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课程(共12篇)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1
引言
在当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人们的生活节奏快, 就业竞争和生存压力日渐激烈, 这给人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尤其是处于学生向社会人过渡阶段的大学生, 其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完全成熟, 缺乏相应的生活阅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大学生在这个新环境中, 容易出现超负荷的思想负担, 产生诸多的困惑、焦虑、抑郁, 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甚至产生生命危机。1998年, 在中宣部、教育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工作意见的通知》中, 就已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一、心理健康课的发展状况
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早在1998年,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工作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试行)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中就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 认为这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的有效方法。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 这两个文件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方式、内容及实施细则, 并强调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004年10月14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简称《十六号文件》) , 进一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进行部署, 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要配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 和足额专职人员。所有这些都表明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进一步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需要, 结合本校实际,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并从中受到启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现状
以面向全体学生以系统性、平等性、多样性、保密性、预防、发展和矫治相结合为原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目前, 课堂教学以及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 据统计全国大学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行课课时在24节至38节左右, 在一定程度是保证了授课内容的全面性, 但是该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高校缺乏对心理健康课的重视
许多高校没有给予心理健康课足够的重视, 将开设心理健康课视为一种任务, 认为开了心理健康课就万事大吉, 因此该课程教师资源不充足, 课时少, 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安排课程。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简单转嫁给任课的老师。且过高估计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认为一般心理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克服, 只有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才需要心理健康辅导。
(二) 大班式教学, 难以到达预期效果
有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咨询的专职和兼职老师人数远低于所需水平,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大约在两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之间, 远低于台湾的六百分之一以及日本的千分之一。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知识难以普及, 另一方面反映在课堂教学上, 则必然会导致大班教学模式。大班教学大大局限了课堂教学形式, 只能采用一言堂的形式。虽然有很多教育者经过研究, 探索出很多意见和方法, 但面对大班授课的现实, 这些方法只能是纸上谈兵。比如, 有教师建议, 心理健康课要区别于其他通识必修课, 可以在校园中环境比较好的地方, 师生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还符合心理学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但现实是, 这种谈心式教育模式很难再大班教育中实现。再如, 有老师希望能将心理行为训练中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中, 例如角色扮演, 虽然能在大班中勉强开展, 但通过对多位老师的访谈发现, 这种形式不仅不能保证课堂效果, 还要浪费很多时间在维持秩序方面。
(三) 课程设计, 难以满足学生真正需求
目前, 许多高校心理健康课形式单一, 学生很容易将这门课认知为政治课, 但事实上, 它与政治课有着本质的区别。政治课主要教导学生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强调要遵守规章制度, 而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真正的充分了解自己, 这对师生间的互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 在具体课程时间安排方面相对较欠缺。大多心理健康课只在大一开设, 可是上课课时较短, 学生很难对相关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而且人的心理是情境性的、动态的, 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问题, 且之后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又很难得到专业指导。最后, 在课程的具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课程通常拘泥于教室, 没有让学生产生新鲜感, 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单纯传授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因此往往收效甚微。
(四)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多数是“半路出家”, 有的是其他科目的兼职老师, 有的是管理干部兼职, 有的则是来源于进修学校、科研室的研究人员。根据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2001年对74所高校所作的调查显示:共有咨询人员453人, 平均每校6.1人, 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兼职人员, 一部分甚至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咨询活动。分析从业人员的构成发现, 在453名咨询员中, 有思政人员251人, 占55.4% (含德育专职教师103人, 占22.7%, 政工人员148人, 占32.4%) , 医务人员79人, 占17.4%, 心理专业教师94人, 占20.8%。由此看出, 高校内心理健康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如果教师自己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 又何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 专业咨询师自身角色存在困惑。一方面, 良好的课堂纪律和严谨的学习氛围是课程有效的必要条件, 学生想要从这门课程中获得成绩和学分, 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 并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分数;另一方面, 心理健康课要求学生对老师产生强烈信任, 教师本身要学会倾听, 以学生为中心, 循循善诱,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作出理性、正确的判断。这两个任务必然会产生冲突, 老师严格的要求使师生间产生距离感, 学生会抗拒老师的帮助, 如果老师站在咨询师的角度, 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 并且难控制好课堂。
三、大学生的问题
(一) 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环境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进入学校, 离开了家乡, 离开了亲人, 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世界。从简单的穿衣戴帽到认识人生和社会, 一切都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思考、判断、选择和处理。面对这快速的转变, 很多同学显得不知所措, 情绪上很难稳定下来。同时, 许多同学在中学时养成了依赖的心理, 整个学习过程需要老师安排、家长督促, 所以很难适应大学这种宽松式的学习环境, 经常感到无所适从, 对自己的未来甚至是人生理想感到迷茫。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同学来说, 人际关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然也出现了很多困惑和不适应。有同学在访谈过程中提到:“……很多人都告诉我来了大学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嘛, 我也觉得很必要, 但是又很多时候不知道要怎么去和不同的人相处, 比如你见过一面还要继续见面但又不是很熟的人, 有时候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啊什么的……”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于一种中社会化的等级制度和较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认识和建构还停留在初级水平, 主要通过与高年级同学交流取得信息。
作为高等教育学府, 大学环境注定丰富多彩。因此, 大学生需要处理好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和恋爱交往等。由于高校氛围更加自由、开放, 也更推崇自主学习, 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不像中小学那样频繁, 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部分同学会感到失落, 觉得没有人关注自己。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习惯、性格迥异的人, 彼此间的磨合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妥协, 这对于新生也是不小的考验。
(三)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现在的大学生很关注社会问题, 对于社会认知问题已经形成了相互区别的、懵懂的理解, 并对组织文化等很感兴趣, 也很好奇, 希望参与。比如:访问者 (提问) :你觉得大学生活以来你有什么感触比较深的事情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受访者1:现在咱们这个大学生或者社会青年心里面有一个事情是深扎根的, 就是腐败。这个是我深有同感的。受访者2:你说的是哪种腐败?受访者1:……我指的是一种风气, 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了, 但是的确这种现象太突出了。现在如果我要是去哪个部门去开会, 我最讨厌人家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部长经常给我们说, 我在学校认识很多人, 你们以后有啥事就找我, 哪个部门的、哪个协会的我都认识, 还有其他学校的, 我也都认识。访问者:你觉得是要在课堂上给大家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么?受访者1:对对对, 我觉得就是这个课它作为一个非常普及型的国民教育, 其实应该做这些教育。现在的党化教育太严重了, 心理老师应该起到一个启蒙作用。来访者2:对, 就是培养我们一种好的价值观取向, 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听大二学姐他们说大二社团选部长什么的各种黑暗, 我也觉得很无语。
根据访谈到的资料, 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问题产生了诸多困惑和好奇, 并渴望得到解答。
(四) 大学生的亲情观
学生离开家乡, 离开亲人尤其是父母来到全新的生活环境, 学生与父母聚少离多, 但似乎对父母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很想念父母, 觉得他们抚养自己很辛苦;另一方面缺乏与父母的沟通, 又不善于将自己对对方的爱准确的表达出来, 所以感觉父母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想起我和我妈, 像其他女儿和妈妈, 跟妈妈说很多关于自己, 交流很亲密, 还会一起逛街散步, 像我和我妈从来不会, 她对我和我弟完全不同, 对我弟好好, 对我就大呼小叫, 大喊我名字, 我对她也是, 就觉得我和我妈从小不怎么亲密, 但她和我弟就不一样, 我弟放学回来, 她会说:啊。你回来了。在那抱着, 交流, 特别那个。每次这时候, 我心里会有一点小小的不爽。”所以,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的矛盾, 促进彼此理解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 课堂内容整合化、多样化
如今大多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用老师的课堂教授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下方便了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进度以及内容的控制, 比较少受到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有诸多好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疏漏。根据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的贯彻所得的结果显示, 有以下一些弊端:
1. 课程完全受到老师个人素质的影响, 如选取的知识理论比重过大或内容不合适很易造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度低下。
2. 受到教室场地的客观影响, 很多其他方式的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如谈心式教学) 。
3. 受到大班化课程人数的限制, 课程内的互动活动、课程体验较难操作, 也影响到课堂氛围的调动。
4. 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基于这些结果, 笔者总结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1.老师在备课和知识的选择中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做到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的普及, 二是将心理学的知识成果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整合, 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普及性的课程, 需要给同学们普及一种心理健康的意识, 提升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度。
2.需指出的是: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并不应以“问题”为导向, 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 而是要转变为以“发展”为导向, 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 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试能力、深化自我认识, 养成积极的学习观、恋爱观、择业观、人际观等, 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也不要逃避, 敢于正面面对, 能运用习得的知识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拥有一个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乐观地面对生活。
3.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运用自身的知识, 更要借助多媒体和其他辅助工具的参与, 丰富课堂内容。已有研究表明, 励志电影欣赏可以通过完善人格、调整心态、提高自信、稳定情绪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戴吉, 戴嘉佳, 2011) 。因此, 课堂的教学要做到对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运用观看电影、音乐欣赏、案例分析、游戏互动、体验讨论、自我报告等内容, 丰富课程内容, 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 从而实现课程目标, 发展出完善的学科体系。
(二) 上课形式灵活化
已有研究已经发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而传统的大班化授课是以“老师为心中”的一对多模式, 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 以“个体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学生的认知体验和个人领悟习得新的知识。突出实效性, 注重体验式教学, 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 笔者结合访谈调查和观察统计, 针对大班化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 要将传统的单向传授模式转向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将传统讲授为主模式转向学生体验为主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报告, 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事件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并由其他同学来报告自身对他人经验的看法和体验, 促进自我开放行为的产生, 调动学生的合作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和亲社会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2. 采用多元化、广覆盖的教学方式, 将大班教学、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可将全体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 进行专业的团体素质拓展活动或团体辅导, 开展模块化、连续性的专业的“体验式”心理辅导。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课带学生参与沙盘游戏、房树人测验等心理测试, 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强化个体的或团体的互动性、合作性和凝聚力。
3. 对于上课地点的选择, 不必拘泥于教室和课堂教学, 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的需要, 选择在操场、草坪、实验室等地, 营造自由、愉悦、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 帮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谈话教学等。该种方式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了解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需求,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考查方式的建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大多数学校沿用考查课的评价模式, 通过采用纸笔测验 (或论文测验) 和课堂考勤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由于教师主观性的限制和课时少、人数多等弱点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学生态度变化技能迁移等能力, 因此不能有效的评价指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 更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目标的达成。基于这些原因, 笔者提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察可使用自评与他评相协调、书面论文、心理成长口头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首先, 教师评定向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的转变。自评和他评可以在已有考察条件下, 避免教师评定的主观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
其次, 书面论文主要要求学生上交学习本课程以来的收获和成长以及还未解决的困惑或挫折经验, 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为未来的发展找到方向和目标。
再次, 心理成长口头报告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课堂演讲能力, 也能体现学生对自己心理成长的评价和认识能力, 结合学生自我心理成长经历, 找到心理的优缺点, 提出自我完善提高的策略, 使大学生人格发展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福兵.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熊宝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7 (32) :501.
[3]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3) :163-164.
[4]王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困境和出路, 社科纵横, 2010, (25) :222-223.
[5]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 (29) :46-48.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2
教育中的尝试及其成果
天津财经大学杨晓梅
心理学,这门一向被视为只有少数人才问津的、“高深”而又“神秘”的学科,如今已走进许多高校课堂成为面向更多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们,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并喜爱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心目中,心理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导师”,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是“走向成熟的捷径”。我校心理学课程建设已走过12年的历程。成功的教学实践充分说明,心理学走进高校课堂符合时代呼唤,它有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现代化经济建设人才的目标要求,为我市乃至全国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它已成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走在天津市各高校的前列,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它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创设了新的工作平台。
一、“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提升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新理念
从1993年起至今,心理学在我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自成体系、较为成熟的公共素质教育基础课程。
心理学进入财经类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项大胆创新。现代社会信息科技发达,社会变化急速,大学生毕业后在生活和工作上所面对的问题,往往需要运用横跨不同范畴的知识去解决,单凭一个专业范畴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应付。所以,无论是培养专才或是通才的学系,除了使学生在学术上、专业上获得技能外,还要协助学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发展成熟的人格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全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先进国家高校教育的共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技能;有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我院公共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在2000年春季市教委组织的天津市高校心理咨询评估中,评估组专家称:“这在天津高校中是不多见的。”在2004年市教委再次组织的天津市高校心理咨询评估中,评估组专家对我校多年来心理学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积累的成果资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心理学”课程教学在促进大学生能力提高、人格完善和
学习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照般传统的体系,而是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及择业问题等,着重介绍人际交往心理;气质、性格与能力;学习心理;情绪与情感;需要与动机;就业心理等内容。由于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所以在促进大学生能力提高、人格完善和学习进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身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业和生活,而且关系到今后走向职业岗位如何适应社会。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恰恰是人际关系问题,被列在学业和就业之首。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人际关系心理”作为心理学课程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心理学课堂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实质、作用、原则和艺术,分析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等,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消除人际交往困扰。一位来自天津的法学0111班的学生说:“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交流是很重要的。多一些交流,多一份了解。”来自河南的一位学生这样指出:“心理学课让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更学会与他人和谐融洽的相处,学会交流,展示自己,完善自我。”财政系2000级一位男同学则说:“我以前很少和女同学说话,更没有想过和女生握手。但是通过此次心理学教学活动才使我发现,其实与异性同学交往没有什么难的,只要你真诚、自然。一节课下来,我已经能同女生自如地交谈了。相信以后我再也不会因此而难为情了。”
大学学习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必须调整角色,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从僵化的“升学主义”中解脱出来。把“念书”提升为“求知”,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用“扩散式”代替“封闭式”的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并逐渐使读书变得越来越有兴趣。然而,对于刚刚结束高中学习生活走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他们在内心充满喜悦、兴奋和新奇的同时,难免产生种种不安、困惑和担忧。针对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选择了“学习心理”作为心理学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概述”、“ 大学学习的特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等内容的阐述,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一般含义、特点和种类,特别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了解影响学习效率的心理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金融系99级一位学生在他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到:“进入大学后,就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什么都和中学不一样。正当我们迷惘的时候,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心理学。通过学习心理学使我对学习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我意识到,在大学期间假如我们对学习的心理没有全面的了解,不能在学习上正确的把握自己,那么毕业以后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流传的著名格言同样表达出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浓厚兴趣和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和动机,为此我们着重讲授个性心理。心理学认为,气质、性格、能力构成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它更多的是由先天素质,即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特性决定的,其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如多血质的人活泼、开朗、善交际,但又容易多变、轻浮等)。通过学习“气质、性格与能力”这一章,使大学生懂得健康的人格作为非智力因素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经外系9908班的赵娜同学以“红日破云弄金影,云雾散尽看青山”为题目表达了学习心理学之后的体会。她说:“我是属于抑郁类型的人,但心理学课上分析了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对我很有启发。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以比较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我曾经认为灰蒙蒙的世界,心情不再象以前那样沉重了,就好像一个长期负重的人一下子没有了负担那样轻松,就好像一个长期卧床的人突然摆脱了病魔的缠绕那样快乐。心理学
帮助了我,告别了忧伤的过去,走出心情的误区,我终于敢于面对今天,面对明天了。”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学习的进步,取得了突出的实效性。
金融系0109班的苏辛同学,在面临严重的丧失——亲人病故,就要失去生活勇气的时候,是心理学课挽救了她。在谈到学习心理学课的收获时苏辛说:“我想退学、想放弃、想死„„这时我们开了心理学课,我仔细阅读了心理学课本上第八章有关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内容,回想起以前的经历,回想起心理学课上杨老师讲述如何面对挫折以及书上关于如何面对重要的丧失的内容,我醒了,我觉得自己应该重新认识生活,重新开始生活。我要好好坚持下去,好好活下去”。后来,苏辛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保持前列,又成为学校学生自律委员会的成员。因为表现突出,学校拟推荐其为保送硕士研究生。
三、“心理学”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课堂,以其独创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学课堂上,以游戏为导入,开展了“人际交往训练”、“火光熊熊——价值观探讨”、“生活满意度”、“自画像”等活动,形成了心理学课独特的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赢得大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下面以法学0111班为例介绍该教学法实施的全过程。
活动由四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做“心有千千结”的游戏为导入。旨在热身,打破拘谨。
第二阶段,以多种新颖的形式变换分组,2人—4人—6人—8人,并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旨在初步相识,体会与人初次交往时的礼仪。
第三阶段,每人画“生活满意度”,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旨在深度了解,促进自我探索,建立同学间的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
第四阶段,全班总结交流。先由6个小组分别推举出的代表发言,然后请每人在纸上写出自己今天参加活动的感想。
全班34名同学每人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参加今天课上活动后的感想,热情洋溢地抒发了美好的情怀,高度评价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下面选自该班团支书陈素芳同学的描述:
“那天上午8点,我们走进被布置得非同寻常的新校区F座204教室。开始上课了。只听杨老师娓娓道来。原来,为了把所学人际关系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杨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真实的交往情景,让我们去体验。这时,大家的脸上都充满诧异和兴奋,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在此之前,还从未经历过这样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玩儿是青年人的天性,杨老师抓住了我们的心理,第一个内容就是通过游戏来打破同学间的拘谨。很快,一张张笑脸展现在眼前,欢声和笑声充满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令同学们兴奋不已,大开眼界。“2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不断变换的组合构筑了交往的平台,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打破宿舍界限、地区界限、男女界限,扩大了交往的空间;从“自我介绍”到“介绍他人”,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同学,更深地认识了他们,彼此多了份了解,而且使我们领悟并掌握了与人交谈时所应持有的真诚态度和方法,尤其体验到“被了解,被理解,被欣赏的感觉真的很好”。“生活曲线图”,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中,却感受着 “不平凡的经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受益匪浅”。全班的总结发言使活动进入高潮。先后分别由我班刘英昊、黄景尧、廖四海、臧轩、陈素芳、刘敏6位同学代表6个组发言,让大家分享共同的感受。他们精彩的肺腑之言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热烈掌声。一个半小时的课结束了,同学们感慨万千。那堂特殊的心理学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理学独特的魅力和杨老师的独具匠心。岁月悠悠,或许很多的细节会随之淡忘。但这节特别的心理学课将永远值得我们回忆,值得永远珍藏在记忆中。”
大学健美课程中的心理需求的研究 篇3
摘要通过研究大学健美课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其运动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充分开发其运动潜能,实现各自的心理期望和自我超越,才能滿足个体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健美专项课心理需要研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健美运动是以表现人体健、力、美,采用器械或徒手的各种练习手段来发展力量与耐力,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一项体育运动。因而有简便易行,易于发展,练习方式灵活多样,男女皆宜的特点。因此在健美专项课教学实践中,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课学生的心理需要,依据需要发展、变化的条件,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满足每个学生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是健美专项课成败的关键。
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专项课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开设的,因为学生在技能储备、体重、体型、力量与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健美专项课教学中不能用同一教学标准和要求对待不同心理需要的学生,尤其是高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感知精细程度不够但较为敏感;有一定自我控制力却不能坚持始终;情感丰富而情绪却不稳定。常表现出敏感、自尊心强、易冲动、有要求独立等特点,心理发展呈非线性过程。因此对健美专项课教学的实施,需了解主体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把握评价尺度。
三、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
依据学生对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可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的设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运动技能目标方面:在以肌肉为动力,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的健美练习动作机理的前提下,向学生全面系统介绍健美运动的练习方法,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重点讲解体表大肌肉,尤其是胸、肩、臂、背、腹部肌肉的练习方法,通过学生身体练习这个载体,使学生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锻炼,以提高学生自己健美运动的能力。
四、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
学生这种对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是相对应的。因此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必须阐明健美练习中练习强度和密度与健美效果的关系:即接近极限的力量练习虽然练习次数少、组数少,但是巨大的拉力能够引起最多的肌肉纤维损伤,在超量恢复后,练习者的力量就会得到最大的增长;中小负荷的力量练习虽然不会引起大量肌肉纤维损伤和重建,但是由于其练习次数较多,反复的收缩和摩擦最能够刺激肌肉纤维的横向增生,使肌肉体积显著增大。
五、健美练习次数的心理需要
在每次肌肉练习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肌肉进行超量恢复,反映出学生能科学,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示由于每周健美专项课的教学时数有限,课上的有效练习时间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健美锻炼的积极性,可以在学生中成立健美俱乐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天向学生开放健身房,并派相关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使健美专项课有效地向课外延伸。健美专项课课内外练习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提高健美专项课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练习时间保证,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六、选择健美考核方式的心理需要
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肌肉增长的平衡度是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健美的各种练习来达到这种平衡指标,同时,在考试中完全取消了负重能力的考试,因为健美考试毕竟不同于举重考试。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对健美专项课考试必须尊重个体差异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样的成绩考核和评价体系,既符合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觉的心理健康的课程目标;又符合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要求。充分体现每个学生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客观情况,成绩高低与每位学生不断战胜自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七、结论与建议
(一)健美专项课应加强健美练习机理和方法的教学,满足学生了解和掌握健美练习内在机理的需求,规范健美练习技术动作,提高其准确性,提高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健美专项课应以改善肌肉形状、完美体型、增强体质为主要教学任务,采用多次数、中小负荷的重复练习,每周一次健美专项课教学,3次课外健美活动较为适宜。
(三)健美专项课应用肌肉的分布均匀度以及健美部分比赛项目为考核与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曹锡璜,杨志韬,杨培林.健美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吴平.对男生健美专项课教学的研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2):77.80.
[3] 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4
受高校课程定位与传统心理学理念的影响, 本课程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与缺陷。 (1) 教育理念消极。将学生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假设体, 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的视角, 把让学生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背景成因及矫正方法, 及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 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积极性、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削弱了课程教育的原有功能, 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 课程设置随意。学时较短、时间安排不科学, 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 (3) 教学内容杂乱且负面。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 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 内容选择基本偏重正异常心理状态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消极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激发与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如何去发展与挖掘我们自身内在的希望、自信、感恩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4) 教学方法刻板。首先, 教学过程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 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主体性不强, 未能凸显课程的体验性、积极性。其次, 未能融合校园文化及其他课程资源, 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间接、内隐地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潜能的开发。 (5) 教学评价单一。大多数高校未能思考与探索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 基本上是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但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 导致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性, 单纯以量化手段进行评价是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 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要用积极的理念进行解释, 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 且可利用这些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 (1) 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不仅仅对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进行研究, 更应研究如何发挥、激发、培养和挖掘人自身存在的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 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下,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逐步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为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 发挥高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2.1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二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科学预防, 开发学生积极人格, 挖掘学生潜能。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 兼顾一、二层次目标, 强化第三层次目标。在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 面对全体学生, 重视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将注意力转移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上, 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而教学目标也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 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仅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 而且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回归到以人性为主体的平台,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协调、相统一, 以“面向全体”、“科学预防”、“积极引导”、“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 积极、正面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发展成才。
2.2 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解释,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 并利用这些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 (2) 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侧重于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挖掘, 如爱的能力的挖掘、幸福感的增进、感恩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探索、情绪情感的优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心理潜能的开发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等等, 以达到增加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2.3 兼顾显隐课程, 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 我们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 即显性课程 (explicit curriculum) 和隐性课程 (implicit curriculum) , 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 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 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微电影、小型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将主观幸福教育、人际交往、感恩教育、创新教育、爱的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挖掘学生的潜能。而隐性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其他相关课程 (如体育教育) 、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式, 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险, 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4 以积极评价为视角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 注重引导及促进学生学生乐观的心理和积极的行为, 及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培养。因此, 本课程的评价应采用综合的模式进行, 从积极评价出发, 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评价及学生主动、及时的内省与反思, 量质化相辅, 多角度、多种方式相结合, 如采用问卷调查、自我主观评价、同学间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等方式,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到积极评价, 产生积极体验, 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注释
1任俊, 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4) :106-110.
大学生心理课程感悟 篇5
首先,我认识到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资料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此刻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我,并对自我的本事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坚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坚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团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会,与社会坚持同步。而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心理课上,我们做了很多心理测试让我们清楚的认识自我。我们采用七八人一个小团体,便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教师交流。记得第一节课是同学之间相互自我介绍,相互了解。我们还对各自的性格进行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行在情境中关于各自犯罪心理和报复心理测评。还有“我的小小动(植)物园”、“洞口余生”、“评钟表匠和药剂师的故事”等活动,既趣味生动,又富含哲理。既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更清晰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师针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比如适应心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情绪管理、个性心理、感情及性心理、网络心理、职业心理等。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以及讨论互动,让作为大学生之一的我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心理知识,进而能对自我的心理波动进行初级的评断,让自我正确的应对心理波动,加深自我认识。教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代的“微表情”知识。微表情是指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作出的表情,这个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实情绪,可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经过微表情我们也能够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真实的交流。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目前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等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与表现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一些分歧,集中表现为理论化与技能化之间的争论。所谓理论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理论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所谓技能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技能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时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具体方法对大学生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这种分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及其质量的规格和统一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授——受”式为主,教学方法则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该门课程同样也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但在具体表现上,相对于不同类型的师资表现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对于心理学专业师资,教学时是以理论串讲为主,缺乏案例佐证;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学时则又是以案例串讲为主,缺乏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疏理。这种教学方法单一化表现,必然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从“评教”的角度看,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往往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纸加笔考试分数的量化结果,忽视对他们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致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此,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各高等学校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扩大招生的问题,也面临着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层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只是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那么,当我们意识到新世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之时,首要的是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
(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三)课题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四)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客观地给我们对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许多困难。且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个性的完善是人全部生活经历、经验积累的结晶,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期望学生上几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发生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反对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2009,2:92-9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篇7
1.1、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 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日渐深入我国, 西方文化中的垃圾和杂质对大学生的侵蚀已越来越明显。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和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1.2、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需要
个别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比重偏小、课时偏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实践证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1.3、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传递, 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健全心理的大学生, 从心理上更加乐于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 并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做人处事的方法和准则, 上升为指导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尺度, 进而成为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2.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和困惑出现较多而自己又缺乏相应解决能力的特殊时期。据统计, 我国大学生中16.O%至25.4%的有心理障碍, 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 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 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认知障碍, 他们不明白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不足, 厌学情绪严重, 持被动的心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令人十分担忧。
2.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 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关注不够, 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停滞不前;知识面狭窄, 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 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论联系实际不够, 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强, 自由发挥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的长期磨练,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有机结合而进行再创作, “教师讲, 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 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措施
3.1、加强领导的观念更新
身为学校领导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要位置,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重观念更新, 认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大力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高校只有努力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大学生,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奉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2、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 它要求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用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学生, 更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心理适应力、良好的行为表现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3.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新时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要求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体系, 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只有加强理论研究, 及时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和体现在教学中, 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3.4、转换教师的教学思维
教师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 不断充实和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要求广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会在多元开放的条件和环境下, 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 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同样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有些教师的课堂座无虚席, 有的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究其原因, 在于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较为独特和新颖, 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过分拘泥于形式, 毫无创意可言。因此, 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 广大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接收意趣, 努力探索和采用参与式、互动式、问题式、案例式等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已成为向大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本文分析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列举了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圈, 2007, 10.
[2]撒承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这个群体面对的压力普遍加大。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相聚在一起,这就对大学生适应环境、学习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不同,比如刚入学的不适应环境,大学生容易出现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容易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神经衰弱;就学习方面来说,一是无法承受学习上的压力;二是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厌学情绪;三是学习困难,没有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人际关系方面来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与异性交往有困难;还有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等。高年级学生就业艰难,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困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意志消沉,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信心,对自我处境无能为力,找不到人生目标。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长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重视,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疏忽,使得2004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会第九届年会明确提出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贵州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计2个学分。普通本科高校36个学时,理论教学和拓展训练各占18个学时;高职高专院校32学时,理论教学和拓展训练各占16个学时。该门课程全省高校统一使用省教育厅组编、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统编通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新生进校后第一学年内完成。
自从“心理健康”的课题走入高校,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在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方便同学们在产生郁积的心理问题无法释怀的情况下,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疏导解惑,排解心理困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才是直接面对学生,贴近学生的窗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同学们直接了解心理学,懂得心理学最有效的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不高,不够重视,以敷衍过关为主要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由于对“心理健康”不够理解和重视,导致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够重视该门课程,以敷衍过关为主要目的。近年来一些媒体和社会的误导,导致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误解,认为其是所谓的“读心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与自己的想象有出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不用心。
(二)教学方法不灵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溉式教学方法,而且主要是名词、定义、概念的灌输,而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很少开设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现实心理专题讲座,开发学生潜能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等,也不能很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服务。
(三)师资水平相对滞后。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一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这部分老师虽有丰富的管理学生经验,但却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所以在教学中也时常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生心理学课程的正面引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对近年来一些媒体造就的心理学即“读心术”的现象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通过讲座、广播宣传、宣传栏等方式告知学生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和高校学生部门配合,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将“问题”与教学相结合。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可配合参与学生的心理咨询队伍中,通过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中受益,进而对课程更加重视和喜爱,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学生中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课下与学生谈心,架设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处在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时期,同时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心理上的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不同情况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问题和学生进行谈心。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热爱、关心、理解学生的立场出发,通过平等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做到双方心里相融。三是正面引导,启发鼓励。教师与学生个别谈心时,要坚持启发,诱导为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坚持鼓励表扬为主,与学生谈心就是教师要躬下身来,态度亲切、随和、自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意愿,缓和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应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理论多、趣味少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加强实践,减少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一是可以运用音乐舒缓情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轻音乐或视频。二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入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使书本里繁杂的概念及定义更加通俗易懂。三是辅导学生排练心理话剧,让戏剧与学习相结合,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又能学习到知识。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及拓展项目,不仅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载体,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虽然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同样可以经过学习和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功底。辅导员和班主任有丰富的管理学生的经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了解和掌握有更直接的渠道。这也是他们开展课程,完成教学目标的一大优势。
(四)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
在教学过程中添加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大学生的青春时光》、《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等内容可以重点讲授。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未来和异性充满憧憬,但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便有了人际关系和恋爱关系的困扰,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如针对大学生对异性求好的心理,进行“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的专题讲授,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做“和谐人际关系”的专题讨论等,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将心理辅导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五)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共同协作。
在高校中,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抱以敷衍的态度,这不仅需要授课部门和老师的努力,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也应该共同参与和协作。一是除建立心理咨询室外,还可以利用墙报、校刊、网络和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二是每年举办一次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学生主题活动周。在活动中,利用心理剧目、电影、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三是与学生进行访谈,找出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面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重点梳理,便于积累案例数量。四是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也是心理容易出现问题的敏感期,对于“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以及当前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四学生面临学校和社会衔接的尴尬时期,心理状况更容易出现问题。心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将就业指导和心理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在校园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0 引言
自2003年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 而像应用心理学这样一个小学科, 由于认知局限, 造成该专业的学生有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除了供过于求等外部因素外, 最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缺乏, 如对职场环境、职业特点和行业类型、专业特征以及专业就业范围信息等缺乏了解。而这又归咎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薄弱。当前高校职业指导过于笼统宽泛, 与专业脱节, 且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并未列入教学计划, 通常靠行政命令实施, 各院系并非主动开设职业指导课。本文以延安大学为例, 探索应用心理学专业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及其运行机制, 旨在为学校有关机构和人员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提供依据,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规划、了解职业规划, 在就业时能够达到良好的人职匹配。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明确自身定位,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1]。
1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来说,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主要是从三个培养方向来设置的。方向一是基础心理学, 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与基础研究有关的一些课程内容, 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SPSS教程等、人格心理学;方向二是人力资源管理, 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心理测评等;方向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健康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法、心理咨询、问题与行为矫正、家庭教育、变态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上来看,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扎实理论教育的同时, 也加大了心理学的应用化, 集中表现在应用心理学课程门类的增多和课时量的加大。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我院还设置了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在精神病院、心理咨询机构、监狱、学校以及企业中见习和实习, 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 并能理论联系实践, 学以致用。
我校应用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外在环境和专业本身发展的变化, 自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以来, 我校已经进行了三次课程体系的调整。总之, 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2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运行机制探究
对于应用心理学这样一门交叉性学科, 其课程体系的运行主要应考虑到以下方面:
2.1 掌握学科理论和原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决定了首先必须掌握学科理论和原理。如《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发生发展的规律, 为以后理论提出与研究做好了知识准备;《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 也即心理过程的反应机制;《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教与学的发展发展规律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及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2.2 开展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
心理学是一门兼顾理论和应用的交叉学科, 其作用尤其凸显在它的实用性上, 因此在专业教育中, 应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来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掌握理论的同时,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更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 为此, 除了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了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外, 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我们也侧重于实践活动的教学。除了课外的见习和实习活动外, 在课堂内的教学中我们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 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视频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外, 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实地咨询和测评、参加新生的测评和回访等校内外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这几年, 我校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发展和成就,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活动一般只是局限在心理健康月, 所以当时获得的成就因为没有及时强化而受益一般。因此如何使实践活动的效果最大化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2]。
2.3 优化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和“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理念。这就需要心理学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自觉应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实用性”、“主体参与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要坚持“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 从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际出发[3], 有利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有利于实现师生教学互动, 有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思维。比如, 我们在《团体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 积极探索编写课堂心理剧、专业课题辩论、模拟招聘等教学组织形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通过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而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大学生初涉职场之前, 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规划, 而实现此目标的方法除了教师指导、班主任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等途径, 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也是一个良好途径。由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相对而言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 且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加上学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范围缺乏了解, 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候会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 更应将这些知识技能的适用范围涉入进去, 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对大学生进行合理而准确的指导[4]。
2.5 加强本科生导师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
本科生导师制是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的一种“包产到户”教育方式, 其目的是加强老师在学生成长的指导作用。导师除了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发展,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对处于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 导师的指导重心有所不同。
对于大一新生, 主要是结合培养方案对学生详细说明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主要课程、特色课程创新能力和就业前景与趋势等, 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学什么”和“学成后干什么”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结合社会实践,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专业和认识专业。
大二的主要指导内容是帮助学生在学业中获得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在此过程中, 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外, 还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三时, 学生除了继续保持专业上的发展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始关注职场信息, 关注自我选择与发展, 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 选择什么行业和职业, 这些都是进入大三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导师的作用则是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好各种关系和思路, 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大四时, 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为学生实现其目标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 诸如指导学生求职、应聘以及指导考研的学生选择院校并合理的安排复习和考试的有关事宜。
总之, 本科生导师制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学生在学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迷茫和困惑, 而且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2.6 做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工作
心理学见习与实习是独立专门而又极其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 对于大学生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技能至关重要。由于心理学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活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见习、实习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 尽量能够提供给学生较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尽快的了解职场生活、专业特点、职业类型以及自己适合的行业和职业;其次, 见习、实习的单位尽量多样化, 即有涉及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企事业单位, 增加学生对专业适用范围的了解[5];另外, 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 要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 尽量突显出见习和实习工作的有效性, 而不只是一种形式。这就要求在见习和实习之初, 要对学生说明我们组织此活动的目标、在见习实习各环节中应该完成的作业和注意事项、在活动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状态, 使得学生在类似实战的专业情境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同时, 可以考虑与校外的一些机构进行合作, 在他们提供给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的同时, 能够不定期的为学生做一些心理学知识在不同职场中应用的报告, 增加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6]。
3 小结
大学生职业指导不仅涉及大学生的发展, 体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需求, 还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 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使用。因此高校要立足实际, 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发展与就业的职业指导体系,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保驾护航。为实现此目标, 职业指导首先要具体化, 即要根据学科的专业特点、就业范围等微观特点, 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而这除了学校就业机构等行政机构的努力外, 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力量还来源于院系领导、辅导员, 尤其离不开任课老师和本科生导师的努力。同时, 职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从学生进入大一时就应该开始, 并且随着年级不同, 指导内容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所以, 职业指导的长期化、微观化、具体化、专业化是心理学专业, 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竟乾.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业教育版) , 2006, 2.
[2]张福珍.论职业指导元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3]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10) :30-31.
[4]胡剑锋主编.大学生职业指导 (提高篇)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
[5]闫继臣.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J].教育与职业, 2006, (5) .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10
一、终身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
狭义地讲,终身教育指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教育活动的持续性,教育不会随着校园生活和学生时代的终结而中断,它将盘桓于人们由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广义地讲,它还指称除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类教育,例如:职业教育、公德教育、艺术教育、公民教育等,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辩证统一。总之,“终身教育理念打破了教育仅限于学校和青少年阶段的传统观念,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现代观念,其核心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适当的教育,使人们的潜能得以发挥、素质得到提升。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教育目标的人文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基本特点。
目前,延边大学“伦理学”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理解道德的起源、发展和本质;熟悉道德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性;掌握道德的原则、规范,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理解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人生观与道德理想、道德修养等。从终身教育理念的维度看,上述课程目标是局限于教学内容认知层面的、静态的、带有浓厚“授人以鱼”色彩的规定,是以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为时间限度、以延边大学的学校课堂教育为空间限度而专门制定的目标。在知识经济备受重视的当代,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上述目标设定无疑有其局限性,它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结束四年大学生活、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怎样在既有伦理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与付诸道德实践等问题。众所周知,自从人类走出蒙昧时代之后,道德问题便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相伴相生,从宏观层面讲,它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微观层面讲,它是人一生都要面对和回答的难题。单凭本科阶段伦理学课程中掌握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今后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特殊且复杂的道德困境,简言之,这是静态、有限的道德认识与动态、无限的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新的伦理学课程目标建构中,应当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授人以渔”,必须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能够长期保持对道德问题的敏锐性和感知力,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并持之以恒地参与相关道德实践。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内容的设计
200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中将全纳教育定义为:“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努力使所有的人受到同样的教育,特别是帮助那些由于身体、智力、经济、环境等原因可能被边缘化和遭歧视的孩子受到同样的教育。”由此可见,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全纳教育理念的根本诉求。全纳教育理念与各种带有排斥和歧视性色彩的观念针锋相对,它提倡人们彼此间应竭力做到和平相处,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与生活。所以,全纳教育理念以承认先天的差别、个性的差异等为先决条件,力求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享有各种教育机会,在互助合作中最大程度地促成他们的全面发展。
延边大学是一所地处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其生源中30%左右是朝鲜族学生,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统计,思想政治教育系历届本科生中,朝鲜族学生大约占40%。由于这部分同学自幼在朝鲜族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尽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均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均落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是运用民族语言——朝鲜语进行学习,而升入大学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在汉语的语境中讲授的,伦理学也不例外。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无法准确理解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时常听不懂或跟不上老师讲授的进度和节奏,在参与课堂讨论时无法用流利、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书写课堂听课笔记的速度较慢经常出现各种纰漏。面对此种教学现状,在伦理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贯彻全纳教育理念,维护朝鲜族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不能让这部分学生掉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学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朝鲜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努力对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的伦理学知识做通俗和浅显易懂的解释,在确保理论知识的真理性不打折扣的前提下,提高朝鲜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第二,拣选和编排大量详实生动的道德案例,激发朝鲜族学生对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深入、全面的案例分析建立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之间的联系,拉近课堂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朝鲜族学生学习伦理学课程的动力。第三,设计课堂讨论时,充分调动朝鲜族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汉族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朝鲜族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对他们积极参与和大胆发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三、个性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个性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整齐划一式的培养范式,旧有的、传统的培养范式不仅没有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而且采取模式化的教育,造就了千人一面,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在笔者看来,所谓个性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个性的培养为核心,尊重、鼓励和开发受教育者自身独特性与先天优势的教育理念。还需注意:首先,个性教育理念鼓励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受教育者的“比较优势”,力求实现个人潜能最大化。其次,个性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冲突,反而是促成道德品质、个人智力、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全面、协调发展的催化剂。最后,依据受教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这是个性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
延边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朝鲜族群众出国务工的大潮经久不衰,青壮年劳力的外流使得大多数的朝鲜族学生是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也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个性。此外,延边大学是吉林省仅有的三所“211”大学之一,常年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招生,生源地构成较为多元、均衡,生源的民族身份也较为多样,涵盖了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在地域因素和生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的学生个性特征十分突出、鲜明。出于提升伦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虑,教师在遴选教学方式时应当主动接受和自觉运用个性教育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学生的不同个性,发现和拓展他们的先天个人优势,力求促成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插小讨论或者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课,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学生间的论辩捕捉他们的个性倾向和闪光点,为今后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第二,采取课堂和课后小组学习的方法。将个性特征各不相同、民族身份互有差异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学习,一方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和集体意识,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有效融入集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性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道德问题或案例,他们的立场、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小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从更加全面、客观的视角审视道德问题,有利于他们汲取分析和认识道德问题的灵感,进而有益于自我的个性培养。第三,采用访谈法。教师利用课间或课后的一些业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在与学生平等、友善的访谈中既可以了解他们对伦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可以直接、深入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在今后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个性教育理念。
四、和谐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效果的控制
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途径之一,和谐社会也对我国当代教育理念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和谐教育理念逐步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域。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对“和谐教育理念”的准确定义达成一致,也没有给出颇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诠释。笔者较为认同此种定义,“和谐教育理念就是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强调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积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通过各种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求知、做人、健体、创新的成长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方面,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在教育过程方面,注重教和学、规范和自由、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受教育者的整体和谐。
延边大学坐落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是朝鲜族人民群众聚集生活的区域,是民族自治区域。在民族政策和民族自治的影响下,当地朝鲜族群众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较为突出、强烈,这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系朝鲜族学生的身上。此外,就朝鲜族学生受教育的经历来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他们是在纯粹的朝鲜族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氛围下学习和认知的,在社会教育中他们才有机会接触到非朝鲜族的因素。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身份认同。如此一来,自大学入学伊始,朝鲜族学生和非朝鲜族学生之间似乎就有一种隐秘的隔阂,这种隔阂与我国当前共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时代背景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应当有效利用伦理学课程这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践行和传播和谐教育的理念,竭尽所能地消解这种隔阂,在教学效果中力图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正确引导和严格控制学生课堂发言与讨论的主题、走向,提倡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禁止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不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夹杂人身攻击和诋毁,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上纲上线到民族分歧和矛盾的层面,争取获得良好、和谐的教学效果。第二,在伦理学课程的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中,谋划和安排与朝鲜族传统美德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地踏查中深入了解当地朝鲜族群众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伦理道德、传统美德等,纠正和消除心中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实现学生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同时,将朝鲜族和非朝鲜族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增加接触的机会,增进理解的深度,实现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三,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发放伦理学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与分析学生是否存在“道德焦虑”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事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存在问题,任课教师、辅导员应当马上“介入”,帮助他们解除道德焦虑,改正不道德的行为,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和谐。
五、结束语
应当指出,当代教育理念对伦理学课程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它不仅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会只局限于教学活动的某个单一方面或环节。上文只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阐述了在四个重要的教学方面或环节中当代主流教育理念发挥的主导作用,梳理了当代教育理念和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是对当代教育理念应有作用和影响的一种低估或局限。
摘要:缺少教育理念指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盲目的,延边大学“伦理学”课程建设亦是如此。终身教育理念、全纳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对“伦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控制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伦理学”课程今后的建设意义重大。
大学心理学课程 篇11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经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25-01
提升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能够有效保障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构建。首先,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已经逐渐从外延建设,向注重学校内涵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方面过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体现。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全民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这样一来高职学生就业难度也不断增大,此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以及生活问题面前,就不会
一、主体部分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很多新的健康观念,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被提出,教师应该向学生介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理论,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并能够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以此奠定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
2、高职生的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
对新的学习环境以及陌生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怯怕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对于刚刚入校的高职学生来说,如果这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就很容易衍生出更多、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新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学生会产生很多苦恼和困惑,容易与他人发生交往冲突,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变得不和谐。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帮助主动关心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以及学习上的难题,使他们能够尽快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进而主动融入新的集体,开始新的生活。
3、高职生的学习心理
高职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因此心理教育中学习心理是非常重要部分,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学习不适应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高职学习,而是习惯性将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沿用下来,实际上,中国的教育中,中学阶段的学习,与高职阶段的学习,在方法上有很大区别。中学学习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学习心理上更加依赖教师,大部分的中学教师都会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需要复习什么,学生学习是相对模式化,系统化的,但是进入到职业院校之后,学生需要开展大量的实践学习,教师不会一直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去完成很多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很多学生起初摸不到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学习效率很低,进而会出现一些焦虑、烦躁、沮丧或者自卑的心理,这个时候,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将分析高职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别,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学习上的难题,建立良好、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拓展部分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最终的教育目标,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要夯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开展很多拓展教育,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建设,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拓展是主体部分的延伸,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展的。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学、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这些部分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支持和鼓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及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开设相关心理学选修课,以拓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层次,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深造的需要。其课时、学分及开设时间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
三、补充部分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主体部分与拓展部分而言,专题讲座更能直接切入学生的现实心理。关注的是学生普遍存在或某一阶段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比如,围绕学生应激心理而进行的“危机干预”系列专题讲座,针对新生对环境和学习的不适应而作的“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与调适”专题讲座和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而作的“学会感恩珍惜生命”系列专题讲座等,都是针对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心理辅导,对帮助大学生及时解除心理困惑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
高职院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进入一个新台阶的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三观,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能够以此为前提,不断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篇12
1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各种原因, 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认识不到位, 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虽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但其没有独立的体制、机制, 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 (处) , 从业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 工作主动性不高;工作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 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补救性层面。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校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体系, 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同时, 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模糊, 对心理咨询存在着错误认知, 在自身心理出现问题时不能主动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
1.2 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 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一般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学工干部等组成。人员总体数量不足, 专职人员较少, 兼职人员相对较多,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校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 兼职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无法以专业的角度去答疑解惑, 仅凭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专业能力不强, 专业化程度较低。
1.3 课程设置不科学, 理论与实际脱离
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 在于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在面对大学期间诸如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问题时, 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理性地面对和解决。但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课程的教学课时较少, 教育覆盖面窄, 教育对象大多为大一新生;教学内容仅限于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阐释, 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教学的针对性差,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1.4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你教我学”, 即教师为主体,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形成了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的顺从依附心理, 习惯于接受书本现有的知识, 学习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 而且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同时, 心理学的课程考核, 也往往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比较, 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开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层次性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传授心理调适方法, 分析心理异常现象, 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化水平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 不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 而且对从业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也有严格的执业要求。因此,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 加大对专、兼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鼓励专职教师、兼职辅导员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以考促学。同时, 积极鼓励和支持专兼职教师参加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 让他们在实践交流中及时了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掌握最新的学术理论, 转变观念, 创新思维,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2 提升教师素质, 优化教学内容和目标
高校心理学教育应包括心理学课堂教学、课后心理监测、心理咨询几部分, 心理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 分年级、分层次,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 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不同特点, 及时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 把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同时, 跟踪调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变化, 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将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最新理论和规律的同时, 能更多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不断提高自身应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2.3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不同媒体, 采用多种形式, 创造教师与学生间平等、和谐的互动式教学环境, 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学生为主体, 利用课堂讨论、情境创设、模拟体验、角色扮演、团体训练等方式, 有针对性地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放置于真实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发现和理解所学知识, 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心理问题, 聘请专家和学者围绕这些心理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讲学和作专题报告, 借助典型人物和学生生活实例进行心理现象分析,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困难。
2.4 充分利用网络, 延伸心理学课程教学范围
心理学课程传统教学注重的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 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把学生放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将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 大大拓展了现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充分地交流, 突出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学习资源, 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与进度。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多种传播形式,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了心理学的教学效率。
2.5 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力, 使其不断进步。在大学生心理学课程考核评价中, 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思维, 创造、合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高校在该课程具体的考核评价中要注重学生平时上课的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实习成绩等方面在本学科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在笔试中, 增加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重,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现状和心理变化等进行跟踪记录, 定期分析, 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2.6 开展心理咨询, 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心理咨询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促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与他们做朋友, 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偏见, 取得他们的信任, 让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 向教师诉说自己内心的困惑、烦恼, 以便教师能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由于挫折、压力、焦虑等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对个别具有典型性的辅导案例, 教师要进行跟踪观察, 综合分析,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会用有效、合理的方式处理自身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择业观, 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 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2.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在发挥自身教育主体功能的同时, 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相关技能, 通过选修心理学课程、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和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等方式, 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影片赏析、现场咨询、团体素质拓展、心理剧表演大赛、征文比赛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 发现和挖掘自身潜力, 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和他人, 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沟通表达、创新思维、自我控制、自我康复等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开展心理互助社团活动和朋辈心理辅导, 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强、自立、自律、自护等心理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进行心理辅导,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 开发其潜能,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的系列教育课程。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生活方式, 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切实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代清.教师专业化与心理学课程改革[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6) .
[2]张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03) .
[3]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2) .
[4]刘新奇.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 2013 (06) .
【大学心理学课程】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课程09-14
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05-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06-16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法理学》作业考核试题06-13
大学生心理学08-03
西南大学心理学考研08-03
大学体育心理学论文10-12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08-29
东南大学心理学考研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