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产业结构

2024-10-19

辽宁产业结构(共12篇)

辽宁产业结构 篇1

一、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发展强势

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 应该长期的、持续的发展。

1. 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 发挥其生态效益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近几年辽宁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程, 森林面积明显提高, 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建议继续以工程造林为主, 社会造林为基础,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将公益林的建设由以造林为主向以营林为主转变, 防止重造轻护。

2. 加快建设商品林, 提高其经济效益

森林资源要在保护的同时有限度的充分利用, 既不妨碍其发挥生态效益, 又能够体现其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快商品林的营林生产, 并且不能停留在数量上, 应更注重质量, 从源头抓起, 选择良苗壮苗。加速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定向培育、适度规模、集约经营, 提高基地总体质量。

3. 重点发展“名优特”林果、花卉、林木种苗等地区优势产业

近年来辽宁省林果、花卉、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迅速, 在全省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已经成为辽宁林业的主导产业。这些林业主导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需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提高产业竞争力。

(1) 开发特色产品。采用高新技术, 开发特色林果、花卉、林木种苗, 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应用高新技术可以使同一种产品产生不同的特色, 如采用嫁接、基因技术等对传统苹果进行改良, 苹果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形状以及不同的口感等特色;还可以开发不同种类型的产品, 如西瓜产业可以开发出小型精品瓜、生日瓜、婚庆瓜、盆栽瓜等异性瓜类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新品种的出现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给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2) 打造知名品牌。这是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品销售, 开拓市场。买货认品牌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货准则。林业名牌产品能表现产品在用途、特性和品质等方面的特殊优点, 吸引更多地消费者。另一方面可以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一旦林产品及林业企业品牌被用户认同, 成为名牌, 产品销路更易扩大, 更易获得政府、政策的扶持, 更易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实现最优化配置。

(3) 构建营销体系。产业的市场营销体系, 是搭建在果农、花农、林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是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 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途径。目前, 辽宁省果品、花卉、林木种苗市场虽有市场销售组织, 但不成体系, 而且缺少较大规模的销售, 缺乏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和手段。辽宁省现有的果品、花卉、林木种苗出口市场、外省市场、高档销售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零售市场、产地市场体系分散, 比例不当, 宣传力度不够, 竞争力弱, 制约着辽宁省林果、花卉、林木种苗的发展。因此, 应积极构建立体式密集型市场营销网络, 掌握国内的果业信息, 在信息和市场资源的整理整合下, 同国外大企业界交流, 充分利用国内外二种市场, 增强产业竞争力。

(4) 推进标准化生产。中国已经进入WTO,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 产品质量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贸易绿色壁垒成为辽宁省林业发展和增加出口的制肘。要推进标准化生产, 控制农药和有害物的使用, 按照安全、优质、环保、健康的要求, 大力发展无公害林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

二、积极引导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

目前, 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仍然以锯材、木片加工业这种木材原料初级加工业为主, 人造板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还不高, 并且企业规模不大。因此, 应加速调整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发展结构, 积极引导发展。

1. 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 开拓产业发展空间

林产加工业是以木竹资源和林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根据国家对林业行业的分类, 归口林产加工业的主要有木竹加工 (包括人造板) 、林产化工、木竹制浆造纸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共4大类160余种。辽宁省发展生态林业、现代林业, 木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虽然近年来大力建造速生丰产林, 但是以木材为原料的制造业的发展仍然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鉴于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业制造业发展空间有限, 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就必须将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业制造业拓展到以非木质林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上来, 大力发展非木质加工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非木质林产品深加工产品将会越来越丰富, 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如林果产品通过深加工生产出果酱、果脯、饮料以及提炼籽油业产品等;花卉产品通过深加工生产出干花、药材、香熏精油等。特别是辽宁省林果、花卉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能够为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供给。

2. 发展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业制造业的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在挖掘林业生存空间的同时, 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产品制造业还应向加工深度方向延伸, 淘汰老产品, 开发新产品, 生产最终产品, 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把木质林产品加工产品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向。例如, 人造板工业中的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产品, 可进一步向二次贴面、模压装饰板、桌面、工艺品等方向发展。

3. 限制发展锯材、木片加工业, 调整产品结构

辽宁省木材资源不足, 应加快现有的木质林产加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附加值较高的人造板制造业以及家具、装饰用材、纸及纸制品等木制品制造业, 特别是发展家具、纸及纸制品等收入弹性高的消费品, 增加产品附加值, 带动木工机械制造业、家具配件和涂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有效遏制增长幅度低的锯材和木片加工业的发展。

三、加速发展林业第三产业

林业旅游将成为林业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能有效带动交通运输业、仓储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1. 大力扶持林业旅游业

近年来, 辽宁省政府有意识的加强了林业旅游业的发展, 全省以森林公园为龙头, 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狩猎场等森林旅游区为主体的林业旅游发展格局已日趋成熟。根据辽宁省森林旅游产品的类型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

(1) 景观观光产品。森林的综合景观四季各异, 南北东西各不相同, 可以开展观光旅游的林区在辽宁省十分普遍, 但其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发的市场层次定位, 根据资源的价值确定其市场开发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为主, 还是面向省内市县市场为主, 据此来确定开发规模及投资大小。同时, 观光旅游开发还可以适当注意与其他森林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

(2) 动植物观赏产品。辽宁省森林公园地跨长白、华北、蒙古三个植物区系, 生物种群繁多。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由单一的植物或动物群体观赏向多类型的植物、动物群体或动植物群体有机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深入性观赏层次发展。

(3) 活动参与产品。森林旅游是一个复合体, 是有森林、山地、动物、河流及相关人文因素构成, 其中可开展的参与活动形式很多, 漂流、密林探险、动物狩猎、采寻山珍、登山、射击等形式对旅游人群来说吸引力是较大的。

还有民族风情产品、休闲疗养产品、科学考察产品、冰雪林海产品等, 都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森林资源状况来开展。

2. 发展林业旅游对全省经济及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林业旅游业既能够发挥生态效益, 又具有经济效益, 对辽宁省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拉动作用, 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具有社会效益。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有配套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必然带动交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森林旅游区和观光园区周边商业、餐饮业的发展。

辽宁产业结构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12-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等特点,机器人成为驱动制造模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机器人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一、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机器人产业代表着未来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被世界许多国家视为国家战略。为了在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发达国家纷纷抢先战略布局,新兴经济体也争相把机器人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各国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机器人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如图1所示。从图中不难看出,全球机器人总销量70%来自于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亚洲市场增速最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另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机器人贸易市场规模已达95亿美元,如包括相关软件、外围设备和系统工程在内,市场规模高达290亿美元[2]。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人应用领域正从传统制造业逐渐向国防安全、医疗辅助、科学考察、家庭服务等全领域拓展。

图1 2010年和2014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工业机器人新安装数量

在机器人领域,技术和资本是赢得竞争力的两大关键因素。无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市场地位上,日本和欧洲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则在系统集成、医疗及国防等特种机器人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瑞典abb等工业巨头在控制器、机器人本体制造、及自动化集成方面完全自主,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在全球市场占据主要份额,系统集成商杜尔、科马等也有不错的经营业绩,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两家减速机提供商垄断了全球约为70%的市场份额。

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在劳动力成本压力加大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下游行业对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的需求迅速膨胀,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我国正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和投资聚集区。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2013年销售量攀升至36560台,同比增长60%,成为世界第一机器人消费大国。根据目前我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机器人保有量水平及发展趋势,未来若干年我国仍会是世界上机器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3]。

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机器人从无到有,2000年后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计划的扶持下,全国已形成了一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30余个,涉及企业超过4000家。

从技术发展水平上看,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我国在局部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已有所突破,机器人学习、仿生识别、数据挖掘以及模式、语言和图像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总体来说,国产机器人多以三轴、四轴为主,国内六轴以上机器人市场份额不足10%,机器人无论在控制水平还是产品可靠性上都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减速机、伺服电机等上游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辽宁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中国机器人的发源地,但产业分工低度化、集成创新水平低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发展机器人产业既需要把握机遇,也需要面对挑战。

1.辽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

辽宁目前拥有沈阳新松机器人、东大自动化、高精数控、大连机床、大连四达等多家相关企业以及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了我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最高水平。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资机器人企业中销售量最大的本体制造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内第一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其产业技术水平、产业链完善程度均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此外,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科研力量雄厚,能够为机器人产业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2.辽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不足

虽然拥有新松这样的国内龙头企业,产品种类也较国内其他城市有显著优势,但辽宁机器人产业规模整体尚小,本地化应用不多,品牌认知度也不高。2013年辽宁销售各类机器人2000余台,虽占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20%以上,但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尚不足5%,占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不足1.25%。相对于各地竞相实施“机器换人”,辽宁制造业对产业变革的危机感不强,由于缺乏明晰的产业政策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支持,未能有效形成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产业链条方面,核心部件存自给率低,被迫以高价从日、德等国进口,大大削弱了本土机器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4];精密加工能力尚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配套和采购大部分依靠南方城市进行,尚未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此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不明显、机器人研究成果市场融入度偏低等因素也影响和制约了辽宁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3.辽宁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是辽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2014年《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东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沈抚同城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提出了工作要求,这些都为辽沈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市场需求是机器人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深入,机器人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市场。据ifr估测,到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将达到42.8万台,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将提高到10%以上。可见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辽宁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石化、冶金、航空、电力电子等工业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机器人保有量远低于江浙沿海地区,因而市场空间巨大。同时,由于机器人应用领域拓宽,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为本土机器人制造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

4.辽宁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外机器人市场日趋成熟,美日欧等机器人强国加紧中国机器人市场布局。目前,abb在我国销售的90%的机器人已实现本土化生产;库卡在上海松江建设产能5000台的机器人工厂;安川电机在常州建设产能12000台的机器人工厂;发那科在上海宝山建设产能10000台的机器人工厂,我国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同时,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率先大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内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四、促进辽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要把辽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应坚持改造传统与培育高端并行、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并重的战略方针,从优化政策环境、整合产业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市场培育等多方面着力推进。

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辽宁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推进:一是设立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对机器人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对本地企业采购地产机器人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提供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政策方面的支持,激活机器人应用市场;三是以股权投资等更灵活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改制上市、股权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四是使人才政策向机器人产业领域重点倾斜,加大机器人产业领军人物、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机器人行业人才到辽宁发展创业。

2.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应结合辽沈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实施机器人骨干企业主导的产业园区计划,围绕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相关要素,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集聚。首先要要加快沈抚机器人产业基地、大连金州智能装备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鼓励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具备专业技术基础的企业切入到机器人制造领域,积极培育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以机器人关键功能部件和整机产品为核心,以焊接、搬运、喷涂、装配等应用为方向、以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成套设备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其次,要搭建产业联盟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新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整机分析、零部件功能验证、整机测试等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机器人生产、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研发支撑、人才培养等功能的一体化,全方位满足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3.整合创新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

技术是机器人产业竞争的焦点,辽宁机器人产业要摆脱为国际机器人巨头打工的局面,必须提升集成创新意识,体现应用核心和市场导向,不断突破共性、基础性的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装备产业化应用。为此,应首先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加强新松、高精数控等核心企业自身技术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东北大学等机构在视觉、语音、自主决策方面的技术优势,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共同促进机器人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其次,针对一些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重点前沿技术领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外顶尖研发机构的合作,通过并购国际品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

4.加强应用市场培育,培养后备科技人才

辽宁制造业门类繁多,要发掘机器人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耦合点,以企业和行业解决方案为发展方向,推进机器人企业与航空航天、电力能源、汽车造船等大型企业的合作,围绕重点工业领域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本地应用市场。可选择辽沈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民用航空、电子电力、出版印刷、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中的典型企业作为试点,重点推进机器人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数字化工厂的应用。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辽宁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要依托本省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和机器人应用企业的技工培训,并通过举办面向大中学生的机器人知识、技能大赛、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兴趣,为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结论

辽宁省文化产业改革路径分析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对策 老工业基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软实不可或缺的要点。文化的力量,在每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指引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科教和军事实力,至关重要的是国家的文化实力。辽宁省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文化产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辽宁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优秀省份先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说,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占GDP的比重较小,至今存在发展缓慢、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不能作为支柱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辽宁省文化产业问题重点表现在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机制尚待健全,市场对文化资源缺乏基础配置作用,阻碍了文化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流通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辽宁省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方式以逐渐转型升级,文化消费需求的比重将在居民消费需求中不断扩大,因此辽宁省文化产业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考虑到居民的消费习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在辽宁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全国来讲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激活辽宁省文化产业的途径

(一)增加对文化体制的改革力度

改革对于文化产业、对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能保障辽宁文化强省不断发展和持续壮大。然而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体制问题,必须根除原有的文化体制,重新树立新型的文化体制观念,才能有效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从文化创新做起,加强市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制度体系,增强文化产业管理,促进其快速发展和全面繁荣。

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的融合一起。逐渐从办文化过渡到管文化,从政府文化单位的管理转变为整个文化行业的管理。深入贯彻辽宁省艺术团体和表演团队的改革,加快我省新闻业、出版业和广播影视业的繁荣发展。加大对经营性文化性事业单位的改造力度,使我省的文化产业走向规范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打造辽宁省文化特色品牌

辽宁文化历史悠久,我们要把握辽宁省在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上独有的优势,将本土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使其成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努力发掘地域文化资源,加快整合地方文化品牌。发展过程中应将辽宁省的文物资源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以提升本土景区的文化内涵,为我省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打造亮丽的品牌。

(三)人才兴业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伴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人才资源的作用愈加明显,由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拥有了人才优势就意味着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辽宁省要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同样离不开人才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实行人才兴业战略。首先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并按需求适当的引进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应逐步建立和培养一支懂文化、善经营、达管理、精技术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辽宁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技术和改革模式协调发展。

新时代文化产业应与新媒体和新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当前数字化出版、数字音乐和数字娱乐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式。发展文化产业前我们必须分析清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只有把握好趋势才能与当今文化相关产业密切结合,创新技术已经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的力量。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产品和传播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新思路的不断涌现才能激发文化产业更加强大的活力。

(五)营造文化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加大广大群众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小康社会的实现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力度,同时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成功的发展经验,将辽宁省文化产业的传播与人民欣赏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以此拉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使辽宁省成为文化产业茁壮发展的一片沃土。

三、结语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已将文化产业提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辽宁省应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强势文化产业,逐渐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支撑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是我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尤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发展和壮大辽宁省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飞跃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紧迫的任务。当前我们对发展文化产业所作出的努力,将在未来长时间内影响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繁荣,并会进一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因此,要紧紧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文化发展这一核心任务,积极思考,准确定位,把发展繁荣文化产业放到重要位置,将辽宁省打造成文化大省、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许慧宏,吴声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5(3):5-9.

[2]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6.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研究 篇4

当今, 沿海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 “火车头”, 这是国内外社会发展不争的事实。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沿海经济竞相发展, 先后形成了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极富活力的沿海经济带,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5年下半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结合实际, 提出打造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9年7月1日,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 至此,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作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如何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何带动东北腹地以及全国经济发展, 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就是在此大背景下, 利用SWOT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 1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概况

2005年下半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至此,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作为一项议程, 纳入了辽宁省的发展规划中[3]。 辽宁省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由大连、丹东、营口、 锦州、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市所辖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 长约1400千米, 宽约30 ~ 50千米, 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4, 人口占1/3, 地区生产总值占近1 /2。其中重点建设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 (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工业区) 、辽西锦州湾经济区 ( 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 、 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个区域, 开发建设的规划总面积482. 9平方千米, 起步区面积195. 3平方千米。一线是指从丹东到葫芦岛绥中全长1443千米的滨海公路。

单位: 平方千米

为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特收集到一些辽宁沿海经济带截至2012年年底的一些基本数据, 如表2所示:

表2中显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截至2012年年底的一些基本情况。截至2012年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总人口1871万人, 占辽宁省总人口的42. 8% 。 地区GDP为12675. 5亿元, 占辽宁省GDP的51. 1% 。可见, 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为拉动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进而促进了东三省的全面发展。

由图1可以看出, 过去10年, 虽然辽宁沿海六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总体贡献不均衡, 但毫无疑问,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相对量都呈现加速度的增长。10年间, 第一产业的产值由367亿元发展到1089亿元, 增加了722亿元; 第二产业的产值从2003年的147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724亿元, 增加了5251亿元; 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163亿元增加到4834亿元, 增加了3671亿元。10年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2. 2 ∶ 49. 1 ∶ 38. 7发展为8. 6 ∶ 53. 2 ∶ 38. 2。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 但第一产业的产值却在不断发展;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继续增加, 并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 继续占据绝对优势; 第三产业以仅次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迅速发展。

就产业结构而言, 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也是不断上升的。产业结构的比重依然呈 “二、三、一”继续发展。

2. 2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 ( Strengths) 、劣势 ( Weaknesses) 、机遇 ( Opportunities) 、威胁 ( Treats) 四个方面的情况, 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寻找制定适合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2. 2. 1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优势因素分析 ( Strengths)

( 1) 资源和区位优势。全省海洋生物资源得以利用的经济种类约80多种。全省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 天然气、煤、铁、硫、岩酸、锰结核、滨海砂矿等。辽宁濒临太平洋成矿带的北缘, 矿产种类繁多, 储量丰富, 是全国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南临渤海、黄海, 西南与河北省交界, 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 东北与吉林省接壤, 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半岛相望, 南部辽东半岛插入黄海、渤海之间, 与山东半岛成掎角之势。

( 2) 基础设施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基础设施较完善, 交通运输比较便捷, 尤其是海运, 如大连港、锦州港、营口港等, 打通了产品的出口运输通道。

( 3) 对外开放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 国家积极支持沿海开放的政策, 更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

( 4) 人才及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辽宁沿海六市的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高等学府、科研院校云集, 科研力量雄厚, 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研产业等优势明显。

( 5) 三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作为东北经济区的龙头, 辽宁沿海经济带已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外向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 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大, 三次产业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

2. 2. 2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劣势因素分析 ( Weaknesses)

( 1) 体制性和机制性矛盾问题仍较严重。作为老工业基地, 辽宁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 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 结构性矛盾突出。首先,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其次, 重化工业过快发展[4]。

( 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根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9年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列全国第9位, 其中, 知识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九位, 知识获取能力居第6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12位, 创新环境居第九位。

( 3) 就业压力增大。失业和下岗问题严重,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 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升级步履艰难。二产独大, 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失衡问题长期制约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的快速发展。

( 5) 要素瓶颈制约凸显。具体表现在: 自然资源供给问题日益突出、人力资源供给问题、企业技改滞后, 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普遍老化、养老保障支出较多等。

2. 2. 3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因素分析 ( Opportunities)

(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拓展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和资源供应来源, 为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带来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 为实施 “走出去”战略提供发展机遇。

(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体制活力显著增强, 积蓄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后劲。

( 3) 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其自身发展带来机遇。

2. 2. 4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不利因素分析 ( Treats)

( 1)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 并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一定的制约; 金融全球化特别是金融交易网络的形成, 使得短期投机资本的投机炒作和大进大出对各国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不断形成冲击, 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大;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垄断压制, 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 2)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5]。首先, 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难以继续。再次, 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将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

( 3) 信用缺失、信用体系不完善增加经济运行成本。

2. 3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矩阵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既有来自国内外的多种有利条件, 以及自身拥有的各种人、财、物的各方面的先天优势, 又需要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危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优势与劣势同在。但总体来说, 机遇大于挑战,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利大于弊。

3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研究,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以下对策:

( 1) 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大力支持和扶持农业的发展, 巩固第一产业; 调整第二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新兴第三产业。

( 2) 建立区域统一市场。辽宁沿海经济带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建立区域统一市场, 打破地区壁垒,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3) 加快信息化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 着力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依托信息技术,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4) 突破制度性障碍, 实现体制与机制创新。首先, 要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构造国有、民营、外资多元投资的真正的股份制企业。其次, 要转换政府职能, 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把政府职能转换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 5) 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相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国企集中, 所有制结构单一, 必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步伐, 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 向大中型企业集中, 向优势企业集中。

( 6) 劳动力资源的升级。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再根据经济转型的需要, 完善人力资本结构。

4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以看出, 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长足发展、缩小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南沿海以及国外成熟沿海经济带的差距、带动辽宁腹地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昌林.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2]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3.

[3]徐江.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9.

[4]薛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11.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篇5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2009年8月中旬,“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

动漫游戏展”在沈阳市辽宁省工业展览馆成功举行。

我有幸前往沈阳,作为本次动漫游戏展大会工作人

员,参与并工作将近一周的时间,进行了丰富实际的社会实践,并最终完成了我关于辽宁省动漫产业的调

研报告。在建国六十周年到来之际,我国的动漫产业

作为新兴产业中发展较为迅速,成绩较为领先的佼佼

者,已经是国家重点扶持并大力发展的重点创意产

业。在本次报告中,内容多方面、多角度的涉及到了

辽宁省动漫产业由平稳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首

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为辽宁省动漫产业带来的巨大推动和影响,并切合实际地结合调研所得,大胆提出我省动漫产业今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向。

一、辽宁动漫产业:逆势中孕育生机,发展中播种希望

(一)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动漫产业越来越表现出超强产业竞争力。去年下半年至今,金融海啸波及全世界各个国家,促使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这为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此的发展契机摆在面前,已经有很好基础的我省动漫产业,势必将会加快建设步伐,抢先成为全国动漫领域的佼佼者。动漫行业的巨大发展潜能与广阔的市场使之成为即将崛起的产业巨人。

(1)国际现状:美日韩“动漫三国”

美国:动漫的帝国。动漫成为美国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出口超过了汽车和航空业。产业链从小说、动画片、游戏、漫画形成一个循环。

日本:动漫的王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动画节目60%以上是日本做的。产业链从故事到动漫,到影视等等,比较完整。

韩国:新兴的动漫第三大国。动漫产业超过汽车工业,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产业链是从网络入手,先开发网络游戏,再推出相关衍生品,甚至根据游戏的角色来创作漫画和动画。

(2)国内动态:群雄逐鹿之势已成88 更新时间:2009-11-10 13:01:50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无锡等众多城市纷纷将动漫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规划,投入巨资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8个动漫(动画)产业基地(园区),动漫制作机构从2002年的120多家猛增到目前的6400多家,2008年国产动画生产总量达到249部、131042分钟。

(3)我省形势:实力雄厚,优势显著

我省现已有沈阳和大连两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并着力将沈阳打造成为中国“动漫之都”。我省动漫产业具有两大明显发展优势:

首先,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从地理位置上看,辽宁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韩国、日本两大动漫产业发展大国交流便捷。

其次,在动漫产业基地硬件建设方面,我省也走在全国其他省份前列。辽宁省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并给予入驻动漫基地的企业免收3年用房租金的优惠政策。

这样一来,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可行的融入于辽宁省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推波助澜作用。经过几年的磨砺后,放眼全省的动漫产业,可见沈阳、大连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格局。目前,沈阳、大连两个基地可用的办公住房的面积总计已超过10万平方米。

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花木兰》,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历史。

(二)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动漫产业在我省蓬勃发展,但是产业发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沈阳动漫产业办公室负责人董岩介绍,与美国、日本、韩国发展途径不同的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环节基本上集中在 “动画制作”及“市场运作”两个主要环节上。而我省动漫产业发展同样在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存在困难。

企业没有好的剧本和形象设计师,会造成前期发展乏力,难于拓展市场。董岩说,解决这种困境需要仰仗对专业人才的积极培养,并对为动漫产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和企业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

动漫产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前期资金投入的产业,资金周转率比较长,一般来说,制作一个产品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目前,我省动漫企业资产都比较少,如果资金链断裂,则会使企业陷入尴尬的局面。因此,有关人士建议,一方面国家应该对于动漫企业贷款给予适当的放开政策,此外还应帮助动漫行业筹建代理机构,如大型产品代营公司等,从而实现对市场的宏观把握,统筹营销,促进行业平均成本下降,为中小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二、沈阳动漫节:打造东北亚动漫第一展

(一)需求决定,势在必行

2006年,动漫产业被明确列入“十一五”期间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沈阳也迅速成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几年来,聚集和培育了大批业内企业,但与业界精英相比实力尚有差距。

随着沈阳动漫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沈阳市委、市政府敏感地意识到动漫产业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蛋糕”,明确提出将沈阳建成中国的“动漫之都”,将动漫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沈阳市市长李英杰表示,要为本地动漫、游戏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大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中国风格、沈阳特色的创意产业,沈阳力争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动漫产业基地。

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的其中一个表现在于动漫展会经济的繁荣不息。但是,沈阳目前还没有大型的动漫展落地生根。每年众多动漫展、动漫节活动规模大小不

一、档次参差不齐,不少更游离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这无疑令沈阳长期以来缺乏大规模、高档次并能代表沈阳动漫最高水平的领头羊角色。

因此,为了进一步繁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市场,提高原创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动漫产业的真正腾飞,“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应运而生。这必将在今后更好的推动我省动漫事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8月,首届中国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开幕式

(二)政府搭台,动漫唱戏

沈阳地处东北核心地带,毗邻日韩,有着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的选址和筹办经过了长期充分的考察和论证,从最初的设想到今天的尘埃落定,沈阳市政府以及主办方和承办方,都付出了不少努力。既是应运而生,又是精诚所至。

“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的筹办,势必凸显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动漫游戏的中心地位,令沈阳地区的动漫游戏产业更趋国际化和专业化,对东北乃至全国动漫产业作出强力的辐射作用。在这样一次由辽宁省动漫产业唱主角的展览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韩的重要动漫游戏企业将济济一堂,推动整个行业良性竞争与发展,成为沈阳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

沈阳的动漫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此次沈阳市政府与省内乃至全国各大动漫企业倾力合作,开办高规格、高层次的动漫展,更是有效地促成了辽宁动漫产业整体大练兵。通过开展大型“动漫节”这样形式超前的运作模式,加强南北动漫产业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合作,从而更好地为我省动漫产业今后全方位、多领域的广泛合作铺平道路,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面对未来:辽宁动漫产业,依靠优势,走向强势

经过几年的磨砺后,放眼全省的动漫产业,可见沈阳、大连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格局。

2006年沈阳提出打造中国“动漫之都”的发展目标后,动漫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该市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沈北新区沈阳动漫游戏产业园和东陵区奥园动漫产业城均呈现较强实力。

2007年,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2008年12月该基地进一步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标志着沈阳动漫产业基地已经发展成了国家重要的动漫产业基地。两个月前,随着沈阳市沈北新区与香港凌速姊妹集团成功签约。正因如此,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动漫游戏展”才最终落户于沈阳。双方还共同声明,今后一年一度的“动漫节”将永久性与沈阳沈北新区牵手合作。

相关数据表示,2009年,沈阳动漫产业基地原创动画片制作预计完成1万分钟以上,实现动漫产品产值18亿元,进入国家动漫基地前列。

中国沈阳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数字模拟图

辽宁省内的另一动漫重镇——大连,其动画、漫画、网络游戏产业起步于2004年10月。2005年6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在该市揭牌,2007年又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称号。如此同时获得国家两个授牌基地的,在全国只有大连一家。

大连动漫产业振兴基地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动漫走廊”。去年动漫产业销售收入达40亿元,全年出品动画片6500分钟。截至今年4月份,这里已集中了110多家动漫企业,产业用房达12万平方米。

此外,鞍山、本溪、阜新等城市也积极行动。其中,阜新市已将动漫产业目标定位为初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初级产品生产基地。为普及动漫知识,该市开展了“动漫从娃娃抓起,动漫知识进课堂”活动,2008年,阜新各级各类动漫专业在校生达410人,专业教师达75人。

随着动漫产业在我国日益发展壮大,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动漫产业,必将在辽宁省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面对未来,辽宁动漫的康庄大道,便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工作,时时刻刻狠抓动漫人才培养,加强南北方动漫产业长期合作,大力发挥我省的优势和强项,一步步由逆势走向强势!

辽宁大学文学院

2008级新闻学二班

辽宁产业结构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产业

一、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辽宁是一个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丰裕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 辽宁存在许多企业集群, 主要有: 以抚顺石油为中心的石油开采加工企业集群, 以沈阳金杯为核心的汽车企业集群,以沈阳机床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鞍钢和本钢为中心的钢铁产业集群等。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过程中, 辽宁又新出现了一些企业集聚区或产业集聚区。如宽甸县硼海镇聚集了四、五十家以硼矿开采和生产硼、硼砂的企业;在大石桥市聚集了一批生产镁制品的企业; 在佟二堡聚集了一批生产皮装、皮具的企业; 在法库县聚集了一批生产瓷砖的企业,等等。

二、辽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在原有的产业集群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辽宁原有的企业聚集群落,到目前为止仍然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例如鞍钢、石化、造船、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等领域, 其企业都隶属于中央企业集团。2001年底,辽宁的国有经济比重为7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据2002年初步统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的黑龙江为89.3%,最低的辽宁为62.7%,均远高于全国52.8%的平均水平。

2.新兴的产业集群中,民营资本占主导地位

例如宽甸硼海镇的硼矿开采企业,大石桥的生产镁制品的企业,佟二堡的生产皮装和皮具的企业,西柳的服装生产和批发企业等,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是业主制企业和家族制企业。

3.产业集群仍处于低级的发展阶段

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档次不高、技术含量比较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低价竞争时有发生,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尚未占到主导地位; 企业集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数据表明, 2000年辽宁省市场化指数在内地31个省份中排名第十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方面,辽宁排在第十五位。

4.技术装备老化

有数据表明:目前沈阳市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13.4%,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9.2%,两者之和不足三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设备70%还在运转。很难想像,用如此落后的技术装备能生产出现代市场需要的产品。

三、发展辽宁产业集群的对策和思路

1.利用原有产业优势,引导企业间合理分工,积极促成产业集群的产生

如沈阳市原有金杯客车厂与中华轿车厂,加之新进入的宝马轿车厂,具备了发展汽车制造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可以通过把省内其他汽车制造厂与零部件厂逐步迁移到沈阳周围,以及招商引资汽车零部件厂落户沈阳,从而在沈阳发展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汽车制造业;大连市拥有大连新船重工、造船重工和渤海造船三家造船企业,具备发展成为船舶制造业集群的基础;鞍钢、本钢、抚钢,以及为民营企业西洋集团公司所收购的沈钢、海城钢铁厂,都在一个小时车程以内的区域,该区域具备发展钢铁制造业集群的良好条件。

2.深化特大型国有企业改组和改制进程,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打造良好的主体环境

通过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就近分离为独立的法人公司,并结合招商引资与企业迁移的方式,从而快速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沈阳的汽车、大连的造船、鞍山的钢铁与沈阳的机床大企业都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对于目前在辽宁境内的由中央直属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 应通过组织协调, 使其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 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改革, 这些中央直属企业集团应当改组为控股公司, 然后依据下属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进行多种股份制改造, 比如,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属的辽河油田管理局的存續企业就应当进行民营化改造。

3.以区域产业的科学定位发展产业集群

我国众多的工业园区由于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往往成为各类企业“扎堆”之地,结果发展缓慢,未能实现设立时的意图,有些还困难重重。因此,在新一轮工业园区的调整中,一般都通过明确的产业定位而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例如,鞍山本着“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的建设思路,以鞍钢为依托,将达道湾镇、宁远镇、腾鳌镇发展成为西部工业走廊,成为精品钢材的生产基地和深加工的产业基地。

4.科学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虽然产业集群的发生与发展有其自发性和根植性,但政府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二是美化本地环境,打造“诚信东北”,增强引资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业园区,使产业集群地理更为集中;四是建立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五是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创建地域品牌;六是构建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与支持企业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七是加大政府对产业集群产品的采购力度,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八是加强中介服务;九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十是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愿景。

参考文献:

[1]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特点与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3(127)

[2]马廷玉:辽宁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与难点.辽宁经贸,2004(7)

辽宁产业结构 篇7

将辽宁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辽宁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 比较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浙江、广东两省产业结构比较接近, 其第二产业均占半壁江山, 第三产业约占40%, 第一产业占7%左右。而北京、上海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均比较小, 2%左右。其中, 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60%以上, 居于全国首位, 上海第二、三产业则基本上平分秋色。而辽宁省2004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达到11.20%, 第三产业比重为41.09%, 第二产业比重接近50%。与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 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因此, 辽宁省的GDP增长速度在2004年虽然比上年有所增长, 达到12.80%, 但仍低于增长速度最快的浙江省1.5个百分点。

二、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多年开采和粗放使用, 煤炭、黑色金属、石油等资源储量减少, 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 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日益陷入困境, 抚顺、阜新等煤炭基地城市尤为突出。

辽宁只有家具制造、石油加工、黑色冶金及加工、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他行业市场竞争力一般或缺乏竞争力, 成为辽宁产业发展的最直接制约因素。

辽宁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传统产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冶金、石油化工等产业推动, 新兴电子、通讯及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缓慢, 比重较低, 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替代产业群体, 使产业演进出现断层。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设备大都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建设成的。长期以来, 技改资金缺口大, 企业改造缓慢, 设备普遍老化, 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技术研制和开放资金投入不足, 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国有企业战线过长, 企业内部“大而全、小而全”, 企业历史欠账多, 包袱沉重, 缺乏积累能力, 而非公经济的发展又大大滞后, 比重弱小, 致使工业经济活力严重不足。

(二)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经营方式陈旧

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比例弱小, 传统管理方式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地方仍然实行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方式, 使得第三产业难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较为严重的地区封锁、行业分割的管理体制, 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 经济贡献不突出

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缺乏规模效益, 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由于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在技术产业市场中形成主体地位, 因而出现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局面。目前, 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发的许多高科技成果, 实际转化率不足10%。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巨额投资作后盾, 而辽宁在现实条件下, 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寥寥无几, 造成了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低的局面。

高新技术开发区未能成为高科技产业化的孵化器。目前, 辽宁不少开发区仍以园区开发为主, 高科技产业投资的份额并不大, 利润增长过分依赖市政设施承建和土地成片开发。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对高科技项目采取分散投资的办法, 没有形成具有优势的行业领域和项目集群, 未能承担孵化器的职能。

三、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重构

(一) 调整改造传统产业

辽宁地区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两大类, 前者包括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后者包括煤炭、原油等。虽然辽宁地区的工业结构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符合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以及比较优势在国家之间转移的规律, 但目前辽宁地区的工业企业技术装备落后, 国有企业包袱沉重, 债务负担大, 缺乏自主生存能力。企业产品成本高、利润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 优势产业和产品尚未做大做强, 潜在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因此, 对重化工业按照结构调整战略的要求, 首先,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建立现代公司制, 彻底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其次, 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彻底剥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 增强企业的自生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再次, 在产权改革的同时对国有企业的债务进行重组。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等战略投资, 实行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制, 降低国有及国有控股比重, 改变“一股独大”局面。最后, 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二)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竞争实力的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装备工业必须先行。辽宁省有一批技术装备类产品在全国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一些重要成套设备、航空、造船等领域是国内其他省市企业无法替代的。因此, 通过结构调整, 可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配套加工体系, 就能够带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对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2%预计今后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 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 目前辽宁省共有整车企业 (包括改装车和农用车) 60多家, 零部件企业140多家。从2004年辽宁省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来看, 在全国排第10位。辽宁汽车工业是省内目前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有一批在全国占有一定优势的产品, 如轻型客车、大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一部分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有一批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重大项目;形成了一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重点骨干企业。辽宁将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发达国家掀起了新技术革命浪潮, 上海、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乘势而上, 对产业结构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产业的发展转向了电子信息业。辽宁对新技术革命的反应不灵敏, 直至90年代中期才提出“两高一深”的发展方针, 从提出到贯彻实施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表现为对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电子产业的发展投入少, 扶持的政策力度也不够。“九五”期间辽宁对电子产业的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0.54%, 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也只有1.68%。而同期江苏、上海、广东对电子产业的投资分别为辽宁的2.5倍、4.9倍和11.6倍。实践证明,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充分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扩散与带动作用,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 加速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 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辽宁的第三产业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 在促进整体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尽管如此, 与发达地区相比, 辽宁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依然偏低, 并存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为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辽宁地区在继续发展物业、餐饮业、娱乐业的同时, 尤其需要加强重点投资和改革体制, 使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四) 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发达地区相比, 辽宁省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覆盖面小, 地区差距较大, 加工转化链条短、水平低。要跳出就农业发展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 以发展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第三产业来促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优势产业区专业生产。结合辽宁省各地区的特点, 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五大产业区, 即在中部平原区, 重点发展蔬菜商品出口基地;在辽西干旱地区, 重点建设油料生产基地;在辽南丘陵沿海地区, 重点发展水果、水产产业;在东部冷凉山区,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在辽北地区, 重点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辽宁葡萄产业现状分析 篇8

一、辽宁省葡萄产业及科研现状

1. 葡萄产业现状

(1) 品种结构趋于优化。目前辽宁省葡萄的主栽品种仍为巨峰, 面积65万亩, 占全省葡萄总面积的67.8%, 产量71万吨, 占全省总产量68.9%, 比前5年下降了约25个百分点。红地球、京亚、无核白鸡心、玫瑰香、酿酒葡萄、康太等品种, 占葡萄总面积的21%;其他还有奥山红宝石、香悦、意大利、87-1、金星无核、8611等品种 (系) , 总的趋势是传统栽培品种比例下降, 优新品种比例逐渐上升。 (2) 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全省14个市都有葡萄栽培, 从近年葡萄产量来看, 锦州、营口、铁岭、朝阳、沈阳、大连、葫芦岛和辽阳等8个市的葡萄年产量为90.3万吨, 占全省葡萄总产量的87.7%。全省已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的辽南葡萄带, 以锦州、朝阳、葫芦岛为主的辽西葡萄带, 以及以沈阳、铁岭、辽阳为主的辽宁中北部葡萄带。

2. 葡萄科研现状

(1) 葡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目前辽宁省从事葡萄栽培和品种培育的单位主要有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辽宁省农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大连市农科院、辽阳市林科所、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等。沈阳农业大学与辽宁省农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合作从美国引进的晚红、秋红、秋黑、无核白鸡心、金星无核、红脸无核、利比亚等7个品种通过辽宁省品种审 (认) 定, 其中晚红成为我国仅次于巨峰的第二大主栽品种, 无核白鸡心、金星无核等均为我国的主栽品种, 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辽宁省农科院葡萄课题组自主选育出了紫珍香、夕阳红、醉金香、香悦、状元红等抗病优质品种, 生产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大连市农科院选育的巨玫瑰品种受到全国关注, 生产上有一定应用面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开展葡萄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 取得一些成果和进展;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开展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研究, 取得明显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辽宁省近年来在葡萄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 其中多项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包括:葡萄绿枝嫁接 (当年扦插当年出圃) 技术、葡萄密植早期丰产技术、葡萄无公害优质生产技术、有核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无核品种果粒膨大技术、保护地葡萄促成栽培技术、保护地葡萄延迟采收栽培技术等。 (2)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在葡萄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与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研究方面, 取得多项省级成果, 并出版了《葡萄病虫害原色图鉴》, 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3) 葡萄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研究。辽宁省葡萄贮藏已形成强势产业, 2008年辽宁葡萄总贮量24万吨, 其中巨峰葡萄贮藏量占到全国70%左右, 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鲜贮省份。葡萄贮藏最集中地区是辽宁省北镇葡萄产业示范区, 贮量约为10万吨, 拥有大、中、小型机械恒温冷库2300多座, 建筑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 约占全国鲜食葡萄贮量30%以上。目前从事葡萄贮藏保鲜及加工研究的单位主要有辽宁省农科院加工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在葡萄保鲜剂研制、葡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4) 保护地 (设施) 葡萄栽培技术研究。由于设施葡萄生产结果早, 效益好, 近年发展较快, 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辽宁省保护地 (设施) 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地葡萄促成栽培技术、保护地葡萄延迟采收栽培技术、避雨栽培防病提质技术、设施葡萄丰产稳产技术等。目前, 辽宁省设施葡萄面积达8万余亩, 占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20%, 年产量达14万吨, 产值7亿元, 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省份, 设施栽培规模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辽宁省与国际葡萄产业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差距及存在问题

首先, 国际葡萄产业技术先进地区基本实现配方施肥、控制灌溉、砧穗组合区域化、无毒化栽培, 形成完善的葡萄病毒检测及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和体系, 为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而辽宁省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其次, 与国际葡萄产业技术先进地区相比, 辽宁省在葡萄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及诊断系统研制、葡萄采后处理、低温和气调贮藏、设施葡萄栽培环境调控等技术上也存在差距。另外, 辽宁省在育种上差距也明显, 造成生产上主栽品种基本为国外引进品种。目前影响辽宁省葡萄产业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1. 品种相对单一

葡萄主要品种仍为巨峰, 新品种比例偏小, 早、中、晚熟品种不合理, 成熟期过于集中, 出现季节性相对过剩。

2.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辽宁省果业科技投入, 特别是对葡萄新品种引进、选育、新技术开发应用、苗木基地建设, 果实包装、贮藏和加工等方面严重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 制约葡萄产业发展。

3. 葡萄加工业发展缓慢

2008年辽宁省葡萄酒产量3万吨, 产值9.2亿元, 占全国总量不足10%。虽已涌现出沈阳亚洲红、桓仁五女山、铁岭北绿、辽阳燕洲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葡萄酒有限公司和果汁有限公司, 但企业负担重, 生产规模小, 缺少加工专用原料, 成本居高不下, 缺乏市场竞争力。

4. 流通不畅, 产业化水平低

当前, 辽宁省葡萄销售主要是果农在家等客, 处于销售被动地位。销售龙头企业牵动作用小, 出口比例少, 分级、包装等产后环节上还比较薄弱, 影响葡萄产业经济效益的发挥。

5. 科技推广队伍缺乏

作为辽宁省果业中的重要产业, 葡萄产业科技推广队伍比较缺乏, 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 制约产业发展。

三、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辽宁产业结构 篇9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 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

从2002年到2011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本符合工业现代化进程所要求的第一所占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2002至2011年期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徘徊,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48%下降至2004年的46%,然后随之有微弱上升趋势,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56%,在2009年又下降至52%,2011年又上升至55%;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从2002年至2004年大致上升,在2004年达到最大比重42%,从2005年40%以后下降至2008年35%,在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后,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又出现下降的这种波动趋势。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2. 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结构。

通过分析2002—-2011年辽宁省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我们可以得到: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结构比较稳定,体现为二产贡献率最大、三产次之,一产最低的状况。具体如图1所示,从2002年开始,辽宁省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低于10%,远低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辽宁省第二产业贡献率则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三产贡献率中比重一直位居首位,特别是在辽宁传统工业发展中,以冶金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为最快,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力量;辽宁省第三产业较缓,其贡献率相对波动不大,总体介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之间,这与辽宁作为东北重工业大省具有较大关系。

3. 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

从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来看,如表2所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上升。在辽宁省工业化的进程中,虽然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主导左右,第三产业进展缓慢,但随着政府对服务业重视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大,辽宁省服务业较以往依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供给保障能力迅速提升,服务业整体经济效益好转的同时,进一步吸引更多投资与就业人员的加入。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前文分析可见,尽管目前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总体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从而使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现代化程度落后。

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完善,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现代化程度低。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扶持力度,农业产业结构得到相应改善,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中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过于单一。以种植业为例,在农业种植领域,辽宁省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且未形成农作物种植的区域分工。二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比重较大,缺少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这主要与辽宁省农业科技基础差、资本投入少有关。就目前辽宁省农业现状来看,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大多地区还是应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投入产出率不高,农业科研产品转化率低,规模效益低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种类少之又少,农产品的再加工能力远远达不到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三是与农业有关的龙头企业较少,农业产业化链条有待完善。长期以来,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所占比例较大,而与之相关联的加工业和运输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薄弱,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农业加工业和运输业链条不能得以有力拓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辽宁省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农业基础地位比较脆弱。

2.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工业化快速发展受限。

根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进遵循的一般规律,只有当基础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有所积累时,更高形式的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辽宁的工业化发展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其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投入的不足,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根据2012年辽宁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人员为13.1万人,其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人员3.7万人;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活动人员6.8万人;从事科技交流与技术服务业工业活动人员1.5万人。2011年辽宁省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仅占本地区在岗从业总人数的2.3%,尽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北京水平的7.4%。此外,辽宁省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仅仅为1.9%,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2011年辽宁省财政预算支出3905.85亿元,同比增长22.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87.2亿元,同比增长26.6%。尽管科技支出增长大于财政总支出增长,但科技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各种相关数据表明,辽宁省科研投入明显不足,科研人才相对稀缺,从而造成辽宁省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趋同严重,劳动密集和加工装备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资源利用率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工业化快速发展受阻的状况。

3. 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

首先,辽宁省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目前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且以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辽宁省逐渐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但整体而言,企业自主创新尚未实现突破性的进展,辽宁省传统工业产品缺乏创新,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均无疑制约着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其次,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活服务业、运输服务业、仓储业企业数量依然庞大,约占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3。相比之下,现代服务业的比例比较小。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科技交流与推广等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所占比例还不足总数的20%,而在后工业时代,这些新型服务业将是推动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

三、优化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从目前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应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为着眼点,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辽宁省第一产业主要由农业构成,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加快农业的科技化进程,把握农业科研和技术方向,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借鉴科学的管理经验,切实结合自身状况,因地制宜,找到推进农业科技化进程的创新路径,例如在政府扶持下,有计划地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推进辽宁省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突出体现在农业加工链条中。辽宁省应根据比较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产业。第三,提高现有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科普宣传力度及教育投入,通过多种渠道使农民了解科学的农业技术知识,并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中。

2. 以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很多传统行业正在处于衰退期,因此,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产业发展领域,是实现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辽宁省工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应注重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改造传统工业,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断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辽宁省工业生产力的重要战略,同时注重协同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例如,加强与发达国家技术合作,逐步掌握新型生产技术,充分发挥辽宁地区在高新技术开发中的潜在能力,提高产业的实用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还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创新发展促进辽宁省产业优化升级。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纵观世界各国的产业演进历程,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经济走向发达的标志。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上海、北京等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着缺乏特色、服务种类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根本上说,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结合其自身老I: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服务业,应重点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业,如物流、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资供销、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以及如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及动漫等文化产业,这些产业将决定着辽宁省第三产业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筱.我国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分析——基于辽宁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2]于左,高永民.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辽宁与广东省的比较研究[J].国有经济评论,2010(1)

[3]王忠福,张满林.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问题评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4]韩雪峰,于纪元.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

[5]刘妍,任银,潘乃峥.推进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探析[J].管理观察,2011(7)

[6]刘柏霞,李亮.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辽宁产业结构调整[J].开发研究,2011(5)

[7]彭宜钟,李少林.辽宁省最优产业结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11(12)

辽宁产业结构 篇10

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1]。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认知程度及能力的不断提升, 尤其是我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以来,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近年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很大, 第二、三产业成为海洋经济的总体,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 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化阶段转变。《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万亿元, 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7%, 高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辽宁省海洋资源较为丰富, 濒临黄海和渤海, 海陆面积比为0.45∶1, 人均海岸线居全国第二位。辽宁省开发海洋资源较早,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但从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模和海洋产业结构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 在全国的竞争优势仍不明显。

曹忠祥、任东明等[1]从区域视角揭示了区域海洋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进的基本规律;张静、韩立民[2]对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孙瑛, 殷克东等[3]通过模型构建分析了南北方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问题;刘海楠、李靖宇[4]应用区域空间差异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问题;盖美、陈倩[5]运用模型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得出其结构性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的结论。本文在比较辽宁海洋产业变动的基础上探讨了辽宁海洋产业结构特征与优化对策, 以期为辽宁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年鉴》,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处理。

2.2 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 (SSM) 法[6,7,8]是由Creamer最初提出, Dunn、Perloff、Muth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起来的。该方法主要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解释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是揭示区域与部门结构变化原因, 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SSM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以一个更大的区域即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 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刻的变动 (G) 分解为三个分量, 即份额分量 (N) 、结构偏离分量 (P)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D) , 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 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进而可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bj, t为2009年辽宁省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bj, 0为2005年辽宁省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Bj, t为2009年全国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Bj, 0为2005年全国海洋产业各部门产值;rj为辽宁省海洋产业各部门2005—2009年变化率;Rj为全国海洋产业各部门2005—2009年变化率;b'j, 0为辽宁省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其中, G为增长量;N为份额分量 (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 , 是指j部门所在大区或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 区域i的j部门规模所发生的变化, 即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果按照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P为结构偏离分量 (或产业结构效应) , 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所在大区域或全国相应部门的比重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部门增长相对于大区或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其值越大, 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D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或区域份额效果) , 是指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别引起的偏差, 反映区域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 其值越大, 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3 结果与特征

3.1 结果分析

通过SSM模型计算结果 (表1) 可见, 在这11个海洋产业中, 除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未统计外, 份额分量N和结构偏离分量P都为正值。其中, 份额分量N主要集中在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上。此外, 船舶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占的比重也较大, 其余产业之和不足3%。结构偏离分量P中的船舶制造业值最高, 说明船舶制造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是渔业和滨海旅游业, 贡献最小的是石油与天然气业、海洋盐业、海洋医药业。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中的石油与天然气业、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正值。其中, 滨海旅游业为562.12, 远远高于石油与天然气业 (91.63) 和交通运输业 (12.47) , 说明辽宁滨海旅游业的竞争力远大于石油与天然气业和其他海洋产业, 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而海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医药业、海洋船舶制造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这几个产业的偏离分量都是负值, 说明这几个产业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不足。

3.2 特征分析

近几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 其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但与全国相比, 仍有不尽合理之处。

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不是几个产业部门的简单组合, 而是能发挥较高经济效益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组合。产业结构不合理, 会使整个产业发展出现不协调[9]。因此, 产业结构效益要求各产业部门相互之间协调增长, 产业结构中的任何“异军突进”和“大起大落”现象都是结构低效益的表现。

从上面的结论看,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 第一产业渔业所占的份额分量较大, 仅次于滨海旅游业居第二位, 说明产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调整。除滨海旅游业外, 船舶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占的比重也较大, 说明辽宁的第二、三产业已有了较明显的发展势头。 (2) 第二产业中只有船舶制造业发展较好、专业化较强, 其他部门如海洋油气、海盐、海滨砂矿、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及海洋工程等, 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都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甚至处于较低水平。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船舶制造业已出现较大范围的下滑趋势, 辽宁省船舶制造业也受其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波动, 但从当前看, 仍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 (3) 第三产业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较好, 但产业多元化不明显。与广东等海洋经济强省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对策建议

加快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对辽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落实国家海洋产业政策、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 必须基于辽宁省省情, 发挥区域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 体现区域差异,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4.1 提高海洋主导产业竞争力

辽宁省海洋第二、三产业虽然正在不断发展, 但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高于全国, 说明第二、三产业发展优势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船舶制造业作为海洋主导产业, 为辽宁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其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应当加强其专业化优势, 继续推动船舶制造业发展, 促进其关联产业的兴起与集聚。近年辽宁省船舶制造业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波动, 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但更应该转“危”为“机”, 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时机, 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人才, 整合国内外资源, 实现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 尽早发挥出主导产业的关联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

4.2 加快海洋优势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

辽宁省海洋第三产业比重虽然逐年上升, 但刚刚与第二产业持平, 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第三产业中的滨海旅游业竞争优势最强, 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较好, 因此辽宁省应当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突出“滨海”、“人文”和“生态”三大特色, 全力打造辽宁滨海旅游带和长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创建国际品牌。同时, 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同时, 系统整合辽宁省港多水深的资源优势, 加快现代港口物流网络平台建设, 推动产业向区域化和国际化方向转变。积极构建以港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为龙头的海洋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将其优势产业打造成强有力的海洋支柱产业。

4.3 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引进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 形成科技支撑体系, 提升海洋经济效益。对趋于全国最低水平的油气业、海盐业、海洋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 尤其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因地制宜, 积极寻求发展机遇, 加强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同时, 也要积极引进高层次海洋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 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 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原有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大力引导和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能源、海洋化工、海洋环保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使其尽快成长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4.4 合理优化海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在不断调整海洋产业结构的同时, 也要注意海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海洋空间的立体性决定了可在同一海域合理安排门类多、层次多、横向联系密切的不同海洋产业[10], 因此在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基础上,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明确各产业间的区域功能定位。在确定海洋产业总体布局基础上, 编制区域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加强海洋资源集约利用, 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 统筹安排各行业用海, 加大海域使用的确权与管理力度, 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曹忠祥, 任东明, 王文瑞, 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演进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 2005, (6) ∶29-33.

[2]张静, 韩立民.试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3.

[3]孙瑛, 殷克东, 张燕歌.海洋产业结构动态优化调整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25 (4) ∶84-89.

[4]刘海楠, 李靖宇.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及地域空间差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 (2) ∶118-121.

[5]盖美, 陈倩.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11) ∶985-988.

[6]史春云, 张捷, 高薇, 等.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3) ∶133-136.

[7]姚芳, 周密, 孙林岩.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软科学, 2005, (6) ∶28-30, 37.

[8]张耀光, 韩增林, 刘锴, 等.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J].资源科学, 2009, (12) ∶2192-2200.

[9]韩增林, 狄乾斌, 刘锴.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107-111.

[10]王海英, 栾维新.海陆相关分析及其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2, (6) ∶28-32.

辽宁产业结构 篇11

笔者曾对辽宁省30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一是人力资源总量近三年来有小幅增加,企业人员总数从92559人增长至96022人。管理人员由13476人增长至19825人,高级技师呈平缓增长趋势,由8050人增长至8145人。二是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层次有所提升。在调研企业内,本科以上人员越来越多,而专科人员基本未增长,高中和初中学历的人员呈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30家典型企业共需求10426人,其中主要人员需求情况如表1。

将30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结果与三年前对这些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人力资源整体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

从企业对人员类型需求看,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工人的需求略有提高,需求比例分别提高了0.1%和0.4%;而对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中专、技校毕业的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都略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0.40%、0.32%和0.40%。

从企业对主要专业的需求看,对硕士以上学历的机械工程专业,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机械设计专业、电子专业、焊接、装配专业,对中专、技校毕业的浇注专业的需求比例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对硕士以上学历的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国际贸易、建筑、WH总布置专业,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汽车机械、数控机床专业,对中专、技校毕业的焊接、装配专业的需求比例都有所下降。

根据上述的对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分析,要在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上下工夫,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1.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大环境

一是政策支持。政府对企业人才开发、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应加大监督检查和管理,进一步明确不同企业教育经费提取的额度,保证专款专用,督促企业提高职工培训质量,逐步建立起企业教育的硬性管理体系,像管理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那样来管理职工培训。

二是资源支持。应逐步建立产业集群内公共性培训基地,配备优良的设施、教师和教材,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组织集群内优质培训师资,深入到培训相对落后的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三是资金支持。企业开发或引进的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有的效益非常好,一旦投产会带动行业和地区甚至全省的经济、技术的发展,但这样的项目往往培训经费投入较大,政府如在资金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会更加有力地促进项目尽快实施。

四是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目前企业培训市场良莠不齐,国内、国外、协会、学会、企业、行业等各种组织都在抓培训、搞认证,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正常的培训工作是一种干扰。企业不知选什么样的培训机构更合适,常常是花了钱却收不到好的培训效果。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培训市场,使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有实效的培训服务。

2.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能力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有86%的企业对所聘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知识和工作态度基本满意,有7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还比较欠缺。那么,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一是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从对制造类专业的调研结果看,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优势较强,但在职业实践经验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一些实习实训教师,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缺少职业培训,较少能够得到最新的前沿技术训练,技术更新滞后,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逐步形成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师的机制,并进一步规范管理,增加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数量,逐步满足教学需要。

二是健全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制造业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然而从调研情况看,多数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和运行管理,也不愿意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教学设备和培训经费。辽宁省在这一领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机制,缺乏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虽然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有积极发展行业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等规定,但因为缺乏鼓励行业和企业办学的具体措施,所以行业、企业也缺乏办学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校企沟通,增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多数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之间尚未建立起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相关组织或机构,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几乎包办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部过程,包括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评估等。其结果是职业院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专业建设缺乏基本的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存在低水平的重复。职业学校必须要了解企业一些大的生产开发项目,已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应该主动、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调整专业和教学计划,使“订单教育”真正能够解决企业项目的用人需求。

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保障

一是创造校企合作新机制。装备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经营和产品发展的需要,将实验室建到高校,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把企业知名度的提升工作融入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确立起企业在高校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企业要利用在高校举办活动的机会,进行企业文化与用人机制的宣传,以赢得高校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保障制度。通过选拔晋升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在明晰的目标推动下自觉地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只有让员工在心理上认同,并积极参与,配合开发,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活力。

三是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与文化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装备制造业要想留住人才的策略主要有两项:一方面提供匹配的待遇;另一方面,还要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从员工的角度来看,通过培训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并获得良好的薪资报酬,已经成为他们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要进一步确立培训的重要地位,加大培训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辽宁产业结构 篇12

1 海洋产业与海洋产业集群

1.1 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即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或人类在海洋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活动。

海洋产业按产业的属性可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海涂种植业等),海洋第二产业(海洋油气业、海盐业、海滨砂矿业、海水直接利用产业、海洋药物业等),海洋第三产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海洋产业按形成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业及盐化工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业、海滨砂矿业、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未来产业(包括深海采矿业、海水淡化产业、海洋能利用产业、海洋药物产业等)。

1.2 产业集群与海洋产业集群

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即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的机构在该区集聚和发展,并形成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产业集群涵盖三个方面:①产业部门和相关机构在特定空间区域内必须有集中的现象或者集聚的趋势。②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通过对外输出产品和服务为区域创造财富,它们是构成产业集群的重要组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③产业、企业彼此之间以某种方式相互紧密联结,使集群内的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比其他非集群的产业、企业总体要好得多。根据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相关特征,海洋产业集群可以简单定义为:海洋产业和相关机构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有集中的现象或者集聚的趋势,同时各海洋产业以某种方式紧密联结,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推进作用的一种区域组织形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国内外研究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区位熵法、波特案例法、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理论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等[5]。区位熵法和投入产出法主要是识别产业集群普遍采用的工具。由于海洋产业没有被列入《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及区位熵分析法只能识别某一区域海洋产业集聚现象及趋势的存在,不能识别产业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在采用区位熵分析方法的同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各海洋产业的产业关联度。

在我国现行的海洋经济统计中,仅对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底砂矿、海洋盐业、海洋造船、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国际旅游进行了较为完整序列的统计。根据辽宁省资源情况,本文根据对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海洋盐业、海洋造船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滨海国际旅游业等五种海洋产业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的区位熵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基础数据来源于1997—200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

2.2 辽宁省海洋产业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区位熵法: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主要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反映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可通过区位熵(L)来测定一个小区域工业产业部门在大区域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程度,从而确定该小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并最终反映各小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格局。区位熵的公式为:undefined。式中,eij为j地区i海洋产业产值,m为地区数,n为产业或者行业数。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的集群程度超过全国,其产品自给有余; 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集群程度低于全国,其产品需要从区外输入;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的集群程度与全国水平相当,区位熵大于1说明此种海洋产业可能存在聚群现象。根据周叔莲的标准,可把判别标准定为1.4,凡区位熵大于1.4的产业判断为具有产业集群。

结果分析:①产业间区位熵差异明显,个别产业区位熵值较大(表1)。2005年,辽宁省L>1的产业有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此三种海洋产业在辽宁地区集群程度高于全国,其产品向区外输出,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趋势。其中,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和船舶制造业的L>1.4,特别是船舶制造业L值较大,最大为4.1150,最小为2.373,已具有海洋产业集群;L<1的产业有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此三种海洋产业在辽宁地区集群程度低于全国,其产品需从区外输入,暂不具有产业集群。但滨海旅游业发展较快,有形成海洋产业集群的趋势。②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讲,海洋第二产业和传统海洋产业的区位熵较大。海洋产业第一产业中区位熵大于1的有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产业第二产业中区位熵大于1的有海洋盐业和船舶制造业,海洋产业第三产业中滨海旅游业的区位熵也较高,并有上升趋势。在海洋产业传统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业区位熵大于1,海洋新兴产业中滨海旅游业区位熵较高。由于海洋未来产业刚刚起步,统计数据只有2004年和2005年的数据根据,这两年的数据海水利用产业区位熵大于1,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③区位熵变化明显(图1)。根据1996—2005年辽宁海洋产业区位熵的变化,2003年是海洋水产业L值变化的一个节点,L值达到最大,从1996—2003年稳步上升,特别是2000—2003年增长较快,2004年有所下降,2005年有较小幅度的增长;海洋石油、天然气业L值在1998年有大幅增长,其他年份变化不明显,且L值均较小;海洋盐业L值在1996年达到最大,1997年有明显下降,之后缓慢增长;船舶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其变化表现为两升两降,即2000—2001年和2004—2005年为两升,1996—2000年和2001—2004年为两降,2001年达到最大值。海洋交通运输业L值1999年达到最小值,其他年份变化幅度不明显。从2004年开始,滨海旅游业L值有突破性增长,L值向大于1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2.3 辽宁海洋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统计相关分析是对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素Y对因素X的相关程度与因素X对因素Y的相关程度并不相等。本文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各海洋产业的关联度,以克服相关统计分析的缺陷。灰色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判断其关联程度。即两条曲线越相似,其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在具体分析计算时,可将无限收敛(曲线)用近似收敛(数组)来取代,从而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设x1,x2,…,xN为N个因素,反映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列分别为{x1(t)},{x2(t)},…,{xN(t)},t=1,2,…,M。具体计算过程如下:①求个序列的初值像,令undefined;②求差序列△ij(t),△ij(t)=|xi(t)-xj(t)|;③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undefined;④求关联系数,undefined;⑤计算关联度,undefined;⑥根据计算得出辽宁各海洋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度矩阵。在实际运算时,0.5≤ζij(t)≤1,越接近1,表明两要素关联性越大。k为介于[0,1]区间上的灰数[3,5,9,10]。

结果分析:本文选取1996—2005年辽宁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盐业、海洋造船、海洋交通运输以及滨海国际旅游等六大海洋产业产值进行分析,这六种海洋产业的序号分别为1、2、3、4、5、6,k值取0.5。计算结果与分析为:①各海洋产业关联比较大,最大值为r51=0.91229,最小值为r16=0.71864(表2)。②海洋产业关联度呈现出明显一致性,ri4最大、ri6最小。r14>r12>r15>r13>r16,即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24>r21>r25>r23>r26,即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34>r35>r32>r31>r36,即海洋盐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滨海旅游业;r42>r45>r41>r43>r46,即船舶制造业与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54>r51>r52>r53>r56,即海洋交通运输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与石油天然气、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r64>r61>r65>r52>r63,即滨海旅游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盐业。③从平均值上看,undefined及undefined较高,分别为0.899132、0.893418,海洋造船业与其他海洋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与海洋造船L值大有关,其最大值达到4.115,最小值为2.373;undefined与undefined较低,分别为0.817624、0.789176,这与滨海国际旅游L值相对较小有很大关系,但这不能因此断定滨海国际旅游的发展不能与其他海洋产业互相促进。

3 结论与建议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也是东北三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辽宁省海洋经济产值已经占到辽宁省总GDP的12.98%。本文通过区位熵的计算及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辽宁省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三种海洋产业区位熵大于1,存在产业集群现象。②从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可见,辽宁省各海洋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较大,特别是海洋造船业与其它海洋产业、其他海洋产业与海洋造船业的关联度最高。

结合辽宁海洋资源状况、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熵与产业关联测算的结果,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为目的,应把握好以下几点:①围绕船舶制造业、海洋水产业、海洋盐业3个区位熵大于1的海洋产业,做强海洋产业集群;壮大以大连、葫芦岛地区为主,丹东、锦州等地区为辅的造修船业和配套业协调发展的世界级船舶制造业集群;横纵两向发展海洋水产业,使水产加工业与水产养殖业、水产流通业、水产仓储运输业相互促进,培育产业的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甚至世界品牌,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发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进一步发展大连盐区、营口盐场和锦州盐区的海盐业,以满足东北地区的用盐需求。②提高区位熵小于1的海洋产业的综合实力,向有利于海洋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建设以大连为中心,以丹东、葫芦岛市为两翼,贯通辽宁沿海各市的滨海旅游带;逐渐完善以大连、营口港为中心,丹东、锦州、葫芦岛港为两翼,旅顺、葫芦岛、缓中、盘锦、庄河、瓦房店等为网络,中小结合,层次分明,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的海洋交通运输体系。③为保证海洋产业集群的活力,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以科研为源头,加强海洋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摘要:以辽宁省为研究地域单元,运用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辽宁省1996—2005年以来的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关联进行测度与研究,得出辽宁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产业集群现象,各海洋产业关联度较大等结论,并根据研究结果及辽宁省海洋资源状况,对发展辽宁海洋产业集群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关联,辽宁省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2006.

[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韩增林,王茂军,张学霞.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3)∶289-296.

[5]孙才志,王会.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7-11.

[6]马廷玉,邬冰,刘志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与近域城市整合的互动机制[J].经济地理,2008,(4)∶623-626.

[7]楚波,金凤君.产业集群辨识方法综述[J].经济地理,2007,(5)∶708-713.

[8]许永兵,贾强.区位商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为对象[J].经济与管理,2008,(9)∶86-89.

[9]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110-112.

上一篇:日本人的收入下一篇:情景交融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