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县域

2024-09-12

辽宁县域(共9篇)

辽宁县域 篇1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 以产业为纽带, 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村为重点, 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 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 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 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 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 截至2006年末, 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 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 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 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 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 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 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 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 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 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 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21.8%, 占全省的35.6%, 有7个县 (市) 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 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 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 增长了30.1%, 占全省的13.3%, 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排名中, 东北地区占5个, 全部出自辽宁, 最高排名34位, 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 增长10.7%, 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 增长26.3%, 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 增长24.6%, 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 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 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 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 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比上年增长57.2%, 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 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 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 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 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 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 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 (市) 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 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 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 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 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 (市) 工业项目集聚地中, 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 增加252个, 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 增加58个。

(5) 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 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 比上年增加400元, 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 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 占25%, 比上年增加4个, 其中, 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 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 占45.5%, 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 占25%, 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 占4.5%, 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 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 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有90个, 东北地区有5个, 中部地区有11个, 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 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 百强县比例大, 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 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 差异性大, 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 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 (市) 外, 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 与全国百强县 (市) 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 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 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 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强者恒强、弱者常弱, 各自为战, 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 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 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 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 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 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 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 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 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 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 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 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 树立“县域立, 城市兴”的思想, 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 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准确把握自身定位, 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 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 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 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人才资源管理, 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 经验与教训共生, 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面临一定困难, 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 但从发展的角度, 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 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 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 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 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 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R].2007.

[5]方晓林.辽宁统计年鉴 (2006)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辽宁县域 篇2

《关于辽宁省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辽政办发[2008]74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驻辽各金融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银监局、大连银监局制定的《关于辽宁省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月十八日

关于辽宁省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金融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春耕备耕,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的通知》(银发〔2008〕1号),特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工作把握信贷投放重点

驻辽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经济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对政府筛选推荐的重点扶持企业,优先考虑信贷支持。尽快退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产业的存量贷款。

(一)加大县域园区建设投入。要择优介入规划合理、具有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园区建设。一是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交通、电力、公用设施、供水、供气、通讯等重点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需求,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支持园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要大力支持和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寻找优质客源,及时为其提供信贷服务,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同时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三是要切实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规模企业配套产业等优势产业,提高产业聚集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四是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支持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

辽宁县域 篇3

[关键词] 百强县发展经验辽宁县域经济启示

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每年评出百强县,以总结和推广百强县的发展经验,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 ,会上评出了新的百强县。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3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通过详细解读连续6年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

1.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从历年的全国百强县的经济结构来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各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来进行定位,从有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其产业构成也各有特色。

在2006年的“百强县”中,浙江占据了25个席位。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浙江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中小企业集群,“一村(乡)一品”、“一乡(县)一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曾是对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描述。例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7位的诸暨市,以大唐袜业而著称。大唐袜业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4个乡镇、120多个村连片发展,现有上万家家庭企业、十几万人从事袜业生产,年产袜子60亿双,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山东莱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入选百强依赖的就是农业资源。莱西市通过培育壮大奶牛及奶制品、肉鸡及鸡肉制品、生猪及猪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等六大产业链,将全市80%的农户和7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莱西市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200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84。同样在山东百强县中排位第一的荣成市,虽然与全国大部分百强县一样具备沿海的地理位置,但其发展却与其它地方注重中小企业不同,在渔业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今天。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

有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实质上是民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也是县域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强县的发展经验也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江阴市有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14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注重激发民间包括农民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江阴市鼓励和扶持市民和农民兴办实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辟出民营工业区,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市民和农民。

作为河南县域首富的巩义市,采取借民资之势突破资本“瓶颈”的发展战略。该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措施,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配置到扩大再生产中去。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巩议市还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为高效益、高增长、高科技、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经济开放

综观强县的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经济发达的强县如江阴、昆山、顺德等,都是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始终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市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

昆山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发展中要坚持把吸引外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百强县发展经验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在产业上,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以此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各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工业。

例如辽宁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庄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转变,连续几年强力推进项目发展,兴建了花园口等一批工业发展区,发展了华丰、大轮、大宇、名兴电束线、宝锋轧辊、嘉隆电机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2004年,新开工百万元以上工业及产业化项目243个,其中千万元以上86个,亿元以上9个,创历史最好水平。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三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5%。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优势产业,创立农业品牌,发展和做大善岛、海洋贝类育苗、富谷水产、天利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到2004年末,农业龙头企业已达7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完成4653元,比上年增长15%,为历史最高年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2004年,建成了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旅游业有较快发展,2004年,成功实施了冰峪旅游区经营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农业是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的重要分工,“三农”问题又是困扰县域利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县域工业化应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品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在所有制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为此应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构筑民营企业的人才工程;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在资源利用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县域经济的特色就在于,在特定区域里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这种特色产业能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来较高的知名度,走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辽宁省县域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山地型、平原型、沿海型、城郊型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距,有先进富裕的,也有贫穷落后的,发展极不平衡。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绝不能追求“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应立足县情,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筑特色经济。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辽北粮食和牧业、辽南水产和水果、辽东林产品和旅游业、辽西农业和牧草业四大经济区域,区域特色明显。如东部山区的药材、土特产,沿海地区的海产品,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产业,以及山水和海岛旅游业等。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发展配套经济

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向外扩散,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县域经济要甘当配角,各县都来搞主导产品这不现实,要主动配合周边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进行产业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辽宁省有以沈阳、鞍山、抚顺为中心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可以利用这些大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推动县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向外扩散的趋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gate.com.cn/chinese/MATERIAL/41723.htm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百强县传授“发家”经》 经济晚报 2005.6

[3]《从百强县看经济强县的四条发展路径》http://www.fubusi.com2005-12-13

[4]中国县域经济网

[5]刘福刚:《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5.12

[6]刘福刚:《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6.12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篇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是确定主导产业,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县域在经济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一般可以通过区位商计算而得。本文建立县域区位商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区位商数值的不同可以将县域产业划分为三个等级:区位商值大于2的说明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显著优势;小于2大于1的说明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优势;而区位商值小于1的则表示该行业在这些县域中不具优势。

当考虑某一产业在区域中的作用时,仅从区位商的角度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区位商并没有考虑产业规模的因素。在一个区域中,一个县域某部门的区位商可能比另一个县域要高,但它的这个部门在区域中的地位却可能比另一县域要小得多,这是区位商分析法的局限性所在。所以在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产业规模的影响。为此,本文还进一步测算辽宁各县域三次产业占全省的百分比和区位商之间的关系,以便综合分析各个县域在辽宁省的优势所在。

辽宁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可以参考区位商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两项指标,具体如下:一是县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因此,各产业区位商的标准会有差异: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二是产值比较分散,我们这里取44个县域各产业占全省比重的均值为参考: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2%。根据这一标准,将辽宁省44个农业县域作如下划分为:

(1)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二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7%。

铁岭县资源丰富,物阜粮丰,历来是辽宁省较为发达的农业区。此外,铁岭县属工业基础较好,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因此,铁岭县宜于一、二产业并重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2)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凌源市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与此同时,森林覆盖率50.8%。因此,凌源市宜于一、三产业并重发展。

绥中县呈“六山一水三分田”。东南部沿海平原是主要产粮区,中部丘陵地带适于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长,北部山区是水果重点产区。绥中县临海,内陆有大小水库30多座,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和捕捞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此外,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颇多,自然景观独具风采。因此,绥中县宜于一、三产业并重发展。

(3)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

新民市和盖州市工业基础较好,因此,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可兼而发展第二产业。

(4)第二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7%

宽甸县尽管分类在这一区域,但其林业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其应以发展林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凤城市尽管第三产业优势并不显著,但其拥有的旅游资源在省内优势明显,因此,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兼而发展旅游业。

(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以上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县域,下面一些是主导产业较为明显,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但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0.72%等条件的县域。

(6)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从以上四个县域各自比较优势来看,清原县、义县和建昌县分别在林业和农牧业具有优势,因此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兴城市在渔业和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一、三产业兼而发展。

以上为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1.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0.7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小于0.72%的交叉集合县域。余下的符合上述单一条件的县域。

(7)第一产业区位商>2,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1.25%

抚顺县、新宾县、西丰县、朝阳县和喀左县在林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8)第三产业区位商>1,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0.72%

桓仁县的林业资源丰富,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可以兼而发展第一产业。

以上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县域,下面一些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符合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三产业区位商<1等条件的县域。

(9)第一产业区位商<2,第二产业区位商<1,第三产业区位商<1

这一类县域的三次产业在全省没有突出优势,但是可以从其自身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内细化和地理特色出发确定主导产业。

本溪县林业具有绝对优势,旅游资源也较为发达;东港区渔业优势明显,并且鉴于是临海地区,还可以发展海边旅游业;灯塔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淡水鱼养殖重点县(市)和省优质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市),素有“北方鱼米之乡”美称,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其被省会沈阳、化纤之城辽阳、钢都鞍山、煤铁山城本溪所环抱,工业承续的优势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辽宁44个县域按以下四种模式进行分类:

辽宁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

1.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农业现代化;二是农业产业化;三是农业规模化。

2.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完善与城市工业分工协作体系,增强区域内配套能力;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工业发展必须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3.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快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第三产业。

4.混合型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是坚持各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要求;二是加强主导产业间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要有所侧重,略有倾斜。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是确定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区位商的方法, 计算确定了辽宁44个县域的主导产业。进而将其划分为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混合型的发展模式等四种模式, 并探讨了这四种县域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春英.辽宁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8 (6) :127-130.

[2].于光等.利用区位商模型判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向[J].中国矿业, 2006 (11) :24-26.

发展县域经济振兴辽宁经济 篇5

县域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县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总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把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 优化资源配置,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 辽宁基本完成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44个县 (市)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8467.83亿元, 同比增长23%,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占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的44.2%。在2011年8月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的评选中, 辽宁省共有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凤城、调兵山、大洼县等10个县 (市) 入围;在“东北三十强”县排名中, 辽宁省共有16个县 (市) , 而且包揽了前五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辽宁现象”令人瞩目。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1. 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缺乏竞争力。

2010年辽宁44个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8467.83亿元 (现价) 。同年浙江和江苏所辖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4153.01亿元和21779.98亿元, 分别是辽宁县域经济的1.67倍、2.57倍。与浙江、江苏等县域经济发达省份相比, 辽宁县域经济总量明显偏低。

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中, 辽宁、浙江、江苏、山东省分别有10个、24个、29个、26个县 (市) , 占全省县市比例分别为22.73%、41.38%、58.00%、28.57%。可见, 辽宁地区百强县 (市) 数量明显不足。同时, 辽宁百强县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9.21亿元, 低于江苏省的612.24亿元和山东省的484.19亿元, 说明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与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 表现为竞争力不强。

2. 以工业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

“十一五”期间, 辽宁44个县 (市)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3.45︰46.06︰30.49调整为2010年的16.34︰54.02︰29.64, 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7.1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了7.9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说明县域经济整体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 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 远低于江苏、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的比重36.76%和36.77%。辽宁县域服务业发展滞后,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 除依赖资源外,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 而当今及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主要依靠服务业, 县域经济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3. 县域工业化水平低, 集群优势不明显。

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多数产业集群规模偏小, 且以资源投入型产业集群较多, 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 对整个产业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产业集群整体优势不明显, 竞争力较弱。同时, 县域工业规模较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均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 且多数县域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严重制约了辽宁县域经济的持久发展。

4. 县域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强者恒强、弱者常弱, 各自为战情况严重。全省除9个百强县外, 另有辽中县、铁岭县、昌图县、大洼县和辽阳县的GDP值超过180亿元;其余县 (市) GDP值在50-180亿元之间;建昌县GDP值是49.73亿元, 排名最后。由于县域自然资源、原有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的不同, 各县 (市) 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不相同, 从而使辽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越来越严重。

5. 人才短缺未能克服。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软肋。因县域经济发展有限, 县域自身人才外流, 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吸引力, 外来人才不愿进来, 造成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不足, 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人才短缺加剧, 经济发展受制于人才”的恶性循环。

三、振兴辽宁县域经济的对策

1. 坚持政府推动,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应充分发挥县域政府的推动作用。在辽宁省委、省政府规划引导下,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继续实施“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坚持“一县一业”的方针, 出台有力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同时, 通过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县域机构体制改革, 扩大县级自主权、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限,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从而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2.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 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辽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应坚持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大力发展以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 同时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 按照工业化思维、现代管理经营方式、科技创新来谋划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企业拉动、基地产出、服务促销”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重点扶植农业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 根据本地特色和资源, 进行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深度进行农产品加工, 实现“农产品-农户-企业-市场”的对接, 从而做大做强县域农业。

3.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 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

振兴县域经济应继续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按照辽宁省政府规划要求,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 以承接重大项目转移为载体,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项目, 重点建设包括法库陶瓷、盖州汽车配件、瓦房店轴承等44个县域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

4. 以县域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工业为主导, 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未来县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应加快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重视县域服务业发展, 重点发展农村农业现代服务业及与县域工业相生的现代服务业, 如金融保险业、物流运输服务业、农业信息咨询与农业科技服务业等。

5. 创新县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

创新县域人才流动与共享方式, 允许人才在县 (市) 间自由流动, 鼓励多个县 (市) 共享专业型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 制订优惠政策, 吸引、引进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县域人才培养模式, 着重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并通过与高校合作, 进行定向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和待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振兴县域经济的对策。辽宁县域经济的振兴应在创新县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的基础上, 坚持政府推动,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 继续发挥工业的主导地位, 把县域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辽宁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篇6

辽宁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 差距明显, 产业发展不平衡

1. 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

第一,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整体来看, 辽宁省的第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第一产业比重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江苏和浙江的2倍和2.5倍, 而与广东相比, 也高出2.89%;第三产业比重则分别比江苏、浙江和广东低5.25%、6.33%、和5.56%。

第二, 第一产业中, 农业所占比重过大, 产业化水平低。在辽宁省44个农业县市中, 有27个 (约61%) 县市的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超过40% (见表2) 。由此可见, 辽宁县域第一产业中农业 (种植业) 所占比重过大, 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应的附加值产业发展相对不足。而且目前辽宁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缓慢, 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经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2010年江苏统计年鉴》、《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2. 镇村产业发展不平衡。

县域内部也存在不同发展水平乡镇村, 而从目前来看, 县政府所在的县镇经济资源投入较多, 产业发展较好, 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而其他乡镇, 特别缺乏较明显特色的乡镇, 则仍以农业为主, 二三产业极少, 且大多停留在最低层次水平上。

3. 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

辽宁是一个县域产业发展差别显著的省份。首先从三次产业来看, 全省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的县域最少, 仅为9.09%, 但大多集中在西部, 而且多仍是靠天吃饭, 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巨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县域最多, 占77.27%, 且大多集中在中部和东部, 也就是传统老工业聚集区, 现在仍在不断承续着新的工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县域次之, 占13.64%, 分布比较分散。工业强县几乎成为各县域的口号, 由此形成的这种局限于单一的产业和地方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不利的。其次从工业化水平看, 排在全省前五位的县 (市) 是大石桥市、海城市、瓦房店市、本溪县和东港市, 这五个地区大多处于辽宁的东部和南部;排在最后五位的是昌图县、西丰县、朝阳县、阜新县和彰武, 这五个县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农业县, 大多处于辽宁的西部和北部地区。

(二) 选择不合理, 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第一, 主导产业选择雷同。一是总体上主导产业选择雷同。辽宁一直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雄厚, 受宏观环境和传统认识的影响, 化工业、钢铁业、机械等往往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最优选择。特别是在辽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 这种选择更为突出。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中, 辽宁80%以上的县域都将加工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二是相邻县域主导产业选择雷同, 面对直接竞争。以渤海的辽东湾为例, 从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及大连, 每个城市都在建设自己的造船基地, 相关县域的主导产业选择也都围绕着辽河流域已经建设成、正在建设中或准备建设的造船业而展开。这种缺乏科学而合理的发展规划, 不仅造成谁也没有优势可言, 直接竞争的结果也会多败俱伤, 而且还会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第二, 选择的主导产业没有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作用。一是县域政府一般认为对GDP贡献最大的就是主导产业, 而缺乏对本地相对优势的考虑。由此, 尽管花巨资引进大项目, 但很难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二是主导产业的产品附加值过低, 没有为县域经济成长带来多大的收益。以某品牌洗涤剂为例, 原材料都是出自于辽宁省F市, 而外地企业把原料运往上海经过灌装后却走向了全国, 附加值大大提高。通过对44个县域前五名的企业比较发现, 90%以上的企业销往外地的大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三是大企业不一定是支撑主导产业的最优选择。在县域产业发展中, 县域纷纷关注大企业。大企业固然有其发展的优势, 但实际上, 过度强调创办大企业不符合目前辽宁县域产业发展的特点, 而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却是目前促进县域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 聚集性低, 产业集群效应较弱

1. 集群层次低, 难以形成聚集效应

目前辽宁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然而, 其中仍然存在着集群层次低的问题。一是生产层次低, 创新能力不足。辽宁省的大多数县域的产业集群刚开始起步, 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所限, 基本是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生产上, 技术含量小, 产品附加值低, 如沈阳的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和康平塑编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 粗放经营, 大多是主营销售, 以简单加工为辅, 能否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还尚未可知。二是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层次低决定了经营主体呈现分散和小规模的特点, 由此, 集群内的经济实体大多是个体及家庭企业, 因此, 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很大的比重, 难以发展壮大。三是缺乏具有影响力品牌的本地企业, 市场竞争能力弱。辽宁今年年底突破百亿产值的8个县域的产业集群内, 一些有名气的也大多是“外来户”, 能在省内有些名声的本地企业屈指可数。如此短期内经济效益会增长, 长期而言, 不利于培育地方性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由于集群层次低, 集群内各企业基本处于一种相对独立、各自为战的格局, 这样极易出现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关联程度较低, 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配合, 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 从而造成效率低下、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辽宁省某著名大企业的配套产品不是从外部采购, 就是自己来加工生产, 而在本地却没有一家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二是集群内部产品生产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 导致群内企业价格竞争、劳动力竞争、原材料竞争过于激烈, 相互拆压。也正因为于此, 目前辽宁县域集群看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其仍然只是简单的数量加总而形成的产值结果, 并不是真正通过“1加1大于2”的集群效应实现的, 如果考虑“内耗”, 实际经济效益则要打个折扣。

2. 产业集群大多局限在县域内, 县域间集群较少

目前, 由于县域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较小, 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县域内, 跨县域的产业集群较少, 缺少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 如此形成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的局面, 必然也限制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集群效应的放大效应的发挥。县域产业集群要跨越式发展, 实行开放联合战略, 打破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在前面探讨县域主导产业存在问题时, 我们提到辽东湾相关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弊病, 但如果转换一个思路, 相关县域构建一个跨县域的造船业的产业集群, 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分工, 由此产生共生效应, 最终会提高产业竞争力, 扩大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集群效应。随着各县域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县域联合的产业集群必然会发展壮大。

(四) 缺乏特色,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一是农产品品种雷同, 特色产品少, 低质产品多, 优质产品少。辽宁农业县区的生产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 (见表3) , 而粮食生产也是以供自身消费的粮食生产为主, 因此农产品品种只要适于高产就可以, 所以农产品的基本结构是大路产品多, 低档产品多, 原料型产品多, 优质产品少, 高档产品少, 深加工产品少, 精深加工的更少, 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的需求, 因此农产品市场上就出现了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现象。品种差、质量低的农产品供过于求而滞销, 品种好、质量高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二是县域工业与城市工业重叠。由于辽宁是老工业基地, 工业发展模式和思维较为固定, 县域工业发展计划也大多追求工业门类齐全, 或者只要有投资项目, 不管可行性或未来竞争力如何, 先上马再说。由此就造成其大多与城市较为成熟的工业项目重叠, 从初始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竞争格局。如目前县域建设较多的小钢铁厂、小化工厂、小矿山等等。

提升辽宁县域产业竞争力的配套措施

(一) 建设主导产业, 发挥引领作用

第一, 建设主导产业。一是确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县域空间小, 经济发展空间有限, 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 而且市场需求对县域产业发展影响极大, 县域产业调整也应极具灵活性。因此, 县域产业不宜过于专业化, 主导产业不宜划分过细, 以一、二、三产业为基础确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即可。二是在主导产业形成过程中, 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要与企业微观运作和实施相互结合, 不能用政府的意志代替市场, 要通过市场的筛选和公平的竞争来得以实现。三是主导产业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 是一个长期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必须在充分把握县域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主要产业、企业成长的历程以及县域总体发展环境、优势与发展潜力等基础上选择主导产业。

第二, 正确处理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统筹。一是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统筹。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绝不是替代关系, 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只通过发展一种产业而得以生存发展的。但产业之间又有主次之分, 主导产业是需要侧重发展的产业。二是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统筹。产业集群可以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链, 提升产业水平, 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主导产业的发展。罗斯托认为, 不论在任何时期, 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且继续成长的经济中, 前进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 是由于为数有限的主导产业迅速扩大的结果, 而这些部门的扩大又产生了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二) 培育产业集群, 实现产业聚集效应

第一, 依托特色产业, 培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得益于特色产业, 因此, 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来确定产业分工及布局, 依托当地的产业、资源优势、社会人文背景, 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促进企业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第二, 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产业集群水平。目前, 辽宁县域产业集群普遍以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比较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具有不可持续性, 极易被其他地区超越, 从而失去竞争优势。因此, 一是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技术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二是加强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 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 完善产业链, 推进集约式发展, 逐步发展为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

第三, 建设特色园区, 培植产业集群载体。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域环境, 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因此, 一个产业发展园区尤为重要, 其是产业集群的载体。一是要按照科学规划、差异发展、互补协作。二是抓好现有产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 进行改造升级。三是加快园区的基础建设, 重点放在扩容提质上, 真正使园区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四是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设计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 并成立园区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统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外招商、项目和企业服务以及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第四, 构建县域间产业集群协调机制。一是相关县域政府间应该在自愿协商基础上建立协调性机构, 其负责县域间的具体服务性工作;二是从县域间整体利益出发, 梳理各县域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 减少县域在税收等特殊政策优惠方面的差异, 力争实现政策的共享和互补, 并制定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

(三) 加快小城镇建设, 实现空间聚集效应

第一, 着力抓好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小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应根据本地的人口、资源、交通、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前景等实际条件来进行, 要切实做到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小城镇规划与布局应以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为目标, 其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小城镇, 而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设计规划, 使小城镇与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 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 以强化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把调整乡镇企业布局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鼓励分散在各自然村的乡镇企业逐步搬迁到小城镇里来, 鼓励更多的人到小城镇办厂、设店, 发展私营及个体经济。

第三, 要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元投资体制, 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建设与综合开发。要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 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建设, 特别是要鼓励农民自带资金到城镇来安家立业, 吸引城市各类经济主体到小城镇投资, 引导城市工业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向小城镇扩散。在小城镇的投资建设上, 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保障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 壮大民营经济,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第一, 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环境优越宽松, 民营经济发展越快。因此, 应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 改革县乡财政体制, 通过税费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各方面的扶持, 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 促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优化。一是可通过以参股、兼并、租赁、收购等方式参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二是通过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合资合营做大做强。

第三, 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 县域民营企业可以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与城市工业展开“错位竞争”。

第四, 培养民营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和创新力量。民营企业在创立初期, 企业家的魄力发挥很大作用, 而随着“富二代”的形成,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因此, 民营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政策法规、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培养。

(五) 扩展资金融通渠道, 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第一, 运用行政手段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改进授权授信操作模式, 争取提高县级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 要增加适合县级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品种。

第二, 政府要定期召开银企项目合作洽谈会, 让企业和银行寻找对接点, 让银行了解企业, 让企业了解银行, 促使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资金。

第三, 搞活民间资本, 组建县域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对民间借贷活动的引导, 使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

第四, 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可以采取会员制的运作模式, 由企业按比例出资成为公司的会员, 对需要贷款的会员企业, 由担保公司向银行出具担保。

第五, 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制定适合民营企业融资特征的信用评级标准, 变重视企业经营规模为重视企业经营效益, 降低有关指标如经营规模的要求, 增加经济效益和成长性、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品行等方面指标的权重, 客观评出民营企业的应有级别。

(六) 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一, 绿色招商, 从源头上杜绝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是提高引进项目的门槛, 做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准入、环境污染重的项目不准入、资源消耗大的粗加工项目不准入、生产工艺落后的项目不准入, 严格落实科技含量、环境标准和对财政贡献等方面的规定, 真正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对项目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即将进入园区的企业同时进行环保评审和项目可行性评估, 企业动工建设的同时开建环保设施, 企业竣工投运的同时运营环保设施, 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定期或定期进行环保检查。

第二, 治疏结合, 对已建成的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节能减排。一是坚决关闭、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淘汰一批产能落后、工艺落后、设备落后和产品落后的企业。二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又面临环保压力的企业, 要求其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 通过技改提升环保技术水平,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七) 加强县域政府改革, 提升执行能力

第一, 转变政府职能,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根据“到位而不越位、引导而不强迫、服务而不代办”原则, 改变过去命令式的计划模式。二是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标准。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干部追求符合科学发展的政绩, 坚决纠正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行为。三是塑造高效、灵活、法制、廉洁的政府形象, 形成合理、公开、公平的政务环境。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规范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

第二, 加快推进“强县扩权”, 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一是推进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市管县行政体制, 实行市县分治, 由省直管县, 形成省、市县、乡镇三个层级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这样可以赋予县域政府更大的权限, 有效地安排和确定县级政府的责任, 提高其自主性、能动性。二是加快县域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实现财权与事权相一致, 减少了收入分享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9, (8) :125-129.

[2].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9, (8) :125-129.

[3].李震坚.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8) :80-81.

[4].李姚矿等.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乡镇经济, 2008, (6) :53-57.

[5].蒋秧生.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5) :188-190.

[6].罗晓峰等.加快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J].西部金融, 2008, (4) :78.

[7].杨瑞兴.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07, (6) :87-89.

[8].袁中扬, 谭昌宁.突破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瓶颈的四大对策[J].当代经济 (上) :17.

[9].田文彪.提高政府执行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学习月刊, 2008年 (9下半月) :47-48.

辽宁县域 篇7

一、多中心组团发展搭建空间布局新架构

新民依托地域、资源和区位优势, 结合目前城镇布局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要求, 构筑成为“四个中心城、五个中心镇”和“两区、六大组团”的城市和产业空间格局, 形成了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之中, 三次产业互融、平衡、互补的田园式城市形态, 彻底改变了传统县域城市发展理念, 走出一条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一) 全域城镇化演绎新型城乡形态

作为毗邻沈阳的卫星城, 借助地域优势, 新民跳出传统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理念, 把生态、产业、健康、生活和资源融入城镇化建设, 宏观谋划全市城镇发展路线图, 主动融入“大沈阳”经济圈, 实施县域东部重点开发和西部适度开发战略。通过打造新民新城、兴隆温泉城、前当堡双湖水城、胡台新城4个新城和大民屯新市镇以及组团式发展, 连点为线, 交叉成面, 使东部首先依靠沈阳实现局部城镇化, 打造沈阳西部新型近城区。以此为基础, 呈扇形向西部、北部拓展辐射。西部围绕大柳屯镇、梁山镇、公主屯和大红旗4个中心乡镇, 重点发展农业经济区和专业批发市场, 做强现代农业, 加快乡镇商贸区开发建设, 为进一步城镇化奠定基础。通过先行开发东部的辐射示范, 带动西部、北部, 实现梯次发展。一个风景优美、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全域型城镇化城乡结合体正在逐渐浮现。

(二) “四城五镇”打造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四城”, 即以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和前当堡双湖水城作为沈阳市外延的重要承载区域, 依托新城新市镇发展优势, 率先进行城镇化建设。“五镇”包括大民屯新市镇、公主屯镇、大柳屯镇、梁山镇和大红旗镇, 除大民屯镇位于东部外, 其他4镇都处于西部适度开发区。“四城五镇”构建出新民全域城市发展的大框架, 形成东部优先, 东、西兼顾的城市发展局面。

(三) “两区六组团”构筑产业发展布局

对于城市功能区建设, 新民按照区位、资源特点, 大体以辽河为界, 规划建设两个不同产业主体功能区:东部重点优化开发区域和西部适度开发区域。东区包括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前当堡双湖水城、大民屯新市镇等15个乡镇街,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形成六大组团:新民新城组团、胡台新城组团、兴隆温泉城组团、前当堡双湖水城组团、大民屯新市镇组团、罗家房和三道岗子组团。重点发展医药食品、浆纸、包装印刷、装备制造配套、石油化工、电光源、农产品深加工、温泉地产、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产业。西区包括公主屯镇、大柳屯镇、梁山镇、大红旗镇、柳河沟镇、陶屯乡等15个乡镇, 主要以农业经济区为依托, 发展禽蛋、菜籽、西瓜、生猪、牛羊、林果及农产品深加工业, 形成以龙头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二、现代产业体系筑就新型城市发展支撑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新民致力于对现代产业的培育, 全力推进三次产业调整与升级,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走产业高端化之路, 逐步形成颇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3.6∶44.7∶21.7调整为2011年的17.7∶56.0∶26.3, 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5.9个百分点,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

(一) 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新民市确立以“工业立市”为核心, 用产业集群发展牵动城市发展, 硬是从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市, 实现了向工业强市的跨越式转型, 全市经济发展中工业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2011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0户, 比2007年增加111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61.5亿元, 相当于2007年的5.7倍, 年均增长61.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10.4亿元, 相当于2007年的5.8倍, 年均增长55.1%, 增速名列全省前茅。

依据产业发展需要, 新民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与便利的交通条件, 坚持重点区域和沿边沿线优先发展战略, 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目前, 初步形成以新民新城、胡台新城为重点区域和102、304、101国道为轴的二、三产业布局。其中, 沿边沿线重点工业乡镇, 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地板、电光源等产业。新民新城中的新民经济开发区, 已形成医药、食品、物流和浆纸四大产业, 2011年实现产值95亿元、税收1.2亿元。作为新民市经济振兴发展龙头的胡台新城, 形成了包装印刷、先进装备制造配套和商贸物流三大产业格局, 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 税收2亿元。

为促进产业集聚, 新民以拓展工业园区、承接大项目转移为载体, 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 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其中, 林浆纸一体化项目, 依托当地及周边县市百万亩林业资源, 以金光集团生活用纸、玖龙纸业集团包装纸项目为依托, 开发牛卡纸、生活用纸, 建设东北最大纸业生产基地, 同时为下游胡台新城包装印刷产业集群的相关企业提供产品。石油化工项目则依托新民原油、天然气资源, 以东和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 开发生产成品油等系列产品, 打造石油化工支柱产业。新民已经形成包括全省独有的包印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电光源产业集群、地板产业集群、机械加工产业集群等五个特色产业集群。2011年, 五大产业集群共进区项目244个, 实现工业产值405亿元, 完成税收4.6亿元, 带动就业2.4万人。其中, 部分产业集群被确定为东北 (沈阳) 产业发展基地、东北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和辽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为新民市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并为新民未来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支撑。

(二)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稳固新型城市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 新民致力于传统大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通过实施“农民增收、粮食高产、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化升级、一乡一业和一县一业”六大工程, 走“企业拉动、基地产出、服务促销”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采取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模化种养小区建设、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等措施, 突破城乡分割局限, 实现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 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目前, 新民已形成十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建成三大生产销售经济区。“一乡一品”的专业乡镇达到11个。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中国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县”、“中国蔬菜之乡”、“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等称号。2011年, 实现农业增加值64亿元, 4年年均增长15.7%。

作为紧邻沈城的“菜园子”, 新民以棚菜生产而闻名, 沈阳市冬季蔬菜市场供应的30%来自于新民。几年来, 通过实施土地流转、资金融通、配套设施改造、农业新技术推广、市场建设等方面的组织与调协, 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棚标准、统一施工建造、统一管理”等科学手段指导建设高标准棚室, 通过典型引领作用, 提高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截至2011年末, 设施农业总面积40万亩, 设施蔬菜总产量163.15万吨, 产值达46.75亿元, 畜牧业产值达47亿元。设施农业的发展, 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全市农民年人均增收8500元。

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新民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 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农产品品牌, 提升了现代农业新形象。2011年底, 新民市拥有蔬菜无公害产品基地43个、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 面积215万亩;获得国家标准绿色食品认证27个, 确定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6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证5个;确定优质农产品品牌4大类21个。内涵丰富的“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品牌经济已逐步形成。由此释放出的“蝶变效应”, 已从整体上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 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新民市积极引进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实现粮食、蔬菜、林果、畜禽以及水产品转化和增值。沈阳方正农牧、辽宁众友饲料等48户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省、沈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达食品、方驰农业产业化、恒丰源项目分别被省市认定为10亿元以上重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目前, 福源盼盼食品、福来豆制品、李锦记调味品、翠花酸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相继投产, 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2011年末, 农业产业化项目已达33个, 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亿元。预计到2015年, 引资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5个, 自产30%以上农副产品实现深加工, 50%以上农副产品实现粗加工。

(三) 努力完善服务业体系, 增强城市发展新活力

完善的商业服务业体系是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新民以提高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 以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 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 以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新生动力的发展格局。2011年,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3.6亿元, 4年年均增长42.3%, 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3个。预计2015年, 服务业总量占GDP比重将达到30%。新民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地产业聚集、城市品位跃升、百姓福祉提高的新支撑。

“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目前, 聚合效应明显的专业大市场已在新民率先发展起来, 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新民农机市场在几千家全国同类市场中排名487位, 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前当堡淡水鱼和公主屯鲜蛋两大交易中心分别被评为“全国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强”和“全国肉禽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强”。大民屯蔬菜交易中心的蔬菜资源辐射至吉、黑、蒙等周边地区。

新民市通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现代工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形成互动发展态势。其中, 以建设东北最大农产品、医药、纸业、包装印刷物流基地为目标, 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重点企业, 构建起配套功能齐全的物流服务体系。预计到2015年物流业实现产值50亿元。与此同时, 通过加快推进科技、信息、咨询、职介等专业中介建设, 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独立公正、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格局, 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新民把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搞活商贸流通领域作为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举建设和引进商业流通项目。新民国际商城项目签约落地, 中街地下商城项目开工建设, 中国家具城、水星家纺、兴隆大家庭、苏宁电器等现代商业店落户新民, 促进了城市中心商贸区的形成, 服装品牌店、10余家汽车4S店也纷纷建成营业, 繁荣了流通, 方便了市民。利用文化教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建设双湖水城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 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省内创意品牌和企业, 打造具有鲜明功能定位和产业支撑的创意产业园区。

新民市通过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打造新型生态旅游强市。生态农业和农家乐旅游带、古文化和现代农业旅游带、沈阳文化博览园、仙子湖景区、雁沙湖度假区打造的“两带三区”旅游资源, 已经绣出一道道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景线。以蒲河廊道为轴线的沈阳西部温泉产业核心区, 利用蒲河岛、栖鹤湖、仙子湖、珍珠湖等自然风光生态优势, 实现了温泉疗养、农业观光为一体的休闲集散地, 沈阳西部后花园和旅游度假胜地的规划已经付诸实施。四年来,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累计投资5亿多元, 接待国内外游客170万人次。2011年, 旅游景区实现营业收入3600万元。兴隆堡等5个乡镇被评为辽宁省特色旅游乡镇。预计到2015年, 实现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 年均增长7%, 年旅游业总收入2.8亿元, 年均增长11%。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城市根基

新民市致力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将市镇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燃气、供热、园林绿化等作为突破口, 不断完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一) 集中财力物力加大投入

“十一五”期间, 新民累计投入城建资金9亿多元。其中, 完成河堤定路管网工程, 辽河大街、站前西路改扩建及绿化工程, 66千伏梁山送变电改造工程;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 县级以上公路377.65公里、农村公路312公里。2011年, 投资1.75亿元, 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工程16项, 在“全省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竞赛活动”中荣获第6名;投资8亿多元, 强力推进新民新城建设, 实施了城市主干道新建续建工程、城乡环卫设施配套工程、弃管小区改造工程、新开河清淤及景观建设工程、城乡休闲广场建设工程、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胡台新城投资6000万元, 完成部分道路、管网及绿化工程, 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陆续投入使用, 医院、学校、消防、公安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经济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 完成道路建设、绿化亮化工程;兴隆堡镇投资17.5亿元, 新建路网27公里, 温泉水厂、配电站、燃气站等全面竣工。实施农村公路大修、中修等工程, 进一步改善通行条件。大民屯镇方巾牛、张家屯镇后大河泡、金五台子乡四台子等村分别实施了整村改造, 投资4450万元, 新建燃气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这些均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打造地产主题, 汇聚城市发展要素

新民凭借背倚沈阳、沈阜城际连接带上重要节点, 地表径流多以及不断开发的温泉资源等优势, 以沈阳至新民城际轨道沿线房地产、旅游地产和温泉地产为主题, 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地产发展模式。在兴隆堡新市镇, 以温泉特色资源打造兴隆温泉城;以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御泉名邸为代表的房地产项目、温泉体验馆、温泉娱乐项目成为新市镇的亮点。目前, 兴隆堡、张家屯、前当堡等蒲河沿线乡镇已引进温泉主题地产项目21个, 投资总额达370亿元。在前当堡镇, 围绕仙子湖和珍珠湖开发“三点、两湖、一中心”双湖水城旅游地产。“三点”即“双湖桥湿地公园”、“双湖渔家乐旅游区”和“双湖高档度假区”;“两湖”即“珍珠湖”和“仙子湖”;“一中心”即前当堡镇中心镇区。通过深入挖掘地产业对城镇建设的功效, 全域总体规划,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做健康发展地产文章, 致力于向“智慧城市”、“服务型城市”和“创意城市”发展、升级。从近几年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进程来看, 全域城镇化建设的后劲更足, 形成了独特的田园城市新貌, 人文色彩更加浓郁。

四、树立环保优先理念, 培育城市新生态

新民市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打造田园城市的重要发展模式, 摒弃“先污染, 后治理”的“还债”式发展路径, 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的新型田园城市建设之路。

(一) 依托生态环保, 构筑健康工业体系

在发展现代产业、承接大项目转移建设进程中, 新民始终坚持既要发展经济, 又要保护环境的原则, 积极实施生态工业工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二是规范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危险固体废物处置。三是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四是注重选商选资, 确保发展环境不受破坏。挑商选资并未出现项目萎缩现象, 相反前来洽谈项目的客商络绎不绝。2011年, 全年在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 其中, 新开工项目58个, 续建项目99个, 亿元以上项目63个, 均都符合环保、生态和绿色要求。同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企业发展环保工艺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引导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 逐步建立新型工业体系。

(二)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生活品质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篇8

1 县域经济内涵及意义

县域不仅是地理空间, 而且涵盖县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 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为发展原则, 以县域“产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为发展方向,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要目的,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内容, 涵盖一、二、三次产业的县城经济、乡域经济、农村经济的区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 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正确协调农业和其他各业之间、县乡村三个层次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县域经济连接全国大市场和国际市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饮水、住房、用电等利益问题;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全域发展,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1 总体实力增强, 发展速度较快

2010年, 辽宁省县域生产总值8467.83亿元, 比上年增长23%,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 县均地区生产总值192.8亿元, 比上年增加46亿元;生产总值超百亿县增加到32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5亿元, 同比增长44.4%, 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8.4%, 占全省24.6%;全国百强县 (市) 10个, 位居第四位。

2.2 三化水平提高,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农事企业1231个, 其中新投资企业1058个, 占85.9%, 成长型企业173个, 占14.1%;工业化成果显著。2010年, 44个县 (市) 重点园区实现销售收入4127亿元, 上缴税金105亿元。城镇化稳步推进, 形成了新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支撑。2010年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为16.3:54.1:29.6, 设施农业、畜禽业、渔业、林业四项重点产业发展迅速,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省第二大支柱产业。

2.3 引资步伐加快, 重点项目成果显著

2010年, 44个县 (市) 全年引进内资1377.3亿元, 同比增长67.5%, 海城、开原等6个县 (市) 超50亿元, 44个县 (市)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 同比增长54.7%, 普兰店、盘山等8个县 (市) 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44个县 (市) 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26个, 总投资额达到2923亿元, 全年新上项目完成投资额3816亿元, 同比增长54.7%。

2.4 农民收入提高,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010年, 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908元, 比上年增加950元, 增长15.9%, 长海县、瓦房店市、庄河市、普兰店市农民人均收入实现超万元, 辽宁省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3.2万人。随着收入的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其44个县 (市) 的平均恩格尔系数为0.3848, 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3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县域基础薄弱, 基本竞争力偏低

与我国东部地区县域 (江苏、山东、浙江、福建) 相比, 虽然发展速度高于东部地区, 但百强县比重较低, 仅为22.73%, 地方财政收入21.98亿元, 均低于其他四省, 整体竞争力水平偏低。辽宁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GDP的6%, 一些欠发达地区财政难以维持基层财政和事业运转最低需求, 赤字较大。

3.2 辽宁省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辽宁省 44个县 (市) 分布于沿海、平原、丘陵和山区, 资源禀赋各异,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在经济实力、人均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2010年, 辽宁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县域 (海城市, 生产总值6600907万元) 是经济总量最小的县域 (建昌县, 生产总值497293万元) 的13倍之多;图1、图2和图3可见, 44个县 (市) 发展极不平衡。以生产总值为例, 100亿元以下县 (市) 13个, 100亿元至200亿元县 (市) 20个, 200亿元至300亿元县 (市) 4个, 300亿元至400亿元区间县 (市) 2个, 400亿元至500亿元县仅1个, 500亿元以上县 (市) 4个, 分布发散, 且大部分都处在较低水平。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表现出了同样的特点。从地域分布上看, 辽宁沿海经济带 (7个) , 少数分布在沈阳经济区 (3个) , 辽西部目前没有百强县。

3.3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横向比较看, 辽宁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过高, 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不足。2010年, 辽宁省县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16.3%, 分别高浙江省、福建省和江苏省县域9.2%, 1.6%和8.5%;;2010年, 辽宁省县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29.6%, 分别低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7.1%、4.2%、7.8%。

纵向比较看, 辽宁省县域经济结构中,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008年20.1∶49.4∶30.5, 2009年17.7∶51.9∶30.4, 2010年 16.3∶54.1∶29.6;从发展变化上看,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呈下滑趋势, 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

3.4 “城市病”现象凸显

近年来,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 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位居全国第四。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 “城市病”现象开始逐步显现, 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使城市规模快速扩张, 将城镇建设等同于城市建设;城镇规划水准急待提升, 呈现摊大饼格局, 产业布局分散, 功能分区欠明晰, 使城镇功能不够完整;城镇建设多追求大项目、大工业、高GDP产值, 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 城镇交通拥堵;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有完善, 城乡差别较大。

4 辽宁省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思想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 工业经济思想和城市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重工业轻农业, 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还普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深度思考, 过分盲目“工业化”, 照搬“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2 自然条件制约

辽宁中部地区地形平原为主, 矿产资源丰富,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更适合发展农业, 且处于改革开放前沿, 区位优势明显;西北部地区相对偏远, 县域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工业化、城镇化都落后于辽宁省其他地区。

4.3 资金投入制约

主要表现在县域多属“吃饭”财政, 安排事业和建设支出乏力, 收支矛盾比较尖锐;投融资渠道不畅, 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不同程度的退出, 资金多数呈净流出状态, 贷款过于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 对信贷审批权限一律上收, 省内县级支行的权限均需市级分行或省行批准, 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农村信用社作为辽宁省主要农村金融机构, 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存在贷款额度小、周期短、利息高等问题。2009年, 县域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372.5亿元, 仅占全省的9.5%。

4.4 政策体制制约

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方面, 城乡差别明显, 致使人才和资金很难向县域积聚;行政体制方面, 县级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弱, 缺乏调控手段;财政体制方面, 财权与事权严重失衡, 总体上财权向上倾斜, 事权向下推卸;金融体制方面, 金融供给不足, 农村资金流向城市, 小城市流向大城市, 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5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5.1 转变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1) 县域经济向全域化发展转变。

由注重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县域经济导向, 向城乡一体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化的全域化思路转变, 向城乡居民均等化转变。

(2) 全能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变。

要研究和发挥各县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比较优势, 避免照搬“模式”, 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 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 坚持特色型原则, “扬长避短”, 要有所为, 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要有所不为, 有所放弃, 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3) 项目驱动向规划驱动转变。

避免为引进项目落地而引发县域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变化, 避免在缺乏总体规划指导, 投资商圈地行为而导致资源被圈占、浪费, 项目雷同低档、重复建设等现象;通过产业和空间规划引导项目落地, 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空间优化。

5.2 科学规划, 打造三大县域经济发展板块

根据辽宁省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发展战略,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打造特色鲜明、互补互动的三大板块, 共同推动辽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打造南部沿海板块, 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以大连、丹东、盘锦、锦州、葫芦岛、营口的18个县 (市) 为依托、以7个全国百强县为增长极, 以大连组团、丹东组团为带动, 采用点轴开发模式, 带动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辽宁沿海板块, 与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形成互补发展, 与腹地城市群形成互动发展, 最终形成网络发展格局。

(2) 打造中部腹地板块,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沈阳经济区城镇化水平虽然已经达到58%, 但相对城区发展水平, 县 (市) 发展相对滞后。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盘锦、阜新的23个县 (市) 为依托, 以4个百强县为增长极, 加带缩小城区与县域经济发展差距, 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发展中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 实现城市 (区) 与县 (市) 的一体化发展。

(3) 打造西北板块,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阜新、朝阳和铁岭的12个县域为依托, 以2个百强县为增长极, 争取最大的政策优势, 加大对辽西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个市场要素向辽西北聚集, 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5.3 培育特色, 优化产业结构

(1) 创建品牌, 提升质量。

实施品牌制胜战略, 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依托辽宁省专用玉米、大豆、水果、肉牛、水产品养殖等国家优势农产品, 打造中国地理标志和名牌产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 推进企业上市, 打造名牌企业;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重点, 建设“千村示范工程”, 形成一县一业, 一乡一品、一村一艺。

(2) 壮大产业园, 提高实力。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以产业特色为方向, 加大10亿以上项目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实施工作, 形成产业园区建设的增长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 以优惠政策和灵活体制, 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水电气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洼地”效应。

(3) 培植产业群, 增强后劲。

依托农业龙头企业, 培育收入百亿元、规模达千亿的产业园区,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鼓励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建立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 增强产品丰度, 完善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5.4 资本运作,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运用资本运作手段, 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 解决融资难问题。

(1) 搭建融资平台, 积极组织银企对接。

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网上金融超市引进投融资机构等活动, 建立融资协商长效机制, 互通企业经营、融资状况和金融产品、信贷流程等信息, 提高龙头企业融资效率;充分发挥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平台的作用。

(2)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上市推进力度。

对重点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融资担保, 银行应给予市、县级银行机构较为灵活的信贷发放、管理和资金调度权限, 为龙头企业跨区经营提供方便;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引导帮助具备条件企业尽快进行申报, 为上市打好基础;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发行公司债券等进行再融资, 加强市场化并购重组。

(3) 创新融资方式, 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县域经济建设。通过建立金融专项资金, 通过贴息、补助和配套等扶持政策, 为稳定的、市场化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推动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对重点企业的信贷政策, 开发贸易融资、贴现、贷款承诺、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金融产品和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保单、仓单等质押贷款, 推广林权、土地经营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股权抵 (质) 押贷款。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结算、转帐、财务管理等多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与龙头企业合作, 开发适合企业特点的人身保险产品。探索保险支持新途径。

5.5 全域发展, 实施城乡幸福共享

(1) 树立县域经济全域化发展理念。

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 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谋划, 整体推进, 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卫星城为支撑、若干个特色镇为节点的城乡空间格局, 形成城乡统筹,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社会和调共生。

(2) 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

实施“城镇化战略”, 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 基本形成总体规划、近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执行方案规划体系, 避免目前各种“大城市病”后患;在空间布局上, 突出县域空间“组团式、链条式”发展战略, 以新城、新市镇建设为重点, 加快与中心城市互补互动发展, 形成市域城镇化和全域城市化发展体系, 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 全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均等化战略”, 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资源, 均衡各类保障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开发建设, 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与互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加快城镇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 努力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 实现农民工稳定转移, 把农民工转变为权利平等的城镇居民, 创造条件让农民工融入城镇。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位。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发展迅速, 成绩显著, 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薄弱、竞争力偏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和“城市病”现象凸显等问题, 通过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培育特色、资本运作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全域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辽宁,对策

参考文献

[1]葛立群.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1) .

[2]王晓玲.区域开发战略下辽宁县域经济的特征[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10, (6) .

[3]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EB/OL].中国县域经济网http://www.chi-na-county.org/index.html, 2011/08/20.

[4]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篇9

目前, 辽宁省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还不到20%, 但江苏、浙江的比重却在50%以上。而且辽宁省44个县 (市) 发展水平还不平衡, 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具有较好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的县 (市) , 却增长幅度小、大项目少、后劲明显不足, 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不小。此外, 许多县 (市) “引凤”的数量远远不足, 特别是少数工业园区融资数额小, 入驻企业少, 园区建设滞后, 成为县域经济这块“短板”上的“短板”。本文主要探讨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研究结论不但对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能够给其他省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县级政府为重要推动,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0年前, 辽宁省的很多县 (市) 是全国出名贫困县, 例如义县、朝阳县、喀左县、彰武县、建昌县、岫岩县、西丰县等。财政收入低, 产业基础缺乏, 县域经济薄弱, 一直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为了避免县域经济给辽宁经济“拖后腿”, 10年间辽宁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 做了很多工作, 使辽宁省县域经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

自从2006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并且省财政每年为全省44个县 (市) 提供20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开始, 2008年, 辽宁省又实施了县域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 2011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 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发展的战略带动下, 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 强势爆发, 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中最为抢眼的“辽宁现象”。

截止到2012年, 辽宁县域经济展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 44个县 (市) 的总量经济指标都比上一年有大幅度提高。2011年, 辽宁县域合计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了2126亿元, 2012年, 辽宁县域合计地区生产总值比2011年上升了15%, 超过辽宁全省增长速度, 充分表现出辽宁经济发展的亮点所在;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2年比2011年有了近15%的增长, 虽然增速和2011年对比有点下滑, 但是说明辽宁省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出现的稳中增长的势态 (见图1和图2) 。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 辽宁省县域经济的不断推进, 同时随着县域经济GDP的不断攀升, 对全省的经济贡献度也在逐步上升 (见表1) 。

表1表明, 2012年, 辽宁县域经济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9.2%, 在2009-2012年县域经济4年分别贡献了7.9、8.62、8.78和8.91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 县域经济对辽宁全省的贡献度在逐渐上升。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到,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三年倍增”计划以来的积极努力, 辽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 实现了跨越发展, 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 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被国家县域经济权威机构称为“辽宁现象”。

辽宁省县域经济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产业链构建还不够完善

辽宁省县域内绝大多数企业的本地配套企业非常少, 大多依靠外采或新增配套企业, 从而造成效率低下、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水果、蔬菜产业链由于缺乏系列深度加工企业, 对地区果蔬产业拉动作用不强;大豆龙头企业产业链发展不健康, 加工原料主要靠省外或国外调入, 对本省农户没有很大带动作用;有的产业链存在断裂问题, 如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多, 牛、羊源严重不足, 加工设备闲置。

(二) 支柱产业不明显、知名企业责任心差

除个别县域外, 大多数县域支柱型产业不明显。受多年“工业大省”、“老工业基地”的影响,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 也难以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 因此, 在确定县域支柱产业中, 辽宁省80%以上的县域都将加工制造业作为支柱型产业, 造成了大批量的雷同产业。

受企业制度落后、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不亮、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多种因素影响, 辽宁缺乏全国知名、拉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加之少数龙头企业投机性强、社会责任心淡薄。有的企业套地圈地现象严重, 有的企业占地几百亩甚至更多, 在所占土地上只有点缀性的建筑, 囤地居奇, 待价而沽。部分企业对应该履行的社会公益责任、职工权益责任、带农利农责任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辽宁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所有数据来自于辽宁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辽宁统计公报

(三) 县域人才流失和技术缺乏, 农业合作组织不健全

在人才方面, 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城市, 而农村、农民辛辛苦苦培育的大学生不愿返回农村和县城, 这是全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造成了辽宁省县域人才的流失和不足。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县域人才资源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优秀人才外流, 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县、乡工作的不多。同时现在辽宁省的一些落后县域, 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 存在明显的技术缺失。

再有就是农业合作组织, 辽宁省产业化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有相当发展, 但总体看仍然滞后。一是发展波动性大。二是规模小、组织松散、章程不健全。三是实力弱, 一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属于无产权的服务性团体。四是单打独斗、配合性差, 甚至互为壁垒、恶性竞争。五是“官办、官管”色彩浓。导致现实中这些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名存实亡。

(四) 辽宁南部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从辽宁省内情况看, 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状态, 辽宁南部地区要好于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落后于其他地区。全省44个县 (市) 分布于全省的沿海、平原、丘陵和山区, 资源禀赋各异,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瓦房店市、普兰店市、海城市、庄河市和大石桥市都在辽宁省的南部地区, 其中, 三个县级市隶属于大连市管辖。而综合排名后五位的长海县、建昌县、西丰县、抚顺县和彰武县都处于辽宁省的西部地区 (详见表2所示) 。

推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捕捉机遇、继续加大财政投入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十二届全运会落户辽宁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政策优势, 对于辽宁来说, 可谓前所未有, 千载难逢。面对如此良机, 辽宁省县域经济也将随之进入更加快速发展时期, 所以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最关键是结合政策优势, 抓住难得机遇, 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 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在历史的机遇下, 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加大县域经济财政的保障。强化监督落实, 提高政策执行力是财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来说辽宁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县域经济的财政保障工作:一是建立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二是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监管, 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完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统计报告制度, 加强市县债务管理, 逐步建立债务规模和结构监测体系, 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完善农业产业链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重在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重在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重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以, 要推进辽宁省的农业现代化, 就是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信息化为核心, 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配套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 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2013年夏季的抚顺大水和朝阳大旱, 都给当地的农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也给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产业链的建设要发展完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一头连基地、另一头连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链条, 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通过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 拉长产业链条, 并通过利益连接管道让农民分享加工链条延伸的好处。积极针对产业链条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诊断, 做好填平、补齐、完善、调控、培育工作, 促进链条的完善发育。

(三) 发展县域经济要扶持龙头企业、找准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发展辽宁省的县域经济, 必须在资源的转换和深度开发上做文章, 把着眼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 把着重点放在培植龙头企业上, 壮大和发展一批与农牧业相关的产业, 上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 以工促农, 全面发展。同时龙头企业要结合特色产业, 在找准特色产业后, 对这些特色产业重点扶持, 加大高科技含量, 使其逐步形成产业龙头。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照搬、缺乏特色等问题, 要参考江浙一带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比如浙江的萧山, 因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建材钢构、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等的发展优势, 使其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第七位, 县域特色经济优势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辽宁统计信息网

一是运用好地缘优势开发模式。借鉴盘锦大米的做法,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 整合杂乱品牌, 统一原料、统一商标, 促进品牌做大做强。培育特色品牌形象, 提高特色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运用好市场经济孵化模式。借鉴辽宁禾丰集团的经验, 依靠其拥有品牌技术含量的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品牌为载体, 大力开发市场, 迅速占领市场, 推进品牌农产品集群的形成。三是运用好龙头组织牵动模式。通过龙头带品牌、品牌促龙头, 使龙头企业和品牌不断壮大。四是运用好文化资源融人模式。根据农业文化资源特点与消费者需求趋势, 在品牌设计和培育中, 通过文化营销, 强化浓厚人文、风土气息, 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提升文化性品牌价值。五是搞好品牌资源整合。树立旗帜性品牌, 整合杂、乱、小的散在品牌, 通过整合, 达到同时做大品牌和做强龙头企业的目的。

(四) 发展县域经济要培育县域人才、发展县域合作服务组织

辽宁省县域经济的跨越式进步需要一批勇于开拓, 敢于承担的基层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全省的各个高校也要加大对县域人才的培养, 为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要结合贯彻《农民合作社法》, 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 大力培育、放手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组织。针对目前辽宁省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经济薄弱等问题,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配套政策扶持, 放宽登记门槛, 进行积极引导, 促其扩大数量, 提高规模水平。制定和推介示范章程, 促进中介合作服务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建立风险储备资金,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鼓励利润返还。加快人才培养和资源引进, 特别是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发挥中介合作服务组织上联企业、下联基地农户的作用。推进中介服务组织间的沟通和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在联合中提高中介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人民政府统计公报http://www.ln.gov.cn/zfxx/tjgb2.

[2] .辽宁省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

[3] .王雅莉.2011年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展研究参考.2012, (3) .

[4] .辽宁县域经济网http://xy.nen.com.cn.

上一篇:血清皮质醇论文下一篇:电力环节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