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2024-08-21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精选8篇)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1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社会多元化使得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成为大势所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大学生人数迅猛増加,而当代大学生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人才,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如何,是当前教育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要面对不同的群体处理相对高中时期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要在大学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亲人的期望,实现自我成功的欲望也异常强烈,同时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种现实与心理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下是笔者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些思考。

1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环境变异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问题

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大学生入学后很容易产生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茫然无措,产生挫败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这个问题很容易在学生刚进入大学后的一段时间产生。

1.2恋爱与性方面的情感激荡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处理恋爱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以致引起心理失调。另外,在性心理方面上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出现性认识偏差,以至于产生诸如单恋、对身体变化过分关注、性早熟等一系列问题。

1.3人际关系问题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处于青少年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与人沟通,渴望被人理解。但是,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致使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情绪;有些同学由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有些同学由于家境贫困或成绩不够理想,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因而感到孤独、寂寞,认为生活空虚、无聊、乏味。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

1.4情绪问题

大学生入校后,社会角色的转换引起许多的心理冲突。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

1.抑郁。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都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内疚等。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严重的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焦虑。通常包括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増加等。有些同学在入校之后发现大学并非是像他们憧憬的那么美好,开始感到失望,过分担心将来,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3.自卑。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而这些大多是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学习及恋爱遭受挫折,家境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2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策略

21普及心理学知识,奠定心理教育的基础

普及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也有利于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应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和再教育,使他们能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心理教育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为了尽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据现有的人员实际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大学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举办心理学专题讲座,利用各种传媒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开设心理学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知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自身的心理卫生,塑造自身健康的人格。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学讲座是当前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如对新生可举办“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专题讲座,对中年级学生可举办“心理健康与成才”专题讲座,对毕业生可举办“择业前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宣传阵地多、宣传形式灵活等优势,广泛宣传心理学知识,拓宽心理教育渠道。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心理教育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它对大学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在新的世纪,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増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校园文化在高校中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形成乐观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也有助于培养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高校应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氛围浓、人才云集的优势,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注意突出校园文化的心理教育功能,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目前,许多高校正在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文学节”、“体育节”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校园文化形式,很受大学生的欢迎,它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在育人方面的不足,也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3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

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辅助活动,可通过给学生开办讲座的形式告诉青年大学生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也可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掌握和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对挫折、表达思维和情绪的能力,以及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做到心理问题及早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为了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来源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处理好可能出现的情况。我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测试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从中筛选出有症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2

(一) 自我意识分化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矛盾的, 他们时而能正确评价自己, 时而高估自己的能力;有时觉得自己很成熟, 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幼稚;有时好高骛远, 有时妄自菲薄。因此经常感到纠结和不安。

(二) 人际交往障碍

当代的大学生一方面渴望人际交往, 另一方面又不善于交往, 因此, 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所以, 大多数学生的情绪是否良好, 取决于人际交往是否顺畅。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者, 容易引发心理畸形, 从而产生施暴行为, 马加爵案例就是人际交往障碍突出的典型。

(三) 恋爱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恋爱观不正确,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自卑、孤独、绝望等等, 这些心理问题有的可酿成悲剧, 因此, 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重视大学生恋爱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四) 缺乏学习动力和理想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掌握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面对学习压力容易丧失信心, 产生焦虑。另外, 很多学生没有奋斗目标且自信心不足, 对未来是选择就业还是升学问题也没有长远规划。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一)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 也是心理发展和成长的过渡期

因此, 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心智已经很成熟了, 其实不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经验不足等等, 他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稚嫩和盲从。另外, 由于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培训, 他们很难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们通常认为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心理有问题的。

(二) 家庭教育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度溺爱, 导致孩子生活能力较差, 过度依赖父母, 以至于初入大学不适应大学生活, 包括人际交往也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不知道如何跟同学们相处;有的家庭对孩子教育过严, 在终于“逃离”家长的管教后, 他们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感觉, 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独立和自由, 但同时生活和学习又失去了重心, 对未来一片迷茫, 随之产生了心理困扰。

(三) 就业问题和升学问题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困惑

很多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城市、企业、薪酬等) , 有些同学不愿意去小地方、小企业, 而较高企业的门槛他们又进不去, 最后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继续升学的问题上产生困扰, 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个方向。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 学校重视

学校应不定期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通过调查, 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便于更明确的开展工作, 同时, 借助调查可以向学生宣传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另外,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班和讲座;举办如演讲、知识问答等多样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将工作重心从对心理障碍的咨询、解决转移到对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辅导上来, 重点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和对学生日后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也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及课任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谈话,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首先, 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存在性和必然性。通过帮助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加强他们适应能力的培养, 包括自己角色的变化, 人际关系的变化,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同时, 还应让学生正视挫折, 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 看到挫折积极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随时做好遭遇困难和失败的准备。

(二) 家长方面

毋庸置疑, 孩子是每一位家长心中的宝, 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也是家长唯一的希望。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 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切, 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没有错, 但当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现差距时, 家长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还是取得孩子的认可呢?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就应顺从家长, 孩子的事就应由父母做决定, 因而很多家长就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抗心理。事实上, 作为家长, 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 进行良好的沟通, 建立平等的关系, 让孩子得到一定的尊重, 家长的某些想法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 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家长的苦心。身为子女, 当面对父母的期望, 他们应积极做出回应, 这是回报父母爱的最好方式。只是, 如果当这种爱成为一种负担又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时, 它就会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最终变成一种无形的伤害。

(三) 学生方面

首先, 学生本身要能正确认识、接受和欣赏自己;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要正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不要害怕让他人失望, 一个人不可能做什么都让别人满意, 这是很正常的, 如若害怕他人失望而畏首畏尾, 这种行为属于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最终造成心理问题。其次, 学生应培养建立自信, 学会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对自己的形象、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的能力、兴趣爱好、与异性相处、就业方面等等。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攀比, 也不要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而自卑, 要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再次, 要以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面对生活, 学会合理的排解心中不良情绪, 适当发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用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是一个人具有高深修养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宽容待人, 那么就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计较。学生们自然也不会有相互争吵行为。最后, 学生如发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可以自己找相关人员咨询, 及时排解。不要害怕或感到不好意思, 要把它看做身体有疾病去医院看病治疗一般。

(四) 社会应给予大学生高度的关怀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界定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大学生道德的失范化、功利化、个人化现状普遍存在。这些,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为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首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明确各个部门和不同岗位人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职责任务,并抓好各自相关任务落实;通过各种会议、宣传等形式,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投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其次,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情况同个人的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以激励先进、督促后进,调动全校的积极性。再次,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

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当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同与理解,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导。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课堂教育,帮助学生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联系。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找准方向,确立更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追求。同时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联系起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使自己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再次,强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团结意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注重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首先,可以根据对象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突出先进,并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全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其次,拓宽教育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学习宣传典型,发挥带动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让学生亲身感受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真典型,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学生以典型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我们要努力营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教育与职业.2012年06期.

[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创新.青春岁月.2012年06期.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4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从辅导员工作角度提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此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作 者:徐敏华 王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刊 名:中国大学生就业 英文刊名: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年,卷(期): “”(16) 分类号:B84 C91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教育   思考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5

及对策建议思考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与单纯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恋爱心理不够成熟,处理失恋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旦恋爱受挫,他们就可能精神抑郁、悲观绝望、封闭自己。重则威胁生命安全,轻则影响学业。本案例就是针对恋爱失败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处理、应对策略,总结经验及反思,为高校学生情感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依据。

一、案例事件

2019年12月某个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突然微信工作群里弹出一条信息,是同事发来的,说昨晚值班老师发现学校某栋某某号宿舍有女生彻夜哭泣,并不时到走廊上走来走去。问是不是我的学生?是何原因?我知道那是17级商英X班的宿舍。想到近些年来,大学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跳楼事件,我深感事情的严重性。我立即拨通宿舍长的电话问事情原委。宿舍长支支吾吾说,是小敏(化名),可能是失恋了,但她不想让您知道。

我知道我接手她们没有多久,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信任我,特别是一些女生。于是,我用微信跟她聊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间穿插着我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情感中的悲欢离合。她突然回复了我一句:辅导员,原来你也失恋过呀。那刻我知道我了解事情真相的时机来了。“是呀,当时心里挺难过的,彻夜难眠,一个人还偷偷地哭泣。后来我的輔导员找到我时,我还是把原因告诉了他,是不是很丢人?”我答,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当时你是我,会不会告诉輔导员?

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向我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故事:她与男友肖勋(化名)相恋,高考后,因分数差异,她男友选择了北方,而她却留在了南方广州。从此两人天南地北,只能微信互动、电话往来,互诉衷肠,表达牵挂。昨夜她男友告诉她,他喜欢上了他的大学同学,要跟她分手。小敏听到后肝肠寸断,于是出现了那晚宿舍的那一幕……

二、案例分析

从整个案例来看,这是一起由情感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已非常普遍。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恋爱心理不够成熟。他们物质基础薄弱,对未来也缺乏清晰规划,从而导致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极不稳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自身和外界原因使得恋爱关系难以维持。一旦恋爱失败,他们就会遭受自卑、无助、精神压抑、封闭自己、绝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影响。重则威胁到生命安全,轻则影响学业。失恋后,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与大学生形成的恋爱观与人生观有着密切关系

三、解决思路与方法设计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情感危机事件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论述,本案例确定以事件主体---小敏为切入点,设计了调查法和谈话沟通法。对事件主体的家庭背景、个体特点、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和对其进行谈话沟通,全方面把握事件原因、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法,对症下药,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一)家庭背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个体性格形成、心理健康、遭遇挫折作出的行为反应等问题都有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原生家庭氛围、父母的婚姻关系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是直接影响到个体今后在婚恋关系上的表现。在调查中我发现:小敏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很小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为支撑这个家庭的发展,长期在外努力挣钱,缺少对小敏的陪伴与教育。正因为如此,她从小就对男生表现出一种过度依赖心理。渴望被爱,个人安全感方面缺失。

(二)个体特点

小敏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决定了她的恋爱心理还处于幼稚阶段并缺乏正确的恋爱观的指导她。在与她谈话沟通中,她表现出几个不良的特点:第一把恋爱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把大部分精力倾放在情感问题上。当情感失败,就心灰意冷,可能采取过激行为。第二没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在调查中了解到,她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太认真,有过多次补考,有时甚至逃课出校兼职挣钱。第三不太懂与男友相处,两人经常因小事意见不合,就吵架。以上这些表现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恋爱观来指導她。

(三)人际关系

据调查,小敏在校园中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良好,性格开朗能正确处理好与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从上面调查情况中得出总结: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让其树立良好的恋爱观是解决这个情感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

四、应对策略

(一)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人生观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所持有的根本态度与观点。大学阶段是恋爱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确的恋爱观会对大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积极优势,让学生认清现实,了解恋爱、理想及事业之间的关系。切不要只顾儿女情长,而放弃自已的学业和前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理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与价值观。鼓励他们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学校重视,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是个体以自觉意志,调节和控制自已的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它对平衡人的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其行为情绪化倾向强烈而且缺乏宣泄的自我调控能力。为此,学校应多重视,开展挫折训练、生活管理、社会服务等各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另外学校可举行多种心理讲座,让大学懂得控制消极情绪,学会情绪合理宣泄,实施心理分流的三种渠道:

1.自我宣泄

生活中如果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找到合适的方法与手段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这样心理不会那么难过,心情慢慢趋于平静。

2.他人疏导

如果感到苦闷、抑郁、绝望、无助时,应该找心理医生、知心好友说出心事,得到他们的开导,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3.代偿迁移

即通过脱离、转移等手段产生消极情绪的现场,或用另一种方式取代你的消极情绪。这种方法有利于消极情绪的转移,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改变人际交往的理念,善于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由心理问题引发情感危机的学生,大多数不太懂得人际交往,性格内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往往难以排泄,长期压抑,容易产生校园安全危机。改变交往理念是大学生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掌握人际交际理论,多学习。其次多实践,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严于律已,平等待人,让双方都能体会到快乐,这样朋友不求自来。最后,要正确地对待竞争,胜利了不贬低他人,失败了,不耿耿于怀,不产生怨恨与嫉妒等不良情感。同时应该虚心请教,努力学习,增强自信,乐于帮助他人,这样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家庭配合,塑造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良好氛围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个性、情感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应多花时间倾听孩子们的内心诉求,尽量在精神上鼓舞帮助。注重心灵沟通,让孩子获得真正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最有利的途径。另外家长要保持家庭的和谐关系,塑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健康环境,防止孩子关爱的缺失。

(五)构建有效的情感危机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复杂体,它包括环境因素、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等,直接反蝢了个体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以个体为中心,由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构成的系统。它涉及到学习、生活、健康等广泛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有利于个体获得社会资料,增强归属感。大学生所求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师长、同伴上,二者对大学生的作用互相补充。同伴之间讨论的主是自已感受,对性和异性的态度;与师长之间谈论的主要是学习、分数、职业目标,对未来的规划等。因而,朋友成为生活中的顾问,而师长却对未来职业选择具有重大作用。构建这样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化解大学生的情感危机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活动效果

发现情感危机事件后,輔导员第一时间内了解情况,根据现实情况对症下药,对小敏同学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她树了正确的恋爱观与价值观。家长对我们的处理方式也非常满意,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及同学之间的爱心。两个月后,她完全摆脱了那次失恋带给她的阴影,现在担任班里的文娱委员,正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班级的服务中。

六、结语

90后的大学生心理受挫能力普遍比较弱,为防止情感危机事件再次发生,真正做到有能力快速应对。学校必须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

每年新生入学时,相关部门要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与表现。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学生要重点关注,纳入问题学生资源库。学校学生处、辅导员、班干,三管齐下,共同抓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健全应急机制

学校要加强医疗建设,拥有质量过硬的独立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一旦安全危机事件发生,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制止事态放大,及时有效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注意家校的紧密联系

要拓宽家校密切联系的途径。家校双向互动,学校准确了解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在家表现;同样,家庭要多关注学生在校情况,家校共同管理、教育学生,使之健康成长。

(四)加强辅导员的培训,提升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谓之高校者,向社会培育人才之地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结构,要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加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或者正在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已经陷入瓶颈当中,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纽带。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建构合理的心理契约,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心理契约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最先把心理契约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里吉斯(argyr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契约关系后来施恩在其著作中近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的定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首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引人该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起研究在各个领域中开始繁荣,进一步渗透到高校管理教育中。

所谓心理契约也就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作为个人与组织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具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内隐的、不受法律保护,但有激励效果。如果不能满足人的内隐的愿望。人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受的配合。

除此之外,心理契约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主观性。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个人与组织相互满足期望的配合,不可避免的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主观愿望不同,那么心理契约呈现出的表层特征也不一样。

(2)动态性。心理契约除了因人而异,也会因地因时而异,每个人身处时代不同,身处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期望,组织对于个人的期望和承诺也就相应的有所改变。

(3)心理契约与期望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契约指的是个人与组织在理想的状态下配合,组织给予个人的期望和承诺的满足,但是在现实中,可变因素太多,这种状态下就会出现差距。

(4)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之间存在差异,在组织与个人相配合后,组织只能针对个人的期望收获有所提供和满足,但不一定会全部满足,这其中就出现了差距。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心理契约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而言,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效能,尚未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来说,学生管理工作趋于表面化,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工作,最后的落脚点应该都要在学生工作上。现行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内容的纷繁复杂,使得学生管理者每日陷于事务堆之中,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几乎是什么都在管,从早操、上课、课外活动、晚自习、熄灯等都离不开他们,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诸如专业方向的选择、心理问题的开导、人生关键几步的指导(就业考研)等却引导得较少。总的来看,学生管理者管的枝节末稍多了些,而主动研究一些学生工作规律、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则少了些。因而很难满足学生的学生兴趣、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高校角度来说。只是单纯的关注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缺乏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学校无法了解学生的期望心理,思想活动,只是注重硬件建设。忽略了软性建设。导致学校的教育主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脱节。

从大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的主题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主观认为,教育与受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平等的沟通关系上。学校的硬性制度化管理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诱惑日益增多,为了逃避学校硬性管理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大学生沉溺与网络虚幻的世界不可自拔,最终产生自我堕落心理,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产生严重的冲突。

2.2 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时代的发展给学生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各个部分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随之呈现多元化,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使学生管理模式日益显得僵化。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本上没有不上网的,没有不用手机、MP3的,他们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很强。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带来全新的挑战。

2.2.2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与传统的思想体制有一定的冲突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烙有时代的烙印,当今大学生多是“80后”,甚至是“90后”,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个时代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个性复杂多样、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接受新鲜事物快,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地区差异和家庭差异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增强;功利性强,缺少面对困境的挑战,依赖性较强。往往没有在乎凡岗位上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大学生又是一个从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发展欲望,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监督和约束,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以及自我素质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会产生许多问题。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思想体制来管理新时代的学生的话,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

2.2.3 很多情况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仍然是基于强权控制

大学的目标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一直强调“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的需要,而往往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通常情况下使用的“管”、“卡”、“压”等强制性手段,这样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稳定性差,管理松散。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管理部门设置太多、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契约”构建的具体对策

3.1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建构心理契约

学生是学校中最重要的资源,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学生管理中有很大的盲点,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和特殊需求,更好地教会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合作。

学生心理契约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契约的特性,大部分学生在内在需要上更侧重于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而非物质获得,只有尽可能从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实施激励措施,才能增进学校或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才更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因此,学生心理契约管理必须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一要认识到学生的进步并对其充分肯定,这样不仅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满足,精神上带来安慰,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更明确的是非观念。并为之构建更高期望增加了信心。二是要深入学生生活,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时。要真诚帮助、细心安慰,客观上增强学生心理期望与学校的协调性。

3.2 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维持。是学校或教育者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因此,加强沟通是一个关键环节。尤其要关注的是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可能会打破学校或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心理契约,这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消除这些不可预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沟通,一方面学能够随时了解和关注广大学生的期望,发现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听取学生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对自己的期望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在双方理解和期望一致下达成共识。

3.3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7

关键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与思考

随着我国持续十一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在“就业难”的另一面,却存在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实际不相吻合,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这实际上折射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也反映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滞后。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人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有目的地指导大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措施,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1.1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没有普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已处于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准确定位,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还有一些学生看似对未来发展有些想法,却不晓得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等到大四就业时,受到家庭、社会等世俗观念的影响,盲目看重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等,而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这也导致了二次择业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毕业前的“违约高手”和毕业后的“跳霸”。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或者职业规划不到位,从而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造成了就业困难,而且制约了他们以后的发展。

1.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与指导机构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都是由就业指导机构或者学生处承担的,而他们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或者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上,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这些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仅限于新生入学时的几节职业规划课和毕业前的几节就业指导课,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也有部分高校引入了讲座、测评、职业规划大赛、职业咨询等多种形式。但这些职业规划教育都具有短期性,缺乏层次性与递进性,大学生缺乏机会真正深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这也间接造成了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定位,影响了他们的成人成才。

1.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又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既要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又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很少有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通常都是由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等部门的老师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职业生涯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资质和水平,再加上时间、精力投入的有限,他们在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取向,培养职业能力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1.4 大学生自我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大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必修学分,很少有学生会真正剖析自我,分析职业现状和制订职业目标,更谈不上去执行和调整。学校在方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也是主要原因。步入大学以后,他们普遍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紧张与繁忙之后是对自身的放松,放松无节制,以至于每年都有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生涯规划更无从谈起。也有一些学生对自己未来有一定想法,但缺少自我兴趣的分析和能力的测试,对专业的了解也是片面的,对专业是否喜爱及涉及的行业完全不知或知之甚少,导致他们对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无法规划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

1.5 家庭与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家庭的教育目标、生活水平、家长的职业态度等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重要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消费、教育与感情交流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对孩子就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早、最深、最细微、最全面。就社会因素来讲,求大于供,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范围大,实现的程度就高;求小于供,则选择范围相对缩小,实现程度就低。有的大学生不在社会需求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而是盲目地按个人的兴趣、喜好进行培训。这样,虽然具备了某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不为社会现实所需,也无法凭此实现良好的发展。

2. 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2.1 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各级政府要支持和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予政策扶持,以制度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要勇担教育重担,并积极发挥好引导作用,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职业规划竞赛、专家讲座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大学生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此外,社会各界都要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系统工程,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2.2 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高校要跳出单纯追求就业率的就业指导局限,要从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就能缓解就业压力。

学校可以通过加大对在校生源的分析、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就业市场的调查总结,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来指导和支撑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引导每位学生发现自身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行业特色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等,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指导档案。档案内容除了学生的基本资料外,还要对学生的生理状况、思想品德、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等内容进行全面跟踪与了解,建立一个动态档案。以此为切入点,切实完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2.3 建立规范、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

所谓“全程指导”,是指立足市场和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贯穿于大学始终,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为今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递进性。大一,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期。着重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特点,进而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大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期。着重从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策划、职业价值观的确定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三,能力提升期。着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实地考察锻炼,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并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作出调整;大四,就业准备期。整合自身学习成果,整理人脉资源,主动出击,寻找就业机会。二是立足校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构建学生规划平台。如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营、职业测评及模拟职场招聘、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还可以外聘企业人士、职业规划师到校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个性指导等。三是针对全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及个性特征,整合资源,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平台。

2.4 将思政辅导员培养成“职业规划师”,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较为了解,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而且他们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性质、相对口的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指导学生更准确地进行职业评估,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同时还能时刻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所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是符合高校客观需要的。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必要的师资培训。有计划地采取送出去学习,或引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来校开办讲座,使思政辅导员能系统地掌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知识;其次,集中资源、拨出专项经费、设立专项课题,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试、参与职业规划方面科研,打造出一支出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最后,开展定期的职业规划实践与调研工作。通过实践和调研,广开门路,收集各方信息,科学分析,使思政辅导员更有效开展指导工作。

2.5 促成高校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实习等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地了解行业特点的机会。

一方面,使在校大学生通过实习等手段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实地了解职业特点,为自身的职业目标定位找准方向。另一方面,除了一般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外,一些符合规定的公办或者民办机构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使其更快更专业地提高职业能力。通过高校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不仅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平台,而且促进了高校向社会输送更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双赢。

2.6 通过学校引导,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帮助大学生成功规划职业生涯。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学校、社会对其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需要学校引导家庭按照制定的规划,完成其难以取代的特殊教育任务。一是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使家长了解学校职业规划教育方式和进程,促使家庭全力配合支持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也使家长在帮助孩子职业规划中可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应建立家庭教育情况数据库,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采取不同的指导办法,积极帮助家长逐渐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力提升[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1) .

[2]李燕冰, 路财深.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 (5) .

[3]田淑梅, 郭秀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10, (8) .

[4]薛继红, 程伟, 构建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机制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5]马德林, 于南, 施平高校职业生涯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J].市场周刊, 2010, (10) .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6-02

一、引言

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构成主体,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然而,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也不乏才华卓越的大学生难以承受心理压力而与难得机遇擦肩而过,为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必要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心理创新教育方式。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与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一年级主要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专业认知问题、集体生活问题、自主学习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目标确立问题、自我表现与能力发展,情感与恋爱等问题。四年级主要表现为择业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高校大学生很潮,是新生事物的尝试者和引领者,他们喜欢从着装等方面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希望用独特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1],他们喜欢自由,不愿意受到家长、老师的过多干涉。向师性欠缺,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就应该上课,缺少了对老师的崇拜和敬仰,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任课老师的姓名。功利性很强,上课就是为了拿学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学习积极性明显减弱,不少学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

2.集体意识欠佳

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流,再加上父母的忙碌,与同伴交流也很少,最终形成了不懂得谦让,不愿与人交流、分享的习惯。大学集体生活中,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个人自扫门前雪,过分关注自我,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和谅解,导致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挑剔,难以与同学和谐相处。

3.心理素质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考上大学,因此,90后大学生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再加上物质生活丰富,父母的无限宠爱等因素,90后大学生普遍没有经受过挫折,心理素质普遍低。大学生活中常有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失恋、与宿舍同学吵架等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如2016年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10%的四年级学生因老师对学术问题的质疑而发挥失常。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但网络信息时代使得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海量、及时的信息,且纷繁复杂,良莠共存,严重充斥着学生的“三观”,一旦学生智力支持不足,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重大差距,就会动摇理想信念,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容易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2],形成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后开始过独立的集体生活,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再加上宿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也相差很大,生活习惯难免不同,如果没有包容、谦让,室友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孤独、寂寞、无助等负面情绪难免产生。其次,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缺少了任课老师的督促,班主任的作用也弱化,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考取的学校与理想不一致,更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质疑大学的美好。如果学校再疏于管理,一些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而休学或退学。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取向,对待生活的态度、家庭成员的构成和人际氛围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每个人都会被他成长的环境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某学生因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坐牢,从小在大伯家长大,在校期间表现得很外向,但内心很自卑,多次出现情绪失控,想通过谈恋爱找到心里的寄托,但发现谁也不是自己终身的依靠,后因违反校纪而休学。

4.自身因素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大学生因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另外,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需要情感的慰藉,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一致导致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四、高校大学生心理创新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其内心点燃,实现个体的人格和谐和幸福。

1.关注学生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群体共同表现出的心理,它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社会心理状况最终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种种生活迹象刺激人们和人们对其的理解与感受形成的,社会心理促成一定的社会风气。个体心理健康也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健康[3]。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十八大明确提出“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引导学生理性观察、理性分析、理性表达。理性看待网络媒体传播的各类信息、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和个人诉求,增强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善于运用理性心态和法治方式看问题办事情,从而保持平和社会心态。

2.重视塑造美好心灵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理素质,必须运用积极心理学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态度处理心理问题,通过不断地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4]。因此,90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例如,一个因身材自卑的学生,可以引导她把关注点放在诚实、善良等她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上;一个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苦恼的学生,往往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大学生一旦善于关注自身的优秀品质,忽视自身的弱点,就会具有形成于自身内部的较为完善的塑造功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实现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3.维护学生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维护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整,使其成为自信、自强、自我悦纳,具有良好弹性功能的个体。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着眼,帮助、陪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传播正能量、拥有感恩、宽容的心态,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顺利度过人生的成长转折期,做最好的自己,使大学生远离心理问题。

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着眼于人文关怀,以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为目标,探索能够从源头上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玥.“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创新探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36(2):143-144.

[2]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0,4:124-125.

[3]孙丽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4:55-57.

[4]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4:51-52.

上一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深圳毕业生档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