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企业

2024-07-24

辽宁企业(精选12篇)

辽宁企业 篇1

伴随经济全球化加速, 中国的市场经济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国有、民营企业的企业并购也在不断加快步伐。不仅国内企业之间并购交易数量不断增加, 甚至海外企业并购活动也在日益增多。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动荡, 海外经济不景气, 多数国外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陷入困境。我国虽不能完全规避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但仍能保持整体经济环境的相对稳定, 另外,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快速稳步发展, 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企业跨过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的发展阶段, 开始迈向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夺海外市场的新一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涉足于海外并购中。据调查,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 仅2012年一季度, 中国海外并购依旧呈现增长态势, 成功并购数为28例, 总额约为116.13亿美元, 并购数量同比增长了7.7%, 并购金额也有大幅度提升。

2008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重大部署, 推进企业并购工作, 这是省委、省政府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 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自从辽宁省开展企业并购工作以来, 根据辽宁省经济发展战略, 将高科技企业纳入并购重点。近几年, 辽宁省企业并购项目中, 科技型企业并购项目占全部并购项目的70%以上, 而海外并购项目占全部并购项目的50%以上。2009年到2012年, 全省累计完成并购项目319个、投资总额为240亿元左右。2013年, 全省共完成企业并购项目104个, 投资总额为83.76亿元人民币, 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8055万元人民币, 2000万以上项目16个。其中, 海外并购项目为62个, 投资总额5.88亿美元;国内并购项目42个, 投资总额为47.87亿元人民币。科技型并购项目为68个, 其中, 海外科技型为45个, 国内科技型为23个;非科技型并购项目36个, 其中, 海外非科技型为17个, 国内非科技型为19个。104个并购项目涉及不同领域, 其中, 装备制造30项、轻工21项、资源类17项、医药10项、石化8项、电子信息8项, 其他行业10项。从数据上看, 辽宁省企业并购项目涵盖了科技型企业, 也涵盖了非科技型企业, 既包括国外的企业, 也包括国内的企业。从这几年的工作来看, 科技型并购占了70%以上, 海外并购占了一半以上。近几年, 辽宁省企业并购工作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但伴随着成绩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一、辽宁企业并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地区进展不平衡

从数量上看, 在2013年全省完成的104项企业并购项目中, 大多数项目完成于沈阳、大连、鞍山、营口等市, 获得省政府专项补助方面, 全省仅5个市获得企业并购专项补助资金。在主观意识上, 部分地区仍对企业并购的优势、对企业带来的促进效应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仍未能转变思维模式,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陈旧, 对当下国内外形势分析不透彻, 没能以全局战略眼光看问题、抓机遇、寻发展。客观上, 地区产业发展情况不同, 部分地区尚未达到可并购其他企业的规模, 具规模企业数量上各地区有差别。

(二) 缺少具规模、有牵动力的大项目

近几年, 辽宁省完成的海外并购项目数量较多, 但有影响力的大项目较少。2009年到2012年, 辽宁省完成的并购项目额平均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且一次性形成大型并购规模或通过多次并购使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并不多。2013年, 辽宁省投资额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只有4000万美元。一直以来, 辽宁省企业并购项目中都缺乏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这样具影响力、轰动全国的海外并购项目。

(三) 辽宁省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技术水平和质量较低

在近几年的并购工作中, 多数并购集中在传统型企业, 并购多样性不够, 产业链延伸不够。并购内容上并硬不并软。并购目标主要集中在资源矿产、设备等方面, 而在管理、工艺、销售渠道、人才等方面考虑的不多。由此导致核心技术、核心渠道、核心人才没能在并购中吸纳到企业。企业没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并购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更没有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去实施推进。这样一来, 在并购后没能根本解决企业发展和核心问题, 治标不治本。

二、企业并购工作今后的着力点和方向

(一) 转变观念, 提高对企业并购重大意义的认识

企业并购是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成功的企业并购, 能够掌握和拥有适用于企业的当前国际先进技术,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辽宁省早在2008年就提出全面推进企业并购工作, 推进企业并购工作是辽宁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促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企业并购工作中, 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 与企业加强联系, 了解企业需求, 组织专家团队、中介机构等帮助企业顺利开展并购工作。另一方面, 企业自身应增强决策、管理能力, 提升战略高度, 深刻了解企业并购对企业带来的优劣势, 将企业并购提高到全局战略角度上来。只有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使企业从根本上意识到企业并购的战略重要性, 才能更好地以企业并购为契机, 更好地将企业发展壮大。

(二) 抓住机遇, 时刻保持洞察国内外企业发展形势的敏锐性

目前, 全球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 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欧洲尚未走出欧债泥潭,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2013年, 辽宁省经济平稳增长, 但增速放慢, 这个时期, 对于辽宁省企业来说正是并购海外企业的最佳时机。纵观全球企业并购, 特别是企业发展中的并购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尤其是现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 很多中小企业在本国遇到的危机在加剧。这些中小企业的销售额虽然不高, 但他们拥有大量的关键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和营销网络。如果找到机会, 跟这些企业结合, 对我国企业将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另外, 现在西方国家鼓励本国的中小企业进军亚洲市场, 尤其是中国市场。他们也更加重视吸引中国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到他们国家投资。企业并购工作就是要根据本国市场形势和国外市场形势, 结合自身需求, 抓住政策优势期和并购时机,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成一次成功的并购。因此, 企业应时刻保持对省内、国内以及外国的相关政策、市场、经济形势敏锐的洞察力, 如此方能抓住机遇, 实现利用并购使企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企业并购是企业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 达到最佳经济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达到专业化水平,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工业大省的辽宁, 如何能振兴本省工业, 实现经济腾飞?笔者认为, 大力开展企业并购, 尤其是海外并购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无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政府应加大力度对企业并购工作进行推进、扶持, 企业应站在发展战略的角度, 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并购工作, 并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做好并购工作, 最终使企业快速发展, 进而实现全省企业快速发展, 提升辽宁省经济整体实力。

摘要: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重大部署, 推进企业并购工作, 是省委、省政府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 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自从辽宁省开展企业并购工作以来, 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战略, 将高科技企业纳入并购重点。近几年, 辽宁省企业并购工作取得了较多的成绩, 但另一方面, 伴随着成绩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辽宁省开展企业并购工作以来的相关数据、文件、资料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了改善办法及建议。

关键词:辽宁,企业并购,海外并购

辽宁企业 篇2

关于当前商事审判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1(2005年1月26日 辽高法[2005]29号)

二、企业改制法律问题

9.企业在接受被改制企业资产的同时,支付合理对价或承担被改制企业等额债务,是否还需对被改制企业债务承担民事责任问题

企业以支付合理对价的方式购买其他企业的资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研(2003)138号《关于企业资产出售合同效力及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答复》规定,如果买受人支付了合理对价而且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该行为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改制案件规定》)。企业出售资产后应自行承担其原对外债务。

买受人与出卖人约定以承担被购买企业债务方式购买企业资产的,从表面看买受人似乎也以承担债务的方式支付了对价,但由于其接受的债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难以确定,实际上往往会损害原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利,所以,在此情况下,一般仍应确定该行为由于违反企业法人财产原则,有关买受人不承担出卖人债务的约定只对签约双方有效,不能对抗债权人,债权人仍可向买卖双方或一方主张权利;债权人仅向买受人主张权利的,买受人应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相应的清偿责任,但是,债权人认可或明知而不提出异议的除外。

10.债转股案件的受理问题

债转股是债权转股权的简称,是我国解决企业不良债务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存在国有企业政策性债权转股权和非政策性债权转股权两种方式。前者专门适用于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有特殊政策规定并需经过特殊程序审批,所以,法院不受理政策性的债权转股权纠纷;后者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受理这类纠纷案件适用《改制案件规定》。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公告通知债权人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改制案件规定》规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和企业吸收合并三种形式的改制过程中,均需参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公告方式通知企业的债权人,但该解释未明确在哪一级别刊物上刊登公告和如何公告。为保证公告效力,公告必须刊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的权威报刊上;企业应于第一次发布公告之日起30日内以相同内容在报刊上至少连续公告3次,每次公告期不得少于3个月,少于3次的,公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公告期内债权人申报债权的,即取得向买受人主张权利的请求权,否则承担失权的法律后果。

12.企业出售时,出卖人未参照《公司法》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或虽公告却不发生法律效力的,隐瞒或遗漏债务的承担问题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8月10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和改制案件中切实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务的紧急通知》第10条的规定,企业出售时,出卖人未参照《公司法》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或虽公告却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对于出卖方隐瞒或遗漏的原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出卖人就该债务向原企业的债权人承担责任。

13.外商投资行为是否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问题

商务部就此问题函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0月20日作出(2003)民二外复第13号复函,内容是: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合资、合作的行为,以及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行为,虽然涉及到企业主体、企业资产及股东的变化,但他们不属于国有企业改制范畴,且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调整,因此,外商企业投资行为不受上述司法解释的调整。

三、开办单位对被开办企业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14.开办单位承担连带民事责任问题

被开办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该类企业注册资金最低标准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4]4号《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和[1997]2号《关于对注册资金未达到法规规定最低限额的企业法人签订的经济合同效力如何认定的批复》精神,对该被开办企业的法人资格可以不予认定,开办单位对其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被开办企业已不存在,则直接判决由开办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15.开办单位承担部分民事责任问题

被开办企业已经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注册资金没有完全到位,但已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七)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最低数额,应当认定被开办企业已具备法人资格,开办单位在被开办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资金与注册资金的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如开办单位在投入注册资金后又予以抽逃、转移资金或者隐匿财产以逃避承担被开办企业债务的,应当将所抽逃、转移的资金或隐匿的财产退回,用以清偿被开办企业的债务。但这是一种有限责任,即资本填充的补充责任,所以要注意把握住额度,不仅一个民事判决不能超额,如果出现多次被追偿的,也应仅以应负的额度为限,即只能判令开办单位承担差额或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部分的民事责任。

16.开办单位的确定问题

被开办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不具备法人资格,或者可以认定其具备法人资格,但需要追究其开办单位承担民事责任时,实践中发现有的开办单位并无法人资格,甚至开办单位的上级开办部门亦无法人资格,在此情况下原则上只追及到上一级开办单位,只要上一级开办单位符合其他组织的特征,不能再向上追及。因为无限度的追及既缺乏法律依据,又导致法人人格否定后责任承担追及权的滥用,而且此情况下追及权的行使本身尚存在争议。

17.开办单位清算责任的承担问题

被开办企业被吊销或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如无虚假出资、注册资金不实、抽逃转移资金或隐匿财产以及其他法人人格被否定的情形,开办单位只承担清算责任。在判决书的表述上:一是判令开办单位在一定的期限内(合理确定几个月)对被开办的企业进行清算;二是判令开办单位在清算收回的财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只有当开办单位不履行清算责任,且因此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时,才能另行判令开办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担保法律问题

1.发行人在对社会公开发行债券时与第三人签订的保证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在债券发行中,发行人(债务人)与第三人签订担保书,约定由第三人对发行人到期不能兑付债券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担保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保证合同不同,具体表现在它不是由第三人与特定的债权人就担保特定债权的实现所签订的保证合同,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保证合同。由于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债券中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认购人并不特定,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认购人(债权人)都与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因此,在认定这种合同的效力时不能机械地理解和套用担保法中关于保证的定义。第三人与发行人签订担保合同,即表明了第三人具有担保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购人的认购行为也已表明认购人已接受担保人作出的担保的意思表示。因此,只要这种担保是由第三人自愿作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确认担保书有效,并由作出担保意思表示的第三人承担保证责任。

2.超过保证期间、超过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或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保证人在债权人的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行为的法律后果问题

(1)超过保证期间的情形:超过保证期间,这里是指连带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或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情形。由于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在上述情形下,保证人已经在实体上免除了保证责任,因此,保证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盖章的行为并不能导致其承担保证责任的后果。

(2)主债务或保证债务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形:由于保证人享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抗辩权,其有权以该项抗辩权对抗债权人的请求,所以,在主债务或保证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况下,保证人仅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行为,并不能成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理由,法院也不能因此认定保证人应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责任的再生:在超过保证期间或主债务、保证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情况下,如果保证人有为已过保证期间或诉讼时效期间的主债务重新提供保证的意思表示,应视为保证人与债权人重新达成了保证合同,保证人应承担保证责任。

还应强调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7号《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是针对债务人是借款合同的借款人的签字盖章行为作出的规定,不要把这个司法解释扩大适用到保证人。

3.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问题

保证合同有效时,如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按《担保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和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方式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人尚免除保证责任,故在保证合同无效时,从公平角度考虑,债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不应超过保证合同有效时其所获得的利益。因此,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期间虽然因保证合同无效而不具有除斥期间的性质,但应起到保证债务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界定作用,在此情况下,如果债权人未在该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无效保证的缔约过失责任。

抵押担保合同无效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按《民法通则》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处理。

4.担保行为发生于《担保法》施行前,主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跨越《担保法》实施之日,或者债权人与主债务人及保证人在担保法生效后就原债务的履行达成新的协议的,是否适用《担保法》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规定,《担保法》施行前发生的担保行为,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而担保行为发生时间,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时间,即当事人缔结担保合同的时间。因此,只要担保合同成立于《担保法》施行前,不管担保合同履行期限是否跨越《担保法》生效时间,均应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担保法》施行后,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达成的新的协议,如果协议中约定保证人是对主债务重新提供保证,才能适用《担保法》的规定。

5.贷款的实际用途与主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不一致,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问题

在贷款的实际用途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能一概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应区分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1)主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变更贷款用途,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主合同当事人协商变更贷款用途,是一种变更主合同内容的行为。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主合同内容发生非根本性变更,如果未加重保证人的责任,无需征得保证人的同意,保证人仍然要依其对债权人的承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如果主合同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则必须征得保证人的同意,否则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借款合同当事人约定变更贷款用途,是对合同必要条款的重大变更,或者可以说是对合同内容的根本性变更。因为贷款用途的改变,违背了保证人的意志,因此,如果贷款银行与借款人协商改变贷款用途,未经保证人同意,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贷款用途由借款人单方改变,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不能免除保证责任。贷款银行一旦将贷款发放到借款人账户中,借款人即有权自行支配,贷款人并无监督义务。借款人单方改变贷款用途,因贷款银行并未参与协商,故不构成主合同当事人协商变更主合同的内容。此种情况下保证人仍应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

(3)在借款人单方改变贷款用途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已在保证合同中明确承诺监督借款人专款专用,且未尽监督义务造成贷款被挪作他用的,保证人可以免于承担保证责任。实践中,主合同往往会约定贷款人对贷款用途进行监督,甚至人民银行的内部规章也严格要求贷款银行应在贷款前做好审查,款项贷出以后,应监督借款人是否按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合同中的这些条款,因其只是一种权利,内部规定是履行职务上的职责要求,不能理解为民事义务内容。所以,虽然借款人单方改变贷款用途出现风险,与贷款人履行监督职责不力有关,但保证人也并不能因此免除保证责任。对贷款银行因怠于行使权利造成贷款损失的行为,应由银行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4)虽然没有贷款人与借款人共同协商的书面证据,但可以推定贷款人与借款人有变更贷款用途的共同意思表示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如,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是购买固定资产,但是贷款人在明知借款人提供的是股票账号或期货账号时,却将贷款直接打入该账号的,可以推定贷款人与借款人有共同改变贷款用途的意思表示。

6.债权人的债权设有抵押担保,但债权人在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没有主张抵押权(由第三人提供抵押的,未将第三人作为被告起诉)如何处理问题

当事人对自身的民事权利享有自由处分的权利,因此,是否主张抵押权是债权人的权利,法院无权干涉。但由于当事人对法律的知悉程度不尽相同,不能排除有些当事人因对法律的无知而不知如何主张抵押权的情形,所以,遇有当事人的债权上附有抵押权,但债权人又未明示主张的情况,一审法官应当在证据交换阶段或原告在庭审中宣读起诉状后,就其是否主张抵押权的问题向相关的债权人进行提示,以免其债权落空或重复诉讼增加讼累。

7.如何表述债权人行使抵押权及追偿权实现问题

在债权人向抵押人主张抵押权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在判决的正文部分论述抵押合同的效力,而且应就债权人对被确认为有效的抵押权的行使问题在判决主文中予以表述。具体可以表述为:抵押权人对某某抵押物在债权额(具体数额)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我国法律不允许当事人以私力实现抵押权,因此,在判决书主文对有关实现抵押权的表述中,不得直接确定抵押权人有权变卖、拍卖抵押物或者将抵押物作价后由抵押权人直接受偿。

虽然《担保法》未规定抵押人的追偿权,但为了避免讼累,可以比照《担保法》对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对主债务人享有追偿权的规定,在判决书主文中增加抵押人履行义务后,对债务人享有追偿权的判项。

8.在判决书主文中如何体现保证人追偿权问题

辽宁企业 篇3

关键词:辽宁 企业 创新 政策建议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曾经为我国的工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下,辽宁省经济增速快速下滑,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辽宁省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需求,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持续增长能力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尚不能弥补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衰退。

一、辽宁省工业企业专利活动比较分析

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是反映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视角。辽宁省作为传统工业强省,近年来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严重不足。以2012年为例,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3769家中,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347家,在数量上居全国第六位,列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之后。但是,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有专利活动的企业所占比例,在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方面,如表1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较,处于全面落后状态。

(一)专利申请量分析

2012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47家,有专利申请的982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5.66%,此数据低于全国12.2%的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29位,仅列在西藏、内蒙古之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广东等地区位居前列。

(二)专利授权量分析

2012年,辽宁省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96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5.49%,低于全国11.5%的平均水平,排在全国第28位,仅排在吉林、青海、内蒙古之前,排在全国前7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江苏和广东。

(三)有效专利拥有量分析

2012年,辽宁省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177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0.24%,低于全国17.09%的平均水平,排在全国第27位,仅排在青海、河北、江西、河南之前,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相对靠前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安徽等。

专利活动是企业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反映。通过上述专利活动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与辽宁省传统工业强省地位极不相称。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工业强省,其专利活动指标数倍于辽宁省,一些传统上工业相对落后的省份,如安徽省,也已经超越辽宁并走在前面。

二、专利活动与GDP增速之间关系的分析

2010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的特征逐步凸显,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由2010年的10.3%降低到2014年的7.4%,年均降低0.66%。上述专利活动开展较为活跃的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经济增速虽然也同时下降,但2014年经济增速均保持在7%以上,保持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合理水平。辽宁省经济增速降幅较大,年均达到1.89%,由2010年的14.6%的较高增速急剧下降到2014年的5.8%①。辽宁省经济增速下滑,与我国及各地经济转型、投资驱动减弱、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因素有关,但也与辽宁省工业企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结构调整的变化,与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等内在因素有关。

三、企业专利活动与创新活动关系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

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创新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指出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具有五种情况:“一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也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但他强调的是把技术等要素引入经济,使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因此他所说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经济上引入某种“新”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技术发明,他认为只有当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

熊彼特把企业发明等专利活动与企业创新活动割裂开来固然值得商榷,但专利成果一旦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成效,熊彼特就将其视为创新,因此专利活动对企业的创新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熊彼特认为,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在创新的持续过程中,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业务、企业蓬勃发展,一批旧业务、老企业被淘汰,一批新业务、新企业在崛起,促使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二)专利活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专利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资料分析,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专利活动的企业营业收入是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的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营业收入的比例,有专利活动的企业为25%左右,而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只有5%左右;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有专利活动的企业为1.68%,而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仅为0.38%②。由此可见,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在经济规模、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相对于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专利活动等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企业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宏观趋势的需要,不断改善企业的业务结构,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转型。

(三)专利制度有利于保护企业创新

《专利法》作为专利权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具有激励竞争、保护垄断的本质特征,客观上起到了鼓励创新的作用。企业的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只有当发明创造受到法律保护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才能为企业真正拥有,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特性。正因为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所以知识产权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仅有科技成果是不够的,不能仅靠科技成果与对手竞争。保护自己,防止别人模仿,只有知识产权才有这个效力。所以知识产权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企业,这个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的企业,以“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企业使命,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2012年至2014年,华为分别以2734件、2251件、2409件,位居我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第一名。2014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华为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为企业开拓市场扫清障碍,保驾护航,让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进军国际市场尤其如此。华为把创新分成两个层面:一种是原创的发明,另一种则是实现中的创新,即让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发挥更高的效应,同时拥有更低的成本。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对企业来说更有价值,是华为持续快速增长的创新发展之路。华为制定了全面、严格的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制度和流程以及管理公司知识产权的操作指导书和手册,包括有关专利开发及申请、版权及软件管理的流程。为激发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华为出台了多阶段奖励政策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保证发明人全过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每项有重大贡献的专利可获得特别奖励。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有三大抓手:一是在核心领域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以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三是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

湖南巨星集团是一个成立只有20多年的创业企业,企业董事长邱则有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深信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就无法改变企业受制于人的市场地位,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做到“人旧我新、人劣我优”。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巨星集团已经从单一的新材料开发创业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节能新材料、企业孵化与高科技服务、环保产业、金融投资、专利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集团企业,走出了一条“创新产业化,产业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企业发展之路。

(四)专利活动是地区创新驱动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安徽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近年来专利活动开展的较为活跃。安徽省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开拓、进取、扎实的工作作风,促进知识产权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规范专利资助政策的指导意见》,将专利资助政策由专利申请阶段调整到专利授权阶段,将授权发明专利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如表2分析,安徽省2010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1000件大关,至2014年,每年以超过1000件的数量递增,年均增速46.97%。201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184件,位居各省市自治区(不含计划单列市)第8位。2013年,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超过辽宁省。相对而言,辽宁省增速较慢,自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3000件以后,至2014年,仍未突破4000件,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明创造助力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显示,2012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上升6个位次,由2011的第15名跃居第9名,位居辽宁省之后,居中部第一③;《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显示,安徽省继续保持在第9位,是创新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辽宁省则退居10名以外④。201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创新活动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安徽省政府发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将专利创新指标、研发费用指标、新产品占营收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四、辽宁省改进企业创新活动建议

(一)以专利活动作为突破口,将企业创新活动上升到辽宁省创新驱动战略

1、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础

新常态下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应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要注重两点:一是企业创新的方向,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如何判断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了解未来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目标,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指明方向,使创新活动得以有目的的、有组织地在企业内开展,这是企业管理层所应考虑的问题,与企业管理层的判断、决策能力有关;二是创新的领域、途径、方法和形式等,通常指企业的创新手段,与企业的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等有关。从辽宁省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与创新活动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相比,这两方面能力均需要提高。

2、营造辽宁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氛围

辽宁省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与东北地区经济格局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国有经济成份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受投资驱动因素影响较大、企业接受市场传导机制较慢、人员创新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有关,说明辽宁省企业创新活动不足是某种程度上“市场失灵”的反映。辽宁省政府有必要从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均衡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信息对称性等角度,结合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明确对企业创新的工作要求,制定专项政策,动员、鼓励、引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全省范围内营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氛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当地的创新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传递和沟通信息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目前经济形势下,针对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和工业4.0的国家战略,引导企业明确目前创新的政策方向,企业要因此制定自己的创新方向。企业的发明创造,以职务发明创造为主,但不应仅限于此,应更多的是以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企业创新和发明创造。

3、以专利活动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口

在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段上,专利创新只是形式之一,不能代表企业的全部创新活动。以专利活动为突破口,并不排斥其他创新方式。对创新意义更重大的创新活动,更应优先鼓励。但从政策管理角度上说,以专利活动作为创新活动突破口,主要有几点思考:

辽宁省近几年企业专利活动不足。通过本文前面的数据分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辽宁省企业创新活动无论以哪个角度作为切入点,都需要从根本上扭转辽宁省企业专利活动不足的现状。

专利创新活动传统上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容易被企业员工理解。专利创新范围和内容容易定义,目标和边界相对清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沟通效率高,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以增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信心。

专利创新活动的经验便于总结、传播和推广。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活动,专利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法,有很多共性规律可以遵守,企业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相对于深圳的华为、湖南的巨星、安徽的奇瑞,辽宁省也有很多专利创新活动开展较好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先进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

专利创新成果容易衡量。相对于其他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的某些绩效和成果,容易衡量。

知识产权保护。相比其他创新形式,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之一,在国内外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更容易在市场活动中和对外交流中与国际接轨。企业可以藉此依法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运用于市场竞争中去。

专利创新活动可以带动和激发企业其它形式和领域的创新。企业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专利创新活动,可以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将创新活动逐步深入。专利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其它形式和领域的创新,关键在于帮助企业上下营造出了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的创新活动;如果企业专利创新取得重大发明授权和重大突破,导致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重大创新,必将导致企业的业务结构、组织形式乃至商业模式等发生重大制度变革和创新。

(二)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从鼓励和维护企业创新活动的公共利益出发,辽宁省和各市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以创新活动成果和可见为目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资助,以帮助企业减少创新活动的部分财务风险和负担。

(三)加强创新成果的应用与服务体系建设

企业创新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要应用创新成果,但仅依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完成的,这在技术创新方面尤为突出。技术成果在市场化应用过程中,往往遇到市场标准、市场准入、市场鉴定等一些应用壁垒和监管条件的限制,也即技术成果创新后在市场的应用还有“一公里”要走,很多企业走得举步维艰,这也是目前制约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职能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也在改革,在技术成果应用与转化上可能存在部分市场缺位现象;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体制、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四)加强知识产权融资体系建设

知识产权融资主要指知识产权资本化和知识产权质抵押融资。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与产业化,我国从2008年开始开展以专利权质押为主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目前试点单位包括15个副省级城市、27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辽宁省大连市在试点城市之列。相对而言,在试点城市数量、质押项目数量、融资数量、参与商业银行数量等方面,辽宁省与天津、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湖北等地差距较大。辽宁省应为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融资的环境打造有利条件。一方面,从资助担保、贷款贴息、中介费补贴、风险补偿、信用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绩效奖励以及考核评价等多种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总结经验,进行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地方政府可以为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此外,要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比如知识产权保险等,从各方面改善制约企业创新的金融环境。

从实际情况来看,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技术能力、人力资源条件、产业门类、资源禀赋、科研与高等教育机构水平等条件,具备了企业创新的外部要素。企业是否存在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比如创新目标合理性、创新利益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压力不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目前市场条件下,政府可以为企业创新创造外部环境,但需要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动力不足等自身存在的问题,政府可以适当地制定针对性政策,在企业体制和制度方面有所突破,激发和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让创新驱动给辽宁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注: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分析。

②根据参考文献[3]分析整理。

③引自参考文献[1]。

④引自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1]陈磊.创新驱动,仍需整体发力[N].北京:科技日报,2013—2—18

[2]陈磊.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出炉[N].北京:科技日报,2014—12—26

[3]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专利检索咨询中心.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Z].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013年12月

辽宁企业 篇4

关键词:企业,招聘,人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人才招聘高峰时期,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求职者在这一时期找到可心的工作, 许多企业也在同一时期招聘到合意的人才。为解答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一疑问, 近日在渤海大学举办的招聘会上, 我们对辽宁省100余家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 获得了一些新鲜数据与结论, 希望能对广大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有所帮助。

本次调查的企业总计101家, 其中国有企业9家, 民营企业70家, 外资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 10家, 其他类型企业12家。被调查的企业涉及制造、商业、运输、贸易、电子、化工、餐饮、金融等各个领域。

一、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

我们将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大致分成四类:管理型、技术型、技术兼管理型和一般事务型。企业最青睐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兼管理型, 占企业所需人才总量的48%;其次是技术型, 占所需人才总量的24.5%;再次是一般事务型, 占所需人才总量的16.3%;最后是管理型, 占所需人才总量的11.2%。由此可见, 技术型人才在就业市场的境遇会相对较好, 而单纯的管理型人才的境遇可能会差一些。

另外,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人才类型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民营企业最偏重于技术兼管理型人才, 这可能是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企业内部分工不是很细致, 所以要求员工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的缘故;外资企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 这可能与我们调查的外资企业以制造业居多有关;国有企业更倾向于管理型人才, 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希望提高管理效率有关。

在企业所需人才的专业领域方面,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 占总需求量的31%;电脑专业人才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11.3%;行政管理专业和服务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分别占总需求量的10.6%;普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9.2%;高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8.5%;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7%;其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11.8%。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 表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招聘人才的条件

一直以来, 学历是企业招聘时设立的第一道门槛儿, 许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都被高学历这道门槛儿挡在企业之外, 但是这次的情形却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这一选项上, 有64.4%的企业开出的条件是大专, 仅有22.1%的企业要求本科学历, 有13.5%的企业需要高中学历者。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 现在的企业在人才任用上越来越务实, 原来在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费”现象已经有较大改变。

企业用人务实的态度也表现在其他招聘条件上。在要求应聘者的外语水平方面, 有42.1%的企业表示无要求;有43.9%的企业要求四级英语水平;仅有3.7%的企业要求六级英语水平;另有10.3%的企业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有特殊要求。在要求应聘者的电脑水平方面, 有54.3%的企业要求应聘者达到日常办公水平即可, 有21.9%的企业要求应聘者达到专业水平, 但对应聘者电脑技能无要求的企业仅占4.8, 这说明电脑技能已经成为现代办公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有较大提高。

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企业招聘人才时通常设定的一条硬指标。据调查, 要求有三个月至一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1.4%, 另有2.8%的企业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仅有35.8%的企业对工作经验无具体要求。从这一点来看, 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比无工作经验者的选择机会大很多。另外, 企业在招聘时由过去重视学历转变为重视工作经验, 也表明企业在人员任用上更加理性、更加务实。

三、企业聘用人才时的问题

本次调查也发现企业在聘用人才时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尤其以忽视员工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最为突出。尽管国家已明确提出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提供“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 但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却为数不多, 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1.3%, 而能提供其中三项以上福利的企业也仅为42.5%。

福利的缺失也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依附性, 这集中表现在聘用合同的期限上。企业在回答希望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期限时, 有23.4%的企业对此无要求, 有44.9%的企业要求一年以上, 有12.1%的企业要求两年以上, 仅有不到20%的企业要求员工工作三年以上。其实员工的频繁流动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跳槽走的员工往往会带走企业的客户资源或商业机密, 而企业也将损失一名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员工。对于新接手工作的员工, 企业一般需要再培训和实践, 这会造成企业成本的提高与生产效率的下降。

本次调查发现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的招聘渠道较为单一。在被调查企业中, 有41.6%的企业是通过高校招聘会来招聘所需人才, 有39.6的企业通过人才市场来招聘, 仅有3%的企业会通过专门的人才中介机构招聘人才。这表明, 大部分企业在人员聘用上并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机制, 存在较大随意性。对于企业来讲, 除非是有大量用工需求, 否则少量的用人需求通过专门的人才中介机构招聘效果会更好。另外, 不畅通的招聘渠道不但会影响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也会增加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因此, 拓宽就业渠道, 充分发挥人才中介机构的作用, 是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双赢之路。

辽宁省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篇5

沈阳副食集团公司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

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蒲兴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新北浅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文成企业集团

沈阳万顺达集团

沈阳市耘垦有限公司

辽宁新大地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众友饲料有限公司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市神禾谷业有限公司

沈阳市天地饲料有限公司

沈阳宝仁食品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绿丰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市大公牧业有限公司

沈阳富士牧业有限公司

沈阳市弘久牧业有限公司

沈阳市金山水产养殖公司

沈阳波音饲料有限公司

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阿福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辽滨饲料有限公司

沈阳树新畜牧有限公司

沈阳金豆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牧源畜业发展有限公司

沈阳雄洲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沈阳市鸿发生态养猪场

辽宁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础明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韩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善岛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双兴商品城有限公司

大连三寰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棒棰岛海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成食品(大连)有限公司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玉璘海洋珍品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龙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理想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壹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东方农庄有限公司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水产有限公司

大连长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

庄河市海洋贝类养殖场

庄河市黑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大连魁氏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泽丰农业有限公司

大连国富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

大连日鑫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有德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宏业海产有限公司

大连生威谷物有限公司

大连祥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友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成达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英那河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海峰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九阳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金信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兴洋海产有限公司

大连海富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真心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新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天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大连东马屯果业有限公司

大连毅都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仁禾集团

大连华联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市天盛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盖世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中良畜禽有限公司

大连水产养殖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晓芹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延杰食品有限公司

中联食品(大连)有限公司

大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天兴饲料发展有限公司

大连华牧草业有限公司

大连瑞宝源牧业有限公司

大连非得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大连弘达百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

瓦房店市鑫龙果品有限公司

大连洪家畜牧有限公司

大连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海城市富有油脂有限公司

辽宁优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仁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银珠米业有限公司

海城市三合畜禽有限公司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辽宁天天乳业有限公司

鞍山味邦集团有限公司

海城正丰牧业有限公司

鞍山宁远农产品批发市场

辽宁华首原种猪有限责任公司

海城市兴达禽业有限公司

海城市源泉养殖有限公司

鞍山市腾鳌东鹏饲料有限公司

辽宁益民药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海城市正羽禽业有限公司

鞍山市舒妍芦荟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鞍山中兴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市晋丰达牧业有限公司

海城市天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海城市盛利饲料有限公司

海城市富春食品有限公司

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台安县九股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鞍山东来饲料有限公司

海城市元丰饲料有限公司

海城鸿尊达牧业有限公司

鲁洲生物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新宾满族自治县龙兴木业有限公司

抚顺正航食品有限公司

抚顺市独凤轩食品有限公司

抚顺青松药业有限公司

抚顺金宇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垦丰抚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抚顺茂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辽宁今日农业有限公司

抚顺北研特产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清原满族自治县汇鑫食品有限公司

抚顺洪发肉制品有限公司

抚顺宏业牧业有限公司

抚顺德利源肉禽加工有限公司

抚顺增光畜牧产业有限公司

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溪鲍斯生物有机肥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汇达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本溪市东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桓龙湖渔业有限公司

本溪桓仁五女山利地食品有限公司

桓仁满族自治县新华养鸡场

本溪森秀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张裕冰酒酒庄有限公司

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

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

东港黄海大市场有限公司

丹东市安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丹东玉华食品有限公司

丹东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

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丹东大鹿岛海兴(集团)有限公司

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

丹东仁达食品有限公司

丹东昌林食品有限公司

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鸭绿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东港市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丹东鸿洋食品有限公司

丹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

凤城市大梨树实业总公司

辽宁辽丰禽业有限公司

丹东金山牧业有限公司

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丹东东大食品有限公司

宽甸长白山石柱野山参发展有限公司

锦州华顺立民羊业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金实集团有限公司

北镇市五丰米业加工有限公司

锦州百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跃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锦州汇通水产品有限公司

辽宁绿色芳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北宁市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

锦州天锦食品有限公司

锦州众邦食品有限公司

北宁宏伟集团有限公司

锦州绿地谷物实业公司

北宁市旺发养殖场

凌海市海珍品苗种日光养殖有限公司

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北镇市铁丰牧业有限公司

锦州晶超食品米业有限公司

凌海市渤海瑞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辽宁绿源肉业有限公司

北镇市沟帮子(尹家)熏鸡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宝龙肉禽食品有限公司

北镇市方大禽业有限公司

北镇市鸿翔粮油货物储运有限公司

锦州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锦州牧兴饲料有限公司

黑山辽西飞龙牧业有限公司

凌海市诚鑫清真肉禽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北方桑蚕养殖有限公司

辽宁鲁冰花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大正(集团)有限公司

营口富达果菜保鲜有限公司

盖州市暖泉绢纺厂

盖州市伟氏果品有限责任公司

大石桥市毛绢纺织厂

营口海宇农水产品有限公司

营口绿源肉类食品加工厂

营口志同肉禽有限公司

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石桥市蔬菜水果批发市场

营口营宝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盖州市金马绢纺有限责任公司

大石桥市种子有限公司

辽宁旺运红食品有限公司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阜新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

辽宁香香(集团)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超懿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新金隆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

阜新科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阜新市祖代猪场

辽宁鑫吉粮油加工有限公司

辽宁实维天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申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阜新关东肉业有限公司

阜新豪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彰武县金谷副食品冷冻加工厂

彰武县新能源农副产品开发中心

阜新市桃李园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亚洲红企业集团

辽宁富虹油品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博丰集团

灯塔市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

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

辽宁新风集团牧业有限公司

辽阳千山呈龙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绿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千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奕农畜牧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健康医药保健品(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市食品有限公司

辽阳大森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罕王湖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县安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辽阳兴旺畜牧有限公司

辽阳市顺兴乳业有限公司

北方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开原市赢德肉禽有限责任公司

大成农牧(铁岭)有限公司

铁岭郁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美麟集团有限公司

开原市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铁岭曙光农业发展集团

昌图县盛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博大民兴集团

铁岭市大牛乳品有限公司

铁岭吉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铁岭市清河区宏福肉类有限公司

辽宁顺华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铁岭大禾清真肉禽(集团)有限公司

开原胜利牧业有限公司

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铁岭市国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开原市鸿浩食品有限公司

铁岭汉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票市宏发食品有限公司

建平宝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凌源禾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凌源八里堡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北票市庄头营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凌源市茂源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格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喀左县利州鹅业有限公司

凌源金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建平县江泉肉联有限公司

辽宁柏慧燕都食品有限公司

北票市棒棒饲料有限公司

辽宁省喀左塔城陈醋酿造有限公司

凌源凯迪牧业有限公司

凌源市东远农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建平县宏大禽业有限公司

辽宁宏达牛业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天赢蔬菜有限公司

辽宁正大祥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中泽集团朝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天池葡萄酒有限公司

朝阳森塬活性炭有限公司

辽宁希波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鑫枫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平县颈复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

盘锦双鹰维什绿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盘锦利是米业有限公司

盘锦意丰肉联加工(集团)有限公司

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

盘锦兴牧肉联加工集团有限公司

盘锦施壮肥业有限公司

辽宁振兴生态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盘锦每日集团有限公司

盘锦柏氏米业有限公司

辽宁富顺农牧有限公司

盘锦和田食品有限公司

盘锦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辽宁盘锦绿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盘锦市华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正业花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葫芦岛希瑞集团

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岛市富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岛中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兴城市兴达海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葫芦岛鸿飞农产品有限公司

建昌县雪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绥中县古城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葫芦岛万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岛市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

葫芦岛市高桥陈醋厂

葫芦岛市连山区红忠饲料厂

绥中县铁山食品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大连三寰乳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

辽宁企业 篇6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科技创新、稳定财政来源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辽宁省中小企业却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顽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于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立足辽宁实际,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制度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对于保持经济活力、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提升辽宁省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取得的经济成就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1年辽宁全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36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上交税金1600亿元,同比增长27.3%。

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或外围环境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因素,中小企业面临产权残缺、信用环境不健全等问题,融资困难就更为严重,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大多数省份,尤其是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根据从辽宁省内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数据,截止2011年11月末,辽宁省已有388家融资担保机构累计为8574户中小企业和11万个人提供了专业服务;在保责任余额607亿元。大批融资担保服务企业的相继涌现,在银行与资金需求者之间架起桥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相继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创新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三、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融资难“的问题却依然是困扰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以内源融资为主,外部融资渠道有限;从外源融资的角度来看,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有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债券的直接融资作用日益萎缩,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方式亟待发展和创新;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的数量有限,资金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政府主导行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较多依赖民间融资渠道,但民间融资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与制度规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监管的困难。

四、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见,影响辽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因素,也有政府、金融机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因素的背后,却有着更为深刻的制度根源:包括产权制度的缺陷、 信用制度的缺失、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干预的不完美性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迫切需要从制度体系上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并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该体系应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体系,而且是一个在外源融资方面政策性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三者不可或缺的综合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融资环境和可靠的融资保障机制。而该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三方面力量的组合,即政府的扶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间接或直接输血以及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完善。

五、破解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包括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利率和税收手段等经济扶持;健全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行业引导与产业扶持力度,如发展商业孵化器,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培育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

另外,针对政府的越界选择,应该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引导政府大力扶持的同时,避免出现干预过度的现象,应牢记政府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坚固的法制监管环境。

(二)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本金回流和价值增值的基础。中小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症结在于缺乏信用保证,投资风险太大。企业要获取金融支持,必须具备相应的信用条件,所以,中小企业应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以增强其融资的竞争能力: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构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内源融资条件;加强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修养及企业间合作,提高融资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发挥创新潜能;建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善于利用多种融资方式等。

(三) 构建复合共生型的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融资环境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堵塞了融资的渠道。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优化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制度供给,基于这一意义,笔者建议,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构建复合共生型的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而真正为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改善提供支持。

1.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使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

具体包括:逐步建立地方性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以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资金供给;改造和创新间接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不断推进债券市场的创新,以拓展中小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渠道等。

2.完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民间融资,构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互补体系

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民间融资的重要性,切实发挥民间融资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对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民间金融的一些弊病,在加强民间融资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其监管力度。应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计划,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的正常、健康流动,合理释放民间潜在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3.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建立为政府公共目标服务的政策性担保公司;鼓励小企业成立合作制担保组织;支持有实力的投资者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

4.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

风险补偿机制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目前从辽宁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政府财力较为紧张,很难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这部分风险补偿,可考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一定的比例作为基础,从科技发展基金、技改贷款贴息中划出一定金额用于高科技行业的风险补偿,协作银行按担保金额和风险状况捐助一定的风险金,担保机构按每年担保费和利息收入的一定比率提取一部分作为补充,共同形成风险补偿基金,确保风险补偿机制的顺利运作。

5.建立与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预警系统,提高监管体系的监督效率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风险也会存在差异。建议可结合中小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成长阶段,综合评估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风险因素,建立适应辽宁中小企业实际的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更好的提高监管体系的监督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志斌.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经济研究.2002.6.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辽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篇7

为深入了解辽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数据和政策建议, 课题组采用邮寄问卷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215份, 其中有效问卷205份。调查时既注重问卷数据, 又重视现场访谈内容, 调研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企业基本情况

调研范围涉及辽宁全部14个地市, 采用随机抽样确定。企业所处行业方面, 共涉及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现代服务业和其他行业七大类, 前三类为现代服务业、交通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贸易业和工业, 所占比重分别为21%、18%和13%。企业的所有制类别方面, 共涉及国有、集体、外资 (合资) 、国内股份制、私营和其他所有制6大类, 前3类为私营、外资 (合资) 、国有企业, 所占比重分别为58%、15%和12%。要素类型方面, 共涉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其他类型四大类, 其中技术密集型占38%、劳动密集型占26%、资本密集型占14%。

2 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分析

2.1 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式

调研表明, 中小企业较易接受的转型方式依次为产品升级、管理转型、产业转型、商业模式转型、进入新市场 (表1) , 值得注意的是, 选择创业者自身转型的企业所占比重最低, 说明不少企业未充分意识到创业者自身转型的重要性。

2.2 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因

如图1所示, 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其转型主要动因, 市场竞争激烈次之, 这与现场访谈结果一致。相对而言, 基于成本因素和找到新治理模式对于企业转型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转型发展是企业的战略选择, 受企业决策者影响很大。

2.3 中小企业转型方式与转型动因的关系分析

首先以产品升级这一转型方式与转型动因进行对应分析, 图2表明, 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打造名牌产品和从生产向研发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图3对应分析表明,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找到了新市场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这也与上面分析的结论相一致。

对其他五种转型方式与转型动因的关系分析表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对企业选择新人才战略、主业不变而进入新行业、新营销模式、开拓新国际市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等方面关系密切。另外, 管理转型方面, 成本因素是企业采取新人才激励制度的重要原因;产业转型方面, 成本因素是从本行业中向上游产业延伸的重要原因;企业找到了新技术与主业不变而进入新行业之间关系越密切;商业模式转型方面, 成本因素是采用新营销模式的主要原因, 找到了新治理模式与改善售后服务之间关系密切;进入新市场方面, 从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与对形势的判断之间关系密切;创业者自身转型方面, 找到了新技术是引进职业经理人的重要原因, 对形势的判断是提升创业者自身战略决策水平的重要原因, 引进职业经理人与找到了新技术及成本因素之间关系密切。

2.4 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 企业的转型发展是长期战略选择。调研结果表明, 大多数企业都是为了长远发展而选择转型发展, 表明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按照经济学中“微笑曲线”理论, 企业很可能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 中小企业要么退出这个区域, 要么选择转型升级。因此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克服路径依赖和资源限制, 中小企业纷纷从自身条件出发, 寻找适宜的转型升级路径。在访谈调研中, 不少企业表示虽然当前经济形势较差, 但同时也为企业进行产业调整、结构调整及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

其次, 企业的转型发展是理性选择结果。调研结果表明, 尽管找到了新技术、新市场、新治理模式也是导致企业转型发展的因素, 但这些因素并非企业转型发展的直接动因和首要因素。说明企业转型发展并非随意或偶然的结果, 而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加之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持, 企业更应结合自身情况就是否转型、如何转型及何时转型做出理性选择。

第三, 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持续性。调研结果表明, 虽然成本因素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因, 但不是首要动因。这也表明企业不单单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或者短期发展而选择转型, 企业转型是长期选择, 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 调研结果也表明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转型意识不强烈, 转型较为被动。在被调研企业中, 市场竞争激烈是企业进行转型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转型存在被动性, 企业往往会因为这种被动而丧失转型的有利时机和发展先机。第二, 创业者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被调研企业中, 选择创业者自身转型的企业所占比重最低, 说明不少企业尚未意识到创业者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性。第三, 对形势的把握缺乏敏锐性。调研结果表明, 对形势的判断只占转型发展动因的10.66%,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缺乏把握形势的敏锐度, 需要改善和提高。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 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 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 呈现出多种特征:一是转型发展方式多元化, 转型和发展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二是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的中小企业往往是行业发展前景、企业自身发展较好的优质企业, 这些企业往往也具有长远发展战略;三是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受到较多因素制约;四是转型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宏观经济的探底回升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期。基于以上认识,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深化对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认识

企业转型发展是企业的长期战略, 受创业者自身素质的影响, 因此应当强化中小企业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一是研究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结国内外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 研究转型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明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二是结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式, 做到理性转型, 避免盲目性。三是践行终生学习, 不断提升管理层素质和战略思维水平, 培养转型发展意识。调研中许多企业表示其长久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和不断学习, 尤其是创业者自我完善和发展。

3.2 及时把握经济发展动态

分析和把握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及不同企业所处转型发展阶段, 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及时把握经济回暖、市场需求上升时机, 因势利导, 推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发展。调研中不少企业表示希望政府或社会组织进行中小企业培训, 提高管理层素质, 提供文化支持、信息支持和政策倾斜, 帮助企业及时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发展动态和信息, 使中小企业对形势有较为及时准确的把握。

3.3 完善推进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

一是制定实施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规划。各地政府应结合实际, 组织行业协会制定实施各行业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规划, 加紧研究制定推进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规划。二是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技术、资本和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抓住当前机遇, 深入推进校企战略合作, 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允许中小企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鼓励中小企业技术进步, 采取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等方法, 进一步细化落实。

摘要:本文基于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 对辽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动因进行了对应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辽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是企业长期战略选择和理性选择, 具有可持续性, 并针对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调研

参考文献

[1]Levey, A.and Merr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M].NewYork:praeger.1986.

[2]Shaheen, G.T.A 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J].Chief Executive, 1994 (March) :2-5.

[3]Barbara, B.and Philippe, H.Toward a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4 (3) :101-106.

[4]Vincent Baeker, Irene M.Duhaime.Strategic change in theturnaround process: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13-38.

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综述 篇8

1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概况

1.1 鞍山钢铁集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部坐落于辽宁省鞍山市, 是中国第二大钢铁国有企业, 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与攀钢于2012年联合重组为鞍钢集团公司, 成为一家跨区域、多元化的知名钢铁企业, 是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

1.2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本溪市, 是由原来具有百年历史的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优秀国有企业合并重组而成, 是一家集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机械加工制造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3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大连市, 是由原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钢集团、北满特钢集团三大特殊钢生产基地联合重组而成。主营业务是生产经营高质量档次、高附加值特殊钢, 现已成为中国特殊钢行业的龙头企业, 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各大科研项目提供了大量特殊钢材料。

1.4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凌源市, 是一家集矿山、冶炼、轧材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是我国工业企业500强, 年产钢能力达600万吨。

上述四家钢铁企业2012年排名情况以及营业收入、收入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http://www.askci.com/news/201209/14/14171967508.shtml, 2012-9-14.

2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产品经营

鞍山钢铁集团现拥有16大类、120个细类、600个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和近40种焦化产品。凭借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产品创新机制, 现已形成热轧板、冷轧板到镀锌板、彩涂板、型材、建材等多个完整的产品系列。本钢集团的主要产品系列有普碳钢、特钢和不锈钢等, 在多个产品的开发研制中拥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汽车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用钢和不锈钢等是其主导产品。目前, 东北特钢集团的四大主导产品分别是:不锈钢长型材、轴承钢、工模具钢、汽车用钢。六大拳头品牌产品为高温合金、精密合金、高强钢、特殊钢丝、银亮材、大异型锻件。凌钢集团主要产品有优特钢大小棒、螺纹钢、冷轧中宽带钢、热轧中宽带钢等。近年来, 凌钢集团逐步由普钢为主向品种钢为主的产品结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 以上四大钢铁企业的产品生产种类各有不同, 企业产品种类互补, 特点鲜明, 分别在各自领域以“领头羊”的姿态引领着辽宁钢铁行业的发展。应用广泛, 不断为航空、航海、汽车、家电、石化、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军工等多个领域提供产品。

3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技术设备

鞍钢集团现有10座炼铁高炉, 15座炼钢转炉, 各种板坯、方坯连铸机15台, 实现全连铸。采用吹氩、喂丝、钢包喷粉等炉外精炼的手段和工艺。拥有15条热轧带钢生产线, 5条冷轧板生产线, 4条热镀锌板生产线及万能轨梁轧机、无缝钢管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轧钢装备。本钢集团经过多年技术改造, 现拥有大型铁矿山2座、大型磨选厂2个、高炉6座, 其中包括东北最大容积4747立方米高炉、世界最宽幅2300热轧机组, 以及3条冷轧产品生产线。具备年生产冷轧板卷170万吨、镀锌板卷130万吨、热轧酸洗板卷30万吨的能力。东北特钢集团现拥有轴承钢棒材、汽车用钢等10条国际先进的专业化生产线。目前, 多个基地正进行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 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特殊钢生产基地。凌钢集团现有5座高炉、6座转炉、6条直缝焊管生产线、5条连续棒材轧线、2条螺旋焊管生产线、1条高速线材轧线、1条中宽热带轧线、2条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主体工艺装备大型化、现代化、节能化, 企业迈入国内中带材和长材生产的先进行列。

综上所述, 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 辽宁省几大钢铁企业正在不断完善、更新和升级各自的设施设备, 力争在国际上拓展影响力和竞争力, 并跻身世界钢铁技术装备水平的前沿。整体来看, 鞍钢集团凭借其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工艺装备, 目前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4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销售业务

鞍钢集团本着“客我双赢”的营销理念, 曾先后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大连船舶、一汽、海尔、德国大众、美国通用、韩国现代造船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为国家石化重点工程、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等提供产品, 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客户已遍布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钢集团汽车板广泛应用, 到目前为止, 冷轧汽车板重点直供用户已达32家, 包括沈阳华晨、北京现代、南京汽车等国内著名汽车厂。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公路上行驶的轿车, 每100台中就有5台使用了本钢产汽车板。其产品不仅在我国国内享有盛誉, 还远销亚洲、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种类齐全、丰富, 远销全国包括北京、浙江、广东、吉林、内蒙古等在内的28个省市自治区, 同时还出口美、日、韩、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综上所述, 辽宁省各大钢铁企业通过不断对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攻关, 使产品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和竞争优势。鞍钢集团作为国内重点知名钢铁企业, 一直与各大重点企业保持良好的直供关系;本钢以其出色的汽车板制造赢得了无数汽车品牌制造厂的青睐;凌源钢铁集团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销售体系和稳定的客户群。

5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

鞍钢集团发展战略是不断壮大钢铁主体, 实施多角度经营, 拓展国际化业务, 坚持环境经营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鞍钢集团拟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转变, 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 向核心技术的“领跑者”转变。力争到2015年, 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 成为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本钢集团坚持管理创新、科学发展, 精品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2012年圆满完成污水“零排放”工程, 充分体现了本钢集团坚持科学发展的路线和战略核心, 为实现“备受尊重的世界500强优秀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以经济效益为指导, 走精品规模化发展道路是东北特钢集团的发展战略。把生产优质特殊钢作为集团主导产品, 建设国际化科技型一流特钢企业, 承担起在国内市场能与国外高新技术特殊钢材料相抗衡的责任, 引领中国民族特钢产业发展。凌钢集团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把棒线材作为凌源钢铁集团的主导产品, 努力提高生产新产品能力, 扩大产品品种, 提升质量标准, 节能减排, 做成商誉、品牌影响力最大的精品棒线材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在实施各自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坚持科学发展, 不断扩大视野, 走向国际化。其中发展的共性特点是均加大了对绿色生产的关注, 意识到了钢铁业作为工业领域众多高耗能产业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体现了当下省内各大钢铁企业对绿色经营的重视以及力争建设高质量、高产出, 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的目标, 不断为社会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

6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产业格局重组步伐加快, 当今世界钢铁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辽宁省内的钢铁企业要想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求发展, 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钢铁企业以技术领先战略为核心的发展观, 为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 重视创新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利用资源,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化。辽宁省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互补, 特色鲜明, 技术设备日趋先进, 不断扩大国内外销售业务, 重视低碳环保生产。有理由相信, 辽宁省钢铁企业在各自的不断努力下, 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钢铁之林。

摘要:辽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丰厚的矿石资源, 成功铸就了多个钢铁企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必要对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加以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辽宁省钢铁企业概况、产品经营、技术设备、销售业务以及发展战略五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 以期为辽宁钢铁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辽宁,钢铁企业,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辽宁半年关停40户落后产能企业 篇9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010年2月6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随后, 辽宁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 并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辽宁省经信委制定了《辽宁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办法》, 成立了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并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 全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010年5月, 运行了40多年的国电电力朝阳发电厂的2台20万kW发电机组停止运行。按照辽宁省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的协议, 辽宁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关停火电机组196.7万kW。到2009年, 辽宁省已经淘汰电力落后产能173万kW。今年, 辽宁省已经关停朝阳电厂、清河电厂各2台20万kW机组, 还有14.2万kW目标也将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水泥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力度更大, 像凌海双羊水泥、铁岭县水泥、北票金牛水泥等25户企业均在今年实现关停。“十一五”期间, 国家下达给辽宁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指标是700万t, 2007~2009年, 辽宁省已经淘汰落后产能1993万t。2010年年底前, 辽宁省将通过引导有条件的落后产能生产企业转型等办法, 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基本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

铁合金、焦化和电石行业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行业, 是近年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 辽宁省把淘汰落后与行业准入管理紧密结合, 全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这3个行业的落后产能。

辽宁省企业文化峰会即将举办 篇10

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将于2012年8月24日举办首次辽宁省企业文化峰会。会上, 全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辽宁省著名企业家将共同研讨企业文化深植的规律、路径和方式, 交流新形势下搞好企业文化落地的成功经验。

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的前身为辽宁省营销文化研究会, 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阜新、朝阳等市的企业文化研究会以及省内大型企业均是该会的会员单位。该会成立10余年来, 每年都举办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此次峰会已收到论文近百篇。

辽宁企业 篇11

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政策最为完备、中小企业立法最为完善、政府扶持手段最为齐全的国家。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影响,辽宁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辽宁临近日本的地缘优势,加强与日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辽宁中小企业度过危机,而且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日中小企业合作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辽宁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中小企业已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到2007年全省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58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2.6%,民营企业从业人员982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口的76%,上缴税金690亿元,占全省税收的39.3%。今后,要继续发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就必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包括资金、技术支持在内的适宜的发展环境,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到新的水平。而加强辽宁与日本的中小企业合作,开展与日本中小企业相关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提升辽宁中小企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快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而全面提升辽宁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2008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2.3%,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对辽宁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今后,辽宁的装备制造业要在发展水平上实现突破,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在日本,广大中小企业拥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必须跟得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拿到大企业的定单,维持其在大企业系列中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往往拥有专有技术或独特的加工工艺。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与日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业内部分工的深化。

(三)有利于辽宁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

辽宁省是我国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省,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之一。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严重障碍。相比之下,日本在城市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建筑节能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8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时曾提出要重点加强中日两国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两国间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以沈阳市和大连市为代表的辽宁各地与众多日本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发与合作。辽宁在节能环保领域拥有众多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双方合作互补性很强,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辽宁对外开放的水平

辽宁老工业基地要发展,要振兴,关键在于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辽宁有1900公里的沿海经济带,要通过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使辽宁的对外开放实现新的突破。目前日本投资中国的企业大多是整机企业,其中相当的零部件来自日本本国,相对会增加成本,因此发展零部件企业有着十分远大的前景。从减低成本的角度看,日本零部件企业转移中国,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可以把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与日本企业海外转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与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有利于辽宁进一步利用外资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会进入一个调整期,中小企业有可能成为我国“引进来”的新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加强辽宁与日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扩大辽宁利用外资的规模,而且可以利用日本服务业中小企业加速向中国发展的有利时机优化辽宁利用外资的结构,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水平。

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要拓展中日中小企业合作

(一)吸收日本中小企业的投资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指引下,辽宁加快实施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辽宁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地区。辽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无疑为日本中小企业来辽宁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辽宁在内的环渤海地区历来是日本对华投资的重要接受地,日本中小企业在这里的投资涉及食品、服装、通用机械、电子设备等工业。近年来,大量日本中小企业加大对辽宁软件业、服务业的投资,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在大连软件园落户。2008年,日本在辽宁实际投资9.8亿美元,同比增长92.8%。

(二)建立中日中小企业园区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双方就在中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日本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设立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园的目的是为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提供一个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向来华投资的日本中小企业发布中国的贸易投资政策和相关信息。在利用中小企业园区的集聚和服务功能促进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方面,辽宁已领先一步。早在2007年4月,沈阳铁西新区与日本西北贸易株式会社就投资1亿美元合作建设了沈阳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重点引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日资企业。创建于1998年的大连软件园已成为以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等教育及相关培训为主的专项产业功能区,大量日本服务业中小企业云集于此,为中日软件与信息服务中小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开展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曾经是全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但是自“十五”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整体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这一过程中,以沈阳市为代表的辽宁各城市与众多日本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发与合作。目前,沈阳市政府已将在铁西区设立的日本企业环保科技工业园中的8平方公里设为产业聚集区,以吸引日本环保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脱硫脱氮等新技术装备,打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大连市与日本北九州市联合推动了环保示范区建设工程。2008年4月1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驻大连代表处设置了日中节能环保合作咨询窗口,面向中国企业、机关、团体提供免费咨询服务,通过日中节能环保商务合作网络来助力两国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三、推动辽宁与日本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辽宁的地缘优势

辽宁在地理上临近日本,拥有丰富的日语人才,而且日资企业长期在辽宁投资,已形成了集聚效应。特别是大连市,与日本之间的经贸和文化往来非常频繁,是

日商投资企业最多和日本游客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佳能、松下、东芝、欧姆龙等日本企业就先后在大连建立企业,目前落户的日资企业已近4000家。日立、索尼、NEC、NTT、丰田等日本企业纷纷开始在大连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形成日资企业集群。可以说,辽宁具有开展与日本中小企业合作的地缘优势。

开展辽宁与日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首先要充分发挥辽宁的地缘优势。一方面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发达便捷的海陆空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教育和自然资源以及密集的城市群,另一方面要利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为中日中小企业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合作平台。要利用日资企业集群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深化省内企业与日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合作中提升辽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不断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受自身市场地位的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的环境和政策支持。辽宁要增强与日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就需要为来辽宁发展的日本中小企业以及正在从事与日本中小企业合作的省内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着重在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企业奖励、投融资、信誉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最优惠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展对日本业务的成本,增强对日本企业的吸引力。

除了政策上的鼓励扶持以外,便利而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也必不可少。要从中小企业合作的长远发展出发,努力营造国内最好的产业发展信誉环境,将信誉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认证、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建设作为继成本、人才之后的又一竞争优势来加以培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处理和协调中日中小企业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在质量认证方面,拿出资金支持企业进行质量和安全认证,增强省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针对特定产业,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全面推广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工作,并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来辽宁发展的日本企业创造安心和安全的信誉环境。

(三)突出重点合作领域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合作要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突出重点,优化辽宁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要把辽宁基本建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为此,要着重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日中小企业合作也要围绕着这两大重点领域展开。

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突出问题是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装备落后,配套能力较差,供应链脱节,不仅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制约着辽宁装备制造业向产业的高端和价值链的高端移动。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是一种多层次性的承包关系,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系列化生产体制,系列化使得日本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配套生产能力,拥有独到的技术或者加工能力。因此,可以考虑鼓励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与省内企业加强合作,创造条件开展配套生产,并在这一合作过程中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要扩大与日本中小企业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领域已经转向服务业,要结合辽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扩大两国企业在外贸、商业、金融、旅游、建筑、中介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

(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

集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中小企业的集聚效益来源于现代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性,通过生产活动在空间距离上的彼此接近实现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等方面的集中运行,从而获得效益。要充分利用中日两国联合建设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园的有利时机,争取在辽宁设立中日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园,为加强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合作提供平台。充分发挥沈阳、大连高新区的集聚、示范和辐射效应,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完善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吸引日本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辽宁发展,进而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

辽宁中小企业产品问题调研分析 篇12

1957年, Booz和Hamilton在《新产品管理》一书中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Penrose (1959) 则强调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 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Klepper (2003) 认为随着产品从孕育到成熟的演化, 创新投入中对过程创新的分配会逐渐得到强化, 而产品创新的比率、种类及企业数量则会不断萎缩。Rosenkranz (2003) 沿着Klepper的思路, 将过程创新理解为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 在产品生命周期前期,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可能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 这时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推出更多的产品;而到产品生命周期后期, 随着市场潜力缩小、产品种类丰富, 竞争压力转向成本, 投资会更倾向过程创新。国内学者则借鉴了格雷纳的中小企业产品五阶段生命周期理论:依靠创新成长→依靠指导成长→依靠授权成长→依靠协调成长→依靠合作成长, 分析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创新需求的必要性, 提出产品创新基本思路, 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从企业规模、竞争程度、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探讨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方法及对策 (刘华, 2008等) 。

一些学者还从新产品开发角度进行了研究, 根据科特勒对产品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的分类, 将产品创新看作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 贯穿产品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 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 (张超, 2012) 。Wai-sum Siu等 (2006) 从制度角度进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比较分析, 探讨政府干预、制造系统和商业模式对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杨波等 (2011) 则从个性、组织、环境方面探讨新产品开发的成功因素。

产品差异化方面, 张伯伦认为产品的差别性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存的依据, 在中小企业高速发展的1970年代, 斯蒂格勒和霍兰德都对中小企业产品差异化问题进行了论述, 指出产品差异化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产业特色选择范围, 使其不必与大企业直接交锋, 从而增加存活率。霍兰德在《中小企业的未来》一书中强调了中小企业发展缝隙理论, 指出弥补大规模生产和大量流通之间的缝隙, 给中小企业创造了机会。国内学者对于中小企业产品差异化战略的研究从1990年代开始的, 例如对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决策、来源及如何形成差异化优势进行策略性分析;基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的视角, 探讨了构建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市场结构问题 (蒋平, 2011等) 。

2 辽宁中小企业产品现状与问题

截止2012年9月, 辽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 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6%, 新增就业的80%以上。对全省的财税贡献超过了40%。可以从数据看出,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辽宁整体经济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内部体制的不同, 中小企业产品也表现出具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2.1 中小企业产品现状分析

2.1.1 产品行业分布状况。

本次问卷调研的行业类型分为六大类和其他项。其中, 现代服务业占40.0%, 说明由于现代服务企业注册资本金低及程序简单, 使得企业数量迅猛增加。此外, 中小企业以制造装备及其配套、交通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贸易分别占18.5%、16.1%, 建筑业、餐饮住宿、农林牧渔业分别占10.2%、5.9%、3.9%, 其他产业共占4.9%。

2.1.2 产品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 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分别为17.1%和40.5%;国内一般水平占26.3%, 国内落后水平仅为4.4%。从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创新方式来看, 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的占53.4%, 模仿再创新和收购拥有目标企业的分别占16.9%和15.7%, 购买技术专利和委托开发的分别仅为7.9%、6.2%。由此可见, 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的投入, 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才能不断改善产品的质量, 加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3 产品品牌数量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 许多地区都将品牌战略与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紧密联系起来。问卷调查显示, 辽宁中小企业自有品牌为多数 (71.00%) 、其后依次为连锁加盟 (8.80%) 、自有品牌加贴牌生产 (5.70%) 以及贴牌生产 (5.20%) 。说明中小企业品牌意识已经初步形成, 产品品牌作用愈加明显 (见图1) 。

2.2 中小企业产品面临的问题分析

目前,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外需、内需增速双双放缓, 消费增长严重不足, 投资增长大幅度下滑, 导致产能利用不足, 生产活跃度降低, 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进而对中小企业产品造成影响。

2.2.1 原材料的价格偏高。

目前, 辽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随着物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 部分原材料产品价格有所回落, 但只是少数。多数原材料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 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仍低于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幅度, 部分企业已出现产销价格倒挂现象。劳动力成本占比大使得小微型企业难以承受。根据现场走访调研, 汽车制造、饲料等多家企业表示出现产成品价格相对于原材料价格偏低的情况。以饲料行业为例, 原材料主要为玉米和豆粕, 由于人工费、化肥、种子的成本高, 导致玉米成本高, 而饲料产成品价格却较低。究其原因, 据企业反映, 目前中小企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 产品同质性强, 在市场萎缩情况下, 产能出现过剩, 导致产成品价格较低。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且种子多为国外所控制, 导致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2.2.2 缺乏产品创新。

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企业生产规模较小, 核心技术开发不足, 加之生产设备、工艺相对落后, 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以人才培养为例, 企业则更加注重销售与管理人才培养, 相对不注重技术人才培养, 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制约。调研回复“企业主要对那些员工进行培训?”这一问题的192家企业中, 选择培训销售人员的为100家, 培训管理人员的为100家, 培训技术人员的为74家。可见, 在面临技术和管理落后、市场同质化竞争的情形下, 企业更加注重销售与管理人员的培养, 缺乏通过培养技术研发人员进行产品创新的主动性 (见表1) 。

2.2.3 产品品牌建设方向模糊。

中小企业对品牌的理解往往分成两种:一是有品牌意识, 但打造品牌的方向比较盲目;二是意识不到品牌的重要性, 只是维护原来的市场份额来发展。第二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比重比较大。中小企业在塑造品牌中还存在产品定位不准确、缺乏核心产品及过于追求知名度等问题。产品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品牌定位过高, 但高端品牌推广费用是中小企业无法承担的。高端品牌容易导致中低端消费人群无力购买, 品牌的打造需要时间的沉淀, 前期品牌知名度不够时, 高端消费人群无消费欲望, 这种情形下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许多中小企业容易把企业的所有产品归于一个品牌下, 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品牌本身, 而是购买一种品类, 此时的品牌只是作为这个品类的代表, 这样很难使品牌占据消费者的心理, 品牌作用不明显。

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基础, 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 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需同时进行, 不能急于追求知名度而忽视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提升。关于企业未来打造产品品牌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 91家企业选择提高产品质量, 82家企业选择加强品牌文化内涵, 57家企业选择增强服务, 选择增加广告投放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分别为50家、47家。由此可见, 许多企业在未来打造产品品牌时缺乏对核心技术的研发, 更加注重对于产品质量及企业产品文化内涵的打造。2.2.4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依赖度低。被调研企业中, 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最多 (78家) , 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57家) , 资本密集型企业数量偏低 (31家) , 还有一些企业为混合型。统计结果显示, 从生产要素角度看, 中小企业仍过多依托于劳动力, 资本利用不足。由前面分析可见, 目前辽宁中小企业仍以制造装备及其配套、原材料及其加工业为主, 其特点为技术装备多、投资量大、容纳劳动力较少、资本周转较慢、投资效果慢, 所以在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大, 资本依赖度高, 而活劳动消耗比重小。而调研企业类型与要素类型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企业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但资本密集型企业数量占比却较小, 表明中小企业未能充分利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进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依赖度低的现象 (见表2) 。

2.2.5 缺乏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由企业产品升级和企业要素类型的交叉表可见, 采用不同产品升级方式的企业数量, 依次为打造品牌产品52家、产品技术升级45家、开发新产品36家及从生产向研发转移13家。不同要素类型企业有不同产品升级方式偏好, 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加偏好采取打造名牌产品方式, 资本密集型企业则偏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一般都不倾向于从生产向研发转移 (见表3) 。

调研结果显示, 中小企业更多选择通过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等方式, 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 缺乏进行产品研发、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普遍存在相互模仿、抄袭现象, 缺乏市场调研与自主研发导致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一些企业甚至以偷工减料降低成本, 使得劣质产品充斥市场, 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使开发新产品承担巨大风险, 收益大大降低。

3 对策与建议

3.1 培养企业内生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品同质及外部环境约束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弱化的重要原因, 政府扶持固然至关重要, 但企业内生能力才是其发展根本。中小企业应在分析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努力转变市场策略, 进行产品的“个性化”、“专业化”、“差别化”经营。由于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自身资源、能力有限, 中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应做好市场前期调查, 综合消费者与竞争对手分析, 寻找市场空隙, 尽量回避大企业关注的热点项目, 选择小型“缝隙”产品, 从而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 提高产品竞争力。面对当前的高成本, 企业可通过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进行消化, 并通过苦练内功, 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高抗高成本风险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吸引和培养人才, 通过管理进步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效率, 实现企业产品价值。

3.2“产学研”合作进行产品创新

中小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 利用地区优势与资源, 加强“产学研”合作。采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先进成果,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提升企业的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企业产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档化方向发展。通过产学研一体化, 建立行之有效的产品创新机制, 确保新产品符合市场实际, 使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获得竞争领先优势。

3.3 有效塑造产品品牌

打造自主品牌, 完善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 提升顾客忠诚度, 获得经销商与消费者的信任, 吸引供应商。加强产品品牌意识和市场分析, 有效设计品牌建设战略规划, 在推广新产品时赋予其品牌名称及品牌内在价值, 从品牌长远效应考虑, 注意品牌名称与产品名称的区别。进行市场细分, 根据企业核心业务、消费者的物质及心理需求将产品定位于最有利的市场位置, 准确定位品牌的消费群体, 使其充分发挥品牌功能, 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注重掌握产品核心技术, 提升产品的质量, 并通过提供优质服务, 赢得顾客对产品的忠诚, 推动产品品牌成长。

3.4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产业

目前传统产业正处于一个新的缓冲期和转型期, 处于新旧交替的“换挡期”, 比较优势介于资本量和劳动力之间的拐点段。资本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并非绝对优势, 劳动力优势虽然逐渐丧失, 但尚未完全丧失。应充分发挥地方比较优势, 适当选择产业类型, 发展新型产业, 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3.5 走“专精特新”产品发展之路

加快转型发展, 走“专精特新”之路。推动企业“专业化”, 使其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使企业做“精”, 追求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发展“特”企业, 即抓住顾客特点, 形成特色产品或服务;不断出“新”, 推出新设计、新款式、新产品、新包装、新形象等, 不断满足顾客的新需求。政府部门为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应支持与大企业协作配套,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专业化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转型升级项目;支持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能力、优化产品结构能力、扩大生产能力建设。重点扶持科技型、成长型、创新型小微企业, 突出对专业化发展, 精细化管理, 特色化产品和创新型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59.

[2]Klepper, S.E.Exit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cycle.Research Policy, 2003 (32) .

[3]Rosenkranz, S.Simultaneous choice of process and productinnovation when consumers have a preference for productvariet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 2003 (50) .

[4]刘华.基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产品创新需求与思路.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 (9) .

[5]张超.产品创新重要吗.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7) .

[6]Wai-sum Siu.Wenchang Fang.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mall and mediumenterprises in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IndustrialMarketing Management, 2006 (35) .

[7]杨波.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科学进步与对策, 2011 (5) .

上一篇:射雕英雄传下一篇:课堂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