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学

2024-10-22

心理大学(精选12篇)

心理大学 篇1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 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却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

2. 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另外有些大学生自视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 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

4. 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

5. 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偷梁换柱地复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五六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

6. 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不良行为有故意旷课$夜归$喝酒$起哄$闹事$损坏东西$打架对抗$进行不良交往$行为怪异$过度消费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 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缘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 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己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使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3. 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 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5. 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

6. 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们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创业公司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有相当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业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心理大学 篇2

高中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有些学生在竞选班委干部的时候落选了,产生失落的心理。

2.目标失去后导致的迷惘心理

一般来说,小学的时候目标是上中学,中学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对不少同学来说,一旦进了大学,好比船到码头,火车到站,大学梦的实现就意味着理想和目标的失落,失去了努力的方向。一些学生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大学的管理主要是自我约束,这类学生常常凭自己的兴趣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结果发现自己“应该做的基本都没做,不应该做的倒是做了许多”。

3. 环境生疏造成防范心理

进入大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的是一些口音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的新同学。大学里有个常见的现象:有些同学入校没多久,就想换宿舍,理由是现在的宿舍太吵了,搞得自己没办法睡觉,每天晚上休息不好,结果第二天没有精力听课。

4.盲目乐观造成心理受挫

高考的胜利和对大学的知之甚少,使一些同学盲目乐观;又由于思想准备不足,一旦遇到不如意,就感到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和打击。有些同学因此一蹶不振,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甚至有的人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我做什么事都对自己没信心,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出色。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我们的新环境:我们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个自信过头的人,会把他的目标定得越来越高,现实中若有暂时做不到的事,他就订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证明自己,可是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可是他却被自己的自信迷住了双眼,现实中“眼高手低”,越来越觉得:别人做什么都那么出色,心想事成,可自己做什么事都似乎有劲使不出,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没能力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我们自己,不要盲目乐观。

5.校园文化活动不同引发矛盾心理

相当一部分新生认为学习好则一切都好,除了休息和日常饮食,其他时间都应用来学习。还有一些人认为,不管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不管什么干部都想争当,其结果将是徒劳无益、适得其反。也有些人为人处事好高骛远,不热心于参加宿舍、班级的活动,总希望能在院、系活动中展现自己,不愿意做宿舍长、班干部,一心只想当校、系学生组织的主要干部等。解决方案: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不健康的心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以“学”为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来获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真实的参与,成长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学习好的前提下再去参加一定的校园活动,且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要适可而止。另,活动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是锻炼人的一种方式。

6.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一些同学容易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你玩我也玩,你谈恋爱我也谈恋爱;还有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所谓的“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即“知识贬值”论的观点;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同学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7. 务实型学习风格带来急于求成心

心理大学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心理障碍 心理调节 理想择业

[作者简介]周迎红(1966-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学生思想工作;赵东升(1969-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工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颖琳(1973-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94-02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节和解决,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自卑、焦虑、嫉妒、畏难等。因此,重视毕业生理想择业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理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冷静地对待现实,利用应急心理救助技术,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消极、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使一些毕业生悲观失望、犹豫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不良心理现象。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持有这种心态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专科生。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偏重学历,不看能力,导致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逐渐减少。加上部分专科生择业期望值偏高,面对研究生、本科生的竞争,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部分女生。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择业时常常受到冷落,有的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有的女生四年大学综合测评名列前茅,有时也很难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这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政策,损害了女毕业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她们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推销自己。有些女毕业生缺乏自立自强精神,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部分缺乏社会关系以及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用人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某些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依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有时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即使在校学习、表现和能力一般,通过所谓的关系,也能很快落实一个较好的单位。这就给那些缺乏社会关系或来自农村、性格内向的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学习好不如命运好。他们把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看成是“走过场”,对学校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和教育政策反应冷淡,因而在择业受挫时心灰意冷、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四是部分学习成绩不佳以及受过处分的“问题毕业生”。由于推荐材料上存在着“污点”,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害怕被用人单位发现,甚至抛弃。于是,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总是躲躲闪闪,显得没有勇气和信心。总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惑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奇怪。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家庭、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与自身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这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即使对一些能够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而只是说“试试看”等,显得很不自信。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倾向。面临外来威胁、灾难或危险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称之为焦虑。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目标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增加时,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对即将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在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时产生焦虑心理并不奇怪也不难理解。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上进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如果过度焦躁、沮丧、不安,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身疾患,严重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其潜能和才华的发挥,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3.嫉妒心理。所谓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及条件持羡慕又抱以敌视的情感。这种心理特征主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摆脱愤怒和困扰,求得心理的补偿或达到自身的心理满足。强烈而持久的嫉妒心产生,往往会对本人及对方造成不良或严重的后果。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心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毕业生在求职问题上的嫉妒心理主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先是羡慕、转而痛苦、后又不甘心,个别人为了不让他人超出自己,可能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当别人成功时,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嫉妒心理产生,有时会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还会使团体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这又更加重了自身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以致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求职的顺利进行。

4.畏难心理。当代大学生基本未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毕业生中存在着学工的不爱工,学农的不爱农。毕业生就业时死守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及高薪三资企业,不去偏远地区以及私有企业工作等。这些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上层单位、政府部门、大公司、外企、大集团。总体看来,他们要求所选择的工作要名声好、牌子响、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失败率,因此,毕业生求职前就应努力克服畏难的心理。

二、心理障碍的调试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排除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之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从而顺利就业。

1.消除自卑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俗话说“上帝不会把所有幸运都送给别人,而把所有不幸带给你”。实践证明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在实践中逐步增强信念。其次,正确评价自己。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对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各有所长,应利用自己的優势扬长避短,寻找成功的经验,还可以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行”。

2.克服焦虑情绪。主要是更新观念,主动进取,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打破事事求稳、万事如意的思想,增强市场竞争的意识、敢于竞争的新理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可能会伴随你的一生。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一个竞争过程,即使你暂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但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只有不怕风险和挫折,勇于向挫折挑战,树立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焦虑心理才能得到缓解和克服。心态调适,还应注意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这有助于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3.遏制嫉妒心理。要克服嫉妒心理,须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学会爱人。做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的人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潇洒地工作和生活。诚实做人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爱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道德遗产。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解释“仁”的含义时只概括为两个字:“爱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朴素的话语是亘古不朽的真理。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时就会主动给予帮助,有痛苦时给予安慰,有成就时予以祝贺,也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当然无论是真诚待人还是诚实做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加强自我修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及时排除各种不良意识。

4.调适畏难思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能吃苦就难以成就事业;任何职位都需要吃苦,需要付出;最艰苦的环境,往往最容易锻炼人,磨炼意志,常常也最易成功。世界大富翁、美国著名企业家哈狱博士在2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此时他完全可以在美英这些发达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勇敢地进入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前苏联,在那里他住的是从未见过的污秽的房屋,与臭虫、老鼠为伴,没有洗澡间,没有水,也没有面包。可是他却做成了石棉、铅笔、毛皮、古蓝等多项生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要克服畏难思想,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需要实践。毕业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克服惧怕心理,训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自立,合理确立自己的目标。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失败则是成功的前奏。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源于社会,取决于自身。毕业生只有对自己的愿望、能力、主客观条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走出择业心理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论是文科还是工科大学生,只要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克服焦虑心理、遏制嫉妒心理以及合理调试畏难思想,多渠道搜寻就业信息,客观展示自己的专业长处以及业余爱好,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相信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龚瑞昆,王绍玉,顾建华. 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3)——沟通技术[J].城市与减灾,2003(5).

心理大学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教育,行为管理

一、引言

本研究对江西省内5所高校就读的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3所公办高校 (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与江西中医学院) , 2所民办高校 (蓝天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科大专修学院) 。公办高校学生为1299人, 民办高校学生为325人, 共计1624人。调查设计了44件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每个事件对自己产生压力的程度。

在全部压力事件中, 平均压力最大的十项为: (1) 感到竞争激烈; (2) 择业困难; (3) 考试不过关; (4)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5) 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 (6) 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7) 精神空虚, 无所事事; (8) 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9) 面临考试; (10) 隐私被别人发现。调查显示, 这十个方面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 (1) 目标因素。包括竞争、择业、考试、期望等 (即1, 2, 3, 4, 7、9) ; (2) 能力与手段因素。包括工作成效、实践能力 (即5、8) ; (3) 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落差因素。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即6) , 是大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程度的具体体现。压力, 是个体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它是导致个体内在心理系统失去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和分析, 从一个现实的视角, 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行为管理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1. 沟通性教育———关于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系统中角色定位的思考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引导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角色定位缺乏准确的认识, 引导效果未能达到预期。首先, 应确定将人格的社会化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 即主体意识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其次, 是解决心理问题。高校应角色定位在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中间, 充当两者之间的沟通者和桥梁。一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 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目标系统,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减少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落差, 使压力在可控范围内;二是帮助大学生塑造社会化人格, 在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建构协调的互动关系模式。

2. 针对性教育———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的思考

针对性教育主要表现在普遍性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在进行普遍性教育时, 我们必须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时重点把握普遍存在的现实性心理压力, 如竞争压力、择业压力、考试压力、父母期望压力等就具有代表性。这些代表性问题, 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在个性化教育中, 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状况和生活经历进行。调查中显示, 个人背景不同, 心理素质现状也不同。调查显示, 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 感到竞争激烈, 择业困难, 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等五项压力与专业满意度有显著相关。而面临考试, 考试不过关, 隐私被人发现等三项与之有相关 (P<0.05) 。

3. 自助性教育———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体的思考

调查显示, 当前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主要存在个性素质问题 (包括心里承受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思维学习的问题、人生观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大学生发生困惑和烦恼, 从而影响学业, 影响到其今后的前途与就业。大学生本身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承受主体, 教育是起到引导和指向的作用。学校可以在教学课程设置、课堂讲解的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教师可以指定理论书籍、文章作为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消化。最后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提高, 需要依靠的是大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和锻炼;需要的是意志与毅力, 需要的是一定的时间。大学生应该认真对待和分析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其危害性。

三、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对大学生行为管理的启示

大学生行为管理必须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心理压力起作用的。所以, 大学生行为管理不仅要以其现实的心理压力作为依据, 作为出发点, 而且应该把缓解过大的心理压力,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最终归宿。

1. 大学生的内在行为管理

第一, 缓解心理压力, 是当今大学生迫切的内在需要, 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前提条件。虽然, 高校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内在行为管理, 如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其实质就是注重大学生的内在行为管理。但是, 效果却往往不那么理想, 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忽略了大学生迫切感受到的现实压力, 更忽略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强调大学生内在行为管理的时候, 要强调大学生的需要, 尤其是大学生缓解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 这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前提条件。

第二,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既有其历史背景又有其环境根源。此次调查的对特质性应对分析中, 积极应对显著高于消极应对。这说明, 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 特质上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分析中发现,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采取积极应对 (t=2.005, p<.05) , 更少采取消极应对 (t=-2.456, p<.05) , 说明心态是否积极与其是否独生子女显著相关。一方面, 大部分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多由家长安排和照顾,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 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 来到校园这个全新的环境, 必须独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 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 非独生子女在其他方面却比独生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压力, 如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等, 当压力达到一定的限度而又无法缓解时, 从而陷入某种心理困境, 甚至于产生一些消极的应对行为。

第三, 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内在行为管理, 主要还受到个性特点、知觉、态度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顺利沟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动机的强烈程度, 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2. 大学生的外在行为管理

第一, 要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外在行为管理的引导功能。第二, 高校对大学生外在行为管理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和多样性。第三, 高校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应该是动态和发展的, 这是由高校的角色定位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郑瞻培, 徐声汉.如何摆脱心理困惑[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篇5

现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成熟,对于异性的渴望和性的需求也是愈演愈烈,那么拥有一个怎样的性心理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了,所以就先说说什么是性心理。

所谓性心理,是指个体性心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性征、星宇、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过程看,包括异性交往、恋爱、婚姻等于异性有关的心理问题。性心理的产生,既是一种自然本能的驱动,又是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性心理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是个体化的社会需求。所以拥有健康的性心理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怎样才算是健康的性心理呢? 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标准:(一)有正常的性需求和性欲望;

(二)有科学、系统、完整的性知识;

(三)有较强的性适应能力;

(四)能与异性和谐相处;

(五)性行为遵守良好的性道德。

可是仅仅这样可以吗?对待任何一件事都要有着平静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包括“性”。有些人因为对“性”的渴求做一些让人很是郁闷的事,比如:强奸、迷奸等。性是建在和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只是一方的愿望,那就有点偏激了,一味的提高生理上的强大。有些人由于生理上的一些缺陷,整天沉迷于失落和自卑之中,忘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天天的堕落也就酿成了他们自卑懦弱的性格,他们的天空失去了一片阳光。

因为性心理的困扰我们的生活有时一片灰暗,摆脱性心理的困扰拥有一颗平静阳光的心,这样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帮助。可是如何摆脱这种困扰呢?先放放这个问题再看看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问题。

恋爱是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及发展爱情的过程,要经历一个萌芽、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不过是从众、好奇、渴望认同、依赖和排除寂寞、找个倾诉对象、虚荣、占有欲强和玩弄感情的心理罢了。所以这刚好解释了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恋爱行为公开化和普遍化,择偶标准和

恋爱目的的多样化,自主性强,注重恋爱过程,自我控制和耐挫折力较弱,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多元化恋爱。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爱情观---高尚性和互爱性以及专一性和排他性。没有良好的爱情观,没有理解爱情的意义,这也就不难上演出那些“昨日还情意缠绵,今天却形同陌路”的校园浪漫爱情剧了。到底什么样才是健康的恋爱心理和爱情观呢?课本是这么规定的:

1.注重心理相容;

2.有责任感,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中的道德义务;

3.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

可是这些说起总比做起来要容易的多,而且这些不过是些条条框框而已。由于对待情感的态度不对,比如:暗恋、失恋等。暗恋,属于一种单相思的状况,由于不敢直言长期深埋心底有可能产生抑郁症,久而久之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性格发展,使人变得灰色。失恋,是一段情感的破产,这样给人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焦虑,时间过长也有可能产生抑郁症,使人变得颓废懦弱,自卑。

爱情,其实就是两个陌生的世界相容在一起,可就是这样需要双方都要了解和包容对方,付出自己能付出的这样才能温暖彼此,给对方足够的空间这样也才能幸福彼此,主动承担对方的困难这样才能快乐彼此。

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问题即性心理和恋爱心理问题,不是按照书上的说法就能解决掉的,我们要因人而异,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到底在被什么困扰着,怎样做能让自己心中的雾霾消散,心情畅快,而不是被别人牵着走,这样就会更早更彻底的摆脱困扰。对爱的认知不是再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不只是牵着手才算是爱,正所谓爱是无言的,即使分手失恋,也要微笑着走下去。作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不再是中学时代,已不再是未成年,不论是对待“性”还是“恋爱”我们都要以健康良好的心理去面对。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讨 篇6

一、 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表现

(一)学习环境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走进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的是一张张新鲜的面孔,老师和同学都需要他们去认识和了解,而且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中小学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改变会让很多新生感到惶惶不安。

(二)学习方式不适应。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与中学相比区别较大。大学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辅助和引导为主。同时,学习的途径也增多,知识面的需求也增大,这与中小学阶段“人盯人”的学习有很大区别。

(三)人际交往不顺畅。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个人素养等,在交往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磨合也就成为了一个新问题。

(四)学习与就业的迷茫。大学新生进入学校后,都会接受较高强度和密度的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学校许多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规定会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得到灌输,特别是完成学业方面的诸多要求与限制,会让大学新生们感到较大的压力;并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会让大学新生很快从考上大学的喜悦被未来就业的不可预期的迷茫而取代。

二、大学新生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对大学生活认识的不全面

在新生心目中,大学是充满幻想的象牙塔,是强调自由、张扬个性的好地方,更是求知成才、成就事业的摇篮,但当进入真实的大学生活时,他们会感到现实并非如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深感沮丧、迷茫和失落。如果这种前后认知的冲突不能调和,就可能出现对大学生活的无所适从。

(二)对大学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中学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模式逐步被大学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所取代。中学阶段只注重所开的升学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根深蒂固,进人大学仍不能把握专业学习的方向,也就不能把握对自身的定位,甚至在一种茫然的状态中生活,在一种“不知所以然”的状态下学习。

(三)“文化休克”所引起的不适应

所谓“文化休克”是指一个初到异地他乡的人,由于对当地的基本情况、文化氛围不了解,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很多大学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在其未完全熟悉、了解新环境之前,难免会产生种种的不适应。绝大多数新生可以调整好心态,基本上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是,也有少部分新生,不能正确应对已出现的“文化休克”,以致一蹶不振,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

目前,我院新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着因对所读专业认识片面而产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不能全面理解专业的内涵或因填报高考志愿不当而被调剂,带着委屈的心情来校学习;另一个方面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被注册录取进来,带着无可奈何的情绪来校学习。这两种现象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对自己前途感到暗淡,学习缺乏动力。

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解决的措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新生在入学阶段就能调适好心理冲突,以后的成功学习就有了基础。

(一)在思想教育上,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培养新生骨干

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思想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相结合,使学生工作立意更高、更深远,也给予学生在大学甚至整个人生更大的帮助。培养新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入学时就培育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加强教育与学习的同时,注意学生骨干力量的培养,立典型、树模范、学优秀,发挥同伴学习效应。

(二)在专业学习上,树立良好班风学风,培养新生学习兴趣

狠抓新生入学初期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其学好专业的信心。通过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使学生尽快了解专业,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引导规划大学生活,树优良班风,创优良学风;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有效沟通,使新生认识大学学习特点、学习方法,树立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指导新生制订和完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狠抓学风建设,通过早操、晚自习制度,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来对新生进行鞭策和带动。

(三)在日常管理上,发挥四支队伍作用,加强引导帮扶新生

在新生管理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大学新生入学这一时期是由外部驱动向自我驱动转化的时期。为了让新生能够自觉、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引导新生学习《校园导航》,让新生明白日常行为规范,清楚违纪的后果。努力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新生班级助理这四支队伍对新生的引导及帮助作用,通过加强沟通,增加新生对他们的信任感。深入学生的寝室,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尤其对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照。

(四)在学生活动上,充分发挥社团作用,丰富新生第二课堂

学院在开展各类活动时,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搭建活动平台,如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社团活动节、宿舍文化节等,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学生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

(五)在心理教育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新生心理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思想沟通,消除贫困生的虚荣心,要让他们正确看待贫困,教导他们要自信、自强、自立,提供助学贷款、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的机会;针对沉迷于网络的新生,应逐个进行跟踪指导教育,家校配合,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针对大学环境不适应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做好他们的心理调适工作,平时与新生多沟通,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发现问题,制订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让学生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有多变的表现形式,抓住普遍,把握个别,让他们尽快消除心理冲突,实现角色适应,按自身的特点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佳明.高校“冷门专业”新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1-143.

[2]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8.

[3]韩淼.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0(8):34.

心理大学 篇7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 主观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 刚入学时年龄普遍在二十岁左右, 虽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 但由于一直处于学校环境中, 对于人生及社会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 还无法以成熟视角去看待突发问题, 同时也无法完全做出理性的判断。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 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评价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 但仍会发生认知偏差, 可能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2]

(二) 客观因素

1. 社会因素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较为突出的案例是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虚拟网络世界寻找心理满足, 有些学生会深陷网络精彩之中, 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大学生正常认知、情感及心理定位, 严重时可导致人格分裂等。[3]如今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巨变、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 导致毕业时就业状况和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 会对大学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2. 家庭因素

(1) 父母的教养水平。当今社会, 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孩子要求过高, 甚至经常批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中,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任意要求、放任孩子、缺少管束。父母教养水平的差异, 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 家庭结构是否完整。我国许多家庭因父母双方离婚、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事情受到创伤, 家庭结构变得不再完整。从小生长于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 其中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心理问题, 这种影响会延续到大学甚至整个生命过程之中。

(4) 家庭经济状况。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高校的贫困生无法逃避的现实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 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 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

3. 学校因素[4]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现在各大高校并未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及咨询, 从而将不同的心理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以及成熟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 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 被动地进行诊疗并不能急早的发现及评定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动向。

(2) 生活环境改变。从中学进入大学, 学生过一种集体式的但又独立的生活。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许多人通常会因第一次离开父母而过不惯集体生活和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常常倍感孤独寂寞而感到经常处于压抑和焦虑之中。

(3) 学习环境变化。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经常会感到茫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大学里, 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围绕着成绩, 还多了社交、学识、组织等内容。这时, 很多学生首先会对自己进行否定、变得不自信、比较消极, 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

(4) 人际关系障碍。大学相对于中学而言, 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场所, 它不仅容纳了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学生, 而且这些学生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迥然不同。学生之间在交往时的摩擦在所难免, 部分同学则由于与同学发生摩擦或冲突而焦虑、苦恼。出现了交往困难。

(5) 情感冲突。当代大学生渴望获得异性的友谊甚至是爱情, 由于他们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心理晚熟与其生理早熟这一矛盾现象, 在解读“爱”时出现偏差。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5]

(一) 提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种深层次矛盾首次显露,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西方文化发生碰撞, 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成长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转型、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 这样势必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二)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国家颁布了相关文件以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地得到加强,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为了达到实际要求, 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对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适当添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必要设备并扩充心理教师队伍。

(三)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6]

1. 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调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手段和根据, 它起到了心理卫生的宣传作用, 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大学中要及时的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形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 从而整体把握他们身心健康状况,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尽量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防范于未然, 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2. 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控制

一是要让大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 清醒地认识到并勇敢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受现实自我, 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二是要做好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引导工作, 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三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心理互助。心理互助特别是同伴之间的心理互助不仅能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还能使得大学生心理更加和谐。因此, 高校应该通过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并把它作为自我教育的内容。

3.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治与咨询

加强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补充适当人员, 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教师等进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动向掌握他们的内心动态, 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咨询服务。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及调试:让学生学会转移注意力, 会正确宣泄自我的不良情绪。为摆脱不良的心理困境, 大学生要做到:一是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严格按照该表进行生活及学习。正确对待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二是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各项有益活动, 锻炼身心, 增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 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各种压力。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栋梁,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社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振兴。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象牙塔”, 是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关键所在,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各方面力量, 以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而努力, 从而实现校园到社会的衔接。

摘要:近年来,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高校的广泛关注。从主观及客观因素方面, 初步探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要提高对大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性的认识,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元梅.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王绍文.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习工作的介入[J].法制与社会, 2012 (27) .

[3]袁铌.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的探索[J].文教资料, 2012 (24) .

[4]李红海.资助体系运行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9) .

[5]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 2012 (4) .

心理大学 篇8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 二分法, 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 (身体) 素质和心理素质; (2) 三层次说, 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3) 五成分说, 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 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以上分类虽然繁简不同, 但本质上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的素质结构内涵, 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 起中介作用。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相联系。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 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心理发展规律, 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 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都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基础。人的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 属于成年初期 (或称青年早期, 18~35岁) 。这一阶段, 其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元认知也有进一步发展。虽然大学生的个性已在高中阶段基本形成, 但在大学阶段, 其个性会进一步发展,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 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其心理素质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对心理素质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大致分为4个层次: (1) 第一层次,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 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内容, 与社会科学交叉; (2) 第二层次, 研究个性结构, 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3) 第三层次, 研究从感知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 (4) 第四层次, 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主要与第二层次研究有关。

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解读

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 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许燕[1]认为,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 但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单个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2,3]认为, 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 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 针对性不强。张大均[4]认为, 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衍生性的并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该定义强调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的密切联系, 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特性。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段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 笔者认为,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并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形成并发展的, 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基于上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涵义的界定, 结合学界已有理论认知,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心理特质, 不是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 更不是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因此, 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 具有自我延伸发展特征。

(2)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 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角度加以研究, 不是简单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 而是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3)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活动成效有影响, 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但某些个性心理品质, 如内向与外向, 一般不会对行为成效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不应将其纳入心理素质之列。

(4)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关系, 但也存在差别。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而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至于创造力, 它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研究策略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应体现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 应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3) 既考虑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也应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未来, 强调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5) 应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 重点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研究为指导, 以实验研究为手段; (2) 遵循研究指标多元化建模原则, 通过专家 (理论取向) 、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 (职业取向) 和学生 (个人取向) 等多层面指标, 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 制定定期联系制度, 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首先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 将现有资源按照一定方式组织并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 可以及时获得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心理预警网络大体分为基层网络系统、高层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3部分。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 由学生干部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进行全体大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工作, 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及规范的管理, 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筹。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主要有以下功能: (1)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为内容模式,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 (3)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 应对、排除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干预主要有以下方式: (1) 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大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 及时向大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 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监测手段, 防范突出心理问题出现。 (2) 建立和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和学生5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 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其工作范围,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防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3)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还应进一步发挥预防功能。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 给予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 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 同时宣传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在危机多发群体中, 要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 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 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5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途径

5.1 健全制度, 优化管理, 构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各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在高校逐渐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总结, 借鉴有效经验, 总结并反思实践工作中的失误;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 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5.2 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定期举办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积极支持心理学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 调动他们从事心理健康研究与工作的积极性。

5.3 提供构建高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必要条件

在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 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施建设, 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5.4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预警机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前防御工作, 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范围,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大学生主体出发, 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华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华山.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再认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心理大学 篇9

关键词: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心理症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研究者注意到有些个体虽然经历过严重的逆境和创伤, 却依然发展得很好,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功能, 未出现任何精神障碍。于是研究者开始研究心理弹性。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生活逆境, 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 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心理弹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它能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 推动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谐。本研究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应对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每个个体都具有这种能力, 不同的只是心理弹性的大小。

过往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 与精神痛苦、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成负相关, 并且心理弹性是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的显著预测变量。以往研究还发现应对方式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成正相关, 与消极应对成负相关。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假设心理弹性除了直接影响心理症状外, 还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症状。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为被测试者, 同时考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关系, 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 2014年5月至6月以班级为单位在北京某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发放问卷370份, 剔除信息存在错误和回答不完整的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45份, 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96人 (27.8%) , 女生249人 (72.2%) ;大一136人 (39.4%) , 大二128人 (37.1%) , 大三81人 (23.5%) ;城市或城镇247人 (71.6%) , 农村98人 (28.4%) ;独生子女221人 (64.1%) , 非独生子女124人 (35.9%) 。

2. 方法

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 (CD-RISC) , 该量表英文版由Connor和Davidson于2003年编制, 中文版由肖楠和张建新于2007年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修订, 共包含25个题目, 分为坚韧、力量和乐观三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评分, 分数越高心理弹性越好。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共20个条目, 前12个条目属于积极应对维度, 后8个条目属于消极应对维度。

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 SCL-90) , SCL-90包括10个因子, 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因子10 (症状未分类的因子) 。采用无 (1) , 轻度 (2) , 中度 (3) , 偏重 (4) , 严重 (5) 的5级评分方法。

3. 施测

在取得被试的知情同意后, 被试按自愿、独立、匿名原则完成问卷。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 在课堂上进行集体施测, 当场回收。

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1.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心理症状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 在心理弹性的乐观维度上, 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即女生比男生更乐观, 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更乐观。但在心理弹性的总均分上并不存在性别和城乡的差异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也就是说, 不管是男生或女生, 城市或农村的学生, 独生子女或者非独生子女, 他们的总体心理弹性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在应对方式这一变量上, 女生比男生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在SCL-90的躯体化、焦虑、恐惧这三个维度上, 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即女生更多地出现躯体化、焦虑、恐惧的症状;在抑郁和焦虑这两个维度上还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 城市生源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在抑郁、焦虑、敌意以及SCL-90总均分上, 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即独生子女出现抑郁、焦虑、敌意的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 总体而言, 独生子女出现的心理症状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2.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 坚韧、力量、乐观三个维度以及心理弹性的总均分与SCL-90的总均分均显著负相关, 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心理症状越少;坚韧、力量、乐观以及心理弹性总均分与积极应对的维度及应对方式的总均分均有显著正相关, 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个体, 越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总均分与SCL-90的总均分显著负相关, 即应对方式越积极, 心理症状越少。

3. 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以及心理症状皆是显著相关, 这表明应对方式可能在心理弹性和心理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因此要对其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根据温忠麟、张雷和侯杰泰提出的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 分别对各个路径进行回归分析。 (1) 以心理症状为因变量, 以心理弹性为自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2) 以应对方式为因变量, 以心理弹性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3) 以心理症状为因变量, 以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3、表4、表5。

由于第三个回归中, 应对方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 因而进一步做Sobel检验。根据以上三个回归检验, 列出下面三个标准回归方程。Y代表心理症状, X代表心理弹性, M代表应对方式, 具体见表6。

采用Sobel检验方法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Z=-1.73 (p<0.05) , 显示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0%。

三讨论

1. 心理弹性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的总均分并无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仅在乐观这一维度上, 女生比男生更乐观, 城市生源学生比农村生源学生更乐观。这一结果与蒲少华等人的研究有部分一致。蒲少华等人的研究表明, 心理弹性不存在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但在其研究中男生的总体心理弹性要高于女生, 这一结果与本研究不一致。可能是选取的被试者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本研究中女生比男生更乐观, 可能因为当今社会, 在高房价、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男生有着比女生更大的求职择业成家立业的压力。本研究还表明,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乐观, 这一结果与李丽等人的结果相一致, 可能因为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较好, 经济压力较小, 在家庭中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在生活中喜欢寻求更多的帮助, 因而更乐观。

2. 心理弹性对心理症状的预测作用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心理弹性与心理症状显著相关, 并且心理弹性对心理症状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与杨雪岭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弹性对心理症状的保护作用。这一结果支持Hunter所提出的心理弹性层次模型中对高级层次心理弹性的解释。该理论认为, 最高层面的弹性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具有高层次弹性的个体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 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灵活地处理压力。因此, 心理弹性越高的个体, 心理症状越少, 心理越健康。

本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弹性越高的个体, 其应对方式越积极, 心理症状越少。过往研究也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帮助个体积极地寻求社会支持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应训练学生学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多角度着手, 如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 即增强他们面对日常压力和应激事件的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这些途径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注意的是, 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因素可能不仅仅是应对方式, 其他变量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等也可能是潜在的中介变量, 这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雪岭、崔梓天、赵静波.大学生心理韧性、心理症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9)

[2]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4)

[3]林婉霞、任梦、张琰.军医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9)

[4]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 (5)

[5]蒲少华、李晓华、卢宁.当代大学生心理弹性调查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6]李丽、梅松丽、张立伟.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归因、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10)

[7]李玲.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所起的中介作用[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10)

心理大学 篇10

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与同龄青年相比, 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加复杂和集中。有学者调查了13所高校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研究发现, 49.3%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1]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可见, 高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目前, 心理弹性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研究者转变了先前的病理心理学模式进而倡导积极心理学思想。[3]心理弹性也随着压力应对和个体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而兴起。心理弹性指面临压力事件时, 使个体恢复和保持适应行为、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和人格特质。[4]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5]当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一系列能力和特质动态交互作用而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和过程, 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心理弹性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能更好进行压力应对和适应, 而且可以进一步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6]

综观国内外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和变量的探讨两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视角集中于特殊群体的研究, 很少涉及普通个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结果缺乏普遍意义。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视角, 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心理弹性本质的基础上, 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以及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某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人, 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其中被试基本情况:男生182人, 女生124人;城镇168人, 农村138人;独生子女175人, 非独生子女131人。

(二) 测量工具

1. 心理弹性量表

该量表由Sandra Prince-Embury于2006年编制, 由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三个分量表11个因子、共64个项目组成。掌控感分量表包括乐观、自我效能和适应性因子;关系感分量表包括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舒适性以及宽容因子;情绪反应分量表包括情绪敏感性、情绪恢复性和情绪破坏性因子。国内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

两个量表都包含20个项目, 评分标准为1~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 国内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状态焦虑量表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 描述一种短暂性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抑郁自评量表由Zung编制, 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受试者的主观感受。该量表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抑郁症状, 还可以判定抑郁程度的轻重。

(三) 统计软件

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0.05水平显著, **在0.01水平显著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负相关, 除情绪反应, 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显著正相关。

(二) 焦虑与心理弹性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相关的基础上, 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心理弹性各维度为自变量, 焦虑、抑郁为因变量, (进入标准F<0.05, 移除标准F>0.10) , 检验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 (焦虑和抑郁) 是否有显著预测作用?

由表2可知, 心理弹性3个自变量预测焦虑和抑郁因变量时, 3个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进入焦虑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情绪反应、掌控感, 多元相关系数R为0.795, R2为0.632, 联合解释变量为63.2%,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焦虑的63.2%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焦虑=-0.777关系感+0.254情绪反应-0.185掌控感。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焦虑将减少0.777个单位。

进入抑郁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多元相关系数R为0.565, R2为0.319, 联合解释变量为31.9%,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抑郁的31.9%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抑郁=-0.416关系感-0.357掌控感+0.207情绪反应。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抑郁将减少0.416个单位。

四、讨论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除了情绪反应, 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呈显著负相关, 即:心理弹性越高, 焦虑、抑郁症状越少。掌控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关系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说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

(二)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说明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预测力很强。说明心理弹性是影响理健康的变量。当掌控感和关系感增加时, 焦虑和抑郁总分都减少。由此可以推出:大学生的乐观的态度, 自我效能程度高、适应性好的焦虑和抑郁显著减少, 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宽容的态度可以显著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 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情绪比较敏感、情绪难以恢复的个体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显著增加, 不利于心理健康。

增强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帮助他们有良好的适应;充分、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心理弹性, 减少不良情绪, 进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三) 小结

本研究分析了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验证了前人关于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的理论, 进一步说明了心理弹性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内在关系。

摘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 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 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 (抑郁、焦虑) 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张林, 车文博.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6, (5) .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慊, 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 (6) :424.

[4]于肖楠.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5) :658-659.

[5]马伟娜, 桑标.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6 (1) :89.

心理大学 篇11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强烈共鸣,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①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②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③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④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⑤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⑥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遭遇就会发生,且发生在此境此地,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⑦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不断深化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体会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发泄自己的情绪,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当事人宣泄后,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不同于传统教育,既不耳提面命,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增强了感染力。因此,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组织者认真构思,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自助互助。比赛后,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评选优秀心理剧,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进一步深化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诙谐幽默的语言,搞笑夸张的表演,令人捧腹,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别问题,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在全校进行评选,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2005,(7).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21).

[3]孙红,张辉,任霞.适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良模式——心理剧[J].中国健康教育,2006,(11).

大学生心理导航探析 篇12

1 心理健康的社会标准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必须要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关于心理健康标准, 不同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标准。

(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的十条标准。马斯洛认为, 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2)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未来新人类”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3)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高效率的生活。

(4) 我国学者莫雷的标准:智力正常;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意志坚强可控;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生活;有完善和谐的人格。

(5) 参照以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条:健康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自我意识;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完整统一的人格;善于适应环境;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2 心理问题的表现

2.1 适应环境困难

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以前, 早已习惯于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长的过度庇护, 他们的任务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积极备战高考。一旦梦想成真, 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 新的集体, 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学习特点, 一些学生出现严重不适, 加之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致使他们产生失意、压抑、焦虑, 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

2.2 自我认知失衡

许多大学生无法调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而经常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状态, 有时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在中学时代一般都比较出色, 但考上大学后, 在众多的优秀同学中间, 每个人的优秀相对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贬值, 这就需要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恰当地评价自我。

2.3 人际关系失调

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 经济背景, 家庭环境也各有差异, 因而在交往中会感到比较困难, 需要沟通和磨合, 但由于学习紧张, 往往导致交往各方缺乏耐心, 最终常以冲突、摩擦、冷战收场。大学生的人际困惑一般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 没有知心朋友,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自傲、孤独、猜忌、恐惧等心理障碍。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积极的, 乐于交往的, 能以诚恳、友善和宽厚的态度相待。

2.4 学习和就业压力大

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 接踵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就业艰难, 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严峻的现实会成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适应力弱的毕业生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的根源。他们无力解决这一现实矛盾, 因而对生活缺乏信心, 对前途失去希望, 对处境束手无策。

2.5 情感问题

大学生身在异乡求学, 倍感孤单, 渴求异性朋友介入自己的生活, 为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些许情感色彩。但由于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面对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有时处理不妥, 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对他们日后的个人成长将产生较深的影响。

2.6 人格缺陷

根据心理学的说法,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发展的漫长经历中所逐渐形成的, 表现为稳定的和持续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总体。健康的人格特征是有机统一的, 稳定的, 即一个人所想的, 说的, 做的是一致的。而在一些大学生身上, 常能见到所思, 所说, 所做的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这是心理问题的明显表现。

2.7 意志薄弱, 缺乏自主性

健康的意志应该具有目的性, 即自觉地确定行为的目的。心理健康的学生, 既能在控制和执行计划时, 深思熟虑, 集思广益, 又能在需要作出决定时, 毫不犹豫, 当机立断;既有持之以恒, 一干到底的精神, 同时又有思想通达, 顺时适变的灵活。相反,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学习和处事中, 往往具有轻信盲从、自制性差、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甚至有顽固、执拗的表现。

3 心理问题根源探析

心理问题的产生, 源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个性发展的外在条件, 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现代社会, 随着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知识、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 新鲜事物、观念不断涌现, 凡此种种, 在现代人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极强, 他们对于各种社会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极力彰显自身的社会价值, 但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尚未定型, 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的时期, 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往往能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化的种种冲击, 社会的变化与冲突在他们心灵中引起的波澜也最明显、强烈和动荡。他们对某些变化感到迷茫, 难以适应, 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缓, 就会变得急躁不安、心神不定, 从而造成心理失衡, 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

3.2 家庭的影响

研究表明, 家庭背景对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往往受制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家庭教育特别严格的大学生, 父母对子女的前程看得重于一切, 往往过分督促孩子对课业的学习, 忽视孩子学习以外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些孩子长大以后, 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比较自我, 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的环境。

(2)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少有约束, 这样的大学生一般比较自我, 做事我行我素, 比较任性, 不懂得尊重他人, 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 在一些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 常出现一些诸如性格孤僻、脾气暴躁, 心理压抑, 有逆反心理, 自卑心理重等不良心理征兆。

3.3 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在学校里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决定着他们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因而, 学校教育中的不利因素, 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之一,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高校学习任务重、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 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 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 便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其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 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

其三, 高校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 使得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

其四, 当前社会的部分不良现象辐射到校园, 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4 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是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主发展。大学生由于知识层次较高, 自我的内在体验比较丰富, 细腻, 因而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

4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业的成败和成才的质量, 影响着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也影响着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欲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对于如何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4.1 注重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 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 培养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使其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 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4.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或讲座, 使学生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 提高学生受挫力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此外, 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及时的咨询和疏导。

4.3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活动, 在实际磨练中不断积累有益经验

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人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实现自我和提升自我。通过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 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积累认识他人, 认识自己的有益经验, 提高交往的技巧与能力, 进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4.4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活个人潜能, 使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协调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会自我调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各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社会思想、社会意识带给学生, 使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 在这方面, 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胡佩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理论与当代, 2005, (6)

【3】林崇德.咨询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农业物流组织下一篇:秋季大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