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

2024-07-08

县域城镇化(共12篇)

县域城镇化 篇1

县域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 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规律及特点的一个基本单元。随着我国对县域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 县域城镇化研究已经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县域城镇化发展关系着每个老百姓的生活, 应从各个视角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 本文从农民工认知角度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县域城镇化发展利益驱动力不足

(一) 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利益驱动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 农民工从已知目前家乡月均收入和返乡希望月均收入的差异, 提出追求县域城镇发展的经济利益需要。 (图1)

图1中均收入水平1~9分别代表的是:1-800元以下;2-800~1200元;3-1200~2000元;4-2000~3000元;5-3000~4000元;6-4000~5000元;7-5000~6000元;8-6000~8000元;9-8000元以上。问卷编号代表179名被采访的农民工。农民工愿意返乡期望的月均收入, 远远高于目前农民工家乡的月均收入, 县域城镇的发展需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提高县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吸引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就业, 能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二) 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非物质利益驱动情况。

调查表明, 农民工返乡追求的非物质利益排名第一位的是希望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排名第二位的是更高的生活质量, 排名第三位的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全面提高改善居民生活的条件,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企业和人才到县城, 使县城具有辐射带头作用。

二、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不够

(一) 农民工对家乡产业认知度不高。

调查可知农民工对家乡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认知度都不够, 家乡农业主要是粮食作物所占比例75%, 例如包括小麦、玉米等, 经济作物所占比例8%, 包括大豆、花生等, 都为当地支柱产业;16%对家乡农业产业不知道。工业产业中, 农民工有56%不知道家乡工业;仅有24%人知道家乡以重工业为主, 13%人知道家乡以轻工业为主, 也是当地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 农民工有43%不知道家乡第三产业, 仅有25%人知道家乡以旅游业为主, 25%人知道家乡以餐饮业为主, 少部分是当地支柱产业。还有部分地区没有农业, 没有工业产业, 没有第三产业。

通过问卷调研和重点访谈的形式可知, 农民工对家乡产业发展总体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高, 家乡所在地区对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产业集聚效应不显著。县域城镇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功能, 提高城镇化质量。

(二) 县域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备。

通过调查可知, 有82.68%的农民工认为家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仅有14.53%的农民工认为家乡基础设施是完备的, 还有2.79%的农民工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清楚。从农民工认知角度可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不利于吸引企业和人才到县城, 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

三、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阻力大

50%以上的农民工认为家乡没有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将近70%的农民工认为家乡已经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77.1%的农民工认为家乡没有出台吸引人员返乡的政策。从农民工认知角度可知, 县域城镇制度改革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吸引农民工返乡的制度保障, 因此存在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阻力。 (表1)

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心理作用力不明显

本次调查中,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工作压力不是很大, 心理压力一般。调查表明农民工西安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归属感, 如一颗无根的树, 排在第二位的是城市交通拥挤, 排在第三位的是空气污染严重, 这是西安市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表明排愿意返乡的原因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有归属感, 与这一因素十分接近的是农村和亲友的眷恋心理;排在第二位的是有归属感, 与这一因素十分接近的是家乡空气质量好;排在第三位的是交通不拥堵。

五、农民工返乡视角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政策设计

通过调查可知, 已经出台的返乡政策中排名第一位的是返乡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位是返乡创业的信贷优惠政策, 第三位的是返乡创业的技能培训政策, 而农民工希望政府出台政策中, 排名第一位的是返乡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位是返乡创业的信贷优惠政策, 第三位的是返乡就业住房保障政策。

农民工希望出台的吸引农民工返乡的政策应从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去分析, 尽量通过调研, 了解民生民意, 进而来出台适宜的政策, 促进县域城镇化的深层次发展。

农民工返乡创业阶段, 县域政府应该从创业场地、贷款、减免税费等方面实施一定期限的扶持政策, 立足现在、考虑长远发展, 先扶助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 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 使其纳税能力同收入水平相适应。

(一) 企业融资政策。

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初期所需的资金提供无抵押贷款, 并给予贷款风险补助与财政贴息,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成熟后, 按照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执行。同时, 探索开展民间借贷规范化的试点, 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 从而增加地方民营经济的资金供给。

(二) 财政税收政策。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地方重点优先发展产业规划的, 应该免除征税或减半征税等。同时, 设立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业补助、创业培训、贷款贴息等。返乡农民工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等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 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可以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根据自愿原则, 把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对其聘用的职工, 可以免缴职工“五险一金”或减半缴纳职工“五险一金”, 减免部分由政府承担。

六、结语

通过农民工问卷调查, 从农民工认知视角深入剖析的县域城镇发展, 提出解决大城市集聚不经济的对策, 使县域城镇集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充分发挥县域城镇带动作用, 使得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世泰, 孙峰华.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探讨[J].经济地理, 2006.5.

[2]朱红根, 康兰媛, 翁贞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 2010.5.

[3]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M].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5.

[4]魏冉.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4.

县域城镇化 篇2

作者:黎德胜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在县域这个范围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城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载体,而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助推器。从现实中不难看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城镇化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现实途径,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城镇化与工作化相互作用,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只有实现城镇化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由于城镇能够提供用水、用电和通信等方面的方便,从而成为企业和商贸市场的集聚地,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场所。加之城镇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聚集大批企业和商贸市场,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吸纳更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力入城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特别是目前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供过于求矛盾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明显上涨趋势,单纯依靠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已收效不大。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而加快人口从业性质的转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也必须通过推进城镇化,以城乡结构调整带动农民从业结构调整。

(二)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据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效益在扣除成本后,处于微利和保本的状态。其发展趋势预示着,未来我国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减少农民人数增效,靠少数“现代农民”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而城镇化在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就为留下的农民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也为他们提高收入创造了条件,即为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由此可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进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进一步夯实县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国范围看,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农村近3个人的消费只相当于城镇1个人的消费。农村消费群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能力低;

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因此,扩大县内有效需求,除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外,推进城镇化则是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城建房或购房定居,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具、电力、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城镇化本身会带来投资需求的扩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这些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又使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随着其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将大大提高其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必要条件,必然会促进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农民进城定居之后,相应地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现代文明生活的陶冶,使他们既“洗脚”又“洗脑”,逐步改掉一些陈规陋习,形成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城镇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再次给农民带来福音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治本之策,对于缓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对于提高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小康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分析县情,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兴业县象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新建县六年来,通过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区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县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全县城镇化水平略高于20%,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1%、全区平均水平为26%。特别是目前城区建成面积狭小,仅为3.8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素质、市容综合环境都比较差。概括起来,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与建设脱节。有的乡镇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显得杂乱无章;有的虽有规划,却不严格按规划建设。二是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跟不上形势发展。由于机制等方面原因,导致开发力度不够,许多乡镇的建设还是保持了建县前的原状,尤其是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区建设仍基本上是原石南镇的框架。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南超公司在建设县前便拥有了城区环南路段等多处土地的开发权,但长期以来“开而不发”,严重阻碍着我县城区建设的进程。另外,我县城镇早期开发中建成的房屋无“两证”,权属不清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当时开发部门已收取了屋主的有关费用而挪去它用,造成了现在许多屋主在信贷、经商等方面缺少信物,阻碍了经济发展,土地部门和房产部门对其管理也无从下手。四是建设资金紧缺,必要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不能及时建成完善,使城镇对企业和入城居民的吸引力度不够。五是户籍、教育、治安等相关软环境的治理改革力度不够,城镇管理水平偏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的发展速度。

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现农村城镇化,不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兴业县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首先,国内经济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粤港澳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向腹地辐射力度加大,周边地区发展势头继续上升;其次,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将大大提高广西在华南及东盟地区的地位,兴业也将通过呼应南博会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规划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首要前提。如果规划不科学,缺乏瞻前性,必然导致城市在拆拆建建、修修补补中曲折前进,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城镇规划一定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1.科学定位城镇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要根据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对县城和各城镇的性质、功能、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周边城市的因素,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搞千篇一律,否则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以兴业县来说,由于兴六高速路的贯通,使兴业已成为南宁的郊区和后花园,成为玉林与南宁的连结点,在定位上就要考虑南宁、玉林的因素影响,突出自己的特色。县内其他乡镇的城镇规划除要呼应县城外,也要考虑周边乡镇的因素,定准位,把自己的优势特点凸现出来。从我县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型进行发展:蒲塘、北市、卖酒、山心、龙安等乡镇可以借助边际镇的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的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石南、大平山、小平山、葵阳等乡镇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走工业主导型路子;沙塘、山心、铁联、博爱等乡镇可以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型路子;城隍、石南等乡镇可以依靠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发展旅游业,走旅游带动型路子。总之,由于各地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各乡镇的城镇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要适度超前、系统完整地确定规划内涵。规划是百年大计,规划修编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只考虑十年、二十年,要考虑今后五十年、一百年。要邀请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院,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手法,采纳国内先进标准进行规划。在规划具体内容上,要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根据远期发展的需要,按“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高质量、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同时,要注意系统配套,逐步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兼容性。在编制城区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同时,及时配套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及城区道路、桥梁、供排水、电力、通讯、公交、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专项规划,保证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

3.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要全县一盘棋,把全县范围内的集镇、村庄都有机地组织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兴业县的城镇体系规划要按照“以人为本、以路为轴、以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极,组群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构建“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三条轴线”的网络式城镇结构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两个副中心,即把蒲塘镇、城隍镇建设为我县的次中心,成为我县城镇化的两翼;三条轴线,即沿324国道、石大路、玉桂公路形成三条城镇化发展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中心县城为辐射,周围乡城相呼应的完整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优先发展县城和中心镇

重点发展县城,发挥中心辐射功能。县城处于全县的中心,位于交通网络的交汇点上,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应予以重点发展。以兴业县来说,在已经完成《兴业县总体规划(1997——2015)》修编基础上,应按照修编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以改变仍然是一个集镇的面貌。一是抓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兴业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启动一批城区道路、给排水、污染治理、公用事业、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在两年时间建成山川垌、香山、东海等生活小区,建成美通客运站、火车站前广场、县政府前广场,对解放路一带旧区、城东北黎村、庞村、城南唐格村等自然村进行改造,建设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等。二是建成六联工业小区,使石南花卉基地、机械制造、教育城等一批项目在小区里落户

发展,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三是加强城区综合管理。进一步整治城区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设工地、生态环境。四是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优先发展中心镇,带动边远小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跨越了一定的人口门槛,才能比较经济地建立起一般农村聚落所难以拥有的基础设施,城镇功能才能比较完备。如果各个小城镇同一期各自为战,呈分散化发展,这必然会造成财力、物力的分散化,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出发,突破镇、乡、村囿于自己的行政地域范围封闭发展的传统模式,实行“突出重点、差异发展”的战略,形成区域多层次、开放式的小城镇网络结构体系。根据最低人口规模或“门槛人口规模”的观点,我们应该选择在人口较多、交通方便、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予以优先发展。目前,兴业县综合条件较好的乡镇有石南镇、大平山镇、蒲塘镇、山心镇、城隍镇,要大力把这几个镇发展成为我县的中心镇或次中心镇。要把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尽可能放到县城规划区内和中心镇,增强其经济实力;集中财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安家落户,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必要的行政区划变动,保证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空间。

(三)狠抓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展

实践经验表明,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因此,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一业为主,多业驱动,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形成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以兴业县来说,工业方面,重点培育并形成机电、水泥、微粒板、林产化工等生产基地;农业方面,重点抓好现有357个农业企业的生产,并进一步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通过加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以此带动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海螺水泥项目、22万伏变电站、铁路专用线、给水工程等一大批在建项目的建设,通过这样一批工业企业和城镇建设项目的建成,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拉动城镇化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进程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没有资金,城市建设就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内一些大型城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经营城市,正在为人们所接受。经营城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城市资产的现实选择。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就必须确立经营城市的新思路。在计划经济时代,市政建设是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产品,政府对它只投入、不收益、不经营。应当看到,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实际上是最大的国有资产。要摆脱城市建设的困境,必须彻底改变城市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之路,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开辟城建资金来源。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政策吸纳外部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改道路、污水处理等行业的建管和运营,凡是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调配的资源都要大胆地进行市场配置,凡是国有资本可以部分甚至全部退出的领域,都要大胆退出,通过合资、TOT、BOT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实行多元化开发,广开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

(五)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对内开放,为加快小城镇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都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实现农村城镇

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制约城镇人气不旺的瓶颈。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现城乡居民一律平等。其次,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和就业为主要标准来划分农村户口和市镇户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人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再次,逐步建立小城镇与农村居民自由迁移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户口迁移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在保持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和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和土地发展权。首先是深化小城镇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有偿供地,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在小城镇集中发展;科学、合理地解决小城镇的发展占用部分农村土地的问题。特别是妥善处理农村因征地而出现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就业问题。其次还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流出来,流向小城镇。第三要做好土地储备,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工业企业、商贸市场和居民住宅等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做好准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镇化的方向应该以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规范化,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用工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其它合法权益。小城镇的全体居民都有按照法律或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但尚未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也应纳入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从小城镇发展的趋势看,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兼并联合,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将是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打破地区壁垒被,可以更好地利用整个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资源及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经济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同时,兼并后可以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以兼并单位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楼房住宅,发展福利事业。强企业兼并弱村,还可以弱化村的概念,强化企业的概念,淡化农民意识,增强市民意识,使行政村逐步向企业化转变,一个村成为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又带动一方小城镇建设。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入城务工农民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和子女入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民入城定居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进程。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在住房制度上,现在已有的大城市采取建设经济适用户出租给入城务工但又没有能力购买房屋的农民工居住,设置城中农民工村落,这样既便于管理,又稳定了民心,这是很值得推广的一条好做法。其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就学问题上,目前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由于昂贵的地段费和借读费,使得许多农民的子女对城中学校望而却步,只好留守在农村做无人监管的留守少年或成为中辍学流浪儿。其中一部分人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少年。为此,我们要废除城中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地段费,让他们享受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安心在城工作,逐步变成城市居民。

总之,促进城镇的繁荣,不仅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更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民富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必将为一个地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续的增长动力,使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得

从新型城镇化路径解读县域经济 篇3

解读中国县域经济的变化,必须深度了解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顶层设计的思路。

结合三中全会的决议,未来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的原则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前,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是半城镇化,也就是2亿多农民工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大部分群体没有享受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养老等在内,出现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到2012年底,全国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52.57%。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前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干了很多市场该干的事,结果出现了很多“鬼城”,也推高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而三中全会后,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在城镇化领域,会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之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中。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土地流转、抵押等方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而推动农民收入提升,可以最终实现城镇化从最大的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构筑更有利于城镇化走质量型路径的财税体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为县级政府建立起可持续的税收来源,也可以避免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之前土地城镇化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的局面。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将城市打造得更宜居,吸引更多人来居住,从而提高自身税源。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将有利于扭转之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走的粗放路径,也有利于有资源的县域经济获得更多的生态补偿资金。

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对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总过程的一次权威定性。过去的一年中,对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设计的落实和理解,在中国的县级政府层面中表现出来了三种态度:

一是迷茫。一方面,县级政府认为很多制度改革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县级政府很难有大的突破,于是等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后才考虑动手;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这种质量型城镇化的路径,找不到升级的办法和路径。该类型的地方政府,多分布在思想比较保守、经济实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

二是装糊涂。一些县级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是明白的,但却采取了片面解读方式。比如,刻意将投资大跃进、房地产化、人为造新城等老模式装到“新型城镇化”的筐里,开始走新一轮的圈地型城镇化老路。这种城镇化路径的异化,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大范围偏离新型城镇化的初衷。该类型的县级政府,遍布各地,比重不小。

三是先行先试。一些县级政府深刻认识到之前的城镇化路径难以为继,于是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宅基地交易、宅基地换社保、户籍改革中的居住证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开征房产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混合社区建设、扩大镇级政府的自主权等多个方面。但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总体数量较少,还未形成主流。

2013年,新型城镇化还在路径的顶层设计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路径对于县域经济的影响总体上还是平稳的,老路径的城镇化依旧是主体。但三中全会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以及具体政策将快速推进,接下来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县域经济会日益分化。随着市场主导,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县改市等城镇化路径予以落实,县域经济间会因为自身资源和条件的不同加速洗牌,人口和产业将聚焦到更适合发展的县域或市域,2852个县域经济会出现“二八原则”,大部分的县域经济会保持平稳或者萎缩,小部分县域经济会得到加强。

其次,城市群会成为主体形态,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域经济会得到做强做大的机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聚焦和外溢的机会。而非城市群外的县域经济,具有旅游文化、矿产、口岸、空气等特色资源,有足够人口规模的,在交通节点和国土安全的县域,会有成长空间,而其他县域经济可能会进入到瓶颈期。

最后,未来的县域经济会更多地遵循产业支撑的规律来发展,而现在的产业支撑日益表现出产业链、产业集群特点。具有这种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会得到更好发展,反之会萎缩。

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更关注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农业、城市、政府、集体多赢路径的县域经济,可能会培育出新的产业支撑点。县域经济将不仅是过去单一的规模化发展道路,也将形成小而精的发展格局。(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县域城镇化的概念和地位 篇4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土地,户籍,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 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传统社会转型、实现工业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城镇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环境压力剧增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城镇化发展是依靠多元模式实现的, 包括扩建城市、建立开发区、旧城改造和县域城镇发展等多种方式。当前, 我们认为县域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着力点, 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和推进, 能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良性有效运行,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既有城镇化模式的弊端。

一、县域城镇化的概念

有学者曾经专门就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进行过系统梳理。

1.县域城镇化不属于现有城市体系的扩展或改造, 重点强调在县乡范围之内的城镇化, 是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小城镇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提出县域城镇化的定义, 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 以县级政权为主要调控主体, 通过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县域之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化, 并逐步引导其生产生活方式向非农业方向发展, 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县域城镇化特指县域范围内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重点在于中小城镇、县城的发展和建设, 偏重于农业人口的就地就近非农化转移和城市文明的县域性实现, 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2.县域城镇化具有一些基本特征:首先, 在地理空间上讲适用范围相对狭小, 专指县级行政区域范围之内的城镇化发展, 与大中型城市拓展空间和农民流动到城市的城镇化形式不同, 专指为农业农村转移人口在县域范围创造新的市民生活场域的过程。其次, 强调县域特色。中国有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划, 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的县级市、县、自治县等有近2000个。县域分布分散、相对较小且具有很强的地区性特点, 在县域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不应当侧重整齐划一的政策措施, 而要突出不同县域的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模式, 注重在法律框架之内的多元化实现方式。第三, 具有人口的非流动性特点, 注重农业人口的就地转化, 淡化农民由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的空间转移。最后, 强调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现代化, 兼顾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不追求城市化率, 尤其是土地城市化率的单相度指标, 而是突出在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基础上的多元城市文明实现方式, 为城市文明和乡村生活创造交流互动的“中间地界”, 突破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截然对立的视角, 在县域探索不同人群寻求最合适生活方式的实践模式。

二、县域城镇化的地位

首先, 有利于满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需要。县域工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巨大, 现代农业和工业产业在县域的整合重构, 实现了二者最大程度上的空间有机整合, 为互为辅助、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进一步为县域现代服务业开辟拓展了活动空间和市场。大中型城市扩张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县域城镇化则可以降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成本, 灵活多样地实现三者的集约发展。一般来讲, 县域城镇化具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能够尝试比较经济的城镇化公共政策, 集约利用土地、人力资源等县域资源优势, 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制定出综合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并依靠后发优势提升其有效性。

其次, 有利于较好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促进社会财富平衡增长, 农民平等享有国民待遇, 扩大地方政府政治合法性基础。县域在区位上处于城乡之交, 在生产方式上兼具工业和农业之和, 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战略纵深。增强县域的城镇化水平可以缩短城乡差距并有效扩大内需, 进而降低生鲜农产品的仓储、运输成本, 促使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不断健全, 同时, 为城市工业制成品开拓更加广阔的农村市场, 搭建协调互动、有无相济, 能够实现顺畅人流、物流的城乡桥梁。县域城镇化能够有力提升中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吸纳能力,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权利的有效实现, 从县级层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 有利于均衡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当前城镇化实践过程中, 土地城镇化能够让地方政府快速获得大量资金, 为短期高额GDP创造集中贡献, 增加财政收入以实施重大项目, 这就导致了某些地方政府一味热衷于追求高比例的城镇化, 在土地价值高的地区, 将大批农民土地集中征收并给予农民以市民身份, 从而导致农民“被市民化”为有名无分的市民, 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升。人的城镇化就是“城镇人口发展与城镇合理建设相结合, 实现人口市民化与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环境保护等互相协调发展, 走有序、全面、合理、集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发展理念”。当前, 正确引导县域城镇化发展,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人口城镇化范围, 降低土地财政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四, 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 解决一些“城市病”。恰当的县域城镇化能够抑制城市过高的房价, 逐步建立特大城市、大城市“瘦身”机制。经济发展和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在县域定居, 在分化大城市功能的基础上, 降低大城市生活成本, 平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 为缩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创造条件, 为构建功能健全、规模合理的城市体系奠定基础。县域城镇化可以辅助环境保护和改造, 平衡大城市环境压力。县域城镇化发展能够利用集约的技术后发优势, 有效降低改造传统污染型企业的成本, 重新从根本上奠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基础。在治理污染源方面, 运用技术升级改造代替空间转移, 赋予县政府完全的资源环境产权, 建立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 鼓励县政府按照地方实际, 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最佳边界。建立健全环保产业市场, 推行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 建立吸引社会组织和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市场化机制, 尝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促进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减少大规模流动, 解决城镇外实内虚的问题, 减少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提升农民工生活幸福指数, 凭借完整的家庭和正常的家庭生活构筑社会问题的减压阀。

参考文献

[1]李强, 等.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2 (7) .

[2]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辨析[J].城市, 2002 (1) :40-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县域城镇化 篇5

【摘 要】随着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的深入进行,吉林省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注入下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县域经济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新要求。吉林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新思路是:充分利用县域经济为城镇发展提供的产业优势,以县域的外向型经济来推进城镇化、以集聚型经济升级城镇化、以城乡结合的经济来逐步实现人口城镇化,通过县域经济集群式发展将所要求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充分协调,以实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富民兴县的关键,也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体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1]是区域发展问题,它所解决的是区域的增长极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

2007年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测评中,吉林省无一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 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 76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4%、139·15%。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地区生产总值6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 5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130元。全国百强县(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吉林省“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的2倍。吉林省与全国差距最大的是县域经济,而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2-3]

一、吉林省制约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2007年吉林省城镇化率为53·16%,而同期全国城镇化率为44·9%,高城镇化率使吉林省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底,行政区划乡镇、街道890个,其中建制镇423个,街道269个,乡198个,[2-3]但城镇的经济实力不强,尤其是县、乡工业化发展比较滞后,严重制约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城镇化的推进。存在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城市设施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吉林省城镇内在的功能发展缓步不前,在文化、医疗、通讯、投资方面表现出了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偏低的现象。原因在于城镇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业化水平做支撑,城镇自身缺乏吸引力。过高地估计了城镇的自我进化能力,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城镇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没将城镇真正作为企业的生存载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完全失衡。

2·产业结构转换缺乏关联激活机制,制约城镇发展的工业基础。

2007年吉林省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为26·6∶38∶35·4,与全省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4·8∶46·9∶38·3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由于缺乏农民转产的关联机制,而农民实现转产的县域工业载体与黑龙江、辽宁两省相比明显落后。

其原因在于县域企业的利润结构和收入结构都以农业为基础,而真正发展乡镇工业没有有效的农业关联产业作基础,如吉林省过度依靠以农业为基础的加工业的发展,使相关联产业只局限于农副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发展很少,无法激活产业结构转换,使产业结构转换出现了逆向趋势,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各级政府领导和管理部门重视城市大工业、大项目,不惜举债将规划区“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忽视小城镇工业化发展和对农村产业布局的规划和引导。片面认为城镇化的推进就是将农村变成城市,忽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使作为城镇发展支撑的工业发展明显滞后。

3·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城镇对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结构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的收入偏少,说明工业的发展水平未达到充分的吸引劳动力就业的程度,其关键是缺乏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吉林省县域企业规模不大,吸引力差,提供的就业机会少,使得农民唯有从事第一产业来实现生存需要,出现了虚高的城镇化率。县域的企业关键不是做大,而是做活,做出特色。依托龙头企业发展来推进城镇化,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发展主导产业以增加吸引力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县域城镇规模较小,极化中心不易形成。

吉林省县域城镇的吸纳和集聚能力弱,没有真正地成为城乡边缘区的极化中心。2007年底吉林省行政区划乡镇423个,总人口1 17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4·8%,市辖镇平均人口为2·3万人,县辖镇平均人口为2·7万人。而吉林省人口在4万人以下的镇多达373个,占乡镇总数的80%,其中2万人以下的镇,如果扣除农业人口,实际镇区的人口不到1万人。2007年吉林全省镇区人口平均约为8 600人,而5 000人以下的小城镇有262个,占全省小城镇总数的57·7%。[2-3]小城镇人口规模不够,经济实力弱,集聚效应难以产生,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吉林省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辐射能力。

二、利用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依据新形势下城镇发展的要求,吉林省在新的利好政策的注入下,充分利用县域经济的优势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域的外向型经济来推进城镇化、以集聚型经济升级城镇化、以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通过这三种形式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将县域城镇所要求的人口、资源调动起来,实现符合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用经济的推动力将城镇升级。

1·利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在长吉图开发开放政策的机遇下,吉林省应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经济的外向性。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色经济和灵活性比较大的经济体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所以各县域依据“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指导方针,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经济推动城镇化:[4]一是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城镇发展的被动方式,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更广的资金来源路径。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出口型企业向内需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的承接,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城镇产业基础。这使城镇化和县域发展可以更充分利用外向化的优势因素,以外向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第一,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城镇发展的被动方式。吉林省各县域在充分利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通过鼓励和吸引外资投资吉林省原有的优势重点发展行业,将集中于大城市的产业发展到县域城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扩展,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聚集,促进外资注入县域项目,由单一拓展县域发展产业链过渡到商业利润链,提供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实现县域经济外向性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外资企业未来的商业利润来换取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增加了县域城镇融资的渠道,这也改变了城镇的发展被动的局面,增强了自身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具体要求:一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积极创新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参加投洽会和各类专场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二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内拓外联的创汇经济。[5]

第二,实现产业承接,拓展国际合作,发展城镇产业基础。吉林省必须在搞清各县域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按照县域自身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条件的优劣,积极扩大外引内联,加强与县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由于有潜在的利润源可以吸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出口带动的企业来投资办厂,县域可以进一步增加吸引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为产业基础处于萌芽状态的城镇注入了活力,并可以充分地吸收和利用承接产业的优势条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对城镇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各县域城镇拥有构建与日本、韩国、欧洲的产业协作区的地域基础,可以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为县域提升竞争力,通过产业协同区升级为主体功能区,为城镇集群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引进项目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区域合作,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利用产业转移契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注重引进一些技术档次高、成长性好、环保和有利于提升本地产业链的大企业和大项目。重点创新合作机制,放大合作效应。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这是提升图们江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要建设与国外接轨的图们江区域更加灵活开放的对话机制、交流机制等长效机制。在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种国际性高层论坛、商务活动机制。

2·利用县域集聚经济的发展升级城镇化。

在区域一体化的要求下,集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集聚经济是一种渐进式的经济,要求在积累足够的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发挥集聚的优势,集聚经济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县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增加集聚中心的吸引力,使生产要素能更好地向城镇集聚。[6]所以吉林省各县域依据自身的区位优势,通过经济的集聚来升级城镇化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吉林省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集聚经济的实现提供足够的生产要素,以适应未来城镇的发展方向;发展关联性产业,促进县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交通运输设施上实现共享共建,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来推进城镇土地的有效流转,保障城镇发展的有序进行。

第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集聚经济的实现提供足够的生产要素,在县域范围内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以特色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特定的工业品生产体系的构建和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所构建的县域经济。通过县域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目标不在于产业的提高与升级,而在于使产业的转换更符合城镇发展的要求,通过产业的调整和转换利用已有的集聚要素,并伴随着城镇自身发展所要求的规模的扩大,可以使集聚经济更可能符合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实现产业的转型过程中,以农业作为基础的县域在转型中,为防止稀缺资源的浪费,更需要合理地将县域发展的有效要素进行集聚,实现集聚经济,将民生进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调整优劣的标准,以经济的升级为起点为城镇的升级打好基础,克服盲目的城镇化。

利用集聚经济来推进城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注重调整,因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低,升级条件成本高,所以要在稳固原有的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克服盲目的跟风调整。二是在大规模的生产性投入上要量力而行,把握投入的最佳时机,在有条件的县域实现生产工具的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以损害农业来发展城镇,通过规划来实现城镇发展的最佳布局。

第二,通过发展关联性主导产业来推进县域城镇集群式发展。依据已存在的县域规模和集聚优势,县域城镇要在更多的相邻城镇中实现分工合作,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和垂直分工联系,加强县域之间以及县域与中心城镇产业发展协调和经济横向联系。吉林省的中、东部具有打造城市带的先天优势,而这也是吉林省目前发展状况的要求,因为一个区域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带(群)作依托,就无法在这一区域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由于省内双核心城市长春、吉林在集聚发展的同时,扩散效应作用不明显,城镇之间的县城经济联系较弱,县域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所以在相邻的县域之间发展产业关联性高的主导产业,可以加强相邻县域的经济联系,通过比较优势互补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高度整合的集群式经济发展带,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加速城镇的集群式的发展,借助集群式发展可以整合区域内的产业和市场,可推进长吉图区域内及与其相关的省内其他地区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水利、能源、市政、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地区性的主导产业,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城镇的升级发展。

第三,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来推进城镇土地的有效流转。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使县域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能够有效地供应,工业集聚程度高,集群式发展明显,工业部门的竞争优势会更明显,实现了规模经济使工业化极化发展的程度与具备规模的城镇相对应。同时也会克服工业发展造成的用地增多和环境污染,使得人地矛盾和人与环境的矛盾愈加明显的状况得到缓解。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既是一种过渡性的城镇经济发展基础,又是工业规模开启的阶段。以县域的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成为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保障,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实现县域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

吉林省县域在建设主体功能区上通过可以利用扩权强县政策的优势,发挥政策灵活性的优势,突出实现土地流转的交易机制来创新土地制度,实现县域城镇发展对耕地的最小占用。具体措施:

一是突出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在适宜的开发地区建设县域工业集聚和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在主体功能区的推动下发展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来服务于农村的发展。二要运用行政手段合理规范企业的扩张,突出重点的开发区和限定工业界限,减少为扩张而强占耕地所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三是土地流转中要保障农民的权益,依据合理的方式补偿占地农民的利益,依据有关法规条例及相应的监督管理组织来进行立法和执法,保证农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法可依,增加农民对执法的信任感。四要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发挥政府的调控优势,对如土地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合理定价,保证土地流转的可控性。[7]

3·依据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民生经济,改善民生成为了重点。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在政策上和制度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立城乡、工农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究其原因在于实现完全城乡一体化不现实,城乡的一体化是一种相对的一体化,而在实际中更多地表现为城镇与乡村的结合,所以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是发展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结合为基础的特色经济的发展,根据农民的意愿与县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将特色做大、做强,以此为切入点增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引导特色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缩短耕种农田的时间,使农村剩余的闲置劳动力能更合理地向县城去谋生,使人口城镇化能够合理推进。

第一,城乡保障相结合实现农民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农村向城镇过渡阶段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依据特色资源的培育,实现经济的起步,而这种起步是与城镇化的起步相对应的。通过县域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同时激活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加速了人口流动的趋势。为应对人口的过快流动所带来的负影响,应该对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水平进行评估,对劳动力就业市场本身进行革新,出台相关的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利益,稳步推进人口城镇化。

随着吉林省乡镇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长,所需的劳动力也会相应增加,而规范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实现充分就业,对乡镇企业的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城乡的有效保障结合来增强县域经济,实现县域城镇的发展。具体要求:一是增强城镇就业的比较优势,强调在小城镇就业为农民带来的保障感和发展潜力。二是在户籍制度没有完全取消的情况下,主要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利民政策,做到保障优先,消除障碍,简化繁琐入城手续,放宽农民的就业政策。三是相关人力保障部门要提供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权益,提高农民工工资标准,改善农民工收入状况,对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和制度创新。四是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需要在相关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和贫困救济等要求的原有基础上进行保障升级,为农民在面临和处理风险时增添信心,也可为农民在城镇的未来发展潜力提供保障。五是尝试建立区别于“城保”和“农保”,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收益制度相联系的“县保”制度,实现农民的发展。六是通过各种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与结构性重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重新开发利用,农民根本的发展要求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子女未来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而受教育水平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水平,加强教育的投入方向,提高农民对城镇的期望值。

第二,人口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人为干扰逐渐增强,导致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农业资源环境恶化趋势比较明显。

同时,由于早期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建设的起点低、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加之后来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县城,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些都严重地违背了人对环境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县城对农民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人口城镇化的推进。

县域城镇化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 建设基金 黔中经济区 融资

本文受贵州大学文科研究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YDB2013008。

▲▲一、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中国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面临的融资问题也更加严峻。为抓住新形式带来的机遇、应对挑战,有必要总结过去县域城镇化建设中积累的有益融资经验,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继续深入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

黔中经济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同时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中的12个重点经济区之一,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明确要重点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市县区和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地区的部分市县区共33个行政单位,国土面积占贵州省的30.54%;2010年总人口占全省的48.51%,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46%,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58.1%,工业化、城镇化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黔中经济区要实现生产总值达6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据此测算,同期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将达1.5万亿元,资金缺口将达到0.4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资金缺口将达0.86万亿多,未来十年资金缺口约为1.26万亿元。

未来黔中经济区存在较大的融资缺口,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长期以来,与周边省份各经济区如成渝经济区相比,区内投融资平台体系建设迟缓,在城镇建设、水利等领域长期缺乏跨区域的省级融资平台,整体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难度大,市县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小,上级部门的支持较少;各地普遍存在多头融资,没有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动力等问题。我们必须转变现有投资预算和融资配套管理方式,结合黔中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引入市场因素,建立主体多元、融资多样的长期高效的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

▲▲二、县域经济城镇化融资新思路: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

2013年4月,山西省成立的三只县域城镇化建设基金揭开了县域融资模式创新的序幕。这种模式立足国家推进城镇化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以未来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融资为对象,利用资本市场手段将基金、银行、证券、信托、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结合成金融服务团和融资担保联盟,力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持续稳定资金,保障与推动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在实施上,地方政府可先结合城镇化战略及发展前景,测算未来区内城镇化资金供需规模与融资缺口。进而梳理城镇化开发建设项目、产业配套升级项目、现代示范农业项目及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等重大项目;由政府统筹安排,科学设计,将各类项目合理搭配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项目组合。最后,测算资金供需规模与融资缺口、政府财政潜在规模和政府合理债务规模,结合现有融资模式及金融监管约束,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与融资工具,优化政府筹资用资结构,谋求在培养政府稳定财源基础上为政府寻求长期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与推动县域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顺利进行。

▲▲三、政策建议

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城镇化建设基金运作模式,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以融智融资促进社会融资能力建设,以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首先,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以融资规划整合金融、财税、土地等资源和资产,制定多元化的融资支持方案,确保各类城镇化规划落地实施。其次,加强对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对于能源、工业类等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由企业主导投融资的行业,政府主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选择教育、医疗、文体等部分具有经营性质的政府投资领域作为试点,向社会资本开放,并通过财税等相关政策引导,使社会资本能够且敢于进入这些领域,通过提供与政府投资项目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需求,实现政府、公众、民间资本的共赢。第三,各地政府要改革调控管理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资金;要将财力投入资金以符合规范的资本金注入、信用支持或补贴等方式进行投资,而不是全部投入项目建设,以发挥财政资金的融资功能和杠杆效应,同时要充分考虑增强财力项目的资金回流机制,提高综合效益。第四,开拓融资渠道,逐步从依靠银行为主的单一间接融资向多元直接融资市场模式发展,通过证券、保险、信托、债券和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解决中长期资金需求,确保政府投融资主题的可持续举债能力。最后,在具体实施方面,应当继续大力支持交通、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积极支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增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扶贫攻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应当通过引入城镇化建设基金市场运营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加强县域经济社会融资能力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兴平,王一鸣.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启示[J].上海金融.2011年第5期.

[2]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镇化,建议

一、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 (市) , 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单位, 也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和特定的共同内涵, 只有正确把握它的内涵, 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差。县域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县域经济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 它一头连着工业, 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 一头连着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规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模式, 建立工农业协调发展 (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城乡共同繁荣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的良性循环系统, 实现富县裕民, 这是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

2、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 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县域经济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资源配置、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利益分配等方面要服从国民经济的全局, 不能变成“独立王国”。

(2) 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工农业协调发展既包括县域整个工业同农业协调发展, 又包括县城工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协调,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步调整, 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工业企业规模与农户经营规模同时扩大, 企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工农业产品实行等价交换, 工农业利益分配合理。

(3)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过去由于工农、城乡分离的体制障碍, 致使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 城市与农村差距日益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 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工农业、城乡发展互进互促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 城市的发展有赖农村支撑, 农村的发展有赖城市推动。因此,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要站在城乡统筹的高度, 把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与城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联系起来, 统筹考虑, 整体推进,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采取资源置换资本、招商引资等措施,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 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是其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 第一次明确指出“壮大县域经济”。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也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城镇化的建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两者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是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 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

1、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而且有利于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农村城镇化增强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通过工业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将乡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具备条件的乡村农民转入城镇就业、定居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 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 这是城镇极化作用的结果。极化作用使城镇周围的乡村以及县域的集镇和乡村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导致人口、资本、资源向城镇集聚。同时, 乡村农业人口减少, 为乡村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 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会使城镇经济中的信息、资本、产品、技术等向乡村和集镇转移。因此, 推进城镇化, 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 又带动着县域其他乡村和集镇经济发展。

第二, 农村城镇化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农村城镇不但具有工业集中度高、流通效率高、经济效率高的规模优势, 与农村其他地域相比, 等量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 而且能通过规模效益使经济量更快地聚集, 以更高的产出率发展。

第三, 农村城镇化促进县域消费水平的提高, 是县域经济的巨大动力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 尽管我国农村居民占70%, 但消费量不到城镇居民消费量的50%。在县域内, 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 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农村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消费方式、消费量的变化, 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 农村城镇化使人们的观念更新加速。农村城镇是信息中心, 汇集了各种文化、技术、科学发展等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 推进人的观念更新, 从而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提高县域人口的素质。

2、县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只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农民的职业和居住地的转移。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其提供粮食、原材料、工业品市场等。因此,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即县域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 县域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有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首先, 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所需的资金并不多, 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农村城镇是一个非农产业的集合体, 非农产业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中转移过来的。没有农业的发展, 非农产业也难以发展。其次, 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所需的粮食完全由农业供给。最后, 非农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农村这个广大的市场来消费。

第二,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业生产必然走向城镇集聚, 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这是城镇的性质和工业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城镇化进程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工业经济是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地域。一方面, 大工业是一种有高度协作性的共同劳动, 这种共同劳动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另一方面,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 生产的集中必然带来居住的集中。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 也加速城镇化进程, 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由于县域农业的不断发展, 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客观上要求提供的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不断增多, 第三产业会迅速崛起, 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 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为城镇化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科学的规划, 城镇化建设就会无章可循。首先, 必须强化规划意识,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保障规划的严肃性, 以规划为龙头, 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建设, 避免走“城镇化建设遍地开花”的老路。其次, 规划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遵循市场规律,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科学确立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对城镇的数量布局和规模的把握等, 一定要合理、严谨。再次, 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最后, 规划制定前要经过科学论证,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规划一经确立, 就要严格执行, 要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不能因人事变动而改变规划。

2、改革并完善各项体制, 为县域城镇化创造软环境

在目前情况下, 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 对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改革户籍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 尽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体, 由政府、企业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废除或终止那些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制度规定, 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其使用权有偿转让。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 实行兼并联合, 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 将是促进县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 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 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镇集聚功能

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示范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 努力实现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 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高平台。一方面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约束问题;另一方面在城镇群基础设施规划中, 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适应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要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 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4、树立经营城镇的科学理念, 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营城镇就是把城镇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 达到优化和增值的目的, 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经营城镇的基本手段是通过要素市场化, 将城镇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转化为城镇发展的要素资本, 既搞好城镇经济建设又着力推动城镇生态建设。重点建设完善的城镇环境监测体系, 打造科技支撑的美丽城镇, 以城镇及城镇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 2000 (3) .

[2]安徽省人大财经委课题组:建立健康稳定的县级财政[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62) .

[3]杨荫凯: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况与发展思路[EB/OL].中国经济网, 2005-12-01.

[4]付俊红: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J].农业经济, 2006 (11) .

县域城镇化 篇8

“十一五”以来, 广西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加速期、转换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优化结构完善布局的攻坚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为广西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底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暨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 广西提出了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 大力发展中心城市, 培育发展城镇群, 以城镇群发展来壮大城镇规模, 改善城镇结构;同时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 实施大县城战略,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在此, 广西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大县城战略, 意义重大。

之所以提出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 实施大县城战略, 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 国际经验表明, 发展中小城镇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国家, 中小城镇占比很高, 其中美国90%、德国95%、法国93%的城市是小城镇。另一方面, 从拉美、非洲等国城市化的教训表明, 不合理发展小城镇, 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入大城市, 极易引发“贫民窟病”和城市病。

第二, 广西县城和小城镇规模小、承载力弱, 亟待加快发展。2012年, 全国县城平均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分别为8.8万人、10.6平方公里, 我区则为7.8万人、8.6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20万人以上的县城2个、10万~20万人的县城和建制镇18个、2万~10万人的建制镇80个、2万人以下的建制镇600个;县域平均城镇化率为31.3%, 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广西县城和重点镇规模小、发育程度低、发展质量不高、基础设施薄弱, 体制机制不顺、承载力带动力弱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第三, 县城和小城镇具有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天然优势。农民进城落户, 大城市固然是好的选择, 但综合各方面因素看, 县域城镇更接近农村, 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方面, 具有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的机会优势, 以及习俗相同、亲缘相近、机动灵活的地缘优势, 既是农村人口流动的蓄水池, 也是减少城市病的重要屏障。

二、关于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实施大县城战略, 发展县域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 着力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 构建由县级中等城市、小城市和经济强镇、特色小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骨干的县域城镇体系, 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从广西的实际看, 县域城镇化发展, 重点应在五个层面取得突破:

第一, 着力打造县级中等城市。将县域人口在100万左右、中心城区10万左右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 培育成为中心城区人口在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在我区, 初步具备上述条件的县级市和县城有不少, 如桂平、北流市和博白、灵山、合浦、横县、平南、宾阳、平果县等。

第二, 加紧培育县级小城市。对除县级中等城市之外的其余县城, 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聚, 努力发展为县城建成区人口在10万~20万的小城市。到2020年, 全区全部县城建成区人口平均达到10万以上。

第三, 积极发展经济强镇。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激发镇级发展活力, 力争2020年以前, 在全区形成20个左右生产总值3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3亿元左右、各项发展指标高于全区发展平均水平的经济强镇。

第四, 大力打造特色小镇。选择一些资源禀赋较好, 地方特色、民族风格浓郁, 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乡镇, 实行差异化发展, 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 推进城镇建设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内涵、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度融合, 着力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小镇。

第五,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把一般乡镇作为新型农村社区与城镇连接的平台和桥梁, 建设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节点;以中心村为核心, 以村庄道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文体设施建设, 以及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为重点, 努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到2020年, 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从广西实际看,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广西是后发展省区, 城镇化水平不高, 即便是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4%, 全区仍有接近50%的人口在农村, 此外还有约300万“两栖农民”, 这部分农民没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就难以达到小康水平;而没有他们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广西具有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良好条件。城镇化在具体实现形式上, 有直接城镇化和间接城镇化的区别。所谓直接城镇化, 是指农民向市民转化, 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成为就业稳定、生活体面的城镇居民;所谓间接城镇化, 即城镇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社会保障逐步向农村辐射和扩散, 农民足不出村即能享受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延伸覆盖, 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美国农业地带的小城镇、韩国的新村运动、英国的田园城镇、德国的森林古堡和小镇等, 都是实现间接城镇化的直接受益者。在我国, 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情形很多, 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是华西村。广西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典型, 例如昭平县的黄姚古镇、玉林市福绵区的福西村, 以及玉林市统筹城乡试点区域的农村地区, 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随着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城乡风貌改造的深化拓展, 尤其是给农民在土地、山林、小型水利设施和农民住房等方面的确权工作全面完成, 统筹城乡发展将大跨步地推进,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终极目标。

三、关于推进县域城镇化的战略措施

分析我区城市和农村人居环境差距拉大的原因, 主要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公共财政的投入;小城镇先天不足,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多;乡镇政府职能和责权不对等, 体制不顺。在这种条件下推进县域城镇化, 必须把县域城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从制度设计入手, 统筹谋划, 重点突破,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第一,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县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 给予县级发展县域经济最大的自主发展空间。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 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 一律下放县级管理, 真正把县级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节点、新型城镇化的生长点, 以及人口集聚的新主体、产业集聚新高地、功能集成新平台、要素集聚新载体。

第二,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 要大力扶持特色产业, 提升县域城镇经济实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地方资源优势为依托, 充分利用城镇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优势, 选择农产品加工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物流商贸型、矿产资源型等不同产业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 坚持产城一体, 同步发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聚集人口功能,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突出产业特色、错位发展, 龙头带动、集聚发展, 高端引领、创新发展, 优化环境、开放发展, 不断增强园区竞争力。

第三, 组织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引领, 加紧构建由县级中等城市、小城市、经济强镇、特色小镇为骨干的县域城镇体系。按照不同的建设目标, 分别制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以城镇化示范县为重点, 启动一批完善县城功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统筹谋划产业项目、园区建设和城镇发展, 增强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 加强精品街道或商业街区, 以及城市广场、街头绿地、滨水景观带建设。

第四, 稳步扩大扩权强镇。选择50个左右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 完善乡财县管管理方式, 重点在产业项目、资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2020年, 力争形成一批生产总值超30亿元、财政收入超3亿元、各项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全区发展平均水平的经济强镇以及一批特色城镇。

第五, 调整空间布局, 推进乡村整合。一方面, 加大规划编制力度, 实现城乡规划基本覆盖。建立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及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详细规划组成的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另一方面, 建立城镇发展引导机制,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依法推进、积极稳妥的原则, 依据城镇化体系规划, 结合当地实际, 适时推进撤县设区、撤镇改街道办、撤乡设镇以及引导村庄整合和撤村改居委会 (社区) 工作;有序引导农村新建住房向中心村、小城镇集聚, 集中建设新型农村住宅小区。

第六, 提升城镇建设质量, 统筹实施六大行动。一是实施县城新区建设示范行动。推进县城总体规划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 建立县城新区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联系, 加强县城新区供排水、环卫、燃气、照明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推进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互融互补。

二是实施城镇承载力提升建设行动。围绕实施大县城战略、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 统筹推进100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重点提升县城道路、环卫、供排水、供气、照明、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水平,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实施百镇建设行动。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小镇建设;各县力争打造1~3个中心镇。重点组织实施乡镇道路、给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绿化美化和文体设施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农林场场部开展新型产城融合建设试点。注重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 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适度集中。

四是实施城镇品质提升行动。着力塑造城镇特色, 沿海城镇做足做好海洋文章, 沿江城镇做足做好山水文章, 沿边城镇做足做好融合文章,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彰显桂风壮韵, 建设一批体现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风貌建筑群、精品工程。

五是实施城镇管理提质行动。创新城镇建设管理理念, 变城镇管理为城镇治理。推进供排水设施的提标改造, 全面推进水质达标;加强市政地下管网普查, 建立规划、城建档案管理等部门协同的地下管网管理协调制度和信息化管理网络。

试析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篇9

1.1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1.1.1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是指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农村逐渐转变为城镇, 以此来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 其实就是经过工业发展之后, 我国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城镇化有两个优势, 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充分利用, 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产业工人, 二为形成集聚效应, 以此引导更多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进行, 城镇中的人口与企业数量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增加, 人口增加对于扩大城镇规模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也就是城镇极化意义, 这样也能更好地引导城镇周边的生产主力朝着城镇聚集。

1.1.2提高生产效率。从经济形态方面来分析农村城镇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城镇方面的人口就是主要经济量, 而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若能聚集更多的人口, 那么自然也就是聚集了更多的经济量。经济量能够为生产专门化与市场规模创造有利条件, 农村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工业集中度、经济效率方面的提高, 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对于促进单位劳动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城镇聚集效应一旦形成, 那么就能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 自然也就相当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1.3加快农业进程。如今农业的特点为规模经济, 但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使得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逐渐上升, 自然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得到提高。要想实现农村城镇化, 那么就需要降低农村人口数量, 以此来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经营规模, 更能提高生产效率。另外, 农村城镇化的深入有利于促进城镇人口数量, 因此对于农副产品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进一步优化农村生产结构, 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1.4改变生活方式。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包含着很多属性, 其不仅属于历史、自然, 也属于人为过程, 因此农村城镇化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能使城镇人口得到增加, 并且能够改变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然农村城镇化能够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形态, 那么也就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认识新事物的机会, 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的建设。

1.2县域经济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1.2.1根本基础。县域经济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 而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发展条件方面都是不同的, 但是每个不同的县域经济在经济产业结构方面都是相同的, 其都是将农业作为基础的。人们日常生活与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农业, 从生产结构方面来看, 每一个类型的国家,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县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1.2.2促进支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通常是不需要太多资金的, 但非农业生产却与其大不相同, 非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农村城镇化中的非农产业通常会通过金融市场来获得资金, 或者是农业转移获得资金, 但非农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在农业发展之上, 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更多人员生活材料。农村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 其是能够带动非农产业发展的, 因此想要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那么就需要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这样就能带动市场经济的循环发展, 自然也就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2.3提供条件。目前, 农业人口数量已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65%, 再加上县域中的非农业人口, 县域人口已达90%, 这就意味着县域经济区域是十分丰富的市场, 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经济交换场所, 由此可见,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促进我国市场规模的扩大。

1.2.4根本动力。从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看, 工业生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会慢慢朝着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以这种形式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经济本身就具备规模性、聚集性的特点, 其能够在之后的地域集中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工业发展一定会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 因此农村工业化一定能够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2.1带动产业经营

首先, 县域经济要整体提高, 还要在人力资本上下功夫, 应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人员、企业进行重点帮助, 通过这些带头人和企业来实现生产与农户之间的对接, 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协调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应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使其能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经营的重点产业, 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自然也就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2促进民营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地制宜, 建立有特色的示范基地。在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真空状态, 这就意味着要通过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民营经济来对这些真空部分进行填补,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将民营经济作为主要部分, 树立典型, 加以引导, 为其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多多帮助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总之, 民营经济一旦有所提高自然也就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3新型工业道路

根据自身优点, 发展特色经济, 客服自然和区位条件的限制, 从传统产业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知, 要想实现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那么就要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和帮助, 引导其朝着精、特、新方向发展, 在县域经济中, 可以利用农产品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使农产品产业链能够得到延伸, 自然也就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农村城镇化打下基础。

2.4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

根据专业化来进行分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整合现有的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可以将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 当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之后就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 之后再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 这样就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好准备。另外,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要突出特色这一优势, 将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中心部分, 自然也就能够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就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得知县域经济与农村经济是互促共进的关系, 一方面, 其能够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产业获得了勃勃生机, 同时, 城镇化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自然也就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山东省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与管理, 2010, 03:48-51.

[2]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22:9.

[3]王凤华.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9:28+30.

县域城镇化 篇10

“长期以来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盲区,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健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与县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 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县办广播电视大学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 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 是高教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县域高等教育建在本县内, 大部分学生可以不住校, 在吃、住方面可以为农村家庭节约大笔资金;课时安排灵活, 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授课外, 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者晚上进行, 方便了一些在职学员;因县办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县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灵活, 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对本县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实用性课程。

一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分析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县域经济社会的需要, 面向县及乡镇的现代农业及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专业并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技能培训,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县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发展机遇与条件, 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效能。

(一) 为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为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把农村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大城市学习最终留在大城市发展, 经过这样长期的抽取, 致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县域高等教育设在县域的行政中心, 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需培养大批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市场的供求动态, 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 也促进了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支撑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依靠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三农”问题, 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 传统农业的发展已不适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小农意识, 培养出新型农民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在新型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普及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县域高等教育在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落后、工人的素质偏低的局面。县域高等教育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企业合作攻关, 为乡镇企业设计新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发新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三) 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县域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 为改变和提升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发挥引领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一些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 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及乡镇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 大学是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者, 时刻与我国主流文化相吻合, 所以, 县域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去辐射和提升县域文化,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

二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效能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 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县域高等教育而言, 应利用其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而办学, 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使县域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

(一) 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 同其它省部级高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 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教育的最高学府, 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专业设置要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需要

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而设, 以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生源、学生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设置相关专业。如对接农业开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及水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对接城镇工业化发展开设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 对接矿产资源开发开设安全工程、金属冶炼、玉器加工等相关专业, 对接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2 试行属地招生政策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招生的政策。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招收适龄青年, 招生采取国家统招和县域特招两种方式。国家统招, 依据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 培养成为现代农业或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县域特招是根据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工业发展所需而特别招收的一批适合城镇发展所需的适龄青年, 实行自主招生, 自出考题或者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区域内的适龄青年, 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一线工作人员。实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 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工人, 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3 探索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模式, 实行企业预订式培养, 企业需要哪类人才, 学校就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实行学位制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满足县域内不同人口的需求。提升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城镇工业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 实现直接上岗属地就业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就业的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 实行订单式培养, 毕业后直接上岗, 避免了企业招工后的培训环节, 并且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 真正实现了人才的用得上、留得住, 促进了县及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了企业、地方、学校三方共赢。

(二) 重视县域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作用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 “其科研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 科研立项与技术研发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 特别是要为解决本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普遍落后,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经验及器具难以推广到农业的发展中,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高等学府在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现代化农业器具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域高校通过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现代化器具的推广与使用等方式, 帮助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也承担着科技研发与推广的重担, 助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对待原有城镇老旧企业, 通过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素质, 并帮助他们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面对城镇新兴企业, 县域高校通过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新技术的引进及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 帮助新型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三) 实现县域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新功能

高校是当今流行文化的引导者, 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心,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文化中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传播与创新优势, 促进与当今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组织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向广大农民传播当前主流文化, 并普及医疗、法律、金融等文化知识, 还可利用广播、网络、文艺汇演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 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县域高等教育图书馆对市民的开放是促进公民素质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相对社会公共图书馆而言,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专业, 且各所高校因不同的办学专业和特色,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都各具特点, 可以满足不同人士, 尤其是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 提高城镇公民的阅读量, 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阅读需求, 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 实现了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 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 在提升城镇居民文化品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水芹, 许建虹.地方高校应主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

[2]刘金玉.论我国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性[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

[3]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11) .

[4]崔国富.地方高校对城镇化的助推效能与实现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8) .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县域城镇化 篇11

县域城镇化就是农村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的历史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起点,城镇化率以年平均增长率是世界同期增长率2.3倍的速度快速发展,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人口达到7亿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攀升。

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分到每位农民的手里,发挥了中国农民的精耕细作的优势,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变动、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更能解放生产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未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基本模式的前提下,改变了超小规模的“个体家庭式”经营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真正实现了土地的多种生产功能, 提高了粮食产出率。如当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土地规模化经营先行在广东南海农民是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开展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并推动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逐步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全国各地土地规模化经营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其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了87%。事实证明,农业现代化经营不仅能最大程度激发土地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也能在农村城镇化中起到重要的相互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其中,农村城镇化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支撑,由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建设、人口聚集、农地流转等关节点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点。由此,农村城镇化也就是县域城镇化规划与发展的重点,县域城镇化实质就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经营

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每年将有约1300万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农村青壮劳动力将变得匮乏,“空心村”“老人村”现象将更加严重,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耕种问题,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镇,大片土地将需要采用新的现代化农业耕种方式进行生产,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取得的超高农业生产率无疑是农业现代化可供选择的重要模式之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部分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的要求,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土地。农村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符合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同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成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土地的规模化生产,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促使劳动者转移生产视角,参与到城镇生产和服务中去。开展积极的土地流转,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从上述所得,城镇化、农业从业人口及农业现代化经营三者围绕土地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下图模型:

农业现代化经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前提,农业现代化经营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反过来又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县域城镇化

对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影响因素

生产力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学家们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将科学技术、管理和信息也逐渐列入生产要素的内容。由此,城镇化带来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科学技术、管理和信息等要素的变革对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及意识的提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劳动者的超前意识对农业生产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农业现代化经营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知识传播平台,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容易接受到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的创业意识,丰富的农业技术技能知识等,以便更高效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更容易使农业从业人员接收到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城镇化引导劳动人口的流动,提供农业现代化生产前提条件—土地。推行农业现代化经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尤其是劳动力条件。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部分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的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下,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不再是全年候、重体力的生产活动,从而造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走向经济市场,通过进城务工、做生意等途径改善自身经济环境,越来越脱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人口逐渐流向高品质生活及优质子女教育的城镇。随之也产生大量“外包”“弃耕”的农田,为农业现代化经营创造了基本前提条件——土地。

——农业机械化、品种优良化等农业科技大力发展。2011年,我国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 53.5%。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 50%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开始由传统要素(土地、劳动力等)推动为主转为以农业科技发展推动为主,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是依靠科技进步。

nlc202309032239

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特别是整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有力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上将起到积极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新型农业合作社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农业生产规模将会继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体系将逐步完善,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微观领域必须尽快探索和总结的核心命题。未来随着农地流转方式和途径的完善和多样化,会有更多的农民将农地流转出去,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农业经营方式由自给自足向市场化转变,在经营方式上,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公司+农户” “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形式逐步推广,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开辟新型农产品销售渠道(如农超对接,互联网,O2O等方式),并培育出一大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工农生产关系的转变。改革开放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新型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通过工业管理原理及手段引导生产布局的区域调整,又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保障工业部门的稳定,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轻工业、食品深加工及农副产业是涉农企业的骨干成分,而涉农企业是带动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龙头。加大国家对涉农企业、农村微小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转变涉农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导涉农企业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本质上说,加速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这本就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社会资本下乡。在资本和技术投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的同时,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不断下降,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的进步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国家在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的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踊跃下乡,开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国家政策对城镇化的倾斜。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要求将农民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积极引导城镇化过程中生产布局的区域调整,体现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区域调整,重点扶持主产区的政策取向。特许农业公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将过去由财政、农口部门分管的资金进行“打包”整合,提高有限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探索投资参股等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创新,鼓励城镇中蕴藏的社会流动资本下乡,扶持具有市场潜力、有一定规模且能够带动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县域城镇化 篇12

一、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城市恶性膨胀的问题, 于是他们普遍采取了“人口向郊区转移”的城市化战略。例如原联邦德国、日本、法国等, 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第一, 加强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的人在小城镇居住生活。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 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 且这些建设资金的大部分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补贴和乡镇的税收。

第二, 重视规划, 多数城市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体现了新区和旧区的有机结合, 反映出欧洲人严谨的规划意识。例如, 20世纪70年代, 原联邦德国进行了广泛的县级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改革, 按现代化的标准重新划定县的区域范围。所以在很多西方国家, 我们会看到从城市到乡村, 特别是小城镇, 街道整洁、设施齐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由此可见, 西方人在城镇化进程中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

第三, 致力于经济发展, 十分重视和保护农业, 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德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通过巨额补贴消除农业与工商业的利率差, 为银行构建稳固的农村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石。对技术创新、区域平衡、环境保护类的银行贷款等重点项目, 政府甚至可以全部贴息。

第四, 因地制宜, 分区治理。政府结合当地城镇的特色, 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产业, 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六十年代, 为帮助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 法国采取了“领土整治”和“工业分散”的政策。在西部、西南部、中部地区, 在有自然资源的地区, 传统工业衰落区以及“新工业区”, 政府重点以“国家发展资金”的方式吸引大财团、大企业到这些地区新建或扩建工厂, 使得原来衰落的小城镇又恢复了生机。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基本概况

据《中国县域经济年鉴 (2010) 》统计,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我国县城经济单位共有2001个, 其中县级市366个, 县1463个, 自治县117个, 旗49个, 自治旗3个, 特区2个, 林区1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前10名分别是: (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 、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市、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我国由于地大物博, 县域经济的差异性非常大。在面积上, 大的有几万平方公里, 小的只有几百平方公里;在地形上, 有高原山区, 有丘陵, 有平原, 有海岛;在人口上, 多则超过200万人, 少则不到1万人;在资源禀赋上, 有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藏的资源优势县, 有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良田又缺少资金和人才的劣势县;在产业上, 有的是工业主导, 有的是农业主导, 有的是旅游和商贸主导;在发展水平上, 有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县, 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县。县域经济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差异导致了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二)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 县域百强县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第十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 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十名全处于沿海发达地区, 而中西部无一榜上有名。这充分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 县域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尽管在县市之间存在着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的差异, 但各县市的市场化程度却不同程度地有所变化, 突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三,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有特点。例如在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的江苏省, 它的县域经济规模大, 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 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浙江省的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 富裕程度相对高、差别小, 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 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众多, 差异性大, 百强县突出性不足, 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 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选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会大量向城市集中, 为了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我国应采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 以缓解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 以“增长极”战略为基础, 大力发展周边地区经济, 让中心城市去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增长极战略为基础, 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大城市, 获取了较高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过度膨胀, 带来了一系列不易解决的城市问题。于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抛弃“增长极”策略, 转而普遍发展基层小城镇, 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做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 为了防止出现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 我们应该以大中城市为基础, 用大中城市的影响力去发展周边地区的经济, 发挥县域经济的作用。

第二,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能够极大地缓解由于城镇化给大城市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如就业、保险、教育、医疗等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亿, 乡村人口6.5亿, 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过半, 达到51.27%。然而,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序紊乱、运营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也赫然摆在眼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不能只图大, 即大城市的发展, 而应因地制宜的发展小城镇, 保持原有的生态和特色, 坚决摒弃到那种大功能分区、大路网、大尺度的构筑物等过时的做法, 提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 大力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 吸引劳动力就近就业。例如江苏江阴市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当地企业集团的建设。经过多年发展, 江阴市已经形成了特种钢铁、机械装备、高档纺织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出了一大批规模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的发展, 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 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第四, 大力保护城镇的生态环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今, 一些城市存在着盲目追求建设速度, 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对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的现象。如果不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不立即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 将来就可能建立一批没有文化的城市, 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我们在大力提倡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 应合理地进行规划, 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切不可以牺牲后人的做法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福刚.中国县域经济年鉴 (2010)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

[2]张莉莉.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 2010 (23) .

[3]中国县域经济网:http://www.china-county.org/index.html.

[4]凌学文.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论坛, 2007 (14) .

[5]王媛.周霞.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J].小城镇建设, 2003 (09) .

[6]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7]许桂红.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年版.

上一篇:A类泡沫下一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