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

2024-05-25

振兴中华(共12篇)

振兴中华 篇1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 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取得社会广泛认同, 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的形成都是几百年来商业和手工业激烈竞争中留下的极品, 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 ,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 使老字号多了许多的竞争对手, 老字号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 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尽人意。那么 , 如何振兴发展老字号呢?

一、中华老字号现存问题

1. 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制约了老字号的发展。因为中国没有经过19世纪工业文明的洗礼, 加上长期重农轻商, 商业意识处于“萌发——毁灭“的循环中, 致使商业的发展总是步履蹒跚, 导致规模小, 前店后厂, 不能产生规模效应。老字号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经营成为常态。

2. 营销意识缺乏。首先体现在老字号普遍缺乏品牌的维护意识, 使造假品牌鱼目混杂。例如:王麻子剪刀, 其正宗连锁店在北京也不超过5家, 可是在北京周边地区有上百家。同时, 老字号的宣传跟不上时代, 他们总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实际这是错误的。其次, 产品更新缓慢,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 当产品缺乏创新意识, 必然会被代替。

3. 缺乏国际通行的商业意识, 即:“标准化、规模化、电算化”和“统一店面、统一配方、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的商业模式。缺乏具体量刑标准和严格规范。这也是导致国内大多老字号不能跨地区经营的原因。

二、中华老字号的竞争优势

1. 声誉极高的品牌形象是老字号的第一大竞争优势。有些企业不惜倾尽全力, 打造自己的品牌, 而老字号的品牌却早已深入人心, 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2. 拥有良好的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老字号百年不变的良好信誉, 是他们与现代企业竞争的法宝。

3.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文化。企业和人一样, 需要一种精神。企业文化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长期积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使得老字号的企业文化如一杯陈年的老酒, 浓香四溢。

三、振兴中华老字号的策略

(一) 体制创新

一是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二是老字号应该拥有合理的所有制结构, 可以推选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过程中产权应该清晰, 产权结构应该多元化, 例如:苏州一家四明眼镜店虽然改制为私营独资公司, 产权明显控制在经营者个人手中。导致产权结构一元化, 从而使公司发展没有后劲。同时产权组织体系要合理化。

(二) 产品创新

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产品单一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老字号企业很有必要进行产品创新, 也就是为了满足现实或是潜在的市场需求, 以技术应用为支撑, 开发出差异性的产品或是全新的产品。我们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去实现产品创新。

1. 生产全新产品。老字号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生产出一种 全新的产品, 这中产品应当符合当代的需求, 是绿色的, 环保的。

2. 对已有产品品种进行补充。就像长春的鼎丰真, 经不断 发展, 糕点的品种增至 150 多余种, 备受欢迎。

3. 老产品的改进型。新产品对于老产品来说, 是在性能上有所改进, 提供更多内在价值。例如享誉中外的茅台酒, 茅台集团从环境、原材料开始, 到成品包装, 茅台的每一个细节都确保无公害、无污染、无毒, 坚持不懈地严格向国际环保食品的标准看齐。

(三) 营销创新

1. 加大出口力度。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许多老字号如:香奈儿、瑞士军刀, 但我国的老字号企业只能在当地市场上占领一席之位, 却无法做到享誉国内外。所以很有必要鼓励出口。一是国家和当地政府应该支持老字号出口, 可以采取适当的出口补贴, 出口信贷等政策。二是老字号应该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可以用勤工俭学的方式到国外开店。由于现在许多留学生在海外都要勤工俭学, 老字号不妨可为他们供货, 由他们设立海外销售网站。这样既可以满足学子们勤工俭学的需要, 同时也把老字号产品介绍到海外市场, 一举两得。

2. 资源聚集化。由于目前大多数老字号的企业规模比较小, 我们可以采用强强联手, 就像全聚德集团公司, 在2004年4月, 首都旅游集团、全聚德集团、新燕莎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变成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发展成为涵盖烧、烤、涮、川、鲁、宫廷、京味等多口味, 汇集京城多个餐饮老字号品牌的餐饮联合舰队, 从而使其多个老字号发扬光大。

3. 与城市的旅游文化经营接轨, 加大对老字号的宣传力度。

4. 加大打假和防伪力度, 维护品牌。如今山赛货层出不断, 防不胜防, 打假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增强技术优势, 宣传力度从而杜绝假货泛滥。

5. 确立核心竞争力。相比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 百年品 牌本来就是一种竞争力, 老字号应该合理运用这种竞争优势。

6. 扩大宣传。本身对于老字号来说, 因为资历老, 关注度高, 只要稍稍宣传, 便会引来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在品牌宣传上下一些功夫, 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蜂拥而至。

7. 科学发展连锁经营。老字号可以进行科学的发展连锁经营, 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对于老字号来说应该开发出一套设计科学、流程合理、高效运转的、标准化的、可以复制的系统。从而不管老字号到哪里开店都是一样的。

总之, 如果老字号企业们可以切实的做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我相信这些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的老字号企业一定能重振雄风, 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喆, 张欣旻.饮食业“老字号”品牌营销战略分析[J].特区经济, 2009, (03) .

[2]付勇, 刘秀兰.“老字号”品牌缺失探析[J].江苏商论, 2005, (10) .

[3]李明武, 中外“老字号”差距在哪里, [J].新企业, 2001, (3)

振兴中华 篇2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略中华的战争。杀老百姓、占我们的地盘。“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犯下了罪行。澳门被葡萄雅人抢去了。香港被英国人抢去了。

中国人民为什么受外国人的欺辱?因为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下,不能忘记国耻,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从小学好本领,才能完成当上科学家,自造武器的重要任务。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3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我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不堪目睹的大屠杀。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变得满目荒凉。日本侵略者还实行了杀光,烧光,枪光残酷的三光政策,我同胞在日本鬼子的机枪扫射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倒下去,血流成河。他们进行了惨无人性的杀人竞赛,中国人成了他们的活靶子。爷爷是当年的抗日军人,他对我说:在日军攻打南京城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向火车站走去,企图坐上火车走。突然,5 架日军的飞机“隆隆”的朝这边飞过来。只听见几声爆炸声后,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人掺不赌,房屋都倒塌了,有的人被炸得满天飞,街道上血流成河。许多人都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血泊中有一个幸存的三岁小孩,他坐在有血泊中,声音嘶哑的喊“妈妈,爸爸”。整个南京大地,在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下呈现出: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的悲惨情景!

面对整个支离破碎的南京、城已不城、哀鸿遍野,很多爱国志士“一息尚存,犹思报国”,他们用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承受了残酷的刑罚;他们用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凄凄眼泪;他们用自己的头颅和热血筑起了抗日的长城,他们永远是我们后辈立志强国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

此时,此刻,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浮现在我的眼前:南京大屠杀,然而 多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虽已被打倒,可是他们对于那令人发指的暴行真正反省吗?不,绝对没有!小泉时期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魁鸣怨叫屈,为军国主义招魂。

他们公然篡改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行为。为战争罪恶开脱!对自己的累累恶行拒不承认。这只不过是他们逃避历史,逃避事实罢了!最近几年还出现了日本船只在钓鱼岛撞沉台湾渔船事件,军演、钓鱼岛等事件,日本并没有真正正视历史。用鲜血染红的历史是洗刷不掉的 ,只有日本能够正视历史,才会得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谅解,才会更有利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日本真诚对待历史,而不是盲目的惟我独尊。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必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深知: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文明古国,竟然会从十九世纪就开始的落后,经历了百年的民族大浩劫,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倒退了几百年。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惨重了,但给我们的教训却是无价之宝——盲目和自大只能导致自我的倒退,振兴中华,扬我国威,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振兴中华 篇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偏重于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提出了针对国情方面的责任教育,通过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国精神落实到行动当中。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他们也时常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从中了解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尽管学生对综合国力中的硬实力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例如民族凝聚力、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等却认识不足,对综合国力的理解并不全面,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我国的国家地位。

《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第六课“振兴中华共担责任”第一框“振兴中华共谱新篇”分三个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着重从提高综合国力方面谈振兴中华,实现强国梦。这一部分教材内容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衰落,民族就会遭受践踏和屈辱;二是说明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

二、案例描述

学生对于我国国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振兴中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振兴中华。

案例呈现: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力衰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1842年至1949年,中国历届政府共签订了1 175宗不平等的条约和协定。仅从1840年开始的战争赔款和从1894年至1937年支付的利息,就分别高达13亿两白银和7.29亿美元。国力由此受到极大的损伤。

师:中国主权遭受践踏的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落后就要挨打。

生2: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通过一个个事件、一组组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衰弱,国家利益就会遭受践踏和屈辱。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我们才不会被欺负,才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师:那你们认为一个国家强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生2:强大的武器装备。

生3:雄厚的经济实力。

生4:良好的国民素质。

生5:在联合国有发言权。

……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是单方面的,它要综合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势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才是综合国力?

生: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师:具体包括那些方面?

生:硬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

师:要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知识以及大家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你认为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呢?

生1: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但人均排名并不高。

生2: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很壮观,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

生3:我们国家有自己的航空母舰了。

生4: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备受关注。

生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使很多国家受益。

……

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对综合国力的内涵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多媒体呈现:尼泊尔地震(图片)、也门撤侨事件(视频)。

师:很多国人感慨:“中国护照,它或许不能带你去很多地方,但它能在任何地方带你回家。”“带你回家”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国际社会,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中国做到了。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

生1:因为现在的中国比较强大。

生2:中国现在有能力保护在海外的同胞。

教师追问: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2:经济实力,物质上的支持。

教师继续追问:确实,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中国有能力更好地保护海外的同胞。如果你是海外同胞的一员,你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

生3:中国是一个敢于担当、敢于对同胞负责任的国家。

师:对同胞的关爱,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政府的执行力。在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上,中国政府秉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创新外交手段,进一步提升了保护海外公民安全的能力。

……

通过丰富的材料,学生增加了对综合国力的理解,了解到“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事情都办不了;“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学生认识到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样重要。

媒体播放:亚投行(视频)

师:这段视频给予你什么启示?

生1:国家强大就是好。

生2:综合国力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大。

生3:国家弱的时候别人都欺负你,国家强的时候,别人都来靠近你。

生4:国家一旦强大,支持你的国家也会更多。

通过对比两个事例,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今非昔比,综合国力在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既决定它解决国内问题、满足国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能力,也在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了解我国国情,感受国家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家国情怀。“振兴中华共谱新篇”是九年级教材第六课第一框内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到: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奠定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才能提高我国的国家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历史回顾,全面认识国情

在研究现实国情过程中,总离不开历史背景。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出来,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对综合国力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呈现中国所遭受的屈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感;通过历史看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懂得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通过讨论比较,激发爱国热情

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转眼间又是一个浓情的9月 „„

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九月是一个全新学期的开始,九月的天空是爽朗的,九月的阳光是灿烂的,九月的微笑是幸福的。可是它又是一个让每一位中国人痛彻心扉的季节!1894年9月,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大大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化进程;1901年9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从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26年9月,英国制造震惊中外的“万县惨案”。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长达14年的征战让中国伤痕累累。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近代中国会有如此屈辱的一幕幕。

曾记否,1860年10月19日,一把大火,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

曾记否,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两枚炸弹,声声巨响,倾刻间,多少鲜活的生命,成了冤魂,死不瞑目!流离矢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更有甚者,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市,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一页吧!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12月15日,仅仅一天,日军就杀害了四万多人。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滔滔黄河水容不下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拳拳爱心;滚滚长江浪,负载不了华夏子孙对祖国的炽烈真情。面对侵略者的种种暴行,祖国没有沉沦,面对锦绣河山的呼唤,炎黄子孙没有沉没。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赤胆忠心;凇沪会战的29军弹尽粮绝,英勇壮烈;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我们不能忘记平型关的第一场大捷,我们更不能忘记百团大战的第一次反攻。多少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满腔赤诚。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

时过境迁,现在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大步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神舟十号倾听着你甜美的鼾声,南海舰队护卫着你蓝色的版图,青奥运展示着你自信的风采。

甲午海战的水柱激扬我们不能忘记,《二十一条》的丧权辱国我们不能忘记,大和民族的刺刀滴血我们不能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以史为鉴,振兴中华。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决对不能忘记历史赋予的使命。为了祖国辉煌壮丽的未来,让我们做高峰的攀登者,去饱览险峰的雄姿吧;让我们做浪尖的弄潮者,去领略大海的气魄。同学们,努力吧,只有我们发奋图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到时也让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国家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努力吧,用我们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民族在我们的手中,腾飞!

(教师)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做最好的自己》。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在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周。或许有的同学已经在哀叹:苦难的一周又开始了。可是我在这里却要说:你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这里洁净幽雅,是一方面乐土。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83年前的9月的一天吧。1931年的9月18日深夜,东北军的士兵们被一声爆炸声惊醒,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并诬告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轰炸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一夜间,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半年之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

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这一战,就是14年。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铺就了民族复兴之路。那是一场惨烈的、悲壮的战争。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进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无数中华儿女站起来了!他们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向日本帝国主义发出了愤怒的吼声,虽然牺牲无数,但前仆后继。多少仁人志士慷慨赴死!这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伟大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胜利的代价太大了。

现在你还在哀叹自己的苦难吗?

历史虽已过去,我们虽不愿提及,但这段历史却永远沉淀在我们每一个灵魂深处!永远留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他留下的是一个民族的荣辱,是一个国家兴衰,甚至是一个世界的衍变过程。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留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示自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来表明我们的决心:我们要学好历史。因为,读史,是我们爱国心的源泉,只有从感情上感觉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可爱,我们才会真正热爱她,就像爱我们自己一样,来不得半点勉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我们拥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我们拥有设备先进的教学设施,我们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当心存感激,我们当珍惜。我们当反思,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我们现阶段的使命就是要铭记历史,不忘耻辱,知耻而后勇,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让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国家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做最好的自己,为我们的祖国添彩!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篇6

关键词:单元导读;兴趣培养;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91-01

所谓的“单元导读课”实际上就是每一组课文学习之前的 “铺垫课”。带着这种意识学习,对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本单元大有好处,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本单元的学习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引发阅读期待,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课到底具体怎么实施,环节如何设置,教材处理到什么地步,都是单元导读课所要关注的问题。在学校这学期的赛课中,我们组的老师决定推选我去上五年级第七组单元导读课,这个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情并茂,惋惜、赞叹、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相互交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狼牙山五壮士》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壮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难忘的一课》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自然地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使人终身难忘;《最后一分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诗中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这四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现将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做如下总结。

首先,虽然单元导读课是比较新型的语文课型,但是从和同片区的联片教研及平时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老师对这种课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以“激趣、质疑”为目标,设计了图片导入;读导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课文,走近文本;质疑;推荐书目这六个环节。

一、图片导入:激发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学一个单元之前,孩子们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去自主阅读新的课文,不过这时的阅读往往只局限于对文字的阅读,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由于年龄和年代的原因,学生很难真正的走进文本。因此,我在课前设计配乐播放以“南京大屠杀”为主的图片,让孩子们快速进入到本组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读导言

导言在每组的课文中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从中找出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并带着这些来学习本组课文。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这个环节属于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重点,因为多数孩子们在家里认真预习好了,因此在初读后我就选择直接听写并让学生互批,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学习的收获。字词解决了,学生的自信也提高了。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四、再读课文,走近文本

这一环节,完全以学生为主。他们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之后,我们一起交流:印象最深的片段或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全体学生对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就有了初步的把握。

五、质疑

所谓质疑,就是通过学生思考,从熟视无睹的语言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它能培养学生积极、细心的学习态度,创造性思维和勇敢的个性。会质疑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会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的学生,让他们自由质疑并对其所提的有价值的问题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六、推荐作品

单元导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趣,在这个环节我推荐了三部关于学生同龄人的影视作品:《小兵张嘎》《鸡毛信》《撒尿小男孩》,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铺垫。

讲完课,觉得自己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再次体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1、在教学中还有较明显的怯场现象,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出现缺少必要的连贯性,教态的拘束更是影响了学生。特别是在上课初,在播放完图片后,虽然自己是按照教学思路走,可是自己的语气不但激励学生,反而使他们觉得自己和平时不同,在开头就让学生处于拘束状态,影响整体教学。

2、另外,教学课堂师生的互动性也缺少一定的体现,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突出亮点,教学的一些过程缺少课堂的体现,如:在学生汇报时,我只挑选了表现较好的几组,而其他同学也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的“忽视”而逐渐沉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对单元导读课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设计上有些环节流于形式,比方说,我推荐的作品有《小兵张嘎》《鸡毛信》《撒尿小男孩》,我只注重到三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和学生年龄相仿,却没有将作品和这个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课后也没有去检测学生到底看了没有,当然就没有起到这个环节应有的作用。

4、在质疑的环节只是浮光掠影,并没有及时评价,甚至上课时自己只是为了这个教学环节而设计,并没有起到质疑的作用。

5、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广,在孩子提到一些问题时,没有做进一步的引导。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7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振兴中华 篇8

【一问设计】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是因“中华不振”, 认真细读课文, 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一点吗?

【一问由来】

第一, 来源于文章的结构层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共17个自然段, 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写周恩来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第二件事是写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 陷入沉思;第三件事是写周恩来决心改变“中华不振”, 立志读书。文章层次清晰, 层层推进, 从疑惑不解到陷入沉思、立志读书, 无不与“中华不振”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 来源于文章的故事细节。具体词句演绎文章细节, 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细节描写的具体词句处发掘、感受“中华不振”, 可谓俯拾皆是。比如文章1耀5自然段中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第7自然段对租界的环境描写;第8自然段中, 面对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压死的情景等等, 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中华不振”。

第三, 来源于人物的思想情感。“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周恩来的不解和追问, 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华不振”的关注, 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当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内心的愤怒、震惊、无奈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 他意识到:中华不振, 中国人将永远被欺辱。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 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 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让我们体会到, 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已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他的志向异常坚定。“追问、沉思、立志”的这一过程, 充分展示了少年时代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第四, 来源于文章的教学重点。选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 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中主要人物周恩来的思想情感与“中华不振”紧密相连, 他因“中华不振”而疑惑、愤怒、沉思、立志读书。因此让学生认真细读课文, 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中华不振”, 明白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华不振”, 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便水到渠成。

第五, 来源于文章的社会背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 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来, 中国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土大片沦丧, 主权旁落殆尽, 四亿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文章所描写的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 它告诉我们,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就要振兴中华。

同时, 用“中华不振”这一“主问”贯穿课堂, 不仅兼顾课文内容层面的教学, 还指向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 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真正做到学会做人。

【一问实施】

1. 整体感知课文, 引出中华不振。

(1) 揭示课题, 引出立志原因———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周恩来在少年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他立志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不振)

(2) 检查预习, 简述课文大意。

(3) 总结过渡, 指向课堂“一问”———中华不振。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是因“中华不振”, 认真细读课文, 你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一点吗?

2. 仔细研读语句, 感受中华不振。

(1) 再读课文, 在具体语句中感受中华不振。

仔细研读课文, 看课文哪些语句的背后, 你读出了中华不振?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写一写。

(2) 交流分享, 感受中华不振。

学生交流:

A.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中华不振啊!”周恩来的不解和追问, 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华不振”的关注, 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B.“一条条的街道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的巡警。”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等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体会当时周恩来的心情, 再次回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 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中华不振啊!”, 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朗读。

C.课文第7自然段中写到了哪些人物?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3) 激情表达, 读写结合。

身为中国人, 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 我们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 在当时的中国, 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是偶然, 更不是一件两件, 实在是太平常了……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类似事情及时代背景资料) 看着这一幕幕, 你的心能平静吗?面对这样的局面, 你有什么话想说? (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想象周恩来当时的心情。)

3. 诵读拓展, 立志改变中华不振。

(1) 文本诵读。 (9耀17自然段)

(2) 阅读拓展。

4. 回溯课文, 超越文本理解周恩来。

重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故事一定深深打动着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响亮的口号, 而且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该如何做事、做人, 如何面对生活的写照。

分享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推荐课外阅读。

【一问体会】

1.“一问”的设计, 一定是这篇教材独有的, 并兼顾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是从整体入手, 贯穿全篇的主问题, 能起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效果;“一问”还要能触及教学核心目标, 且能作为引导课堂活动的突破性问题。

2.“一问”的设计, 应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振兴中华 篇9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河—威斯特伦法州, 因横穿鲁尔河得名, 面积4 434平方公里, 包含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多个工业重镇, 在历史上一直是德国的经济重心, 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进入20世纪50年代, 由于石油、核电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应用, 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 煤炭需求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 鲁尔区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竞争力大大降低。因此,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鲁尔工业区传统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地区经济危机开始。

二、集群创新过程

1.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期。

在调整前期, 德国政府对鲁尔区煤炭、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经济补贴, 希望恢复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德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对传统大工业进行资助收效甚微,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有更加恶化的趋向。

2. 鼓励新兴产业的建立。

在尝试对传统产业进行资助但收效甚微后, 德国政府调整了其资助的办法和方向:减少对传统工业部门的资助, 转而引导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大力扶持当地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北威州规定:对于在当地落户的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大企业28%小企业18%的经济补贴。在政策的引导下, 鲁尔区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迅速增加, 仅1973—1985年之间, 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达459个, 大大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

3. 兴建科研机构并促进其相互间的协作。

为满足鲁尔区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鲁尔区从一个没有大学的地区转变为欧洲高校密度最大的工业区。同时, 政府还着力创造和加强建设企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 促进网络主体间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 鲁尔区积极利用集群创新战略, 在鲁尔区不同的城市或城市群之间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 各集群之间相互关联, 形成强大的经济纽带 (见下表) [2]。鲁尔区各城市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如下表所示:

三、鲁尔区主要产业集群介绍

1. 埃森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以埃森为一级聚集地, 科隆为中心, 涵盖杜塞尔多夫、明斯特、亚琛、波鸿等众多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使北威州成为德国生物医药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之一。

生命科学研究在北威州很早就有一定的基础, 传统工业衰退后, 该区利用原有的基础在政府的促进下开始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1977年生物技术研究学会在纡利希研究中心建立;1982年, 世界遗传学研究中心在科隆成立;1985年, 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Qiagen作为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衍生公司成立[3]。

由政府和科研机构组成的指导网络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负责莱茵地区的医药商贸事项, 提升区域内生物技术的形象;还为区域内公司提供共同通信活动平台, 确保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顺畅转化, 由此形成很多基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衍生公司。基础雄厚的制药工业和化学工业不断吸引医药公司的加盟如Amaxa、Biofrontera、Cardion、DASGIP、Memorec和Verigen等医药企业在这一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新公司的加盟, 为该地区注入了新的血液, 优化了区域内医药产业结构, 完善了竞争机制, 推动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06年, 该区域共集中了13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以及100多家供应商, 产品销售额增长率达30%以上, 金额超过20亿欧元, 在欧洲乃至全球也颇具实力。

2. 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物流产业集群。

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 是典型的内河城市。杜伊斯堡港口早期主要以转运煤炭为主。20世纪上半期, 伴随着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腾飞, 杜伊斯堡港口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心港。进入20世纪的下半叶, 杜伊斯堡随着整个鲁尔区经济的衰退而没落。

随着振兴鲁尔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 杜伊斯堡凭借德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 在围绕杜伊斯堡150km范围内的水路、铁路和高速公路将杜伊斯堡与中、东欧大部分联系在一起。目前, 杜伊斯堡共有200个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和物流业务四个联运终端和35万m2的仓库区, 是国际水准的物流中心。

杜伊斯堡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政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85年, 德国便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4]。在物流园区内, 许多不同规模, 不同功能, 分属于不同运输公司的物流中心聚集在一起。德国统一以后, 为了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 迎合物流市场逐渐成熟后企业强强联合的需求, 政府采用了物流园区的形式, 在地理位置上使众多强弱不一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 形成规模效益。

3. 多方合作下的多特蒙德IT、生物、化工产业集群。

为了应对地区结构性危机, 多特蒙德市各界加紧以创新激发新经济的步伐, 复兴多市经济。在经济复兴的过程中, 多市地区积极主动, 成功地将科研、大学、工商界、政界、金融机构等因素综合在一起, 促进地区结构转换, 达到了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的[5]。1984年, 由市政、银行、工商业行会、大学等参股的多特蒙德技术中心建立, 其股东构成反映了多方主动协作的特点, 也标志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技术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服务与大学的诸多优势学科紧密相关, 中心为大学的创新提供基地和平台, 大学为技术中心和技术园区的公司提供科研开发支持, 大学和技术中心的发展相互依存, 技术领域的拓展刺激了大学学科的发展。

1999年, 多市政府与麦肯锡顾问公司筹备多特蒙德项目工作并设立专门工作小组, 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引导并培养就业人员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

4. 科隆的媒体和生物医药产业群。

坐落在莱茵河西岸的科隆是又一个重工业城市, 现在作为德国的媒体之都而享誉世界。科隆媒体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州政府、私人投资者以及外聘顾问人员的协作下, 启动了“媒体园区项目”, 开始树立“媒体城市科隆”的形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科隆集中了多处大型的媒体企业办公、展示、交易设施。这里有欧洲大陆最大的西德电台WDR、欧洲最大最成功的私营电视台RTL、德国广播电台、科隆广播电台等, 还有RPR、Super RTL、RTL-shop、Viva Plus和Vox都是电视广播界享有盛名的广播电台。同时科隆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吸引了各国厂商的聚集, 进一步稳固了科隆媒体城市的地位。

四、经验与启示

1. 城市之间产业集群相互错位互补。

在鲁尔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注重形成以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 不同城市功能及相关产业间形成错位, 以加强区域内产业间企业的协作, 保证区域内整体经济的改善。同时, 极力倡导集群内部各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 以带动整个集群的向前发展。

2. 构建各方合作网络, 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在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过程中, 在政府的倡导下, 企业, 协会, 高校, 科研究机构间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在这一方面, 鲁尔区多特蒙德市的技术转化中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将技术创新和新企业的建立及发展联系在一起, 并有一系列配套性服务作支撑。在产业群的发过程中,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 加快技术创新和科研技术商品化的速度。

3. 多元化经营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企业是经济结构转换的主体, 在鲁尔区经济复兴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具有反映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 使得在集群发展中, 联合技术创新和合作更为容易进行, 在鲁尔区, 这类中小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的主体, 产品种类繁多, 经营方式灵活。

4. 完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通过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在促进地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内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的改善。

5. 政府部门做好总体规划。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鲁尔工业区的成功改造,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政府在改造的初始阶段就制定了完整的总体规划。这方面的规划主要包括鲁尔地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整治目标、改造重点和产业布局调整等。这些规划可以看作为鲁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蓝图和行动依据, 是鲁尔区得以成功改造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J].国际经济评论, 2000, (4) .

[2]孟韬.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产业转型[J].改革, 2007, (11) .

[3]马超, 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发展研究, 2007, (2) .

[4]赖平仲.从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和模式中得到的启发[J].物流天地, 2003, (1) .

[5]Utz Ingo Kupper&Stefan Rollinghoff.Cluster Management:Demands on Cities and Regional Networks[J].German Journal of Urb an Studies Vol.44 (2005) .No.1.

振兴中华 篇10

为了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语用函[2010]6号) 文件的精神, 也为了推动中华书局组织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的工作,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 中华书局、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将于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曲阜举办, 会议为期三天。

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立足全球化视野, 注重活动系列化、课程模块化、学习体验化的精心设置, 以推动中华经典与当代教育的进一步传承、融合为使命, 以全国教育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高端文化论坛。

【论坛时间】2010年10月23日-25日

振兴自然国学传承中华瑰宝 篇11

文化学者孙惠军说,“我们这个会,不在这里开就在别处开,不在今天开就在明天开。”振兴自然国学,就在当下。

从人类历史来看,西方科学创造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大量实例已经证明,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现代科技创新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孙关龙说,弘扬自然国学,有助于认识、普及传统科学技术,弥补当代国学研究的缺失,促进国学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淄博市社科院研究员周光华认为,研究自然国学,才能踏实地探索优秀文化传统的物质根源,才能真实地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

但是,百余年来,中外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人文国学,对自然国学的重视不够。其实,作为国学中的自然和科学技术成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同样古老,同样辉煌。只是近二三百年来,在西方分析型科学技术冲击下,自然国学才衰败下来。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认为,当前,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向传统回归。在他看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其所带来的弊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开始发现,在传统中有很多的合理成分。要倡导尊重自然,向东方智慧汲取营养,用内观的、直觉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广东国学研究会会长张磊说,长久以来,国人把自然科学技术排斥在国学之外,造成了国学的整体性落后。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国学有一个大的发展。不夸张地说,自然国学是国学的一个全新的生长点,自然国学的复兴,不但能使其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还能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人对自然要顺从、要尊重、要保护,这与自然国学的理念十分吻合。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同样认为,振兴自然国学,不仅有学术价值,还有现实意义。他表示,当前,在大学国学课程中,几乎没有自然国学的内容,今后,他将在国学教学中增加更多自然国学的内容,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认为,自然国学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开拓和深入开展自然国学研究,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且有助于当前的科技创新,有助于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对于国学的定义,陈来说,国学有三个定义,第一,上世纪初,西方学术入侵,加上受日本国学的影响,产生的中国本有的、固有的学术体系:第二,在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国学,其概念和范围就有了增生和扩大,不限于学术体系,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内,即整个传统文化:第三,是胡适主张的,国学就是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总称。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基本上是第二个定义。

谈到从古而来的自然国学对今天的影响,陈来说,自然国学不可小视,虽然像“九章算术”这样的科学或者人文的遗产,我们不会有直接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再用到这些经典,但是,比如古代科技中所包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科学观,对于今天来说,都有着纠正、发展的作用:再比如中医对医学的贡献,可以说是自然国学对现今最大的影响。

陈来还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包含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民族精神的重建、文化重建、人格重建,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考和重视的。

会上,如何振兴自然国学成为热议话题之一,一些专家学者从自己从事的专业和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踊跃建言献策。

“我认为,这次会议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也许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孙惠军说,振兴自然国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目前,条件已经成熟,振兴正逢其时。他呼吁,更多有识之士踊跃参与,为振兴自然国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振兴中华 篇12

一、困境与复兴

从“振兴”前2002年到2011年东北三省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看:一是三省经济发展已经从经济滞增长的困局中走出, 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三省经济规模先后成为万亿元俱乐部成员, 其中, 辽宁省经济总量达到22025亿元。9年间, 辽宁和吉林两省生产总值翻两番还多, 黑龙江省接近翻两番。从经济规模上看, 相当于再造四个辽宁和吉林, 再造三个半黑龙江。二是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后劲明显提升。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期分别增长10.86倍、8.98倍和6.5倍。三是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升, 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并且高于经济增幅5-8个百分点。三省公共财政收入同期分别增长6.61倍、6.48倍和4.31倍。四是民生显著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3倍、2.84倍和3.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1倍、3.26倍和3.15倍;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为全国登记失业率最低的省 (区) 市之一, 等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和陷入发展困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现象, 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经济现象, 如美国东北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区、法国的洛林工业区等等。一般说来, 经济区发展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成长—发展—成熟—衰退。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体制性衰退。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计划体制下建成的, 所有制结构单一, 80%以上为国有经济, 并经几十年运转, 带有很强的惯性, 从体制和机制上看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二是结构性衰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结构, 运转几十年, 结构已经老化, 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 产品与市场需求错位、不适应。三是国家发展战略转移, 战略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地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陷入滞增长困境, 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低于东南沿海地区2-3个百分点。

对于三省而言, 既有体制性和结构性衰退共性一面, 同时, 在经济结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性。自2003年中央做出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决策以来, 仅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摆脱“东北现象”的困扰, 而且迈向全面振兴之路, 留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从三省振兴十年的发展轨迹和路径选择中可以清晰看到, 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决策指引下, 辽吉黑三省按照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 从各自的经济结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出发, 突出特色, 紧紧把握关键环节, 转方式, 调结构, 破解发展症结和难题, 推动老工业基地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全面振兴。

二、思考与启示

(一) 辽宁

在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 辽宁紧紧抓住振兴机遇, 以科学发展为主线, 实施“两化”融合, 破解薄弱环节,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与振兴的晴雨表, 正像业内人士所说, “东北振兴与发展看辽宁”。这是因为, 从地域上看, 辽宁处于东北地区的两大发展主轴——哈大和沿海轴线的核心部位,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与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动作用;从结构上看, 辽宁的经济结构 (体制结构和产业结构) 大体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相似, 并且基本包含了两省传统优势产业, 产业互补性很强;从经济总量上看, 辽宁经济总量相当于吉黑两省之和, 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领头羊。

1.发展与振兴背景。辽宁为新中国最先建成的以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美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辽宁装备工业产品一度覆盖全国近四分之一市场, 钢铁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三分之二。创造了数以百计“全国第一”工业产品。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 逐步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到90年代末,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首先从辽宁开始。在短缺经济基本结束的背景下, 由于辽宁传统优势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为主, 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 传统优势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 进而导致全省经济陷入发展困境。装备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 由覆盖全国18%-20%市场下降至3%-5%, 其中装备工业集聚的沈阳铁西工业区75%左右装备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95%左右工业企业亏损或处在亏损边缘, 13万余职工下岗;钢铁工业更是难以为继, 辽宁钢铁产品由覆盖全国退缩到黄河以北, 甚至连家门口长春“一汽”市场都要失去, 闻名全国的鞍钢甚至一度连焦煤都买不起, 一度面临“断炊”的危险境地。1999年全省工业企业亏损总额为78亿元, 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9亿元相比全省工业企业总体为负利润 (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仅为黑龙江省的六分之一) 。全省下岗职工超过200万人, 若大的工业大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度列为全国第21位。

2.振兴路径。实施“两化融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自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决策以来, 辽宁紧紧抓住振兴机遇。首先, 按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理念,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不失时机地实施“两化”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业融合, 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仅仅经过七八年时间, 辽宁装备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便登上历史新台阶, 总体技术水平接近或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能够生产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电力装备 (变压器) 、盾构机、大型船舶、内燃机车、通用装备及百万吨乙烯裂解压缩机、冶金及矿山大型装备、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等。沈阳机床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 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机床企业。装备工业聚集的沈阳铁西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示范区”。二是实施信息技术与钢铁产业融合, 初步实现钢铁工业脱胎换骨。尽管辽宁铁矿石保有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居全国之首, 但是辽宁却把发展钢铁工业的重点放在内涵调整上, 加速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目前, 辽宁钢铁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和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端钢铁产品已占钢铁产品比重80%-85%, 如本钢最近三年钢铁产品出口一直居全国首位。以前以钢铁产业为产业主体, 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现如今鞍山和本溪非钢铁产业产值比重已超过钢铁工业产值。虽然, 辽宁钢铁产品产量由居全国首位目前已降至第四位, 但在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对全国注重内涵调整推进产品升级无疑是很好的借鉴。三是石油化工是辽宁一大支柱产业, 但产业链条短, 以生产原料油为主, 近年来加速发展大乙烯和大芳烃及精细化工, “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链条框架基本形成。四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制药、清洁能源、环保设备等。目前辽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占工业产值比重已接近20%, 其中大连已达到60%以上。五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化解了农业“短腿”的薄弱环节。辽宁国土和耕地面积不及黑龙江省的三分之一和吉林省的三分之二, 再加上大中城市人口密集且比重较大, 长期以来粮食和主要副食品 (肉、蛋和蔬菜) 主要靠国家调拨解决, 曾经被称为“捧着金饭碗要饭”, 农业“短腿”问题一直困扰辽宁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振兴”十年来, 按着地域资源条件差异性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 实施专业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全面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水浇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突破1000万亩, 日光温室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达到407亿斤, 创历史最高水平。肉、蛋、奶产量819万吨, 水产品产量453万吨。粮食单产和人均肉、蛋、奶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不仅实现了粮食和主要副食品自给有余, 而且有一定数量出口和支援全国。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条件, 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如, 岫岩食用菌、东港草莓、阜蒙花生、盘山河蟹、铁岭榛子、桓仁冰葡萄、西丰鹿业等目前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此外, 充分利用全省丰富农牧林果水产品资源, 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从2011年开始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已经超过石油化工产值, 成为辽宁第三大支柱产业。

实施综合配套改革, 创新发展理念,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深化改革, 破解体制和机制障碍, 放活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发展显现生机和活力。省属大中型国有企业初步实现体制转型, 对省及市属国有企业全面实施人事制度改革, 简政放权, 只管企业三个一把手 (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 聘任, 不干预企业自身发展、人员选聘、规划制定等;从体制和机制上放活非公有制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产值比重超过全省经济总量55%-60%。二是创新区域和谐发展理念, 实施三大区域协调战略 (沿海经济带改革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 , 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区域协调发展局面初步形成, 欠发达的辽西北地区的朝阳和铁岭两地区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 成为辽宁经济发展最快的三甲地区之一, 阜新已经从困局中走出, 成为全国最大的液压设备生产基地, 正在建设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区域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三是创新城乡发展理念, 破解县域经济短板难题。近五年, 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 以突出各县域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建设百亿元产值产业聚集区。这些经济发展政策实施后已显现成效, 到2011年辽宁已有10个县成为全国百强县, 被业内人士誉为县域快速发展的“辽宁现象”, 目前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已占半壁江山。四是以改善民生为基本出发点, 从2006年开始, 在全国率先破解了几十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百万产业工人 (主要是矿山工人) 和低收入群体棚户区改造难题。仅仅5年多时间, 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全面改造完成, 现正抓紧时间对5万平方米以下连片棚户区改造。让百万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群体家庭住上现代化、标准化楼房。五是创新城市化发展理念, 破解大城市密集而中小城市发展滞后的难题,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辽宁大城市密集, 全省14个省辖市, 其中13个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而其中特大城市就有5座, 中小城市仅有18座。为防止出现或发生“大城市病”, 从2010年开始重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中小城市, 仅沈阳经济区建设38个新城新市镇, 目前全省新城新市镇基础框架基本形成, 初步建成一批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 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地域特色鲜明、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和新市镇。如沈阳大浑南新城、沈北新城、沈阳辽中近海新城、鞍山达道湾新城、铁岭凡河新城、辽阳河东新城、营口营东新城、盘锦辽东湾滨海水城等, 当前大连、营口、盘锦等市正在全力推进全域城镇化, 有效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 辽宁城市率已达到65%以上。六是创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理念, 缓解资源与环境瓶颈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一大瓶颈, 特别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沈阳经济区) 高耗能产业集聚是全国环境污染最重的地区之一, 沈阳一度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环境污染最重的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本溪被称为卫星“看不见”的城市, 辽宁的母亲河被列为“劣五类”。“振兴”以来, 全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工程建设。投巨资治理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百余个污水处理厂, 相继成立辽河和凌河流域环境保护局, 辽宁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部城市群大气环境明显改善, 沈阳被国家授予环保模范城市, 沈阳、本溪、鞍山等城市被授予森林城市, 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城市大气环境明显改善, 优良天数均超过320天, 水体环境明显改善, 辽河流水质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劣五类, 主要河段提升至四级。

(二) 吉林

把握振兴机遇, 发挥后发优势,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夯实现代产业基础, 推进全面振兴。

1.振兴背景。吉林也是“一五”时期, 以运输设备 (汽车和轨道客车) 和基本化工及能源为主导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形成了运输设备和煤化工 (吉化:化肥、电石、染料及热电) 为主体。其包括, 铁合金、碳素、发电及建材 (水泥) 、轻工造纸为基本框架的产业基地。运输设备 (汽车和轨道客车) 和煤化工 (三大化工) 优势鲜明, 为新中国汽车产业、轨道客车和基本化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汽”是新中国最早建成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 载重汽车保有量一直占全国一半左右。轨道客车基本覆盖全国火车客运车辆, 到2000年全国火车客车90%来自长春客车厂。吉林引领和支撑全国汽车和轨道客运车辆发展。“吉化” (热电与三大化工) 是中国上世纪50-70年代建设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基本化工企业, 开启了中国最早以煤为基本原料, 采用“减量—资源化—零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基本化工。吉林运输设备 (汽车、轨道客车) 和吉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辉煌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发展困境时, 由于体制和结构等因素影响, 吉林不仅省市属大中型企业举步艰难, 而且在全国处于领军地位的“一汽”和长春轨道客车,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 也曾一度出现发展困局。中国汽车和轨道客车由一两家独秀到多元群体式迅速发展格局, 由于两央企自身技术设备落后, 产品结构单一, 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占有率下降, 经济效益下滑。“吉化”、“长春拖拉机”等一批省市属重点大中型企业, 也由于设备老化, 产品结构单一, 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 亏损严重, 面临关停破产, 进而导致吉林陷入发展困境。吉林经济增长率不仅低于东南沿海省市经济发展速度3-5个百分点, 而且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振兴路径。吉林的工业基础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相比传统产业相对较薄弱,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项目吉林仅列12项, 实际建成9项 (辽宁省24项、黑龙江省22项) 。“振兴”以来, 吉林紧紧把握振兴机遇, 从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实际出发, 转方式、调结构, 充分发挥吉林后发优势,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夯实现代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全面实施“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深度融合, 推动和促进吉林全面振兴。“振兴”十年来, 一是传统优势产业再续辉煌。“一汽”在剧烈市场竞争中, 强力实施技术引进和结构创新, 并与世界500强国际知名汽车厂商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结成合作伙伴。在国家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 走出地域围墙, 在东北、华北及胶东、西南建设三大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量突破250万辆, 占全国四分之一, 生产制造多类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高级轿车、越野车和载重车, 继续占据中国汽车产业领军地位。吉林省在“一汽”的引领和牵动下, 全省汽车产量超过百万辆, 居全国前二位, 领跑全国汽车产业发展。长春轨道客车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 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 全面实现结构转型升级,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当代世界轨道客车先进水平, 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类型各轨道客车, 如高铁客车、地铁客车、城市轨道客车等, 以及碳钢客车、不锈钢客车、铝合金客车等高端轨道客车, 其市场占有率达46%以上, 占据中国轨道客车半壁江山, 是中国轨道客车领军企业。“吉化”基本实现体制和结构转型, 实施与石油化工重组, 原料由以煤为主转变为以油气为主, 产品以乙烯和精细化工为主体, 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二是发挥后发优势,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夯实现代产业基础。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化工、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碳纤维、生物质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且其中生物制药、新材料 (碳纤维、镁合金、精细化工等) 、光电、动漫等新兴产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新突破, 粮食总产达634.2亿斤, 创历史新高, 占全国产量13.3%, 提前一年实现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规划目标, 同时, 吉林是全国玉米调出最多的省, 为确保全国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经济总量跨上历史性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振兴”前2002年2242亿元到201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达到10531亿元, 9年间增长43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5%, 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期由131亿元增加到850.1亿元, 9年增长648%。内生增长动力切实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期由804亿元, 增加到7441.7亿元, 增长840%。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510元, 分别增长15.5%和20.4%。安居工程实现从城镇到农村、矿区、林区、垦区全覆盖, 48.11万户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三)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一五”时期, 以能源和重型装备等为主体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动力装备、重型装备和能源基地, 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我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四原” (原油、原木、原粮和原煤) 输出地,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 随着煤碳和原木资源枯竭, 石油资源日趋减少, 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日趋加剧, 黑龙江省陷入发展困境。

在重要资源枯竭和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下, 求发展、求振兴的黑龙江省面临着亟待破解的七大问题和难题:其一, 体制机制老化, 内生动力不足;其二, 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大而不强, 竞争乏力;其三, “原”字号资源输出导向, 资源深加工发展滞后;其四, 传统产业发展及产品市场萎缩;其五, 科技人才资源富集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其六, 基础设施薄弱, 与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其七, 林木资源枯竭林业产业发展走向衰退, 林业工人就业难题突出等。

“振兴”十年来, 黑龙江省紧紧把握机遇, 从黑龙江省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实际出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破解发展与振兴的主要障碍和难题, 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促进全面振兴。一是依托优势自然资源——粮食、石油、矿产、林木、煤炭等资源优势, 引进战略投资者, 打造龙头企业, 促进资源深层次开发, 提高附加值。食品、石化、矿产、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5%、16%、30%和20%。二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以哈动力装备、齐重型装备、大庆石油化工、“哈飞”及“哈药”等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 加速“两化”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 以企业为主导, 实施“产学研”一体, 加强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渗透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知名度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和人才智力富集优势,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以LED、云计算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 以钼、石墨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以核电、风电、燃气轮机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以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为代表的生物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幅度达到17%。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以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物联网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集团和特色物流企业, 着力构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深入开发和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品牌, 壮大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达13%, 高于经济增长指标。五是化解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重点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黑龙江国土面积相当于三个辽宁, “振兴”前的200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414公里, 一级公里通车里程只有548公里, 仅为辽宁省一半左右 (辽宁高速公路和一级公里分别为1068公里和1025公里) 。“振兴”十年来, 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一直是黑龙江省建设重点, 经过十年建设, 到今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300公里, 新建一二级公路2415公里、农村公路4000公里, 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公路网络体系。以哈尔滨为中心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内生动力。降低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门槛, 放活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基本改变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格局。七是深化林业产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由砍林为主导, 转变为育林、护林和发展森林经济为主导, 不仅化解了数以万计林业工人就业难题, 而且为确保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可持续性提供了最佳选择。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初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 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增长加快、质量向好、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 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3亿元, 年增长12%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特别要指出, 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粮食产量迈上历史新台阶。“振兴”以来, 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扎实推进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合作化, 粮食总产量达到1114.1亿斤, 跃居全国第一。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7%, 为全国第一。经认证的绿色食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35亿元, 增长45%。为中国13亿人口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摘要:辽宁和吉林、黑龙江三省紧紧把握中央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历史机遇, 从各自的实际出发, 按照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 转方式、调结构, 突出特色, 破解发展症结和难题, 初步实现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不仅走出困境而且步上全面振兴之路。

上一篇:词汇教学的步骤与策略下一篇:语文课堂的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