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交通优势(精选7篇)
县域交通优势 篇1
一、引言
交通优势度是影响主体功能区划的一项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在“质”“量”“势”三个方面, 而且只有从三方面综合考量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地区交通环境的优劣。其中, “量”以评价区域的交通设施密度表征;“质”以交通干线影响度, 即大型或重要交通设施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水平表征;“势”以区位优势度表征, 指的是某地区距离全国或区域关键节点的可达性程度。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以吉林省各县 (市) 区为例开展评价研究。
二、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一) 评价指标的确定
交通优势度是为评估一个区域通达性水平而设计的综合性评价指标项目。设置交通优势的目标是为了评价区域交通优势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力。由区域交通设施网络规模 (支撑能力) 、干线技术等级的影响程度 (联系与集聚能力) 和在宏观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中该区域的通达性状态 (区位优势) 三方面集成。它大体反映了一个地区交通发展水平及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证程度的一种指标。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二) 评价方法
首先, 获取公路网密度和交通干线影响度的基础数据, 即通过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取各县 (市、区) 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通车里程数据, 以及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机场的技术等级数据。其次, 测算区位优势度, 即计算县级行政单元与最近中心城市的距离, 距离数采用最短路径法获取, 每个县级行政单元只对应一个中心城市。再次, 计算单项指标, 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分别计算公路网密度Hi、交通干线影响度Fi和区位优势度Gi3个单项指标。最后, 计算交通优势度, 即对3个单项指标按照极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处理。
1. 交通网络密度
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中, 公路为具有遍在性的线状基础设施;铁路尽管为线状设施, 但其服务是基于站点的, 一定范围内铁路线路的长度与该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并无必然联系;而对于航空运э输和航运, 其服务的提供均基于站点。因此, 本文计算的线网密度主要针对公路网 (国道和省道) 为评价主体, 其网络密度为各县域现有公路通车里程与各县域国土面积的绝对比值, 计算方法为:
式中:设Li为i县域的交通线路长度, Ai为i县域的面积。
2. 交通干线影响度
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港口和机场的技术等级, 由于属于定性指标, 只能采取人工赋值的方法, 依据交通干线的“技术———经济”特征, 按照专家智能的理念, 采用分类赋值的方法, 计算各区域不同交通干线的技术等级赋值, 并进行加权汇总。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设Ft为地i区所有交通干线技术等级的影响水平;Fm为i地区m种交通干线的影响度, 即权重赋值。
注:x为县城距离该交通线或点的最短距离, 单位为km。
3. 区位优势度
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接受辐射的能力, 进而决定各区域的发展潜力。首先确定中心城市, 考虑到吉林省总面积不是很大, 中心城市以少选为宜。因此, 本文以吉林省最大的两个城市长春市、吉林市为中心城市的选择对象;然后采用最短路径和缓冲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距离数据, 每个县级行政单元只对应一个中心城市;最后根据距离数据分等定级, 并进行权重赋值 (赋值表2)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设G为i地区的区位优势度;k为某中心城市;n为中心城市数量;lik为区域i到城市k缓冲距离。
4. 交通优势度
对交通网络密度Hi、交通干线影响度Fi和区位优势度Gi3项数据, 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采用极大值方法) , 然后进行等比加权求和求和, 得到最终的交通优势度总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i'、Fi'、Gi'分别为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的无量纲值, a、b、c分别为各指标的权重赋值。
三、吉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
通过运用该体系进行分析和计算, 得到了吉林省各县 (市) 区的交通优势度综合数值。
(一) 交通网密度
从吉林省交通网络密度的结果来看, 除区域大中城市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公路网密度较高外, 其他地区公路网密度普遍较低。吉林省的公路交通网络密度最低值为0.002, 最高值为0.186, 平均值为0.0539。
(二) 交通干线影响度
从交通干线影响度来看, 吉林省只有少数县 (市) 区优势较为突出。如图3所示。
(三) 区位优势度
区位优势度的空间布局则基本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中心向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延伸, 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见图4
(四) 交通优势度
通过以上3个单因子指标要素的分析计算, 对指标数据的分级赋值, 然后通过SPSS聚类分析, 并结合ARCGIS得到吉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空间格局分布图5, 将全省49个县市区的交通优势度分为了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
四、结论
交通优势度受地理位置、地形、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吉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总体水平不高, 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交通优势度高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地形开阔的地区, 如长春、吉林、四平等地;交通优势度水平较低的地区集中在吉林省东北部,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吉林省东北部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通优势度是进行经济活动和产业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吉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进行评价可以在经济活动规划中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及规避交通劣势,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另外, 交通优势度的研究体系存在空间尺度的应用局限, 主要用于宏观尺度。对于中小尺度的区域, 该理论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孙威, 张有坤.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 (12)
[2]金风君, 王成金, 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 63 (8) .
[3]金风君.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地理研究.2001, 20 (1) .
[4]金凤君.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地理研究.2011, 20 (1) .
[5]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J].地理研究.2011 (6) .
[6]王利, 李玉森.辽宁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 (6) .
[7]王成新, 王格芳, 刘瑞超, 姚士谋.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J].人文地理.2010, 25 (1) .
发挥本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 篇2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的热潮正在兴起。沁县作为一个农业县、贫困县,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突出县域发展特色,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非矿产资源型贫困县富民强县的新路子。为此,要以“沁州黄”小米、优质矿泉水等特色产品为依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着力开拓市场、扩大规模。
培植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狠下工夫,努力培植有沁县特色的新型工业;要充分发挥县域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的优势,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科学规划、大力推动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多元产业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对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按照省委和袁纯清书记的部署要求,更新观念、提升素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以思想作风的新变化、能力素质的新提高促进各项事业的新跨越。
县域交通优势 篇3
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认为,在资源禀赋结构的基础上,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一个地区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主体,从而提升产业、技术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作物的比较优势是农业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科学技术、种植制度以及市场需求整合作用的结果[2]。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到武威市经济作物生产上是合适的,武威市经济作物的发展,就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以特色优势经济作物来促进武威市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甘肃省内科技工作者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研究的比较多[3,4,5,6,7,8,9,10],但对县域经济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比较综合优势指数法,对武威市市属县域主要经济作物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以便在立足县域自然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和选择符合县域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合理确定各个县域主要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和结构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武威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质的跨越。
1 研究区域概况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端(101°41′104°16′E,36°29′-39°27′N),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祁连山区、走廊平原、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海拔1 350-1 800 m的平川灌区,年日照时数2 730-3 030 h,太阳总辐射量0.56-0.58 MJ/cm2,年平均气温7-8℃左右,无霜期150-170 d,≥10℃积温3 000-3 200℃;昼夜温差14-17℃,是武威市绿洲农业灌区的精华地带,也是瓜果、设施蔬菜、高原夏菜、酿造葡萄、啤酒大麦等经济作物的优势产区。海拔1 800-2 500 m的南部山区,年日照时数2 570-2 880 h,太阳总辐射量0.53-0.54 MJ/cm2,年平均气温1.5-5℃左右,无霜期140 d左右,≥10℃积温1 940-2 010℃,昼夜温差10-14℃,是武威市高原夏菜、马铃薯、油菜的优势产区。
武威市是甘肃省种植业相对发达、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三县一区,总面积3.32万km2,总人口18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48万人,耕地面积25.28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21 hm2。2012年武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6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3.67亿元,占69.59%;林业总产值1.08亿元,占0.80%;牧业总产值37.18亿元,占27.62%;渔业总产值0.03亿元,占0.0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63亿元,占1.95%。从五大产业产值来看,农业比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其它产业比重很小。从农业内部(即种植业)结构来看,玉米(6.78万hm2)、蔬菜(3.99万hm2)、马铃薯(2.93万hm2)、果品(2.60万hm2)、小麦(2.31万hm2)种植面积位居前五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71%,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极不平衡。由此可看出,武威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但不是一个农业强市。
由于不同县域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学技术、种植制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存在的差异,从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各县域的农作物种植,使同一农作物在不同县域的比较优势出现一定差异[11]。此外,武威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0 m3,分别是甘肃省和全国的1/2和1/3,每hm2 耕地水资源占有量3 300 m3,仅为甘肃省和全国的1/3和1/9,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甘肃省内学者[12]研究认为,蔬菜、瓜类、马铃薯、棉花、果品、啤酒原料、酿造葡萄、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是甘肃省区域性优势产业,其中在国内生产中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为马铃薯和中药材,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其余经济作物虽暂时尚不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但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和地域特色,也可以以质量引领市场、以特色抢占市场。
武威市的优势经济作物基本同甘肃省一致。传统的优势经济作物啤酒大麦、甜菜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种植面积大幅下滑,但在凉州区和古浪县东部沙漠沿线部分乡镇仍然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因此,选择了蔬菜、瓜类、马铃薯、棉花、中药材、油料、果品、啤酒大麦、甜菜等9种经济作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县区经济作物区域比较优势。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武威市数据来自于武威市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编《武威市农业统计年鉴》(2008-2012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经济作物种植种类统计方式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故本文主要选择近5年(2008-2012年)的平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2.2 分析方法
根据武威市具体实际,我们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的测算方法进行测算。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主要计算生产规模优势指数(SAI)、生产效率优势指数(E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2.2.1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算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反映一个地区某一农作物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是用一个地区种植业种植面积来表示。计算方法为:
式中:S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GS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i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j为高一级地区 (武威市,下同)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为高一级地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
若SAIij>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具有规模优势;若SAIij<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处于劣势。SAIij值越小,劣势越显著。
2.2.2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测算生产效率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资源、科技、经济因素等综合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即用一个地区的一种作物单位单产水平表示。计算方法为:
式中:E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作物单产;APi为i区全部农作物平均单产;APj为高一级地区j种作物平均单产;AP为高一级地区全部作物平均单产。
若EAIij>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若EAIij<l,表明i区j作物生产效率处于劣势。EAI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就越明显。
2.2.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生产的优势程度。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是指某一地区某种作物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式中:A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E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S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
若AAIij>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若AAIij<l,表明i区j作物生产处于综合比较劣势。AAIij值越大,优势就越明显;AAIij值越小,劣势就越明显。
3 结果与分析
3.1 县域经济比较优势
从规模比较优势来看(表1),凉州区、天祝县的蔬菜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蔬菜具有弱绝对优势;民勤县的瓜类具有强绝对优势;天祝县、古浪县的马铃薯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的中药材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的棉花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的油料作物具有强绝对优势,天祝县的油料作物具有弱绝对优势;民勤县、凉州区的果品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的啤酒大麦具有强绝对优势,凉州区的啤酒大麦具有弱绝对优势;凉州区的甜菜具有强绝对优势。在效率比较优势上,古浪县的蔬菜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民勤县的瓜类具有强绝对优势;天祝县、古浪县、民勤县的马铃薯具有强绝对优势,凉州区具有弱绝对优势;古浪县的中药材具有强绝对优势,凉州区具有弱绝对优势;民勤县的棉花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的油料作物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民勤县的果品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啤酒大麦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的甜菜具有强绝对优势。
在综合比较优势上,凉州区、天祝县的蔬菜具有弱比较优势;民勤县的瓜类具有强绝对优势;天祝县、古浪县的马铃薯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民勤县的中药材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的棉花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油料作物具有强绝对优势;民勤县、古浪县的果品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的啤酒大麦具有强绝对优势;古浪县、凉州区的甜菜具有强绝对优势。
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1.10 为绝对优势:1.10≥比较优势指数≥1.00 为弱绝对优势;1.00> 比较优势指数≥0.9 为弱绝对劣势;比较优势指数 <0.90为绝对劣势[13]。
3.2 县域主要经济作物地域分布特征
由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条件、种植规模、生产水平等方面因素影响,武威市不同县域之间主要经济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存在一定差异(表2)。
蔬菜优势区域:地处武威市中部绿洲灌区的凉州区东、北部井水灌区乡镇,具有良好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是武威市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也是武威市蔬菜优势的主要产区。位于武威市南部雪域高原的天祝县,海拔1 700-2 700 m的祁连山山麓,冬季寒冷,夏季不热,是生产优质高原夏菜的理想场所。2012年该区域蔬菜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2.74万hm2、145.84万t、25.62亿元,分别占全市蔬菜的68.64%、72.52%和72.15%。
瓜类优势区域:地处武威市的北部民勤县,气候区划属温暖干旱区,境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是生产优质西甜瓜作物的绝佳区域之一,其中以民勤县收成乡的甜瓜最为有名。2012年民勤县瓜类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为0.22万hm2、12.96万t、2.20亿元,分别占全市瓜类的51.66%、52.48%和59.60%。
马铃薯优势区域:古浪县南部山区和天祝县祁连山山麓,气候冷凉,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钾素,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作为马铃薯主产区的南部高寒山区降水虽少,但其时空分布与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水分要求相吻合,是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种扩繁和优质鲜食薯生产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西北马铃薯优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该区域马铃薯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1.95万hm2、7.67万t(按马铃薯∶粮食=5∶1折算成粮食产量)、3.0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7.84%、55.26%和53.45 %.
中药材优势区域:民勤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是生产优质甘草的优势区域之一;古浪县南部山区气候冷凉,是喜凉型中药材理想的种植区域。2012年该区域中药材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0.20万hm2、2.08万t、1.1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6.71%、52.12%和51.22%;
棉花优势产区:棉花是一种耐盐碱、耐瘠薄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民勤县红沙梁、双茨科等盐碱危害严重的湖区乡镇。民勤县也是我国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重点县之一,也是武威市唯一的产棉县,棉花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民勤县红沙梁、双茨科等盐碱危害严重的湖区乡镇。2012年棉花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为1.15万hm2、2.07万t和7.03亿元。
油料作物优势区域:民勤县东部和古浪县东北部地处沿沙乡镇,属沙漠性干旱气候,是生产优质葵花的优势区域;古浪县黄灌区是生产胡麻的优势区域;古浪县南部山区和天祝县祁连山山麓地带,气候冷凉,是生产油菜的优势区域。2012年该区域油料作物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1.85万hm2、7.56万t、3.81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8.56%、89.49%和88.24 %。
果品优势区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武威市以苹果、梨为主的果品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10年以来,武威市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后,以酿造葡萄、皇冠梨、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古浪县、民勤县,2012年果品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1.28万hm2、8.22万t、5.41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9.04%、55.34%和48.63 %。随着2010年以来新定植果园开始挂果或进入盛果期,其区域优势将更加明显。
啤酒大麦优势区域:武威市是国内公认的河西走廊啤酒大麦产业带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2008年以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但在古浪县仍然具有明显优势。2012年古浪县啤酒大麦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2.41万hm2、0.96万t、0.1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6.44%、51.23 %和44.40%。
甜菜优势产区:上世纪80-90年代是武威市甜菜发展的黄金时期,依托黄羊镇糖厂形成了以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为主的甜菜生产基地。90年代后期同样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黄羊镇糖厂进行了改制,致使武威市甜菜生产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目前甜菜仅在黄羊镇周边的长城、吴家井以及古浪县的永丰滩等沙漠沿线乡镇进行种植,其中古浪县甜菜生产具有明显比较优势。2012年古浪县甜菜生产面积、产量、产值为0.25万hm2、0.77万t、0.0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4.67%、6.19%和6.66%。
3.3 主要经济作物综合比较优势地域类型
对4个县域的9种主要经济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2.28处,武威市4个县域主要经济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划分为2组(图1)。第一组:武威市中部绿洲灌区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该组主要优势经济作物为蔬菜、瓜类、马铃薯、中药材、油料作物、甜菜。第二组南部高寒山区的天祝县。适宜马铃薯、油菜和高原夏菜种植。主要优势经济作物为油料(油菜)、马铃薯、蔬菜等作物。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武威市属4个县域连续5年主要经济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结果与甘肃省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主要经济作物在不同县域的比较优势不尽相同,不同县域所具有的优势经济作物种类也不同。凉州区主要优势经济作物为蔬菜;民勤县主要优势作物有瓜类、中药材、棉花、果品和葵花;古浪县主要优势经济作物有马铃薯、中药材、油料作物(葵花、胡麻)、甜菜、啤酒大麦和果品;天祝县主要优势作物为蔬菜、马铃薯。上述结果是因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农业资源优势差异造成。传统的优势经济作物啤酒大麦、甜菜在个别县域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和潜在竞争力的马铃薯、中药材、果品产业将在武威市种植业生产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4.2 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倾斜配置。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县域自身资源基础,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与生产布局,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整体利用效率最大化[14]。因此,要大力发展具有强绝对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的生产,稳定和适度扩大弱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将弱绝对劣势中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接近于1的产业培育成优势作物,减少或淘汰强绝对劣势经济作物的生产。要对优势经济作物种类较多且较为集中的复合型区域做好规划,协调各种优势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要突出区域化特点,通过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农业高度商品化高度产业化,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15]。
2)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调整经济作物区域布局。县域要按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严格保护好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种类,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打破农业自给自足封闭状态,参与竞争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16]。对具有规模优势而不具备效益优势的经济作物,要通过研发、改进、推广先进实用高产、高效技术来提高单产,通过土地流转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费用,将其培育成为优势经济作物;对具有效率优势而不具备规模的经济作物,则要积极开辟新的适宜种植区域,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将其培育成为优势经济作物;对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经济作物,将其安排在最适宜的生态区域进行种植,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县域交通优势 篇4
关键词:燕赵文化,优势,河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在古代社会如此,当今社会亦是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各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的发展就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财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河北省作为我国燕赵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快速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燕赵文化的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天朝大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风格,虽然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但是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燕赵文化曾与齐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一起构成了耀眼的中华古代文化系统,作为七大文化区之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历史的记载,燕赵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非常遥远的时期,有些学者认为是张家口处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但是燕赵文化的萌芽应该是以磁山文化为起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在八千至一万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培植了文化因子,自此揭开了燕赵文化的历史发展序幕。一直以来以养育“慷慨悲壮”的义士而闻名的燕赵大地,包括现如今的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以及京津等地区,它们是燕赵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燕赵文化也被常常使用为河北省的代名词,是指在河北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被人们认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燕赵文化的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数以万计的燕赵大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对祖国深挚的感情。无论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还是精忠报国的名将赵云;无论是“先国家之急”的蔺相如,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霍元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燕赵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所处可见燕赵人爱国主义的遗迹,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勤劳,团结,智慧的体现,是炎黄子孙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最好历史见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留最好的代表省份,其省内的长城长达两千多公里。那雕刻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的“大好山河”正是燕赵百姓内心炽热情感的表达,而那些保留在燕赵大地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凝聚和文化的见证。第二,尊重人才的精神。爱惜人才,任人唯贤是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称颂。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国人平原君,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善于养士闻名,毛遂和公孙龙都是其门下的食客;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君主襄王,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大胆任用中山国乐毅,在其帮助下成就霸业,《战国策》中还有记载《燕昭王招贤》这篇文章。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燕赵文化浓厚的尊重人才精神。第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是燕赵文化经久不衰的关键。燕赵人广受这种精神的浸染,著名的赵国君主赵雍,为了改变被游牧民族不时骚扰的局面,勇敢实施“胡服骑射”政策,不仅增强了战士的战斗能力,开阔了战国疆土,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胡服骑射”不单单是政治措施,它代表着思想文化的变革,体现了燕赵人民勇于改革,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利用燕赵文化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利用燕赵文化重塑县域文化产业特色。丰富的燕赵文化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根据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跟上工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跟上科技的脚步,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进行结合,例如文化产品复制技术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为县域文化产业特色的重塑提供了条件。
县域文化产业的重塑是指生产者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打造,使其转化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业,例如“云南印象”,这是一台将云南地方原创歌舞与民族歌舞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原生态的大型歌舞集锦。生产者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进行精心的打造,原生态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原始古朴的舞技,这三者的结合创造了浓郁的云南风情。对于我省的县域文化产业而言,在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消费需并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提升燕赵文化的商业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其次是整合燕赵文化资源,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辽阔的燕赵大地,滋养了优秀的燕赵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资源丰富齐全,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的整合利用,整合得好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能够完善县域文化产业体系;整合得不好不仅浪费精力和物力,也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负累。将我省原生态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燕赵文化资源与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县域文化产业的价值。例如张北县利用坝上草原的优越地理资源,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将音乐,旅游与夏季避暑等结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创造了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合燕赵文化资源的时候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文化的真实性,为了吸引游客虚构文化内容,这会对燕赵文化产生致命的伤害。
最后是依托燕赵文化资源,完善县域文化市场体系。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市场化运作,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而这是一项艰难复杂的任务,它需要政府中的文化部门,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的协调运作。完善市场体系可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强燕赵文化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燕赵文化资源实现县域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也在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燕赵文化的传播,完美的实现了燕赵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贾玉娥.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2(09):25-29.
县域交通优势 篇5
( 一) 发展基础
达拉特旗总面积8188 平方公里, 总人口36 万, 辖1 个苏木、7 个镇、6 个街道办事处, 有开发区、园区4 个。全旗地形南高北低, 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 矿藏富集;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 宜林宜牧;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达拉特旗交通便捷, 历史文化悠久, 旅游资源独特, 电力、水资源丰富。
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95亿元, 同比增长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亿元, 增长5.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3 亿元, 增长12.9%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589 元和13378 元, 分别增长9.2% 和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 增长8.1%。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 已经具备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 二) 发展优势
1. 交通区位优势。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与包头市隔河相望, 地处“呼包鄂”经济圈腹地, 地理位置独特。境内公路、铁路贯穿全境, 形成了“三横五纵”的公路和“一横二纵”的铁路交通网。距包头二里半机场20多公里, 距鄂尔多斯机场80多公里。以落实自治区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规划为契机, 以融入、对接包头为重点, 与包头功能互补, 错位发展, 推动形成区域性的能源化工中心、区域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休闲居住中心和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基地, 推进达拉特旗城镇向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大力实施沿黄开放战略, 加快区域通道、对外窗口及沿黄经济带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呼包鄂, 对接晋陕宁, 面向京津冀的开发开放新格局。
2. 农牧业基础优势。达拉特旗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沿河黄灌区110 万亩, 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35万亩, 粮食产量连续10 年稳定在10 亿斤以上。蔬菜、乳肉、水产等基地初具规模, 蔬菜瓜果种植总面积突破12 万亩;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8 万亩;水稻种植0.93 万亩;建成各类养殖场和养殖园区281 个, 奶牛、生猪、肉羊、獭兔存栏量分别达到3.9 万头、14.6 万口、122.8 万只和400 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近2 万亩, 水产品产量达到5760吨。形成2 个全国驰名商标, 拥有农产品著名和知名商标12个, 认证有机食品品牌1 个, 农畜产品品牌43 个, 有机牧草4.1 万亩、有机玉米1.3 万亩。从事规模化种养的企业、合作社和大户达200 多家, 拥有市级龙头企业27 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 家, 年销售收入100 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500 万元以上流通企业分别达到20 家和34 家, 先后引进了飞鹤、正时、伊利、蒙牛和青溪总会等区内外大型涉农企业, 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3. 文化旅游优势。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响沙湾、恩格贝等旅游景区和秦直道、昭君坟等名胜景点。初步形成两条精品旅游观光带, 即以响沙湾、恩格贝、银肯塔拉、窝阔台、邦成马文化产业园等风景区的库布其草原生态旅游和以沿黄渔业养殖、万通生态、蔬菜基地、黄河堤坝、遗址遗迹为重点的渔村体验、运动休闲、遗址遗迹观光等休闲产业。建成响沙湾5A级景区, 恩格贝、释尼召、银肯塔拉、万通4A级旅游景区及库布其、昭君城、窝阔台等景区, 是自治区A级景区最多的旗县;建成自治区5A级农家乐示范户—兴昌渔村。2014 年接待游客131.1 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36.4 亿元, 分别增长6.4% 和17.4%。
4. 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现有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马兰湖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风水梁园区共4 个。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73 平方公里, 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 多亿元, 引进项目93 个, 其中建成投产50 个, 在建29 个, 拟建9 个, 成为自治区“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园区”, 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冶金、建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走“沙产业、新能源”的发展思路, 成为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此外, 还有风水梁园区、马兰湖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的园区发展优势。
(三) 问题与不足
1. 经济发展总量偏低, 整体竞争力较弱。县域经济的规模、速度、实力、机制、效益, 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财税收入的增长远滞后于其支出的不断增张。
2. 城镇化规模小, 产业支撑能力弱, 城镇地方特色不强, 城乡统筹发展不协调。
3. 经济结构不合理, 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农业虽有大的发展, 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很小, 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第二产业现代高科技企业数量少,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 但规模小, 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互联网+ 传统产业刚刚开始, 现代服务业有待加强。
二、达拉特旗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围绕“富民强旗”的总体目标, 立足自身优势, 遵循“十三五”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推动城乡统筹、一二三产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一) 以农牧产业化为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1. 打造沿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集中打造、连片推进”的思路, 大力实施沿河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 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培育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改善农牧业物质装备条件为重点, 着力提升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2. 全面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 大力发展有机、生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 着力抓好“五大产业”基地:打造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抓好制种基地;构筑水产、畜禽养殖基地;发展草产业与饲料加工基地。全力构筑沿河现代农牧业经济发展带, 建成“呼包鄂”地区的优质农畜产品基地。
3. 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牧区电子商务建设, 完善销售模式, 提高农畜产品的经济效益。
(二) 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 大力推进工业的提质增效
坚持“工业强旗”战略, 依托园区发展优势, 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力构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力争将达拉特旗打造成为国家级铝产业基地、内蒙古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冶金建材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1. 培育壮大“七大产业”集群。按照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 加快构筑煤电、化工、冶金、光伏、建材、高新技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七大产业”集群。
2. 创建国家级示范工业园区。按照突出特色、构筑集群、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发展思路, 加快推进三垧梁—福源泉—风水梁一体化建设进程, 力争将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聚集能力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
(三) 以人的城镇化为方向, 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 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 不断提高城乡统筹的集约化水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态、水系、文化”特色, 构筑中等城市框架, 建设富有特色的滨河生态之城。
1.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新城市。以建设“沿黄中等城市、鄂尔多斯副中心城市”为目标, 按照对接融入包头, 形成同城效应的总体思路, 加快与包头跨河共建, 推进树林召由小城镇向现代化区域性城市转变。主动接受包头辐射, 按照包达协调规划, 推动达旗与包头的跨河共建, 借力包头技术人才资源、产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 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打造“呼包鄂”地区新的增长极。
2. 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 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建设。推动新农村新牧区与新型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加大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力度。推进嘎查村整合, 构筑以苏木镇所在地为中心、中心居民点为支撑、一般居民点和散居牧户为补充的三级村庄格局。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四) 以“互联网+”为利器, 全面提升地方的现代化发展能力
1. 大力推动现代信息经济发展。要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园,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两化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信息消费等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农村网络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互联网+”对各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力度。
2. 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借助“呼包鄂”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平台, 加快推进大塔、马兰滩、三垧梁物园区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 推动形成跨地区大宗煤炭、化工、建材、冶金等产品的现代物流。
3. 做大做强现代旅游产业。以“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为方向, 全力做好响沙湾等景区提升,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休闲度假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借助便携终端, 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 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中的自主性、互动性, 为游客带来超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加快对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 全面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县域交通优势 篇6
1 总体思路
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 以科技为支撑、项目为动力、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稳步扩大经济林建设面积, 强化管理, 转变机制, 走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推进彭阳县经济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共发展经济林2 666.67 hm2, 其中鲜食加工杏666.67 hm2, 仁用杏666.67 hm2, 核桃1 000.00 hm2, 花椒333.33 hm2。涉及白阳镇、草庙乡、城阳乡、新集乡、冯庄乡、王洼镇、古城镇7个乡镇23个行政村。
3 项目技术方案
3.1 品种选择
鲜食加工杏栽培品种以凯特杏、金太阳杏、曹杏为主, 仁用杏栽培品种以围选一号为主, 核桃栽培品种以香玲、新疆薄壳为主;花椒栽培品种以大红袍、秦安一号为主。
3.2 整地施肥
采取穴状整地方式, 按照不同树种的栽植密度进行测设打点, 先开挖80 cm×80 cm的柱状坑穴, 表土、底土分放两侧, 然后先回填表土, 再回填底土, 最后修成盆状集水面。结合整地, 施农家肥37.5 t/hm2, 施生物复合肥500 g/株, 施化肥210~840 kg/hm2。
3.3 栽植
春季栽植的苗木于5月上旬完成, 采取树盘覆膜、树干套袋措施;秋季栽植的苗木于10月下旬完成, 采取埋土防寒技术措施。栽植密度:杏2 m×3 m, 核桃6 m×4 m, 花椒2 m×3 m。隔行配置授粉树种,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种的比例为4∶1。
3.4 后期管理
按照经济林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综合管理。栽植后, 充分利用库坝、机井、水窖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 每年灌溉2~3次, 确保树木对水分的正常需求。每年松土除草2~3次, 并针对不同树种, 做好整形修剪、埋土防寒、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等工作。
4 项目实施效益
4.1 经济效益
项目按期完成后, 经济林经过科学的土、肥、水和树体管理, 稳产期鲜食加工杏产量可达到12 t/hm2, 仁用杏产杏核750 kg/hm2, 核桃干果产量1 500 kg/hm2, 花椒干椒产量750 kg/hm2, 经济林年总产量可达到10 250 t, 实现年产值5 500余万元, 净产值2 700万元, 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5元。
4.2 生态效益
经济林产业基地建成后, 新增经济林面积2 666.67 hm2, 全县森林覆盖率可提高1个百分点,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保水固土、降低风速、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发挥明显。
4.3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 增加了项目区森林植被, 人居环境质量可明显提高, 生产生活条件可明显改善。同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可吸纳大量劳动力从事基地建设, 既可促进农民增收, 又能缓解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
5 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经济林产业建设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复杂、效益高的惠民工程, 要建立政府主导,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体系。成立经济林产业建设领导小组, 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彭阳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发改、财政、林业、水利、项目区乡镇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人、财、物的落实和协调。成立经济林产业建设技术组, 由彭阳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 分管经济林建设的副局长为副组长, 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 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
5.2 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是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体, 地方配套、部门帮扶、金融贷款、农民自筹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体系, 为推动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加强资金管理, 通过审计、资金稽查等方式, 规范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的正确管理应用[1,2]。
5.3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一是为切实提高经济林产业建设成效,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和配套政策, 加大对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经济林产业建设等方面的投资, 激发基地建设发展活力和后劲。二是考虑到经济林产业建设的前3年几乎无经济效益, 农民收入和生活受到影响, 县财政每年给予1 500元/hm2的土地补偿费, 连续补助3年。三是对林果建设大户, 在危窑危房改造、农村能源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
5.4 依靠科技, 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通过科技培训和林业新技术指导, 加快林业新技术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对参与项目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服务咨询, 重点解决项目建设和管理中的技术难题,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3,4]。
摘要:介绍了宁南山区县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实施效益和保障措施, 以期促进宁南山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宁南山区
参考文献
[1]姚峰, 范红辉.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举措[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0) :14951-14952.
[2]师学萍, 龚红梅, 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22) :12239-12240.
[3]闫素珍.临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1) :6-8.
县域交通优势 篇7
一、全省十强县 (市、区) 排位变化及分布
2005年我省出台《湖北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 通过规模、速度、效益、后劲、环境等25个综合评价指标更为科学地考核县域经济。
从排位情况看, 十强县 (市、区) 排位有一定变化但基本稳定。宜都市发展势头强劲, 从2005年的第2位上升为2006年的榜首并蝉联了两年。江夏区、蔡甸区、潜江市、大冶市、夷陵区、枝江市发展较为稳定, 连续三年跻身前十。曾都区、新洲区从2006年开始进入十强且位次不断前移。黄陂区从2006年的第14位一跃到2007年的第3位。仙桃市2007年虽然经济总量指标居全省县域首位, 但终因人均指标和速度指标等因素影响首次被挤出十强, 居第12位。
从地域分布来看, 十强县 (市、区) 大都聚集在我省经济最活跃的武汉市经济圈及宜昌、黄石等城市周边, 分布在汉宜、襄荆、京珠高速和汉宜铁路、武九铁路沿线, 区位优势明显。武汉市和宜昌市所辖县域在十强县 (市、区) 中占绝对多数, 分别为4个和3个。武汉市的江夏、黄陂、蔡甸、新洲4个远城区城郊优势明显, 经济迅速崛起。宜昌市的宜都、夷陵、枝江和随州市的曾都则依靠打造产业优势加速发展。潜江、大冶发挥资源优势连续三年位列前十。
二、2007年全省十强县 (市、区) 发展水平及特点
1、经济发展实力强劲。
十强县 (市、区) 国土面积仅占全省的13.7%, 人口占16.2%, 但2007年创造生产总值1158.45亿元, 占全省县域经济的25.1%, 对全省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6.04亿元, 占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5.4%, 对全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1.57%。十强县 (市、区) 生产总值县均115.85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县均3.6亿元, 分别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9倍和1.93倍;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5601元, 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5.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80.8元, 分别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56倍、2倍和1.28倍。
2、经济增长势头迅猛。
2007年十强县 (市、区) 生产总值增长15.2%, 工业增加值增长2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2%, 税收收入增长3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76%, 分别高出全省县域平均速度1.3%、1.2%、8.7%和9%。
3、工业主导作用突出。
十强县 (市、区) 非农产业经济比重达79.1%, 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6.1%;工业化率为38%, 城镇化率为29.22%。以上数据分别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5.7%、4.97%、4.91%、1.44%。
4、经济发展后劲明显。
2007年十强县 (市、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65.76万元, 县均56.6万元, 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97倍;实际利用外资19722万美元, 县均1972.2万美元, 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07倍。
三、全省十强县 (市、区) 的发展经验
1、大兴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十强县 (市、区) 的工业生产总值占整体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37.13%。
枝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促使枝江市重新审视农业资源优势, 围绕建设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市场的目标,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 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并举, 形成了粮食、油脂、棉花、果蔬、水产五大产业群。规模企业达70家, 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 枝江酒业、华润雪花、香港奥美、湘宜水产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07年枝江市实现生产总值85.3亿元, 增长17.4%;实现全地域财政收入8.8亿元, 增长45.7%;规模工业总产值94亿元, 增长29.5%。枝江由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强市转变的发展道路被媒体誉为“枝江模式”。
蔡甸区抓住武汉城市圈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实施“依托大区、开发东区、带动全区”战略, 主动承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 强力打造百亿经济园区。蔡甸区加快机械汽配、通讯电子、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等四大产业的发展, 策划引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积极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 延伸产业链条, 壮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四大产业已聚集企业204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 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1.5%。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 人均生产总值达17117元;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23亿元, 增长3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 增长14.4%, 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1.1%。
2、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007年, 十强县 (市、区) 有6个县 (市、区) 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 3个超过70亿元, 其中江夏区达86.6亿元;平均利用外资1972.2万美元。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夷陵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和上大项目”的思路, 3年来每年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在40个以上, 2007年引进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个、过亿元的项目3个、过5000万元的项目4个, 先后有20多家知名品牌和企业在夷陵落户。特别是通过协调使得弘健新材料、粤海纺纱、娃哈哈等落户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建设二、三期工程并筹备研发中心, 形成了良好的“后续工程”效应。
大冶市2007年引进项目336个, 实际投资31.59亿元, 完成外贸出口600万美元, 先后成功引进富士康、雨润集团、武汉重冶集团、航宇集团等大型企业, 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
3、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十强县 (市、区) 正是因地制宜打造产业优势、地方特色, 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体系, 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曾都区位于汉十汽车走廊的中段, 背靠东风、南面武钢和武汉各高等院校。曾都区依托区位优势, 通过政策扶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途径积极营造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曾都区域内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达172家, 资产总额50.4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国家公告内专用汽车制造企业16家, 具备年产各类专用车及底盘10万辆的生产能力, 能生产专用车全部12大系列中的62个类别、300余个品种。以曾都区为核心的随州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
潜江市精心培育优势产业。一是围绕循环经济做文章, 培育化工医药产业。潜江市充分发挥石油和盐卤资源丰富的优势, 集聚了30多家化工企业, 初步形成了油头化尾的产业链, 拥有绵延15公里的“化工走廊”。二是围绕产业链做文章, 培育壮大铝产业。潜江市充分发挥齐力华盛公司的先导作用, 以推进铝产品的深度开发为重点, 引进合金棒、电工杆、铝型材等相关产品和配套服务项目, 初步形成产业链。三是围绕劳力资源做文章, 培育纺织服装产业。充分发挥10多万“潜江裁缝”在外创业务工的劳务品牌和人力资源优势, 引进了小猪斑纳、森马、以纯等知名企业, 积极建设国际服装生产基地。四是围绕加工增值做文章, 培育农产品加工业, 尤其是水产品加工项目。通过引进扶植华山、莱克等8家外出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带, 2007年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占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的60%以上。
4、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园区建设是产业
集中的载体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十强县 (市、区) 之所以快速发展, 就是通过园区建设, 使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 使生产力得到有效解放, 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宜都市抓住宜都工业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机遇, 理顺体制, 加强规划, 加大投入, 形成了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功能分区。新规划建设的陶瓷工业基地将逐步形成年产1000万件卫生洁具、1亿平方米墙地砖的规模。园区现已开发面积534公顷, 聚集规模企业达66家, 2006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4.7亿元、销售收入66亿元, 占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 实现税收3.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宜都工业园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化成箔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5、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带动了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夷陵、枝江、宜都的民营经济占县市经济生产总值的70%以上。2007年夷陵区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已达12亿多, 民营企业以年均100家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 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648家, 提供入库工商税收8亿元, 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5%以上。该区民营经济龙头企业稻花香集团以白酒为主业, 发展配套企业20多家, 2007年实现产值26.4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 成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该区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124家,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9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22家, 工商税收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2.9%。
四、全省十强县 (市、区) 发展的启示
1、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 是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逻辑起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创新思想观念, 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新思想;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突破常规和不利发展的条条框框, 破解发展难题。十强县 (市、区) 的实践证明, 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因地制宜地确定好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就能逐步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2、发挥优势, 培育特色。
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就是发挥比较优势, 构筑特色经济。经济特色是区域资源特征、发展模式、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综合体现。县域经济要形成竞争力, 就必须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与市场对接的着力点,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优势资源, 围绕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 围绕龙头企业培植特色经济, 实施差别竞争、错位发展。
3、优化环境, 扩大开放。
扩大开放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十强县 (市、区) 近年能够快速发展, 主要靠扩大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因此,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就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开放一切能开放的领域、资源, 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理念, 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同时, 要努力抓好园区建设, 集约开发, 形成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
4、抢抓机遇, 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