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径(通用3篇)
振兴路径 篇1
广播剧在曾经十分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逐渐淡化。如何促进广播剧的复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久发展,是目前人们所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从广播剧属性的视角,对广播剧发展的策略展开了研究,从而为广播剧的实际创作提供参考,促进广播剧创新理念的形成。
1 广播剧的特点和属性
广播剧在戏剧艺术中是较为年轻的一个剧种。又因广播媒介的“空中舞台”特点和“听”的无限空间,呈现其独特的个性。广播剧虽然在戏剧艺术中较为年轻,但从世界领域看,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广播是人们首次借助于电波和声音实现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广播剧是一种虚构艺术,其通过想象进行人物、场景、剧情的构造,以艺术表现的形式突出主题。是综合了语言、音乐及音响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所起到的艺术感染效果能有效激发听众的联想,具有广播独有的充分调动听众想象的魅力。广播剧是广播发展的产物。
广播剧是广播媒介传播的一种形式,和其他广播节目类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广播剧具有的传播特征被称为广播媒介属性,而其艺术构造的特点则被称为广播艺术属性。就其媒介属性而言,其为广播节目及形式中的一种,然而其具有较强的可取代性。如今,广播从形态到语态都已发生明显的改变,传统的广播节目正逐渐消失。但是,广播剧中的广播艺术属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广播剧的消失对世界文化而言是一种损失。
广播剧在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随着受众收听习惯的改变,也因广播自身的发展改变而有逐渐失去广播阵地的趋势和危机。要想实现其振兴,必须对其所具有的属性有明确的认识,凸显其广播艺术属性。如今科技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广播剧完全可以脱离广播这一传统媒介,从而创新其播放方式,适应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的接受。广播剧播放形式的改变,将给广播剧的发展增加动力,使其地位得到提高。此外,应对广播剧进行创新,建立专门的广播剧创作体系,有利于广播剧创作形式及内容的丰富与发展。广播剧播放形式的创新决定了其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其创作理念及方法的改变,则是实现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广播剧无论是播放形式还是创作方式都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此才能避免被时代所淘汰。
2 树立正确的创作方向及理念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时代的发展也会给艺术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艺术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主观性。所以,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艺术创作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就目前我国社会形态而言,其个体社会的特征较为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剧的立场应当是公正和民主,并且出发点为人类的权利与自由,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真实地体现人们的生活,使其成为能体现人类内心与灵魂的艺术。
因此,首先应丰富广播剧的题材,积极创新。广播剧应能较好地体现人们的生活,实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创作不仅要以重大事件的叙述为主要旋律,还应以百姓作为观察对象,使人们生活与情感得到真实的体现。广播剧的创作应以真实生活为例,以声音传播的形式表现人们的生活,并使其成为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3 创新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会因表演效果的影响而改变,结构的开放更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兴趣及想象,应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可以使观众各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此外,人们的审美习惯也较大程度上受新媒体传播内容特征的影响,其越来越注重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形式创新就是要运用听众更加熟悉和现代视听技术更快的发展条件来做我们的节目,培养年轻观众、按照年轻人的兴趣需求给他们提供精美的广播文艺欣赏。
3.1 以现代艺术观念为指导
时代的改变促进了艺术观念的创新,艺术创作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尤其是人们审美习惯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表现平台,广播剧创作应加强和各大媒体以及观众的交流与互动,激发观众的感情共鸣以及想象,从而展现其独特的风采。
3.2 以其他艺术手法为参考
目前,广播剧应归类为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个媒介,因此广播剧的创作参考新媒体的艺术手法丰富其内容。广播剧在结构及剧情方面也应进行改变,从而使其在新媒体中充分适应。然后,广播剧的创作还可以以电影艺术为参考,包括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开放性特征,以尝试与接纳的姿态对学习各种艺术手法。广播借鉴于其他艺术手法,可以有效地丰富其表现形式,其中微剧就是一个典型。
3.3 以先进技术为手段
目前,人们对听觉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已将听觉提升至情感再现的高度。在以往,声音的表现因科学技术的落后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今天我们面临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面临的是大数据,面临的是云平台。所以,微剧也从广播剧衍生而成,短、小、快是它的特点和优势。
4 更要强化广播剧创作的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的树立,对广播剧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更要强化广播剧创作的精品意识,不能本末倒置。剧中题材的择选、主题的挖掘、立意的高度仍然是决定一部广播剧成功与否的关键。从策划的角度上说,选材主要看所选取的题材导向是否正确,思想是否精深,反映的问题,介绍的人物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有独特的创新视角,是否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否有较高的收听率或者社会影响力等。精品策划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筛选题材、提炼主题、最恰当的表现形式、精选素材等。如何提炼主题,表达编辑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写出新意以及时代所要追求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追求,就显得十分重要,节目质量水平的高低往往在这方面得到体现。主题的提炼要抓好高、新、准三点。高,就是要站得高,挖得深,就是所阐述的观点要深刻,给人以深思和启发;新,观点要有新意,有时代特色,不重复他人言论。即使是挖掘老题材,也要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写出自己的新意;准,要抓住人的灵魂,写出最感人的内容和细节,要体现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选择最恰当的节目表现形式是体现节目价值的关键。好的节目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形式可以使内容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要想实现其振兴,必须从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本文针对广播剧振兴的途径展开研究,指出广播剧要想实现其发展,必须使其与时代相符的属性得到体现,并且在广播创作方面,应树立较强的精品意识以及正确的创作方向及理念,不断丰富其艺术表现形式,唯有如此,广播剧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足,并且实现其新媒体背景下的伟大振兴。
摘要:本文基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交替的背景,将广播剧分成广播艺术属性以及广播媒介属性两大性质,并以此为前提,提出应树立合理的广播剧创作规范,以创作观念的创新为广播剧发展的实际基础。对广播剧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是促进广播剧繁荣的有效途径;此外,精品意识的树立,是保障广播剧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剧,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10).
[2]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5).
[3]马伟瀚.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台网站的创新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5).
振兴路径 篇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首先,乡村振兴是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中华文明,正是建筑在这种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之上。在工业文明诞生之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当长时期中,以渔樵耕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1]为代表的中华农耕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创造出来的国民财富占世界总财富的三分之一。[2]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所体现的哲学精髓,孕育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应时取宜、守则慎独、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培养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理念,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所崇尚的爱国、创新、和谐、环保、低碳的文化理念不谋而合。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不仅如此,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发展出高水平的农业与手工业,成为全世界的生产中心。丝绸之路不仅为世界输送了精美华贵又实用的商品,还将整个欧亚大陆(包括北非)联系了起来,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大动脉作用,中国作为这一动脉系统中的心脏持续了两千年之久。农耕文明所造就的中国富足与繁荣,成为那个时代众多航海家和探险家寻找到达东方的发财致富航路,从而最终造成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原动力。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十分优秀,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其次,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和人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蕴育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国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分享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带来的红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红利、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占人口以及地域面积绝大多数的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充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工业化、城市化所需要的一切资金、技术都需要自己筹集。因此,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城乡二元政策,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暗税、直接对农业农民征收农业税的明税、低价征收农村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抽取农村剩余资金和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进入城市等方式,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农村保城市,完成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3]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长期只在城市中实行,农村和农民完全被排除在外。这种对农村、农民只取不予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偏斜政策的实施,对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推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城市化,虽然有其必要性,但中国农民和农村为此付出的代价惨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剥夺农村、农民的政策被固化,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尽管与之前相比,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与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的藩篱被逐步拆除,但要素流动在收益驱动的作用下,几乎是由农村向城市单向的,造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村要素存量濒临枯竭,出现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到2001年国家才开始反哺农业和农民,2006年全部免除农业明税。中国大多数发达的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农村要素流动又有明显的自西向东的特征。人们习惯用夜晚的灯光亮度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状况,在我国的夜晚灯光图景上,灯光亮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大面积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灯光是零星分布的,西部的许多农村地区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这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佐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此之众的农村与农民不能生活在发展带来的繁荣之下,农民即便进入城市也仅仅成为城市底层,这体现了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管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都不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在这些不平衡当中,农村与农民发展落后,是导致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区域收敛,群体同乐,实现中国发展的全面性。
再次,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新型城市化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大事,也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和引擎。但是,传统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扩城建楼,被动地吸纳农村人口进城上楼来实现的,是通过一种资源消耗的外生动力来实现的。尽管这种方式在城市化初期能够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特征,“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农民工大多数并没有真正扎下根,离“居民身份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从事职业的非农化”还很远。因此,只有通过乡村的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按照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在全国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就是结合新型城市化和振兴乡村两大战略的探索性实践。特色小镇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发展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乡村,让小镇在山水中,山水在小镇中,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明增长”、集约发展的内生化道路,打破传统的二元体制带来的弊端,既振兴了乡村,使农民在乡村就能够变成市民,过上与城市居民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同时,通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产业开发,有效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更贴近现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最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每个人在各自的精细分工范围内生活,技能越来越单一,与大自然的接触,甚至与周边的人的接触都越来越少,像马克思所说的,专业化分工造就了畸形化的工人。虽然我们分享着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红利,但同时因为过分的专业化少了许多技能和情趣,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分离越来越严重。实际上,人不仅是物质的人,还是精神的人,人是需要全面的、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中国农村普遍出现的凋敝现象,使得广大的农村居民虽然仍以最原始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努力为生计奔波,却无法满足物质上的小康,精神上仍然处在贫瘠的荒原,无法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城市文明;同时,城市人前往农村贴近自然的去路也因此受阻,依旧过着千篇一律的、枯燥的、缺少个性的城市生活,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精神世界却依旧找不到归属。孕育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乡土气息,是人类精神极好的养分,缺少乡土文明的滋养,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了,城乡互动活跃起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社会整合效率,使城市人在闲暇时忘却辛苦,到乡村去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花草,发现快乐的田间野趣,寻找先祖农耕文化的气息,享受悠然自得、令人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因此,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更是由城市偏斜到城乡融合,实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是一种新思维,它将唤起乡村精神的回归、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耕文化的复兴。一句话,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和谐美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但是,要使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寻找有效的路径。
通过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来实现乡村振兴。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引擎和动力源。深化乡村改革,增加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制度性供给,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的活力,提升农村的市场化程度,重点是提高“土地”这一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市场活力,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市场格局,放活经营权,使土地成为农村、农民最活跃、回报丰厚的要素,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有恒产者有恒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的预期,给他们吃了长效定心丸,有效避免了经营者在土地上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增强了他们保护土地资源、增加资本投入的信心。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来实现乡村振兴。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工业革命4.0,大数据、互联网+等广泛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将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喷灌技术等注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同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各类形式的农业企业,发展农业证券、保险,扶持高科技农业企业到国内外、境内外上市融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真正使中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迈向质量型,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4]
注入先进文化活化乡村精气神建设现代乡村文明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山川秀美的乡村注入先进文化才能显现出精气神,没有文化的乡村注定会死气沉沉。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的单纯的对乡村文化输血向文化造血转变,使中华文化中的和谐、孝道、五伦等在乡村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寻回乡村文化基因,重构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美德重新归附到乡村之体上,回归到广大乡民的生活当中。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建设乡村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文化活动室等,活跃乡民的文化生活。“魂”与“根”相对接,乡土的温度得到延续,乡民心中沉寂已久的信仰和价值标准得到复苏,从而提升乡民道德水平、改善乡村社会风气、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为乡村持续健康发展和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来实现乡村振兴。衰败的乡村烘托不出繁荣的城市。乡村不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只是一句空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首先要去除市民与农民的身份差异,摆脱束缚在农民身上的种种枷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上学、就业、就医、养老和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其次是政府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在乡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路、网络、通讯、卫生、垃圾处理等现代生活设施,教育、医疗、银行、保险等现代服务设施,实现公共设施“七通一平”,即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热力通、道路通、煤气通和场地平整,让农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各种现代文明,真正使城乡结成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的钱从哪里来,财政保障是基础、是“指挥棒”,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流向乡村;农村的自我发展是根本,是聚宝盆,是内生动力;激活乡村沉睡的要素和市场是关键,改革创新是激活要素的驱动器;金融倾斜是重点,是乡村振兴的“撬动杆”“吸铁石”;社会资本参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5]乡村振兴了,城市才更有活力。
通过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必须有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保证。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碎片化、能人化、家族化,法治意识淡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远远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导致治理效率较差。因此,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建立起乡村治理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善治模式。法治化就是要提高村民法治认识水平和法律保护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学法、懂法、爱法、护法、用法的思想观念,厚植法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农民法律保护基础。德治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德化人,以德育人。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鼓励乡民建立诸如生态环保、文化建设、道德文明之类的NGO参与到乡村现代治理之中,走乡村善治之路,实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必须实施的一个战略。英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家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先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
英国以保持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为目标,重视乡村规划和建设,鼓励乡村采取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模式。英国乡村地区的特色建筑、风土人情能够得以完整保存和延续,得益于该国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乡村开发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乡村居民点规划分类引导,20世纪50年代实施“村镇发展规划”,后又转向“结构规划”。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大城市出现拥挤和蔓延现象,居民开始回归乡村,“逆城市化”的出现对乡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优美宁静的环境受到了威胁。为此,英国加大对自然景观地区的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乡村保护法,支持公众加入乡村地区建设,建设乡村公园,划定乡村公共通道。2000年,英国出台“英格兰乡村发展计划”,加强对土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2007年,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大力扶持乡村企业发展,创建有活力和特色的乡村社区。2011年,英国政府设立乡村政策办公室,在发展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较宽松的自主决策权。
美国十分重视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更改。政府对于乡村整体布局要求严格,需要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并要求整体建设过程中保证乡村“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热力通、道路通、煤气通和场地平整”的“七通一平”,环境保护也是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美国对乡村规划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制度,明确划分土地使用类别,通常用道路、景观区和绿化带分隔不同功能区,如划分居住区和农田的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农业产生区和居住区之间用公共空间走廊和主干道作为缓冲;用道路和景观区隔离商业功能区与居住区。
韩国自1962年开始实施“经济开发5年计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无数年轻人涌向城市,城乡发展差距随之扩大,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自然环境状况差。20世纪70年代,韩国还有80%的农户住在茅草屋、家里点油灯,生活条件很差。为了改善乡村面貌,韩国倡导了“新村运动”,第一阶段是改造乡村基础设施,第一年按村民的意愿无偿提供近20种环境建设项目费用与物资用于全体村民受益的亟须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整治;第二年制订了“支援优秀乡村”计划,按照基础、自助、自立3个类型有区别性地支援乡村建设。政府还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鼓励发展畜牧业、特产农业,兴办乡村工厂。第二阶段政府支持发展“新村运动”的各类民间组织,成立“新村庄建设中央会”,提供财政、物质、技术支持和协调服务等,出台扶持奖励措施,大力发展乡村金融业、流通业,加大调整农业结构,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乡村人文环境建设,倡导农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乡村民主法制教育、国民伦理道德建设。通过持续的努力,韩国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提高,文化素质也随之提高。
根据英国、美国和韩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其中积累的共同经验和给我国提供的启示主要有:
一是立足本国国情。在进行乡村规划和建设时,三国都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和发展机遇等方面加以考虑。美国和英国以立法为主,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韩国力求政府主导的形式,采取激进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整体发展。尽管各国发展道路略有不同,但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上是一致的。
二是准确定位主体。三国明确了政府与乡村内部职能界限,双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农村繁荣,同时明确农民为乡村建设主体,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完善基础设施,乡村社区普遍建有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教堂、广场、运动场以及菜场、购物中心等商业区,还建有运动场,供居民休闲锻炼,社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老人有去处,小孩有地方玩,闲人有书看。
四是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尤其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就业,这样的乡村也就无法振兴。英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充分注重对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生态经济理念,保持自然的原真性,变生态资源为生态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把乡村打造成都市“后花园”,将农业打造成旅游农业,农田改造为景观农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纪念品,以生态项目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其收入。
五是注重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建设。三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规划和各项制度配套建设,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各方面为其提供大力支持。
六是鼓励公众参与。在英国、美国和韩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公众不仅可以在规划阶段参与,还可以通过座谈会、规划展示论证等多种方式参与规划的前期研究。为了鼓励公众参与,各国均十分注重公众参与的法律权威,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没有经过公众论证的规划得不到主管部门审批。公众在规划执行和建设阶段,积极履行监督责任,必要时可以对不合乎规划要求的行为进行申诉。
总之,国外在乡村振兴中很多的奇招妙计,如韩国的休闲农业的周末型农场、“观光农园”;日本的生态交流型旅游;欧洲的乡野农庄型的“民宿农庄”“度假农庄”、露营农场,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法国普罗斯旺鲜花主题型乡村度假胜地;澳洲葡萄酒庄型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等,[6]既可以作为衍生品的开发地,又具有丰富的观光旅游价值,值得中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色小镇建设中吸收和借鉴。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大战略,意义重大,需要规划先行,精心谋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能刮风搞运动,更不能急于求成,大干快上。
第一,要创新实施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要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与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一致,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实施中必须以全新的理念,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单纯地给点钱物、安排几个项目、派几个干部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强调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只有这样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第二,精心谋划精准试策。乡村振兴战略重在具体谋划和精准试策,换句话说重在“实干”。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的“五大行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振兴”首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然后再来谈“振兴”,否则“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脱贫脱困以后的乡村人口要能够保证不返贫,就必须有就业,因此就要产业提升,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在发展优质农业、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购、电商、旅游等第三产业,为农民解决就业实现增收。旧村改造可以采用“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的“小组微生”模式。这种既适宜于平原,也适宜于丘陵和山区、既适宜于新建聚居点,也适宜于改造旧村落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干净整洁,有文化品味和内涵,因此,在富裕起来的基础上,要进行环境整治,加强文化传承。
第三,建设田园综合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建设田园综合体,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四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是美丽乡村新形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乡村振兴的标志,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一种尝试和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要遵循乡村演进发展规律,从乡村与城市、新村与产业、村庄与自然、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关系中,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它们之间互动、融合、和谐、差异、传承和自治等带规律性的东西,既保障城市资源能够向乡村配置,又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有效解决好人、地、钱等问题,使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振兴路径 篇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大学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地方高校更应该以所在地方和区域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高校在振兴战略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黑龙江省又是煤炭资源大省,有47个市县富含煤炭资源,已开发的有28个市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30亿吨,至少可采200年。因此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煤炭工业基地是重头戏。而煤炭行业是我校建校以来一直从事的行业,是省内唯一一所具有煤炭特色的高等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方向,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立足校情、省情、国情,“更名不改姓”,突出矿业特色,发挥煤炭领域的比较优势,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网络系统,为煤炭老工业基地振兴作贡献。
二、推进教育创新,在改革实践中主动服务于老工业基地振兴
人才因素已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主要原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和经营型、管理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为此,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规格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各类急需人才,解决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相适应
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地方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比较优势,围绕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建设国家级煤炭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煤电化产业基地等实际需要,按照“大矿业”的思想,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优势品牌专业。一方面,依托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和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具有国内先进、省内一流水平的矿业类专业,形成在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依托校重点学科对机电、土建、化工类等主体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具备比较优势的工科专业群。另一方面,依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加快新专业建设。如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依托优势学科,增设安全工程专业,并根据行业需求设置矿山通风与安全和安全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还紧密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为依托,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瓦斯固化储运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基础研究中心9个实验室之一。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被黑龙江省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煤炭生产转化与安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二)深化教学改革,为老工业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地方高校为其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提出“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搭建“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平台,硬化德育,突出工程,强化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一是在课程设置上。以“本科规格+实践技能”为特征,坚持五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构建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专业方向和选修方向的四模块课程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学校把学生的培养置于工程背景下,以工程为主线,以工程服务面向为导向,构建集矿业工程类、机械工程类、电气工程类、材料科学类、建筑工程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类等高度综合,融现代管理、人文素质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模拟大工程环境,搭建大工程教育体系,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工程教育,不仅工科的学生,理科、文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工程背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加强学生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专门工程技能的训练,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实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打牢工程人才的基础。在学校新修订的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程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设置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规定了全校2006级所有专业都开设“工程教育”课程,实施工科类、管理类、文科类等不同训练方案的“工程训练”课程,其目的就是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工程教育就在学生身边,学生就在工程教育之中”的工程教育文化。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实行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建立模拟实战环境,组建实战团队,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学习。如经管类学科专业采取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组织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在计算机上模拟企业决策,在沙盘上模拟演练企业运作,做到在“参与中学习,从而实现体验的教学效果,获得高层次的经验性知识”。另一方面实行实践式教学法。把理论课放在实践基地中以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讲授,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反复深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
三、推进科技创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是关键。学校把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作为科研与开发的首选主攻方向,发挥特色和优势,主动出击,集中科技力量重点瞄准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急需的重大项目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共同性、关键性、前瞻性的难题,加强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安全、开采、加工、转化,到矿山机械设计与制造、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矿业科技服务特色。
(一)做大矿业文章
围绕我省建立大型煤炭基地、构建安全长效机制以及矿区灾害与防治等方面,学校要以煤为重点,把课题做在千尺井下,把论文写在百里矿山。一方面以煤炭安全技术为主,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利用瓦斯水合机理预防瓦斯事故的基础研究”和省重大攻关项目“控制煤炭瓦斯爆炸关键技术研究”为载体,开展有效控制或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技术研究,为我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学校还利用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与国家和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等联合举办各类矿长培训班,先后使6000余名矿级干部受到安全技术培训,获得了上岗资格。充分发挥在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采取“对口单招、定向培养”模式,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出资,教育厅单列招生计划,专项下达,每年为煤炭行业培养400名大学本科层次人才,开设采矿工程、地质勘探与测量、矿山机电和机械工程等煤炭主体专业。参加“对口单招、定向培养”专招考试的考生,均以毕业后到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作的定向志愿方式报考,必须与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签订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合同。考生要保证回到企业服务,企业要保证为合格毕业生安置工作,合同进档案,没有合同的不予录取。目前,首届400名毕业生已全部奔赴矿山一线,达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家长五满意。学校还发挥成人教育优势,送教育上门,通过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地的电大、职大联合办学,为地方输送2000余名专科以上层次的人才;通过与鸡西矿业集团等单位合作,为其培训员工千余人;还与双鸭山矿业集团等联合举办了硕士生课程进修班,很受企业欢迎。另一方面以矿井深部开采技术与地面沉陷治理技术为主,以省重点攻关项目“深部煤炭资源可持续开采地表沉陷及控制技术研究”为载体,开展科学研究,从根源上控制和治理矿区地表沉陷问题。几年来,学校为煤炭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先后在煤炭深部开采、软岩支护、锚杆支护等技术领域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
(二)做强装备制造业
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需要,紧跟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学校通过国际融资从奥地利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高端设备,成立“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培训分中心”,为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环境平台。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进行科技开发,在煤矿机械装备研发上取得多项成果。学校被黑龙江省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三)做好煤炭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