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国际转移

2024-09-18

产业国际转移(共12篇)

产业国际转移 篇1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当前,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 如何利用好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顺利实现我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 对此我们必须做出回答。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投资,产业安全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等。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环境、资源约束彰显, 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正面临着世界上同类国家的挑战。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创新, 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二选择。对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我国的“十二五”规划、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有强调。本文将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一个简要回顾, 在讨论国际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思路, 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1 国际产业转移的几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指某个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是国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 国际产业转移也将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历史上曾出现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

第一次, 时间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完成后, 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19世纪前70年中, 英国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 国际贸易的1/5到1/4。[1]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国内市场、资源等的限制, 英国将大量的资金投向法国、德国和北美大陆。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解决了英国的市场、资源等问题, 实现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另一方面优化了承接国的产业结构布局, 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 时间是20世纪50、60年代。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美国到日本、德国 (当时的联邦德国) 。美国把钢铁、纺织等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了日本、德国, 自己则致力于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次国际产业转移使日本、德国实现了二战之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三次, 时间是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日本把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高耗能、污染大的重化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东亚国家或地区, 自己则重点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型工业以及电子、航天等部分高附加值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此次产业转移使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 并实现了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型产业的过渡, 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第四次, 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是产业转移的输出地和输入地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即输出地有日本、美国, 也有亚洲“四小龙”, 输入地有东盟四国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 但主要是中国内地。美国、日本主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将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而亚洲“四小龙”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之后面临着境内市场狭小与生产能力扩张的矛盾、生产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的矛盾、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的矛盾, [1]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 也有一些转移到中国内地。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 理论界关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描述, 更多的是把二战之后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作为重点。而且, 在二战之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划分时间和划分阶段上, 不同的学者是不同的。

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这里主要是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快速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2.1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例如, 一国某企业通过在东道国投资设厂将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技术转移出去, 或者通过向东道国出口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等实现产品的国外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国际投资、并购进入一个新阶段。据统计, 遍及全球的6.5万家跨国公司支配着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 控制着全球1/3的生产和2/3的世界贸易, 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 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2]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担者。

2.2 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了产业链整体搬迁的趋势

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某跨国公司的投资通常会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如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研发设计等。可以这样描述, 现在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再是传统的单个企业的孤立行为, 而是整个产业链条或者国际生产网络的转移, 更有利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更有利于企业实现跨国经营过程中的本土化战略, 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 引起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2.3 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

传统国际产业转移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当代国际产业的转移除了制造业以外, 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新的热点。例如, 金融保险、物流服务、电信业、技术咨询、研发设计等都出现了跨国界转移的新趋势, 一方面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带动, 一方面是因为服务企业本身有跨国界经营的冲动。东道国往往劳动力成本较低或者市场潜力巨大, 跨国经营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趋势使输出国海外投资扩张、海外市场扩大, 使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

2.4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包括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跨国公司不再囿于传统的以寻求比较优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动机而向外转移某些产业, 开始注重全球市场布局、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在坚持对东道国封锁核心技术的前提下, 跨国公司向东道国转移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自己则加大研发力度, 继续在新技术方面领跑世界。

2.5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多样化

对外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目前, 跨国公司突破了原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单一形式, 实施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战略, 投资形式大致有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建立战略联盟、贴牌等。跨国公司采取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在客观上也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一步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为东道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多种途径。

3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

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方兴未艾, 对我国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机遇。如何利用好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顺利实现我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认为, 基本思路如下。

3.1 加大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三来一补”, 这种形式使我国较好地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发挥了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但是, 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却没有完全达到。跨国公司始终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而不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只是处于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 仅能赚取微薄的劳务费用。长期下去将进一步拉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最终会危及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现在, 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上述高端产业来华投资。同时, 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力争拥有一些自主高端技术。

3.2 在制造业领域, 应重点引进高端设备制造技术等

高端设备制造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 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因此, 发展壮大高端设备制造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意义重大。我国已在航空航天、飞行器导航控制等取得重大进步。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高端设备制造产业存在较大差距。统计数据显示, 在我国高端设备制造领域, 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仍然依靠进口, 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不足20%。[3]因此, 面对国际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我们要在自主创新的同时, 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承接此类产业, 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同步发展。

3.3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要确保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的安全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 原材料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全球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对于国际能源的依赖和对于原材料等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发达国家会通过一些技术转移、投资等向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原材料等部门渗透, 获取自己的利益, 甚至控制一个国家的能源、原材料等部门。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稀缺的国家, 主要能源资源中,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铁矿石、铜矿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即使相对丰富的煤炭, 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因此, 一方面要引进一些新能源、新材料项目, 另一方面要使我国的相关企业“走出去”。

3.4 引导外资向服务业投资

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出版等现代产业。现代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比例依次是第一产业最低, 第二产业次之, 第三产业最高。这种比例结构被认为是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或者经济发展质量比较高。

资料来源:龚雨,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FDI的实证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 2012.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 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 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这说明, 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国民经济质量在逐步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服务业的占比仍然比较低。不过, 从2012年7月28日第五届全球外包大会提供的数据来看, 2011年, 中国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63.6%, 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65%, 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45.8%, 预计未来5到8年, 中国将成为全球离岸外包第一承接国家。[5]

3.5 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 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空前提高, 如在纺织服装、家电、通讯设备制造、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的需要急需国外资金、技术。这些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行对外投资, 一方面将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 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改善外汇储备结构, 增强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将我国一些式微的、产能过剩的产业转移出去, 降低经营成本,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从而提高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 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6 注重地区平衡, 有重点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在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我国还必须注重东中西部地区的平衡问题。一是有意识地将一些技术水平适宜的国外投资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引导;二是东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同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有了很大改善, 投资环境逐步好转;[6]要素资源比较丰富, 生产经营成本相对低廉。东部地区开始步入高加工化阶段, 低成本发展的空间趋于缩小。有关研究表明, 从2007年以来,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客观上为实现上述转换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孙浩进.国际产业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J].人文杂志, 2011 (3) .

[2]孙雅娜.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 2006 (10) .

[3]郎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直指“高端”[N].经济日报, 2012-08-20.

[4]用价格杠杆撬动绿色增长[N].经济日报, 2012-08-24.

[5]全球外包大会:中国将成为全球离岸外包第一承接国家[EB/OL]. (2012-7-28) [2012-9-5].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7/28/c_112559538.htm

[6]刘居照, 杨文悦, 李海平, 张婷婷.我国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 2012 (2) .

产业国际转移 篇2

发布时间:2013-12-06 08:43:35来源:县商务局作者:不详【字体:大 中 小】

2013年11月28日—29日,湘南首届国际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郴州市国际会展中心胜利召开。洽谈会本着“绿色承接,集聚发展”的承接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政府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战略,达到扩大湖南特别是湖南示范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湘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核心目标。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于2011年,是第四个国际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湖南省继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本届展会以湘南示范区中的郴州、衡阳、永州三市为形象代表,展示湘南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精选承接引进重大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产品为典型参展对象,为国内外企业投资商与湘南经济发展主体实现无缝隙对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全程商务促进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一、应邀人员面广,行业丰富,联络工作著有成效

本届湘投会是一个盛大的会,是成功的会,是有成效的会。会上结识了各界名流贤达人士、内外投资人,促使信息互通,交流有成,我县特约16位企业界、商会、企业董事长和商会会长,其中台商四名,商会会长四名,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八名,有电子行业、农业生态行业、地产行业、建材行业,行类广泛实力雄厚。为与会人员服务周到,参会行程不折不扣,充分准备,至高服务,友善交流,和谐洽谈,意向投资,真诚合作。本届湘投会我县为顺利召开取得更大成果,做了精心准备,制定方案,责任到人,一对一服务,让与会嘉宾舒心、安心、开心。并取得到各位嘉宾和与会人士对我县招商联络工作一致好评。

二、湘投会准备充分,成效明显

会上共签约2个项目(美诺金融系统智能设备制造、2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总投资6.6亿元人民币。美诺金融系统智能设备制造项目占用面积200亩,总投资3亿人民币,主要从事金融智能设备研发和制造。项目投资方注册公司为3000万元。建设期为三年,分两期。项目达产后,年可生产100万台金融智能设备,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实现税收5000万元,安置劳动力1000人。2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我县工业园完成招商引资的又一大项目,投资方是韩国一电子厂与本在的公司合资投建,项目总投资为3.6亿元人民币。占地200亩,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14年底可股厂使用。将为我县加工贸易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另外我县选派园区十二个企业产品展销,并在本届湘投会上现场销售额达930万元,订单8000余万元。

三、抢抓机遇,全方位宣传我县投资环境

我县搭建展台花费将近20万元,展示桂阳特色、展示风采,传递桂阳文化,展示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桂阳是一个集烟区、矿区、库区、山区于一体的人口大县、版图大县和资源大县,也是我省的经济强县。利用我县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现有经济基础,建设美丽桂阳。会议期间省市领导来我县展厅,带着一丝惊奇,带着一线认可,也带着一方希望,还有各界人士从展厅了解到我县投资环境,投资政策,为之激动,并与此认可意向来桂阳投资兴业。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招商联络工作是一件细妮的工作,要精心,要细心,要爱心,要贴心。每次推介会,洽谈会,招商会我们都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一、本届湘投会上结识的朋友分类建档设台账,对号联络,掌握各自的企业特点,投资方式,和经济实力。

二、针对意向来我县投资的客商加强跟踪联系,为对提供相关信息,并解答凝问,整理系统的投资信息。能让对方一目了然。

产业国际转移 篇3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能源环境制约,而经济发展与能源协调的本质在于产业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是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能源消耗曾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而出现此消彼长、跨国流动。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能源消耗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也达到各自的历史峰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突出表现为被转移产业本身的能源消耗轻量化.即被转移产业在转出国或承接国产业结构中.产业增加值相对较高,能源消耗却相对较少。因此,转出国或承接国能源消耗总量可能有所增减.但对各自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会很小。

中国应当积极实施“开放节能”战略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合理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全球产业价值链条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两个价值增值方向.展开产业能源节约.在有限的能源投入情况下.通过产业附加价值的大幅提升.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产业国际转移 篇4

一、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一般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跨国公司根据国家或区域的要素禀赋对其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球配置。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二战至今,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调整和转移。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二次是在70年代,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使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韩国和中国台湾抓住时机;第三次是在80年代,这次产业调整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更为突出,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亚洲四小龙”转移到中国和东盟国家,“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将重点放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上。

(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不断变化发展,新一轮国际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逐渐高度化。

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方式,将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而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第三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热点。

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以及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单独行为,而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

4、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产业国际转移得主体。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大约有50%左右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内。因此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子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改革开放至1991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起步阶段。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属于试验性质。金额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转移的产业主要是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以加工贸易承接的国家产业转移最多。

2、1992年至上世纪末。

这一阶段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势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外国企业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投资。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逐渐转变为以资本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承接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3、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也称作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我国成功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政策逐渐开放,出口增幅势头强劲,市场空间和科技发展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

(四)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1、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外资大量流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1年的43.66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747.68亿美元,增长近17.1倍;合同利用外资额由1991年的195.83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982.16亿美元,增长近10.1倍;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991年的115.5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783.39亿美元,增长近6.78倍。

2、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符合一般规律,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9年的31.3%下降至2007年的11.3%,第二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7.0%增长至2007年的48.6%,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1.6%增长至2007年的40.1%。外商直接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直接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际产业转移改造落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中间产业,使我国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实现了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产业结构高附加值化;产业结构高开放度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为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和引导外资流向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国际贸易的形式来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另一种是采取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在东道国输入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外溢效应等来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一)计量数据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我们主要考察两个因素,就是进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大增加,也成为世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考虑进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影响。我们用第二产业增加值来衡量。

(二)计量模型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很多因素,除了外国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以外,还包括商业环境、政府政策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首先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1)其中,SIR表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来衡量,FDI表示我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来衡量;F T表示我国的对外贸易,用我国进出口总额来衡量,μ表示其他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异方差,便于对回归系数进行解释,对变量做对数变换。由于其中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SIR由于已经是百分比,我们不再进行对数变换。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从统计意义上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经济现象中因果关系不明确的两个事物,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检验,对建立的模型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Eviews4.0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结果:(见下表)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原因,模型建立是正确的。

(四)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我们模型中的变量是时间序列数据,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用

(1)进行估计,得到协整检验的方程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三个变量SIR、log(FDI)与log(FT)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由于系数是半弹性,我们可以得知FDI对SIR的长期弹性是0.10009,FT对SIR的长期弹性为0.00165。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我国第二产业比例的格兰杰原因,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第二产业比例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1、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少。

通过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我们得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至70%,我国的比重只有40%左右,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引入过度的发展了我国的第二产业,国内第三产业获得的国外投资还较少。应当逐步引导国外资金、技术进入第三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

本文第三部分利用计量模型考察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用产业转移的两大指标——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将其纳入到一个模型中进行观察和检验。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我国第二产业比例的格兰杰原因,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第二产业比例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我们可以得知FDI对SIR的长期弹性是0.10009,FT对SIR的长期弹性为0.00165。因而,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看,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几点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应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国内市场需求较小,潜力巨大的矛盾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实施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另一方面,要紧跟当前外商直接投资潮流,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的趋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流动造就的全球资源要素流动和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主要依靠国际资金、技术和管理要素,全面提升并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适应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加大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有选择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实际上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导向。由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主要表现在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一、三产业比重太低,工业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着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问题,因此应大力加快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

2、加大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

国内企业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会影响国内企业技术开发与消化吸收的能力。目前国内企业对研发的投入相对不足,生产设备也较落后,要参与国际分工,生产与跨国公司相适应的配套产品,必须要加大对国内企业的研发投资。

3、提高外资与我国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注重强化相关产业的竞争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能够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是十分必要的。产业关联度越高,就越能较快地提高我国现有工业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当前跨国公司的最新动向是加强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分包、外购等方式剥离出去。

4、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跨国经营,淘汰国内落后产能。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稳步提高。因此积极培育和壮大跨国公司、大力发展跨国经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产业国际转移 篇5

——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5个,其中: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3个,分别是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5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12370公顷,已开发面积共3980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2008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5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2250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斐然。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入园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4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9家;小型企业123家。

企业生产贡献突出。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0.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5%;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7.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49亿元,增长42.7%,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71.5%。

重工业成为园区的中坚力量。2008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36.6%,对园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2.1%,拉动园区工业增长25.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71.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增长76.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36.7%。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迅猛。2008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家,占全部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53.2%,完成工业增加值42.33亿元,增长45.5%;园中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多家,正式投产企业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9.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然滞后。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资金投入不足。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数是松散型合作,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近年来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山区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劳动力资源不足。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环境污染堪忧。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1、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3、学习借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早见效益。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要有新思路 篇6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伴生着一些负面效应,如承接的产业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使我国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竞争力差等,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很多企业停产或破产,使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放弃过去资金匮乏背景下的传统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思路,要以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制定出新的思路。

二、当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一)企业层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我国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导致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往往不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而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标准化阶段或趋于成熟的技术,而且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是相当有限的。外资企业日益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严格控制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而不轻易转移最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因此,想利用外国产业转移来提升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有限的。相反,由于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往往导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最终失去竞争力。目前,在合资企业中,我国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仍相当严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超过50%,远运高于美国和日本的2%。

2.我国企业受外资企业的限制竞争,导致生存空间倍受挤压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以直接并购我国企业方式,尤其是并购行业龙头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跨国并购的最大目标国,全年跨国并购总值为68亿美元。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后,往往有两种做法:一是终止被并购企业的运营,以达到消灭竞争对手、获取国内市场份额的目的。二是把并购获得的企业转变为其下属的加工企业,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被并购企业既不拥有知识产权,也没有核心技术。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的调查,跨国公司在软包装、照相机、手机、感光材料和软件等行业中占据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拥有明显的垄断地位,并利用其市场优势通过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独家交易等行为限制竞争,给东道国企业设立了较高的进入壁垒,挤压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挤出效应”。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及垄断性并购削弱了市场的竞争程度,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

3.外企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证,导致我国劳动力质量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外资企业累计超过57万家,目前其雇佣员工超过2500万人。有关调查显示,外企中很多存在着劳动合同时间缩短、劳动用工随意性大、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不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等不规范的用工行为。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目前中国境内逾九成跨国企业员工成为“过劳者”,其中5%的外企员工严重过劳,随时可能结束生命。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也发现,中小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足20%,工资、工时、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成为劳动争议的核心。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护,不仅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且更会导致质量下降,从而逐渐丧失我国长期存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二)产业层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首先表现为三大产业之间不平衡。截止至2005年,第二产业在我国整体外商投资产业中合同外资的比重占68.69%,占绝对主体地位,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45%)。其主要领域是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且,就外资存量上看,至今也仍占主体地位。其次,承接的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不平衡。表现为投资严重向房地产业倾斜,约占第三产业吸引外资2/3。而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商业、信息服务等行业引进外资十分缓慢。

2.承接的产业多处于价值链低端,影响了产业升级

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静态比较优势,而不热衷于培育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因而有可能使比较优势固定化,难以升级。我国所从事的生产链,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这类产业严重依赖于外方的供货、采购、技术、市场等, 这样势必形成“两头在外”的局面, 必然造成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对外产品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同时由于庞大而低效益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绝对比重, 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乃至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工贸易所需要的技术、原料、零部件、生产设备等都从国外进口, 既不使用国内原材料, 也不存在对其他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 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小, 缺乏产业要素的全面发展, 从而难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

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严重威胁我国民族产业安全

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外商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国内企业和垄断某些重要产业,严重威胁我国民族产业安全。一是利用资金实力,占据多数股权,控制国内企业。外商常利用中方资金不足和融资渠道不畅的弱点,运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采用投入大量注册资金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迫使中方放弃多数股权或稀释中方股权比例,从而达到占据合资企业多数股权,控制国内企业,进而控制某些产业的目的。二是利用技术工艺、无形资产和管理等经营资源的优势,控制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通过战略联盟,共同控制我国某些高科技产业。许多跨国公司为避免在我国的过度竞争,采取了合并或联合协议方式,形成各自产业市场区域,或共同开发同时控制某些高科技产业,以实现垄断。四是针对我国某些产业关联程度高的特点,对其上、中、下游产业进行投资,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力图控制关联产业。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思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重大指导意义。按照这一理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思路必须创新。

1.必须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日益敲响的资源和环境警钟提醒我们,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无节制、无选择地承接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占地、高耗材的产业转移,必须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之上,有选择地承接。对引进的项目、企业要严把准入关,所有项目、企业都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坚决防止重复建设、高耗能、争抢资源、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进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抓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生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兼顾当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引导政府官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意识,使其摒弃片面追求GDP,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攀比”的旧观念,不以“速度、形式”论英雄,不“好大喜功”搞 “数字游戏”。

2.必须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

为了确保我国企业、产业能够掌握自主发展权,必须将产业转移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摆脱在产业核心技术上的外部依赖状况。为此,(1)必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投入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新投资领域。(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机制,加快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4)完善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社会氛围。(5)实施知识产权和专利带动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重视发明专利,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掌握技术标准拥有权。

3.必须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承接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而一个国家在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提高就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因此,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与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市场机制、融资机制以及税收体制等。其次,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制定推进服务外包的国家战略,迎接全球服务外包时代的到来。第三,坚持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参与全球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

4.必须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坚决维护我国广大劳动者的权益,要对外资企业建立社会保障的监管,使员工享受到劳动安全保障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外资而牺牲劳动者利益。另一方面,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马虎兆,李欣先.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测算及浅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175-178.

[2]尚永胜.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0):18-20.

[3]倪翠玲.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8-49.

[4]胡红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探索,2006(1):77-80.

产业国际转移 篇7

国际资本, 在本文中主要是指FDI, 即外国直接投资。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资本的流动趋势不断发生着变化,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愈加深远。如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产业转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大量涌入的国际资本对于我们而言可以是一针强心剂, 但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也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因此梳理出国际资本转移对我国经济, 尤其是产业转移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近年来, 我国接收的国际资本稳步上升, 而其中中西部地区接受外资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东部沿海地区, 这是我国如今FDI流动的大趋势, 也是下文分析的基础。

二、国际资本转移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

伴随着FDI在我国“自东向西”的流动趋势, 我们自身的产业调整, 产业转移也与之相互配合, 相互影响, 呈现出与之对应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路径, 如果能明确FDI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与影响动力, 加以合理转化与利用, 则会使我国产业转移进程事半功倍。

目前来看, 无论是FDI在我国的分布趋势还是我们自身的产业调整, 都将中西部地区作为了现在以及未来的重点区域, FDI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日益增大, 笔者在此引入我国2000年至2008年间各地区内部投资的总量数据, 并将其除以FDI, 得出各个地区在这九年间内外资投资的比值, 详见下表1:

(资料来源: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

从表1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内外资的比值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增大, 而且伴随着2000年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一比值直至2005年左右, 在中西部地区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而随着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FDI比例的步步攀升, 这一比值也开始逐渐下降。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 越是发达的地区, 这一比值越是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FDI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大于我国内部投资的, 也说明中西部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仍然需要大量优质的国际资本。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以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要, 中西部地区则沿着东部地区走过的道路试图学习并延续这样的模式, 而FDI的大量涌入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二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面临过的机会与挑战, 因此要研究国际资本再转移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 重点就在于研究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 而且有了东部地区的前车之鉴和无数宝贵经验, 这种影响的路径与机制也变得比较容易掌握与分析。

(一) 在规模和流速上, 外资与内资相互带动

通过上述的图标与数据, 可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 外资在规模和流速上都呈明显而持续的上升趋势, 这一点无需赘言。而对于内资投资来说, 该趋势同样明显: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西部地区的内资投资涨幅同样十分迅猛, 几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幅, 与FDI的涨幅几乎同步, 可以看出, 内资与外资具有十分明显的相互带动作用, 究其原因在于内资与外资都想抢占中西部地区新兴市场的产业高地, 面临东部沿海地区日趋饱和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 亟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所带来的巨大潜能与商机是各类资本都要力争的。

因此, 尽管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投资之比面临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并不意味着内资会甘心让外资全面占领这块市场, 将广阔的天地拱手相让, 而是同样会拿出大量精力与国外资本比拼。

(二) 在产业关联上, 外资产业诱发内资产业的配套

对于外资来说,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者其他原因, 资本不可能流入所有产业, 而结果往往是外资进入一些主导产业, 然后引发内资进行产业配套, 而且这种影响很少出现可逆的情况, 很少会有外资进入某些已有产业的配套产业, 而几乎都是由外资来引导整个产业链。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相对内资来说, 虽然在总量上不占上风, 但FDI仍然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对市场趋势的把握、资本质量、运作模式等方面, 因此外资会通过自己已经积累的宝贵经验, 将资金注入最具有发展潜力以及盈利能力也最强的产业中, 牢牢占据价值链的顶端, 而伴随着整条价值链而产生的巨大市场空白则交给内资来填满。

第二点则是相对于内资来说, 地方政府仍然偏爱外资。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外资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也是最能为政府和官员带来政绩的。因此在各地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园区等的时候, 往往也会把最好的资源和最核心的产业留给外资去做, 然后再引导内资进行配套。

(三) 在空间关系上, 外资中心促成内资外围

为了系统地吸引各类资本以及便于政府管理, 形形色色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而依据其战略地位和政府实力的不同, 这些开发区也有诸如“国家级”、“省级”等区分。

以中西部地区为例, 河南省现有国家级开发区五个, 安徽省三个, 河北、甘肃、山西、青海等中西部省份只有一至两个, 而这些国家级开发区也大多分布在省会城市或者相对较为发达的中心地区。对于外资来说, 这批国家级开发区往往是他们投资的重点, 而对于部分省份来说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很容易就会在这些区域形成FDI扎堆涌入的态势。

而围绕这些国家级开发园区, 各个省份则会在周边地区建立若干省级开发区, 比如河南省第一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就有十五个, 几乎涵盖了省内的每个地级市, 而这一批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投资的能力上显然是不如国家级开发区的。对于这些地区来说, 吸引内资投资、接受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部分产业、解决当地就业等等才是招商引资的重点, 而FDI对于它们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 而远非主导。

所以很自然的就在空间关系上, 由外资中心促成了内资外围, 省级政府争取到的优质项目和大量FDI几乎全部分配到位于相对中心区域的国家级开发区, 而各地级政府则只能争取少量外资和大量内资, 这种影响可以说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理解为各级政府明确分工的结果。

三、我国产业转移应把握的关键要素

毫无疑问, 国际资本再转移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所波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如能在这一背景下抓住一些应当把握的关键要素, 化危为机, 化被动为主动, 则会使我国的产业转移进程大大加快, 最终的效果也会更加令人满意。为此, 需要把握的因素分为政策层面因素和经济层面因素两块, 政策层面因素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注意的一些方面, 在宏观上加强调控与监督, 合理调配资源, 以配合国际资本再转移的大背景, 将其转化为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经济层面因素则更加偏重于微观层面, 使各级市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适当的引导下利用已有资源发挥作用。

(一) 政策层面因素

1.国家出台相关标准, 加强地区之间合作, 防止恶性竞争

我国的产业转移是一个长期的, 整体性很强的过程, 各级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层面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竞争, 但最终目的都应是推动我国整体合理的进行产业转移, 为了地方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是必须要避免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地方政府“唯GDP为先”的发展思路下, 地区之间为了吸引外资而恶意竞争的例子屡见不鲜。截止至2012年3月, 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143家, 而省级开发区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增加地方GDP, 不少开发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不遗余力地争取外资。这一情况带来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税收流失,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 若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所得税率为15%, 早在1995年, 我国因税收优惠损失财政收入就约为660亿元, 约占GDP的1.2%, 其次是土地流失, 地方政府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将土地出让给外资厂商, 这一大块财政收入就等于白白赠送了出去, 造成了巨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因此, 要制止这类现象, 国家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招商引资标准, 制定优惠政策的底线, 不能因小失大, 为了地方的GDP和FDI而牺牲总体的利益。其次还要引导地区之间进行合作, 共同把市场做大, 形成合力来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动。

2.各级政府制定适应自身的发展规划, 统筹发展

为了更好的利用外资, 吸引外资,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适应自身的合理规划, 有目的地选择项目, 而不能生硬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模式与经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 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矿产资源等等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也应该意识到, 在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金融环境、交通便利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不足。因此在国际资本流入的趋势下, 这些地区应当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前提下弥补短板, 以营造对外资来说更具吸引力的大环境, 并且争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投资项目, 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东部地区。而对于东部沿海地区, 伴随着国家产业转移的大环境, 更应当注重更新换代自身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如何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和设施, 寻找新的优势和增长点, 并且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 找出新的发展模式, 是这些地区应当考虑的。

3.注重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防止顾此失彼

目前国际资本在国内的流向大部分涌向服务业, 且所占比例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即SFDI与MFDI的比值会越来越大, 这也与我国产业转移的大方向一致。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 我国的产业转移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单纯的“进三退一保二”, 而是应当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促使制造业乃至农业进行整体的升级, 使其生产率和利润率大幅度提高, 最终仍是要形成三大产业比例适当、同步发展的格局。因此, 我们应该有一定的规划意识, 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字化”、“服务化”等概念。

4.注重人才储备, 防止劳动力短缺

过去, 东部沿海地区吸引的大部分国际资本都流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东部地区充沛的劳动力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成为自身的优势之一, 但伴随着资金的内流和产业调整, 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西部地区, 而东部地区对服务类和高新技术类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增大, 这样就使得劳动力结构面临一定的失衡。目前来看, 中西部地区的各类劳动力都谈不上充裕, 而东部地区对于高技能、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仍在上升, 因此我们应当从教育阶段就注重人才储备, 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以外, 还应加强对高等技工和熟练工的培训, 培养大批的“高技术蓝领”, 预防劳动力结构的进一步失衡和短缺。

5.注重环保低碳, 生态和谐

无论是引进国际资本还是进行产业转移, 我们应当时刻意识到的一点就是要注意保护环境与生态的和谐, 同时尽量发展低碳经济。无论是GDP的增长还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此外还要注意国外资本的流入是否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可能, 有些国家, 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 为了调整自身产业结构, 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出来, 让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其全球工厂, 这样的FDI我们宁可不要。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就应当明白产业转移与生态的和谐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共营共生的, 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一因素, 不能让发展的进程再次倒退。

(二) 经济层面因素

1.完善金融市场, 更新服务理念

目前我国的整个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还是很不完善的,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这一点虽然有些老生常谈, 但的确也是在全球资本转移这一背景下至关重要的一点。为此, 一方面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等一系列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备和进步, 形成一个成熟、便利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 金融行业以及从业人员也要尽快更新服务理念, 为逐渐国际化的大环境做好准备, 努力创新金融产品, 引入先进的工作理念;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国家资产与金融环境的安全, 为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做好准备。

2.注重项目选择, 防止来者不拒

大量的FDI涌入我国, 对我国的产业转移进程而言既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 如果我们不懂得有选择地接受这些资本, 一股脑全盘接受, 很有可能将国内市场交给了国际资本来任意操纵, 最终反而损害了我们自身的利益。

在项目的选择方面, 地方政府应与上述提到的合理规划相结合, 防止大量重复低效的建设与内耗。据统计, 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重点引资产业几乎都包括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 在该地区总共16个城市中, 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 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 选择通信产业的则有12个城市, 这么高的同构化现象带来资源内耗和恶性竞争,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 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的时候也应当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其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有一定的了解, 面对国外资本时要保持一定的清醒。根据统计, 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间, 全国54家外资创业投资企业中, 连锁经营、网络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而且外资对于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也有所涉猎, 这与我们产业转移的整体方向也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排除国际资本为了自身利益而将资本流入与我国产业转移整体方向不一致的产业中, 毕竟对于资本提供方来说, 盈利是最终的目的, 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来特意配合我国整体的发展步骤, 因此地方政府在资本导入和项目选择时做出自己的判断。

3.预防依赖心理, 鼓励自主创新

本质上讲, 要想缩小我国与国外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仅靠国际资本流入以及附带的技术外溢并不能实现, 关键还是应该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除了应当进一步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引入国际资本以外, 还应注意与资金相对应的技术回报, 不能继续沦为外商的低层次加工厂。另重要的是, 不能对外资产生依赖心理, 加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推动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 或许我们曾经通过引入外资也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 但如果要想产生长久而且可持续的科技推动力, 还应从挖掘我们自身的创新科研能力做起。

参考文献

[1]谢晓波, 黄炯.长三角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度竞争行为研究[J].技术经济, 2005 (8) :70-72.

[2]顾列铭.引资比拼隐患多[J].世纪行, 2003 (12) :8-9.

[3]陈鸿桥.外资创业投资特征及其对我国创业企业的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4]蒋乐.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2) :105-106.

产业国际转移 篇8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外国企业在华转移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加工贸易是投资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方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方式多种多样。第三阶段,本世纪至今,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时期,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我国的战略地位,投资项目从单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逐渐向相关产业延伸,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

一、现阶段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己的特征。

1. 制造业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据资料显示,从2002年起,外商对我国制造业的实际直接投资额占每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超过70%。在制造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六个行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

2. 服务业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服务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转移也越来越多。而在我国,由于受服务成本和质量、转出国的政策、承接国的配套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服务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不多。自2003年以来,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于是服务业成为国内招商引资的新热点。在服务业内部,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电信、批发零售贸易等行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据整个服务行业吸引外资的绝大多数份额。总体来看,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3.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公司逐渐转变了以前那种仅仅利用廉价资源、抢占市场、转移相对落后的污染型生产项目的行为,开始对华进行大规模、系统化地投资。一方面表现在跨国公司较少向单个企业进行项目投资,而是进行纵向一体化投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还将研究开发、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建在中国,实行横向一体化投资。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4. 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

受到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影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一带,已经形成了若干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也集中在这些区域。

二、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 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为主,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

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从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我国承接的制造业绝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层次不高,这就导致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弱,中间强”的特征。中间的生产环节,如制成品生产和组装是我国的优势环节,而两端的研发、工艺和销售环节,大多依赖于国外。在这种垂直分工的格局下,发达国家外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他们在产业外移后侧重于做“品牌”,把资源更多地配置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与品牌塑造上。

2. 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同步,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并未真正转移到我国

在实际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并不意味着技术同步实现转移,往往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并不是国内拥有最先进技术的产业,而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业。目前,我国引进的技术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 (引进成套进口设备多,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少;引进硬件多,软件少;引进多,消化、吸收、创新少;引进一般技术设备多,高新技术设备少) ,经济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50%,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在我国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少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市场份额虽然很大,但由于关键技术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只能赚取很少一部分加工组装的利润,利润非常微薄。

3. 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加大了实现节能减耗目标的难度

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一般都很严格,重污染企业很难在其国内生存,对他们而言,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最“经济”的做法;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承接产业转移意味着存在承接污染转移的风险。我国的部分地区由于急于发展经济,把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来,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却使环境污染加重,这势必造成了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另外,由于我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位置,进口的多为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后出口的产品多为一般制造业产品。单位价值的进口与出口所消耗资源、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能源不同,实际上造成了国际间资源、能源的需求向我国转移。在这一进出口结构下,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资源、能源需求向我国转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无疑加剧了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的状况。

三、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对策

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布局上的调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承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承接地区的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1. 优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

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就必须转换现行的产业吸纳结构。一方面,需提升产业吸纳的技术层次,适度控制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入,多引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引资的重点逐步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另一方面,需改善产业吸纳的主体结构,调整利用外资的区域投向,将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向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2. 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产业发展的自主权

从大局出发,我国的产业要发展惟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改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提高,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创新,解决我国产业发展和升级中的技术供给问题是当务之急。建立由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联合产业内的企业、相关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和政府组织,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合作研发,可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和技术在产业内的有效扩散,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3. 鼓励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实现双向产业转移

一个健康而开放的经济,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引进,而应该建立双向循环机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对外转移部分产业,既引进来,又走出去。面对目前产业结构失衡、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势头不足的情况,转移过剩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跨国经营不失为一种良策。因此,不论从长远利益还是从眼前利益来看,我国必然要大力发展跨国经营,实现产业的输入与输出相平衡。

4. 扩大第三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改善产业转移在产业间分布失衡的状态

现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与趋势表明,制造业转移的规模趋于缩小,服务业转移的规模逐渐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50%以上份额均投向服务业,这表明服务业已成为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主要产业。而我国的服务业是弱项,吸引外资的占比低于四分之一。因此,我国应通过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强服务业人才的储备等途径,吸纳更多的服务外包。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冰.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我国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11) .

[3]冯飞, 来有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N].中国经济时报, 2006-10-17.

[4]梁楠.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J].社科纵横, 2007, (6) .

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9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说,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在已有的三十年对外开发的经验基础上,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参与较多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态势对于中国可持续战略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回顾与最新特点

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各国或地区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由于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国家间、地区间是梯度转移的,一国或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1]。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双方都有利,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跨国产业转移使先进国家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后进国家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1. 从“二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先后出现过三波大的浪潮。

第一波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凭借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球领先地位,成为此波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的推动者。二战后,美国积极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在这一阶段,日本、西德因为承接到美国的传统产业,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获得空前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第二波浪潮是20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和美国一并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它们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在这一阶段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超过8%的高位水平。第三波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大力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东盟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带动了承接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必要趋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际经济协作与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一轮又一轮不断跨国转移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把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入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2.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新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第三产业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发展,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2)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国际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3)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国际产业转移在促进国际产业链条的整体搬迁和国际分工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创新体系的优势,将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劳动力与资源环境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不得不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

二、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一系列问题。在加入WTO后,在中国更密切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经济协作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中国制造业实际状况,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中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程度的加深和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逐步走出国门、向国外投资和进行产业转移也逐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互动阶段。从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国际产业转移从产业引进和产业外移两方面对中国产生影响,中国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参与国际产业的重点不仅仅是引进产业,更要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和契机向外转移部分产业,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应是“产业双向转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中国承接高产业梯度国家的转移;另一方面,中国逐渐在扩大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这意味着在国际产业转移领域,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并非是单一的引进模式,而是承接和转移并重的、双向的产业转移[3]。

三、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1. 中国消费结构转换期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积极向中国转移某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衡、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是以“短缺经济”形态存在的。改革开放后,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居民消费层次、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消费品市场的迅速扩张成为各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诱因。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已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形态也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大多数制造业产品的供求已达到供过于求,“内需不足”的影响开始在许多行业逐步显现。实际上,除了因为中国住房、教育、医疗同步改革而导致的居民预期消费谨慎、储蓄增加等因素外,中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换过渡期也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原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三大件”在城镇的需求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汽车等高档商品由于大多数居民尚未达到相应的收入水平而暂不能成为普及性商品。这种由消费结构转型而带来的市场“相对饱和”现象会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数量和速度求发展的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4]。尤其是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吸引国外产业、技术、资金的转移的主要思路是“以市场换技术”,这种内需不足导致的市场饱和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占领和扩大市场为着眼点的国外跨国公司的转移。但其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从长期来看,这种消费结构转型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升级,也会诱致国外跨国公司在进行产业转移中更关注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的转移,从面又有利于中国制造业通过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2. 资源紧张成为中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重要约束条件。

中国拥有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数量大,有许多自然资源从总量上来说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五十三位。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多数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用量大的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同时,中国内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并且生产、生活用水浪费较多,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地区间无论是在资源数量上还是在资源质量上都差异很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很稀缺的。而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受着自然资源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也间接地对与该部门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部门产生连锁影响。中国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中国部分企业向外进行转移,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5]。

3.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工业高速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负面效应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中国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件。2006年9月的洞庭湖附近水域,砷超标10倍;同年9月甘肃徽县的铅污染事件致使900多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其中62名儿童被确诊重度铅中毒;2006年11月四川泸州市的川南电厂燃油泄露,污染长江。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称,近年来伴随着中国GDP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污染排放总量的持续增长。2006年上半年,中国没有完成既定的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不降反增。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发展及广泛传播,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此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和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再单纯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更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转移的产业要更多地考虑资源消耗、技术含量、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注重环境保持和生态效益也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需求和主要潮流,因此,中国制造业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到东道国的环保需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才能树立中国企业和品牌的良好形象,在当地站稳脚跟。这会对中国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向外实施产业转移两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四、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1.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在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首先,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于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要切实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2. 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减轻中国环境压力。

首先,要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积极推进企业产权重组,加快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企业逐步理顺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扩张,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要以优势企业、大型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再次,选择一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重点进行扶持,鼓励其开发高精尖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实现生产和销售的跨国经营。通过培养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跨国经济合作,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通过向其他低产业梯度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避免在国际环境事物中承担过多的压力,提升我

3. 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中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而非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中国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这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中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自“二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日益成为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也给中国的环境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的同时,更要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如.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特点及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2008,(6):62-64.

[2]吴红艳.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中国应对之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9,(3):57-58.

[3]方雯,郭文豪.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84-86.

[4]戴宏伟.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8,(4):32-33.

[5]李欣.跨国经营发展的特点、作用和应采取的几点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0,(1).

产业国际转移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 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都不是独立进行的, 都要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相联系。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 会发生产业国际间的转移。Balassa (1981) 的阶梯比较优势论进一步认为, 随着经济发展一国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所以, 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济较发达国家逐渐将某些产业转移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双方的产业结构因此都会发生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以国际贸易方式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另一种方式是采取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 在东道国内移植、输入生产要素。已有的关于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经验研究主要是分别从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个角度来考察的, 如刘宇 (2 0 0 7) 和吴进红 (2005) 等人的研究, 没有将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结合起来考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也没有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本文的目的是从经验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认为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工具, 考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能分割开来, 而应都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两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否则容易出现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相关, 导致估计量是有偏误且不一致的。由于民族地区尚处在工业化之中, 因此本文以民族地区第二产业为研究对象。全文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说明所使用的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第三部分是对计量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很多因素, 除了本文要分析的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外, 还包括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商业环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等等。所以首先考虑下面的模型:

其中SIR表示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FDI表示民族地区获得的国外直接投资, 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来衡量;FT表示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 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u表示刚提及的但模型省略的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施加影响的其他因素。为了消除异方差, 同时也便于对回归系数进行解释, 对变量作对数变换, 用符号ln表示, 其中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SIR由于已经是百分比, 无需进行对数转换。解释变量前的系数bj表示半弹性的含义。

受到数据收集的限制, 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和新疆7个省 (自治区) 。民族地区FDI和FT的数据取自历年民族地区各省 (自治区) 《统计年鉴》并加总求得, 然后根据美元的通胀率转换成1985年不变价的实际值, 而美元通胀率数据来自历年的《国际统计年鉴》中美国消费价格指数 (CPI) 。民族地区SIR的数据首先根据民族地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将第二产业增加值统一换算成1978年不变价的实际值, 然后加总求得民族地区总的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 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民族地区总的GDP实际值, 除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就可以得到第二产业比例SIR。由于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数据大多是从1985年开始记录的, 所以本文分析的数据时间段是1985年~2005年。

注:对数值可以直观地看出变量的变化率, 其斜率表示增长率。

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见图。第二产业比例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 说明民族地区仍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民族地区进出口总额从也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存在较大波动。我国在对外开放之初, 仅沿海地区被列为开放地区, 并享受优惠政策, 直到1992年, 对国外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才扩展到内陆省区以及东北、西南、西北的边界城市。因此, 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在1992后才开始迅速增加。

三、参数估计和检验

方程 (1) 可能出现解释变量ln FDI和ln FT与随机误差项相关, 即ln FDI和ln FT为内生变量的情况, 这时, 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 (OLS) 会出现偏误。可以进行格兰杰 (Granger) 因果检验来判断变量的内生性, 如果是内生变量, 则需要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进行估计和检验, 否则可以直接估计方程 (1) 。

1. 格兰杰 (Granger) 因果检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所有的变量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且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1992年前后存在明显的变化, 所以考虑如下的VAR (q) 模型:

其中yt= (SIRt, 1n FDIt, 1n FT) 1’;xt= (1, t, Du) ’示确定性变量, 包括截距项、趋势项和虚拟变量Du=0表示1992年以前, =1表示1992年以后 (含1992年) ;A表示xt对应的系数矩阵, 引入趋势项和虚拟变量的作用是除去趋势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将变量转化为平稳序列;Bi表示yt的滞后项所对应的系数矩阵;q表示滞后阶数;ηt表示随机误差向量。

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是对Bi中的系数进行联合检验 (1) , 比如检验原假设 , 其中 表示矩阵Bi中第二行第一列所对应的系数。如果拒绝了原假设, 表明至少有一个SIR的滞后项对ln FDI施加影响, 可以认为SIR是ln FDI的Granger原因, 即模型 (1) 中的变量ln FDI可以看成是内生变量, 因为存在SIR对ln FDI的反馈作用;如果接受了原假设, 则可以认为ln FDI是外生变量。对该假设可以使用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2 (logl有约束-logl无约束) ~χ2 (m) , 其中logl有约束和logl无约束分别对应着约束成立时和约束不成立时上述VAR (q) 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 m表示约束个数, 这里等于滞后阶数q。

注:*、**和***分别表示统计量在1%、5%和10%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

滞后阶数q的选择会影响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由于是年度数据, 且样本量较小, 本文仅考虑q最大等于3的情况, 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SIR和ln FDI、ln FT之间是单向Granger原因关系, 即ln FDI和ln FT是SIR的Granger原因, 但是SIR不是ln FDI、ln FT的Granger原因, 不存在从SIR到ln FDI和ln FT的反馈, 所以可以认为模型 (1) 中ln FDI和ln FT是外生变量。

2. 参数估计结果

由于ln FDI和ln FT可以看成是外生变量, 因此可以直接用OLS估计下列方程

并对系数进行检验以判断FDI和FT是否对SIR具有显著的影响。方程 (3) 与 (1) 的区别仅在于引入了趋势项和虚拟变量Du以保证变量的平稳性。方程 (3) 中可能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的问题, 可以利用Eviews中的AR命令进行序列相关校正, 同时计算了White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对OLS标准误进行了校正, 估计结果见表2。

注:*、**和***分别表示统计量在1%、5%和10%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

从表2可以看出, 所有的系数, 包括趋势项和虚拟变量前的系数都是显著的, 表明FDI和FT对SIR具有显著的影响。方程 (3) 解释变量前的系数是半弹性, 因此估计结果表明FDI对SIR的弹性是0.0173, 即如果FDI增加1%, 则SIR平均而言将增加0.0173个百分点。同理如果FT增加1%, 则会使SIR平均增加0.0294个百分点。

四、结论

估计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的两个重要因素—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估计结果还表明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之间是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即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是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 但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对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没有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国外直接投资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有限。这意味着民族地区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受到外部因素—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 民族地区更多地是被动地接收国际产业转移, 其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和已有的优惠政策对国际产业转移缺乏主动吸引力。因为与东部地区, 甚至中部地区相比,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人均收入低, 商业环境落后, 远离全国经济中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所以对外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当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停滞不前。

但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也意味着民族地区具有发挥后发优势的潜力, 通过直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 能够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追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地域辽阔,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能够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而且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收入, 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对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中央政府和省 (自治区) 政府可以从促进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对民族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从而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步伐, 实现全国地区间、民族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Balassa, Bela: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M].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81

[2]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M].靳云汇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 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1:125~134

[4]朱宝宪 吴洪等译: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产业国际转移 篇11

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要注意解决好下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产业承接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发挥比较优势,结合本区域具体条件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整体部署和本地市场发展需求确定重点承接的产业和企业,要通过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一些集生产、流通、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在承接区域外部产业的同时,处理好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的问题,实现产业体系在区位、需求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区域竞争力。三是适当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压缩资源类投资规模,加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投资,加大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力度,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四是坚持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程度上实现产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竞争力。

(二)逐步建立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逐步形成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防止投资增长和社会资金跟进的双重不理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共振或强化,产生金融风险。一是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支持承接产业发展。商业银行要把握宏观政策的调控方向,结合产业的发展特征,建立专门的信贷评级模型,要根据产业在所处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产业发展周期、发展前景和风险预期,制订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二是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金融市场网络。从长期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建议国家适度放宽监管限制,对西部优势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增股配股实施同等优先的倾斜政策,鼓励西部企业上市融资。西部地区政府也要通过中期票据发行、城投发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债券市场建设,以构建健全的金融市场结构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是探索更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的途径。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可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改善服务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资金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联合担保基金等,提高民间资本利用效能。

(三)深化银行体系改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主体,在认识当前银行体系稳定性不够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融资形式多样化和信用手段现代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二是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改进投资与信贷间的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调节杠杆作用,增加投资和资金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三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投资决策管理,减少以至消除组织内部人员行为失当,特别是有意违规操作带来的投资损失。

(四)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

西部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要在深入研究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监测,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一是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和园区的监测,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产业融资和使用、物价涨幅和居民收入等指标列入监控范围,据此对产业转移状况和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予以信息披露和警告,实现经济宏观管理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协调和良好结合。二是通过建立分层次、分期限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强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形成适合地方实际的区域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三是加快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发挥金融稳定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合力。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和公众的监管能力。

产业国际转移 篇12

1 金融危机未改变全球范围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

2000年以来, 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在波动中持续扩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0年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后出现下降, 2001年为7350亿美元, 2003年进一步下跌为6530亿美元;2004年开始恢复性增长, 达到7177亿美元, 2007年进一步增长为1.83万亿美元,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45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了约21%, 但总体来看, 近几年产业转移规模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未来一段时间, 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将增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压力, 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明显, 新兴产业发展困难, 对传统工业保护有所加强, “再工业化”现象会影响到产业转移的进展。但诸多积极因素有望带动国际投资, 进而推动世界产业转移走向新高潮:一是许多快速成长的行业表现出较好的投资前景, 如生命科学产业、农业食品产业、新材料等, 以产业重组为背景的新一轮跨国并购热潮将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而出现。二是出现新的外资来源, 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具有大量的财源, 正通过其跨国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力量依然存在, 一方面, 许多全球大跨国公司仍决心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困境、实现赶超战略, 仍将进一步扩大国际产业的接纳和转移。

2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国家 (地区) 同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

经济发达地区依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者。近年来, 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不断扩大, 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地。2007年, 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为1.69万亿美元, 比2004年增长了1.2倍, 2004—2007年间, 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占全球比重每年都维持在85%左右。近年来, 发达经济体也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04年, 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4037亿美元, 占全球的56.8%, 2007年达到1.25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上升为68.3%。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发达经济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推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的动力有所减弱。2008年, 发达经济体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降为8401亿美元, 同比减少了32.7%, 占全球比重降为58%, 预计经济困难加重将导致规模和比重进一步下降。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日益发展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一是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成为重要的产业承接方, 1990年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307.5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为26.5%, 到2004年达到2836.4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增长为39.5%, 2007年增长为4997.5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有所降低, 为27.3%, 2008年, 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增幅3.6%) , 达到了5177亿美元, 显示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较好的投资吸引力。二是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成为重要的转出方,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由新兴工业国向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转移的新趋势。

3 区域内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和特征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局限于在不同区域间进行, 区域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比如, 欧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欧盟内部进行的, 其中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在北美, 美国和加拿大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 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于加拿大, 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于美国。20世纪末以来, 亚太区域、东亚区域内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极为活跃。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亚洲:从1999年到2000年的短短3年内, 对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已从占总额的10%提高到19.5%。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 90%以上的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厂。2005年,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到65.3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此外, 日本在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也在提升。韩国对华投资也逐年增长, 目前韩国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投资主体也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团转化, 投资方向也向汽车、电子电器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4 跨国公司直接推动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化、方式多样化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兼并和收购 (并购) 整合迅速发展, 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日益成为当今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承担者,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一是顶级跨国公司进一步寻求海外扩张, 继续加大商品和服务生产。2007年, 大约7.9万家跨国公司及其外国子公司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万亿美元,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2007年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31万亿美元, 比2006年增加21%。二是跨国公司投资涉及行业不仅有制造业和能源行业, 还包含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在全球非金融跨国公司世界25强排名中, 制造业和石油公司仍然位居前列。近十年来, 服务业跨国公司,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跨国公司的地位越来越显著:2006年, 跨国公司100强中有20家是服务业 (1997年仅7家) , 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中基础设施产业所占比例接近10%, 且1990—2006年期间全球基础设施产业中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了30倍。三是跨国公司扩张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 推动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跨国的企业收购和兼并日益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2007年, 跨国兼并和并购交易的金额达到1.64万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了76.5%, 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比重达到近90%。借助投资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跨国公司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 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由此, 产业转移在国际生产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 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转移演变, 逐渐形成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多个国家共同生产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

5 产业转移整体层次不断提高, 金融危机将使服务业产业转移面临困境

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使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逐步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 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 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 由制造业向服务业,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其中, 近年来服务业转移比重不断上升, 全球非核心业务的离岸外包已成为新趋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1989—1991年, 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总量为2067.1亿美元, 2004—2006年, 达到1.14万亿美元, 增长了4.5倍。近年来, 由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 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服务外包主要输出地, 在全球外包支出中, 美国占了约2/3, 欧盟和日本占近1/3, 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 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 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总体来看, 未来世界服务业产业转移主要推动因素包括:①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驱动服务业转移快速发展。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未改变;同时, 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转移活动。②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转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开始利用比较优势大力承接服务业转移。2004—2006年, 发展中经济体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589亿美元, 比1989—1991年 (106.5亿美元) 增加了近14倍。目前, 发展中国家除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一定优势外, 在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也在加大投入, 发掘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 积极推动服务业产业转移。

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背景下, 国际金融业遭受重大打击, 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严重, 全球服务业转移面临严重挑战。从国际直接投资来看, 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由发达国家主导, 2004—2006年, 发达国家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量为8971.3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约为80%。而且, 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体系是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在国际服务业转移中, 金融业转移占全部服务业转移的比重高达20%。

参考文献

[1]毕吉姐.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金融, 2006 (20) :32-34.

[2]吕政, 杨丹辉.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4) :7-15.

上一篇:项目管理方法论下一篇:数字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