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转移

2024-10-14

产业大转移(精选11篇)

产业大转移 篇1

如今, 国内掀起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湘南地区既面临着重大历史契机, 又存在极大的挑战。一方面, 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湖南的一项光荣任务, 更是湖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开放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 建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有利于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新需要;有利于“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的建设, 通过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和比较优势, 创建“两型”引领、绿色承接、创新发展的新模型, 加快湖南地区现代化、科学化的产业体系构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湖南与珠三角等地区建立更高更深层次的分工与对话, 加强湖南与这些产业需要转移地区的联系, 为跨区域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支撑;有利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流动与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优势和中西部的资源、劳动力优势, 促进东中西部形成互动良性、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显然, 杨凤鸣、陈建衡、赵少平、陈国生、彭文武和肖璨等六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这一研究对于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前景, 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是本书利用SWOT分析工具揭示大湘南示范区吸引投资、承接转移产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分析了湘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存在的产业梯度差异, 为大湘南三市政府制订承接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撑, 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二是本书从泛珠江三角地区产业互动这一大背景出发, 讨论“大湘南”地区的产业定位及其空间布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比较优势、绩效与风险基础上, 结合对“大湘南”地区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的性质、任务和实现途径的探讨, 提出“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承接产业、承接方式、空间布局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三是区分了“大湘南”地区内部的地区间发展差异, 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经济发展潜力。进而阐述处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地区, 在“大湘南”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战略格局中各自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以及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差异化策略。这在理论上与以往研究习惯于把“大湘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并笼统地讨论其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策略在视角上形成了明显区分。

总之, 《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一书结构严谨, 相关内容全面, 脉络清楚, 思路明晰, 语言通俗易懂, 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理论应用上既反映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 又要求这些理论和基本原理得到较普遍的公认, 注重新颖、权威;方法实用, 与实际结合紧密, 操作性强, 相信能够为当前是中国产业转移提供科学指导、理论支持与经验借鉴。

产业大转移 篇2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产业大转移 篇3

在国家积极倡导“落实环保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佛山市南海中港皮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产业转移政策,将企业迁往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建立广西钦州中港皮业有限公司,积极进军大西南和拓展东盟市场。1月11日,广西钦州中港皮业有限公司举行盛大的开业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侨委会副主任杨邦杰,国家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广西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永以及钦州市和钦南区党政领导等参加了开业仪式。

广西钦州中港皮业有限公司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是一家集皮革贸易、皮革生产和皮具加工为一体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总投资1.5亿港元,生产规模为年产牛皮革60万张和皮手套50万打,项目占地154.28亩;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5亿元,年创税利1500万元,并可以解决1000人的就业。项目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为污水处理区,厂区,办公及生活区,污水处理采用具有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物理-化学-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厂区按产品的不同又分为制革厂区,皮具厂区,建设现代化的框架结构厂房6幢,钢架结构厂房2幢;办公及生活区内设计有功能齐备的综合大楼,休闲娱乐场所,运动场,游泳池,宿舍大楼等。公司秉承“科技与环保并进”的理念,坚持走科技、环保、创新的道路,打造现代化的科技与生态环保的企业。这是邓祐才董事长继在广东佛山之后在内地创办的又一大型企业。

邓祐才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将和公司员工共同拼搏,把“广西钦州中港皮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一流企业,为广西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庆典仪式上,邓祐才董事长还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300万元建设“五四广场”。

产业大转移 篇4

那么, 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究竟有哪些机遇?有哪些优势?显然, 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促进大湘南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对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提出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一、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

1. 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涌来的机遇。

研究表明,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 世界上许多国家, 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形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整体看来, 产业转移是依照国际发达国家或地区——承接国较发达地区——承接国欠发达地区的路径转移。产业转移必然带来大量资本、技术等要素, 这些正是欠发达承接地所欠缺的,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 要素在产业承接地的累积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这些要素将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2. 面临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机遇。

近年来, 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 当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日益稀缺, 使其价格持续上升, 这直接导致企业在当地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急剧增加, 原有的依靠低土地租金和低劳动力工资来压低生产经营成本所形成的产业发展优势渐渐丧失。东部地区迫切需要把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一方面可以依托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低廉的土地租金和劳动力价格维系原有的产业成本优势, 使其得以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 腾出空间和资源来发展新兴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进而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基于此, 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使中西部地区面临沿东部海产业大举向内地转移的机遇。

3. 面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机遇。

2004年,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港、澳、穗举行, 会上“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 湖南提出了“打造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战略。在实际工作中, 湖南选择地缘上毗邻广东的湘南三市———衡阳、永州、郴州作为湖南建设承接沿海及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的突破口。

二、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研究表明, 大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1. 区位优势。

大湘南是湖南历史地理与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南因湘江横贯南北, 而简称“湘”。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 流经湖湘千里沃野, 养育了一方儿女。一泻而下的湘江, 由由潇湘、蒸湘、漓湘会流而成, 其潇湘、蒸湘之源就在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大湘南。“大湘南”地处梯级过渡地带, 拥有土地面积57153平方公里, 人口近1800万;2008年三市GDP达2346亿元, 约占湖南全省的23%, 举足轻重。如何发挥其独特区位优势, 使之成为湖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的先行区域, 一直是湖南决策层次思考和探寻的重大课题。湖南南岭化工厂党委书记陈光正说:“湘南三市, 紧邻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是湖南省面向南部沿海地区的战略要地, 已经逐渐成为东、中、西三大梯度承接的重要地带, 有望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能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这是区位优势”。据研究表明:从区位优势看, 大湘南是沿海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因为它是珠三角对外辐射的第一梯度区, 它的原材料采购半径与制成品发送半径又比沿海大为缩短, 而且可以全方位360度的辐射出去, 投入的产出率高。大湘南完全有理由, 也完全应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

2. 要素禀赋优势。

湖南师范大学李晓青学者认为: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区域产业互补性的前提, 区域间产业的梯度性为区域融合提供了可能。湖南地广人多, 矿产品、农产品资源都很丰富, 这些资源正是广东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须的。要素的流动支持了广东经济的持续发展, 要素的不完全流动又吸引了一部分产业来湘发展, 成为产业转移的直接推动力。基于不同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产业梯度格局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珠三角地区正面临国际产业调整和升级, 必然有部分产业难以适应当地高地价、高工资、高环保要求等压力而外迁转移。湖南与广东省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差异, 如劳务成本低于广东省约40%~50%, 工业用水价格比广州等发达地区低近30%, 综合营销成本只相当于广东74%, 湖南正是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利用丰富的土地、水、热资源, 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3. 资源优势。

瑰丽的山水, 丰富的资源, 使大湘南成为一方风水宝地。这里有覆盖率占60%以上的茂密森林, 有着钨、铋、钼、石墨等在全国居首的大量富矿;有着五岳独秀之南岳、白云飘飞之九嶷山、烟波浩渺之“南洞庭”东江湖, 千种风情, 万般美景。衡阳市:号称“三乡之地”, 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鱼米之乡”, 交通发达, 已经成为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机械、化工、轻工、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材建筑、生物工程、煤炭采选、金属非金属采选、化学矿采选等36个门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衡阳作为全国区域性工业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凸显, 输变电、钢管材加工、有色金属冶炼、汽车及零配件、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已形成五大主导产业;人才资源富集, 衡阳已成为湖南主要高校聚集区之一, 市内拥有南华大学、衡阳师院、衡阳财经工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衡阳技师学院等多所高校, 在校学生近10万人。郴州市:拥有雄踞南北交通、物流要道的比较优势, 又是我国著名“有色金属之乡”, 钨、钼、铋储量全国第一, 旅游资源亦很丰富, 是全国9个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基地城市。永州市:所辖蓝山县、宁远县、道县、新田县四县, “一县一品牌、一园一特色”, 已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方热土。目前四县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近60万平方米, 落户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上规模的加工贸易企业超过130家。这里已产生明显示范效应, 点亮了“大湘南”县域工业的希望之光。据《三湘都市报》2008年1月23日载文披露:湘南三市不但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林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 还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人、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4. 政策扶持优势。

加快湘南地区的开放开发一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1988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并报国务院批准湘南地区为改革开放过度试验区, 在毗邻广东的边境建立一个弹性地区;1992年提出“放开南北两口”;1995年省七次党代会和2001年省八次党代会分别提出促进“一点一线”地区加快发展。2007年5月21日下午, 省委、省政府在郴州召开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 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 敞开南大门, 对接粤港澳, 加快推进湘南大开发。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会议讲话中强调, 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强力推进湘南大开发。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 把打通出省通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点, 构建立体、高效、快捷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二是产业政策方面, 支持三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对纳入省50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投资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和纳入省“双百”工程的重点技改项目, 予以重点扶持。三是土地利用方面, 加大对三市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保障其用地需求。四是财政金融方面, 重点提高财政新增增量在市县留成的比例,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对湘南地区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和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产品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五是国企改革方面, 扶持湘南地区7家省属国企做大做强, 更好地发挥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六是旅游方面, 整合三市旅游资源, 打造旅游精品,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七是人才方面, 在“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条件专家选拔工作中, 对湘南地区实行计划单列。试行湘南地区特聘专家岗位制度。支持三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八是海关方面, 认真落实国家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 对三市审批减免税500万美元以上的减免税项目, 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服务。改善通关环境, 推动区域通关改革。2009年初, 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放开发的决定》, 时任省长周强、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先后率省直多个部门深入“大湘南”进行调研, 破解产业承接各种难题。2009年5月16日, 湖南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文件, 给予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措施。2010年11月27日,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正式将“加速崛起湖南”写进“建议”中, 并写明:“把湘南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经济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9)

[2].郭元晞, 常晓明.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 2010 (4)

[3].彭万里.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及思考[J].中国外资, 2008 (11)

产业大转移 篇5

纺织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在纺织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棉纺织和服装成为优先和重点转移的行业,在产业转移中大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主,转移项目中棉纺织和服装项目所占的比重达到70%以上,棉纺规模超过600万锭。转移产业主要以集群式、园区化模式发展,据统计,各地已形成主要园区超过百个。从总体上讲,前几年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的投资增速和占行业总产值比重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完成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促进了东、中、西部纺织区域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纺织产业转移中好的做法与经验

为推动纺织产业转移,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优化区域布局任务,国务院和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把产业转移与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设计和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注重引导,政策支持,加强服务,招商引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的园区规划还包括了总部经济和商贸物流。各地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实践中,也探索出一些适合各自实际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比如安徽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利用华茂的技术、管理、品牌、文化和资金优势,发挥华茂在供应链上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注重吸引国内外上下游及相配套企业入园,从纤维、面料到服装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纺织高端产业链,创造产业链、价值链各环节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的环境,形成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安徽宿州纺织产业园,引入“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将园区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营造方便工作和适宜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政府积极开办“过渡工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员工就业培训的问题。宁夏和西宁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突出了生态环保和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疆主要依托棉花原料优势,吸引全国纺织500强企业进园,目前已有30多家入驻新疆,这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有成熟的产品和稳定的市场,它们在新疆的扩展极大增强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实力,带动了产业快速提升。总之,在产业转移中,各地都非常注重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增加附加值,在产业转移中注重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

面临主要问题

虽然最近几年纺织产业转移稳步发展,但从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和产值可以看出,尽管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仍保持高于东部,占比也有所提升,但相对于2011年的高速增长,当前的产业转移出现较大幅度的放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价差拉大,造成棉纺产业链竞争力严重削弱,国产棉品质下降,效益降低,对行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上涨,一些地方土地指标和环境容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印染行业更是遇到准入、用地、融资等多方限制,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减弱,产业转移靠低成本驱动,已不切实际,也不可持续,导致企业家对中、西部的投资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产业转移大幅放缓。

对纺织产业转移的判断与建议

产业大转移 篇6

关键词:生产性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优化,竞争

创意性产业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产业,学界对于它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只是从概念上的使用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各国,还是我们国家深圳、上海等地,都采用了“创意产业”这一个词语。与此同时,在外国的新加坡、丹麦和瑞典等国家,还是我国的杭州和北京等地区,采用的则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限并没有划分得非常清晰,单从概念内涵来看,英国有一个工作组是创意产业中的代表将其界定为,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它来源于每个个体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和个人才能的表现,而且能够将这种能力通过开发和运用的方式产生知识产权,最后能够带来财富的获得和创意想法的实现的产业,具有非常宽广的内涵和意义。

一、大湘南示范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产业集群普遍处于一种经常变化和调整的状态之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内部和外部之间互相竞争的结果,而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集群的这一种特点。理查德、凯夫斯对于创意性产业的理解为,创意产业的内涵比较狭隘,它是一种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者只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而通过对文化产业与创意性产业的了解,我们也将“知识产权”分成了四类,分别是版权、商标、设计和专利,在这每一个类别后面,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业界力量给予支撑,包括了工业系统、商业系统还有其他各个业界的支持,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湘南示范区”作为湖南面向外界的一个美丽的代表性品牌,开始进一步地凸显出了这张品牌的价值。“抓示范区建设,必须要抓重点,要有突破。点线面的突破,先要形成点的突破,再逐步实现线的突破,最后实现面的突破。即首先要有一个企业,然后要有一个产业,最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湖南省政府在大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首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上所重点强调的内容,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良好运转,湖南省还下达了5 000万美元的指标用于保证土地计划指标。衡阳,作为大湘南产业转移的重要一极,近三年以来,全市所承接的转移项目有630个 ,占全省的38.3%,加工贸易 企业有130家 ,资金注入 有380亿元,占全省比例的24.8%,而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的额度为14.6亿美元,占全省的17.8%,并且以每年增加100%的速度在上升。同样,在加工贸易中,衡阳市进出口加工贸易有2.06亿美元 ,郴州市有2.73亿美元 ,永州市有0.52亿美元 ,三个地区的涨幅较之于全省水平分别高出193.2%、47.4%和12.3%。而且目前所面临的企业辐射范围扩大 ,大湘南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座落于白沙洲的富士康工业园,还有落户在郴州经济开发区的奥美森自动化工业制造专业园,总投资更是拥有28亿元的强大规模,此外还有每年产600万双彪马鞋的湘威鞋业,这些企业在大湘南示范区都拥有强大的发展规模。

这些企业的引入,也是创意性产业中的部分代表。如何才能让企业更强大的发展,保持一路平稳的运营是必不可少的,而保持持久的创新力、研发能力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目前大湘南示范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虽然大湘南靠近港澳广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但起步晚,进展慢。与沿海地区和沿江重庆等示范区相对比,大湘南示范区无论区位优势还是资源优势良好的,短板主要在基础设施和园区产业配套等要素保障方面,而且差距明显,也正因为此,湖南省政府和省委都强调大湘南统筹协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为示范区转移大批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2.没有充分发挥好可持续发展观。大湘南如何将更多的竞争力产生在生产性创意产业上,关键在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只有将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做好了,大湘南的特色和潜力也就表现出来了,从而吸引外资企业或者所有愿意来到湘南投资建厂的生产性创意企业真正转移到大湘南来。

3.产业配套 有待进一 步的完善 , 产业集群 竞争力有 待进一步提 升 ,特别是在 汽车零部 件、新材料 以及装备 制造上,更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以及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额外的付出,会直接加载在 企业的盈 利上 ,加载在企 业运营的 直接成本 上。有句话说得好,“好钢用在钢刃上”,所以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具优势的环节上,这样以来可以加强企业的效率性和灵活性,因此提升示范区集群竞 争力的影 响力的重 点工作是 延伸生产 性创意企业的产业链,这也是做强做大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必需迈出的关键一步。

二、提高生产性创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对策

1.加强创意性产业之间的互动。创意企业互动的成功模式不外乎三个:规则型互动、中间型互动和随机型互动,相对应的互动关系结构也有三种:权力科层结构、交易耦合结构和协同网络结构。因此,加强创意性竞争企业或者共生企业之间的互动连接关系的稳固程度主要取决于相互作用系数和创意因子的大小。显然增强创意性企业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力。

2.产业招商与项目推进齐头并进。既要注意做好产业招商和构建产业集群的的工作,加大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并从全局战略出发,积极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引进,加快创意企业的集群化和链条化发展。又要重点落实好创意项目引进的工作机制,从企业项目的签约、融资、投产这一个系列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个项目配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而且要拿出一套可实行的发展方案,以强有力的手腕坚持到底,特别是对重点生产型创意项目进行跟踪落实政策,坚持产业招商政策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项目推进工作,做好两个工作一起抓,同时进行。

3.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在大力完善园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外来投资环境,积极打造承接“洼地”。继续强力推进以标准厂房建设为基础的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入驻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集中验放等功能,重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通关成本,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等,这样才能扩大园区吸引外界投资的吸引力。

4.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区域产业互补性的前提,而区域间的产业的梯度差则是区域融合的主动力。大湘南地界宽广,所含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这种区域间互补性的旅游资源又为大湘南三市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特别是其中流动的旅游要素极大地促进了大湘南三市旅游产业发展,即使那些不完全流动的旅游要素的也会吸引部分旅游企业来到大湘南谋求发展,正是这些不流动的旅游要素的禀赋优势成为承接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所以大湘南三市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订中要注意发挥好大湘南的地区和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红利。

产业大转移 篇7

关键词:“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

产业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大湘南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区域产业合理分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推动湘南地区有序、合理、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4 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湖南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这是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赋予湖南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湖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难得历史机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建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承接产业转移新平台,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模式、提供新经验;有利于发挥示范区的比较优势,通过“两型”引领、绿色承接、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湖南与珠三角等地区的分工合作,推动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创新,具体体现在产权结构、产业发展等方面。

1.大湘南示范区承接的外来产业主要集中于大湘南的支柱产业。以衡阳现代服务业为例,目前衡阳承接的珠三角地区的外来产业多选择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等五大现代服务业行业的主导产业,其次是住宿餐饮业、保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教卫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5 个次重点发展的产业。结合现代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现实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今后衡阳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对这10 个主导和重点产业进行整合,优先并重点选择以商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为主的现代商务贸易服务业;以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以信息传输业、软件业和专业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业;以都市核心区旅游和近郊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2.大湘南示范区承接外来的企业应依托以新建为主。比如,目前衡阳承接的珠三角转移项目中,普遍是新建形式,将生产线由原生产地整体搬迁过来的较少。郴州和永州与衡阳在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相似,也借鉴了衡阳的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引导和加速相关企业的新建生产线,实现区域经济双赢。

3.大湘南示范区在新型工业公推进中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衡阳在加快现代工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工业技术、标准、资金和项目的同时,借鉴产业转出区的先进经验,大力引进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通过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工业时注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人才需求匹配,通过地方高校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及时寻求结构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对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吸引和引进。

二、当前湘南示范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011 年,湘南地区成功获批湘南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区域经济,助推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为湘南三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湘南地区毗邻粤港澳和东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自2012 年起,省财政从省级开放型经济引导资金中切块安排1 亿元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专项支持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配套能力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培养适应大湘南示范区建设的工商管理人才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一是湘南地区所承接的沿海企业需要有头脑、外语精通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近三年来,湘南示范区吸引了大量的沿海企业,以衡阳为例,2012 年,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8 个。作为反映承接产业转移成效的重要指标,衡阳示范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 000 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01.73%,名列全省第三。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办学方向上做出调整以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因为这些转移来的沿海企业绝大部分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制造业企业,往往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是国际产业链中的一环,国际化背景突出,很多企业正在往研发和服务业转型。因此湘南地区外资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头脑、外语精通、动手能力强的生产经营型管理人才。二是现代服务型企业需要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善抓机遇、专业技能扎实,通晓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湘南地区第三产业紧紧抓住外向型经济大发展提供的机遇,积极为第二产业配套协作和服务,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目前,湘南地区各城市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的“十二五”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以衡阳为例,2011 年实现增加值600.63 亿元,增长13.2%,是2006 年的2 倍多。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新闻出版、科技数码等产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继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及村镇银行抢滩衡阳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在境内蓬勃发展。全市银行机构总数达到12 家。“金融造血”功能逐渐显现。文化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31.06亿元,增长30.9%。这些新兴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扎实,通晓国际规则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年来,虽然湘南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定位、理念、师资引进等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新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专业定位上,没有以湘南经济未来发展需要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导向。只有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会催生地方高校的发展。目前湘南示范区还未摆脱大学教育旧观念,和企业的关系还比较松散,没有在资源技术、专业设置方面的实际需求。衡阳虽然有4 家大型企业和70 多所中型企业,却很少有哪一所与本地高校联系去培养相应的高技能管理人才。未来三年,衡阳市高技能管理人才每年新增需求量在3万左右。至2012 年底,衡阳地区承担高技能管理人才培养的6 所地方高校毕业生却不足3 000 人,即使100%就业,也只能满足1/10 的需求,示范区建设高技能管理人才的缺口,非常需要地方高校为示范区输送大量合格的高技能管理人才。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缺乏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能力。能说会写善思考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企业管理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高技能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英语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国际头脑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现代工商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但湘南示范区一些高校的专业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专业教材理论远远落后于工商管理的实际发展,从而造成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的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用性差,创新精神不够。

3.工学结合的顶岗实践流于形式。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目前由于校企合作开展得不充分、不广泛,高校实训类课程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较少,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4.缺乏工商管理实践经验是专业课教师的通病。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需要有一支既有实践知识,又有理论背景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选实践能力不强,更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三、适应“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工科”、“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和教育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较少,但有关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却不断深入,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大致可归纳为大类式培养、模块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三种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形,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进一步加快试点这一现实情况,结合湘南地方高校在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的资源实力,湖南工学院等等率先尝试探讨和实践在一般工科院校“工科(Engineering course)和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互通融合”(简称“工科+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近年来湖南工学院在实践中就开设了“管理+安全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培养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该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设计突出管理与安全工程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化,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经济管理和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志向选择在安全工程或工商管理类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和工学两个学士学位。并在理论上将这种模式归纳法为以“管理+安全工程”特色导向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教育改革实践上看,湖南工学院的管理与安全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湘南乃至全省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这种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主要有两大主体版本,都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

1.M2E模式。采取“管理+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高校商科专业管理人才的技术能力,制定“管理+工科”复合型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开设“3+1”复合型商科人才本科班,在大学四年学制期内,前3 学年在工商管理专业接受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后1 学年在本校工科院系进行工科技能的学习,使得复合型商科人才本科班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应有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素养,同时还有较强的工科技术背景。

2.E2M模式。采取“工科+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工科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能力。在工科专业专门开设“3+1”复合型工科人才本科班,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制期内,在进行了为期3 学年的工科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后,尝试后1 学年在商学院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使得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既懂技术,同时又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和素养。

四、实施适应“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工科”“、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1.创新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以通识教育为导向,围绕“工科”、“管理”渗透、商科与工科学科相融合的培养思路,加通识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重,在教学内容改革中改变学生那种专业分得过多、过细、过窄而淡化基础的现象,按照拓宽基础课,强化实践,淡化专业的要求,使学生知识结构逐渐趋于文理渗透、兼容并蓄,从而实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真正培养出“工科”、“管理”结合、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2.大力培养教师的“工科”、“管理”双重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讲解者,还主要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工科”、“管理”结合教育能否取得良性发展,“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育“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既能从事管理教学,也能从事技术实践教学,最终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复合教师资源,是保证“工科”、“管理”结合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3.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以湘南经济未来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导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企业从事现代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经营与管理等,也可在金融领域从事投资管理、投资项目的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应增设与湘南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如会展管理方向、文化管理方向、金融管理方向、物流管理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每学年都开设英语课程,以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口语能力。

4.构建以强化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学体系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应该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应该不断完善学分制培养方案,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同时允许学生辅修或兼修第二专业;设置创新实践学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倡导研究式学习、强化学生自学的学习能力,打通专业教学平台,鼓励跨学科选修,加强素质教育。

5.改革专业课教师引进和培养的方式,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应该加大从企业吸引高层次专业教师的力度,并把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请进课堂,用优秀企业家的经验和能力支持专业课程教学。为强化在职教师的动手能力,应该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活动,并形成制度。应该积极开展应用性教学方法培训,强化教师企业兼职基地建设,加强应用性科研成果与教学建设的互动。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产业大转移 篇9

一、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赤峰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积极调整承接思路, 加强承接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6-2010年, 全市累计引进区外 (国内) 资金1180.1亿元, 年均增长26.56%, 是“十五”时期的1.1倍。其中, 从京津冀地区引进资金570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48.3%;从东北地区引进资金317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26.7%。产业转移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延伸了产业链, 带动了就业, 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 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引联重组、提档升级, 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引进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发百万头 (只) 肉牛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凌志公司马铃薯加工、草原华宇蔬菜加工、万德脱水蔬菜加工等一大批项目, 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 全市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移使全市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 全市已建成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1470处, 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45处;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的村嘎查247个;肉牛存栏千头以上的村嘎查19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23处。三是带动了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目前, 全市通过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已达到64多万户, 比“十五”期末增加16万户;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 比2005年增加1700多元, 增长了1倍多。

(二)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项目中, 既有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类项目, 也有技术密集型的精密仪器加工、装备制造项目, 这些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势产业的有效衔接, 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喀旗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亚鼎铜业铜材深加工项目, 右旗引入总投资59.2亿元的中电投煤制甲醇项目, 林西县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东北特钢钼制品深加工项目, 使全市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延伸。松山区引入总投资8亿元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阿旗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大唐、华锐风电、山东中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以及翁旗引进的鸿宇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 使全市机械制造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 带动了就业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赤峰, 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 入园企业达95家, 已安排就业2万多人。翁牛特旗的玉龙、梧桐花等工业园区, 目前投产企业已安排就业2000人, 如果园区项目全部投产, 安排就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以上。

二、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承接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 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一) 统一思想, 充分发动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探索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 面对发达地区迫切寻找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 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分析产业转移动向, 找准产业调整走向, 把握产业转移重点。几年来,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 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二) 注重园区建设,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载体

没有一个好的承接载体, 再好的区位也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 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赤峰市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模式, 全力主攻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进程。按照“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要求, 全市12个旗县区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 并分设了近30个工业集中区或专业化园区。二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承接重点。目前, 克旗煤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园区、锦山铜产业园区、翁旗玉龙机械制造园区、喀旗和美建材园区、宁城塞飞亚和红山文钟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已经形成, 专业化、链条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的势头逐步显现。三是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 各旗县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道路、环保、通信、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 积极完善工业园区出入通道建设, 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上述措施, 全市已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4个, 市级工业园区8个, 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2个,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个, 这些园区为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政字[2010]149号) , 明确了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工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鼓励类的项目, 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 经税务机关认定, 在2010年底前, 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经省级以上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所得税减按15%征收。在金融支持方面, 市本级及各旗县区设立和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风险补偿资金, 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驻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承接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 简化授信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在土地保障方面, 鼓励转移企业进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其所需工业用地采取出让方式供应, 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转移项目, 土地出让收益由市及各旗县区财政视转移企业投资强度和预期收益以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项目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环保方面, 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转移项目。环评审批上优先受理产业转移项目。在工商方面, 对转移企业注册登记, 依法可以简化的程序一律简化, 符合当场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在人才方面,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引进和聘请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训。此外, 各旗县结合本地实际, 也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翁牛特旗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园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从制度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 增强服务意识,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 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 促进资源集聚的能力。近年来, 赤峰市突出了服务比招商更重要的理念,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靠服务留住项目。一是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针对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 建立了一整套吸引客商投资的服务体系。如翁牛特旗集中清理34项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费用收取、一周内办结”等服务制度。二是积极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 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 建立园区投资公司, 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问题。在企业用工方面, 积极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 引导市内学校立足服务产业发展, 调整办学思路, 推进校企合作。

(五) 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近年来, 赤峰市积极改变传统的分散招商模式, 按照“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加强与东三省、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并先后与大连、唐山、天津等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 就工作机制互访、友好区域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重点项目推介会。先后在沈阳、大连、唐山、天津等市组织召开了大型赤峰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 吸引客商来赤峰考察、投资。三是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参加西洽会、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民间资本合作暨产业聚集区招商选资对接项目洽谈会、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多个区外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推介活动, 打造了赤峰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 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三、几点体会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高层推动。同时,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着力在投资环境、服务水平、承接载体等方面加强建设, 提升总体竞争力。据判断, 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预计只有3-5年, 我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总结赤峰的主要做法, 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加强如下方面能力建设。

(一) 更新观念, 强化服务

能否承接好本轮产业转移, 产业是否向我区转移, 关键是能否满足转移产业所需的条件。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 主要应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因此, 我区加快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关键是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办事效能, 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 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行为, 给客商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 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政策优势。争取把我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享受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培育更多的有利因素。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 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动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企沟通, 积极推介重点项目, 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充分盘活土地存量, 用好现有闲置土地, 用好荒废土地, 解决好用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 建立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三)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提升承接能力

在赤峰市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 (工业园区) 建设。如我们考察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都是如此。当前, 我区工业园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功能不强等问题,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汽、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 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新体制。

(四) 完善引资方式, 提高承接针对性和实效性

产业转移越南的背后 篇10

据统计,至2007年,越南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500个(50%合作经营),注册资金(相当于到位资金)总额980亿美元(含增资额),现存8590个项目在生产经营,注册资金额831亿美元。外资为越南创造了130万个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率由1991年的6.3%提高到2007年的17%。

我国企业投资越南主要为两类:家電、纺织。越南有纺织企业2000多家,500多家是外资,中资企业有200家,以江浙一带企业为主。在家电领域,进入越南市场最早的是TCL,目前,其产品在越南市场的占有量排至第3位,仅次于韩国的LG和三星。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越南金融市场动荡不已,越南盾急剧贬值,虽然目前越南股市已开始回暖(回升30%),但中国企业却不得不思考,产业转移,越南到底是否是个理想选择地?

越南魅力

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km,人口也不过8500万,其中农村人口更是占73%,人均GDP2007年还不到900美元,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为何在短短数年间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如此成绩,尤其在吸引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方面更显其优势。

据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博士介绍,越南的这一魅力首先得益于它的地理优势。越南拥有32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的漫长导致港口众多,所以远洋运输就比较有优势,这对以加工贸易为导向的出口型企业极具诱惑力。

廉价的劳动力也是它的魅力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越南人口60%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众多劳动力也导致其工人的薪水比较低,目前在越南,一般工人的月薪是50~70美元。

越南人口的90%是京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非常勤奋。据说现在的日本人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重建家园的身影,这也是吸引很多日本企业到越南投资的原因之一。日本电子产品生产商OLYMPUS已把其在中国的两个生产厂合并为一家,同时加大了在越南工厂的投入。

同时,拥有8500万人口的越南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费需求地,尤其在一些特定产品方面,如摩托车。河内的现有人口约300万人,摩托车的拥有量是200多万辆。在胡志明市,每家甚至拥有多辆摩托车。重庆的力帆集团抓住越南市场的这一特质,在越南摩托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低关税是吸引国内企业投资越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出口美国的产品,享受特惠关税待遇。另外,越南的很多产品,如纺织品,出口欧盟享有配额。更重要的是,至2010年,东盟内部全部的关税会降低到0~5%,这为在越南的中资企业产品出口东盟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

规避国际非贸易性壁垒也是中国企业转产越南的原因之一。中国制造的强势逼近,使世界其他国家感觉中国产品到处都是,似乎都是在倾销。国内企业在越南生产并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对中国制造的恐惧感。

作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的转移地,许利平认为,越南在最近的3~5年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段时间,越南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2007年,越南GDP约达713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创10年来新高,2008年其GDP更有望增长8.5%~9.0%。同时,由于越南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目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非常到位。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黄金时段。

产业升级是目的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为实现产业的升级,转移部分产业到各项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能源的高消耗已经支持不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据估算,以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需要有3个地球资源才可以满足其能源消耗。

针对目前国内有些人提出,产业转移是否可以考虑“内部消化”,转移至国内相对贫困地区或内陆省份。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企业经历的这次产业转移不能简单的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考虑。

国内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以高消费、高能耗为代价的,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这种生产力的增长方式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那就是产业升级。

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成为解决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燕型”模式,日本居首,中间是“亚洲四小龙”,后面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确立了自己的成功模式,尤其是其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检验。这些,对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个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我们要把这种成功模式搬到不发达的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这是生逢其时”。面对国内对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的些许担忧,许利平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是企业更新换代的一个良机。

当然,越南也不是产业转移唯一的选择地。中国在柬埔寨的纺织企业在整个中南半岛目前仅次于越南,柬埔寨对外资也有着优惠政策,并且,柬埔寨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友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其基础设施不如越南。还有如孟加拉,孟加拉是一个人口大国(1亿多人口),劳动力低廉,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可能会比较高。另外,像印尼、菲律宾都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潜在的产业转移地。

注重风险防范

2008年的越南金融动荡,对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使得国内一些企业放慢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转移只是刚刚开始,风险时刻存在,但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把它们降至最低。

面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越来越苛刻的劳工环境,劳资纠纷经常出现。在聘请翻译时,最好使用国内翻译。据国内在越南投资企业称,聘请越南当地翻译时,在劳资纠纷处理中,他们经常给当地人通风报信,使国内企业在同劳方谈判时往往陷入被动境地。

产业转移似乎不可避免,但在选择转移地时中国企业却可以自己把握。越南的金融动荡让中国企业警觉,金融风险成为产业转移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小国,其币值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来资本的冲击。中国企业在选择前要评估当地的金融风险,在选择后更应建立相关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结算方面,尽量避免使用当地货币。如这次越南金融动荡中,有些中资企业,其越南工厂的产品基本上是在越南本地销售,因此是以越南盾计价的,越南盾的贬值当然对它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其他以出口为导向,只是在越南组织生产的企业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它们多以美元结算。由于目前人民币也面临国际化的趋势,以人民币结算也不失为化解汇率风险的良策。

产业大转移 篇11

一、产业转移和金融企业支持的关系

金融支持是产业转移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 这一结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 金融对于产业转移的选择性效应

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基本原则是建立生态文明,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鉴于西部特殊的经济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西部所承接的产业, 无论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还是来自国外的新兴高科技产业, 都以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为基础, 因此, 金融杠杆可以通过调控融资结构进行“投票”, 支持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产业, 否定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进入地区进行掠夺式发展。

(二) 金融对于产业转移的成长性效应

在产品分工日益深化的时代, 实施转移战略的产业在承接地的发展前景是其转移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如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并完善产业链是实现成长性的关键。针对西部先天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 金融业可以通过对上游行业的支持为产品的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 同时开拓本地市场和西部新型贸易路线来拓宽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 最终发展壮大整条产业链。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运行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产业转移承接地而言, 当地金融机构, 特别是银行会因为经营性企业的增加而获得对公业务的大幅增长;相应地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和证券公司的法人客户也会增加, 拥有更多的客户, 加速区域金融体系内部的竞争, 同样会使得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存款和贷款等方面得到改善, 提高西部金融机构的总体水平。

二、当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金融企业支持的现状分析

(一) 产业转移模式综合化

西部各省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从2003年起就开始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至2009年, 西部绝大多数省份都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从2009年后,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2年本) 》等政策指导性文件, 西部产业转移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即从以往单纯以成本为动机的产业转移升级为技术、资源和资本综合性的产业转移模式。无论是宁东、陇东、准东、伊犁、格尔木等地区兴建能源化工基地, 推进煤化工产业循环发展, 还是云南、贵州磷化工产业基地来综合开发利用青海和新疆钾、氯、镁、锂、钠资源。以上产业转移不仅是看重西部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而且基于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会减少重要资源进口依赖度, 创造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

(二) 西部金融企业的业态发展

1.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作为评价一个地区金融规模的重要指标——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 这一指标一直呈增长态势, 从2010年开始, 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金融效率方面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速) 始终保持在1左右, 说明该地区生产活动活跃程度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0-2012

在整体保持发展的趋势下,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结构上的不均衡。少数民族自治区明显落后于其他西部省份, 其自身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经济资源配置都无法与周边身份省份相比。

2. 证券业保持持续发展

西部证券业多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 各省份均有1~2家本地证券公司, 国内一些大型证券公司也均在西部一些主要省份设置了营业部。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重庆西南证券为例, 西南证券成立于1999年, 是唯一一家注册地在重庆的全国综合性证券公司, 经营范围覆盖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保荐及财务顾问、证券自营、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2009年2月26日, 西南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第九家上市证券公司, 是重庆第一家A股上市金融机构。

证券业的快速发展, 也推进了西部省份资本市场的发展, 证券企业通过自身提供的专业性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区域经济信息资源, 特别是非上市公司的信息, 这让西部以外的其他省份以及境外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西部经济的现状、西部发展的潜在增长点, 有效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成本, 对推动资本流入西部起到了主要的桥梁作用。

数据来源:同上数据来源:同表2

3.保险业整体呈增长态势

随着西部各省份经济的发展, 各地金融意识、保险意识日趋增强, 全国性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实现的网点布局西部区域全覆盖, 各省份自身的省级保险公司数目也日渐增多。

保险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实现产业转移的承接非常重要。一般而言, 投资的前期面临的风险较高, 对于保险的需求弹性小, 会给当地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客户资源, 但也对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离不开保险企业内部政策的倾斜支持。

(三) 西部地区金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西部地区金融环境相对落后

尽管西部12省份的金融业近年来得到持续发展, 但不可忽视的是, 西部地区在整体金融环境建设方面仍滞后于东部地区。这个主要是政府发展导向性不强, 西部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意识薄弱, 这两方相互影响制约着西部良好金融环境的建立。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前瞻性不足, 一些主要的地区金融机构的布点工作滞后, 无法为“朝阳”产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2. 西部地区金融化程度相对偏低

从金融总量说, 虽然经过改革开发30多年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总量有所增加, 但在存款余额比率较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这一资源大省拥有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 在2011年金融资产与其区域生产总值比为121%, 而当年全国119万亿元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则为254%。金融资本与产业 (矿业) 资本没有形成产业融合, 产业集团的匮乏使得规模经济无法得以实现, 从而丧失资源开发的主导权。

3. 西部地区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

首先从金融政策方面来说, 虽然我国一直在坚定不移的进行着“西部大开发”战略, 但是西部地区所包含省份较多, 各省份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因而笼统的“西部大开发”金融政策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从金融监管方面来说, 西部地区货币化程度低, 金融市场不完善, 而且经济的发展处于低梯度, 边际利润较低, 风险的较大。因而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因而西部地区金融体系发展尚未完善。对承接产业转移无法形成引导作用。

12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5月上

三、推进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思考

1.强化西部地区金融企业的信用环境

西部地区金融信用环境的建设首先要从政府着手, 针对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呈现的规模不等的客观情况, 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措施, 帮助这些金融结构实现统一规范化, 并对服务于偏僻地区的结构适当给与政策倾斜。其次针对国内金融环境区域不平衡, 特别是居民、企业的金融意识较为薄弱, 政府应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加快信用体系电子数据库的建立, 提供完善的信用平台, 实现区域信息共享, 使得金融信息交流更加流畅。最后, 要注重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特别是那些从西部走出去的并学有所成的人才, 应将他们打造成具有开阔视野又能因地制宜、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人才梯队。

2.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的发展

西部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着与全国一样的问题, 即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多余证券和保险类等非金融机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对于从东部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 银行的作用最为明显, 但是对于大型工业挖掘和深加工的产业而言, 伴随产业转移的资本是为了寻找到新的要素资源禀赋, 因而信托基金、产业基金、证券公司的公司债、企业债业务服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鉴于此, 适当引进战略投资者, 设立完善自身的地方性金融服务体系, 使地方性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与保险类金融机构协调发展, 与引进类金融机构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建立有效的金融企业风险防范体系

金融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西部金融业的同时也应切实注意防范金融业发展中相关的风险。中国的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会呈现出短时间内大量重复建设的局面, 这本身就会对金融机构构成局部的系统性风险, 所以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的发展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金融政策, 从事前监控阶段就做好风险管控的工作;其次, 各省份应该对自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保障政府信用体系的同时, 对于纯公共产品类的建设项目加强针对性的监控。最后, 对于金融违法犯罪给与严厉打击, 不能为片面发展牺牲制度建设。

4.大力推进民间金融的发展

民间金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理应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平台, 将更多场外金融交易引入场内, 并减少政府干预力度, 可参考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 扩大民间金融交易涉及的范畴, 对于有实力的民间资本鼓励其融资参股金融机构的比例, 对于规模较小的民间资本可以允许其参加一部分建设项目的阶段工程等业务。

参考文献

[1]Hellman nm, T., K, Murdock and J.E.Stiglitz.Financial restraint:to ward a new paradigm[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范长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 2003 (2) :36-48.

[3]金雪军, 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8) :24-30.

[4]黄素心.西部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159-164.

上一篇:问题学生心理矫治策略下一篇:按摩治疗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