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水利资金

2024-07-24

县域水利资金(共5篇)

县域水利资金 篇1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 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近年, 县域水利资金投入创历史新高, 给水利资金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水利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促进水利跨越发展,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级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文章结合德化县水利资金管理实践经验, 就如何加强县域水利资金管理作探讨。

一、县域水利资金管理的实践经验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 德化县抢抓机遇, 积极谋划项目, 强化水利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升水利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实现水利建设大投入大发展。2012年, 德化县投入1.58亿元, 开工建设省级重点工程——彭村水库, 启动城区防洪工程和4条河道治理工程, 完成5座水库除险加固、5.19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 解决了6.3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8160万元, 其中中央补助6049万元、省市2111万元;采取公开投标、集中采购和优化设计等精打细算管理措施, 共节省建设资金约1260万元。主要做法如下。

(一) 项目规划高标准

有项目才有发展, 争取项目规划要先行。综合分析我县经济社会新发展、人民群众新期待、水利工作新变化等因素, 高标准制订《德化县“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规划》, 提出投资16.52亿元建设“一点一线一面”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一点”是投资10.08亿元建设总库容7843万立方米的彭村水库水源工程;“一线”是投资2.54亿元建设城区防洪工程;“一面”是投资3.9亿元实施点多面广的水利设施建设, 包括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山地水利工程、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雨水积蓄工程和防汛指挥中心建设工程等10个民生水利项目。

(二) 项目前期经费早落实

为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的建设盘子, 县财政要早筹措、早下达前期经费, 快速推进前期工作。在上级对前期经费没有补助以及县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德化县积极筹集前期经费, 前期工作做得早、做得实, 项目的储备和对接工作走在其他县的前列。2012年, 德化县投入水利前期经费520万元, 促成总投资13.52亿元的93个水利项目列入中央和省市建设盘子, 其中彭村水库工程、城区防洪工程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三) 项目建设资金严管理

1. 加强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政府采购制。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 规范资金支付程序,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拨付工程款, 做到专户核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出台各类水利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 按制度管好用好资金, 杜绝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

2. 实施电子平台招投标

要求中央、省级有补助资金的项目都要进入市级水利建设市场公开信息监管平台进行招投标, 电子平台设置企业信用档案, 规范管理水利施工企业、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和造价咨询机构。

3. 整合涉农各部门资金

针对县级涉农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向相近、目标相似的特点, 依据规划对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资金进行归并, 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决策协商制度等方式, 整合水利、林业、扶贫、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资金, 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投入, 规模建设、整体推进, 切实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 建后管护资金有保障

建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 确保工程长期持久地发挥效益。将公益性水利工程养护和岁修费用纳入县财政预算;村级水利工程管护采取县乡村各出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发电的水库由电站业主负责管护。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良性发展”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组建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对农村饮水、小型水库、河塘沟渠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管护。

二、几点认识

(一) 新时期县域水利建设资金管理的特点

1. 县级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倍增。

福建省提出的落实两千亿投资全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水利改革发展总体目标, 其中由县级组织实施的有30个农田水利重点县、69个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138座水闸除险加固、186条中小河流治理、1454座水库除险加固、1255万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8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

2. 县级水利项目点多、面广、线长, 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少, 总投资规模较大。

花少量的钱兴修水利能让大量的农村群众受益, 水利建设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3. 中央和省级水利补助资金占投资比例明显增加, 缓解了县乡配套资金压力。

例如,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不需要地方配套, 省级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建设中央和省级补助比例为80%, 农民饮水安全工程比例为75%。

(二) 新时期县域水利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1. 水利建设投入方面。

虽中央和省级逐年加大水利投入力度, 但县乡财政困难, 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农民参与兴修水利积极性锐减、投工投劳减少, 水利投资整体水平与实际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2. 现代化管理方面。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但是, 多数县级水利资金管理还没有实行会计电算化, 传统会计核算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3. 监督检查方面。

由于多数项目建设单位是乡村, 水利部门不作为业主, 对乡村水利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出现部份业主擅自改变专款用途的违规行为。

4.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水利行业专业性较强, 长期以来缺乏财务经济类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资金管理人员不熟悉水利业务, 无法全过程参与项目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改进县域水利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 用好用足中央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政策

积极争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依法征收水资源费, 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组建县级水利投融资公司, 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 实行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 确保水利投入继续增长。

(二) 推进水利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县级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信息化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要全建设单位要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 为水利资金筹集、财务管理、经济决策提供了快捷、安全、可靠的财务数据。抓好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实现对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等数据的动态管理。

(三) 加强对水利资金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建立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落实检查稽查制和责任追究制, 做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全过程掌握资金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以确保水利资金按时到位、专款专用。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政监督, 做到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四) 抓好水利资金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需依靠财务经济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要健全财务管理机构, 配足财务经济管理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管理队伍, 全面提高执行政策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摘要:随着中央大幅度增加地方水利建设投入, 各县正掀起一轮水利建设热潮, 新时期如何管好用好县域水利资金, 实现水利跨越发展是一大课题。文章总结德化县实践, 分析县域水利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县域水利资金,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邱泰如.论水利资金的筹集、投入和管理[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

浅析县域水利工程规划 篇2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水文气候条件, 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特别是县域水利基础设施也亟待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县域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但因地区不同, 也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因此,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应提高规范性, 有效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水平, 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一是以书面形式提出水利工程建设报告, 同时应采纳灌区群众的合理建议;二是深入调查水利工程设计所在地各项基础条件, 确定是否因未建设水利工程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以及存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三是对建设水利工程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 专业技术人员应勘测实地情况, 提出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四是分析比较提出并上交的水资源平衡方案, 确定水利工程覆盖范围;五是对比水利工程建筑物设计方案, 采取最为适宜、合理的建设方案;六是分析水利工程效益, 科学预测对县域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七是对水利工程规范方案进行确定, 对最优的规划方案采取规范评议程序进行确定, 并最终进行实施。

3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的技术要点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 应客观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才能建设完成造福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 小水利工程因覆盖灌区范围不大,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影响农业生产。建设前为数不少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够合理, 一些工程甚至规划比较简单, 没有实地考察渠道走向、水文地质条件等, 或考察不够客观全面。这造成水利工程应用后, 产生很多渠道不配套的实际情况, 也产生串溉、少溉的情况, 对于水利工程灌溉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严重浪费了水资源, 没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这与规划过程中对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 深入调查不够细致都具有重要关系。

4 水利工程规划不合理

水利工程由渠道、水闸、泵站等多个部分构成, 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需要配套设备及设施作为保障, 其安放位置与水流、地形、材料及施工管理等很多因素具有重要关系。但目前很多县域水利工程都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或设计的配套设施不合理, 造成水利工种不具有较高的拦蓄水能力。设备与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匹配度不够, 对于发挥水利工程功能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规划中, 水利工程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也没有体现出有关要素, 水利工程规划图纸质量与施工要求不符, 没有弄清设备与构件的布局, 尺寸及精度与设计规范要求相差甚远, 甚至一些规划设计没有工程名称、规划面积等。在规划报告中也有很多没有在图纸中落实具体规划, 一些规划设计中也没有完全体现出诸如近些年因缺少水利工种而导致农业生产发生灾害, 受灾程度、频率、分布情况等重点问题, 还要注意到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等, 以及气候数据资料。将其作为水利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与科学参考依据, 而成为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也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但针对县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在规划要素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 这从某一方面是反映出地方及有关负责人不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态度也不够认真。

5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常见问题的处置措施

规划县域水利工程过程中, 应加强调查分析, 制定具有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县域水利工程尽管不具有较高的复杂度、灌区普遍具有较小的面积、不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 但针对县域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因工程规划调查不够认真而导致的后果, 不仅是对投入造成较大的损失, 也对县域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所以, 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 应认真规划后才能进行实施, 也不可盲目进行建设, 要结合当地农业、自然水文条件及财政支持力度等因素开展比较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因素, 基于对建设水利工程物质条件提供重要保障的情况下,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 不可因无法保障后续资金而导致拖延施工工期及降低水利工程质量。合理规划水利工程设备及配套设施, 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时, 其设施运行与管理、耗费能源、运输及维修等方面的因素。诸如水泵设计安装就应该对采用的产品功率、型号进行科学规划, 安装设备应首先确保运输车辆及管理的方便程度, 也应兼顾到水泵的实际用电量, 在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结合山因易充、渠道足失水而产生的水位差, 不仅能使水利工程投资明显降低, 在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 也能降低一些其它费用。

在对水利工程规划规范与大纲的理解方面, 更应深入开展分析。针对县域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较低质量及有关材料与缺少的要素等方面内容, 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但从本质上来说, 还是因一些县域水利工程规划人员没有深入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规范相关内容, 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所以, 在对县域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 应实地考查规划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具体内容, 并经过反复论证后, 还应结合最终论证材料一起向有关部门进行提交, 有关业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县域水利工程技术力量、工作技术水平等并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 确保县域水利工程最终投入应用时, 水利工程设计能够实现预期效果, 并充分满足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功能需求。

6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国家近年来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县域水利工程逐渐显现出比较明显的效益, 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多, 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应用。但是, 为充分发挥县域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就要在规划前期加强调查分析, 全面采用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 不能因投入的工程建设经费, 较小范围产生影响等因素而对其规划设计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造成忽视。

参考文献

[1]周晓平, 刘秀红.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 2013, 8.

[2]董子满.浅议地方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J].河北水利, 2014, 11

[3]郭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17.

[4]王鸿飞, 霍凤双, 肖景贤.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项目划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0.

县域水利资金 篇3

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抓整合, 发挥资金综合效益

任何一项工作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项目单打独斗是难成气候的, 必须整合各方资源, 采取“各做一个菜, 共整一桌席”, 才能形成集聚效应。自治县财政部门坚持从做项目规划时就做到“四统筹”, 即“政府主导统筹, 项目区域统筹, 部门责任统筹, 建设内容统筹”, 财政、水利、发改、扶贫、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 把所有能规划到项目区的项目首先全部规划到项目区。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及时整合可以整合的一切项目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突出受益农民主体作用, 在涉及土地、水利、交通设施整合上, 大力实行“村级议定, 乡镇审定, 县级确定”的工作模式。对涉及到占地的农户进行广泛动员, 凝心聚力, 达到了受益农民自愿“青苗不要损失、占地不要补偿”的效果。

一是围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整合。2009—2011年第一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投资5533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2400万元, 省级财政1200万元, 县级配套225万元, 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08万元, 实现整合项目18个, 整合资金达1.07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 新修和改造渠道166.185km, 堰塘整治114处, 新修和整修取水坝74处, 新建输水管道253.78km, 新建抗旱水池731处, 3.56万立方米。通过三年建设, 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 项目区内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运行畅, 生态美”, 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抗御特大干旱灾害时, 小农水工程担当起了输水动脉重任,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围绕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油茶示范基地项目整合。2011年我县启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6000亩, 建设地点为磨市镇, 涉及行政村6个, 总投资3307万元, 其中: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800万元, 整合财政资金2111万元, 引导社会投资396万元。为推进我县油茶项目建设发展聚集了强大合力。

三是围绕整村推进整合。2012年我县启动9个整村推进村项目建设, 财政部门按照“13213”扶贫模式 (1个县委常委、三个部门、帮扶2年、帮扶1个村、整合300万元以上资金) 整合安排资金2881万元,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900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 行业扶贫资金1681万元, 加上群众自筹资金3183万元, 9个村的投资总额达到6064万元, 实施生产发展项目65个, 基础设施项目10个, 社会发展项目5个, 科技推广与培训项目3个, 减贫效果明显, 9个村减少贫困人口2512人, 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8%, 净增479元。

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抓整合, 不断优化资金配置

为解决自治县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存在的规划布局不太合理、技术服务滞后、品牌多而杂、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县委、县政府决定围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茶、核桃、魔芋、栀果和茶叶产业基地各1万亩”的目标, 要求按照“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整合涉关部门项目资金1850万元, 扎实抓好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从资金上确保“五个一”项目的顺利实施, 自治县财政部门主动与各涉关部门联系,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围绕“五个一”产业基地商讨各项目资金的分配方案、报账要求、拨付流程, 将各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五个一”产业基地, 既实现了产业基地资金的整合, 又保证了各涉关部门项目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

三、围绕资金监管抓整合, 提高部门综合服务水平

为拧紧“跑冒滴漏”的资金龙头, 自治县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 在项目资金监管上通过“五制”服务形成监管合力, 在项目管理上推行“四统一”, 并建立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对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并作为今后项目安排的依据, 为项目的整合提供了保障。

一是推行“五制”形成监管合力。实行财政资金计划“呈报制”。对重点支农项目的申报、支农资金的分配以及落实支农资金责任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的措施向县政府专题呈报, 以取得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行与涉关部门“联系制”。对财政资金管理的办法、规定、措施、要求, 通过与涉关部门的定期联系、及时沟通、组织学习, 赢得了各相关部门的主动支持和全力配合;实行财务人员“培训制”。县财政局将各相关资金管理政策及措施, 以多种形式, 组织涉关部门和财务人员、报账人员、乡镇财政所农财会计人员学习、培训, 把资金的监管关口设置到资金支出的最前沿,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行项目资金“报账制”。由乡镇负责实施的项目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 由县级负责实施的项目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 明确报账各相关部门职责, 财政专项资金报账管理, 不得改变各级财政部门、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原有职责;实行资金管理“考核制”。对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责任进行明确,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一同研究、一同安排、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形成了互为依托, 协调配合, 合力攻坚, 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推行项目管理“四统一”。统一申报:所有的项目必须先由县整合办审核, 经县整合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后, 才能逐能上报;统一评审:对拟实施的涉农项目统一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以效益定项目, 以项目定投资, 提高资金效益;统一批复:所有实施的项目一律由县政府统一批复实施, 一经下达, 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统一资金管理:所有涉农项目资金由自治县财政部门统一调度和监督整合资金的使用, 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 强化资金到位约束管理。

县域水利资金 篇4

调查发现,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急需改进提高。

1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水利工程质量差, 标准低, 工程老化, 年久失修。

多数水库、涵闸、桥梁大都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工程运行时间长达五、六十年, 加之养护不善, 年久失修, 人为破坏, 设备流失, 水利工程存在很大隐患。

1.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管理人员短缺, 素质较差。加之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1.3 缺乏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被非法侵占严重。

水利工程的堤防渠系乱垦乱植, 护堤地乱挖乱牧乱建, 造成水利工程长期被侵占, 毁损严重, 更有甚者把堤防河道当做垃圾场, 造成很大填堵。

2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针对我市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必须建立起符合我市具体情况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系、维修养护体系、资金投入使用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拥有一只精良的水利工程管护队伍。我市制定采取了如下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2.1 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职责分工, 严格管理考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农村水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明确管理范围、管理职责、管理方式, 制定奖惩制度, 每年对基层水管单位进行综合考核, 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奖优罚劣,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 对优秀单位给予精神物资奖励, 适当提拔任用;对需加强管理的单位提出批评, 并限期整改, 同时对基层管理单位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让管理机构和人员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2.2 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全社会齐抓共管, 形成覆盖县域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各基层水管站设一名专职水管员, 协调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行政村 (居委会) 每村聘任1名农民水利专管员, 具体负责工程管理;坚持群管与专管相结合, 真正做到健全管理组织, 形成管理网络, 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报酬, 提高管理水平。

2.3 建档建制, 科学管理。

摸清工程现状, 对水利工程进行认真调查, 小型以上水利工程全部建立工程档案, 不够型的塘坝、涵闸也由所在行政区水管站形成基本资料存档。为进一步工程管理维护配套,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提供科学依据。

2.4 细化管理, 落实责任。

防洪工程管理,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所在乡镇共同管理;堤防和排灌渠系管理, 由河道管理部门协调各乡 (镇) 村统一绿化, 杜绝垦植, 这样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保证堤防安全;侵占河道堤防的水事违法案件由水政执法部门查处;大型灌区管理由水库管理局具体负责, 包括主干渠和计量分水闸以下支渠、斗门的管理维护。中型灌区由专设管理所协调供水调度、监督工程的使用管理。

2.5 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 严厉查处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案件。

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行政执法主体, 依据职权重点打击无证取水、非法采砂、侵占破坏水利工程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新闻媒体广造舆论, 教育广大群众, 震慑违法分子, 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通过执法活动广泛宣传水法规, 褒奖保护水利工程的人和事, 提高广大群众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的思想意识。

2.6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完善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基础建设设施投入的机遇, 争取资金兴建维修改造各类灌排工程。

2.7 依法征收水利工程水费, 为水利工程的维护提供资金保障。

进一步探索水利工程水费的征收方法, 力争足额征收水利工程受益单位和个人的水利工程水费, 用于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 促进水利工程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益。

3 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与启发

“十二五”以来, 国家加大了水利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建设正在蓬勃开展, 大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除险加固工程正在设计、建设和完善中。建设是基础, 管理是关键, 工程管理的好坏, 是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下面就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3.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多年来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是水利系统的通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必须提高对水利工程保护意识, 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水利工程保护工作的领导, 把水利工程保护工作当做水利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全部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造福百姓。

3.2 建立健全机制, 强化长效管理。

管好水利工程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监督管理机制, 落实管理制度, 细化管理责任, 强化监督考核。做到制度到位, 分工到位, 责任到位, 监督到位, 才能保证水利工程保护工作的长效性。

3.3 提高公众意识, 形成全民管理。

通过国家投资, 群众受益, 工程受损, 群众遭殃和谁投资, 谁管理, 谁受益的权利义务宣传教育活动, 使群众认识到水利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人人有享受水利工程效益的权利, 人人有保护水利工程的义务, 形成全民管理水利工程的良好局面。

3.4 加大执法力度, 实行依法管理。

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 协调公安机关, 依据水利相关法律法规, 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典型案例, 震慑犯罪, 教育群众。

3.5 广泛筹措资金, 养护水利工程。

一是大力争取国家财政资金, 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 完善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二是依法足额收取水利工程收费, 按照法律规定足额征收水利工程受益单位和个人的水利工程水费, 用于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 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循环。

摘要:如何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 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安全保障,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值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保护,问题,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国霞.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 2011 (1) .[1]刘国霞.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 2011 (1) .

[2]马振海, 石宝华, 孙立平.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 2011 (1) .[2]马振海, 石宝华, 孙立平.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 2011 (1) .

[3]杜明军.中国农田水利设施体制机制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2) .[3]杜明军.中国农田水利设施体制机制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2) .

[4]水利部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调研报告[J].中国水利, 2004 (1) .[4]水利部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调研报告[J].中国水利, 2004 (1) .

[5]王云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出资人及资产管理研究[J].海河水利, 2003 (3) .[5]王云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出资人及资产管理研究[J].海河水利, 2003 (3) .

[6]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 2003 (1) .[6]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 2003 (1) .

[7]周学文, 李焕雅, 祖雷鸣.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利, 2002 (8) .[7]周学文, 李焕雅, 祖雷鸣.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利, 2002 (8) .

[8]吴树彪, 董仁杰.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J].农业工程技术 (新能源产业) , 2007 (2) .[8]吴树彪, 董仁杰.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J].农业工程技术 (新能源产业) , 2007 (2) .

县域水利资金 篇5

一、民间借贷五个特点比较突出

从我支行2011年对辖区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和调查情况看,当前民间借贷活动有如下特点:一是借贷笔数增多;二是借贷金额增加;三是借贷利率逐步向上浮动;四是民间借贷违约率时有发生;五是用于生产经营的民间借贷增长较快。形成原因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由于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机构信贷资金供给“疲软”。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首要选择能提供抵质押物的客户。以往使用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周转的客户难以在各商业银行获得足额贷款经营,只能到民间借贷市场融资,导致民间借贷资金需求增加,交易活跃。

二是民间存在一定闲散资金。由于资本市场连续走弱,楼市的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很多资金从股市、楼市撒出,恰逢民间借贷利润率高于市场平均利润,资金纷纷注入民间借贷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和投资回报。

三是很多客户资金周转困难时,为了企业发展和生存,不顾财务成本及清偿能力,铤而走险,盲目使用高利率民间借贷,呈现民间借贷非理性融资。

二、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增加,利率上浮趋势明显

根据我们按季对40个农户样本和10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样本的监测的情况看,2011年末,45个农户样本民间借贷发生额128笔288万元,最高利率40%,最低利率11.87%,加权平均利率27.1873%,比上年末提高10.95%,表明民间借贷需求旺盛,需求度增加。向亲友借入占36%,向互助组织和个人借入占56.60;借贷方式中采取信用和抵押担保质押方式各占30%、36%;用途中生产经营排第一占36%,表明在民间借贷需求中,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已经成为第一重要。家用消费占33%;期限在1年以内的占36%;签订字据的占98%;有民间借贷的农户向农村合作银行借款362万元,占民间借贷金额288万元的125.69%。10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样本民间借贷发生额75笔1702万元,最高利率50.97%,最低利率12%,加权平均利率38.28%,比上年末提高22.08%,表明个体工商户私营资金需求旺盛,融资难进一步加剧,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向企业借入占38.72%、向企业职工借入占28%;以信用方式借贷占28%,以抵押担保方式借贷占39%;生产周转和投资占66.80%;1年以内的占71.92%;签订字据的占99%;有民间借贷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1981万元,占民间借贷金额1702万元的116.39%。

三、长期化、书面协议、担保抵押方式转变明显

2011年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以来,各商业银行机构信贷规模趋紧,有的还略有减少,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满足率低,对民间借贷需求逐渐增加。从民间借贷监测和调查情况看,农户间资金借贷行为增多,单笔资金需求额度扩大。农户利率市场化趋势明显,借贷利率逐步提高。民间借贷利率受资金供需、银行利率变动等影响的因素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正在城中村改造的村社农户借贷相对规范一些,绝大多数签订书面协议,数额较大的还需要以房屋等实物作抵押等。农村农户借贷口头化比例减少,虽然多为亲戚、熟人、朋友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大多以书面协议或借条约定。民间借贷向长期化发展趋势明显。由于民间借贷用途的变化,使民间借贷期限出现长期化的趋势。民间借贷参与主体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当前,民间借贷由原来传统的口头协议向书面协议、中间人担保、抵押等方式转变,通过抵押或担保形式进行的民间借贷的比例明显上升。随着民间借贷中介组织的出现,民间借贷可能会逐步向组织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民间借贷手续也会逐渐完善,签订借贷协议、有保证人保证的比例也将会提高,民间借贷风险程度会得到一定控制。

四、三个问题有待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所改善,融资需求仍难充分满足

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发展中存在的抵押担保难落实、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以及目前一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配套、难落实等因素。在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大环境下,虽然各县区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改善,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从今年两次中小企业融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多次申请贷款而仅有一次获得贷款、获得贷款数额与经过银行审批实际获得贷款数额相差甚远、主要以自有资金或民间借款维持生产经营、多数反映从银行贷款困难等情况较为普遍。

(二)企业资金需求有缺口,助推民间借贷需求增加

从今年两次中小企业融资问卷调查情况看,资金需求有缺口的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大多在100万元~1000万元,70%的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平稳,企业反映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困难及产品价格下降、融资渠道少等。企业资金需求略有缺口和有较大缺口的各占一半。这些企业面临不融资企业将“关门大吉”,融资则只能寻求民间借贷的两难选择,这些因素助推了民间借贷需求增加。

(三)信息沟通传递平台太少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平台。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和指导意见,中小企业信息,工商、税务掌握的企业注册、纳税信息,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政策和贷款业务流程等缺乏一个共享的信息沟通传递平台。一定程度形成企业告贷无门、银行放贷难放、政府发愁的尴尬状况。

五、引导加疏导,逐步破解难题

上一篇:效应立方体下一篇:微信APP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