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2024-09-28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共7篇)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1

1 导言

产业转移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含着国际间与地区间产业转移两个层面, 表现为随着时间和空间维度推移的生产要素流动, 是转移始发地和转移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级提升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分工协调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在国际、国内双重产业转移浪潮背景下成立的。在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新形势下, 国际产业价值链重构仍将持续, 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由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 转变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从全国层面看, 全国性产业转移愈演愈烈,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 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陆地区转移。由于东北和中部地区比沿海地区有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和贡献率, 因而如果能够实现内部产业转移, 那么在中西部地区回归其劳动力丰富比较优势的同时, 将使中国继续保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

产业转移通常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 (1) 产业培育阶段, 区域既没有内部化优势, 又不能加以利用区外优势, 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现象不明显; (2) 产业发展阶段, 由于区域内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 区域内开始出现产业转移, 但可能只会有少数地区的少量投资, 其目的在于取得先进技术或进入本地市场; (3) 产业调整阶段, 区域内投资流动速度增加, 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 率先发展的地区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滞后的地区产业结构也得到较大调整; (4) 产业成熟阶段, 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相对稳定, 表现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接受区外投资净输入, 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 实现职能互补。

通常认为产业转移进程与地方禀赋变化相关, 地方资源禀赋随时间变化使地区间出现比较优势差异。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阶段论, 可以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 比较好地解释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转变。同时, 邓宁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分析中试图说明:企业跨国投资或进行产业转移, 所有权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缺一不可。根据邓宁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论判断, 长三角地区目前处于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阶段, 因而对周边辐射作用仍将增强。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带, 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要阵地, 结合皖江城市带实际, 以探索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SWOT分析

2.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2.1.1 国家明确的鼓励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协调发展转变, 区域经济架构由以往的沿海一线逐渐演变为东西联动, 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 全国层面“多轮驱动”的经济新格局正逐步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勾勒了广袤大国走向地区普遍繁荣、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

国家已经出台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 支持中西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支持企业“走出去”, 开展投资和产业转移促进活动, 为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此外, 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全面实施, 为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大信贷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把引导产业转移上升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 意在加大力度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同时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

皖江城市带作为最靠近长三角的地区, 经过长期融合, 已经形成了与长三角鱼水相融的市场联系, 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也是中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群暂不具备的, 这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1.2 长三角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三角洲地区流域广阔, 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通过水陆交通与我国东西南北相连, 通过海港与世界各国相连。长三角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经过30年经济高速增长, 如今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并已处于资本流出、产业转移的阶段。

诱发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有三点。第一, 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 土地资源严重短缺, 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使得该地区的商务成本急剧上升, 进而使长三角民间资本转移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第二, 长三角产业重构现象较为明显。当区域经济的集聚规模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 区域优势将减弱, 赖以生存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失去基础作用而趋向衰弱, 企业失去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 由集聚经济变为集聚不经济。因此, 适时进行产业转移, 有助于防止过度集聚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要素成本上升和过度竞争, 使区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 市场需求是长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张性产业转移往往通过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 实现市场扩张。

长三角目前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 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未来一段时期, 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缘相近、山水相连, 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随着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总体规模逐年扩大, 转移的结构层次逐渐提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2.2.1 优越的地理区位

对产业转移的传统优势分析来自区位优势理论。广义的区位优势是一个拥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集合, 狭义的区位优势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首先,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与原料产地和目标市场的距离。其次, 在区域交通不发达的发展阶段, 地理位置往往能影响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在历史、文化、语言、风俗和商业习惯等方面两个地区的差异。一个地区与投资来源地的社会距离越大, 企业选择该区位的可能性则越小。最后, 地理位置的远近, 直接影响了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巨大搬迁成本, 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区位选择。

从产业转移的方式来说, 可以分为地缘转移、等级转移和混合型转移三种: (1) 地缘扩散是指产业转出地沿着地理外延向外转移产业。 (2) 等级扩散是指产业转出地根据城镇等级跨越式转移产业。 (3) 混合型转移是前两者的综合。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位居长三角腹地, 是我国中西部最靠近长三角的区域之一。从地理区位来看, 皖江城市带位于我国中部之东、华东腹地、吴头楚尾, 襟江带淮, 是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 也是南方与北方的连接带。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江苏、浙江等省份接壤线长达2000公里, 共23个县 (市区) 接壤。从城镇体系等级来看, 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第三层次的城市带。此外, 皖江城市带具备良好的综合交通优势。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的通道, 首先要经过皖江城市带。因此, 皖江城市带的区位和等级共同构成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

2.2.2 富集的资源禀赋

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产业是在技术变化引发的产品生命周期变化下发生的。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认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国外或区外转移产业主要是基于其企业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以适应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产品的生产迫于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压力, 在国家间及地区间发生了迁移。产业转移的始发国或地区转移产业目的主要就是实现低成本生产。东部地区原本处于发展期的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步入成熟期, 竞争激烈, 只有控制成本才能继续发展, 因而选择将产业转移至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是必然的选择。

长三角地区基于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为主, 如服装、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 有着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需求。皖江城市带水土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 商务成本相对低廉, 对长三角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吸引力。首先, 皖江城市带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是我国七大铁矿之一。铜陵素有八宝之地的美称, 境内已探明的矿种有30多种。皖江城市带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 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另有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 为大规模承接资源性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其次, 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充足, 成本相对低廉。随着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 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 可源源不断的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大量、稳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后备军。再次, 皖江城市带水资源充足。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 人均近2000立方米。长江、巢湖等大江大湖为发展高耗水、大运量产业奠定了基础。

2.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

2.3.1 极化竞争的中部城市群

区域经济差异指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有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之分。前者用绝对值指标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 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后者用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别。

皖江城市带在中部城市群中, 综合发展水平没有突出的优势。就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指标看, 皖江城市带人均GDP在中部地区城市群当中是最低的 (见图1)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应该对能直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指标进行考察。而人均GDP反映了工作、生活的质量, 反映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反映了居民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发展速度而言, 皖江城市带的相对竞争、相对发展速度优势在下降, 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是中部城市群当中最低的 (见图2) 。

皖江城市带在整个中部城市群当中, 产业结构较为落后, 第一产业比例偏高, 而服务业偏弱。具体到皖江城市带内部来看, 同样体现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比如芜湖市第二产业比重占62.5%, 第三产业占32.8%;马鞍山第二产业比重占66.5%, 第三产业占29.5%;安庆第二产业占48.7%, 但是第一产业比重占17.8%, 第三产业仅占33.3%。这说明城市的金融、物流、信息、房地产、商贸等行业欠发达,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见图3) 。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中部城市群的激烈竞争主要还源自不同城市群的区位相近, 资源禀赋相似, 政策环境相似。同时, 中部城市群近年来都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都力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因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必然受到其他城市群的挤压。这些竞争对手不但来自于中部其他城市群, 也来自东部欠发达地区。东部原来发展偏缓慢的地区, 尤其是原长三角边缘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也会在这一次产业转移中努力争取。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 而企业家从来“以足投票”, 皖江城市带要想在诸多中部城市群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做到竞合为赢。

2.3.2 大规模开发可能面临社会矛盾加剧

土地问题将是皖江城市带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反思沿海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建设, 正是尖锐的土地问题限制了整个国家向工业化后期扩张的进程。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来看, 土地问题制约了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构成了产业的主要推力之一。

长久以来, 我国土地保障一直是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形式, 土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要重于生产功能。我国农户大部分属于微型的、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农户, 耕地面积较小, 正是如此, 土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较强。土地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 存在着土地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弱化, 保障功能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 土地保障的作用正受到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冲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家庭构成、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2.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2.4.1 缺乏富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安徽省两大中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并没有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这将进一步限制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承接产业的档次。以合肥为例, 与武汉、长沙、郑州比, 合肥的人口规模较小, 非农人口比重偏高。截至2010年末, 合肥市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已达216万人, 比2009年增长1%, 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3.5%;而武汉、郑州等其他中部中心城市这一比例超过了50%。另外, 合肥的经济规模和人均GDP效率也相对偏低 (见图4、图5) 。

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发展较为滞后。中心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总量都是相对较低, 基础建设较其他中心城市较滞后。

2.4.2 开发区集聚程度不够, 降低产业集聚效益

2010年1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下称《规划》) 。该《规划》是国内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 也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其中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根据规划将建设江南和江北两大产业集中区, 其中江南产业集中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 江北产业集中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 合计436平方公里。以436平方公里的面积承接产业转移, 有可能进一步弱化产业的集聚效益, 影响聚集经济。相比较而言,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707平方公里, 2009年全国人口498万人, GDP1631亿美元, 人均GDP37293美元。开发区的面积大小并不能完全影响企业产生的效益高低, 只有基于合理科学的规划, 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 才能将开发园区的集聚效用最大化。

2.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2.5.1 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示范的重点, 所谓转变发展方式就是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以企业家为主体, 企业家主导的工业化将有效的带动城镇化。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工业化往往有“以足投票”的特征:企业家会主动选择投资环境好, 区位较优, 综合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本次皖江城市带所承接的转移产业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该产业受到沿海地区投资环境的挤压。因此, 政府要为这一特征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既是在为企业创造条件, 也是在为地方发展创造条件。

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 实现“以业近民”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即地方所发展的产业和鼓励的产业, 应该更能让老百姓参与其中。安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所有公民一同努力。只有在大部分人都参与到工业化过程中并且享受其成果,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二是, 实现“健康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补充。通过健康的城镇化和城镇各类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不但能提高城市的品质, 而且能吸引一流品质的企业家, 更能吸引优秀的人力资本积聚。促进企业和人口的聚集, 能够形成新的市场张力, 从而进一步拉动工业化过程。

2.5.2 兼顾服务业发展做强中心城市

做强中心城市的关键是提升政府管理的水平。企业家在这里盈利一定需要两大要素:一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二是政府的管理。所以新加坡总体的发展就是整个世界第二轮产业转移的结果, 其具体做法是, 为优秀的企业配套建设一所职业学校。美国通用投资后, 即配套建设美国通用学校;从德国引进西门子以后, 立即配套建设西门子技术学校, 适当的配套建设为企业充分培养人才, 与此同时配套住宅建设, 做到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新加坡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仍然非常落后, 但70年代基本上就到工业化中期, 80年代达到工业化后期, 通过短短20年即完成工业化过程, 这得益于政府营建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5.3 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带的建设一定要为整个安徽省吸纳劳动力, 为整个安徽省城市化的健康推进提供一个空间。避免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矛盾的积累, 避免走沿海地区前20年的老路, 避免省内新的区域失衡, 通过皖江城市带来推动整个安徽省的协调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 要强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 要注重承接产业的同时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政府治理理念与模式, 避免投资优质要素回撤;在承接产业的选择上, 要从多层次承接转移, 避免简单化地承接沿海淘汰低端产业, 实现转移过程中转型发展。

2.6 皖江城市带与住宅产业发展

城市建设专家都认为, 人类的城市建设绝对不能重复走“摊大饼”的路子。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市有了巨大发展, 人口增长、住房建设、基础设施明显增加。但是, 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日益恶化。这种由城市发展引发的环境、交通、城市管理和生活不便等问题就是所谓的“城市病”。“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具有独立思考的城市发展战略、思维模式与决策途径。因此, 皖江城市带住宅产业的发展要兼顾以下方面:首先, 要合理规划选址。应该避免由于不能共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资源, 造成社会整体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投资的高成本低回报情形的出现。其次, 要建设良好的交通体系。皖江城市带住宅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并进, 依托便捷的高速公路网或者快速轨道交通线来发展住宅产业。

除此之外, 还要用系统方法确定适合皖江城市带健康发展的模式。一方面, 从住宅和环境、生态、户型、继续发展导向等方面来看, 应正确引导皖江城市带住宅的建设消费。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等积极杠杆, 鼓励建设小套型、推广利用新材料、新产品, 完成住宅质量控制体系。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住宅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确定住宅产业化的目标, 统筹规划、明确重点, 建立以市场为产业的推向机制。

3 结论与讨论

皖江城市带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 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立足自身的优势、结合面临的挑战, 皖江城市带要把转变发展方式当作“示范”核心, 以提升中心城市为重点, 以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为方向。避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加剧的传统发展模式, 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避免经济增长与公众福利提高相互脱节。最终实现在转型中发展, 在和谐中发展的目标。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其本质是产业结构的演变,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沿海地区日益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 皖江城市带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 具有矿产资源富集、水土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充裕等综合优势, 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要阵地。但是,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也同样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偏弱、创新能力偏低等劣势, 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中部城市群的巨大挑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该选择一条在转型中求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积极做强中心城市, 实现多层次的产业转移, 带动城市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优势,挑战,对策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2002.1

[2].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中国国情国力.2009.2

[3].Dunning J.H., Narula R.Th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Revisited:Some Emerging Issues[C].In Dunning J.H.and Narula R. (eds.)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Catalysts for Economic Restructuring.London:Routledge.1996

[4].Dunning J.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81

[5].陈栋生.走向协调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巨变.珠江经济.2008.11

[6].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江淮论坛.2010.10

[7].Lynn Mytelka, Fulvia Farinelli.Local Clusters,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Regional Studies.2000.34

[8].Dunning J.H.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of an Eclectic Approach[M].Mac-millan, London.1997

[9].R.Vernon.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M].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

[10].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2

一、地方高校参与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依据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皖江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对承接地来讲,具有产业从无到有的突变性、从小到大的倍增性、从低到高的跨越性。产业转移需要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转型,在转型中创新。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皖江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它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进皖江城市带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规划》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创新承接模式和发挥示范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一个重点任务就是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决不能搞简单的承接,而是要搞提升式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1]。这个《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可以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皖江城市带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安徽的精华所在,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原巢湖市现拆并到合肥、芜湖、马鞍山,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39.1亿元,增长23.8%,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5%左右;全部财政收入1308.2亿元,增长31.8%,占安徽省财政收入的63%。2011年,皖江示范区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占全省90%以上,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占全省95%以上,专利占全省91%,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91%,等等。可见,由这个区域来承接产业转移,客观上也为这个区域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创新和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人才、技术等智力支持。地方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支撑、智力服务、文化传播等活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30条”)提出,高校应“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3]。皖江示范区内各类高校到2012年10月为止有92所,其中本科高校(含三本、民办本科)有32所,高职类院校60所。这些高校尤其是其中的本科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与其自身所在区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传播科学精神、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这就决定了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高校将发挥区域外高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参与产业转移,可以从校企资源共建共享的角度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可以推进学校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加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可以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就业、创新基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为企业进行专项产品的研究,与企业共同创办生产联合体,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试验,帮助企业培养人才,等等。企业则可共享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利用这些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开发新产品等。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固然可以凭借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己有产业优势和产业转移分工优势,但示范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依托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品研发拓展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需要依靠他们的技术创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可以说,地方高校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学研合作是皖江示范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承接示范区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二、皖江示范区承接转移的产业分析

地方高校要参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工作,必须清晰透彻地研究示范区内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承接转移的优势产业,从而主动设置适应示范区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方向,促进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示范区建设的急需人才。

《规划》明确要求皖江示范区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冶金、建材、家电、化工和汽车零部件等许多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芜湖奇瑞、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格力、美菱、美的、荣事达、佳通轮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企业。皖江示范区是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是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是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和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4]。

从皖江示范区产业集聚情况来看,目前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轴心的汽车、家电产业集群,以沿江带状分布的包括铜陵、池州、安庆等的石化和化工产业集群、金属材料加工产业集群、水泥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马鞍山为主的钢铁、建材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池州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的烟草制造业、皮革、羽毛及其制品产业集群,以原巢湖、安庆、池州、宣城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以芜湖、铜陵为中心的服装产业集群,以池州、芜湖、安庆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可以看出,示范区内各城市均具有不同层次的产业优势,为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从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情况来看,至2010年,皖江示范区家电产业占全省的96.9%,汽车产业占89%,机械设备产业占88.4%,有色产业占87.5%,建材产业占79.55%,化工产业占73.7%,农副产品加工业占55.6%等。这几大产业累计实现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74.5%,占示范区全部工业的80.5%。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00年的46.8%提高到2009年的59.2%,提升了12.4个百分点,工业是这一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动力[5]。

从产业结构比例分析情况来看,皖江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2009年为10.4∶53.3∶36.3,与安徽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一致,示范区第二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具有工业化中期的显著特征。由于区域的要素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和资源环境的差异,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上有一定的梯度差异,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还不够多,产业链比较短,零部件、深度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的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产业没有很好地发挥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因而一些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出现优、劣之别[6]。这表明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粗放式特征,产业发展之间的区域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较薄弱。

从皖江示范区周边区域产业布局情况来看,与长三角的上海、江苏相比,皖江示范区的煤炭、黑色金属矿采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烟草、橡胶、塑料、建材、有色、电气等行业具有优势;与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相比,皖江示范区的橡胶、塑料、电气等行业有竞争优势[5]。可见,皖江示范区如通过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便能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皖江物流产业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便可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产业转移是一个资源流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类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对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分析,笔者认为,对地方高校而言,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需求就是地方高校开放办学与特色发展的风向标,各高校都应立足现实,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示范区的优势产业发展方向转化为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的方向,将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向变成地方高校合理配置资源与改革创新的指向,将重点骨干企业变成高校合作共建的对象,将行业、产业、企业的技术需求转化为高校产学研科技服务的路径需求,将示范区的人才资源需求变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需求。

三、地方高校参与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给示范区内各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示范区内的本科院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可根据示范区内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分布特点、发展重点,结合示范区产业转移的技术要求,不断加强与各地政府的沟通对接,与示范区内的企业进行协同合作,探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多种校企合作平台,大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推动示范区内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示范区内的高职类院校可大力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可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将自己定位为示范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满足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

1. 积极研究产业发展需求,明确承接合作方向。

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示范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大学、科研院所把科技成果向企业发布,企业则将所需科研项目与大学、科研院所交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示范区的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以来,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联合举办了三届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活动,创办了安徽省产学研网上对接和交易平台。到2011年底,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和有关地市政府联合举办了近20次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其中皖江示范区内已先后在合肥、芜湖等地举办10余次,省内外高校的几千名专家教授深入到各地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7]。

应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服务作用。各校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凝练合作方向。各校要组织研究示范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支持政策,准确把握政府的产业规划,根据示范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要求,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这些中心一方面对国家特别是区域的产业调整和示范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政策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又可为示范区内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战略咨询等服务,推动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应用模式,带动示范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学校还应根据示范区内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应用性专业,力争做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方向一致,不断优化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2. 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教育部强调要“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3],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示范区内产业转移的特点,统筹安排科研工作,明确科研方向,打造特色科研,以项目为基础,积极探寻与示范区产业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具体到皖江示范区高校来说,应优先加大汽车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化工、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轻纺、食品等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精心培育这些产业方向的协同创新中心。示范区高校还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集合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优秀研究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这些平台进行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技术服务、企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需要,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解决科研生产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促进产学研更深层次的合作,这应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高效模式。

3.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要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示范区内各高校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措施,大量选派优秀理工科教师外出进修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邀请全国知名教授、学者、企事业单位领导来校作讲座、报告;鼓励科研人员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各项合作研究等,组织教授、博士等科技骨干参加“教授、博士与重点企业挂钩服务活动”,深入示范区政府、行业、企业进行考察与调研,参与他们的决策论证,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协助他们开发新产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这些措施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科研选题,拓宽了教师的研究思路,又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素养;另一方面,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人才、技术服务的水平与质量,重新使政府、行业、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产生兴趣。

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应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内一些高校倡导“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办学理念,注重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空间,针对企业产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一些高校还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知识+能力+素质+证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

4. 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政产学研可持续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要创新承接示范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共享的机制,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与主导。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引导发挥皖江城市带人才、技术和科研设备优势,推进科研、技术、企业三者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有效配置,形成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合作主体的责、权、利,建立共同投入、成果分享、风险分担的保障机制;政府还要履行一定的监管、监督责任。为此,示范区内许多高校都积极与区域政府或部门签订市校共建协议或战略合作协议,如铜陵学院、池州学院与皖江示范区内的江南集中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通过开展市校合作,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各方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各自整合资源,以战略合作的方式参与承接产业转移活动。在皖江示范区内,可推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及相关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构建经济技术合作联盟。这种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以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省创投资本基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3个单位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等。这些战略联盟聚积了行业产业产学研的整体力量,提高了承接水平,促进了示范区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高校要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8]。皖江示范区内各高校惟有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区域内示范区的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为推动区城产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乘产业东风促皖江经济腾飞[N].中国经济导报,2010-03-1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

[4]许成真,丰荣基,等.浅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1(07).

[5]张远宾.正是乘风破浪时——浅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主要优势条件[J].中国工程咨询,2011(01).

[6]张谋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3).

[7]李铁范,李荣富,谭甲文.基于皖江示范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与推进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12(02).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3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现象, 本质上是现有一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 表现为某些产业的全部或部分成规模地从一个国家 (或地区) 向其他国家 (或地区) 转移[1,2,3]。笔者借助层次分析方法, 以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各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 最后计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 从而完成了产业转移的各影响因素重要度的分析, 可为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建立

2.1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同时矩阵A需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 (3) 称为A的完全一致性条件, 且由下式 (3) 求得。

2.2 求解步骤

分析问题可通过如下步骤完成:第一步, 明确问题并构制层次分析式子;第二步, 构造判断矩阵;第三步, 请专家填判断矩阵;其中构造判断矩阵和填写判断矩阵的步骤, 如式 (4) 所示:

2.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针对可能影响产业转移因素, 设计出问卷, 然后针对工商企业界人士进行问卷调, 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数据采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 回收问卷71份, 问卷回收率88.7%, 有效问卷58份, 问卷有效率81.7%。有效问卷的58位受访者中, 按职位划分, 企业老板11人, 担任中高层管理者33人, 基层管理者6人, 普通职员8人, 按行业划分, 咨询行业从业人员12人, 有色金属行业从业人员2人, 金融行业5人, 通讯设备计算机行业6人, 煤炭行业2人, 石油化工行业2人, 政府公职人员4人, 贸易加工行业3人, 纺织服装行业2人, 食品行业9人, 交通运输设备行业7人, 通用设备制造业2人, 医药行业2人, 占据了工业统计年鉴行业一多半以上, 因此所采集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58份问卷进行数据初步统计后取算术加权平均的方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所得赋值, 然后再依据赋值计算权重。

3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A-B层的判断矩阵权重与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程序, 确定上述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层次分析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次序, 从而确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别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通过计算, 得到CI=0.0605, RI=1.32, 计CR=CI/RI=0.045<0.1, 则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因此可以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 即权系数的分配是合理的。由此, 得到影响产业转移的一级指标的权重集:0.18033

A= (0.046, 0.035, 0.173, 0.025, 0.085, 0.331, 0.180, 0.105, 0.019)

3.2 B-C层的影响因素判断矩阵及其权重

同理通过计算得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和权重。具体如表1、表2所示。

通过计算, 得到CI=0.018, 查表得RI=0.90, 计算CR=CI/RI=0.020<0.1, 则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

对于表1数据, 通过计算, 得到CI=0.0595, 查表得RI=0.58, 计算CR=CI/RI=0.014<0.1, 则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

从以上模型的分析过程得知, 在影响产业转移的一级指标九大因素当中, 政府政策、资源环境、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政府政策的影响最为显著, 权重为0.331;其次是资源环境, 权重为0.18;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比资源环境略弱, 权重为0.173, 产业发展和生产要素两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居中位置, 权重分别为0.105和0.085;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际化程度、文化习俗等闪素的影响较小。从二级指标来看, 政府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地区的收入水平、市场规模等因素也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生产要素中, 资本、劳动力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大于科技因素的影响。

4 结语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利用2008~2012年的商业数据分析了九大因素与产业转移的相关性。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获得了第一手数据, 依据所建立的评价原则对影响长株潭的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了计算, 并采用一致性方法检验了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获得了如下结论。

(1) 长株潭产业转移受九大因素的一级指标影响, 依次为政府政策、资源环境、市场发育程度、生产要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际化程度、文化习俗, 且跟产业转移具有趋同性。

(2) 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表明, 政府政策、市场发育程度、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地区的收入水平、市场规模等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非常重要因素。产业发展、生产要素对产业转移的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中, 生产要素中的资本、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科技因素的影响。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际化程度、文化习俗等因素的相对影响较小。

摘要:产业转移是每一个后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必经之路。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方法, 对长株潭城市群近年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 提取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九个因素, 通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建立了长株潭产业转移的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得出政策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从而为长株潭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借鉴。

关键词: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云平.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2]相伟, 鲁春慧.南宁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研究[J].经济地理, 2010 (04) .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4

一、武汉产业二次转移的诱因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武汉作为中部特大中心城市, 是承接国内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一极, 做好东部产业的承接工作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 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龙头城市, 对圈内其他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 必须遵循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向圈内其他城市进行产业二次转移。

1. 地区发展战略的要求。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点, 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和城乡建设的四个“一体化”。其中, 产业一体化是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这一战略要求营造一体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圈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向圈内其他城市的产业二次转移正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圈内生产要素禀赋的流动。

产业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规律。武汉作为城市圈的核心, 吸引了大量经济资源的聚集, 要素禀赋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 挤压效应逐步显现, 部分企业日益感受营运成本的上升。其结果是, 迫使一部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升经济的要素竞争优势;另一部分企业则需重新考虑企业选址问题, 向成本更低的圈内其他城市转移, 继续谋求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从产业转入地来看, 承接相对于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形成要素禀赋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3.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需要。

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 产业二次转移, 客观上为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有助于缩小武汉城市圈内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武汉的产业向圈内其他城市的转移, 可以大量吸纳就业, 将城市圈的就业问题实现内部消化, 加快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步伐。

4. 市场竞争的压力。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要求公司能够选择具有长期盈利能力的产业, 采取措施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 适时对企业的产业方向进行调整。因此, 武汉企业在适应竞争环境的过程中, 积极推进产业转移, 不仅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在本地的发展和成长。企业一方面调整产品生产经营结构, 使产品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扩大企业知名度, 企业会将产品或部件的生产地转移到圈内其他城市。

二、产业二次转移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融合的关系

伴随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 产业的边界正趋于模糊化, 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开始形成。武汉城市圈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将产业融合这一新的产业发展范式与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 就必然产生产业在空间上的变动的要求。产业转移是产业融合在空间上的体现。因此, 产业二次转移是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融合的重要战略选择。

1. 产业二次转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 为产业融合提供要素保障。

一方面, 产业二次转移可以有效解决武汉经济发展中资源稀缺的难题。资源稀缺是制约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 将部分产业向圈内其他城市转移, 可以保证武汉能够更加顺利地获得原材料, 又能较好克服劳动力价格、地价上涨过快, 企业交易成本提高, 利润下降等诸多不利因素;另一方面, 产业二次转移的重心就是向圈内其他城市注入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目前, 圈内其他城市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缺, 产业二次转移能够通过大量的资本、技术和其他无形要素的转移, 使这些城市迅速积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 为区域产业融合创造条件。

2. 产业二次转移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 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在武汉市的产业二次转移过程中, 武汉向圈内其他城市转出的产业一般都是倾向于劳动密集型和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对于武汉而言是早已达到成熟阶段的产业, 而在圈内城市尚处于成长阶段或是急需的。这类产业的转移对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积极作用, 能够使其获得自身增长的动力。城市圈内通过龙头城市武汉向其他城市的产业二次转移, 充分发挥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充分利用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是产业二次转移的重要功能, 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圈内其他城市的产业优化。

3. 产业二次转移有利于延长技术生命周期, 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强化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建立在技术革新基础之上的, 产业二次转移必然带来新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武汉作为中部特大中心城市,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林立, 科研力量雄厚, 技术创新能力强。随着科学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 武汉将在本地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的技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传播到圈内还需要此技术的其他城市, 使技术继续发挥作用, 可延长依靠该技术获取利润和报酬的期限。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可以利用产业二次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关键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吸收, 拉动技术进步, 促进产业融合, 并带来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之间实现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对于武汉城市圈而言, 为了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 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和缓解市场竞争压力, 有必要通过产业二次转移来推进圈内产业融合。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二次转移,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5

对于地区的竞争力,宏观上来源于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中观上来源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微观上来源于企业的竞争力[1]。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分工协调化的迅速发展,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助推器。而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正是产业转移发展过程中高级阶段,其核心就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有组织、成规模地实施产业梯度转移[2]。异地产业园区建设是在城市群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或多个有共建合作基础或意愿的园区,在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为实现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而开展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近年来,沪、江、浙、皖等泛长三角城市群异地产业园区的发展蔚然成势,成为开发区建设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潮流。

2泛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园区合作机制

2.1泛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2003年,为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江苏在国内率先借鉴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首开国内地方政府跨区域共建开发园区的先河,合作共建了“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2006年,江苏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2008年,开发区共建进入跨省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盐城—上海、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皖江城市带—沪、苏、浙等地也开展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泛长三角园区共建合作是各地园区从省市内合作进一步走向跨省市的合作共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泛长三角城市群的园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聚集、辐射与带动效应大力推动了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2.2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模式

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主要有援建、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模式4种。

2.2.1 援建模式

援建模式是依靠行政命令,由欠发达地区政府划出一块园区,与发达地区政府共建,发达地区政府或园区提供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经验等,协助谋划园区发展规划,总揽招商引资,参与共建园区的管理工作。如江苏的苏州与宿迁共建园区,共建园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省、市、县留成部分,全部由江苏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给共建园,用于共建园的滚动发展;财政对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进行适当贴息。

2.2.2 托管模式

托管模式是委托方在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园区,托管给具有管理、资金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的受托方,全权委托其操作,包括园区发展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托管协议,要求受托方编制共建园的总体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负责产业招商,甚至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并同意受托方获得园区前期开发所有收益,后期收益由合作双方按比例分享。如,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区中园即采用这一模式。

2.2.3 股份合作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是在现有开发区中设立共建园,交由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股份公司管理,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外高桥—启东的合作就是采用这一模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税收等收益按照双方所占股本结构分成。这一模式由于引入了股份合作制,运作规范,双方积极性都很高,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的发达地区政府、园区或大企业与具有较强园区开发经验的一方开展合作。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2.2.4 产业招商模式

产业招商模式是在现有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区内园,全权委托给第三方,对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开展招商。如芜湖机械工业园与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即属于产业招商模式。芜湖机械工业园设立专业化的合作园,通过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方,向浙江特定区域进行“打捆招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2004年,玉环县转移的汽车摩配企业就有53家。这种模式适合欠发达地区与产业集群成熟的特定地区开展合作,委托方在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方面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还有综合运用上述模式的。如上海—盐城的合作既通过双方成立合资股份公司来共同建设区中园,收益按股本结构分成;又采用产业招商的模式委托上海方开展招商。

2.3利益共享机制

园区共建涉及迁出地政府、迁入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形成的动力在于实现了各方利益上的共赢。产业迁出地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土地等要素,有将较低层次产业转移出去,为高层次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的发展战略倾向。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对GDP和财政收入下滑的担忧,因此转移的前提条件是能保证产业稳步增长。所以,迁出地政府进行园区共建一般只是将产业中的制造等环节转移,让迁入地获取部分生产环节的增值税。

共建园区对于迁入企业而言,不仅能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而且能享受到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土地指标相对宽裕也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这种共建园区模式对于大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样就形成了后开发区时代,即形成内源型经济生长机制,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迈向世界一流的科学园区的阶段,是开发区功能的升级和提高,是开发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异地共建开发区相当普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改革开放先发的沿海地区,异地共建开发区已初显成效[3,4]。

2.4异地产业园区共建的意义

①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当前,我国开发区明显印烙着行政区经济特色,即基于法定的行政区划建制,政府依据法定职能对该行政区域内经济要素配置具有刚性约束的一种区域经济。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越大,行政区之间经济联系越强,行政区经济向跨行政区域的功能区经济转变迹象越来越明显。

②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是区域共赢的需要。

发达地区建设的开发区已进入成熟期,产业发展面临土地、环境等的瓶颈,转移低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异地错层发展,合作共赢。

③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是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通过异地共建开发区,促进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才能使开发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效地化解金融危机引发的外贸出口风险,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5]。

3案例分析

3.1上海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近几年来,上海在其周边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建立异地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分区来转移其劳动力密集、土地资源占用大、能源消耗高等产业,腾出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如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产业园、上海嘉定工业区江苏建湖科技工业园、上海长宁区临空经济园江苏盐城工业园、江苏大丰和海安的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浙江海宁分区、上海新长宁集团与浙江湖州共建多媒体产业园、上海通用汽车在安徽广德建研发中心、上海华谊集团在安徽皖江建化工基地等。

3.1.1 上海企业向外转移的动因

根据企业转移的理论,影响企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分析上海企业这次转移,其主要的因素是土地供应量和产业导向因素。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抓住上海筹办2010年世博会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机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顺序上,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为了给鼓励发展的新能源等九大重点领域产业腾出足够的空间,就要“腾笼换鸟”。

3.1.2 上海与外地合作园区的特征

上海在泛长三角选择企业接收地是有一定条件的,上海方面合作首选地区是具有较强合作意向的地区——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地区,包括苏北和皖江地区。这是因为苏北地区、皖江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交通条件也已大为改善,这就使得运输成本持续降低,应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

3.1.3 异地工业园的合作模式

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股份合作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长宁与盐城、上海嘉定工业区江苏建湖科技工业园的合作采用的是股份制与委托招商的综合模式。如表1所示。

3.2江苏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江苏通过园区共建推动省内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2006年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苏州宿迁工业园”应时而生。随后,“江宁—淮阴”、“无锡新区—新沂”等首批10个南北共建工业园区在苏北陆续建成。2009年又出台《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政策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省内园区共建相关工作。目前江苏省内共建园区已达20多个,每年可以带动400~500亿元的资金转移,形成了“江苏模式”。

3.3浙江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浙江早在2002年为促进省内均衡发展也做出了“山海协作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到安徽、江西等地建立“异地园区”,引导传统低端产业有序退出外,浙江嘉兴还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开展区域合作,如规划建设海宁连杭经济区、桐乡临杭产业园及平湖临沪产业园等。另外浙江还有镇镇合作模式,如海盐县沈荡镇与上海市桃浦镇合作,在沈荡镇设立“上海示范产业园”,由上海示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园区建造标准厂房、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和配套管理中心等,承接和吸纳桃浦镇因产业调整转移的企业以及自主招商的企业。

3.4安徽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目前,安徽也在采用“江苏模式”,积极开展园区共建工作。根据其土地供应、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矿产资源、教育科研资源、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资源,安徽省内各地市结对建立产业园,或与沿海先进省市合作引进相关产业,并建立合作产业园,如表2所示。如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是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在滁州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重点打造高科技产业园、现代服务园等。

4异地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面临的问题

从异地共建开发区的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下。

① 共建政府间缺少协调。

在我国异地共建开发区,两地政府是建设的主导者。政府协调是跨行政区域共建开发区成败的关键,但受行政体制影响,双方政府横向的联系、协商途径和渠道较少,因此,双方发展需求很难对接,双方的共赢点也不易找准。

② 产业经营成本优势弱化。

沿海发达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较早,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普遍较高,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沿海发达地区产生异地共建开发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异地共建开发区的实践来看,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提升,交通运输等成本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经营成本优势日益弱化,已成为异地共建开发区的重要瓶颈[6]。

③ 土地要素的制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因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开发区建设进度慢,有些原本属于规划区内的耕地尚未及时批转为建设用地,开发区实际可用土地非常有限;而有些刚启动新建的开发区,规划中部分建设用地涉及耕地,成片开发难,土地要素制约已成为异地共建开发区新的难题。

4.2对策

4.2.1 明确异地产业园区总体指导思想

为有效推进异地共建开发区,促进我国经济加快转型,提高整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根据我国开发区建设实际,应进一步明确异地共建开发区总体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全球化、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发挥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先发优势、对外贸易桥头堡优势、开发区管理优势以及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共建开发区,共谋发展空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双方共赢。

4.2.2 创新异地产业园区互利共赢之路

首先,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实现开发区之间合作共建。以中西部开发区为合作载体,在管理上,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方主要负责园区部分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西部开发区方主要负责大部分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其次,为了让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地方政府,以及有实力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共建开发区,促成企业集团抱团闯市场,要创新异地共建开发区互利共赢政策,如税收分成政策、投资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再次,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提高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开发区合作协调机制,要建立高规格、多层次开发区领导机构,如成立泛长三角区域异地产业园区相关工作推进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合作,有组织地引导开发区和企业抱团异地共建开发区[8]。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间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9]。最后,加强区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共建园区,要加快开发区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商品检验、进出口以及金融、法律、审计、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联合共建保税区。

4.2.3 出台区域规划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由于异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优势,目前广东、四川等省份都纷纷出台政策加以扶植,深圳市政府为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发布了《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2009—2012)》。泛长三角城市群进行产业有序转移,应基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出台泛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产业转移规划和建议,提升单位土地面积投资产出度,将异地产业园区合作向机制化、合理化、创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欣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7.

[3]龚雪、高长春.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57-159.

[4]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60(5):827-840.

[5]代明.论园区开发的产业化[J].特区经济,2004(7):7-9.

[6]隽鸿.异地合作,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进入新时代[J].华东科技,2011(1):60-61.

[7]肖金成,宋立.“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11-13.

[8]侯小星,郑海静.城市群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6):18-19.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滇中城市群,对策研究

1.前言

云南省“十一五规划”指出, 要优化开发滇中发展极 (含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城市及其相关地区) , 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 力争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曲靖、玉溪、楚雄要承接昆明的产业转移,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循环, 提高辐射能力。本文针对滇中城市群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些实现昆明产业转移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2.滇中各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理论分析

按照H·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关于工业化演进过程的论述,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 各阶段之间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别。从理论上对滇中各地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做出判断, 明确各地在区域总体格局中的地位, 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区域指导政策, 对顺利实现昆明产业转移、滇中地区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将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

表1中存在着两层明显的工业化梯度。2006年云南省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阶段, 而全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过渡时期, 即云南省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与全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产业的区域转移奠定了基础。在滇中地区内部也有一个明显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梯度存在, 2006年曲靖和楚雄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加速阶段, 而昆明和玉溪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两者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昆明和玉溪之间基于三次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奠定了昆明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2007年) 》, 录入前经过整理。

3.环昆地区承接昆明产业转移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产业转移是基于区域竞争基础上的合作, 过多的强调竞争或合作都不利于待转移产业的转移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滇中地区过度竞争和合作不足的问题都存在, 前者的突出表现是产业结构形似系数过高产生的内耗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后者主要表现在各地内部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产业转移能否突破狭隘的行政束缚而不经过本地区的可转入地区直接转向环昆州市尚值得商酌。

2.滇中各地均处于工业化阶段, 此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带来的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大量需求。受昆明显著区位优势和滇中地区一体化不断提高的影响, 各类生产要素为追求最大利益向昆明不断聚集是市场力量选择的必然, 有可能制约环昆地区承接昆明产业转移。

3.昆明的区位优势产生的“马太效应”将长期影响滇中各地的发展战略的取向。云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 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的构想, 规划的提出强化了昆明在全省的战略核心地位, 环昆地区在积极参与大昆明建设的同时, 对进一步加强的“马太效应”要有所考虑。实践证明, 这种影响仅靠市场的力量已经无法扭转。

4.各地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影响到昆明的产业转移。不仅滇中各地存在经济发展梯度差异, 各地内部也存在经济梯级分布, 出于节约成本、区域保护和靠近昆明市场的考虑, 区域内低梯度的地区会成为昆明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即出现了区内落后地区拦截了昆明向周边州市的产业转移。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从客观上来讲产生了向周边州市转移的迟滞作用。

4.环昆地区承接昆明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

4.1自力更生, 加快发展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产业

(1)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环昆地区生态环境优良, 要继续巩固和发挥生态优势, 大力打造无公害基地的品牌,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步伐,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加大支持力度,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2) 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环昆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应该合理建设和开发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重点推出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游、宗教圣地游、高原游等特色产品, 促使当地居民增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3) 发挥优势, 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昆地区要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优势,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抓住新昆明建设的机遇, 以铁路、公路、大型批发市场、商贸中心为依托, 规划建设物运输平台、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

4.2完善产业配套能力, 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1) 产业转移的硬环境。要加强以农业、交通、城镇基础设施、水利、能源、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交通闭塞的现状, 以公路建设为重点, 遵循效率效益原则, 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2) 产业转移的软环境。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市场化资源配置。要合理运用税收和金融杠杆吸引投资, 为转移产业提供税收和金融支持;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规范职业培训机构, 提高应用型人才的比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培养民间创业意识, 强化其自主创新能力, 为昆明产业转移“转得来, 留得住”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4.3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 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要吸取工业化教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要因地制宜地承接昆明产业转移, 并对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市场前景、环保要求、关联程度进行合理选择, 注意产业转移来源地多元化。承接昆明转移时应与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利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本地区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 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移之路。

4.4建立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由于区域产业转移主要涉及的是区域内部的生产力布局与调整, 所以协调机制的主要目标集中在发展区域经济方面, 协调行为主体主要在政府层面, 多为自上而下、政府操控, 重在区内协调, 以计划为形式、行政手段为主。

在滇中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中, 云南省政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调控者, 其作用主要包括:①推进区域经济市场化;②规范区域经济合作,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③运用政策引导和公共投资分配相结合的手段, 引导产业转移的合理配置;④扶植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滇中各州市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①加快本区域经济市场化改革, 从而协调与其它区域的经济关系;②提高本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力, 开放本地市场;③开展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本地企业参与企业间的区域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嗣明等.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研究[J].经济评论, 2007, (6) .

[2]陈刚等.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 2006, (10) .

城市产业的双向转移 篇7

当今世界, 产业转移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群体之间已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再配置的常态。基于经济效益, 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产业链条的横向衔接, 致使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同一片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可能, 集聚程度 (规模化水平) 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地方经济贡献率的高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体现了国务院对安徽省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 同时这也是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质性举措。由于皖江城市带位居中部, 毗邻长三角, 是华东地区的腹地, 完善的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以及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良好等有利条件造就了该地域的区位优势。同时,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严重冲击,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二、产业集群的理论依托

(一) 规模经济理论

在追求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 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源头, 它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究其原因, 主流经济学认为, 在生产规模扩大后企业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 推动企业内部分工更加高效合理, 节约经济成本。为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政府会加大对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 以完善的市场环境迎接新产业的加盟。类似固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 产业链条的完善, 政策性税收扶持等都是规模经济的体现。

企业集聚有经济与不经济之分, 集聚不经济是指因集聚不合理或集聚超过一定限度引发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企业利润下降。集聚不经济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不合理的集聚而造成的不经济, 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密切的企业集聚在一起, 指向性不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二是因集聚过度而造成的不经济, 过度集聚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过度集聚超过地区的承受能力, 带来一系列问题。而集聚经济主要指规模经济。由于受分析角度局限, 本文统一将集聚经济作为产业转移的直接经济目标与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自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起步以来, 基于此视角的分析十分丰富。孟丽 (2010) 利用SWOT理论分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张倩 (2011) 利用产业集聚度从制造业区位熵角度分析了已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制造业。朱盛毅 (2012) 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了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前景。而关于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集聚分析是从国外学者最先研究的, 其中大部分是以新经济地理理论为主要依据的研究。大量实证研究证明现实中的企业是异质性的, 在规模、生产率、贸易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Baldwin, R.E.首次把企业异质性观点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 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 (HFFC) , 研究得出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相对于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集中于市场规模大的区域。

目前研究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文献很多, 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也是卷帙浩繁, 但鲜有作者从异质性企业对产业集聚作用的视角分析安徽省此次重大经济调整的项目。于是, 本文基于此视角, 对皖江示范区更大规模、更优质量地打造产业集聚群展开理论探讨。

三、HFFC模型

(一) 模型基本假定与框架

HEFC模型在采用2*2*2假设 (两市场、两行业、两要素) 的前提下构建了异质企业的自由资本模型。模型基本思路是:在资本允许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资本受名义收益率差异的驱动, 会在区域间进行重新配置, 并引起生产在各区域之间的转移, 直到各区域实现相等的资本收益率为止。模型设定a1为经济水平发达一区的企业, a2为经济欠发达二区的企业, 基本模型基本框架为:

引入企业异质性劳动生产率为L (a) , 边际生产成本服从泊松分布, L (a) ′=ap, 0≤a≤1≤p (1)

其中p是企业分散程度指标, 越大越分散。

利用消费者偏好于生产者行为模型构造出两行业各自的利润函数:

undefined

其中Φ是交易成本, σ表示产品替代弹性, pi表示产品价格, sE、sk、sL、sn分别表示经济发达的一区的支出、资本、劳动、企业数量的全球份额。

市场短期均衡的结果是企业迁移的净收益为:

undefined

aR表示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 Δ1[aR]、Δ2[aR]是数据加工后的一、二区成本指数。

undefined

模型的结论显示资本支出规模s (相对市场规模) 与企业空间分布 (资本使用份额) sn呈线性关系, 支出规模大的地区易于形成企业集聚。随着交易成本普遍降低, 大规模市场将会更具吸引力;而当undefined时, 示范区只会发生部分企业集聚, 这些企业具有相同的特性, 那就是生产率很高。模型再次说明了, 异质性企业会在企业空间集聚中发挥分散的作用, 使集聚规模减小。而承接高生产率的企业会增加产业集聚度, 加剧竞争。

(二) 宏观政策导向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要严禁转入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于是作为异质性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又不能作为惟一参考标准, 而且仅在人均资产、人均非流动资产、人均流动资产大致相等的前提下, 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才有可比性。追求区域规模经济的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外部效应才是经济长远发展的立足点。

四、对策建议

(一) 抓住发展机遇, 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周期新陈代谢的直接结果, 对转入区与转出区而言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盲目接受而无所甄选的总量原则不但不能加快产业转型, 甚至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负担。对于转出企业, 没有寻找到耦合程度高的市场环境就跻身其中更是会为后续发展带来威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执行者, 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合考察区域的资本支出规模、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与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 合理引导企业进行转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 立足本土优势行业, 适当提高迁入标准

规模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积累, 完全新生的产业很难直接进入规模报酬攀升阶段 (规模报酬曲线第二段) , 产业链完善的优势行业能更坚定地挑起产业集聚的大梁, 强强联合往往会在垄断竞争的经济背景下创造最大的规模效益。投资回报率要求吸引大量优质产业, 政府为吸引投资往往不惜重金投资基础产业, 全力打造优良产业环境, 因此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迅速使投入资金回笼并引导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三) 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布局产业结构

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产业更新换代的直接目的, 但并非最终目的, 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践行。产业转移不可避免会遇到污染企业的叩门, 在守好GDP底线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质量, 因此应更大限度地接纳技术导向型的高质量企业, 同时企业间的发展不能相互孤立, 加强内部耦合性的构造以在规模经济的支撑下带动产业集聚区整体效益的提升。

摘要:基于异质性企业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视角, 利用HFFC模型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益, 显示不同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在选择空间集聚方向以及规模效用上呈现出差异化结果, 并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实施产业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异质性,空间集聚,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孟丽, 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0 (3) .

[2]张倩, 方玲.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实证研究[J].巢湖学院报, 2012 (2) .

上一篇:特殊人力资本下一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