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

2024-09-08

县域农业(精选12篇)

县域农业 篇1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结合起来, 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为防止在农业生产中过度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 最终导致支撑经济效益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了使农业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农业资源的组织规划提供依据, 对区域进行生态农业区划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紫云县为例探究县域农业生态区划的方法。

1 生态区划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区划的目的是确定不同生态区域的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因此必须从地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 保证发展中的统筹兼顾。其本质就是发展和保护的相结合。在农业布局上突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在作物选择上突出特色化和关键性。

1.2 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区域的过程中要突出各区域的区间差异最大化、区内差异最小化原则。同时区域的一致性是个相对的概念, 在具体情况中, 要根据区划的目的, 区划的地域特点, 区划的分级特征来确定其一致性。

1.3 理论划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原则

在生态区化过程中应考虑当前实际, 为保持行政边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在不破坏区划科学性的前提下可对区间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才能将区划结果更好地结合到实际生产中。

2 研究区概况及区划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紫云县全名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属于黔中安顺地区, 距省会贵阳161km。地理位置于东经105°55′至106°29′, 北纬25°21′至26°3′。全县总面积2284km2, 人均占有土地0.68hm2, 人口密度148人/km2;耕地面积53247hm2, 占全县面积的23.4%;辖5个镇, 7个乡, 223个行政村, 6个居委会, 1999个村民组, 常住人口32.34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22.13万人, 占总人口68.43%。全县有18个少数民族, 主体民族为苗族、布依族、汉族。

2.2 区划方法

对全县3.6万多个样本点进行调查统计, 选取反映土壤理化性质、土地抗旱能力、自然地理条件3个方面的指标, 然后得到每一个评价单元的各项指标量化值, 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 最后将隶属度和权重加权求和得出各评价单元农业适宜度得分, 最后对评价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四类。

3 评价过程

3.1 评价因子的选取

根据评价因子的选取的可操作性、全面性、针对性等原则, 经过反复筛选, 最终选取了9个评价因子。通过有机质、p H值、全氮、缓效钾、速效钾来反映评价单元的理化性质;通过坡度、土地厚度来反映自然地理条件;通过灌溉能力和排水强度来反映土地抗旱能力。将每一个乡镇的每个指标对应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12×9的矩阵。

3.2 评价因子的隶属度确立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各评价因子的量纲不同, 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而且反映质量优劣的各因子指标值的差异是渐变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不同范围的因子指标分等定级, 然后再判断待分析因子是在哪一个范围内。这种方法反映不了评价因子的渐变性。因此在这里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先确立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1) 有机质、全氮、缓效钾、速效钾、灌溉强度、排水强度、土体厚度指标值与作物产量呈上升性“S”曲线, 即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其隶属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x表示指标含量, x0表示指标上临界值。

(2) 坡度指标与作物产量呈下降性“S”曲线, 即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一般坡度小于3°时对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G为实际坡度。

(3) p H值与作物产量呈抛物线关系, 即有一个最适范围, 越偏离此范围, 对作物生长越不利。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A为实际p H值, A01、A02分别表示作物不能生长的p H值, A'01、A'02分别表示作物最适宜生长的p H值。

最终得出各评价单元各评价因子指标隶属度 (见表1) 。

3.3 指标权重的确立

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确立的方法有多种, 大致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本文采用主成分赋权法的原理得到权重。

主成分分析法确立权重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求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R, 并求出矩阵的特征根λk (k=1, 2, ……, p) 和特征向量lk (k=1, 2, ……, p) , 选择m个主成分使其累计方差在85%以上, 即:

然后将m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矩阵A= (λ1, λ2……λm) T与m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矩阵L= (l1, l2, l3……lm) 相乘得到的各指标对总方差的贡献率矩阵F可看作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SPSS统计应用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了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接近89%。各指标权重由m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矩阵和总方差的贡献矩阵相乘得:F= (l1, l2, l3, l4) ×A, 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后得到权重:F= (0.086, 0.081, 0.04, 0.1, 0.173, 0.035, 0.195, 0.16, 0.13)

3.4 评价单元的得分计算

将评价单元的权重与评价指标隶属度加权求和即得到各评价单元农业适宜度得分。公式为:

其中Fi为i因素权重, Wi为i因素隶属度。得到各单元农业适宜度指数 (见表2) 。

3.5 聚类分析方案

聚类分析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 使其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本文运用SPSS软件选择平方欧氏距离系统聚类的方法, 将各乡镇初步聚成5类 (图1) 。

3.6 分区结果的分析调整

从图1可以看出软件将火花乡和达帮乡分为2类。实际上从表2可知, 达帮乡与火花乡农业适宜度指数较高, 完全可以为划为一类。而大营乡、宗地乡和板当镇农业适宜度较低。另外坝羊镇、四大寨乡、白石岩乡得分大于均值, 松山镇、水塘镇、猫营镇、猴场镇得分小于均值。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可以按以上情况将各评价单元重新调整为4类 (图2) 。

本文采用生态农业区划的方法, 通过确立多因子指标, 相对全面地对研究区进行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成4个区域。对该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采取模糊数学的方法, 利用了评价因子的模糊性, 更准确地确定评价因子指标的隶属度。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因子权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

本文研究的是县域的生态农业区划, 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各采样点的之间的渐变性联系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如何能充分利用样点信息, 突破地域限制, 更加细化分区研究,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另外, 影响农业适宜度的因素还有很多, 评价方法也有很多种, 进一步对指标和方法的探索和完善都是本文以后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36-37.

[2]王楠, 张甦, 梁成华, 李金霞.县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4) , 3016-3020.

[3]王建国, 杨林章, 单艳红.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学报, 2001, 38 (2) :176-183.

[4]宋之杰, 高晓红.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 2002, 26 (1) :20-22, 26.

[5]卓仁贵, 信桂新, 喻鸥.西南丘陵山区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 2009, 31 (11) :81-86.

县域农业 篇2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区域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抓住了农业产业化,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就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就增强了工农、城乡发展的协调性。

近年来,依安县深入实施产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糖薯乳豆鹅等优势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我们依安这样传统的农业县份,要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不动遥

扶强育壮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动力

产业要发展,需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要做大,必先做强龙头企业。我县立足糖薯乳豆鹅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加速推进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层次提升、集群发展,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推动瑞雪糖业集群发展。

瑞雪糖业是全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企业与河北天露糖业实现强强联合,当年税金实现翻番,达到3000多万元,去年达到4000多万元。为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对糖产业的牵动能力,我们又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英国ABF公司,其下属的英糖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加工甜菜百万吨技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2012年年加工能力达到150~200万吨,可创税1.5亿元以上,瑞雪糖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同时,ABF公司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年产1万吨酵母项目和动物饲料加工项目正在论证,投产后年可创税1亿元以上;德国荷马机械制造公司投资近亿元的甜菜、马铃薯等生产专用机械制造项目,正在我县选址建厂,瑞雪糖业即将走上产品多元化、企业集群化、效益最大化发展之路。

二是推动奈伦公司产业升级。

奈伦公司是我县引进内蒙古奈伦集团投资2亿元兴建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007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加工鲜薯能力达到35万吨,成为全国同行业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当年上缴税金1044万元。

三是推动黄淮公司联大做强。

引进山东黄淮集团投资1.96亿元上马日处理1200吨大豆食品工程项目。

四是推动摇篮乳业规模扩张。

摇篮乳业是国内同行业中产品附加值最高企业,2007年实现税金2000万元,同比翻一番。去年我们又引导企业新上日加工鲜奶200吨生产线,今年9月建成投产,日加工鲜奶能力将达到300吨,可实现税金2500万元以上。

五是推动天鹅公司快速壮大。

我们于2007年引进全国鸭舌大王温州初旭食品公司整体收购并重新启动天鹅公司,改造原有两条屠宰生产线,新上一条屠宰生产线,当年建成投产,加工鹅鸭24万只;目前正在扶助企业筹建羽绒和熟食加工等生产线,争取年内将加工鹅鸭能力提高到300万只、2010年达到500万只、2012年达到800万只,达到年创税2000万元以上目标,成为中国最大鹅鸭加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途径,加速培育壮大其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提升牵动力。

加强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基地建设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产业链条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我们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全力抓好产业基地建设。

一是实行四区轮作,建设规模经营基地。

规划并启动了以四区轮作为突破口的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群众围绕企业

原料需求,大力发展甜菜、马铃薯、大豆、玉米等作物,进行归方连片规模种植,在同一地块上四年轮作一次,在整个县内的各个区域进行科学轮作。目前,全县已落实甜菜面积30万亩,马铃薯和大豆各60万亩,玉米120万亩。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基地建设标准。

在农田水利建设上。重点是打好机电井,发展喷灌、微灌、滴灌,解决好旱作农业区的抗旱问题。县财政计划从今年起,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打大型机电井和配备节水灌溉设备。在农业机械装备上,重点购进大型配套农业机械,提高农机作业率和作业水平。今年将新购置100马力以上大型农业机械85台套,新组建农机合作社20个;争取到扶贫大型农业机械30台,甜菜播种机械20台,马铃薯播种机械15台;引进英糖公司价值7500万元的6台播种机、32台收获整地机械,引导奈伦公司购进了17台播种机、7台收获机。在科技推广应用上,由县政府出资,积极建设科技园区、高产攻关示范田,重点推广甜菜小垄机播、马铃薯大垄栽培、玉米通透密植栽培、大豆小垄双行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种子醒芽包衣等先进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引领基地健康发展。

三是结牢利益纽带,促进农企互利双赢。

引导农企双方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并随行就市调整价格,进行诚信守法经营,实现双方互惠共赢;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用市场化手段调节农企关系,平衡双方利益;引导龙头企业对规模经营大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激励农户发展四区轮作、建设产业基地。同时,通过协调奶牛贷款、发放奶牛意外死亡补贴、强化防疫灭病等措施,加大对奶牛、鹅鸭等养殖的扶持服务力度,着力建好畜禽养殖基地,今年全县奶牛饲养量可达到2万头,鹅鸭饲养量可达300万只。

完善推进机制保障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重点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合力推进机制。

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打破过去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形成横向覆盖产业各环节、纵向延伸产业全链条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以县领导、部门、乡、村“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做到包产业、包企业、包项目、包基地,一包到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多条战线和几个部门的产业化工作进行定期研究、分段总结、随时检查,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考评奖惩机制。

把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纳入全县总体工作目标考评体系,进行严格考评,实行重奖严罚;实行龙头企业上缴税金地方留成部分与乡镇分成,对产业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乡村给予重奖,激励各级干部围绕产业发展谋划思路、推进工作。

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发展县域经济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篇3

以县域经济带动小康社会建设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首先要做示范区总体规划,给出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布局框架、总体任务和重点项目,是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性文本。在规划期限内划出阶段,分期实施。

示范区总体布局:三园、三带、一城、七村、四个生态区和八个产业的总体格局。三个园区是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观光园区、生态养殖产业园区;三带是按三条沟域分别建设优质粮果产业带;一城是建设一个新镇区;七村是把现27个行政村合并建设7个农村新社区;四个生态功能区是西陵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功能区、养殖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绿色粮果生态农业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八个产业包括优质粮食、特色林果、设施菌菜、现代种苗、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物流和生态旅游产业。

示范区建设要有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政策支撑、资金支撑、科技支撑和农村民意支撑的四个支撑条件,才能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对示范区给予高度重视;实力很强的河北省惠东投资集团股份公司,有作为示范区建设投资主体的意向,多家科教单位愿意提供专家智力支持。启动示范区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现代农业,对策

一、建设现代农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 一般以县城为中心, 以乡镇为纽带, 以农村为基础, 属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从全国来看, 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县域范围之内, 据《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的数据, 全国县域 (不包括市辖区) 内人口总数达9.16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在国家的大局中, 县域占据了近6成的经济总量、1/3的市场和1/8的财政收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农业主要在县, 建设现代农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宏大的战略任务。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也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农业资源不断减少, 环境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势头仍难以遏制, 农业成本高、效益低, 农民增收难, 等等, 这些都需要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变革和完善经营方式, 构建现代经营机制来实现。

现代农业恰恰正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过程中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 以实现农业诸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要使现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其核心内容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 用现代工业产品来装备农业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来管理农业。由此可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因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的过程, 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中的具体落实的过程。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建设现代农业, 是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也是繁荣农村经济, 改善广大农民生活的重要举措。因而, 建设现代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必将是减少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当然也会有利于推进城乡差距的缩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

首先, 建设现代农业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现有耕地18亿亩, 每年城镇化、工业化要占地500多万亩, 因而若想提高粮食的总产, 解决粮食问题难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来实现,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产。2007年, 我国粮食产量达10030亿斤, 粮食产需缺口300亿斤, 其中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产需平衡的缺口继续扩大。2007年大豆进口量比1998年增长了9.6倍, 进口量占消费的比重由21.6%提升到67%;食用植物油的情况与大豆类似, 国内自给油源只占消费量44%, 植物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也继续扩大。这正说明建设现代农业,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日渐迫切。

其次, 建设现代农业利于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农业是不少工业企业的原料来源, 如粮食、棉花、畜产品、蚕茧、羊毛、生皮等都是重要的传统工业原料, 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国内产品质量和产出率, 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内加工业的原料需求。近年来, 粮食不仅仅是食品和饲料来源, 也日益成为可再生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来源, 农业作为工业原料的基础地位不但没有动摇而且在强化。

(三) 建设现代农业是破解“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三农”的核心, 而农民增收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农业属弱质产业, 基础还很脆弱, 装备还比较落后, 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虽然这些年农民的收入增加比较快, 与城镇居民相比, 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收入的增长幅度, 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2004年的时候是3.21∶1, 到2005年增加到3.22∶1, 2006年却急速增加到3.28∶1, 2007年比扩大到3.33∶1, 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2008年3.31∶1, 绝对差距超过了万元。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 势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般来说, 农民收入指农民纯收入, 农民收入按收入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关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的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比较高, 家庭经营收入对增收的贡献率在降低, 而我国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还是来自于家庭经营性收入。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 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人2111元, 其中农民出售农产品收人人均884元, 农民家庭第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304元, 二者合计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人的56.3%。由此可见, 要想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提高其家庭经营收入, 而要想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建设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途径。构建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把传统农业产业链拉长、做粗、做大, 不仅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而且能够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拓展农民就业空间, 实现多环节增收, 这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有效途径, 是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有效途径, 也是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

(四) 建设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当今, 农业依然是我国农村的产业基础, 新农村建设需要以现代农业为产业支撑。

第一,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 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 就没有生活宽裕, 而其他文明进步也难以想象。

第二, 建设现代农业是壮大和增强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核心。现代农村的生产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现代农村产业体系以现代农业为核心, 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等第二、三产业相配套, 形成一个组合完整的有机产业体系。离开现代农业这一产业体系核心的新农村是不存在的。要么, 这样的农村转变成纯城市, 但所有的农村都变成城市化又是不可能的, 不可想象的。

第三,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 广义的现代农业包括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相关经济社会内容。譬如新的产业体系, 新的发展环境, 新的农民主体, 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管理方式。因此,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伴随现代农业建设, 整个农村经济社会都会发生相应的嬗变。

(五) 建设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 我国农业主要在县, 农民仍是县域人口的主体, 广大农民群众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县域内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直接涉及到县域经济基础的稳固与否, 也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巩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发展县域经济, 不能仅仅理解为上项目、建工厂、搞工业开发区, 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建城镇、造楼房、修马路、辟广场。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将显著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而进一步强化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基础地位;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 县域经济也才会真正具有繁荣发展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利于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第二、三产业, 为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于带动农村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事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利于保护和营造更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利于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推进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 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比率的提高, 对降低农业从业人口比例,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采用先进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的服务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从县域经济层面看, 县城有基础, 发展快;门坎低, 易进入;统城乡, 易协调;数量多, 辐射宽。目前县城是绝大多数农民世代梦寐以求的理想晋身之地。城市化率达到一定高度后, 现代农业为城市服务、为工业服务的功能划分将更加明确,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 凸显地方特色

现代农业建设要在特色上下功夫, 在品牌上动脑筋, 才能激活发展要素。因此, 在县域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 必须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按照“因地制宜, 区域布局, 彰显特色, 错位发展”的原则, 把不同区域的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做精做深, 建设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区域, 以形成蔬菜、水果、畜牧、花卉等各具特色、优势突出的产业区域和经济隆起带, 加快农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三) 壮大产业龙头

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工业和农业的相互联姻, 融合发展。因此, 要真正推进农业产业化, 就必须以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 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围绕骨干产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仓储、运输、销售、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良性发展格局, 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 调整种植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它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构成的状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上对优质稻、优质猪等名、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 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 2003.

[2]、孙政才.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中国报告大厅, 2008-11-27.

县域农业 篇5

© 2005-7-4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傅祥军

安徽无为县农业委员会

摘要:本文分析了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农业标准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县域经济;对策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引用执行相应的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等一系列标准,实施生产、加工和管理,形成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方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中心,以获取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运行体系。立足县情,树立农业标准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意识

1.1 发展农业标准化是扩张农业外向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国际化日趋明显,农产品、农业技术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交换越来越频繁,竞争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农产品生产技术、企业加工、产品质量和市场行为管理规则上与国际接轨,农业标准化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县地处皖江黄金水道北岸,区位优势明显,全县辖31个乡镇,605个行政村,面积2413平方公里,耕地8.6万公顷,人口138万,其中乡村人口104万,农业从业人员41.2万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3万公顷,其中粮食6.66万公顷,油菜4万公顷,棉花4万公顷,蔬菜2万公顷,畜禽年饲养量3000万只(头)左右,水产品产量6.2万吨以上。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一个以粮、棉、油、蔬菜、畜禽、水产品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5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52.59亿元的35.3%,农民人均纯收入2356元,60%以上来自农产品生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迅速提升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今后,如何变农产品产量优势为效益优势,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相应的份额,将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安全性。目前,我县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较低,粮、油、蔬菜等农产品中的高毒、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畜禽、水产品存在着重金属污染、抗生素残留和违禁添加剂等现象。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出口总额每年仅十几万美元。2003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550.7万美元,其中农副产品出口总额仅16.6万美元。农产品出口额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业标准化,迅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2发展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是当前乃至今后农村经济改革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按国内外有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建立ISO质量保证、HACCP环保质量监控、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等管理体系,使农产品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轨道。因此,发展农业标准化,对促进农业产业化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40余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3家,市级只有13家,龙头企业常年订单生产2.3万公顷。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不到5万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不到六分之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远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规范千家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应对千变万化农产品市场需求,从而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1.3 发展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革命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本身就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层次,同时,农业标准化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要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因此,发展农业标准化,实质上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近年来,全县各地围绕“提升特色化、推进产业化、发展标准化、扩张外向化”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初步形成了粮、棉、油、蔬菜、畜禽、水产六大主导产业营、标准化示范、外向化带动格局,但是仍然存在特色水平不高、产业区域化生产、产业化经化进程不快、标准化推动不力、外向化带动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以发展农业标准化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4 发展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农业又一次绿色革命

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尽快与国内外市场需求接轨,这将大大拓展我县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是今后我县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牢固树立标准化意识,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发展史上又一次绿色革命。首先,要树立市场农业意识,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抢占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的质量安全门槛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我县有70%的农产品主要靠外销,不仅受到国外市场实行严格的“绿色壁垒”制约,而且也受到国内大中城市开始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的限制,如果不赶快取得农业标准化这张“绿卡”,就没有资格参与竞争,赢得发展。其次,树立精品农业意识,把推其进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突破口。通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解决农业产业结构深层次的问题,改造传统农业,开发品牌产品,提升结构层次,迅速把我县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第三,树立现代农业意识,把推进农业标准化变为广大农民的积极要求。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未来农业必将是安全、优质、品牌农业,真正体会到现代农业生产,必须逐步从粗放耕作转向规范操作,并从生产实践中真正感悟到高标准高效益、低标准低效益的价值规律,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积极要求和自觉行动。分析现状,正视农业标准化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实践探索,特别是通过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配套制订了一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本着“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根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发展要求,全县制订并发布了粮、棉、油、乳(黄)瓜、蒌蒿、大蒜、马铃署、荸荠、席草、肉鹅、螃蟹等33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同时,收集归纳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企业生产加工、卫生质量标准,汇编成技术手册2000余本,指导各地推行标准化生产。

二是初步建成了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根据全省建设17个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建设要求,全县采取上下联动,分年实施的形成,抽派技术人员驻点抓片,以典型示范引路。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以生产无公害和优质名牌产品为目标的种植业基地2.93万公顷,其中,水稻1万公顷、油菜0.8万公顷、棉花0.3万公顷、席草0.3万公顷、荸荠0.2万公顷、蔬菜0.33万公顷,畜禽无公害养殖292万只(头),其中肉鹅200万只、肉鸭30万只、肉鸡60万只、商品猪2万头,螃蟹、青虾、珍珠等水产品无公害养殖基地0.66万公顷。

三是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和龙头企业。2002年以来,全县农产品龙头企业对传统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进行标准化改造,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2002年,全县有8个产品评为省名牌,有10个产品评为市名牌,1个产品评为市特色农产品品牌;2004年,全县又有7个农产品被评为省名牌,8个产品被评为市名牌,3个产品评为市特色产品品牌;有9个产品获省并转换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别有3家和13家企业被评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是初步建立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保障体系。围绕蔬菜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抽检、自检等多层次检测网络建设目标,我县已购置了5台258B型农药残留速测仪,分别在隆兴超市、二坝镇生产基地和县农委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台(室),目前县农委正在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华康露仙等蔬菜加工企业均建立了产品质量自检体系。

但是,必须清醒看到,由于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才刚刚起步,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相比,目前还存在着明显差距,突出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过去长期短缺经济以追求产量为主的生产方式,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面对入世新形势,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问题更加突显。但问题更为严重的却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还未被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普遍认识,以致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仅仅局限于示范点片上,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品种少,认定的面积小,与市场消费要求差距极大。目前,我国被认证的安全农产品约占农产品总量的3%,我省被认证的安全农产品约占全省农产品总量的5%,我县被认证的安全农产品不到全县农产品总量的1%。

2.2 农业标准不规范

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制定存在着时间滞后和标准不全的问题,标准不配套、不统一,一个产品多重标准,全国实施统一标志认证产品数量不多。我国已制定国家标准450余项,行业标准1450项,地方标准17000余项。但是,我国正式发布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的农产品不到200个,上市农产品有近80%没有标准,特别是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我县对国家、行业等农业标准不仅引用数量少,而且应用范围也小,地方、企业标准不统一、不规范问题十分突出。

2.3 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动植物防疫上已有一套法律法规。但就总体而言,现行国家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未能涵盖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和初加工品,农业标准化生产执法主体、市场准入与检验检测等环节尚存在着法律法规不配套,查处依据不足、依法监管不力、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目前,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是空白状态,尤其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管理、产品质量监控和市场准入等主要环节,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急待启动。

2.4 检验手段不完善

我国目前建有14个省级检测中心、200个县级检测站,有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配置了速测仪。我县目前虽正在筹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但仍以定性速测为主要手段,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多数未建检测网点,检验、检测手段缺乏,不适应标准化生产发展需要。

2.5 技术服务不配套

由于长期围绕产量农业的科技服务方式,使得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设施、手段都不能适应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需要。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我县广大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很难捕捉农业标准化产品市场供求信息,还很难掌握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技术关键,尤其是目前我县农技推广服务面临的县乡条块分割、人事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农技推广服务难以做到宏观有效调控、微观精心指导,农业标准化技术难以迅速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县已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但尚存在很多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要加快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必须着力解决以上突出问题。理清思路,探求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对策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基础,是推进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加快发展,应分析县情、研究现状、理清思路,着力把握三大关键,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3.1 明确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目标,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工和品牌化营销为主线,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的主攻方向上,要紧紧围绕“壮大一个龙头、创新两个机制、实施三项工程、健全六大体系”的发展方向上,即要以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为龙头,创新体现产品优质优价的动力机制和市场检测准入的约束机制,实施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市场三大标准化工程,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生产示范、加工转化、营销网络、检验检测、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的长远规划上,要围绕我县主导和特色农产品,按80%资源总量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目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全县最终实现种植业标准化生产13.3万公顷,其中,水稻4万公顷、棉花3万公顷、油菜3万公顷、蔬菜1.3万公顷、席草、荸荠、莲藕等“三水”作物1万公顷,其它特色产品1万公顷;水产品标准化养殖1.33万公顷,其中,河蟹0.8万公顷、虾类0.33万公顷、珍珠0.2万公顷;白鹅等畜禽标准化养殖2000万只(头)。通过5-10年努力,逐步建成蔬菜、畜禽、水产、粮、棉、油和“三水” 作物、“五早”农业八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加工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并以现有农产品知名品牌为基础,制定年度申报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规划目标任务。

3.2 把握工作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六大体系建设

3.2.1 抓标准应用,推进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根据市场准入要求,对出口创汇企业和外销产品,要引进出口国和国际先进标准作为执行标准;对目标市场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要引进发达地区质量标准作为执行标准;对一般产品则普遍采用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对目前尚未制定标准的产品,要严格按照质量保证要求,制定企业和地方自己的执行标准;对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要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技术配套,做到有标可依、有规可循。通过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在全县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以及外贸、内销等多层次、多序列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3.2.2 抓生产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标准化,要坚持优势项目率先突破的原则,从品种、品牌入手,建设标准体化生产示范基地。一是围绕名牌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化建设基地,目前我县可先行从已经认证的名牌和无公害农产品先行突破,建好核心示范基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建设基地,我县要围绕粮、棉、油、蔬菜、畜禽、水产六大主导产业和“三水”(席草、荸荠、莲藕)、“五早”(早花生、毛豆、玉米、薯类、瓜类)等特色农产品,逐步建立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围绕出口创汇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基地,重点围绕华康、露仙等出口创汇加工的蔬菜、水产品建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不断推进以政府、企业、市场、农民多元化架构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建设。

3.2.3 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标准化产品加工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企业产品加工,全面推行企业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ISO14000环保质量监控、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质量认证和GMP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管理体系认证,使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轨道,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加工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3.2.4

抓检验检测,推进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基地、企业、市场多层次、多方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县级要建立检测中心,完善检验手段,着重对产品进行常规分析和定性速测,产地乡、村要建立检测站(室),企业市场要建立各自的检测网点,开展定性速测自检,不断完善自我监控机制,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加销各环节质量检测监控体系建设。

3.2.5 抓产销衔接,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逐步推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把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有机联结起来,不断拓宽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做到以销订产、以产促销、优质优价,加快推进安全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3.2.6抓技术服务,推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县乡各级和基地、企业、市场多方位、多层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现有县乡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尽快扭转目前农技推广体系不顺、渠道不畅、手段不强、经费不足、服务滞后的局面,调整管理机制、疏理推广渠道、充实技术力量、改善服务手段、强化信息指导,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3.3 创新调控机制,保障农业标准化健康发展

县域农业 篇6

汝南县是农业大县,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近年来,汝南县以“三项建设”为载体,以特色经济和资源优势为突破,狠抓农业产业化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县级龙头企业12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个。

2 推进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2.1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汝南县委、县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平安崛起的主抓手,放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

2.1.1 强化组织保证。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蔬菜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畜牧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林业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业企业领导小组等4个专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

2.1.2 提供政策支持。该县先后出台了《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汝南县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等1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的重要文件。这些政策出台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2.2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打造生产集中,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区,逐渐形成“南经北粮东西菜”的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引导禾丰牧业、常兴振兴面粉、豫中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品牌优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打造为豫南有影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同时,鼓励村办、私办或联户办等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使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 突出重点。

2.3.1 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汝南县结合自己独特地理位置和区域资源优势,把蔬菜、畜牧、林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作为支柱产业,聚积吸纳启动内外资金,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2.3.2 突出发展专业乡村。为尽快形成特色优势,汝南县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技术服务、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支持专业乡村发展。目前,汝南县三里店、官庄等5个乡镇已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乡镇,老君庙孙屯、方庄等16个行政村被确定为特色村,三里店乡十里铺、老君庙镇方庄被推荐为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

2.3.3 突出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化关键是龙头企业。汝南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全县经济工作重点,放在重中之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把龙头企业建设与老企业挖潜改造相结合。对影响面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保护,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条件下发展。

3 继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1 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在产业化推进年活动中,继续围绕优质小麦、蔬菜、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以无公害为标准,以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为发展方向,以高产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3.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积极引导农民在志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3 积极服务于龙头企业,开展考核评审工作。积极服务于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尽快制定出台培育扶持县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并采取措施坚决落实,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3.4 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档次和产品档次,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贵州农业的县域供应链发展 篇7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开放型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又是薄弱环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成为广大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因此,研究调查及分析贵州县域经济,对于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化,优化经济环境,推进经济方式的转变,实现贵州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贵州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渐降低,这容易使人们忽视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这种对农业的忽视被证明是错误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最近一年多来我国较高的通货膨胀,就是由猪肉价格的暴涨所引发的,这是市场对不重视农业的报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工业品提供原料和市场,提供社会建设资金,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积累,农村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不能完全依靠农业,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笔者选取了贵州88个县(区)2006年的截面数据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分经济强县、一般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组对农业的作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研究农业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贵州经济强县,主要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和地区所在地城市以及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市(如国酒茅台所在地仁怀市,号称“江南煤都”的盘县等),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大,而第一产业的产值相对较小。贵州经济一般县,主要是省会贵阳所辖的一些县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的非民族自治县,这类县全省共有16个,是三个组中个数最少的。这类县一般乡镇企业都有一定的基础,其一、二、三产业发展比较均衡,经济基本能自给自足。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部分地处贵州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共有49个,占了全省县级单位总数的56%,这类县一般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还不能自给自足,每年都要靠国家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扶贫资金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来看,在贵州,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性越强,从贫困县水平发展到一般县水平,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值,能够使国民生产总值从0.238426万元减少到0.208087万元,减少了0.030339万元,减幅为13%,而可决系数则从0.596096减少到0.353408,减少了0.242688,减幅为41%,即虽然相关性减幅较大,但第一产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变化并不明显。再从一般县水平发展到经济强县水平,则第一产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已几乎不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

三、对贵州第一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以上我们是将贵州各县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类研究的,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了全省县总数的56%,一般县占了18%,两者合计占了74%。应该说这两类县域经济总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代表了贵州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而且有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好于一般县,只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可获得国家数量不等的财政补贴,有利于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和增强民族团结。据2007年的最新资料,贵州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县为贵阳市所辖区县,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的一半左右,可见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彻底摆脱对国家财政补贴的依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针对各类县第一产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分别提出如下建议:

1. 经济强县

经济强县并非都是农业强县,因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经济强县要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蔬菜、水果、养殖等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后两类县域经济第一产业的发展做出示范。要不断缩小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 一般县

一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介于经济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间的县,数量比较少,由于缺少国家财政补贴,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基础,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一般县要结合自身交通便利、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领先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全省为数众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

3.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最末端,该区域的广大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直接影响着整个贵州省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四、结语

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对国民生产总值影响的程度越大。在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与第一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高,需要将第一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持第一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是推动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但县域经济的发展,却必须在稳定第一产业的情况下,让一些条件较好的县域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二、三产业的作用则逐步增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第一产业占据了县域经济的主要部分,此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中贡献较大。但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增长会受到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农业边际效率的作用会逐步递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此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靠第二、三产业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摘要: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贵州县域经济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组,对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贵州传统农业整体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贵州县域,供应链,国民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

[1]赵亚贞.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切入点[J].社科纵横,2004,(19):3-7.

[2]魏晶雪.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1-15.

[3]陈志强.浅论发展县域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18):237-238.

[4]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6-286.

县域农业 篇8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 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3种代表性模式, 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美国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日本模式”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西欧模式”。

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应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结合本区域实际, 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与地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 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论述给“三农”的发展指明方向。南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 南城县农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2.1 南城县农业的地位

南城县是农业大县。南城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 全省第一个“吨粮田”县, 江西省果业十强县之一。现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27家市龙头企业。应该说, 南城县农业在省内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2.2 南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短缺。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 但由于面积大、资金少, 仅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 农田、林网、路、渠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等融资比较困难, 资金不足仍是南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2.2.2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 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 缺少产业支撑, 农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链条短, 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配套, 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业品牌化经营滞后, 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 叫得响的产品不多, “南丰蜜桔”只是南丰县的品牌, “南城淮山”和“麻姑鲜枣”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农产品精品少、档次低、品质差, 市场培育后劲不足。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现代特色优势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2.2.3 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 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从事第一产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大、比较利益低, 许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逐步脱离第一产业, 流向第二、三产业, 而且农业劳动人口流失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在加快。农业技术服务意识不高, 加上近年来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削弱, 导致农民技术培训组织难,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限, 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2.2.4 土地流转防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30多年前, 在土地上的改革带来了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激发了劳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是, 过于分散的土地耕作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更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得不到运用和推广。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又诱导农业劳动力向工厂、城市和第三产业转移。新一代的农民是一个断层, 1970年以后出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最后一棒, 80后、90后已经不是中国农业的主力军。今后, 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可能要重新界定其身份了, 新一代农民会出现在成功人士、大学生、企业家和创业者中间。但是, 新一代农业是需要土地集约经营的,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

3 现代农业的发展

3.1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重点发展

水稻、蜜桔、鲜枣、水产、蛋鸡等是南城县优势农产品。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 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 是实现十八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市场为导向, 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 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 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 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要协同发展

南城县生态环境优越, 土地类型多样, 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 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 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 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和旅游市场。改善农业结构, 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提升旅游资源优势。应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 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麻姑鲜枣、蜜桔、麻姑茶菜等特色农业, 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3.3 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要创新发展

与传统的生产农业比较, 旅游农业是具有多功能农业的特点, 不断拓展农业内涵, 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 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4 对策建议

4.1 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不是身份的象征, 更应该是职业的定位。培育新型农民不是简单的技术灌输, 要着力开发新一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后继人才。要着力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建设。要外请农技专家, 内靠本地农民“土教授”, 利用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尽快使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银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篇9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求,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规定》,内容包括准入条件、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素保障、政务环境等7个方面70条支持政策措施。

内蒙古72% 的人口集中在县域,至今尚有10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分布在旗县。县域兴则全区兴,县域强则全区强,发展县域经济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空间可拓,大有前景可为。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农业银行县域资产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资产业务,对提升市场份额,稳定存款,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 面临的问题

一是存量客户缺乏好项目的支持, 贡献度在减少,新增加客户数量不明显。二是同业竞争能力不强,有被边缘化的态势。作为增加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办法,地方政府、内蒙古银监局都鼓励加大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引进力度, 特别鼓励在县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仅农村信用社2012年底存款余额为2314亿元,贷款余额1503亿元。包商银行2013年已向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80多亿元。提升县域支行同业竞争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信贷风险识别存在难度。县域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提供报 表数字不规范、抵押担保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普遍存在,加大了农行进行风险识别的难度。

另外,缺乏坚定的意志信念。在一定范围内,个别基层行部对县域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中小微实体经济的支持存在分歧大于共识、担心大于信心等的问题。有的基层行在没有真正识别风险的 前提小,把回避风险作为不作为和慢作为的借口,存在不敢做、不想做、不愿做的问题,且对积累形成的一些问题和难题没有彻底解决与有效突破的办法。客观存在的业务授权、流程优化、产品创新、渠道支撑、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同业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三、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 的机遇

加快发展县域业务,机遇难得,任务艰巨。总体讲 , 内蒙古县域客户资源丰富,农业银行又有政策的、历史的、客观的、得天独厚的县域业务发展优势, 只要举全行之力、集全行之策,完全可以做好这篇大文章。目前全区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氛围很浓, 对县域业务关注度极高,已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县域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和物质保证。同时农业银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只有在准确识别政策风险、 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的前提下,才能够确保县域业务健康发展。

四、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支 持的主要措施

农业银行在县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要与自身领军银行的职能定位相适应,要“找准、做实、出亮点”,从县域经济崛起中挖掘机遇,从实体经济壮大中抢抓机遇,要与客户共同成长。要显示国有大型银行的大气魄、大担当、大作为精神。

(一)调整转授权,部分下发对中 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权

择优向二级分行转授5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促进资源富集,基础管理好的县域支行做强做大资产业务,拉动其他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修改完善费用、绩效工资、 产品计价等管理办法

在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上,要求各二级分行对支行,支行对网点,二级分行对支行对团队、支行和网店对员工, 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

(三)积极探索扩大抵押担保的范 围

抵押物的总体要求是合法、足值、易变现和可转让。内蒙古各县域地域特征差异巨大,根据总行、银监会、人民银行和自治区政府有关意见及要求,同时学习同行的先进做法,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合作, 积极探索推广知识产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种形式的抵质押担保贷款方式。要优化担保方式,完善风险体系。要优选区内担保能力强、管理规范、风险控制手段先进的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合作,共同负担风险,积极解决县域实体经济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与负债业务同步,在资产业务中要同样树立“挖、拉、抢”的思想,改变贷款业务坐门待客的消极思想观念。二级分行要给各支行下达挖掘同业客户的目标任务。按照“优中选优”原则,重点支持三级核心客户与优势行业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型中小企业。按照“一县一品,一行一策”原则。针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短、小、频、急”的资金要求特征,切实加大“间式贷”产品投放力度。提高办贷效率,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现“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

(五)组建支持县域非公经济实体 服务团队,开展服务县域经济实体活动

对辖区企业进行摸查,列出名单, 逐户营销,对没有与我行有业务关系的客户,要制定挖掘目标,逐户开展上门营销。各县域支行要对县域经济效益良好的商品流通市场、县域大型商场和连锁经营超市要进行重点营销。同时要紧 盯当地特色产业、优质项目抓好营销拓展,年内每旗县支行要至少选择2-3个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信贷支持。

五、强化风险意识,确保县 域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鼓励和支持非公实体经济的发展, 对加强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风险控制对加强贷款投放,巩固和扩大县域支行对公客户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重视客户的培育,提升经营层次,在部分二级分行成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将重点中小微企业纳入二级分行直管客户范畴,逐户制定客户营销、维护及风险管理方案,增强企业抵抗信贷风险的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落实信贷风险责任人, 各旗县支行长是风险防控的第一责任人。重点是提高风险管控的精度、深度,务必守住底线。要对中小企业的人品、产品、押品进行把控。各部门要按照信贷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认真调查、审查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和现金流等,严把客户准入关。

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时空特征研究 篇10

一、研究区概况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区, 位于东经92°13′~108°46′, 北纬32°31′~42°57′之间。全省地形狭长, 从东到西长1655公里, 东接陕西, 东北与宁夏毗邻, 南邻四川, 西连青海、新疆, 北靠内蒙, 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全省设14个市、州, 87个县 (市、区) , 省会兰州。甘肃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 交错分布,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山地和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 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复杂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各具特色的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北山山地六大地形区域。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是指空间中一个物体与其周围物体的相似性或相关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是检验某一要素属性值与其相邻空间要素上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关联。根据空间自相关的性质, 空间自相关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 正相关表明某要素的属性值与其相邻空间要素的属性值具有相似性, 负相关则相反。因此, 空间自相关可以用来发现空间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根据分析空间范围的大小, 空间自相关又包括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

与空间自相关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表示的是空间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力量;空间权重矩阵是利用ESDA技术进行空间探索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定义空间对象的相互邻接关系, 一般是按照相邻规则或距离规则定义, 对于相邻规则定义权重矩阵。本文采用的是邻接规则定义的权重矩阵, 权重矩阵在Ansel i n设计的GeoDA软件中获得。

空间自相关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 可以使用全局和局部两种不同等级的指标加以度量。全局指标反映研究范围内邻近位置同一属性相关性的综合水平, 不能充分地描述研究区域内所有单元之间的空间联系模式, 尤其当空间过程在空间上出现非平稳的状态时, 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利用全局Mor an's I和局部Mor an's I对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㈡数据处理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的空间特征的描述, 表示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指标和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和两个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在处i的属性值, wi j是空间权重值。Mor an's I统计量取值范围在到-1到1之间, 当I<0时, 表示空间负相关;I>0时为正相关;值越大, 表示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越强, 即空间上有集聚分布的现象, 空间差异也越小, 反之, 值越小, 表示空间分布相关性越弱。当I=0时, 表示空间不相关, 即代表此时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情形, 空间差异也越大。Gear y's C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到2之间, C=1表示空间不相关, 01时表示空间负相关。

本文中采用的是Mor an's I指数。对Mor an's I结果进行Z统计检验, 其检验公式为:

式中I为待检验的由样本计算的Mor an's I;E (I) 为Mor an's I的数学期望, 其值为 (n为样本容量) ;Var (I) 为Mor an's I的方差。对Mor an's I值进行显著性检验时, 在5%显著水平下, 大于1.96时, 表示研究范围内某现象的分布有显著的关联性;若Z (I) 介于―1.96~1.96之间时, 则表示研究范围内某现象分布的关联性不明显, 空间相关性较弱;若Z (I) 小于1.96时, 表示研究范围内某现象的分布呈现负的空间自相关。

三、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时空特分析

㈠县域农业经济全局自相关分析根据式⑴和式⑵, 利用Ans el i n设计的免费软件GeoDA计算各县域1997年~2007年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以县域农业经济综合因子得分为变量) 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 an's I,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这表明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确实存在着相似的区域之间空间集聚的特征, 县域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和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分别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性, 并且随机分布, 也就是说在整体上呈现出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之间在空间上邻接, 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域之间也在空间上邻接的趋势。

㈡县域农业经济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假定空间是同质的, 即只存在一种充满整个区域的趋势。事实上空间异质性的情况更为常见。而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空间要素异质性特征。本文采用局域散点图分析及LI SA (局域统计量) 分析来衡量局域空间自相关。

将变量Z与其空间滞后向量 (Wz) 之间的相关关系, 以散点图的形式加以描述, 则构成Mor an's I散点图。其中, 横轴对应变量Z的所有值, 纵轴对应空间滞后向量的所有取值。每个区域观测值的空间滞后值就是该区域周围邻居观测值进行标准化后的加权平均, 具体通过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来加以定义。可以进一步将Mor an's I散点图划分为4个象限, 分别对应4种不同的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类型。高和低是相对于县域农业经济总体的平均水平而言, “高—高”和“低—低”表明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 说明区域的集聚和相似性;“高—低”和“低—高”则表示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 说明区域具有异质性。根据以上原理, 利用软件作出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散点图 (图1) 。

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综合因子得分主要分布于第一、三象限, 说明甘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自相关性, 这与全局自相关分析结论一致, 而且也再次证明了本文第四部分的分析。1997年~2007年各县域综合因子得分在第三象限 (低—低) 分布密集, 一方面说明甘肃县域农业经济整体水平低下, 欠发达与不发达区域连片分布, 缺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点”。

㈢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局域统计量 (LI SA) 按照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解释, 经济发展水平高县域通过与周边县域发展多方面的区域合作, 由于要素流动、报酬转移以及技术扩散等发挥作用, 对周边县域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 带动其共同发展, 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而负值表示了回流的形式, 即诸多因素促使技术、劳动力、资本向中心县域流动, 造成外围县域经济的衰退, 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利用GeoDA软件计算1997年、2001年、2005年、2007年的Local Mor an's I值 (以县域农业经济综合因子得分为变量) 及其显著性, 绘制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分异状态的Mor an's I散点图, 并将结果在Ar cVi ew中用地图表示 (图2) 。

从1997年、2001年、2005年、2007年的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LI SA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 安西县、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金塔县、敦煌市、阿克塞县、山丹县等县域处于第一象限 (高—高) ,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县域年均增长超过43.85%。以阿克塞县为例, 1997年~2007年农业经济指标中人均农民纯收入年均达到3875.65元, 超出全省人均纯收入56.3%, 但其它经济指标如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村从业人员3项指标远小于县域平均值。究其原因:带动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因为经济作物的种植, 以及高效的农业耕作, 这也是河西走廊适宜农业大规模耕作的有利条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河西走廊水资源紧张, 在现有水资源逐年减少的不利影响下灌溉农业的新发展方向。要继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淘汰高耗水低产值的作物;改造现有的农业灌溉渠道, 减少渠道渗漏, 将主渠与支渠的利用有机结合;在现有条件下, 采取政府补贴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办法, 鼓励以滴灌代替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利用价格杠杆作用, 约束农户的粗放用水模式。

图2中反映的“低—低”值区, 主要分布于定西市、陇南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县域, 诸如安定区、渭源县、岷县、宕昌县、临夏县、东乡县等, 相邻分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空间差异性较弱,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平均水平的87.65%。从县域农业经济指标体系考查, 多项指标偏小, 人均耕地面积少, 经济作物产量低;从与农业经济关系密切的自然条件来看, 存在降水稀少、山地面积大、交通运输不便等诸多限制因素。这一区域今后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是应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本区域主要以山区为主, 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培育产销两旺的农业作物, 引进新品种;引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 提高土地单位产值。同时有重点的培育经济增长点, 发挥带动扩散作用, 例如大力开发陇南的旅游资源, 借鉴国内外先进、可行的做法, 创造甘肃旅游新品牌;在农业劳动力富裕的县域, 要有组织的转移剩余劳动力。

县域农业经济综合得分处于“低—高”或“高—低”象限的县域较少, 有明显的“断层”现象, 即县域农业经济高度集聚, 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县域片区较少。从图2中可以发现, 嘉峪关市、酒泉市、高台县、民乐县处于农业经济发达区的包围之中, 而秦州区周围县域农业经济与其本身发展有一定的差距。但经过分析, 两者形成原因不同。如嘉峪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786.54元, 但来自农业的贡献不足80%, 部分农民已经脱离或半脱离土地, 发展第三产业。而秦州区农业发展迅速, 在粮食产量与经济作物产量两方面都远超于周遍县域。并且近年秦州区调整种植结构,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幅提升, 林果、花椒等优势种植类型得到大力推广。从区位优势来看, 秦州区作为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东大门, 与关中经济区融合为一体, 便捷的交通, 为秦州区的农业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㈣县域农业经济空间格局分析以2007年农业经济综合因子得分为基准, 将甘肃省按县域尺度划分为农业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 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以2007年数据为标准, 将1997年、2001年、2005年甘肃农业经济划分为同标准的4级, 通过对比发现随时间变化, 县域农业经济地位上升或下降。

图3中显示:1997年~2007年农业经济地位上升县域数量较多, 尤其2001年~2005年农业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大都有明显的地位上升, 缩小了空间差异。作为甘肃省农业经济支撑点的河西走廊, 图3中反映出其经济地位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这也说明多方面的举措, 使得河西走廊农业走上了持续, 良性发展的轨道。地位发生变化的县域主要集中于定西市、庆阳市、陇南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县。结合前面的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欠发达县域农业经济地位稳步上升, 但多因素造成的历史差距, 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1997年~2001年经济地位上升县域的数量有4个, 分布零散。2001年~2005经济地位上升县域数量增到34个, 呈现片状变化趋势, 陇东庆阳市所辖县域由欠发达上升为较发达区, 定西市、陇南市由不发达上升为欠发达或较发达区。

四、结束语

我国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宏观层面的调整看, 以自然资源布局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坚持“因地制宜”与“比较优势”的原则, 加快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是从根本上促使甘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前提下, 加快农业产业 (部门) 结构的调整速度, 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与合理化。

县域农业 篇11

我的第一个观点,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小康,关键是全面,总量没有问题,平均数也没有问题。我个人认为,到2020年真正达到全面小康,任务是艰巨的。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们还有两亿多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5%以上。我们现在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我们国家差距3倍以上,世界平均数是1.7,所以必须重视县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我说的县域经济,并不是类似成都的郊区,北京的郊区等大城市的郊区,我说的是2800个县,必须看远郊县域经济怎么发展。2800多个县要发展怎么办?就靠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

县域经济至少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经济,覆盖的是全农村,或者是全范围;第二个特点,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

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靠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要实行工业化,不是搞几个园区的工业化,而是让96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都发展起来。

所以说必须要针对2800个县,研究工业、农业、社会发展什么。我对发展县域经济,不主张一味地发展所谓的观光农业,还有所谓的生态农业。因为你在郊区搞观光农业可以,但不能2800个县都搞观光农业。

我的第二个观点,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认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今后20年左右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首先是我们城镇化的水平很低。举例而言,韩国和台湾省三年前,两个地方的农村人口是12.5%,就是说87.5%的城市化。我们现在到2050年想要达到这个数字也是比较艰难的。

城市流动人口是市民吗?城市化了吗?没有。他们并没有城市的待遇,孩子上学有问题,医疗保障没有,工作不稳定,这不能叫城市化。我们应该加强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国家。城市化的前提,必须是农业现代化。我们这些年搞城市化,忘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必须逐步推进。

我们有两亿六千三百万从全国各地跑到城市打工的劳动力,一到过年,几亿人迁徙,我认为不能这样,必须将他们就近转移到非农就业岗位上去,这才是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城市化,核心问题是县域经济要发展非农产业。只有发展大量的非农产业,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我们的县域经济才有活路,整个国民经济才有真正发动的引擎。

我谈的第三点,是关于农地制度的改革。在我看,这一点非常迫切,也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前面所说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最大的阻碍。我们的农地制度,是一家承包几亩的小农经济。我认为,必须要流转起来,必须要把这种制度進行改革。

如今关于农地制度,有三个亮点:第一是肯定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的经营权,鼓励在公开市场上流转;第二是保障农户宅基地可以做抵押担保;第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可以同地同权。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要修改物权法,物权法里,只确立了农民的物权,没有把处分权交给农民。必须把处分权交给农民。农民有了这块土地,他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从事非农还是农业。

农用土地的改革非常迫切,非常重要。要改革、要流转,说到底是把土地的处分权交给农民。土地流转的问题解决了,处分权的问题解决了,我相信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都会有较快发展。

县域农业 篇12

1.1 县域农村支行对做强农村金融业务缺乏信心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扶持, 因此, 在农村地区逐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行、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及农村村镇银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 甚至有些人发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机遇, 他们就逐渐组织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

1.2 适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较少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有限, 农业银行在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以存款和贷款为主, 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少且单一, 加之农业银行将发展重点都放在城市, 在县域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逐年缩减, 在农村主要就是存贷业务, 理财及及外汇业务较少, 在存款方面, 也是传统的定期和活期两种, 存款量也较少, 贷款主要是农户在扩大种植及养殖方面需要进行投资。

1.3 农村地区现有生产资金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目前, 农村地区现有生产资金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由于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每年的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 想支持农村发展经济, 又缺乏资金;其次, 农业银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 其信贷的审批制度都比较严格, 特别是对农户所提供的抵压物及担保人要求都非常高, 这就导致农户从事小额微贷非常困难, 农户都跑到其他金融机构去申请贷款;最后, 能够争取到的用于上级农行主管部分专项扶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比较少, 这也造成金融农业领域的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较少。

1.4 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缺失

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中, 随着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 农业银行也逐渐形成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不断加大各基层营业网点效益保值测算, 若在有些农村地区其经营效益过低就会被取消, 从而导致基层的金融服务机构越来越少, 甚至有的县域支行只保留了城区及周围发达乡镇上,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十分有限, 方圆百里的农户办理一笔金融业务也要跑几个来回, 大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农业银行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对策

2.1 积极转变服务观念, 加大农村网点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农行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要积极转变服务观念, 认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性, 必须加大对农村支行的投资力度, 加强管理, 引进专利的金融人才, 不断创新多种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 加大电子设备如ATM自动取款机、POS机的投放数量, 方便更多人的使用。

2.2 创新面向农村地区的存款与理财产品

首先要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进行详细调研, 设计开发一系列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及涉农大型公司股标价格等挂钩的投资理财产品, 逐步成为国内银行业涉农理财产品开发的引导者和领先者, 并对在城市应用已成熟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根据农村地区和县域客户特点进行适应性改造后大力推广, 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3 建立农户信贷业务新体系

在农村地区, 要建立起新的农户信贷业务新体系, 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增收为目的, 扩大对特色家庭农场、农民经济组织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 为不同的个体商户及微小涉农企业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 帮助微小涉农企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扩大就业机会, 促进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并为富裕农民提供消费信贷, 建房贷款及投资理财等服务, 为传统农户和贫困农民提供额度较小的惠农贷款, 解决其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问题, 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2.4 重新构建县域支行经营架构

上一篇:身体角度下一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