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2024-10-17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通用5篇)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篇1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

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合财企[2011]532号

各相关单位、企业:

根据市政府《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11]53号),为规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合肥市财政局 合肥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合肥市商务局 合肥市旅游局 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合肥市民政局 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合政[2011]53号)(以下简称《政策》)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政策》所称新引进企业,是指从本市区域外新引进的企业;新设立企业不包括企业分立、改组、扩建、搬迁、转产、合并后继续经营,或者吸收新成员、改变隶属关系、改变企业名称等。具体企业须经市财政局会同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招商局等部门认定。

第三条 《政策》第1、75条所称高管人员,是指副总(含副总)以上管理人员,金融业的高管人员的认定需由行业主管部门批复。

第四条 《政策》第14、15条所称国内外知名企业,是指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具体企业须经市招商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认定。

第五条 《政策》第18条,企业计算税收留成奖励,在2009年纳税必须为完整。企业2010年为第一次完整纳税的,以当年税收作为基数。

第六条 《政策》第21条所称大型商业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会展场馆、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商业街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设施。具体标准参照商务部《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第七条 《政策》第22条所指称号是由商务部、省商务厅或由其授权机构正式授予的示范社区(特色商业示范街区)的称号。

第八条 《政策》第24条所称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是指进入世界500强、中国连锁百强或拥有区域性知名品牌的商业零售企业。

第九条 《政策》第26条所称符合标准要求的配送中心和“农家店”,是指符合合肥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验收要求的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具体项目须经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组织验收和认定。

第十条 《政策》第41条新建、扩建(或租赁经营)床位数50张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开始运行时,应向市民政局报送运行材料进行备案,残疾人养老、服务机构,开始运行时,应向残联报送材料进行备案。

民办养老机构(50张床位以上、集中居住)正常运行第2年起,入住率在60%以上的,按实际入住数,自行向市民政局报送运营报表材料。

第十一条 《政策》所称的服务外包企业和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是指经市商务局认定并在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注册的企业。

第十二条 《政策》第48条所称的服务外包业务额、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排名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排名为准。

第十三条 《政策》第55条所称的世界500强以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发布的名单为准;全球外包100强以“外包专业化国际联合会(IAOP)”每年发布的名单为准;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以国家工信部每年发布的名单为准。

第十四条 《政策》第56条所称的“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和“中国100强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是指由国家商务部委托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一年一度评选出的领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第十五条 《政策》第58条所称文化娱乐企业包括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和新媒体产业内容的企业;所称投资额包括现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知识产权作价投资。

第十六条 申报兑现政策的地点和时间

(一)申报地点

按照“大厅申报,窗口受理”的原则,申请兑现政策的企业和单位,按规定向市相关部门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申报。

1.金融业向市金融办申报;

2.总部经济、中介服务业、物流业、商贸服务业、会展业、酒店及餐饮业中早餐工程部分、餐饮店晋级、服务外包业、电子商务向市商务局申报,由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申报企业所属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审核;

3.酒店晋级、绿色饭店奖励、旅游业向市旅游局申报;

4.社会养老服务业向市民政局申报;

5.残疾人托养、服务向市残联申报;

6.文化产业向市文广新局申报;

7.体育产业向市体育局申报;

8.物业服务向市房产局申报;

9.教育事业向市教育局申报;

1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免除、奖励向市建委申报;

11.其它政策统一向市财政局申报,由市财政局根据申报兑现的具体政策,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审核。

12.项目用地向市国土资源局申报。

(二)申报时间

1、下列补贴、奖励按季申报:

(1)金融业中企业上市奖励;

(2)标准化菜市场、“农家店”及会展业的展位补贴,早餐工程奖励;

(3)养老福利机构的床位补贴;

(4)新晋级的星级酒店、餐饮店,旅游业中全国百强社、A级旅游风景区和投资旅游景区建设及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新获得国家或省级商标、名牌及老字号奖励;

(5)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文化产业园区奖励;

(6)在肥企业投资影视、广播剧作品播出奖励、原创影视动画播出奖励、动漫原创作品获国家及省级重大奖项奖励、网游研发企业原创游戏上线运营奖励;

(7)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费用奖励,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和中国100强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奖励,以及世界500强、全球外包100强、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的一次性开业奖励;

(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免除、奖励。

按季申报的,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10日前报送申报材料。

2、其他奖励政策均实行按申报。

(1)申报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等额资金奖励的,申报时间为次年6月底前报送申报材料;

(2)其他于次年3月底前报送申报材料。

第十七条 申报材料

申报财政补贴和奖励的企业(单位),须将申请报告、申请表(详见附件1~9)及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两份,向部门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申报。

(一)申报税收地方留成奖励(补助)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企业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政策规定的税种缴纳凭证(复印件),申报税收增量部分奖励的企业(单位),须同时提供经税务部门核实的基数年各税种税收缴纳凭证(复印件);

4.申报个人所得税补助的,应提供企业副总经理以上人员名单,以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金融业高管个税奖励申请需提供行业主管部门的开业批复和高管任命文件。

(二)申报担保机构奖励(补偿)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上融资性担保业务清单;

3、上各项完税凭证复印件;

4、上财务报表。

(三)申报企业上市奖励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企业相关完税凭证复印件;

3、辅导报备证明材料、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构上市申请受理函;

4、申报发行费用补贴的,需提供招股说明书、经审计的费用报告及相关凭证、证明资料;

5、申请募集资金奖励的,需提供招股说明书、已投资证明。

(四)申报再生资源经营、旅游景区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等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合同、协议,建设进度情况说明及资金支付凭证、发票;

5.已完工的项目,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项目竣工决算报告。

6.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需提供会计师事务所的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报告,报告附件要包含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原始单据复印件、合同及相关产权证明资料。

(五)申报会展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举办会展企业的法人资格有效证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等复印件);

3.举办展会的相关证明材料(举办展会批复、展会场地租赁合同、展会组织实施方案等)。

(六)申报标准化菜市场、新增家政连锁店、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新增早餐连锁网点、早餐美食街(市场)、省级以上老字号早餐店、早餐示范店、早餐车等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菜市场、家政店、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早餐美食街(市场)、早餐店经营面积证明材料;

4.标准化菜场、主食加工配送中心须提供规划(土地)部门的批准文件和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项目的施工图纸及验收报告;

5.早餐车需提供相关部门批准文件。

6.家政店需提供区商务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

(七)申报办公用房租金、养老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床位、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费用、文化产业存量房租金等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办公用房租赁合同以及租金支付凭证;

4.社会福利机构证书、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卫生许可证书、消防合格证书等证书复印件,养老社会福利机构场所的证明文件(房屋租赁合同或自建房屋资料需加盖县区民政部门公章);

5.残疾人托养另需提供残疾人托养、康复、培训机构的法人资格有效证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民办非企业登记证等原件、复印件)。

(八)申报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费用奖励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获得服务外包国际认证证书(复印件);

4.企业与相关国际认证评估顾问公司签订的合同协议复印件;

5.企业缴纳认证费用凭证的复印件(包括认证费用发票和相对应的银行出具的支付凭证)。

(九)申报软件产品出口奖励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上软件出口合同登记证书和银行外汇兑换水单(复印件);

(十)申报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应提供如下材料:

1.服务外包企业: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录用人员身份证明及大专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

(4)被录用人员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复印件),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5)企业上服务外包业务合同及执行情况清单及相关凭证复印件(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数据为准);

(6)其他需要提交的关材料。

已获得国家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不需提供以上(3)至(5)项材料。

2.已获得国家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有关部门提供的依法从业资格证明;

(3)被培训人员与我市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1年以上劳动合同;

(4)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十一)申报呼叫中心坐席硬件投入资助的应提供如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所在区域商务部门关于其实际入驻席位数的证明文件。(实际入驻席位数是指具备开展呼叫业务硬件条件、相关硬件设备付款凭证齐备的席位数);

(4)企业经营场地的产权证书或租赁合同(协议)复印件、设备付款凭证复印件;

(5)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十二)租用服务外包通信网络数据专线资助、开拓市场资助、境外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支持的应提供如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上服务外包业务合同及执行情况清单及相关凭证复印件(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数据为准)。

(4)企业与国际或国内通信、网络数据专线提供方签订的线路使用合同(协议)复印件、企业使用专线费用发票和相关付款凭证复印件;参加相关展会活动市级以上的正式通知、邀请函等文件以及实际发生费用凭证复印件;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的证明和相关费用凭证等。

(5)其他相关材料。

(十三)申请世界500强、全球外包100强、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的一次性开业奖励的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3)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金到位验资报告;

(4)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十四)申请新成立或新落户服务外包企业离岸业务奖励的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一年内服务外包业务合同及执行情况清单及相关凭证复印件(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数据为准);

(4)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十五)申报文化企业、动漫企业销售收入奖励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

(十六)申报影视、广播剧作品播出奖励、原创影视动画获奖、播出、原创游戏上线运营奖励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

2.营业执照、安徽省版权登记证明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3.市级以上电视台播出证明;

4.播出单位资金到账证明复印件;

5.作品获奖证明材料;

6.网游作品版权登记、版号及上线运营证明复印件;

7.动漫作品或网游作品二维或三维(2D或3D)证明复印件;

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十七)申报相关商标、名牌、星级酒店、钻级餐饮店、商业示范社区(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全国百强旅行社、优秀物业服务社区(企业)等其它一次性奖励的应提供申请报告、申请表和获奖(晋级)证明等材料。

第十八条 企业(单位)申报材料齐全后,市有关主管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会同市财政局审结,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凡申报兑现政策的企业(单位),应在规定申报时间内报送申报材料。逾期未申报的,视为其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第二十条 已享受《政策》规定的有关用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税收奖励政策的有关企业(单位),市房产、国土部门应在权利证书上注记限定条件,企业(单位)不得在享受政策后违反限定条件。否则,市房产、土地部门不予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市财政部门全额追回减免费用和补贴、奖励资金。

第二十一条 企业(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弄虚作假,套取补贴、奖励资金的,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追回补贴、奖励资金,五年内取消申报市级财政补助和奖励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附件:

1、企业(拟)上市奖励申请表

2、服务业财政补贴及一次性奖励申请表

3、服务业税收奖励申请表

4、标准化菜市场项目补贴申请表

5、会展补助申请表

6、会展业全年一次性奖励申请表

7、早餐工程项目补贴申请表

8、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机构)人才培训资金申请表

9、社会养老福利机构一次性财政补贴申请表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篇2

合政〔2011〕51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

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修订后的《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2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9.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鼓励小企业加快发展

10.支持小企业加快发展。对当年新增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给予企业10万元一次性奖励。

11.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对由市政府推介的小型工业企业,实行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政策。凡企业当年上缴各项税收比上年增长10%(含10%)以上的,给予当年新发生贷款利息金额50%的财政贴息,并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费按担保额1%给予补贴。

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商业银行、融资租赁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的合法融资产品。同一企业贷款利息和担保费补贴金额,不超过该企业当年上缴的各项税收总额市级留成部分。

五、鼓励“两化融合”和建设品牌示范企业

12.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鼓励工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在项目竣工投产纳税后,给予仪器设备投资额5%的补助,并给予企业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13.推进品牌示范企业建设。对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六、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

14.为鼓励开发区、县区产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建设符合规划、用地条件的多层标准化厂房,实行以奖代补。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七、其它

15.投资补助政策兑现的资金,由市与企业纳税地所在县、区共同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市辖四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级统一兑现,资金由市财政与区财政结算。三县范围内企业,由市与县分别兑现。

小型工业企业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政策兑现的资金,属市辖四区和三大开发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与各区按共享税分成比例分别承担,市级统一兑现,资金由市财政与区财政结算。三县参照本政策执行,政策兑现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承担。

奖励政策涉及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市与县、区按现行分税制比例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16.申请上述政策的企业或单位,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经信委窗口统一申报受理。属投资补助的项目,按季度申报,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市经信委、财政局、审计局和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2周内一次性审结,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市政府批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相关企业或单位。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篇3

苏财教〔2008〕19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8]37号,以下简称《政策》)规定和我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 国际服务外包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向境外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等服务外包业务。

信息技术外包(ITO)是指企业向外部寻求并获得全部或部 分信息技术类的服务。包括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和基础技术等服务。

业务流程外包(BPO)是指企业将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 流程委托给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由其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知识流程外包(KPO)是指利用书籍、数据库、专家、新闻、电话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作为决策的借鉴,包括商业与市场、金融与保险研究,数据分析和管理,市场进入与联合风险投资,战略投资、采购投标和行业及公司的分析研究,语言服务和供应商谈判等服务。

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具体范围和类别,由省外经贸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实际每年对外公开发布一次。

第三条 成长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是指当年向境外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在100-1000万美元之间,增幅超过30% 的企业;重点骨干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是指当年向境外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基地型、龙头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是指从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且上年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第四条 省财政设立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全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该专项资金使用的原则是:择优扶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第二章 对企业的认定

第五条 享受《政策》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且注册地及主要工作场所在江苏境内;(二)具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 70%以上;(三)主要从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且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含承接中国境内跨国公司、国内百强企业服务外包业务收入,下同)不低于企业当年总收入的70%,承接中国境内跨国公司、国内百强企业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折算成美元计算;(四)企业已取得一项与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有关的国际资质认证;(五)企业已按国家和省规定要求填报有关业务统计数据和信息。

(六)近三年无违规违纪行为。(七)无拖欠政府性资金的情况。

享受《政策》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进行认定,并对外公布。

第六条 成长型、重点骨干型和新设立或并购重组的基地型、龙头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以及中国境内跨国公司名单,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国家及省统计、调查资料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其中:属于高新技术服务外包企业的,由省科技厅会同省外经贸厅、财政厅按国家在苏州工业园区试点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属于软件外包企业的,由省信息产业厅按国家软件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国内百强企业名单由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调查资料确定。上述企业名单的认定或确定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第三章 对企业的扶持 第七条 各级政府对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而给予的奖励均在经营终了后次年兑现。

第八条 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负高于15%部分,企业申请政府奖励的,需在每年的4月底前,向注册地同级外经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以下材料:

1、申请奖励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具有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无保留意见的最近两 个会计报告;

4、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复印件。

第九条 对全省国际服务外包收入排名前20位的成长型企业,奖励标准和申请办法如下:(一)奖励标准。

1、上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含,下同),不到300万美元,且增幅超过30%(含,下同)不到100%的,奖励50万元;增幅超过100%的,奖励60万元。

上年收入300万美元以上,不到600万美元,且增幅超过30% 不到80%的,奖励70万元;增幅超过80%的,奖励80万元。上年收入600万美元以上,不到1000万美元,且增幅超过30%不到50%的,奖励90万元;增幅超过50%的,奖励100万元。

(二)申请办法。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每年4月底前,需向注册地外经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以下材料:

1、申请奖励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具有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无保留意见的最近两 个会计报告。第十条 对全省重点骨干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奖励标准和申请办法如下:(一)奖励标准。

1、上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含,下同),不到2000万美元的,奖励100万元;二上年收入2000万美元以上,不到3000万美元的,奖励150 万元;1上年收入300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200万元。

(二)申请办法。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每年4月底前,需向注册地外经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以下材料:

1、申请奖励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具有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无保留意见的上 会计报告。第十一条 新设立或并购重组的基地型、龙头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设立或并购重组后,每年上缴地方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的部分(剔除已奖励给企业的税负高于15%的企 业所得税部分),给予50%的奖励。

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需在每年的4月底前,向注册地外经 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以下材料:

1、申请奖励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具有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无保留意见的最近两 个会计报告;

4、最近两个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复印 件。第十二条 对上述第八条至第十一条所需奖励资金,营业税部分的奖励由市县财政负担,其它部分的奖励由省和市县财政各负担50%。其中在省国税局(地税局)直属局注册的企业,所需奖励资金由省财政全额负担。

第十三条 《政策》第11条规定的国际通讯专线是指当地通讯经营企业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境外业务而提供的数据、信息传输专用通道。

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通讯专线费用补贴的,应于每年4月底前,向注册地外经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如下材料:

1、申请补贴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上年实际使用并经当地通讯经营企业确认的国际通讯专线费用发票(收据)影印件。

第十四条 《政策》第12条规定的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包括: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信息安全管理(IS027001 / BS7799)、IT服务管理(IS02000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等。上述国际资质认证的维护费,每项由省财政补助15万元,且每项只能享受一次。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资质认证维护费补助的,应于每年4月底前,向注册地外经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报如下材料:

1、申请补助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相关国际资质证书复印件;

4、国际资质认证机构出具的维护费凭据及支付凭证复印 件。第十五条 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境外设立科研机构及研发、接单中心投资政府补助的,应于每年4月底前,向注册地外经贸、财政部门申请,并附报如下材料:

1、申请补助的书面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能够证明上年在境外实际投资的凭据复印件。

第十六条 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获得受理的重大国内发明专利以及向国外申请的专利,执行《江苏省省级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苏财教[2006]195号)。第十七条 上述应由省级财政负担的奖励、补贴或补助资金,市县外经贸局会同市县财政局进行认真初审,并于每年5 月底前将初审后的分项资金汇总表及申请的具体材料报省外经贸厅、财政厅。省外经贸厅会同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请相关专家评审后,经公示无异议,由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资金。

第四章 对个人的激励

第十八条 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境外主要接单人是指年接单量在20万美元以上人员;信息技术外包的技术领军人员是指项目的唯一技术核心,且人数不超过企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对按《政策》规定给予上述主要接单人和技术领军人员个人所得税支出的补助资金由纳税人纳税地的同级财政负担。具体补助办法由市、县财政局制定。

第五章 对市县政府的奖励和补助

第十九条 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区是指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认定的国家优先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的城市和区域;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区是指由省外经贸厅、信息产业厅、科技厅联合认定的省优先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的城市和区域。省对基地城市和示范区建设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分别由基地城市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在认定公布后,通过所属市、县财 政局向省财政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如下材料:

1、市、县财政局的书面申请报告;

2、国家或省有关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或示范区的文件;第二十条《政策》第9条规定的公共平台和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指设在基地城市和示范区内,为区域内所有国际服务外包 企业都可以使用或受益的项目。其中:公共平台是指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提供基于技术研发、质量保证、测试、演示、验证、专业认证、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为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人才库管理、跨国实习就业、人才外包、高端人才咨询等公共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公共平台提供支撑的数据储存、信息传输、电力保障等公用设施。省对上述项目购置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贷款利息50%部分,分别由基地城市或示范区的贷款单位于每年的4月底前,通过所属市、县财政局向省财政厅申请补贴,并提供如下材料:

1、市、县财政局的书面申请报告;

2、公共平台的设立文件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批准文件;

3、贷款单位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及贷款利息支付凭证复印件。第二十一条 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中心是指:由基地城市或 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在国家级、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区设立的,为本地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协调、咨询和服务的机构。设立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中心的,省一次性给予50 万元的资助,分别由基地城市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所属市、县财政局向省财政厅书面申请,并附报当地政府批准设立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中心的文件。第二十二条 省财政厅收到市、县财政局的上述申请报告 后,按规定下达专项资金。

第六章 对有关部门和培训基地的补贴

第二十三条 《政策》第10条规定的商务会展包括省政府直接举办和经省政府批准,省有关部门承办的境内外国际服务外包招商和促进活动;其公共费用是指摊位费、场租费和广告宣传费,不含人员的差旅费等出国费用。会展活动结束后,牵头布展的部门及时向省财政厅申请,并提供会展活动中签订的全部合同和公共费用的发票或收据复印件。省财政厅审核后按程序拨付资金。第二十四条 省国际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应设立在大专院 校、技师学院及各类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中,包括培训资源和机构比较集中的服务外包示范区、具备较高培训能力和水平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等。设立在大专院校的培训基地,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教育厅认定;设立在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劳动保障厅认定;设立在服务外包示范区、跨国公司和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的培训基地由省外经贸厅认定。经认定的培训基地向社会公布。

(一)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实施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且每期培训时间不低于三个月的,可申请省级人才培训补贴。补贴的标准为:以劳动合同签订率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依据,与 用人单位签订1年期限劳动合同的,每人补贴3000元;与用人单位签订2年期限劳动合同的,每人补贴4000元;与用人单位签订 3年期限以上劳动合同的,每人补贴5000元。

(二)培训基地应在每年年初将培训计划报省外经贸厅、财政厅和参与认定的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向省财政厅申请上 的补贴,并附报受训合格人员花名册和经确认的就业人员与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所签1年以上劳动合同复印件。省财政厅会同省外经贸厅每年集中审核一次,在次年上半年按就业人数核拨培训补贴。第二十五条 省知识产权局培训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知识产 权工程师所需的培训费用(不含学员的食宿费),由省级财政 补贴50%。

省知识产权局应在每年年初将培训计划报省财政厅、外经贸厅备案,并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内,向省财政厅提出书面申请,附报培训费用的预、决算和受训人员费用收取情况。省财政厅审核后应及时拨付培训补贴。

第二十六条 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成立后,省财政给予一次性30万元开办费补助,由协会直接向省财政厅书面申请,并附省民政厅的社团批准文件、协会章程和第一次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省财政厅收到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的申请报告并审核后,核拨开办费补助。第七章 立项与用工

第二十七条 在省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指南编制中,将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服务技术、系统集成等服务外包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列为支持方向,同等条件下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的自主创新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第二十八条 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部分岗位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参照国家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试点办法,由江苏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按《关于加强对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管理的通知}》(苏劳社劳薪[2006] 16号)规定审批。第八章 统计考核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省外经贸厅会同省统计局制定全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统计报告制度,及时统计报告域内企业的发展总量、速度和质量等情况。

第三十条 省外经贸厅会同省财政厅按省政府授权对市县国际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考核,根据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提出奖励名单,报省政府审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缴纳税收和吸纳就业人员等国际服务外 包业的发展情况。具体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二)考核方法。每年上半年,由省外经贸厅会同省财政厅在抽查核实各市县上报的上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报表基础上,按设计的指标和分值进行打分,分别对市、县排名。

(三)奖励办法。每年全省省辖市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县(市)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提请省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并对获奖的省辖市分别 奖励4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对获奖的县(市)分别奖励 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四)奖金的核拨与使用。省财政厅在省政府通报发出后下达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

第三十一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外经贸厅建立项目资金绩效 评价制度,采取不定期形式对资金的使用跟踪问效,检查考核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组织管理水平、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和财务信息质量等内容,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处理。省外经贸厅、财政厅每年向省政府专题报告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上报的所有申报材料必须真 实、清晰、规范、完整,复印的票据一律加盖本单位公章。第九章 附则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篇4

关于印发《合肥高新区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

工委、管委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合肥高新区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经2012年第5次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产业政策△通知

抄送: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2012年5月29日印发共印40份

合肥高新区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新兴产业

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为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合肥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根据省、市相关政策,结合合肥高新区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鼓励发明创造及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1.强化知识产权意识,鼓励发明创造。区内企事业单位获得的知识产权每件按以下标准予以补贴:国内发明专利受理2000元、授权3000元,国外发明专利授权30000元,其中通过PCT体系申请国外专利进入国家阶段先资助10000元(同一专利最多资助两个国家或地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3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00元;外观专利授权500元;软件著作权授权500元。以上资助每家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转让发明专利权给园区企业产业化,给予转让方每件3000元、受让方每件2000元的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10万元。

3.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创新创业。在孵企业租用省级以上孵化器生产研发用房的,按实际租用面积且最多不超过200 m,第一年按每月10元/ m的标准、第二年按每月5元/ m的标准给予房租补贴。

222

2二、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做大做强科技型企业。对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以下简称“培育企业”),且科研经费投入、知识产权产出、高企认定等指标符合要求的,给予以下分类支持措施:

4.培育企业当年销售收入实现35%以上增长的,按其收入增长额的1%给予奖励。培育企业培育期内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以上奖励金额不超过企业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

5.培育企业当年获得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财政部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和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省科技厅火炬计划项目,按拨款资金的10%配套资助,以上配套资助每家最高不超过20万元。

6.培育企业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奖励30万元;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奖励20万元;主持制定行业标准的,奖励10万元;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行业标准的,奖励5万元。以上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30万元。

7.培育企业投保以下科技保险险种按企业实际支出保

费的50%补贴: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高管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和特殊人员团体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责任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专利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投资损失保险、高新技术企业特殊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和特殊人员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其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补贴对象由区环保部门审核确定。以上补贴每家最高不超过10万元。

8.鼓励培育企业在证券公司指导下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系统)挂牌,对改制和挂牌费用按以下标准奖励:企业通过具有主办券商资格的中介机构完成股份制改造,给予30万元奖励;通过主办券商内核,给予30万元奖励;在“新三板”系统挂牌,给予10万元奖励。

三、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和激励措施

9.留学人员来高新区创办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项目的,给予5-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租用省级以上孵化器研发和生产用房的,按实际租用面积且最多不超过200 m,三年内提供最高每月25元/m的房租补贴。

10.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高新区创业,根据项目需要,在42

2高新区租用1000平方米以内工作场所和100平方米以内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房租或提供租金补贴,企业所缴纳税收高新区实得部分,自注册之日起前两年全额奖励,以后三年减半奖励。

11.国家“千人计划”及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人才创办的企业,经认定后分别奖励创办企业100万元和50万元。要求创业人才是企业的主要股东且占公司股份不低于30%,且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企业实收资本的50%。

12.每年从科技创新产业化专项基金安排3000万元,作为有偿资金滚动使用,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高端人才创办企业,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四、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落户

鼓励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注册落户高新区,努力形成股权投资基金业的集聚区。在高新区新注册并按程序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资本(出资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出资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的,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3.在高新区“一中心、三基地”租用办公用房,按实际租用面积且最多不超过200 m,房租按最高每月25元/m标准,前两年全额补贴,以后三年减半补贴。

14.股权投资基金自然人有限合伙人自获利年度起,所

2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高新区实得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以后三年减半奖励。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自获利年度起,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高新区实得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以后三年减半奖励。

15.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自缴纳第一笔营业税之日起,所缴纳的营业税高新区实得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以后三年减半奖励。

16.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高管人员,年薪在人民币12万元以上的,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高新区实得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以后三年减半奖励。

五、附则

17.本政策支持的企业,工商、税务、统计关系均需在合肥高新区。本政策与其他财政奖补政策不重复享受。

18.属于重大项目的,实行“一事一议”制度。

19.本政策由区科技局会同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 篇5

范区发展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第三十五号《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已经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

(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以及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江南和江北两个集中区(以下简称省直管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活动。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示范区的专项规划、示范区内市、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制定和修改,应当符合《示范区规划》。

第四条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坚持科学布局、有序承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自主创新,促进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示范区建设应当采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对示范区建设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其设立的办事机构承担日常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是示范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履行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职责。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支持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和跨区域发展。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快集中区建设;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快集中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各类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第七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对本集中区的规划、建设等行使管理权,集中区内的乡、镇、街道接受集中区管理机构的管理,具体职责和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省直管集中区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协助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做好有关工作。

第八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单独编制本集中区预算、决算草案,定期向省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九条 省直管集中区、设区的市的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按照下列规定制定:

(一)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其中省直管集中区的总体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二)省直管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起步区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集中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所属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省直管集中区内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规划建设部门组织编制,报本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建设单位编制,报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

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应当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第十条 示范区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管理制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执行国家和省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标准。

示范区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省直管集中区用地计划指标单列。示范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可调剂使用。示范区外新增耕地指标可调剂给示范区。

在规划、建设期间,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本集中区的土地管理,省人民政府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直管集中区设立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集中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支持各级各类承接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建设。

示范区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中示范园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

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政府融资平台。

第十二条 支持示范区按照国家规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担保风险基金、未上市股权交易所,扶持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企业和新型金融服务组织,推进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

支持设立服务示范区发展的地方金融机构,支持银行、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十三条 加快合肥、芜湖出口加工区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探索产业聚集区、交通枢纽点、港口岸线与保税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增强示范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服务支撑能力。

支持示范区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

第十四条 加快示范区港口、航道、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统筹规划皖江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机场布局,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建设现代化港口群和临江、临空产业。

第十五条 示范区建设应当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加快技术创新升级,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有利于示范区建设的税费和价格政策,制定合作共建园区优惠政策。在规划、建设期间,省直管集中区和集中示范园区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但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除外。

第十七条 示范区应当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执行产业转移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新建、扩建园区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应当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转入项目应当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支持示范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科学管理,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在行政管理、投融资管理、区划调整、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示范区应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进户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提高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执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十九条 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行业限制,引导非公资本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外省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示范区内落户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注册条件,允许企业经营范围按大类申请核定。改革企业登记管理方式,试行告知承诺制度。

第二十条 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外,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由示范区内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不宜下放的,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省直管集中区内的投资项目,由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审批、核准或者备案;须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由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审查后转报主管部门。

第二十二条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经依法报批后在社会经济领域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第二十三条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将与承接产业转移有关的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并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依法处理投资者和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投诉监督,查处损害投资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示范区规划》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考核目标管理;对妨碍示范区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和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对在示范区建设中取得重大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

(二)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

(三)未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具体办法。

上一篇:临时占道建设许可证下一篇: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及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