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课结业(精选8篇)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1
词汇学习与教学在过去被认为是语法学习和教学的一部分, 在倡导交际法教学的背景下, 词汇学习和教学曾备受冷落。但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 特别是受到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影响, 词汇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陀涵, 2008:46)
词汇是语言的一部分, 是言语研究永恒的主题。词汇在语言中的作用, Wilkins表述为:“没有语法, 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 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马广惠, 2007:22) , 可见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再者, 语言的发展变化主要反映在词汇的发展变化上;不论是母语的习得还是二语的习得, 词汇习得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反映出学习者对一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一个语言使用者的大脑中都有一个结构有序, 可以按一定的程序通达的心理词汇表征。心理词汇的存储、加工、激活、提取成为目前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的热门话题 (李东君, 2008::56) 。心理词汇的研究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理论方面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回顾二语习得心理词汇研究方面的相关理论, 在此基础上, 提出该研究对泛读课教学的启示。
1 双语心理词汇模式
“心理词汇”又叫“心理词库”、“心理词典”、“内部词汇”、“内部词典”等 (贾冠杰, 2008) 。心理词汇 (mental lexicon or internal lexicon) 是研究词汇是怎么样存储在记忆中和怎么样提取的。心理词汇是一种内部词典, 它除包括讲话人了解的每个词特定的与自己的理解相关的语义之外, 像普通的词典一样, 包括词的语音、拼写、语义、语法特征、特定的语用等内容。双语心理词汇, 顾名思义, 是研究双语学习者是怎么样记忆、加工、提取母语词汇及二语词汇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语言的记忆、加工、提取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难以直接进行观察。对于双语学习研究者来说, 涉及的因素更多。因此, 研究者只能利用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方法来研究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每一种假设都是在一定的观察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有其合理的成分, 同时每一种假设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具有较为普遍的接受力。正是在不断克服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 双语心理词汇研究才得以取得不断地进步。
早期的研究者Weinreich (1953) 提出双语心理词典分为并列型、复合型和从属型三种组织结构的假设, 为后面的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张文鹏 张茜, 2007:50) 。并列型表示两种语言各自的概念系统并列存在并相互独立;复合型表示两种语言共享一个概念系统;从属型表示二语词汇的意义需要通过一语的翻译对等词来建立, 也就是二语词汇的意义依附于母语词汇的意义。据Weinreich的理论, 概念和单词存储于双语者记忆的不同部位;双语者的母语词汇和二语词汇也分别存储。 (戴炜栋, 王宇红, 2008:16)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围绕双语者的心理词典是否具有两个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提出了不同的假设, 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至今并为得出一致的、令大家信服的结论 (崔艳嫣 刘振前, 2010:35) 。 其中, 具有较大影响的双语心理词汇模式主要如下:
1) Potter等人 (1984) 首先提出了概念调整模型 (Concept Meditation Model) 和词汇联系模型 (Lexical Association Model) (戴炜栋, 王宇红, 2008:16)
在概念调整模型中, 母语单词和二语单词分别直接与同一个概念表征相联系, 而在词汇联系模型中, 二语单词通过母语单词形式和概念间接联系。从内容上来看, Potter的研究并没有跳出Weinreich 的影响, 只是不同的表征而已。在此后的实证研究中, 虽然有些假设得到部分的验证, 但由于被试不同的语言水平, 有些假设并没有得到有效验证。似乎这种假设较为适合解释初学者和低水平的学习者。
2) Kroll和Steward (1994) 提出的修正等级模型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 如图1所示。
在此模型中看, 母语单词和二语单词分别存储于两个系统。母语单词与概念直接联系, 二语单词最初通过母语翻译等值词和概念发生联系;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 二语单词和概念之间的联系逐渐建立。因此, 二语学习者要想用目标语流利地交流就必须建立起二语词汇和概念之间的直接联系, 以便二语词汇能够直接提取概念。要减少二语单词对一语单词的依赖性, 必须要充分激活二语单词与概念的直接联系。只有大量的输入和反复的互动才有可能激活概念和二语单词的直接联系。但这一联系的强度是否能达到母语的水平, 也是一个难以验证的假设。
3) Dijkstra 和Van Heuven (1998) 提出双语互动激活模型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此模型是一个自下而上包含有特征层 (feature level) 、字母层 (letter level) 、单词层 (word level) 、语义层 (semantic level) 、语言节点层 (language node level) 层级性构建。母语单词和二语单词整合在同一个心理词汇中 (戴炜栋, 王宇红, 2008:16) 。该模型认为单词的理解和记忆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无论是一语单词还是二语单词都有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对一种语言词汇的激活意味着对另一种语言词汇的抑制;词汇的提取是记忆的逆过程,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只有先激活语言节点、语境, 才能从所要表达的语义中激活对应的词汇。
4) Libben (2000) 提出的同质性假说 (The Organizational Homogeneity Hypothesis)
此假说认为双语者的心理词汇在所有表征层面都具有同质性, 即母语单词和二语单词属同一存储, 两者在语义、语音、视觉形式层面的所有表征都相互联系, 具有相互激活效应, 这种假设将双语心理词汇的同质性特点推向了极致 (戴炜栋, 王宇红, 2008:16) 。最近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三语习得的研究发现, 掌握第一和第二语言后再学习第三语言, 在语用意识、策略、产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认知优势 (曾丽 李力, 2010:7) ,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双语心理词汇同质性假设。
国内学者董燕萍、张淑静等对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双语心理词汇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假设和进行了部分验证, 但并没有提出具有较大影响的假设。
2 双语心理词汇模式对泛读课教学的启示
泛读作为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和手段, 在构建学生的心理词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泛读课教学中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心理词汇组织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来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和优化心理词汇结构呢?
2.1 充分认识和利用母语在心理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这是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在长期的外语教学中, 母语被认为是对目标语的干扰、被认为充当着负面的角色。因此, 有人提倡在外语教学中尽量杜绝用母语。随着人们对母语作用的研究, 逐渐的认识到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前面Potter 和Kroll 等人提出的模式里, 二语词汇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母语词汇和概念。不但在初学阶段学习者依赖于母语, 即使在较高阶段学习者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常常依赖母语, 在不同的情况下母语的适当使用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增加二语词汇和母语词汇的联系, 加深学习者对新内容的理解, 节省时间。
2.2 在泛读课的学习中, 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所学词汇不断地概念化、范畴化, 建立心理词汇网络
不管是母语词汇还是二语词汇都与概念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可见概念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概念是命题形成的基础, 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是借助于我们已有的知识对我们当下的经验进行理解的途径。可见概念是理解认知的基础, 是形成意义的基础, 是对世界意义表征的基础 (Wilson等, 2000:176-177) 。在概念的基础上不断的走向范畴化, 是对我们认知的进一步整理和归类——范畴化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认知过程。正是因为范畴化, 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归类 (程琪龙, 2003:80) 。在心理词汇概念化、范畴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形式网络化。心理词汇的网络化, 是词汇的有序结构, 是词汇之间的一种关系。概念化、范畴化的心理词汇有利于在形成的网络中相互激活、相互连通。只有形成网络化的心理词汇, 才能形成词汇的自动化, 才有可能形成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思维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泛读课的教学中, 形成网络化的心理词汇有利于词汇的积累, 有利于词汇结构的不断优化, 同时也是克服词汇遗忘、克服词汇学习中石化现象、克服词汇磨石 (attrition) 的有效手段。
2.3 大量输入词汇, 不断互动, 反复激活
要把二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间接联系变为直接联系, 必须增加二语词汇的输入量和激活的次数。在泛读课的学习中只有大量的阅读, 才能增加输入量, 只有增加读者和文本、语境之间或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才能把二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间接联系变为较为直接联系。要掌握一个词汇, 需要激活一个词汇不同层次, 要么是自上而下的激活要么是自下而上的激活。由于词汇的多义性和语境的多样性, 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尽可能的激活一个词不同的层次, 或者同一层次的不同方面。可见在泛读课学习中, 既要注意阅读方面的量, 又要注意词汇在材料中的重复性和反复性, 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词汇的理解和优化词汇在整个词汇网络中的结构, 这一特点对泛读课教材中的选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几种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只不过是前人研究的几种主要假设而已, 这些假设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但它们毕竟反应了研究者为认识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所作出的有益尝试, 这些努力都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高了可以借鉴的地方。随着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真实情况的进一步揭示, 它将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东西。让我们期盼在心理词汇研究方便更多的成果出现。
摘要: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顾几种重要的双语心理词汇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理论对泛读课教学的启示,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理词汇,模式,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Robert A.Wilson&Frank C.Krell (edit) .The MIT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崔艳嫣, 刘振前.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 2010 (2) .
[4]戴炜栋, 王宇红.双语心理词汇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2) .
[5]贾冠杰.多语心理词汇模式与二语习得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6) .
[6]李东君.心理词汇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5) .
[7]马广惠.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4) .
[8]驼涵.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 2008 (2) .
[9]曾丽, 李力.对“三语习得”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2) .
[10]张文鹏, 张茜.熟练晚期汉语双语者心理词典语义表征与词汇提取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 2007 (6) .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2
结束了令人忐忑不安的高考,结束了近两个月的期待,终于在依旧酷热的9月,我踏进了重庆大学的校门,也走进了新生研讨课的课堂。
初来大学的我对大学的一切知之甚少,而新生研讨课给了我一个认识大学、明确自我的途径,为我以后的大学生活确立了良好的开端。在新生研讨课的课堂上,我收获并感悟着。
还记得我们的第一次新生研讨课,任课的司鹄老师没有让我们按平常上课的坐法来坐,而是让我们把桌子摆成面对面,希望能让我们不感到拘束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就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简单说明了课程安排,接下来我们的第一次新生研讨课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次新生研讨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家先自我介绍,然后谈谈自己在高中时的所思所想,最后再说说自己在大学的目标。听着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谈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我不禁回忆起了我的高中。风景佳绝处,岳麓清华园。我的高中母校是一所为纪念忠烈而成立的省级重点中学,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学习氛围自由并积极。学校尊重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同时学校实行半封闭化管理,这让我们在思想上、在行为上的独立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虽然在某些方面,我的高中生活与别人的有所不同,但我们在高中阶段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经过高中三年的磨练,我踏进了重庆大学的校门。当真正的大学生活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它和我想象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我们课比较多,作业比较多,课程任务并不轻松;其次,各种类型的活动很多,某些活动还要求强制参加,我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总而言之,大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闲,这让刚进大学的我感到些许茫然。
正是因为考虑到很多像我一样对大学生活感到茫然的同学,所以在同学们发言完毕后,司鹄老师解答了几个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是不是加的部门越多就越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也为我们提了一些建议,让我们处理好学习和活动之间的关系。老师的话让我对大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与期待,我应该要充分把握大学时光,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参加一些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提高自身修养,我要让我的这四年大学生活是充实的、快乐的并且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通过第一次新生研讨课的学习,我对我的大学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不再感到茫然,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我渐渐开始有了方向,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我坚信我的大学生活将是美好而灿烂的。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新生研讨课上,老师谈到了人生规划的问题,并询问了同学们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的情况。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都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这也正是我们会感到茫然的原因。
高中的时候,我总觉得人生规划这几个字里自己还很远,自己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当我跨过高考这道门槛来到重大,就突然感觉自己失去了目标,于是变得整天无所事事,空虚茫然。正是这个时候,在新生研讨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我开始意识到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我需要一份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
虽然人生规划总体上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或许会让我们对能否很好的践行它产生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定了我们人生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对未来不至于感到盲目。况且人生规划下面又包括了很多大目标和小目标,我们可以一个个的去实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人生。
在我看来人生规划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人生规划需要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性,不能把别人的人生规划拿来加在自己头上;人生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自身想法和外界环境都可能会不同,因此我们需要适时的合理的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始终保证其相对正确性,让自己少走弯路。
刚刚进入大学,虽然我还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但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开始有了一些小小的目标:我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我要在学生会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要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自身修养,我要通过自学掌握一门外语„„当然谈到大学生的目标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考研的问题,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希望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去国外留学。
我知道,这些目标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去实现它们需要很大的努力。我也知道,这些目标是人生规划的组成部分。如果目标是一个个点,那么我去实现它们,就是把点给连起来,从而形成我的人生轨迹。我相信,在人生规划的引领下,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下,我定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在之后的第三次新生研讨课上,老师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的学校、学院以及专业,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我来到重大之前,就已经从网上了解了一些有关它的资料,知道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但直到2011年9月8日我第一次走进重大,这些信息才在我的脑海里变成了立体的感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重大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我觉得尽管重大不是我曾经心心所念的大学,但它必将成为我最热爱的母校。
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我对重大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法学、环境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2011年,重庆大学牵头建立了重庆大学联盟,并同北京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样的重大,让我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到骄傲。
我所在的学院是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资环学院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它下设的采矿工程、环境科学、力学、安全工程四个专业全部为国家一级学科,而且拥有矿山工程物理、工程力学和资源及环境工程3个研究所以及各种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还拥有4000余平方米的教学、实验与科研基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并且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2个博士后流动站。我觉得能进入这样优秀的资环学院对我来说是一种机遇,它给予我良好的外部条件,让我有了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实现自我目标、自我价值的可能。
我所学的专业是重庆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它始建于2000年,2001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同年获“安全技术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安全工程研究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发生的各种事故,从而探寻方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同时减小事故损失。近年来由于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越来越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就业上,我们的专业是供不应求的。同时由于我们可以利用所学来消除安全隐患,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我们的专业又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处在这样优秀的大学、这样优秀的学院、这样优秀的专业,我感到很幸运。我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掌握优秀的专业技能,成为真正“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人才。
在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讨论了有关智商与情商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是智商,还有情商。我们都能考进重庆大学,说明我们的智商都还不错,同时由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智商发展已经相对稳定,所以我们更要注意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情商的提高。
情商的范围很广,包括待人接物、心理素质、责任意识等,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课上老师问了我们几个小问题:有谁在教师节打电话、发短信给老师?有谁在高考成绩出来时第一个就通知了老师?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喜好?这些都是平时生活的小细节,但的确体现着我们情商的高低,可见情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提高自己的情商,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可以把目光多投向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我觉得为提高情商,我们的重点可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与自信;好奇心与求知欲;专注与坚持精神;阅读兴趣与习惯;驾驭情绪与情感的能力。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要有主动提高它的意识,这样我们的情商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当然我如此强调情商的重要性并不是因为我认为智商不重要。众所周知,智商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他在某方面的才能才有可能得到发挥,而情商正是能促使智商得到发挥的很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智商使他具有丰富的知识,使他能顺利地到一个单位工作。如果他的情商高,情绪稳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对外界和上司、同事没有过分的苛求,对自己有适当的评价,那么他就能做到不因外界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在失败的时候能重整旗鼓,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不怨天尤人或悲观失望,这样他的智商和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走向成功。对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的情商得到提高时,我们学习成效以及沟通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在我看来,正处于人生最美好年华的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情商和智商协调发展,不能让情商的低下成为我们迈向成功的绊脚石,从而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3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1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1]。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职大学生,许多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在三成左右,而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一成左右。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善教学思路,对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开展现状
1.教学管理形式化,管理不科学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教学对象方面,主体教学对象为大一新生。在教材选用上,教学内容相对随意,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没有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而且大部分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连贯性,我院仅对大一新生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在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方面,总课时15,课时数量少,以至于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知识的连贯性。
2.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枯燥
大部分院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以大型公共课的形式进行集中教学,大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的传输式教学为主,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重视传授式教学,忽略学生的内心体验以及对知识的领悟,甚至不采用多媒体教学,我院采用小班黑板教学,因不能利用声像、图文并茂等手段,学生气氛较沉闷,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与教师互动较少,很难达到心理建康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资配备不足,思想教育老师兼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专业背景不强,难以做到引导学生“助人自助”,对于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也是有所欠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 教师队伍知识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容易出现不了解学生的时代特点和阶段性特点,实践和体验脱节的现象。
4.硬件投入较少,经费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健康课程,还包括心理咨询,而高职院校心理相关软件配备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配备简单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工具,如量表,心理咨询工具,如沙盘等配备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这些测量工具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状况,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保持健康心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的单一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课与其他理论课教学不同,采取轻松、愉快的的课堂方式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因而在组织教学方式上,应该更灵活,更具有新颖性,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或者室外的素质拓展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播放一些典型的视频心理案例、心理电影等,丰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2]。
(二)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参与进去,体验快乐
高职大学生倾向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采用角色扮演或心理剧表演的形式,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性及实际应用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在上课前应该集体备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集思广益,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三)建立科學,完善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 “自我感悟”
传统的评价方法重视教学成果,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服务,传统的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课程接受的程度以及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弱化对学生成绩的考察,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既能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一起,使知识广泛运用,又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因此“,自我感悟性评价”的考评方式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而且它也是反映教学实效果的一个体现[3]。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因此,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可以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开设讲座,周末播放心理电影等方式,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机,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班级,专业团队和辅导员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有关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能有效地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
(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一般由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人员兼任,这不利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辅导员”三级网络,学校应该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定期让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定期开展心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其他学科教师和辅导员职员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观念,积极拥护,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1]齐艳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2]唐月芬.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几点思考.广西.课程实践研究.2010年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4
2011 年, 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规定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然而, 我院由于心理教师不足, 教室不够等问题, 多采取上大课的形式, 少则八九十人, 多则一百五十人, 因此在上大课时只能更多地注重学生共性的发展, 而往往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致使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广度、深度以及把心理知识转变为心理技能的能力, 而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就需要教师转变思维, 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若想更有效地实践这些教学方式, 就需要“小班”的课堂。因此, 积极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现状的小班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班教学的优势
小班教学最初是世界一流大学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威廉姆斯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几乎全是小班上课, 虽然人数上限有所不同 (有些18 人, 有些12 人) , 但小班教学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近年来, 我国清华、北大、浙大、川大等大学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小班化的教学改革, 每班学生控制在20 人甚至更少, 还有部分学校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如上海大学。小班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1]。
以往, 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要采用合班上大课的形式。然而在大班课上, 学生人数多, 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 学生也懈于参与课堂, 学习主动性差。又由于“95 后”学生大都是“手机党”, 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现象屡禁不止, 导致课堂纪律较难维持。一方面影响教师上课情绪, 另一方面需要拿出课堂时间维持纪律, 导致教学思路被打断、教学时间变少,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近两年来, 我院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小班化教学改革, 在每个系选择两个人数较少的班级进行小班授课。结果发现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能够更多地得到教师的个人关注, 打瞌睡、说话、看手机等纪律不良现象会改善很多, 教师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互动过程中能够记得大多数学生的名字, 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沟通、自我挖掘和探索的机会。这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 更好地参与课堂。
另外, 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 大班教学只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 即便融入了启发法、讨论法, 也会因为学生太多难以实施, 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较差, 达不到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而小班教学中, 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我院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游戏法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思考、沟通、体验和感悟。让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真实地探索和体验自己的内心, 不断觉察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矛盾和不适行为, 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愿意做出改变, 将一些简单的理论通过形象的图式进入学生的视野, 从而内化为实用的心理调适技能, 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
二、小班教学的理念
小班教学模式背后必有其教育理念, 那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的学习类型主要有两类:表面学习 (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 和深度学习 (旨在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和记忆) , 而小班教学能够充分地对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大班教学通常人数多, 教师只能单纯地传授知识, 讨论难以进行, 只有深度学习的学生受益, 表面学习的学生无法充分掌握。而小班教学方式灵活, 小组讨论、心理游戏等方式可使两种类型的学生都能获益。深度学习的学生会有更多机会展示和表达自己, 锻炼自己的胆量和沟通能力, 增强自信。表面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把自己不求甚解的地方向同学提问, 在讨论和沟通中增进自己的知识和心理感悟。所以小班教学可使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同的学生坐在一起相互探讨, 在轻松的交流和沟通氛围中增进彼此的学识, 使学生从依赖权威的想法中解放出来, 从而扮演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 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致力于吸收新的知识, 并将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2]。
三、小班教学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践性、应用性、体验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既有心理知识的讲授, 也有心理活动的体验, 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行为训练。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 小班教学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使其充分发展学习的自主性。具体如下: (1) 角色扮演法。是指创设一定情境, 要求学生扮演其中角色, 并与他人互动。学生通过角色获得心理体验, 并分享体验和角色行为, 进而纠正错误, 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如在主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时, 就会要求学生演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事件, 但要角色互换, 让他们体会站在对方角度时的心理感受, 从而理解他人, 体验他人的内心情感, 进而解决人际交往障碍。 (2) 辩论学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提供一个共同话题, 将学生分为两方, 要求各方用一定理由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 揭露对方矛盾, 得到正确认识。如主讲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时, 针对“大学生谈恋爱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双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不仅会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 也会形成多角度的看法, 既让学生参与课堂, 又让他们主动自发的学习, 促进对问题的全面认识。 (3) 案例分析法。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案例, 引导学生逐步分析, 解读案例信息, 引发思考。
四、小班教学的思考
本文介绍了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探索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培养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和困惑的各项基本技能,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争相表达的欲望, 帮助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有助于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小班教学也为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 小班教学需要便于师生互动、讨论的场地和硬件设施, 而我院多媒体教室资源不足, 教师不够, 不能完全满足小班化教学的要求, 因此,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更开放的教学环境。另外, 小班化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精心备课, 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才能引起兴趣和共鸣, 也需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 善于挖掘学生的内部资源来促进他们完成自我教育和心灵的内化。
总之,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尝试, 这应该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和理论。
参考文献
[1]王朋朋, 杨晓冬, 李伟, 等.高校小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4) :96-97.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5
慕课是一种在线课程, 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及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机会, 也能为教师提供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的资料来源。同时慕课将在线学习、社交服务、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等理念合为一体, 是教育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宗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即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网络视频课程, 完成相应的学习项目, 课堂上则主要与老师进行互动, 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心理健康精神, 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验、感悟成为“完整人”。但在过去很长时间,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存在差距, 将慕课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实现真正以生为本, 通过体验感悟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二、传统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
教学过程中, 知识传播手段匮乏时期的授课模式依然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延续。从教学模式上, 传统心理健康课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过程, 教师每次要花大量时间讲授理论知识, 体验活动的时间比较少, 学生往往意犹未尽就结束了;而学生已经上了十几年的课, 基本上经历的都是师讲生听的模式, 习惯了被灌输的“被动式”学习, 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视听疲劳。从教学环境上, 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 与学生的距离在2m以上, 从心理学上看这个距离属于公共距离, 而公共距离的一方面影响是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与交往, 因为空间距离的关系相互之间未必会发生一定联系, 由此对课堂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课程采取了“慕课视频推送→学生学习→师生课堂教学”三环节, 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在每次课堂教学前, 教师向学生推送即将要学习知识点的慕课视频, 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 (通常为一周时间) 自主学习, 在网络上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知识性作业。
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 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数据分析后, 可以发现某些学生在某一知识点反复观看学习, 那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感兴趣或者难理解的, 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时间, 有计划地督促部分学习自主性弱的学生进行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 以生为中心建构课堂, 将课堂分为两部分:学生学习小组汇报和主题式团体心理活动。每次课的前15分钟为学生学习小组汇报时间, 让学生利用PPT汇报或心理情景剧等方式来向教师及其他学生讲授他们在慕课视频学习中的知识获得及感受。美国专家戴维·索萨通过研究发现个体在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通过不同的信息通道加工后区别显著, 通过向别人教授/对所学内容的立即应用保持率达到90%, 远高于讲授 (听课) 这一方式, 所以光听不练效果最差, 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汇报正是强化学习效果。在学生汇报过程中, 教师、同学对汇报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分、评价, 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主题式团体心理活动由教师带领团体, 基于慕课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将知识化为体验、能力。以慕课资源中“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这两个知识点为例,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观看反刍比 (学生反复观看该视频的比例) 很高, 用时较长, 由此在课堂上进行了“生命教育”这一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课后学生反响很大, 都纷纷反映对生命、生活、生存有了新的认识, 更加对生命敬畏、珍惜、尊重。在整个课程中, 学生课堂学习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 每个小组间有合作有竞争, 形成前进的动力。
四、思考及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表明, 翻转课堂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有较良好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来说, 在翻转课堂中重构了学习流程, 课前进行“信息传递”, 课堂实现“吸收内化”。这个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 也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学习了人际交往的能力。由此, 翻转课堂对学生自控力、学习力、表达力、思辨力、协作力等的进行了锻炼培养。
翻转课堂的实行要求教师要更高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以往以师为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知识量和教学水平经过长期教学得到习惯性强化, 而在翻转课堂中以学生学习为主,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这更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修养。
参考文献
[1]李艳, 张慕华.高校学生慕课和翻转课堂体验实证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5:73-84
[2]聂光辉, 杨莉.“慕课” (MOOCs) 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西北医学教育, 2014, 10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6
一、健身健美操是健身与健美的有机结合
健身健美操, 是一种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 同时也强调内在美培养的运动。其运动量, 没有一定限制, 可大可小, 可随自己意愿、身体要求或技术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健身健美操, 可以提高我们肌肉的速度、柔韧性、力量、耐力, 同时, 也能促进人的呼吸系统、内脏器官及身体组织的生长发育。这样, 学生便可以在健身的基础上塑造优美的形体, 形成一种良好的气质与风度, 给人以青春活泼、朝气蓬勃的感觉。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在锻炼身体时, 都能增强锻炼者的兴奋性, 而这种兴奋对于因心理忧郁和长期忧郁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来说, 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从事健身健美操运动, 能调动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的注意力从烦恼的学习、生活事情上转移, 忘却痛苦与伤心, 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 获得内心的安详、宁静。
二、适合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心理特点
美妙的音乐, 舒展的节律化运动, 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体育课上, 我们用音乐伴奏, 随着节奏的变化,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起来, 动作更加富有韵味, 充满活力。如此, 通过大脑皮层增强运动中枢的兴奋性, 使得学生身体各环节运动节律化, 提高调节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减轻大脑皮层的疲劳,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其内在气质。
三、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通过认真地练习健身操, 可以提高女生对身体美、运动美、姿势美、心灵美的感受与表现力, 这有助于她们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 也能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在健美操比赛时,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学生们舒坦、优美、流畅的动作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表演, 能够给观众们以美的感受。因此, 这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总而言之, 健身操运动起着审美教育的作用。
四、健美操运动有助于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消除心理障碍, 治疗心理疾病
当代社会, 是一个压力很大的社会。由于学习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 挫折无处不在, 因而有的大学生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 甚至形成自闭、忧郁、狂躁等心理障碍。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 适当地从事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体育运动, 能帮助我们减轻压抑、悲观等一些不好的情绪, 焦虑、消除忧郁等心理障碍也会减少。这样, 我们的心理才能保护平衡, 心理才能健康。在那些优美的音乐伴随下, 学生们的愉快感增强了, 喜悦感增加了, 成功的喜悦也无形中增加了。总之, 健美操具有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能排解我们偶尔产生的不良情绪, 能消除那些灰暗的心理障碍。健美操属于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愈来愈多的科学研究, 有氧运动的健心效果非常明显, 它能治疗中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可以降低抑郁情绪。
五、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智力, 一般是指学生完成学习活动时所需要具备的认识能力的综合体, 它是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正常的智力,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只要女大学生认真地、经常地参加这项运动, 则她们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创造力, 都会有明显进步。这项运动对学生大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益, 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非常有益于学生大脑的记忆功能和形象思维。同时, 健身操运动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引起的各种疲劳, 使得她们的学习效率能够提高, 从而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
六、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增强终身锻炼的自觉性, 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提高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让她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迎接未来的竞争, 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自觉地锻炼身体, 这是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课的宗旨。健身操恰好具有这些特点:它有较强的锻炼功效, 运动难度也不大, 特别受到女生的青睐。这样, 会促使她们经常地、全身心地进行练习, 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慢慢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7
关键词:分小组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动性
[项目课题]: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项目“创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和其他课程相比较更强调体验性, 操作性和实践性, 单纯的理论讲授课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小组教学模式由于引入了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
不但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课堂的出勤和管理。
一、分小组教学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分小组教学法是指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划分, 使班级形成若干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的方法。分小组教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一词最初由勒温于1939 年提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 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所以引起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团体成员的互动会产生群体动力, 所以学生在小组当中不仅会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且会从小组成员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影响, 这是分小组教学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构成团体动力的要素包括领导者;群体目标, 明确的目标能指引群体的方向;成员个别化特质;环境;群体结构, 群体的大小、规范和吸引力等等。
二、分小组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堂应用优越性
1.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更有存在感
分小组教学使得学生由“填鸭式”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了课堂的主要参与者, 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由传统课堂的导演加表演者变为了引导者, 学生则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他们更愿意自主、愉快的去完成属于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
2.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连接, 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多在新生中开展教学, 新生入学后很多人离开熟悉的同学和家乡, 存在适应的问题。根据团体动力学的理论, 小组成员的参与对小组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包括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小组成员通过参加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进行交流和互动, 每个同学敞开内心, 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的机会, 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促进了人际之间的连接, 增强了新生入学后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 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课堂中教师用口讲授知识, 学生用耳朵听, 用眼睛看, 用笔记录, 用大脑思考, 属于静态式学习。分小组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由静态式学习转为了动静结合式学习, 调动了更多的感官参与学习, 能够注意力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情景剧表演中, 学生们首先需要讨论将要表演的内容及角色分配, 角色扮演的同学需要用心体会角色的感受、情绪、想法、行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用口讨论, 用耳朵听, 用眼睛看, 用大脑思考, 用肢体表演, 用心体会, 使自己完全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 减少了学生上课“人在心不在”的几率,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分小组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 教师为课堂主导, 学生为课堂主体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了应该教学生去“做”, 而不是去“学”, 主张课程应该尊重学生,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因此在分小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则是主导。教学要创设合适的小组任务,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又要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团体带领技巧, 而且教师不能忽视自己的引导作用。在体验教学中避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旁观者, 任由学生对所学内容随意体验而不加引导, 这样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教学目标的偏离。
(二) 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人既是个体的存在, 也是团体的存在, 在小组活动中, 个体的参与既能够影响其他个体的发展, 也能影响整个学习群体的整体发展, 小组成员的参与对群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如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等。所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 每个小组设小组长, 教师介绍活动目的、规则和参与方式, 各小组内开展体验和分享。另外, 一个人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全组成员加分, 尊重每一个的热情和付出, 最后统计每个小组加分的情况, 评选出积极参与奖。实践证明这种激励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调动同学们的参与体验热情。
(三) 教学活动设计遵循科学原则
一是尽量避免学生分组的同质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友谊, 更可以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看问题视角, 比如男生和女生分到一个小组, 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到一个小组。而且分小组参与活动之前要开展小组成员的破冰活动, 通过破冰活动大家可以在之后的活动中敞开心扉分享, 比如让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家乡特产, 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或者电影。
二是安排1-2 项活动调动小组的动力。加强小组凝聚力, 避免使分组流于形式。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小组成员设计一个每次上课本小组成员互动问好的方式。这种讨论设计既可以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又可以展示每一个小组的风格, 加强小组成员的归属感, 非常受同学们欢迎。
参考文献
[1]林佳梅.分小组教学法在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2月
大学心理课结业 篇8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能力,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现状差强人意。所以, 加强对心理健康课进行教学改革, 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一)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教材缺乏实用性。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分别界定, 将知识传授和实践练习紧密结合, 真正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实际中, 许多学校心理健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却模糊不清, 致使“教”、“学”、“做”三个环节相互脱离。
(二) 课时安排较少, 场地缺乏灵活性。
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往往课时设置较少, 学分比值不高。这使很多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 觉得心理课可上可不上, 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另外, 由于高校班级众多, 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大班授课”的形式, 教学设施落后, 空间缺乏灵活性, 极大地限制了心理辅导活动和拓展训练的有效开展。
(三) 授课形式单一,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 大多数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仍然是采取“以讲为主”的授课形式, 教学手段局限于“一支笔, 一张嘴, 一本书”, 非常单调, 这种满堂灌式的教育很难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体验课程,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就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 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实时加以有效的引导。
(四) 师资队伍薄弱,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开设一门公共课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 然而大多数高校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由于心理老师严重短缺, 许多高校只能请缺乏专业基础的兼职老师代课, 授课质量难以保障。再加上, 部分院校对心理学老师重视程度不强, 间接导致很多相关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 对教学缺乏热情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在他看来, 教育不是要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办法, 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为此, 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认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 而是一件事”, 并把“做”看做是三者中最核心的环节。这一教育理念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还被应用到了许多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 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导, 以“做”为中心, 鼓励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 一边进行实战演练, 通过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 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另外, 在一体化教学思想的引导下, 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 而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其育人目的与陶行知先生的这种理念非常契合。因此, 非常有必要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改革当中, 大力倡导师生互动, 强化学生们的行为训练和体验与感受, 使其心理素质在锻炼中得到提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 注重教材建设, 开发实训指导教材。
作为一门实训性较强的素质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必须要加强教材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教材的指导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体现这一特色,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除了进行理论讲解之外, 还应该增强内容的易读性、生动性和灵活性。比如, 可以采用“心理导读”、“案例解析”、“情景想象”、“心灵鸡汤”、“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版块, 为学生的“学”与“做”提供训练材料。另外, 还要开发与学生教材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程”或“实践指导手册”, 作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辅导用书, 供老师和学生们参考。
(二) 增强师资力量, 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以往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大多是采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分离的政策。但是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 心理健康课的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也在不断融合。实现教学的“一体化”要求学生要一边学、一边做, 这就需要广大授课教师既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 又要有实际操作的技能。为此, 高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进修或者学习, 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本领。另外, 还要积极鼓励广大老师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成为具有实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并同社会服务机构联合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以便积累专业经验。
(三) 改善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一堂课里“从头讲到尾”, 这种单调而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要想通过教学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就必须要尝试采用更加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譬如,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 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仪器设备来开展实训课程。
(四) 完善教学场地, 开辟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使学生们在老师“教”的同时边“学”边“做”, 就需要教学场地能够满足“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双重要求。所以, 高校对现有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空间加以调整和改善, 在教室安装音响设备, 并能灵活摆放桌椅板凳, 以便开展“行为训练”、“情景体验”、“团体互动”等教学活动;同时, 还要成立“心理健康课程实训中心”和“户外心理拓展训练基地”, 使教学场地满足一体化的要求。
(五) 改变考核方法, 综合考查学习效果。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完善的评价指标。基于心理健康课的特殊性, 教师对学生们的考核要坚持以平时考核为主, 期末考核为辅的原则。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实践活动以及每次的作品展现进行, 教师可以对每项考核内容, 以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有、无, 或者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评价;期末考核时, 则主要考核学生对心理知识、心理技能的整体运用。最终, 综合二者成绩, 考查学习效果。
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 不是学习知识, 而是提高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们的危机免疫能力。为此, 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运用到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 .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6
[2] .冯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 2010, 7
[3]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 .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5] .倪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 2010,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