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2024-10-11

调整产业结构(共12篇)

调整产业结构 篇1

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内生决定了最优的产业结构[1]。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 因此存在相适应的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 从而决定了最优的金融发展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历程证实了金融内生性的特点。上述经验性的事实缺乏相关实证分析以及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相关的研究上, 范方志等[2]通过对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认为金融的发展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马智利等[3], 孙晶等[4]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认为金融发展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他们定义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为第二、三产业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比值, 或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研究发现, 发达地区的非农产业总份额指标Sh往往较大, 长期中波动小, 因此导致实证分析的支撑力度不够。第三产业份额对第二产业份额的比值Sz指标忽略了工业技改的情况。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非常必要。

基于上述研究, 本文取文献[5]所采用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 较为全面的反应了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经济内涵, 并以此为基准, 实证分析了金融的内生性和巨大的能动性。

1上海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1. 1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1)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的存贷余额反应了金融配置资源的能力。数据显示, 上海2009—2011年金融机构存款额分别为44 620. 27、 52 190. 04、58 186. 48亿元, 年增长率17% 、11% ; 贷款余额分别为29 684. 1、34 154. 17、37 196. 79亿元, 年增长率15% 、8. 9% 。上海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能力逐渐增强。

( 2) 金融发展指标FIR。金融发展的指标用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 在上文的基础上, 令FIR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比值越大, 相应的表明金融机构吸收存款、提供资金的能力越强, 发展水平也越高。

2009—2011年FIR的指数分别为2. 97、3. 04、 3. 03; FIR指数偶有回落, 总的来说趋势向上。

1. 2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情况的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动态演变过程。本文拟将Sh、Sz的乘积开方反应上述经济内涵, 因此。

资料来源:经上海统计年鉴2000—2011年数据整理

2上海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2. 1样本及样本数据的介绍

本文拟分析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其中金融发展指标FIRt=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与GDP的比值, Szt=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 其中下标t表示不同时期。本文选取1995—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数据全部整理自上海统计年鉴。

2. 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如果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 那么将造成伪回归现象, 因此为使结论有意义, 先对时间序列数据做平稳性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金融集群指标取对数后均为非平稳序列, 其一阶差分在5% 的水平下通过检验, 为平稳序列, 因此为一阶单整, 记为I ( 1) 。

2. 3协整性检验

建立协整回归模型为

残差项的ADF统计检验值为- 4. 124 291, 小于1% 的显著性水平下- 4. 057910的值, 因此et是平稳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与金融发展指标间存在协整关系, 并可以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2. 4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般认为在Y关于其自身值的回归中, 如果引入X的滞后值可以显著的增加对Y的预测, 则X的滞后值中包含着预测Y的有用信息, 在数理上定义X是Y的Granger原因。

由上面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对于第一个零假设, F统计量的值为1. 807 76, 伴随概率为23. 34% , 因此接受原假设, 金融业的集群不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对于第二个零假设, F统计量的值为8. 809 05, 伴随概率为0. 008 9, 因此否定原假设,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金融的发展内生决定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3实证分析

3. 1回归结果分析

由于通过协整性检验, 故回归结果为

其中: 括号内的值均为t统计值; * 表示在1% 的水平上显著。上述方程的F检验通过, 相伴随概率为0. 000003, 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t检验的相伴随概率为0. 0000, 说明变量通过了t检验并且是显著的。

从回归结果可知, 金融业集群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会带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系数0. 28个百分点, 因此金融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3. 2对金融发展的启示

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 金融的发展具有内生性[6]。同时, 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因此必须要利用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 调节金融规模、结构, 从而达到更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反过来, 金融获得较高的开放空间之后, 会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8]。

4结论及展望

格兰杰因果分析说明: 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当下, 当产业结构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时, 对资金、进口设备、技改、研发的需求, 会产生相应的资金需求, 因此产业要求更大的金融规模; 同时完成资金市场与科技市场的有效组合, 离不开可操作性强的融资方式, 这要求更为完善的金融结构。我国倒金字塔型的金融结构中, 银行占据主导地位[9]。银行的信贷属于债权关系, 无法肩负支持创新的社会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如证券市场、投资银行、信托、融资租赁、以及大量中小银行可以有效的为中小企业融资。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金融的发展指数增加1个百分比, 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增加0. 28个百分比。传统的金融为产业提供了资金的服务, 而现代金融还通过信息化、风险控制其经营流程, 从而有效的筛选出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 为有竞争力的企业融资, 减少了整个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成本, 以及集中资源发展效益高、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

就上海来说, 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上, 结构正在优化, 并且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为主: 金融业、信息业, 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期对比国际发达城市又发现, 产业结构还有非常大的调整升级空间。国际经验认为第三产业份额超过70% 为发达国家, 纽约, 东京, 中国香港等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 , 因此上海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中, 会为金融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承载空间, 反过来更好的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良性循环。

摘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 实证分析了金融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第一、产业结构升级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第二, 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0.28个百分点。因此认为金融的发展具有内生性, 决定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金融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金融发展,调整的产业结构指标,格兰杰因果分析

参考文献

[1]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5-30.

[2]范方志, 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J].金融研究, 2003 (11) :36-48.

[3]孙晶, 李涵硕.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 (3) :80-86.

[4]马智利, 周翔宇.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 2008 (2) :2.

[5]徐东, 栾贵勤, 吴哲.FDI与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基于上海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3 (9) :42-46.

[6]BARRO J R, SALA-I-MARTIN, Economic Growth[M].2nd edition.Camridge, MA:MIT Press, 2004:1-50.

[7]郭树清.不改善金融结构将没有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 2012 (4) :16-19.

[8]马军伟.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与动力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13, 35 (1) :40-43.

[9]顾海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与金融支持[J].证券市场导报, 2011 (4) :18-22.

调整产业结构 篇2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推行三大方略 调整产业结构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三大方略;调整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2-1

一、科技创新方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的县农产品从整体上来说,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管理粗放,如水果大小不均,光泽度差,病虫害严重,残损严重,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差;延季上市的条件不配套,保鲜技术落后,缺乏季节调价的技术手段;加工工艺滞后。由于原有品种质量差,加工不好,导致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们要立足本地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形成具有规模、效益优势的水果产业,引进一批新品种,根据县里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大力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科学技术、最怕的是市场变化、最盼的是农业服务。抓好农业服务,要紧扣结构调整的产业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完备的农业服务体系。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主要是加强三个方面的服务:

1.信息服务。要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网点,建起全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点,但由于利用现代传媒和通信技术的程度较低,信息传输效率较低,而信息内容也大多为生产信息和政策信息,缺少产品信息、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信息相对闭塞。当前,要高度重视狠抓市场信息,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现代通信和传媒技术,最大程度地挖掘市场信息,努力为农民和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2.农技推广服务。一是推广实用农业科技项目。有的县在果、茶、蔬菜作物上,重点推广单果套袋、高接换种、反季节蔬菜项目;有的县在烟叶生产上,主要推广漂浮式育苗、地膜覆盖、双层施肥等新技术:在畜牧生产上,推广高产模式化稻田养鱼、网箱养鱼和增殖技术;二是开展广泛深入的农技培训。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相关产业的科学技术培训。在推广方法上,既要有搞培训、做示范、办样板等传统方法,也要利用电话咨询、网上指导、专家决策系统等现代手段来推广技术;在技术推广上,既要推广单项技术,更要推广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技术,要形成“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套技术、培植一个基地、兴办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良好机制。

3.良种繁育服务。要加快种苗产业化进程,创新育、产、销一体化的种业经营机制。加快新品种选育,及时为农民提供急需的优良品种,同时,要按区域化布局,有计划地引进一些国内外优新品种,并建设一批种苗、生产、经营实体,努力提高供种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搞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摸索适合当地的成套培台技术后再大面积推广,防止造成农民失收。要严格按照国家种了种苗质量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实现种子种苗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保证产晶质量,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企业带动方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1.强化资金扶持。启动内力,用好县内各项资金,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同时,借用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县里农产品资源进行全方位推介,广泛发布招商信息。

2.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的税费收取实行从优从低的标准,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挂牌保护,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到仓业开展检查,收取任何费用。

3.精心打造品牌。积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开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包装和宣传力度,争创全省名牌乃至全国品牌。

4.要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三、宏观调控方略,保障产业建设顺利推进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至关重要。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优越的行政体系,通过运用政策、依法治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力强强农业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1.制定和落实各项农业政策。一是要制定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凋整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制定相关农业优惠政策,刺激农业发展。二是落实农业科技服务政策。三是健全农业保险政策。避免农业因灾和不可抗逆因素损害后,得到正常发展。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消除不利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确保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尤其注重培育资金、技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保证农业产业化建设需求。加强农业中介组织建设,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发展以产品或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专业行业协会和组织,强化现有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功能,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组织和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调整产业结构 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一、黑龙江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情况

截至2015年,黑龙江省有本科院校36所,独立学9所;本科专业共有252种,专业布点1 150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79个专业,最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17个专业,校均53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10个(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最少的为3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均7.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97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小的为243人(东北农业大学),平均395人。可以说,黑龙江省大学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上升的空间不大,大学的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学院和独立学院扩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黑龙江省理工科院校较多,在11个门类专业布点中工学最多,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这四个门类共907个专业布点,占总数的79%;这四个门类共有专业177个,占专业总数的70%。可以看出门类间的专业布点还是比较均衡的,工学专业独占鳌头,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导学科,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等;排在后三位的是哲学、农学和历史学。从招生情况看,2005—2015年这10年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程度较大的工学、理学在校生人数有下降的势头,特别是理学,比重下降较为明显;与第三产业关联较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在校生人数比重呈现增长的态势。黑龙江省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新兴专业也在不断涌现。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行业的兴起,在社会对传统专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高校为适应这种需求,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如经济学类的金融工程、投资学、风险管理与精算等。各种新兴专业的设置,满足了社会需求,增强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后劲。

二、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在绝对值发展上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结构上来看,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黑龙江省20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 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659.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591.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6 788.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7.2:45.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2%和64.7%。产品倾向于以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二产业在绝对值上发展非常快,但产业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工业一直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三产业呈不断增长趋势,且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不断扩大。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产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一)科学论证,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高校无论在新增还是调整专业时,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协会专家的论证,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高校自身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调整时能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能与学校的规模发展和资源建设相适应、能正确处理好长期和短期、数量与质量、适度与超前的关系,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跟风。

(二)科学预测,避免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性

如何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根据大学生就业率进行预测。这项工作可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基于历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也可由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教育咨询和评估机构进行预测,帮助诊断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之间问题,提出调整专业结构的预测结论。对于就业率连年不达标且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的专业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招生,对于就业率良好专业也需要维护和完善。其次,高校应当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专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最后,高校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面对区域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人才新需求,相关专业要快速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尽快为产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三)结合新形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结构合理、有机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虽然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广,但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文科类、管理类尤其财经类专业开设过多问题。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过多,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工科专业虽多,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具体来看,开设专业过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追求学科齐全或扩大招生,而没有深入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要大力开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特别是要优先考虑与黑龙江省能源、制造、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钢铁产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林纸产业、光伏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减少就业难的专业布点,对于一些绿牌专业和专业布点较少的专业,一些高校可以适当增设。要利用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契机,做强学校的有优势的和有潜力的专业,做强学校的品牌专业。对于黑龙江省还没有的文、理、工等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增设。

(四)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全省高等学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办法,对专业的设置加强宏观管理,对各个高校的各个本科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等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的布点专业外,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鼓励学校按二级类别专业组织招生,设置多个专业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使之与专业招生规模挂钩。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3年就业率及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最终归宿,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事实证明,凡是高校越是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大学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就越高;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除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外,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恰恰是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宋承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分析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篇5

一、产业结构现状****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

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3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九五”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2003年调整为10:57:33。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2002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02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8.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4.3。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占5.5;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占7。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30以上。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矛盾。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100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5:95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三是工业结构单

关子调整宝鸡产业结构的思考 篇6

宝鸡市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辖十县二区。东依咸阳,南邻汉中,西、北两面与天水、平凉接攘。总面积为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555平方公里。宝鸡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工业城市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是联结西南、西北、华北三大地区的交通枢纽,陈仓古道、褒斜路、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川陕公路、西兰公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西宝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在这里交汇。它既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又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两大支撑点和增长极之一。

与周边的同等城市相比,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门类齐全。目前宝鸡市的产业主要有:种植、畜牧、渔业、水利、烟草、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黄金、有色金属、电力、冶金、煤炭、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食品、酿酒、烟草、水果、金融、教育、商业、旅游、交通、医疗、科技等。覆盖了整个三大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2、规模以上企业集中。截止2002年11月份,宝鸡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3家,其中中部地区224家,占76.4%;北部地区36家,占12.3%;南部山区33家,占11.3%。由此可见,76.4%的规模以上企业均集中于面积只有7222平方公里的中部地区;特别是集中于面积仅为555平方公里的金、渭两区。宝鸡桥梁厂、长岭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烽火无线电厂、凌云无线电厂、宝成电子仪表厂、航天107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宝鸡石油机械厂、有色金属公司、宝鸡卷烟厂、西凤酒厂等国内著名的大企业均集中于此。这种集密布局本身就会产生外在经济现象。

3、产业结构呈“箭头”型。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箭头”型结构。所谓“箭头”型结构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中间大、两头小”,其形状象一只“箭头”。深圳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头尖削,一头匀称”的“陀螺”型结构。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T”型的结构。所谓“T”型是指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增大,即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最大,其形状象一个“T”。深圳的产业结构既不属于“箭头”型,也不属于“T”型,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明显地比“箭头”型高级,却比“T”型低级。与深圳和美国相比,宝鸡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这说明宝鸡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产业结构比深圳和美国低级落后得多。

4、相对优势明显。宝鸡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机械、电子、航天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是相当先进的。与周边的铜川、平凉、天水、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延安、榆林等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使得宝鸡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截止2002年11月份,仅宝鸡市的7个国家级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就实施星火计划项目565项,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500余项,完成各类重大科技成果535项,其中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达29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53项,累计创造价值上百亿元。宝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区域布局失衡。宝鸡市的产业发展在地域上像一只“蜻蜓”,呈现出“一体两翼,躯厚冀薄,头重尾轻”的格局。所谓“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是指宝鸡市的三大产业主要集中于以金台区、渭滨区、宝鸡县、凤翔县、扶风县、岐山县和眉县为主的中部地区,它是宝鸡产业发展的身躯;以陇县、千阳和麟游为主的北部地区与以太白、风县为主的南部山区,产业发展十分落后,它们是宝鸡产业发展的两只翅膀;而中部躯体的产业又高度集中于金、渭两区,金、渭两区是这只蜻蜓的头。宝鸡县、风翔县、扶风县、岐山县、眉县是这只蜻蜓尾巴,这5个县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种产业格局明显严重失衡。

2、高科技产业弱小。宝鸡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2年宝鸡高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6.27亿元,入驻企业480余家,实现技工贸收入69亿元,发展起了机电、信息、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与宁波、深圳、蛇口、珠海、大连、东莞、湛江和西安等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西安为例,西安的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人驻科技开发企业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2家,外贸企业近500家,2002年实现技工贸收入401.25亿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五个支柱产业。同样经过十年的发展,宝鸡高新区的人驻企业数仅为西安的12%,技工贸收人为西安的15.19%。不仅如此,宝鸡的高科技产业在技术层次上也与西安有很大的差距。

3、特色产业与强势产业尚未形成。虽然宝鸡市具有很强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与周边中等城市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产业技术优势,但真正的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并没有形成。有些是把强势产品没有做大并形成规模优势,没有把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有些是特色产品没有实现产业化;还有些是把充满特色的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如北部地区畜草资源就没有被合理利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宝鸡市的许多产业好像有优势,但真正能在全国拿得出,叫得响,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却又找不出来,这实在是一件尴尬事。

4、经济的外向性弱,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地处内陆、体制创新慢等原因,宝鸡利用外资远远不如宁波、深圳、珠海、蛇口、东莞、湛江、大连等中等城市。这使宝鸡经济的外向性很弱。在宝鸡市内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很低,军事工业、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高速增长对本地区其它行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有限。

调整宝鸡产业结构的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的行业、部门、利益和单位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往往涉及利益格局的变动,矛盾冲突也很多。因而,调整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应从以下几条思路人手:

1、制定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调查研究、摸清市情、分析宝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持制定一项为期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明确目标,划分阶段,制定措施,政府调控,政策引导,以指导产业结构的升级。

2、培育宝鸡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发展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食品工业、军事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减少产业结构与东中部地区的同构性,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求竞争力的提高,以求经济互补性的提高。

3、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另一个是政策制度的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应从“剥离社会职能,重组营运机构”方面人手。将企业内部那些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机构进行裁撤合并,增设信息部、技术开发部和公关部等机构。政策制度创新应从政府专营、行政审批、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变管理为服务,以鼓励宝鸡市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

4、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进行科研要素的重组。宝鸡市的产业发展慢,技术层次低,除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缺失以外,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市政府应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用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同时,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姻、创办股份制科研机构,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以提升宝鸡产业的技术层次。

5、实施均衡增长战略。针对宝鸡产业发展“一体两翼,躯厚翼薄,头重尾轻”的状况,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建议宝鸡市建立“北部地区畜牧业、中部地区高科技、南部地区林特金”的产业格局,使不同地区的产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增强区域内经济的互补性。在中部地区应该以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南线、中线、北线)、310国道和渭河为轴,以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以虢镇、阳平、蔡家坡、常兴和降帐为节点,建设一批卫星城镇,用类似于特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那样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这五个点集中,力争在20年内发展三四个初具规模,具有自我扩张功能的工业小城市,使蜻蜒的尾巴变粗变大,区域结构趋于均衡。

调整产业结构 篇7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核心是着力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优势行业的规模化,区域经济的特色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运行的信息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经济循环中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拉动机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投资结构调整是提高地区竞争力的着眼点

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山西省要掌握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主要取决于比较优势的挖掘与培育,以及通过高效率的结构调整和市场环境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投资结构调整是挖掘与培育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先导,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

1.2 投资结构调整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切入点

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仍存在消费需求缺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后续支持的问题,没有形成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格局,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投资结构调整能使全省优势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增加。因此,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扩大基础性投资,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扩张的切入点。

1.3 投资结构调整是人力资源充分就业的基础

投资结构调整是带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就业结构的前提。投资结构调整使市场需求高的产业产能增加,进而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新型产业发展,能开辟多种就业渠道。特别是投资结构调整使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部门转移的基础。它可以提高积累率,增加就业机会,发展适宜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就业竞争,实现充分就业。

2 投资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目前,山西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加速阶段,重工业化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新阶段投资结构的调整要更新观念,投资的流向要从产出增长为中心向充分就业为中心转变,要从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向集群竞争优势转变,要从只重视产业振兴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要从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经济向开放前沿转变。

2.1 扶持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传统产业在山西省经济中占有绝大比重,仍然是山西省工业的主体,也是山西省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是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2)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地区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

3)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新的接替行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21世纪企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具备商品化条件的高新技术要加速产业化,以培育新的接替行业,这也应当成为投资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2.2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搞好大的,放活小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1)以投资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要通过重点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整体素质。为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强强联合,培育若干拥有名牌产品和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2)以投资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搞专搞精一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建立小企业同大中型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小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加大水利、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水利的重点是加强全省主要河流的水土保持和保护,加快调水、引水工程投资建设;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是加大城市市容整治、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其他环境治理的投资;公共设施投资的重点是加强市政公共设施的投资和城市绿化投资。

2)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加大对电信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数字山西奠定基础。

3)重点扶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以“1311”规划中十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的建设为基础,有重点地扶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扶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不仅能使旅游业的环境得到改善,增加收入,而且能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岗位。

4)加大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的投入,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出版业、报刊业、广电影视业和印刷业,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和联合,增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整合教育资源,增加投入,合理布局教育网点,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

3 推动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政策措施

首先,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完善和健全各类市场;加强法制建设,实行统一的竞争规则;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公平、效率兼顾的分配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改革现有医疗体系;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变政府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

其次,要加强投资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内,全省投资结构调整都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政府应该继续制订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

第三,投资结构调整要加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城市化是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集聚的普遍现象。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投资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这是山西省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尤其要遵循的原则。

摘要:论述了投资结构调整是新阶段推进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主题,新阶段结构调整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水平和完善市场化体制,目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 篇8

产业结构调整引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素质、层次等社会需求方面的矛盾, 职业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已很能担负起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必备的技能型人才要求, 这正是造成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处于换档期、阵痛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阶段我国经济降速发展 (10%以上降到了7%左右) , 恰好为当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缓冲时间。

地方职业院校应把握关键的缓冲时期, 通过专业结构改革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地方服务职能。

一、地方经济发展对职业院校的职能要求

职业院校的职教特征与地域特征, 决定了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其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也是其最主要的职责。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的职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为企业提供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 一大批新兴行业如数控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需要大量的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是为企业提供良好技术人员。

地方职业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契合最为紧密, 既要推动企业自身科技创新, 在发明创造、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等方面为当地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又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成为本地行业、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者。

三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型的职业农民。

职业院校还担负着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重要职能, 不仅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专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 而且要主动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实现技能单一的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四是为地方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 但地区间、行业间发展参差不齐。

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的地方职业院校是在更高水平上推动职业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更是推动地方教育同步发展的需要。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中, 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而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均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次结构调整为1979~1990年, 重点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和轻工业人才, 尤其是需要大量农业科技人才, 此时国家教育部门开办了大量的农、工类职业学校。

第二次结构调整为1991~1997年, 消除经济过热, 重点支持短线产业, 增加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产业的有效供给。与此相关的专业也得到了大发展。

第三次结构调整为1997~2002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

在《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指导下, 加大了产业政策落实力度,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 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采用增发国债等手段, 加大基础设施投人力度。

前三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很好地处理了从业人员结构的相容性问题, 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 我国正处在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 (2003年至现在) 的关键期。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是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通过以需求为导向,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中心环节, 控制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过度扩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经过近十年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公示, 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这也符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从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到, 现阶段我国需要大量的第三产业的专业人才, 随着以技术结构升级为核心的调整, 也需要大量的创新性技术人才。

三、丽水产业发展战略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丽水位于浙南山区, 是浙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地级城市, 素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工业基础相对落后。

近几年丽水经济建设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战略, 以打造科技发展洼地、构建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科技强市、增强科技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生态科技园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科技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支撑点;以突破食用菌产业技术链、毛竹产业技术链、干水果产业技术链、茶产业技术链、生物医药技术链、装备制造产业技术链、合成革技术链、不锈钢及制品产业技术链、信息产业技术链、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技术链为突破口。

引进以通讯网络、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高分子、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为主的新材料制造产业;以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物联网等技术相配套的新能源制造业。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过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丽水经济发展已呈现出“二快一平”态势。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快速下降, 十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快速上升, 十年上升1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平稳上升, 十年上升4.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已由“一、三、二”调整为“二、三、一”。

这也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 即: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四、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

(一) 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不相符

浙江丽水现有地方性高职院校1所, 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平均有2所, 共建有18所中等职业院校, 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上表统计可知, 丽水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大部分建于2000年左右, 而且是以传统的老专业为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产业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转化, 必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管理型和技能型劳动者, 而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满足现代生产部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由于当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老化, 没有及时调整, 已很难满足现实生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加上许多职业院校的未能很好地把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 没有把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

(二) 麦可思就业质量调查显示专业设置的滞后性

近年来, 国家相关部门为调查大学生就业情况, 多次委托了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 麦可思对就业质量情况的调查, 每年在网上公示专业预警分析, 以引导政府和学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质与量的敏感度和反应性, 从而更好地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

丽水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绝大部分都是在十年以前开办的老专业, 这些专业设置存在重复、过时、老化等问题, 如现阶段每个中高职学校都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收入不高、就业满意度较低, 被列入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范畴, 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红牌警告;会计电算化、工商管理二个专业也连续二年被列入红牌警告专业, 而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在丽水中高职学校大都还是拳头专业 (重点专业) , 正处于大力推广发展时期。

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布局, 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专业结构, 剔除就业形势不好的红牌专业, 适时增加适应丽水战略发展需求的新型专业, 满足当地产业升级和建设工业强市的人才需求。

(三) 丽水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策略

系统结构理论认为:认识一个系统, 只进行元素分析是不全面的, 还必须进行结构分析;而改变一个系统, 只靠元素更替也是不正确的, 还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

教育系统改革也是如此, 要调整或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 必须改变现有的专业结构。

一般来说经济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影响很大,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

因此,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局出发, 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

在专业结构问题上, 既要考虑专业设置的超前性, 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主要特点;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 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来说, 丽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改革可依据以下三条原则来进行:

1) 政府劳动人事部门要及时发布全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及时掌控用人需求情况和今后五年 (十年) 的用人需求预测。

为市教育局调整专业布局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调整提供依据。

2) 根据丽水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丽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6) 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 砍掉过时专业, 增加新专业, 优化专业布局, 调整后各地专业设置尽量少重复, 实行错位发展, 逐步实现自身办学能力提升的同时, 引领导地方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 现阶段, 根据丽水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2014年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紧缺人才开发调查数据。

笔者认为可从表2专业列表中选择新增专业:

五、结语

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浙南山区———丽水, 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处于浙江的底层, 相关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也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原先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结构也是随大流而建, 没有明显的地域性质, 也没有体现当地的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不断增多, 即使是传统工业, 随着技术改造的深入, 生产的技术含量也大大增加,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努力提高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适应性, 体现地方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应用性,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袁强.地方大学的使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 2012.

[2]韩云洁.探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3]王寿斌, 高洪涛.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及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4]徐坚成.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调整产业结构幸福导向优先 篇9

核心是“以人为本”,

“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目前的广东, 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就必须加快从外需依赖转向内需主导,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更多地着眼于老百姓的需求, 着眼于民生, 着眼于幸福社会的建设, 尽可能摆脱传统的汗水型经济, 通过自主创新逐步向智慧型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 它从人们的现实需求出发, 从最低层次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到精神生活的追求, 为构建幸福广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精神载体和物质支撑。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就是要将产业转型与幸福导向结合在一起, 要改变过去“只见物不见人”的观念, 不仅要考虑供给, 更加要考虑需求。要通过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不仅要做到量的满足, 更加要重视质的提升。

构成是多元化的

“幸福导向型产业”着眼于民生, 是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构成是多元化的。必须体现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等多个方面, 因此教育、医疗、住房都应当属于“幸福导向型产业”, 是建设幸福广东最基础的条件。比如说教育方面, 绝对不能过度市场化, 政府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交给市场, 富人想要接受精英教育自然可以由市场决定, 但大多数人的教育还是要由政府买单;再比如说房地产市场, 住房是每一个人的刚性需求, 但目前的高房价使许多老百姓买不起房, 有需要却无法满足, 因此政府应该以幸福导向为前提, 努力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确保绝大多数人能够实现住有所居。

发展是全方位的

调整产业结构 篇10

叶贞琴表示, 必须跳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来, 要把稳定粮食产量作为前提, 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根本, 构筑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于此, 文件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的目标。同时, 文件将发展粮食生产作为调结构的重点任务之一, 提出要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 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

结构调整也是问题导向的顺势而为。我国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资源条件已经绷得很紧。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适应, 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种养结合不紧、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 粮经饲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 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一、二、三产融合不足, 农业比较效益低, 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这些问题, 成为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此次文件开宗明义地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绝不意味放松粮食生产”。文件提出树立大生态、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的新理念, 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 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 为农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今后, 农业发展空间将不仅限于在耕地上作文章, 还将“上山下海”、面向整个国土。

新一轮调整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第一轮结构调整主要是为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第二轮不仅考虑了自然条件, 还兼顾了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而本轮结构优化既基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市场需求, 更突出生态环境、突出可持续。为此, 文件提出要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 因地制宜, 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营改增”撬动产业结构调整 篇1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以下简称“营改增”)自上海率先于2012年1月1日试点以来,已届满一年。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中央收入(增值税)和地方收入(营业税)的主体税种,分别针对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征收,因此,“营改增”改革既具有调整政府间财政体制、优化税制等宏观意义,又对具体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经营产生直接的微观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营改增”改革的微观意义,也即“营改增”改革对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要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上海要率先申请启动“营改增”改革;第二,“营改增”将给试点的服务产业带来什么影响;第三,“营改增”又将给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第四,差别化的增值税率设计原则是什么;第五,纳入试点的服务企业又该借助改革实现哪些突破。

下面,我们抽丝剥茧、一一道来。

为什么试点选择上海?

营业税是针对服务企业营业收入所征收的税收,尽管采用低税率的设计,但存在着明显的重复征税的弊端。随着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分工也愈来愈细化,重复征税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交通、金融、研发、创意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化解矛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如差额征收营业税等举措,但难以打通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税收“屏障”,特别在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后,单纯依靠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措施不仅难以打破产业间的税负叠加问题,而且导致同一产业的不同分工环节之间的税负分布扭曲,产生了新的不良影响。上海意欲推进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率先申请启动“营改增”改革。

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也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和税负扭曲效应对上海的影响最大,尽快推动“营改增”改革,对上海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服务业业态将更新

“营改增”改革将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分工细化,并形成新的业态。纳入试点的企业在摆脱营业税带来的重复征税等影响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经营模式创新的需要,将其中的部分服务环节发展成服务企业,既缩短决策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又对原来的服务业企业形成多元化的扩张和战略性的支撑。

此外,由于多层次分工不再受到税负累加的困扰,不断细化的分工背后也形成了新的整合或创新需求,如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一方面化解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税负链条“中断”的矛盾和第四方物流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推进金融与物流一体化的第五方物流等创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空间。

制造业如何受益?

制造业可能成为“营改增”改革的重要受益者,并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给制造业产出规模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空间。

一是由于设备采购可以在现代服务企业内部形成增值税的抵扣,从而鼓励现代服务企业实施设备改造和提高资本使用规模与效率,为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二是制造企业接受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后,获得了增值税发票,可以纳入自身的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降低了税费负担;三是制造企业的内部优势环节,在避免重复征税后,发展成独立的现代服务企业的意愿明显增强,推进了主辅分离,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因素;四是推动制造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品牌建设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加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

为什么要设计差别化的税率?

差别化的税率设计基于三个基本理念,即税负平衡、适度激励和动态获利。首先是税负平衡,即纳入试点行业的平均税负,在静态条件下,无论是征收营业税还是增值税,税负水平基本相同。以技术研发服务企业为例,营业税的税率为5%,改征增值税后,采购的办公用品、维修服务和试验设备等都将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名义上6%增值税税率的实际税负将低于或等于5%营业税税率。

其次是适度激励,对小型微型企业,应该大力鼓励其发展,并给予优惠的税率安排,“营改增”改革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减负达到40.2%;对一般纳税人,则通过增值税链条效应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创新,如上海的物流辅助行业,今年前9个月,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3%,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和经营组织状况。

第三是动态获利,即现代服务企业在加强与产业内部和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税收和财务上的良好收益。如有形动产租赁企业,在设备采购与设备出租的两个环节都将获得动态收益:设备采购环节的增值税将成为其进项税的抵扣,设备出租环节的增值税发票将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并提高了租赁企业的议价空间和能力。

企业如何借政策之势实现突破?

试点企业应该主动趋利避害,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推进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试点改革初期,部分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的税负成本明显上升,如交通运输产业的平均税负上升幅度超过50%,有形动产租赁产业的平均税负上升超过100%,但这种静态税负的上升在企业的动态经营中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出现全行业税负加重的企业,一方面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得临时性的政策补贴和补偿;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生产设备的改造和经营管理的创新,利用增值税链条效应把企业和行业的税负降下来。

从上海的试点情况看,随着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更新改造的开始,静态的畸高税负已经在动态条件下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存在进一步下降的较大空间。现代服务企业要利用好“营改增”改革的巨大机遇,主动细化分工,提高专业服务的集聚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创新互动,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源泉。

“营改增”将保持快速推进势头

纳入本轮“营改增”改革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企业再加上六类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其中,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增值税率是11%,除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外的现代服务业增值税率是6%,有形动产租赁企业的增值税率则为17%。

调整产业结构 篇12

(一) 达州产业结构调整历程及特点

1978-2006年, 达州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6.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7.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8.9个百分点, 那时的产业结构为“一二三”型;通过二十多年的调整优化, 到2006年末, 第二产业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产业结构由多年的“一二三”型调整为“二一三”型, 刚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到2009年, 达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将由“二一三”型优化为“二三一”型, 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随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一直保持较高层次的“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从历史上三次产业演变的进程来看, 达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有以下特点:一是第二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举足重轻;二是各产业调整曲折前行;三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 各产业调整步伐不快。

(二) 达州市产业发展的走势分析

虽然达州市的产业结构刚刚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 工业形成了化工、机电、冶金、纺织、农产品加工五大特色产业, 其中天然气化工、冶金建材初具现代工业特征, 农业和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 工业总量偏小、重工业过重、产业层次不高、产品加工度低、资源类产品多、企业规模小、分工协作差、布局分散、服务发展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十二五”期间, 尽管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均将有所下降, 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但国内外有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央大力支持西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难得机遇, 该区域有成渝经济区规划正式实施、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直接带动, 达州市自身又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比较有利。据此判断, 未来几年, 既是达州市产业开始起飞的时期, 也是产业结构变动大和提升快的时期, 还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黄金时机。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达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性

达州市跟全国其他县市一样, 仍把发展重化工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逐步形成了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 即使现代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产业为主的基本结构, 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不高。这种产业体系很难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水平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相适应。首先, 它给达州市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其次, 这类产业所要求的资本密集既耗费大量稀缺的资金, 也难以解决达州市的就业困境, 而且无法给正在加速蓄积的大批高级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这些人事实上正在并被廉价地错位使用。再次, 难以适应达州市竞争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正在加剧。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主要是通过强化本国各县市的产业优势, 提高产业效率等手段实现的。如果达州市的产业体系长期处于低级状态, 就很难谈得上在各市竞争中保持优势,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达州市迫在眉睫的选择。

(二) 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原因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 达州的工业在结构调整中经历了蝶变。当初的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小工厂集群转变为如今的以“煤-电-冶-化-建”产业链及天然气能源化工等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结构的产业格局。达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工业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沐浴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春风,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 确立了“工业强市、项目兴市”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凸显, 产业层次不高, 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不够强, 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达州市经济的科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研究

(一)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以“4333”为主攻方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四个提高”为主攻方向, 即以重点提高第二产业比重、相应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主, 第一产业以提高特色优势种养殖业比重为主, 第二产业以提高轻工业比重、增加新的工业门类为主, 第三产业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为主;组织结构调整以实施“三大工程”为主攻方向, 即实施大型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分工协作密切化工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产品结构调整以注重“三个扩大”为主攻方向, 即扩大新产品产值、名优产品产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值;地区布局调整以“三个强化”为主攻方向, 即强化中心城区的产业带动力、强化产业园区的企业集聚度、强化各区域的产业独特性。

(二)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

以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主线, 明确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5%以下,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35%以上。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由1︰4提高到2︰3。各产业内部调整目标是实现“四个百分之十”, 即:第一产业的商品率、加工率、新品种产值、集聚生产规模至少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机电工业、天然气化工三大行业在达州市工业中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三次产业在园区或基地的集聚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其他目标包括: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争取其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0%以上;基本稳定冶金、建材、能源的产量和提高质量, 通过整合形成3户-4户销售收入上百亿的企业, 显著降低单位产品或产值能耗。

(三)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

坚持以工业发展为突破口, 通过加快工业发展带动第一、三产业发展, 以工业优化升级带动第一、三产业优化升级;坚持通过做大增量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开辟发展新空间;坚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产业现代化进程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立足川东北门户、配套重庆发展、引领秦巴走廊;坚持加快现有产业扩大规模与提档升级, 重点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着力打造综合化工和“能-农-冶-建-机”工业基地、绿色“菜篮子”供应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红绿双色旅游休闲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培育高品质、现代化、品牌化特色种养殖业;做强做精“化-能-冶-建-机”等传统产业, 提升苎麻、畜禽、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医药工业;调整提升现有服务业, 大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服务企业。

区域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以配套重庆发展为引擎, 以增强城市的产业带动力为核心, 形成聚散合理、整体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以招引大企业为主, 以促进现有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为辅, 增加大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壮大。

技术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手段, 以建设国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为目标, 加快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特别是高消耗、高排放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

(四)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系处理

需要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第一、三产业发展的关系, 在率先和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 不能忽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处理好扩大现有规模和引进增量的关系, 既要做大现有产业规模调结构, 更要引进产业增量调结构;处理好发展阶段与调整目标之间的关系, 调整结构既要努力打破常规, 也要顺应工业演进的规律;处理好提升现有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 既要依托特色资源开发战略性新兴产品, 也要通过大力引进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也要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处理好全面推进调整与突出区域重点的关系, 既要求全面地、持续地推进调整, 也不能“一刀切”;处理好配套重庆发展与自主独立发展的关系, 既要坚持融入重庆、服务重庆、配套重庆, 也要勇于担当川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五)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措施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达州市应以配套重庆发展为突破口, 增加工业门类, 优化工业结构;以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为基础, 延伸化工产业链, 突出工业特色;以相关资源整合为手段, 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以加强企业和区域分工合作为核心,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基地) , 优化产业组织;以工业园区提档升级为引擎, 带动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 引进优质项目, 扩大经济总量;以融入重庆为重点, 参与区域分工, 借外力促发展;以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导向,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以加大金融创新为抓手, 改善融资环境, 支持企业发展;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根本, 提升服务业档次, 优化服务业结构。

四、总结

达州既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 是四川“东进西出”的桥头堡, 又是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现代产业的广阔空间。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构建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的目标, 成为真正的强市, 必须把优势变现实, 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现代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要加大农业投入;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和优良畜禽品种改良和引进, 力争畜牧业稳定较快发展;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对政府来说, 对农业种养户实行多种补贴;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数量, 如农民就地转变为产业工人, 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等。

第二, 关键是加快工业发展。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 不断延伸和完善“煤-电-冶-化-建”产业链;加快培育上市公司;立足资源优势做大支柱行业;加大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对未改革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进程, 盘活闲置资源。

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 拉长物流产业链;满足需求, 扩张住宿餐饮业;加强商圈长远规划, 提升批发零售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完善保障体系, 承接消费升级, 扩大其他各种服务业规模;提升城市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化, 要制定优惠政策措施, 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采取切实措施,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包括享受经济适用房、租住廉租房、方便子女就学、清理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不公平的规定等, 将在城市企事业单位务工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享受劳动、医疗等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对加快达州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DB/OL].http://www.sc.gov.cn, 2010-06-02.

[2]、工业发展支撑达州崛起[DB/OL].达州传媒网, 2010-10-28.

[3]、达州市科技顾问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达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B/OL].http://www.dzkjw.gov.cn/kjgwt/, 201012-16.

上一篇:IGBT逆变器下一篇:空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