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科技创新

2024-06-16

县域科技创新(精选9篇)

县域科技创新 篇1

加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当前环境和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完成发展工业、旅游和重点项目三个重点突破的任务。

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加展经济发展,我们从分析本县区域内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优势所在、现有的技术基础和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等因素入手,探讨一下今后的加强县域科技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优势

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小县,我们的科技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人才的吸纳能力等都处于弱势,因此,要加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站在整个县域产业发展的高度,寻找科技工作的准确定位,寻找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的优势所在,以此作为科技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我县推进科技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自然环境优势。我县属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安徽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境内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真山真水、原汁原味,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7.6%,大气、水源、土壤质量非常优越,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宝库,“绿色石台,皖南茶乡”广为人知,已成为石台对外开放的一张绿色名片,不仅为发展旅游产业提高了极佳的生态环境,而且也是发展生态科技和生态经济的优势所在。

2、资源优势。优越的自然环境必然决定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县山场广阔,还拥有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保存有大面积的中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其中木本植物有松类、彬类、槠类、栎类等5000多种、野生动物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246种、中药材有山茱萸、苡仁米、厚朴等562种,此外还有竹类、食用菌等其他资源,牯牛降被被生态学者誉为“绿色的自然博馆”,“动植物基因库”,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值。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无化是技术还是产品甚至人才都可以复制和替代,然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环境和资源是引吸外面投资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优势。

3、特色优势。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决定我县的产业物色,我县现已形成了富有生态特色的茶叶、中药材、竹制品、高山蔬菜、出口速冻蔬菜、山野菜等绿色或有机农业产业,还有仪表、机械、制药、药品包装等工业产业。有13个农产品通过了省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农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天方”、“仙寓”、“佛霞”牌茶叶,“七井山”牌山茱萸、红辣椒,工业上的“鸿陵”仪表已闻名遐迩,成为石台特色产品的代名词。

二、基础近年来,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科技工作本着为经济服务的方针,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一些科技与经济给合牵动性强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推进县域科技创新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一是组强实施了一批关系到县域经济重点特色产业发的生大科技项目,“十五”期间,我县共承担了2项国家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级科研计划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和1项省级重点科技专项,争取各级科技资金扶持310多万元。二是取得了一批有富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先后有“富硒有机茶”、“中药材山茱萸规范化种植”“轴轴流式家用燃气仪表、”“出口果糖山芋”等7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此外,还申请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三是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民营科技企业,先后申报批准了鸿凌机电仪表集团、天方茶业集团、九华药业、山园食品、牯牛降竹炭制品有限公司等10家安徽省民科技型企业。其中,获得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2家。,2004年民营科技企业累计销售收入为20894.4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6.2%,累计实现税金774.8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上交税金的83.5%。四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建立了科技研发机构,如鸿凌集团在合肥组建了鸿凌智能研发中心,天方集团成立了茶叶技术研究中心,安排一定的科技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开发新的科技成果。五是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技术培训为主的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了七井山茱萸、高山蔬菜、横渡经果林、珂田富硒茶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六是初步开始了农村科技信息化平台建设。

三、瓶颈

1、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全县科技三项费用支出6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0、05%。企业科技投入除了鸿凌机电仪表集团、天方茶业集团等极少数企业有研发经费安排以外,大多数企业仅仅维持企业的生产资金运转,无力拿出经费从事研发活动。只有靠申报上级科技项目争取资金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没有科技经费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有如无米之炊,难以取得成效,因此缺少科技经费成为制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之一。

2、人才匮乏。由于我县城小地偏,经济生活文化相对落后、人才难引进,进来留不住,本地人才外留严重。全县总人口111281人,其中大专学历人员993人,本科学历643人,研究生学历3人;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665人,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49人,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42人)。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工程、农业、科研、卫生行业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36、3%,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等非科研工作,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影响我县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我县企业多次在人才市场上招聘,效果不理想。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因素,人才匮乏制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四、对策

1、明确目标和任务,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科技突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三个突破”的任务要求,选择一些有影响、有牵动作用的领域和行业开展科技创新,尤其要在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出口蔬菜、竹制品、机制竹炭、竹醋液、果蔬等农副产品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特色农业产业化领域和机械仪表、农村能源、矿泉水开发等工业领域取得新的科技突破,依靠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培育一批以资源节约型、清节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竞争力。

2、认真组织好科技项目的实施,建设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聚焦861计划,重点组织实施富硒有机茶和出口果糖山芋等国家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机电一体化轴流式燃气仪表等国家新产品开发项目、智能化燃气仪表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万吨生态茶和中药材山茱萸GAP规范种植等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竹材加工、竹废料制炭、竹炭废气回收竹醋液的循环经济项目,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发中心,开发特色产品,培养科技人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培育一批有富有特色的竞争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3、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县内环境资源和县外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实行产学研结合,对于科技经费不足、科研人员缺少、科研资源贫乏的县极其以下地区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创新是一条捷经,也是科研院所人才优势与我县环境、资源和特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利益互惠的双赢举措。面对我县人才匮乏的现实局面,只有通过引智借外脑的途径,运用市场机制,做好我县企业和高等院所的产学研对接,力争做到每一个企业联系一个以上高校院所,以多种形式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产业化联合体。要注重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经济领域重大技术联合攻关的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为全县产业发展建立完整有效的技术依托体系,有效地加强县域科技创新的能力。

4、加大科技招商的力度,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改变以往的依靠资源和低廉劳动力招商的思路,加大对科技含量高项目的招商力度。科学分析全县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和不利条件,有针对性地与那些需要扩张规模或产业转移的科技含量高、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集团联系,在我县建立产品或配件科研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产业聚集,建立富有生态特色的科技工业园区。促进资本要素与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的结合,以达到快速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突破的目标。

5、建立长效机制,为县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建立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 逐年提高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引导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二是建立人才培训机制。科技创新需要一支敢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吸引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设好一支专业精、能吃苦、善攻关的科技队伍。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全面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三是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制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完成人,予以重奖。四是建立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要积极完善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促进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承包和科技创新风险补偿等优惠科技政策体系。认真执行政策,用足用活政策,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石台县科学技术局

2005年11月17日

县域科技创新 篇2

一、坚持“四个强化”,夯实科技主导地位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工作工作联席会,定期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同时,聘请高校院所专家担任科技顾问,抽调科技骨干,设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的意见》、《宜丰县竹加工产业企业创新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了科技创新、科普宣传活动的正常开展。仅2009年县财政通过新产品开发或企业技术改造扶助企业资金2900万元。2010年,落实了财政科技投入418.7万元,其中科技专项经费323.4万元。此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竹加工产业创新奖励基金。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全县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活动23次,编印散发各类科技资料7种2万余册(份);举办科技报告会、大型科普宣传展览1 0次,举办科技培训20场(次),收到显著实效。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在全社会营造了“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二、坚持科技兴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优势企业,培植壮大了一批附加值、科技含量均较高的民营科技型企业。2009年,重点组织实施了国家节能减排项目2个、循环经济项目1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1个、重大战略产品科技专项1个,以及LED产业基地建设五大重点项目;五大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相关资金支持超过2000万元;有侧重地组织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落实科技经费58.8万元。华太药业在实施科技项目中,获得国家二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获得2009年宜春市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主导产品之一的“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被认定为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通过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宜丰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做产学研结合文章。全力打造全省竹产业基地,立足竹资源优势和竹材加工技术优势,重点支持奋发企业、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保距等竹加工企业上规模、创品牌;支持江西元好竹生化奈米科技公司竹炭系列产品开发,尽快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极牵线搭桥,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县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签订了竹加工产业发展全面合作协议,投资1200万元建立“宜丰竹加工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除建设综合研究大楼外,还设3个研究室(所),即竹子重组材、竹纤维研究开发室;竹碳、竹醋等医药保健研究开发室;竹家具和竹工艺品研究开发室,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把该中心建设成省级产学研基地。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竹产品研发专利对接,推动了竹加工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目前,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都拥用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奋发企业除了有1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外,还有2项发明专利。2009年12月,金竹竹业自主开发的“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层积材加工技术”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坚持科技强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思路,确定全县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引进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新品种100多个,着力推广绿色水稻、畜禽生态养殖、无公害蔬菜、栽桑养蚕、毛竹丰产、油茶栽培、兰花、食用菌、猕猴桃、有机葛、农副产品加工等11项农业实用综合配套技术。

二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围绕实施省重点星火计划项目“兰花种质选育及扩繁栽培技术示范”,配套实施“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有机葛GAP种植技术示范”、“油茶栽培及管理示范”等本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植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基层经济组织。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新增宜丰有机鸡、有机鸡蛋、车上有机食品土地转换产品草莓、西瓜、萝卜、玉米、红薯7个有机产品,目前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35个,认证面积达26.1万亩。建有绿色水稻标准化基地面积10.31万亩,绿色水稻产量为1 0万吨,带动15000多户农户增收。

县域科技创新 篇3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成立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抓好行动计划的各项日常工作。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保靖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4年)实施方案》,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明确了方向。将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纳入年度文明建设综合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保靖的决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奖励大会,奖励一批科技兴县功臣、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兴县先进个人、先进专业技术协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民营企业;加大科技进步奖励力度,设立保靖县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对取得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得到转化,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8万元奖励;锌锰企业现有工艺通过技术改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二是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针对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发展产业中人才匮乏紧缺的实际,未来3年,聘请20名知名专家作为县政府科技顾问,选拔培养50名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200名高级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同时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建设好保靖黄金茶特色产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为契机,以推进保靖黄金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建立“政府+科研院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形成种、产、销、研各环节分工协作的保靖黄金茶市场经济产业开发链,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

到2014年,计划发展保靖黄金茶示范基地5万亩,力争将保靖黄金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三是搭建合作服务平台,促进高新产业发展。把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主要抓手,全县10余家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省茶科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20余项。力争今后三年建设保靖科技推广中心,完善以科技网、人才网等网站为依托的科技信息网络体系,扶持20个重点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培育1至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化与推广80项重点科技成果,培育30家产学研结合紧密的科技创新重点企业。

县域科技创新 篇4

——盂县政协委员侯宝清

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农产品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在当前“科教兴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科技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创新体系最基础的环节,更是先进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动器。

我们盂县享有“煤炭大县、经济强县”的美誉。近年来,全县科技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法》的各项要求,结合“ 率先全市发展,建设全省强县”的战略目标,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投入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狠抓科技进步工作,将科技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技创新为全县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以科技项目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全县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引导。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坚持引进开发高新技术项目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轮驱动,着力夯实科技创新载体。吉天利科技实业公司、南娄集团铝塑管厂、大寨饮品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吉天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成立了山西省高能蓄电池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信息产业部电源研究所、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技术合作,使企业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LED矿灯、1

通信系列、电力系列、UPS系列蓄电池、锂动力蓄电池、电动车蓄电池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山西省名优新产品证书》,产品成为山西省电信、河北省移动、陕西省电力系统首选产品,成为山西省移动网络建设唯一制定的直流电源产品。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硅砖烧成用隧道窑自动控制装置、盂县珅元砖厂免烧砖配方、盂县贞祥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甘薯和马铃薯种植方法、盂县高猛耐磨件厂不同构件的多元素低碳耐磨钢、山西晋麒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秸秆气化炉等20项技术成为国家专利。县政府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名牌产品,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山西省名牌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组织申报农副产品著名商标的农业局、县社,给予20万元的费用资助,对负责农副产品、著名产品广告宣传的旅游局给予20万元的费用资助。

二、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关注民生为导向,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养殖方面,突出抓了生猪、蛋鸡、肉牛、水产规模养殖。规模养猪场发展到5家,总量6万头;规模养牛场10家,总量1.2万头;规模养鸡场达到40家,总量16万只。种植业方面,玉米优种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机械化旱作高效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15万亩;新建日光温室的村、公司、合作社共8个,共550亩。全县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达2.2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

三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

盂县是山西省资源大县,多年来形成了以煤为主,耐火材料、冶金、磁性材料、煤焦、非金属矿藏五大支柱产业齐

头并进的经济发展格局。这种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代价很大,教训深刻。所以,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县委政府千方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强力扶持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目前,西小坪耐火材料公司12条天然气自动化控制隧道窑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南娄镇东小坪腾飞砖厂年产免烧砖1.5亿块,消化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15万立方;西烟镇南头村大型秸秆气化炉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已入户275户;盂县中信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TTS法喷射湿法脱硫技术的应用、3652尿素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厂区周边绿化、盂县珅元厂天然气烧结高铝耐火材料、南娄坡头沼气工程等新型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7.9%,大气污染指数下降0.94%,县城空气质量推出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的 行列。近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工程2.95万亩,通道绿化280公里,新增县城绿地10万平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变型、提升能级、增强后劲的重要阶段,发展进入了一个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县域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找准科技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切入点,完善管理,寻求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考核目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 内容和依据。

二、围绕科技创新 发展高新产业

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三、推广科技成果 服务经济建设

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同时,要重视整合当地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

四、做好项目筛选 合理使用资金

县域科技创新 篇5

循文化发展规律,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

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实现县域文化协调发展

当今时代,文化正以其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三个结合”,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立足眼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立足眼前,又要着眼长远。立足眼前,就是要结合实际,巩固基础阵地,保持发展优势,发挥文化效能。着眼长远,就是要坚持高点定位,实施科学谋划,提升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从1995年开始,积极规划建设了国家4a级青云山民俗游乐园、青云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大汶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如今**市的文化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享誉省内外。2008年,**市共接待旅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

坚持发展事业和发展产业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近年来,**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通过加大投入,完善体系,理顺机制,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同时,立足**实际,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目前全市已发展大型文化产业项目200多个,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演艺、造纸印刷、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项目群。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为了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去年**市在政府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200万元的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利用贴息、扶持等方式拉动市镇村三级财政积极投资公共文化建设。还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发展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目前,**市共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00余家,文化产业年实现总产值13亿元,实现增加值3.5亿元。

创新发展载体,实施文化惠民,促进县域文化自我发展

文化发展离不开载体的支撑。因此,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创新发展载体,充分利用城市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资源、农村基层实用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以及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强化城市公共文化的主流引导作用。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服务水平,必须有优质、便捷的文化资源。**市文化基础良好、优势突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文化馆、图书馆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二级馆,电影公司是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单位,京剧团是享誉全国的“庄户剧团”,先后四次受到文化部表彰,博物馆多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近年来,**针对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弱化的情况,通过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对文化馆进行了修缮充实,丰富了图书馆馆藏图书,为京剧团添置了演出器材,加强了博物馆馆舍建设,提高了文化单位的发展能力,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2007年,**市再次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去年,**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文化的覆盖水平。提高农村基层的文化服务水平,离不开实用、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通过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市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83.8%;通过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各镇街道建设了基层接收站点1300多个;通过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力度,建成达标综合文化站7个,村级文化大院达标率为61%;通过组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去年共为农村放映电影1.2万场;通过加强农村文化社区建设,帮助群众建设农家书屋49个,保证了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实施文化惠民,还必须有丰富的文化产品。近年来,**通过组织争创“鸢都文化奖”和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先后创作文艺作品1000余件,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160余件。同时,还通过鼓励群众建设文化阵地,支持群众兴办各种文化团体,积极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庄户剧团”100多个,每年自发演出达8000余场。每年国庆节的“爱我**、唱响和谐”群众性歌咏比赛和春节文艺晚会已经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学管理,推动县域文化持续发展

体制机制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

管理,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实现科学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

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对于公益性文化单位,通过进一步完善内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增强了内在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单位,则通过实行资产分离,积极推进转企改制,实现经营主体向个体、私营、股份制等转变,全市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多种经营成分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社会文化由单向传承向创新发展转变。**通过积极培育和繁荣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了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近年来,**市文化单位先后与30多个部门和企业进行联姻,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还充分发挥民间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传统文化富于时代内涵,积极引导三页饼、芝泮烧肉等“山东名吃”改变传统作坊式经营模式,走企业化发展的路子。

县域科技创新 篇6

刘宏业

2012年第6期 ——社会建设

县级行政区域是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枢纽,直接面对基层和群众。自古以来,郡县治则天下安,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点多发生在县域社会,加强和创新县域社会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曾都区作为湖北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区)之一,坚持以创新引领社会管理,积极安排部署,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在强化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上求创新。一是高位部署,统筹安排。区一次党代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为未来五年全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升到全区五年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部署和推进。组建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城区和农村两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班。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门讨论制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区管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评、奖惩、任用办法,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与干部考评、奖惩、任用直接挂钩。二是深入调研,问计基层。针对当前全区各类社会矛盾和管理现状,为及时掌握社会建设及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区委成立了四个调研专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摸清了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如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不到位,易肇事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制度不科学,等等。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程赴各镇办召开村民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镇办党委书记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管理创新座谈会,征求基层干部及群众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突出重点,合力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围绕重型精神病人管理、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服务与管理、基层社区服务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并相应成立了10个创新课题,每个课题由一名区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组建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动车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二、在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创新。加强和创新县域社会管理,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要的是要保障落实党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中探索推行“两会制”决策、“两票制”选举、“两考制”管理、“两公开”监督(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功能的有机统一。“两会制”决策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居)务要事,提请村(社区)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或群众大会)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经提出议题、形成预案、作出决议、执行、报告和评议六步程序形成决策。“两票制”选举是采用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选举。“两考制”管理是将村(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的“德、能、勤、绩、廉、学”,分为“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座谈、理论考试、党(工)委票决”五个环节进行百分制量化管理,形成上级党组织和群众相结合、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和业绩评价机制。这些决策、管理、选举和公开制度有效地保障和落实了党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三、在强化城市社区管理上求创新。一是创新社区“五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即组织设置网络化、队伍建设规范化、社区服务多元化、社区管理一体化、投入保障制度化。二是推行“三自”物业管理模式。对达到物业管理条件的住宅小区,由物业企业按照物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自主管理”;对老旧小区和物业企业不愿进驻的小区,由社区居委会牵头,招聘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社会人士,成立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按照非营利性模式实行“自助管理”;对单位型小区,由单位后勤服务公司实行“自我管理”。

四、在强化农村社会管理上求创新。探索建立了农村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机制,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困难,开展关爱服务,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体系。一是留守儿童“3+1”成长工程。以学校为单位,全面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卡》、《留守儿童帮扶卡》、《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和留守儿童服务站,开展“爱心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鼓励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同志做“代理家长”,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农村老人“日间照料”服务机制。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特殊群体(五保、高龄、三无、失能、低收入老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村为单位对其登记造册,组建以党员、村干部、志愿者为主体的服务队伍,确定照料对象,明确照料责任,建立为农村空巢老人、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生活救助等服务的长效机制。三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无力完成的农业生产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五、在强化社会稳控上求创新。一是构建“三调合一”大调解体系。以曾都区探索建立并在全省作为六大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模式之一推广的“有话就说”工作机制为平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首席调解员制度和第三方调解制度,成立劳动争议、城市拆迁、环境保护等三个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广泛开展行业性第三方调解工作,收到良好效果,2011年共调处各类纠纷178件。二是建立网络舆情“三制一群”机制。针对网络炒作等问题,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站沟通协调制度、重大舆情报告制度、建立网络评论员QQ联系群”等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每日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搜集,每半月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论坛版主会,每年进行一次网络管理培训,网络舆情得到了有效监管和引导。三是实行重型精神病人“四色预警”分级管理。对精神病人在全面普查、摸排、建档的基础上,按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症状表现将患者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分级进行治疗管理。四是建立校园110校警联动机制。以公安110为平台,在一校一警的基础上,组建校园110巡逻队,对校园及周边进行24小时巡逻,随时与公安110沟通互动。建立校园安全“三个三”机制,即做到三加强:加强安保、校园安全日常管理和学校后勤工作;三教育:学校安全教育、班级安全应急演练教育、问题学生心理教育;三配合:家校配合、社校配合、警校配合,实现校内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处置各领域全覆盖,形成校园安全长效机制,近年来各级校园无治安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县域科技创新 篇7

服务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为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滑县先后出台了《滑县“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滑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滑县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支持科技发展的配套政策, 对全县科技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 为打造创新型滑县描绘了宏伟蓝图, 进一步提高了滑县科技竞争力。

另外, 该县制定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此项考核制度使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使县乡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 使滑县创新体系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

服务科技计划项目, 提高技术攻关能力滑县科技局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深入各乡镇、有关单位及企业筛选优秀科技项目。滑县科技局按照“集中目标, 突出重点, 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的原则, 坚持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突破相结合, 突出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集中引导企业向自主创新、开展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倾斜, 重点支持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此外, 滑县还实施了“准单晶硅铸锭技术研发”、“米糠一级油精炼方法”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覆盖面大、经济效益好的科技项目。

服务于创新主体培育, 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为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滑县科技局加强服务企业的工作意识,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 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 努力推动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2011年, 滑县新认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培育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新建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协助3家自主创新企业申报3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 滑县已拥有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其中,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华泰粮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 获得国家专利19项 (其中发明专利3项)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成为“中国百佳粮食企业”、“中国十佳粮机品牌企业”。2010年, 安阳市凤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共申请专利33项 (其中发明专利16项, 有3项申请了国际发明专利) , 获得国家专利16项。

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专利发明闪亮河南2008年, 滑县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知识产权优势区域。2010年、2011年两年专利授权量进入全省县 (市) 10强, 申请专利进入20强。近年来, 滑县科技局连续5次资助专利项目233项;连续四年开展专利免费申请月活动, 免费受理专利563件;对“花生摘果机”等20多起侵权案件, 进行维权调解, 营造好的市场秩序和氛围。在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 滑县有14项专利获得3金、6银、5铜的好成绩。

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是国家粮油生产基地, 素有“豫北粮仓”之称, 被农业部誉为“全国粮食稳定发展生产的一面红旗”。近年来, 滑县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抓好龙头企业、培育新品种、改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实行农业产业化示范、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培育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等措施,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011年, 滑县建设高标准粮田1 300余公顷, 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多个, 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8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 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据统计, 2011年滑县全县粮食总产达132.87万吨, 连续9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连续20年保持全省第一位。

浅析县域金融创新的难点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县域金融;创新;难点

一、目前县域金融创新的现状

目前我国县域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典型的“一四一”分布,即一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一家农村法人金融机构。除了部分经济相对较发达县稍有差异外,各县金融机构主体类型基本呈上述分布形态。文章中提到的县域金融创新基本上可以分成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创新和法人金融机构创新。

从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创新来看,创新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品创新多为上级行推动,自发性创新匮乏,无论是建设银行的“速贷通”,还是地方商业银行的“小雏鹰”和“小巨人”,这些信贷创新产品均是各自总行推出的创新品种,目前尚无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自出创新推出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二是县域金融创新多集中于信贷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制度方面的创新有待加强;三是县域金融创新多为金融机构方面的单方行为,银行与客户的互动创新局面尚未真正形成。

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县域的金融需求。但是,还存在着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薄弱、信贷业务创新层次低、重短期资金供给等问题,忽视农村中长期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多元化、高层次的金融需求。

二、县域金融创新存在的难点

从目前县域金融创新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县域金融创新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难点亟待解决。

(一)外部制约

缺乏推动县域金融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金融创新离不开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县域金融创新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环境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创新因缺乏明确程序和优惠政策而导致动力不足。如,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仍然沿用1996年《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结算收费的通知》规定的收费标准,不考虑金融机构业务收费成本变化,限制了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创新。对于自主创新的金融机构,其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滞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往往通过模仿或“拿来”直接获取创新机制或产品,仅仅需要付出较小的成本,金融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金融监管过严阻碍了金融创新步伐。金融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安全、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过多过严的金融监管会导致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业竞争力低下。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业,特别是其分支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金融市场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严格的金融管制,利率水平的调控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创新直接受到抑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县域金融机构创新的步伐。

(二)内部制约

技术与人才条件制约金融创新。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是县域金融机构无法大力发展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了金融创新层次和水平, 并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如,县域法人机构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技术基础薄弱、市场准入等原因,对科技投入不够,缺乏技术支持,难以做到通过信息技术细分客户群体并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县域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基础,由于县域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导致县域金融创新步伐缓慢。

缺乏创先激励制度。县域金融机构尚未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金融创新和创新产品推广在员工收入中所占权重不高,金融机构绩效考核考虑的是整体目标完成情况,对金融创新倾斜不高。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分支机构受信贷业务权限等限制,部分机构成立准储蓄机构,同时信贷业务权限上收对县域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缺乏创新激励制度,导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普遍对金融创新积极性不高。

创新体制不建全影响金融创新。目前县域金融机构至今还没有建立金融创新研究部门和客户需求调查部门, 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大多仅限于业务前台,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金融创新调查、研发、宣传推广和调整体系。

三、推动县域金融创新的有关建议

随着县域经济的逐步发展,县域经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做好县域金融创新工作意义重大。

(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县域金融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对地方立法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县域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以法律的形式增强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意识,严厉制裁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教育公众自觉树立守法守信的法治观念。适时通过财政注入或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二)县域金融机构要树立金融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

县域金融机构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一是提高对客户和市场的调研深度,注重跟踪、分析、预测经济金融形势,研究产业结构布局,关注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以及要素市场的发展动态;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市场环境中的新情况、新政策、新机遇,重点研究那些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展差别化服务;三是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按照不同地区市场、客户的多种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金融创新,提高创新适用性和竞争力。

(三)加大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金融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金融机构内部人力资源改革真正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金融企业氛围。

(四)建立县域金融创新考评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创新考评体系。建立体现金融创新的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包括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成本利润率、相关业务支持率、资产风险程度、内控管理等指标,根据考评结果,建立差别管理制度,鼓励发展快、管理规范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二是建立对员工的激励机制。通过给予提供金融创新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等更多报酬和职业发展机会,构建金融创新的责权与利益的梯度结构。

参考文献:

县域科技创新 篇9

徐 新

2012年第5期 ——经济建设

湖北省农信联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大力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两大工程,不遗余力支持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11年,累计投放贷款1724亿元,净投放40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730亿元。农信社县域贷款总量、贷款增量均居全省第一,66家县域行(社)中51家贷款市场份额居当地第一,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2009至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连续三年授予省农信社“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

三个对接:支持县域工业化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全省农信社主动实施“三个对接”: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对接工业园区建设,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85亿元,支持县域骨干企业2590家,着力推进工业化。

——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对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各级行(社)及时落实贷款支持。全省农信社共向十堰堵河潘口水电公司、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贷款52亿元。

——对接工业园区建设。采取“园区(开发区)+企业(商户)”的捆绑融资方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各类产业集群、物流园区的支持,提升园区的聚集效应,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全省农信社共对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等107个工业园区的1910家企业和商户贷款125亿元。

——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各地农信社主动承接招商引资项目,采取存货抵押、母公司担保等方式解决了企业固定资产抵押少、抵押手续繁琐的困难,吸引外地企业投资,确保招得进、稳得住;共向亚通塑胶、三利新材料、金威麦芽等680家招商引资企业贷款108亿元。

三块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产业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全省农信社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累计发放贷款430多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三块联动,通过金融手段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支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全省农信社结合各地实际,大力支持优质稻、双低油菜等种植、养殖业板块基地建设。共向仙洪试验区优质稻种植基地、宜昌茶叶种植基地、麻城蔬菜种植基地、恩施药材种植基地、潜江小龙虾养殖基地等150多个基地的22万农户贷款160多亿元。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小生产对接大市场。采取合作组织成员联保方式,创新粮油协会联保贷款、柑桔协会联保贷款等20多个贷款产品,支持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全省农信社贷款95亿元,支持宜城粮油协会、宜都柑桔协会、罗田板栗协会、仙桃水产协会、大悟花生协会等15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融资发展。2011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我省大悟联社贷款支持花生协会发展情况。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做长产业链。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做大优势产业。累计发放贷款176亿元,支持稻花香集团、萧氏茶业集团、奥星粮油公司等78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新融合: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由于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担保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世界性难题。全省农信社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创新联保机制,缓解“融资难”,累计发放贷款550多亿元,支持6220家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信贷产品。对中小企业除广泛使用常规机器设备、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外,允许把股权、商标权、经营权、收费权、应收账款、活物等一切有效资产用于贷款担保,创新了商标专用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大宗农副产品仓储动产质押贷款、活物抵押贷款。2011年,向福娃集团发放商标权抵押贷款8000万元,向京山昌盛水产发放活龟抵押贷款1000万元,向其他2320家企业共发放各类不动产、动产抵质押贷款306亿元。

——创新担保方式。引进担保公司担保,是借助外力突破中小企业自身抵押不足瓶颈、扩大融资的重要途径。农信社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协调担保公司为民营企业担保,推出“农信社+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模式,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全省农信社共与黄石、十堰等地70多家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担保业务覆盖所有县(市、区)。2011年,向2070家企业发放担保贷款135亿元。

——创新联保机制。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除需要借助外力解决外,也需要企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做大。我们创新“信用共同体担保”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中小企业相互联合,组成信用共同体,相互为贷款提供担保,进一步解决实物抵押与担保公司担保不足的问题。全省农信社通过联保方式向2030家企业贷款109亿元。

三法并举: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效能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信贷支持,同时也需要优质、快捷、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在全力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全省农信社努力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全面开展上门服务。2011年,全省农信社开展了“万名信贷员进万企入万户”活动,县级行(社)领导人员作为大客户经理包大户、包重点企业,其他信贷人员包中小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库,开展评级授信工作。通过联席会、恳谈会等形式建立社企交流平台,跟进服务,加强合作。2011年,全省共召开社企交流会320余次,建立企业档案超过2.4万份。

——全面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实行贷款“六公开”,向客户公开贷款条件、资料清单、期限额度、利率政策、服务流程、监督方式,提高办贷效率;实行贷款“零费用”制度,减少办贷费用,降低客户成本。

——全面推广“金融套餐”服务。我省农信社系统整合服务措施,在做好信贷服务的同时,向客户推出理财、财务辅导、市场信息咨询、资金结算等“金融套餐”服务,让企业享受全方位金融服务。

五点思考:谋求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共赢

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加大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湖北“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还相当薄弱,必须多方给力,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抑制县域资金外流,促使县域资金切实服务县域经济;进一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提升县域金融服务功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县域金融要勇担社会责任,支持县域发展。县域金融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切实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在促进县域工业化、改善“三农”服务水平、发展县域绿色低碳经济和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作用,才能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问题,缓解春运期间交通拥堵、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生活等社会矛盾。一方面,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入导向作用,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支持县域基本建设。另一方面,要按照“金融支农力度决不能削弱、涉农信贷投放决不能减少”的要求,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切实化解贷款难。

——整合县域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整合县域金融资源,一是加快推进农信社组建农村银行进程,加强城商行和农信社等地方性金融的机构整合。做大农信社统一法人,壮大资本实力,形成规模效应,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及农村经营大户的大额资金需求。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和银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县域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资源整合。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既要公平竞争,又要合作共赢,通过银团贷款、社团贷款等方式,满足县域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三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本土化金融机构,加强民间及县域的资本整合。

——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担保难题。突破融资担保瓶颈制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强力推进县域信贷担保体系的创新。一是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组建多形式的担保机构,积极扶持涉农担保机构做大担保实力,发挥担保效力,切实缓解“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二是要放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让农村闲置资产活起来,进一步拓宽贷款投放渠道,增加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三是要切实改进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减轻贷户负担。四是要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立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县域金融面对的信贷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金融处于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经营劣势,迫切需要完善政策扶持和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建立政策性补偿机制。二是建立经营性补偿机制。三是建立商业性补偿机制。

——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是推进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信用体系越健全,金融服务的约束条件越少,县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水平越高,信贷投放的空间也会更大更灵活。一是要通过立法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整合金融、司法、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二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评比活动,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氛围,全力推进信用县市创建工程。三是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上一篇:《白鲸》启发下一篇:着了魔的公主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