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2024-12-10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精选10篇)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1

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 230万人,土地总面积41 698万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 640km2。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其自身的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使其加工制造业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人才培育、产业配套等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并发挥着集群效应,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珠三角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然而,随着珠三角民工荒的暴发,其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消失,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加工制造业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事实证明,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将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是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珠三角产业转移现状

1.1 出台政策

从2002年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对珠三角与山区两翼共建产业园区的设想,到2005年3月出台的《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正式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决心和力度。2005年8月,广东省经贸委下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随后下发《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环保和国土部门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和用地等政策意见,依法依规,有效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工作[1]。

目前,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共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5个珠三角城市与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9个山区和东西两翼地级市共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4个。这2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分别认定了其主导产业,确定以下产业转移:

(1)深圳向梅州转移电子信息、电气及自动化产业,向和平转移钟表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向潮州转移机械制造、新材料产业,向吴川转移电子、玩具产业。

(2)东莞向兴宁转移汽车、五金机械产业,向始兴转移电子、精密机械装备产业,向乐昌转移机械、家具产业,向惠东转移鞋业、家用电器产业,向龙门金山转移服装、家具产业,向海丰转移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产业,向信宜转移毛纺织业、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阳春转移电子电器、服装产业。

(3)中山向河源转移电子通讯及器材、机械模具产业,向浈江转移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液压元件、汽车配件)产业,向怀集转移家具、金属制品产业,向阳西转移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产业,向阳江转移电子信息、日用电器产业。

(4)佛山向德庆转移打火机(烟具)制造、家具产业,向云浮转移轻工机械、电子通讯产业,向云城转移机械制造、家具产业,向清远转移机械制造、医药产业,向廉江转移小家电制造和加工产业,向阳东转移五金机械、家具产业。

(5)广州向电白转移电子电器、纺织服装产业。

1.2 产业转移情况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香港等地产业转移,香港与该地区的关系密切,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港资企业占珠三角全部外资企业的72%。另外,在珠三角有半数的制造企业属于港资或有港资参与,港商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共计设立了55 200家制造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占55%,规模以下工业占45%。根据香港总工会的研究报告,在珠三角有10%的港资企业2008年将可能倒闭,37.3%的港资企业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线搬离珠三角,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其中,珠三角外迁的港台企业,涉及的产品销售额为12.14亿元,约1.3万名员工[2]。

深圳家具、纺织服装业迫切待转。由于服装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已经有很大部分转出。深圳家具已遭遇到了发展瓶颈,靠一线城市和出口已经很难维持其家具霸主地位,出征二、三线市场既是情非得已,也是另谋出路的关键一步。深圳的生物制药产业,主要看重的是西南地区的生物资源,很多总部仍然在深圳。

东莞首先要转移的是纺织服装业,其次是电子信息业,最后是家具企业。纺织企业已经开始抱团去外地寻找商机,信息电子产业不是全面转移而主要是针对外地的合作,仅虎门镇,去越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就有300多家,东莞还在越南建立了东莞工业区,主要的模式是利用越南的市场以及东莞的资源。

在中山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的5个产业转移园中,目前共有28家由中山转移出去的企业,主要包括鞋类、五金、纺织、服装、玩具、电子、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行业企业,另外,近2年由中山市迁往省内外或国外的企业与项目也有20项左右。2007年以来中山共有203家工业企业关闭,均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金属制品等传统行业,初步估算企业关闭减少工业总产值8.3亿元左右;共有14家工业企业整体外迁到市外,均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纺织服装、灯饰等行业,初步估算企业外迁减少工业总产值6.6亿元左右。

佛山按照有关整治工作要求,计划对南庄辖区内的75家陶瓷企业,分门别类开展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淘汰转移”类企业,原则上将现有陶瓷企业的低端生产线全部搬离南庄。2008年底前,完成56家企业整治,2009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陶瓷生产企业的整治工作[3]。

2 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4]。据此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资源要素价格上涨

经济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存在,导致了地域分工与区际贸易的出现,同时也使区域间在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上各自获得了更多的比较利益;同样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导致了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从而使区域间比较利益的获得方式更加复杂化。由于产业比较优势的存在,促使了区域间各种资源要素和商品的流动形成了产业转移,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

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使该区域的各种要素价格上涨,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加工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使以廉价劳动为竞争核心的企业大规模破产。

土地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配置到能够产生更多价值的产业中去。因此,土地更多的流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资源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以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负担。

2.2 劳动力短缺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从2004年开始全国许多地方暴发民工荒,并且逐渐蔓延,缺工也越来越严重,珠三角也是民工荒比较严重的地方。其实,最缺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劳动密集性、附加值低的企业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加工费,依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生存。而所谓的民工荒,并不是指找不到工人,准确来说应该是结构性缺工。

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CPI指数也不断上升,想要维持原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已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只能做出选择,破产倒闭、转移或者转型。

2.3 发展模式不合理

自从珠三角承接港澳台等地区的产业转移,便逐渐走向工业化。然而,珠三角地区工业化的过程,既是高能耗过程,也是高污染过程。该区域长期固守这种低端发展模式,使得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社会矛盾日益增多。通过高能耗、高污染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合理。通货膨涨等因素引起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使高能耗为特征的、粗放式、数量型经济增长严重受损。另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也正在积极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节能减排和绿色社会的呼声强烈,发展高污染经济将承担极大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成本。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政府部门为了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移,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产业进入的门槛,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生产环节和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去。

2.4 市场萎缩

珠三角加工制造业的市场萎缩应从2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长期顺差、外汇储备量全球第1以及政治因素等综合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加大了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压力。同时,国外的贸易壁垒也大大缩小了这些产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严重影响欧美等国的实体经济,许多大型企业纷纷破产,国际订单大幅减少,导致珠三角地区许多出口型加工制造企业面临危机,加大了这些产业的转移和转型压力。

2.5 金融风暴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国家为应对金融风暴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偏向于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珠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业以出口为主,受限于当前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区域产业经济将受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合理、可持续发展,这些低附加值的出口型产业势必转移。

3 产业转移应采取的措施

3.1 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分为产业转移出去和产业转移进来两部分。只片面考虑把产业转移出去,而不考虑哪些产业应该转移进来和怎样转移进来,将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失调,区域经济将会遭受重大打击。因此,区域在产业转移前应做详细调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另外,在产业转移时,政府应保持谨慎态度,企业的迁出由企业自主决定。

3.2 转换发展模式

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珠三角地区长期发展,成为某些区域的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产业。因此,产业大规模转移必将遭到某些地方政府阻碍。这些地方政府应结合实际环境勇于放弃固有模式,在放弃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同时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确保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3.3 避免区域产业空心化

由于区域产业大规模转移将会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不引进新产业,区域产业将会呈现空心化,区域经济将会严重受损。由于各区域对不同产业的吸引力不同,部分产业不能按规划引进,所以各区域应该产业定位,确定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转移和引进同时进行,保证区域经济的平衡稳定。

3.4 正确选择引进的产业

各区域自身条件具有较大差别,选择引进的产业应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发挥最大优势,创造最好效益。产业转移是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转移出去,因此引进的产业应该比原有产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保留的传统产业应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

摘要:各种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劳动力短缺、市场萎缩、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合理以及国家为应对金融风暴采取的内需政策是导致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转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转变发展模式,避免产业空心化,正确选择应该引进的产业,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转移,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玮.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N].南方日报,2007-04-19(A02).

[2]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制造——香港工业的挑战与机遇[R].深圳:香港工业总会,2008.

[3]唐晶晶.珠三角主要城市产业转移行业特点[J].中国工业地产,2008(6):37-39.

[4]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119-135.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2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

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外转移的企业只有266家。其中,转入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为136家。佛山与清远、云浮结对共建产业转移园,累计转移项目只有581个。产业转移之所以进度较慢或规模偏小,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园区等承载平台建设滞后,尤其是产业配套跟不上。二是广东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愿转则转,愿留则留。三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招用工环境并不比珠三角地区有显著比较优势。四是珠三角传统产业多为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无法承受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二)企业普遍选择就近转移

珠三角核心区6市产业转移的半径很小,多为就近转入周边市县,普遍在100~300公里的区间(相当于1~3小时的车程)。如,广州-韶关、梅州、阳江、湛江,佛山-清远、云浮,深圳-汕尾、潮州、河源、惠州等。(三)多属自发转移和分散转移

各地进园项目的来源地都很分散,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珠三角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研发和设计核心如果不走,整个产业链很难轻易转移,即使转出去也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各个承接地招商人员多向派遣,招商方式各异,引资目标区域多样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来源结构。三是产业转移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虽然部分转出地政府已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关市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但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只得自觅目的地、自发转移、分散转移。(四)增量转移多于存量转移

产业转移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贸易和投资。目前,珠三角传统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是投资转移。据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调研,项目以增量转移项目为主,存量转移、整厂搬迁的不多,特别是大企业整厂搬迁的很少。之所以如此,一是与企业求稳定有关。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只需要对产能和生产布局、原材料布局、产品市场布局、研发和销售的区域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并不需要对整个经营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二是与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取向有关。大多数地区都将招商的主攻目标放在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竞争力强的“高大强”项目上,而这些企业在珠三角“抗压(成本上升压力、要素保障压力)能力”本身就较强,不会轻易整体迁走。

(五)多数企业采取分步转移

通常第一步是将部分组装、分装、加工业务从原地转入某地,这个过程为试探性转移。如果成功,则按原计划实施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甚至停止建设。第二步是将大部分或全部产能从原地转出,总部暂留原地,称为战略性转移。第三步是将销售系统从原地转出,意味着企业总部也基本上转移出去,这个过程为标志性转移。第四步是将研发部门转出原地,至此企业所有资产、设备和人员都被转移,这个过程为整体性转移。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目前多数转移项目倾向于试探性转移,新项目的适应期在项目落地后可能持续数年。这直接导致“进驻项目多、项目成长慢、园区效益差”的现象。(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驱动方式为成本驱动;但转出地的政策诱导、承接地的招商攻势、企业家的情感因素也往往起了很大作用。笔者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调查发现,很多进园项目属于政策诱导型、领导鼓动型、凤归巢型;由于政府高密度的公关,有些企业向外转移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落户后才发现决策不当。产业转移领域过多的行政介入,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利于资源高效配置。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转移进程将持续很长时期

珠三角传统产业企业由于大企业数量少,小企业实力弱,处于中间层次、占据主体地位的三类企业最值得关注,即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的中型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目前这三类企业对转移发展多处于观望状态,再加上这三类企业如果能灵活调整经营方式,积极应对经营压力,可能就地转型升级,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不需转移。(二)存量转移将逐步增多

目前,从珠三角输入欠发达地区的多数项目为扩产增资项目,多为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随着珠三角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及企业在新转入地稳固下来,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把存量部分也转走。另外,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增强了自信心,一方面,要下大气力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进驻项目增加投资,尽早融入当地。从增量转移向存量转移转变,意味着更多的核心企业将迁离珠三角,从而实现部分产业链的整体外迁。(三)大批企业将向省外转移

据统计,实施“双转移”3年来,珠三角累计转出的企业中有2800多家转到了省外。其主要原因: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加速弱化,尤其是部分地区要素成本已与珠三角相差无几;二是受用地指标限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已经无法接纳更多的项目,部分园区规划用地所剩不多,而调节、追加用地指标十分困难。由于大批项目无法在省内找到接收地,只有转入省外。

(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抱团转移

同区域或同行业结伴转移有助于企业在异地克服陌生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增强企业转移的信心。抱团转移,即指有一定地缘关系(互为同乡)或业缘关系(互为同行)的企业结伴向外部某一地区转移,在转入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中区。(五)产业转移将呈高端化发展趋势 一是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转移,带动承接地项目投资额度和科技含量的整体提高。二是珠三角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亦将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竞争,有利于承接地提高输入项目的层次。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及广东周边地区对投资项目高端切入、招强选优的思维日渐深入,一些承接地明确提出要从一般性产业承接向战略性产业承接转变,从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转变,项目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

目前,在广东周边,北到衡阳,东北到赣州,西北到永州、南到玉林,形成了一条全国面积最广的半月形、连片状产业承接带,部署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公路里程多为400~700公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交通、物流、电力、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产业支撑条件日臻完善,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作为珠三角企业西进、北上桥头堡的战略位置日趋凸显。由于多个重量级经济区在珠三角外围兴起和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无疑将日趋激烈。

三、对承接地的若干建议(一)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急功近利

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全国传统工业品的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这一基本产情行情不会有根本变化,各地区和企业若不避免重复投资,迟早会面临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不会松动,用工、用地、环保、节能等限制因素只会增多。这就要求承接地看清形势,研究产业定位和承接模式。否则,一旦做出错误的产业定位,不仅错失发展战略机遇,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空间丧失,使本地区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变得被动。(二)创新产业转移方式

目前,珠三角产业转移方式,对于承接地,主要是政府“直接投资办园、直接招商引资”;对于转出地,主要是“退二进

三、腾笼换鸟”;对于企业,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或“直接租房生产”,实际上都是走传统的产业转移之路。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尤其应充分发挥产业界的能动性。比如承接地可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或国内外投资集团的作用,由他们来负责开发经营;鼓励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在转入地成立行业投资集团;试探由跨国公司和珠三角的供应商合作在转入地设立生产企业;鼓励和策划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公司、专利经营公司等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合作在转入地设立成果转化应用型生产项目,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三)加强区域合作

产业转移既需要承接地的重视,又需要转出地的支持,既要有“婆家”的好环境、又要有“娘家”的强后盾,企业转移才更有信心,因而在产业转移方面一定要加强区域合作。很多地区最不擅长的就是推动区域合作。有些地区对区域合作有浓厚兴趣,但由于承接地缺乏商业操作意识,停留于区域帮扶的层面,不能提出令人信服、切实可行、互利共赢、持续发展的合作方案,使珠三角地方政府看不出区域合作的价值和长远合作的前景。(四)改进办园思路

一是变独立开发为委托开发,变外行管理为专业管理。欠发达地区搞园区建设,缺资金、更缺人才和缺经验,理念落伍,措施陈旧。因此,可委托珠三角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专业市场或龙头企业进行开发建设。目前,珠三角有些专业镇已有意向在异地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作为镇域集体经济投资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兼有“飞地经济模式”、“工业地产模式”和“城市经济模式”的特点。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园区。很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是综合性园区。各行业的企业除部分共同需求外,差异性的需求非常多,如物料采购、设备维修、技术攻关、产品交易、产品检测、物流运输、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招聘和培训等。走专业化、特色化办园之路,围绕特定产业的共同需求设计园区开发方案和投资服务方案,有助于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三是精心谋划建设“园中园”。“园中园”模式被很多地区、很多园区验证为一种促进企业抱团转移或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有效模式。(五)创新招商引资策略 一是重视信息投放。认真研究如何将本地的经济社会信息、投资信息有效地传播给特定的地区和企业。二是善于借力招商。很多承接地招商能力有限,可借珠三角之力招珠三角之商,委托珠三角的民间组织、大型企业、招商中介乃至科研机构、媒体进行招商。粤商帮派意识较重,凝聚力较强,各承接地在珠三角开展招商尤其要注意这种商业文化。三是提高招商工作层次。欠发达市县在珠三角开展招商往往较难获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应当提高招商工作的层级,变以市招商、以县招商为以省招商。四是鼓励区域联合招商。单个市县举办招商经贸活动,不仅难以办出规模、办出水平,而且往往相互拆台、引起恶性竞争,应提倡区域内各市县在招商方面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六)增强项目发展活力

一要聘请专业人士认真考察拟引进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的项目通常很难存活,即使更新了设备和扩大了产能也很难有出路;创新能力较强的项目,其适应性明显比一般项目要强些。二要引入项目竞争机制,引导进园项目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方面,建立项目激励机制,集中资源和财力重点扶持那些能够更新工艺和设备、提升产能、增强创新能力的项目;另一方面,建立项目淘汰机制,鼓励必要的项目实行资产重组或直接退出。三要狠抓产业配套和项目服务建设,为落户项目在招工、研发、技术咨询、专利申请、融资、培训、人才引进、物流、原材料和辅料(零部件)采购、产品检测、进出口报通关、节能、环保及职工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后顾之忧。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转移;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参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工,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带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直是众多落后地区(在国际上主要指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地区的战略选择之一。多年来,安徽省社会各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实施东向发展,谋求通过融入长三角,搭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车,进而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尤其是近两年来,为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加工制造企业纷纷内迁的契机,安徽各地更是积极打造各种平台,并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以图最大限度地吸纳该地区技术、资金。毫无疑问,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于安徽经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但指望由此对安徽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一蹴而就的作用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产业承接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因此,安徽各地应尽快改变目前一哄而上、盲目承接的现象,对转移产业的经济前景和市场风险进行严格的甄别,且科学合理地规划其空间布局。

一、扩散效应与长三角产业转移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地理等诸多原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要素潜力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社会经济循环中不断往复,会逐步形成积累效果,并在一系列必然因素和偶然机缘的推动下,使得一些地区成为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高度集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自身增长迅速的区域经济中心,即所谓的“增长极”。而且,“增长极”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产生影响。按照缪尔达尔(G,Myrdal,1968)的观点,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回波效应”,即“增长极”处于高速成长时期,在自身规模迅速扩张的驱动下,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其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源源不断地向中心地区集中,结果导致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十分缓慢,与中心地区的差距也因此而不断扩大,尤其是那些远离增长极中心的边缘地区,甚至会因此而出现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其二是“扩散效应”,当“增长极”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回波效应”的吸附作用会开始逐步弱化,这时候“增长极”中心地区的各种要素开始回流,一些在技术上相对成熟的产业逐步向周边及边缘地区转移,并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出现的加工制造产业大规模向周边省份的转移,其实就是增长极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时“扩散效应”的必然显现。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其既位于开放前沿的临海地区、又有长江流域广阔的经济腹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通过对国外投资、先进技术的大量引入,并大力发展的乡镇企业(主要是苏南和浙东等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苏州、昆山等大型工业园的设立、浙东民营经济的蓬勃兴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活力和创新潜力开始集中爆发,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星罗棋布,经济的外部性和规模效益十分显著,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和良好的成长态势,强有力地吸引着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外)的资本、人才、劳动等资源,很多中西部地区经营(或技术)人才纷纷携带大量的资本汇集到这里,投资设厂,兴办实业;优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纷纷涌入,以寻找就业与发展的机会。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尤其九十年来以后)对于周边省份来说,“回波效应”是大于“扩散效应”的,这不仅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总量在全国一路领先,同时也使其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但是,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也使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日渐突出,诸如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更是急剧攀升。以土地为例,自2002年以来,上海持续快速攀升的房地产价格,造成企业办公场所租金大幅上升,高级公寓年租金水平超过150美元/平方米,高于曼谷。截至2004年底,上海各工业区的平均地价已达74.3美元/平方米,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开发区。与此同时,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逐步收敛也使得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随着近年来,来自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势头逐步趋于疲软,以加工制造业发展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当一国或一地区经济越过起飞阶段进入成熟期,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三次产业布局的重点就应该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在经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早已越过经济起飞阶段,2005年,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为34950元,远远高于全国14040元的水平,按当年汇率计算,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收入门槛,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如:上海(67492元)、苏州(66766元)、无锡(62323元)等地,更是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从三次产业布局来看,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分布情况十分不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畸高。以上海为例,2000年该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0.21%,而1998年度世界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1%和65%;而该市当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8%,却与3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3%的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制造业,该市的比重为43.8%,远远高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和19%的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毫无疑问,要实现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利用该地区与周边省份巨大的经济势能差距,把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部分产业向区域外转移,“腾笼换鸟”,加快产业升级,使长三角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向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的高级阶段推进。从这个意义上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既长三角地区外释放其强大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内生需求,也是该地区各级政府推动本地区进一步发展在战略上的必然选择。

二、承接产业转移与安徽经济发展

通常情况下,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被广泛理解为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分工的实现形式。承接产业转移意味着资本、技术向该地区的流

入,不仅可以弥补其发展资金不足,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能改善当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该地区社会就业。同样,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加快安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明显的,近几年安徽全省GDP总量几乎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GDP增速在全国各省市中位次逐步前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投资规模的迅速放大,而这些投资中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大规模承接,吸纳的外部资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资料显示,2009年,安徽省GDP总值达10052.9亿元,2007年,仅我省来自沪苏浙地区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约占当年安徽全省国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如果把一些规模较小的民间自发转移项目包含进去,这个比重可能更高。

正因为如此,产业转移常常被人们视为合作双赢的结果,甚至很多的落后地区(国际上指发展中国家)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首选战略。但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从一国之内的地区范围来看,完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达到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目的的例子并不多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落后地区在经历承接期短暂的繁荣之后长期停滞不前。承接产业转移在很多情况下是有风险的,这一事实上已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产业梯度转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在产业(或者说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为应对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的经济行为和过程。通常,产业生命周期包括技术创新阶段(初创)、技术扩散阶段(发展)和技术停滞阶段(成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产优势区域不同。在产业技术创新阶段,即创新初期,企业需要大量研究与发展投入和高技术素质劳动力,所以大多会布局在技术力量强大、协作条件优良的大城市高梯度地区。只有当产业经过一定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成熟期后,生产的技术密集度下降,产品生产逐渐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方式开始普及,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外部聚集效应转化为内部规模经济,竞争加剧,成本费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费用突出,劳动力价格对区位选择影响的重要性逐步增大,这时候产品生产才会从高梯度的创新区域转移至高梯度的落后地区。按照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说法,即分工环节的价值链区位偏好。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情况同样也不例外。就安徽目前情况来看,近年来从长三角地区承接的产业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业,多为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日用化工、服装、制鞋等企业,技术上较为成熟、劳动密集程度、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水平低。即便如此,这些行业从长三角转移出来的也只是它的生产基地,即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环节,而处于行业价值链高端的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分销大多仍然留在长三角内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跨国公司或者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在各地的经营布局情况做一个间接的验证,尽管近年来跨国公司或者大型外商投资企业纷纷将其生产基地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迁往中西部内陆省份,但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总部、研发中心等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为数不多的沿海大城市。至2006年6月,仅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143家,外商投资总公司142家,外资研发中心近185家。

也就是说,从绝对水平上,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安徽经济增长无疑是有益的。但从相对水平来看,由于这些产业转移过来的大多只是其生产基地部分,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其技术、研发、分销等关键部分仍然控制在发达地区,这将使安徽经济在区域分工格局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仅如此,鉴于产业转移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阶段,如果在现有技术和研发手段不能有效延长其技术寿命的情况下,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会随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而很快进入淘汰期,这将会使承接地区面临极其巨大的退出风险。考虑到经济发展自身的路径依赖惯性和由此导致的资源环境消耗,盲目的产业承接不仅会削弱安徽未来经济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甚至可能使安徽经济在整个泛长三角的分工格局中长期处于依附和从属地位,从而与长三角内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跨越式发展与安徽的承接策略

地区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驱动力量通常是来自其内部,即依托于自身的资源、人才、劳动力市场等优势,通过内部资金积累,并在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力度,着力培育自身具有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但这种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资金积累的速度和现有技术、人才资源等因素制约,落后的地区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起飞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便有,也将是一个缓慢的渐进演化过程,英国从工业革命到实现完全现代化用了将近两百年时间,美国也用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相同的历程(这里还不考虑对殖民地的掠夺)。

而安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率先从中部地区崛起,这就要求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少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应当是逐步缩小的。完全凭借自身内生的力量,以常规的速度发展,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通过来自外部的大规模投资,牵引经济加速发展就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产业梯度转移又往往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进行投资最主要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尽管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风险,但对于安徽实现跨越式的战略任务而言,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说,安徽未来一方面要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承接,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引进产业所面临的经济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从目前来看,关注的重点应当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规划产业承接的行业布局。通常情况下,虽然转移产业大多都处在大规模生产的成熟期阶段,但具体到每一个产业,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一些产业虽然技术上已较为成熟,但通过对这些技术消化、吸收、再造和提升,完全有可能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拓展出更有前景的新产业,这种情况需要重点引进。也有一些产业技术上已较为成熟,发掘和提升潜力有限,但产业生命周期较长,对相关产业以及劳动就业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且其产业退出的系统风险较小,也需要大力引进。对于那些资源环境负担重、行业前景较差,退出系统风险又比较大的产业,则应该尽可能少引进,甚至完全拒绝引进。

(2)做好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虽然安徽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内部情况参差不齐,不同地区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上,应该有不同的策略。如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等地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人才与技术储备,以及研发基础都较好,这几个地区是安徽经济中最有可能形成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产业的地方,也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间和保障,为给这几个地区预留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承接产业的范围应限定在有技术前景的产业。安徽东南部一些地区如明光、天长、当涂、宁国、宣城等地,多年来一直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应当以技术上能与当地产业形成对接、并有助于形成集聚效应的产业为主。在安徽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北部县市,则主要以能否带动当地就业为主要判断依据。

四、结束语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制约因素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 总体面积约为201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5以上。2007年底, 11个省区人口46601万人, 约占全国的35.3%;GDP总量为68344亿元人民币, 约为8293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区域GDP总量将超过一万亿美元, 超过目前加拿大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两万亿美元, 超过英国目前的生产水平。由此可见,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制约, 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周边省区快速发展下遭遇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优势逐渐丧失, 同时由于“泛珠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圈经济合作地区的高速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面临更多的直接的竞争, 而在高新产业和金融服务类产业以及知识信息产业等方面, 由于人才和地域以及政策信息的原因, 该类产业发展并未得到壮大。因此“泛珠三角”区域面临产业升级以提升地区内经济竞争力,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难题。

一、“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产业选择应基于“两利取其重, 两害取其轻”的原则, 选择机会成本较少的产业进行生产和发展, 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素禀赋选择产业发展, 价格水平的差异将使要素禀赋条件发生变化, 导致资源要素的流动, 并最终在各地区形成均等的投资利润率和要素回报率, 从而带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得到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而言, 两个理论都着眼于优势生产要素, 着眼于生产成本的比较, 认为每一个地区应根据自身优势要素情况, 选择与优势要素相匹配的产业进行发展。

从泛珠三角区域内的高梯度区特别是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历程来看, 珠三角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要素推动, 是建立在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然而,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固守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将使珠三角产业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 极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 在完成了必要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之后, 应当适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腾出空间来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水平的高度化。此外, 随着珠三角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 大量中小企业集中于一个地区, 必然推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诸如地价上涨、劳务成本提高以及资源匮乏、能源价格过高等。不论是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 还是从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来看,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有必要适时向腹地转移, 以实现本地产业升级, 获得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 可行性

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极明显的高低差异, 这种差异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广东的经济总量以绝对优势高于其他省区, 在2007年达到了25968.55亿元, 是GDP最低的贵州的10倍以上。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显示, 广东、福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远超过其他内地省区, 达到了20000元以上, 其余七省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又属西南四省区为最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人均GDP分别仅为广东的37.66%、36.47%、31.92%和20.48%。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各省区经济实力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布:广东、福建人均收入高, 经济实力雄厚, 为第一层次;湖南、海南为第二层次, 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上一层次, 但有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支撑;江西、广西、云南、四川、贵州为第三层次,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缓慢, 也是全国最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

2、生产要素禀赋互补性。

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而作为改革开放前瞻阵地的广东则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1) 从劳动力和平均工资来看。2006年西南四省区人口占整个泛珠地区的46.5%, 其中仅四川就拥有8169万人口, 其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供利用, 而珠三角等地区自2004年起开始出现“民工荒”, 据不完全统计, 整个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劳动力缺口达200万人;以广东和湖南为例来说明工资差异, 2007年广东全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854.99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443元, 比上年增长12.4%, 而湖南2007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18275元。通过产业转移不仅能解决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 也能使被转入地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增加经济收入。 (2) 从自然资源来看, 西南四省区有丰富的亚热带资源, 林、果、药材、烟草、农副产品富足, 且矿种数目多样, 储量大。这些资源条件为供应充足的工业原料提供了保障。 (3) 从地缘优势来看, 广西、云南与东南亚地区山水相连, 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战略通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市场下, 广东作为世界主要工业制造中心之一, 与东盟在制造业和技术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互补空间。

3、产业结构梯度性。

泛珠三角洲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 各省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不一, 梯度差异构成了产业合作的前提条件。从产业结构看, 结合人均GDP, 香港、澳门处于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而内地9省区全部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基本涵盖了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及各过渡阶段。工业化阶段的差异反映了工业化技术结构的差异和资本结构的差异, 进而为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省区市之间提供了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合作空间。利用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可以承接来自泛珠核心层的经济辐射。

二、“泛珠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的现状

从转移的地区来看, 移出地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 具体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移入地主要是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以及泛珠区域的中西部地区, 具体包括粤北、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市地区。

从转移方式看, 从沿海的高梯度区向中西部的低梯度区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通过政府及市场作用而进行的经济交流和合作。珠江三角洲的东部沿海城市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与中西部地区合作或者合资建厂。泛珠三角区域的东中西部合作共建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以承接珠三角加工贸易转移的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已吸引了珠三角300多家企业的入驻, “香港工业园”也将在该开发区落成。

从产业转移的行业看,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珠三角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将一些低盈利, 高物耗和高能耗,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 如广东蔗糖业因成本上升而萎缩, 向广西和云南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路径看, 以劳动密集为特色的出口加工型产业, 主要是转移到广东省内临近珠三角的区域, 即可获得廉价劳动力, 又可降低运输成本;对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是被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省区。

马克思认为, 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泛珠区域的发展政策应科学地引导区域内的产业转移, 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 经济体制的差异

处于东部的广东、福建因改革开发风气之先而市场体制发育较为完善, 市场化水平较高, 处于中西部的湖南等8省区则处于加速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 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封锁、地方分割等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宜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使生产要素无法顺畅流通。这种体制落差就决定了泛珠区域的产业转移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必须“双管齐下”, 适时适度操作。

(二)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力度和深度, 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等原因导致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成员伙伴的经济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经济发达, 西南四省则落后得多。2007年广东省人均GDP为28077元, 是云南的3.13倍, 贵州的4.88倍。各地政府按照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倾向, 开放程度, 产业趋势, 发展战略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使得“9+2”内的合作暂时还处于经济技术协作的浅层次上, 与产业、市场等深度合作还有较大差距, 这对于产业转移来说无疑是不利因素。

(三) 产业转移的成本过高

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会引起运输费用升高, 劳动生产效率降低, 管理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下降, 集聚优势下降而带来的成本上升, 从而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 产品的竞争优势下降, 同时也可能由于欠发达地区产业配套条件不够, 而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被转移的产业又通常是一些低盈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转移成本的过高已成为抑制他们转移的又一阻碍因素。

四、加快“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 进行经济体制的制度整合

在2004年6月3日落幕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 各成员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为推进区域合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中央政府分别与港澳签署了CEPA, 承诺开放服务贸易市场, 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制度保证。现在, 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上述制度, 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一协调和处理争议。统一协调职能主要表现为:协调各个地方的区域发展规划, 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协调各地的执法行动。法律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自由的市场环境, 任何法律的效力都依赖其实效, 通过统一协调来增强市场的统一性。

(二) 制定科学的地方领导绩效评价体系

由于经济增长的特殊规律, 在经济考核指标方面, 应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指标考核体系。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 应重点考核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同时考核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和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应重点考核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 同时考核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不能以同一经济指标体系考核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成绩。

(三) 降低产业转移的成本

产业转移的成本, 包括房地产选择和获取成本, 现有设施的拆除、转移和重置成本, 新设施的建设成本, 新雇佣劳动力的招聘和培训成本等, 其中有些成本是固定的, 有些成本是可变的。当前, 西部地区不仅运输成本高昂, 而且制度成本也不低。为了促进产业转移, 欠发达地区除了要不断改善交通环境来降低“硬成本”外, 还要努力改善软环境以降低“软成本”。“软成本”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就业环境、教育文化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等, 这是未来降低产业转移成本的关键, 也是西部省份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4) .

[2]、徐忠爱.泛珠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 .

[3]、刘满平.泛珠三角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11) .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篇5

摘要:文章从产业转移现象、规律、模式和趋势等方面论述了对产业转移规律性的认识,分析了我国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做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最后从规划、载体和平台建设、政策、园区建设、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广西;产业转移;产业规划;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043-07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企业把部分或者全部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经济现象。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研究和做好产业转移工作意义重大。目前,广西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全力推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尤其是东部产业转移,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壮大经济总量,推动广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但如何使承接产业转移与广西整个自治区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工作相结合、相促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近期在区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形成如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性认识

(一)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

世界性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产业发展内在的必然规律。随着各国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使大多数国家都逐渐融入到同一个世界市场中,使得经济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其增值的空间,这就为多种类、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环境污染等等。而产业转移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地理环境、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方面产生影响。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梯度推进是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是产业级差、生产要素流动与产业竞争、产业利益差、成本压力和市场拉力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即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整体转移。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了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三)产业转移的一般模式

产业转移的模式,可分为成本降低型、资源利用型、市场开拓型、集群吸引型、策略投资型

等五种模式。从具体承接方式上看,又可分为新建企业、合资合作、入股或购并等三种方式。

(四)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二是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三是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五是投资方式多样化,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主要方式。

(五)我国部分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

江苏、广东是我国的发达省份,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这两个省产业转移工作的显著特征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效果好,外向型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内部产业调整及时果断,注重引导优势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江苏、广东的经验启示在于:1.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要把改善交通条件,搭建园区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是推进省内产业转移,实现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江西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加快交通建设;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四是健全物流和通关体系;五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

二、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是全区上下呈现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顺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面临多区域合作和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广西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召开后,自治区成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协调解决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市先后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努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广西逐步成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二是承接了一批境外和东部转移的产业。广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引进境外资本。2003年-2007年,广西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2亿美元。广西引进的境外资本主要来源于香港,为8.23亿美元,占同期广西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36.38%;英属维尔京群岛5.47亿美元,占24.2%;东盟2.64亿美元,占11.66%。从总体上看,广西承接境外产业转移资金量还不大。

近年来,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仍以国内产业为主,从投资时间结构看,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规模急剧扩大,2003年-2007年,广西实际引进区外单项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462.47亿元,年均增长66.3%,大大超过同期引进外资的增长速度;从投资来源结构看,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又主要来源于广东、北京、浙江、福建(见表1)。

从投资的空间结构看,产业转移地区集聚程度明显,2005年-2008年上半年,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和资源较多的百色、河池市、与广东毗邻的桂东四市,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见表2);

从投资行业结构看,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比重最高,2006年-2008年上半年,区外实际到位资金投向这两个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2.98%、28.04%(见表3)。

三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百企入桂”和“央企入桂”,引进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项

目中,由早期的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为主,发展到目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并存的格局;产业领域也不断拓宽到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物流等产业。在引进产业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思想观念更新。

(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在历年出台招商引资政策的基础上,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

[2007]1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

[2007]137号)。各市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增强了对东部产业的吸引力。

二是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开发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财政设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投入1.4亿元、2.3亿元和3.5亿元,主要投向自治区重点支持的37个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04年-2007年,这37个工业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1308个,合同投资额1255亿元;工业企业总数由1500多家增加到2300多家。37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39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0亿元,年均增长33%;工业增加值由11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年均增长39%,税收收入由26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为30%;产值、增加值、税收增幅分别快于全区13个、20.9个和6.4个百分点。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以来,广西主动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多次率队到上述地区招商。同时,各地也在努力创新招商方式,除了不断改进节会招商形式外,还采取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挂职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招商。各种不同招商方式相结合,使得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东部地区鼓励本省产业优先在本省内部转移。东部地区一些省份的内部仍存在欠发达地区。为了使这些地区也得到协调发展,这些省份均通过土地、财税、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扶持,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在本省内部进行转移。如广东省、江苏省均出台了相关政策。

二是中西部各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广西形成竞争。江西、湖南、安徽和云南等省都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各省都在竞相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创新招商方式,形成一股抢客商、争项目的态势,与广西形成了竞争,不少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取得的成效也比广西突出。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分别达1265.5亿元、1557.2亿元,比广西同期利用区外资金分别多193.11亿元、906.95亿元。

三是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也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强有力的竞争者。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发展水平比广西略低一些,劳动力工资水平也比广西低,但这些国家也效仿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不仅吸引不少国外资本,也吸引了我国东部地区不少企业“走出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出,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向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地设厂布点。一旦中国商务成本继续抬升,这些企业就会把订单转向东南亚一带的分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园区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企业外购配件的物流成本在生产经营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转移过来后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三是项目用地制约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指标少、审批慢和价格高。四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人才和劳动力供

应不足。六是少数市县引进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七是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根据专家分析,本轮东部产业转移最佳机遇期是5年,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广西务必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一)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相关规划

一是进一步明确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将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也是实现广西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重要措施。广西临近全国综合实力最强之一的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要充分利用毗邻粤港澳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制定规划中应明确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战略定位是:将广西建设成为承接大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成为把广西建成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的另一重要支撑。

二是制定2009年-2012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自治区经委应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建设厅、环保局和招商局等部门,抓紧开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组织力量编制2009年-2012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提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对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此基础上,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方案,并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发布,增强工作方案的权威性。

三是编制江海联动发展规划,完善各类产业园区的特色产业规划。规划是方向,是目标。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要在十一五规划的框架内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当务之急,就是抓紧制订江海联动发展规划,同时借鉴国家发改委为各省、区、市编制优先发展产业的做法,建议自治区统筹协调各市、县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突出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发展;围绕延伸产业链,推动上下产业配套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做强做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决不能将国家政策严禁的产业引进来。对于有一定污染但是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产业,可以集中引进到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严格管理、集中治理,促进全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序进行。

四是建议自治区政府推动驻桂中直机构编制发展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转移。自治区政府应积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等中直部门,编制相关发展规划,在各市增设机构;在一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县,设立分支机构,改变广西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相对较少的局面,实现企业就近报关报检,降低成本。尽快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二期建设,争取海关支持在南宁、防城港、凭祥建立保税物流区。

(二)强化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创新园区管理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议从2009年开始,自治区财政设立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应从原来的每年5亿元提高到1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不搞平均分配,以竞争方式择优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创新产业园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1)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推广投融资公司模式。各园区应设立投融资公司,政府将投入园区的建设扶持资金作为投融资公司资本金,将园区的国有土地等国有资产授权投融资公司经营,增强园区的融资能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改革园区管理模式。采用“一区多园”、“多区合一”等模式,避免园区之间在招商方面的恶性竞争,减少投资者在开办新企业时在搜寻信息方面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更加重视产业园区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广西要抓住国家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向

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建议设立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财政专项资金和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出台促进广西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关政策

一是督促检查“桂发[2007]1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督查组到各市督促检查桂发[2007]18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推动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年内应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意见。针对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桂发[2007]18号文件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请求国务院将“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的执行期延长到2020年。建议自治区政府尽早向国务院提出将“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执行期延长到2020年,以维护政策的连续性,使广西以及西部各省区在这一政策框架下,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

三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千方百计保障用地。在全区范围内对广西现有建设用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充分利用城乡闲置土地、厂房,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土地存量,多方挖掘供地潜力。同时,要重视和认真做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四是要加大对承接转移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区内各商业银行应予以参照和认可,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要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市应尽早设立1家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

五是采取有力措施,满足承接转移企业的劳动用工。要发挥行政招工的作用,鼓励回乡创业、就业。实施“阳光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四)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设

一是加大对桂东四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提出桂东四市要“率先建成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该地区的投入不足,导致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该区域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目前,要在短期内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除桂东四市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完善基地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外,自治区应加大对桂东四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是在桂东四市建立承接优势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议自治区政府明确桂东四市各选择一两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园区作为优势产业示范园区,在区内实行特殊政策,在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环境保护、金融支持、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性试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在产业准入方面,可考虑适当降低准入条件;在审批程序上,实行简化程序;在节能减排上,不控制总量,而控制单位排污指标;在供地方式上,鼓励农民用经过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努力降低产业转移园内企业用地、用电、用工等生产成本;切实减轻转移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除国家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推行“零收费区”的做法,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

三是加快规划和建设柳州经梧州到广州的高速交通网。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应在广西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还可为广西其它地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配套。但是,由于柳州目前与广东没有直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与桂东四市的交通大多也绕道对接,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改善柳州与桂东、广东的交通状况,是在桂东四市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条件。

(五)加强与转出地政府的互动,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与产业转出地政府的工作协调机制。除了自治区和市级政府与各个产业转出地政府建立联系机制以外,建议广西的发展改革、经济、商务、招商等部门,积极主动与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各省市相关部门建立起对口联系的工作管道和工作协调机制,更好地推进广西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

二是借鉴外地“飞地经济”的经验,与产业转出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各市可以选择若干个园区,吸引和鼓励港、澳特区政府、东部地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投资主体来桂合作兴办产业转移园区,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建设和管理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1)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模式,可考

虑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发达城市共建产业园区。(2)企业、行业协会共建产业园区模式。鼓励广西的大企业与港、澳、台资和东部地区大企业、大财团和行业协会合作开发,探索企业办园区、行业办园区的路子。(3)“托管”共建模式。以独资或合资形式对工业园区进行专业化管理,由管理公司负责园区的产业招商和物业管理。各级政府对合作产业转移园区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园区产生的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由合作双方按商定比例分成。由自治区政府和所在地政府共同对合作产业转移园区实行定额补助。地方政府帮助协调和解决园区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要通过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出省出边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广西参与“一轴两翼”国际多区域合作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继续深化拓展与国内多区域的合作,积极推进与泛珠三角、港澳台、长三角、环渤海、西南等地区的经济合作。

四是鼓励组建民间商会,发挥商会的积极功能。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鼓励民间商会依法成立,汇集参加商会各企业力量,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企业发展的帮手,在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发挥积极作用。建议各市出台优惠政策,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商会区,吸引外地商会进入广西。

(六)进一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

一是进一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导体制。要充分发挥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产业转移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将承接产业转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纳入全局工作进行部署。各市、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完善相应机制,明确责任,抓紧组织编制产业转移规划和工作方案,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意见。

二是继续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增强对外开放中的服务意识,构筑服务高地,完善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幢楼办事、一站式服务、一个中心投诉”,营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精简下放审批事项”的要求,进行调整。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审批、实际操作中主要由市、县实施的项目,要一律下放给市、县审批。要加强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和后续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6

“十五”期间,全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市四大区域齐头并进。2005年,四大区域GDP增长分别达到15.3%、12.1%、13.8%和15.1%,比2000年提高1.6个、3.5个、4个和6.4个百分点。

第一,珠三角产业辐射强。珠三角2005年生产总值为18059.38亿元,占全省GDP的78.6%,比重比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15.8%,高于东、西两翼的7.9%和11.2%,也高于山区县的11.8%。从产业结构看,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优化。2005年,珠三角全部工业增加值为8593.15亿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2%。珠三角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6%,比200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高,信息产业比重大,主营业务收入上千亿元的大类行业有7个,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338.05亿元),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3478.21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828.2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00.57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66.15亿元),金属制品业(1289.78亿元),塑料制品业(1054.15亿元);从产品产量看,2005年纳入统计的359种(月报统计且广东有生产的品种)主要产品产量中,珠三角有189种产品产量,占全省90%以上。其中84种产品全部在珠三角生产,如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主要高技术产品的汽车、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微波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

第二,东翼产业层次高。东翼2005年生产总值为1584.35亿元,年均增长7.7%。东翼GDP中的三次产业层次明显高于西翼及山区,经济结构在三个区域中最优。2005年东翼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92:38.2,好于西翼的24.0:40.5:35.5和山区的23.1:39.8:37.1。东翼的第二产业基础较好,占GDP比重达到49.2%,接近珠三角50.6%的水平,明显高于西翼和山区。东翼服务业较发达,第三产业占GDP的38.2%,也高于西翼和山区。从产业结构看,”十五”期间,东翼形成了汕头市的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化工塑料、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和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汕尾市的电力工业、电子信息、服装毛纺生产加工、珠宝首饰加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和渔业加工业等重要的经济产业;潮州市的陶瓷、食品、服装、电子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揭阳市的五金机械、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

第三,西翼产业规模大。西翼2005年生产总值为1760.13亿元,比“九五”期末2000年的1068.51亿元增加了691.62亿元。西翼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9.3:37.1:33.6演变为2005年的23.8:41.0:35.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规模看,西翼支柱行业产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具有明显的基础瓶颈类重化工特征。2005年,这几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西翼工业的比重达64.3%,比全省平均比重高出50多个百分点。在这些支柱产业带动下,西翼工业具有相对规模优势。2005年,西翼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6个,完成工业总产值有156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达到9365万元,高于山区的7650万元和东翼的4718万元,已接近珠三角1.1亿元的水平。工业规模优势带来效益优势:2005年,西翼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利润总额106.28亿元,高于东翼的69.13亿元和山区的55.39亿元。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3%,分别比东翼和山区高2.5个和2.9个百分点,也比珠三角高2.5个百分点。

第四,山区产业调整快。山区五市2005年生产总值增加到1395.92亿元,是2000年的2.05倍,年均递增15.4%,比全省GDP年均增长快2.4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山区五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3:40:37,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达55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1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增速迅猛。通过扶强扶优,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大力吸引外来工业投资,新增大批工业生产能力,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2005年山区地市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593家,比2000年增加476家;资产总计2036.60亿元,较2000年增长30.0%,“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4%;2005年完成增加值570.43亿元,增长29.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珠江三角洲12.3个百分点和13.1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07倍,年均增幅15.6%。

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各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例极不平衡。2000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GDP的75.2%、9.5%、6.8%和8.5%,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5.2%,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四分之一。2006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9.4%。

2005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区域占全省GDP的比例则分别由2000年的9.5%、8.5%、6.8%下降到2006年的6.8%、7.7%、6.1%。

第二,各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分化加大。2006年,人均GDP珠三角为47094元,东翼11325元、西翼13637元和山区10717元。东西两翼和山区三地人均GDP差距较小,而三地与珠三角的差距很大,且呈扩大趋势。东西两翼和山区与珠三角的差距在逐年扩大,2000年,珠三角人均GDP是其他三个区域的2.7-3.7倍;到2006年,差距扩大到了3.5-4.4倍。

三、“十一五”时期广东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任务

(一)“十一五”时期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任务

“十一五”时期,广东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工业产业升级,主要是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家电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壮大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有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生产服务业,巩固提升居民服务业、餐饮旅馆业等生活服务业。

(二)“十一五”时期广东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任务

“十一五”时期,广东将提升珠三角发展层次,继续做优做强,实现“品牌输出,产业转移,拓宽空间;高新引进,优化结构,再上台阶”。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拓宽发展的空间。加快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要素集聚,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和集约化程度。加快东西两翼发展。强化工业在两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发挥两翼的临海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山区发展。山区产业发展要按照适度发展、集中开发和严格保护环境的原则,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全省主导产业,积极与珠三角产业互动,发展配套产业。

四、东并、西联、北补:从广东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看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基本战略

(一)东并:珠三角与东翼的“横向合并”战略

珠三角产业辐射强,东翼产业层次高,两者产生的产业横向关联效应强。因此,本文认为,根据产业横向关联效应,珠三角与东翼实施“横向合并”战略,即把珠三角的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以企业之间的“横向合并”方式转移为东翼的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等支柱产业,简称“东并”战略。

“十五”期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广东的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回落。2005年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资产总计3989.81亿元,仅比2000年增长35.2%,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5%下降到2005年14.7%。2005年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499.57亿元,虽是2000年的2.15倍,但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4%下降到2005年15.9%,其中纺织服装的比重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05年6.1%,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0%和4.8%下降到2005年5.9%和3.9%。

从区域看,同期,珠三角传统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其资产、产出占珠三角工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005年,珠三角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三大行业资产总计占珠三角工业的9.4%,较2000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工业增加值占珠三角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1.1%下降到2005年的8.9%。而同期,东翼却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化工塑料、陶瓷等支柱产业,这为珠三角与东翼的“横向合并”产业转移战略提供了转移机会。因此,可把珠三角的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以企业之间的“横向合并”方式转移为东翼的纺织服装、食品、建筑材料等支柱产业。

(二)西联:珠三角与西翼的“纵向联合”战略

珠三角产业辐射强,西翼产业规模大,两者产生的产业纵向关联效应强。因此,本文认为,根据产业纵向关联效应,珠三角与东翼实施“纵向联合”战略,即把珠三角的装备制造、汽车等支柱产业以“产业链一体化延伸”方式与西翼的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实施“纵向联合”战略,简称“西联”战略。

“十五”期间,广东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资产总计为5623.68和3704.82亿元,比2000年增长1.98和1.41倍,年均增幅24.4%和19.2%,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3.2%和10.7%提高到2005年20.8%和13.7%。增加值为2095.27和1322.39亿元,比2000年增长2.66和2.19倍,年均增幅29.7%和26.1%,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6.7%和12.1%提高到2005年22.3%和14.0%。同期,广东汽车产业是各产业中发展得最好的产业。2005年广东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84.97亿元,是2000年的8.93倍,年均增长54.9%,增幅较同期九大产业高31.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5年4.1%。

同期,石油产业产出占全省比例有所下降。200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49.08和185.10亿元,比2000年增长83.2%和127.9%,年均增幅12.9%和17.9%,增长低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0.0和5.0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2%和2.4%下降到2005年4.8%和2.0%。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因进入门槛要求不高,“十五”期间发展相对较快,2005年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2.70倍,年均增幅29.9%,增速明显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到2005年5.6%。

从区域看,广东汽车产业的产品全部在珠三角生产,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大部分产品也在珠三角生产。2005年珠三角三大主行业(工业大类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资产总计为9058.30亿元,较2000年增长1.73倍,占珠三角工业的38.9%,较2000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其工业增加值较2000年增长2.64倍,占珠三角产值比重达41.4%,较2000年提高8.6个百分点。同期,2005年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两大行业的增加值总产出中,西翼占35.5%,广东的天然气完全产自西翼,其他石化产品,如原油加工量、汽油、煤油、乙烯等产品,西翼同样占有较大份额,西翼已成为广东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可见,一方面,作为下游产业的珠三角装备制造产业和汽车产业发展迅速,而珠三角原材料成本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作为上游产业的西翼石油化工产业却发展相对缓慢。在此情况下,珠三角装备制造产业和汽车产业为西翼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了“纵向联合”的“产业链一体化”机会。因此,可把珠三角的装备制造、汽车等支柱产业以“产业链一体化延伸”方式与西翼的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实施“纵向联合”战略。

(三)北移:珠三角与山区的“劣势转移”战略

珠三角产业辐射强,产业升级快,山区产业起点低,产业调整快,两者产生的产业结构成长效应强。因此,本文认为,根据产业结构成长效应,珠三角与东翼实施“劣势转移”战略,即把珠三角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劣势产业转移为山区的优势产业,简称“劣势转移”战略。

目前,珠三角产业发展面临以下挑战:第一,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2005年,珠三角每平方公里承载的GDP达到4331万元,是全省(1248万元)的3.5倍。同时,煤炭、矿石、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煤电油运问题使以中下游产业为主的珠三角企业严重受损,珠三角产业发展面临严重资源瓶颈。第二,劳动力首次出现紧缺。2004年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后民工短缺现象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其中,东莞、深圳、广州市短缺民工占全省需求量近五成。因此,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了珠三角的劣势产业。

另一方面,山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例如,2005年,山区职工平均工资1643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00元。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作为山区的优势产业。因此,可把珠三角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劣势产业转移为山区的优势产业,实施“劣势转移”战略。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美)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7

对于地区的竞争力,宏观上来源于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中观上来源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微观上来源于企业的竞争力[1]。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分工协调化的迅速发展,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助推器。而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正是产业转移发展过程中高级阶段,其核心就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有组织、成规模地实施产业梯度转移[2]。异地产业园区建设是在城市群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或多个有共建合作基础或意愿的园区,在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为实现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而开展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近年来,沪、江、浙、皖等泛长三角城市群异地产业园区的发展蔚然成势,成为开发区建设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潮流。

2泛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园区合作机制

2.1泛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2003年,为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江苏在国内率先借鉴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首开国内地方政府跨区域共建开发园区的先河,合作共建了“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2006年,江苏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2008年,开发区共建进入跨省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盐城—上海、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皖江城市带—沪、苏、浙等地也开展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泛长三角园区共建合作是各地园区从省市内合作进一步走向跨省市的合作共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泛长三角城市群的园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聚集、辐射与带动效应大力推动了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2.2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模式

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主要有援建、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模式4种。

2.2.1 援建模式

援建模式是依靠行政命令,由欠发达地区政府划出一块园区,与发达地区政府共建,发达地区政府或园区提供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经验等,协助谋划园区发展规划,总揽招商引资,参与共建园区的管理工作。如江苏的苏州与宿迁共建园区,共建园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省、市、县留成部分,全部由江苏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给共建园,用于共建园的滚动发展;财政对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进行适当贴息。

2.2.2 托管模式

托管模式是委托方在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园区,托管给具有管理、资金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的受托方,全权委托其操作,包括园区发展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托管协议,要求受托方编制共建园的总体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负责产业招商,甚至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并同意受托方获得园区前期开发所有收益,后期收益由合作双方按比例分享。如,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区中园即采用这一模式。

2.2.3 股份合作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是在现有开发区中设立共建园,交由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股份公司管理,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外高桥—启东的合作就是采用这一模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税收等收益按照双方所占股本结构分成。这一模式由于引入了股份合作制,运作规范,双方积极性都很高,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的发达地区政府、园区或大企业与具有较强园区开发经验的一方开展合作。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2.2.4 产业招商模式

产业招商模式是在现有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区内园,全权委托给第三方,对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开展招商。如芜湖机械工业园与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即属于产业招商模式。芜湖机械工业园设立专业化的合作园,通过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方,向浙江特定区域进行“打捆招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2004年,玉环县转移的汽车摩配企业就有53家。这种模式适合欠发达地区与产业集群成熟的特定地区开展合作,委托方在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方面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还有综合运用上述模式的。如上海—盐城的合作既通过双方成立合资股份公司来共同建设区中园,收益按股本结构分成;又采用产业招商的模式委托上海方开展招商。

2.3利益共享机制

园区共建涉及迁出地政府、迁入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形成的动力在于实现了各方利益上的共赢。产业迁出地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土地等要素,有将较低层次产业转移出去,为高层次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的发展战略倾向。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对GDP和财政收入下滑的担忧,因此转移的前提条件是能保证产业稳步增长。所以,迁出地政府进行园区共建一般只是将产业中的制造等环节转移,让迁入地获取部分生产环节的增值税。

共建园区对于迁入企业而言,不仅能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而且能享受到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土地指标相对宽裕也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这种共建园区模式对于大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样就形成了后开发区时代,即形成内源型经济生长机制,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迈向世界一流的科学园区的阶段,是开发区功能的升级和提高,是开发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异地共建开发区相当普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改革开放先发的沿海地区,异地共建开发区已初显成效[3,4]。

2.4异地产业园区共建的意义

①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当前,我国开发区明显印烙着行政区经济特色,即基于法定的行政区划建制,政府依据法定职能对该行政区域内经济要素配置具有刚性约束的一种区域经济。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越大,行政区之间经济联系越强,行政区经济向跨行政区域的功能区经济转变迹象越来越明显。

②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是区域共赢的需要。

发达地区建设的开发区已进入成熟期,产业发展面临土地、环境等的瓶颈,转移低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异地错层发展,合作共赢。

③ 异地产业园区共建是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通过异地共建开发区,促进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才能使开发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效地化解金融危机引发的外贸出口风险,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5]。

3案例分析

3.1上海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近几年来,上海在其周边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建立异地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分区来转移其劳动力密集、土地资源占用大、能源消耗高等产业,腾出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如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产业园、上海嘉定工业区江苏建湖科技工业园、上海长宁区临空经济园江苏盐城工业园、江苏大丰和海安的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浙江海宁分区、上海新长宁集团与浙江湖州共建多媒体产业园、上海通用汽车在安徽广德建研发中心、上海华谊集团在安徽皖江建化工基地等。

3.1.1 上海企业向外转移的动因

根据企业转移的理论,影响企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分析上海企业这次转移,其主要的因素是土地供应量和产业导向因素。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抓住上海筹办2010年世博会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机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顺序上,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为了给鼓励发展的新能源等九大重点领域产业腾出足够的空间,就要“腾笼换鸟”。

3.1.2 上海与外地合作园区的特征

上海在泛长三角选择企业接收地是有一定条件的,上海方面合作首选地区是具有较强合作意向的地区——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地区,包括苏北和皖江地区。这是因为苏北地区、皖江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交通条件也已大为改善,这就使得运输成本持续降低,应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

3.1.3 异地工业园的合作模式

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股份合作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长宁与盐城、上海嘉定工业区江苏建湖科技工业园的合作采用的是股份制与委托招商的综合模式。如表1所示。

3.2江苏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江苏通过园区共建推动省内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2006年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苏州宿迁工业园”应时而生。随后,“江宁—淮阴”、“无锡新区—新沂”等首批10个南北共建工业园区在苏北陆续建成。2009年又出台《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政策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省内园区共建相关工作。目前江苏省内共建园区已达20多个,每年可以带动400~500亿元的资金转移,形成了“江苏模式”。

3.3浙江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浙江早在2002年为促进省内均衡发展也做出了“山海协作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到安徽、江西等地建立“异地园区”,引导传统低端产业有序退出外,浙江嘉兴还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开展区域合作,如规划建设海宁连杭经济区、桐乡临杭产业园及平湖临沪产业园等。另外浙江还有镇镇合作模式,如海盐县沈荡镇与上海市桃浦镇合作,在沈荡镇设立“上海示范产业园”,由上海示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园区建造标准厂房、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和配套管理中心等,承接和吸纳桃浦镇因产业调整转移的企业以及自主招商的企业。

3.4安徽异地产业园区的现状

目前,安徽也在采用“江苏模式”,积极开展园区共建工作。根据其土地供应、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矿产资源、教育科研资源、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资源,安徽省内各地市结对建立产业园,或与沿海先进省市合作引进相关产业,并建立合作产业园,如表2所示。如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是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在滁州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重点打造高科技产业园、现代服务园等。

4异地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面临的问题

从异地共建开发区的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下。

① 共建政府间缺少协调。

在我国异地共建开发区,两地政府是建设的主导者。政府协调是跨行政区域共建开发区成败的关键,但受行政体制影响,双方政府横向的联系、协商途径和渠道较少,因此,双方发展需求很难对接,双方的共赢点也不易找准。

② 产业经营成本优势弱化。

沿海发达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较早,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普遍较高,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沿海发达地区产生异地共建开发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异地共建开发区的实践来看,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提升,交通运输等成本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经营成本优势日益弱化,已成为异地共建开发区的重要瓶颈[6]。

③ 土地要素的制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因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开发区建设进度慢,有些原本属于规划区内的耕地尚未及时批转为建设用地,开发区实际可用土地非常有限;而有些刚启动新建的开发区,规划中部分建设用地涉及耕地,成片开发难,土地要素制约已成为异地共建开发区新的难题。

4.2对策

4.2.1 明确异地产业园区总体指导思想

为有效推进异地共建开发区,促进我国经济加快转型,提高整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根据我国开发区建设实际,应进一步明确异地共建开发区总体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全球化、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发挥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先发优势、对外贸易桥头堡优势、开发区管理优势以及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共建开发区,共谋发展空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双方共赢。

4.2.2 创新异地产业园区互利共赢之路

首先,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实现开发区之间合作共建。以中西部开发区为合作载体,在管理上,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方主要负责园区部分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西部开发区方主要负责大部分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其次,为了让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区、地方政府,以及有实力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共建开发区,促成企业集团抱团闯市场,要创新异地共建开发区互利共赢政策,如税收分成政策、投资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再次,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提高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开发区合作协调机制,要建立高规格、多层次开发区领导机构,如成立泛长三角区域异地产业园区相关工作推进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合作,有组织地引导开发区和企业抱团异地共建开发区[8]。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间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9]。最后,加强区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共建园区,要加快开发区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商品检验、进出口以及金融、法律、审计、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联合共建保税区。

4.2.3 出台区域规划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由于异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优势,目前广东、四川等省份都纷纷出台政策加以扶植,深圳市政府为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发布了《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2009—2012)》。泛长三角城市群进行产业有序转移,应基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出台泛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产业转移规划和建议,提升单位土地面积投资产出度,将异地产业园区合作向机制化、合理化、创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欣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7.

[3]龚雪、高长春.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57-159.

[4]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60(5):827-840.

[5]代明.论园区开发的产业化[J].特区经济,2004(7):7-9.

[6]隽鸿.异地合作,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进入新时代[J].华东科技,2011(1):60-61.

[7]肖金成,宋立.“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11-13.

[8]侯小星,郑海静.城市群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6):18-19.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8

区际产业转移一方面够为承接地带来丰富的资本、技术甚至组织管理创新等高层次的要素,提高该地区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为转出地的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从事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活动。区际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化形成了国内版的“微笑曲线”,东部等发达地区占据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等环节,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从事加工制造等生产环节,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链分工格局[2]。东部发达地区将产业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转移至欠发达地区,自身从事附加值较高的设计研发环节(产品创新),中西部地区则主要聚焦于生产环节(工艺创新)。由此,在东西部地区间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创新格局,转出地产品创新要适应承接地工艺创新能力,承接地工艺创新能力要跟进转出地产品创新要求。在区际产业转移的驱动下,两地之间呈现出紧密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

1 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

当前国内产业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转移,参照已有的关于技术创新分类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将这一转移模式驱动下的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3]。发达地区将产业链上的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欠发达地区迁移,与欠发达地区进行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技术要素等方面的相互作用,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方法、材料乃至组织方式的变革刺激承接地的加工制造过程的创新,即带来生产工艺的变革[4],转出地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主要从事产品创新活动,两地之间形成紧密的技术创新协同关系,由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地的产品创新系统与承接地的工艺创新系统的协同问题。产业转移过程中区际技术创新协同过程见图1。

在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地区通过将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工序)剥离至欠发达地区,以便集中有限的要素资源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专注从事以新产品的诞生为终极目标的设计研发环节,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转出地既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向承接地直接注入技术、资本、人力等创新要素(直接效应),又可以通过示范溢出、市场竞争溢出、关联带动等(间接效应)驱动承接地的生产工艺发生变革,提高承接地工艺创新能力。由此,在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形成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地与承接地的技术创新协同机理如图2。

2 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从文献综述和实际调研的感受来看,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在其演变进程中具有较显著的自组织性、复杂巨系统性、一元线性等协同学的特征,本文将采用复杂系统协同学模型分析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

(1)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定性描述

协同学系统构成要素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会达成和谐关系,其和谐的程度便是协调度。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对象是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是指产品创新子系统、工艺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因此,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可以记为S=f(S1,S2),其中,S1表示转出地产品创新子系统,S2表示承接地工艺创新子系统,f为复合函数。

(2)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定量描述

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包括转出地产品创新子系统和承接地工艺创新子系统,分别用j=1,2来表示。

①子系统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有序度

设转出地产品创新子系统和承接地工艺创新子系统在演化进程中序参量为εj=(εj1,εj2,…,εjm),m≥1,βji≤εji≤αj,i∈[1,m]。假设εj1,εj2,…,εjl(j=1,2)取值大小与系统有序水平正相关,即其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假设εjl+1,…,εjm(j=1,2)取值大小与系统有序水平负相关,其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则转出地产品创新子系统和承接地工艺创新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εji有序度为:

其中,βji和αji分别是第j个子系统在第i个指标上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由公式(1)我们知道,μj(εji)取值的大小表示序参量分量εji对子系统Sj(j=1,2)有序的“有效度”。由公式(1)可知μj(εji)∈[0,1],且其值越大,序参量分量εji对系统有序越有效,对系统有序的作用越明显。

采用几何平均数确定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函数,它表示第j个子系统的序参量εj对第j个子系统有序度的“总贡献”计算公式为:

由公式(2)可知,μj(εj)∈[0,1]且μj(εj)越大,εj越有利于系统有序,系统有序度越高,反之越低。

②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的协调度模型

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的协调度定义如下:在初始时刻t1,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为μj1(εj),j=1,2,系统演化发展到t2时刻,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为μj2(εj),j=1,2。则产品创新子系统与工艺创新子系统的协调度为:

参数θ的作用在于当且仅当对j,μj2(εj)-μj1(εj)>0成立时,复合系统才会有正的协调度。

由公式(3)可知,syn∈[-1,1],有如下两个结论:

①syn值越大表明产品创新子系统与工艺创新子系统发展的协调一致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②如若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高或上升,另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低或下降,则产品创新子系统与工艺创新子系统发展的协调一致程度较低,即syn∈[-1,0]。

3 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设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关键在于序参量的甄选,选择序参量应结合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研究中所选序参量对系统有主导作用并意义明确。实用性原则要求序参量不宜过多,变量过多会容易使得模型变得复杂,研究失去实用价值。

产品创新系统代表的是创新实力和潜力,在创新能力指标的选取上,Porter采用国际专利数来度量[5];Faber则以专利数和新产品的销售额这两项作为指标[6]。OECD推荐了7个测度维度,包括专利数、新产品销售额、创新数量以及创新支出占销售额比例。在研究不同行业的产品创新时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会有差异。例如李向东、李南等人在研究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效率时选取17个细分行业的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数作为研发创新的投入,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创新的产出[7]。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协调度模型的实用原则,本文选取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开发经费四个指标来反映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中的产品创新子系统。

而工艺创新系统表示的是工艺设备的改进对产品创新系统的支持能力,按照毕克新教授对于工艺创新的三阶段划分,工艺创新可分为工艺设计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其中生产工艺创新是工艺创新的核心[8]。工艺创新多侧重于创新活动的过程,因此生产工艺创新活动过程的度量指标是实证研究的关键要素指标,同时考虑到协调度模型的实用性原则,本研究拟采用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人均利润率来表征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中的工艺创新子系统。

4 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度的实证研究

由于地缘、人文、经济基础的密切关联,近年来长三角产业向安徽转移的事实已经成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典型现象。安徽省以承接长三角地区技术层次相对较低、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加工制造环节的方式融入了长三角产业链分工体系[9],而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继续保留在长三角内部,两地之间形成了紧密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将长三角地区界定为以设计研发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子系统,将安徽界定为以加工制造为核心的工艺创新子系统,实证研究两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

实证研究中的样本数据来源于2006年至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企业研发活动数据,经过相关的数据处理,得到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各序参量的值,如表1所示。因为统计指标调整导致2012和2013年新产品产值数据缺失,本文通过2005-2011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获得。将样本数据带入本文建立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的协调度模型中。首先根据模型中的公式(1),以最小的数值作为下限值(βji),以最大的数值作为上限值(αji)其中求得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中各分量指标的有序度,结果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2014)》。

结合表2各子系统分类指标有序度结果运用系统有序度公式(2),求得从2006年到2013年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工艺创新子系统有序度,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在2006年到2013年期间,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的发展都是比较有序的。且长三角产品创新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更高且波动更小,这说明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相比较于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更好一些。

进一步,根据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公式(3),以2005年为基准年计算2006年至2013年安徽与长三角地区间技术创新协同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见表4。

从表4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从2006到2013年期间,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6到2010年呈缓慢上升态势,协调度从0.0811增加到0.4223;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到2013年,协调度水平上升较快,2013年协调度上升为0.8左右。可以推测,安徽地区工艺创新水平的集聚上升与2010年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范区的建立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选择性产业转移过程对安徽地区的技术输入有密切的关系。总体来讲,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从上述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协调度的分析来看,在2006到2013年间,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基本有序,在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创新子系统中,相对于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而言,新产品产值水平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目前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因此,要提高产品创新系统的有序度,长三角地区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增加新产品产值。在安徽的工艺创新系统中,相对于很高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和劳动生产率,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偏低,使得工艺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协同作用较差一些。因此,安徽地区要想提高工艺创新协同度应该注重加大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投入力度。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产业链分工视角下的区际产业转移模式为背景,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研究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问题,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向安徽地区转移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只是产业链中技术层次相对较低、位于中下游的加工制造环节,之后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度进行研究,运用协同学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创新子系统与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相关结论显示:①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在研究时期内各分量指标的有序度平均值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②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都是朝着越来越有序的方向发展,且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的有序水平较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水平高同时波动较小,说明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所属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优于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所属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③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协同系统基本有序,但发展协调度整体上不高,尚有潜力可挖掘。由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区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中央政府要进一步通过宏观政策有效平衡各参与方利益。企业技术创新协同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创造有效地协调机制和创新制度[10],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推进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手段优化地区产业选择。其次,转出地政府要进一步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转出地政府要制定明确、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要更注重产业发展节奏和方向,既要避免转出地产业空心化局面的出现,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产业就地升级或吸引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入,又要凸显其在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承接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筛选与过滤机制。承接地要结合本地技术创新发展的目标,加强转入产业的自主选择权,形成本地独特的产业进入筛选与过滤机制,避免盲目承接带来的各类弊端,构建与本地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与转出地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第四,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发挥区际间产业的协同与沟通作用。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促进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的沟通合作,加快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两地间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协同创新的速度。第五,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包容开放的创新理念。企业要做好生产环节分离与再布局的战略安排,化整为零、积零为整,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既保持各自独立运营,相互之间又拥有紧密的创新合作关系,奠定区际创新协同的主体基础。

摘要:从产业链分工视角下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出发,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的视角探讨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构建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机理模型,并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运用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6-2013年产业链分工背景下安徽地区工艺创新系统与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系统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都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的,且两地之间的技术创新协同水平呈逐年递增态势。

关键词: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协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文丁,祁文辉.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思路[J].经济纵横,2015(01):97-100

[2]许德友.产业链分工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4(4):77-82

[3]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6):37-41

[4]陈英.技术创新的二重经济效应与企业的技术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3(3):41-44

[5]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Y:Simon and Schuster,2011

[6]FEBER.Consequences of organic and non-organic farming practices for field,farm and landscape complexity[J].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09,129(1):221-227

[7]李向东,李南.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6):16-21

[8]毕克新,孙德花.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9):156-162,192

[9]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4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篇9

一、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综述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1932) 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模式”。在一国范围内,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 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 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机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行变化格局。马海霞 (2001) 以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和地域变化特征为出发点, 指出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分别是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梯度推进模式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 而中心辐射模式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她认为, 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是将“点———轴”模式溶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 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市场特点和资源优势, 陈建军 (2002) 认为, 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是垂直分工模式, 通过产业转移, 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 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徐洪水 (2001) 将东部产业转移的模式分为成本导向型, 即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市场扩张型, 即以接近市场、开拓市场为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配套衔接型, 指当某个产业转移到目标区位后, 其产品供应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随其移入目标区位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多元化战略型, 即企业出于市场多元化、经营领域多元化战略上的考虑而出现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政府推动型, 指在政府促进、政策影响下发生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李松志 (2007) 针对佛山禅城陶瓷企业迁移扩张现象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影响企业迁移的行为因素, 归纳出企业迁移扩张的行为模式及探讨行为模式的成因。他将陶瓷企业的迁移模式分为迁移总部、迁移研发机构、整体迁移、迁移生产基地与建立子公司。曹荣庆认为, 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模式大致分为整体式迁移式, 商品输出型, 市场拓展型, 资本输出型, 产业关联型与人才联合型。

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模式

当前, 业界将珠三角产业转移总结为三种模式, 即佛山模式、东莞模式和深圳模式。认为佛山模式是一种“分离式”产业转移模式, 即迁移生产制造部分的工厂, 而将研发、销售、总部留在佛山当地;东莞模式是一种“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深圳模式属于“混合式”产业转移,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

1. 佛山模式

佛山模式属于总部经济形态。《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明确指出, 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鼓励现有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等留在佛山, 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和研发等相关机构在佛山设立总部 (或者区域总部) 、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营销中心等, 大力支持、推动陶瓷总部经济发展, 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 实现佛山陶瓷由传统产业向都市型、创新型、知识型产业转型跃升。

佛山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 被誉为“南国陶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佛山陶瓷迅速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知名品牌众多, 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佛山陶瓷拥有新明珠、新中源、东鹏、鹰牌、蒙娜丽莎、钻石、欧神诺、顺成等大批骨干企业及著名品牌, 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佛山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目前, “佛山陶瓷”已经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区域品牌。这种情况下, 总部与制造基地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异地布局, 不会削弱品牌价值, 对转移地经济冲击不大,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此外, 陶瓷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 属于在转入地存在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从企业的战略布局看, 陶瓷产品的研发与营销在转出地, 生产基地在转入地, 也即资源产出地, 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 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了转移产业的技术先进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是符合市场效率的合理的布局。

比如佛山南庄镇, 曾经一度是陶瓷产业的污染重镇, 近几年转移关停了全镇75家陶瓷企业中的62家, 保留下来的13家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 一举摘掉了污染帽子, 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但它的陶瓷业并没有因此消亡, 而通过迅速发展形成了研发、设计、会展、物流、信息等总部经济形态。这种环境脱胎换骨式的改善, 使南庄成为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热土, 目前已有投资过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LED等项目准备落户。

2. 东莞模式

东莞属于“增量”产业转移模式。以工业产值计算, 东莞2006年仍有80%的规模以上企业属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 其中中小企业又占了70%, 如果考虑大量规模以下的外源型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 在东莞引进的众多“鸟”中, 中小企业的比重只会更高。对于那些前店后厂型的贴牌生产企业来说, 这类企业的总部在香港和台湾, 其总部和研发中心不可能内迁, 所以不能采取“分离式”产业转移;对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来说, 它们规模较小, 生产和研发等浑然一体, 没有总部的概念, 因此也就无所谓总部和其他分离转移;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被认为是有“根”的, 最有可能把总部留在东莞, 但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使他们找不到继续留在广东的理由。而一旦生产中心远离广东, 在东莞设立总部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 无法复制佛山模式。

东莞制造业多数是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组装制造, 产业附加值和生产效率较低, 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不能掌握发展主导权, 抗风险能力低。部分企业对于去到承接地后的发展前景不明确, 觉得政府推荐的环保工业园配套不完善, 不靠近原料产地等等。还有的企业觉得政府对三高企业转移的态度, 只是希望他们离开东莞就行了, 至于到了新的工业园里, 是否升级, 政府不大理会, 更谈不上引导和支持。但作为企业方面, 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现在撤出东莞, 如果到新的园区去, 升级和转型做不好, 几年后依然要重复被遗弃的命运。因此原企业留在东莞不动, 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试试看”, 这种转移方式可以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此外, 东莞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源型依赖, 在本质上是一种“订单经济”, 东莞植根于本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并未建立, 本地企业尚处于比较低的发展层次。产业转移后, 如果本地新兴产业没有成长起来, 或者国外新兴产业或产业环节没有及时引进来, 就会造成当地产业空心化, 以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此, 东莞的产业转移需要一些必要条件保障, 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后新的产业资本从何而来。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这些产业的大量转移势必会影响到东莞本地农民的收入与正常生活, 以及当地的GDP和政府税收, “新鸟不来旧鸟不走”的想法在东莞有一定代表性, 因此采取“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 这种转移方式也是东莞的产业和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3. 深圳模式

深圳由于工业化水平较高, 所以, 土地价值更高, 人力、租金、水电等运营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高昂。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 深圳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所有产业的发展, 必须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高度, 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 扩大产业集群的范围和规模, 开创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大深圳制造”新格局,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对于深圳地区的产业转移而言, 首当其冲地是要解决当初“三来一补”企业的转移问题。随着城市主导思想和拳头产业的日益明晰, 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 不符合当前深圳发展趋势的产业, 尤其是很多产业附加值不高的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难以在当地立足, 只能大规模迁移, 留下的都是高附加值企业。

《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指出, 积极引导和推动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配套环节、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和在深圳发展后劲不足或带动能力较弱而转入地具有比较成熟产业配套环境的行业 (企业) 向外转移。

《方案》还提出, 加强对工业企业分类引导。除了对需要转移的产业做好协助退出、转移及优化提升工作外, 对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对深圳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以及本地大中骨干型总部企业和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企业, 实行加强服务与财政扶持并重, 支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走出去”。另外, 对于生产加工环节外移, 总部留在深圳的企业, 积极创造环境, 使其总部能扎根深圳, 继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为此, 深圳研究建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作为企业分类引导的“衡量尺度”。该体系将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产品附加值、税收贡献、能耗、劳动密集程度、规模实力和成长性等方面指标。

由此可见, 深圳的产业转移模式是“混合式”的,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对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而言, 迁移往往是主动的, 多数为了做大做强, 扩大生产能力, 谋求市场扩张, 实现更广阔的市场布局等, 而深圳成熟的配套链接、产业集群环境, 以及政府的支持往往吸引它们将总部扎根深圳。比如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的中兴通讯, 计划2013年将全部生产线和部分研发、培训基地搬到河源。而对于企业发展实力不济、遭受成本压力过大的产业, 它们无法掌握发展主导权, 属于被动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对配套环境要求不高、对成本要求较高的加工贸易型企业, 常采取全部迁离的方式, 向生存空间更大的地方进行整体转移。

参考文献

[1]赤松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M].1932

[2]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分析——兼谈中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J].甘肃社会科学, 2001 (2)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4]徐洪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西部金融, 2001 (5)

[5]李松志.佛山禅城建筑陶瓷产业转移机理[J].经济地理, 2007, 3

[7]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R].佛府办[2008]第101号, 2008-04-16

[8]谢思佳.产业转移阶段转换多项新举力促突破[N/OL].南方日报, (2011-09-14) [2011-10-24].http://www.people.com.cn/h/2011/0914/c25408-1057678599.html

[9]甄静慧.东莞产业结构产业转移进行时六大结构性问题[J].南风窗, 2008 (14)

[10]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 (试行) (2009-2012年) [R].深府办[2009]98号, 2009-08-26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桂东,珠三角,产业转移,SWOT分析

2007年5月,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作出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并把贵港、玉林、梧州、贺州四市定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和先导地区。同时,我国珠三角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紧张、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珠三角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桂东地区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更加有效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1 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 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 r engt h)、劣势(Weaknes s)、机会(Oppor t uni t y)、威胁(Thr eat)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用SWOT方法客观准确地分析桂东地区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为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制定桂东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桂东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

(1)区位优势。地缘上的条件是桂东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桂东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其前沿紧接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西承南宁乃至大西南,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当今“泛珠三角经济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两个活跃板块相互促进的战略通道,是珠三角吸纳西南资源和向西南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门户。桂东的区位将大大降低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成本,提高投资回报。

(2)交通优势。产业转移往往沿着由交通线路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的通道进行,因此交通便利至关重要。桂东经济区通往珠三角地区的交通非常便利,辖区内南梧高速公路、黎湛铁路、洛湛铁路与广东相连,辖区内四个区域中心城市有高速公路或其他高等级公路相接并与珠三角地区相连。西江中游流经桂东地区,下游流经珠三角,亿吨级的黄金水道为两地提供了较好的水运支持。

(3)综合成本优势。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大部分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桂东地区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较多,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

(4)政策优势。桂东经济区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既享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惠,又享有民族自治区的政策优待。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桂东四市定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工业基地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另外,近年来,桂东经济区各地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不少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5)文化优势。两广地区人文相似,山水相连、道路相接,渊源深远。文化同源、习俗相近的文化优势容易让比邻而居的广东商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桂东经济区多操粤方言,也有不少人懂得客家话、闽南话。这就使得投资商在这里开办企业,不会出现任何因语言不通导致的障碍。

2.2 劣势分析(W)

(1)总体经济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投资活动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投资的去向和投资效益的高低。近几年来,桂东地区尽管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弱,消费水平较低、市场容量较小,这势必影响投资活动并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2007年桂东四市人均GDP为8527元,不及全国人均GDP18934元的一半。桂东总体经济水平偏低是阻碍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劳动力质量不高。桂东具有丰富且比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基础。然而,桂东的劳动力资源虽丰富,质量却不高,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效支撑科技进步和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的落后,使桂东劳动力的富余和高素质人才的短缺现象同时存在。

(3)产业基础薄弱,协作配套能力低。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桂东地区的产业组成以农业、矿产资源等初级产业为基础,而且这些产业大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相当一部分已迈入衰退阶段。2007年桂东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6:42.8:32.6,而全国的为11.3:48.6:40.1。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这势必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同时桂东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低,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与新产品开发能力需要有相关企业、相关技术的配套支持才能迅速形成气候。如果一个地区配套能力弱,协作条件差,企业彼此关联度低,“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不仅会制约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会阻碍相关产业的转移。

(4)思想观念落后,体制效率低下。相对珠三角地区而言,桂东地区民众比较缺乏创业、经商意识,因此,广西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活跃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严重短缺。此外,一些政府公务员官本位意识浓厚,有些地方政府实际行为与招商引资宗旨相悖,办事机制不灵活,导致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这必然影响到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2.3 机会分析(O)

(1)多区域合作。机遇是一种流动的资源。2003年,广西成为泛珠合作“9+2”体系成员;2004年,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承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交流重要平台角色;2004年底,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为GMS合作的新成员;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多区域、多机遇的叠加,在广西东大门桂东经济区同时交汇出现,实在千载难逢。

(2)珠三角产业转移。珠三角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继续依赖资源外延开发的增长模式可能导向不可持续发展危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消耗大、占地面积广的企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辐射,桂东经济区目前还处于急需扩张经济总量的阶段,即投资拉动型经济。两地产业“转接”比较合拍。

(3)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更加健全。2008年,梧州、贵港、玉林、贺州四市联合召开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协作区第一次联席会议,签订《备忘录》,标志着桂东四市承接产业转移步入良性轨道。四市已经形成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桂东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问题。会议达成共识:发挥四市区位、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及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对明确各市的发展规划定位、产业承接重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设定上体现科学互补协调,实现资源共享。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机制形成,避免了过去地方政府为争夺产业转移项目互为割据,相互竞争的现象,降低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本。

2.4 威胁分析(T)

(1)大规模开发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在桂东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开发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赢得跨越式发展,将是当地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2)外部区域与城市竞争加剧的挑战。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出台各种各政策促进珠三角产业向广东落后地区转移,广东各山区县市“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全省高速网络加速构建的契机,纷纷搭建起对接港澳、珠三角的沿海地区辐射的新平台。如韶关市已制定了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发展规划,清远市着力创造低成本“洼地效应”,承接珠三角产业大规模转移。中部地区湖南、江西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行动也很迅速。江西明确提出要服务于珠三角,要建成珠三角的生产、服务基地和后花园,目前,江西在承接广东的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湖南利用郴州毗邻广东、地处京广线上的优势,将郴州定位为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特区。这些来自其他省份的竞争,将对桂东承接珠三角转移构成实质性的重要影响。

(3)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带来的威胁。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危机给珠三角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珠三角地区一些地方政府为保证其辖区的GDP增长率、工业产值、就业率等指标,使其财政有稳定的税收来源,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行政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这给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3 SWOT分析的结论

通过SWOT分析可知,桂东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因此,桂东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应采取以SO战略为主,结合WO、ST战略的总体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把握区域合作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各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统计出版社,2003:24-27.

[2]潘永,常庆.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基于SWOT方法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4):26-29.

[3]联手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协作区[N].梧州日报,2008-08-31.

[4]林平凡,刘城.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博弈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1):33-37.

[5]王仁庆.郴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4):26-28

上一篇:学生工作干部下一篇:病例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