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024-05-1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精选11篇)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来抓。十七届三中全会, 党中央再次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已提出多年, 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并没有明显效果。有的地方从原点出发又回到了原点, 产业结构依然遵循多年来走过的老路。有的地方虽然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调整,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障碍的原因

(一) 农业收入过低导致农民对农业丧失信心

长期以来农业无论经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很高, 经济效益低下造成农民收入一直低迷。在许多村庄单一的农业收入已经难以满足日常开支, 所以农民都把农业作为副业。造成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长期以来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 大部分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有的年份辛辛苦苦种植, 到年终扣除各项成本后所剩无几。微薄的收入使大多数农民对农业失去了信心, 把精力放在别的地方。既然农民把农业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对于上级政府倡导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反应也就很平淡了。

(二) 信息流通在农村出现了梗阻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显示出其落后与不足, 面对严峻的压力与挑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提上了日程, 市场为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提供了信号, 然而农村由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和交通、通讯等限制, 接受信息存在很大的困难。没有确切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 为了减少风险, 农民只好选择原有的产业结构。信息成为产业调整的一个拦路虎挡住了其前进的步伐。

(三) 人才和技术匮乏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升级和产品创新的过程, 可以是对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动植物品质的优化, 也可以是对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的提高。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调整, 人才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既需要新技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 又需要对市场动向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领导人才。然而农村的现状是大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壮年外出打工, 剩下老弱病残留守家园。他们的文化水平非常低, 大多数均为文盲和半文盲, 接受科技的能力差。由于农村技术服务体系自身盈利能力低, 无暇顾及农村的科技服务, 科研机构的成果由于没有中介机构的引导, 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来帮助农民致富。普通农村的村干部由本村的村民担任, 文化水平较低, 安于现状的观念根深蒂固, 一般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技术就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转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 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

产业结构调整可能预期收益较大, 但收益增大的同时风险也会增加, 这是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也是严峻的现实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伴随着经营风险而且存在信用风险。对结构调整后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是妨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之一。

(五) 农民的投资能力弱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无论是新的种植品种的引进还是对现有产品的深加工都需要配套的资金。农业生产投入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依靠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收入的增长总量较低就成为农民生产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新华网提供的数据来看, 1997-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进入增幅持续下降阶段。2001年开始恢复性增长, 2004-2007年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 增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比2006年实际增长9.5%。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幅较大, 但是总量较低, 每年人均增收的300多元钱根本满足不了投资的需要。信贷约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农民不能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 不习惯借资经营, 即使有时能够把握一些重要的市场信息, 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与机会擦肩而过。其次是银行的风险意识加强, 农民没有固定收入和预期收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 银行由于承受的风险太大而不会随便贷款。农民投资能力弱, 除了表现在资金方面外, 还表现在投资取向上, 农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不能敏锐观察市场动态, 难以准确把握投资方向, 并且农民长久受到小农思想的影响, 习惯安于现状, 不富有冒险精神, 难以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此外, 陈旧制度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政策的多变性容易减弱农民创新的积极性,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稳定的法律、制度环境来支持。农村干部选举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响了领导班子的素质, 从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产业调整后的乡村存在的问题

有些乡村虽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其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产业结构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微调

大多数情况下, 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在政府的倡导、动员下进行的。政府运用已有信息来指导种植的品种、传授技术等。一般以镇为单位培育1、2种龙头品种, 全镇各村大面积种植, 如果能够对市场信息较快做出反应, 这种方法还是可取的, 但如果进行一次调整便沿着这条路一成不变地走下去, 农业就会从一种病态进入另一种病态。例如, 每年的市场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会导致增产不增收, 甚至减收的局面。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无论是对信息的接受还是传送都存在时滞, 农民往往投资于市场上已经饱和的产品, 农民收入与预期相比大打折扣, 积极性也由此受到影响。

(二) 产业结构调整只停留在种植层面, 很少涉及加工业和畜牧业

大部分人都把农村产业结构简单理解为种植结构, 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在这上面做文章。然而很多村除了粮食作物外都或多或少存在资源优势, 如有的村庄具有天然的牧场, 有的拥有大面积的果园等, 这些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拥有果园的农民经常由于当地需求不旺, 收益过低, 运往外地又会由于交通不便和保险、储运技术落后导致过高的销售成本, 而宁愿让水果烂在地里充当肥料。如果此时加工业介入,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无论是改进产品的包装还是对产品本身实质的改变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加工后的产品投放市场, 价格会远远高于初级产品, 它应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于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把农业产业调整从政府行为转化为商业行为。在农民自身素质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在此只能充当宏观调控的角色, 而不能胜任指导具体生产经营的工作。而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 对市场信息反应更迅速, 对市场机会把握更准确,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遵循的主要思路应当是“以外带内”, 通过外力的介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技术支持和信贷支持, 引入农业保险体系, 加快农村的制度创新等都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 内需不足再次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难题, 而刺激内需的关键还在于扩大农村市场。因此, 通过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对解决当前和今后的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历届政府关注的焦点,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却面临种种困境。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罗斯.浅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J].四川农业科技, 2008 (11) .

[2]、张宝玲.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0) .

[3]、袁中飞.强化产业支撑发展高效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10) .

[4]、王林.新形势下基层政府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6) .

[5]、董峻.从改革开放30年农民收入增长看农村改革成效[EB/OL].浙江在线, 2008-10-05.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2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号:1043004467140姓名:卢华中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农业自然资源贫乏,而且浪费严重,部分资源出现枯竭,有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查我国农业的结构调整可操作性和产生的效益,进而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仁义镇位于桂阳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处,邻接省道s214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适宜烟草种植。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近1万人。以梧桐村种烟最为典型。

来到仁义镇的最大烟叶产业发展最好的梧桐村,依次访问了当地的老农、村支部书记、烟叶承包户及各个年龄层的村民。参观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走进了田间地头近距离观看了烟叶的成熟与否判断、采摘、编制、入炕、烧制、出炕、入库、分拣等。认真详细的学习和听取村书记村民的介绍,了解农村新型土地承包,使用和转让。以及对村中的各种人等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走进梧桐村,闯入眼帘的是金灿灿,长势喜人、正在收摘的烟叶,机电水井整齐的点缀其间,整个园区环绕梧桐村而成,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路边是整齐亭立的数排经济杨树,集约化育苗棚和在宽敞平坦的村村公路密集烤房群在村头整齐一致,给人以清晰 爽目完美和谐的的现代烟草种植的美丽画面,在这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现代烟草种植的意义,清醒地认识到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烟叶生产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我国农业各作物在将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大农场、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农村富余劳力解放、转型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必经阶段。

经调查仁义镇农民广泛种植烟草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在80,90年代使农民的小户种植规模不大,人均半亩烟田,烘烤、买卖都是小农经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烟叶高质量不多,农民普遍收入与投入的劳力不成比例。进而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这里的农民都放弃了烟草的种植。在经过五年的休养下,村中较富的几家首先开始了烟叶种植,这次他们与乡镇政府,烟草公司合作以每亩地每年八百元承包村中的土地,形成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种植、烘烤技术,雇佣村中的富余劳力种植,聘用有经验的烟师负责打药、采摘、烘烤、,分拣和买卖。新型的种植形成了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大体框架,在示范园区,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建设起点高

他们利用乡镇有关职能部门,统力合作,全村推进首先在村东西两头各形成千亩烟田,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利用就近原则把水利、交通、电力等项目统一规划。建设成规模,加强了烟区生产道路、水渠、机电井、育苗大棚、烘烤中心、炕房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大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种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 础。在利润和效益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强力推行“利用政府,统一规划,成方连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新模式,把规模化种植作为烟叶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整个园区烟田连片规模大,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机械化生产发展速度快。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积极引进多种机械设备,着力改善烟草农业机械设备,提升机械设备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烟用机械。大力购置起垄机、覆膜机、挖穴施肥机等,重点在烟田起垄、施肥、覆膜、灌溉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减少了劳动用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同时采用计件计量的用工方式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高

他们严格管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使烟叶生产整体和质量效益明显高。预计平均亩产量在290斤以上,种植主切实得到实惠,烟叶生产效益高。专业化分工较为细化

他们有规模大的育苗中心、烘烤中心,组织成立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专业队,确保了烟叶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一 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几年来仁义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先后为梧桐村争取到投资500余万元,集中建设烟田机电井40眼,管网22872米,水池6个,塘坝2座,沟渠4833米,烟田道路5774米,育苗大棚16座,密集炕房50座,有效地改善了烟农的生产条件。密集炕房的建设改善了烟叶的内在品质,节省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制定了项目跟着产业走,争取到变压器2台及相关的电网设备,各个项目的实施为专业化 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二 规模化种植有了新突破

党委、政府加大生产布局调整力度,创造条件促进土地流转,引导烟叶生产向元里、桐干、生产片区转移,大幅度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2011年总植烟面积3800亩,全部连片成方,其中有2个千亩以上元里,根据规划桐干村村北的三千亩良田将改变其小麦玉米的种植模式,这样桐干村2000名村民将脱离农田,或成为被雇佣者,进入类大农场出卖自己劳动力,这样从土地和劳力上促进了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

三 集约化经营已现雏形

仁义镇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2011年政府科学规划育苗工场,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供苗。全镇16个育苗大棚,梧桐村8个育苗大棚实现了以烟农为主体的集约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管理。烟叶生产环节实现了统一机耕、集中统一供苗;集约化烘烤中心的建设稳步推进,降低了烘烤成本,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效益。机械化生产速度加快推进,以烟农为农机购置主体,已经使用上起垄机、覆膜机、运输机械等小型农机设备,提高了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集约投入与高效产出,真正达到了减工降本增效的效果。四 专业化生产服务提升了烟叶生产水平

该镇从烟叶生产环节着手,加大扶持力度,引进社会资源,争得办县烟、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不断完善专业服务办法,提升服务质 量和服务水平。冬季深耕,连片成方的烟田取得公司支持,无偿为烟地深耕;育苗环节,有育苗中心三处,商品化统一供苗能满足全镇烟田用苗。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在整地起垄、施肥、移栽、中耕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灌溉、打顶抹权、采摘编杆、烘烤、挑拣分级等生产环节问题全部雇佣工人。有经验的农户从事这些专业分工的细化,不仅培养了技术能手,而且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提高了职业烟农队伍素质,提升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为烟叶丰产丰收和烟叶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烟叶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生产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从阴山村的烟田配置上可以看出基本符合现在的烟叶专业生产,但是还不完善,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很多村庄缺少必要的生产配套措施。

二 规模化种植存在着规模不大的问题

在阴山村烟田连片成方虽说有一定的规模,但在全乡其它村庄没有出现。很多村庄需要土地的集中,资金的集中。三 种植烟草队伍不专业

当前、该镇烟叶生产实施专业化分工程度还比较低,专业化分工日渐明晰,但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缺乏组织、引导和机制。在许多生产环节还没能实行机械化作业。四 标准化生产存在不平衡

在生产环节上,存在移栽不统一,地膜覆盖少,种植不规范,套种 严重,施肥不足现象。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没能很好的接受和落实。五 集约化管理经营和自动化水平低

集约会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仅仅是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和配套的机制。运用先进的科技,以基础设施投入作保障,通过精细管理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保持本镇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实现植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动土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大村,大方,生产单元。明年按照百分之百的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区划出1个3000亩,2个1000亩以上的大烟方。突出重点区域,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谋划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种农田建设项目跟着烟方走,特别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电等相配套,通过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形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炕成群、旱能浇、涝能排,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生产格局。

三 继续引导大户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烟农队伍

按照“政府组织,农户自愿,村委监管,业主承包”的方式,依法依规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通过转包形式流转土地提高种植规模集 中度。在技术服务、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优化布局。

四 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烟叶科技进步

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关键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宣传和培训,达到人人学标准,人人用标准,使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和烟农尽快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运用烟叶标准化生产知识的能力,加快烟叶标准化生产进程,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 扶持发展专业组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组建专业团队如机械专业队,负责烟地的起垄、施肥、移栽、覆膜、中耕、灌溉等。植保专业队,负责烟叶病虫统防统治,提高植保防治效果。分级专业队,对烟叶的等级分检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界定清晰的专业化基本管理模式。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烟叶生产向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转变。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3

关键词:“谷贱伤农”;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79-02

一、“谷贱伤农”的经济学解释

从2006年陕西的5 500万公斤芹菜降至8分钱一斤无处销售,菜农迫不得已将芹菜销毁在自家农田中,到2011年10月份山东生姜价格一路下滑,全国批发市场生姜批发均价降为3.91元/公斤,环比下跌9%,同比下跌59.3%,部分地区姜农损失惨重。还有内蒙古土豆,山东白菜、大枣等农产品价格暴跌的事件不断地在我们身边发生。“谷贱伤农”这个久远的经济学问题频现各大媒体的头条,引起众人的思考。

“谷贱伤农”这种现象描述了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传统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的理论加以解释。在丰收的年份,农产品产量增加,供给大于需求时,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但是因为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造成了它是一种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即使价格发生变化,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这种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不敏感,导致了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降低的幅度,这就是造成农民总收入降低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谷贱伤农”的一般途径及弊端

1.各国较为通行的应对策略

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解决农业经济中“谷贱伤农”的一些办法。以下三条解决途径,是目前各国较为通行应对策略。一是政府利用强有力的行政措施,由政府确定一个保护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交易,从而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二是根据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一些西方国家会采取一些援助农场的计划,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这样在丰收的年份里,农产品的供给也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得到支撑,使得农民的总收入获得保障。三是由政府出面运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来消化丰收年份中供给剩余的这一部分农产品,通过政府的收购,来扶持农业发展,保证农民利益,增加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从现实来看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不管在什么社会,农业都是其国民经济的命脉,政府有责任保证本国的粮食储备安全。

2.现行政策的弊端

以上三条解决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谷贱伤农”的发生,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如果政府长时间对农产品采取保护价格,当市场出现严重的过剩现象时,政府一旦收购不及时或者不能全部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者黑市交易等现象,从而使市场价格下降,农民的收入和种粮的积极性都会随之下降。所以,制定保护价格不是上策,解决不了“谷贱伤农”的根本问题。第二,如果政府强制农民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在正常的年份里,农产品的供给量可能会正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了一个合理的均衡价格,使得农民的收入有所保障;但是一旦出现灾荒等自然现象导致农产品欠收,农产品供给量无法满足消费者正常生活需求,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普通消费者就会面临“谷贵伤民”的风险,长远的看这样对国家粮食储备安全也带来一定的隐患。第三,通过政府对剩余农产品进行收购,是可以消化一定的剩余农产品,但是如果出现农民由于信息等因素的错误指引,过分的种植单一的农产品(如今年的大蒜和土豆等)造成农产品严重剩余,市场供需均衡被严重破坏,政府要全部消化掉这些剩余农产品势必造成大额的财政支出,这样就会给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相当大的隐患,从而可以看出这也是一条治标不治本的途径。

所以要想真正消除“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入手,调整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农村产业机构,以此来控制总量和机构上的均衡。

三、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

我国为保证农民的生产和经济利益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随着土地改革政策的变革而不断深入的,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两次重要土地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吃“大锅饭”的现象就被彻底打破了,土地政策30年不变让农民兄弟吃了颗定心丸。从那时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得到了质的提高,农村也快速的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农业科技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农民的日子更是一天天地红火起来。但是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却出现农田荒芜、无人耕作的现象。原因是土地亩产虽然提高了,农民总收入却并没有得到增长,从而严重影响了种粮积极性。

四、从深化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寻求“谷贱伤农”新的解决方案

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障碍和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资金“瓶颈”的限制,我国仍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帕累托改进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应该加快农村产业的规模化,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

因此笔者认为, 将农村闲散或者无人耕种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建立“大农场”来集中开发农业资源,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运营,势必会带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市场竞争力。

1.“大农场”的建立方式和营运机制

“大农场”是指由投资者出资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以资金、技术、农器、土地等入股并借以取得股利分红,独立经营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考虑到我国农村的现状,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农场可以采取股份制方式,这样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农民的土地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农场”的营运可以借鉴公司的运营方式,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2.构建“大农场”制度的积极效应

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构建“大农场”制度,对推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效应。构建农场制度可以解决现行土地分散经营产生的土地資源浪费现象,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走规模经济道路。随着土地的集中使用,农村产业逐渐实现规模化,从而使土地经营的边际效益大于土地经营的边际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业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同时由于农场生产规模较大,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中可以批量购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建立农场有利于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后,农业生产机构的市场地位就会大大增加。市场话语权得到提升,有利于农业信息的归集和发布,一方面可以依据市场的需求信息来决定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和数量,也可以通过其市场供给的主导性,用供给的手段调节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供求均衡,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同时,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向多方面发展。这样不但本国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有相应的增加,还会带动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这样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增加,就会提升农业生产者的收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农产品也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立“大农场”有利于调节劳动力市场。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多年,但目前我国农村依然维持着小农经济的状态,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没有得到货币的承认和回报,大量农村青壮劳力涌入城市,土地只剩下老、弱、妇、幼来耕种,土地价值不能充分利用,有些土地甚至已出现荒芜的现象。我国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差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城市得到大规模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城市。当城市形成经济增长极时,由于“回波效应”的影响,将其他地区的人口、资本和贸易活动都吸引到城市,使得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了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通过对农场制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农业产业调整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在涉及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方面,都在不同程度的采取避实就虚的态度,缺乏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性触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论,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对“大农场”建立的方向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将给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带来一个新的方向和突破。

五、结论

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现状,要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避免“谷贱伤农”事件的发生,就必需做出适当的农村产业调整。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大力发展农业之路。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富裕,这样就会给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极大的难度。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现存的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已经暴露出其弊端。上海市曾对郊区的4 015名农户进行调查,38%农户愿意在保留良田的前提下,转让责任田,7.3%的农户愿意放弃责任田,1.7%的农户愿意扩大承包面积,成为专业户。在这种趋势下,要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就要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深入研究,为我国农村产业调整寻找新的出路。

目前,我国在农村农场制度的政策上仍处于真空状态,要想实现农场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和财政政策的扶植和引导。只有在制度上许可了“大农场”的建立,才能实现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在总量与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在兼顾农民和普通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我国粮食储备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汉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对策[J].经济问题,2002,(11).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津.中国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李尚红.对构建我国民营农场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6,(1).

[5]朱博文.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05,(2).

[6]Adams.Filling the Deposit Gap in Microfinance[J].The Best Practices in Saving Mobilization Conference,Washington,DC,2002,(1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简单粗放型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经济。我国经历了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到产业结构丰富化再到产业结构深化三个重要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农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农业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回望历史,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哪些变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职业教育有哪些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它又该如何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1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结合形式。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而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

农村产业结构特征:单一的产业结构。这个时期,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增长缓慢,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包括农林渔牧等各个产业,而农业又是经济的重心,1952年,农业占总产值的85.9%(凡勇昆,邬志辉2015),农业在各行业中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统一管理,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农村很少,商品经济受到压制,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发展缓慢。

1.2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0年

这一时期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改革开放,政府已经感受到农村的管理体制压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农村前进的步伐。所以开始对农村产业进行改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最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不仅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规模经营的长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在这个时期里,农村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等在内的多元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8-199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8-1990.

由表1,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由92.9%下降为81.6%,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许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建设中去,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然很大(凡勇昆,邬志辉2015)。

1.3 1990年至今

此时为产业结构深化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正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产生了重大影响。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农村产业化成了此期间产业结构重要的特征。虽然农村产业化发展并不成熟,但它却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进一步说明了农村产业结构进入深化阶段。

2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再到深化,由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都需要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新的人才、新的劳动力,这对落后单一的教育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1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

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尤其是工业、服务业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作出相应的改革。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职业教育如果不进行改革,将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结构不适应专业需求,许多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将被社会淘汰,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多元化。改革农学、林果、畜牧、兽医等传统农业,加设制造业、建筑业、供应业、运输业、旅游业、信息技术等二、三产业专业。农村职业教育应做到百花齐放,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

2.2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产业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也要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上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3 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3.1 部分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吸引力不足

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是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就业,但一些职校的教育质量却令人失望和担忧,有些学生毕业后并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很难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校没有抱太大希望,从而职校吸引不了足够多的学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二、三产业迅速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一些职校的专业设置僵化,对市场的需求并不敏感,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导致技术型人才紧缺。

并且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安排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紧缺,教师自身的工作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缺乏,学校安排职校教师再学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单一,素质培训较少,只要求学历达标,实际的工作能力缺乏,这些都会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2 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但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却难以保障,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财政收入,并且我国二元化结构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同一地区,同属高中阶段,政府对普通高中的关注度,远大于对职校的关注度,财政投入也因此难以保障(于伟,张力跃,李伯玲2006)。

3.3 人们对农村职业学校存在偏见,积极性不高

许多家长认为只有上高中才有机会进入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对农村职校的认可度比较低,大部分家长宁可多花钱,也不会让孩子选择职校。即使选择了职校,也是无奈之举。研究者王一涛在2014年对浙江省部分初中生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选择高中就读的学生占总样本的69.3%,而选择职校的学生占25%,短期培训的学生占1.1%,待业或求职的学生占4.6%。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普通高中,职校的吸引力不足,这也会影响职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4 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

基础条件是硬件,如果基础条件不足,教育就很难发展。周凤华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上提供了一组数据,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生均占地面积29.54平方米,占普通高中生的74.37%,生均图书19.57册,占普通高中生的59.67%,生均教师面积2.76平方米,占普通高中生的60.43%,生均图书馆面积0.4平方米,占普通高中生的62.27%(唐梅芝2016)。由此可见,职校的基础投入远远少于普高的基础投入。另外,农村职业教师严重缺乏,进修再学习的机会少,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都会选择留在城市选择更好的工作,农村处于劣势地位,农村职业教育同样也处于劣势地位。

3.5 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缺乏

目前,国家为了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仅颁布几部法律,1993年通过了《农村技术推广法》,1996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等,国家出台的这几部法律具有引导、教育、示范作用,但却没有对农村职业教育作出具体的规定,规范性、针对性缺乏,有关部门没有合理协调,影响了管理秩序(景琴玲2012)。

4 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建议

4.1 转变民众的教育观念,让民众对农村职业教育重拾信心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职校的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职校的功能、意义。职校也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设置与当地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民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

4.2 压缩传统农业专业,增设现代化农业专业

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去,所以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满足不了许多劳动力的需求,他们需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投入到现代化的发展中去。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变革,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4.3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改变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农业职业教育的经费来自财政性教育经费,并且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办学经费相差较大,经费投入不足也就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水平较低,尤其是落后地区。为了经济发展更应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改变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改变办学主体的单一化局面,通过多种途径,吸引社会融资、民间资本(唐智彬,石伟平2012)。

4.4 注重培养实践经验,走校企联合之路

一直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由政府或教育部门主办,缺少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学生实践实习的场所较少,所以许多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不能做到“适销对路”。而走校企联合之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场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科研水平的提高。

4.5 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技术培训也要注重素质培训

我国的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而农村人口中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人并不多,农村劳动力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低,这就影响了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训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思想观念、法律意识、文明素养、心理素质等,使他们更具市场观念和竞争、服务意识,帮助他们改变一些落后的行为习惯,心理更成熟,帮助他们更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5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迁,以适应时代的需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只有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开设多元化的专业课程,以适应劳动力的需要,农村职业学校也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增强师资力量,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总之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村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凡勇昆,邬志辉.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特征、调整思路及其对教育布局调整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21-25.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汇编1949-2004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8):32-34..

[3]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4):116-124.

[4]唐梅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未来[J].成人教育,2016(2):84-86.

[5]景琴玲,贾金荣.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4):54-59.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5

一、实行学生“寄宿制”历史原因及现状分析

农业产业园区小学分布点过多过散,办学效益低,学生生源不足,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从而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重视,提出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构想。撤并村组把原来靠近学校,就近读书的固有模式打破。仅中心小学就先后撤并了永华、夹堆、套稍、徐李、东坝等学校。最远的学生达八公里,大部分在3~4公里之间,每天接送给许多家庭带来不便。许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老人照看孩子。他们迫切需要学校做好义务教育的同时,能够尽快解决孩子的食宿问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出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上述因素引起的农村小学教育中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更多的农村儿童能够更加集中和便利地接受教育。另外农村寄宿制更直接地体现出一种和谐社会的关怀精神,它在让更多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方便地接受教育的同时,更为农村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情感关怀的港湾。加之布局调整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硬件投入的增加为小学生“寄宿制”带来必要的保证。

二、强调以校为家,实行住宿管理

由于学生年龄小,在生活方面给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的同时,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多寄宿生在校期间思念家人却无法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寄宿后感觉内心孤独、寂寞。在所调查的寄宿生中,58.7%的学生在心情不好时会告诉朋友……15.5%的学生选择告诉老师,最后是告诉父母。寄宿制学校采封闭式管理,平时和父母见面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得到的直接亲情也较少,这些内在情感的缺乏,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行为的反应,如焦虑易怒、顶撞他人、不服管教,行为孤僻等等;没有了亲情的保护,弱小的孩子们会失去安全感,特别是那些比较孤僻和内向的小孩,这样将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在学校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束,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性,回到家后自然会在心理上疏远父母,造成可怕的亲情危机。所以,老师要细心的呵护他们,耐心的聆听他们的心声,从心底去关心他们,视他们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充当好老师父母的角色。

三、强化学校后勤服务,是“寄宿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1.制度建设是规范后勤管理十分重要的建设。制度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它告诉人们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它能够使职工的行为符合发展需要的轨道。如在学校后勤管理上坚持校园“巡视制”、后勤服务“回访制”,后勤人员常深入实际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热情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坚持每周到年级走走,主动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主动了解老师的心声,听取老师的意见,做到上传下达,不流于形式。

2.优化后勤人力资源配置,建立高素质的后勤队伍。人是最活跃、最重要,也是增量系数最不可估量的资源,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急需的是既具备经营、管理才能又熟悉教育规律和师生需求的人才。

首先后勤管理要建立全员终身教育制。把全员培训纳入后勤总体发展规划中,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实行全员培训是人力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部门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能全面提高后勤人员良好的文化、业务素质。

其次,努力培养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优质服务是后勤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后勤从事的虽然是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和为学校教学、师生生活、校园环境等服务性工作,却一直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们非常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后勤工作服务的是广大师生,保障的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它关系的是师生的情绪,保障的是学校的稳定。因此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优质服务,是后勤工作取得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理解支持的必要条件。

3.不断强化后勤服务措施。学校后勤由其特殊性,在食堂设备与环境卫生、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与监督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定岗、定人、定责,确保人人有责,事事有人负责。

四、针对小学生实行“寄宿制”的几点建议

小学生实行估计素质,是农业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新生事物。我通过调查了解对学生“寄宿制”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硬件投入。虽然学校竭尽全力解决住宿生的住宿与吃饭问题,但由于布局调整力度大,学校除了满足学生教学用房外,尚缺少财力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和食堂数量,学校容纳不下给更多的学生,出现了部分学生寄宿校外农家。这样不利于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的安全,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学校的硬件投入,同时提高容纳能力。

注意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办学。农村小学寄宿制是个新生事物,学校要有一定的适应和摸索过程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食宿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一些后勤保障还跟不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6

此次调整的背景:在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 在问题导向的顺势而为。《意见》为农业结构调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强调:推进我国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以科技为引领, 以法治为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3]。然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庞大体系, 涉及我国广大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以楚雄市为例, 通过调研提出如下思考。

1 发展现状

楚雄市是一个集民族、山区、半山区为主的农业县, 山区、半山区的土地资源占全部土地资源的95%, 而坝区仅占4.8%, 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是烟草和粮食。2013 年末全市总耕地面积2.39 万hm2, 其中水田1.18 万hm2、旱地1.21 万hm2, 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3.88 万hm2, 实现产量20 万t , 种植烤烟8 713.33 hm2, 收购烟叶1.69 万t, 实现产值4.4 亿元,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7.6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 108 元。近年来随着发展现代农业和高原特色农业, 政府部门逐年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增加了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面积, 突出特色种植和规模种植, 种植结构得到优化, 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69∶31,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由自给型向市场型、分散型向规模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 涉及面广人多,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步到位, 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农民不富、农业不强、农村落后还是楚雄市的市情。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是弱势产业, 是受气候环境影响特别大的产业。楚雄市属于典型的滇中干旱区之一, 水利化程度仅为65.6%, 缺乏骨干水利工程。加之山区面积大, 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2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动力支撑

近年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而涉农产品, 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电等价格升高, 农业比较效益降低。虽然楚雄市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 108 元, 接近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896 元, 但由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人均纯收入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 在一些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仅为1 000 元左右, 仅能解决温饱问题, 很难有积累。

2.3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文化教育目标的偏移, 使不少农村群众在教育上不愿投资或很少投资。在农村, 对教育最普遍的认识是孩子学习的目标是以后脱离农村, 但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 这导致了当下农村读书无用论盛行[4]。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 许多农村中的适龄儿童辍学在家或外出务工, 导致产生了一批新的文盲或半文盲。加之由于从事农业收入低, 近几年农村出现了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热潮, 据统计:2013年全国有农民工2.7 亿人,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45%。随之而来的是农村中呈现的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留守农村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新一代农民文化程度普遍降低, 其整体适应现代社会能力低下,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即使其有发展经济的想法, 也由于文化和技术的缺乏而很难成功, 甚至有些会亏本, 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经济状况更加陷入困境, 由意识贫困和思想贫困导致经济贫困。

2.4 农村社会化服务业落后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2014 年11 月20 日,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公布, 该《意见》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村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小、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政府支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意见》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吸引了一些承包大户和工商企业的资本流入农村, 随之出现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一些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节约化的道路,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以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扼住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向大市场经济迈进的路子,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5]。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

基层政府要做好适时引导和服务工作, 使地方的农村产业结构及时得以调整,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质的飞跃。农民是农业的主体, 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由于受经济基础、市场意识、生产信息、生产习惯等因素的制约, 他们不会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或者说即使能主动调整, 调整的过程也会很漫长;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 制定本部门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准确、及时地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化的农业产业化调整。避免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盲目性, 使之少走弯路。

3.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近日楚雄州州委常委副州长任锦云同志在全州扶贫攻坚大会上讲到:制约楚雄经济发展的瓶颈可以概括为“两少两多”, 即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 加之经济结构不合理, 发展体制不完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基础条件差, 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 多种致贫因素混杂,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基本的州情, 这也符合楚雄市的市情。水利、交通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是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瓶颈。水资源的匮乏和交通不便, 导致一些大产业、大项目无法落户, 农民种植产业选择的空间有限, 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阻。政府只有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发展。

在加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投入方面, 仅靠当地的财政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 要充分利用云南的桥头堡建设机遇, 争取国家开发项目, 争取国家财政投资。政府要理清思路, 发掘本地区域优势, 制定出发展规划, 并广泛宣传, 以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争取得到国家开发投资。

3.3 强化招商引资, 扶持龙头企业

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营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投资环境, 以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农业企业的发展中来。2009 年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开始启动, 楚雄州被列入滇中城市经济圈, 楚雄市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投资优势,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将为楚雄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政府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制定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 对于有愿望来楚雄市投资的龙头企业政府应该在资金、技术、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以最大的政策扶持, 只有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才能更好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3.4 发挥资源优势, 选准培养主导产业

依据区域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 选择市场前景好、质量效益高、投入风险小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开发项目。2015 年州委州政府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提出:要因地制宜加快特色产业扶持发展, 实现“县 (市) 有骨干产业、乡 (镇) 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发展思路。按照“山头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铺毯子”的发展思路, 在高山区种植核桃、花椒、魔芋、野生菜、林果;山腰一带围绕公路安居, 解决就市、就路、就业、就学、就医问题;山脚大力发展热带水果、蔬菜、粮烟等作物。围绕州委的发展思路楚雄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烟叶、核桃、魔芋、优质米、疏菜、畜禽养殖为主的产业体系;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5户, 登记注册各内农民专业合作社261 个, 获“三农”认证农产品达44 个。这些政策的实施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合理化的道路。从长远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得到快速、持速的发展, 主要的驱动力要靠主导产业的支撑。主导产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充分发挥地方人、财、物的作用, 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要在培育主导产业上出台一些相关扶持政策, 培养发展一批优势产业, 带动农村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

3.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2008 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为78.1%, 严重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 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还要在市场意识方面做好工作, 积极引导农民结合自身条件, 适时把握时机, 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政府还要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鼓励有技术的专业人员投入到农村建设中。

近几年, 各级政府一直通过各种媒体及媒介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例如农家书屋、阳光农民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广大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特别是楚雄市在扶贫攻坚计划中实施的“雨露计划”, 对贫困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 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的职业技能培训, 确保贫困户平均每户至少有1 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 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 项实用技能, 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民素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长抓不懈, 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管和调研, 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 将好工程、好项目彻底贯彻执行下去, 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3.6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业、农业科技服务业、农村信息服务业、农业保险服务业等, 它是连接农业与市场的纽带和桥梁。解决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畅通、农业保障等涉农的重大问题, 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

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设农村服务体系, 建立农村服务体系自身发展的机制, 用市场机制吸引带动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不仅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服务, 也要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其他产业通过社会化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通过服务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得以发展, 同时也使农村服务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提供服务而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要充分利用农业及涉农产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使其很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这些科技管理人员转变职能、转变观念, 建立服务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 投身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线。

参考文献

[1]杨维才.对楚雄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 2015 (7) :9-11.

[2]邬震坤, 李思经.我国农村知识服务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2) :12-15.

[3]熊健益, 肖洪安, 漆雁斌.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J].农村经济, 2003 (1) :31-33.

[4]董金友.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6) :117-120.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7

一、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比重仍旧较大,且内部结构协调度不高

1. 通过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第一

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比重数值依旧很大,仍旧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全年纯收入来看,2009年从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04%,农业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农民增收仍受到限制。

2. 内部结构不合理。

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较小:2000年以前的黑龙江省的种植业结构是粮饲不分的,这样的种植结构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但是从2002年开始,黑龙江省开始种植饲料作物,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4.9万公顷到2004年的29.9万公顷,可是从2005年开始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开始下降,从22.6万公顷下降到2009年的10.3万公顷,相对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13.3万公顷来讲,是微不足道的,饲料播种面积小,使得畜牧业、水产业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农业资源的非经济利用,人为的给粮食供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压力。

经济作物比重小。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仍旧较大,并出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00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5.2万公顷,到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上涨到1313.3万公顷,比重也从2000年的84.17%上涨到2009年的94.68%,而2009年经济作物的比重仅占5.32%。

单一的粮食结构没有改变:粮食作物中谷物仍以玉米为主,2009年玉米播种面积485.4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6.96%,豆类中仍以大豆为主,2009年的大豆的播种面积是486.3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7.02%,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使得比较经济效益难以发挥,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

3. 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差,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2545.5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4353.0万吨,年均增长212.66万吨,但是品质差,缺少高质产品和拳头产品。农产品品质差,导致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造成积压,不仅给政府带来负担,也给农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特种作物的种植,技术低,产量不高例如2007年178公顷的枸杞,年产量才248吨,2009年的86公顷的龙胆草年产量仅是72吨。

4. 畜牧业总体水平不高。

从2000年开始,黑龙江省的畜牧业产值跌宕起伏,但是总体还是上升的,2009年畜牧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8.65%,畜牧业养殖没有形成规模化,还是分散经营,饲养习惯还很落后。同时,畜牧业原字号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二)农村工业发展缓慢

1. 企业管理方法落后,思想落后。

近几年,虽然,农村工业得到发展,但是无论企业的规模大还是小,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都是“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思想保守,狭隘,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够及时作出反应,适时的调整管理战略。

2. 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落后。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黑龙江省农村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2007年仅为32个,虽然到2009年企业数量增加到46个,但是农村规模大企业数量还是较少,46个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数才为8675人,平均每个企业从业人员188个,这种布局,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乡镇企业大多数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同时一些大型企业没有配备完善的排污装置和系统,利用工业废渣的能力比较差,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3. 企业外部服务机制缺失。

乡镇企业外部,各种与之相匹配的服务机构和机制严重缺失。在投资领域,适合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投资机制机构和投资担保机制机构,也严重缺失。造成乡镇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黑龙江省农村第三产业,即信息运输,交通运输,邮政等基础设施不完善,2008年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才689个,2009年有限电视入户率34.2%,农村文化生活、卫生事业水平低,新兴产业像金融、信息、保险等产业却不能够很好的为农村一二产业服务,使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牵制,同时业严重制约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缓,导致第三产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使得第一产业中,仍然大量滞留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加。

二、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一)稳定发展农业,调整内部结构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把单一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相结合的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增加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消费结构也改变,转向肉、蛋、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以及水果、细加工食品等,粮食的消费量下降,肉、蛋、奶等粮食的消费量上升。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向导,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牧业共同发展的战略,把原来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济。调整畜牧业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将产业链延伸到第二,第三产业。同时提高林业、牧业、渔业的在农业中的比重。

(二)提高农产品品质

首先,要提高认识,调整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改变一味追求产量而忽略品质的观念,农业发展要实现增产和增质并重,要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目标。

其次,建立培育高质农产品的技术体系。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要想发展无公害纯绿色产品是离不开技术支持的,只有技术进步,农产品的高产和高质才能够并存。具体来讲:第一是加强高质产品的培育、引进和改良。第二是建立农业技术行业标准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标准监督,推动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高质。

再次,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可以消除生产者和消费者认识上的差异,对农产的高质认识上达成共识,同时,应废除有关收购部门的自检制度,采取第三方检验制度来对农产品整体进行集中质量检测。

(三)加快发展工业

坚持“抓大活小、择强扶优、典型开发、效益突出”的发展思路,选择优势产业和壮大骨干企业,全面推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为指导,突出新产业、新增长、新技术三个重点,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结合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情况,有针对性的引进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使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形成订单农业,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农民盲目种植的现状,在种植和养殖方面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

(四)发展服务业,完善农村服务体系

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全面适应农村第一,二产业需要为发展目标,以最大限度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要改造传统服务业,建设流通网络和设施。

建设流通信息网络,具体措施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个地区,若干个龙头企业带头,建立一个经济信息收集中心,在全国的销售站点,建立信息收集站,进行信息收集、过滤、分析,做出科学判断,从而指导农民生产、销售。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内部经济信息网络和民间信息网络建设要同步进行,同时,民间信息网络建设要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的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好的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要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

建设流通设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增强运营功能设施;三是要增加相应的加工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专业化市场。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发展农村信息、金融、旅游服务等行业,从而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在农村不仅要发展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而且还要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邮政运输业。

农村服务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农业服务组织的建立健全,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就是要完善农村流通和科学教育体系;完善农村资金管理和法律体系等,规范政府的服务行为。农村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中,有农业服务组织、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农村集体服务组织等形式,其中,农业服务组织是政府办的,同时也是农村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五)科技创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不断研究培育、推广一批优良的品种。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信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推广高产高效技术,选准项目,引进高科技人才,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优效的产品,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实行农科教结合,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做好农民实际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增加农民科技知识的储备,同时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研究的关注程度,增加科技研究的资金,确保农业科技研究的继续进行。

(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完善政策

由于市场在调节上存在局限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就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任务,制定指导性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和农村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做好农产品生产、价格、销售等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向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在贷款上进行扶持,实行利率优惠政策,税收上实行低税率。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9(7):30-44

[2]陈杰,罗丹.中国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石子领.沈阳市东陵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1):40-4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8

一、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

赣南乡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2006年该区生产总值 (GDP) 582.34亿元,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34.84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26.8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20.67亿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2%、38.9%和37.9%。[1]乡村产业基本还是以简单再生产时代的单一种植业为主, 产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结构转变的任务艰巨, 压力过大。

(二) 乡村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赣南乡村地处江南丘陵地区, 地形条件决定了该区农业只能选择传统的“牛拉犁”耕作方式, 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加之该区交通运输不便利, 信息交流不畅通, 乡村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很难在这里发展, 从而导致乡村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 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调整的速度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 乡村产业与自然环境及资源结构不相适应, 产业优势发挥不够。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是形成乡村工业和产品生产的重要条件, 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根据区域内自然环境结构的特点, 合理安排乡村内部各产业布局。赣南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 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脐橙种植, 但当前赣南乡村产业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 没有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

(四) 支柱产业与现有乡村产业尚未形成产业联动。

支柱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 同时又与新兴产业的部门间有相互需求及相互诱导和渗透的作用。当前赣州市已形成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及果品加工、现代轻纺、机电制造 (主要是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制造) 、新型建材、生物及中药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 这些支柱产业中除食品及果品加工业可与农村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外, 其余产业很难与乡村产业形成横向或纵向关联。

二、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一)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区域产业政策缺乏指导性。

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是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核心和关键。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 部分地区政府未从本地实际出发, 着眼全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订各地区域产业政策, 未能在市场调控失灵中实行宏观调控, 从而导致区域产业政策脱离实际、重复建设、分工不合理, 缺乏现实指导意义, 如脐橙产业在赣南地区出现“遍地丘陵、不见高山”现象, 优势产业不明显, 产业规模和品牌难于形成。

(二)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公共物品和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 赣南乡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但相对发达地区乡村而言, 现有经济总量较小, 农民人均收入较低,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赣南乡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忽视了对乡村地区的公共物品 (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 和发展资金的投入, 势必影响乡村支柱产业及旅游、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培植和扶持力度, 进而阻碍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 区域分工与合作不合理, 难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赣南乡村区域资源丰富, 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便宜, 运输成本低, 具有很强的产业转移优势, 但该区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从区域内部来看, 城乡产业的二元化结构明显, 产业关联度不大, 优势互补性不强, 中心城市或城镇淘汰的产业很难在乡村顺利转移。从区域外部来看, 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分工和合作不够, 没有形成优势互补产业, 难于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不能与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

(四) 乡村劳动力素质低, 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 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赣南乡村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该区常住人口中, 具有高中、大学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而具有初中、小学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见表1) 。低学历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乡村, 因而在乡村中人口素质偏低。而低素质人口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低, 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 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对较高文化程度的需要。因此, 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中, 这些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非常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江西省统计局《2005年江西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赣州市统计局《2005年赣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三、新农村建设中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 如果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 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2]当前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针对赣南地区的乡村产业结构特点, 提出以下几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一) 政府应加强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宏观调控力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超前意识, 既强调发挥资源优势, 又强调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 坚持面向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合理安排各产业的生产规模。[3]同时, 政府还应兼顾政策导向作用, 合理保护粮食安全、出台相关的农业投资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 以弥补市场导向的不足。如在选择产业过程中, 部分政府受市场导向的影响, 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于不顾, 将农业用地违规转变为商业或建筑用地, 大大地削弱了第一产业的用地面积, 严重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 此时上级政府就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用政策手段制止这种现象发生。

(二) 发挥比较优势, 因地制宜选择乡村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实事求是,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4]如南康发展服装、家俱加工产业;兴国发展灰鹅、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信丰发展脐橙产业;崇义发展林业和木材加工产业等。

(三) 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科技创新是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的主要推力。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 把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实现农业现代化, 如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高科技含量。同时,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 就应以农品加工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 以产品基地为依托, 以产品创新研发与推广为推力,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赣南果业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 加大第二、三产业的培植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当前, 赣南乡村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才刚刚起步, 布局还不够合理, 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 要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要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布局各地的工业园区, 并形成产业链条, 逐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同时, 要充分挖掘赣南特有的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等旅游资源特色,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从而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 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形成产业发展联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培育新产业, 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是实现乡村产业结构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赣县在发展生态经济中采用“山上抓脐橙、田里种烟叶、库区发展立体养殖、郊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花卉苗木业”的发展模式、会昌县采用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 这些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不仅提高了乡村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产业联动, 还为承接区域内外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可谓一举多得。

(六) 加强乡村技能教育和培训, 注重劳动力素质的培养。新农村需要新产业支撑, 新产业呼唤新农民涌现。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新农民。要紧紧围绕五年培训200万农民的目标, 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的培训,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 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 如“政府出钱买单、农民免费学技”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另外, 还可通过建立烟叶、蔬菜、水产、瓜果等农业技能培训基地和电子、模具制造、汽车驾驶与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各种技能教育和培训, 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性转移做准备。

四、结语

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 找出制约因素, 综合考虑,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调整思路:既要注重第一产业的现代化, 又要大力培植有发展潜力的第二、三产业;既要考虑产业的经济效益, 又要考虑产业的生态效益, 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赣州市统计局.赣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赣州统计信息网 (http://www.gztj.gov.cn/) .2007-4-17

[2].刘申辉.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3月上旬刊) :179~180

[3].沈春明.对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商业研究, 2006, 1:199~20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9

1 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1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

赣南乡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06年该区生产总值(GDP) 582.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6.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0.67亿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2%、38.9%和37.9%。[1]乡村产业基本还是以简单再生产时代的单一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结构转变的任务艰巨,压力过大。

1.2 乡村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赣南乡村地处江南丘陵地区,地形条件决定了该区农业只能选择传统的“牛拉犁”耕作方式,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加之该区交通运输不便利,信息交流不畅通,乡村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很难在这里发展,从而导致乡村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调整的速度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制约。

1.3 乡村产业与自然环境及资源结构不相适应,产业优势发挥不够。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是形成乡村工业和产品生产的重要条件,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根据区域内自然环境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乡村内部各产业布局。赣南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脐橙种植,但当前赣南乡村产业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没有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

1.4 支柱产业与现有乡村产业尚未形成产业联动。

支柱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同时又与新兴产业的部门间有相互需求及相互诱导和渗透的作用。当前赣州市已形成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及果品加工、现代轻纺、机电制造 (主要是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制造) 、新型建材、生物及中药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中除食品及果品加工业可与农村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外,其余产业很难与乡村产业形成横向或纵向关联。

2 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2.1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区域产业政策缺乏指导性。

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是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核心和关键。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地区政府未从本地实际出发,着眼全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订各地区域产业政策,未能在市场调控失灵中实行宏观调控,从而导致区域产业政策脱离实际、重复建设、分工不合理,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如脐橙产业在赣南地区出现“遍地丘陵、不见高山”现象,优势产业不明显,产业规模和品牌难于形成。

2.2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公共物品和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赣南乡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相对发达地区乡村而言,现有经济总量较小,农民人均收入较低,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赣南乡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忽视了对乡村地区的公共物品(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和发展资金的投入,势必影响乡村支柱产业及旅游、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培植和扶持力度,进而阻碍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区域分工与合作不合理,难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赣南乡村区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便宜,运输成本低,具有很强的产业转移优势,但该区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从区域内部来看,城乡产业的二元化结构明显,产业关联度不大,优势互补性不强,中心城市或城镇淘汰的产业很难在乡村顺利转移。从区域外部来看,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分工和合作不够,没有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难于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不能与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

2.4 乡村劳动力素质低,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赣南乡村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该区常住人口中,具有高中、大学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具有初中、小学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低学历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乡村,因而在乡村中人口素质偏低。而低素质人口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缺乏市场经济观念,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对较高文化程度的需要。因此,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中,这些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非常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江西省统计局《2005年江西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赣州市统计局《2005年赣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3 新农村建设中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如果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2]当前赣南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针对赣南地区的乡村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以下几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3.1 政府应加强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宏观调控力度。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超前意识, 既强调发挥资源优势, 又强调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 坚持面向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合理安排各产业的生产规模。[3]同时,政府还应兼顾政策导向作用,合理保护粮食安全、出台相关的农业投资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以弥补市场导向的不足。如在选择产业过程中,部分政府受市场导向的影响,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于不顾,将农业用地违规转变为商业或建筑用地,大大地削弱了第一产业的用地面积,严重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此时上级政府就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用政策手段制止这种现象发生。

3.2 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乡村主导产业。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原则,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4]如南康发展服装、家俱加工产业;兴国发展灰鹅、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信丰发展脐橙产业;崇义发展林业和木材加工产业等。

3.3 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是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的主要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 把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高科技含量。同时,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就应以农品加工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产品基地为依托,以产品创新研发与推广为推力,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赣南果业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4 加大第二、三产业的培植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当前,赣南乡村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才刚刚起步,布局还不够合理,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要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布局各地的工业园区,并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要充分挖掘赣南特有的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等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

3.5 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联动。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培育新产业,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结构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赣县在发展生态经济中采用“山上抓脐橙、田里种烟叶、库区发展立体养殖、郊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花卉苗木业”的发展模式、会昌县采用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乡村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联动,还为承接区域内外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可谓一举多得。

3.6 加强乡村技能教育和培训,注重劳动力素质的培养。

新农村需要新产业支撑,新产业呼唤新农民涌现。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新农民。要紧紧围绕五年培训200万农民的目标,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的培训,以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如“政府出钱买单、农民免费学技”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另外,还可通过建立烟叶、蔬菜、水产、瓜果等农业技能培训基地和电子、模具制造、汽车驾驶与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各种技能教育和培训,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性转移做准备。

4 结语

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因素,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调整思路:既要注重第一产业的现代化,又要大力培植有发展潜力的第二、三产业;既要考虑产业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产业的生态效益,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赣州市统计局.赣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赣州统计信息网 (http://www.gztj.gov.cn/) , 2007417.

[2]刘申辉.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3月上旬刊) :179180.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摘 要:在全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潮下,垦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垦区的实际情况,强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垦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垦区经济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其路径选择:陶汰落后产能;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内涵;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12-02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2008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有自主创新性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2]。该定义充分体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代要求。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结合各方观点,借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核心,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第一、第二产业持续增长,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发展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突出自主创新,突出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联动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提升区域内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垦区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垦区是在国营农场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经济体。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垦区已经形成了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垦区构建产业体系推进“十二五”工业化进程动员大会上,总局党委适时提出了构建垦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战略,全力促进垦区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垦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GDP)1143.4亿元,比上年增加227亿元,增长20.6%,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四年增速均在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363元,增长18.6%,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513美元,比上年增加1921美元。①(见图1)

但总体上看,垦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结构为48.4:26.3:25.3,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降到50%以下。(见图2)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垦区第三产业比重在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第二,各次产业内部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农业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农业推广体系没有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渠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高,没有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利润率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此可见,解决垦区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必须加快构建符合垦区现实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

(一)垦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垦区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垦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第一产业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补充,再到21世纪的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总体看来,第一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但最近十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垦区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不大,随着垦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被弱化。从1980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第一产业在垦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其降幅以21世纪十多年里最为突出。改革开放后,垦区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到1984年达到了39%,之后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小幅下降。垦区的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

1.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进行产业优化与升级,积极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全面推进垦区农产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北大荒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

第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产业,对现有工业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继续加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充分发挥垦区的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垦区经济中的比重。当今社会的特征是服务业成为国家、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垦区必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充分利用垦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出版印刷、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

2.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核心业务突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由农产品初加工向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转换;进一步强化农垦总局的宏观调控,发挥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构建产品诚信体系,维护“北大荒”品牌价值,并促进这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全社会对产品的认知度;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扶持、财税支撑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适度放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按照产品特色、地域特征、资源优势等,构建特色产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辐射区域内更多相关产业聚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3.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多元化投入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专项引导资金为基础,能够保障现代产业体系中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该资金需要设立专门资金管理委员会,目的是能够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监控资金的使用状况。社会资本是多元化投入体系的广泛融资渠道,它是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坚强后盾,通过正确引导,有效招商引资,能够保障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的顺利开展。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的融入,拓展各种资本的多元化发展。尤其要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能够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增加了资金投入的维度,构建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大力发展垦区特色旅游业

垦区按照方位可以分为中部垦区、西部垦区和东部垦区三个部分。由于各个垦区的位置和经济等因素的差异,所以农业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中部垦区集中在哈尔滨周边,相对面积较少,适合开发都市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开展设施和科技农业旅游,发展休闲农业。而西部垦区位于松嫩平原地区,可以针对生态特色,开展绿色创意农业旅游项目,同时根据区域特色,还可以与森林相结合,形成农业森林一体化的旅游共同体。东部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是现代化农业的基地,所以可以开发现代化旅游项目,融智能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农业为一体,全面系统构建现代化农业旅游体系。

四、结论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明显,调整产业结构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问题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全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潮下,垦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垦区的实际情况,强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垦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垦区经济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N].南方日报,2008-07-28.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篇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业生产力效率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人数相对减少, 也就出现了多余的劳动力。

二、理论分析

国内大部分学者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章利用扬州三次产业构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产业结构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分为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除了以上三种的其他行业) 。

第一产业即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稳定经济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都不可以忽略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农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工业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启着主导作用。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还有利于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因为只有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了, 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 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并存, 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各类农村劳动力。所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更加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

三、模型简介及数据说明

(一) 模型简介

本文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对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影响, 具体选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针对所研究的问题设立的模型为:

(二) 数据说明

鉴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主要实证分析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量、第一产业构成、第二产业构成、第三产业构成。数据主要来自1996-2014年的《扬州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 因此本章使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来反映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情况, 也就意味着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提高则发生产业间转移的人数增加。文中历年扬州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 (Y)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 (X1)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X2)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X3) 。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 滞后阶数的确定

首先需要确定方程的最佳滞后阶数, 根据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 通过Eviews7软件的检验, 得出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是1, 因为1阶时通过了五项指标的综合检验。也就是说, 上一期的非农就业比重对今年本期的非农就业比重影响是最大的, 而再前期的数据对本期的影响已经不明显了。

(二) 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常是非平稳的, 而非平稳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回归, 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为消除样本数据的异方差性对数据取对数后进行检验。本文主要通过ADF检验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尽管变量Ln Y、Ln X1、Ln X2、Ln X3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但是经过一阶差分之后, 均已经变为平稳序列, 因此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协整分析。

(三)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 它的应用在于能够发现多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上文的平稳性检验中发现变量Ln Y、Ln X1、Ln X2、Ln X3是非平稳的, 不能直接进行回归, 但是一阶差分之后是平稳的, 表明变量从长期看可能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涉及多变量的问题,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考虑到解释变量X1、X2、X3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防止出现多重共线性将X1剔除。具体检验过程如表2所示:

由表2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表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即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对Ln Y、Ln X2、Ln X3进行回归并加入的二阶自回归AR (1) 、AR (2) 项, 得到估计结果如下:

注: (1) 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量; (2) ***, **, *表示变量在1%, 5%, 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调整后的R2=0.983034, DW=2.39

由于上述变量DW=2.39, 接近2说明随机扰动性不存在相关性。对其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发现它已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稳定, 验证了协整关系是确定的, 并且协整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很好R2达到了0.98。

四、结论

从协整回归方程 (公式2) 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 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则会上升3.52%。扬州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 与第三产业相比其在GDP中所占比重高于第三产业, 并且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的影响程度稍大些。因此对于扬州进一步提高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应该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对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 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则会提高1.91%。扬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对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的作用还没有第二产业大。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在今后的转移中第三产业对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的重要作用。在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 保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为加速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5)

上一篇:PI控制器论文下一篇:联合供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