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规划

2024-09-07

县域规划(精选11篇)

县域规划 篇1

1 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水文气候条件, 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特别是县域水利基础设施也亟待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县域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但因地区不同, 也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因此,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应提高规范性, 有效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水平, 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一是以书面形式提出水利工程建设报告, 同时应采纳灌区群众的合理建议;二是深入调查水利工程设计所在地各项基础条件, 确定是否因未建设水利工程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以及存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三是对建设水利工程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 专业技术人员应勘测实地情况, 提出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四是分析比较提出并上交的水资源平衡方案, 确定水利工程覆盖范围;五是对比水利工程建筑物设计方案, 采取最为适宜、合理的建设方案;六是分析水利工程效益, 科学预测对县域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七是对水利工程规范方案进行确定, 对最优的规划方案采取规范评议程序进行确定, 并最终进行实施。

3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的技术要点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 应客观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才能建设完成造福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 小水利工程因覆盖灌区范围不大,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影响农业生产。建设前为数不少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够合理, 一些工程甚至规划比较简单, 没有实地考察渠道走向、水文地质条件等, 或考察不够客观全面。这造成水利工程应用后, 产生很多渠道不配套的实际情况, 也产生串溉、少溉的情况, 对于水利工程灌溉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严重浪费了水资源, 没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这与规划过程中对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 深入调查不够细致都具有重要关系。

4 水利工程规划不合理

水利工程由渠道、水闸、泵站等多个部分构成, 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需要配套设备及设施作为保障, 其安放位置与水流、地形、材料及施工管理等很多因素具有重要关系。但目前很多县域水利工程都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或设计的配套设施不合理, 造成水利工种不具有较高的拦蓄水能力。设备与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匹配度不够, 对于发挥水利工程功能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规划中, 水利工程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也没有体现出有关要素, 水利工程规划图纸质量与施工要求不符, 没有弄清设备与构件的布局, 尺寸及精度与设计规范要求相差甚远, 甚至一些规划设计没有工程名称、规划面积等。在规划报告中也有很多没有在图纸中落实具体规划, 一些规划设计中也没有完全体现出诸如近些年因缺少水利工种而导致农业生产发生灾害, 受灾程度、频率、分布情况等重点问题, 还要注意到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等, 以及气候数据资料。将其作为水利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与科学参考依据, 而成为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也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但针对县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在规划要素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 这从某一方面是反映出地方及有关负责人不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态度也不够认真。

5 县域水利工程规划常见问题的处置措施

规划县域水利工程过程中, 应加强调查分析, 制定具有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县域水利工程尽管不具有较高的复杂度、灌区普遍具有较小的面积、不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 但针对县域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因工程规划调查不够认真而导致的后果, 不仅是对投入造成较大的损失, 也对县域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所以, 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 应认真规划后才能进行实施, 也不可盲目进行建设, 要结合当地农业、自然水文条件及财政支持力度等因素开展比较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因素, 基于对建设水利工程物质条件提供重要保障的情况下,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 不可因无法保障后续资金而导致拖延施工工期及降低水利工程质量。合理规划水利工程设备及配套设施, 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时, 其设施运行与管理、耗费能源、运输及维修等方面的因素。诸如水泵设计安装就应该对采用的产品功率、型号进行科学规划, 安装设备应首先确保运输车辆及管理的方便程度, 也应兼顾到水泵的实际用电量, 在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结合山因易充、渠道足失水而产生的水位差, 不仅能使水利工程投资明显降低, 在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 也能降低一些其它费用。

在对水利工程规划规范与大纲的理解方面, 更应深入开展分析。针对县域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较低质量及有关材料与缺少的要素等方面内容, 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但从本质上来说, 还是因一些县域水利工程规划人员没有深入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规范相关内容, 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所以, 在对县域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 应实地考查规划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具体内容, 并经过反复论证后, 还应结合最终论证材料一起向有关部门进行提交, 有关业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县域水利工程技术力量、工作技术水平等并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 确保县域水利工程最终投入应用时, 水利工程设计能够实现预期效果, 并充分满足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功能需求。

6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国家近年来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县域水利工程逐渐显现出比较明显的效益, 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多, 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应用。但是, 为充分发挥县域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就要在规划前期加强调查分析, 全面采用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 不能因投入的工程建设经费, 较小范围产生影响等因素而对其规划设计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造成忽视。

参考文献

[1]周晓平, 刘秀红.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 2013, 8.

[2]董子满.浅议地方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J].河北水利, 2014, 11

[3]郭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17.

[4]王鸿飞, 霍凤双, 肖景贤.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项目划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0.

[5]李武彦.多渠道推广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 7.

县域规划 篇2

建村[2000]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年四月六日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远郊区,下同)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承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具体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格。

第三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包括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下同)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乡镇域村镇规划的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三个重点:

⒈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⒉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⒊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至20年,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第六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⒈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⒉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⒊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⒋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⒌协调用地及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

⒍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⒎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⒏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⒐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八条 县情分析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社会与科技发展分析;生态环境分析;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第九条 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根据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有条件的可划分经济区。

第十条 县域人口预测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域总人口及其构成情况,制定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道路,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第十一条 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预测城乡、城镇之间人口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选取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有条件的提出中心村和其他村庄布局的指导原则。

第十二条 用地及空间协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划分用地功能类型,标示各类用地的空间范

围。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防灾减灾等要求,提出不同类型土地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性和引导性措施。

第十三条 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统筹安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根据设施特点,分析能够县域共享或局部共享的设施类型,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 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⒈交通网络规划。在区域大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运输需求,提出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案以及重大效能工程项目的布局,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城乡居民点的关系,重点是公路网和水运网。

⒉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根据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预测,确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合理分配用水的方案,统筹安排水厂,选择供水方式和管网排放口及处理设施。以大区域供电系统为基础,结合县域电源和电网现状、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量需求,统筹安排电网、变电站等电力供应设施。在全国或区域电信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县域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结合电信现状,预测业务量,统筹安排局所设置和电信网络。

⒊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对不同层次上学人口数量的预测,统筹安排和调整各类学校的规模和布点;根据卫生保健的发展需求,预测所需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统筹布局医疗网点;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筹布局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安排休疗养等福利设施。⒋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制定县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根据需要,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结合当地特点,深入分析各类灾害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对防洪、防震、消防、人防等设施的现状情况进行评价,选择主要灾害类型提出防治措施。

⒌其他专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编制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第十五条近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5年内具体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并进行投资估算、建设用地预测,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主要应包括与城乡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户籍、行政区划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十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必须内容简明、文字精炼、用词准确。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应附有关专题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件至少应当包括(除重点地区规划图外,图纸比例一般为1:5-1:10万):

⒈县域综合现状图;

⒉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⒊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⒋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

⒌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

⒍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⒎重点地区规划图。

偏微分方程在县域人口规划中运用 篇3

关键词:人口规划 偏微分方程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51-02

“郡县治,天下安”,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县域经济意义更是重大。从地位上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功能上看,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操作平台,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在目前行政框架下,县域连接城乡、承上启下,政策、要素、产业聚集于此,城乡实现统筹发展,必须在县域经济上做好文章。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可见,县域经济已成为各种政策目标的实现载体。另一方面,县域人口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9亿人口基数的农村分布在在县域,县域人口既可以为县域经济提供劳动力和市场需求,同时人口总量增长也需要与资源承载力、缩小收入差距直接相关,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人县域口容量达到平衡,必须确定出县域适度人口,縣域人口规划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县域人口规划如何做到既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又有利于人口适度增长?偏微分方程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工具。

1 偏微分方程概述及在人口预测中一般性运用

偏微分方程是反映有关的未知变量关于时间的导数和关于空间变量的导数之间制约关系的等式,它直接联系着众多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不断地提出和产生出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和新方法。在国外,对偏微分方程的应用发展是相当重视的,众多大学和研究单位都有应用偏微分方程的研究集体,并得到国家工业、科学部门及军方、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大力资助。在我国,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水平(研究队伍的组织和水平、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预测、人口规划、计划生育等)是学界和政府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对人口的发展进行研究最先所采用的大多是常微分方程模型。如马尔萨斯模型:

其中:表示时刻的人口总数,为初始时刻时的人口总数,表示人口净增长率。该模型在群体总数不太大时合理性较高,预测度较高。因为当生物群落个体总数增大时,群内个体之间由于有限的生存空间、有限的自然资源及食物等原因,就要进行生存竞争。该模型仅考虑群体总数的自然线性增长项,未考虑生存竞争对群体总数增长的逆作用。故群体总数增大后,马尔萨斯模型就不能较准地预测群体发展趋势,此时应采用威尔霍斯特模型:

其中,称为生命系数,且比要小很多。考虑到生存竞争而引入的竞争项。当群体总数不太大时,由于比小很多,则可略去上面方程中右端的第二项而回到马尔萨斯模型。但是当群体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上面方程中右端的第二项所产生的影响则不能忽略。

不论是马尔萨斯模型还是威尔霍斯特模型,它们都是将生物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视为同等地位来对待的,这个原则只适用于低等动物。对于人类群体来说,必须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数量不仅和时间有关,还与年龄有关,而且人口的出生、死亡等都和年龄有关。不考虑年龄因素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人口的发展动态。这时,就必须给出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的人口模型:

其中,表示任意时刻按年龄的人口分布密度,表示年龄为的人口死亡率,表示年龄为的人的生育率,表示可以生育的最低年龄,表示人的最大年龄。对于上述偏微分方程模型成立如下结论:对偏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1)-(3),如果下列条件成立:

①在区间上,且适当光滑;

②在区间上,且适当光滑,并且当时,及;

③;

④。

则该初边值问题(1)-(3)存在唯一的整体解并且满足且。该模型在经过适当的简化假设后,例如假设常数,常数,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常微分方程模型。但在偏微分方程模型中、均与年龄有关,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因此,偏微分方程模型确实更进一步、更能精确地描述人口分布的发展过程。

2 短中期县域人口规划中偏微分方程运用

近年来,县域人口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如,人口老龄化加速(计划生育政策刚性要求)、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存在),人村人口城镇化加快(城市化和城乡统筹战略),以及人口候鸟式流动频繁(农村富余劳力外出务工)等,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县域短中期人口增长。

(1)短中期县域人口规划条件的一般假设

鉴于上述特点,在县域人口规划中,一般假设:县域社会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安定状态;在稳定的环境下可以近似的认为;在稳定的环境下可以近似的认为;只考虑自然的出生于死亡、不计迁移等社会因素影响;所有育龄女性在她育龄期所及的时刻都保持在相同的水平;镇乡的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乡村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当。在此假设下,县域人口的短中期规划要通过给定的数据进行城区(城关镇或办事处)、乡镇、自然村的分别预测(预测值分别为、、),县域人口预测值为。在县域人口规划中,只进行乡镇人口的计算,并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他两项的预测值,为了求解连续型发展方程:

,

利用Excel软件将给定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的函数表达式以及定解条件,,得到人口密度函数,从而求得。利用数值积分得的值对人口发展进行短中期预测。

(2)短中期县域人口规划模型的建立

在县域人口规划及增长预测中,分别求出“城区(城关镇或办事处)”、“乡镇”、“自然村”的人口变化趋势表达式,并用三个的和来表示总人口变化趋势。为研究人口以后的变化趋势,在此引入人口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时刻年龄小于的人口称为人口分布函数,记作,其中均为连续变量,设是连续、可微的。时刻的人口总数记作,最高年龄记作本题中的值可以看作是90岁。于是对于非负非降的函数,有

(1)

人口密度函数为

(2)

表示时刻年龄在区间[]内的人数。

记为时刻年龄的人口死亡率,其含义是,表示时刻年龄在[]内单位死亡的人数。

为了得到满足的方程,考察时刻年龄在[]内的人到时刻的情况,他们中活着的那一部分人的年龄变为[,),这里,而在这段时间内死亡的人数为。于是

(3)

上式可写作

注意到就可以得到

(4)

这里人口密度函数的一阶偏微分方程,其中死亡率为已知函数。方程(4)有两个定解条件:初始密度函数记作=;单位时间出生的婴儿数记作,称婴儿出生率。可以由人口调查资料得到是已知函数;则对人口预测起着重要作用,后面将对它进行进一步分析。将方程(4)及定解条件写作

(5)

这个连续型人口发展方程描述了人口的演变过程,从这个方程确定出密度函数以后,立即可以得到各个年龄的人口数,人口分布函数

(6)

方程(5)的求解过程比较复杂,这里只给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结果。在社会安定的局面下和不太长时间内,死亡率大致和时间无关,于是可近似的假设。这时(5)式的解为

,

, (7)

到此我们就能通过计算出不同时间的人口总数,公式为

(8)

这样在(7)式中我们要确定三个函数表达式,它们是,,.

在下面的人口增长预测中,我们要分别求出“城区(城关镇或办事处)”、“乡镇”、“自然村”的人口变化趋势表达式,并用三个的和来表示县域总人口规模及变化趋势。

综上,县域人口规划还应包括预测展望、供求分析和对策应对等内容。在对县域常住人口变动趋势作出展望之后,了解人口出生率、人口迁入率、流入率的变动规律;其次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人口的增长情况分析他们对社会资源的不同需求,并与资源的供给状况比较,找出现实差距和潜在问题所在,以便政府及早做出安排。

参考文献

[1]任辛喜.偏微分方程理论起源[D].西北大学,2006,(3).

[2]苗长兴.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简介[J].数学进展,2007,(6)

探析县域新村规划新思路 篇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必须结合当地条件进行建设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根据本地的情况进行实地的建设策划。在多年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确实经历了很大的飞跃,但是仍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广西新农村建设,将对解决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领导机构上下不对应、不统一

广西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事人员主要由其农业厅内抽调部分同志组成。办公室设立在自治区农业厅。建设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自治区农业厅,难以完全协调好这项工作。有的地方领导工作没思路、力量不到位、问题不解决、资金不落实。

(二)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较低,畏难、怕麻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很低。“等、靠、要”思想在部分农民观念中比较严重,人民的参与性不高。并且,只重视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严重忽略了乡风文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进步。

(三)建设项目资金中,农民群众自筹资金经济负担重

投入的资金十分分散,无法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较多,上级按部门下达投入资金,单位对试点建设项目审查标准和选择不一,投入的分散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实施具体操作带来困难。并且,无论建设项目的种类和质量需求,政府拨放的专项资金标准都一样,没有明显的差别。这就使建设质量高低不一,自筹资金的人民群众负担不一。

本文以农村道路的开发建设举例说明,机耕路是通屯道路的主要种类。道路路基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路基。跟据有关新农村的道路建设方面技术指标要求进行测算,按照18公分厚、路宽3.5米的通屯道路水泥算,道路造价大约在在17万元每公里,如果,政府在每公里补助12万元,则群众每公里就必须自筹3万元。每公里的资金缺口就达到了约2万元。在2006年,完成村道建设17条137.51公里的邕宁区,屯道建设53条115.75公里,在建设资金中,群众自筹资金已达1225万元。

(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没有规范性的维护管理措施

建成了一大批小型农田水利、村屯道路、人畜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在试点区县调研我们可以看到,一边是通村道路、通屯道路双开通,另一边是村屯水泥道路路面破损、坑洼十分破烂。一同调研的县乡同志就在身旁,问下村屯道路谁来维护?大家相顾茫然,一脸无奈。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领导机构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当担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相应责权,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协调单位,具体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

(二)探索建立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既要让人民具有良好的参与积极性,又要保证国家的资金投入快速到位。把建设的精神和态度由“要我建设”、“为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

(三)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指导的针对性

据中央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视各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结合不同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采取不同建设方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可以采取市场化调查办法,确定3—5个较为富裕的城郊地区,进行对房地产企业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的引导工作,让房地产企业具有可以在农民宅基地上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农民回迁房新区和商品房小区。

(四)明确建设规划,确定投资的重点项目

必须要在科学、实际的理论规划下进行建设指导,遵循详细科学规划,认认真真建设,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建设要布局合理、高起点、特色突出。要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共同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建设项目的科学研究要按照建设需求,确定最恰当的建设重点。研究提出新的科学的建设项目。要以农民最根本的利益为最终落脚点和最初出发点,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五)抓好试点,探索建设新途径新方法

各级党政领导人应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建立自己的建设试点。深入到基层农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农民的根本需求,根据人民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水准、高质量的规划建设。领导应确定试点的发展任务、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的最终方向。确立仅有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心。并将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规划。让群众可以更好的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和要面临的困难。逐步探索出一条最适合于自己地区的建设之路。更好的指导建设的发展,防止盲目工作的情况出现。

三、县域规划的原则

“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原则。各区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以区县为单位,科学制定到2020年覆盖县域的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科学布局村庄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村落民居特色和便利为民服务。结合县域地形、交通等条件,考虑土地整理、产业连片发展等建设项目要求,按照聚居区、散居区、半散半聚区三类建设模式,合理确定新村的发展建设模式。

四、县域新村规划的新理念

(一)由单目经济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

自上而下的强制型规划方式具有很大的落后性,这就需要把规划方式向协商型规划、双向互动互求方向转换。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共有三种类型存在于县域新村规划形式中。以生产力布局为主,把生产力布局作为核心任务的传统的县域新村规划是十分不合理、不科学的建设规划,主要存在于城镇体系规划当中。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没有有效提高资金的数量和经济效益,反而迫使日后的经济发展面临恐慌。因此,建设的目标应随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由经济单目标的规划类型转化为综合性的目标规划类型。

(二)重点转向城乡整体、区域规划

“二元分割”的规划思维在传统县域新村规划当中非常明显。由于规划将目标囿于经济生产这一唯一的范围,因此,在传统县域新村规划中,这种不科学不理性的思维特征十分明显。为从根本上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变,就必须明确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型经济的重要性。有了这一科学的思想指导,乡村就可以实现相互组合流动,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将被重新审视、发现并且会有更多的人去理解。

(三)面面俱到的规划类型转向问题型规划类型

面面俱到的规划类型体现了工作人员的认真和努力。但是,由信息发展迅速的现状来看,这种规划类型其实是一种耗费精力财力、浪费时间和降低工作效率的规划方法。而且,这种规划方式也让各界规划人员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因此,我国的县域新村建设规划必须由面面俱到的规划类型转变为问题型的规划类型。

(四)由单方案刚性规划类型向多方案弹性型规划类型转化

作为衡量县域新村规划有效性的标准,保证调控程度和弹性平衡是规划方案的又一重要要求。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必须转变原有的规划手段,用行政手段,将计划型规划方式转变为将市场与计划兼容的规划类型,将规划的类型转变为应变更强的弹性规划类型。

(五)由虚调控型的规划类型转向以空间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实调控型规划类型

区域发展的县域新村规划重点必须进行转变。要由以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和城镇体系布局为重点的规划方式,转向为以空间资源配置为规划重点的规划方式,划定管制区域,制定相应空间的使用要求。转变当前“权力法码”盛行的不良状态。

(六)由单规划的规划模式转向多种方式的规划模式

“区域”代表的是按某种目的划分出的空间地域概念。也就是说,区域具有类型、层次差异。对于不同编制的县域新村规划也就应当采取不一样的规划建设模式。当前,我国县域新村规划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开始由单纯的物质实体的形态规划扩大到非物质实体规划在内的综合性规划。

五、结语

县域规划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规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务院1993年第116号令《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四川省人大1993年《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据建设部制定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县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适用本办法。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可以与县城总体规划一同编制,也可以单独编制。

第三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合理确定村镇体系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五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第六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采用政府组织、专家指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第七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市(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交通、环保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与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规划期限近期为3至5年,远期为20年。

第九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镇,包括县城人民政府驻地镇、建制镇、乡集镇、独立工矿区(点)。

本办法所称的村,指城市规划(建成)区外,按行政建制设立的村、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第二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组织

第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具体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第十二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按照以下程序组织编制和审查、审批:

(一)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二)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先编制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当提请市、州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县级人民政府要充分汲取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专家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包括村民代表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意见。对于有关意见的采纳结果,应当作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报送审批材料的附件。

(四)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须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评审,评审通过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报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三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协助提供。

第十四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经批准后,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五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调整,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报告,经审查同意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程序组织调整。

第三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求

第十六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域、市(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引导和调控县域村镇的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指导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

第十七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以下重点:

(一)综合分析评价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二)研究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三)分析研究县域人口增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趋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确定城镇化模式及水平。

(四)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确定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确定村镇体系结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确定村庄布局的基本原则,明确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农村居民聚居点治理和建设的管理策略。

(五)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实施措施,防止灾害、确保安全,提出县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六)按照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原则,统筹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防止重复建设。

第十八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镇建设现状及农村生产方式的差别,强调不同的原则和内容。要区别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不同地域,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突出不同的城乡空间布局特点,选择不同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第十九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划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强制性内容应在图纸上准确标明,文本上明确,规范表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第二十条 对涉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一)县域内需要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分滞洪地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按空间管制分区,准确划定禁止建设、限制建设的区域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各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中心村和村庄建设用地标准;

(三)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四)村镇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和范围,保护的控制指标和规定;

(五)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六)县域防灾减灾工程,包括:村镇的消防、防洪和抗震标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情况、危害范围、防治设施、措施。

第二十一条 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民族与地方特色,确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制定保护措施。

第二十二条 对统筹城乡发展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重大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以附件的形式随同规划成果一并上报。

第四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

第二十三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综合评价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条件;

(二)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方案;

(三)预测县域人口规模,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四)提出县域空间分区管制原则;

(五)提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六)提出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与策略。

第二十四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县域发展建设条件综合分析评价。

1、分析县域在所属行政区域和更大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2、分析县域城镇与农村的社会经济概况,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分布情况,县域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灾害和环境污染情况;

3、城镇、村庄布局的现状特征和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二)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评价,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明确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各产业的空间布局方案,并划分经济区。(三)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1、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人口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和趋势。

2、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预测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化模式,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县域人口适应生产力布局合理分布。

(四)县域村镇体系布局。

1、合理确定村镇层次等级,村镇层次等级包括县城、县域重点中心城镇,一般建制镇、集镇、重点中心村、基层村六个层次。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乡镇合并的优化调整方案。确定各乡镇人口规模、功能分工、建设标准。

2、根据城乡之间、城镇之间人口分布状况,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

(五)村庄布局和分类管理策略

1、制定县域村庄布局空间管制规划,明确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2、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制定中心村建设标准。中心村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农村居民聚居点,中心村的选定应满足区位优势、联系合理、规模经济、节约用地的选址布点原则,明确其服务范围。

3、提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根据不同情况,划分四类区域(居民点)的范围和规划管理措施,①积极发展的区域或居民点;②引导发展的区域或居民点;③限制发展的区域或居民点;④禁止发展的区域或居民点。

4、提出村庄迁建合并整合方案

对符合以下迁并标准的村庄,应考虑进行迁建合并,提出各行政村、组迁并的具体方案。

(1)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

(2)存在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村庄,包括地处行洪区、蓄滞洪、矿产采空区,泥石流、滑坡、塌陷、冲沟易发区等地区的村庄。

(3)存在严重人居环境问题的村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且建设困难的村庄;位于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地方病高发地区的村庄。

(4)压占矿产资源或地下文物的村庄;位于城镇内部和近郊逐步与城镇相融合的村庄;地域空间上接近且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等。

(六)重点区域和重点城镇发展策略。

提出城乡人口密集地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协调发展的规划原则。提出重要经济发展轴线(带)的村镇空间布局方案,制定规划建设管理措施,明确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区及中心镇区的发展定位和规模。(七)用地及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要求,明确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明确标识范围,提出各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管制策略和引导措施,并编制县域城乡建设现状和规划用地汇总表。

(八)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1、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确定各级村镇设施配置的类型和标准;

2、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明确区域性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政策和规定。

3、制定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交通、给水、排水、垃圾、电力、电信、教科文卫等专项规划。

(九)历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的范围、内容、重点,制定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综合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自然资源的分布、保护、利用情况,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分析评价各类灾害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十)近期建设发展规划。

1、依据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确定近期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的区域和空间布局,制定控制和引导城乡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城乡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及总体建设用地规模。

2、确定近期发展建设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其他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及建设项目和内容,并落实项目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投资估算。

3、科学预测和确定近期重点发展的镇、村,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确定近期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及管理策略,明确作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候选对象,分别提出建设与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十一)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第二十五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第二十六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书、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

第二十七条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图纸(除重点地区规划图外,图纸比例一般为1:5万至1:10万):(一)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主要反映县域村镇的等级、规模和现状布局情况,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县域人口密度分布差异、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地形地貌、基本农田、工程与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状况。

附区位关系图。主要反映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关系、交通联系、区域性基础设施,周围城镇位置、名称和影响辐射范围等。

(二)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图。主要反映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应标明:主要农业发展基地及分布地区、主要工业生产基地及分布点、生产力重点分布区域、综合经济区划分及发展方向等内容。

(三)县域城乡人口与村镇布局规划图。标明各级城镇、中心村的位置、等级、规模,明确其影响和辐射的范围;标明主要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走向、位置、规模;标明城乡主要居民聚居点,反映城乡人口分布情况。

(四)县域用地布局结构规划图。反映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明确用地发展方向;标明城乡建设用地范围,附县域城乡建设现状用地和规划用地汇总表;标明各镇区、中心村、主要居民聚居点的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标准。

(五)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图。标明水源地、湿地、矿产资源地、历史文化遗存、生态敏感地等重要保护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明确保护的内容和措施;标明输电、输气、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走廊管制范围和措施;标明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范围。

(六)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专项规划图。标明各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走向、位置、规模;各级村镇的位置、名称、等级。根据图纸的信息量和图纸表现的需要,编制县域综合交通、给水、排水、垃圾、电力、电信、教科文卫等专项规划。

(七)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主要反映各类防灾与环境建设的设施、指标、措施。标明各类灾害和资源的分布地点、影响范围、防治(保护)范围、防治(保护)设施的位置;明确划分环境功能区、分区界线、目标要求及原则和措施。

(八)近期建设发展规划图:近期重点发展村镇的位置、名称;各类近期建设项目的位置、规模、建设内容。

(九)重点城镇与重点地区规划图。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地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明确建设项目的选址、内容、建设时序和投资概算,制定发展的原则和管理策略。

(十)其他因需要增加的旅游、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图纸。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县级市、城市远郊区的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县域规划 篇6

答:首先是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10〕214号),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办学条件的整体优化,要根据城市形态和人口分布情况,结合学校的服务半径,合理设置各类学校,完善学校布局,避免城区学校设置分布不均的情况。到 2015 年,全区每县城区重点建设1—3所寄宿制初中,桂东南等人口密集区每个乡镇所在地重点建设1—2所寄宿制初中;每个乡镇重点建设1—2所寄宿制小学及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桂东南等人口密集区村级小学的布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校舍建设达标、配套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基本配置齐全、食宿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消除校舍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到 2020年,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其次是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施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桂东南等人口密集区村级小学的布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学校资源等多种因素,打破地域、隶属、体制等界限,统筹全区学校布局,努力构建以自治区合格初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为中心,辐射管理周边小学或教学点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教育集中投入、教师资源集约,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最后要切实加强仍需保留的教学点的管理。由所在乡镇中心校统筹管理,实行教师“跑教”“轮教”等制度,确保仍需保留的小学和教学点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让学生接受同等优质教育,杜绝因校点调整产生学生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

问: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答:为了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原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各地要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非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此外,还要“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设区的市和人口在30万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规定,建设 1 所特殊教育学校。到 2015 年全区创建 15 所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及各级各类接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自治区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公用经费标准,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逐步配齐特殊教育教职人员,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

问:怎样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均衡合理流动?

答:首先是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充分考虑乡镇中心校、完小、村小等规模较小学校的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专职教师的配备,以及校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寄宿制学校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编制,确保核定的教职工编制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加强编制动态管理。按规定及时核定教职工编制,按教育教学需要足额下达用编计划,及时补充紧缺学科教师,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紧缺教师的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

再次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依法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职工管理职能。编制数内的教职工调配,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需要决定,报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改进教师招聘录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方案,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招聘考试、录取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创新完善农村教师补充交流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农村小学、幼儿园紧缺学科教师委托培养计划,通过逐年返还学费等形式,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任教。

最后是大力实施农村教师提升计划。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形式,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教下乡等模式,大规模、高效益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县域电网的发展和规划 篇7

目前我国已采用许多行之有效的国内外关于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并且效果十分显著,使我们对县域电网规划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和思考,规划县域电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多角度分析,全面处理。在县域电网中,负荷预测处于基础地位,预测负荷的准确程度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供电的可靠性,连接县域电网的纽带是变电站,对其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置,对县域电网的整体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负荷预测和变电站以及输电网络三者有效的协调运作,对于县域网络的结构优化、电力系统持久稳定的发展影响巨大。但是目前县域电网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我们县域电网的发展和规划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1 县域城市电网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预测电力需求的准确性不高

在全国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县域电网的发展却显得十分落后,长期以来存在着电网建设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电网的变电容载比偏低,在每年夏季用电的高峰期,各个地区的配电网主设备负荷严重超载,再加上人员素质低,负荷预测不准确,资金匮乏,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长此以往,县域电网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首先必须增加相关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定期培训,及时掌握解决未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1.2 县域电网的供电不足问题

目前我们仍采用老式的传统供电方法,电网的运行方式不灵活,再加上许多县域电网仍然以单电源和单辐射供电为主,环网线路少之又少,造成电网布点的配置相对集中,往往产生供电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优化县域电网配置,须从基础薄弱点着手,制定相关改造方案,完善电网的基本配置,从而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管理,达到电网供电最优化。

1.3 电网规划相对滞后

规划好县域电网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县域电网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网络结构太差,为了解决供电能力问题,一般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进行处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电网的发展很难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些问题采取临时处理措施,缺乏长远的考虑,建设好的工程三年后又不适应负荷发展需要,需重新改造,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因此,县域电网规划必须有超前意识。

2 准确规划和建设坚强县域电网

2.1 准确预测并做好规划

预测用户的电力电量对于我们做好县域电网规划至关重要,要克服预测中出现问题,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技术人员报上来的数据往往存在较大误差,加上负荷预测工作本来存在预测难度大,这就给我们进行负荷预测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开动头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预测,比对不同的预测结果,然后,相关规划人员可以根据获得的有关信息和个人的经验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在分析相关数据后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引导县域电网向良性发展方向。

2.2 建设坚强县域电网

良好的预测和规划有利于促进县域电网的建设,首先应根据规划成果确定建设规模,再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秉着轻重缓急原则,确定项目建设排序,然后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项目落实,有序地开展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随着项目的逐个实施,从而打造坚强的县域电网。

2.3 优化县域电网结构

县域电网结构优化,应先做好规划,使配电电网规划和县城规划能够协调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县域城市的发展趋势,适时的优化电网结构,合理配置电源点的容量和位置,做到供需一致,增强电网的供电能力及可靠性;县域电网应向配电自动化方向发展,处理好用电需求与供电配置的关系,优化电网建设,把配网自动化功能放在县域电网发展的优先地位。

3 规划的理论运用与实践相结合

县域电网规划的理论方法分为:调查研究,认识规律;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局部与整体最优化;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进行论证;搞好综合治理等方法。

3.1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指的是收集县域电网发展的必备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做好规划县域电网的基础工作,不同的规划阶段采取不同的规划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收集不同的材料。在长远规划方面来说,我们需要调查收集的材料主要有:规划期县域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数据);规划期内县域国民经济的构成;人口预测的相关资料;人均收人水平;国家规划期对能源基地、重工业基地及其它战略项目的发展意图和布局;国家有关经济及能源政策;能源资源的条件;国外经济及能源形势发展变化统计预测等等。关于中期规划,除此之外,还应收集各类工业的布局图:各类工业用户的生产规模、生产量,产品种类及时间分布;能源基地的建设规模和生产规模,生产量;交通运输能力及各地区运输能力的平衡情况等等。关于近期的县域电网规划,需要进一步掌握以下相关材料:大用户和新增用户的用电申请情况;新建企业的布局情况;原有企业扩建或产量自然增长的情况;电力工业内部人力、物力利财力的情况;现有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及设备完好情况等等。

3.2 定量分析和计算相结合

在县域电网规划中,我们往往会获得很多的数据,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行研究,然后总结数字所反应出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常采取定量分析和计算,才能更好的解决电力规划中的问题。问题定性分析主要应用在宏观经济上,而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应用在微观经济方面。如下表所示:

根据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与计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变电站容载比整体偏低,电网供电能力存在不足问题。

3.3 局部与整体最优化

做到决策最优化,项目最优化,以及整体规划的最优化和系统的最优化,县域电网规划作为一个各方面有机相联系的整体,其中每一个局部之间有着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如果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规划的相关内容,而忽视了局部,尽管整体达到了最优化,但是局部仍然出现着问题,如各条线路,变电站等,相反如果从局部出发,整体也未必最优化,所以我们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联系,每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寻求局部和整体的最优化,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达到实现整体最优的目标。

3.4 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进行论证

我们应该把握电力工业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电力工业的变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电力工业发展的影响,得出比较科学有效的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结论并用以指导未来电力工业的实践;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规划中的问题,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并存在,我们在分析研究县域电网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于未来,收集历史材料,结合现实总结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和方法,因此,应该花大力气去收集分析研究电力工业未来的各种可能的变化信息,并通过实践检验和修正已往的那些结论和方法,使之与变化的情况相适应。分析解决问题切忌主观片面,应考虑到事物的发展有其推动因素,也有其限制因素。我们要积极采取辩证的方法解决县域电网的规划问题。

3.5 综合治理

规划的过程就是个治理的过程。在县域电网规划中,必须进行综合全面的治理。其内容包含:县域电网的发展速度必须适应于县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即县域电网的发展必须是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能源与资金的平衡;县域电网的各种比例关系,进行综合治理要把握各个方面的关系,有条理的规划与发展。

4 结束语

县域电网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电网规划的复杂性,庞大的数据,多种多样的信息量要求我们要正确使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克服电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环网相联系的电网体系,使我们的电网系统更加完善。县域电网更好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术,所以我们要优化配置资源,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促进电网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童飞:《县级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法探析》,《中国科技财富》,2011,(8):111.

[2]周锋:《对县城中压配电网规划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县域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分析 篇8

广东省近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广东的经济发展正在向珠三角周边城市, 诸如清远、肇庆、梅州等城市发展, 为满足各地的电力需求, 加强电网的建设和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势在必行。近年来, 广东电网大量投资搞电力建设, 完善电网结构, 建设智能、可靠、高效的绿色电网。为了更好地指导电力建设工作, 进行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 它直接影响我们电网的建设。本文主要介绍规划过程中清远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规划细节简要分析。清远电网根据城农网划分标准, 清城区为城网范围, 清新县、佛冈县、英德市、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阳山县为农网范围。

1 清远地区电网存在问题

1) 10kV配网的接线形式种类繁多, 网络结构混乱, 不利于电网网架的健康持续发展。清远市区的目标网架接线形式为两联络环网接线, 双电源接线方式, 过渡接线方式为单联络环网接线。而县区接线形式主要为单联络环网和单辐射接线;清远全市存在部分中压线路主干偏长的问题。清远市692回公用线路中合计有70回线路主干长度超出要求, 占总线路回数的10.64%;

2) 供电电压偏低。变压器容量小、台区供电半径长、导线的线径小及用户负荷迅速增长是造成供电电压偏低的主要原因。在节假日用电高峰尤为严重;

3) 变压器重过载现象严重。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农网地区过去配置的变压器容量相对于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居民用电量的需求偏小, 难以满足类似的用电量突增;

4) 无功补偿量偏低。清远早期的电网建设未在低压变压器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造成线路用户电压低, 无功损耗增大。进行无功补偿可以减少损耗, 节约更多的电能;

5) 供电可靠性较低。部分单环网线路负载率高, 无法满足“N-1”供电安全准则, 使用户的用电得不到保障。很大部分线路为单辐射线路, 环网率不高。清远市692回公用线路中形成联络的线路有314回, 联络为45.37%, 单辐射线路合计有378回。农网地区存在单线单变的供电方式, 在线路或变压器故障时, 整条线路都受停电影响;

6) 在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 配电网整体的自动化建设水平不高, 不能较好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故障判断能力和自动隔离故障能力, 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能力, 应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尤其是配电网开关设备的操动机构及内部结构适应于室内外运行条件。实行配电网的经济调度, 实时的网络经济分析, 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查备, 事件记录的查询规划。

2 规划报告中的细节分析

1) 35kV变电站建设问题。清远市对于35kV变电站的建设, 总体思路是控制发展, 避免“弃低求高”。清远市的“三连一阳”地区属于山区, 供电人口密度小, 供电范围大。在这些地区, 可以考虑35kV变电站的建设。规划中“三连一阳”地区新建或扩建35kV变电站的具体原因是部分变电站在节假日居民负荷大导致的重载。还有大部分变电站重过载是因为此地区小水电装机容量大, 在丰水季节, 在关闭一部分机组的情况下, 35kV变电站基本上都是满载。因此大多数规划新建和扩建变电站都是缓解小水电上网难的问题;

2) 变压器重过载问题, 清远地区现状存在较多的重过载配电变压器, 每个地区的重过载率达到30%~40%, 在有限的规划资金下未能一次性解决所有变压器。因此规划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先解决过载变压器再后续年份规划解决重载变压器的顺序;

3) 在描述电网规划项目的目的时, 规划的主要目的应明确。由于某些县有些重要用户没有备用电源, 需要通过新增10kV线路来解决这类问题, 此类项目定性是满足可转供电。而不是提高环网率的目的;清远大部分县区供电区为F类供电区, 在改造和建设10kV线路项目时, 此类项目都应该归并到完善中压网架, 而非更换残旧线路等其他目的;

4) 规划原则具有针对性。规划过程中, 我们每个供电局根据个自己的情况制定各自的规划原则。在规划项目时, 严格按照规划原则进行, 例如:电缆架空线路的线径的选择, 更换变压器的大小规格, 做到规范化, 为今后配电网检修提供方便;

5) 环网柜尽量入室。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 大量大型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 为了提高居民供电的可靠性, 使用户可以从两个方向获得电源, 通常将供电网连接成环形。在这样的小区我们使用环网柜作为高压开关出线柜。规划中我们要求环网柜都是尽可能入室安装。

3 配电网规划工作中的思考和建议

为保证规划项目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 每年对规划进行考核。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效果不满意的分析原因。规划项目形成项目库, 为今后配网开展提供资料, 做到项目来源于规划项目库, 项目不重复, 避免网架的重复改接以减少投资成本。保障10 kV网架完善建设顺利进行, 使电网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

电网规划与负荷增长相适应。向市政府了解最新城市规划, 深入街道、企业, 实地调研负荷情况以及问卷调查, 根据各地区负荷报装情况, 参考经济发展情况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 做好长远期负荷预测, 科学布点, 使网架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配电网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每年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市场情况, 不断地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改, 指导城网建设能够健康发展, 以求得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工作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和机构, 以保证城网规划工作的连续性和规划质量。及时开展电网规划的技术性指导工作, 充分调动供电局全体部门的积极性, 规范电网规划。

4 结论

县域规划 篇9

1.1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提出

2014年6月5日,住建部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4年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试点工作。7月25日,住建部组织召开了试点规划工作启动会,并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调整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其中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等5个县被选定作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试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明确了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及主导地位。由于村庄内许多建设项目如供水、道路、能源、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的决策权在县(市),在缺乏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盲目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往往造成村庄规划脱离实际。因此,坚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建立以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和指导的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具有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2 全面启动推进乡村规划工作

我国拥有大约260万个行政村——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城镇化从快速发展阶段转向稳步发展阶段,从以城市建设为中心转向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亟须补足乡村规划“短板”。针对我国乡村规划缺失导致农村建设无序发展问题,住建部2015年全面启动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结合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通过改革创新,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市)区都要编制或修编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大幅提高乡村规划的易编性和实用性,力争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农房建设依规划实施管理,村庄整治要有基本安排”的要求,目前住建部正在就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覆盖率和实用性、加强乡村规划管理等进行总体部署。

玉溪市新平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基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乡村体系建设规划进行探索和研究基础上展开。

2 规划理念与思路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县(市)人民政府统筹乡村空间、资源、设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依据。

2.1 从城乡互动影响关系入手

新平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在全县域现状城乡发展分析、规划体系与实施评价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转换规划视角,从城乡关系入手来解析“县域—城区—乡镇—村”的互动影响关系,充分研究乡村建设发展与所在区域县城、小城镇的内外链接关系。

2.2 重视城乡统筹

强调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乡村发展目标,积极实现区域内的城乡公共资源一体化调配、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布局等,将乡村发展作为城镇发展的有效互补,共同实现城乡统筹。

2.3 规划刚性控制向引导性控制转变

强调乡村与城市虽然在空间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乡村应该拥有与城市相同的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和生活便利程度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规划从人口城镇化、乡村用地规划、基于“生活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模式三方面出发,将传统“自上而下”的刚性控制规划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引导性控制规划。

2.4 强调特色彰显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加强调抓住村庄特色资源发挥“一村一品”优势,更加强调要记得住乡愁,应避免照搬照抄模式的发展思路,基于本土特色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的有力切入点,实现乡村的特色化发展及区域内的共同发展。

2.5 强调村民参与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民的主体地位日趋增高。在规划中应采取召开民意会议、村民共同参与规划论证、听取村民代表意见等方式充分征求村民的建议意见,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服务型,能够切实为村民为乡村谋求发展。

3 规划主要内容及重点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关注“乡村建设规划目标制定、乡村体系规划、乡村用地规划、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乡村风貌规划、村庄整治指引”等重点内容,着力构筑城乡“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崭新格局,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3.1 制定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建设目标

应制定落实乡村建设决策的5年行动计划和中远期发展目标,5年行动计划应纳入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3.1.1 保留与传承传统乡村特色目标

新平县乡村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保留自然传统的乡村聚落,但是应该吸取传统乡村的有效经验,传承乡土文化,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新、旧融合共生,重点体现在乡村环境特征、本土建筑、乡土文化符号提取和利用、民族特色等方面(见图1—4)。

3.1.2 城乡一体化各阶段发展目标

(1)阶段目标(五年行动计划)

关注产业传承与发展并重,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引导农民就业,促进乡村劳动非农转移,推进城镇化;提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传统产业传承发展并举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完善土地制度;加快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2)城乡融合阶段目标(中期发展目标)

保障乡村农民发展权益;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效益;规模经营,基地化、专业化种植模式;乡村空间整合,多元化现代乡村建设;完善的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

城乡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城乡空间格局;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根本提升;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瓦解,城乡差距基本消失。

3.2 完善、深化县域乡村体系规划

包括预测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及空间分布,划定经济发展片区,确定村镇规模和功能。

3.2.1 新平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并存

推动就地城镇化,通过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的综合方式引导农民集聚,建立众多适宜人居的村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异地城镇化,部分农村劳动力向玉溪中心城区、昆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就业前景好,设施及服务完善的地区流动、迁移,融入这些城市。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整体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3.2.2 人口规模预测突破就人口论人口

基于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判断,新平县乡村发展也将从城镇化进程中获得持续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城镇化与乡村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因此,新平县域人口规模预测更多地从经济发展规律着手,参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对应的人口增长规律与产业发展状况来判断规划期末总人口(见图5、图6)。

3.3 乡村用地规划

应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确定乡村建设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

提出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及乡村用地规划等土地利用布局。从新平县城乡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保护、用地发展控制、防灾减灾、一体化的城乡公共设施配套”着手,梳理涵盖各部门空间事权的六种类型的空间,即“六线”(见表1)。

新平县域用地规划,基于“四规合一”对新平县总体规划及各乡镇总体规划进行梳理后,结合用地存量分析划定县域的城乡建设用地范围(见图7、图8)。

3.4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应确定乡村供水、污水和垃圾治理、道路、电力、通讯、防灾等设施的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依据“生活圈”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3.4.1 新平县域“生活圈”构建

通过对新平县域地形、水文、交通等对居民生活圈的影响评价分析,依据生产生活圈划定原则,确定新平县域四个层级生活圈的主要职能,解决居民的基本诉求。规划划分:县城为中心,增设戛洒、漠沙为重点镇,三次生活圈;一般乡镇行政不变增强服务水平,增设区位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即重点发展村)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成为二次生活圈;在区域人口规模及密度集中、交通条件和土地及水资源条件等较好区域,增设一次生活圈;其他行政村设置基础的居民服务设施,作为基本生活圈(见图9)。

3.4.2 新平县域公共服务设施

新平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采用区域分级定位配置方法——按照不同级别分层次(体系:居民点—社区—县城),突出在上位规划及本次中的村镇定位,按级别进行设施配置方法,以区域级别为主体。

县城及镇(乡)级按照千人指标进行合理配置;村级按照服务半径及千人指标配置。考虑人口与半径两大要素:在满足千人指标的前提下,服务半径无法覆盖的区域需要新增相对高等级的配套标准。村庄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需要兼顾人口及服务半径的需求,以达到配套设施的合理化及共享化,实现城乡统筹(见图10)。

3.5 乡村风貌规划

应分区制定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要求。重点体现在延续原有乡村格局和空间尺度;挖掘和展示地域建筑特色;塑造本地化的绿化环境景观三个方面。

(1)在村庄布局引导上,规划延续原有适应地形地貌特征的形态格局。

(2)在建筑特色彰显上规划以本地化和乡土化为出发点,在提取现状建筑风貌、继承传统建筑形制。

(3)在绿化景观塑造上,尊重生态景观和地形条件,以营造自然、轻松、和谐的氛围为目的,使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

3.6 村庄整治指引

应分区、分类制定村庄整治要求,提出相应重点整治项目、标准和时序。

3.6.1 制定新平县村庄整治分类

(1)安全需求——防治灾害类

安全需求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对防治灾害的需求,是分类层次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对有安全需求的村庄归为防治灾害类。

(2)生理需要——提升生活类

生理需要即是对生存的需求,人需要食物、饮水、住所、购买生活用品,这一层次的需要是为了满足生存,对应提升生活类的村庄。

(3)归属乡愁——改善环境类

当安全需求和生理需要都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一种新需要就会产生,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即归属乡愁,对应改善环境类的村庄。

(4)一村一品——特色品质类

对资源条件较好、文化特色独特、名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优势明显的村庄,对其特色文化、空间格局、传统民居、田园风光、生态环境等提升,打造一村一品。

3.6.2 制定新平县村庄整治指引技术路线

村庄整治指引技术路线见图11。

3.6.3 制定新平县制定村庄整治要求

(1)县域村庄防治灾害类整治指引

安全防护依据地质灾害对村庄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类:

①重点安全防护类村庄是安全隐患极大的村庄,为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规划进行搬迁和转移。

②一般安全防护类村庄是可通过工程措施解决安全隐患的村庄,进行修建挡墙、排水沟、护坡等工程防护;进行房屋修缮加固。

③其他安全防护类村庄是指地质灾害基本对村民生产生活不构成威胁的村庄,但仍注意实时地质灾害监测。

(2)县域村庄提升生活类整治指引

提升生活类从村民生存条件的优劣程度分为三类:

①重点发展保障类村庄是指生存条件极差,主要表现在饮用水困难、交通通达性极差的村庄,村庄整治重点通过区域协调供水、工程引水、道路硬化等解决其饮水困难和改善交通状况。

②一般发展保障类村庄是指生存条件较差,基本满足饮用水及交通需求,主要需进行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及宽带建设的村庄。

③其他发展保障类村庄是指部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村庄,村庄整治重点在于逐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3)县域村庄改善环境类整治指引

改善环境从需改善的不同方面分为三类:

①重点改善环境类村庄指需要重点整治垃圾、污水、河道及进行厕所改造的村庄。

②一般改善环境类村庄是指需要重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清洁能源应用与推广及美化亮化的村庄。

③生态恢复类村庄是指自然环境与建筑风貌受到严重破坏的村庄,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指定特殊人员进行管理,减少和杜绝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见图12—14)。

4 结语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效弥补了村庄规划、村庄设计与村庄建设管理的缺失,丰富和完善了县域城乡规划的成果。通过对新平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思考,总结了符合村镇发展建设实际的村庄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规划重点,旨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规划学者与规划师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为我们乡村规划工作的未来出谋划策。

摘要: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乡村体系建设规划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坚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建立以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和指导的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具有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其编制内容包括明确乡村体系、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分区分类制定村庄整治指引等。

关键词: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内容,编制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中国村镇建设30年——改革开放30年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历程.2008.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2015.

[4]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5]51号).2015.

[5]蒋书明.江苏乡镇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分析[J].江苏统计,2003(6).

[6]周岚,等.集约型发展——江苏城乡规划的新选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6-17.

试论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 篇10

区域规划工作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八十年代中期前主要还是不同层次具有综合开发整治特点的国土规划。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区域规划的本质是使计划性配置资金、资源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一脉相承垂直政治管理架构的中央集权式思维。我国曾将区域规划作为地域空间上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及延伸,区域规划由综合计划部门进行主导编制,对应资金、资源行政分配等发展机遇。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上至下的传统区域规划具有强制控制色彩,与竞争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及权力体系及整合分散化的地方难以适应,影响其对计划分配资金、资源的吸引力。

2县域规划是目前我国区域规划的突破口

县域规划属于地市及乡镇规划之间的空间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规划对象以县域范围为空间总体规划,基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总体部署全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空间,构建全县资源开发保护及未来建设发展的总蓝图。县域规划在各类区域规划中具有特殊意义,可作为编制及落实新时期区域规划的一个突破口。

在我国历史上,县就是行政区划设置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行政区域。目前是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宏观控制管理中具有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属于比较完整的一个基本地域,形成社会、经济及物质建设统一体。所以,县域规划以县政府为执行主体能够得到深入落实。

传统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生变化,县城、乡镇及农村逐渐协同发展,县域作为城乡交合最明显的地域空间,县域城乡空间变动比较迅速,在规划管理方面因县级行政单元相对缺乏,普遍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城乡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盲目,造成重复浪费建设投资,超负荷承载或恶化的水土等资源、生态环境等。所以,县域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序、集约使用县域空间,具有指导性作用。

3县域规划在新时期的基本理念

3.1协商型规划理念。区域规划一般分为自上而下强制型、自下而上放任型和控制与引导双轨型三种,新的区域规划要求在不同类型间平衡,逐渐发展为双向互动互求的协商型规划,也被称为“非正式规划”,也就是采取咨询、谈判、交流、讨论等方式,不同于正式规划,探讨非完全官方交流协商渠道,采取公平原则,建立规划体系,在规划全过程中使各种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方法和途径,使区域内各成员提高规划履行的自觉性。这对改造编制传统县域规划思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尽管此过程可能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县域规划由图纸向实施发展提供一个保障。不仅能够对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就业市场、防治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处理,还可应用于县域内频繁出现各类问题。

3.2综合发展目标型规划理念。传统县域规划特别是城镇体系规划,核心任务就是布局生产力。内在的根本驱动就是经济目标,县域规划中尽管涉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但还只是“标签”作用,不管是规划者还是执行者,都未将其置于重要位置。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采用不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增速将衰竭的自然资源、退化的环境功能等经济成本所掩盖,但目前已感受到对环境成本漠视而产生的的代价。而且,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概念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完全不同,社会综合发展目标超越经济增长范畴,一定要寻求区域规划途径。

在县域规划内容上,逐渐由单目标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向综合发展目标规划方向发展,规划中日益重视社会及生态环境因素,县域规划的未来新方向就是生态最佳化。

3.3城乡整体规划理念。县域规划在传统中因过多地将规划视野限于经济生产领域,规划研究以城镇为重点,而将生态及农村地域等其它基质空间作为城镇发展的支撑成本,明显呈现出“二元分割”的规划思维特征。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只是增大了城乡界限中不断模糊的表象空间形态,在实际中也在深层次紧密联系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知识型经济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在根本上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改变,乡村不只是单纯为城市提供生产要素,而使多种要素之间产生相互组合流动。重新发现和理解乡村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基于乡村的健康成长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创新机制上,经济成长容易优先发展传统城市地域外的空间,进而使城市至乡村改变扩散的单一方向。城镇外的区域基质空间并非耗费的城镇资源被动承受及主宰社会经济,在依赖与制约、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中,使城镇发展得到突出体现。“城乡一体化”逐渐被接受,而成为区域城乡整体规划及发展的目标理念。为确保县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应重点考虑乡村及生态空间。

3.4有限目标规划理念。在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域规划使包罗万象的色彩得到一定的延续。因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环境中很多变化因素,甚至规划难以调控的很多经济生产内容,这不只是使规划耗费较多的精力与财力,也使各界人士对县域规划效果的观点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上使县域规划的科学性及权威性得到削弱。

在时代变化中,县域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县域规划规划的目标有限。因此应抓住使内容得到真正发挥作用的方面规划,与规划特定区域、时段及背景要求相结合,针对性地规划“重点问题”,使编制的县域规划提高效率与效果,而无需面面俱到。

目前,县域规划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县域人口及用地规模进行统筹预测和分配,以免各局部之和大于整体;二是对县域无序使用的空间进行解决,在发展模式上实现集约式发展;三是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设施共享;四是要从城乡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3.5多方案弹性型规划理念

规划应具有灵活性与弹性,实现二者平衡,这也是对县域规划进行衡量的一个有效性标准。一定要将原来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的规划方式向采取价值手段兼容计划与市场型规划进行转变。在多目标、多方案的弹性特征方面使县域规划得到充分体现,以有效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研究新时期县域规划中存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规划理念及县域规划制度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县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2]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2014,5.

[3]吴唯佳.非正式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建议[J].规划师,2013,2.

[4]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15,7.

县域规划 篇11

一、编制的目的及形式

在已有法定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尽管明确了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但这些乡村规划普遍缺乏上位规划的具体指导,因为作为其最直接依据的县(市)域城镇或村镇体系规划的重点在城镇,而乡村内容较为简单。同时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是,村庄的供水、道路、能源、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权不在村里,而在县市,需要在县域层面进行规划的统筹安排。因此,必须加强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并确立其指导县(市)域乡村建设的主导地位。

改革三十多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规划从“农居建设”到“城市模式”再到今天的“适应乡村”经过了三种模式,基本上引领了乡村规划体系建设的雏形期、成长期和完善期。随着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乡村规划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了由“村庄集镇规划”到“村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的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发展,初步形成“点面”结合的乡村规划体系。这次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对“点面”体系内容的一次调整和完善,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县域规划中补齐了乡村建设规划这块短板,将以往村镇居民点的简单分级规划拓展为包括等级结构、空间管制、设施建设、风貌控制和整治指引等多方面乡村建设内容的综合统筹。

二是以县(市)域统筹规划确保村庄规划可以简化编制,原有村镇体系规划内容简单、指导性不强,导致村庄规划内容复杂、农民难懂、脱离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旨在通过县域层面统筹安排相关乡村建设内容来简化村庄规划内容,使村庄规划编得易懂、管用。

对我国大部分县(市)来说,“适应乡村”的乡村规划还在路上,乡村建设规划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应作为重要专项规划编制,以补充和完善县(市)域规划内容。对于乡村建设规划较完善的县市,可以将乡村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一体化融合编制。从大量规划实例中可以看出,以往的县(市)域城乡规划内容侧重于城镇,乡村部分并不完整,这样的城乡规划一体化不过是形式上的结合。只有当两者在地位平等、政策公平、内容相当时,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二、编制的理念及原则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县(市)人民政府统筹乡村空间、资源、设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依据,其编制应遵循以下主要理念和原则。

第一,要立足于包容性发展理念。因为城市规划更侧重于土地功能的划分,乡村却无法仅仅依靠用地功能划分来解决问题。乡村既是我国解决三农、扶贫等问题的主战场,也具备生产、生活、环境、文化等社会功能,这决定了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必须将政策性与规划的功能性布局相融合,在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要更多地体现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和政策性服务的下倾,落实医疗、社保、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只有立足于包容性发展理念,才能在促进经济的同时兼顾乡村社会与农民自身的发展。

第二,要树立“城乡等值”的观念。这是起源于二战后德国的一种理念,认为乡村和城市只是在空间和生活方式上不同,并没有价值大小之分,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应该是等同的。一般来说,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优于乡村,但乡村在生态环境上优于城市,规划应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和特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要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等化,实现城乡管理服务的一体化。

第三,要坚持基础性保护的原则。县(市)域乡村是我国国土保育的重要屏障,承担着耕地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任务。乡村也孕育出了丰富的名胜景观和乡土文化,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就是其中的代表。坚持基础性保护原则,使乡土风情和传统风貌的价值越来越大,是乡村规划要优先考虑的内容。

第四,要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乡村建设涉及的主管部门比较多,项目和资金来自多个部委,但普遍缺乏综合统筹协调。仅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单独编制乡村规划,往往造成乡村规划脱离实际。要建立县(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参与、专项建设项目统筹、“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机制,整合各部门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现“一张图”管理。

第五,要坚持因地施策的原则。由于我国乡村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城市,既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一般地区和纯农业地区的区别,也有山区、丘陵、平原等形态上的差异,这对乡村规划的内容、方法、技术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乡村特点,因地施策地创新规划方法,科学安排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区分类指导村庄整治。

三、编制的内容及方法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的主要编制内容可以概括为“6+X”。“6”规定的内容包括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乡村体系规划、乡村用地规划、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乡村风貌规划、村庄整治指引。“X”是表示依据县(市)域乡村建设的特殊需要而编制的自选专题内容,如生态旅游县市可以编制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国家重点扶贫县市可以编制扶贫规划等。编制内容主要有三大特点。

1. 规划内容实现三个全覆盖。

一是规划研究对象实现县域所有乡镇村落全覆盖。从现状图纸来看,以往的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对象以镇和行政村为主,而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对象要求覆盖所有的自然村落,这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要求。二是基础设施布局实现重要设施建设安排全覆盖。要求确定乡村供水、污水和垃圾治理、道路、电力、通讯、防灾等设施的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以供水为例,不仅要明确集中供水水厂的选址建设及其服务的村镇,而且要明确其他村庄的分散供水工程,实现所有村庄安全供水有保障。三是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依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从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活动范围考虑,以不同生活圈的服务半径、服务规模为依据,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2. 整合补充三项规划内容。

整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以及“多规合一”等乡村建设管理工作,有必要增加三项重要规划内容。编制乡村用地规划、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乡村建设用地调整。实行土地指标的分区管控和动态平衡,贯彻落实一张蓝图管到底的决策。编制乡村风貌规划,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内容。整合乡村建筑风格、田园风光等特点,划定风貌片区,全面管控乡村风貌。编制村庄整治指引,增加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针对性指导。按照人居环境改善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景观美化),明确村庄整治分类方法、各类村庄整治时序及其整治重点内容。

3. 创新增加乡村体系规划。

城市化发展的三十多年来,许多乡村在“面”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地区由于人口大量外移出现“空心化”,发达地区的乡村还经历了多元化更新过程。因此,乡村建设规划要从县域角度准确把握乡村在收缩与更新交织中的体系重构,并给予科学引导。在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综合运用分区、分类、分级的空间方法,协调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统筹建立县域乡村空间体系。明确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等保护的管控分区,划定经济发展片区,确定村镇规模和功能,以统筹县(市)域乡村空间的治理。概括地说,乡村体系规划是由分区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组成的,是实现县域乡村建设统一规划的重要内容。

4. 三种方法构建分区体系。

分区体系规划是根据县域不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发展特点、乡村建设风貌、防灾安全要求、扶贫支持政策等,划定县域内不同功能、建设发展特性和管控要求的类型区,因地制宜地确定空间管治分区体系,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建设与控制引导的内容、标准、要求和措施。从全国试点示范经验来看,构建分区体系大致有经济发展分区、分级类型分区和空间管治分区三种方法。

对于主体功能明确的地区,可以围绕县(市)域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经济发展引导片区。如成都市蒲江县幸福美丽新村统筹规划,依据县域内功能明确的区域定位,将全县划为农区、景区、产城融合区三类经济发展分区。

对于空间类型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据空间特点差异分级划定分类治理片区,即统筹协调乡村“三生”空间,划定不同功能、发展特性和管控要求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建设与控制引导内容。如广西桂林恭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依据自然地形、基本特征和乡村建设管理需要,将全县划分为三层级十二个分区,分区分类进行乡村建设管控与指引。

对于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可以基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特点划定空间管控区。如四川德阳中江县县域规划,基于生态保护、土地资源利用和城乡发展趋势,对县域划定了生态保护底线、耕地保护底线、建设管控底线,确定了各类生态空间管控区、生产空间管控区和生活空间管控区。

5. 因地制宜构建村镇体系。

村镇体系规划是根据县域内不同规模、职能和特点的村镇,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分类等级体系,明确村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空间布局,是实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精准布局的重要载体和规划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特征不同的县(市)域,村镇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要因地制宜地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村镇体系。

一般来说,沿海发达地区村镇层级相对丰富。如浙江省德清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分类等级是“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特色乡镇—重点村—中心村—特色村—基层村”。

欠发达的农业地区村镇层级相对均衡。由于县城的服务辐射能力有限,需要通过中心镇和中心村来延伸公共服务功能,才能实现县域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如辽宁盘锦大洼县县域村镇规模等级结构是“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

半农半牧地区村镇层级相对简单。因为县城高度集聚发展,镇的产业发展缺乏动力,仅承担乡村的服务职能,无法形成中心镇或重点镇。如河北省张北县县域村镇规模等级结构为“县城—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

县市内农业生产特征不同的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呈现不同的演变特点,也可以分片区建立村镇体系结构。如山东临沂的县市中,以粮油类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随着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农村劳动力析出水平和农民集中居住意愿非常高,镇区和新型社区可以吸引较多人口定居,新型社区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其规划的村镇体系结构是“县城—重点镇—一般镇—新型社区—村庄”。以大棚蔬菜瓜果种植为主的地区,由于农业经济效益和用工量都高,农村劳动力析出较少,农民需要紧邻自己土地耕作,村庄稳定存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定居人口相对较少的镇区与中心村联动配置,其规划的村镇体系结构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

6. 两种分类编制村庄整治指引。我国村庄因所处地形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其建设需求和整治特点是不同的。因此,村庄整治可以按照地形特点和发展状态分类制定指引。

一般来说,受地形环境的影响,村庄可分为山地型、丘陵型、平原型和水网型等。如浙江省德清县村庄分类整治指引,将全县村庄按山地、丘陵和水网三个区划分为三大类。呈簇群和条带分布的山地型村庄,整治的重点在于保护村落的空间格局特色,协调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沿缓坡与平地集聚的丘陵型村庄,整治内容主要是保持和完善村庄功能结构,恢复村庄特色的生活样式。以河网组团和棋盘分布为特色的水网型村庄,主要突出维护水乡村落总体风貌以及保护历史建筑和桥梁等整治内容。

上一篇:提升机液压站下一篇:类型学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