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生态

2024-08-11

辽宁生态(精选10篇)

辽宁生态 篇1

摘要:分析了城乡绿化存在的问题, 针对如何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生态辽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化工程,措施,生态系统

近几年来, 辽宁推进青山工程建设, 取得了一定成效。 辽东地区涵养水源能力不断提升, 辽西地区防风降水水平逐渐提高, 辽南地区雨量充沛, 辽北地区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 森林覆盖率达40%, 城市绿化率达32.9%, 城市人均绿地9.3 平方米, 居全国第九位, 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由于我省同全国一样, 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 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 生态环境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城乡绿化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a. 城乡绿化系统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区域间绿化发展不平衡, 绿化水平差距较大。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 无长远规划, 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 经济比较好、领导重视的城市, 绿化建设搞的好, 相反有的城市做的比较差。

b. 城市绿化布局不合理。 一是城市平面绿化还不充分。 新建的工业园区、居民小区没有预留有效绿化空间, 老区弃绿、弃管, 造成了有的地区绿地面积较大, 有的地区没有绿化;二是城市立体绿化还没有有效开发。 大量的屋顶、桥梁、墙体、堤坝、阳台、道路两侧还没有被利用;三是城市绿化园林艺术设计及实施还不够。 绿化形象结构、品种结构、藤乔灌花草结构、常绿树种搭配设计上还不尽合理, 净化、美化、环保、体育、休闲等综合功能没有充分的显现。

c. 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 忽视了“ 三分建, 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 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 粗放养护管理, 技术含量低。 很多城市的绿化经常是年年栽树不见树, 既有人为破坏造成, 也有体制机制缺失, 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d. 绿化生态结构还不完善。 充分整合山、水、林、田、路、市区、村庄单体资源构建整体有机融合的绿化还没有引入系统思维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 各功能互补、互撑、互映、互联、互融的作用协调的不够, 如林中有水、水中有林, 城在林水中, 田林水环抱城区的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没有形成。

e. 寒冷季节城乡绿化美化仍是短板。寒冷地区新型城镇化风景园林营建, 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 能够产生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风景。而我们在利用寒冷地区的区位优势, 运用独特且创新的设计手法营建有自身特点的风景园林方面表现不够突出, 特别是冬季的乡村, 还没有展示足够的魅力。

省政府提出, “ 十三五”时期, 辽宁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将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切实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为此, 我们要以城区、乡镇、村屯为核心节点, 建设依山、连水、邻田、绿带各异的园林景观, 形成野生动物自由进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着力建设全方位、大立体绿色生态辽宁, 着力构建起全省绿化工作新常态。 具体实施上, 建议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 科学提出省域绿化规划。 根据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全省绿化规划。 在各市城市发展规划、绿化规划的基础上, 高起点、高标准的有机链接、协调市域间的节点, 建立比较完善的省域绿色通道和生态系统。

b. 大力推进城市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 挖掘城市绿化空间, 形成藤乔灌花草结合, 屋顶、阳台、地面立体, 桥梁、道路、堤坝、墙体交错, 体现主题公园, 一路一树, 一街一景, 一企一园, 一村一韵, 一河两带, 四季常绿, 春夏常开的城乡绿化空间格局。 加大老社区的改造, 建设花园社区, 宜居社区。 规范新社区绿化标准, 加大工业园区、各种市场环境建设,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形成以社区、园区为节点的绿化空间布局。 考虑桥梁、墙体, 桥的上端平面应以藤本植物为主进行绿化。 引桥及桥的两侧墙体, 主要栽种藤本植物。 独立的建筑墙体, 选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

c. 切实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 要以农田、道路、山体为节点, 有机链接城乡, 特别是链接旅游景区的道路、村屯, 形成一路观光一路游, 把绿化艺术文化和乡土风情深度融合。 还要注重培育打造城乡各异的、各具特色的, 绿化、美化、园林、山水、雕塑形象代表作品。 用绿化、园林文化无声地述说城乡文化内涵底蕴, 妆缀城乡更美、更具魅力。

d. 着力建立新机制、引进新技术。 一是要建立人民城乡人民建人民管, 社会参入共同管的良性机制。 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管护, 保持成果的可持续完好;二是要发展无土栽培企业, 生产无土栽培设备, 建设不同品种类型的屋顶、阳台小生态小农场, 根据个人爱好种养花卉、蔬菜、水果、绿草等产品和食品。

e. 持续开展青山工程建设。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科学防治病虫害, 加速建林、护林现代化水平建设, 强化防火、灭火等应急反应能力, 稳定提高森林涵养水源、防风、防砂能力, 确保辽宁生态安全。 逐步形成青山保护长效机制, 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综合手段, 从源头遏制破坏青山资源的行为。

f. 积极构建寒地乡村绿地景观系统。 首先, 从村民生活和使用功能出发, 建设包含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田、果树林等生产作用的绿地; 其次为满足村民的活动需求及游憩空间的建设需要, 建设具有部分供村民休闲活动的绿地空间, 以及具备一定数量的宅旁绿地;最后,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考虑, 还应建设有助于污染隔离, 防风御寒的防护绿地以及未开发的自然存在的绿地。

辽宁生态 篇2

辽宁省选择生态安葬居民人数逐年上升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闻英奇)7月15日,沈阳陶然寝园举行节地生态集体安葬公祭仪式,68位逝者以草坪葬的方式安葬在此。草坪葬采用完全免费的方式,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安葬在墓园的草坪中,占地0.4平方米,所占土地可循环再利用,市民可免费申请。据辽宁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王茂彦介绍,我省从2017年开始在全省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提高海葬补贴标准,内地8个市每具海葬骨灰补贴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600元,沿海6个市每具海葬骨灰补贴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实施骨灰长期寄存免费政策,凡是将骨灰在殡仪馆寄存20年(含20年)以上的,实行免费寄存。我省实行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奖励政策,凡在公墓(包括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内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的,每具骨灰奖补1500元,其中,丧属1000元,公墓运营单位500元,树葬、花(坛)葬、草坪葬价格按保本微利原则由民政部门协调公墓运营单位合理确定。王茂彦说,近年辽宁居民选择生态安葬的人数在逐年上升,目前全省生态安葬以海葬居多,去年全省达到6000多份,除海葬外的去年全省包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达到了3000份。

辽宁生态 篇3

【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它一方面成为全球或国家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又成为诊断区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而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取生态足迹—成分法,对辽宁省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结合辽宁省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能够消除辽宁省生态赤字,保持和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bran-new developed conception and mode is one strategic aimed choice of the seven seas or national; on the other h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standards of diagnosing area health running. Fix quantify measure continuance of development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 whi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This text used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o count and analyz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1-2005.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uniting fact insta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it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that, in promotes on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path, can eliminate the Liaoning Province ecological surplus,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应用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以辽宁省2001-2005年统计资料的数据为依据,对其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数据计算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辽宁省的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提出辽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正确对策。辽宁省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的经济重心,更是东北地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门户,因此对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提出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尤其重要。生态足迹分析为度量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提供了依据 ,它能够对辽宁省2001-2005年的可持续性程度做出客观度量和比较,并对其将来的可持续性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道路上实现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足迹的理论体系

在定量测度可持续性的各种指标中,Wackernagel 和Rees 等1992 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法(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EFA) 脱颖而出,是既能提供宏观指标,也能提供微观(如个人和企业行为) 指标的重要方法。该法一经提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响应。该方法为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角度,它通过量化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测算并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进而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

1.1 生态足迹的基本思想

生态足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要维持生存,必须消费各种产品、资源和服务,人类的每一项最终消费的量都可以追溯到提供生产该消费所需的原始物质和能量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所以,人类系统的所有消费,理论上都可以折算成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也即人类的生态足迹。即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所谓生态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地区的资源所能够承载的、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的数量。而生态足迹则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生态空间。这里的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占用的承载力”。

1.2生态足迹的优点

(1)指标对可持续性的指示意义明确。生态足迹分析能准确度量区域资源消耗强度及其供给能力,并通过二者间的比较定量评判区域发展可持续与否及其程度大小,同时还能够揭示不同人群消费模式对不可持续状态的贡献程度。(2)评估结果的全球可比性。生态足迹分析通过引入生物生产性土地概念,实现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统一描述,并通过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将各地消耗或供给的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化为“全球平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这一可加和、可比较的公用单位,不仅使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费量与其实际承载能力的对比成为可能,而且使不同区域尺度的评估结果具有全球可比性。(3)模型方法简便、资料易获取、可操作性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测算没有繁冗的公式,所采用的模型简便易懂,并采用人们熟知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为计算单位,易于理解,而研究所需资料的相对易获取更使得生态足迹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生态足迹分析被认为紧扣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类与其赖以支持的生态系统紧密结合了在一起 ,相比于能值分析、物质流核算与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等方法,在目前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中应用最为成功和广泛。

1.3生态足迹的不足之处

正如van den Bergh 等(1999) 所指出的,尽管生态足迹指标在判定目前全球发展的可持续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国家层次上它仍难以作为政策制定的充分依据,企业和产品层面也还没有完全被管理者所接受。无论在概念体系上还是在指标计算方面, 生态足迹分析都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 弱可持续性评价,难以完整反映系统的可持续性状态(2) 静态模型,缺乏预测功能(3) 长时间序列生态足迹研究的合理性有待商榷(4) 全球平均生产力的相对性,导致评估结果的非绝对性(5) 过于强调土地的数量,而忽略土地的质量(6) 假定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的空间互斥性,忽视兼业性。

2.辽宁省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2.1 生态足迹年际纵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年际间生态足迹的纵向比较,我们可以排除在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各区与生态足迹中因选择的某些消费指标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因此,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地区的可持续性状况。通过计算结果辽宁省2001~2005年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2.982hm2、3.133hm2、3.396hm2、3.684hm2、3.885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内增加30%;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575hm2、0.557hm2、0.535hm2、0.539hm2、0.541hm2,2001年到2003年逐年下降,从2004年开始略显增长,5年内总体下降6%;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2.407hm2、2.576hm2、2.861hm2、3.145hm2、3.334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内增加39%。总体趋势见图1。

生态赤字存在可以充分表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能力已超出了其自然承载力的范围。通过计算结果可以了解,辽宁省5年内的生态赤字在不断上升,这可以充分的说明自然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其生态承载的能力,很难支撑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生态足迹模型本身侧重于生态承载力方面,往往忽略了经济、社会、技术和自己环境等方面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计算结果还属一种比较乐观的评价,但是这也给辽宁省敲响了生态的警钟,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威胁和挑战。

2.2 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分析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生态系统,生态足迹指标衡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人口的消费和废物处理所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特定区域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潜力大小,决定着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特别是一定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下区域可支撑的人口数量。区域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潜力分析的大小可以反映区域生物生产面积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如果将区域总人口(人均)生态足迹除以区域总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结果可以表明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占用,通过这可以反映出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如果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占用越小,则可表明区域土地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出辽宁省生物生产面积的利用效率情况,本文采用辽宁省当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除以当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万元GDP的生态占用,计算得到辽宁省2001~2005年5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分别为2.51hm2、2.39hm2、2.35hm2、2.24hm2、2.03hm2 ,见图2。

通过万元GDP生态足迹由高向低的变化走向可以清楚的反映出辽宁省这5年以来的发展是朝向区域生物生产面积利用效率提高的趋势发展的,这种发展趋势与今年来改革的不断加深、加大,辽宁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向良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正在逐步进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高薪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相吻合的。经济发展越快,其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就会相应减小。对比较单纯依赖农牧业经济及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的其他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这可以充分说明辽宁省作为重工业大省,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结论

本文以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为基础,通过本人实地搜集资料和辽宁省2001~2005统计年鉴,对辽宁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由计算得出,辽宁省2001~2005年生态足迹分别为2.982hm2,3.133hm2 3.396hm2,3.684hm2,3.885hm2;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575hm2,0.557hm2,0.535hm2,0.539hm2,0.541hm2;生态赤字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2005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2.407hm2,2.576hm2,2.861hm2,3.145hm2,3.334 hm2,辽宁省有向不可持续性发展的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及人类的扩展影响造成的耕地不断减少、草地大面积荒漠化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直接关系到发展的持续性。处在以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为主的发展阶段,辽宁省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必然会造成辽宁省的生态赤字升高。另外,对辽宁省2001~2005的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分别为2.51 hm2,2.39 hm2,2.35 hm2,2.24 hm2,2.03 hm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辽宁省的资源利用效率高,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

4.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综上结论,对于辽宁省来说,如果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结合辽宁省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辽宁省大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保护自然资源,以提高承载能力。

4.2在发展战略上应选择较少地使用自然资本,应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本的开发的产业发展模式。

4.3应利用重工业地区优势,采取高新技术,不断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4.4加大培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的转化,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

4.5改变人们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为目标。

4.6以不降低人们当前生活水平的前提,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产产量;

4.7提高企业技术水平,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8不断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利用光能、太阳能、风能等发电,通过发展替代能源解决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的问题,从而减少能源生态足迹。

参考文献:

辽宁省矿区生态重建主导因子分析 篇4

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包括递阶层次结构原理、标度原理和排序原理。

把一个系统中类型相同的因子组成同一层次, 类型不同的因子就形成了不同层次;整个系统中, 自上而下逐层支配, 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在建立了层次结构之后, 针对某一层的某个因子, 将下层与之有关联的因子通过两两比较, 用评分的方法, 判断出它们相对的优劣程度或重要程度, 将判断的结果构成一个判断矩阵。再据判断矩阵计算出下一层有关因子的优劣或重要程度的数值, 然后根据这些数值对有关因子进行优劣排序。

为了把判断矩阵中的每个因子定量化, 萨蒂提出了“1~9”比较标度法。比较标度及其含义见表1。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片面性, 在进行两两比较评分时, 作出的判断矩阵一般不具备完全一致性, 为此, 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时, 必须做一致性检验, 以保证判断矩阵不会有太大的偏离, 一般认为一致性检验指标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可以进行层次单排序。

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一般人分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2) 构造判断矩阵; (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 层次单排序; (5) 层次总排序。

2 评价过程及结果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 科学全面的原则。选择的指标要能够充分反映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全面考虑对矿区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影响的因子, 使评价结果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但因子数量又不能选择得过多, 对于影响不大的因子能省略的尽量省略, 以免给计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层次间逻辑清晰、同层次因子间相对独立的原则。不同层次间要逻辑关系严密清晰, 按因子属性的不同分层排列, 形成按层次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同层次的各因子要相互独立, 不能重叠, 相关性尽可能小。

(3) 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的各因子要能够定量赋值, 便于收集、统计, 便于标度。

2.1.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在矿业废弃地上能否成功恢复植被是矿区生态重建的关键, 与其它区域一样, 影响矿区植被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土壤、水、肥、气、热、光等, 矿区与破坏前相比, 发生变化较大的是土壤、水、肥、热这四个因子, 这四个因子又可细分为13个子因子 (图1) , 按这样的逻辑关系, 建立如下递阶层次结构:

2.2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运算

由于“1~9”比较标度法标度较多, 判断难度大, 使得完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进行排序和选优有较大困难。若采用3标度法 (比较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 , 则较容易地构造指标对于总目标、各个方案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比较矩阵。但由于三标度比较矩阵不能准确地反映各因子在某准则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因此必须将其变换成具有层次分析法特点和性质的判断矩阵, 称之为AHP间接判断矩阵, 然后采用通常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确定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构造AHP间接判断矩阵必须首先计算各因子的排序指数:

再找出最大排序指数rmax和最小排序指数rmin:

以Bmax、Bmin分别表示与rmax、rmin对应的因子, 则当选取Bmax、Bmin作为基点比较因子, 并按表1定义的9标度值给出这个基点的相对重要性程度dm后, 利用下面的变换式可求得反映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程度的AHP间接判断矩阵:

式中:

根据矿区开采前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征询有关专家意见, 先采用三标度法构造下一层因子相对上一层因子的比较判断矩阵 (表3~表7) , 计算ri、rmax、rmin的值列于判断矩阵表格后两列, 根据rmax、rmin的值确定Bmax、Bmin, 征询专家意见给出dm值, 一并列于表中。

利用 (4) 式、 (5) 式计算得AHP各个间接判断矩阵 (表8~表12) , 用方根法计算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 根据最大特征根计算CI值, 然后查RI值表, 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CR值, 将计算结果列于表格后两列。

3 结语

由表3~表13可知, 所有判断矩阵均有CR<0.1,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排序结果为C1>C3>C6>C7>C5>C2>C9>C11>C4>C12>C8>C10>C13>C14, 其中前3个因子权值较大, 说明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主导因子为降水量、土壤颗粒级配和基质风化速度, 这与多数矿区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土壤状物质、持水能力低下的事实相吻合, 因此, 在矿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及进行矿区生态重建措施配置时, 应主要考虑这3个因子。

摘要:辽宁省矿业废弃地面积大, 对生态环境破坏剧烈, 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因子很多, 摸清矿业废弃地生态重建主导因子, 是尽快恢复矿业废弃地植被、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关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诊断, 结果表明辽宁省矿区生态重建的主导因子为降水量、土壤颗粒级配和基质风化速度, 在矿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及进行矿区生态重建措施配置时, 应主要考虑这3个因子。

辽宁生态 篇5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三维土工网垫的`作用机理,叙述了三维土工网垫的施工工艺,阐述了三维土工网垫在生态护坡中的作用.在砂质堤防护坡中应用三维土工网垫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 者:李春雁 潘绍财 刘铭飞 贾克梅 郭阳  作者单位:李春雁,潘绍财,刘铭飞(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3)

贾克梅(葫芦岛市水利局,辽宁,锦州,125000)

辽宁生态 篇6

一、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 辽宁省围绕强化诚信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在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显著的成就。

1. 政府导向机制基本形成。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 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与资金的需求者, 其本身就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 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提出要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社会中介机构为载体, 逐步确立信用秩序, 构建信用文化, 改善信用环境,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产权为基础, 法律为保障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全省信用体系。《意见》明确了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 尤其是加强政府诚信的提出, 对整个诚信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有利于促进良性的银、政、企关系的形成。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 对金融的直接行政干预明显减少, 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

2008年, 辽宁省政府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 (2008年—2012年) 》, 规划确定了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系统建设方案, 保障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 辽宁省已将《辽宁省征信管理条例》等法规列入省人大、政府立法论证计划和立法计划。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开始全面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

2. 信用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信用社区建设是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举措, 同时它对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联合五部门制定下发了《辽宁省改善金融生态建设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辽宁省改善金融生态建设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操作规程》。经过几年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已经创建了科学的社区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了相关的政策激励机制。2005年, 全省评出信用社区38个, 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6.2亿元, 支持2.1万人实现再就业。截至2007年, 辽宁省信用社区总数达到49个, 覆盖全省11个地市。

3. 金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建立健全金融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能够及时反映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准确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 有效降低金融风险。2006年,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开始探索建立以金融机构维权和社会评信机构对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为主的辽宁省银行机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指标报告制度。2007年, 首次向辖内金融机构发布了涉及辽宁省14个地市的银行机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指标。通过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主体的工作进行考核, 不断推动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4. 金融生态环境试点城市工作逐步开展。

积极创建金融生态环境试点模范城市, 将为探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运作机制提供宝贵的经验。2007年, 在辽宁省政府领导下,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根据各市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和社会氛围, 将营口和朝阳两市确定为金融生态环境试点城市加以重点推动。通过不断努力, 大连、营口、朝阳市被评为国家级金融生态城市。2008年, 鞍山市成为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试点城市,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我国唯一以金融商贸为功能定位的省级开发区在“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上获得“2008中国金融生态区”称号。

5. 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构建高效、透明的信用信息体系是确保金融生态环境监测有效性的基础条件。2005年辽宁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后, 进一步提出了包括搭建征信平台、整合信用信息数据资源、建立辽宁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中心的具体部署。2008年, 辽宁省出台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 《办法》填补了辽宁省在信用管理上缺乏省级地方法规的空白, 使辽宁省企业信用信息在征集、发布和使用上有法可依。辽宁省启动了“社会征信服务体系联合建设示范工程”, 建立了全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 成为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到2008年底实现了全省20多个行业、10个城市之间的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信用信息共享。目前省级信用数据交换中心系统入库58.8万户企业、149万户个体工商户、9528户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向农村地区扩展。到2007年底, 辽宁省已征集建立405万户农户信用档案, 基本涵盖了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关系的农户, 并对2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价。

6. 区域信用合作机制开始确立。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企业、公民的积极参与。开展区域信用合作, 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 培育信用市场, 并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合机制, 营造良好区域信用环境。2008年, 辽宁省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信用主管部门举行了东北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 并共同签署了《东北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合作方案》推动合作事项。东北三省一区今后将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 各方主管领导参加, 研究区域信用合作重大事宜, 协调配合区域合作, 并建立起文件与信息实时传递与交换的信息交流制度。这为东北区域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努力, 辽宁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全社会信用意识逐步增强, 诚信建设与金融和经济发展开始形成了良性互动。

1.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2007年, 辽宁省非外资银行机构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4%、7.9%、14.0%, 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分别比年初下降20.3亿元、2.3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全年实现利润166.3亿元, 同比增长160.5%。2008年, 在网点个数和法人机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 辽宁省银行业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却呈增加态势;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减少608.9亿元, 不良贷款率下降6.7个百分点, 不良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06~2008年, 辽宁省金融机构连续三年盈利增幅都超过30%。

2. 金融机构整体资金充裕, 信贷投放的意愿增强, 吸收外资迅速扩大, 由原来的金融“高风险区”转变成为“资金洼地”。

2009年4月末, 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523亿元, 同比增长30.8%, 2009年前4个月贷款累计增量约2200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额 (2088亿元)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016亿元, 同比增长25.3%。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近3年贷款余额翻了一番, 中国建设银行对辽宁“十一五”期间的首批授信额度就达到1000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总行近期也先后与辽宁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另外, 目前已有25家外资银行进驻辽宁, 总数在全国排名第4位, 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东;2009年第一季度,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 辽宁吸引外资仍增长迅猛, 实际利用外资36.2亿美元, 增长20%, 其中沈阳市利用外资已连续3年排在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3. 地区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辽宁省的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促进了内源性储蓄增长以及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 从而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增长。目前, 辽宁的经济总量、金融深度、金融资产和货币流量均居东北地区首位, 2007年, 辽宁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改革开放以来同期的最好水平。全省生产总值跨越10000亿元大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00亿元, 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2008年辽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为13461.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3.1%。

辽宁生态 篇7

一、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

1. 城市河段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全省6条河流, 除鸭绿江水质保持良好外, 其它5条均受到持续严重的工业污染。特别是辽河水系的污染, 曾一度位居我国重点治理的七大污染水系前列。据2003年至2007年的数据显示, 流经铁岭和沈阳的辽河全河段为劣V类水质, 属重度污染。流经本溪、辽阳、鞍山、营口的太子河和流经抚顺、沈阳的浑河, 以V类-劣V类水质为主, 属于典型的煤烟型与产业结构型污染。2008年全省关停400多家造纸厂, 才使辽河干流消失V类水体。

2. 土地资源被严重占用和破坏。

全省中部地区以矿产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比较密集, 而采矿占用与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 尤其是煤矿和铁矿更为严重。仅沈阳经济区内就有10个大中型铁矿区, 占地近120平方公里, 破坏土地82平方公里, 采场23平方公里, 排土场、尾矿库占地59平方公里。以抚顺市为例, 西露天矿和3个排土场破坏土地36平方公里, 占市区面积的31%, 仅采煤形成的矿坑长6.6公里、宽2.2公里、深390米, 占地10多平方公里, 占市区面积的9%。

3. 水泥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水泥生产是CO2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2006年我国排放CO2为62亿吨, 其中水泥生产排放CO2为10亿吨。目前全省年产水泥约4000万吨, 由此每年向大气中排放CO2大约3000万吨, 因此水泥行业是全省排放CO2的大户, 也是减排CO2的重点领域。

4. 钢铁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

钢铁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之一, 其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1%, 仅次于电力行业, 居第二位。辽宁是钢铁大省, 有鞍钢、本钢、凌钢、北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 这些企业在生产烧结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2, 烧结工序产生的SO2占钢铁企业SO2排放量的90% (在不包括自备电厂排放SO2的情况下) 。以本钢为例, 每年因生产烧结矿向空气中排放SO2达一万多吨。因此, 加快实施烧结矿烟气脱硫是辽宁省生态环境治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工业生产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工业生产对全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情况也错综复杂。对此,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综合采取措施, 多管齐下地治理解决各类问题。

1. 对工业污染实行委托治理。

这种运营模式, 主要采取污染企业以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的方式, 聘请环保公司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范围包括:环保公司向企业提供污染治理的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监测和分析服务、协助企业规范日常环境管理, 以及帮助企业维护维修相关设施、培训业务人员等。

2. 把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同原企业剥离。

大型企业, 特别是石化、钢铁和有色金属企业, 污染治理工艺复杂、专业性强, 一般都有自己的治理设施和环保专业骨干。将这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维护从企业剥离出去, 进行企业化的运作和独立核算, 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自己运行环保设施质量不高的问题, 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

3. 对同类或相近行业的污水进行集中治理。

主要是把一些布局分散、污染严重且治污困难的同类中小企业, 特别是印染、皮革和电镀行业, 将企业搬迁至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企业出资、政府投资或民间融资等多元化投融资形式, 建设污水处理厂, 铺设污水输送管网。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运营, 污染企业定期向污水处理厂交纳一定的污染治理费。

4. 把工业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治理。

采取通过企业、政府或民间等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收集输送管网进行投资, 将一定区域内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 然后由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入网企业支付入网费和污水处理费。

5. 对新区污染物治理采用“物业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新建的各类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内, 将污染治理设施同新区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投资、建设和管理由新区管委会统一负责, 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物业管理中心”经理负责制。污染治理设施实行专业化运营, 园区内的企业向“物业管理中心”交纳污染物处理费。

6. 要求水泥企业回收二氧化碳气体。

回收CO2气体有多种方法, 其中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技术是水泥厂回收CO2气体的最好办法。但是, 全省水泥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回收CO2气体, 其生产过程产生的CO2全部排放到大气中, 已成为全省“十二五”期间减排CO2气体的重点领域。对此, 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水泥企业回收CO2有关规定, 并采取果断措施, 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水泥企业回收CO2, 特别是新改造水泥厂和新建水泥厂必须回收CO2, 力争五年内使全省水泥企业全部回收CO2气体, 对未按期上回收CO2系统的水泥企业, 要责令停产,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 政府不予新项目的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

7. 强制钢铁企业烧结机安装脱硫装置。

“十一五”期间, 全省对钢铁企业减排SO2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钢铁企业烧结机安装脱硫装置, 但是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只有本钢落实得比较好。2009年本钢对两台265m2烧结机脱硫工程进行招标, 工程总投资估算1.2亿元, 2010年年底建成投入运行, 每年可以减排SO26000多吨。其他钢铁企业只是做出了烧结机脱硫的初步方案, 停留在规划设计阶段。烧结机烟气脱硫是投资较大的项目, 钢铁企业自身积极性并不高, 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工作力度, 强化行政手段的作用, 限定全省大型钢铁企业三年内将所有烧结机安装脱硫装置, 对完不成任务的钢铁企业, 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不予核准和审批新上项目, 不予批准新增用地。

辽宁生态 篇8

1研究区概况

辽宁海岸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 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km2,海岸线长2 920km (包括岛屿岸线),海域面积约6.8万km2。2005年,辽宁海岸带的经济总产值为3 980.92亿元,占辽宁省总量的45.42%,而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总产值达到了1 1150.86亿元,占辽宁省总量的52.25%。

2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研究区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及 《辽宁省环境公报》,采用熵权法[5-6]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7], 对辽宁海岸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研究。

2.2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辽宁海岸带6市的特点并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居民消费水平及居民恩格尔系数6个经济指标,耕地面积比重、耕地灌溉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年降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个生态环境指标作为评价6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7,8,9],以及国内其他海岸带的评价标准,并结合辽宁海岸带的实际情况,确定辽宁海岸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表1)。

表1中 “正”表示该指标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有正面作用, “逆”则表示有负面作用。一级表示 “极高”情况,即研究区发展具有较高的水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及其协调;二级表示 “高” 情况,即发展具有一定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三级表示 “中” 情况,即发展具有初级规模,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四级表示 “低” 情况,即发展水平较低,生态威胁严重;五级表示 “极低” 情况,即研究区发展水平极低,生态危害十分严重,且治理效率较低。

运用可变迷糊模型公式计算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的相对隶属度,变换距离参数和模型优化参数得到研究区各个城市的生态指数、经济指数及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见表2,评价标准见表3。

3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与分析

3.1大连市

大连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仅次于丹东市的第二大城市,结合表2和表3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市1997— 2011年15年间经济协调性变化波动较大,其中2005年经济协调性突然下降,随后呈增长趋势, 但从2010年开始又呈现下降趋势,而生态协调性较经济协调性而言相对稳定,所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仍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但平衡效果不太理想,从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属于低度动态平衡阶段。

(1)经济方面:大连是辽宁海岸带的6市中地区生产总值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但2011年其经济协调指数仅为0.508,仅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15年间大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5 383元增加到91 295元,且居民消费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总支出总额) 呈现递减趋势, 整体朝向明显协调阶段发展。 但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连的第一产业比重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在2005年差距最小, 在2008年差距最大; 2005—2008年间,二产比重处于上升状态,三产比重处于下降状态,这段期间的协调性较差; 2008—2011年二产比重虽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相反三产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下降趋势。即从2005—2011年二产比重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三产比重则处于下降趋势, 这说明大连开始向工业转型发展,经济潜力价值开始下降。

(2)生态方面:2011年大连市的生态环境协调指数达到0.564,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从1997—200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5]中可以看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除2002年增幅较大之外,其余年份均增幅较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 降水量方面除了1999—2002年及2006年小于500mm,其他年份均超过500 mm,达到中等水平,尤其是2011年降水量达到902.6 mm, 水量较为充沛;至于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2011年达到31 487万t,明显高于辽宁海岸带的其他城市,虽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528%, 但整体环境仍处于恶化趋势;大连市的耕地面积比重及耕地灌溉率在2007年差距最小,而在2007年之前差距较为明显,2007—2011年耕地比重变化较小,耕地灌溉率有所增加,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由此可见,大连市的整体生态环境有相对转好的趋势。

3.2丹东市

丹东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结合表2和表3以及丹东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97—2011年15年间丹东市的经济协调性波动较大,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008—2011年比较平缓;生态环境协调性变化幅度也较大,但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从综合协调性来看,15年间丹东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性较好,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整体处于较好的动态平衡阶段。

(1)经济方面:丹东市2011年经济发展协调指数为0.625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向明显协调阶段靠近。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中得出[5],丹东市人均GDP由1997年的6 338元增加到2011年的36 841元,居民消费水平增幅也较大, 从1997年的3 116元增加到2011年的12 725元,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恩格尔系数则从1997—2001年处于下降趋势,2002—2004年有所增加,2005年后又开始下降,但到了2011年却突然上升,达到43.50%。从三次产业比重上来看,第一产业比重15年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二产和三产比重则波动较大;三次产业比重方面,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虽然在1997年时二产比重超过三产,但1998—2005年之间三产比重却处于优势地位,但二产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三产比重处于下降趋势,直到2006年开始,二产比重已经超过三产比重,占丹东市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 且二产比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三产比重则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2)生态方面:2011年丹东市的生态环境协调指数达到0.602,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数据中可以看出[5],人均公共绿地处于持续上升状态;年降水量均在500mm以上,且15年间有9年的年降水量达到900mm以上,为丹东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工业废水排放量基本处于3 000万~6 000万t之间,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是很高,但处于上升趋势;耕地比重和耕地灌溉率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虽然均有所上升,但是增幅不是很明显。 由此可见, 丹东市的生态环境正往较好的趋势发展。

3.3锦州市

锦州市的土地面积在辽宁海岸带6市中排第四位,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1997—2011年锦州市经济发展协调性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环境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锦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协调度波动不是很明显,基本在0.57~ 0.70之间,整体均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都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

(1)经济方面:根据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中的数据得出[5],1997—2011年锦州市人均GDP由5 939元上升到35 784元, 居民消费水平也上升了10 238元,恩格尔系数变化稍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较1997年下降了11.15%; 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97年的持平状态逐渐向第二产业发展, 到2011年三产比例为15.5∶49.6∶34.9,表明近年来锦州市通过相关政策降低第一产业比重, 从而使第二产业比重升高,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形式。

(2)生态方面: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5],15年间锦州市的耕地比重变化较小, 但其所占比重较大, 至2011年,锦州市耕地比重已达到45.99%, 加上耕地的灌溉率有大幅度提高,从1997年耕地比重与耕地灌溉的比例为40.3∶29.1,发展到2011年二者比例为23.0∶22.7,这是促使锦州市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在逐年增长,15年间增长了4.65m2;但降水量不是很充足,平均年降水量为519.7mm;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的较好,平均年排放量为3 940万t,且排放达标率也有较大上升,到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已增长到95.3%。

3.4营口市

营口市的土地面积在辽宁海岸带6市中排第五位,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 营口市1997—2011年经济发展协调性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均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自从2006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营口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波动很大,且2011年的协调性较2010年有明显下降,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1)经济方面:2011年营口市人均GDP是1997年的8.85倍,是2006年的2.68倍,2011年GDP总值高达1 224.65亿元,占辽宁海岸带的10.98%,仅次于大连市,居第二位。从三次产业比例可以看出,15年间营口市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幅度不是很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为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几乎没变,这说明营口市是以牺牲第三产业为代价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形式转化,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下降。

(2)生态方面:2011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38 m2,是1997年的2.40倍;工业废水排放量自从2006年以来有所好转,且达标率上升较为明显,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99.99%;年降水量不充足,只有2010年超过了900mm,其他年份均偏少;耕地比重和耕地灌溉率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近年来营口市对于耕地的建设和灌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使生态协调性处于下降趋势。

3.5盘锦市

盘锦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最小的城市,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盘锦市经济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现波动形态,但远低于明显协调阶段;而生态协调性则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总体处于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上升趋势。

(1)经济方面: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5],盘锦市1997—2002年间人均GDP一直高于辽宁海岸带6市中的其余城市,2003—2011年也是仅次于大连市排在第二位,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GDP的发展趋势相同, 二者都呈现上升趋势;从三次产业结构方面来看, 第二产业为盘锦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且历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均在60%以上,而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说明盘锦市的经济正向良性方向发展。

(2)生态方面: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显示[5],15年间盘锦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幅度较小,仅增加了2.42 m2,是6市中上升幅度最小的城市;降水量方面除2010年超过900 mm外,其余各年均较小,这对盘锦市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工业方面的废水排放量处于较稳定状态,且达标率上升幅度较大, 从1997年的9.63%上升到2011年的98.29%。从图2中可以看出,历年来盘锦市耕地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截止2011年耕地比重已达到35.67%,且耕地灌溉率较好,历年来均在75% 以上,这是形成盘锦市生态环境协调性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方面之一。

3.6葫芦岛市

葫芦岛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面积仅次于丹东、大连的第三大城市,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盘锦市经济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但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而生态协调性则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所以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总体处于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上升趋势。

(1)经济方面: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出[5],葫芦岛市的人均GDP 15年间增加了19 448元, 居民消费水平也增加了8 864元, 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88%, 整体处于较好的发展趋势;历年来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不大,虽然从2006年看是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是2009年出现了转折点,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葫芦岛市应重视三次产业比例问题,使葫芦岛市的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态方面:葫芦岛市的年降水量均在900mm以下,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人均绿地面积,从1997年的6.25m2,增加到2011年的14.42m2,增加幅度较为明显;工业废水排放量处于稳定状态,但达标率不高,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65.97%;历年来耕地比重几乎没变,且耕地的灌溉率也不高,均低于45%,这是造成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结论

可变模糊模型是工学中常被用来衡量经济与水环境协调状况的模型之一,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但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研究借用此模型来研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说明此模型与可持续发展模型[10]形同,均可用于不同城市(或区域)之间、同一城市(或区域) 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的定量评价和研究。经该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为:辽宁海岸带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均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但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同,平衡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表2)从2011年的综合指数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丹东、葫芦岛、盘锦、锦州、营口、大连;而从经济协调性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丹东、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大连;从生态角度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盘锦、丹东、葫芦岛、营口、大连、锦州,这说明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性的好坏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所以辽宁海岸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增加环保投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且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局面,做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

辽宁生态 篇9

2015年5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意见同时指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在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有效促进生态文化培育与相关产业发展的融合, 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区域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目前有关生态文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多从人类学的角度论述, 国内学者关注生态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具体实践。国内代表性的研究有我国环境伦理学家余谋昌 (2003) 指出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王如松等 (2003) 首次提出从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扬州生态文化;姜冬梅等 (2005) 以具体乡镇为例实践生态文化模式;高学武 (2006) 提出生态阶梯理论, 认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目的, 也是过程, 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生态文化建设同样是构筑各层生态阶梯的护栏, 在各个生态建设的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高学武等 (2008) 结合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在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四个层次进行实践研究;江泽慧 (2013) 提出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重点从内涵、哲学、伦理、科学、制度、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角度进行建设。

综上所述, 目前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具有多维角度, 有关生态文化研究的关注点不断增加, 实践层面的研究已初步展开。但是, 缺乏以具体产业形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从产业发展角度推广生态文化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环境服务业与区域生态文化发展融合的理论分析

1. 我国环境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趋势。

环境服务业是指与环境相关的服务贸易活动,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 不仅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很大比例, 在消费性服务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中国环保总局、发改委和统计局共同编制的《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 环境境服务业主要包括环境技术与产品研发、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

目前, 环境服务业正处于快速扩张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阶段, 显示出该领域未来若干年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环境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实现环保产业业态转型的重要途径。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促进环保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突破口, 成为推动环保产业业态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 环境服务业与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的融合。

从“生态阶梯理论”角度考虑, 环境服务业在生态阶梯建设中是一种全方位渗透的产业类型, 贯穿着整个生态阶梯构建的过程, 与生态文化建设相伴相生。环境服务业从产业角度讲, 能够促进生态阶梯各个层次的转型发展, 尤其是生态产业或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从文化角度讲, 能够在各个层次里承担传递生态文化功能。生态产业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业态, 与公众生活环境、经济增长、环境意识密切相关。无论是生产和消费层面, 都将成为生态文化培育的主阵地。

国外的学者Ian (2004) 关注环境服务业发展中的知识创新问题, 通过对英国环境产业中有代表性的101家公司的调查, 得出结论:服务在作为转移知识方面起到重要的“直接”代理作用, 环境服务公司在环境技术发展尤其是扩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管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将会推动环境服务需求的发展。环境服务公司应该做出更多的贡献, 而不仅仅是创新的传递者。环境服务业不仅仅是具有“知识转移”属性, 在生态阶梯建设的几个层次中将会发挥文化传递作用, 尤其在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消费等关键环节形成生态文化的传递链条、最终将生态文化传递给环境服务的提供者、生产者、消费者。

四、环境服务业创新促进辽宁生态文化发展的建议

2012年, 辽宁省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启动, 成立首个环保服务业产业基地。2014年, 辽宁省环保厅成为环保部环保服务业试点单位。环境服务业发展已进入起步阶段。但是, 目前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规范环境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张娟, 2013) 。在利用环境服务业发展促进生态文化融合方面缺少推进的具体战略。制约着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生态文化培育与相关产业发展融合应成为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具体建议如下:

1. 环境服务业宏观战略创新:

生态文化与产业战略融合。宏观战略创新应注重生态文化培育与产业战略融合。一方面, 辽宁省应整合制定环境服务业整体发展战略与规划, 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拳头产品, 为生态文化的培育确立产业发展的优势基础。基于环境服务业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判断, 将环境服务业纳入到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中来, 将环境服务业整体规划与工业改造升级规划对接, 环境服务业整体规划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对接, 打造北方沿海环境服务业集聚带。另一方面, 在制定整理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 将生态文化培育主体、培育对象、培育过程、培育目标等融入环境服务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 使环境服务产业与生态文化发展并行, 发挥生态文化在生态阶梯中的护栏作用。

2. 环境服务业角色定位创新:

生态文化与角色定位融合。高效的环境服务应该来自于相关利益者在良好构建的制度关系中的相互作用, 生态文化的培育也应该以相关利益者——提供者、生产者、消费者为对象, 进行角色定位创新。

现代环境服务的模式逐渐从一元的政府供给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模式进展。提供者通常是不直接参与生产的政府或公共部门, 制定环境服务的相关政策, 通过PPP模式、合同环境服务等与私人部门进行合作。提供者还负有教育者的角色, 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 同时应是重点的生态文化培育对象;环境服务生产者通常是直接进行环境服务生产的企业或非政府组织 (NGO) , 三者之中起到生态文化的承接作用, 应该侧重与环境服务生产者的生态文化功能挖掘, 制定相应实施准则。环境服务受益者为公民, 生态文化培育应侧重制定行为规范。

3. 环境服务业重点领域创新:

辽宁生态 篇10

进入21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约束加强,海洋这一资源宝库与战略空间已成为开发的重点;然而,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严重威胁着海洋健康,制约着海洋综合开发与利用效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推动绿色、协调发展;其目标是宏观把握海洋生态建设,总体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成美丽海洋;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海洋保护意识,用行动反哺海洋,促进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相协调,保障海洋开发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其重要途径是在尊重海洋发展规律前提下,推进海洋生态+发展,创新海洋制度建设管理,加快供给侧改革。

2 辽宁省海洋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海上辽宁”到转身向海,再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辽宁海洋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如下:

第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开发能力有限。开发利用海域空间资源,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需要极强科技手段的活动,辽宁沿海地区地少人多,对海域空间的利用是重要发展路径;然而目前辽宁省整体的海域岸线及近海滩涂开发程度较低,且存在着对某些资源的浪费和对海域环境的破坏。并且存在大量沿海岸线围圈滩涂和填筑陆地的向海域要地的现象,这不但会引起海岸带的演变甚至会造成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下降。辽宁海岸带和近海水域生物资源丰富,除了常规的鱼类、虾蟹类等经济生物资源,还有大量海洋、滨海岸和岛屿珍稀生物物种。然而,由于捕捞强度不断增强、对资源破坏强度较大的作业方式以及违规网具的使用,导致传统的海洋经济生物资源大幅度降低,部分地区出现竭泽而渔的尴尬局面。

第三、海洋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分别为石油污染与海产养殖。由于石油污染的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清理困难等特征,导致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程度最高;另外,由于海洋养殖产业的粗放发展与过度投放饵料,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3 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供给侧改革必要性分析

供给侧改革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海洋生态供给侧改革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不仅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制度安排,而且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路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供给侧改革落地和顺利实施,推动供给侧改革发挥倍数效应。厘清供给侧改革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海洋生态保护找准方向,有的放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升级。

第一、供给乏力是海洋生态恶化的症结之一。供给与需求是并存的一对范畴,供给受需求规模和水平的影响显著。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需求逐渐趋向高端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然而受高新技术限制和传统生产方式制约,供给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导致需求大量外溢,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海产品方面尤为明显,对海洋生态恶化形成连锁反应。技术和人力两个重要生产要素供给方面问题同样突出,技术有机构成和科技资源配置较低,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加大了资源消耗率,进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这些因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海洋生态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海洋生态恶化的又一供给乏力体现,目前,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理念和意识落后,污染追责不力,海洋生态规划单一,空间布局缺乏长远考虑,这都加剧了海洋生态破坏。因此,供给侧问题是海洋生态问题的根源之一。

第二、供给侧改革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供给侧改革根本要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优化环境来促进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促进海洋资源集约化利用,推动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供给侧改革是抑制旧业态的供给,能够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加快海洋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科技研发质量,减少排污量,摒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态效率,这会逐渐满足人们的消费新需求,促进海洋产能消化,逐渐摆脱对能源资源的过渡依赖,有利于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要素质的升级,拓宽海洋利用空间,开发利用空间延伸到深海、远海领域,缓解近海和海岸带的生态压力,减少对海洋资源的掠夺,提升海洋生态质量,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推动海洋生态体质创新和制度完善,通过制度和政策来规范和保障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提高海洋生态环保意识,同时,进一步培育绿色发展为主的市场内生机制,激发市场潜力,形成合力。因此,海洋生态供给侧改革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发力点。

4 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更加注重促进形成蓝色海洋的绿色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调整供给结构,提供更加充足优质的海洋生态产品。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供给侧改革新路径如下:

坚持做加法,补短板、强产品,扩大有效供给。探索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沿海和海洋可持续利用的利益最大化.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实施海洋生态补偿等措施,对海洋生态系统实施有效保护和积极修复。实施更为严格的海洋环境监管与污染防治;鼓励各方广泛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坚持做减法,去产能、调结构,减少无效供给。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其解决根本路径在于化解海洋经济的产能过剩。因此,必须坚持做减法,抑制旧产业、旧业态的供给需求,淘汰海洋僵尸产业和污染严重的产业,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集约利用海域岸线资源,大力发展环保新技术,努力培育绿色、循环、低碳、高附加价值的海洋新兴产业。

坚持做乘法,增要素、提效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海洋生态环境是最大的生产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要善于做乘法,分解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乘数因子,将影响因子进行分类整合,构建“生态+海洋经济”、“生态+海洋管理”、“生态+海洋科技”、“生态+海洋资源”、“生态+海洋产业”等多要素乘数因子,培育海洋经济增长的多元乘数因子,使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倍数效应,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呈几何式增长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做除法,禁红线、强保障,寻求最大公约数。要统筹处理好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眼前与长远、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供给侧改革的现阶段任务出发,着眼于发挥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供给保障优势,继续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及完善海洋自然资源用途管制与海洋资源有偿使用、海洋生态补偿等制度;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明确海洋资源保护主体和责任,避免“公海悲剧”,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

摘要:辽宁省作为东部沿海大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集约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重视海洋健康,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创新体制和完善制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提高要素生产率和构建海洋生态+以及包容开放的海洋生态合作交流机制。

上一篇:设备全寿命期下一篇:杭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