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群(通用8篇)
农业产业集群 篇1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的概念
从产业集群实践和已有的理论研究看,产业集群有两个基本特征:地理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产业的关联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各主体的互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内在机理的各种解释,如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合作创新、知识溢出和外部效应等都是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合作与竞争一般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交易的基础之上,目标应该是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质量。地理的邻近不仅有利于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增加互信,加强合作,而且也便于了解竞争对手,知己知彼,营造了一种竞争气氛。可见,地理邻近性为产业集群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产业关联性是集群内部互动的基础。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产业集群互动不仅包括集群内部互动,也包括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内成员之间的协作与竞争。
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地理相近地域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持的组织结合体,故农业产业化集群也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但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农业生产的技术特征又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特征。从目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一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提倡农业产业化集群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引致产业的提升,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由于相关产业不断聚集,所以人口与资本也不断向产业区集中,使农村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化的关系明显呈正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一种互动互利、相互依存、同生同长、共生共荣的关系。2.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发展。特别随着生产销售等网络化的发展,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集群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就地转化和劳动力价值提升。3.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区域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Isard(1956)认为集群经济其中一个形态就是地方化经济(localiozationeconomics)。许多相同性质或相近产品间的关联关系使企业集中在一个区位中,使该地区因某一产品或者若干产品增加而获得经济的发展。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容易使企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通过在地理空间集聚并相互联系而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和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2.充分利用外在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集群效应的优势集群内各企业共同分享公共资源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分享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形成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组织形式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共同的区域和产业文化背景下,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其可以强化合作,增强诚信度,形成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降低企业间合作和交易成本。集群社会资本,即指集群内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基于网络关系的信任与合作的能力,是集群企业互动的“黏合剂”,从而使得集群企业发挥单个分散企业无法发挥的群体合作优势,是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关键要素。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社会资本实质上是一种能力,其基石是信任。集群的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且伴随着市场的需要更有利于集群内的产权激励和其它组织形式的出现。
4.农业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区域创新。首先集群加剧区域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追赶效应”;其次,知识外溢和扩散有利于相关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并能够引起生产率提高。对于默示知识,一般只能通过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来传递,有理由相信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区位邻近优势,获取有关知识。越来越多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成功创新非常重要;再次,众多企业集群在一个地区内,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能够降低匹配费用,使协作成为可能,这样加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提升了区域竞争力。5.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大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地方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农产品服务等涉农产业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因其创新活动更具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地域品牌。当农业产业集群在某一个地方进一步集中,会反过来提高和促进当地农产品品牌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升品牌化地域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化地域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促进品牌化地域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一些依托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
波特(1998)分析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集群的结构及其竞争优势。该集群包括了680家商业酿酒企业和几千个葡萄种植园,以及众多的葡萄储存、灌溉和收割设备、包装器材提供商、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公司、消费类租贸易类的酒类出版物企业。文献显示国外已被广泛研究的农业产业集群包括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
与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
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它们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本模式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其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集群基本上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两种,其中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农业集群总数已达到440多个。从主要类型和相关问题角度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通过农业工业化生存方式建立涉农业产业化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蔬菜批发、种子生产等不同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和相应等级群群落。2.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化示范集群。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逐渐形成基础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农业服务化及科技创新群落。、3.通过新兴的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都市农业服务业集群。例如信宜市发展就是以典型的新兴的贸易服务集群为代表,带动周围城乡农业生产集群发展。4.关联产业发展的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5.大企业繁衍和小企业集聚形成农业企业集群。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很多企业为了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不得不剥离某些业务,这样形成了很多小企业。也有些小企业以前是作坊式劳作,在获得了新技术和资本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未来可利用模式
1.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点是农业的区位性和生物依赖性。农业走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道路,形成农业企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定位当地的可利用的特色资源,这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实现农产品强势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新的龙头企业和辅助性产业发展,逐步奠定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2.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产业集群有个重要特点是如何降低相关成本,而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必然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另一种可选择模式。从规划建设“谷”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先要有相应政策将企业引入其中,即筑巢引凤,还要有相应政策将已入园的企业留住,光有土地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重要的是在入园的企业之间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使企业融人到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中。只有企业集群在当地具有根植性时,集群中的企业才能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优势,从而使“谷”模式的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生命力。3.“小商品大市场”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家庭作坊和民营企业手工生产以村为单位集聚,可注册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优势行业,促成以外销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集群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专业村集群模式,其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是集群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专业化分工与企业间网络化联系以及经济总量等问题,是该模式中值得深思之处。
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由生产链和生态系统构成。通过每一条生产链、每一个生产链上的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农业结合的集聚生态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闭合的农业生态集群网络,使农业生态集群网络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5.其他模式。有关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还有很多,诸如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有计划有选择地利用外资以形成本地产业链的“效应”模式、具有共用产品特性的“网络化”模式等等。但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适应不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要求。
四、目前农业产业化集群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措施
(一)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障碍 1.农业生产过程连续性难以形成中间产品。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割性,离散性和中间产品的交易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非农产业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工序型”企业,每一个企业仅完成最终产品的一道工序或者仅生产最终产品的某个零部件,形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工序型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性强,形成了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农业与制造业相比,农业生产过程虽长,但农业自身的生产链却很短,仅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农产品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有时分离,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劳动时间的间断性并存,这一特点限制了农业生产链自身的延伸。2.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弱。产业关联性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特征,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效应,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是协同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业处于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并存阶段,农户在无需任何主体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绝大多数既可以无需加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后进人市场。农产品本身具有两面性,决定了农户生产和经营方式具有两面性。从传统观点来看,农户可以一家一户地完成生产过程,也可以联合起来完成生产过程。这样农业的生产经营容易走向封闭性。这一特点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业产业关联性产业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丧失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一个基础。3.农产品生产技术相对稳定,企业之间的合作又容易受到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决定了农业集群容易被复制和合作关系容易破裂。产业集群的优势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之间密切关系’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技术开发必须和当地环境有效结合,决定了农产品生产不确定因素远远高于工业产品生产,影响了技术在农业生产集群中积累和创新,这样集群本身容易产生,迁移。合作是产业集群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方式。集群企业之间的广泛联系便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性带来了企业间行为的长期性,基于合作中获得的远期利益,合作伙伴都会尽量避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了企业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期。但是农业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这种特殊资产的专有性高,(例如果业,畜牧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关系的柔性差,生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存在时滞。这些因素不仅使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机构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加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这一优势较欠缺。
4.农业产业化集群缺少相应的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制度。首先农业产业化集群需要与集群相对应的相关制度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同时企业缺少有关市场、技术开发和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而这些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集群内企业无序竞争和产品本身的缺陷;其次,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容易脱节,这要求农业产业化集群经营要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再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制约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由于农民比较注重短期收益,而有关龙头企业又受到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农户短期利益和有关组织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措施
1.农业产业化必须依赖于农业关联性的非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分性使农业的生产链短,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两端延伸农业生产链,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系列化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要依靠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集聚,发挥集群效应。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单一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复合化(从几个涉农产业整体来看)发展结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可见,与农业相关联支持产业的充分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条件,只有农业产业关联的支持产业均得到发展时,才可能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
2.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平台,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关联上,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既要重视提高整个企业集群在规模、设备、资本、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硬竞争力”,也要重视企业集群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软竞争力”。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要素重组和联合,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
3.搞好早期规划,打造地域品牌。在农业集群的初建时期,各地区在统筹研究和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应以市场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发展的本地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只有内生的企业集群冻具有优先发展的独特优势,才可能形成本地的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应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4.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现代物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业,做到货畅其流。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专业市场,把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现代农业物流的作用:一是使集群内生产的农产品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通过物流过程产生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农业产业集群 篇2
1 菏泽市牡丹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农业产业集群是缘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和文化传统, 以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 以传统农业为中心, 拥有大量专业化的相关企业及机构作支撑, 由农户、企业及市场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1]
一般来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 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所以, 在探讨政府的作用时, 绝不是否定市场的主要作用, 而是界定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及最有效的方式。
菏泽市牡丹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 而且是农业大市,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充分认识到农业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强大拉力, 积极强化措施, 围绕特色优势资源, 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在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推动下, 牡丹区现在已经出现的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沙土食品、胡集木材加工、大黄集粮食加工、牡丹文化旅游等。目前, 以胡集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园区, 聚集木材加工企业1000余家, 年加工木材200万立方米以上;大黄集食品加工园区拥有企业30多家, 日生产食品能力达3000吨。牡丹区还以牡丹为名片, 加快发展了以牡丹为主的旅游业。以尧舜牡丹、盛华牡丹、花卉大市场等企业为龙头的120多家牡丹深加工企业快速膨胀。尧舜牡丹产业园的首条年产一万吨牡丹子油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牡丹花蕊茶进入试产阶段, 牡丹油软胶囊生产线正在安装, 牡丹日用化工品生产区建设即将竣工, 达产后, 将形成年产牡丹子油2000多吨、牡丹胶囊2.4亿粒、牡丹茶50余吨的能力。盛华牡丹产业园主要从事牡丹培育、种植、收储、营销和牡丹深加工, 牡丹温室大棚、恒温冷库、牡丹花茶加工车间等已投入运营。[2]
牡丹区通过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以工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佳美食品、萨克食品、巧媳妇食品、米老头食品、裕鲁西达食品、天邦粮油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快速膨胀, 全区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近400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0多家, 注册涉农商标156件, 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的18件, 拥有“鲁绿”牌大葱、“龙池”牌大蒜、“曹州”牌耿饼、“沙土”牌瓜子、“杜庄”牌大米等2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3]
牡丹区还以牡丹为名片, 加快发展了以牡丹为主的旅游业。自1992年至今, 已连续举办了20届国际牡丹花会;从2003年起, 每年定期举办中国牡丹插花艺术展。同时, 提升改造了曹州牡丹园、精品牡丹园、古今牡丹园等一批牡丹观赏园。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改造后的曹州牡丹园, 面积增加到1600亩, 景点39个, 是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主题公园和我国第一国花名园。2012年, “牡丹游”累计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3亿元。[4]
2 菏泽市牡丹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菏泽市牡丹区的农业产业集群尽管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该区的农业产业集群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2.1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才短缺
由于菏泽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低, 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 规模小, 居民收入低, 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 市财政也不宽裕, 因此, 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投入资金也有限;同时, 筹资渠道单一, 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 而信贷资金支持程度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 农业产业集群所需资金严重短缺。人才短缺主要体现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人才很少, 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人才短缺, 当地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户的文化水平与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较低。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理念等不能与现代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菏泽由于经济欠发达, 不仅很难吸引外区资金、人才, 而且在产业发展资金、人才短缺的情况下, 现有的许多资金、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向区外, 致使菏泽市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所需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更加突出。
2.2 农业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不足
先进技术是现代经济的发展之本。因此, 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应加大科技对集群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业生产和储运、加工、销售等几个方面的支撑。科技的研发与推广中, 地方政府的合理引导与财力支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菏泽市政府及所辖各县区财力十分有限, 在科技研发与推广中的投入能力不足, 导致农业科技开发及其推广不能适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另外, 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引导, 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较为严重, 许多科研立项不是来自经济发展需要, 这就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为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很少。同时,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自身素质、信息等条件的约束, 农民采用新技术内在需求不强。这种双重困境使该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2.3 发展环境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不适应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大农户和企业的自身努力, 而且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良好发展环境, 这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设施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通信、电力、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质量检测设施等的投入都不足;从软件设施来看, 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品牌意识较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行政壁垒。
2.4 对农业保险重视程度不够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 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高, 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产生严重损失, 而这种损失是农户自身远不能承受的。为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就需要依靠农业保险机构来出面解决。而目前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比重也很低, 农业保险在菏泽市覆盖面不到10%。
农业产业集群应主要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自然形成和发展, 对菏泽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 面对强势竞争对手, 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下, 农业产业集群要克服形成与发展中存在种种制约因素, 单独通过市场力量很难完成。因此, 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 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政府的适当调控可以减少市场盲目性导致的问题和不必要的代价。
3 菏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支持
3.1 地方应承担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发展规划的责任
为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地方资源, 农业产业集群在形成与发展之初就应有科学的整体规划, 这需要农户与政府共同努力。除发挥市场的引领作用以外, 政府必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低, 缺少深入调研、搜集市场信息来选择农业生产项目的能力, 而且农民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 在制订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时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而政府作为地方的宏观管理者, 具备信息优势及调控资源的能力。政府应综合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 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 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目标, 进行认真调研, 深入论证, 提出合理的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布局、规模标准、环境标准等经济持续发展战略, 为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切实有效的指导。
3.2 积极筹集资金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资金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菏泽市虽有资源优势, 但资金紧缺制约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农户与农业企业筹资能力有限, 渠道单一, 所以, 为缓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需资金的紧缺, 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帮助农户与涉农企业筹集资金:首先, 政府可出面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比较健康的涉农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 扩大农业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 政府还可以对用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启动资金及发展中的急需资金贷款给予贴息, 降低了金融企业的信贷风险, 扩大信贷规模。其次, 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集群化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一定方式把社会上暂时闲置且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 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涉农企业创造条件:一方面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注册商标、办理土地使用证等, 提高企业的信用度、社会认可度, 从而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允许优势企业以募股的形式筹集发展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
3.3 地方政府主导构建知识科技平台, 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
农业产业集群要提高竞争力, 就应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中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从而带动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提升。为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除农户与企业自身的努力外, 政府必须发挥自身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优势, 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知识科技平台。首先, 地方政府促进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学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在大中专院校增设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专业。菏泽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型学校, 开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专业, 比如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专业, 这些专业的本科专业主要为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培养技术研发人才, 这些专业的专科主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同时,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引进外地人才, 比如开设“农业人才信息库”。其次, 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经营队伍的素质。市委可以在菏泽学院及菏泽市委建立企业家培训基地, 聘请知名专家与学者定期对涉农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通过培训可以更新他们的管理理念, 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文化素质, 提高企业家的管理水平, 使他们的管理水平、精神状态与菏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再次, 结合农业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围绕产业的发展, 聘请了多名专家、教授作为常年农业技术顾问, 深入田间地头, 面对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定期对全市广大农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最后, 龙头企业要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菏泽市牡丹区就与北京工商大学、尧舜牡丹生物科技公司联合组建了全国首家牡丹应用研究所, 整合了科技、资源、资金等多方面优势, 建立起产学研的长效机制。目前, 牡丹区培育的牡丹新品种占到国内总量的90%左右, 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 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80%。[5]
3.4 提供良好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外部环境的打造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国内外的经验表明, 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的社会服务越完善, 集群的聚集效应就越大。为给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地方政府应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 地方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硬环境的投入建设, 如便利的交通、通信、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因为交通、通信、市场、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农业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 而农户或相关的产业化企业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社会关系的协调方面都无力承担。所以, 只有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关系及进行资金投入, 这样既可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其次,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 地方政府应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制定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法律法规, 对本地产业的相关技术、专利、品牌等进行产权保护;二是制定金融、财政等优惠政策;三是保障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四是打破阻碍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各种行政壁垒, 简化各种办事和审批手续等, 提高办事效率。[6]
3.5 打造特色优势区域品牌
农产品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市场才能实现, 而农产品的品牌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及销售范围, 知名品牌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扩大销售范围, 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及各类人才。因此, 为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地方政府应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区域特色优势品牌。首先, 地方政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 提高农户品牌意识,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注册商标, 从而打造具有本地特殊资源与区位优势的“集群品牌”, 提高当地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 开展品牌促销, 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地方品牌打造出来后, 为获得广泛认可, 必须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品牌促销。区域农业品牌时, 政府应发挥主体作用, 因为地方政府具有权威性, 可信度高, 这样能够大大缩短市场接受品牌的过程, 增强当地特色品牌的宣传效果,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外, 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掌握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资源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 在当地定期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 也可积极创造条件让当地农户参加全国性的、国际性的各种展览会, 宣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可以通过专访的形式在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 树立集群品牌形象, 提升集群的产品竞争力。最后, 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办好农业文化节, 开辟农业文化景点游, 努力打造展示产业成果的平台。
3.6 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首先, 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集群经营尽管采用工业化的模式, 但是处于产业集群最前端的是农产品的种植与生产, 而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最大的不同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当遇到严重的旱涝灾害时, 处于集群最前端的农户由于自救能力的有限, 这时, 地方政府就应承担起抗灾减灾的主体责任:投资兴建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 增强灌溉与排水能力。其次, 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预警机制, 及早发布预警信息。预警机制内容比较广泛, 应涉及当地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国内外同类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状况、产品当前的市场价格及销售量、各地气象资料、市场变动等情况;当灾害发生时, 政府应及时发布受灾真实情况, 以便农户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再次, 建立农业产业集群风险基金。市场经常发生变动,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农产品价格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如果当地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时, 政府为减少农户的损失, 从政府的风险基金中提取一定资金, 直接对农户进行价格补偿, 或者是采用保护价格收购;在当地自然灾害发生时, 给农户相应的经济补偿, 以便农户生产自救, 从而尽量弱化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保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最后, 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保险。农户参保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一是农业互助保险方式, 就是农户、公司和管理组织者多极平抑风险的办法;二是采用大户参保既保自己, 又可以保与自己生产直接相关的几个小户;三是对一般的农户采用低保费、低赔付的模式, 只保农业生产直接投入的成本, 使农户的生产得到基本保障, 同时而又不使农户背上过重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高峰, 杨国强, 王学真.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启示——基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分析[J].经济问题, 2007 (8) .
[2][3]李贺.山东菏泽:牡丹产业化变革中“绽放”[N].齐鲁晚报, 2013-04-19.
[4][5]菏泽市牡丹区:加速牡丹产业“华丽绽放”[EB/OL].牡丹传媒网, 2013/4/8.
农业产业集群 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集群;农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383-03
收稿日期:2013-05-30
基金项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高云(1985—),女,山东临清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gaoyun1105@163.com。
通信作者:陈伟忠,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农业发展研究。Tel:(010)65910324。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各省(市、区)现代农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区域代表性强、示范作用大的地区,是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根本方向,代表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产业特色突出、对其他区域起示范引导作用的区域。本研究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能否促进示范区农业的发展、示范区农业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指导。
1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相近、相关或者互补的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发展壮大,产生1个高度集中的群落,但产业集群并非适用一切产业。产业集群是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将企业、农户、金融部门等聚集在一起,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获得经济效益。产业集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细化行业分工。产业集群可以催生更多的新企业,促使投资者发现市场、降低投资风险。产业集群的建立虽然加剧了竞争,但也促使企业争夺市场。农业产业集群侧重集群中纵横交织的行业关系,具有聚集性强、专业化分工、关联度大、创新力强、自我强化作用大等特点。农业产业集群拥有产业集群优势,且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明确,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聚集[1]。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业上、中、下游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集聚、共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距离较近,有利于企业之间增强了解、加强沟通、降低合作风险,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张元智等认为,扩张横向规模以获取规模经济,收缩纵向规模以避免规模不经济,正是这种规模特征为集群产业赢得了竞争优势[2]。潘峰华认为,集群辨识的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地理边界、产业边界、产业联系[3]。樊天霞提出,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促进产业升级,形成规模经济、小城镇效应等独特效应[4]。李国武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以工业园区作为平台,产业集群发展到对生产空间、创新环境有更高要求之后,对工业园区的需求才成为必要[5]。工业园区不一定能自动带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园区也不一定以集群的方式来发展,在良好的区位禀赋、制度环境之下工业园区才有可能成为集群的栖息之地。吕裔良认为,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生性[6]。吴丰林等认为,城市产业集聚系统是多层次、多要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系统本身与系统外诸多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系统耗散结构功能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驱动力[7]。张晗等认为,不同的气候、土质、水质等条件使得不同地区形成特色农业,不同产业为利用特色农业资源集中到特定区域内从而形成农业产业集群[8]。蔡吉跃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9]。朱清海等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空间区位优势,并提出培育农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策略[10]。李春海等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原有农业发展模式的升级[11]。产业集群对农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产业集群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必然的,有可能会受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状况、市场发展变化等的限制。
3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4月底,全国已认定15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东、中、西、东北地区各有52、34、44、23个。如图1所示,示范区主导产业以粮食、蔬菜、畜牧、水产为主,以蔗糖、茶叶、橡胶、花卉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产业为辅。示范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本着“总体多元化发展、整体带动能力强、个体特色产业突出”的原则,充分发挥了示范区的带动作用。
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立足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具有一定發展基础、市场潜力较大、发展后劲足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区以主导产业发展区域为产业集聚区,以周边农业种养殖基地为源头,以农产品制种、加工、物流等企业为核心,以良种、科研、金融、协会、中介等各类服务企业为辅助,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自然、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打造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12],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性动因是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集群竞争优势[13],具有集聚、竞争、分工、协作、区域、品牌效应,有助于获得农业竞争优势、提高示范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于产业集群概念没有明确规定产业集群的企业数量、产业涉及范围等,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各不相同,所以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数量、规模是有一定弹性的。河北省定州市通过引进大项目、加大投入,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乳品加工、肉类食品加工、面粉加工、果蔬加工、油料作物加工、葡萄酒加工等6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42亿元,集群优势明显。山东省莱西市现已初步形成2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一是店埠镇东庄头食品加工园,占地 73.33 hm2,集中了40余家食品及配套企业;二是莱西市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占地 160 hm2,目前已开发120 hm2,集中了13个食品加工企业,2011年,主体园区实现销售收入93.25亿元,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利税4.86亿元。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集群是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示范区主导产业不同,产业集群形成方式、产业、发展机制、组织方式也不同。农业产业集群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吸引新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群体。农业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与分散建厂相比,可节省土地、水、电、热等资源,便于管理,降低企业成本、行政成本,是农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nlc202309041940
5农业产业集群与示范区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集群依托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主导产业因为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东部示范区主要是粮食、棉花、畜禽养殖、奶类、水产等产业,中部主要是小规模的粮食、畜禽养殖、水产业,西部主要是棉花、畜禽养殖业,东北部主要是粮食、畜禽养殖业等。
5.1示范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各类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同时,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普及储藏、保鲜、分级清选、包装等技术,促进农产品保质、减损、增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优化农产品加工区域布局。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
5.2以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升示范区现代农业竞争力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以中心城区或主导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企业为核心,以良种、金融、科研、协会、中介等各类服务企业为辅助,以周边农业基地建设为源头,围绕粮食、畜牧及其他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减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基地,推进示范区土地规模经营,加快村镇建设,细化产业分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示范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必会带动示范区农业的发展。
6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产业集群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或依托市场形成的产业集聚区[14]。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区域性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容易在企业较多的产业中产生,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之间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充分利用巨大的信息流,满足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示范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展示范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农业发展领域,发挥示范区产业集群的辐射与带动功能。
种植业、养殖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环节。应该将示范区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核心区域,引领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在核心区域的外围设置功能区,保障主导产业农产品供应。在地势平坦地区发展种植业,通过加强灌区农田水利、农业机械、良种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水平。将河流沿岸及大中型水库地区设为畜牧禁养区,平原及城镇地区设为限养区,山区、丘陵地带设为鼓励发展区域。农产品加工业连接生产、销售、物流等各环节,一般是以示范区农产品为原料,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农产品的加工产品,是最容易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示范区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整合现有资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大型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组织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与各产业集群联系十分紧密。示范区依托主导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链,开展农产品物流交易、配送,为示范区农产品流通提供便利。实现农业物流专业企业由零散到规范,形成物流网络,逐步实现农业物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改进农业物流环节,统一农业物流管理标准、降低农业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改进的方向是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实现仓储运输、IT支持平台全面整合,扶持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产业集群应当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组织管理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图2)。这几大产业集群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了一个更为庞大的产业集群网络,他们之间有巨大的信息流,既竞争又合作,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7現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7.1优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环境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包括产业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专业化批发市场、物流体系等。软环境包括政府制度政策、企业法制环境、财税政策、融资政策等。示范区可以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平台,完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吸引企业聚集,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政府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7.2加快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保持产业集群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骨干企业等。良好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加强产业集群与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国内外大型企业互动与合作,提升产业层级。二是在产业集群内,以多种方式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专门的技术机构,或利用产业集群内骨干企业的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鼓励产业集群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广泛吸纳科技型人才,组建研发机构,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
7.3依托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打造重点产业链
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聚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充分考虑其资源要素与环境容量,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保持适度规模。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企业发展,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开展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保障供应。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产区建设、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强产供销信息引导,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繁荣农村经济。
nlc202309041940
7.4农业产业集群各部分协调推进示范区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形式主要包括种植业产业集群、养殖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产业集群5种[15]。农产品收获后一部分进入市场或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另一部分农产品经过加工再进入销售领域。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产业集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促进示范区农业产业链稳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应对规模化市场需求,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8结论
本研究表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在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示范区的示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示范区产业集群也是具有先进示范引导作用的,所以示范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适合市场需要,降低了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示范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玉兰.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新疆棉花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5.
[2]张元智,马鸣萧.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 中国工业经济,2004(6):29-35.
[3]潘峰华. 产业集群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130-140.
[4]樊天霞. 产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湖北社会科学,2004(3):117-119.
[5]李国武.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关系的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8):50-55.
[6]吕裔良. 产业集群与黑龙江乳制品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2011(14):6-7.
[7]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201-1208.
[8]张晗,吕杰. 农业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1(2):85-91.
[9]蔡吉躍. 农业产业集群助推现代农业的实践、效应与启示[J]. 经济地理,2008,28(5):837-840.
[10]朱清海,李崇光. 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3):190-193.
[11]李春海,张文,彭牧青. 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2011,3(3):49-58.
[12]尹慧君.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13]谯薇.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政策支持研究[J]. 农村经济,2011(12):54-57.
[14]贺灿飞,潘峰华. 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13.
[15]尹成杰. 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6(3):4-7.马智利,郝猛.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券机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86-389.
农业产业集群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25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以下简称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实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市场主导、突出重点、分级培育的原则,立足资源、产业优势,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品研发和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为关键,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作力度,迅速将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的集群做大、做强、做优,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
二、目标任务
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重点培育发展200个左右的集群,通过政策扶持,使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左右;基地建设成效明显,集群原料自给率达到50%以上;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集群带动农户数量达到1000万户以上,带动农民年增收100亿元以上;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三、实施步骤
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重点是抓集群的项目建设,通过实施新上项目和扩建项目,提高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扩大基地规模,健全市场体系。力争到2013年年底,建成或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第二阶段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持续推动集群规模扩
大的基础上,重点抓新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提高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并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集群的培育由省、省辖市、县三级负责,省培育80个左右,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高成长性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规模较大的集群;省辖市、县(市、区)培育120个左右,重点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四、重点工作
(一)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新建或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引导有实力的非农企业或集团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大企业强强联合、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
(二)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以黄河滩区奶牛、豫南肉牛、豫西南豫东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以及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豫东南、豫西、豫北为主的花生、芝麻基地,沿淮油菜基地,豫西及沿黄故道苹果基地,信阳、南阳桐柏茶叶基地,焦作、南阳中药材基地。
(三)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构建有利于集群发展的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和建设一批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开设连锁专营店或直营店,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农超对接。
(四)开发一批新产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科研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
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着力研发一批附加值高、符合消费升级需求的新产品。
(五)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产品。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将知名品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
(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积极吸引汇聚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界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来豫工作、创业。通过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方式,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定向培养。依托相关高校设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人才。
五、扶持政策
(一)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先用于集群内加工型龙头企业,集群享受产业集聚区的优惠政策;流转的土地要优先用于集群内基地建设;种植类基地配套设施用地和养殖建设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二)用电政策。支持集群供配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集群生产用电需求,并给予优惠政策。对集群内龙头企业用电较为集中的大户实行用电直购政策。责任单位:省电力公司。
(三)财政政策。按照豫政〔2012〕25号文件精神,对集群内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新建生产线和购置低温运输工具的贷款给予贴息;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购置设备给予资金补贴;对与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对命名授牌的集群给予相应的奖励。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农业厅。
(四)金融政策。金融机构要扩大信贷规模,尽可能满足集群发展的资金需求。将集群内建立原料生产基地的经营主体(包括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纳入保险范围,其保费由财政和经营主体共同负担。扩大龙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强对符合上市条件涉农龙头企业的培育,优先列入上市计划;支持已上市的龙头企业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进行再融资。
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
(五)物流政策。加强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构建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市场流通体系,将农产品初级加工品纳入“绿色”通道政策实施范围,降低龙头企业的运输成本。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六)科技政策。对集群内龙头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给予补助。对集群内龙头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开展评奖活动。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集群发展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政策措施;要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范围,定期进行考核。
(二)建立领导联系制度。每个集群都要确定1位领导作为联系人,及时了解集群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积极认真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要将集群发展情况列为联系领导的考核内容。
(三)开展集群认定工作和巡回观摩活动。每年年底按照集群的基本标准和条件认定一批集群并授牌。每年组织1次全省性的集群巡回观摩活动,推广工作做法、经验,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培育主导产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篇5
沁北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知名产业,培育超百亿企业群体”的战略目标,按照“四集一转”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做好各种要素保障,强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建设一个新载体。在沁北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6000亩的化工工业园(包括氯碱化工园、氯氢精细化工园和复合材料工业园)和一个面积达4000亩的铝工业园,引导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实现集约经营。新规划园区与沁北产业集聚区连成一片,共享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首先,以昊华氯碱化工为依托,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1500亩的氯碱工业园,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关联企业,带动全区中小化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以申报省级特色园区为手段,鼓励现有玻璃钢企业改造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成为支撑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和新的增长极。其次,以沁澳铝业和广东兴发为支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制品及相关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上档升级。
二是打造一批名优品牌。重点打造“中国〃沁阳玻璃钢制品”区域品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产业品牌建设,以重点骨干企业、优势产品为重点培育对象,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质量、营销能力,争创一流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园区创建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2个(件),省级名牌产品3个、著名商标8个。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辐射,壮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培育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0余家,铝及铝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化工制品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铝及铝制品企业4家。积极引导和培育骨干企业(或集团)上市融资。重点支持永威集团、思可达和尚宇公司等企业整合资源,申报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开拓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企业规模。
四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1)广东兴发10万吨高档铝型材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2)广东兴发铝业幕墙门窗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3)河南神火10万吨铝板带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4)北京金隅100万吨水泥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5)思可达公司4×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封装玻璃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6)河南启瑞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朔剂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7)永威集团年产5800万平方米阻燃装饰板项目、计划投资6.6亿元;
(8)河南尚宇10万吨三氯氢硅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
(9)泓盛精细化工年产1万吨系列化工产品、河南焯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海世鸿工贸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氯化石蜡-52生产装置和鼎泓工贸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等项目,总投资12亿元。
(10)山西晋煤集团煤化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设“1830”项目。
新建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新增产值180亿元以上。
五是建设一系列服务平台。完善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增强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沁阳市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建设,加强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会员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活动,促进玻璃钢制品和其它制品企业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提升商会的服务能力。扶持行业公共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扶持行业公共
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建立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办好中国(沁阳)耐腐蚀制品博览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把博览会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行业展会,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交流、营销平台,提升玻璃钢制品产业集群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组织参加国内外名优产品经贸活动,引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定期举办产品发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探索新路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开展产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扶持培育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努力促进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大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发挥技术人才、装备等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六是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院)等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办各种加工技术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技术专业人才。积极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所的力量,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重大课题
研究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项目、人才、智力引进一体化。加强技术员工在职培训。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重点工种定期培训和工程技术人员再教育制度。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为主,开展员工在职培训活动。保护员工的民主权利、工资报酬、医疗保健、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形成了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篇6
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
2、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
3、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成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产业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
4、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利用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
农业产业集群 篇7
一、信任机制的中外比较
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哪个社团的角色[1]。在日常生活中,信任表示遵守诺言、守信和信誉,从形式上看,信任机制主要依据人与人之间先天的血缘联系以及后天的归属关系而得以形成和建立,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人社会交往和互动关系[2]。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是关系越靠近家族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自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排斥,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在世俗生活中与人交往建立关系时,普遍根据人与己之间的关系前提来做出对相互之间关系的判断和对行为反应的选择,过分强调关系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热衷于拉关系,送人情,忽视和削弱了制度保障的力量[3]。关系运作是中国人建立信任的主要机制,但实质上起作用的主要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关系中所包含的双方之间心理情感上的亲密认同,他能够增强交往双方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而义务感使人做出值得信任的行为,回报性的义务是关系的核心因素,不履行义务,意味不仅受到谴责,而且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失去关系网及其中所包含的社会资源。关系所意味的相互义务为双方的相互信任提供保证,确保了交往各阶段所需要的信任。在儒家伦理影响下,个人在做关系判断时,会将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类,并依据不同的社会交易法则与对方交往,这三种关系依次是情感性的需求法则,混合性的人情法则以及工具性的公平法则。需求法则是指家族内部成员的关系;人情法则是指个人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关系包括亲戚、朋友、邻居、同学及同乡等;公平法则是指个人为达到某些目的,而与他人进行交往,仅包含少许的情感成分。在西方的信任机制中,祖克尔(Zucher)的观点阐明了主要的信任产生机制,区分为三种,一是由声誉产生的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二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的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的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性多少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来说,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是由于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相似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三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是对前两种机制的补充,这一填补主要是源于社会制度、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当缺失的信息不足以让行动者做出关于信任的判断时,行动中所涉及的制度性因素将为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度机制起作用的前提必然是社会成员对制度的较为一致的认同,具备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量,使社会成员对该制度产生信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社会中正式的制度,法律的发达程度,及社会成员对之的认可度,共同影响着社会成员对制度性因素的认同。
二、信任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一)农业产业集群运行中的治理机制
农业产业集群是介于交易和正式层级两种形式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借此关系交易主体间可以维持长久的交易,此交易不一定必须以契约维持,而可以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使网络内的个体可以获得网络外个体没有的竞争优势[4]。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于集群内部固有的根植性、共同性、互动性和柔韧性[5]。根植性嵌入本地社会关系中,要求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本地的产业群,解决地区发展的底蕴和根基不足的问题。共生性是集群内部在价值链上高度关联,能共享诸多生产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资讯等,建立起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网络。互动性是集群内部通过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使企业在多方面实现网络化的互动与合作。柔韧性是企业间通力合作、协同创新以承受外部快速连续的市场与技术条件变化,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增值。上述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依赖大量的非正式合约的存在,需要实现从以控制为基础科层治理机制向合作关系的信任机制的转变。另外,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经常是矛盾的,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一次的交易博弈中集群内企业间交易极易导致囚徒困境,带来非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出现。但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集群交易主体过去的历史记录可以被观测到,交易方的策略选择可以依赖于对方过去交易历史,当一个较长期的交易结束时,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权衡其利益得失,希望从事能够带来稳定的利润和较少不确定性的经营活动,由于各利益主体并不能精确地预测到合作何时结束,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权衡其利益得失,希望从事能够带来稳定的利润和较少不确定性的经营活动,在考虑长期利益的基础上可以导致信任合作的出现。
(二)信任机制是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大量的农业产业集群并非单纯追求最大化利润,或寻求企业规模最大化成长,而是以集群最终实现永续生存与发展为最终目标。农业产业集群控制权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一目标的朝向,风险控制的治理方式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里的风险不仅仅包括市场风险控制,同时也包括委托-代理关系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有限理性条件下机会主义行为所引发的风险,农业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必须解决信息与激励问题。首先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治理机制无论是声誉、人际信任还是制度信任都是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特定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经营环境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次,农业集群内的交易主体普遍具有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的行为属性,信任治理可以对交易优势一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交易劣势一方提供担保,有利于交易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进成员间的团结,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而且无须花费太多的寻访费用,可以降低农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具有价值性的。第三,不同农业产业集群对声誉、人际、制度信任治理模式的选择,是在充分考虑自身资源以及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复杂与长期的融合形成的,是长期积累学习的结果,具有稀缺性。最后,由于每个农业产业集群信任机制自成体系,具有路径依赖性很难通过模仿得到,同时也无法直接从市场上获得,其独特性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农业产业集群的信任治理机制具有价值性、难于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稀缺性,根据内外环境实现对信任机制的合理取舍已成为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可持续成长。
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信任治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同,人文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信任治理模式,具体如下:(1)建立在区位特色基础上的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取声誉信任的治理模式。这类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域性明显,特色性强,是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众多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者、相关支撑与辅助机构的集聚,如寿光蔬菜产业集群。2006年寿光蔬菜种植规模86万亩,年产蔬菜430万吨,产值43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万亩辣椒、西红柿、香瓜与韭菜生产区和3 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基地,种植蔬菜收人超过当地农业收入的70%,寿光因此成为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为实现蔬菜的高附加值、品牌化经营,寿光积极发展蔬菜加工,目前蔬菜加工企业已达2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带动农户10多万户,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并借助国际蔬菜博览会,积极塑造“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通过声誉信任治理模式所产生的集聚与品牌效应,整合集群内部资源,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价值和利益的功能,集群竞争力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6]。(2)龙头(中心)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用制度信任的治理模式。此类农业产业集群以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为核心,其他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和农户为外围,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集群。集群内分工明确,产品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借助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企业间在市场、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产生良好的互动,使企业不断分化、融合,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如围绕闻名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温氏集团从20世纪80年代在粤西的新兴县利用山地养鸡起家,现已成为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养牛业为主导,兼营品加工、生物制药,粮食加工及贸易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大型畜牧企业集团,先后在华南、西南、华中和华东等10多个省、市、区兴建了32家一体分公司,并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契约的制度信任治理模式,带动当地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民的增收,实现集群不断壮大。(3)外资嵌入型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用关系信任的治理模式。该模式表现为外商投资农业建立项目,随着项目的扩大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入,农业关联产业得到发展,带动产前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业,产中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业,产后农产品运销业,形成农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台商在福建福州、漳州投资的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产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带动了漳州市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农业产业的兴起,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配套投资的现象,成为大陆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地级市和台湾农业科技信息的示范、辐射窗口。由于台资在长期商业交往中形成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台商不愿意在当地另外搜寻合作企业,为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漳州投资,出现群居链的复制。目前,在漳州两岸农业实验区内,为避免合资经营带来运作上的困境,台商逐步从独资、合资、合作并举过渡到独资为主的投资格局,截至2006年年底,漳州台商投资项目独资有768家,占全部投资项目的90%,关系信任治理模式在交易成本的节约和集群网络的高效运作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小结
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发达国家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重新定位,已将竞争的重心由生产制造环节转向设计、销售控制、服务等高附加值的环节,部分低附加值的环节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何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承接并升级正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产品类别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严重,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地域、区位特色。龙头(中心)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粗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低,主要靠价格或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农民利益经常被侵犯,严重制约了集群进一步的发展[7]。而外资嵌入式农业产业集群根植性差,合作网络的技术益处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基本上仍属于“飞地”型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以获取外部经济为主,通过节约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但单纯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尚处于低端,脆弱性非常明显。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制度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本地企业和产业融入集群系统,促进交易主体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实现功能升级特别是提升品牌竞争力,对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创造经济繁荣[M].呼和浩特:远东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67-82.
[4]吴德进.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7):14-20.
[5]李婉萍,罗贤栋.工业园区的竞争力分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6]王学真,郭香峰,高峰.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7(3):91-95.
农业产业集群 篇8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用以标示该产品来自某特定地域,产品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要取决于该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标志。一般而言,地理标志的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
是由具体的地理名称与商品名称组合而成,如“新疆哈密瓜”等,而地理名称直接作为地理标志,如香槟即是法国的一个省名,是产于该地的一种起泡白葡萄酒的地理标志,于是就有了“法国香槟”。地理标志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已经成为了某种特定产品的代称,消费者一见到标有地理标志的商品,就会联想到该商品所具有的优良质量、独特的品质或商誉,这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标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巨大的市场购买潜力。
近些年来,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已经成为一种农产品产地品牌发展的重要依托。各国各地均大力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地理和人文优势来提升本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泰国大米”、“中国长白山参”、“贵州茅台”等都成为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对象。从辽宁省来看,截止到2008年末,辽宁已经有彰武黑豆、黑山锦丰梨、岫岩滑子蘑、丹东杜鹃、小梁山西瓜、朝阳小米、朝阳大枣、海城耿庄大蒜、鞍山君子兰等9种土特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据统计,获得地理标志注册的农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20%以上。可见,农产品地理标志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以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带的形成和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该地理标示区域内申请主体成员所共有的知识产权,具有在该区域内的共享性,将分散经营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规模经营,从而促进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带的形成和发展。
2.可以促进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具有了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把标志区域内的地理、人文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了农产品的差异性,成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产品品牌和文化竞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有助于形成以标准规范生产、以标志保证质量、以品牌促进销售的良性机制,从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可以促进农产品市场吸引力的提升
地理标志不可转让的特性,使地理标志只属于一个地区的生产商,它可以帮助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有效的识别。在地理标志的形成过程中,产品的认知度、营销渠道以及消费群等市场营销优势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这些优势不仅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也对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4.可以促进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有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个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就可以大力推行“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极大地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组织化的程度,改变中国现有的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农产品质量不高的现状。
5.可以促进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能够提高农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农民形成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使同一区域内的农户联合起来,经营特定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农业产业集群有三个基本内涵,首先是地域性,产业为集群内的企业成员一定是聚集或相邻于某个特定的区域;其次是关联性,聚集在一起的各个企业之间是具有某种关联性的,或者是产业链上的垂直上下游关系,或者是产业链上同一层级的水平横向关系,或者是服务于该产业的其他辅助环节,最后是共赢。各企业聚集一起是为了可以相互“取暖”,一起分享集群内的信息、服务以及包括产业集群的区位品牌声誉、营销优势等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源。共赢性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的最根本原因。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理标志具有较大的品牌影Ⅱ自力和市场号召力,会吸引其他社会资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聚集,为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能够实现在生产经营上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使地理标志产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从而进一步保护了地理标志的声誉并提升了相关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具体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密切联系:
1.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定地域内特色农产品质量和信誉的象征,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总量,这实际上就吸引了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农产品地理标志所具备的品牌、质量和区域优势有助于将地区分散经营的小农和势力单薄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实现规模经营,创品牌产品,取得规模经济,形成产业集群,
2.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地理标志标示区域内的楼业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