元化,政府、企业、商会等中间组织应该共同参与其中。考虑各种经济环境和合作模式后,本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准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模式来指导广东产业转移的进行。

(1)政府引导。

广东省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中政府应该逐渐退出,在区域合作机制中政府的作用仅是区域合作的主体组织和协调机制,而不具备动力功能的意义,当政府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环境后,政府只在市场机制失效或不足时发挥作用[5]。过去6、7年的时间里政府为产业转移提出了不少意见、政策并为之拨付产业转移扶持基金,各个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在不断进行,园内项目也不断上马。产业转移可以说渐渐的进入轨道,而现阶段行政支持不是企业转移的唯一影响因素,政府的主导功能应该向引导功能过渡。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加大承接地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减低要素流动的壁垒,让企业自由的选择转移和合作方式,在具体的细节处理方面做适当的协调而减低产业转移的摩擦。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中,河源政府扮演者服务员的引导角色,为企业搭建平台。“河源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并不是等来的,而是充分发挥河源在区位、土地、水电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捷足先登,主动快速出击招商引资。”[6]

(2)市场准主导。

企业在选择转移和合作方式的时候,政策优惠不是影响企业转移的唯一因素,而应该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引导企业,发挥市场的准主导作用。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出现过度膨胀的情况。发达地区企业追求低价的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是产业发展的规律。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因素、区位因素、劳动力市场情况、技术进步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衡量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此政府不需要过多的进行干预。如佛山顺德(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园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多年密切的经济往来和两地地理位置的接近以及相应交通运输网络的改善等驱使企业进行转移,其中对市场准主导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企业为主体。

从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分析,产业转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具体行为方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重新布局,为的是能够保持其比较优势而在市场中继续发展。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转移的实际需求出现时,其内部动力会导致其改变现行的生产格局。为此产业转移合作的主导力量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才是产业转移的真正主体。其中 “强华模式”对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模式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其大致方向是正确的,具体操作时应更加注意细节,减少政府的介入功能,给企业更多的选择自由,让企业挖掘各种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方式和模式。

参考文献

[1]胡佳,郝小龙.地方合作模式与未来走势前瞻[J].理论与改革,2008.(6):152-154.

[2]陈善哲.河源工业发动机:产业转移园区.21世纪经济报道[N],2007-05-22.

[3]乐昌、东莞创新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合作模式.乐昌市政府公众信息网[EB/OL].http://www.lechang.gov.cn/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57

[4]唐晶晶.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调查[EB/OL].中国工业地产网.http://gdgydc.com/hangyezixun_files/126.html.

[5]陈睿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及其演进[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66-69.

[6]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159项目落户河源各产业转移工业园[EB/OL].河源日报网络版.http://www.gd.gov.cn/govpub/dfzw/200704/t20070423_15451.htm

[7]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8]陈建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9]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2005,21(2):42-46.

[10]庄晋财,吴碧波.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求索,2008(10):5-8.

产业区域转移 篇9

一、价格杠杆在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杠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区域产业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一) 价格调控是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重要手段

我国为了破除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管理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以增强产业转移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通过财政、税收、信贷( 利率) 、汇率、价格等经济手段来实现对产业转移的宏观调控。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充分表明,价格手段具有高度灵活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比各类行政手段促进产业转移更加及时有效。在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价格杠杆必将成为我国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 二) 良好的地区价格环境是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有效保证

从产业承接地的角度来看,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是破解产业转移粘性、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价格环境作为地区“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业承接的效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各个经济环节可能出现的涨价因素,都会引起物价波动,对地区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产生巨大压力,进而影响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当前中西部广大地区还存在很多诱发产业转移粘性的价格问题。一是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还不完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缓慢,影响产业转移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信息不透明,收费名目繁多,收费标准的形成机制不合理,给迁移企业造成困扰; 三是部分垄断程度较高行业的延伸服务价格管理不到位,相关价格行为不规范; 四是部分依托行政管理部门的产业转移中介服务的收费情况不公开,还存在强制服务收费和收费过高的问题; 五是价格公共服务建设滞后,未能充分了解各类产业转移主体对价格公共服务的诉求和需要。价格和收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实现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效化,才能为产业转移创建良好的价格环境。

( 三) 提供成本“洼地”和价格政策“高地”的双重支持

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其投资区位选择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不断加大,东部地区的某些产业环节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完全有条件承接东部地区转出的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衰退对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都将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然而,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顺利转移的前提是中西部地区必须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中西部地区的成本“洼地”效应是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而在固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的基础之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利用政府价格管理权限之内的差别价格政策,对各类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内的供电、供水、供气、行政事业性收费价格提供优惠,从而降低产业转移的进入门槛和转移企业的成本负担,形成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的成本“洼地”和价格政策“高地”的双重支持。

( 四) 合理的价格政策可有效破解产业转移粘性、防范环境风险

在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承接地还可能面临着环境恶化的风险。特别是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地荒”、反倾销、汇率波动、国家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许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压力倍增,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产业转移的动力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广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仅具有各种成本优势,还享受国家和各地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优惠。这无疑会吸引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落户到各类示范区( 特别县、区一级的开发园区) ,给广大产业承接地的环境保护带来难题。而合理运用价格政策,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破解产业转移粘性并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实行差别化的价格政策,设置产业转移的市场准入门槛,坚持防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二是可以采取合理的资源收费制度有效防止相关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过度性开发。三是实行合理的污染排放收费制度将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产业转移项目的污染效应。四是需要综合运用与价格政策相关的收费制度、投资补贴、信贷优惠等环境经济手段,积极鼓励企业环境友好行为。

二、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价格治理体系的构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是近年来涉及价格工作内容最丰富、涉及面最广的纲领性文件。2015 年10 月21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动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和路线图。根据上述两个文件的相关要求,价格工作需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反映出价格工作理念的巨大进步。与传统的价格管理相比,价格治理实现了如下四大转变: 一是治理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二是治理的方式由“单向”向“互动”转变; 三是治理的过程由“集中”向“民主”转变; 四是治理的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一) 价格治理的主体

治理主体是指主导、参与及推动价格治理活动个体、团体及群体的总称,是价格治理体系的核心。进行价格治理必须考虑区域产业转移活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特殊性。经济“新常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特征,即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经济“新常态”使价格治理变得更为复杂,更加突显了价格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在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价格治理中,各项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增强产业转移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参与。在价格治理中,价格主管部门是主体,迁移企业是主体,行业组织、消费者组织、社会舆论、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都是参与治理的主体之一,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 二) 价格治理的客体

治理客体是价格治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内容及环境的总和,是价格治理体系的基础。随着我国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价格信号较好地反映了市场供求,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国家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重要手段。价格工作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应该清楚地看到,新时期的价格工作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政府对价格的干预过多,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同性还不强,未能充分体现价格在促进区域产业转移中的重要职能。因此当前的价格治理主要是治理价格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治理的重点是重建价格的治理体系,目的是实现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落脚点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三) 价格治理的方式

治理方式是指价格治理的形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价格治理体系的关键。价格治理首先要坚持依法治价。价格治理的现代化就是实现价格调控、价格监管的法治化,政府依照《价格法》《反垄断法》及有关价格法规来治理产业转移中的各类价格和收费问题,处理价格领域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以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做好价格调控、价格监管工作。其次是要积极寻求来自社会公众的力量,构建价格治理的社会支持体系。再次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加强对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中各类价格问题的动态治理。尤其是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更要重视网络在价格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价格治理的方式、方法、手段是多样的,最根本的就是采取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共同治理相结合的多渠道治理方式,构建法律手段、道德手段和舆论手段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体系,打造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动态性治理方式,最终实现由过去单纯的价格管理向产业转移过程中价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转变。

( 四) 价格治理体系基本框架

破解产业转移粘性的价格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 1. 治理理念。主要包括依法治价的法制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2. 治理模式。一是垂直治理模式,即各级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从上到下的垂直治理; 二是水平治理模式,即价格主管部门之间、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水平治理; 三是共同治理,即价格主管部门、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组织、社会舆论、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产业转移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3. 治理结构。一是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内部的治理结构,二是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外部的治理结构。4. 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机制、企业机制和社会机制三大方面。5. 治理路径: 一是要有加强对价格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 二是积极构建价格治理体系的生态系统; 三是不断优化价格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价格治理的科学化。价格治理体系的各组成单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运作,并最终实现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包容性发展的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莹,刘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实现政府价格治理目标[J].价格月刊,2015(3).

[2]王建中.产业转移承载区建设中的价格工作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4).

产业区域转移 篇10

一、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 市场的力量不足以解决产业转移的问题, 政府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力量必不可少。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影响市场行为, 间接推动产业的转移;第二种则是制定宏观上的产业转移政策, 通过政府直接促成产业转移。

(一) 区域政策通过影响市场环境促进产业转移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 对资源的调配、生产成本和价格的确定以及生产经营区间的选择, 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迁移的集合。通过区域政策的倾斜, 而不是对产业转移进行直接指导和选择改变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 可以促进资本在区域间流动, 诱导大量同类企业为追求比较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进行空间上的迁移从而形成产业转移。政府政策通过补贴、税收、贷款的优惠等形式改善投资环境, 可以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进行地域的再选择。大量的同类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成立并聚集形成产业后, 能对所在区域的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随着经济发展, 原有的市场环境会因为激烈的竞争而发生变化, 大量的企业对稀缺资源的追求必然导致资源紧张和成本上升, 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也会随之降低, 而为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内的政策也会出现倾斜, 以迁出原有的落后产业并引进新兴产业, 这样的市场环境会导致个别企业采用投资或者并购的方式, 将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迁移到别的区域。例如相对经济欠发达但具有相对优势和优惠政策的区域, 首批迁入的企业在迁移的地区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得超额利润后, 会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 更多的同类企业会在这种示范效应下迁移并重新形成积聚, 形成产业转移。

(二) 区域政策直接推动产业转移

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直接作用是在政府宏观层面上完成的, 通过政府制定具有高度的集中性、明确的目标性和积极的倾斜性的产业转移政策。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会通过制定直接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和产业转移的政策, 对经济发展进行直接干预, 引导产业向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承接地区转移, 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

通常情况下,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 往往不具备大规模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 对外地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够;而发达地区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通常对衰退产业进行保护, 即使是已经失去了优势而需要向外转移的产业, 地区政府为了实现高的GDP, 也会鼓励这些产业在所管辖的区域内发展。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集中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进行控制, 鼓励发达地区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还可以在转移的产业上做出宏观的选择, 制定出具有倾向性的优惠政策, 从而避免转移的盲目性, 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 引导和帮助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达到促进区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目的。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产业转移都与高度集中化的中央政策作用直接相关, 其中韩国以产业政策为手段, 运用政府力量吸引外资, 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 使得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广东省区域政策与产业转移

(一) 广东省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

1. 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的发展。

为了鼓励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转移, 加快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 早在2001年的《广东省山区开发“十五”计划》中, 就已经提出了“制定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政策”, 并且对符合条件的扶贫性生产型项目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个时期的政策特点是政府通过搭建交易平台, 培育地区品牌促进企业自发转移。2005年3月, 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 (试行) 》, 这份意见的颁布正式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同时, 在财政、土地方面, 制定了一系列对工业园用地的认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补助政策,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对此政策迅速响应, 以工业园为主体的产业转移在广东省内迅速展开。2008年, 在产业转移工业园政策的基础上,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的出台, 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部署。这次的政策比以往的力度更大, 在全省范围内强势推行以“腾笼换鸟”著称的转移政策, 即将珠三角地段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 腾出空间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推动广东省产业的竞争力。

2. 广东省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

在广东省产业转移过程中, 区域政策的制定通常辅以直接拨款、贷款优惠及税收减免等手段, 通过对微观企业、宏观区域投资环境以及各地方政府三个方面的影响, 进而促进以企业为微观个体的产业转移。

对企业的直接推动包括了对转移企业的税收优惠、贷款优惠, 以及省级技术转向资金 (包括技术创新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 , 并且对迁移的企业的用电指标和用电成本给予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 政策上也制订直接奖励的制度, 但是由于在奖励方面的标准和金额方面还在探索阶段, 对企业奖励的力度还有所欠缺。

对外部的经济投资环境的改变则包括对承接地和迁出地两个方面的改变。对于承接地, 广东省主要采取以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体的推动措施。截止到2010年, 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数量已经达到70多个, 其中省级工业园数量为33个。在承接地的园区及周边范围内进行产业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 广东省每年在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每个地级市1亿元的发展基金, 园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补助为每个地级市4000万, 用于进行院外部道路、供电、供水和环保等工程的建设, 示范性的产业转移园建设更是每年达到15亿。除了在园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外, 广东省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培训也加强了投入, 并且鼓励珠三角的劳动力往东西两翼以及山区转移。对于迁出地, 区域政策则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准入差别对待政策,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标准, 提高产业的用地、能耗和排放标准, 通过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提高该地区的经营成本, 迫使某些产业转移, 为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本地优势产业腾出空间, 即著名的“腾笼换鸟”政策。

区域政策除了对企业和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影响外, 针对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性的考核政策, 以保证各地方政府之间对产业转移的进行, 并对转移的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包括了对迁移地和承接地双方的地方政府的考核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方税收分成制度的设计来促使政府的作为。此外, 还有对产业园的绩效进行考核, 以确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和奖励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了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推动产业转移方面的积极性和互动。

(二) 广东省区域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产业转移, 广东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 仅2009年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大项目和项目组团就达35个, 已形成9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10年, 已建成34家省级产业转移园, 在最近3年里, 累计创造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预计2010年可实现产值1850亿元。随着“双转移”工作的深入, 珠三角地区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同时, 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经济产值也得到显著提高。但是, 区域政策在实施过程, 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移和转移后的进一步发展。

1. 区域政策实施中各级政府间的矛盾。

广东省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区域政策, 通过地区政府税收优惠来推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并将产业转移的实施情况与地级政府政绩的评估相联系, 因此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欠发达的承接地政府大多都有意并且积极承接转移的产业, 且各地的相互竞争非常激烈。而对于迁出地而言,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 如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后, 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未能及时引进, 则会呈现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地方的税收和经济都会受到一定打击, 尤其是在08年金融危机后, 珠三角政府对产业转移的潜在危机更加有所顾虑, 对推动产业外迁的热情也有所降低。针对这种情况, 省级政府也相应推出更加强势的行政手段, 以促进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

2. 企业自主权受限, 导致产业园区利用度不高。

广东省自建设工业园后, 珠三角向粤北和东西两翼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广东省产业转移过程, 尤其是产业园为主体的转移, 是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进行的, 而无论是市场辐射能力、产业链配套、环境压力还是劳动力素质等方面, 广东省内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而由于政府的干预, 企业还是被动迁入工业园中, 但资源状况、原材料供给以及产业基础并不完善, 导致迁入的不少企业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而未迁入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在广东省外的其他省份或者东南亚国家转移。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在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过程中, 迁入清远工业园内的企业并不多, 大多数企业现已到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原材料市场的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等地。这种状况导致了产业园区的利用率低, 大量的资源空置浪费。

四、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政策的创新

(一) 在产业园建设的同时, 发展承接地的基础建设

一个区域要吸引外来产业转移, 促进经济发展, 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包括适宜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资料供给、产业基础以及产品需求市场, 这些条件是企业考虑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承接地区域内创造良好的投资与经营环境, 可以间接地拉动产业向该地区转移。这些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对于改善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环境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广东省在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 还要保证产业园区周边的交通、原材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基础建设, 并加强对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 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 加大并落实对转移企业的引导与奖励政策, 并与迁出地政策形成差异化

由于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是微观的企业, 为了吸引珠三角的企业转移, 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应该也要加大对微观企业的倾斜, 包括对转移企业税收减免、拨款贷款优惠等手段。明确规定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标准, 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落实这一政策, 以弥补企业在迁出地和迁移过程中所付出的沉没成本。通过采取这些政策可以降低企业劳动力、资本等生产成本, 从而鼓励其转移并将利润重新投资在承接地。同时, 可以加大对企业的奖励, 对于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补贴和技术资金奖励。在与迁出地政策形成差异化方面上, 则要求承接地的政策不能简单地复制珠三角已有的倾斜政策, 还要与原有地的政策形成一定的差异, 构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迁移真正起到刺激与促进的作用。

(三) 加强宏观布局和地区政府的合作, 理性建立产业园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目标的差异, 造成各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针对这种情况下产业园过度投资与建设的状况, 省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和布局, 规范理性建设产业转移园区, 对产业转移的类型、数量进行研究和控制, 避免泛滥的重复建设。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布局规划, 加大各地区政府的合作, 打破行政管辖的界限, 做好政策和资源的调配, 并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 即地方资源、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产业基础等特点,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集聚产业, 避免分散而重复的投资, 从而真正增强产业园的竞争优势。

(四) 以市场机制为主, 控制干预力度

广东省产业转移过程, 尤其是产业园为主体的转移, 是在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投资参与下进行的, 部分产业园区的建立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因此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政府在进行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时, 应该以市场运作为基础, 尊重企业和市场的自发选择, 充分利用承接地的优势资源, 利用市场规律有效地对转移的产业和地区进行选择, 以促进产业转移有效和可持续的进行。

摘要:产业转移作为一类客观经济现象, 不仅有利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 而且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区域政策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区域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广东省区域政策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区域政策,产业转移,推动机制

参考文献

[1]陈伟鸿, 王会龙.企业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脉络 (J) .经济评论, 2007 (3) .

[2]毛世萍, 邝国良.政府在广东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0) .

[3]许德友, 梁琦.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兼论金融危机对广东“双转移”的影响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 .

[4]张鹏, 王月琴.产业转移的双向嵌入及其对广东的启示 (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12) .

[5]王然.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J) .兰州学刊, 2009 (2) .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篇11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中图分类号:F0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01-03

1 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01亿美元。 (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改革開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7%的比重,两者相差30.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55% ,工业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 ,利润总额占69.28% ,资产总额占54.64% ,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年全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开始接近轻工业。2005年,轻重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002年50%∶50%,变为45%∶55%。近几年福建电子、石化、机械等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项目的进入。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

(3)推动福建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

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所在行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比重的共有12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9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7.47%)、橡胶制品业(86.1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4.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6.9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75.1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4.21%)、金属制品业(71.45%)、家具制造业(70.9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8.45%)、塑料制品业(67.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4.88%)。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加工工业,其中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高达91.94%,这说明除一般性加工工业外,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加工工业也是国际产业向福建省转移的重点。2000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76.8%,到2003年达81.5%;在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的98.0%。

外商产业转移项目许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层次较低的电子零件加工组装业,这导致福建省高技术产业附加值率明显偏低。2003年,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只有6.93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只有7.87元,虽然比全部工业的增加值率高,但远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4)促进福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进入市场的壁垒不断被打破,福建省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产业集中度下降。外资持续大规模的进入对全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外资企业的规模远远超过同类企业,居所在行业的前列。2004年,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是3868.06万元、平均资产总额3858.3万元、平均产品销售收入3764.55万元、平均利润总额165.43万元,与之对比,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数值相应高出3286.74万元、1504.16万元、3130.14万元和180.92万元,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的数值分别高出6718.94万元、5649.6万元、6542.27万元和750.47万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美大型跨国公司在一些规模经济效应显著行业的投资,不断扩大单项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有效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福州冠捷电子产量已跃居全球同类型企业第3位,中华映管产量位居全国同类型企业第1位。在汽车产业领域,2003年东南汽车公司轻客的产销量已占据同行业第2位,轿车居第9位。

从总体看,国际产业对福建的转移重点,集中于中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技术产业,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大型投资企业相对较少。2002-2003年度福建省列入全国 500强的外资企业仅有19家,占全国的3.85,这与该省吸收外商实际投资居全国第三位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福建面临国际产业转移“北上”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改革开放后的头20年高度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的局面,开始大规模地面向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省。在产业转移“北上”的总体趋势中,福建省利用外资表现出不断下滑的态势。以台资为例(见表2),1990年以前,福建一直是我国台商投资大陆布局的重心地区,所吸纳台资一度占到大陆吸纳台资总额的30%以上。然而自1994年以来,来福建的台资项目和规模逐年下降。2000年台湾企业投资大陆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1%,而投资在福建的却比上年下降47.5%。2000年福建吸纳台资所占总体份额已从1991年的32%降至3.82% ,2005年为6.63%。

福建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中,没有能够在吸引和承接外资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吸引外资竞争更加激烈等外部因素外,福建省的综合配套环境比较薄弱,明显制约了国际产业向福建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1)福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

(2)福建基础设施较差,市场容量有限。

(3)福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4)福建投资软环境不够理想。

3 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福建产业定位

目前,福建的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石化、汽车三大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在经济技术发展方面客观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福建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对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一片谴责声之中,福建产业只能固守传统优势产业?如何避免产业低地的形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大量外资尤其是跨国资本的进入,一些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了跳跃式演进,加快了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的步伐。但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趋势,使产业结构的趋同并非一定意味着地区间分工和专业化的弱化。第一,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產业链分工体系。第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2002年,在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增加了30% ,创造了3.4万亿美元的附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10,同时,其全球销售额高达l8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8万亿美元的2.25倍。2003年研发开支超过5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有六家(福特汽车、辉瑞制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西门子、丰田和通用汽车)。相比之下,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研发总开支接近或超过50亿美元的只有巴西、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决定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更加主要的模式。这种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主要表现为母国公司控制一个产业或生产流程中具有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把非核心技术的、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同时,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的特点还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集群化,即跨国公司主动地带动和引导上下游企业的投资,通过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总之,新出现的这种产业链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产业分工形态。在这种新型分工格局下,一方面是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却在不断深化。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趋同与区域分工深化可以并存。这样一来,市场竞争就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

因此,面对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选择区域间的“同构产业”,而是如何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1)必须转变“撒胡椒面式”的产业扶持政策。福建省不论在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确立,还是产业集群的扶植方面,动辄十个几十个行业的做法并不鲜见。由于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资金分散,因而不能发挥出产业政策的作用。

(2)加大对跨国公司转移产业的导向力度。把吸引外资着力点放在引进跨国公司及与跨国公司生产相配套的企业群上,特别注重引进与大项目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配件项目。

(3)在企业规模结构方面,要重点培育“专、精、特”的小型巨人企业。福建工业化的进程一直承受着“只长不大”的企业“侏儒症”问题的困扰,产业竞争力因此难以获得有效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组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被视为“作大”的重要途径,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浙江省“不求其大,只求其优”的产业发展思路值得借鉴。他们以相对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涌现出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福建要在现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行业中,加快把成长型企业培植成“小型巨人”企业,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此外,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使之成为围绕大企业进行协作配套的专业化企业。

(4)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牵引作用,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福建省目前中小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是传统优势和出口主导型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在强调特色、强化分工上作足功夫。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用信息化、高新技术支撑重化工业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此外,要加快透明、高效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的建设。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应把精力主要放在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宏观协调上,特别应加强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

[2]宋群.“十一五”时期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52):2-18.

[3]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4):5-12.

产业区域转移 篇12

1 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 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 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效途径[1]。推动产业转移, 特别是东部开放的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 这有利于东西部的优势互补, 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能力,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 产业转移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2]:首先, 产业转移的层次在提高。产业转移由过去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其次, 是产业转移的角色在转变。在初期, 政府主要是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主导产业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 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 政府集中力量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再次, 产业转移的领域在扩大。产业转移由过去仅依靠单一产业转移开始向相关产业链的整体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服务和研发业务转移。不同产业之间不断地相互整合和扩展领域。

2 区域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年, 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战略, 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的区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显著提升。虽然我国的产业转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2,3]。

2.1 东部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也存在自身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即使在同一省内也存在经济发展的很大差距。如山东的鲁东和鲁西南、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安徽的皖南和皖北、浙江的东部与西部等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非常大。因而, 对这些东部发达的省份来说, 他们进行产业转移更多的是优先在省内之间转移。因而在产业转移的顺序上一般是, 先省内之间转移, 其次在区域间转移,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2.2 投资环境差,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建设方面, 中西部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西部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配套市场秩序, 使得行政效率和投资软环境较差。而东部发达地区具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也使得东部企业不愿意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另外, 西部地区的一些硬件建设也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 加剧了环境资源压力

一些转移的产业对西部地区造成一定的污染, 影响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东部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因为环境问题必须转移出去。而对于中西部地区, 有的时候为了经济发展不得不承接高污染的一些企业。虽然中西部地区, 一直在强调产业转移时优先选择低污染的绿色产业, 但现实中, 由于种种原因, 中西部地区也承接了一些高污染产业, 这些产业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3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为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必须全面考虑, 积极引导和推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5,6]。

3.1 统一规划国内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行为, 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在推进产业转移的进程中, 政府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加强政策的引导和规划, 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 并结合中部、西部和东部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产业布局规划, 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 形成现代服务体系。中西部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 要结合自身产业转移的实际,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3.2 优化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的环境

中西部要为产业转移积极营造促进产业转移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软硬环境。在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 要制定、完善和落实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推动产业转移体制的创新, 完善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在硬环境方面, 中西部地区要完善公共基础和交通设施的建设,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产业的配套能力;中西部地区要理性认识和面对区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挑战, 立足本地资源, 积极吸引和推动科技创新型和节能型产业的转移。

3.3 强化产业转移的监管

承接地要强化产业转移的监管, 坚持一定的原则。对产业转移要有选择性的接纳, 必须结合地区实际承接产业转移。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机构优化要求的要大力发展。要加强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防范产业转移过程的环境污染。加强转移产业的监督, 查出违反行为。严格执行有关政策, 严控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进入产业转移区。

3.4 坚持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产业转移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以企业为主体, 引导企业转移的有序进行。并通过税收和有关政策, 鼓励和引导东部发达地区积极向中西部投资和产业转移。完善科学合理的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手段, 鼓励东部企业去中西部投资,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区际经济协调机构和组织协调运行机制, 对产业转移的方向、规模和结构等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约束。要加强地区间的产业联系, 推进各区域协调互动, 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实现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形成一定的联合体。只有通过区际产业转移, 推进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才能有所缩小。

3.5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因而,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的搬迁转移, 更是一些高新技术和人才信息的一种战略转移。

4 结语

产业转移在我国还尚处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面临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大背景下, 各方都要做好准备加快产业转移进程,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玉强.浅谈如何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3 (8) .

[2]鱼震海.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6) .

[3]冯根福, 刘志勇, 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10 (2) .

[4]王虎.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界, 2008 (6) .

[5]许剑.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区域产业转移研究[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

上一篇:大学心理学课程下一篇: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