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2024-07-01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共12篇)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校园网也日渐成熟和完善。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心理咨询借助网络优势把心理咨询与网络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更广泛、更全面、更快捷地干预和辅导学生的心理。目前, 国内还没有关于“网络心理咨询”的统一定义。笔者认为, 网络咨询是以网络为平台, 专业心理辅导人员采用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等手段帮助来访人员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电子邮件咨询、B B S咨询、聊天室咨询、聊天软件咨询 (比如M S N、Q Q等) 等。网络咨询是各个高校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有益补充,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场地不足、咨询师不足的现状。笔者调查发现,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网络咨询服务。我校于2007年9月正式开展网络咨询服务, 主要以电子邮件、B B S留言咨询为主要形式。本文就这一年来学生的160条留言内容进行分析, 以揭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特征, 并对网络咨询的利弊进行分析, 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心理咨询为同学提供服务。

一、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资料为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留言, 共160条, 包括邮件咨询和BBS留言咨询。通过整理这些留言内容, 并参考其他文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将160条网络咨询的内容分为10类, 分别是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学习、职业规划与发展、情绪与压力管理、生命价值迷茫、性格问题、神经症类问题、自我认识、网络问题。

二、结果

1. 网络心理咨询数量统计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 学生留言达到160条。在刚建立B B S和网络咨询的前一个月, 同学们对网络心理咨询不熟悉, 几乎没有留言。随着我们的宣传,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访问量逐步增多。从留言的时间来看, 总的趋势是每个月的留言都在递增, 但有两个时期, 留言数量明显下降, 即考试月份 (1月份和7月份) 和假期 (2月份) 。这说明网络心理咨询逐渐被同学们所接受。

2. 网络心理咨询内容分析

人际交往、爱情与性问题是大学生网络咨询的主要内容, 分别占了总留言量的20%和18.75%, 这与面对面个别心理咨询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宿舍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从具体的留言内容来看, 宿舍人际关系, 尤其是女生宿舍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 问题多种多样。而与父母的关系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 很多学生不能处理好个性独立与父母控制之间的关系, 导致与父母产生矛盾, 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爱情与性问题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对异性充满渴望, 但恋爱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充斥着各种问题, 如单相思、三角恋、过程中的感情纠葛、失恋等;而性问题也常常困扰着他们, 如性道德、性行为、性变态等。神经症类问题有26例, 该类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情绪与压力有15例。学习问题13例, 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学习方法的转变、社团活动与课业发生冲突等。自我意识问题有13例, 以自卑心理居多。性格问题有12例, 大部分同学对性格的认识存在偏差, 总认为内向性格不好, 而对自己的性格予以否定, 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另有生命价值迷茫问题9例, 职业发展问题8例, 网络成瘾2例。

三、讨论

从每个月的留言数量来看, 网络心理咨询正在逐渐被同学们所接受。与面对面心理咨询相比, 网络心理咨询最大的优势就是保密性强。目前, 有些学生对心理咨询带有偏见, 认为做心理咨询是见不得人的事情, 还有的学生怕自己的问题被学校知道后会记入档案而不敢进行心理咨询。而在网络咨询中, 首先学生不必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声音和形象, 也就减少了被周围同学、朋友、老师了解的信息, 避免了传统心理咨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从而在自己有心理困惑的时候能主动寻求帮助。其次, 网络咨询能节省人力、物力。最后, 网络心理咨询便于咨询过程的记录。尤其是通过Q Q、MSN等聊天软件进行的咨询, 其咨询过程能够完整无好地保存下来。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的记录由于是在咨询完毕后通过咨询师的回忆和印象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流失某些信息, 并且搀杂个人的感想和推测。而网络咨询的内容和过程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便于咨询师在下次咨询时随时调用, 并可以作为未来研究和进行追踪的参考资料。

从咨询的内容来看, 其中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神经症类问题明显增多,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业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大, 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可能跟网络留言的局限有关, 这种文字的留言或电子邮件仅仅通过文字进行交流, 并不像面对面咨询一样能完全准确地传达学生的相关信息, 这种有限的信息影响了对学生问题的准确地评估和诊断。所以, 有些同学的问题虽然有神经症的表现, 但并不一定就是神经症问题。二是因网络问题而留言咨询的学生非常少, 但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都发现网络成瘾, 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是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问题。这种差异是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认为, 主要是这些沉迷网络的学生自身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 他们也没有觉得这样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危害。相反对于部分人来说, 网络是他们逃离现实, 获得成就感、归属感的一种空间, 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 因此他们不愿意走出来, 更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经综合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 可以看出, 大部分留言的学生只咨询了一次, 而多次、连续网络留言咨询的学生, 总体比例低, 脱失率相当高。而且, 由于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学生是以虚拟的身份登陆的, 无法精确地统计出连续咨询个案数, 这往往影响咨询的连贯性和效果,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咨询尚无法真正建立互相信任的咨询关系。这种良好的咨询关系不单单通过语言交流而获得, 其他的方式, 比如非语言信息 (身体姿势、面部表情) , 尊重、真诚、共情的态度等在与来访者建立关系中的作用甚至比语言交流要重要, 而这些是通过网络咨询无法完全实现的。而且, 有时候留言者会对给自己回答问题的人的身份产生怀疑——由于见不到给自己回答问题的心理咨询师, 他们可能觉得是有些学生或其他老师在回答问题,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信任网络咨询的效果。二是网络咨询者往往急于求成, 未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析网络咨询留言的内容,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等到自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时才想起寻求帮助, 想一次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且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偏见使他们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因此, 要减少脱失, 就要不断提高网上心理咨询的效果与质量, 利用网络平台着手酝酿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采用多种形式的网络工具和技术手段, 比如QQ、M S N、网上视频即时交谈等, 这种网络咨询方式比BBS留言和电子邮件咨询的效果要好。当然, 学校要规范网络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建设, 配备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网络心理咨询是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面谈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大大拓宽了心理咨询的时间和空间, 无需预约, 无需在指定的时间内前往固定的谈话地点。它符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 提供了一个接触学生的全新渠道, 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2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见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起来,其实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我们的小组成员元其实更倾向于去精神病医院见习,那样更能让我们接触到那些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更具实战经验,也更有挑战性,不过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也让我们的见习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了解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是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见习中,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第一天我们便了解到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基本介绍及下属机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接受的是有心理困扰或想寻求更好生活的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对于每个来访者都是免费的,所有老师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幸福心理五个一系列活动的基本流程,也观看了一步心理学电影《危险方法》,从中得知了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发生分岐的原因,其实我们成员并不太赞成“性是一切事物的源头”,不过这仅代表个人意愿。

接下来的几天让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及价值的就是我们班的团体活动及对13级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同时也做出有问题的同学相应的建议及处理,我们班的团体游戏也很有趣,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二个游戏——左手抓右手,这个游戏要求我们所有队员的智慧、协作、耐心、团结等等,当最后一刻,我们把所有的手解开的时候,大家手牵手变成了一个大圆,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温

暖与成就感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即使我们有些同学都累得满头大汗,手扭得发麻,但仍然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在接下来星期三和星期四两天做的工作就是和专业有所挂钩的,及幸福心理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当我们统计完结果之后,这时便突然感觉到心理学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中还是有有很多同学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吸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来巩固它,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下次的见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增长自己的见识,能更加灵活的运用学过的知识,为以后专业对口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3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趋于成熟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知识,注意防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积极培养良好性格和心理调试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意义上,对于群体和整个社会它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趨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将其作为开发大学非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哲学社会科学课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开展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群体,心理特征相对统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由于高校教育时间有限,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尚需在课外进行。课外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必须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当务之急应建立测评体系,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社会文化条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标准,并认真组织测评工作,设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应建立心理问题高危人员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体系,在学生工作系统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下力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应该由多方人员组成。除了一支由德育、心理、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外,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建立由校、系、班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校领导的协调下,组成一支由德育教研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医务人员和学生等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承担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秀敏.《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4

大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体系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平台,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空间, 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服务体系, 包括:课程体系建立、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自我教育——自助体系建立、咨询体系建立。心理咨询的理念已经在高校中被广泛认识, 心理咨询的存在代表着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二、心理咨询与远程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 它会更新出新的含义。心理咨询是专业性心理帮助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一种在心理上的助人自助过程。在此过程中, 咨询专业人员通过人际互动, 利用言语和作为专业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形象以及温馨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改变等手段, 对来访者发挥良性的社会影响, 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 从而恢复和增进其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的方式是多样的, 最常见的就是面谈心理咨询和远程心理咨询。如果从咨询效果上来看, 还是面谈心理咨询效果最佳, 但是这种咨询形式也存在着它的不足。据俞少华、张亚林 (2002) 的一项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 之间。可见, 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占一定比例, 需要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并不少。他们在解决心理问题时会先求己, 再求人;而在寻求外界帮助时, 往往不会向专业人员求助, 而是求助家人或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 导致很多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不选择专业人员。据研究分析, 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是不理解的, 甚至是误解的。他们认为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变态”、“心理有病”“不正常的人”, 做心理咨询是很丢人的事情, 很怕被人看见。所以, 不会选择专业心理咨询。

远程心理咨询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咨询方式, 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提供某种忠告、劝慰、建议、指导或者单纯提供某些信息、知识等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远程心理咨询可以减少求询学生因为面对咨询师而产生的紧张、害羞、尴尬等问题。由于远程心理咨询可以匿名进行, 这更减少了求询学生怕被人看见或者被人知道等问题的心理压力。远程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种形式, 包括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

三、远程心理咨询的使用和优缺点

无论大家是否接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已经迅速地进入电子时代, 远程心理咨询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 可以利用电话、广播、电视、电子邮件和网页论坛以及网络聊天工具等手段来进行心理服务。在高校, 远程心理咨询之所以存在并能发展壮大, 受大学生群体欢迎, 是因为它与现代科技联系而具有了生存的优点。比如现在手机几乎是大学生必备的电子产品, 接打电话、用手机上网都是十分便捷的。很多大学生也喜欢上网, 在网络上运用电子邮箱、微信、QQ等方式与人进行一些活动、互动即快速又便捷, 这是他们所追求的。所以, 远程心理咨询以电话、网络为载体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

首先, 优点是可匿名性。远程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减了怕被人发现或者认出的心理负担;虽然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反复强调咨询原则中的保密原则, 鼓励求询大学生完全、如实的说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还是有所顾虑, 不能配合, 尤其是一些敏感性话题。而在匿名情况下大学生放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几率会大大增加。

其次, 优点是即时性和便利性。远程心理咨询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时间、地点、咨询师来进行咨询。学生不用麻烦的跑去咨询室和咨询师预约时间、商榷细节, 有了问题可以很简单方便的完成咨询。

最后, 缺点是无法诊断问题。远程心理咨询最大的缺陷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心理咨询师无法仅凭电子邮件、电话、微信、QQ等方式带来的信息进行诊断。因为心理咨询师看不到求询大学生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 甚至可能听不到他们诉说问题时的语调、语气等信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用符号表示就能代替的。

可见, 通过远程方式提供心理咨询有时是有用的、便捷的, 但无论电话咨询还是网络咨询, 就其使用结果看来还不是很成熟。因此, 远程心理咨询最终能对大学生提供的最好建议就是:“建议你去专门心理咨询部门找心理咨询师面谈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5

关键词:环境适应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基本资料

李某,男,18岁,大一学生,出生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农村,个头不高,体态瘦弱。他是家里的独苗,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非常疼爱。家里尽管比较穷,但在生活上基本没有委屈过他。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成绩优秀,以前并不孤独。但自从考入大学之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时常感到苦恼。以前学习好,大家喜欢,无论到哪里都是中心。可现在变了,没有人捧自己,感到很失落,很不适应,不知如何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自己也想改变孤立状态,但没有成功。时时感到孤独和自卑,很痛苦。感到在学校活的太累,头疼、失眠、孤独、自悲,注意力分散,成绩明显下降。

二、评估与诊断

经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校环境适应问题

2.交往不良问题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缓解来访者的不良的情绪,改变认识,学会适应环境,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

2.最终目标:协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注重自身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正确途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水平。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使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和适应不良,在大一学生中最常见,是导致各种神经症状和造成来访者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来访者来说,主要表现在:

(1)认知偏差。来访者步入大学,面临新的环境和对手,失去了往日的自信,也影响到同学关系。

(2)性格缺陷。来访者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如过分的内向、孤僻的个性、自我封闭和抑郁的心态,对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3)能力欠缺。来访者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为人处事,更欠缺这方面的锻炼,从而产生了非常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

综上,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在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加以帮助,使来访者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

五、咨询过程:

第一次:

1.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3.了解来访者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感觉自己的问题在那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4.发现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

5.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6.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来访者问题的跟原所在;

第二次:

1.通过会谈,找出来访者对人际关系的非理性认知如下:

1)自我中心,从没有想过要主动和别人交往。

2)咨询师在对他的处境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让来访者领悟人际关系是人在群体生存中不可或缺的相互支持的一种关系。并做换位思考,人人都需要友谊和关爱,开放自己,相信自己是被同学们喜欢的。

2.鼓励来访者与他认为的比较喜欢的人进行主动的交往和互动;同时与他认为比较喜欢自己的同学多接触多交流。

3.运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方法,使来访者消除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感受。

4.与来访者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互动中的感受。

第三次:

1.进一步分析他的认知与人际关系、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改变自己的认知,同时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人际关系,2.与来访者共同分析他性格上的缺陷。鼓励他主动接近同学,帮助同学,从而改变同学关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秀品质。

第四次:

1.鼓励来访者找到喜欢同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并效仿

2.继续强化来访者对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指导他多参加集体的活动;

3.同时利用角色扮演继续练习正确的交往技巧,并帮助来访者尽快的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第五次:

1.通过会谈和角色扮演指出人际交往是可以训练的,相信自己通过训练也可以融洽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

2.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人际关系中的原则和技巧,同时自己要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3.结束咨询,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

六、咨询效果评估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咨询 认知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0-02

学生由高中阶段进入高校后,自理自立能力更显重要,有些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的一手包办式生活,自己面对、处理事情的能力薄弱,同时,在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的方式、将来的就业方面都存在着压力,多方面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或缓解,久而久之势必会对健康的心理造成影响,产生某些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有些高校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问题后,开始予以重视,积极组建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问题方面的教师或专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学生反映的不同问题起步、发展并延续下去。

一、认知阶段

1.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的认识

一般而言,学生因某些问题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后,第一个选择的倾诉对象是自己的好友或者闺密,其次才是父母家人、同学、异性恋人等,而选择心理咨询机构作为倾诉排解渠道的仅占极少数,虽然很多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并有专业人员给与解答和帮助,但是形同虚设一般,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甚微。

二、认知分析

1.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的认识不够全面

很多学生出现问题而不选择心理咨询机构帮忙解决,存在以下因素的制约:首先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了解,不知它为何而设,设立的初衷和目的又为何;其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象,他们觉得去做咨询、接受咨询后的帮助会被列为心里不健康,会被其他同学嘲笑,因而惧怕寻求帮助;再次,有些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效果有所疑虑。

三、注意事项

1.积极宣传,端正心态

心理咨询工作不是短期内立竿见影就有效果的一项工作,它需要长期、有效的坚持。对学生在心理咨询认知上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重视,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策略,使学生了解熟悉心理咨询的真正含义,学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宣传、教育工作,来改变学生回避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里反应及时做出回馈和响应,对学生认知上的误区加以纠正,在学校有效的宣传和引导下,使心理咨询工作真正走入需要它的人们心中。

2.对心理问题准确定位

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对于前来咨询的问题要能够准确进行分辨,是隶属于发展性的而不是障碍性的,发展性心理咨询工作才是心理咨询机构工作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咨询者所反馈的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解决。

3.正确对待效果

任何一个机构的设立都不是万能的,同样,对于心理咨询机构来说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咨询机构都能够得以解决,或者是进行了简单的几次咨询后,就能立刻见到效果,存在的问题马上得以解决,心理咨询与医院的心理疾病治疗不同。

4.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区别

在一些人的认识里,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很多人都能胜任,甚至没有必要要到心理咨询机构去进行咨询疏导,思想教育与心理咨询在德育方面的目标是类似的,但因其各自侧重的内容、表现的形式、分析的角度等有所区别。思想教育工作是针对在品德方面或认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教育,对一些典型的个人或事迹作为榜样,强调带来的积极影响,明确要求学生按部就班进行。而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在心理上有问题、有障碍的学生,首先是作为咨询者倾诉的对象,感受接纳倾诉者的情绪表达,对学生倾诉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给与适当关注和注意,让学生关注自己发掘自己的优势,在成长中进步,培养尊重学生的人格魅力,并对每个人咨询的内容严格进行保密。

四、发展策略

1.建立健康档案

针对每个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学生,对其所反映的问题,呈现的心理状态做一详细的记录,并分类归档,对不同前来咨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暗示疏导,使学生逐步走出自己的心理误区,培养学生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也使心理咨询机构能够适时调查或跟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当下学生所呈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给与指导和帮住。

2.提升专业素质

既然是为了解决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而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那目标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咨询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都加强过硬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而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立也要遵循一定的行业标准来建立,咨询机构环境的设置要尽可能给人以温暖、舒服、放松的感觉,在相对轻松温馨的环境中,咨询后所获得的效果会更理想。

五、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问题,人才的竞争、就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情感因素等多重问题接踵而至,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求精神层面的富有,压力和矛盾中使学生陷入心理困境,心理问题的不到解决,将对自己心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得到排解。

参考文献:

[1] 罗晴.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2,(3):143-143,14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研究 篇7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一)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主动性较差

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咨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学校内部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但是存在着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差等情况, 大学生没有对心理咨询产生正面认识, 对心理咨询存在偏差, 导致心理咨询室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有很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参与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没有展现出高度的热情, 去参与心理咨询工作的运转。心理咨询室人员数量不足, 专业配套设施不完善, 阻碍着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员专业素质较差

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工作, 要求心理咨询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首先,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存在实践经验少和无法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等情况, 缺乏心理辅导的细心和耐心, 受专业素质局限, 造成心理咨询偏离正常轨道。其次, 心理咨询师缺乏技能技巧训练和支撑, 对于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 常常会显得无从下手, 受传统思想和教育发展模式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受思维定势和行为局限性影响较大。

(三)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氛围不浓厚

有很多学生认为参与心理咨询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对心理咨询存在着畏惧的心理。传统的思维观念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偏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强烈, 但是受群体氛围影响, 个体无法得到支持和帮助, 会面对较强的心理压力, 对暴露心理问题会产生焦虑感, 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下, 会导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咨询的认同感大打折扣, 给学生的思想政治解放和心理教育咨询带来较大的障碍。

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问题的对策

(一) 建立发展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理念

要想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 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改变自身的心理观念。在咨询过程中, 咨询员和大学生之间需要保持平等的关系, 将咨询作为一种心理引导,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需要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心理咨询的新理念, 心理咨询师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能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给咨询者提供心理上的援助。咨询员需要与大学生树立发展互动新理念, 实现情感交流, 能够对心理咨询实现全情投入,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咨询中来。

(二) 加强对心理咨询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制度

为了确保心理教育咨询工作的良好发展, 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一支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选择一些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和工作热情高的人员。需要在学校内部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培训工作, 运用自身存在的丰富思想教育工作经验, 来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了确保心理咨询培训制度的合理有效开展, 需要坚持“选拔、管理、培养、使用和提高”相结合原则, 大力培养心理咨询员, 建立完善和多种形式的培训计划, 分层次、分类型、有组织地进行培训。

(三) 营造积极主动的心理咨询氛围

需要在高校内部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咨询信息, 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氛围。首先, 应该充分运用电视台、报纸、因特网等进行心理咨询宣传、宣传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消除学生心理存在的畏惧感。其次, 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通过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等, 为心理求助者提供及时的心理安慰。最后, 结合学生的不同差异, 开展多种样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群体性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 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能够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要求, 符合国家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对提高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进行疏导, 消除学生心理存在的不良障碍, 使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是国家建设的栋梁,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 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学生不仅要确保专业知识的扎实性, 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以便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抵御各项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主动性,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姚念龙, 刘颖.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07-110.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8

心理咨询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现对某高校588名大学生咨询记录进行分析, 旨在了解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取自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记录完整的面询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共588份。其中男生204名, 女生384名;大一学生174名, 大二学生136名, 大三学生176名, 大四学生102名。年龄为18~25岁。

1.2 方法

对大学生面询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 将情绪失控、忧郁、无端烦恼等不良情绪归为情绪问题, 以人际矛盾引起的情绪困扰归为人际关系问题。对于心理疾病的归类以CCMD-3和转介至医院心理治疗的诊断结果为依据。依照上述标准将588名个别心理咨询的问题分为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和性心理、个性心理、心理疾病、职业心理、其他等8类。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咨询问题分布

在588名大学生的咨询问题中, 学习问题占22.79%, 人际关系占18.03%, 心理疾病占17.01%, 恋爱问题占14.63%, 情绪问题占9.52%, 个性心理占9.18%, 职业问题占7.14%, 其他问题占1.70%。

2.2 心理咨询大学生的年级分布

在面询的588名大学生中, 一年级学生占29.54%, 二年级学生占23.14%, 三年级学生占29.97%, 四年级学生占17.37%。从男女大学生求询的问题类型来看, 除人际关系男、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大学生咨询问题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 低年级学生求询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2个方面, 和高年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四年级时, 很多学生开始更多地考虑自身发展, 考研与就业等职业心理问题与低年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 () 内数字为百分比/%。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学习问题居于第1位[1];人际关系问题位居第2位, 与赵冰洁、武洁琼等[2,3]研究结果一致;心理疾病居于第3位, 且有上升的趋势[4,5];恋爱和性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分别排在第4, 5位, 这与处于青年中后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成熟, 以及心理上正处于多变的高峰期, 情绪、情感体验非常强烈、丰富,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极为突出关系密切[6]。本次调查结果还反映了男女大学生在性格上的差异:男生多开朗、坚毅、刚强、不拘小节;女生多文静、温柔、细腻、敏感。因此, 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对女大学生要多加引导和训练[7]。

建议: (1) 重视心理咨询结果。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待的来访学生大多是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出现问题, 且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 咨询结果所反映的是困扰学生较为严重的问题, 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学校既要把握主要问题, 如学习、人际关系、心理疾病、恋爱等问题, 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容易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如低年级的人际关系、学习问题, 高年级的职业教育问题, 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2) 重视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从目前学校个别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来看, 重点是为少数有问题的和适应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服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教育模式上以发展性取向为主, 兼顾矫治, 使两者互为补充, 和谐发展。因此, 高校在继续加强个别心理咨询的同时, 根据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应充分利用团体咨询适用面广、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省时高效等特点, 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优化[8]。 (3) 重视心理咨询的后继干预。实践表明, 心理咨询常常不能立竿见影, 同时, 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一次咨询不能完全解决, 须依靠当事人和咨询者的后续努力。研究证明, 后续干预能产生良好效果。而且有些心理问题还需要持续的监控和有效的干预[9,10]。 (4) 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目前, 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人数有限, 且大多是兼职。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作一种职业、一种行业、一种专业, 高校必须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学科融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通过鼓励和引导继续教育,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工作, 倡导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 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类相关专业等途径, 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真军, 王诗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疏导对策,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7, 9 (3) :372-374.

[2]赵冰洁, 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 (1) :121-123.

[3]武洁琼.561名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护理研究, 2007, 7 (21) :1866-1867.

[4]刘希庆, 张西峰.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108-109.

[5]张敏, 吴玲, 施榕, 等.153例心理咨询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川精神卫生, 2007, 20 (2) :113-115.

[6]魏昶.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问题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论坛, 2007, 7 (2) :141-143.

[7]王黛丽.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析.教育科学, 2008 (3) :163-164.

[8]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12.

[9]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77-79.

论团体心理咨询与大学班集体建设 篇9

一、团体心理咨询的内涵

1、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

团体心理咨询, 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 由领导者根据参加者问题的相似性或参加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 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 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1]。在高校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 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 实现自我价值。

2、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和功能

团体心理咨询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咨询效果容易巩固;特别适用于改善人际关系等特点[2]。大学辅导员所管辖学生众多, 无法完全一对一地进行学生的管理, 而且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 很多学生不愿意向辅导员吐露自己的想法及困难。因此在大学班集体建设中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特别适宜, 可以让学生在团体心理咨询中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 使学生获得安全感, 增加信心, 促进学习, 也让领导团体心理咨询的教师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问题, 进行个别咨询, 省时省力。

二、大学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习惯在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和生活, 进入大学后, 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同学, 让他们产生孤独感, 不习惯大学独立自理的生活, 不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 出现厌学、逃课等情况。在这个时候, 让学生树立班集体观念, 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班集体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1、团体心理咨询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交流的平台, 提升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团体心理咨询能够打破学生初入大学校门时同学之间的陌生隔阂, 通过破冰等训练, 让学生们迅速地接纳彼此, 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树立班集体意识, 提升班集体凝聚力。班集体的凝聚力来自于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热爱班集体并从中获得安全、爱、归属、自尊、成就等需要。

2、团体心理咨询让大学生养成了分享的良好习惯, 培养了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班集体形成乐观进取的班风。

好的班风使学生学得愉快而有成就感, 相反, 差的班风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大学的发展。团体心理咨询可以通过班级团结训练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团结能给人力量, 团结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任务。班级成员在活动中分享彼此, 相互鼓励、支持、帮助, 建立良好的班风, 每个人都尊重自己、表达自己、努力学习, 同时也尊重别人、欣赏别人、鼓励别人, 才能更好地共同成长。

3、以团体心理咨询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更好地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 传统的政治教育让他们觉得乏味而无趣, 而团体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交流、思考、讨论, 可以自然地了解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想法, 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也可以预防学生突发事件。

4、以团体心理咨询帮助有成长困惑和特殊问题的学生走出困惑。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大一的时候新生们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让他们以平静的心态来完成这样的转变就成为了难题。通过团体心理咨询, 比如“青春的思索”、“昨天、今天、明天”等成长咨询活动,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巧、社交沟通技巧、处理情绪技巧等, 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 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毕业时, 学生们又面临就业择业的问题。团体就业辅导可以为学生开设求职技巧的课程, 协助学生分析事业志向, 了解自身的有点和不足, 选择好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 教师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有特殊问题的学生, 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学生、挂科多成绩差的学生等, 他们会表现出自卑、敏感、孤僻、思想偏激、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在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 这类学生获得了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也增加了其他同学对他们的了解, 让他们融入班集体, 感受关怀, 从中得到鼓励, 获得自信。

虽然现在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班集体建设中运用的较多, 但因为团体情境中每个大学生都有个体差异, 势必引导团体的教师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难以照顾周全。所以要使团体心理咨询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掌握团体咨询的理论与技巧, 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 让学生在团体咨询中体验到自己被支持并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陈瑜, 裴涛.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 2010 (2) .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渐渐普及, 甚至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 近年来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所以, 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显得尤其必要。网络心理咨询方式是信息时代心理咨询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心理咨询也不断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

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 (NBCC) 将网络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络视频等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同步、实时或异步、非实时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 网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媒介平台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专业理论和技术与来访者进行沟通, 并向来访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测试和测量、提供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的信息互动过程。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

匿名性首先, 网络匿名性有利于减轻大学生来访者的顾虑。高等院校的心理咨询师多为学校教师, 大学生因此顾虑重重。网络心理咨询中的身份匿名性排除了大学生的这种顾虑。大学生在网络心理咨询中是以虚拟的身份登陆的, 因此, 他可以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网络平台上暴露真实的自己, 从而使咨询顺利进行。其次, 匿名性也有利于营建建设性咨访关系。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水平, 使得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 真实详细地陈述自己心中的困惑和需求。这就有利于咨询师与大学生来访者建设性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护与巩固, 是心理咨询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开放便捷, 信息丰富首先, 网络心理咨询的开放便捷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网络心理咨询几乎对所有大学生开放且方便快捷, 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咨询人员进行交流, 只要有心理援助的需要, 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获得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网络咨询服务, 及时排除心理困扰。第二, 网络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随时上网进行回复, 可以说, 网络的开放性对大学生咨询者和网络咨询工作人员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其次, 心理咨询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实用心理学知识和典型的咨询案例, 在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推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心理症结的形成是由缺少阅历以及信息闭塞导致的, 而网络心理咨询网站的丰富信息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 大学生来访者可以通过在网上浏览相关心理学知识和典型案例来间接地进行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还能提供传统心理咨询所没有的一些资源, 如进行咨询时能够通过网络链接或者传输等方式提供所需的资源, 让大学生求助者形象直观地看到各种资料, 从而优化咨询效果。

灵活自由和高效率 (1) 灵活性。网络心理咨询的灵活性突破了传统心理咨询受客观条件限制的缺陷。大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适合的咨询风格、咨询疗法、咨询网站和咨询师等, 及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咨询进程选择进一步咨询或停止咨询, 也可以用新的身份重新登录咨询。 (2) 高效性。我国当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网络心理咨询弥补了传统心理咨询人员不足的问题, 一位网络心理咨询师可以同时接待两三个大学生求助者, 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更多的来访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有利于自我反省和认真思考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在线文本、在线语音、在线视频等。由于选择网络咨询的大学生大多不愿让人知晓自己的咨询过程, 所以电子邮件和在线文本尤其受大学生求助者的欢迎, 而这种需要书写的咨询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梳理、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过程, 。在书写过程中,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思考、认真分析自身的问题和困惑, 增强大学生来访者应对困难的自我效能。

有助于咨询案例整理、存储和资料查询网络心理咨询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自动存储信息, 大大节省了心理工作者在存储案例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以往的聊天记录、录音或者录像等自动存储的资料来查询相关案例。网络咨询案例的自动存储为咨询师的督导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源, 也为大学生求助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事先查询咨询网站的典型案例加以借鉴, 如仍未解决问题, 可以选择进一步的求助方式。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劣势

身份与信息难以辨别, 信息收集难以全面准确首先, 大学生的虚拟网络身份与信息难以辨别。建立在网络虚拟平台上的心理咨询, 大学生一般以匿名身份来咨询, 这种匿名性虽然给咨询带来便利, 使大学生来访者敢于更真实地表达自己, 不必担心社会评价, 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和尴尬。但这也可能会成为咨询的不利因素, 咨询师难以确认来访者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如有些大学生为了解闷或者其他非诚心的原因来“求助”网络心理咨询, 甚至编造毫无依据的个人经历, 而我们的咨询人员坚守着尊重来访者和为来访者服务的职业道德, 这样的咨询难免造成很尴尬的结局。其次, 在网络咨询中, 咨询师对大学生来访者的信息收集难于全面。网络心理咨询中主要是通过文字或语言进行交流, 一些非言语信息如语音、语气、语调、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在网络咨询中无法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还有咨询师在使用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技巧时更多的是采用非言语信息, 如文字颜色、表情符号、图片、字体间距等, 但没有现场的真实感和形象感。这无疑提高了心理咨询师的网络咨询技能要求, 要求他们能够在非言语信息被屏蔽的情况下收集尽可能多的背后信息。

环境气氛和安全性难以保障 (1) 大学生的网络环境气氛难以保障。第一,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一般是在宿舍、电子阅览室或者网吧等嘈杂、不隔音的场合进行的, 感受不到咨询室精心设计和布置的环境, 无法产生温馨、舒适的感觉。第二, 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网络设置、供电、黑客入侵或者大学生来访者注意力分散等异常情况, 都会妨碍咨询正常进行, 从而影响咨询疗效。第三, 网络心理咨询不仅要求大学生来访者与咨询师同时有便利的上网条件,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电脑操作水平。 (2) 网络的不安全性。由于技术局限、管理漏洞, 会使得病毒以及木马等入侵造成资料破坏或丢失, 特别是部分黑客冒充大学生的身份前来咨询, 通过文件传输等手段破坏网络咨询的相关设置与资料。

咨访关系不稳定且耗时网络平台上建立的咨访关系并不稳定, 也难以长久。有些大学生希望通过网上咨询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但带有很大的试探性与不确定性。一旦他们的犹豫未能被咨询师及时察觉并给予有效回馈, 或者咨询师的面质令他们感觉不舒服, 再加上时空和语境等原因使咨访双方沟通、交流效果不很理想, 咨访关系极不稳定。另外, 网络心理咨询比现场心理咨询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比如受双方文字输入速度以及网速等影响, 网络心理咨询比直接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要耗费双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咨询技术难以实施, 深层次治疗不易实现一些咨询技术在网络心理咨询中难以进行, 如沙盘治疗、认知治疗、催眠治疗等技术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很难操作。可以说, 网络心理咨询目前只是起步阶段, 是面对面心理咨询的一种辅助形式。而且网络心理咨询中缺少互动的气氛, 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如目光、语气、语调、语速、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咨询师无法获取大学生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 不利于帮助大学生来访者及时摆脱心理困境。网络心理咨询只是表层治疗, 要进行深层次的治疗还需争取大学生来访者的同意来咨询室进行现场咨询, 这样能更直接、更具体、更亲切、更深入、更具有可操作性, 咨询效果更佳。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型的咨询方式, 不仅为心理咨询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也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网络心理咨询, 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 既要看到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 又要正视网络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 2007, (5) .

[2]伍麟, 钟暗华, 冯琪.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44) .

[3]纪国和, 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4]李雪平.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 (1) .

[5]杨晶, 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1) .

[6]崔丽霞, 雷雳, 蔺雯雯, 郑日昌.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2) .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可疑强迫症;心理咨询

一、一般资料

赵某,男,19岁,郑州某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家中有一个姐姐(上职专时意外从楼上坠下后得了精神分裂症,住过精神病院,现在仍需靠药物维持病情稳定),姥姥和舅舅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身材瘦弱,身高1.73米,高中时出现过一跑步就腿肿的情况,去医院检查,但并未发现器质性异常,因此不能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高三下学期因觉得受同学干扰,无法专心在学校学习而休学回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性格内向,说话虽声音洪亮但经常面无表情;与父母关系一般,很少与父母交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来访者主述: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于是在网上搜了强迫症的症状,觉得和自己的情况非常相符,又在网上做了测试,测试的结果也显示确实是强迫症,为此内心很痛苦,非常渴望回归正常,但是迫于经济压力,害怕去治疗会花很多钱,也担心确诊了之后父母会担心,所以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访者个人陈述:我的情况要追溯到高二下半学期了,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在宿舍的阳台上站着,这时楼上有人往下泼水,结果楼下刚好经过一个妇女,这个妇女就认为是水是我泼的,于是大声质问我,我当时特别恐惧,虽然我很明确水不是我泼的,但心里却特别恐慌,怕这个妇女认定是我泼的,然后对我采取报复或其他更严重的行为。从这件事之后,我对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或与他人一点小的摩擦都会在心里反复思考,直至自己觉得稍微舒服一些才会停止,我也知道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到了大学之后,我也会因一些小事而想得很多,比如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向别人道歉之后,还会担心别人会不会找我麻烦;我借同学的书,特别担心别人的书里会夹有重要的东西或者钱,我就会反复跟同学确认书里是否夹有东西,有时反复确认的次数多了,同学都烦了,我才会控制住自己,但事后还会担心“同学会不会真的因为书里夹的东西丢了而找我麻烦”;在洗手前我总要仔细检查手,因为害怕有重要的东西黏在手上,洗手的时候被冲掉;我不敢吃西瓜,因为担心西瓜汁多而黏,瓜皮会粘上桌子上的贵重物品而被自己丢掉;晚上睡觉关好宿舍门后会反复检查,而且在关门的时候会非常小心,担心外面有人自己关门时候会撞到别人;我还会反复擦书,有时擦6遍,有时擦12遍,严重的时候要擦18遍;我走路时经常会低头看路,因为担心前面同学会掉东西到地上而被自己踩到。我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很不应该,没有必要,也会有意识的控制,但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去想不去做,这时内心也会有一种急躁感、焦虑感,很痛苦。我非常渴望回归正常,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我改善这种情况,消除强迫行为。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神经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来访者进行评估。

(一)病程:来访者的情况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至今已经一年半,评3分。

(二)精神痛苦程度:来访者自述出现这些想法和行为的时候会很焦虑、很痛苦,但如果是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自己很清楚该怎么做,也会主动设法摆脱,计1分。

(三)社会功能:来访者自述这种情况到大学后有所缓解,学习和社交只是受到了轻微妨碍,计1分。总分计5分,为可疑病例。

四、原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

来访者的症状最严重时是在高中阶段,此时自尊心和上进心比较强,注重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大,精神容易紧张和焦虑,且内容容易泛化。来访者无器质性病变,家族中有精神病史,来访者有遗传素质。

(二)社会原因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对来访者寄予厚望,希望来访者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导致来访者压力较大,到大学后周围环境陌生,与同学缺乏交流,缺少社会支持。

(三)心理原因

个性因素: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内心脆弱自卑,应变能力差,过分关注自我,追求完美,拘泥细节,缺乏安全感、满足感,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

认知因素:来访者得知姐姐、姥姥、舅舅均有精神问题后常处于对自身患病的担忧中,并担心自己患病后父母无法接受,家庭经济条件也无法承受;无端放大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总是对事情进行自我归因。

五、咨询目标

为有效改善来访者状态,根据其主导症状的表现,经与来访者协商共同确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配以放松训练,达到咨询目的。同时兼顾其长远成长需要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消除强迫症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

六、咨询过程

咨询共分六次完成,每次50分钟左右:

第一次:通过咨询面谈收集资料并向来访者详细解释评估结果,建议来访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只要积极配合咨询,加之来访者强烈的改变欲望,相信经过系统的咨询,一定能有所好转;与来访者制定咨询方案和咨询目标;调整求助者的归因方式,因长期处在焦虑状态,加之有明显的强迫行为,担心如果被确诊,家庭经济难以负担,父母难以接受,更加重焦虑情绪,通过举例子等方式,让其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而人们的归因方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第二次:帮助来访者改变负性思维。建议来访者遇到任何事情,可以通过四个方法改变思维方式:1.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一件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很多,来访者往往专注于最坏的后果,却忽略其他的可能性;2.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当事人,自己会这样想吗?会这样做吗?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这样反而给自己带来烦恼;3.积极赋义,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建议来访者对任何一件事都先要进行积极赋义;4.做好最坏的打算,并积极寻求方法让最坏结果的影响降至最小;让来访者用四种思维方式对上次及本次所举的例子进行改变思维的尝试,来访者表示对自己影响很大,表示赞同。

第三次:肯定并鼓励来访者的改变,建议来访者坚持能够改善自己症状的思维方式和良好习惯;向来访者解释症状有所反复的可能原因,建议来访者遇到问题后不能逃避,而应找出原因,找到可行的方法去解决;向来访者介绍“森田疗法”的主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建议来访者将此方法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强迫思维中去,并针对来访者所提出的事件,和来访者一起运用森田疗法的主旨进行分析;建议来访者将之前学到的积极思维方式和本次学到的森田疗法的主旨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四次:肯定来访者改变的信心、决心和行动力,继续对其不良认知进行调整,强化正确认知,鼓励来访者坚定信心,相信只要自己有改变的信心和行动,一定会越来越好;教给来访者放松训练的技巧,让其每天做1次放松训练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体察自己的肌肉绷紧放松和深呼吸状态,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弛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迁移到现实行为中。

第五次:加深对症状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迹,提高挫折承受力,与来访者分享学习中的“高原效应”,任何一个项目或进程都会经历一个快速提高、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过程,但通过调整心态、方法后,又会出现奇迹般好起来的现象,这就是高原效应;鼓励来访者调整心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坚持到底,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正如俗话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抗争”过程,只要情况没有变得更糟,就说明是在“好转”,要坚定信心;进一步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反馈效果良好。

第六次:对前几次的咨询做总结,巩固来访者已获得的正确认知和积极情绪状态。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自我评估:症状明显减轻,情绪逐渐放松,学习状态良好,效率提高,人际交往状况也有所改善。

(二)他人(辅导员)评估:学生心情放松很多,脸上笑容多了,上课听讲更认真了,也开始和同学一起参加活动了。

(三)咨询师评估:改变了过去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缓解焦虑情绪,消除强迫症状,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2005.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里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篇12

目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和思想意识涌入中国, 在带给人们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正在处于人生中转型的关键时期, 思想和心理还未发展成熟, 极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甚至以后的长远发展。

(一) 恐惧与人交往。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由中学那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走进大学较为开放的环境中, 存在心理上个人角色的转换过渡。对于新环境的变化,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中的广大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 导致很多问题, 如精神高度紧张, 思念家乡, 喜欢独自一人生活学习等等, 影响着个人交际能力的提高。恐惧与人交往很重要的原因是性格孤僻、冷漠、自私, 在他们眼里大部分人都是不可信赖的, 会对他们产生威胁和干扰, 因而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方法, 选择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可能地避免社会公共活动, 然而不知不觉中便与社会产生的隔绝, 慢慢丧失了基本的社会交际能力, 埋下了更大的心理隐患。另外, 很多大学生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广泛认同, 但是由于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有限, 总是或多或少地被他人忽视和嘲讽, 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障碍, 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此时没有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调试, 那么极有可能导致相关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 情感问题带来的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不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有着很强的感情需求, 在大学这种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恋爱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了。但是, 由于经验的不足等因素的存在, 大学生恋爱往往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的出现, 如失恋、大学生同居、堕胎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恋爱心理的不成熟, 很多大学生恋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物质方面的需求, 而不是建立在真正感情的基础之上, 而感情基础的缺失会导致恋爱周期短、恋爱频繁化和功利化等非正常情况的出现。如果恋爱心理问题处理不当, 还有可能会引发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问题, 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 普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里之中, 这种自卑心理的促成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较为主要的是经济因素、能力因素和外表因素等等。大学面向全社会招生, 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学生都会汇聚到同一个生活环境中来, 那么家庭条件较为贫困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产生了反差, 这种经济上的反差使贫困生出现抑郁、焦虑、心理敏感、固执等心理问题, 进而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 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越来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和全社会的关注, 为了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提升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 很多高校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其中大学生心理咨询成为各种措施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咨询能够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主动地预防和制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蔓延和扩散, 阻止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 心理咨询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而不仅仅限于心理问题的排除和解决方面,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进行不同类别的心理辅导工作, 帮助大学生积极开发和挖掘自身的潜力, 增强自信感和团队归属感, 真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宝贵的大学教育阶段进行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等院校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地, 承担着为未来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战略性任务, 关乎国家社会的前途, 因此, 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不应仅仅局限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更要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个人品德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良好的心理素质比科学文化水平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拥有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的基本条件。而良好心理素质的缺失则会极大地制约个人在专业领域进行突破和发展, 使之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难以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来缓解心理压力。

因此, 加强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各个高校必须立足于目前大学生的具体心理情况, 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为本校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高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配置大学心理咨询师的若干策略

(一) 为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鉴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 有必要在高校的基础课程里加入心理健康课程, 并为之配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担任教学任务, 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能够得到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担任心理教学的老师不应把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仅仅局限于课程之中, 而是应该将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理念渗入到学生的基本思维之中, 使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遇到相关心理问题时能够积极地自我疏导、自我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大学心理咨询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 如开办专题讲座、进行小组讨论, 组织相关心理健康活动、进行心理测验以及主动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学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二) 组建大学生心理信息库。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 同一种问题可能存在于多个主体, 同一个主体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咨询服务的效率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应当区分不同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 构建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库, 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存储分析技术来搜集和贮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料, 并开展专业化的类型化分析, 总结目前存在于大学生之中的基本心理问题, 并讨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同时, 对于个别较为少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 并对存在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辅导, 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困境, 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心理辅导, 例如,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大学生寒暑假假期通过双向视频传输技术对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进行跟踪了解, 并针对不同的情形提供不同的建议, 鼓励其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早日克服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 高校提供强力支持。

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的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也少不了学校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而不能采取指派非专业人员进行客串的方式。以往, 很多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和师资资源, 经常指派一些其他专业的大学老师兼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工作, 然而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缺失, 使得心理咨询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反而会产生误导学生和加剧心理问题的状况产生, 不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因此, 各个高校必须将心理咨询教师的组建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高度上, 努力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资金保障, 提高咨询师的福利待遇, 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 学校应该定期对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以使其专业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同时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能力将成为关键, 配置大学心理咨询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师资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婷婷.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型模型的构建[J].文教资料, 2008

[2].刘时勇.中国心理咨询业发展趋势展望[J].前沿, 2008

上一篇:快速烘干法下一篇:改进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