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振兴

2024-06-15

辽宁振兴(共10篇)

辽宁振兴 篇1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是要有一种精神的, 一种能激励人奋发进取的精神, 这种精神永远让人感动, 这种精神永不褪色, 这就是奥运精神。

承载着全省4200万家乡人民的热切期盼, 73名辽宁籍运动员出征北京奥运会, 将在家乡父老的助威中征战奥运, 将在赛场上一次次上演令人激情澎湃的精彩瞬间。这种拼搏精神, 是我省加快发展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必将成为激励和凝聚全省人民信心百倍加快辽宁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前, 辽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 全省上下需要大力弘扬五种“奥运精神”, 就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弘扬奥运精神, 需要我们在实现振兴大业的过程中, 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 体现在行动上, 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和执行者。

弘扬奥运精神, 需要我们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加快形成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 不断寻求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新进步。

弘扬奥运精神, 需要我们把奥运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奥运健儿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把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转化成为立足本职工作, 争先创优、无私奉献的一股锐气。学习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起直追、一往无前的拼劲, 在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学习那些虽然没有上场参赛、没有上台领奖, 但在自己岗位上恪尽职守、甘为人梯的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 团结协作, 做好本职工作。

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这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奥运健儿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惟有以此为荣, 以此为动力, 把奥运健儿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作风作为加快发展的加速器、助跑器, 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责。

辽宁振兴 篇2

第一、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比重低。,在石化、冶金、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占绝对比重,代表新兴产业的电子产业,企业数占全省企业总数的2.2%;第二、资源日趋枯竭,替代产业难以形成。辽宁的煤炭资源已有百年的工业开采历史,经历了国民经济大发展时期的全力开采,到目前,以阜新、本溪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新兴的替代产业;第三、产业竞争能力下降,产品市场份额萎缩。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辽宁多数国有企业的设备、工艺严重老化,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有所削弱。

我国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家工业面貌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信息通信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业以高出国民经济二三十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通信网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由模拟向数字、由小容量向大容量、由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的转变,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覆盖全国城乡,连接世界各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已经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面貌,它是40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

信息网络建设发展最快,网络经济充满生机

信息通信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企业,网络经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趋势。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辽宁振兴 篇3

如果说西方国家因为金融危机的恢复期需要两年,那么港澳地区则需要一年半,大陆只需要一年,而辽宁凭自身力量,用不上八个月就可以恢复。辽宁属于重工业省份,出口比重相对南方省份要少,因此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要弱,恢复也会很快。

在听取了陈政高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对辽宁经济发展的信心十足。我来辽宁投资已有20年,可以说是最早的外来投资人,经历了辽宁各项政策措施由不健全到不断的成熟、系统,目前可以说是20年来经营发展最好的时期。辽宁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一系列大手笔拉动内需的政策,势必会带动某一行业,某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议2009年辽宁要争取经济开门红,把握好第一、二季度,这应该是其它省份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期,辽宁要在其它地区经济尚未恢复之前,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相信辽宁省政府会带领辽宁人民快速走出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赵军秦(辽宁(澳门)万和阁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要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

辽宁受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相对沿海地区来得要缓慢。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辽宁将受到第二波冲击,但杀伤力可能会很大。南方沿海地区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严重,但是其自我疗伤能力却要快些。因此辽宁要更加注重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还应该看到之所以受伤慢、窄,是因为还不够先进。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辽宁首先要抓紧制定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影响:其次,也是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就此事件进行深入思考,问一下为什么我们没有人家受伤那么严重,找出差距,充分认识到在观念、机制、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从另一方面来说此次金融危机也是一次机遇,危机过后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机会均等。希望辽宁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大工业基础的长处,以高科技含量抢占市场。要看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会更大,在目前经济低谷时期,要牢牢把握住机遇。

丁立斌(澳大利亚辉煌集团、辽宁辉煌投资集团担保公司董事长):要重视、鼓励、扶植中小企业

辽宁受经济危机影响不是很大,就整个中国来说受影响相对也较小,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体制起了作用。经济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经济监管出现问题,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因此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弱。

我非常欣赏陈政高省长的工作气势和精神态度。党的号召力是抵御金融危机强有力的手段,因此辽宁的问题不大。但大型国有企业困难会比较多,需要通过体制改革。用市场经济来调节、消化,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自主创业、创新,政府都要放手。反过来,政府也不能完全依靠大型国有企业,它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政府要把目光放到中小企业、乡镇、民营企业,加强服务业。这种企业启动快、要求低,对经济恢复会起到很大拉动作用,政府要加以鼓励、扶植和引导。

建议在金融危机下,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稳定的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振兴辽宁经济 篇4

县域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县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总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把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 优化资源配置,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 辽宁基本完成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44个县 (市)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8467.83亿元, 同比增长23%,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占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的44.2%。在2011年8月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的评选中, 辽宁省共有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凤城、调兵山、大洼县等10个县 (市) 入围;在“东北三十强”县排名中, 辽宁省共有16个县 (市) , 而且包揽了前五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辽宁现象”令人瞩目。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1. 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缺乏竞争力。

2010年辽宁44个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8467.83亿元 (现价) 。同年浙江和江苏所辖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4153.01亿元和21779.98亿元, 分别是辽宁县域经济的1.67倍、2.57倍。与浙江、江苏等县域经济发达省份相比, 辽宁县域经济总量明显偏低。

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 中, 辽宁、浙江、江苏、山东省分别有10个、24个、29个、26个县 (市) , 占全省县市比例分别为22.73%、41.38%、58.00%、28.57%。可见, 辽宁地区百强县 (市) 数量明显不足。同时, 辽宁百强县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9.21亿元, 低于江苏省的612.24亿元和山东省的484.19亿元, 说明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与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 表现为竞争力不强。

2. 以工业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

“十一五”期间, 辽宁44个县 (市)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3.45︰46.06︰30.49调整为2010年的16.34︰54.02︰29.64, 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7.1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了7.9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说明县域经济整体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 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 远低于江苏、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的比重36.76%和36.77%。辽宁县域服务业发展滞后,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 除依赖资源外,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 而当今及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主要依靠服务业, 县域经济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3. 县域工业化水平低, 集群优势不明显。

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多数产业集群规模偏小, 且以资源投入型产业集群较多, 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 对整个产业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产业集群整体优势不明显, 竞争力较弱。同时, 县域工业规模较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均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 且多数县域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严重制约了辽宁县域经济的持久发展。

4. 县域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强者恒强、弱者常弱, 各自为战情况严重。全省除9个百强县外, 另有辽中县、铁岭县、昌图县、大洼县和辽阳县的GDP值超过180亿元;其余县 (市) GDP值在50-180亿元之间;建昌县GDP值是49.73亿元, 排名最后。由于县域自然资源、原有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的不同, 各县 (市) 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不相同, 从而使辽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越来越严重。

5. 人才短缺未能克服。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软肋。因县域经济发展有限, 县域自身人才外流, 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吸引力, 外来人才不愿进来, 造成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不足, 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人才短缺加剧, 经济发展受制于人才”的恶性循环。

三、振兴辽宁县域经济的对策

1. 坚持政府推动,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应充分发挥县域政府的推动作用。在辽宁省委、省政府规划引导下,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继续实施“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 坚持“一县一业”的方针, 出台有力措施,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同时, 通过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县域机构体制改革, 扩大县级自主权、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限,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从而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2.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 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辽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应坚持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大力发展以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 同时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 按照工业化思维、现代管理经营方式、科技创新来谋划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企业拉动、基地产出、服务促销”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重点扶植农业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 根据本地特色和资源, 进行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深度进行农产品加工, 实现“农产品-农户-企业-市场”的对接, 从而做大做强县域农业。

3.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 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

振兴县域经济应继续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按照辽宁省政府规划要求,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 以承接重大项目转移为载体,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项目, 重点建设包括法库陶瓷、盖州汽车配件、瓦房店轴承等44个县域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

4. 以县域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工业为主导, 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未来县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应加快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重视县域服务业发展, 重点发展农村农业现代服务业及与县域工业相生的现代服务业, 如金融保险业、物流运输服务业、农业信息咨询与农业科技服务业等。

5. 创新县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

创新县域人才流动与共享方式, 允许人才在县 (市) 间自由流动, 鼓励多个县 (市) 共享专业型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 制订优惠政策, 吸引、引进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县域人才培养模式, 着重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并通过与高校合作, 进行定向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和待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振兴县域经济的对策。辽宁县域经济的振兴应在创新县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的基础上, 坚持政府推动,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 继续发挥工业的主导地位, 把县域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辽宁振兴 篇5

论文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辽宁省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适应老工业基地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

自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9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33号)正式公布执行,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工作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的紧缺,成为阻碍老工业基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任。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人才的需求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固有因素的制约,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标是努力把东北建设成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随着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未来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人才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的振兴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出台的《~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到20,我省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到年,人才需求总量将从现在的457万人增加到720万人;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业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紧缺专门人才30多万人;在教育、政法、新医药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多万人。”

这就要求坐落于辽宁的高等院校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老工业基地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支柱产业提供既掌握完整、系统、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岗位技术能力的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以满足老工业基地发展对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辽宁省高等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7所,就规模而言可以称得上是高等教育大省,但不是高等教育强省。辽宁高校虽然数量规模尚可,但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还不是很高,比如在全国“2+7”强校建设格局中就没有一所辽宁的高校。究其原因是一些高校只注重规模的发展,而没有从实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综合能力,没有向国际化一流大学看齐。

1.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与区域产业结构不适应

部分高校为追求目前大力推广的多科性、综合类大学目标,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性,普遍暴露出了“规模冲动”和“办学趋同”的问题。一味追求“大而全”和“小而全”的`问题,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盲目增设新学科、新专业,学科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问题严重。专业设置雷同导致专业教师、研究人员以及资金、教学设施分散于不同学校,达不到规模效益,也造成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差别很小,替代性很高。由于部分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有些专业市场适应性不强,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有些专业虚假繁荣,比如财经、计算机、旅游、文秘、管理等,这些专业招生量较大,设置的学校也较多,但市场需求有限,使市场需求趋于过剩和饱和。一些真正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社会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招生量较少,有些重要专业甚至没有开设或虽然开设但办学能力非常有限。这种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辽宁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所需人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

2.重点学科建设不强,学科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省高校的学科建设比较早,从总量与覆盖面上看,我省高等教育的学科是比较全面且成体系的。但是国家重点学科力量不强,主要集中在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等少数院校的少数学科,在学科建设的层次上、学科专业与生产实际结合的紧密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以最具发展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为例,我省装备制造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媲美的,但是,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学科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没有与实际生产需求真正地相结合,我们在不断完善理论建设的同时,忽略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此外,学科结构与布局也不尽合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集中在某个学科门类或某几个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覆盖面过于单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学科上,高新技术或新兴学科的学位授权点偏少。

3.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学科梯队建设不到位

我省高校数量多,扩招规模也是空前的,对教师数量需求急剧增加。但在学生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专任教师总量增长缓慢,部分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个别专业尤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专业学科教师数量结构不均衡。传统性、基础性研究学科的教师数量相对充足,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教师缺口较大。不但如此,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总体也不高,与其他教育大省相比,我省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大师,普通高校“两院”院士人数很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数量明显不足,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实践能力欠缺,许多学科没有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教师师资队伍的实力提升缓慢,师资的整体实力与建设教育强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称。

4.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就业率不达标

近几年,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很多高校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高校就业率连年走低,大学生不能有效就业,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毕业生绝对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满足需求的针对性不强,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比不上一流名牌高校,实际动手能力比不上高职院校,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缺少企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

三、辽宁省高校应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改进措施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以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宗旨,辽宁高校的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着手实行。

1.根据辽宁的产业结构,合理设置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

未来几年,辽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强省的方针,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传统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现代化进程。集中优势资源,建设软件、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改造和优化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加快轻工、纺织、医药、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壮大环保产业,使其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辽宁省高等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调整,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趋势作为主要参考,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确定专业的结构与规模,适时地在存量和增量上对专业结构作出调整,彻底解决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除此之外,设置专业还应考虑人才资源的稀缺程度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宁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在专业设置上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前培养所需人才做好人才准备。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面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态势,辽宁高校必须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先发展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的学科,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科学等重点高新技术学科;在已有特色学科方向的基础上,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拓展和培育新的特色学科;要改变学科单一的现状,不断增加学科点的数量和结构,提高学科的层次和水平。

3.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高水平学科梯队

作为高校重要任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行业进步作为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到高校任教,重点引进和培养学科专业紧缺师资。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围绕特色学科的方向,组建以名师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和学科梯队。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选送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专职进修提高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能力。

4.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将“定制化”思想运用于人才培养,采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所需的适用型人才是很好的探索与实践。所谓“定制式培养”,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差异性对+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即由学校调研社会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并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社会定制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辽宁高校针对老工业基地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高素质适用型创新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必要选择。可以缩短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做到人才“无缝式”链接和“零距离”上岗,既满足了企业需求,又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真正解决了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的分割问题,做到人才“适销对路”。从表面上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深层次来说,它是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的。

辽宁振兴 篇6

“十二五”时期,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力求速度与质量、效益有机统一, 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力求科技创新和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有机统一, 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力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有机统一, 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力求强省与富民有机统一, 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一、“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 辽宁要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力争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

1.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继续保持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和东部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

居民消费率持续提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3. 科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不断增长。

4.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耕地保有量确保现有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继续降低,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逐步上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

5.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提升,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断增加,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继续提高。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6. 社会建设和管理显著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7. 改革开放取得显著进展。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沈阳经济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建成引领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

二、“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 关键在于切实把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到集约发展、协同拉动的轨道, 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 把社会建设重点转换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的轨道。

1.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促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 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工业主导地位,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 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三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 重点做好村屯统筹规划, 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活动。

2. 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以抢占工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 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一批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 全面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重塑工业大省形象。一是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依托, 重点发展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成套装备和交通运输装备。二是建设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集群发展、产业链延伸的原则, 推进原材料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三是做大做精轻型工业。坚持走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道路,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照明电器、工艺美术、乐器以及棉纺、印染、化纤、针织等行业技术改造步伐, 提高产业竞争力。四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基础优势,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 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选择最有条件的产业, 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五是打造建筑业强省。实施引进战略、重组战略、优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做大做强建筑业。

3.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 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房地产、家庭等生活性服务业。把温泉旅游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重点加快旅游设施建设, 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三是强化服务业载体支撑作用。以重点城区、企业、重点工程三大载体为依托, 打造一批规模较大、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四是营造有利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合理放宽服务行业市场准入条件,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 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

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适度超前的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地谋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逐步建成功能完备、供给充足、保障有力、支撑力强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提高运输保障能力为核心, 加快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优化能源结构。稳步推进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发展智能电网。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并重的原则。四是加强信息设施建设。加速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建设“数字辽宁”。

5. 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为引擎, 以贯通沿海与腹地的沈大经济带为战略轴线, 带动辽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 构建“双擎一轴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一是高水平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以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为引领, 进一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二是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 以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为重点, 以同城化、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三是强力支持突破辽西北。加强辽西北生态环境治理,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四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国家和全省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确定主体功能, 明确开发方向, 完善开发政策。五是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六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发展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和海洋新兴产业。七是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 进一步拓展扶持领域, 加大扶持力度, 创新扶持方式。

6.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主线, 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转移为重点, 以建设新城新市镇和发展产业集群为重要载体, 以现有县城和小城镇为依托, 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举措, 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导向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双重作用。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逐步构建以中部城市群为主体, 以沿海城镇带、辽西北城镇带为两翼的现代城镇网络新格局。二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健全城镇建设标准, 加强规划约束力。三是培育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地域中心的优势, 提升集聚辐射功能, 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四是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坚持因地制宜, 分步推进, 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

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进一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强资源节约。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建成企业内部小循环、工业园区的中循环和社会资源大循环三个层面的框架。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优先保护和自然修复为主,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8. 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教育现代化,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努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二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是建设人才强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

9.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 逐步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努力使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大力促进就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就业增长点, 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四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五是提高住房供应和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积极探索和创新住房保障新模式。六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逐步完善政策,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1 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是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构建重心下移的社会管理模式。三是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构建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基层工作平台, 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四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五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功能全面、灵敏高效的生产安全保障机制。六是建设信用辽宁。以弘扬信用文化为支撑, 以法律法规和失信惩戒为保障, 构筑信用体系的信息基础平台和服务平台。

1 1.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快推进文化创新,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努力建设文化强省。一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二是繁荣文化事业。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群众文化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壮大文化产业。坚持市场导向, 加快推动文化资源跨地区、跨行业整合,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四是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五是促进体育发展。以提高全省人民身体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举办十二运为契机, 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1 2.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 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二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创新企业体制机制,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战略性重组。三是着力推进农村领域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在依法自愿有偿、加强管理和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四是深化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五是统筹推进综合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1 3.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辽宁振兴 篇7

(一) 2015年辽宁经济下滑趋势明显

我们通过对最新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2015年是辽宁经济从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继续下滑的一年, 1-9月辽宁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 远低于2014年同期的6.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与全国相比居末位。

这是辽宁省全年GDP实际增速在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5.8%, 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倒数第三的基础上, 经济形势进一步超出预期的表现。同时,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国1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国31.5个百分点;出口低于全国11.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全国35.5个百分点。具体分析如下。

1.工业经济大幅下滑, 企业盈利能力降低。1-9 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4%, 四大支柱产业均出现明显下降, 其中装备制造业下降6.6%, 冶金下降5.6%, 石化下降0.5%, 农产品加快下降6.5%;1-8 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 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 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1.9%) 21.1 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 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增幅同比回落29.8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增幅同比回落18.7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由于全省新开工项目减少, 支撑能力减弱, 以及投资资金不足, 前三季度,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2%, 幅度比上半年有所扩大。此外,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6.9%, 下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 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1.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5.7%。

3.出口大幅回落, 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三季度, 全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1%, 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1.9%) 。从出口商品看, 机电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降幅明显, 同比分别下降9.2%、19.5%和7.7%;从出口国别看, 前三季度, 全省对美国出口下降11%, 对32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出口下降1.1%, 对47个陆上丝绸之路国家下降53.%。

4.财政收入降幅较大, 财税压力较为突出。前三季度,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3.7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27.4%, 降幅比上半年 (-22.7%) 有所扩大。受经济下行, 结构减税等因素影响, 全省冶金、采矿业税收降幅较大, 房地产业税收下降40.5%, 涉土税收下降57%, 各项非税收入下降25.6%。此外,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14年底, 全省政府性债务余额10632亿元, 地方政府到期债务数额巨大, 近两年偿债压力较大。

5.“负数效应”不断发酵, 整体经济困难度超出预想。由于辽宁省内宏观经济内生性收缩力量的不断强化, “稳增长”政策没有取得实效, 基层财政困难陆续显化, 行业和企业盈亏面趋大, 去产能与去库存不断持续, 微观现象刺激效果明显, 低迷周期延长, 很多人对调整的路径和方向缺乏信心, 整体经济的困难度比实际情况所显示的更为困难。

(二) 近两年经济增长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分析

课题组认为, 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 全国经济增速均有所下降的时候, 国内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矛盾凸显, 房地产市场收缩, 部分农产品和钢铁、石化、冶金、建材等基础原材料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 为何辽宁变异巨大, 下降明显。从统计数字分析, 我们应得出实证性的解释。

1.受需求侧“三架马车”不给力的影响。在振兴战略实施的十年中, 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2008年达到最大比例5.93%。从2012年始, 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滑明显,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13年辽宁省GDP增长速度较慢。2014年, 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为占全国比重的4.89%, 仅较2003年高1.09个百分点, 略高于其GDP占全国4.3%的比重 (见图1、2) 。

辽宁省消费和出口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 年, 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1.6%, 拉动GDP增长3.8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6.7%, 拉动GDP增长3.4 个百分点。而同期辽宁省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3%,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 GDP增长率的6个百分点来源于投资拉动, 消费和出口贡献率则偏低。

2.受供给侧工业增加值明显下降的影响。辽宁历来就是工业经济大省, 目前第二产业增加值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3%。工业的具体表现直接影响全省的经济运行情况。2003年东北振兴政策实施以来, 辽宁省的工业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 自2014年7月以来, 辽宁工业增速大幅度下降, 到9月形成负增长, 位于全国31个省区市末位。2015年在宏观政策作用下, 虽有小幅度增长, 但2015年8月以来, 持续下滑, 目前仍未见到停滞的迹象。

3.受中观产业结构偏重的影响。辽宁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十分明显, 2014年其工业比重仍占50%, 较2003 年反而提高了2 个百分点, 这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常规相反。2013年开始, 全国服务业的比重开始超过工业, 达到46%。2014年, 全国三次产业比重达到了9∶43∶48;而辽宁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了8.0∶50.2∶41.8, 其中第三产业低于全国6 个多百分点。

4.受全国基本面产能过剩的影响。在国际经济低迷和我国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的背景下, 我国当前的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 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领域呈通缩迹象, 产能过剩问题具有普遍性, 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绝对过剩。2013年以来,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 产能过剩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扩展, 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5%, 但一些过剩行业投资增长仍然较快, 新的中低端产能继续积累, 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而以为煤矿、石油、冶金等产能过剩产业服务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在辽宁装备制造业中又占据较大比重, 由此导致了辽宁的装备制造业、石化行业的生产、投资增速回落, 主要产品价格下跌, 企业效益状况下降, 生产增势放缓。

5.受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价格下行的影响。2014年, 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 有50%以上的煤炭企业出现减发、欠发和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同时, 钢铁、电解铝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012年底, 我国钢铁和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和71.9%, 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行业利润大幅下滑, 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因此, 自2013年以来全国层面的煤炭、有色冶金和石油开采行业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都呈现了负增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增速也从2010年左右的30%-40%下降到20%以下;石油加工和黑色冶金行业的增速也呈现跌宕下降趋势;由此导致辽宁的部分能源主产城市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

6.受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2014 年以来, 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随着发展思路和重点发生的转变,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新的发展周期出现。在此时, 世界经济也进入调整的周期、中国房地产也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各级地方政府进入的偿还债务周期、企业进入如库存积压周期、新产业尚在培育周期、政治和社会治理新的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周期。在这些周期的作用下, 辽宁宏观经济在2015年出现比全国更加深度的下滑就可以理解。

7.受投资环境缺乏竞争力的影响。在辽宁省2015年前三季度的固定投资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3%, 而同期的民间投资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控股占全部投资的77%。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变化来看, 国有企业在过去的振兴时期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等方面起到了全方位的拉动作用, 但现在市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的情况下, 更要发挥民间、港澳台以及外商投资的作用。要善于吸引全世界、全中国的生产要素到此, 缺少一个好的投资环境, 一切都是不可能。但应承认, 辽宁投资环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如市场发育不足、开放程度不够、产业层次较低、政府服务不到位、创新能力不强、投资效率不高, 特别是文化氛围和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大等。

8.受对外开放度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度往往表现为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 更是一个区域的市场开放程度。2002 年至2012 年, 辽宁对外依存度平均值为26.35%, 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46.80%。理论和实践证明, 一个区域对外开放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往往与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成正比。中国南方沿海的一些省市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面, 其原因之一就是对外开放发展得好, 由此吸引了创新人才等大量的先进生产要素等。对于这种现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给予了证明, 他认为, 生产环节和要素之间的整合能力, 在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既定的情况下, 往往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起决定作用。所以, 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仍是辽宁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的一个重点。

(三) 经济运行中也具有诸多的亮点

课题组在回顾2015年辽宁经济发展运行态势时, 也发现了诸多经济发展中的亮点。虽然2015年是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一年, 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经济下行严重, 不断探底和全面步入艰难期, 但在辽宁宏观经济新常态中, 从供给角度来看, 在工业萧条的持续冲击下, 第二产业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 但第三产业逆势上扬, 增长较为强劲;从总需求角度来看, 三大需求都呈现疲软, 其中投资和出口增速的回落较为明显, 但价格水平回落也明显。预计全年CPI增速为1.4%, 远低于国家3.0%的政策目标。

1.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省CPI延续了自2013 年3月的低位运行态势, 2015年1-9月同比累计上涨1.3%, 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PPI自2012年6月至今仍持续负增长, 1-9月同比累计下降5.8%。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前三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327.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7.8%, 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6266.3 万亩, 比上年增加18.37 万亩, 增长0.3%。现代农业发展进程顺利, 国家和省对农业的扶持措施到位, 为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做出了贡献, 为稳定经济发展形势起到了决定作用。

3.产业结构升级有所加快。1-9 月, 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快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5个百分点, 快于第二产业增速7.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长持续高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滞后效应正在逐步加大。

4.能源消耗进一步降低。1-9 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4。同时在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 34个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比去年同期下降, 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3.5个百分点。

5.就业等民生指标总体平稳。1-9 月, 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66.6万人, 新增就业34.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4%, 低于全年控制目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1-9月, 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1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1552元, 实际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2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736元, 实际增长6.8%。

6.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全省召开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现场会, 结合落实国务院放权文件和权力清单审核工作, 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在全省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2016年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预测

(一) 发展机遇

1.国际经济复苏。从2015 年国际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预测, 可以从总体上得出国际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的预测和结论。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及经济体将逐步告别低迷, 国际市场活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来说,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利好。

2.前期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2016 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一带一路”、沿海经济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 辽宁省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一方面, 国内市场消费需求逐步扩大, 辽宁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等支柱性产业将面临更多市场机遇;另一方面, 对外贸易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 不但直接带动辽宁省主要产品的出口贸易, 而且还将直接带动出口贸易相关产业的升级及软硬件设施的全面优化。此外, 为应对经济困境, 辽宁省委省政府全面推动产业机构优化调整, 虽然经历了GDP增速持续“垫底”的短暂阵痛期, 但是今后一个阶段, 产业机构调整的效应将会逐步显现, 各新兴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 直接带动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回暖。

3.中韩FTA协定提供全新的对外贸易发展空间。2015 年中韩两国政府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FTA协定) , 在部分行业和领域中全面推广自由贸易。在中韩贸易体系之中, 辽宁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可以直接分享中韩自由贸易的“第一杯羹”。通过与韩国扩大出口贸易, 不但可以直接带动辽宁省企业的加速发展, 而且将会为辽宁省持续参与自由贸易活动积累良好的经验。

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以来, 辽宁省内资源枯竭型城市数量较多, 转型升级的困难一直制约辽宁省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 现阶段阜新、抚顺等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其中阜新市已经依托传统能源产业, 建立了现代材料业、环保能源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 将直接带动辽宁省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 面临挑战

1.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还将持续。辽宁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16年, 调整转型的“阵痛”还将会持续施加影响。可以预计, 辽宁省经济发展格局并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 保增长、调结构”依然任重道远。

2.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近年来, 辽宁经济发展受到制度性约束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愈发明显, 加之国内消费及对外出口形势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好转, 因而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2015年, 这个问题也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3.各项保障性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当前辽宁省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保障性政策制度仍不完善, 特别是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金融、信贷、补贴、奖励等政策措施还不健全, 企业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

4.经济发展对环境生态资源的依赖依然严重。2015 年是辽宁经济结构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的“拐点”, 辽宁省委省政积极响应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辽宁经济发展做出新的布局。虽然辽宁抓紧实施经济产业机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但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依然比较严重。辽宁资源枯竭型地区数量较多, 优化辽宁产业结构, 依然任重道远。

5.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从当前国内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流动程度来看, 辽宁省的各领域专业人才储备仍显不足。人才资源储备的劣势将会在今后一个阶段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也将会导致辽宁省经济发展创新的后劲严重不足。

(三) 基本判断

课题组把2016年辽宁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划分为三种情景, 即基准情景、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三种情景的详细描述 (见表1) 。

资料来源:《辽宁统计月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在基准情景下, 课题组预计2016年辽宁最终消费支出增长率在7.8%左右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缓, 预计全年达到3.0%左右的水平;全年货物与服务净流出将下降5.0%左右, 下滑势头有所收窄。同时, 课题组运用贡献率分解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计量经济模拟等方法, 分别模拟了乐观情景下、悲观情景下的相应指标情况 (见表2) 。

三、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辽宁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时期, 实现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 要在坚持中央提出的“四个着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做好加减乘除法, 即做好:用投资、需求、创新做加法;用淘汰落后产能做减法;用创新驱动做乘法;用市场化程度做除法。摆脱辽宁经济发展困境, 推动辽宁经济发展, 必须同步实施“四个驱动”。

(一) 结构调整, 提高创新能力, 即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而产业结构调整更能助推科技创新。因此辽宁省委省政府应继续大力推动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1.政府营造创新环境, 更好服务创新创业。只有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才能够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激情, 才能实现“抓住创新就是抓住发展, 谋得创新就是谋得未来”这一目标。因此, 辽宁省政府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 改变原有的依靠行政力量配置资源, 直接插手企业运营等工作方式, 而应积极努力为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提供服务。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 要重点完善支持辽宁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大对企业信贷融资的支持力度, 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财政贴息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新, 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示范引导作用, 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升级政府补贴。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配套中介服务机构, 以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2.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2015年辽宁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辽宁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重工业比重依然很高, 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 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因此, 辽宁产业结构优化迫在眉睫, 必须加快辽宁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步伐。通过鼓励技术创新, 利用技术创新驱动辽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驱动新兴产业发展, 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以实现向中高端迈进的目标。

3.实施创新“引才”举措, 实现“孔雀东北飞”。提振辽宁经济, 要靠创业创新, 而创业创新的主体是人才, 因此留住人才是辽宁发展的根本。辽宁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储备条件, 但却留不住人才。因此, 期盼“大雁北归”的同时, 想办法引来“孔雀东北飞”是辽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制定财政补贴大学生创业政策、建立完善的体力智力价值分配机制等杜绝人才的流失;通过制定优惠的引进政策并打造一个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 吸引更多的人才汇集到辽宁。

(二) 简政放权, 继续深化改革, 即改革驱动

改革是实现辽宁经济走出低迷的必由之路,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在推进辽宁经济发展中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体制改革已经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 已经出现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以辽宁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一直以“大政府、小市场”被广泛诟病。因此, 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 加快转变职能, 做好简政放权, 处理好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市场, 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通过改革, 实现政府职能转换。要正确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转变管理职能, 严格落实简政放权的各项要求。与此同时, 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及社会管理能力, 避免过多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时改变原有的硬性下发经济任务和指标、直接组织参与招商引资等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模式, 设置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等方面下大力气, 使真功夫。

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就要彻底解决政府“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职能, 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首先, 杜绝“越位”。政府要建立现代市场管理的理念, 不直接或间接管理经济事务。即不再行政主导, 直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不再直接下达指令性经济指标、产品指标等。其次, 拒绝“缺位”。政府应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处理好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 培养和发挥中介组织的同时要依法对其进行监管。

2.通过改革, 推动国有资本布局。国有企业在辽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通过改革,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 是深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目前, 辽宁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央企改革。央企在辽宁无处不在, 其数量多、领域广、块头大、投资多, 为了带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 应当以推动辽宁省央企改革为突破口, 引导这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切实破除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的弊端, 主动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 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在推动辽宁省央企改革的过程中, 辽宁省应当学习和借鉴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的先进经验, 一方面为已经在辽落户的央企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资金支持, 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的央企及重大项目落户辽宁, 创造新型的“央地对接”发展模式, 进一步提高市场活跃度及发展水平。

(三) 依靠市场机制, 增强发展活力, 即市场驱动

振兴辽宁经济的根本在于紧密依靠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充分激发市场驱动力。辽宁省实现全面振兴, 必须要充分激发市场的驱动力。而激发市场驱动力就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即由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坚持由市场自主选择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要不断丰富市场经济主体, 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既要充分发挥辽宁省国企、央企等的主导性、主体性作用, 保持辽宁省企业的总体市场竞争力, 又要善于培育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新兴的主体, 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市场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市场活跃程度, 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发展格局。

2.培育和巩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受到传统的市场发展模式以及固有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 辽宁省的市场要素培育和发展不够充分, 市场体系发展不健全。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重要”和“两个毫不动摇”, 辽宁省必须要着力培育和巩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到相应的市场领域之内, 实现平等竞争, 有效打破各类传统的市场垄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化和充分化, 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要保持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 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负担, 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价格改革办法, 让更多市场商品的价格定价机制实现完全市场化, 并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 制定一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税费优惠政策。充分鼓励民间资本实施创业, 简化审批流程, 创新监管机制, 尽快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着力消除各项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壁垒,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提高。

3.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是提高辽宁省经济发展增速的有效驱动力。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应当紧密围绕辽宁省产业链条, 合理部署推动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要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 将省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创新体系之中, 充分利用其智力优势,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除此以外, 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 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目前, 辽宁省在机器人、轨道交通、石墨、航空装备、半导体装备、生物制药等领域, 涌现出一批发展基础好的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创新产业平台、技术创新园区和基地。因此, 为了尽快打造成熟的技术创新产业链条, 应当充分依托现有的成熟模式和体系, 发挥孵化带动作用, 促进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 依托“一带一路”, 助推全面开放, 即开放驱动

为全面分享“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 辽宁应当实施开放驱动战略, 培育国际竞争力。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 长远的战略眼光,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把国内外优质资源高水平引进来, 让辽宁的产品和技术大规模走出去,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的更大空间。

1.大力推动辽宁省核心优势产业“走出去”。辽宁省具有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能源产业等技术优势, 通过分享“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政策红利, 让这部分优势产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 是带动辽宁省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有力抓手。在推动核心优势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 辽宁省应当抢抓机遇, 注重合理引导投资消费, 同时打造“辽宁制造”品牌, 逐步提高优势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优势核心产业的产业链条, 鼓励创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设立专项基金, 扶持优势产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当然, 在推动辽宁省核心优势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研究国际市场贸易规则, 逐步将“产品输出”转化成为“产业输出”, 以此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2.有效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外贸形势, 辽宁省应当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为基础, 巩固传统的对外贸易优势, 不断培育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进一步强化外贸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作用。为了实现贸易强省的目标, 应当做到如下转变:一是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二是推动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三是推动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四是推动营商环境由政策引导为主向制度规范和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转变;五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地位由遵守、适应国际经贸规则为主向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订转变。通过实施“五大转变”, 全面优化辽宁省现有对外贸易格局, 扭转对外贸易劣势, 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

3.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打造“一带一路”关键节点。辽宁省有着十分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 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布局之中, 辽宁省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辽宁省应当充分利用境内的沿海港口群及铁路、公路、民航线路, 承担起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的任务。要进一步突出区位优势, 完善各货物运输交通枢纽的功能, 巩固现有的运输资源优势, 同时积极开拓新的运输线路,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外贸出口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

辽宁振兴 篇8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障碍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其自身发展的机制、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问题。

(1) 市场发展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这就给企业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束缚, 辽宁老工业基地也是一样, 最终导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步伐远远落于发达地区, 尤其是在市场化规模、经济开放程度以及企业发展融资等方面。曾经有过对辽宁地区市场化满意程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现实出来的满意程度还不到17%, 可想而知, 其市场规模和融资环境的发展也不会处于良好状态。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其市场化发展程度, 如果市场化发展程度过低, 将会严重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同时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会受到阻碍, 也就不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利用率降低, 最终的结果就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 产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是, 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 企业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仍处于旧的发展状态, 没有适时的进行相应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先进的生产装备没有及时的引进, 企业装备老化现象严重;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例较小等等, 这些都导致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竞争力不足, 经济增长缓慢。

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有效策略

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我国实行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因此, 辽宁的经济发展也就站在了风口浪尖。

(1) 推进市场化发展, 扫除体制障碍

首先, 要深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中的体制障碍就是企业的产权问题, 我们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重新构建合理的产权结构,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就能够实现权责明确。当前, 股份制的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因此, 我们也要积极的深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从而纳入更多的非国有资本来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国有企也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多方共同控股, 相互制约, 相互监督, 同时国有控股公司也能够充分的把自己投入到市场中, 公平竞争, 自愿交易, 实现了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相融合, 最终实现产权的重组, 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 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辽宁的所有制结构中, 国有经济的比例较大, 所以, 经济发展受到了束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一直在强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它不但能够巩固公有制经济, 发展国有制经济, 还能够有力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在辽宁产业结构中, 国有经济规模大, 但产值小, 这就严重影响了辽宁经济竞争力。因此, 国有资本应该逐步缩减, 从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2) 增强产业竞争力

首先, 提高技术水平。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动力来源于技术水平, 因此, 一直以来企业都把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了企业发展的主题。要提高技术水平就要积极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方式。积极鼓励各大企业与各技术中心合作, 参与技术的吸收、引进以及产业化。积极进行产业合作和产业创新,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此来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

其次, 提高市场控制力。通过对经济发展的科学分析, 来指导企业构建一种横向与纵向交叉的发展模式, 从而扩大规模。在进行纵向一体化建设时, 要打破地区限制进行资本输出, 进行跨国、跨地区经营。冶金业和石化业作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 需要重点解决制造技术的自动化问题, 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以此来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的质量, 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市场控制力。

总结: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体制改革、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等,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发展, 辽宁省必须实现股份制改革, 增强市场控制力等, 只有这样, 辽宁老工业基地才会实现振兴, 从而有力的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局势, 审时度势而提出的。它的提出, 有力的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实施, 同时也同西部大开发东西呼应, 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向前发展。而辽宁老工业基地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 它的振兴与发展对于整个东北的振兴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深化改革,体制创新,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清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1]王清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崔玉顺.以体制转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人民论坛.2011 (23) [2]崔玉顺.以体制转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人民论坛.2011 (23)

辽宁振兴 篇9

1. 不重视劳模精神对辽宁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装备制造业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根基, 已成为辽宁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 制约辽宁全面振兴的核心和难点就是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尤其是对劳模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不够重视。因此, 发挥劳模精神的独特作用、增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新常态下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2. 劳模精神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不显著。

长期以来, 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资料、资金等要素驱动, 面临着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等矛盾日益突出, 长期推行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 同时对于劳模精神的文化力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凝聚力重视不够, 已影响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进程。当前, 辽宁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促进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 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3. 缺失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文化与制造文明。

辽宁虽然是工业大省, 但还不是工业强省, 软实力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 需要在工业文化上“补短板”, 建设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文化与制造文明是辽宁全面振兴的迫切需求。以精益求精为特征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工业文明进步的主流, 如“德国制造”能够体现“专注、严谨、完美和秩序”的职业精神, 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今天, 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当前, 缺失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文化与制造文明已成为阻碍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又一痛点。

4. 劳模精神涵养的辽宁工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当前,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的必然要求, 也是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的重大战略选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 振兴辽宁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部分原材料相关行业中的产能过剩、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日益显现。但是, 真正开展自主创新的工业企业凤毛麟角, 已严重影响到辽宁工业的健康发展, 迫切需要激发劳模精神涵养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价值, 告别低成本、规模化竞争, 推进辽宁经济社会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弘扬劳模精神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就是用劳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业领域, 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 就是要在弘扬劳模精神的基础上重塑工匠精神的价值, 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 满足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充分运用沈阳市劳模纪念馆等体验式学习资源, 加快培育技艺超群的技术能手、职业先锋, 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质量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 实现拨云见日、加码转型、发力创新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 构建劳模精神引领的辽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劳模精神是时代标杆和行业品牌, 劳模代表是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技术创新、生产工艺革新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已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主流价值取向。只有崇尚创新, 企业才有明天、社会才能进步、辽宁才会有未来。因此, 要构建劳模精神引领的辽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实现基础技术、共性技术资源共享, 带动一批先进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 逐步构建劳模精神引领的辽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挖掘创造、创新、创意等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 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名牌,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早日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 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支撑, “十三五”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做好质量效益的“加法”、节能减排的“减法”、产业升级的“乘法”、防治污染的“除法”;在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要迈出实质步伐, 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把资金、技术、人才集聚到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领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命题, 本质上是增强辽宁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劳模作为各行各业的品牌和榜样, 在劳动技能、技术创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集中展现了勇于担当、改革创新、务实肯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传承劳模精神使其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文化之中, 对做大做优做强辽宁国有企业具有永恒价值;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进一步向质量、效益、内涵、集约方向发力, 特别需要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 实现辽宁创新驱动发展。

4. 传承劳模精神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新产业价值链。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密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实现引领型发展。劳模是“智造者”, 传承劳模精神并大力弘扬新时期科技创新环境下的劳模精神, 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新产业价值链, 有效提升高端产品供给。“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鞍钢工人郭明义、“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等都是新时期辽宁工业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如沈阳机床通过推动一批新时期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产业技术工人快速成长, 在劳模精神的鼓舞下, 不断注重技术研发创新, 历时五年时间成功研发出I5智能机床, 实现了从“追赶者”到“超越者”的角色转变, 成为“中国制造”升级新范本。未来辽宁发展仍需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计划, 推广应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生产制造方式, 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新产业价值链, 夯实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

5. 营造劳模精神涵养辽宁老工业基地创新的制度环境。

辽宁振兴 篇10

1 由政府主导、一元为主转向政府与市场机制互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主体结构讲, 由于受计划经济长期影响, 政府主导行为始终处于强势, 具有替代“市场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而市场主体则处于弱势, 国有经济比重较大, 市场环境、政府环境和市场机制仍有所缺失。

振兴的重要条件是制度创新, 而政府环境的创新是促进和推动整个区域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政府环境是指由政府经济治理、政府规制、政府行为等决定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政府环境的创新, 必须改变直接干预经济的方式, 通过控制交易主体, 制定交易规则,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体系, 培育市场主体, 用法律手段保障良好的竞争机制,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为所有的市场主体创造均等的机会;大力发展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 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和国家资源转向技术、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 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来改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与打造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 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配套, 形成产业集群,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新的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 积极引进国外和省外资本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 将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体制创新、产业升级、空间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引资的配套性、牵动性、集群性, 走出一条新的开放、振兴、发展之路。

2 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东北振兴步伐加快, 投资拉动为主依然是辽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2004~2007年, 辽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到38%, 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34.7%提高到2007年的67.4%, 高出全国12.4个百分点。这既有合理的成分, 也存在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效应。

相对于投资快速扩张, 内需增长速度却偏低, 消费率下降。2007年在“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中, 辽宁的投资率高于消费率16个百分点, 消费率比全国低7.2个百分点, 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 (见表1) 。

表1 2007年辽宁与全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比较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注:当年价。

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衰退, 产业结构性调整, 导致辽宁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农民收入仅略高于全国水平, 近年来失业率位居全国之首, 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与辽宁经济在全国位次相比出现严重错位 (见表2) 。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

辽宁在发展新型产业和开发新产业区域的同时, 应增强消费拉动, 更加重视扩大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实施民生工程力度, 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 扩大就业, 建立公平竞争、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最低工资标准, 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 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大财政转移在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付力度, 间接促进居民消费, 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和增强消费信心。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3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向与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与全国进行横向比较, 辽宁“三产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0.1%) , 产业结构尚属于工业化中期 (见表3) 。1978~2007年, 辽宁产业结构变动度高于全国但低于同为老工业基地的上海, 尤其是“一产”30年产值比重只降了4个百分点, 江苏“一产”下降了20个百分点。辽宁产业结构偏离度高于上海、江苏, 产值结构与从业结构两者呈非同步化转变, 即产值结构转变超前, 就业结构转变滞后, 折射出非农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低下。这也就是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位居全国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说明, 辽宁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迟缓, 尚未步入良性阶段。

应充分发挥工业优势, 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基地化提供有力支持,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产品加工水平, 拉长产业链条, 抓住机遇扩大农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在保持工业投资、调整工业空间布局的同时, 应加快“重工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第二产业有效的增长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新兴行业的加速扩张, 围绕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壮大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事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4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型转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要素结构讲, 工业主导、物质消耗型依然是当前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4~2007年, 工业对GDP拉动作用在50%以上;重工业年均增长18.3%, 轻工业年均增长17.1%, 重工业比重保持在80%以上。但重工内部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强势,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近几年年均增幅在30%左右, 2007年占工业比重达到29.1%。原材料工业 (冶金、石化、建材) 仍占工业比重的4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23.9%, 2007年增幅达到33.9%, 但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为2003年8.58%下降到2007年的5.54%。

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性”、原材料工业的“高加工度”, 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规模和质量, 降低消耗、增加附加值;加速现有企业技术改造, 增强企业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装备自主化的机遇, 集中资金和研发力量对重大成套设备、关键核心产品组织进口替代的研发, 组织产业链企业围绕核心主机和重要部件的单个零部件、单项产品以及整套产品系列开展集群式技术创新;建立市场化的科技研发体系, 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通过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的开发, 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中介机构,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最大限度地释放现有产业的潜能。

5 由区域与城乡、经济与社会非均衡转向区域与城乡、经济与社会相对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发展战略讲, 辽宁全面振兴必须着重解决区域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问题。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辽宁城市化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城市化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建设, 但受到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虽城市工业化程度高, 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

解决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必须将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相互协调的区域发展模式, 以经济联系为纽带, 以基础设施为平台, 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的自由交易营造良好的环境, 逐步形成产业、城乡一体化市场, 形成要素集聚新格局;发挥大工业城市的集聚效应, 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建立城市经济合作的对话机制和协调机制, 以围绕主导产业合力打造新型产业基地, 引导各市产业由各自为政的同质化、分散化向分工合作的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摘要:辽宁正处于振兴的关键时期, 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彻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 在主体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以解决发展的互动性、拉动性、结构性、自主性、效益性、协调性, 使辽宁经济步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比赛活动特征下一篇:电路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