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模式

2024-05-19

辽宁模式(共10篇)

辽宁模式 篇1

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的物质基础, 也是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土地问题敏感度高、政策性强、影响面广。坚持土地公有制和严格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承包权, 在此基础上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 有效保护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基本权益是土地制度改革的着力点, 也是我国社会安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

1 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涉及了直接的流转模式、以政府参与的间接流转模式和以中介组织参与的间接式流转模式, 主要包括出租、互换、转包、转让、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其中直接式流转以出租和转包为主, 所占的比例较大, 应用范围相对广泛, 政府主导的间接式以反租倒包为代表, 中介组织参与的间接式流转以农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为代表, 后两种虽也渐被流转者使用, 但数量与规模皆很少。

转包是辽宁省土地流转最主要的方式, 调查报告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农户希望以转包形式流转土地, 这些进城打工者会将土地转包给继续从事耕种的农民, 并订立合同。这对于农民有利, 保证他们的土地使用权利, 对于原来的承包关系没有变化, 流程相对规范, 不易引发纠纷。

出租也是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 辽宁省的出租流转处于较原始的直接流转方式。原因是大部分进城打工者都是暂时的, 出租的流转方式正好让闲置的土地得以充分的利用, 也为缺少成年劳动力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再者, 对于暂时外出打工者来说, 短时间的出租可以令务工人员找工作的压力得以缓解, 给自己保留一份可靠的收入。

反租倒包的流转形式在辽宁省广泛的应用, 原因是这种流转方式相对节约成本与资源, 首先农村集体可以第一时间很快的收集大部分人的土地流转需求和方向, 其次可以一起分配土地, 最后可以找到符合条件的种植大规模农户或者大中小规模公司, 另外, 村集体组织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收获利益。所以在辽宁省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开始广泛利用此种流转模式, 如锦州市, 在农村流转的近3万亩的土地中, 就有近0. 1万亩的土地是转入到村集体组织, 再由村集体统一转包, 这不仅解决了转包的搜寻成本问题, 也使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动与实现。

加快进行新农村的重构, 辽宁省沈北新区是第一个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试点区域, 2013年这里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5万亩。这里的土地流转大部分运用转让方式, 如沈北新区兴隆台镇五家子村的土地就是与当地的米业集团订立了5年的转让合同, 农民不仅一次性拿到了3年的租金, 每年每亩600元, 而且还在集团的加工车间工作, 每月固定收入1300元, 在兴隆台镇五家子村, 这样的农民约有300户。

2 辽宁土地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

2. 1 土地流转动力不足, 城市经济农村对劳动力转移吸纳能力不强

目前, 辽宁农村进城务工的人数仍然比较少, 且暂时性的多。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 辽宁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3. 2% , 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24. 8% ; 从外出务工人员外出从业时间来看, 辽宁外出务工时间在10个月以上的人员比重只有44. 1% , 而全国平均水平是外出从业10个月以上 的务工人 员比重为62. 2% 。短期临时务工者, 不敢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外, 对流转土地不放心, 担心将土地流转后得不到相应收益而不愿意流转。

2. 2 拉动土地流转的大型农业项目少

辽宁农村经济正处于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过渡时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机制尚不健全, 缺乏大型农业项目拉动, 及受农业生产企业规模、数量限制, 辽宁农村承包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是在有组织或项目带动情况下农户之间自发的、短期的流转, 这是小农经济的复制, 对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 及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作用有限。

2. 3 土地流转规范管理程度低, 纠纷较多

辽宁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结构不够完善, 缺少强制登记规定, 程序较烦琐。绝大多数流转是农户之间自发的转包、出租、互换行为, 一般情况流转时间较短, 缺少书面协议, 以非正式文本协议居多。

2. 4 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

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大部分发生在邻里乡亲间的个人行为, 几乎没有通过正规中介组织机构操作的,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向公司的, 大部分只是向村民委员会登记。虽然部分区域自发成立服务于土地流转的机构组织, 但数量少、规模小、流转信息不畅通以及主动为农户流转提供服务少等问题普遍存在于这些机构之中。

3 辽宁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

3. 1 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

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方案是指用社会保障代替土地保障的方案。农民进入城市生活, 需要稳定的生活来源, 并在不损自身利益的同时以出让其原先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权为条件, 符合条件者有机会转为城镇居民户口, 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政策, 并对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给予适优惠政策, 同时可以享受城市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享有优先的就业机会。该种模式的土地流转各区县政府要统一实施征地, 统一各补偿政策, 统一办理失地农民农转非和养老保险, 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实施不同的补贴和社保政策。

3. 2 宅基地换住房模式

宅基地换住房方案是指用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或城镇住房替换农村宅基地的方案。按照土地集中、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 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联营、出租或租赁、转包、转让等方式实现集中, 农户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 同时, 农户可以退出其宅基地使用权进入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 政府给予旧房拆迁补偿, 并将增加的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 用土地出让金等收益对农民购房进行补贴。

3. 3 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

集体经济发展型方案是指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方案。将集体土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 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组织, 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 农民可以到合作组织或公司制企业投劳打工, 获取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该模式可以把辖区农民的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集中起来, 实施统一规划和经营。该模式在最初是规定可以将集体土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 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和公司。

4 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制流转模式的建议

4. 1 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流转是土地流转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举, 它以最有效的方式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化经营的缺陷。股份合作制是指农户可以以自己的承包田为资本入股, 把原本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生产和管理, 农民可凭借其所持有的股份分享合作社的最终利润。对于农村经济来说, 股份合作制能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不仅能够创立品牌, 还能够增加农村的知名度, 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 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农民来说, 一方面能够分享到合作社的收益, 另一方面能够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从事其他非农业生产, 还不用担心土地收不回来的风险, 因为农户凭借土地入股是完全自愿和自由的, 合作社起到了保障功能。对于农业来说, 合作社利用其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 能够保证农业的高产, 还可以通过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生产降低经营成本, 既保证了收益、也保证了土地的肥力,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4. 2 培育和扶植农村专业户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股份合作制的流转模式已经在大范围的广泛应用自成体系, 但仍然具有特别广泛的上升空间, 需要政府的适当的作为, 在政策上积极的引导, 金钱上大力的扶持。首先要强调政策导向, 巩固号召和宣传力度, 建立试点地区和机制, 在资金、机械的使用、技术等多方面提供帮助, 加强孕育出一批职业合作组织, 以占据的先锋模范地位, 对于四周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要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研制开发新的农林品种, 开发尝试新的经营体系, 在各地区建立农业技能培训班。再次让公司企业带头人走向农村, 鼓励和支持大中小公司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并在政策上给予承担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企业一定程度上的优惠政策, 如在税收上给予补贴等, 调动龙头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以工业反哺农业。最后还应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协调和运作的作用。应巩固村集体组织的中介作用,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 在备案的基础上确保流转土地的农户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农村土地流转是物权行为的重要变化,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转化,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促进了辽宁农业现代化, 改变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目前辽宁省的土地流转模式已在农户之中广泛适用多年, 从农民之间的自发流转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 与其他农村集体组织的大力带动, 已经积累不少经验并且初具规模。现阶段,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需要更加扩宽的视野。

关键词:土地流转,转包,出租

参考文献

[1]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2]秦扬, 胡实.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流转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6) :227-229.

[3]庞亮, 韩学平.构建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法律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 2012 (5) :135-137.

[4]王镥权.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2.

辽宁模式 篇2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而海洋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海洋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减少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总的来说,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方面,这也是海洋产业结构的三个重要体系。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主要是根据临海区位这一发展优势,把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作为重点,最终形成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保证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辽宁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篇3

[关键词] 农村 流通体制 改革

流通业在引导农村生产、拉动农民消费、稳定物价、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辽宁省初步构建起以县域商业网点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覆盖全省范围的新型农村流通网络。目前全省乡、村连锁店铺已经发展到了6000多个,建设改造农村商品配送中心70多个,引导3万多农民从事商品流通业。2006年,辽宁省农村消费市场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2.2亿元,同比增长15.9%,有力地拉动了辽宁省的农村消费。

一、深化辽宁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重生产轻流通”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流通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缺乏应有的重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城市发达的流通业相比,辽宁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依然落后,因此,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任务艰巨。

1.流通基础薄弱,流通设施不足

农村市场功能不完善,仓储设施简陋,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1990年农业基建投资占辽宁基建总投资的3.1%,到1995年该比重降至0.6%,虽然“八五”以来该比重逐年提高,但到2001年仅恢复到1.4%的水平。承担70%以上农产品流通的批发市场,政府投入和配套投资很少,多数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辐射力低。诸如鲜活农产品的专业工具、专业仓库、冷藏库、保鲜库等设施和专业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均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各种环节的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缺少集约化的流通链条。

2.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效率低下

由于供销社主导农产品流通的功能逐渐弱化,到目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等初级水平,龙头企业、各种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的高级中介组织形式的发展还相对不足。据课题组对锦州、朝阳、阜新三市近百个农户的调查,35%的农户自销农产品,60%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仅4.5%的农户通过订单进行销售。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还没有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由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流通力严重不足,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因不能及时销售或冷藏而腐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3.农村市场管理滞后

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依然严重,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市场秩序不规范。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城市。无论是农产品、工业消费品还是农业生产资料,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严重,销售渠道混乱,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流向城市市场也给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造成危险。

4.经营业态单一、流通方式落后

虽然辽宁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农村零售业态结构仍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农村消费品的零售多以小型农贸市场和小杂货店为主,连锁超市发展缓慢。特别是农贸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信息传递、价格形成、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非常薄弱。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目标体系

1.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业态,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疏通日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的渠道,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方式改造、整合农村传统的流通网络,促进农村地区流通设施的升级,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日用消费品销往农村市场,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日用工业消费品、更加舒适的消费环境以及更加完善的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

2.构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及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构建以规模联购为基础、配送服务为支撑,横向联合、纵向对接、上联工厂下联农民、辐射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的新型农资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全方位为农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农资流通企业要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3.构筑农产品流通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以推进城乡市场双向开拓为重点,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其市场交易功能与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强、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以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将其打造为商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

构建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冷链系统、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测检验、废弃物及污水处理、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

多形式、多途径健全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动订单农业和产销直接见面,提高农业市场组织化程度,通畅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路,促进农产品增值。同时在农产品交易中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构筑农村市场运行监控服务体系

要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督,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统一高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制定合理的农产品铁路运输价格,降低公路运输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杜绝对农产品运输的乱收费、乱罚款。

三、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村流通组织创新

创新农村流通组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建立各类流通合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善服务功能,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流通带头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农村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

2.农村流通方式创新

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就是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化供应链体系,推进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大对传统流通服务业特别是杂货店和农村集市的改造力度,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推广先进流通技术,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物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销渠道,充分发挥“一网多用”功能,开展采购、配送、销售、加工、租赁和技术推广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农家店为载体送邮政、电信、药品、报刊、文化用品等下乡。

3.农村流通政策手段创新

加快政策创新,就是要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为此,应针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准入、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等问题,加大农村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双百市场工程”、“三绿工程”、“科技兴商工程”、“品牌战略工程”等。同时,在解决国有商业企业历史包袱、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鲜活食品质量检测、建立重点商品储备、构建中小商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快制定、实施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农产品流通及消费安全。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农家店药品、书报杂志、烟草等商品零售及通讯、邮政业务代理资格。尽快形成适合农村特点、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促进农村市场发展的规范化。

4.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流通管理职能,积极整合流通管理资源,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因此,必须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定位于实施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做好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信息的引导和应急调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元佑:关于进一步深化湖北省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周力周革非:新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及政策取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09

[3]刘文洋:中国流通体制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35

[4]“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基本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6/01

[5]王有兴: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新举措[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3

[6]黄国雄:纵论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及走向[J].商业时代.2005/33

[7]忻红: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4/32

[8]罗小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03/04

[9]罗必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4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篇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是确定主导产业,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县域在经济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一般可以通过区位商计算而得。本文建立县域区位商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区位商数值的不同可以将县域产业划分为三个等级:区位商值大于2的说明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显著优势;小于2大于1的说明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优势;而区位商值小于1的则表示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不具优势。

当考虑某一产业在区域中的作用时,仅从区位商的角度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区位商并没有考虑产业规模的因素。在一个区域中,一个县域某部门的区位商可能比另一个县域要高,但它的这个部门在区域中的地位却可能比另一县域要小得多,这是区位商分析法的局限性所在。所以在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产业规模的影响。为此,本文还进一步测算辽宁各县域三次产业占全省的百分比和区位商之间的关系,以便综合分析各个县域在辽宁省的优势所在。

辽宁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可以参考区位商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两项指标,具体如下:一是县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因此,各产业区位商的标准会有差异: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二是产值比较分散,我们这里取44个县域各产业占全省比重的均值为参考: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2%。根据这一标准,将辽宁省44个农业县域作如下划分为:

(1)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二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7%。

铁岭县资源丰富,物阜粮丰,历来是辽宁省较为发达的农业区。此外,铁岭县属工业基础较好,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因此,铁岭县宜于一、二产业并重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2)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凌源市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与此同时,森林覆盖率50.8%。因此,凌源市宜于一、三产业并重发展。

绥中县呈“六山一水三分田”。东南部沿海平原是主要产粮区,中部丘陵地带适于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长,北部山区是水果重点产区。绥中县临海,内陆有大小水库30多座,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和捕捞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此外,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颇多,自然景观独具风采。因此,绥中县宜于一、三产业并重发展。

(3)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

新民市和盖州市工业基础较好,因此,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可兼而发展第二产业。

(4)第二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7%

宽甸县尽管分类在这一区域,但其林业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其应以发展林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凤城市尽管第三产业优势并不显著,但其拥有的旅游资源在省内优势明显,因此,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兼而发展旅游业。

(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以上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县域,下面一些是主导产业较为明显,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但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2%等条件的县域。

(6)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从以上四个县域各自比较优势来看,清原县、义县和建昌县分别在林业和农牧业具有优势,因此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兴城市在渔业和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一、三产业兼而发展。

以上为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0.72%的交叉集合县域。余下的符合上述单一条件的县域。

(7)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

抚顺县、新宾县、西丰县、朝阳县和喀左县在林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8)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桓仁县的林业资源丰富,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可以兼而发展第一产业。

以上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县域,下面一些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等条件的县域。

(9)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产业区位商<1,第三产业区位商<1

这一类县域的三次产业在全省没有突出优势,但是可以从其自身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内细化和地理特色出发确定主导产业。

本溪县林业具有绝对优势,旅游资源也较为发达;东港区渔业优势明显,并且鉴于是临海地区,还可以发展海边旅游业;灯塔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淡水鱼养殖重点县(市)和省优质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市),素有“北方鱼米之乡”美称,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其被省会沈阳、化纤之城辽阳、钢都鞍山、煤铁山城本溪所环抱,工业承续的优势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辽宁44个县域按以下四种模式进行分类:

辽宁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

1.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农业现代化;二是农业产业化;三是农业规模化。

2.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完善与城市工业分工协作体系,增强区域内配套能力;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工业发展必须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3.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快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第三产业。

4.混合型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坚持各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要求;二是加强主导产业间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要有所侧重,略有倾斜。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是确定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区位商的方法, 计算确定了辽宁44个县域的主导产业。进而将其划分为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混合型的发展模式等四种模式, 并探讨了这四种县域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春英.辽宁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8 (6) :127-130.

[2].于光等.利用区位商模型判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向[J].中国矿业, 2006 (11) :24-26.

辽宁模式 篇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总结辽宁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对辽宁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作 者:高魁 武伟男 方晓牧 作者单位:高魁(辽宁省核安全局,辽宁沈阳,110033)

武伟男,方晓牧(辽宁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辽宁沈阳,110033)

浅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模式 篇6

1 沿海经济带概况及发展特点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毗邻渤海和黄海, 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 陆域面积5.65万km2, 海岸线长2920 km, 海域面积约6.8万km2。2006年2月,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颁布, 明确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战略。“五点”即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 (营口、盘锦) 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 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一线”即滨海公路, 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 东至丹东东港市, 全长1443 km, 连接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丹东6市的21个县 (市) 区、103个乡镇, 沟通大小港口25个, 连接工业园区228个、旅游景点133个。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 着眼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带动辽宁新一轮大开放, 实现沿海地区与腹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具牵动力、最具发展空间的区域, 其发展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1 先进的思维理念

“五点一线”的模式站在全省、全国、全球的视角上, 用先进的思维观念审视发展空间, 确定发展定位, 谋划发展蓝图, 让人们感到视野开阔、耳目一新。例如, 大连市以国际化的眼光, 提出要建设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 而且将“五点一线”的重大支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目标定位为:承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重要基地;大连市新型的卫星城市;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组合地区;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

1.2 超常的发展思路

为实现面向全省、面向东北、面向世界的发展目标, “五点一线”各市都采取了超常的发展思路, 处处体现了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 纷纷建社大园区, 引进大项目, 培育大产业,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例如, 葫芦岛市在北港工业区道路建设过程中, 由于地质情况复杂, 回填土方得达到12层, 才能保证填后地表不塌陷。如按正常作业至少的施工两年, 为确保当年竣工投入使用, 市规划建设局邀请全省专家一起攻关, 终于研究出“道路强夯”办法, 即对垫土施以超重型机械加压强力行市, 这样既能保证质量, 大大缩短回填周期, 又能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一举三得。

1.3 优越的区位条件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具有“黄金海岸”的美誉, 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域, 不仅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京津唐地区联系密切, 而且与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发展贸易潜力巨大, 腹地支撑广阔。沿海经济带宜港海岸线1000 km, 其中深水岸线400 km, 优良商港港址38处, 有大小港湾40余个, 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这种区位优势为辽宁沿海地区的快速起跑和将来的长足发展, 创造了先天条件。

1.4 巨大的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也是“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巨大优势。一是土地资源极其丰富。“五点一线”地区充分利用海岸线周边废弃的盐田、盐碱地和荒滩, 作为开发开放空间, 既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又具有地价低、不必进行大规模动迁等许多地区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开发伊始, 就极大地引起了国家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二是能源储量巨大。黄海、渤海沿岸陆域、海域多种矿产资源居于全国前列, 海上能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

1.5 超前的产业规划

凭借区位优势, 依托资源条件, 在园区产业发展乃至全市产业发展上, 都体现了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五点一线”上的“五点”, 全部定位为高科技、外向型、朝阳型产业区。

1.6 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例如,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1 29.7 km2;葫芦岛北港工业区35 km2。随着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等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事实, 不久将来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必将对辽宁的全面振兴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1.7 完善的城市功能

“五点一线”沿海市城街路宽敞、环境整洁、路树成荫、路灯别致、建筑新颖、商厦林立,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 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点一线”上一幕幕火热的建设场面, 一片片平整的土地,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户开工, 都展现了干部群众锲而不舍、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例如, 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干部连续近一年“早五晚十”、没有休息日的在建设工地摸爬滚打, 使原来不毛之地的北港正在成为招商的热土。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2.1 思路决定出路

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 最大限度地盘活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一战略决策紧紧抓住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扩大对外开放两大机遇的结合点, 充分发挥了辽宁西拥渤海、东挽黄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牢牢把握住了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主脉, 成功地搭建了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最佳平台。最重要的是, 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大思路、大战略, 使辽宁人强化了沿海意识、开放意识, 拥有了大步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燃起了沿海六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创业激情, 点燃了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希望。

2.2 环境决定发展

沿海六市都非常重视发展环境建设。重视环境建设带来了客商、带来了项目,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2.3 实干决定成效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实践证明, 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必须有苦干实干的韧劲和拼命三郎的狠劲。就“五点一线”的一个支点而言, 葫芦岛北港工业区的开放度、知名度、影响力在“五点”中没有比较优势, 一切都得从“零”起步。不到一年时间, 大片原始的旷野实现高标准的快速交通干道建成通车。他们以只争朝夕的创业激情, 忘我的工作干劲, 创造出葫芦岛一片新天地。

摘要: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 着眼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带动辽宁新一轮大开放, 实现沿海地区与腹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具牵动力、最具发展空间的区域。

辽宁模式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发展模式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经济建设及农村全民奔小康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 “三农”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正恰逢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近年来,对具备一定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技能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已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 “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先行。据统计,2O13 年,辽宁省普通高中招生约22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约12 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近10 万人; 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约9 万人,而其中农业专业毕业生才2575 人;中等职业院校2013 年毕业生近13 万人,而农业相关的毕业生才仅仅15000 人左右; 成人专科毕业生28000 人左右,而农学相关毕业生人数才474 人。为了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为了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重点势必在农村。

1 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及意义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现今,我国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很大,而这种需求也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因素。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个人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且具有公共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并产生正的外部效应,需要得到政府的有效供给,现代政府理论表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进行解决,其发展趋向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方式进行规定,同时政府也应进行适度的管制。

2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概述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可归类为以下几种。

2. 1 按促进农村发展不同区域经济目标分类

按照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目标分类,可概括为三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它们分别是适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 “缩减贫困型”发展模式、适应经济发达地区的 “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适应环都市经济圈的 “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

( 1) “缩减贫困型”发展模式

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这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它具有三种特征: 第一,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内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缩减贫困乡村发展战略相融合,并成为缩减贫困的重要力量。第二,由政府部门主导与民间各类科协组织和扶贫济困团体联合起来,对教育资源( 普教、职教、成教) 进行充分利用,一方面重塑区域内人力资源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传播配套的实用技术,逐步培植主导产业满足开发自然资源的需要。第三,骨干设定为正规教育,主体确立为短期教育,主线是创业教育,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的制度,开展低重心、多形式的学制灵活教育。第四,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设置专业,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放在办好农业类专业上面。

( 2) “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

“资源开发型模式”主要表现在: 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一定的相关机制,将各类各级中等职业学校、农校与区域内的若干农户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建立起固定的联系形成网络式相连结构,以 “学校、公司、农户” 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实现职教成教相接连,教育经济相结合,最终使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优势产业开发得到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3) “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

“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为: 在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实行“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实情、服务都市经济需求、专业形式多样、科目门类齐全”措施。它要求: 第一,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都市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具有综合职业技术的劳动者。第二,在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积极开拓非正规教育的发展空间。第三,根据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农业类的专业设置,开辟更多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同时,可拓宽现有产业的专业口径以满足乡镇企业和城市第三产业的需要。第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并积极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2. 2 按办学主体不同分类

这类模式包括校企联合、校县、校会、校站所、校校等办学模式。

( 1) 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 “订单合同”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可接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办学条件,并且由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办学经费由企业和学校按比例分担,同时企业要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实习教师和相应专业的实习场地; 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专业人才。在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教学背景的熏陶下,学生之后就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将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进行无缝对接。学校企业之间订单式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开拓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道路; 二是能够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场地,培养出善于实践的人才; 三是通过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2) 校乡联合

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指的是以一乡、一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向下移,为基层培养定向人才。这种办学学制灵活,一边进行理论教学,一边开展生产实习,为农村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先进致富带头人。同时借助各类农职专业优势,在乡镇之间形成多元化的网络结构,构建起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培训科学技术、示范专业生产、推广优势项目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开办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农村管理干部培训等多种培训班,从而实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

( 3) 校所联合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结合当地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局、农机机构等为农服务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共同联合研究科技项目和农业技术的推广,达到产学结合的效果。这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也更好地为农服务做出了贡献。

2.3按照切入点不同分类

(1)产学结合模式

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或成职联校在各自实行长期专业教育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需求,举办各种专业化的小型培训班,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广泛提高。这种办学模式的特征表现在,能够及时查缺补漏,时间短,见效快。这种模式可以集中培训更多的农民更熟练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农村人才。

( 2) 阶段统筹模式

这种模式在有限的经济条件,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在教学内容上,小学阶,实行三个阶段统筹兼顾的模式。从小学阶段开始,向学生灌输劳动思想,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和对劳动的重视; 初中阶段一边实行理论教学,一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高中阶段对学而思进行农村职业就业指导教育,使三个阶段的不同程度教育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影响。这种模式可以使农村职教学校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 3) 农村职教培训转移模式

目前农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采取将农村更多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的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这种模式既可以帮助农民致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为今后农业发展储备高质量高数量的人力资源。这种模式可通过农村各类农业教育部门,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定期举办有利于农民增强农业知识储备,掌握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培训工作中,需要进行转移的工作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将一次性就业培训转移至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将培训重点放在质量的转移上面; 将原来的理论知识教学培训转移至产学结合; 将落脚点转移为农业产业化; 扩大培训需求范围,将总体培训工作内容扩大到全社会各地区以及全国。最终可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综合素质等得到有效提高。

3 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 万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由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家乡。其中一些小学毕业生因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二、三产业无路,只好闲在家里,面临 “无望升学、无处就业、无力致富” 的局面。与众多农村孩子 “无学可上”然而大多农村职业学校被动招生,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职业学校中80% 以上正面临生存危机。而这种危机也明显存在于辽宁省,原因主要体现在资金、生源和就业三方面。具体的细节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 1) 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领下,传统的农村职教体系的投资主体单一、教育手段落后、涉及面狭窄等弊端已被如今辽宁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步伐远远落在后面。开展农村职教的校方在资金上实力不足,目前还仅停留在由政府单向供给阶段。尚未实现由专业高等院校或可用社会力量供给帮扶的模式( 这在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农村职教发展建设中已有成功先例) 。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扩大规模、完善模式、增加师资等适合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 2) 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差

相比之下,地方农村职教院校办学条件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完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尽管在高举 “教学模式创新”旗帜的响亮口号下,依然实行着传统的理论文化教育方式。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使得 “职业教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 3) 人才的严重缺失和生源的极度匮乏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供求比例不平衡。根据最新公布的2OO5 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 2 ,明显缺少大量各类技术人才。然而许多农村职业院校的招农村经济生不容乐观。在我省,有一部分农村职教院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同时还会安排一部分人力去满街的传发相关宣传单。有的学校甚至还会用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即便职业院校的领导尽量做到人性,但仍然还是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 4) 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途径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辽宁省目前的总体发展过程,我们认识到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是不容忽视的,为谋求恰当的解决方式来促进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这里简单谈谈以下几方面的个人观点。

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关注度。

各地政府应继续集中关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各院校,尤其是在其对各项政策、资金等的帮扶需求上,由于政府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农村职业院校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将行业、企业作为农村职业院校的合作伙伴,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以彰显农村职教在先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完善各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基础设施及师资队伍。

建设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难以开展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教室里讲实践、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处处可见。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低,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 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缺少实践经验,而一些年长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农村职教经验。

在认清本省经济发展趋势及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借鉴我国其他地区以及国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合理改进完善本省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师资教学模式,落实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理念,同时尝试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学生群体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为确保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实施多管齐下。

第四,注重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单一的 “学位式”理论文化课教学方式。

校方应帮助在校学生寻求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最终达到农村职教院校毕业生的两个宗旨得到实现的目的: 有知识、懂技术。同时各农村职业教育院校还应侧重当地特点与市场需求的相互结合,构置特色专业、设立本土课程,培训具备专业水准的优秀毕业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给予学生有效的就业保障,同时也为学校的资历和声誉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

第五,建立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有力保证农村职业院校能长久生存。

面对农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农村职业院校也普遍成立了一些相关的专门的就业机构,通过联合办学、先期推荐试用等各种方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在可能的条件下,校方在调整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的同时还应顾及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聘请专家定期来学校进行现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讲授和指导。以达到尽快提高师生素质的目的,尤其是对学校老师的培训尤其重要,只有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寄希望于学生将来会带着一身过硬的知识技能去社会上找到自己可以生存下去的一席之地。有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学校也就有了可以继续与同类院校相抗衡的原动力。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划分不同的标准、原则、范围,可得出大小各异的许多模式或方法。而且,有些同一类别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只要适当变换其教育过程,还可形成不同关系的新模式。不同的地方,构建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键是要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以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金星,俞启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2]王福祥.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民科技,2012(11):10-11.

辽宁模式 篇8

一、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模式选择的背景分析

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熟市场模式。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成熟市场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期间, 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进一步制定了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 经过不断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二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有健全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保障。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评级、商账追收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三是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在美国, 人们十分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缺乏信用记录或历史信用记录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 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因此, 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 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四是对信用行业的有力监管。美国政府对信用行业管理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 但仍发挥着信用监督和执法的作用, 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信用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司法部、财政部货币管理局和联邦储备系统等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 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和代表行业进行政府公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目前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成熟模式,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信用数据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法规没有开放与共享;三是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强, 信用奖惩机制不健全, 企业和个人失信成本低;四是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缺位, 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

二、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及路径

1. 模式一———以征信为核心, 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开放的社会征信机制, 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本模式的目标就是通过建立辽宁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 打破信用信息的部门、行业和区域分割, 逐步建立以辽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为纽带的全省信用数据交换共享网络, 最终实现信用信息的市场化流动和社会化共享。本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加强领导, 明确组织与分工;建立健全信用法规, 推动规划实施;加大资金配套力度。建立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数据平台;建立各地市信用数据平台;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实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 提供专业服务, 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监管体系要由政府负责建设并履行监管职责。

2. 模式二———以信用服务为核心, 信用体系自然生长。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以市场信用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需求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导向, 以市场信用管理中介机构的业务发展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动力。建设该模式的前提条件包括:深厚的市场信用文化, 较为完备和运行有效的法律体系, 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 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主体, 创新经营的中介机构。其最大特色就是中介机构为建设主体。这是一种纯市场化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要做的工作比较简单, 只是在初期为信用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信用管理行业和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再出面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在这种建设模式下, 信用风险管理涉及的机构征信、信用评估、信用保险 (担保) 、应收账款代理 (保理) 、信用管理咨询等五大类机构发展没有孰先孰后, 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准。

3. 模式三———以企业信用为突破口,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这一模式是以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建立辽宁省现代社会信用体系, 目标是通过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带动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 形成社会对征信等信用服务的需求, 促进征信数据库的建立, 从而带动全省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该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的信用意识较强, 已建立内部信用管理部门, 重视本企业的信用管理;政府对于企业守信的监督力度比较强;与企业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已相对完善, 整体法律环境比较理想。其特色是政府不自己建立征信数据库, 征信数据库的建立由市场根据其需求自发完成, 政府只引导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在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过程中促进征信、服务、监管等其他子体系的建立, 带动整个信用体系的最终建成。

4. 模式四———从个人信用制度入手, 启动信用体系建设。

这种模式以培育个人信用为切入点和基点, 紧紧围绕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 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个人失信惩戒机制为主线, 为个人主体立信用信提供全面的服务, 以此促进社会其他组织和企业信用水平的提升。该模式要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 设立专门的组织, 负责建立大而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覆盖全省的绝大部分人口, 并且负责定期向银行、税务、工商、法院等部门收集更新相关的个人信用信息。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 尤其对于个人的职业信息和从业记录要有清晰准确的记载。还要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个人信用意识, 尤其是个人信息开放意识和维权意识, 建立信用服务导航系统和申述系统, 负责处理个人与信用有关的各种咨询和投诉。按照这种模式建设的前提是:人口数量不能太大, 人口流动范围有限, 个人征信法律健全, 法律赋予机构专门的权利合法征集和传播个人信用信息, 个人申述和处理机制完善, 个人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强。

5. 模式五———以政府信用为先导, 带动信用体系建设。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利益的复杂工程,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 应在坚持“总体规划, 统筹协调, 有序推进, 分步实施”的原则下, 以政府信用为先导, 启动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 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营造“讲信用为荣, 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风气, 以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和创建诚信服务型政府为目标。

综合分析上述五种模式。前两个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都从信用管理角度着手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不同之处在于模式一是从上游的信用管理行业———征信入手, 而模式二则是以下游的信用管理行业———信用中介服务为切入点。模式三、四、五分别以企业、个人、政府三种主体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希望借此带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但这三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不可逾越的障碍, 且以一种主体的信用制度带动整体信用体系的建设, 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见效也比较慢。

三、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选择

根据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省委、省政府最终确定“全方位推进, 建设渐进式、多元化、多层次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实行全方位推进的策略, 采用征信先行, 信用服务推进, 企业、个人、政府信用制度同时发展, 多元化、多层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做法。这一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已具备相应的政策条件;政府启动,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投资软环境已有明显改善, 信用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支撑, 两个保障, 两个平台, 三个体系”, 具体内容见框架示意图。

1. 稳固“一个支撑”:

营造舆论环境, 弘扬信用文化。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组为载体, 结合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制订宣传提纲, 在全社会普及信用知识, 使信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2. 加强“两个保障”:

优化法制环境, 加大失信惩罚。政府及各部门要继续对不适应信用建设需求的法律规章加速清理, 修订或废止有关条款。进一步做好部门规章的前置审查工作。在出台法规时, 要注意与信用建设相衔接, 保障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

3. 完善“两个平台”:

建立征信数据平台, 改进信用服务平台。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然带动以上两个平台的发展, 为此, 辽宁省的现代信用体系建设集中表现为征信数据和信用服务两个平台的建设和改进。

4. 发展“三大体系”:

辽宁模式 篇9

一、辽宁高校外语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既适应经济全球化, 又促进科技发展与文化交流, 既推动经济发展, 又能满足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先进教育模式, 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我们必须建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设置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探索实施国际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国际化教育可以令高校在国际领域展开竞争、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他国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 提升办学水平和声誉, 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当今国际化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 为辽宁普通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综上所述, 辽宁省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动因。

二、辽宁高校外语人才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建构

(一) 建构外语人才国际化培养框架

辽宁省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 拟选派优秀外语人才到外国进行文化交流以及重大研究项目实践, 加强交流与合作, 以充实外语人才的国际化经历, 提高其专业和国际化技能, 进而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具体内容包括到外国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出版学术著作、参加国家会议、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谈、参加国际组织或学术刊物编委会等;到国外进行短期访问、讲学或是留学, 积极吸纳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经验与管理方法,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 提高外语人才的综合文化素养, 组建我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队伍。

(二) 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辽宁省推进外语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走出去”战略, 探索与海外高校的新型合作交流形式, 开拓人才的双向国际化教育模式。一方面, 积极拓展与海外院校的合作交流关系, 探索交换学生及合作办学项目及学生的短期交流访学, 探索“1+3”“2+2”“3+2”国际联合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提升高校人才教育的国际性,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辽宁省高等院校与境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进行合作, 派遣优秀学生出国就某项课题进行共同研究, 并由学校联系派学生去跨国企业进行海外实习。由此可以引进国外大学的先进技术, 并借鉴先进文化成果, 促进辽宁文化事业建设及辽宁经济社会发展。

(三) 多元国际化培养项目

辽宁省的多元国际化培养可以包括诸如校际项目交换、科研实习、参加国际竞赛、海外修学旅行、暑期夏令营等。这些出国交流机会不仅形式多样, 而且有一些项目可以减免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 或提供部分或全额奖学金。另一方面, 要加强课程的多元国际化体系构建, 吸收、引进先进课程, 丰富国际化课程模块, 加强国际课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构建, 以强化学生对海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与运用。通过借鉴英美名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与手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有效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并以此为培养综合目标。

三、结语

辽宁省高校建构拔尖外语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 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化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国际化教育成为了辽宁高校外语人才供给的源泉。通过开展国际性的多边交流合作活动不断促进辽宁高等院校的发展, 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Felix Maring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2]曹德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2011 (3) .

辽宁模式 篇10

1 辽宁省乳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1 奶牛规模化养殖方式的兴起

2012年, 辽宁省共有奶站数量386家, 奶牛存栏32.2万头, 牛奶产量124.7万吨。2015年奶站数量272家, 奶牛存栏33.6万头, 牛奶产量140.3万吨。三年间, 奶站数量减少了114家, 奶牛存栏增加了1.4万头, 牛奶产量增加了15.6万吨。到目前, 省内奶站只有227家。是什么原因导致奶站数量下降, 存栏数量却增加呢?归其根本原因是市场这个经济杠杆在起作用。在市场的惨烈竞争中, 在奶业不景气的倒逼下, 小、散、差的饲养方式不能适应竞争环境, 小散农户将奶牛送到养殖场进行委托饲养, 渐渐退出了行业, 小规模的养殖场逐步被淘汰了, 养殖场规模化程度提高了。奶站由带动饲养户养牛、集中榨乳的功能转变为了养殖场的一个部门、生乳加工的第一个环节。

1.2 辽宁省乳业的主要模式

辽宁省的奶牛饲养主要集中在沈阳、阜新、锦州等市。目前的227家奶站中, 沈阳65家、阜新67家、锦州36家, 三个市占比为74%, 分布比较集中。分为合作社、养殖场和乳企自建三种形式。

其中以辉山乳业为代表的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品研发、乳品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化模式化的企业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其奶源除自用外, 还供应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实行标准化、集约化管理,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小。2015年在某外省管理部门以其检测指标硫氰酸钠超标, 产品不合格将其产品下架的事件中, 经得住了考验, 迅速证明了其产品过得硬的质量, 及时挽回了不良影响。其自营牧场数量不断增加, 到目前为止已达52家。

辽宁省乳品企业有近20家, 除自营牧场外, 其他约有150家奶站是以合同的形式为乳企提供奶源。这部分奶站与加工企业因价格和质量等原因产生的矛盾较为突出, 急待解决。

1.3 奶牛养殖规模化为养殖加工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以辽宁省的阜新市为例, 在2012年时有126家奶站, 通常情况下, 一家奶站带动了周边的几户农户集中榨乳。由于在以小、散农户开展养殖的条件下, 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到目前, 阜新市仅存奶站67家, 基本上都变成了统一饲养的模式, 规模化程度大大提升。

虽然小、散农户退出了行业, 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 解决的只是奶牛饲养户与奶站之间的矛盾, 养殖和加工企业之间的矛盾还是没有得到缓解。回顾全省奶业的变化, 由乳企到饲养户挨家挨户收奶, 到成立奶站集中榨乳, 养殖和加工环节始终处于即离不开又管不了的状态, 生乳质量风险很大, 质量难以把控。

在规模化程度低的条件下, 全程控制只是一个概念, 乳企无法面对成百上千的饲养户, 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更无从谈起。奶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是解决乳业多年痼疾的一条成功模式。辽宁省奶牛养殖规模化为养殖加工一体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2乳业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2.1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是控制奶牛养殖环节质量风险有效途径

奶源管理是乳业决胜的关键, 奶源供应管理属于食品全产业链中的高风险环节。奶牛饲养殖环节的安全风险主要有物理的、化学的及微生物的风险, 主要来源于环境、饲料、兽药、饲养过程、两病防疫等方面。常见的有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农药、兽药残留, 重金属超标等[1]。奶源的质量风险更是与饲料、饮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

乳品生鲜和极易变质等特性, 决定了其质量必须进行全程控制。一家乳企, 奶源由多个养殖场供应, 由于管理水平不同, 质量差异较大。在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模式下, 才能使在养殖环节推行标准化养殖得以实现。例如省内的一些乳企, 实行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清洗、统一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方法, 形成了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疫病防治、品种改良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链条, 从源头保障了原料奶安全。

2.2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会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与加工企业的矛盾

目前, 全省的近150家奶站, 仅仅做为乳企的奶源, 按合同规定生乳由加工企业进行检测, 依据合同规定的检测项目定价。对奶牛的整个饲养过程进行控制管理主要由奶站进行,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过去经常发生的加工企业拒收生乳情况,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虽然国内有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成立了价格协调委员会、第三方检测等一些协调、仲裁机构, 但还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两者之间的质量和价格之争[3]。

实行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后, 养殖与加工高度紧密融合, 原奶供应商和乳制品加工商的利益一体化, 将形成稳定的利益链条, 相互信任, 沟通无障碍, 深层次的矛盾会得到好的解决, 而且更有利于产业安定。

2.3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会有利于资源共享, 乳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下, 自己的牛奶自己加工, 使产品的食品安全责任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乳企将对奶源的外部管理转化成内部管理, 更好发挥乳企作为龙头作用, 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 采用先进技术, 开展集约化养殖, 奶源与加工无缝对接, 使产品质量更趋于稳定, 生产成本与国际缩小差距, 发挥出国产奶制品特有的、进口奶无可取代的保鲜的优势, 成本下降, 竞争力将得到快速提升。

2.4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会有利于打造名牌产品, 增加产品附加值

优质的乳制品来源于优质的生乳, 一体化的模式下实行全程的质量控制, 才会产生优质的名牌的产品, 才会得到国际和国内的广泛认可。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模式下, 诞生了一系列在国际和国内广泛受到认可的端产品。如, 伊利乳业的金典来自于珍选牧场, 辉山乳业的杰茜来源于自营牧场, 君乐宝乳业的高端奶制品直接以优致牧场来命名。

2.5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整体水平

养殖环节规模化形成之后, 还是面临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问题。质量管理水平不一, 有的好, 有的差, 会导致生乳的质量差异过大。如国内某乳企发生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4], 表明饲养环节饲料使用管理不到位, 这种质量安全风险会随时发生。兽药的使用更是这样, 奶牛和人一样都会得病, 得病治疗, 期间弃奶, 本来是正常的流程, 但控制不好就会产生兽药残留问题[5]。乳企在养殖环节难以深入管理, 这些问题通过检测虽然可以控制, 但是将必要时才需检测的安全卫生指标变成了常规检测指标, 其检测成本非常可观, 并且不能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这种重检测轻过程控制的做法是面对养殖环节难以深入管理的无奈之举。一家乳品企业的生乳来源于多家养殖企业, 一家养殖场出了问题, 有时会导致整个乳企甚至整个行业的损失。目前社会上认为的皮革奶的问题、兽药残留的问题等均为极个别的问题, 在加工环节, 乳企的硬件设施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多, 可是由于养殖环节的失控, 一但出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责任难以分清, 风险难以避免。

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模式, 乳企将对供应者的管理变成了内部管理行为, 方可大力开展标准化养殖, 在技术上确保奶牛少发病, 合理防免疫, 在安全上控制好饲料和兽药的使用, 在奶牛饲养、榨乳、生乳运输过程中进行全程严格的监管。乳企在养殖环节完善机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 加大投入力度也才有积极性。发现生乳质量不达标准时, 不是简单的拒收, 会及时查找原因, 解决问题。这样才是乳品行业真正的出路。

3乳业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的出路和方向

3.1企业自发

我国乳业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生产加工、乳品研发、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 国产乳制品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又重新被国人认可, 国产乳制品重新以崭新的形象回到了百姓的餐桌上[6]。省内的部分乳企业也走出了自己探索和成功之路。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专属性, 养殖专场为乳企的专属奶源。二是管理的统一性, 养殖场由乳企统一管理经营, 管理权属于乳企业。三是一体化, 形成稳定的利益链, 产权明晰, 责任明确。分配相对公平。责、权、利达到基本统一。

3.2政府推动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明确以贴息、补助等方式对涉农企业进行扶持,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业, 乳业饲养加工一体化是国家着力倡导和扶持的生产模式, 将能成功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产业目标, 也是确保国产牛奶的品质达到和超过国际的水平的条件[7]。笔者认为, 在辽宁省推动乳业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模式是加快乳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企业必然选择, 目前正当其时。

参考文献

[1]宋学省.兽药残留产生的途径、危害及控制措施[J].中国禽业导刊, 2006 (4) :55-58.

[2]朱国兴, 冯大兴, 李洪根.辽宁省奶源供给情况调研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 2011 (12) :33-35.

[3]卢戈川.认真总结反思实现奶业健康发展[J].现代畜牧兽医, 2009 (1) :16-17.

[4]张思佳.南山奶粉危机:能扛过去吗[J].乳品与人类, 2012 (4) :44-49.

[5]李晓元.强化监管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J].养殖与饲料, 2015 (2) :70-71.

[6]杨春, 王明利.我国的苜蓿生产与奶业发展——草畜结合是推进发展的关键[J].中国畜牧杂志, 2011 (16) :14-17.

上一篇:核心专业素养下一篇:基础施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