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精选12篇)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1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 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 “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 “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 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 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为了分析方便, 本文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方式不同, 将政府与市场关系抽象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和完全排斥三种情况。作为一个主权国家, 实施政治统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实体机构———政府, 应处于何种态势,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如何, 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一) 相互替代
政府与市场的相互替代关系是一种“非此即彼”和“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 即选择一定的政府, 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 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一定的市场机制作用。或者说, 选择一定的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 就意味着放弃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在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条件下,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优化组合问题, 除了可采取以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关系来描述以外, 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描述。由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自都有成本和收益, 因而可以根据政府与市场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确定其最优组合的均衡点。如果用政府去替代市场, 目的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但同时将增加政府的成本, 当增加的政府成本等于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时, 则政府与市场处于均衡点, 这个均衡点就是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的有效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 就应该选择和扩大市场机制作用, 直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达到替代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小于节约的交易费用时, 则应当选择和扩大政府职能作用, 直至政府与市场替代边界。就政府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而言, 也可以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均衡关系来进行选择。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可能引起政府成本的增加或减少, 也可能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当某项政策措施带来的政府成本的节约大于其所引起的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 或者该项政策措施所带来的政府成本的增加小于其所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 就应该选择和实施该政策;反之, 就不应该选择和实施该项政策措施。
(二) 相互补充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不是永远处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在许多情况下, 政府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 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关系, 这就是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在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中, 不存在政府一定要排斥市场或者市场一定要排斥政府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经济体来讲,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关系。更严格地讲,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市场互补关系是政府对市场的补充关系, 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就某个具体领域而言,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特征。政府与市场是否是一种互补关系, 可通过政府和市场各自单独发生作用的净收益和它们共同发挥作用的净收益的对比来进行判断。在判断市场对政府的互补关系方面, 可对政府单独作用的净收益与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净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净收益大于政府单独发挥作用的净收益, 市场就成为政府的必要补充。也就是说, 在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 必须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判断政府对市场的互补关系方面, 同样可对市场单独作用的净收益与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净收益进行比较。如果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净收益大于市场单独发挥作用的净收益, 则政府就成为市场的必要补充, 或者说, 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三) 完全排斥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这种完全排斥关系, 是由政府或市场的内在缺陷导致的。政府与市场的完全排斥关系, 就是“有你没我, 有我没你”的关系。也就是说, 政府在某些领域永远做不了或做不好市场所能做或做得好的事情, 此种情况下政府不应该进行干预, 只能通过发挥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比如私人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说, 市场在某些领域永远做不了或做不好政府所能做或做得好的事情, 此种情况下不能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 只能充分发挥和不断完善政府的职能, 比如国防等纯公共产品的生产。那么, 怎样才能确定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是一种完全排斥的关系呢?当政府与市场关系属于完全排斥关系时, 市场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将不随政府作用范围和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同样, 政府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不随市场作用范围和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都有成本和收益, 政府或市场的作用范围和程度可依据其各自成本和收益的对比来进行选择。政府和市场作用各自都有一个有效的作用边界或“度”。如果用边际分析法来考察, 这个“度”就是其各自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均衡点, 即政府或市场作用的有效边界。如果政府或市场的作用偏离这个均衡点, 就不可能使政府或市场发挥最大效率。为此, 就应当对政府或市场的作用范围和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以使政府或市场作用达到最大效用。以政府的作用为例, 政府作用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为均衡点, 如果政府作用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可进一步扩大政府的作用, 直至政府作用达到均衡点;反之, 就应该减少政府的作用, 直至政府作用也达到均衡点。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为完全排斥关系情况下, 尽管其各自的作用不随对方情况而发生变化, 但不能据此认为两者之间就互不相干。实际上, 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比如,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实施是市场不可替代的政府职能, 但政府制定和监督实施政策法规职能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市场作用的效果。如果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比较合理且监督有力, 市场的效率就比较好。反之, 市场的效率就比较低。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失灵及其表现
(一) 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利益最大化倾向, 使产业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并非必然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化身, 本应公正无私地矫治市场失灵, 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 在产业政策决策过程中, 政府机构及其官员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力求使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符合其利益取向, 置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福利目标于不顾。
(二) 行政性 (或经济性) 分权的不彻底, 致使产业政策在贯彻与执行中被扭曲变形
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不考虑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 不考虑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 千方百计扩大基建规模, 盲目发展短期内高盈利的产业, 加剧了重复建设, 造成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 阻碍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致使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具体的执行中被扭曲变形, 进而影响了国家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 信息不完全与政府机构运行效率低下, 导致产业政策决策的失误与滞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信息是在大多数分散的个体行为者之间发生和传递, 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政府要全面掌握和准确分析所有信息非常困难, 而且成本高昂, 产业政策决策失误在所难免。
三、我国政府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从国际经验看, 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发挥干预作用。首先, 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都以不破坏市场调节为前提, 其干预的范围也多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做出必要决策。其次, 政府都十分注重对教育和科研开发的投资和建设, 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第三, 政府在产业政策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 (包括私营企业) 的意见和建议, 以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符合社会各集团的利益, 在实践中便于贯彻和执行。
目前我国各产业之间机构不协调,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农产品加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 传统产业比重大, 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 加工业能力过剩;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中, 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组织结构水平低。针对现存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
(一)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体制改革, 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政府的调控行为必须依法在范围、力度和方式上作双向调整, 在某些方面强化政府调控以纠正调控不足, 在另一些方面弱化政府的调控, 以纠正调控过度。例如, 为保护竞争, 维护市场秩序, 质量规制和打击假冒伪劣而进行的政府行为必须强化。加大力度改革不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 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资融资机制, 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真正实行“非禁即入”市场准入制度, 改审批制为备案制。
(二) 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
“十五”期间, 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政策, 应当有较大的转变和相应的改革, 不仅要提出鼓励或限制的产业和产品目录, 要有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加以配合, 而要重视加强和完善市场调节功能, 使结构调整的政策手段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三) 为了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
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几项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 加快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全国城乡市场, 健全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规则和机制, 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继续消除地区之间的割据状态, 促进资源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和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构建企业破产和职工再就业的系统工程。
四、结语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 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政府在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2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
内政发〔2016〕61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西部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发改价格〔2015〕134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整部分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性政策
(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先进技术标准和我区产业布局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铅、锌)、氯碱化工(烧碱、金属钠)、煤化工(甲醇、二甲醚、烯烃、合成氨)、天然气化工(甲醇、合成氨、液化天然气)、多(单)晶硅及工业硅、生物发酵等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0.01元/千瓦时。
(二)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先进技术标准和我区产业布局的铁合金、电解锰、金属镁、化成箔、石墨(含碳素、电极)、电石以及聚氯乙烯、PVA、1,4-丁二醇等电石下游产品生产临时扶持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0.02元/千瓦时。
(三)蒙西、蒙东执行相同补贴行业范围和标准,补贴资金由自治区财政承担。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部分不予补贴。具体扶持企业名单由自治区实施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领导小组确定。按国家要求已列入自治区淘汰名单的落后产能不在此列。
二、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
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多(单)晶硅、云计算、大数据、蓝宝石、碳纤维、碳化硅系列、石墨电极以及稀土终端应用产品(永磁体、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助剂、稀土发热材料、稀土储热材料、磁制冷材料、稀土颜料、稀土热稳定剂等产品)等行业生产用电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电供热用电列入优先交易范围,风光发电参与,不设限值,同时通过自治区电价调节资金进行补贴(最高不超过0.03元/千瓦时),使目标交易到户电价达到0.26元/千瓦时。
三、新建电解铝项目实施价格联动机制
对于通过产能置换新增电解铝产能,由发电、电网、用户三方通过交易形成电价,以长江电解铝现货价格为基准进行三方价格联动。当铝价11500元/吨时,通过市场交易,发电企业交易电价0.15元/千瓦时,电网公司根据三方合同收取0.1元/千瓦时,形成用户到户电价0.25元/千瓦时。铝价上涨时,三方价格按一定比例上浮。以此为基点,三方签订价格联动合同,相关合同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备案后执行。
四、开展特色工业园区用电试点
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资源能源优势,消化地区富裕装机,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装机容量集中的地区开展特色工业园区电价改革试点。试点园区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园区新增电量需在5亿千瓦时及以上,园区内企业需属于上下游关联产业或产业联盟。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节能环保要求,考虑地区实际,先期试点园区产业主要为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园区成立售电公司进行配售电改革,售电公司应积极参与园区内配电网建设。试点园区内企业生产用电参照本意见第二部分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政策执行。试点园区需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
五、支持公用火电企业与用电企业重组
支持公用火电企业在现行政策下,发挥电力优势,自建用电项目或招商引资发展新产业,新增的用电负荷可直接供电,采取自备模式运行;新增用电企业也可对公用火电企业进行重组(原则上全额控股对方),重组后也可采取自备模式供电。重组电厂的系统备用费收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56号)规定执行。如需异地自备,过网费的收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电力优势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3〕7号)规定执行。
鼓励公用火电企业与存量用电负荷企业相互重组(全额控股对方)。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重组后的火电机组可优先与自身负荷交易,交易价格、电量不受限制。重组的火电机组,扣除自身负荷容量后按比例安排年度发电计划。
本通知自2016年6月1日起执行,视自治区工业经济具体情况确定停止日期或变更有关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内蒙古西部电网部分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字〔2015〕221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执行部分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的通知》(内政字〔2016〕28号)同时废止。
(此件公开发布)
小政府推动大产业 篇3
8月20~21日,以“融入‘一带一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辉煌”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暨“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走进嘉祥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济宁市轻工纺织工业办公室、嘉祥县人民政府主办,嘉祥县手套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员部承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山东省经信委、山东纺织工业协会领导,济宁市委、市政府领导,嘉祥县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国内产业集群代表,行业专家及嘉宾、新疆喀什英吉沙代表团、国内外知名手套企业、采购商、供应商等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
会上,与会代表从政策解读、外贸形势、社会责任等方面,纷纷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献言献策。杨世滨表示,近年来,纺织产业的集群表现突出,针织领域,福建长乐纺织产业集群产值甚至在2013年的时候超过了千亿。可以说,纺织产业近几年呈现的是“小政府、大产业”的特征,小政府更有聚焦力,对产业发展能起到更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各地政府支持下,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得非常迅速。
政府搭台促产业发展
每一次谈到集群的发展,必然出现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既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期盼,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204个纺织产业集群中,针织产业集群有40个,目前集群产值超过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一半的产业集群超过百亿,甚至有的集群超过千亿产值。针织产业取得的成绩,与产业背后的政府推动密不可分。以山东济宁嘉祥、浙江诸暨大唐、浙江桐乡濮院、浙江海宁马桥、江苏常熟古里为例,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域经济下政府支持的产业集群,发展得非常迅速。这些地方政府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针织产业发展,他们出台各项举措,在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些都对针织产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嘉祥县是中国鲁锦之乡,也是全国企业密集度最高、产量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是中国手套名城。现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4家,自主品牌20多个,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营销机构,成为双星、李宁等知名品牌主要加工基地。近年来,为促进手套业发展,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嘉祥县委县政府以手套产业为平台,邀请行业协会、专家指导产业发展,出台多个扶持政策,建立了手套园区,最终形成了具有嘉祥特色的“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双小小的手套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会上,王天凯高度肯定了嘉祥手套在援疆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嘉祥在新疆建设手套项目,用“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真正为当地解决了就业,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非常成功。希望嘉祥能继续深入做得越来越好,进一步为新疆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手套行业发展取得成功。
前不久,记者了解到,浙江诸暨市科技局正在跟西安工程大学联合建设大唐袜业研究院,鼓励袜业企业与大唐袜业研究院开展科技合作,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科技局将给予实际交易支付金额的50%补助,鼓励企业加大袜业创新力度,极大地促进了袜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事实上,诸暨市大唐镇各级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袜业产业发展。去年,大唐镇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了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袜业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袜业智库、电商园、袜博馆等工作已逐步开展建立,袜艺小镇也成为浙江省首批获批的特色小镇,并作为典型案例在新闻联播中重点报道。
一双手套、一双袜子,无一不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实现了产业的大发展。
从发展到升级
今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首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吴义国对《意见》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的情况下,要充分释放产业集群促进创新创业的活力,全面推动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工作有: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开展产业集群评价,完善评价考核和分类指导;推动建立产业集群联盟;以产业集群机制为载体,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王天凯分析了上半年纺织服装行业运行情况,他表示,产业集群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进入“十三五”时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集群发展的支持,为行业转型升级营造好环境。王天凯强调,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在科技、产品、管理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加大集群与集群之间、集群与市场之间以及科研院校之间的融合。同时,要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杨世滨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拼的低成本,30年以后,讲产业升级,拼的是高成本。然而并非是被动地接受高成本,而是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成本,提高门槛,规避无效的竞争对手,使自身处于一个更高的层面中,从而展开竞争,实现产业升级。随着装备智能化以及从业人才素质的提高,纺织行业的就业已经从生存型就业转变为技能型就业,他强调:“成本高主要是人力成本高。努力加高自己成本的话,我们要做什么?首先是抢人,其次是抢人,第三还是抢人,最后是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培养人才,让人才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才能。”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加工制造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主要生产产业。经过35年的发展, 中国加工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 已连续多年雄据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 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 平衡外汇收支, 促进生产技术进步、产业升级, 提高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加工制造业在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中国加工制造方式价值链长期处于低端环节, 产品增值率偏低, 产业链偏短, 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格局难以打破, 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低, 产业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加工制造出口导向型政策造成巨额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频发等等。因此, 加工制造业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学者们普遍关注并且必须研究的问题。
东莞, 作为我国南国大门前沿城市。改革开放之初, 东莞仍是传统农业之县, 自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 东莞充分把握先机, 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历史机遇, 特别是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 通过大量引进外来资金技术, 依靠外向带动发展,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如今的东莞工业化成就显著, 工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
无可置疑, 东莞工业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创造了多方面的发展优势。但是, 在新历史形势下, 中央和广东省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东莞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劳动密集型占多数, 资金、技术密集型较少, 产业层次仍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 附加值很低;产业链条不完善, OEM比重过大, 销售、研发、服务环节薄弱, 明显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形”特点;结构偏向轻型化, 重化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内外资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外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 出口值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以上, 对外依存度过高, 敏感度极强;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 大型民营企业过多集中在酒店、房地产等非制造性领域, 民间资本对制造业的投入相对较少, 拥有自主技术、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 对国内外市场的开发有待加强。三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带来了生产要素的低效消耗。一些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产业和项目未能及时退出, 土地资源消耗过快, 水电供应紧张, 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 环境污染代价过大, 社会治安矛盾突出, 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当前东莞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以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产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种种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东莞发展的后劲, 其根本症结在于以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及其带来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 如何面对经济转型, 如何探索新的思路以加快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关系到东莞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了。东莞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研究东莞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 现实意义
1.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所在。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涵义在于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前者立足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后者立足于工业发展范畴, 但是,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两者内涵统一, 相辅相成, 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实现经济结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抓住了每次发展机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 在粗放型的经济条件下, 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速度与质量不协调、成本与效益不对称所带来的资源利用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严峻、社会管理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也相当突出, 与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因此, 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抓住关键, 把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上。
2.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东莞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 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东莞是一个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 产业规模庞大, 配套优势明显, “东莞制造”名声在外。但从总体上看, 东莞仍处于国际制造业产业分工的中低端, 附加值不高, 国际竞争力不强。东莞的制造业要改变这种局面, 实现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 必须要花大力气, 提高产业层次, 在更高端领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显然, 东莞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 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尤其要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 增强发展后劲和提高效率, 保持可持续发展, 实现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宏伟目标。
3.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东莞妥善面对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 有效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
当前, 东莞经济虽然可以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但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弊病十分突出, 一是经济效益低下。粗略测算, 东莞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要消耗1200亩左右土地, 2000年全市每度电产生的生产总值只有3.34元, 远低于全国6.19元的平均水平。2000年东莞用电量与广州、深圳相差不多, 但地方财政收入却仅是广州的25%、深圳的23%。二是生产要素资源消耗过快。近几年, “土地荒”、“电荒”、“水荒”和“劳工荒”问题日益凸显, 已成为影响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今全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 实际可利用的土地只有40万亩左右, 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土地消耗速度, 十年左右全市的土地资源将消耗殆尽。近年来全市处于全年性、全网性电力紧缺, 工业用电每周实行“停二开五”, 高峰期甚至要求“停三开四”, 长此下去, 对生产、生活将造成较大影响。目前, 全市超过一半的地方镇街出观供水紧张状况, 一日总缺水量达到60万~80万立方米。全市劳工短缺状况明显, 不仅熟练工、技术工短缺, 连普通一线工人都缺口较大, 出现了罕见的招工难问题。三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环境再生和修复的成本高, 这种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经济增长, 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目标显然相背离。此外, 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给社会管理和保持稳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上述种种如果不改变, 势必会增加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削弱发展后劲。为此, 只有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发展, 才能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 保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4.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东莞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新趋势的战略考虑。
产业梯度转移是国际资本由高成本国家和地区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一直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 但时至今日, 这些比较优势正日益减弱, 并凸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 原有的低层次产业正在寻求新出路, 向产业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革命为推动力,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和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向增值环节梯度转移转变等新特点。因此, 要跟上这些新形势,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增强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 加速原有低层次产业向外转移, 强化技术、人才、资本、环境等关键要素的积累, 促进产业向全球生产链条的高层次发展, 以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
5.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东莞应对区域合作与竞争, 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开放的加速推进, 区域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加剧, 东莞原有的一些优势在不同程度地减弱。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上海为龙头的各省市经济快速发展。以苏州为例, 其后发优势逐渐凸现, 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自2003年起苏州的出口总额和增长速度也超越东莞了, 江浙两省的民营经济更是高歌猛进, 增势强劲, 扩张迅速;环渤海包括京津唐地区以及以辽宁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正在崛起, 发展潜力不可低估;珠江三角洲地区, 其他兄弟城市已展开了新一轮的你追我赶势头, 形成了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之势。一些后进的山区市县也迅速打开了局面, 发展势头不容忽视。因此, 在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主体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中, 东莞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继续保持和增强先发优势,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 推动区域深层次合作和资源优势互补, 产业优势互补, 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 理论意义
从目前学术研究的情况来看, 在经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文章有不少, 在我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部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也颇多, 可是, 针对东莞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理论体系还没有完整, 笔者试图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 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知识, 对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层面进行系统性研究, 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 为探索地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创新的贡献。
二、我国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东莞政府的启示
改革开发以后,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理论界纷纷对市场经济各方面模式进行研究, 涌现出丰硕学术成果, 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也日益丰富。
在林毅夫2012年任期届满辞别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职之后, 回归北京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以独到的世界视野分析中国的经济, 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 (1) 可见, 他把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贯穿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始终。他的著作为研究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古典的研究方法, 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见解。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 市场都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 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 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这一升级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资本投资回报相协调。所以, 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 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林毅夫为支持以上理论提供了实证经验, 并为改革的实践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为我们观察研究中国新时期经济提供方向参考。
执教于日本大学商业学院终身教授的李克教授, 他的著作《中国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一书开宗明义的说:“经济需要转型, 产业也需要升级, 这是中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 (2) 他参考了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中国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实际, 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成功实现自我产业升级、深化和拓展的真实案例的分析, 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建议, 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他警醒我国的经济研究人员, 世界承担不了美国式资源耗费型模式发展经济的大经济体, 中国目前处于这种模式, 必须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要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 像日本的资源节约型模式, 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意义。
我国从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就跟踪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出版了《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一书, 本书是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的重点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后完成的研究成果, 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其研究观点提出, 中国产业发展的环境决定我国必须实施以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为重点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等等。 (3)
三、当前东莞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分析
(一) 东莞政府当前确立了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指导,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 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 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 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建立完善工业产业创新体系, 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 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 以新兴支柱产业为支撑, 结构合理, 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格局。注重做强优势产业, 通过改造和提升相结合, 推动传统产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注重提升外向型工业, 通过大力引进核心技术并不断消化吸收, 推动外资工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研发制造为主发展;注重创新发展模式, 通过实施技术兴企和名牌强企战略, 提高质量效益, 推动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注重调整结构, 通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适度发展重化工业, 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由轻型、偏轻型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化发展;注重做大做强民营工业, 通过鼓励民企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合作, 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实施“走出去”战略, 推动工业经济由外资为主向内外资并重发展;注重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通过积极引进和大力培育相结合, 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推动东莞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发展。争取再用5~10年的时间, 使东莞的工业产业层次明显提高,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产业链条明显完善, 实现优化升级。 (4)
(二) 从政府层面作出的研究, 东莞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措施
1. 当前, 东莞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资源整合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而要提高产业集群水平, 做强优势产业, 要靠改造和提升, 也就是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和竞争力, 使传统产业更具发展优势;加快提升东莞现有产业集群的水平, 推动其他优势产业迅速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加大培育、整合和提升力度。要突出重点, 着重抓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品牌建设, 提高产业区域集聚水平, 加快集群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 要围绕电子信息、服装、家具、毛织、五金模具等已有优势产业, 促使其形成大而又强的产业集群;还有, 要围绕制鞋、玩具、印刷、造纸、食品饮料等潜在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 争取用5~10年时间再培育2~3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择优认定一批工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多种途径扩大规模, 创建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 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增加税收、产业分工、技术进步、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挥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 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是东莞提高产业竞争力, 增创产业新优势的关键。
要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以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环节、研发和核心技术为重点, 大力发展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数字通信系统及设备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 支持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 做强电子信息产业。要大力发展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立足自身发展和引进吸收相结合, 既要抓住现有基础和项目, 整合内部资源做大做强, 又要搞好产业招商和项目引资, 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及其研发机构, 聚集一批技术尖端、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人才, 力争催生一批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3. 从东莞产业特点看, 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 应增强产业基础。
要遵循工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 认识到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两个重要特征, 在工业化进程中, 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 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而在重化工业化进程中, 又必然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目前, 东莞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装备制造业是东莞工业化深度推进的重要环节。因此, 要发挥区域优势, 积极融入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布局, 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广深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 要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产品技术, 继续做大做强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大成长性高的支柱产业, 积极培育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两类与东莞产业相配套的以及发展应用前景好的产业, 认定和扶持全市装备制造业20强企业, 形成大企业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上下游专业分工的产业格局。
4. 东莞应该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均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 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东莞粗放型发展已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高昂代价, 要建设生态新城, 换回青山绿水, 绝不能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因此, 当前及今后长时期内, 务必要把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制定有效的措施, 加快限制、转移和淘汰水泥、电镀、漂染以及其他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 及时制止和关闭高污染排放源。与此同时, 还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要加快推进清洁生产, 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工程, 要强化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 发挥市场机制, 引导社会投资, 鼓励发展环保节能产业、产品和技术。
5. 东莞可以大力发展产业支援服务业, 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东莞制造业中间加工环节优势明显, 但研发服务以及销售两头薄弱的劣势也同样突出, 产业支援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制造业升级的软肋。为此, 要加快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会展业、金融、信息、法律、会计、企业策划、资产评估、管理咨询、教育、技术、人才培训等高端服务业, 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实现产业的联动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充分把握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先机,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实现了从农业县向制造业大市迈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引入瞩目。旧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时至今日, 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固有的弊端逐渐显现,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制约到东莞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潜力, 导致社会进步乏力。因此, 加快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加快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关系到东莞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正是出于这个宗旨和目的进行思考, 通过客观描绘东莞工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以东莞地方政府的视角, 对东莞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进行战略思考, 并探索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措施对策。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5
为了促进瑞安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规范对已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改变土地用途或建筑物用途的处置行为,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商贸型向商务型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现就我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在瑞安市中心城区范围(指安阳、玉海、锦湖、东山、上望等5个街道和塘下、莘塍、汀田、飞云等4个镇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已取得工业、交通、仓储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符合瑞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土地使用权人经批准后可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实行产业转型,从事除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住宅项目以外的商业、娱乐、宾馆、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经营活动(以下简称从事“三产”经营活动)。
二、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土地使用权人改变土地用途:
(一)已纳入市政府近期统一组织实施的城市改建区范围;
(二)已列入市政府批准的企业改制或土地收储方案的;
(三)原项目用地审批时已明确规定新建项目应当收回原土地使用权的;
(四)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改变土地、建筑使用功能的。凡改变土地用途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或住宅项目用地的,应由政府依法收储后按城市规划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土地收储办法另行制定。
三、对改变土地用途,利用符合规划要求的原建筑物或对原建筑物进行拆建从事“三产”经营活动的,由土地使用权人(包括相邻地块土地使用权人联合体,下同)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国土资源部门就申请地块改变用途征求规划建设部门意见。规划建设部门根据城市规划、规划实施要求、控制性详规、用地规模和地块外部基础设施配套等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出具规划改变意见书和规划建设用地红线(属拆建项目的,附规划设计条件)。国土资源部门根据规划建设部门意见和相关申报材料,经审查同意后,根据地价评估综合确定应当补缴的差额地价款,并拟订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原土地使用权人与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重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原供地方式为划拨的,按国土资发„2009‟101号文件规定变更为协议出让,并改签出让合同),及时补缴土地出让金差额地价款,并按规定办理有关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对原建筑物拆建的,其申请改变用途的用地扣除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后,净用地面积原则上应不小于5亩。除办理改变土地用途手续外,拆建项目还应按有关基建程序另行申报建设项目行政许可。
在办理改变土地用途手续时,对原地块内需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等用地及规划建设用地红线外的用地,由国土资源部门按规定收回原土地使用权,并在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予以明确。
四、对于已取得工业、交通、仓储等土地使用权,由于新一轮城市规划功能的调整,而无法继续按原项目审批建设的,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经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可根据新一轮规划功能(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住宅项目除外)补缴差额地价款后给予审批建设。若规划条件不允许单独建设的,原已批用地可由土地储备中心作价收储,或不改变土地用途,允许新建不超过二层用于“三产”经营活动的临时建筑,国土资源部门按规划建设部门审批的临时年限收缴差额地价款。
五、补缴的差额地价款,由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评估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等综合确定。必要时国土资源部门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产业等制订相应的指导价并对外公布。
六、对集体土地征收后按政策返还在中心城区的村级“二产”安置留地,因城市改建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可参
照本实施意见,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按照本意见第三条的规定改变土地用途,从事除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住宅项目外的“三产”经营项目。
七、中心城区已经立项的旧村改造拆建范围内、中心城区范围以外乡镇(街道)的工业、交通、仓储用地要求通过改变土地用途,从事“三产”经营活动的,由各有关乡镇(街道)参照本意见提出方案,经规划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经贸等部门审查,“一事一议”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八、对于不改变土地用途,利用原建筑物临时从事“三产”经营活动的,依照《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瑞安市现有建筑物临时改变使用功能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瑞政发„2009‟104号)的规定向规划建设部门提出申请。
九、工商、公安、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应根据建筑物规划许可用途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包括年审手续)和证照。涉及土地用途变更或建筑物临时改变使用功能的,应当告知土地使用权人到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先行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对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市规划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十、各有关部门要参照本实施意见制订相应的“退二进三”实施方案。既要加快城区“退二进三”进程,又要避免“三产”经营项目出现新的“低、小、散”现象。要根据服务业及相关专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改造的重点和方向。鼓
励和引导企业整合土地资源,联合从事上规模的“三产”经营项目,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
十一、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中国芯片产业期待政府有所“为” 篇6
IDM模式下的芯片生产
芯片业一直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在过去很多年,与芯片产品相关的主要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手里,诸如英特尔、德州仪器、索尼等。这些公司囊括了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芯片测试和封装在内的全套工序,业内称之为IDM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当时,在台湾成立了一家称为台积电(TSMC;TAIPEI)的企业,它专门从事IDM模式中的芯片生产与制造这一部分。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正是由于这家企业以及稍后的几家同类企业的崛起,才开始对IDM模式造成真正的冲击。原本从设计到封装的成套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开始分化为芯片设计业(即fabless,意指无厂房设计)、芯片制造业(即Foundry,又称代工)以及芯片测试和封装业。
这种拆分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在IDM模式下,由于芯片生产线往往需要数额庞大的投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上游芯片设计只能依附于建有生产线的大公司。而当芯片代工业兴起之后,处于上游的芯片设计业也逐渐从IDM模式中独立出来,成为不再受制于需要巨大投资的生产线的一个独立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芯片设计业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而中国的芯片设计业起步较晚。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借着芯片产业重新分化的机会。加大了对芯片产业发展的扶持,并在北京、深圳等九个城市设立了芯片产业园,希望借助在国外高科技公司有着丰富经验和技术的留学回国人员。将国内的芯片产业发展起来。
晶宝利(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气候”下诞生的一棵新苗,它由四位留学归国博士创办,其中包括Aegus前C00刘明,Genesis Microchip前CTO董旭,Advanc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ofUTStarcom前CTO于燕斌,LSI Logic中国区前总经理马明。他们在美国硅谷的工作经验超过15年,在电视芯片设计领域的经验超过20年,曾经申请过多项国际专利。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晶宝利正以海外归来的骨干力量为主,组建本土精英团队。这个完整的团队不论从芯片软硬件设计、工艺水平、管理能力上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
“三方互动”模式沸腾中国“芯”
近年来,很多在国外成就斐然的佼佼者回国创业,但是回国以后反而无法将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对于这种“怪”现象。晶宝利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刘明认为,主要原因是创业团队不完整。“一个完整的团队除了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突出,还要有默契的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发挥出最大潜力。”晶宝利的启动资金,和中星微一样,是通过硅谷创业通行的风险投资方式筹集的,通过两轮融资,已经筹备了1000万美元,迥异于以往完全由政府拨款支持的方式。
应该说,晶宝利的创始人是“眼光独到”的。随着全球电视机市场兴起的两次重大革命,给整个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平移.从传统显像管电视到平面电视的更新换代,都激发着电视机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消费市场的扩大就是整机厂商对电视芯片元器件需求的扩大。而几乎所有大的电视整机厂商都在中国,这其中酝酿着无限的市场商机。
“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国未来的两大支柱产业将会是电脑软件和集成电路,中国在这方面上不去的话,我们就永远是给外国人打工。大家都很清楚,现在卖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厂商就赚10-20元人民币。因为中国生产的高清数字电视中所使用的芯片几乎全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更多的利润被外国人赚取了。但是,中国有能力在高清数字电视芯片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透过刘明博士的这番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电视机市场繁荣的背后,国内电视机厂商始终无法摆脱元器件受制于国外芯片厂商的局面。
最新研究显示,作为全球芯片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市场。伴随市场需求的扩张、产业规模的升级、技术水准的提高,中国将出现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强势企业。
在2006年Semicon West召开的半导体厂商峰会上,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公司CEO Mike Splinter称,得益于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未来几年内在技术开发方面会与美国并驾齐驱。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内地具备在2010年發展成为全球半导体生产重镇的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内地的芯片产量年增长率可达42%。远远超过10%的全球平均增长水平。预计2008年后中国内地芯片年产量在达到600万片顶峰之后。发展将趋于平缓。“在3C融合时代,数字多媒体未来的发展一定会给晶宝利提供非常广阔的市场,这将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晶宝利公司董事长刘明博士这样说。
然而,中国芯片产业还缺乏系统的长期的战略规划,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事实上,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就是美国政府战略驱动的结果。中国芯片产业的构建也同样需要以国家战略作为驱动力,以战略驱动研究与开发,统筹解决好人才、技术和资金三大问题,形成企业为主、政府鼓励和社会支持的“三方互动”模式,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迅速崛起。
中国“芯”的产业化出路何在
近几年来,中国芯片制造业研制了多颗“中国芯”,可大量缺芯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海外芯片企业、中国各地政府、半导体行业领袖和民间机构都在努力,以期填补各种市场空缺。他们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都是在推动中国芯片业快速向前发展。但一时间也很难把多年积下的问题全部解决一技术差距、设计能力缺欠、产能不足,以及“中国芯”的产业化难题。能否恰当地化解这些矛盾和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于世界芯片业的又一次变
革中。成为产业重心。
当全球芯片业的版图开始漂移,明日“芯”世界的格局日渐明晰,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已经是各方共同关注,也不能回避的话题。
“在硅谷找一个有五年经验的人非常容易,但是在北京,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就必须挑大梁了,回国以后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公司发展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但是现在很难找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团队的组建。”晶宝利公司董事长刘明博士在谈到公司人才战略时显得有点着急。
目前,我国设有微电子专业的高校只有十多所。每年的毕业生只有几百人。芯片领域的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才大多从海外引进。由于我国芯片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富有经验的中高层工程技术人才、设计人才及企业管理运营人才缺口很大。作为全球第三大芯片市场,中国占了20%的市场份额,而且产业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在全球首屈一指。据专家预测,到2008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到那时,我国芯片产业对专业设计、制造、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达25-30万人。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瓶颈。
据2006年3月21日华强电子世界网预测。2010年,中国IC产业市场规模达950亿美元。但中国IC产值仅145亿美元,产值只占全球5%。自给率也只有15%。
“中国芯片产业要获得良性发展,全球的产业环境如何变、产业链是否转移至别处、或者中国是不是全球最大的IC消费市场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在于中国芯片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去占领市场。如果仅仅是市场大,而中国自身缺乏占领的能力,那中国的芯片产业仍然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产业,业内人士称之为“吞金兽”。以我国台湾为例,芯片制造业的入门费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等到成熟需要1000亿元人民币。而上规模差不多需要2000亿元。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芯片产业的规模和水准。海外上市对于我国芯片企业来说,无疑是解决资金掣肘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芯片产业的国际化。
无论芯片业面临何种问题,解决的路径无非是两种。一方面,要确定政府扮演什么角色。另一方面,是看市场规律能够扮演多大角色。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各地政府追求的仍然是為地方GDP和税收做出贡献。
芯片业虽然有带动整个IT产业的能量,投资回报周期却很长。如何最合理地配置资源,如何计算投资收益率,可能会是各地几届政府任期里的事。不但各地的重复投资建设问题需要解决,同一个地区内也要有不同的产业侧重点。不管是市场行为,还是非市场行为,市场规律总是实实在在的在起着作用。芯片业能否按照计划和路径实现增长无法一概而论,只有那些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市场规律的地方才能够显露出曙光。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7
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发展作用是多方面的, 最重要的是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来创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促成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 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它将带动着新兴产业的崛起, 终将居于主导产业的地位, 有力地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辐射作用, 通过高技术的渗透和扩散带动周围地区与产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当这些产业发展到相当规模, 成为主导产业时, 将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 它们由于知识、技术、物资等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的聚集发展而构建产业集群,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扩散、辐射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当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具备适当的吸收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时, 则有可能在进入障碍较少的新一代技术发展的早期, 进入新兴产业, 并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限制因素
(一)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轨转时期, 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还不完善, 市场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科技等体制尚不健全, 政府在发挥其经济调节职能作用方面经验不足, 制定的产业政策不能完全得以实施。另一方面, 政府在确定重点扶持产业时对市场需求重视不够, 以至于某些产业投入过多, 产品滞销, 而某些重要领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产品供不应求, 不利于从整体上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 自主创新能力差
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 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度、高风险、高知识、高技术等特点要求企业具有完备的信息反馈系统, 对市场的变化有极高的敏锐性, 并且具有能够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独立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制与开发的能力。因此, 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科技实力。国际上新一轮的企业兼并风潮正是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和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而兴起的。当前, 发达国家R&D总经费来源的50%左右来自于企业, R&D经费支出60%~70%由企业承担, 科研人员60%分布在企业。然而, 目前我国仍缺乏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科技企业集团, 在全国已建立的12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 90%以上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引进、融资等总是遇到重重困难, 而且国家投资的大型科技企业仍存在着产权不清问题和短期经营行为。企业分散经营导致技术重复引进, 消化吸收率低, 影响了整体实力的提高, 而且, 由于规模小、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动力, 从而使我国R&D经费只有37%来自企业, 科技人员也只有25%左右分布在企业。这种状况不改变, 我国企业就很难同国际市场上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集团进行竞争, 也难以抵御国际市场的风险。
(三) 资本投入不足
首先, 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体制尚不健全, 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风险大, 回收期长, 银行存在惜贷现象, 同时, 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初期最主要的融资场所证券市场不健全;另一方面, 老百姓手中有高达7万多亿元的储蓄存款却没有风险投资意识, 对高新技术直接投资的热情不高, 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基本的资金支持, 虽然其产品有广阔市场, 但因资金短缺, 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往往坐失良机。其次,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创新能力差。近年来, 我国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 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平均2.2%的水平相差更远。另外,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够。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 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才竞争, 人才资源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位的要素。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虽然不断提高, 但是教育经费仍投入不足, 就业人员中50%左右为高中以下学历, 高层次科研人才十分匮乏。
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引导作用
(一) 深化认识, 制订统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重大意义, 把该产业的发展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对待。为了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 国家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与优先发展次序做出统一规划和部署, 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协调各产业部门的运作。
1.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世界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先进而强大的制造业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重要阶段, 必须依靠强大而先进的制造业的推动。高端制造业可体现在现代高技术与新技术产业方面, 具有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端制造技术的特征, 具体体现在微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因此, 发展高端制造业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2.重点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知识经济逐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经济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而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在21世纪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 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产业化, 成为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重点是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利用其强大的渗透效应来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应大力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以及应用软件产业, 通过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产过程和工艺及经营方式,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实现企业工艺、产品、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升级。
3.提高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处于关键地位, 科技进步必然会产生新的产业, 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目前, 我国很多国有工业企业技术落后、经营困难,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界科技进步速度加快, 而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常常滞后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依靠传统产业的内部升级来使整个产业结构升级, 其过程将会是非常漫长的。因此, 尽快提高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捷径。
(二) 完善政府相关职能政策
1.加大财政投入, 扶持技术研发, 重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 而技术研发和创新需要投入高额的资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 支持前沿高新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 克服制约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实现高新技术外部经济效益。应注重加强对基础研究活动领域的投入的力度。由于基础研究一般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企业通常不愿或无力对其进行投资, 但它是创新思想、技术方法的源泉, 故应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 直接投资基础研究, 才能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2.加强政府采购力度, 优先购买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 它需要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采购能够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的带来较大的需求, 同时政府对不同产业的产品采购选择可以体现出政府的政策意向, 有其示范效应和导向效应, 将会引导私人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 鼓励和刺激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 为高新技术企业营造和培育需求空间, 并且政府采购政策能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比较清晰的市场预期, 大大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众多不确定性, 起到良好的分担风险的作用。
3.强化政策协调和贯彻落实, 破除行政条块和区域分割。在当前的行政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下,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常难以快速有效的发挥作用,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成立由各地重要领导直接挂帅的科技领导部门, 从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局上考察政策可行性和落实效果, 以前瞻性视角科学的调整和制定与产业发展现状想适宜的相关政策, 并且对所出台的每项政策措施都应该明确或责成相关部门来协调、监督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打破各市县的区域和行政上的分割自治, 突出相邻市县的比较优势, 发挥紧邻的地理优势, 形成技术和产业上集聚互补的合力。
4.改善政府职能, 创建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高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发展过程都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综合其全过程的高额投入, 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非一般的高风险, 再加上存在着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等原因, 决定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扶持产业发展。目前, 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宏观调控乏力和服务意识缺失, 使得高新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环境没有形成完善。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改善政府职能, 提升服务意识, 为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其中不仅应该包括构建政府政策、金融支持、法律保障等软环境, 还应提供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扶持。
(三) 统筹全局, 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形成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合理布局
1.协调地区利益,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各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 防止一哄而上, 重复建设, 避免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过度竞争, 根据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体系。
2.构建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性合作格局。既要努力构建大型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提高其科研创新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骨干带动作用;又要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 全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运营中的灵活性、机动性特点, 将其纳入科研创新体系, 使之承担大型企业某些工艺流程中的科技开发, 形成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平等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生, 避免高新技术产品的重复开发。
3.协调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嫁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以传统产业为基础, 如果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和传统产业现状盲目上项目, 将会导致高新技术产业虚高度化发展, 形成泡沫经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求把高新技术成果尽可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促使其向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传统产业也要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生产设备、实验条件、销售市场及反馈信息,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拓较为广阔的空间。
(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1.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晚, 基础薄弱, 为了节约科研与开发资金, 节省时间, 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 我们必须抓住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整合的大好时机, 积极开展高新科技领域内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取各国之长为我所用。通过参与和组织国际高新技术研讨会, 了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以此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为了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积极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通过对外加工、订货、产品出口等方式提高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领份额。另一方面, 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跨国企业集团, 直接在国际市场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 壮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力量,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目前, 我国已把发展高新技术、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作为新世纪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 无不带着政府参与的深深印痕, 它的具体行为直接关系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败。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 意义重大。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8
一、文化的概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在越来越人文化的社会里被包装打造成巩固甚至发展国民经济作用而提出的一个较为贴切的概括。它较为全面而精辟的概括出了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在二十一世纪国家新一轮战略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文化是一种“文明”“文治”“教化”的代名词,在封建时代,其甚至一度沦为统治者统治国民的一种制度,工具的代名词。就现代观念而来,文化应该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生涯中,人们发现,文化更偏向于精神财富。相对而言,狭义的文化定义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财富,后来“文化”的概念被引申成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历史性演化
同样,文化产业政策是指操作文化产业事物发展的原则,管理与财政预算有关的实践和步骤。当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雏形”到“延伸”的演变的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文化产业兴起阶段,(政府在这一阶段主要因为受体制,制度限制而以管制为主,根本放不开体制内的文化产业。)。其中,较为重要,也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当属1987年,由文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这一文化政策的出台,因其太具时间标志性而被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指定的方向标式存在。然后,中国文化产业又经历了文化扩张阶段。接着,迎来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第三春,即所谓的“第三阶段”是指2003年至今,我国针对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尤其是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显示出的蓬勃活力,而做出的“扩张性”支持政策,将文化产业的保护与扶持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此,国家所做的努力有“2005年,中宣委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和同时出台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三、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孤立性的表现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较为被动
尽管其出台了“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甚至在第二条政策中,政府主体详尽提出了控制企业数量等事无巨细的策略、“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即在保持发达地区产业优势以外,更要倾斜性的扶持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中国三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其政策改革弊端却日益凸现出来。我国推出的文化产业改革策略更多的是一种被迫情景下而进行的自救行为。比如第一波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明显带有“计划性”的色彩。而其“管文化”的主导方针更像是一种防止文化无方向发展的“死灰复燃”,怕其最终“影响到国家政权”而进行的改革。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官僚体制”的通病。无法将真正的“市场机制的刺激作用发挥到激活文化活力当中”
(二)政策改革忽视文化产业的外向性
我国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直以“革新国内,闭塞寰球”的姿态张扬着自我的价值灌输和为社会主义文化打地基。即主张精简机构,将文化单位放权,并将其有意识的向企业方向引导。这本无可厚非,但面对着日韩文化席卷亚洲的洪水猛兽般的气势,尤其是韩国文化产业,产品出口的巨大压力,中国这种“压内让外”的手段绝对不可能为中国文化输出起到任何起码性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崛起之路必然离不开其国际化。正如著名学者金文卿所说:“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它必须在国际文化舞台展示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发展壮大自己。”
(三)政策制定忽视市场效应和文化产业政策单打独斗
中国只注重单位机构内进行的小范围的文化产业改革,而无法将机制内的改革和市场趋向性改革放到一起,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自身无法正确估计文化产业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以韩国为例,韩国则充分发挥了“倚仗汉学,儒学充分渗透的方式,形成了以韩剧为骨架,以韩国娱乐产业星势力为主脉络,从而达到用软产品做排头兵,用韩国现代汽车,三星,LG等大型标志性产品占领中国甚至亚洲市场的目的”。而中国政府以至于整个群众层面对韩流一直采取既抵触又迎合的病态心理。韩流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其意义应该是在对韩流文化进行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借鉴吸收甚至超越。而这种流行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和韩国的文化是可以相融的,既然有了互相的向往,就不要放弃这个交流的机会。”
众所周知,中国在倚靠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占有绝大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无法做到完全产业化。学者王晓坤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四、政府在文化产业调整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由被动出台到主动应对
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出击,而非是在受到外部压力后进行还击所做出的决策行为。其实,各国政府在其五年、十年规划的发展契机下都会有相应的文化政策的出台。而这种政策的制定应该从最初的规划开始,政府就要有步骤的介入,从设计推广,征询到介入等过程都要政府操刀,也只有政府在政策上把握方向性,才能规避文化渗透的国家安全危机行为。而政府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将之前提到的“计划性指令”,“管文化”等方式变为一种主动行为。要从思想上杜绝认为:文化产业改革就是改制度,就会“影响到国家政权”。所以,还需要去掉这种“官僚体制”的通病,以真正激活文化活力。
(二)政府应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想要真正从本本主义走向实践主义,就需要突破国内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地缘突破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创汇创收创影响力,就需要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只有将中华文化与市场化进行捆绑销售,通过全球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倒逼机制,才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化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存在机制。但要注意,在完善自身文化和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发展系统。这就需要中国的文化产业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同时,突破国内市场的瓶颈,走出国内,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之路打通关键脉络。
(三)政策制定要注重市场化和文化产业政策商业化
众所周知,中日韩三国文化的发展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东亚文化的内敛性根源于中国,但政府不应将内敛作为无法开发国际市场的挡箭牌。也不应该将文化产业简单化,正是韩流文化的兴起才促成了韩国经纪品牌的强势发展。而政府不仅需要提供顾问性的建议,更需要从资金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来实现文化产业价值最大化。如政府要将文化产业资本准入制度化和法律化,才能实现产业市场的公平公开。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势必会触及国内既得利益者,但改革的阵痛不应避免,锐意进取,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大战略崛起。
五、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依然存在不足,或者显示出与当今的文化市场不相左的一面。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已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中国拥有最根源最纯正的远东文化,但文化依然做不到完全的产业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硬实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更要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质的飞跃和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3.
[2]董萃.文化的冲突与认同——“韩流”背后的跨文化意蕴[J].艺术广角,2006(3):32.
[3]单增.德国美术教育理念:以柏林艺术大学为例,清华美术(卷3)[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9
1 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不断进步, 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总体来看, 发展形势、发展态势是喜人的, 整个综合指标是走在西部前列, 有的是全国前列。主要指标有以下四个:2011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了53.7%, 排西部第一, 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这个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5件, 增长了51%, 这在西部也排第一, 全国排第三。第三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 (音) 收入比重达到41.3%, 在全国排第一。, R&D经费预计整个130亿, 整个增长29.6%, 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3%, 企业的经费投入有大幅的增长, 财政性的收入也在增长。科技的金融成效凸显。2008年以来, 已经有18支风险投资基金, 规模已经到了65亿。在国家证监会公布的申报上市的500家的企业中重庆市占了9家。领导资金连续两年获得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十强, 这也是重庆的一个亮点。区县科技两个全国第一。38个区县一次性通过国家县市科技考核, 20个区县被评为全国县市先进科技考核的区县, 排全国第一。国家的资源落地创新高, 争取国家科技经费17.1亿元, 新增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项, 同比增长70%、20%, 包括国家的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型企业等等。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成绩也是比较显著的。专利申请量突破3万件, 达到了32039件, 专利授权量创历史新高, 达到了15125件, 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9位, 往前靠3位等等。
2重庆科技工作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科技发展现在面临新的挑战, 挑战转化过来就是机遇。现在全球也好, 中国也好, 现在所有的竞争力都发展新技术, 培育新产业方面, 所以国家出台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计划。在这个方面, 我们能否有所作为, 能否去解决我们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若干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是要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我们要进一步理顺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实现大循环, 而不是小循环, 大可以大到国际, 也可以大到这个院校和企业, 也可以大到重庆和其他省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实际上非常重要的, 企业虽然是主体, 如果没有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的支撑, 它很难突破。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要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这始终是我们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军民发展, 过去叫军民结合, 也叫军民融合式发展, 科技经济更应该融合, 科技离不开经济的土壤, 经济这个土壤要收获, 必然要依靠科技。所以, 我认为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式发展, 建立成果转化的基地创新。
二是人才的培养、使用。
科技人才要潜下心来, 要有奉献精神, 有的人也许做一辈子都没有结果, 也许一辈子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若干年以后, 在人家身上体现, 这完全有可能的。所以, 要建立起人才的培养的机制, 一支星火相传的科技队伍。
科技工作在今天面临若干的挑战。同时, 也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的机遇。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靠科技支撑。在产业的竞争力上, 对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产品竞争力, 产业要提升, 要上台阶, 对我们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既有挑战, 又有新的要求, 科技工作者, 科技战线怎么样服务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确实有一个选好方向, 选好题目, 做好结合的问题, 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 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 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科技工作。
面对新的挑战, 新的要求, 围绕产业提升, 围绕“三农”方面的服务, 围绕百姓的生活, 我们应当大力做好科技工作。
第一, 要着力推进产业的技术创新,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现在重庆的产品, 目前来说所谓“微笑曲线”, 我们的附加值高的曲线占位并不多, 怎么样在价值链的连端, 就是研发这一端, 市场这一端做得更好, 确实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确实产业发展到今天, 给我们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 需要思考的方向, 就是高端化, 高智化、高薪化, 就是微笑曲线的两端, 这里是制造, 这里是市场, 怎么让微笑曲线真正笑起来, 这个关键在科技。在产业的发展上, 我们怎么样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技术创新方面, 始终作为今年特别是十二五发展, 结合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来进行推动。从两江新区到两个保税港区, 到国家级开发区, 九龙坡、南岸、长寿、万州, 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 这些都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 都是我们提升技术研发和创造的这些平台, 紧紧瞄准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企业的载体, 依托我们的开发区, 使我们的院所和企业能够有机结合, 能够在产业进步上, 产业竞争力上有所作为。
第二, 着力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创业, 加快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这个可以说到共富十二条, 可以缩小三大差距, 现在农村的出路在哪里?第一条盘活农民手里的资产, 农民手里有什么资产呢?自留地经营权, 叫承包地, 宅基地, 林地, 三权抵押, 这个市政府已经开了口子。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如果不掌握新的技术, 如果技术没有下乡为农业生产服务, 也很难提高经济效益。所以, 在这个方面, 我们的科技下乡, 做得比较好的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辣椒基地、黄连基地, 这些和农产品相结合的这块工作扭住不放, 这应该是重庆科技工作非常重要的特点, 是惠及整个农民大众。在这些基础上, 继续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所需要的问题, 扎下去, 俯下身子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农业商业化, 高质化服务。
第三, 着力推进科技惠及民生。
当前比较重要的, 就是我们讲的民生十条, 重庆是最幸福的城市之一等等, 在科技方面, 要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紧贴民生的吃住行选好一些题目, 做好一些工作。
第四, 着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快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这是人民小康的要求, 现在文化创意, 数字出版, 移动媒体, 动漫游戏这些都有非常重的科技含量。这对我们来说, 也就是怎么样瞄准前沿的东西, 为明天, 为未来服务。
政府与农业产业化 篇10
政府应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重新界定政府的管理边界, 明确新形势下政府的职责, 抓大放小, 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 着眼于宏观环境和条件的创造, 克服以往存在的越位、缺位现象。
简而言之,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其干预的适度性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效率和激励的环境。也就是说, 政府作为一种“行动集团”, 它要以“市场竞争仲裁人”的身份, 通过法律和法规等手段, 约束参与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经济主体的行为, 使之在法律的框架内公平地进行交易与竞争;以“经济管理者”的身份, 借助法律、法规监督产业化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安全标准及环保标准等;要以“社会协调者”的角色, 以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 建立起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不同地区、部门和阶层的实际收入, 以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更要以“公共服务者”的角色, 运用财政力量和强有力的政策手段, 通过开发研究、发展教育、直接投资、转移支付、税赋优惠、价格补贴等方式, 主动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 扶持主导产业及前沿产业的形成, 提升农业的产业结构层次, 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具体来说, 政府推进产业化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建立保险基金, 承担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风险
农业产业化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 是经营模式上的创新, 虽然有可观的市场利润, 但农户本身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再加上一家一户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有必要建立农业产业化的保险基金, 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基金的来源上, 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筹资渠道多元化。就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基金而言, 远不能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除加大国家的补贴力度、发动农户投保外, 还应对某些企业征收农业保险税, 以保证资金的充足。完善农业产业化保险基金的组织体系, 成立专门的农业产业化保险经营机构, 界定农业产业化保险的基本属性与经营范围。制定农业产业化基金的经营制度, 使经营制度化、法制化, 确立保险基金给付的及时、集中, 真正起到保障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作用。
二、促进农业协会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完善, 减少农业产业化中利益的摩擦。
利益机制的完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大幅提高农业比较利益, 使农业外部获利能力增强, 这些利益如何在各主体之间合理分配;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降低市场风险, 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这并不表明产业化经营能完全消除市场风险, 那么市场风险如何在农户、企业和政府间分担。在农业产业化所采取的不同合作模式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农户一般都处在被动地位, 最终会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另外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本身是一种行为主体互相博弈的结果, 不可能期望龙头企业把部分加工流通的利润, 无偿地还给农户。
因此,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建立中, 应积极倡导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使企业和个人真正成为经济利益的共同体。其次, 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化的不同合作模式, 由契约、合作向股份制转化, 引导农户向加工、流通企业参股, 建立股份制企业, 实现农、工、商的资本融合, 实现紧密型的利益分配机制。归根结底来说, 利益的获取凭借的是实力, 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是获取合理利益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 扶持农业协会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为农业产业化的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建设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而且也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不但能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 而且会降低包括生产、运输、储藏、销售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总成本,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必须努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健全科技的生产和流通机制,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加农产品的增加值,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 也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农民素质和生产积极性的高低。
四、担保贴息与补贴, 弥补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不足
我国已经加入WTO, 农业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冲击。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在农业总产值和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都非常高, 基本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有的甚至能高于农业总产值。除发达国家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补贴也非常高。例如, 韩国对农业的补贴为83亿美元, 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29.5%;墨西哥的黄箱补贴 (WTO要求各国做削减和约束承诺的国内农业支持与补贴措施, 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 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 一般称黄箱政策。属于黄箱政策范围的农业补贴, 叫黄箱补贴) 就高达96.7亿美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13.5%。发达国家的补贴以直接补贴为主, 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有效地提高了农户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对我国来说, 农业产业化的补贴尤为重要,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经济尚未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工农产业利益的不均衡导致农业产量的减少, 进而影响整个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如何在世贸的框架下, 运用合理的补贴政策刺激农业经营, 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补贴机制势在必行, 利用合理、科学的补贴渠道, 对于有优势、有潜力的地区多补, 对于能有效改善农业结构的产业多补, 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利益环境。
当前农村最需要解决的是农村金融体系缺位问题, 这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紧密相关。农民贷款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担保。如果按商业化程序让农民去担保, 就等于不给农民贷款, 就等于阻碍了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进一步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过程中, 真正发挥倡导性职能, 着力探索解决农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从根本上为农业生产发展“造血”。而且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 其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都有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扶持。这是因为相对于财政投入的比较效益较低, 并较易于形成道德风险;商业性金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而农业投入的高风险、低收益, 决定其不可能有进入的冲动。高效率、低价格及融资期限长的政策性金融, 在保护与支持弱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 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政府担保贴息, 利用政策性金融提供的有偿资金, 是农业产业化资金保证的有效途径。
五、构建农产品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大市场, 才能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才能利用市场的力量自发地引导农户的生产及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石, 统一的全国农产品市场是高效、完整、互动市场体系的前提。规范的市场监管、服务及中介组织和其他配套组织都是农产品市场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能有效降低交易的费用和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制定统一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创造了前提。
构建农产品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必须首先明确政府的职责, 界定具有较大外部性的事务, 发挥政府在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积极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需要低成本的信息、严格的标准、规范化的管理, 在这些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上, 政府必须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摘要:转轨经济时期农业产业化, 就是政府在尊重农民和农业企业自主性的前提下阶段性有限介入干预的宏观调控, 其实质在于自发的市场调节与自觉自为的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最佳组合。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11
美国理论界不提文化产业概念,一般只说版权产业,强调的是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强调的是内容的精神或文化Ô¬创属性。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¾¬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对应的是文化事业。
【政府主导的文化模式可持续吗】
美国模式是让看不见的手影响文化与文化产业,而我们却不时出现权力意志之手,指点½¬山激扬文字。为了发展文化艺术,官方有自己的作家Ь会与艺术家联合会,甚至部队也有自己的艺术家。他们一方面拥有政府的资源与权益,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又获取市场的利益。文化艺术的传播渠道——广播电视台是政府的一部分,现在也向市场获得垄断性利益,譬如中央电视台。而做得风生水起的湖南电视台,只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便立即遭到行政主管部门以各种理由予以遏制。
由于政府管文化,同时自己的机构又做文化,由此产生各种不公平现象。民间书»¬家无法与国家书»¬院»¬家竞争,民间歌手难以与国家艺术机构的歌手竞争,而这样的情形在文化产业发达的其他国家,不可能产生。其他国家通过基金的方式支持艺术家,而不是通过长期供养某些艺术家,使文化为政治服务,同时又参与市场竞争。
美国的好莱坞是国家投资建起来的电影产业园吗?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是在日本政府支持的动漫产业园里制作动漫作品吗?政府一发展文化产业,一些地方马上就会利用政策,将过去无法牟取的利益做大,譬如通过文化产业园来圈土地,通过扶持某些产业大兴土木,从投资过程到最后的结果,都缺乏有效的监督。
政府主导文化的模式是一切都靠政府推动,政府策划了,有¾¬费了,就促动一下;政府没有¾¬费了,就停止。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哪里?在民间,在文化自由与自觉,在制度,在市场。美国政府并没有动用财¾¬¾¬费来支持美国电影在世界放映,日本政府也没有补贴动漫作品来中国传播;而我们却在动用国力传播中国文化,这种模式甚至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在推广建设之中。
政府的审美,多是基于政绩思维与场面美学,不宏大无以叙事。各种庆典、大型文化活动,都是基于这一思维模式。真正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是民有为,而政府无为。现在恰好相反,政府有为,而民间社会几乎难有作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不问价值,不问信仰,甚至不顾道德伦理。他们内心并不信仰炎帝黄帝,却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祭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各地因此争夺炎黄故里、诸葛亮故里、老子庄子故里,甚至争夺西门庆故里。争夺这些,并非因为心存敬仰,而是因为名人效应会带来滚滚财源。其实,这些地方政府内心只有一尊神,那就是财神。
在发展文化事业上,一些地方政府已¾¬忘记了,他们最应该做的是打破文化行政垄断,消灭文化权贵的文化特权,使文化获得开放与自由,使文化成为国家公共福利,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获得更多的文化福利,体现文化领域的公平与平等。
【创意的力量: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
不妨看一下日本。日本21世纪的文化外交有着明确的目标:一是促进外界对日本的了解及日本形象的提升,在发挥“吸引力”的基础上,获取信任。二是避免冲突,增进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相互理解。三是为培育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与理念做出贡献。
日本是一个靠学习来发展自己的国家,由于资源相对匮乏,更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确立国家文化策略之后,日本人利用政府与企业、个人力量,共同打造内容产业。政府更多的是利用政策引导产业,我们很少或根本看不到日本政府直接派驻机构推广日本文化,日本¾¬典的传统艺术更多依靠各种基金的资助,而当代艺术譬如动漫作品,则完全靠市场的力量走向世界。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电影文化、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¾¬济中独占鳌头,每年创造数以千亿的产值,为美国创造了1700万个就业机会。是什么力量造就美国文化产业的强大?答案是全球化,¾¬济自由化,文化的自由创造,还有强有力的文化版权保护。好莱坞电影业,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的老板是日本的Sony公司,福克斯(Fox)的老板则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New Corporation)。美國的文化发展并非得益于政府的¾¬济扶持,而是得益于开放与文化自由。美国之所以不设文化管理部门,也不会为了发展文化而制定文化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保护言论自由和产业自由。国家无文化战略,而民间社会为了文化¾¬济利益,有自己的文化战略,政府无为而民自为。
我们甚至不用去美国考察其文化产业,只要看看孩子们对米老鼠、唐老鸭的态度,就知道美国文化内容的成功之处——在价值追求上重视人类共同的价值,如果其内容有违人伦常识,必然遭到世界各地家长的反对,所以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性并张扬其美好,是它的核心价值追求。米老鼠、唐老鸭等美国动漫文化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与想象世界,没有说教,将道德内容深度隐藏在情节与语言之中,如同糖融于水,无迹可求。而在广泛的生活文化领域,美国人借助技术与创意,使手机与平板电脑成为基于技术的艺术作品,成为时尚与潮流的新宠儿。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孩子们眼中,进入成人的心中、口袋与公文包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答曰:那是创意的力量,热爱生活的力量。
【文化核心竞争力是艺术家的Ô¬创精神】
现在我们常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就是要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我想反问一句,我们的文化难道不是已¾¬获得大繁荣大发展了吗?统计一下每年的图书出版物、电视剧生产集数,还有电影影片数量,加上网络上创作出来的博客、微博客,网络上的文学艺术Ô¬创作品,以及手机短信“段子”,中国文化已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与发展。最为划时代的发展是,博客与微博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文化Ô¬创者与新闻信息提供者。
当代中国不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问题。若问:面对美国电影巨制,中国电影人面临的是¾¬费投资问题,还是电影市场问题,还是影片数量问题?与上述问题都无关,是质量问题,或者说是内容问题,还可以说是价值追求问题。城市里的孩子们缺少鸡肉吃吗?不缺少。我们小时候想吃鸡腿,但现在的孩子呢,喜欢吃肯德基的家乡鸡,其实它就是北京鸡或上海鸡,并不来自肯德基的家乡,但它的特殊味道与工业化秩序来自肯德基,这就是“口感文化”带来的市场效应。所以,有没有鸡吃,是养鸡业繁荣不繁荣的问题;而吃肯德基的家乡鸡,不吃自己的家乡鸡,则无关养鸡业的繁荣与发展,而是口感美学问题或美味问题。
在人类手工时代,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将丝绸与茶叶,陶瓷与印刷术贡献给世界,丝绸给人体以美饰,陶瓷给家居以美饰,茶叶给生活以趣味(口感文化)。工业化时代以来,特别近百年来,中国对世界内容文化贡献甚微,中国是茶叶大国,但最大的茶叶供应商却在国外,茶道文化在日本,下午茶文化却成为英国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茶艺文化近些年才开始得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代表美国快饮文化的可口可乐风靡天下,成为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还有服饰与发饰文化,都被西方国家占领了制高点。文化艺术诸如音乐、动漫、电影、唱片等内容文化领域,中国几乎均处弱势地位。
作家写出无数小说,理论家写出海量论文,无补于世。而我们的世风,却在鼓励无质量的数字。当»¬家、书法家的作品论尺来卖,而不看其作品的Ô¬创性与特殊的审美创造时,这个时代就不是审美的时代,而是一个功利的时代,也是一个将文化产业化的时代。中国文化需要的不是繁荣与发展,而是提升品质。中国政府最应该做的是保障Ô¬创作品权益,当Ô¬创者不再有创造的激情与利益保障,艺术家的Ô¬创精神就丧失了。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就是艺术家的Ô¬创精神。
(作者系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12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调整, 能够更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和本国的各种资源, 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畅地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1]。
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之间成本的相对变化。 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产品供应结构发生改变, 产业间相对成本的变化使得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相对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成本的改变都将引导要素在产业间的增加或减少。波兰经济学家布辛斯基 (Rybczynski) 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 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 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 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2]。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生产要素快速集聚, 并形成信息集聚和市场集聚。市场规模与社会资源、经济制度、生产要素、信息等形成正强化特性, 促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集群行业市场的成熟和挑剔性的需求, 改变行业中需求结构的变化, 同时集群内部关联企业群体的竞争与竞合, 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使得集群内要素的单位利润上升, 要素使用的集约化进一步吸引要素的快速集聚, 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的流动, 使得产业结构自发的进行调整和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2.1 市场需求拉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任何生产活动无不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无论产品科技含量如何高, 功能如何先进, 如果没有了市场需求企业将无法生存, 同时该产业也会走向衰退与消亡。
首先, 一个新兴产业的产生以具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为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产品产生更为苛刻的需求以及全新的欲望, 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社会化分工不断细化, 在市场规模较小时, 往往由一些原有的产业中增加新的工艺, 而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使得市场规模能够吸纳一个新兴的产业时, 新兴产业就此诞生。因此市场需求规模的大小往往是与产业分工空间是一一对应的。
其次, 需求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需求结构是按照需求层次按照一定得顺序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按照恩格尔定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恩格尔系数逐渐减小。按照产品增值环节, 需求分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中间需求是在产业链条中, 由某一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被链条中的下一产业或者生产环节所购买, 用作原料或者投入品。最终需求是由个人消费、设备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组成, 无论哪种最终需求, 它们的特点都是用来最终消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社会创造的社会总价值不断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一开始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服饰等生活必需品, 发展到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住房、汽车、电器等耐用品的消费, 从主要用于物质消费发展为追求精神消费的需求结构。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 生产结构自然随之进行调整, 呈现出第一产业和产品粗加工发展相对缓慢, 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人们最终需求不断追求高端化的过程中, 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产品的要求也日渐苛刻, 因此带动了中间需求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动推动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 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又创造出新的需求, 反过来再影响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的趋势”[3]。这些比例关系的变化无一不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 产业的生命周期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宏观反映。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 当新产品产生时, 一方面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和市场认知度的欠缺, 市场容量较小;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期, 直至技术完全成熟, 成本大幅下降, 消费普及率较高;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高度化, 展开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新的更高性能的替代品出现, 原来的产品进入了衰退期。体现在产业方面, 当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 该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的服务型产业从原有的产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产品成熟期的到来, 意味着与该产业相关的技术、市场进入了成熟期, 即产业的成熟期;随着新技术的诞生, 新型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 市场对原有产品的需求迅速下降, 整个产业进入了衰退期。正是由于产业的不断更替和高级化, 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2 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学中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素自由流动, 其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长期来看, 如果一个产业的要素回报率高于其他的产业, 则其在逐利的本质驱动下就会流向该产业, 相反就会流出该产业。只有要素在各个行业达到一般均衡, 才会停止流动。反映在产业的发展周期中, 当某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朝阳阶段, 表现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的高成长性, 要素在该产业中必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要素将源源不断的流入该产业;随着产业进入成熟期, 其市场规模不再扩大, 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 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将下降到一般均衡水平, 于是要素停止进入该行业, 行业规模不再扩大;在产业的衰退期, 市场规模不断萎缩, 使得单位要素的产出低于一般均衡的水平,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要素必然流出该产业, 产业走向衰落。
从微观来看, 若劳动力在某个产业获得工资收入高于其它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会很快流向这一产业, 如果该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此时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并不会明显下降, 甚至还有增加的可能性, 此时在劳动力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资本显得更为稀缺, 资本单位收益率将不断增加,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量的资本将流入该产业。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入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条件, 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产业成长中的巨大的技术进步。于是该产业进入快速的成长期。反之将进入衰退期。
2.3 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给人类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效率更高的生活工具, 同时使人类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层次。一方面人类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的积累也为人类的智慧和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从而需求和创新形成了正积累机制。在此机制的作用下, 不断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生产方式, 那些过时的落后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提供过时产品和服务的厂商也随即消亡。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就会越大, 技术进步的频率越高, 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越快。
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产业生产技术基础, 使生产者降低生产成本, 制造出改进产品、差别化产品、换代产品、替代产品和全新的产品, 实现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技术进步使现有行业劳动生产率和现金产值率不断提高, 对不同生产部门影响力的差异, 促使劳动力和资金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更高、资金利用更有效的行业转移[4]。产业结构调整演进的实质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资源在产业、地区、企业之间流动及重组进行再次配置则形成新的产业结构[5]。
3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
3.1 产业集群形成要素集聚
企业的本质在于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6]。大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低, 同时具有规模效益优势, 因此其产品成本较低。但企业规模的增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层次, 在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加剧的今天, 大企业的信息失真、决策滞后、对市场的反应迟钝、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目前的市场出现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更新快的特点, 大型企业更显被动。而产业集群这种优秀的产业组织形式, 使得集群内企业即获得了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又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同时还拥有中小企业的信息传递真实、适应市场较快、决策迅速、适应竞争环境能力强的优势。
产业集群内诸多关联性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 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共享信息资源;彼此形成信任的合作关系, 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原材料企业共同谈判、批量采购;更为细致的分工, 企业更能致力于自身的核心能力的发挥;易于形成虚拟企业, 共同承接较大的订单;吸引更大的需求市场、吸引行业协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形成;共同争取有利的产业政策和适宜的市场环境。以上优势使得集群外企业进一步向集群内集聚, 形成正强化的效应。
企业的高度集聚势必吸引大量劳动力的集聚。 (1) 大量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 就业的空间不断增大; (2) 在产业集群内部, 由于同类企业较多, 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的方便, 一方面劳动力失业后不能重新就业的风险降低, 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3) 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一方面高素质员工获得高薪的几率增大, 另一方面为劳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动力; (4) 集群内部专业性的培训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的能力的增强, 专业性的劳动力服务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就业机会的获得。由于以上原因, 产业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产业集群内部诸多优势, 使得企业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 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和快速发展的机遇, 因此不断吸引集群外的资金进入到集群内部。此外, 投资的风险性, 要求企业在投资前期对投资环境进行系统的考察, 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 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搜寻成本采取跟随战略, 即多数企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点作为重点考察的对象, 这也是大量资本进入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因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将会形成大量的资本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激烈的竞争和产品的多样化, 培养了挑剔的客户群体, 挑剔的客户群体对产品苛刻的需求, 这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集群内外大量信息的交换, 以及集群内部信息流通的便捷性, 有利于接受技术创新的转移。集群中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 降低了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工程, 单个企业难以掌控其全部过程, 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产生联系以获得多方支持。显然, 产业集群柔性的网络合作模式避免了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时处于“单兵作战”的境地[7]。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这有利于企业通过“非正式交流”形成快速的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创新性成果能够在集群内部迅速扩散。集群内丰富的资本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 巨大的市场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有这些优势成为技术进步要素集聚的巨大吸引力, 因此技术进步的相关要素能够在集群内部快速集聚。
3.2 产业集群形成市场优势
市场是供求双方交易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在产业集群内部数量庞大的生产厂家, 形成了明显的供给优势, 同时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容量, 在一定的市场基础上容易形成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挑剔型客户需求, 使得集群内部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和品种多样化的优势, 而多个有差异的同类型产品, 有利于吸引众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在有更多差异产品的集聚中间寻求适合各自偏好的商品[8]。
此外, 由于在一个地区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关联企业,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自律组织对产品的规格、质量、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必然形成一定的标准, 加上集群内企业之间频繁的合作关系, 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主观上无不注重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 同时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处于同一个特定的区域, 因此每个企业在树立自己产品品牌的同时客观上也在树立着产地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形成将会更大规模的促进区域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产业集群形成信息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集聚了众多企业,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信息的交换单元, 每个企业在供求信息、科技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投资信息等方面不停地与集群外部进行者交换, 吸收集群外部新信息。同时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非正式交流, 企业与客户、政府、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各种业务往来和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网络, 使得信息在集群内部快速的传递。每个企业尽享信息集聚优势, 对竞争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3.4 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首先, 产业集群内部面对激烈的竞争, 企业必须依赖较他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降低产品成本和实现产品的产异化, 因此在集群内部具有巨大的创新需求。
其次, 产业集群内挑剔客户带来的对产品更为苛刻的需求, 为市场的潜在需求提供了方向, 由此也为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行为提供了方向。
第三, 产业内部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本, 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 集群内部企业间密切的合作, 为日益复杂的、系统化的创新行为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降低了创新的风险, 同时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企业更有积极性投入到企业合作创新的团体中来, 最大程度的共享知识溢出的收益。
由此,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无论从物质基础、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风险的规避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4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是基于在市场条件下, 特定地区的不同产业之间单位要素产出率的差异, 所引起的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更近一步地, 产业之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率的不同是由于市场的成长性, 产品成本的差异引起的, 技术创新是引起市场成长性和成本差异的原因之一。
从形成角度来看, 产业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型产业集群和研发推动型产业集群[9]。按照发展阶段,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类型依次为:资源型集群——市场型集群——研发型集群。以下按照不同的集群类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进行探讨。
资源型产业集群开始形成是由于区域内具有某种资源, 即形成是由资源推动的, 如辽宁大石桥镁产品产业集群。当一个区域蕴藏着大量的某种资源时, 往往吸引大量的投资进行原材料的采掘, 此时首先集聚的是资本, 在资本的带动下, 集聚大量的采掘业和原材料粗加工业的产业工人, 技术方面主要是开采技术和原材料加工技术。最初表现为规模不等的自发性的、不太规范的生产经营, 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开始制定产业政策进行扶持与规范, 于是一个资源型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形成, 于此同时该产业成为本区域的新型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该区域资源的开采量剧增, 原材料及其粗加工产品的价格较低, 吸引了大量的需求方进入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需求的拉动下, 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以该资源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为了节省成本, 纷纷进入产业集群, 集群内部资本集聚、劳动力集聚、产品加工技术的要素集聚效应被合理性的放大, 表现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原材料采掘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源储量下降, 开采成本逐渐升高, 而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产品生产行业不断扩大, 资本、劳动力、技术从资源采掘和原材料粗加工流向产品深加工产业, 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加工企业失去了原材料的低价优势以后, 其竞争方式转向利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追求质量、功能、品牌的产异化战略, 在这个阶段, 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增加速度放慢, 而技术创新要素的集聚迅速增加, 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区域从资源产业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技术优势, 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见图1)
市场型产业集群是由于历史传承或者某一时期优惠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 在以特定区域首先形成了较大的交易市场, 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集群、广东顺德照明产业集群等, 此类产业集群首先具有了一定规模的交易量, 产品供应的信息和多样化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由于集群从一开始就是依靠市场形成的, 因此为了保持市场的成长性, 该类集群特别注重市场的自律性和市场管理的规范性。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市场信息的集聚使生产厂商纷纷进入产业集群投资, 资本和劳动力流向产业集群, 随之集聚和还有上游产品的生产厂商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等。在集群内部具有知识溢出明显、地域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的特点。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并快速成长。随着集群的扩大, 厂家数目的增多, 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 产品创新成为必然。集群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主导产业进入升级阶段,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在某一特定地区, 具有丰富的研发人才、科研机构和科技信息, 这类产业集群均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由实力雄厚的科研实力推动形成的, 如美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的光通讯产业集群等。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所在,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由此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的区域容易吸引大批的高新企业进行投资, 地区的科研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 高新企业的集聚也为科技信息的集聚提供了条件,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这更加强了该区域的科研力量, 形成了正强化的效应。高新产业作为产业链条的高端, 能够直接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先导型性的作用。
5 结论
要素在产业之间不断地流动引起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在市场条件下, 假设要素本质最求利润最大化, 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变化、要素投入产出率在产业之间的差异。技术创新能够加快要素的流动。无论资源型产业集群、市场型产业集群还是科研型产业集群都能够实现要素的集聚、信息集聚、形成市场优势、促进技术创新, 只是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集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聚地重点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引起要素的流动, 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2-35.
[2]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83-384.
[4]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255-256.
[5]刘恩专.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 1998 (9) :17-24.
[6]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November, 1937.
[7]熊义杰, 郝思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实证分析——以东莞玩具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8 (03) :109-111.
[8]谢方, 王礼力.农业产业集群作用于农村市场体系的机理初探[J].商业研究, 2008 (09) :137-141.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推荐阅读:
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09-05
政府产业基金合作公司10-25
州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生猪产业的意见10-21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09-22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OLED产业示范基地08-11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铁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09-24
政府组织结构08-31
调整产业结构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