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转移(共12篇)
农业产业转移 篇1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 虽然在学界研究很广, 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说来产业转移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 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关于产业转移国际国内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早期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下的古典贸易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随后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以及后期的赫克歇尔和俄林以生产要素比例和生产要素密度为出发点提出的要素禀赋学说。而随着技术的进步, 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发生, 此类研究也更加深入, 如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形模式理论, 小岛清教授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邓宁教授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等都对此做出了更深入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承接了许多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名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承接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转入密不可分。不过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则较少涉及, 这显然是有自身的一些原因, 如农业对于地域、环境依赖性太强, 迁移成本过高, 而且我国农业仍然受到几千年来小农生产方式的困扰, 生产率低下等。不过我国农业产业虽然没有大量出现如同工业部门间不断承接国外产业或者是国内产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 但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产业转移的现象在市场和政府综合作用下也时有发生。
一、农业产业转移实例
在宋元时期, 我国粮食产销中心在江浙一带, 民间有“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 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 需从湖广一带输入。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中写到:“楚故泽国, 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 吴越多仰给焉。”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南方粮食产量较高, 在1954年国家决定采用南粮北调的方法来解决北方特别是京津地区缺粮的状况。在此之后的将近20年里南粮北运一直是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基本格局。到1984年以后, 北方由于玉米、小麦良种的投入, 极大地提高了产量, 南粮北运的格局也逐渐转变为北粮南运, 产粮中心也逐步由南方向北方转移 (见表1) 。本文用生产集中度 (生产集中度是指某一地区某物品产量占全国该物品产量的比率) 的概念来记录我国主要地区近20年来粮食产量的变化。由表1可以明显的看出, 经济比较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粮食比例有所的下降, 而东北和华北则有一定的上升。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除了粮食以外, 其实我国农业行业中不少产业也经历过产业转移的尝试。20世纪初期, 珠江三角洲地区制糖业都相当发达, 当地也种植了大量甘蔗, 不过随着后来糖价的不断下滑, 广东省制糖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在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 全省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甘蔗向粤西和粤北地区转移。“九五”时期, 按照农业部的发展规划, 毗邻广东的广西和云南地区开始大力推广甘蔗种植, 而广东地区则逐步下降。几年内广西省已经成为国内白糖的主要生产基地, 云南省制糖业也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2000年初, 国家发布《关于振兴丝绸行业的报告》开始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调整方针。在这种背景下, 广西抓住机遇在2000-2005年5年中蚕茧产量增长将近6倍。从2005年开始蚕茧产量上升到全国首位 (见表2) , 以至于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先生称其为“广西现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丝绸年鉴》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二、农业产业转移的市场制约因素
农业方面发生的区域产业转移远远不止上文所举几例。但无论从规模或是程度上都远远无法和工业相提并论, 农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 适合的光, 热, 土壤条件, 水资源状况, 天气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然而, 除了这些固有的限制因素以外, 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原因。
首先, 产业转移初期需要一定的投入。在工业上大的跨国公司一般会担任这样的角色, 除了本身的强大实力以外, 拥有良好信用的公司很容易在资本市场融到相应的资金来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 而转入地一般也有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而农业方面则缺乏这方面的角色。大规模的先期投入一般只能由政府部门来承担。但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 难以进行大规模, 持续的投入。
其次, 土地和劳动力的稀缺。和其他行业相比, 农业无法脱离土地的制约。不少地区往往会出现产业争地的现象, 广西省甘蔗和蚕桑就是一例。除了土地, 劳动力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打工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留守的一般是一些老人、妇女、儿童, 他们显然不太适合较大的劳动强度, 而雇工劳动的成本也比较高, 在许多机械化程度不高或由于自然条件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的地区劳动力成为主要新产业转入的主要制约因素。
再次, 发生产业转移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转出方可以通过产业转移降低成本, 而转入方则可以借助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收入, 吸收生产技术, 为后来居上准备。但在我国转入地一般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而农业现代化程度就更低了, 一些相关产业的转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农业所处的弱势地位, 转入地的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农业产业转移也难以本地区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广东将甘蔗种植以及一部分制糖产业转移到广西, 广西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 但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始, 蚕茧业利润较高, 种桑养蚕又成为农民的首选目标。实际上, 无论蚕茧还是甘蔗的利润都相当有限, 不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大的促进。想要继续发展需要的是产业链高端的继续引入, 而这显然又会涉及到其他一系列问题。目前广西制糖产业虽然较为完善, 但对农民收入促进不大。而蚕桑则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底端, 无论对人民收入还是政府财政贡献都相当有限。
其实, 在农业中, 绝大多数农业产品的需求都是缺乏弹性的, 这意味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产量的提高, 农民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所以农业的增长速度一般比较缓慢, 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收入较低, 而国家则不得不对农业产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哈耶克指出, 粮食生产力的提高连同需求的无弹性,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意味着, 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如果想要维持他们的平均收入, 他们的人数就必须减少。政策滞延了这种适应性调整, 其结果将使问题更趋严重。
所以, 农业式微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政府虽然会出于种种考虑对农业领域的给予一定的保护和补贴, 但这不足以阻止这种趋势。特别是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 补贴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产业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趋势, 然而随着新产业的转入, 不断发展, 产量不断上升, 又很容易发生诸如“谷贱伤农”的现象。
三、政府部门的独特作用
虽然有种种不利因素, 但对于农业产业转移而言, 国家和地方政府仍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了一个比较大的比率, 对农民而言, 产业转移可以增加收入,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产业而言, 一些农业产业转移并不仅仅涉及到农产品, 发生转移的可能只是一条产业链的某个阶段, 但它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促进转入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对政府而言, 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当地的税收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都有促进作用。
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政府对产业区域布局提供了导向作用, 政府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政府的产业政策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对相关企业都是一种明确的信号, 引导相关资源和劳动力流向该产业。二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系列财政, 金融, 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对某一产业加以倾斜, 政府在宏观上的调整可以配合市场作用提高产业竞争力, 政府对某项产业的专业投入, 又可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 提高经济效应。
除此之外, 政府部门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中, 指出由于回波效应 (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 从而加快自身发展, 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 总是先于和大于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 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 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 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 逐步赶上中心地区) , 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经济差异。因此他认为政府因该采取积极地干预政策来刺激增长及周围落后地区的发展, 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
四、结论与建议
一般说来, 一个地区应该选择最具本地区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技术能力, 人力资源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较不平衡, 还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只有通过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 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经济才能得以不断发展。而在这当中, 显然产业转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虽然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大规模转移的例子不多, 但农业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小规模的转移却十分常见。各地区应该对这类产业转移更加重视, 利用已存在的产业梯度差异, 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定位进行相关产业的转移, 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
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部门的介入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毕竟许多地方市场化程度不高, 缺陷较多。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政府合理的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即使在市场程度较高的地区, 也需要政府部门有效的调控和监督, 来应对不时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具体来说政府部门除了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财政税收上的优惠, 还应当注意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 使产业能按照计划有序的转移, 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 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 政府部门在引导产业发展上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能一味的扩大产量, 而应当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农民提供信息上的分析和指导, 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从而能够保证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断承接发达国家相关产业, 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相比工业, 在农业领域却罕有比较成功的产业转移的实例。文章简要分析了制约农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并对农业产业转移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业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北粮南运,农业式微
参考文献
[1]、凌岩, 王振民.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战略思考[J].农业经济学, 2001 (2) .
[2]、陆大道.区域经济及其空间结构[M].科学出版社, 1998.
[3]、徐和平, 李明秀.李庆余公共政策与当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M].人民出版社, 2006.
[4]、郑有贵, 欧维中, 邝婵娟.南粮北调和北粮南运——当代中国南北方两个区域之间粮食流向流量演变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 (5) .
农业产业转移 篇2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这就严重造成
2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来看,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状况,唯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开拓出新的农村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各方面朝现代化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脚步,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新产品的研发、农业高科技的推广以及相关产业的带动,将会逐步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本质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户进入市场的组织性、预见性和保险性;能够使得在产业化过程中实现地域专业化分工;将其农产品由粗制型向精制方向改变;能够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可以借助于企业化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农民创收。从其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出发,结合市场因素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农业产业化所促进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安全的,因此要安全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以市场需要为方向标,发展适合市场要求的农业和农业产业
农业经济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先市场为先导,发展产业化农业,主要要考虑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市场上较为稀缺的特产和优质农产品,这类产品不断可以获得的较高的利润,还可相应的做出地方性的特别广告,以此来带动特产所在地周围的第三产业;二是在环境较好的农村发展绿色农业产品,就目前市场上的反应,这些绿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实力;三是可以较为富裕的农村开发“环境控制农业”和精细化农业,这类模式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以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来赢取利润;四是利用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开发一些具有侵占市场份额实力的规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这样就可以在获取利润的同时,能为农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五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节约型的产业,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回收利用农业的主废弃物,如利用秸杆来制作饲料,这种例子较为多见,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六是借助政府政策进行有计划性的对荒芜地的开发,如建立一些旅游区、工厂等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总体上要把握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采取一定的经济手和法律段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较为单一化,缺乏一些市场选择的余地,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与一些具有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联合和联营的方式来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对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农村而言,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与公司签订一些利润分配合同,或者利用股份制参与到公司的资源分配
4过程中来;还可以利用现阶段法律的保护作用来进行资金重组和资金风险防范,如对一些亏损的产业进行亏损申报,还要注意的是农业产业的所有权问题,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财产所有权不变动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资金风险,从而可以解决农村产业化的老大难问题。
(三)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能保护农业利益的机制,以此来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例来看,农业户和中介公司或龙头企业在利益问题上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当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所经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时,两方面的关系较为和谐,都能获取利润;但当农产品销路遇阻时,两方面的关系就会比较紧张,往往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会就其利益关系破坏合同协议,这样就造成了农业户手中的产品堆积,以致受到较大的损失。因农业户因其承受风险的能力的较弱,因此一种能切实保护农业户的利益的机制应当建立。对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要这种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市场预测评估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准,市场需要多少就产多少;用法律的手段来规定经营模式,由合同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建立农产品保护价体系,防止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来打压;建立风险基金,可以从产品盈利较多时,经双方协定提取一定的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购入一定的保险。
(四)给企业家一定的容身环境,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使建立农业产业的企业模式经营方式,要想在经营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企业
5家。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优秀企业家始终能带来较大经济的经济效益,因为优秀的企业家具有一定的创新探索精神,能承担一定的风险,且具备良好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因此,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应聘一些具有一定资质的经理、厂长等人才,采取实际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其经营所得的成果,再以此为依据来决定今后是否由其经营的方案。
(五)提高中介公司、龙头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
用保险机制转移农业风险 篇3
在1月22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关于2007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中,首要的便是以发展“三农”保险为重点,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事实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至2006年连续三年在1号文件中,指出要“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由此看出,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否已经是毋庸讨论的问题。
但从关注农民利益出发,如何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呢?
农民只能获得低于保险金额的利益、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民承受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威胁,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之超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等因素,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种极度的不确定性状态,这从客观上就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现代农业保险具有这一功能。
作为财产保险的一类,农业保险合同遵循损失补偿原则。即保险人对保险标的遭受的实际损失进行经济补偿。但补偿金额既不能超过保险金额,也不能超过保险标的实际损失价值。而且要获得保险补偿,农民要付出的成本往往高于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而且,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虽然作为投保人缴纳保费,但能否得到补偿利益还是未知的。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是否要承担补偿责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农作物收获保险中,保险金额的确定原则是以农作物的常年产量或平均产量作为计算基础,保险人只承担全年收获量未达到保险产量的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未受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灾害的侵袭,收割时达不到保险产量的;或曾遭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害,而收割时达到保险产量的,保险人均不予赔偿。
由于农业灾害部分损失的时候较多,另外保险人为减少道德风险,对于农业保险的补偿金额往往设置若干限制条件,使得农民只能够获得低于保险金额的利益。一般说来,各国对于农民的补偿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比例责任制。即对农作物损失金额的补偿,采用部分补偿制。一部分由农民自保,保险人仅按一定比例予以赔偿。例如瑞士国立洪水保险公司规定任何损失的1/10不补偿;法国Blaudan霜灾合作社规定发生全损时只补偿损失额的17/20。另外一种方法是免赔额制。即农民保险损失在一定金额以下,保险人不负担损失赔偿责任。采用这种方法的国家很多,免赔比率大致在5%~10%之间。
因而,在农业保险中,农民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完整”,这使得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况且,农民获得的保险利益具有真正的外部性,受益的不仅仅是投保的农民,还包括农产品的消费者、以农产品为工业原料的工业生产者、政府乃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仅仅由农民来负担保险费是不合理的。
政府需参与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是一种国家财政高度补贴型的保险制度。在实践中,政府可以将粮食风险基金、农业生产性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等一部分直接补贴作为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可有效放大补贴功效。
同时,由于农业保险本身的高风险,商业保险公司或者农业互助保险社不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这也使得政府必须参与。比如,在农业保险发展的初期,政府应积极拓宽渠道帮助农民参保,实行一部分法定保险,可以避免防灾等方面的“搭便车”行为。
事实上,已有不少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实现强制创造保险的需求。比如美国1994年通过的《农业保险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我国可借鉴日本的做法,对种植业、养殖业实行法定保险,对其他险种则采取自愿方式。日本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对水稻、早稻、麦类等农作物的多种风险和蚕茧、牛、马、猪等大牲畜实行法定保险,对其他农作物和牲畜实行自愿保险。
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时间和空间高度相关,往往波及面广,损失额大,不符合理想的可保风险条件,是商业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风险。对此,政府要逐步建立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在巨灾发生时为农民提供大额保险赔付服务,建立政策性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分散保险人的风险。
农业保险不是任何一个机构能够独立承担的事业,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农业保险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某些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有效整合各种支农政策资源。各地政府可根据自己的财力条件来制定保费补贴水平,在政府财力雄厚的地区,可以采取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联合经营农业保险的模式。
让农民在保险中获利
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运用保险机制转移农业风险将是大势所趋。投保农民是农业保险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应根据农业保险的费率缴纳保费,组成保险基金的基本部分。
农业产业转移 篇4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 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 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 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 能有效地获取利润, 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 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 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 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 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 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 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 其大部分是食物, 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 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 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 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 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 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 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 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 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 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 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 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 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 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 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 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 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 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 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 这就严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过剩, 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 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 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 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 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 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 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来看, 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状况, 唯有加速农业产业化, 开拓出新的农村就业渠道,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国农业各方面朝现代化发展, 将会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脚步, 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 新产品的研发、农业高科技的推广以及相关产业的带动, 将会逐步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本质上,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户进入市场的组织性、预见性和保险性;能够使得在产业化过程中实现地域专业化分工;将其农产品由粗制型向精制方向改变;能够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可以借助于企业化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农民创收。从其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出发, 结合市场因素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 农业产业化所促进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安全的, 因此要安全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笔者结合实践经验, 提出以下对策:
(一) 以市场需要为方向标, 发展适合市场要求的农业和农业产业
农业经济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先市场为先导, 发展产业化农业, 主要要考虑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市场上较为稀缺的特产和优质农产品, 这类产品不断可以获得的较高的利润, 还可相应的做出地方性的特别广告, 以此来带动特产所在地周围的第三产业;二是在环境较好的农村发展绿色农业产品, (下转第29页) (上接第13页) 就目前市场上的反应, 这些绿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实力;三是可以较为富裕的农村开发“环境控制农业”和精细化农业, 这类模式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 以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来赢取利润;四是利用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开发一些具有侵占市场份额实力的规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 这样就可以在获取利润的同时, 能为农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五是从长远利益出发, 开发节约型的产业, 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回收利用农业的主废弃物, 如利用秸杆来制作饲料, 这种例子较为多见, 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六是借助政府政策进行有计划性的对荒芜地的开发, 如建立一些旅游区、工厂等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 总体上要把握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 采取一定的经济手和法律段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
目前, 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较为单一化, 缺乏一些市场选择的余地, 面对这种情况, 可以采取与一些具有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联合和联营的方式来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对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农村而言, 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与公司签订一些利润分配合同, 或者利用股份制参与到公司的资源分配过程中来;还可以利用现阶段法律的保护作用来进行资金重组和资金风险防范, 如对一些亏损的产业进行亏损申报, 还要注意的是农业产业的所有权问题, 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财产所有权不变动的原则,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资金风险, 从而可以解决农村产业化的老大难问题。
(三) 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能保护农业利益的机制, 以此来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例来看, 农业户和中介公司或龙头企业在利益问题上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当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所经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时, 两方面的关系较为和谐, 都能获取利润;但当农产品销路遇阻时, 两方面的关系就会比较紧张, 往往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会就其利益关系破坏合同协议, 这样就造成了农业户手中的产品堆积, 以致受到较大的损失。因农业户因其承受风险的能力的较弱, 因此一种能切实保护农业户的利益的机制应当建立。对此,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要这种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市场预测评估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准, 市场需要多少就产多少;用法律的手段来规定经营模式, 由合同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建立农产品保护价体系, 防止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来打压;建立风险基金, 可以从产品盈利较多时, 经双方协定提取一定的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购入一定的保险。
(四) 给企业家一定的容身环境, 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使建立农业产业的企业模式经营方式, 要想在经营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 优秀企业家始终能带来较大经济的经济效益, 因为优秀的企业家具有一定的创新探索精神, 能承担一定的风险, 且具备良好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因此, 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应聘一些具有一定资质的经理、厂长等人才, 采取实际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其经营所得的成果, 再以此为依据来决定今后是否由其经营的方案。
(五) 提高中介公司、龙头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
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要有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 不能出现农业技术提高, 而龙头类公司却还是处于传统管理模式。要像工业企业样, 善于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企业管理水平, 要以此为基础, 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 真正达到现代企业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要切实地推进农业企业管理的发展, 推进农业化一体化发展, 而龙头企业的管理好坏, 会直接影响其他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因此提高其管理水平是势在必行的。
摘要:文章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描述, 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最后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参考文献
[1]、郑四渭.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1998 (6) .
农业产业转移 篇5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东芝 反思产业大转移 篇6
半导体、核能,才是10年来东芝大手笔投资之处。
有人已经发现,在中国,东芝家电产品广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基础设施业绩的增长。
2011年财年,东芝预测全年销售额中,比起前一年度,数码产品将减少约2300亿日元,电子元器件减少约1400亿日元,另一边,预计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新能源以及智能社区等)将比前一年度增长约1900亿日元。
“从电视机产业而言,估计2011年还没有一家日本制造商出现盈利。在此之前,东芝通常是盈利的,但是,现在日本市场形势严峻,采用以往的办法做生意根本行不通。”东芝中国总代表桐山辉夫对《英才》记者直言,出路难寻,正为此发愁。
就像是一个缩影。近几年,日系品牌在手机、PC、家电市场雄风渐失,2011年,日本大地震、泰国水灾,日元升值,让索尼、松下、夏普等日系IT巨头步步惊心,面对业绩下滑,也只能是持续叹息。
东芝,显然也在经历阵痛。2011年4—12月,东芝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157亿日元,雪上加霜的是糟糕的营业利润,只有908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15亿日元。
桐山辉夫称,在515亿日元中,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是260亿日元,泰国洪水和日本地震造成的损失是250亿日元,这两项成为利润锐减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通过降低成本改善销售价格下跌以及规模缩小带给我们的影响。
唯一坚挺的是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未来的挑战在于,东芝能否打破长期桎梏日系IT企业的大魔咒,如何处理深陷泥潭中的家电、数码产品业务,以及如何凸显在社会基础设施的相对优势?
反思一 竞争模式不合时宜
2012年,日本和欧美经济将持续不景气,中国却会持续增长。如此预判,已经成为日系企业的共识,但是,传统竞争模式已不合时宜。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制造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无论PC,还是电视机、手机,出口策略就是产品单款单个进入国家市场,这种模式在欧美非常成功,在中国也一度很成功。但是,当苹果、三星杀入,本土PC、家电和手机厂商又纷纷崛起,日系IT企业就遭遇到双重尴尬:第一,缺乏灵活的商业模式;第二,缺乏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
“我们需要根据中国的信息资料,来制订在中国的事业计划,再由东芝公司进行业务上的支持和配合”,桐山辉夫对《英才》记者直言,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拓展业务可能会非常困难。
其实,加快并继续发展地区先导型业务,何尝不是日系企业在中国的集体反思?当然,这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种已经在三菱汽车和本田汽车上使用的东芝SCiB锂电池,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都能快速充电。但是,中国电池材料不同,使用的是磷酸亚铁,于是,东芝将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让东芝的锂电池符合中国标准,其二,如何建立与电池相关的变频器、电动机、半导体及其周边产业。东芝第一步的做法,是选择与清华大学共同进行实证实验,或与中国汽车公司展开产品测试,来尝试打开产品窗口。
正如桐山辉夫所言,“我们的计划在中国还不能轻易实行,但是,我们要为未来10年电动汽车业的走向时刻准备着”。
反思二 “以量取胜”不现实
从索尼关闭或出售电视机、生产磁带、录像机、智能卡等产品工厂,以及东芝将新加坡液晶显示器工厂出售给友达光电等一系列动作来看,日系IT企业已不惜以断臂求重生。
另一方面,苹果在全球配置资源上的成功经验,似乎正在为日企带来启示。将“制造”转移到中国,在中国配置资源,势必能抵御日元汇率、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多方压力。
日系电视机在中国的集体沦陷,恰好证明了试图在中国“以量取胜”是不现实的。桐山辉夫指出,10年之前,民用家电只要在全球卖出1000万台,一般就能赚钱。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卖得更多,也依然没有利润。
过去,日本制造商最擅长的是垂直行政,所有投资都自掏腰包,这种模式在模拟电视时代获得了成功。然而,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技术差别越来越小,中国本土品牌的价格优势就凸显出来。如果日系家电企业不解决投资成本、开发费用、人工成本以及日元升值等问题,当下就很难改善企业亏损。
对东芝而言,从生产、采购到产品研发,向中国转移的路径,正逐渐清晰。
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原则上遵从“地产地销”大前提,也就是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都在中国完成。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中,中国很大程度上成为采购基地。过去,东芝负责材料采购的公司都设在香港和台湾,从去年开始,其中一半设在上海和深圳的机构成为东芝(中国)有限公司的下属机构公司。
其实,在民用家电领域,“Made in Japan”的产品已经几乎绝迹;甚至桐山辉夫也直言,哪怕是日本人,选择家用电器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在“Made in Japan”还是“Made in China”的问题上纠结不休。
东芝在白色家电的生产、销售以及电视机的销售业务上已经与TCL展开了合作。“我们正在借鉴中国的生意经,尽可能地提高业务效率,这在众多孤身奋战的日本制造商当中或许并不多见。”桐山辉夫称。
反思三 倾巢无完卵
“减少固定支出、增加附加价值是日本制造商过去采用的老办法,以前,在全球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这个办法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未来市场已近饱和,再加上参与竞争的品牌越来越多,所以,想马上扭亏为盈,将会相当艰难。”这是桐山辉夫对于东芝数码和家电业的预判。
其实,回顾历史数据,东芝的投资重点已悄然生变。2006年,东芝斥资41.6亿美元收购美国核电站建造企业西屋电气公司77%的股份。根据2011年5月24日召开的经营方针说明会,在2011-2013年度的投资计划中,在设备投资、投融资及研发经费两方面,对电子元器件及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占了大半。2011年,东芝连击重拳:5月19日,宣布斥资近190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瑞士智能电表制造商Landis+Gyr;5月23日,对韩国风电设备公司Unison进行战略投资;同时,2011年12月16日,东芝在智能社区事业说明会中表示,将在世界加快开展智能社区相关业务,并希望到2015年度智能社区业务的销售额达到9000亿日元。
“日系品牌在家电领域的没落,可谓倾巢无完卵。但这并不是被动的撤退,更像是主动没落。”某家电专家对《英才》记者称,日本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没有必要再和崛起的中国板块和韩国板块正面较量,凭借多元化的技术优势,日系企业正在加大培育新能源、新型电池、医疗设备等新兴产业,比如东芝、松下。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负责社会基础设施的西川孝志副总裁告诉《英才》记者,在东芝的四大业务板块中,社会基础设施业务相对于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和家电,在收益上没有大起大落,在稳定性上最有保障。
从财务报表看,社会基础设施收入已占东芝的三分之一,在中国收入和利润占比,也将近三分之一。在中国,关于社会基础设施的集团公司已有20家。在过去10年中,伴随中国城市化和基础建设,东芝从火电站做起,向发电站、送电、配电、电气化领域渗透,同时,在铁路、土木建设、楼宇建设以及医疗设施方面攫取平稳利润。
“在中国,医疗设备和高层楼宇的电梯和空调,利润率最高”,西川孝志称,这些产品高端,虽然量少,但价格高。
不容忽视的是,日企长期多元化积累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因为产业转移而消散,而是换一个新兴行业来攫取更多的利润。以东芝为例,更多的迹象表明,东芝正在将原始技术做迁移与整合,比如,一项重离子治癌的医疗技术,正是东芝核能开发的衍生技术;又比如,在智能社区领域,东芝、日立等综合性电子厂商以提供整个社区配套设施来对抗IBM、甚至GE。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日系企业虽然仰仗“中国制造”,但是,原创技术归属一直属于日本。
西川孝志称,在该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投标时,作为新的动向,如果与日本企业签订了授权合同,就能获得投标资格——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
农业产业转移 篇7
1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优势
1.1气候土地资源优势
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平均气温11.5℃~13.6℃,全年大于10℃积温3780.8℃~4509.4℃,是关中地区热量的高值区,全年无霜期为199天~224天,年降水量为508毫米~608毫米。据统计部门资料,2014年末常用耕地面积达54.7万公顷。流经市境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渭河、洛河。黄河自北而来沿边境流过,洛河自西北而东南入渭河,渭河自西而东在境内汇入黄河,三河年平均径流量438.86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20多亿立方米。
1.2农产品品质优势
渭南历来被誉为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是中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粮食、棉花年产量分别占陕西省的20%和90%,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5个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1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和3个商品鱼基地县。各类水果种植面积200万亩,其中绿色果品面积98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1.3区位环境优势
渭南西倚西安,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西安不足60公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渭南成为开拓抢占西北、西南以及中原市场的桥头堡。农业发展方面渭南市依据“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瓜果优势产业区、花椒优势产业带和“三带四区五园六景”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华县、大荔等为主的菜、瓜产业带;以白水、澄城、韩城为主的特色果业产业带;以富平、澄城、临渭区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带。其中,大荔县和富平县分别是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粮食、油料、林果、瓜菜、畜禽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
2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
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发展潜质,但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涉农龙头企业数较少规模小,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差,农民专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2.2农业生产主体基数大素质偏低
渭南市现有农村人口437万,占劳动适龄人口的81%,转移农村劳动力130多万,占劳动就业总数的38%。总体呈现出农业生产主体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并受其他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组织化生产作业的开展,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低于周边地区和城市。
2.3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渭南农村科技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农作物栽培管理随意性大,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成功也较难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呈现出的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新科技、新技术在实际中的采用比较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进程。
2.4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但受限于人力、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实施长期较为缺乏,设施功能也趋于陈旧和落后。虽然国家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的原因,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了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措施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建良好的生产条件
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渭南农业经济“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展思路,为粮、果、菜、牧和林协调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积极研究和发现制约渭南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3.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在选择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渭南农业资源的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承接农产品生鲜加工产业,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聚集,构造完善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三带四区五园六景”的渭南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
3.3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平台
渭南目前已经形成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奶畜密集养殖区、秦川牛密集养殖区、笼养鸡密集养殖区、澄城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等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和种植园区,加速了农业产业化集聚,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基础。为此应根据渭南农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积极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做到一园一特色农业产业,并增强园区内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形成错落有致的产业配套集群,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其成为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平台。
3.4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业生产主体日趋老龄化和女性化,急需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及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将农户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和协会进行集中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生产。
3.5培育、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渭南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涉农龙头企业数量规模均不佳,为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依托其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势,优化内外部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一批农业生产标准化基地,引进新的农业企业,实现涉农企业的外引内联格局,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
3.6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政策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尚需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中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需求的农业项目,慎重选择高耗能产业并严格控制污染项目,避免出现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摘要: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的气候土地资源,高品质的粮棉等农产品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探讨分析渭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优势资源,提出了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策略和措施。在发挥渭南优势农业资源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渭南市,农业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1]党海丽.金融支持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调查[J].西部金融,2014,(12):50-53.
[2]苏娟.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32-35.
[3]高敏芳.渭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2):75-78.
农业产业转移 篇8
关键词:产业转移,湖北,产业承接,农业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 近年来已经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 湖北省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 农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湖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湖北省如何认识自身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 抓住机遇制定发展战略,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环境优势
资源环境条件是吸引外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既有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也有占全省国土面积80%的山地和丘陵, 不同的地形地势和光、热、水、土资源, 造就了湖北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年降水量为800—1200mm,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大, 为江汉平原千湖之省, 水资源总量1234亿立方米, 地表水体占全国第10位, 耕地亩均水资源2634立方米, 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还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 全省土地肥沃, 日照充足, 雨热同季, 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生态优良, 环境容量大, 拥有较多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产业集群, 能够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2、良好的区位优势
湖北地处中华腹地, 九省通衢, 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 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同时, 它还是进军内陆市场的“桥头堡”, 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市场中心, 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 可以辐射到广大的中部市场和内陆市场。湖北不仅能凭借这种区位优势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农业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而且能够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的产业, 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驱动型产业转移, 从而为国内外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良好的平台。
3、产业优势
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产业优势是影响产业承接的重要条件。湖北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农业省份, 有史以来就是著名的“中部粮仓”和“鱼米之乡”, 有“湖广熟, 天下足”的美称。“十一五”期间, 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 湖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生产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60%, 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 湖北具有年产2500万吨粮食、50万吨棉花、275万吨油料、250万吨猪肉和30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湖北大宗农产品在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生产在全国是第10位, 在中部是第4位, 其中水稻全国第4位, 中部第3位;棉花全国第5位, 中部第2位;油料全国第3位, 中部第2位, 其中油菜籽第1位;蔬菜全国第5位, 中部第2位, 淡水养殖第1位, 生猪出栏全国第10位, 中部第3位。湖北的水稻、水产、双低油菜和三元杂交猪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以上这些产业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湖北省农业的有效承接和进一步发展。
4、市场优势
湖北“独中得厚”, 市场发达, 人口众多, 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目前, 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简单的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多样化、方便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 对农产品等各类消费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将保持旺盛的需求, 从而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 全省拥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685个, 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17家, 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7家, 武汉等大中城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农副产品超市发展迅猛, 为农副产品货畅其流创造了极好的有利条件。因此湖北省农业在产业承接中不仅有内需强劲的市场优势, 而且有抢占中西部市场的优势。
5、科技优势
湖北是农业经济大省, 也是农业科技大省。湖北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 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科研基地, 在部分领域的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十五”以来, 省农科院共鉴定科研成果51项, 鉴定优良品种41个,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5项, 获得3项国家专利。不仅如此, 湖北省人才资源也比较丰富, 科技实力也较雄厚, 有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型、技能型和科型人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70个, 农业科技人才5000人, 其中涉农的中科院士8人。以上这些都为湖北省农业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特征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但仍以种植业为主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来, 无论是从湖北省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看, 还是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各具体产业部门的相对比重看, 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都是比较大的。根据表1可知, 从湖北省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相对地位来看, 2005年第一产业在湖北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6.6%, 2009年下降到13.8%, 平均每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从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看, 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与产业承接之前相比, 湖北省严重失衡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 农业内部结构逐步顺应社会消费需求, 不断提升, 逐步向相对合理化方向演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当前湖北农业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主, 湖北历年的种植业比重大都占50%以上, 比重明显偏高, 而林业、牧业、渔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见表2) 。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2、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加工企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
2005年, 湖北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为2303家, 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5家。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快, 到2010年, 全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类组织达到2.75万个, 比上年增加7%, 是2005年的2.0倍。其中, 产值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5600家, 比上年增加51%, 是2005年的2.4倍;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万个, 比上年增加41.6%;农产品专业市场737个, 与上年持平, 是2005年的1.7倍。一个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 数万个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群已初步形成, 湖北省加工企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
3、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
为了更积极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首批确立了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拿出10亿元的调度资金进行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到2010年底, 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 开发面积103.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30个, 从业人员19.33万人, 亿元以上项目96个;招商引资总额148.29亿元, 其中外商投资额5.59亿美元;农产品加工值1227.7亿元, 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实现销售收入1099.9亿元, 实现利税103.1亿元。先后涌现出东西湖食品加工工业园、宜昌市茶叶加工工业园区、荆州市粮食加工工业园、襄阳县粮油加工工业园、宜都市柑桔加工工业园、汉川市食品加工工业园、随州市香菇工业园等知名工业园区, 为湖北省农业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4、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农业产业带逐步形成
承接产业转移以来, 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按照“种植业抓板块, 畜牧业建小区, 水产业抓片带”的思路, 通过进一步整合、提高,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截至2008年底, 建成特色种植业板块3000万亩, 建畜禽养殖小区1200个, 建水产片带500万亩。初步建起了江汉平原的粮棉油和生猪、水产基地, 鄂北岗地的粮油基地, 鄂西的魔芋、茶柑基地, 鄂东的楠竹和桑蚕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食品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特种种植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先后形成了两江流域双低油菜、江汉平原优质稻米、武汉周边及沪蓉和京珠沿线商品蔬菜、江汉平原为主的淡水产品养殖及优质三元猪养殖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见表3) ,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湖北省农业的良性发展。
5、农业内涵不断拓展, 多功能农业产业体系初显端倪
承接产业转移以来, 湖北省先后开发新增了生态农业、生物能源、网上农业、数字化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 多功能农业产业体系初显端倪, 其中有些产业已有相当的基础,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武汉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在城区周边共建立989处以休闲观光为主的农家乐, 每年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 创收近13亿元, 带动了1.56万人就业, 极大地推动了武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构建高效农业经济体系
首先, 不断调整和优化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次, 加快调整湖北省农业内部结构, 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产业。要把传统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适当增加畜牧水产品种的生产, 推动畜、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 改变湖北省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主要提供初级产品、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再次, 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 拉长农业产业链。在抓好一般性初加工、单层加工的同时, 通过引进高新加工技术和国内外先进装备, 重点开发一批精深加工产品, 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加强省级乃至国内外的广泛联系, 大力发展有优势的农产品资源, 提高精加工水平, 挖掘地方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 形成高效、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同时,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延长农业产业链,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首先, 发展优势农产品, 壮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模推进”的原则,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优质三元猪、优质水产品、速生丰产林、柑桔、优质棉和优质专用小麦等9大优势产业和家禽、食用菌、蜂产品、魔芋、茶叶、烟叶、中药材、牛奶、板栗、蚕茧等10大特色产品, 制定实施农产品优势产业规划, 推动优势产品向最适宜区域集中, 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其次,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 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 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湖北省来说, 应重点发展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粮食深加工、“双低”油菜规模化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淡水产品深加工、牛奶乳制品和果蔬饮品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林纸和森工生产加工等八大生产加工板块上, 扶持其做大做强。再次, 加强农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 当务之急是搞好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的配套建设, 突出板块扶龙头, 突出龙头建板块, 真正做到大板块、大龙头、大品牌相配套, 一、二、三产业综合开发。
3、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
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要注重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不断开发新产品,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和绿色资源打造精品名牌,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同时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要发挥湖北省自身优势,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同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注重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 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三要加大农民的技术培训。注重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成人学校、文化技校等教育网络的作用, 加速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知识更新, 重点加强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运销、储藏保鲜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
4、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加大推动力度
一要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企业、银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 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同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国家信贷计划中农业贷款的比例,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增加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尤其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三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 鼓励商贸涉农企业发展“超对超”、“农人超”连锁配送, 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 确保货畅其流, 逐步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直销配送、信息网络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一体、城乡通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构建大生产、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5、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首先, 湖北省要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施的大好机遇,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不断提高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其次, 要加大投资引导力度, 使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新建或重建项目尽可能向园区集中, 实行集群发展, 实现产业和区域的规模效应。再次, 要加大对农产品工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 从而为农业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搭建高效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涂玮:论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地位——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1) .
[2]余胜伟: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形势发展报告[EB/OL].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网, http://www.hbagri.gov.cn/cyh/tabid/204/In-foID/22791/frtid/183/Default.aspx.
[3]肖明军:实施新时期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 .
农业产业转移 篇9
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些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现象。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 大多数有关产业转移著作中所论及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主要是指国际间产业转移。如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 都建立在对本国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研究基础上, 而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尽管有一定的基础, 但也主要集中在国际产业转移领域, 对于国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虽有所涉及, 如陈计旺 (1999年) , 聂华林、赵超 (2000) , 周立群等。但这些研究主要沿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框架, 缺乏对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及动力机制的特性分析, 所以选定安徽为研究对象, 就我国现阶段地区间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
近年来, 安徽省转移承接工作初见成效, 每年吸引省外资本中有近80%来自沿海发达地区。2008年上半年沿海发达地区注入安徽的资金近六成投向第二产业, 主要围绕煤电、交通运输、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展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安徽省实现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认真分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发挥安徽省的承接优势是顺利完成产业承接工作的关键。
2.1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源
2.1.1 市场扩张的需要
企业经过多年发展, 一些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容量正渐趋饱和, 而内地经济巨大的市场容量成为这些产业抢占新市场的目标。陈建军对浙江省105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调查表明, 浙江企业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动机中占前三位的是:扩大销售额 (65.71%) , 扩大出口 (38.10%) , 提高企业知名度 (20.95%) 。由于浙江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省份, 因此其在分析中国地区产业转移企业微观动机方面具有较强的参考性。文中分析得出企业在决定进行产业转移和进行产业转移的对象选择时, 常常将其和扩大本企业产品销售、开拓或巩固本企业产品市场联系起来, 说明市场扩张是沿海地区发达地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之一。
2.1.2 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
目前,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 加入WTO使我国在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沿海发达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指向地,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己经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国际产业的移入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沿海发达地区土地资源被处于衰退期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据, 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阻碍了国际优质产业的移入, 此时就需要将衰退产业转移出去, 为承接国际产业腾出发展的空间。同时, 沿海发达地区通过产业转移, 把一些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带动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现与内地资源型产业的紧密连接, 也有助于提高沿海发达地区消化吸收国际产业资本的能力。
2.1.3 追逐政策的需要
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 与其优惠的政策高度相关,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资本涌入, 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先后设立了许多种经济区, 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 其中又按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 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表1反应了四大区域工业企业平均税负相对水平的对比结果, 可以看到, 无论是以全国水平为基准还是以东部水平为基准, 东部地区的税金金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都是最小的, 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企业进驻的吸引力。
2.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源及存在的问题
2.2.1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
市场化是各种要素得以流动的最大推动力。安徽自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各种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通过市场得到高效的配置。安徽作为一个中部发展地区, 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处于劣势, 而低层次的生产要素如资源、人力则相对丰富, 具有比较优势。在东部地区还处于聚集规模经济和安徽的基础设施等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 市场促使安徽的低层次生产要素流向东部地区。随着东部地区商务成本的提高, 地荒、民工荒等越来越严重, 开始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效应, 以消耗低层次生产要素为主的产业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利益空间越来越少, 竞争力越来越难于提高。市场化使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 安徽作为东部地区的近水楼台, 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 必然会以资源的优势, 先得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2.2.2 工业化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
安徽的工业化是后发式的工业化, 与东部地区相比, 安徽的工业化尚处于较低阶段, 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 但在很多区域差距依然很大, 这种现实, 决定了安徽工业化可以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原发式”国家或地区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富余资金, 还可以借鉴其他经验与教训, 加快工业化进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发式”国家与地区用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路程, 实现这种后发优势的途径就是承接产业转移。
2.2.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作效率不高, 严重阻碍了产业的转移。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投资趋势调研课题组对2005—2008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趋势调研结果显示, 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点的考虑因素中, 首先考虑的是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连续性和兑现度;其次是政府的办事效率与透明度。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地方行政分权式改革, 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加, 各地政府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日益强化, 各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优惠政策开始引起竞争, 从土地使用费用、企业所得税等方面都开出了各种优惠减免措施。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换届、中央宏观政策对地方政策的影响, 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开出程度过高等因素影响, 使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中最为关注的是地方优惠政策是否可以兑现和保证正常、公平的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局面。在安徽省等中部地方由于市场经济观念相对落后, 其政府工作效率也相对低下, 主要表现:政府管的过多、过细, 许多本该由企业市场和社会自己承担的事情, 由政府包揽下来, 在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 存在推诿扯皮、手续繁琐的惯例, 往往在审批过程出现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大肆敛财现象, 没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3 安徽承接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对策
上文就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安徽省承接发达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做了研究, 为指导安徽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在接下来这一节中将着重讨论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过程中, 应该如何利用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和安徽省的承接优势, 并尽量消除可能存在的障碍, 从这个思路出发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来更好的促进地区产业转移。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极培育, 主要是选择恰当的产业, 使之产生集聚效应, 形成自我累积循环机制和自生的能力。目前, 安徽各地方政府应在充分考虑产业的市场空间、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 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 促进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区域之间的资本流动要遵循市场规律, 由于市场信息并不充分, 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 使外界了解本地的情况, 在这方面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样才能使招商引资活动更具有实效。
3.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服务意识
上海、广东、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区域, 也是体制环境宽松, 经济运行机制灵活的区域之一。如果安徽省在体制、运行机制等软环境上不能跟上这些区域, 那么, 转移过来的资本和企业也会因环境的不适应而转移到其他地区。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 在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上与沿海发达地区接轨, 营造适合发展的软环境。要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和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 并且要明确政府的服务功能, 这方面可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3.3 加强规范支持创新
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 因此, 政府服务的重点是要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首先, 要通过政府务实、高效、勤政、廉政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特别是对于跨国公司这些成熟的投资主体, 规范胜于优惠, 制度重于政策, 稳定高于一切。明确这一点, 政府才能采取恰当的行动, 引进和留住外来企业。其次, 要不断创新政策支持环境, 特别是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改进金融体制和投资融资体制, 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最后, 要为创业者提供适当的制度环境, 特别是为投资创业者提供政策, 充分保护他们的利益, 鼓励他们创业投资的积极性。
摘要:分析地区间产业转移动力源, 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安徽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等方面论证了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必要性、可能性及安徽针对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转移,动力机制,产业承接
参考文献
[1]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 (3) .
[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 (6) .
[3]朱宜林.我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5, (9) .
[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5]陈刚, 刘姗姗.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 (10) .
[6]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7]陈刚, 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 (4) .
[8]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安庆 “绿色”承接产业转移 篇11
据了解,安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在平台建设、用地供给、财税扶持、园区合作发展、體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朱读稳表示:“我们加强注重‘先行先试’,在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标准、项目准入以及管理服务等工作上建立‘五统一’机制,彰显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示范效应。”
最近几年,安庆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方面都有了显著成效。但朱读稳仍感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制约越来越突出,个别地方曾出现过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等问题,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此,安庆市正努力做到科学承接、有序承接、创新承接。在对已经承接的落后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安庆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
朱读稳向《经济》记者介绍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首先,安庆市致力于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园区平台。承接产业要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同步,注重“提升式”承接,形成产业合理布局、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产业格局。目前,安庆市已将“园区带动”作为该市“十二五”规划中的六大战略之一,按照“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聚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培育若干工业产值达千亿的优势产业园区。
其次,严格把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入关口。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绝不能把破坏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安庆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把好环保准入关,对进驻园区企业更强调“绿色”,确保生态安全。今年初,安庆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引导各级各部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自觉增强“绿色发展”理念。
再次,确定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安庆市认真研究和制定实施有关财税、融资、土地等支持政策,努力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安庆市着力做好为商服务工作,做到安商、富商,这样才能实现互惠共赢,更好地吸引外来的投资者,让更多的企业来安庆落户,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 篇12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散,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各种资源开始集聚于在地理、政策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1]-[5],我国制造业往东部沿海聚集,并且制造业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东西部“二元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理论,高梯度区域随着产业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拥挤成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这将促使一些传统产业向要素价格低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低梯度区域转移,而中国的现实与这一理论背离。
那么,为什么在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制造业仍然不断往东部地区聚集,而没有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少学者从制度、文化、市场开放度、外部性获得等角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也有学者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但由于运输成本难以衡量,因此,以往对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支持。本文将从物流这一角度,实证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之所以选择物流这一角度,原因有两点:一是仅仅以运输费用来反映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不够恰当;二是缺乏运输费用的相关数据,虽然物流费用也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可以以一个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反之则越高。
二、分析框架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相互权衡的框架下加以分析的,认为规模经济效果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产业集聚越显著;规模经济效果越不明显,运输成本越高,产业集聚越不明显。相关研究还指出,如果没有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产业集聚将难以发生;而如果没有运输成本,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不会有任何集聚的动力。Krugman将运输成本定义为“两地之间公共交通运输成本”,现代物流理论认为,仅仅将产品在两地之间的转移成本描述为运输成本并不全面,Poul Ove Pedersen(20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费用是区域经济和区域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重要性越来越弱,但如果从更广的意义来看,即将运输看作物流中的一个环节,那么物流对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则是越来越重要。物流是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有机结合,运输成本仅仅是物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以物流成本代替运输成本可以更好地描述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
NEG(New Economic Geography)构建的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模型较为复杂,林理升、王晔倩(2006)根据NEG思想建立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来考察地理位置造成的运输成本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制造业区域分布产生的作用[7]。在林理升、王晔倩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我们研究的重点进行完善,并讨论在物流费用差异下制造业厂商的选址问题。采用Fujita and Thisse(1996)的模型假设,集聚区域的每个厂商获得的外部性是均等的,以a(x,y)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从y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好处,即企业获得的外部性,以f(y)表示企业的密度(∫f(y)dy=F(y),F(y)为某地企业的分布函数),A(x)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总的外部收益,x,y∈x(x代表地区),可以得到:A(x)=∫a(x,y)f(y)dy。再假设生产所需要的使用的土地为Sf,劳动为Lf,地租为R,工资为W,如果地租由该地区企业的数量决定,用m表示每个企业产生的边际地租,那么:R(x)=∫bf(y)dy。同样,如果假定一个地区的工资取决于原有的均衡状态,则可以把它看成地理因素的函数w=w(x),物流费用也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运输量k=k(x)C。由于各地区对制造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可以看成是地理位置的函数T=T(x)。因此,在x地的某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为:
为便于比较制造商对于厂址的选择,以我国东部、西部两个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假设产品只在国内销售,产量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以x表示东部地区,y表示西部地区,那么,(1)式可以看做企业选择东部地区所获得的利润,(2)式为选择西部获得的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在西部地区建立厂址,那么必须有:π(y)>π(x),即:
由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为简化起见,可以将西部地区的税收和地租视为0,同时,由于产业集聚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可获得的外部性很小,也可以视为0,因此,(3)式简化为:
(4)式是企业选择西部建厂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如果产品不是用于国内销售,而是主要用于出口,那么(4)式变为:
从(4)、(5)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选择西部地区,会比选择东部地区多支付产品从西部到东部的空间转移成本,因此,对于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在产品的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不会选择西部地区。
由于工资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东西部劳动力成本差异可以看做一个常量,厂址选择在东部地区,在获得外部性A(x)的同时,必须支付较高的“拥挤成本”,R(x)Sf、T(x),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物流费用差异[k(y)-k(x)]C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据统计,2007年中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仍高达18%,东部地区由于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较发达的物流服务业,相比于西部地区而言,物流费用要低得多,尤其对于制造业而言,物流费用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长期而言,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将会缩小,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也会不断缩小。当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或者物流费用不再是企业选择厂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时,在东部地区高昂的“拥挤成本”作用下,企业将选择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物流业发展(物流费用的降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如下假说:在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发展将会促使西部地区的要素继续往东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时,东部地区制造业将往西部地区转移。长期来看,制造业集聚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形状(见图1)。
三、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1995—2009年数据对以上推论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模型的设定
1.制造业区域集中度。Ellison and Glaeser(1997)[8]构造了一个衡量制造业集中程度的指数,但其指数较为复杂,所使用的数据难以获得,Henderson and Lee(2001)[9]将这一指数简化,林理升、王晔倩(2006)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对我国制造业集中度进行衡量,结果能够较好地展示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其公式为:
其中,αi(t)表示t时刻地区i的集聚指数,Pi(t)、P(t)分别表示t时刻i地区的人口和全国的总人口,Ei(t)、E(t)表示t时刻i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和全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αi(t)的值介于-1和1之间,如果趋向于-1,表明制造业完全分布于其他区域,如果αi(t)接近于1,则表明制造业完全集中于本区域,接近0表明制造业完全分散于各个区域。
2.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由于物流费用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只能以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参考已有相关文献,我们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来表示。在本文中,以各地区物流业产值与GDP的比例表示物流业发展水平。
3.根据推论,设定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上式中,α为集聚指数,wl为物流业产值与GDP比值表示的物流发展水平,wl2it表示物流发展水平的二次平方项,如果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制造业集聚程度逐渐降低,那么β2的值应小于0。
(二)实证分析
1.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虚假回归,对α、wl、wl2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我们选择Levin,lin&Chut、Im,Pesaran and 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e、PP-Fisher Chi-square四种检验方法,并选择四种方法检验一致的结果[10]。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的原始序列没有同时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而一阶差分项则同时通过检验,说明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及协整方程估计。三个变量都是I(1)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经过检验,选择截面固定效应和时期随机效应较优,在式(7)基础上,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见表1):
表1中,ad R2=0.895,F=128.09,说明模型的拟合
注:根据残差序列特征,选择无截距和趋势项的模型,由于Im,Pesaran and Shin W-stat检验必须是有截距或趋势的,所以此方法对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失效,选用Breitung t-stat检验代替。**、*分别表示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效果较好。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说明,残差是平稳的,协整关系存在,该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回归方程中,截距项不显著,wl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34 1,在10%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随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加;wl2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67 1,在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系数显著为负值表明在物流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集聚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费用的降低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讲,二者存在鲜明的“倒U型”关系。利用一阶导数可得到:
计算得出:wl=25.41,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当物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41%时,制造业集聚程度才开始降低。显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比例现在也仅为10%左右,2009年中国这一比例更是仅为5.02%,但这并不表明制造业不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情况是,企业的选址决定是综合考虑外部性、拥挤成本和物流费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考虑物流费用。因此,随着东部地区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在获得外部性的同时,拥挤成本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只要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东部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即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结论及启示
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去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利用1995—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促使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当前,制造业正在不断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这也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要缩小这种差异,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不断降低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使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其次,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一些产品物流费用较低的行业,从而避开目前较高的物流费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
摘要: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带来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键词: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3.
[2]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3]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6.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5]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6]Poul Ove Pedersen.Freight transport under globalisationand its impact on Afric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2):85-99.
[7]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3):115-125.
[8]Ellison,G.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889-926.
[9]HendersonJ,.V.&Todd Lee.Scale Externalities in Kore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49):47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