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工程(共12篇)
振兴工程 篇1
商丘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紧密结合商丘实际, 采取措施, 狠抓落实, 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形成了具有商丘特色的用工实训、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创业扶持等工作格局。
一是抓培训效能。紧随产业聚集区、产业转移示范市工作部署, 明确了“随点到位, 同步保障, 组合支撑, 对应服务”工作思路, 在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均建设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站, 服务保障职能延伸到基层一线。用工实训、技能培训做到了供需对接,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 园区用工情况实现了动态掌控, 在稳定用工、就近就业、技能提升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二是抓校企合作。在部分大专院校设立驻校工作站, 明确服务主题是“引择业之路、丰技能之实、圆创业之梦、展学业之长、拓就业之路”, 具体承担择业引导、校企联合、学用融合、培训实习、创业扶持、双证考核、供需见面、困难救助、政策咨询等任务, 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 减少资源浪费, 缩短择业、用工周期, 发挥培训与技能提升的倍增效益。通过校园对接、校企互进、深度融合、综合扶持等措施, 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学用结合等问题。三是抓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商丘技师学院与创业孵化园整合, 将商丘技师学院 (商丘高级技工学校) 搬迁至商丘市孵化园, 通过校园对接、校企互进、深度融合、综合扶持等措施, 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学用结合等问题, 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优秀技能人才和提升全民技能素质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邵建伟)
又讯:
商丘市人社局大力发挥驻区工作站服务功能, 针对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驻校工作站功能, 积极开展校企对接活动, 不断加强招用工技能培训, 为破解“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创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1~7月份, 开展招用工技能培训59865人次, 有效解决全市支柱产业发展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
振兴工程 篇2
提纲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头雁工程”,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1.在待遇上,推进“全面提升”,解决干不着问题
2.在帮扶上,实施“精准输送”,进一步解决干不好问题
3.在选配上,打破“就地取材”,解决干不了问题
(二)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
1.广开门路引人才
2.瞄准产业选人才
3.搭建平台留人才
(三)实施“鸿雁工程”,突出抓好本土人才培育
1.抓教育培训
2.抓知识传授
3.抓示范带动
4.抓联系帮扶
5.抓引导激励
(四)实施“雁阵工程”,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1.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建设
3.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
二、经验启示
(一)农村党组织书记要选好用好
(二)外出人才要引得来用得好
(三)本土人才示范作用要充分激发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着力发展
正文:
近年来,...县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县域实际,勇于改革探索,突出制度创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加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头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乡创业的“归雁工程”、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的“鸿雁工程”、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雁阵工程”的乡村振兴“四雁工程”,探索建立了鼓励人才“到乡村去”的激励机制,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头雁工程”,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围绕解决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用管等方面的问题,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的意见》,本着“重选拔、严管理,重实绩、严考核,重激励、严约束”的原则,着力打造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推动服务乡村振兴。
1.在待遇上,推进“全面提升”,解决干不着问题
一是大幅度提高经济待遇。
...年...月“头雁工程”实施后,综合绩效奖励、基本报酬、年限补贴、养老保险,每年最高可以拿到...万多,平均增长...倍以上。...年“头雁工程”升级后,...%的村党支部书记每月可以拿到...元、特大村达到...元,其中绩效奖励占到...%。二是大手笔突破政治待遇。充分利用干部人事资源,突破身份限制,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名挂职县委常委、...名挂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考选...名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考录...名乡镇公务员,招聘...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在帮扶上,实施“精准输送”,进一步解决干不好问题
一是强化精准帮扶。
开展“乡镇指导落实年”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抓“头雁工程”述职考核会议,年底累加考核分数,对成绩最后的进行了岗位调整。明确...个县直单位抓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职能职责,主要负责人在季度党建领导小组例会上述职评议。设立...万元产业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实施产业项目。对镇村两级无法解决的突出问题,采取“镇村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移交县直职能单位办理。二是规范村级账目。开展“村会计队伍建设年”,补贴报酬比一般“两委”委员高出...%;年底,将“头雁工程”结余的资金奖励给村会计。抓好教育培训,乡镇经管站每年对村会计集中培训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天。三是开展“量身”培训。选拔...名有担当、积极向上、有带动性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名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对全县...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两轮集中培训。3.在选配上,打破“就地取材”,解决干不了问题
一是多种渠道掐尖选。
县里公开考选...名机关干部、退役军人、“鸿雁”人才到穷村、乱村、软弱涣散村抓班子带队伍、强产业促增收,乡镇通过考选、考察、选派等方式选配...名。二是跨村任职开放选。新选配的...人中...人实现跨村任职,占比...%;其中,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从强村党支部书记中遴选...人到弱村兼职,...村选派...名干部到周边...个村任“第一书记”。三是着眼长远抓后备。启动“三青项目”(青年党员、青年干部、青年人才),建立后备人才“优选库”“三青党支部”,按照每村不少于...人标准储备后备人才...名,其中...周岁以下...名、占比...%;新发展...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党员...名,占发展计划的...%。实施“农村优才”引进计划,面向大学生党员公开考选...名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二)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
发挥...万...人在外务工经商优势,出台《中共...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归雁工程”的意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1.广开门路引人才
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吸引具备创业基础、有回乡发展实体经济意愿的外出能人,以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形式回乡发展实体经济。在全县各级各单位开展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征集工作,建立在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发挥发动驻外流动党组织和商会作用,搜集回乡创业外出能人线索,跟进对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以前在...市经营生意,...年底回到老家神山镇投资...万元办起了花生生产车间,带动就业...多人,带动农户种植花生...多亩,产品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瞄准产业选人才
确立特色高效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仓储物流业、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重点领域,从政策、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归雁人才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已吸引...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任职,...个项目已落地开工,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万元,带动...余人就业,带动...余户增收。
3.搭建平台留人才
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人才一名领导干部帮扶”机制,由项目所在地党(工)委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靠上联系。实行“全程服务”,县直有关单位根据职能,在手续办理上提前介入,集中办理。优化社会保障,“归雁人才”子女选择在县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优先为其协调办理入学手续。县人民医院设立“归雁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在...经济开发区规划“归雁人才”创业园,设立“归雁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让更多“归雁人才”拎包入驻。
(三)实施“鸿雁工程”,突出抓好本土人才培育
坚持强化内部造血功能,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鸿雁工程”的意见》,发掘和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人才队伍,目前全县“鸿雁人才”...名。
1.抓教育培训
将鸿雁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合,在学员遴选上将符合条件的鸿雁人才全部纳入培训班次,在后续跟踪服务上特别关注鸿雁人才发展成长情况,整体上看鸿雁人才整体发展动力强、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抓知识传授
举办...期乡村振兴“鸿雁大讲堂”,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养殖区域、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车间等,让群众“电视机前有课堂、出门就是练兵场”,真正把鸿雁人才的技术、技能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及时传播给广大的农民群众。与...首发合作,制作了...期“鸿雁人才说技术”栏目,在...首发APP上进行推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抓示范带动
打造乡村振兴“鸿雁示范区”,以...个鸿雁人才产业为平台,精心打造一片示范方、一个样板田或一个精品间,吸引普通农民与鸿雁人才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抓联系帮扶
建立乡村振兴“鸿雁联系户”长效机制,...名鸿雁人才至少自主选择与自己产业相同或相近的...个农户作为常态化联系户,帮助解决技术、信息方面的难题,实现“...+N”共同发展。
5.抓引导激励
突出现代农业新技术研发、新成果展示、新农民风采展现,...年举办...次鸿雁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对优胜者一次性给予...万元奖励,并授予“...县乡村之星”“十强鸿雁”“优秀鸿雁”等荣誉称号。同时,支持鼓励“鸿雁”人才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农民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成为全省、全市农民的优秀代表。
(四)实施“雁阵工程”,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制定出台《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助力乡村振兴实施“雁阵工程”的意见》,以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1.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重点发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方式的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模式,有效激发乡镇、村居创新活力。摸索总结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型、大户独立经营型、大户经营带动型、分散种植统一服务型等...种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模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全县共认定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家,覆盖全县行政村的...%。
2.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建设
重点支持有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有固定的经营管理场所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相当于普通农户...—...倍的经营主体。每年从全县县级以上(含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中,评选...家优秀农场授予“...县乡村振兴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每家农场奖励...万元。目前,全县家庭农场注册总数已达...家。
3.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
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万元、...万元、...万元的扶持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企业...万元、...万元、...万元奖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
二、经验启示
(一)农村党组织书记要选好用好
农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人才的“主心骨”,是农村致富“带头人”,选好用好村党组织书记至关重要。...县围绕破解“村官都是村内选”“瘸子里头选将军”突出问题,拓宽选任渠道、创新选拔模式、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将愿意为农村干事、能为农村干事的人才选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乡村振兴实施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外出人才要引得来用得好
推动引导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带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农村,可有力助推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县通过政策保障、措施激励,积极为回乡创业人员搭建平台、策划项目,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的增收。
(三)本土人才示范作用要充分激发
“鸿雁”人才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还可以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县通过选拔、培养“鸿雁”,有力提高了“土专家”“田秀才”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营造了尊重实用人才、争当实用人才的浓厚氛围,为打造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着力发展
振兴工程 篇3
2009年2月4日,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出台。《新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他参与了规划初稿的拟定。在孙淮滨看来,振兴规划对行业摆脱困境、助推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振兴规划让纺织企业重燃信心。他同时表示,2008年纺织业的困境主要是由国际市场疲软造成的,如果2009年国内新增的市场空间可以抵消国外缩减的份额,纺织行业就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
规划摘掉了纺织业“夕阳产业”的帽子
《新财经》: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许多产业受到了影响,国家因此针对重点产业出台了振兴规划。您参与了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初稿拟定,请简单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孙淮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政策。我国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宏观目标。这十大产业是国家的财税支柱、就业支柱,也是社会的稳定支柱、安全支柱。
纺织业是一个传统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出台纺织工业振兴规划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缓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促进这个产业完成由大到强的产业升级。
纺织企业对这个规划很关注。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业本身也面临产业升级,这需要国家给予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导向。
《新财经》:规划出台后,我们对一些纺织企业进行了采访。企业普遍认为是“重大利好,但不过瘾”,相比其他行业,国家对纺织业的扶持力度太弱。对此,您怎么看?
孙淮滨:一些企业对新规的期望值比较高,出台之后觉得与自己的想象有距离。事实上,国家的政策只要提供方向,就已经足够了。
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光靠国家政策,很难推动产业发展。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国家不去限制,就已经是在给它空间和释放内在动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纺织业似乎已经被定位为“夕阳产业”,被认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很多政策对行业发展很不利,尤其是银行贷款方面,银行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戳伤了企业信心。如今,振兴规划的出台给予了纺织业新的肯定,这着实令行业振奋。
《新财经》:结合纺织业自身的特点,您觉得现有政策还存在哪些不足?
孙淮滨:中小企业是纺织行业的主体,中小企业比例高达99.4%,这些企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些普惠性政策。扶优扶强对一些大企业而言是锦上添花,比如钢铁、汽车等行业的大企业,它们一扶就强、就大了。纺织企业,你说能扶几家?这个行业更需要阳光普照性的政策,要惠及更多的企业。扶优扶强有利于拉开行业层次,而普惠性政策则更利于保生存、保就业。
《新财经》:规划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4%上调至15%。2008年国家已连续两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1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2008年11月1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上调至14%),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什么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数额每次都是1%?企业从出口退税中能得到多大实惠?
孙淮滨:上调出口退税率只是国家的一种应急方式。1%看似不多,但给企业留下了一个想象和上升的空间。如果出口形势继续下滑,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国家的政策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调整到头,都是一步步调。
另外,外商很精明,他们会密切关注中国的政策动向。这次调整1%,他们很可能会从中国企业那里分走0.5%。上调幅度不大,不排除国家有这方面的考虑,怕都让外商拿走了。
对企业而言,即便是上调1%,也肯定比不上调要好。具体到企业的受惠程度,因企业自身的出口状况和资金周转状况而不同,一个小规模的企业,一年可以节省约10万元。
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
《新财经》:事实上,纺织行业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孙淮滨:去年一季度,纺织行业就已经出现问题了,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仅是次贷危机,但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加之国内的政策要素和成本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企业感到了生存压力。我们纺织工业协会当时进行了大面积调查,深入了解企业的困境,之后向国家提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新财经》:不少人认为纺织业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对此,您怎么看?
孙淮滨:竞争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是普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纺织业的主要问题出在需求上,需求出了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肯定会更加突出。
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是多层次的,不能一味要求企业都搞“高精尖”产品,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生产不同产品。比如农村市场,它需要“高精尖”产品吗?
对于纺织业而言,不能笼统地说产能过剩。纺织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细分为纤维、纺织、印染、成衣,等等,到底是哪块过剩?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总是强调产能过剩,会对纺织业产生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比如,银行就会盯着我们,既然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他们就不愿贷款给纺织企业,纺织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
产能是否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应该由市场说了算,由市场自行调节,淘汰落后的,留下发展的。
纺织业更应该“下乡”
《新财经》:为了拉动内需,许多行业开始“下乡”,比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纺织业有没有可能“下乡”?
孙淮滨:与家电和汽车相比,纺织业更应该“下乡”,原因有三:首先,纺织品属于“温饱型产品”,家电和汽车则是“享受型产品”,应该先温饱后享受。其次,纺织品下乡不需要那么多的配套设施。“家电下乡”需要电网等设施的配套,纺织品就不需要。再者,在中国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还没解决,缺衣少被的现象仍很严重,推动纺织品下乡更具现实意义。
《新财经》:为什么“下乡”迟迟没有行动起来?
孙淮滨:纺织品下乡,首先要看国家政策层面怎么定。比如,是不是可以采取退税的方式鼓励企业下乡。其次,流通渠道要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不是说我开个大篷车下乡卖衣服就叫下乡了,这仅是短期行为。产品“下乡”不是白送给农民,因此,如何降低渠道成本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009年市场环境:“内松外紧”
《新财经》:金融危机尚未过去,2009年纺织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孙淮滨:国际形势会比2008年更加严峻。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扩大。因此,对纺织行业而言,面临的外部压力会更大。
国内市场还是有希望和空间的。国内的经济和整个政策环境要比2008年更宽松。纺织行业经过2008年的洗牌,2009年整体走势应该不错。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和行业自身调整的力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大。
纺织业2008年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疲软。2009年纺织业能否复苏,关键要看国内松绑的这块市场能否抵消国外再次缩减的那块市场。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如果国内新增市场空间可以抵消国外被压缩的市场,我觉得纺织业是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的。
《新财经》:刚才您主要从宏观形势以及政策层面进行了分析,如果从市场供需方面来看,产业的基本面情况如何?
孙淮滨:行业基本面依旧稳定。虽然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但产业优势依然存在,无论是规模优势,在产业布局上的集群优势,还是体制方面的一些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我们有些企业确实很困难,但是,仍然有30%的企业活得很好,它们是支撑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综合市场形势,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市场竞争格局没有变化。从市场层面来看,主要是外需市场萎缩,发达经济体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幅减少,我们的出口损失严重。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销商融资困难,国内企业在和他们做生意时,结汇风险增加,很多企业做了生意拿不到钱,这也会带来国际贸易的减少。但这不是我们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所有出口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而且其他国家的压力可能比我们还要大。毕竟,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产品品质、价格、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依旧在。在发达国家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下降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
第二,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量大幅增长,比如越南。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出口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周边国家和地区分流了大量订单。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业链不完整,面料、辅料的供给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尽管我们成衣出口量减少了,但我们对这些国家的面料、辅料出口量增长较快。我们与它们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三,新兴市场对纺织品的基本需求还是存在的,比如俄罗斯、巴西、中东、拉美等国家。虽然它们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它们本国自身的供应能力和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等,而这中间的空白要靠中国来填补。
所以说,纺织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和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对国际市场不能完全丧失信心,尽管国际需求量下降了,但中国纺织品的所占的市场份额是不会减少的。
《新财经》:
2008年,沿海一带纺织企业大量倒闭,今年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孙淮滨:2008年,纺织业的洗牌力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基本见底了。2009年,纺织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下来的企业怎么利用扶持政策发展,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企业如何挺过来,好企业能否再带动一些中小企业走向复苏。
纺织业振兴规划核心内容
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完善准入条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四要优化区域布局。东部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五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中央、地方和企业都要加大棉花和蚕丝收购力度。
记者观察
振兴工程 篇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详尽地介绍了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 各产业、行业都面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调整、资源消耗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诸多问题。为保证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 在两会召开前, 国务院就做了大量调研工作, 提出多项重大决策, 其中就包括对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业10个重点产业制定调整和振兴的3年规划。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 而且它们的发展还会带动更多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利用。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工作任务和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署与实施措施中, 有许多涉及设备工程领域的工作。这就给从事设备开发、使用以及管理与维修的企业、科研单位、社会团体的人员, 提出了学习、理解、研究和认真落实的任务。
一、加强高水平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过近11个五年计划的发展, 我国不仅工业门类齐全, 而且在技术进步带动下, 很多行业生产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在一些行业企业中某些关键生产装备仍依赖进口;有些企业设备还相当陈旧。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 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科研和生产部门, 大力开展技术攻关, 研发、生产高水平加工设备, 特别强调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例如研制核设施所需特厚钢板的加工设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 等。
为了鼓励国产关键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政府将对国产首台 (套) 装备研制和使用的单位给予政策支持, 包括开发补贴、风险补偿、税收优惠和奖励。同时, 国家还在信贷等方面鼓励有竞争能力的设备产品出口。
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技术改造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是一个经常性任务, 但在当前又有新的现实意义。面对经济危机, 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这就要求企业炼内功, 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
技术改造是多方面的, 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运行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但重点应是节能、环保和安全, 这无疑与企业的设备工作有直接联系。许多设备是耗能重点、污染源和安全隐患之所在。因此, 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就是设备的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念上和措施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可靠的安排。同时, 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技术改造的支持政策。例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拟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 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又如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 今后3年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汽车生产企业提高节能、环保、安全技术水平等项工作。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毫不松懈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早在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 就已制定决策实行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十几年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粗放型经营方式得到了较大遏制, 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用较大篇幅阐述这个问题, 主要包括对10个重点产业制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等。
节能减排是长期的工作任务, 企业特别是工业、交通、建筑企业, 要把节能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 认真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充分利用国家的鼓励支持政策, 争取尽快收到实际效果。
同时, 《政府工作报告》还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 还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所谓循环经济, 即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废弃物排放,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变废物为资源,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创造“低碳经济”。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转变观念, 采用新技术, 实行绿色维修, 走设备 (零件) 再制造的道路。
四、依靠技术进步, 加速设备更新
采用新型设备替代老旧设备, 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 还能带动相关产业振兴。据有关统计资料, 相当多企业设备的平均役龄都在20年以上, 这远远超过国际水平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 严重削弱企业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力。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的情况下, 依靠技术进步才是振兴企业的必由之路。这次国家制定若干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 其目的就是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淘汰落后产能, 包括设备的更新。例如国家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加大补贴支持力度。2009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总额达到10亿元, 比上一年度增加4亿元。
国家对落后设备退出应用领域, 将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对明令限期淘汰的设备, 将有效防止转移再用。
对可再用的二手设备, 要规范其交易市场 (实行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 发布技术鉴定和价格评估的评价标准, 推行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等) 。同时还强调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作用。
振兴工程 篇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个好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XX县将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打造出一支担当作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打牢基层基础。
一、抓选拔任用,让农村党支部书记源头有“活力”
以2021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建立起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畅通能进能出渠道,不拘一格择优选人,为农村选优配强“领头雁”。
一要树好用人导向。由乡镇党委牵头,各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今后5年发展规划和具体任务,组织候选人围绕目标和任务开展竞职陈述、创业承诺、辞职承诺,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从“选什么人当官”引导到“选什么人干事”上来,形成事业选人的良好导向,也将农村党支部书记“四有四带”标准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确保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
二要改进选人观念。高质量推进“一肩挑”,积极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乡土能人、知识青年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强中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同时,针对一些薄弱小村没有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现实,拓宽用人视野,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工作,通过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大带小的办法,积极为一些薄弱小村培养出一批优秀带头人。
三要储备后备干部。持续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甄选、储备、培养、使用工作,确保每个村至少储备1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的要求,建立后备人才档案信息库,根据个人特长科学制定培养措施,落实帮带机制,跟踪教育培养。乡镇党委定期考核,每年对后备人才库进行1次清理,对年度考察评议为不称职或存在其他问题的及时清除,并及时选储填补。
四要注重动态调整。探索制定“不胜任、不称职、不作为”农村干部调整处置办法,明确具体标准,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常态化开展“三不”干部排查,对“三不”干部采取免职、责令辞职等方式进行了处理,并从后备干部库中及时补充,不断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二、抓教育培训,让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有“能力”
针对农村支部书记村普遍存在的知识不够、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问题,结合近年来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经验,从3个方面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培训规划要先行。换届结束后,对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队伍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在乡镇党委抓好日常培训的基础上,村支部书记每年至少由县委组织部轮训一遍,每次时间不少于5天;每两年至少外出培训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天。同时,积极推介村书记参加省、县组织部门的专题培训班,全方位提升村支部书记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培训方式要灵活。在集中轮训中,减少课堂教学,增加实地观摩和集中讨论的时间,并通过严格的结业考试,着力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定期举办“书记论坛”,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方式,邀请优秀支部书记,围绕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传授土经验、土办法。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有针对性的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司法所等业务科室挂职锻炼,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
三是培训内容要精准。将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按照集体经济薄弱村、信访矛盾突出村、重点项目涉及村、沿黄流域村等类型分类,在统一设置党性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分类施教、量体裁衣,差异化设置业务课程,确保把相关的政策法规学深学透,让村党支部书记干事有底气。
三、抓工作机制,让农村党支部书记履职有“压力”
结合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开展以“强党建、抓发展、提形象、促振兴”为主题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着力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不敢为、不愿为的问题,促进履职担当。
一是突出重点定方向。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将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设置“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治理有效”三面红旗。其中,“产业兴旺”方面包括“一村一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内容,最终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环境优美”方面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推进厕所革命、改善村容村貌、创建文明村等内容,最终建成美丽乡村;“治理有效”方面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内容,最终实现基层有效治理。
二是对标定位明职责。各乡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各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村支部书记,按照“三面红旗”,设定年度工作目标。各村支部书记对标定位,确定年度岗位目标,细化年度工作措施,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并与乡镇党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岗位责任目标清单,向本村党员群众公开作出承诺。
三是擂台比武激活力。以乡镇为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比武竞赛,各乡镇根据年度目标任务,采取实地观摩、村支部书记互评、乡镇相关领导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台上比武、打分排序,其中排名前10%的村为夺杯村。年末,每个乡镇择优推荐1-3个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县年度擂台比武,同台角逐,每年评选出5-10名县级夺杯村。
四是科学评价促担当。将大比武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村党支部书记评先评优、推荐参加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编制人员专项考试的重要依据。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夺杯村和党支部书记进行奖补,激发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抓激励保障,让农村党支部书记心中有“动力”
坚持严管厚爱,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机制,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给他们甜头,更让他们有奔头。
一是经济上有保障。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每年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和大比武活动奖补。逐步提高60岁以上离退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生活补贴标准,并在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和村探索任职一定年限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采取集体和个人分担、乡镇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为村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县委组织部安排专项资金,每两年对村党支部书记体检一次,全方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政治上有出路。积极推荐优秀党支部书记参加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编制人员专项考试,进一步完善激励农村党支部书记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让更多的农村支部书记进入到乡镇领导班子,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农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比例,拓宽参政议政途径。
全面振兴 成效显著 篇6
建立学前教育发展新机制
2014年,我区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建立了学前教育多元发展新机制。
一是出台了多元普惠幼儿园管理办法、幼儿园看护点管理办法、集团化试点办法等多项新政策,深入探索民办公助、公建民营、集团办园等多元办园模式,促使全区的办园活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
二是出台了学前教育多元办园奖励和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包括:设立幼儿园建设补助经费,对各市县建设公办幼儿园进行奖补;设立生均补助经费,对多元普惠幼儿园按生均每学年200元进行补助;设立集团化办园奖补经费,对龙头示范园按每年10万元进行奖补;设立奖励经费,对多元普惠幼儿园升级进行奖励。
随着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我区的学前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全区新建公办幼儿园80多所,改扩建幼儿园2 600多所,新增学位18万多;二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增加,2014年全区规划在建小区配套幼儿园35所;三是多元普惠幼儿园数量持续增加,2014年全区已公布认定1 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落实奖补资金5 600多万元,受益幼儿达23万余人;四是学前教育集团数量增加,全区共组建学前教育集团118个,落实奖补资金1 000多万元,带动近4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优质发展,预计能让16万幼儿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五是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全区3—5岁在园幼儿达190多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4%,比2013年提高4.4个百分点。
2014年,我区还以分片区的形式,召开了2次学前教育现场推进会议,举办了2次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学习培训活动,推广多元办园发展模式典型经验。目前,区内各市、县(市、区)、乡(镇)、村等均按实际情况设立了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办园逐渐规范化,办园活力空前高涨,多元办园模式成效凸显。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建立教育责任考核新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建设项目备案新机制,全面实施改善薄弱学校工程,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为广民群众提供更加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新台阶
2014年,我区出台了系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规范各地农村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深化初中招生入学管理,确保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同时,我区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在柳州市柳北区等9个城区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通过科学划分学区、均衡配置学区学校办学资源和教学资源、探索实行学区学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学区教研和教学评价共同体等,促进学区内优质学校教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对口交流,积极探索学区学校管理有效模式。
2014年,我区建立教育责任考核新机制和教育建设项目备案新机制,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奖惩制度,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不单列或截留、挪用的,追究有关部门、学校和责任人的责任。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筹措下达各类项目资金60多亿元,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其中安排奖补资金4.48亿元,用于“双千计划”中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此外,我区还深入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4年,我区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 000元,继续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人口较多的区域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并通过示范校创建和评估,提升我区特殊教育水平。
2014年,我区的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贵港市覃塘区,来宾市忻城县4个县(区)通过了自治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全区迈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份逐渐增多。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筹集资金支持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打通高中学生与中职学生的相互转学渠道,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
普通高中规范办学、特色发展
2014年,我区出台《广西普通高中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和《广西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对普通高中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都作出规定,进一步规范高中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全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首次提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向转学制度,有力促进了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通教育的实施。
2014年,我区筹措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6亿元,新建普通高中12所、改扩建普通高中80所,新增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新增普通高中学位3.6万个。2014年,自治区财政首次设立普通高中贷款贴息资金5 000万元,补贴区内69所公办普通高中因建设校舍及购置学校器材设备项目等产生的银行贷款利息,带动各地投入普通高中学校建设9.5亿元,对扩大办学规模、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我区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了15个高中学科课改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全区共有3 000多名教师参加,展示典型示范课60节、典型课堂教学案例近200个。全区统筹投入近400万元,完成高中课改15个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期工程,启动校本课程建设、规范管理和优秀课程评选工作,高中课改资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我区全面完成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计划招生30万人,完成招生30.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比2013年增长4个百分点。此外,天峨高中、合山高中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实现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县县全覆盖。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打通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长“立交桥”,扩大本科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试点,启动高职院校举办本科专业试点,扩大高职直接招收中职生、普通高中生,形成多层次学生升学新格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启动县级中专学校综合改革。
职业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2014年,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继续深化职教攻坚五年计划,扎实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职业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2014年筹措安排财政资金7.05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启动实施“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3.25亿元,重点建设65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推荐申报2014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共获得18个建设项目、1.8亿元资金支持。
二是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2014年规划建设40个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已首批认定17个基地学校;调整设置202个中职专业和381个高职专业,覆盖了中高职19个专业大类和三大产业,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就业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结构体系。
三是成功举办和承办职业院校比赛并在比赛中获佳绩。我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区中职学校技能比赛,并成功承办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动漫赛项。我区组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共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35个。
四是深入推进职教普教沟通。区内本科对口招收中职毕业试点院校扩大到6所,招生范围由32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扩大至全区所有中职学校;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初步确定4所整体转型学校和31个参与转型试点的专业群;启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安排6所高职院校开展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推进中高职贯通办学,组织15所高职高专院校采用文化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单独考试招生试点工作,安排12所职业院校开展注册入学试点工作。
五是启动实施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我区出台相关文件,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方面加快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推动每一个县份办好1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至2017年,自治区每年将安排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奖补资金2亿元,实行奖补分开、分类奖补,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工程。实施高校分类定位规划评议;建立高校分类扶持新机制,对高校进行分类支持;支持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
2014年,我区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起草《广西高校定位发展分类评估办法》,建立高校分类扶持新机制,起草《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特色高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本科教学改革计划、本专普职衔接“立交桥”建设计划、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计划,其中较有亮点的项目有:
广西大学实施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目前累计到位建设经费5.82亿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4所高校实施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目前已下达自治区配套资金9 000万元和中央财政资助经费1.3亿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实施特色高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按照每所高校资助1 200万元的标准,补齐资助经费5 700万元,并指导有关高校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计划。整合相关项目经费,支持建设153个本科优势特色专业,69个高职高专专业,共计222个专业,每个专业至少支持100万元。
实施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排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806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确定2014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 351个,国家级项目669个;实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下达经费2 200万元,支持获得教育部立项的1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下达经费1 800万元,资助36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项目,资助三所高校第三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8个本科专业开展项目建设。实施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改革项目,下达经费475万元,支持46个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改革。
实施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项目,要求全区32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28所高等职业学校在学校网站和教育厅公众信息网上对社会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基本建立起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目前,全区高校逐渐呈现特色化发展新格局。
2014年,我区启动实施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在特岗教师招聘、小学全科教师招录、师德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万余人,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振兴工程 篇7
王晓初同志在讲话中指出, 省部共建两年来, 在省部共建的框架下, 河南省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龙头, 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河南作为人口大省, 省委、省政府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列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二是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方面, 建立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机制,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部分市级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另一方面, 各市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分类实施的工作格局。三是政策措施有力。河南在实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过程中, 提出了建设“五大工程”“六大示范基地”和“一个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在资金支持和保障中, 明确从省长预备金中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业培训工作。同时, 加大了对技能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了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贯通政策和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待遇政策。
王晓初同志对深入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 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 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提升培训质量, 扩大培训规模,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要科学制定职业培训补贴的操作办法, 完善技能人才政策, 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抓紧落实“五大工程”“六大示范基地”和“一个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等具体工程项目, 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三是要加强与财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 落实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建设、职业培训师资培养、各项职业培训基础工作和相关职业培训补贴等资金, 切实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对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 特别是要切实加强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五是通过省部共建, 创造更多的新鲜经验, 为确保河南就业局势的稳定, 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为推动全国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振兴工程 篇8
一、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成功经验
“送教下乡”( Agricultural Extension) ,是对19世纪末20 世纪初盛行于美国的,将源自城镇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法普及广大乡村的各类活动的统称。送教下乡的两大主要形式是农民讲习会( Farmers’Institute) 与农业科技示范田( Demonstration Farm) ,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孕育”出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送教下乡运动发端于1863 年马萨诸塞州农务委员会在冬季农闲时节举办的农民讲习会。在当时的美国,城市政治、教育等各界机构与乡村农民之间虽有所交流,但并无系统沟通渠道。深入乡村开展集会讲座的农民讲习会活动堪称创新之举。此后数十年间,在各州农务委员会和农学院校的大力推动下,农民讲习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美各地。农民讲习会的最大优长在于以农民为本,形式上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内容上贴合农民务农需求。然而,用是否以农民为本作为核心标准加以衡量,这一送教下乡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培训时间较短( 一般两到三天) ,效果不够显著; 施讲内容较为抽象,农民不易将所学充分应用于实践等等。有鉴于此,有美国送教下乡之父之称的希曼·纳普提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手实践方为最佳”的农业科技示范田思路,即租种普通农户农田,帮助农民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法进行耕种和管理,吸引当地农民参观学习,使之亲身感受现代农业之成果,并以此为基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务技能。自1902 年起,希曼·纳普受联邦农业部委任在南部诸州专事示范田推广。从1906 年开始,这一新兴送教下乡形式又在全美范围推广。在上述两种送教下乡主要模式的推进过程中,以农民为本的创新实践接连不断: 学历教育与农务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农学中学; 农学院校教学、科研、送教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主义转型、面向广大乡村少年儿童的农技俱乐部( 如养猪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等) ; 传授农家妇女烹饪、裁织、园艺、理财技能的家政讲习会与示范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是在以农民为本的送教下乡运动持续创新过程中,美国的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才得以“脱胎而出”。
2. 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是送教下乡运动得以兴起的有力保障
《美国农业教育发展史1785 - 1925》一书提出,送教下乡活动之所以能渐成运动之势,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至关重要。在当时的美国,送教下乡的主干力量有联邦农业部、主管各州农业事务的农务委员会( 或称农务部) 、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农民组织等四大部分。以此为轴心,加之其他各界力量的全力支持,送教下乡运动才得以蓬勃兴起。在农民讲习会方面,从19世纪70 年代起,通过集会讲座,向在乡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能的农民讲习会获得各界认可,各州政府均划拨专款加以资助。在农务委员会与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的通力协作下,到1910 年,全美各州均建立了农民讲习会机制( 仅在1880 - 1890 十年间就有26 个州相继建立相关机制) ,并组建由农学院校教师、农科实验站工作人员、政府官员等多元主体组成的讲习师团队。在农业科技示范田方面,19 世纪后期,希曼·纳普的示范田模式就获得农业部的关注和认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南方遭遇象鼻虫之灾。农业部把握时机,任命希曼·纳普为农业科技推广专员,利用治灾款助其在南方各州进行示范田推广。待示范田模式在南方发展成熟后,农业部又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旗下的大众教育委员会联手将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农业部,示范田推广活动的官方称谓是“协作型农民示范田工程”,这是因为希曼·纳普在南方的示范田建设得到各州各地上至州政府及农务委员会、中至农学院校和农科实验站以及工商、金融各界机构、下至村镇农民社团的鼎力支持,就连很多报业公司也全力以赴,为其印制数以万计的培训资料。正是在此基础上,希曼·纳普才在南方建立起送教下乡运动中最具创新精神的送教下乡办事员( 受雇于联邦农业部,负责特定区域的农民培训事务) 机制,并在全美推广。
3. 送教下乡活动的持久、深入、全面开展成为美国农民向新职业群体转型的“首堂启蒙课”
社会各界的联群通力以及相关机制的成功构建使得送教下乡活动在各州各地得以持久开展。很多农学院校的农民讲习会由最初一年两场发展到数十场。仅在1914 年,全美共举办讲习会8861场,参与农民300 万人。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受益一直是送教下乡工作者们的共同追求。为此,一些州的农民讲习会组织者一方面发动参会农民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将优秀务农农民( 农场主) 引入讲习师队伍; 为深入乡村开展工作,搭载送教下乡工作者和培训资料的讲习会马车、送教下乡专列( 在19 世纪兴起的铁路运输系统也积极投入送教下乡) 成为当时美国乡村的一大景观。农民讲习会与示范田的讲授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营销、农庄经营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围绕乡村生活质量之改善,家政、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内容也融入其中。与此同时,诸如谷物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养猪俱乐部等一系列儿童农艺俱乐部活动也成为送教下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时代迈进的“首堂启蒙课”,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农务技能的“向学之心”终得改观。送教下乡运动之前,“纸上务农( Book Farming) ”是广大乡村地区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鄙薄排斥的代名词。而经过各地送教下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美国农民阶层的“向学之心”终得确立( 送教下乡工作的持久开展同时也使农学院校以及中学农学课程的学习者数量大幅增加) ; 通过送教下乡运动,农科知识、务农技法、农耕机械、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体系要素得以切实融入美国乡村农民的务农生涯之中; 全美各州蓬勃兴起的乡村儿童农技俱乐部唤起广大农家子弟的务农热情; 家政、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一系列送教举措则使乡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二、美国送教下乡运动成功经验的启示
1. 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基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事关农业现代化的成败。美国送教下乡运动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农民群体“转型升级”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久、深入、全面的社会运动中实现的。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从四个方面着眼: 推进在乡农民的群体进步; 培育农学院校学生成为新生代农民; 以农学教育激发农村青少年务农意愿; 提升农村生活质量。而这四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脚踏实地、服务三农之精神在广大农村开展一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社会工程。具体说,此工程之兴需从四方面推进: 其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未来农民培育主题大讨论,激发社会各界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参与热情,使“深入乡村、重塑农民”成为“新四化”建设的时代主题与社会共识。其二,教育部与农业部通力协作,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由农广校系统、农技推广系统、涉农职业院校等主体实施的各类“送教下乡”活动深入调研; 另一方面组织政府部门、教育及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构建大战略,绘制路线图。其三,教育部与农业联手促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将正在进行的“送教下乡”活动做大做强,将典型模式加以推广; 推出一系列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为主题的大型创新项目,如动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下乡实践,探索职业农民培养创新模式。其四,相关政府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送教下乡”的广度与力度。而所有项目主体也应积极探索建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 以不拘一格、全面创新为要旨开展“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是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最主要成功经验。我国“重塑农民”工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远超于此,因此,更需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紧密贴合农民现实需求、充分考虑未来农业产业技能诉求为宗旨,全面创新。具体说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各领域所需创新举措有很多。在制定和实行在乡农民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资助政策方面,国家财政对学生的资助一直局限于无固定收入人员。农民“学生”虽然有一定生产收入,但总体仍属社会弱势群体,所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为补偿性的高中阶段教育,有关行政部门应依此推行农民“学生”的国家专项财政资助政策; 在农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将农业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创新,例如,建构以未来农业产业应用型综合技能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实行深入乡村、寓学于农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在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中融入农务实践元素等等;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方面,我国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已渐趋成熟。技能大师工作室、受邀与国家领导人同赴北戴河疗养等是国家层面给予高技能人才的极高礼遇。相关机制可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复制”。总而言之,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堪称“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有效推进的原动力所在。
3.“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当属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送教下乡运动的最重要贡献当属“孕育”现代农民培育体系。我国“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也应是与未来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创新举措可谓层出不穷: 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下,发展成熟的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学校办到农户门口,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的河北省“送教下乡”农村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之兴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做到“实际、实用、实效”为唯一衡量标准,将那些能够切实提升务农农民、农学院校学生应用型综合技能的创新举措做大做强,并将其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促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先争优”风潮。在此过程中,包括教育、农业等相关行政部门、涉农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推广系统、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应通力协作,在“重塑农民”工程成功经验和既有成果基础上着手建构新型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与国务院应正式启动酝酿已久的《农民职业教育法》立法程序,争取早日出台,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奠定制度之基。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全过程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历时数十年的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型职业群体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进程顺利前行的成功基石,其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成功经验颇有启示意义。我国应以此为鉴,全力振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全面迈进夯实根基。
振兴工程 篇9
本刊2016年3月2 4日, 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总结2015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就业创业工作, 动员部署2016年的工作。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王艳玲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厅党组书记刘世伟通报工作情况, 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梦飞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 2015年, 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4.52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72万人, 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1亿元, 帮助13.7万人实现创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2.9 6%, 低于4.5%的控制目标, 培训各类人员344.1万人次, 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2.54万人, 世界技能大赛实现了我国金牌“零”的突破。但也存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且更加突出、规模性失业风险加剧、技能培训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会议强调, 要进一步认清形势, 准确把握大局, 深化对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就业创业工作的认识。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质增效。积极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高质量培训的新需求, 加大培训供给侧改革力度, 着力在提升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 打好提质■增效的“组合拳”。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 持续保持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着重围绕“四个有”开展工作,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提升劳动者技能, 以创业带动就业,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持续保持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三是要积极做好就业失业风险防范。经济下行与去产能双重压力下, 失业风险在部分行业不断累积,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推进全民技能工程和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合力。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工作责任制, 人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有效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督促检查, 强化目标考核, 落实考评奖惩、工作问责等制度,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确保在“十三五”时期取得良好开局。
振兴工程 篇10
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11月9日, 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下的非常设的高级咨询、参谋机构, 其成员均由住建部聘任于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的20家重要企业和协会组织。鉴于战略专家委员会对住建部制定政策上的举足轻重的参谋和影响作用, 武汉市建委特提请专家委员论证、研讨其打造中国“工程设计之都”规划方案。首任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设表示, 本次会议主要是请与会专家就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思路、方法和措施进行评价和建议, 同时结合专家所在的自身企业的经历和经验, 能为武汉提供一些政策和建议, 提高其规划方案的操作性。
会议首先由武汉市建委副主任金志宏就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的战略规划做了主题报告。报告从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的重要意义、基础条件与战略机遇、战略思想与规划目标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向专家们充分展示了武汉在申办前期所做的大量调研工作和系列科学数据, 同时也阐明了武汉将来为工程设计之都进一步准备要做的具体工作。
金志宏在报告中表示, 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有利于推进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增强武汉上下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对外开放;四是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报告中强调, 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有着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机遇。从基础条件上看, 武汉拥有完整的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门类, 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几乎绝无仅有。武汉同时聚集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特色人才, 全市与勘察设计行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发达, 科教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力巨大。武汉政府对行业管理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制度和经验, 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例如, 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施工图审查的城市, 武汉的经验曾被建设部向全国推广。从面临的机遇上看, 武汉正值大力建设“两型社会”及国家建设“低碳社会”的时机, 拥有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向中西部倾斜所带来的好政策;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一向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今天的武汉又刚刚成为建设全国交通枢纽的试点城市;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是一个打造“设计之都”的利好消息。
围绕着主题报告以及武汉建委所提交的《战略规划方案》、《行业发展报告》、《行业综合竞争力分析报告》、《25家骨干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武汉设计之都投资股份公司筹建方案》等几份重要文本, 与会专家们随后展开了热烈的论证和研讨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专家咨询委主任黄耕率先发表意见, 他结合自己曾经在武汉担任设计院领导的工作经历, 认为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一向很支持中央在武汉的设计院的工作, 这是申办设计之都的良好基础, 同时武汉的各家设计院之间也有彼此沟通的基础, 但是因为所属专业板块不同, 沟通还很不够;另外设计院和武汉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他建议成立一个“勘察设计联盟”, 来加强促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姚强认为, 认真学习武汉提交的几份文件之后, 自身收获很大。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 有优势, 有机遇, 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 工程科技业被武汉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去发展, 方向很正确。在具体开展工作上, 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方向上, 现在全球都同样面临着一个发展模式的问题, 这与勘察设计业同样息息相关;在政策导向上, 能够进行结构调整, 结合武汉成为国务院所批的两型社会试点开展工作, 这很好;三是在国际市场上, 尽管我国的工程总包的产值在上升, 地位在提高, 但多以劳务为主, 咨询设计所占的比例很低, 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时, 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 去提高产值含金量;四是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五要和国际接轨, 开展国际交流。武汉所提的两个绿色概念和四个城市定位都很好, 但需要引领和贯彻到跨行业的融合上去, 这是建设“工程设计之都”的重要抓手。总之, 打造设计之都的一个核心是要有一个连贯的思路, 归结到把武汉打造成为一个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的示范平台上去。
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江则向武汉方提出了打造一个“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的工程设计之都的理念。中材集团下属的设计院大部分都在武汉, 也创造了很好的产值, 刘志江非常赞同武汉提出的打造工程设计产业的提法, 认为产业是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就没法推动科技发展, 更达不到国际化, 要做好向产业化的转型, 政府的引导支持和政策推动很重要, 武汉25家骨干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应该是协同集成的问题, 如何快速重组, 通过上市等手段带来资本, 这是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上海市政工程总院院长汤伟首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认为设计之都应该像一片最好的树林, 能够吸引最多最好的鸟儿聚集过来。武汉设计之都应该也是成为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 打造一个很好的行业生态环境, 吸引最多最好的设计企业来落户, 同时要注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而不是单纯的体量增加, 要注意人才梯队的建设。武汉的设计环境资源非常优越, 体现在设计院众多, 设计院校林立上, 要很好地把它和建设计之都工作链接起来。
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裁丁建表示, 从主题报告和送审文件中, 能看出政府对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如果政府能充分发挥工程勘察设计业的引领性和带动性, 那无疑将创造出一个政府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他认为武汉此次打造设计之都的定位应该着眼于打造一个行业的平台上,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 经常举办固定或者经常性的全国性行业会议, 来扩大武汉的城市影响力。同时政府应该制定出创新的政策, 创造出先行的独特的尝试条件, 其他地区和城市没有的、不能做的事情, 在武汉要先做先尝试, 要发挥工程设计之都的引领性, 制定规范和标准, 成为典范模式的发源地, 要致力为设计师们提供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设计之都。
刘宇昕副司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提出, 新组建不久的勘察设计行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全部都是目前国内行业“领军”人物, 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规划方案能得到与会专家的论证和研讨, 能够代表行业的意见。他表示, 对于武汉的申办方案, 住建部原则上给予支持, 这有利于提升整体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地位。关于此次武汉申办的重要意义, 除了同意所提交方案中列明的5点以外, 刘宇昕补充了4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武汉申办“工程设计之都”, 对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勘察设计行业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二是将有利于提高国内的设计质量;三是有利于行业加强交流;四是有利于行业进行科技创新。
刘宇昕强调, 此次申办的理念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武汉这个窄面上, 应该站在全国全行业的地位上去看待。现在,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地位过低, 这和行业对国家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相符, 要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和灵魂, 要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地位, 需要像武汉申都这样的想法和理念。这也是今后很长时间内, 住建部要做的重点工作。
刘宇昕认为此次战略专家委员会论证会召开的目的有三:首先希望与会的专家们能检查一下申办工作的方向对不对;其次希望能得到专家们所代表的各大院的大力支持;最后希望专家们能献计献策, 从而开拓申办的思路。从这三个目的来看, 本次论证会是非常成功的一次会议。
民族振兴之路 篇11
1.请简要概括漫画的主旨。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谈谈你心中的全面小康社会。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4.假如漫画中开车的是你,你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提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振兴工程 篇12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河—威斯特伦法州, 因横穿鲁尔河得名, 面积4 434平方公里, 包含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多个工业重镇, 在历史上一直是德国的经济重心, 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进入20世纪50年代, 由于石油、核电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应用, 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 煤炭需求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 鲁尔区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竞争力大大降低。因此,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鲁尔工业区传统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地区经济危机开始。
二、集群创新过程
1.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期。
在调整前期, 德国政府对鲁尔区煤炭、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经济补贴, 希望恢复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德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对传统大工业进行资助收效甚微,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有更加恶化的趋向。
2. 鼓励新兴产业的建立。
在尝试对传统产业进行资助但收效甚微后, 德国政府调整了其资助的办法和方向:减少对传统工业部门的资助, 转而引导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大力扶持当地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北威州规定:对于在当地落户的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大企业28%小企业18%的经济补贴。在政策的引导下, 鲁尔区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迅速增加, 仅1973—1985年之间, 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达459个, 大大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
3. 兴建科研机构并促进其相互间的协作。
为满足鲁尔区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鲁尔区从一个没有大学的地区转变为欧洲高校密度最大的工业区。同时, 政府还着力创造和加强建设企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 促进网络主体间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 鲁尔区积极利用集群创新战略, 在鲁尔区不同的城市或城市群之间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 各集群之间相互关联, 形成强大的经济纽带 (见下表) [2]。鲁尔区各城市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如下表所示:
三、鲁尔区主要产业集群介绍
1. 埃森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以埃森为一级聚集地, 科隆为中心, 涵盖杜塞尔多夫、明斯特、亚琛、波鸿等众多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使北威州成为德国生物医药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之一。
生命科学研究在北威州很早就有一定的基础, 传统工业衰退后, 该区利用原有的基础在政府的促进下开始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1977年生物技术研究学会在纡利希研究中心建立;1982年, 世界遗传学研究中心在科隆成立;1985年, 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Qiagen作为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衍生公司成立[3]。
由政府和科研机构组成的指导网络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负责莱茵地区的医药商贸事项, 提升区域内生物技术的形象;还为区域内公司提供共同通信活动平台, 确保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顺畅转化, 由此形成很多基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衍生公司。基础雄厚的制药工业和化学工业不断吸引医药公司的加盟如Amaxa、Biofrontera、Cardion、DASGIP、Memorec和Verigen等医药企业在这一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新公司的加盟, 为该地区注入了新的血液, 优化了区域内医药产业结构, 完善了竞争机制, 推动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06年, 该区域共集中了13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以及100多家供应商, 产品销售额增长率达30%以上, 金额超过20亿欧元, 在欧洲乃至全球也颇具实力。
2. 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物流产业集群。
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 是典型的内河城市。杜伊斯堡港口早期主要以转运煤炭为主。20世纪上半期, 伴随着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腾飞, 杜伊斯堡港口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心港。进入20世纪的下半叶, 杜伊斯堡随着整个鲁尔区经济的衰退而没落。
随着振兴鲁尔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 杜伊斯堡凭借德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 在围绕杜伊斯堡150km范围内的水路、铁路和高速公路将杜伊斯堡与中、东欧大部分联系在一起。目前, 杜伊斯堡共有200个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和物流业务四个联运终端和35万m2的仓库区, 是国际水准的物流中心。
杜伊斯堡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政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85年, 德国便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4]。在物流园区内, 许多不同规模, 不同功能, 分属于不同运输公司的物流中心聚集在一起。德国统一以后, 为了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 迎合物流市场逐渐成熟后企业强强联合的需求, 政府采用了物流园区的形式, 在地理位置上使众多强弱不一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 形成规模效益。
3. 多方合作下的多特蒙德IT、生物、化工产业集群。
为了应对地区结构性危机, 多特蒙德市各界加紧以创新激发新经济的步伐, 复兴多市经济。在经济复兴的过程中, 多市地区积极主动, 成功地将科研、大学、工商界、政界、金融机构等因素综合在一起, 促进地区结构转换, 达到了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的[5]。1984年, 由市政、银行、工商业行会、大学等参股的多特蒙德技术中心建立, 其股东构成反映了多方主动协作的特点, 也标志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技术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服务与大学的诸多优势学科紧密相关, 中心为大学的创新提供基地和平台, 大学为技术中心和技术园区的公司提供科研开发支持, 大学和技术中心的发展相互依存, 技术领域的拓展刺激了大学学科的发展。
1999年, 多市政府与麦肯锡顾问公司筹备多特蒙德项目工作并设立专门工作小组, 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引导并培养就业人员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
4. 科隆的媒体和生物医药产业群。
坐落在莱茵河西岸的科隆是又一个重工业城市, 现在作为德国的媒体之都而享誉世界。科隆媒体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州政府、私人投资者以及外聘顾问人员的协作下, 启动了“媒体园区项目”, 开始树立“媒体城市科隆”的形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科隆集中了多处大型的媒体企业办公、展示、交易设施。这里有欧洲大陆最大的西德电台WDR、欧洲最大最成功的私营电视台RTL、德国广播电台、科隆广播电台等, 还有RPR、Super RTL、RTL-shop、Viva Plus和Vox都是电视广播界享有盛名的广播电台。同时科隆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吸引了各国厂商的聚集, 进一步稳固了科隆媒体城市的地位。
四、经验与启示
1. 城市之间产业集群相互错位互补。
在鲁尔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注重形成以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 不同城市功能及相关产业间形成错位, 以加强区域内产业间企业的协作, 保证区域内整体经济的改善。同时, 极力倡导集群内部各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 以带动整个集群的向前发展。
2. 构建各方合作网络, 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在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过程中, 在政府的倡导下, 企业, 协会, 高校, 科研究机构间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在这一方面, 鲁尔区多特蒙德市的技术转化中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将技术创新和新企业的建立及发展联系在一起, 并有一系列配套性服务作支撑。在产业群的发过程中,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 加快技术创新和科研技术商品化的速度。
3. 多元化经营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企业是经济结构转换的主体, 在鲁尔区经济复兴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具有反映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 使得在集群发展中, 联合技术创新和合作更为容易进行, 在鲁尔区, 这类中小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的主体, 产品种类繁多, 经营方式灵活。
4. 完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通过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在促进地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内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的改善。
5. 政府部门做好总体规划。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鲁尔工业区的成功改造,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政府在改造的初始阶段就制定了完整的总体规划。这方面的规划主要包括鲁尔地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整治目标、改造重点和产业布局调整等。这些规划可以看作为鲁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蓝图和行动依据, 是鲁尔区得以成功改造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J].国际经济评论, 2000, (4) .
[2]孟韬.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产业转型[J].改革, 2007, (11) .
[3]马超, 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发展研究, 2007, (2) .
[4]赖平仲.从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和模式中得到的启发[J].物流天地, 2003, (1) .
[5]Utz Ingo Kupper&Stefan Rollinghoff.Cluster Management:Demands on Cities and Regional Networks[J].German Journal of Urb an Studies Vol.44 (2005)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