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2024-09-22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共8篇)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1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 从宏观而言,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转变发展方式,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 明确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经济发展要靠产业来支撑, 以产业建设为核心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开放创新型转变, 增长方式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基础之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才能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 从微观看,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适应国际经济趋势和国际产业发展规律, 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是推动我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来看, 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的比重稳步增长, 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以2012年为例, 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5%、56.9%、25.6%, 呈“二、三、一”格局。农业和服务业比例较低, 工业发展很快, 但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以重型化、粗放型增长为主, 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 主要行业的生产仍然靠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 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都是高耗能产业。只有集中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战略产业, 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倾力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培植产业龙头、努力开发高端产品, 构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创新性的现代产业体系, 才能实现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大发展。

(三) 从莱芜市目前发展而言,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尤为重要和迫切。从我市自然条件看,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节约资源, 降低能耗的必然选择。当前, 我市产业结构尽管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仍没摆脱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基本结构。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业体系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战略举措。

二、莱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机遇

济莱协作区建设的启动, 为莱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有利于莱芜借助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 借助省会济南大舞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 在更高平台、更高层次上实现“依托济南、接轨济南、服务济南、发展莱芜”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惠双赢”的发展目标。

1.政府政策支持。2013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将“济莱协作区”单列一章, 提出整合济南、莱芜两市资源, 加快实现同城化。中共莱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意见》和配套文件, 并和济南联合成立领导小组, 共同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 莱芜被定位为省会副中心承接济南相关产业的转移, 拓展济南的城市空间, 借势实现跨越发展。

2.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利用两市资源基础, 在农业、金融、信息、旅游、房产、物流、加工制造业等多方面为莱芜发展搭建平台, 实现人才、信息、资金自由流动, 共享共用,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农业方面, 我市有“三辣一麻”的特色优势资源, 保证省会济南在这方面的产品供应。在公交信息通讯方面, 依托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创新谷等载体加快莱芜信息产业发展。在旅游方面, 利用两市在资源特色、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打造旅游品牌, 将北部雪野休闲度假区、齐鲁大峡谷旅游区等山水资源纳入济南南部山区山水风光旅游带。在科技方面, 充分利用省会济南高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中, 及济南有关企业在技术、人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多层次的合作, 提高我市研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一体化共赢。实现与省城济南一体化发展是莱芜市多年的愿望。目前, 济南与莱芜市两地已经开通了济莱城际快客, 方便了乘客, 促进了两市的民间往来。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三个领域两个基地”的发展规划, 科学统筹产业布局, 加大产业双转移力度, 加快两地产业互促融合, 实现济莱产业一体化共赢发展。“三个领域”分别是通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以及产业政策一体化。“两个基地”, 一是以口镇新城为中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是以雪野为中心的高端服务业基地, 发挥雪野旅游区的优势, 将雪野建设成为承接和疏解省会城市功能的新城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 济莱协作区的建设可以使济南和莱芜的发展做到“六共”。一是推动规划布局共融;二是推动产业发展共赢;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四是推动公共服务共享;五是推动资源要素共用;六是推动改革创新共促。

济莱协作区的建设既可发展莱芜经济, 又可拓展济南城市空间, 这对两地的发展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与突破。

三、济莱经济战略转移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措施

1.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单一, 重工业为主, 传统工业企业多, 科技含量低, 工艺水平落后, 高资源、高耗能、低附加值、粗加工生产状态的初级产品多, 产品竞争能力低。二是城市化发展滞后, 工业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低, 传统农业部门发展缓慢。三是能源耗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多, 自主创新能力弱, 服务业发展缓慢等。

2.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措施。根据以上分析, 莱芜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应以“济莱协作区”的建设为契机, 疏解和承接省会城市部分功能,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以先进制造业为中心,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实现与济南“同城发展、同步建设”。

(1) 立足实际,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莱芜是一个特色农业市, 有质量可靠, 品种优良的“三辣一麻”特色农产品, 在养殖业中, 有品质优良的“三黑一花” (莱芜黑猪、莱芜黑鸡、莱芜黑山羊和花耳朵长毛兔) 特色肉制品, 今后要明确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充分利用省会济南在科技、资金、人才方面的优势, 提高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 选拔优秀人才到济南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学习, 从济南引进优秀科技人才指导莱芜农业生产, 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业、蓄禽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把莱芜建设成济南及其它大中城市的特色农副产品成本重要供应基地。

(2)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方面, 省会济南的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我们, 我们要因地制宜,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 主动接受济南的辐射。利用济南的知识、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 嫁接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信息、金融、物流、旅游、医疗服务等。新信息产业方面, 依托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创新谷等载体, 加强两地新信息产业交流合作, 加大莱芜新信息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强化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 把莱芜建设成济南城市群经济圈金融副中心。进一步整合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 依托雪野旅游区和莱芜会展中心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业, 吸引更多的济南人到莱芜来旅游观光。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枢纽,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3) 优化产业布局, 壮大现代工业。在工业制造方面, 首先要立足现实, 发挥相对优势, 做大做强钢铁产业。把莱芜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成为济南产业发展钢铁需求第一供应市场目标, 加快济钢产能向莱芜转移, 增强莱芜钢铁产业竞争力, 从而整体降低济莱两地产业发展生产成本。其次, 依托济南重汽等大型企业, 整合提升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 把莱芜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再次, 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借助济南的市场集合效应, 做大做强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品牌。加快莱芜粉末冶金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氟硅材料、生物制药、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此外, 用先进技术加快纺织服装、食品、家电、家具、医药、轮胎、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端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摘要:济莱协作区建设的启动, 为莱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有利于莱芜借助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 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莱芜要高度认识和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积极做好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济莱协作区,传统产业,现代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杨若晶.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牛竹梅, 乔翠霞.加快山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学刊, 2010.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贵州东联重庆,是长江经济带进入东部地区的后续区域;西接云南,是长江经济带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近年来,贵州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既高于全国、高于中部,也高于西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已经具备了“引入”和“转出”产业的可能。贵州大致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而长江下游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已经处于高级阶段,贵州承接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转移是有可能的。同时,贵州相对于相邻的欠发达国家又具有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周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因此,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个落差,这个落差就是向东可以承接产业转移,向西可以走出去参与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即可以向西转移产业。

长江经济带向东开放,苏浙沪向国际开放,上海建设国际金融大都市,过剩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向经济带纵深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贵州的能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生物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人力资源(劳动力)优势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贵州的优势产业可以向西开放,就是“走出去”,资源开发型产业和过剩的产能可以向与贵州自然资源相似的自然禀赋比较好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些国家转移。贵州实施双向产业转移战略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工业化,另一个是城镇化。要制定好产业转移的规划,搞好产业园区建设;更要靠要素引导,强化市场力量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要重点建设好贵州向西“走出去”的城镇化通道,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管理,采取适宜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还要注重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3

一、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大省, 矿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同时,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等都为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省确定的“五点一线”开放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工业部门一直都是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辽宁省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分布在饮料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制造、木材加工、医药制造、化学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房地产等行业。交通、通讯以及农业等基础产业由于投资收益率以及资本回收期等方面的原因,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所占比重较小。2010年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07.5亿美元, 其中第一产业使用外资1.8亿美元, 第二产业使用外资83.7亿美元, 第三产业使用外资122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三次产业构成为0.9∶40.3∶58.8。分行业看, 制造业使用外资76.1亿美元, 房地产业使用外资70.3亿美元,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使用外资13.1亿美元。截至2010年末, 辽宁在实际利用外资额中, 工业约占60%左右,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所占比例不到5%。在第二产业中,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 尤其是制造业。2010年辽宁第二产业外商投资制造业占比重90.9%, 外商投资在制造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 食品饮料加工、纺织、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等28个制造业部门。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具体见表1。

二、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困境

(一) 环境因素与资源问题

环境、资源问题是辽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所面对的最艰巨的问题, 也是影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虽然有助于优化辽宁产业结构, 缩小辽宁与东南部发达省份差距, 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资源滥用等生态风险也很严重, 辽宁省正承担着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压力。

1. 承接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

制造业是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并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已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基本都在1/3以上, 多数年份甚至在一半以上。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客观上造成辽宁省承接钢铁、冶金、化工原料等产业的国际转移快速发展, 对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危害。

2.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对资源及环境利用不合理。

辽宁省在与其他省市争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 某些时段在某些行业, 客观上存在过度竞争, 疏于对资源的保护和规划统筹, 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争取项目,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扭曲了经济结构。引进的外资企业中有一部分环保意识较为淡薄,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二) 产业转移地域分布不均衡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外商产业转移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因此必然会选择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辽宁省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投资环境、政策执行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省内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分布极不均衡。沈阳、大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辽宁省利用外资总额的80%左右, 其他城市所占比例较少。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 将继续加剧辽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 产业转移产业分布的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和服务行业项目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等行业承接国际产业较少, 特色产业及新兴行业也较少。这种产业分布的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剧辽宁产业结构的失衡, 也不利于优势产业的形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使一些行业面临产业安全挑战

大量跨国公司在辽宁省进行国际投资和跨国并购, 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垄断行为也屡见不鲜, 多个产业面临生存挑战。过度依赖跨国公司使得一些产业有可能被外资控制。跨国公司会利用其市场和技术等优势实施限制竞争行为, 妨碍或损害竞争。主要包括固定价格、分割市场、限制产量、差别定价、独家交易、拒绝交易、滥用知识产权、串通招投标、搭售或在交易中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等等。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和品牌及规模经济优势, 并购我省企业, 构筑行业进入壁垒。诸多因素导致我省一些行业面临产业安全挑战。

三、实现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移战略

(一) 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承接产业转移, 既要重视把辽宁自身的资源、环境、劳动力优势同转移进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更要重视资源配置效率、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等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经济开发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成为根本发展战略。

辽宁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承接产业项目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使吸收的产业生态化、环保化。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 更充分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效应, 加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技术进步

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 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来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 针对现有的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改进清洁生产, 改善环境质量, 从而达到存量调整;另一方面, 引导外资重点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制造业进行转移, 从而达到增量调整。缩小污染产业所占的比重,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实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充分地发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 重点选择适用的便于消化吸收的先进技术, 尤其是高效率、低耗能、污染轻的技术, 以此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 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容小视。辽宁各地区之间在要素禀赋、技术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 各地区之间既需要合理分工, 又需要相互协调和补充。要加强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引导和规划, 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四) 切实维护产业安全

从辽宁的省情出发, 迅速建立重点产业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 在维护辽宁产业安全的同时, 也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行业竞争状况的监控, 建立跨国公司定期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符合WTO规则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对外资进入交通通信、能源资源、重大装备制造、石油石化、金融保险等战略性产业实行股权比例控制和准入限制, 确保对这些产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对于重大并购重组活动, 省政府应创建多部门联合的并购审查机制, 确保我省重点行业的产业安全。

参考文献

[1]Globeman, 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s Efficiency Benefit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2) .

[2]Helleiner, G.K.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anddirectforeign investment[A].In H.Chenery&T.N.Srinivasan (Eds) ,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C].1989, Vol.II (Amsterdam:North Holland) .

[3]Schive, C.TheForeignFactor: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 ContributiontotheEconomicModernizationoftheRepublicof China[M].Stanford:HooverInstitutionPress, 1990.

[4]EKharlna.Carryingcapacityasabasi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Capital Region in Inaia[J].Progress in Planning, 1999 (52) .

[5]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 2002 (4) .

[6]赖明勇, 包群, 彭水军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05 (8) .

[7]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人民出版社, 2007.

石油和化工产业转移战略解析 篇4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东西部合作互补性较强, 要抓住“十二五”开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新机遇, 创新合作方式, 逐步建立省际区域政府间协商对话机制、重大项目对接机制及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东西部合作要依靠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并举,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方向,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避免落后产业转移到西部。

传统产业有序转出

东部地区区位条件优越, 辐射中西部, 是全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 东部要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型传统化工产业要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腾出空间发展高端制造产业。

在《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2年本) 》中,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七省三市。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医药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叶秉海告诉笔者, 由于受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比较早, 浙江省最初是将一些传统项目往苏南、苏北转移, 然后逐渐向内陆发展, 现在浙江省很多石化项目都在往中西部转移。他强调, 转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搬迁, 而是在转移过程中, 将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化产业处李颉介绍, 上海结合自身石化产业发展特点, 目前已经制定了结构调整规划、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杭州湾北岸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由于很多化工企业的实体部分并不在上海, 特别是一些外企, 因此要先通过走访上海全部1000多家化工企业, 摸清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 计划先将内环的传统化工产业进行转移, 然后以此类推, 最终发挥腾笼换鸟的功效。

李颉表示, 在“十二五”期间, 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环保治理措施、能耗低、符合产业政策的化工企业将转移到外地, 比如上海限制发展煤化工产业, 鼓励煤化工企业到外省市发展。目前, 上海华谊集团已经与内蒙古和安徽等省份建立了合作关系, 将其主要生产基地落户中西部。

“目前, 山东省化工产业的转移重点是转移化肥生产能力, 省内化肥产能太大, 急需向中西部转移。”山东省经信委原材料产业处处长王万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山东省通过制定财税、土地、人员安置、信贷、项目立项、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政府推动与企业意愿相结合, 加快氮肥等过剩产业向具有资源优势、电力价格较低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转移, 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等地, 通过搬迁改造, 在省外建设新的产业区。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产业协调处副处长金一帆向笔者介绍, 一方面, 福建省在省内完成产业转移与调整。由于福建省省内发展不均衡, 龙岩、三明等老区甚至比一些西部地区还落后, 因此, 福建有针对性地引导传统化工产业向这些地区转移, 特别是转移一些沿海产能过剩, 或者已经不适合在沿海继续发展的石化产业, 并在转移过程中提升产业档次, 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另一方面, 完成省际之间对接项目, 福建省与宁夏、新疆、安徽等省份都已开展合作, 转移了一批传统产业。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还吸引了很多福建民营企业前去投资。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子填表示, 近年来, 广东省通过充分评价资金、市场需求、环境容量、资源能源、技术、产业基础、安全保障等条件的优劣因素, 已经将电石、黄磷、合成氨、烧碱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淘汰。同时, 向中西部转移建材、陶瓷等优势产业, 助推中西部产业升级。

“不能把不合乎产业政策的、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西部, 这是产业转移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江苏省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与信息部主任马建平强调, 产业转移需要一个过程。石化产业由于关联度大, 一些企业在沿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往往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迁移, 或者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成迁移。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精心布局, 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效应。当前, 长江沿岸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已经慢慢在沿海布局, 而且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技术水平上, 新建项目比原有项目均有所提升。

马建平说, 2012年江苏省已经发布了《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 江苏省发改委也组织编制了关于江苏省石化产业区域调整优化的相关规划。

从资源采掘转向精深加工

在《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2年本) 》中, 按照各省优先承接和发展的需求排列, 化工进入了大部分西部省份优先承接产业的前3位。在西部省份工业发展总体导向中, 能源化工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等字眼频繁出现, 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 西部各省份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接替区。

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评价西部产业转移时表示, 随着东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 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 逐步由以能源、矿产资源采掘为主的初加工向资源精深加工转变。

按照2012版《目录》, 甘肃天水、兰州等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会长马中学告诉笔者, 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工业是甘肃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重点行业。甘肃有比较完整的石油和化工工业体系, 目前甘肃石化产品主要以原材料和传统产品为主, 其中原油加工、乙烯、磷铵、电石、TDI、碳纤维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在西部省份中尤为突出。

据马中学介绍, 以陇东为代表的西部资源地正加快发展能源化工基地, 兰州等地依托当地石化企业也在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甘肃2012年已先后到山东、湖南和长三角等省进行了相关产业的考察对接, 今后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 将注重延伸现有产业链, 引进高附加值产品项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甘肃石化产业发展水平。

“我们将在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突出石油化工和光气化工优势, 发展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等, 在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现代高载能产业、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 在金昌武威经济区重点发展国家级新型工业化有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工循环经济产业、氟化工产业、碳基新材料产业等。”马中学说。

新疆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盐等资源, 现已成为投资热点地区, 众多中央企业纷纷扎根新疆大手笔投资、建设大项目。与甘肃一样, 新疆优先承接的产业首选也是化工。新疆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化工业处处长王普明告诉笔者, 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上, 一直在向精深加工方向走, 比如用电石尾气生产1, 4-丁二醇、乙二醇等产品。王普明说, 按照2012版《目录》, 新疆将优先承接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合成橡胶等新材料及其深加工、专用精细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等产品, 可以看出, 新疆的化工产业已经明显趋向油气、矿产资源的下游深加工。

内蒙古的石化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起步晚, 但正因为没有什么包袱, 也更容易描绘一幅新的化工发展蓝图。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柳华民告诉笔者, 内蒙古具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化学矿产品等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上, 内蒙古将在煤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硅化工精细化工等关键领域重点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优先承接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 新型环境友好型涂料、染料、电子用化学品、油田助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 现代煤化工, 高等级道路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特种沥青等产业。”柳华民说。

重庆进行资源深加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差异化战略更为明显。在2012版《目录》中, 重庆板块工业发展总体导向中, “精细化工”被多次提及。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涪陵、大渡口、荣昌等地, 渝东北地区的万州、开县、丰都等地均是承接精细化工的地区, 将优先承接乙炔化工、清洁环保聚氨酯涂料、高性能涂料、聚甲醛等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重庆市经信委化工医药工业处处长李永定告诉笔者, 重庆原先主要是天然气化工, 以基础化工原料为主, 近年来精细化工的比重逐步提升, 产业链逐步拉长, 产品附加值也越来越高。

青海、西藏等盐矿较丰富的省份, 也正在由初级开采加工向特色盐化工产业与盐资源综合利用转变。

但在西部产业层次提升、产业链延长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甘肃为例, 马中学告诉笔者, 甘肃自然环境相对较差, 地理位置不延边、不靠海, 也不属民族省份, 融入国际化难度较大。同时, 一些项目受征地、远离央企决策总部、远离市场等因素影响, 进展缓慢。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行业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

紧绷绿色发展这根弦

2012年,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一直有人担心西部发展的步子太快, 会来不及搞好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但笔者对多个西部省份采访发现, 各地都已紧绷绿色发展这根弦,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不仅在项目承接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 且优先承接绿色化工项目。

据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透露, 重庆2009~2011年实际利用内资3年分别迈上1000亿元、2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 年均增速超过80%;陕西2011年实际利用内资2820亿元, 2012年上半年已达到1853亿元;云南“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超过4000亿元, 是“十五”的7.79倍;宁夏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资金4年翻了3番多。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速度越来越快。

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开始, 业内专家就一直提醒“不要走东部发展的老路, 不要将东部淘汰下来的落后产能搬到西部继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 西部省份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转变, 从《产业转移目录 (2012年本) 》可以看出, 一些西部省份在优先承接的化工项目上已经倾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产业和一些绿色产品项目。

“以前只要愿意来重庆投资的我们都非常欢迎, 但现在已经有选择了, 附加值低的、有污染的项目都不允许落户重庆。重庆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正好在三峡库区, 如果环境污染了, 不光是重庆, 整个长江中下游都会受影响。”重庆市经信委化工医药工业处处长李永定说。

李永定告诉笔者, 重庆承接的转移项目从规划到审批都非常严格和谨慎, 引导重庆市的化工产业园区式发展。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批复的西部3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的一个, 李永定告诉笔者, 园区目前严格按照规划只引进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其他重化工项目基本进入长寿化工园区、涪陵化工园区和万州化工园区。

新疆对项目筛选的严格程度丝毫不亚于重庆。新疆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化工业处处长王普明告诉笔者, 很多企业来新疆投资都是看中了资源, 但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环保要求有时候比国家更严格, 比如石河子地区对污染大的产业施行比国标还要高的标准。

王普明介绍, 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坚持生态环境、资源开发都要可持续, 前期把好关, 确保达到有些行业要求的环保投资比重, 项目投产前要通过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才发生产许可证, 投产后还要实时监控。

“环保确实比前几年重视多了, 并不是为了承接产业转移什么都不顾。现在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 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比较在乎, 不像以前为了经济发展, 政府想怎么干老百姓都可以接受。”王普明说。

磷化工大省贵州重点发展的项目, 大都与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关。高硫煤清洁转化, 利用劣质煤发展精细煤化工产品, 磷矿高效开采, 中低品位磷矿/尾矿采选利用, 磷矿伴生氟/碘资源综合回收, 磷石膏、黄磷尾气及磷渣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都在2012版《目录》之列。

此外, 陕西的焦化副产品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 内蒙古的褐煤提质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青海的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甘肃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及制剂, 宁夏的环境友好型涂料、油墨、颜料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新疆的新型环保型涂料、染料、中间体、催化剂等, 都是受到鼓励的的绿色代表。

湖南衡阳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篇5

一、衡阳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1. 城市规模优势。

衡阳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 2010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420亿元, 总量稳居全省第四。财政总收入达113.33亿元, 跨入百亿元俱乐部。

2. 资源优势。

全国“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渔米之乡”的“三乡之地”;衡阳市劳动力成本低, 水、电、气、土地等充裕, 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同时, 衡阳有10多所大中专院校, 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已接近10万人;有民办教育机构700多所,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3. 地理区位优势。

衡阳的交通优势向来十分突出, 历代为南北要冲, 粤桂门户,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扼两广, 锁荆吴”, 是全国45个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2010年11月, 南岳机场建设项目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底, 武广高速建成通车, 衡阳作为其中重要一站, 经济将得到更快提升。

4. 老工业基地优势。

衡阳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实力比较强, 近年来培育了钢管材加工、输变电、有色金属冶炼、盐卤化工、汽车及零配件等重点产业。2010年, 衡阳央企对接由11家增加到16家, 一年之内实现富士康、欧姆龙、中国五矿、中建材等7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同时入驻, 极大地增强了衡阳的发展潜力。

5. 政策优势。

衡阳被国务院批准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 是湘南三市中唯一的一个地区。而湖南省为促进湘南地区的开发与开放, 也给予了衡阳较多优惠政策, 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等;近年来, 衡阳市为推进经济发展, 也推出了较多的引资优惠政策和产业政策, 吸引了较多外商前来投资。

(二) 劣势

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2010年衡阳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8.6∶45.5∶35.9, 本世纪初为30.9∶34.3∶34.8, 经过十年的发展, 第一产业比重才下降到20%以下,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45%以上, 第三产业仍旧徘徊35%左右。这既说明衡阳是个农业大市, 也说明衡阳的二三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挑战。衡阳在加快引进区域外工业项目的同时, 应促进自身工业与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

2. 城市经济外向度。

2007—2010年, 衡阳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如表1所示)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比率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可见, 衡阳市利用外资数量相对少, 且增长缓慢。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衡阳市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 汇率换算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每年年末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2010年, 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22.38亿美元, 占城市GDP的3.3%;2007年, 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15.04亿美元, 占城市GDP的5.0%。可见, 在外资的利用规模与比率上, 衡阳与长沙相差较远。

在外贸依存度上, 2010年衡阳进出口总额为7.88亿美元, 比2009年下降0.9%, 占城市GDP的3.67%;而2010年长沙进出口总额为60.8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47.9%, 占城市GDP的8.87%。可见, 无论在进出口绝对数还是相对比重上, 衡阳与长沙都相差较大[1]。

3. 加工贸易一直是衡阳市的一条“短腿”, 不仅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甚至与省内周边地市的差距也在拉大。

据统计, 2010年全国加工贸易额的比重平均约为40%, 江西、湖北约为25%, 湖南为12%, 而衡阳仅为10%左右。2010年衡阳实现加工贸易出口额0.65亿美元, 湖南加工贸易出口额为11.64亿美元, 衡阳占湖南的比重仅为5.6%。

4. 产业配套能力尚需提升。

衡阳的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 专业技术人才供应不足, 制度成本过高。同时, 现有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地理性较强, 专业化分工并不强, 企业之间互动和依赖性还比较差。

5. 观念与体制。

虽然衡阳历史悠久, 自古就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但是由于受儒家思想中一些消极因素影响, 贪图安逸、顺其自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不愿敢为人先, 习惯于现状, 甚至还更多的存在形而上学的思想和行为。

(三) 机遇

首先, 国家正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球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泛珠三角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衡阳正力争成为湘南三市 (衡阳、郴州、永州) 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领头羊”。其次, 衡阳除了享有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优惠政策, 也享有“3+5”城市群的优惠政策。最后, 衡阳面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目前, 衡阳已被国务院批准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 是湘南三市中唯一的一个地区。

(四) 威胁

首先, 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影响远未消除, 各国经济复苏不平衡, 贸易保护引发的贸易磨擦增多。其次, 衡阳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竞争,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 还包括国外 (如东南亚地区) 与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而在省内,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优势, 催生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集聚, 兄弟地市竞相发展的态势更加激烈。

二、战略举措

根据以上的优劣势与机遇威胁分析, 衡阳可采取以下战略举措。

1.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衡阳为湘南地区的重要一员, 而湘南地区作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结构互补的较为完整的城市经济区域, 应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才能避免内耗, 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协同发展。因而, 衡阳应主动与郴州、永州两市携手合作, 共同争取将湘南地区申报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和出口加工贸易示范区, 成为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衡阳应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中力量促进富士康、中兴通讯、欧姆龙等重大项目落地, 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重点优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打造衡变、衡钢等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

3.发展专业园区、增强园区承载力。

加快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 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协调解决园区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力推进服务业改革发展,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 加快物流中心建设, 为园区企业提供税收、融资、通关、检验便利。

4.提供转移企业的用工和人才保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不断延伸就业服务,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 如“富士康班”、“欧姆龙奖学金”等, 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衡创新创业[2]。同时, 积极借用外脑, 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 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开展紧密合作。

5.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品牌农业。

衡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粮、油、棉、猪、竹木、黄花、茶叶、席草等十大优势产业。但部分产业集中度不高, 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为实现与珠三角资源互补, 衡阳市应围绕打造“粤港澳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 重点发展蔬菜生产、油茶产业和规模养殖, 形成大宗农产品成片连带, 小宗农产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3]。

6.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1) 健全市场体系, 面向粤港澳,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双赢互利为前提, 建立健全与粤港澳互联互动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改革, 全面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壁垒, 创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技术、环保、市场准入、资质认证等方面与粤港澳接轨。 (2) 加快体制机制对接。大力创新体制机制, 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劳务、管理服务等方面, 加快与粤港澳对接、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4]。

参考文献

[1]郑贱成, 李鑫.衡阳在湘南城市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发展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2) :24-25.

[2]杨大庆.湖南株洲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5) :135-136.

[3]张自银.衡阳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 2011-02-23.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湖北,产业承接,农业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 近年来已经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 湖北省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 农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湖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湖北省如何认识自身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 抓住机遇制定发展战略,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环境优势

资源环境条件是吸引外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 既有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也有占全省国土面积80%的山地和丘陵, 不同的地形地势和光、热、水、土资源, 造就了湖北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年降水量为800—1200mm,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大, 为江汉平原千湖之省, 水资源总量1234亿立方米, 地表水体占全国第10位, 耕地亩均水资源2634立方米, 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还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 全省土地肥沃, 日照充足, 雨热同季, 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生态优良, 环境容量大, 拥有较多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 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产业集群, 能够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2、良好的区位优势

湖北地处中华腹地, 九省通衢, 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 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同时, 它还是进军内陆市场的“桥头堡”, 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市场中心, 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 可以辐射到广大的中部市场和内陆市场。湖北不仅能凭借这种区位优势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农业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而且能够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的产业, 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驱动型产业转移, 从而为国内外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良好的平台。

3、产业优势

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产业优势是影响产业承接的重要条件。湖北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农业省份, 有史以来就是著名的“中部粮仓”和“鱼米之乡”, 有“湖广熟, 天下足”的美称。“十一五”期间, 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 湖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生产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60%, 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 湖北具有年产2500万吨粮食、50万吨棉花、275万吨油料、250万吨猪肉和30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湖北大宗农产品在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生产在全国是第10位, 在中部是第4位, 其中水稻全国第4位, 中部第3位;棉花全国第5位, 中部第2位;油料全国第3位, 中部第2位, 其中油菜籽第1位;蔬菜全国第5位, 中部第2位, 淡水养殖第1位, 生猪出栏全国第10位, 中部第3位。湖北的水稻、水产、双低油菜和三元杂交猪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以上这些产业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湖北省农业的有效承接和进一步发展。

4、市场优势

湖北“独中得厚”, 市场发达, 人口众多, 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目前, 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简单的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多样化、方便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 对农产品等各类消费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将保持旺盛的需求, 从而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 全省拥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685个, 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17家, 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7家, 武汉等大中城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农副产品超市发展迅猛, 为农副产品货畅其流创造了极好的有利条件。因此湖北省农业在产业承接中不仅有内需强劲的市场优势, 而且有抢占中西部市场的优势。

5、科技优势

湖北是农业经济大省, 也是农业科技大省。湖北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 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科研基地, 在部分领域的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十五”以来, 省农科院共鉴定科研成果51项, 鉴定优良品种41个,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5项, 获得3项国家专利。不仅如此, 湖北省人才资源也比较丰富, 科技实力也较雄厚, 有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型、技能型和科型人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70个, 农业科技人才5000人, 其中涉农的中科院士8人。以上这些都为湖北省农业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特征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但仍以种植业为主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来, 无论是从湖北省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看, 还是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各具体产业部门的相对比重看, 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都是比较大的。根据表1可知, 从湖北省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相对地位来看, 2005年第一产业在湖北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6.6%, 2009年下降到13.8%, 平均每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从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看, 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与产业承接之前相比, 湖北省严重失衡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 农业内部结构逐步顺应社会消费需求, 不断提升, 逐步向相对合理化方向演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当前湖北农业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主, 湖北历年的种植业比重大都占50%以上, 比重明显偏高, 而林业、牧业、渔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见表2) 。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2、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加工企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

2005年, 湖北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为2303家, 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5家。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快, 到2010年, 全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类组织达到2.75万个, 比上年增加7%, 是2005年的2.0倍。其中, 产值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5600家, 比上年增加51%, 是2005年的2.4倍;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万个, 比上年增加41.6%;农产品专业市场737个, 与上年持平, 是2005年的1.7倍。一个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 数万个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群已初步形成, 湖北省加工企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

3、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

为了更积极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首批确立了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拿出10亿元的调度资金进行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到2010年底, 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 开发面积103.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30个, 从业人员19.33万人, 亿元以上项目96个;招商引资总额148.29亿元, 其中外商投资额5.59亿美元;农产品加工值1227.7亿元, 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实现销售收入1099.9亿元, 实现利税103.1亿元。先后涌现出东西湖食品加工工业园、宜昌市茶叶加工工业园区、荆州市粮食加工工业园、襄阳县粮油加工工业园、宜都市柑桔加工工业园、汉川市食品加工工业园、随州市香菇工业园等知名工业园区, 为湖北省农业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4、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农业产业带逐步形成

承接产业转移以来, 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按照“种植业抓板块, 畜牧业建小区, 水产业抓片带”的思路, 通过进一步整合、提高,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截至2008年底, 建成特色种植业板块3000万亩, 建畜禽养殖小区1200个, 建水产片带500万亩。初步建起了江汉平原的粮棉油和生猪、水产基地, 鄂北岗地的粮油基地, 鄂西的魔芋、茶柑基地, 鄂东的楠竹和桑蚕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食品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特种种植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先后形成了两江流域双低油菜、江汉平原优质稻米、武汉周边及沪蓉和京珠沿线商品蔬菜、江汉平原为主的淡水产品养殖及优质三元猪养殖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见表3) ,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湖北省农业的良性发展。

5、农业内涵不断拓展, 多功能农业产业体系初显端倪

承接产业转移以来, 湖北省先后开发新增了生态农业、生物能源、网上农业、数字化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 多功能农业产业体系初显端倪, 其中有些产业已有相当的基础,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武汉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在城区周边共建立989处以休闲观光为主的农家乐, 每年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 创收近13亿元, 带动了1.56万人就业, 极大地推动了武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构建高效农业经济体系

首先, 不断调整和优化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次, 加快调整湖北省农业内部结构, 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产业。要把传统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适当增加畜牧水产品种的生产, 推动畜、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 改变湖北省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主要提供初级产品、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再次, 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 拉长农业产业链。在抓好一般性初加工、单层加工的同时, 通过引进高新加工技术和国内外先进装备, 重点开发一批精深加工产品, 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加强省级乃至国内外的广泛联系, 大力发展有优势的农产品资源, 提高精加工水平, 挖掘地方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 形成高效、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同时,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延长农业产业链,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首先, 发展优势农产品, 壮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模推进”的原则,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优质三元猪、优质水产品、速生丰产林、柑桔、优质棉和优质专用小麦等9大优势产业和家禽、食用菌、蜂产品、魔芋、茶叶、烟叶、中药材、牛奶、板栗、蚕茧等10大特色产品, 制定实施农产品优势产业规划, 推动优势产品向最适宜区域集中, 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其次,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 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 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湖北省来说, 应重点发展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粮食深加工、“双低”油菜规模化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淡水产品深加工、牛奶乳制品和果蔬饮品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林纸和森工生产加工等八大生产加工板块上, 扶持其做大做强。再次, 加强农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 当务之急是搞好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的配套建设, 突出板块扶龙头, 突出龙头建板块, 真正做到大板块、大龙头、大品牌相配套, 一、二、三产业综合开发。

3、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

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要注重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不断开发新产品,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和绿色资源打造精品名牌,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同时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要发挥湖北省自身优势,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同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注重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 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三要加大农民的技术培训。注重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成人学校、文化技校等教育网络的作用, 加速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知识更新, 重点加强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运销、储藏保鲜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

4、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加大推动力度

一要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企业、银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 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同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二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国家信贷计划中农业贷款的比例,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增加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尤其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三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 鼓励商贸涉农企业发展“超对超”、“农人超”连锁配送, 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 确保货畅其流, 逐步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直销配送、信息网络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一体、城乡通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构建大生产、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5、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首先, 湖北省要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施的大好机遇,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不断提高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其次, 要加大投资引导力度, 使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新建或重建项目尽可能向园区集中, 实行集群发展, 实现产业和区域的规模效应。再次, 要加大对农产品工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 从而为农业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搭建高效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涂玮:论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地位——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1) .

[2]余胜伟: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形势发展报告[EB/OL].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网, http://www.hbagri.gov.cn/cyh/tabid/204/In-foID/22791/frtid/183/Default.aspx.

[3]肖明军:实施新时期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 .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7

三大举措驱动跨越

当前, 石化产业正处于世界能源结构发生转折、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炼油产业竞争加剧的复杂时期, 全球石化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特点。

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已跨上新的平台、站在新的起点上, 面对矛盾和挑战, 如何破解制约发展的因素、加快石化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呢?“去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这三大举措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是壮士断腕去产能。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石化行业发展的毒瘤, 尤其是传统化学品行业成了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如重点产品产能利用率:原油加工65.5%, 尿素企业71.1%, 烧碱行业78%, 聚氯乙烯行业69%;甲醇行业63%, 除草剂草甘膦42%。去产能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确定的总体要求, 落实好7项重点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 落实好印发全行业的《石化产业调结构促升级三年实施方案》明确的四大领域、12个行业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使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二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如果创新搞不上去, 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 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因此我们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均已发布, 石油化工行业将集中力量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和节能环保五大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组建一批公共创新平台。

三是绿色发展。7月初石化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石化行业绿色发展大会, 对石化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征求了意见, 倡议全行业走“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新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保障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提出了全行业减排和各行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确立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目标和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治理路线图。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石化行业的关键时期, 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肩负着带领中国石化产业由大到强的历史使命, 不仅要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 更要加大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力度, 加快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大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 共同打造石化产业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开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为产业转移搭建交流平台

今年以来, 中国化工报社围绕行业中心工作, 围绕企业核心业务, 进一步强化新闻舆论工作在经济工作主战场作战意识, 强化权威人士、企业家等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突出企业家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探索性地推出了企业家沙龙系列活动。同时, 通过报纸、杂志、网站、视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多媒体手段强化推广与传播, 扩大沙龙在行业和社会中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在渤海新区举办的这次沙龙, 是众多沙龙活动的一部分。

产业转移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8月3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要统筹优化产业布局, 全面启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 新建炼化项目全部进入石化基地, 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同时, 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 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 发展专用装备制造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化工企业搬迁究竟选址何方?产业转移该如何有效开展?哪些产业和区域值得投资?在我们的企业家沙龙上, 可以聆听到专家、园区管理者和企业家的意见。

没有升级的搬迁是失败的

中国城镇化史也是一部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史。对于企业来说, 搬迁一定要伴随着升级, 没有升级的搬迁注定是失败的。企业要开展诊断工作, 提升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竞争力为依据, 推进产业优胜劣汰;把握市场机遇, 发展高端产品;扩大对外合作, 促进多元投资。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将多个产品 (产业) , 或依据产业类型, 或依据地域, 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划分, 确定最具竞争力的战略业务或核心产业, 并对核心产业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部分化工园区存在与周边环境敏感点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情况, 甚至有园中村的情况。近些年, 化工园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都很快, 化工园区规划和城市规划都在不断修编过程中, 但是在实施层面冲突较多, 例如规划搬迁的居民点久拖不搬, 规划作为绿化隔离带的区域演变成向园区提供社会服务的违章建筑区, 带来安全隐患。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有关要求和措施。工信部近期正式启动编制京津冀地区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 并提出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和实施进度要求。

“十三五”时期, 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战略以优化石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化工、发展化工新材料、推进化工新能源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产业体系高效化、产业布局集约化、节能环保生态化、科技创新集成化将是主要发展路径, 以企业结构体制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 推动我国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到2020年奠定我国升级为石化化工产业强国的基础。

石化行业全行业都要加大创新力度, 拓展技术和低碳资源合作渠道, 发展绿色产品和高端产品。全球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正向高端化和特种化方向发展, 发展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和技术, 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从以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高端化工产品方向转变。具体来说, 就是发展清洁能源、提高低碳原料如天然气、轻烃等的应用比例;发展高端专用树脂、特殊功能的工程塑料、功能膜材料、特种纤维、新型绿色专用化学品、高效肥料和低残留农药等。

科学有序实现转移

化工产业转移的首要问题就是转移到哪里去, 我认为一要按规划实现转移。二要向有环境容量的地方转移。如果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排到全国后10位了, 那么有新排放的项目就应该不批。三要向有发展空间的地方转移。有空间的地方才能建起新区, 不能完全依靠拆迁来建设。四是要向有产业基础的地方转移。化工企业的产业链以及安全问题很重要, 在产业转移中应该对此加以考虑。

渤海新区所辖一市四区, 即黄骅市、临港开发区、港城区、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 面积2400平方千米。地处环京津、环渤海中心地带的沧州渤海新区, 既面临河北沿海率先发展的难得机遇, 更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千载良机, 港口、区位、交通、空间、产业、政策等六大优势加速转化, 迎来大发展、快发展的“黄金期”。

譬如港口优势, 下辖的黄骅港是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 现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跃居中国第一能源大港。北京、湖北、吉林等地的企业都在考虑向这边转移。区位优势, 渤海新区距北京只有220千米, 与天津“零距离”,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是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空间优势, 我们的土地不是农用土地, 不用转指标, 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产业优势, 初步形成了以炼油为龙头, 以大型合成材料、盐化工、精细化工、炼化一体化为主导, 以中海油等央企和地方炼油企业为主体, 上下游互动循环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 渤海新区将重点打造以炼油、乙烯、芳烃为龙头, 以精细化工为重点, 以煤化、盐化相协同的“三化合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向有容量有潜力园区转移

目前我们在河北衡水有一个下属企业, 这是一家有待入园, 同时又要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在充分了解渤海新区后, 我们的工作小组正在协调相关的入园手续, 进展顺利。另外, 我们还要协调跨市区的能源指标。现在对渤海新区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我们的信心也更强, 将加快入园工作。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李泽之

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提供航天煤气化气体、专利专有设备、工程设备、总承包等。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 我们现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供应工业气体。我们在提供服务的同时, 也非常关注行业投资发展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 未来我们在继续提供1000吨级和2000吨级气化炉的基础上, 还将发展2500吨级的气化炉, 着力实现气化炉大型化, 把煤化工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参加这样的沙龙, 受益匪浅。渤海新区在产业转移上有很大的优势, 我们对这里有信心, 而且之前也做过了调研, 今天通过交流, 更加增强了我们在渤海新区投资的信心。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新安

利民股份是一家农用杀菌剂制造企业, 位列中国农药企业50强。此次沙龙活动的专家发言, 高屋建瓴、客观详实, 从战略的高度让我们了解到化工行业整体发展的态势及政策导向。利民股份发展至今, 也有一些新的思考与转型发展需求。参加今天会议后感觉渤海新区地域、环境等特征非常适合化工行业发展, 我们期望有机会能在此地合作发展。

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贾邦泽

我们的子公司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 目前就在渤海新区内。我们企业今年总体发展还是比较不错的, 目前固定资产是90亿元左右, 净资产是70亿元。老话说宝地养人, 其实宝地更养企业, 临港公司在渤海新区逐步发展壮大, 实现了从基础化工到农药的发展。我们会不断增大在临港园区的投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经济运行处处长范敏

渤海新区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在全行业进行宣传。另外, 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当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政策层面的问题, 此方面我们联合会可以做很多的工作, 希望和园区能有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韩振飞

我们是为园区企业提供工程设计和建设服务的工程公司。这次参加沙龙有两点体会:一是园区的基础条件对吸引企业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企业对园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外, 还考虑包括环境容量、原材料供应和产业链耦合等的园区综合能力。全国部分园区的发展受到限制, 而渤海新区在土地、资源、交通、环境、发展空间和成熟度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建议重点引入支柱型石化产业, 加速推进发展。二是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角度来说, 无论是产业的升级还是产业链的延伸, 我们的工业4.0和两化融合步伐都要加快。石化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改造和升级是大势所趋, 希望引起行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宁波工程公司作为综合甲级资质的工程公司, 已经在工程设计的数字化交付方面进行了探索, 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可与企业和园区进一步探讨。

巨化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规划管理王志强

巨化是成立于1958年的老企业, 我们的核心产品是氟化物, 其他还包括基础化工、盐化工、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等。“十二五”期间, 巨化淘汰了27套老装置。“十三五”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向四新产业转移: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和新用途。临港园区和巨化有很多合作机遇。

沧州大化有限公司聚海分公司党委书记韩化成

我们是最早进入化工园区的企业之一,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去产能、抓创新、上下游产品连接、产业延伸的环境下, 今天的沙龙对我们很有启发性。二是渤海新区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对园区所有企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园区各级部门服务意识非常强。我们集团公司2015年处在一个最艰难的阶段, 集团公司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 到今年6月才实现了盈利。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峰

我们是一家煤化工公司, 沧州旭阳化工是旭阳的第四个生产基地, 选择临港化工园区也是经过六七年的深思熟虑。我认为这个园区非常适合搞化工产业, 整个河北省搞重化工工业最合适的就是这里和唐山, 而渤海新区的机会可能更好一些。旭阳自己也做了一个5年规划, 希望利用5年的时间形成一个除了焦化之外的第二个支柱行业。今天的沙龙, 对旭阳下一步怎么走以及第二个支柱行业做什么有非常大的启发。

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清江

河北鑫海集团是一个炼油企业, 也是渤海新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今年能够实现利税3亿~4亿元。渤海新区这地方可以说是人好、地旺、发展前景广, 非常适合化工企业在这里发展。

唐山三友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项目主管鲍雷雷

唐山三友集团是全国制造业500强, 国内纯碱、化纤行业排头兵, 在行业内首创了“两碱一化”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篇8

如今, 国内掀起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湘南地区既面临着重大历史契机, 又存在极大的挑战。一方面, 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湖南的一项光荣任务, 更是湖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开放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 建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有利于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新需要;有利于“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的建设, 通过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和比较优势, 创建“两型”引领、绿色承接、创新发展的新模型, 加快湖南地区现代化、科学化的产业体系构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湖南与珠三角等地区建立更高更深层次的分工与对话, 加强湖南与这些产业需要转移地区的联系, 为跨区域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支撑;有利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流动与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优势和中西部的资源、劳动力优势, 促进东中西部形成互动良性、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显然, 杨凤鸣、陈建衡、赵少平、陈国生、彭文武和肖璨等六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这一研究对于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前景, 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是本书利用SWOT分析工具揭示大湘南示范区吸引投资、承接转移产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分析了湘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存在的产业梯度差异, 为大湘南三市政府制订承接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撑, 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二是本书从泛珠江三角地区产业互动这一大背景出发, 讨论“大湘南”地区的产业定位及其空间布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比较优势、绩效与风险基础上, 结合对“大湘南”地区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的性质、任务和实现途径的探讨, 提出“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承接产业、承接方式、空间布局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三是区分了“大湘南”地区内部的地区间发展差异, 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经济发展潜力。进而阐述处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地区, 在“大湘南”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战略格局中各自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以及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差异化策略。这在理论上与以往研究习惯于把“大湘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并笼统地讨论其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策略在视角上形成了明显区分。

总之, 《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一书结构严谨, 相关内容全面, 脉络清楚, 思路明晰, 语言通俗易懂, 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理论应用上既反映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 又要求这些理论和基本原理得到较普遍的公认, 注重新颖、权威;方法实用, 与实际结合紧密, 操作性强, 相信能够为当前是中国产业转移提供科学指导、理论支持与经验借鉴。

上一篇:核电装备制造下一篇:Flash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