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结构调整(通用12篇)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 篇1
产业组织理论核心是研究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 分析企业内部结构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组织政策, 实现较高的市场绩效, 是微观经济学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应用。商业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中介, 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产业组织角度研究商业银行, 依照标准的市场竞争结构设计并实施产业组织政策, 对实现商业银行的有效竞争, 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美国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 、贝恩 (Bain) 首创了“结构 (structure) -行为 (conduct) -绩效 (performance) ” (S-C-P) 分析范式以来, 结构、行为、绩效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的研究重点。西方国家较为规范的将银行业纳入产业组织学, 并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关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降低市场竞争的学术论断, 甚至引起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新的法规对银行合并进行规制。此后, 源自产品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产业组织范式成为了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手段。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而且促成了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早期的研究主要根据寡占产品市场理论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 很少研究该理论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银行业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理论的兴起, 促进了金融中介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Hannan, Calem andCarlino在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银行业的分析框架开始被建立, 银行业开始采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即将单一产业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放松规制后, 银行业的竞争与策略性行为成为银行业研究的前沿课题。
国外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市场结构要素的研究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性构成了市场结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差异及其不同组合, 构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海地等人 (Haldi和Whitcomb) 认为, 适当的扩大规模并不会导致生产成本相同比例的增加。Hannan、Berger (1991) 和Neumark、Sharpe (1992) 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 发现存款利率存在刚性, 说明银行市场势力的存在, 而且赫芬达尔指数较高的市场存在较高的利率刚性。Smith R Todd (1998) 认为严格的进入壁垒, 成本是巨大的, 增加银行业的竞争, 可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危害性, 提高宏观经济水平。Barth et al. (2001) , Barajas et al. (2000) , Unitet和Sullivan (2003) 等研究发展中国家银行业, 结果发现, 严格的进入规制与银行表现负相关, 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壁垒, 可以降低中介成本, 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稳定性。
二、市场结构模型构建的研究
Sealey and Lindley (1977) 最早运用企业微观经济学理论, 假设银行是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为客户, 包括借款人和存款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单位, 给出了银行业的完全竞争模型, 并得出结论, 认为完全竞争模式下, 单个银行能够调整存款和贷款数量的行为。Monti和Klein (1971) 建立了银行垄断的Monti-Klein模型。该模型可以推广到有限数量的不完全竞争的Cournot模型, 可以用于分析存款利率规制下, 银行贷款定价的行为。Stah和Yanell (1988) 提出了银行Bertrand竞争模型。通过研究, 显示出了不同的瓦尔拉斯均衡。Salop地域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垄断竞争, 该模型分析了银行最优数量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认为银行数量的增加是自由竞争的结果, 因此包括设立分支机构限制和准入限制在内的直接限制或包括租赁费、税收在内的间接限制, 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Salop地域模型还分析了存款利率规制对贷款利率的影响。Chiappori, Verdier和Perez-Castrillo (1995) 根据Salop地域模型得出存款利率规制的福利效应。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 (2000) 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 作出了创新性的工作。他们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为基础, 建立了大量单一银行业的竞争模型和拥有庞大分支网络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结果发现, 因为银行具有锁定效应、产品多样性和有限信息三个特征, 因此, 小银行可能更缺乏积极的竞争态度, 可能具有更大的的垄断优势。美国政府保持众多的单一银行的政策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 而欧盟的政策可能更具合理性, 因为鼓励银行扩张市场规模, 并允许银行拥有更大的网络。
三、银行业竞争性的测度
国外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进行测度: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结构法对市场竞争性的度量是间接的用市场结构指标来反映, 常用指标包括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勒纳指数、贝恩指数、洛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非结构法通过估计竞争价格的背离程度, 将市场结构内在化来度量市场内厂商的竞争行为。非结构法强调分析银行的竞争性行为, 而不是使用关于市场结构的外在信息, 对银行的绩效进行研究并做出重要贡献。主要的模型方法包括:PR模型 (Panar&Rosse, 1982, 1987) , Iwata模型 (Iwata, 1974) , BL模型 (Bresnahan, 1982;Lau, 1982) 。
四、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的检验研究
Bikker 与 Groeneveld (2000) 对欧盟银行业作整体研究时发现, 尽管1989-1996年间欧盟银行业推行自由化, 放松规制, 其市场环境仍是垄断竞争, 银行竞争并未提高, 他认为高集中度削弱了竞争。而欧盟成员国内的本国银行更类似完全竞争。Bikker和Haaf (2001) 研究了银行的市场结构、及其二者的关系。他们用非结构PR模型来测定竞争指标。并将研究的23个国家的银行市场划分为三类:小的本地银行, 中等银行和大的跨国银行。结果发现, 竞争在本地市场比较弱, 在国际市场表现比较强。同样认为集中有害竞争。Bikker和Haaf (2002) 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间的关系, 用虚拟变量表示欧盟和非欧盟国家, 用市场结构对竞争进行回归估计, 结果也发现, 集中损害竞争度。
近年来, 借助于产业组织学结构-行为-绩效 (SCP) 分析范式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 已成为银行业及至金融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国内学者从1999年以来, 也开始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这些研究一般认为,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程度一直比较高, 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拥有居高不下的市场权力。但从长期看, 商业银行从业数量增多、竞争程度上升、垄断逐渐打破、银行经营效率不断提高, 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中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适当集中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但垄断格局总体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仍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支配着整个市场。而且这种市场结构长期运行的结果是低效率的, 低效率的成因主要是体制性的原因, 也有经营管理性和外部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Bain, J.S., 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Hannan T.H.and Berger, A.N., 1991, “the Rigidityof Prices: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1, No.4, p.938-945.
[3]Neumark D.and S.A.Sharpe, 1992, “Market Structureand the Nature of Price Rigidity:Evidence from theMarket for Consumer Deposits”, the 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 vol.107, No.2, p.657-680.
[4]哈维尔.弗雷克斯, 让.夏尔.罗歇 (美) .刘锡良等译.微观银行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5]Panzar, J.C.and J.N.Rosse, 1987, “Testing for'Monop-oly'Equilibrium”,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5, 443-456.
[6]于良春, 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 1999, (8) :48-57.
[7]秦宛顺, 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 2001, (4) :34-45.
[8]赵旭, 蒋振声, 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3) :59-67.
[9]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经济评论, 2004, (6) :96-102.
[10]李一鸣,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1) :78-87.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 篇2
国外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的。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北美、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产业,都普遍推行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有的已实行跨国经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也纷纷出现了“农、工、商综合体”之类的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这种模式在欧洲较普遍,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社务由全体社员协商,一人一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在合作社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合作社又自愿按产业联合,逐步组成从地方到中央的联社。例如,芬兰25600个奶牛户(占全国80%),组成47个乳制品合作社,经营牛奶的加工和销售。经过资产重组,以股份制形式组成全国联社性质的公司,产品多达1400种,加工量占全国的77%,年营业额已达18亿美元之多,企业资本迅速扩张,竞争力大大增强;美国家庭农场一般都参加几个不同性质的合作社,平均每个农场参加2个合作社;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1~3个合作社,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最高联合机构是设在波恩的德国赖夫艾森合作联社,它代表农民在经济、法律、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利益,负责咨询并设立合作组织基金,保持与政府及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联系。
2.专业协会模式
这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结合、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共同出资建立的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其组织系统包括区、县、中央三级,业务范围包括信贷、购买、销售和生产指导等,日本农协批发的农畜产品占批发总量的60%以上。澳大利亚设有全国羊毛协会、羊毛销售经纪人协会、羊毛出售商协会和羊毛加工者协会,分别代表羊毛生产者、经纪人、销售商和加工商的利益开展
业务。这四方面的代表共同组成澳大利亚羊毛交易所,经营全澳90%以上的羊毛销售。交易所在全国设立8个销售中心,每个销售中心是一大型的室内市场,陈列着各种展箱、样品以及质量鉴定书和价格标签,买主与经纪人签订购买合同,一般经纪人收到羊毛后两周内将其卖掉,收取货款。
3.企业集团模式
这是国际国内资本向农业倾斜而形成的综合或专业的企业集团。如意大利的全国农业合作社联合会菲亚特集团、皮雷利集团所经营的大型农场和公司以及水果收购、分级、贮存、保鲜、加工和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企业。企业集团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财政、物资和技术援助,参与农场(农户)的经营管理,并根据市场情况对农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供货时间等提出严格要求,农业生产者必须按合同的约定进行大批量的、均衡的、标准化和高质量的生产,不能满足合同要求的农业生产者将被淘汰。近年来,跨国农业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它们在兼并有关食品加工企业之后,成为世界性的跨国农业集团。如可口可乐公司,1990年收买了与食品加工有关的销售额达39亿美元的华垂斯食品公司,一跃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跨国农业综合企业。
4.其他模式
韩国的农协和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农业在本国发展现代农业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资金存贷,生产要素购买,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营销、保险,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研究、出版和教育等支持性活动,深受农民的欢迎。泰国的“农业工业化”战略与“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供给者上升为制造业的参与者,使产品加工业成为泰国出口业的支柱,使农业和工业的关系进入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新阶段,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前苏联的农业跨单位合作和农工一体化等等。
借鉴国外经验实施产业振兴计划 篇3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随着金融危机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逐渐感到压力,中国政府快速反应,及时改变经济运行结构,启动扩大内需、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具体分派到各个行业就变成产业振兴的范畴。
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2009年11月23日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水电、核能、生物质能)、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育种、新医药、信息产业。
二、发达国家实施产业振兴计划的相关经验
如何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欧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一)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即通过通信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等组成的体系为用户随时提供信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使得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且进一步带动美国高技术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
(二)日本的“产业振兴计划”
日本的产业振兴计划以产业和企业为对象,以实现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结构目标,以发展重点产业为中心而展开,以促进企业间的竞争力为宗旨。
1、经济恢复期(1945年—1959年):日本物资匮乏,通胀严重,唯有煤炭资源可以开发的情况下,日本采取了“倾斜生產”的方式,就是集中生产煤炭,将生产出来的煤炭用于生产钢铁,生产出来的钢铁又投入到煤矿业。以重新钢、煤两项基础产业为突破口来带动经济复苏。
2、产业振兴期(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为实现经济自立的目标采取了产业合理化政策,通过引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式提高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重点是煤炭、话费、造船、钢铁、煤炭等基础产业。
3、经济高速增长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年代初):这段时期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通过企业合并、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成为这一时期日本的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石油危机以后的时期:此阶段产业政策的内容扩大到了信息、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关系环境、民生、地区开发等社会事业领域,产业政策从“硬”政策(对特定产业提供补助、优惠税收、低息贷款等)逐步转变为“软”政策(向社会发布经济展望、提供信息引导企业等)。
(三)芬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芬兰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世纪50年代,芬兰把重点放在造纸业及造纸机械产业。芬兰主要依托于技术创新来推动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使现代造纸技术及机械制造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芬兰在全球造纸自动化和技术创新领域扮演领导角色。
2、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芬兰推动现代造船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芬兰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出口依赖于海运,这就决定了发展现代造船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其工业化的优先选择。
3、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芬兰加快了推动现代化电信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工业的投资开始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电信服务业投资迅速上升,使得芬兰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早推进电信技术创新的国家之一。
4、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实现了向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通讯业的跨越。
5、进入21世纪后,芬兰确立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目标,使得芬兰在清洁工艺、能源效率、废物管理、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拥有全球领先技术。
三、我国推进新兴产业建设政策建议
根据美日欧的先进经验,中国在实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应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法律强制、税收优惠、财政支持、融资鼓励等多种方法和措施创造适于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得到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因此基础较为雄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科技创新方面“拿来主义”作风严重、产业布局雷同、低水平建设较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体制、市场、政策的综合设计,注重自主创新,加强中国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等方式。
(一)国家层面战略部署,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管理和监督体制
1、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支持决定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程度。政策支持应该关注研发和产业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各地协调发展。政府要有超前的战略思维,抓紧编制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看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选择集中突破的重点领域和产品,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思路与措施。
2、完善相关管理和监督体制,确保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掌握核心技术,重视主流技术的升级。新兴产业内在动力在于知识、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激励与扶持政策。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二)发展新兴产业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在掌握技术的领域发展新兴产业
1、发展新兴产业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在掌握技术的领域发展新兴产业。利用边缘市场逐步升级,既要防止过于支持地段市场,又要防止技术标准定的过高。
2、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立足国内外资源和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由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业联盟。
(三)优化产业结构
1、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研究成果转化。鼓励、引导人才流动,指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科研,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引进智力和成果。
2、通过产业补贴和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新兴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利用政府网站开展信息服务,建立技术服务系统,完善技术交易手段,加快建立技术中介经营体系,推动创新成果进入技术交易市场。
国外光伏产业补贴政策 篇4
预计欧盟的新条例草案经成员国政府及欧洲议会通过后将于年内生效, 但此项措施使印尼和马来西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2006年全世界棕榈油产量为3680万t, 其中3 8%产自印尼和马来西亚。这2个国家在过去20年都采伐天然林, 扩大了油棕种植面积, 近年来随着棕榈油价格上升, 种植油棕的收益超过了木材生产, 因此砍伐天然林种植油棕的趋势仍在继续。尤其在印尼, 由于预测到世界棕榈油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计划将油棕种植面积扩大1倍, 达到约1700万公顷。印尼和马来西亚因天然林的消失, 受到欧美诸国的强烈谴责。因此, 两国的生产商及主要进口企业于2 0 0 3年成立了“可持续的棕榈油圆桌会议 (R S P O) ”, 制定了由3 9个标准1 2 7个指标组成的认证制度。
此次欧盟采取的措施也许能阻止热带国家的天然林转变为油棕种植园, 但不能期待产生很大效果。因为根据条例草案, 2 0 0 7年末以前建立的种植园不受条例限制, 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2008年以后的种植园最好生产农作物等。而且, 从2 0 0 6年全球棕榈油进口情况看, 中国的进口量占全球1 9.3%, 欧盟占1 6.7%, 印度占1 0.3%, 即使欧盟进一步强化进口限制, 中国、印度等进口大国也不会紧随其后。
在欧盟区域内生产的生物燃料作物, 其平均单位面积产油量比油棕低, 棕榈油产量为每公顷3.74吨, 而菜子油仅为0.67吨。毫无疑问, 在欧洲与其发展生物燃料作物, 不如从热带地区进口。
业内预期2 0 1 5年左右光伏发电成本即可与常规能源相当, 但现阶段光伏市场需求仍是由政策推动。各国的补贴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安装光伏系统直接进行补贴, 如日本;一类是对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进行设定, 该方法在德国、西班牙等国显示出巨大威力, 刺激了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另外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将两种政策混合执行。
日本政府在1 9 9 4~2 0 0 3年间成功实施一轮补贴, 促使2 0 0 4年日本光伏累计安装量达1 1 0 0兆瓦, 成为当时全球光伏容量最大的国家。
2 0 0 4年, 德国政府启动上网电价法, 即著名的E E G法案, 导致德国光伏安装量激增, 最初的上网电价为3倍的零售电价或8倍的工业电价。光伏系统在安装后的2 0年内固定价格, 但推迟一年, 固定价格下调一定的比率。之后, 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也都引入了上网电价法, 并且补贴程度相对德国而言更加丰厚。
2 0 0 6年, 美国加州开始实施混合两种扶持政策的补贴方案, 对中小系统实施投资补贴或上网电价法, 对大系统实施上网电价法, 初始上网电价0.3 9美元/千瓦时, 维持5年, 逐年降低。
组织结构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篇5
70年代中期以来组织结构理论有了新的长足发展,除了在这之前已经出现的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外,还出现了4个与结构权变理论分庭抗礼的新范式;它们是:制度组织理论、总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5个主要趋势。
(1)在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发展组织结构理论。泰耶尔(Thayer)的非层级结构模型,黑格(Hage)的组织控制理论继续对组织结构的权责结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2)在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组织结构理论开辟的理论传统上进一步发展组织结构理论。斯梅尔斯克(Smircich)的组织符号主义,费恩(Fine)的组织文化理论,费古逊(Ferguson)的男女平等主义组织理论,沙通(Sutton)和拉发里(Rafaeli)的情感主义组织理论进一步地从情感和人性复杂性的角度分析非正式组织结构的运作过程和功能。
(3)结构权变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结构权变理论产生于60年代,在7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各种新的组织理论的冲击,逐渐失去其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在80年代和90年代,它仍然为许多研究者所推崇,井有很大的发展。权变要素的研究范围扩大任务相互依赖和产品生命周期被作为权变要素加以研究,对信息处理模型和网络组织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4)社会学继续为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工具。在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学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最为强大的影响,组织社会学成为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70年代中期以来,呈现了3个新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组织结构理论,它们是汉南(Hannan)和弗瑞曼(Freeman)的总体生态理论,迈耶尔(Meyer)和罗万(Rowan)以及祖克尔(Zucker)的制度理论,帕弗尔(Pfeffer)和沙兰西克(Salancik)的资源依赖理论。这3个理论范式的一个共同观点认为,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不是管理者主导了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这3个理论范式属于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的类别。总体生态理论认为,组织变革的主要机制并不是由单个组织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整,而是一个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过程,因此,当一个组织在总体水平上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将会被新的适应性强的组织所取代。总体生态理论的研究文献包含了一些所特有的专业词汇、数学模型和统计程序。制度理论认为,组织结构主要不是由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客观需要决定,而是迎合更大社会范围的团体关于组织形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理性的看法的产物。因此,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就有表面结构和实质结构之分。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对外部资源有依赖性,因而力求通过许多手段去控制这些资源,组织有维持独立的倾向。
(5)在70年代,经济学开拓了组织理论新的发展空间,并且在80年代和90年代,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巴尼(Barney)和大内(Ouchi)在1986年出版的《组织经济学:理解和研究组织的一种新的范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组织经济学的概念,用来说明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理论。一个是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代理理论,另一个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交易费用理论,还有一个是波特(Porter)在1985年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三个理论中,代理理论对组织结构的研究影响最大,詹森曾宣称要以代理理论为基础进行“一场在组织科学中的革命”。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组织结构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结构理论在以上五个类别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管理学会(BIM)做了一次题为“扁平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电报公司在内的90%的英国企业正在进行组织结构精简和扁平化。 企业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等级制发展到扁平式是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提出的观点总结如下:
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彼得・ 德鲁克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基于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组织变革问题。他说:“后的典型大企业,其管理层级将不及今天的一半,管理人员也不及今天的1/3。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将由跨部门的专家小组来完成,协调与控制将更多地依赖雇员的自律意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根源在于信息技术。……在我的脑海里,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它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德鲁克,1988,第1、2页)。
彼得・圣吉(Peter Senge)认为,要使企业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未来环境,就要求企业的成员和企业本身要不断的学习,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他提出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体学习的五项修炼的融合,把企业缔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1990)。
哈佛商学院的罗莎贝恩・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认为未来的组织变革应当恢复以人为本,他认为未来组织的变革将由六个重要的转变组成,而每个转变都包括着重要的人文因索,这六个转变是:在人员配备原则上,从臃肿到精简的转变;在组织结构形式上,从垂直到水平的转变;在劳动力的使用上,从一统化到多样性的转变,即工作中使用越来越多的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在权力的源泉上,从以职务或职位为基础向专家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转变;在员工的忠诚感上,从对公司的忠诚转向对价值流小组的忠诚;在企业成员的职业财产方面,从组织财富向名誉财富的转变,即个人的成功和对组织的适应不是依靠自己在制度化的企业中的经验和关系网,而是依靠可移动的技能及信誉(R・莫斯・坎特,),
关于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具体的形式,从研究的结果看,认为未来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是战略联盟、虚拟企业( EIU,1997),大脑型组织( M・ F・鲁宾斯坦,),顾客导向型的水平组织(詹姆斯・迈天,1995)。而未来这些各不相同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共同特征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水平型组织。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纷纷加强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力度掀起了组织结构变革的一轮热潮。1992-1993年后;许多企业相继推出了新的组织结构变革计划.据有关资料报道:到1995年底,全球500家最大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变革(刘海云,1993)。这次组织结构变革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目标长远而且深刻,带有明显的战略性。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相继回升,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许多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不再仅仅是不断研究变化中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有效战略的能力,而是以不断变换的方法调动其资源以成功地实施战略的能力,即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今后的竞争中公司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将是公司成败的关键。因此,不仅是业绩不好的公司,而且包括业绩优秀的大公司也在实施大规模的组织结构变革。
(2)企业规模缩小,员工裁减成为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94年利润达到创记录的40亿英磅,当年投资收益率为 10.4%,尽管如此,1995年初,该公司还对内部组织进行了重大改革,将设在伦敦和海牙两个总部的职员人数由原来的3900名减少到2700名,裁员幅度为30%,取消了四个洲级地区总公司,精减了总部职能部门.1993年美国大型企业宣布裁员60万,不仅高出1991年的25%、甚至比衰退年份的总裁员量也要高.并且,裁员的对象有了质的变化80年代的组织结构变革主集中于裁减一线蓝领工人,而90代以来的解雇职员中相当一部分是白领工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1991年管理阶层的职员就裁减了30%以上。
(3)管理层次大幅度减少,重心由基层移向中高层。据估计美国《幸福》杂志所列全球最大的500家企业在1990-1995年间平均减少管理层次3个左右,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韦尔奇于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减少组织层次,最初通过大规模约兼并和分解,重新组合公司以业务为中心的企业单位,随后逐步取消了部门经理这一层次,并于1991年取消了生产副董事长这一层次,规定13个主要企业的主管直接向他汇报工作。1993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将原有的7级管理层次压缩为4级。
(4)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从流程的角度集成职能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组织结构。如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95年的组织结构变革中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矩阵组织结构取消地区总公司,由过去地区和产品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的直接管理,重组后的壳牌石油公司,按勘探开采、石油产品(炼油和销售)、化工、天然气和煤炭五大主要业务建立五大产品业务集团,分别管理 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
(5)“网络制”组织模式大量出现,“网络制”组织是指通过庞大的通讯系统将众多的部门和雇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互相合作的网络;各网络点均听从最高决策层的指挥。这种结构彻底改变了原来由上而下的纵向信息传递方式,大大加强了横向联系,使组织更具弹性和灵活性。1993年IBM公司毅然废除了由13个事业部经理参加的经营委员会决策体制,高层主管通这公司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并跨越组织等级链直接与项目负贵入和低层人员沟通和协调,大大提高了组织决策效率。
(6)母子公司之间的组织关系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众所周知,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化大为小”,组建所谓“公司中的公司”,将总部分割成众多的独立决策单位.而如今这一趋势己经产生实质变化。许多企业只倾向于紧密控制最关键的功能公司,如研究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而把生产活动从公司活动中彻底分离出去以分包的形式借助于众多独立的生产供应商完成.在这种组织体系下,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不属于同一个公司;但在共同的战略和政策体系下运营,形成一种具有一体化效应的虚拟组织。这种组织中产品生产调整,规模的调整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都是通过对生产供应商的重新组合来完成,调整成本很低,而适应性又很强。如美国的耐克公司1993年年销售额近40亿美元,其商品生产100%实行分包,全公司只雇佣了 9000名员工,而设在不同国家的独立分包商们却雇佣75000人,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开发。营销、管理等高附加值活动。
由此可见,国外在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组织结构方案的实际设计和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和前沿,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篇6
关键词:海洋产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我国海域辽阔,东西跨度约24个经度,南北跨度约38个纬度。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主要海域均相通,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其海洋技术的发展也居世界前列,此外,美国的海滨旅游每年约接待1.8亿人次,庞大的海滨旅游业也向美国本土提供可观的收入,同时推动就业。美国的海洋经济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经济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可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首先,美国设立了国家海洋委员会,并由总统直接领导,实现了高层次的协调,与此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可行性强的海洋开发战略,其中包括:1999年提出的“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2004年的《21世纪美国海洋政策》和同年九月的《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其次,美国注重油气等海洋矿产资源的开采,美国是对海上资源开发利用最早和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商业开采始于1920年,最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是,美国在不断开采与推动本国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海洋保护的力度,它的海洋管理模式以生态为基础,保护海洋环境,在200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2000海洋法令》,巩固了海洋保护力度,最大程度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美国注重海洋知识的普及并加强海洋教育,曾提出“教育是未来的基础”的口号,在教育的基础上对海洋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培养大批专家和工程师,另外兴建海洋科技园区,如在夏威夷和密西西比河口区开办的两个海洋科技园。
二、加拿大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加拿大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是世界上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其海岸线长达243792公里,海洋经济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统计,在加拿大仅渔业就可以为加拿大提供近十万个就业机会。
与美国相同,加拿大政府同样注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以可持续开发、综合管理、预防为基本原则的综合管理方法的制定与当时各种海洋管理方法互相配合。加拿大限定的海洋环境污染界限标准及海洋水质标准较高,同时采取预防油等有害物质流入海洋的措施,设立“沿海护卫队”等应对海洋泄露事故。一系列措施为维护良好的海洋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拿大在海洋立法方面同样出色,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海洋进行综合立法的国家。其最早的《渔业法》早在1868年就制定颁布,后一年通过《沿海渔业保护法》,《海洋法》于1997年颁布实施,这些与《领海和渔区法》、《海洋倾废法》、《防止油类污染法》、《沿海渔业保护法》、《200海里专属渔区法》等法律法规和公约协定共同构成完整的又有机联系的加拿大海洋法律体系。在实施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加拿大是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预防上,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动植的保护方面,通过借助于各执法机构对公众进行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身参与意识。
三、日本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岛国,陆地面积小,资源贫乏而海洋资源丰富,有着3.5万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经济加上临海产业总产值占日本国内生产总产值的一半。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就确定了“海洋立国”的综合战略。一直以来,都把加速海洋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方向;在重工业方面,日本政府对造船业扶持力度大,日本早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2001年日本新船订货总量达到797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3月,日本政府召开了“创建21世纪‘环之国’会议”提出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质量的”循环型社会,以取代20世纪提出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2002年8月,又制定了《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方策》,提出了“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管理机制上,日本实行综合管理,并建立了权威性较高的政府海洋管理机构,日本设立的海洋政策本部由首相直接领导;在基础教育上,以学校教育为主,加强海洋教育及海洋知识的普及,同时发挥信息在海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总的来讲,日本海洋经济区域已经形成,由产业集群发展到地方集群;其次,海洋开发向纵深发展,已形成近二十多种海洋产业,如海洋土木工程、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船舶修造业等;最后,海洋相关经济活动急剧扩大,形成了包括科技、教育、环保、公共服务等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四、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海洋产业开发较晚,海洋开发水平不高。面临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海洋划界与海洋国土纷争形势复杂严峻,针对目前形势,应致力于解决领土争端;在海上执法和海洋产业开发方面,各种部门组织复杂,甚至权责不清,需要进一步整顿协调;同时,近年海洋灾害频发且破坏力巨大,中国极易受到此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和海洋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为海防安全服务;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最近两年新建了超过10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陆续获批的沿海开发战略将继续开发海洋带,使得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新一轮压力;在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及资源开发方面,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海洋经济的规模与发展的科学含量较发达国家仍然严重不足,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总体上比较落后。
中国目前应针对以上问题,充分借鉴海洋产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现状,弥补不足之处,更好地实施海洋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兆君,刘帅.基于国际比较的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6-57.
[2]李巧稚.国外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2):36-39.
[3]储永萍,蒙少东.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09(08):154-157.
[4]杨海军.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经济,2005(12):43.
[5]王敏旋.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发展战略趋势和启示[J].新远见,2012(03):41.
[6]王双,刘鸣.韩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1(6):15-17.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 篇7
1 中外园艺产业发展对比
1.1 世界园艺生产大国———中国
作为降水量较为充足的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 有着丰富多样的土壤种类, 这种土壤对于园艺的生长较为有利, 再加之有许多多变的自然条件, 像地形、光照、降雨, 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农业生态, 不论是何种园艺都适宜。中国有着丰富的园艺品种资源, 通过鉴定, 当前已有超过3万份种质资源存入国家长期库内, 有l9个果树树种的近万份材料被l6个种质资源圃保存了, 挑选出约100多份果树、200多份蔬菜的抗病、优质材料, 200多个果树新品种、蔬菜品种及1 000多个杂交一代, 使得园艺作物良种化进一步加快。
1.2 中国园艺产品单产水平与园艺大国相较差距较大
中国园艺产业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便是我国的园艺产业单产水平较低。从总体来看, 蔬菜生产的单产水平比世界水平稍微高一些, 却远不及其他蔬菜生产大国。对于新鲜蔬菜单产水平, 中国在2009年为17.7t/hm2。对于水果单产水平, 中国普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差不多低于所有水果生产大国的单产水平, 而2002年水果单产则为9t/hm2, 不足墨西哥的4/5。
2 促进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措施
2.1 改善生产布局, 改变品种结构
根据区域占地优势的原则, 园艺产品的区域布局进行整改, 将市场作为导向, 力求寻找最适合且适宜园艺产品种植地;将果树树种结构作为整改对象, 将苹果、柑桔的面积进行适当的压缩, 控制梨的面积, 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根本。大力开发名特优新品种和具有特色应时小水果;为了能够实现早中晚熟品种的有效搭配且能够均衡上市的目的, 将早中晚熟品种结构进行调整, 积极发展早、晚熟品种和反季节培育;并且同时为优质园艺类产品建立了有规模的生产基地、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和出口 (加工) 基地。
2.2 增强优良品种的繁育、标准与监测、市场信息服务三大体系建设
要想发展外向型的园艺产业, 建立健全园艺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要以将园艺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水平的提升作为目标, 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落实下去。尽快将园艺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 (修) 订好, 并提前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食用园艺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修订好, 尽快与国际标准相适应。大力宣传并引进现代卫生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 要建立并完善好园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将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推行出去, 建立双边和多边质量互认机制, 要大力防范并保护中国特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艺产品。作为目前园艺产业发展的“瓶颈”———落后的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
2.3 大力培育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
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并使其成为主体,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支持和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帮扶龙头企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 积极培养民营企业。我认为中央和地方应该设立专项资金, 以此来使得一批外向型园艺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得到大力扶持, 并使其成为典范且起到带动作用。大力帮扶一批园艺产品营销公司, 以便于更好树立中国名优园艺产品形象, 将产品宣传广告做到位。
2.4 增强基本生产要素的素质
不懈地提高创造性要素的素质要坚持以比较优势作为结构调整依据, 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 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园艺产业品种。作为农业投入的重点, 以发挥中国劳动力低廉的资源优势, 对于比较优势不明显的品种。若显示较强出口竞争力, 则逐渐用口味、品质相似。但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品种替代, 以最大限度利用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资源禀赋优势要保持并不断改进品质优势。
2.5 加强对园艺产业的科技投入支持
当前, 将农民和企业作为园艺产业的基本投资对象,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有园艺科技人员缺乏、科技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低。所以, 以后要将科技进步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加大投入的重点是增加科技投入, 优化产品结构。首先是要将园艺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新技术研究作为重中之重, 组织科技攻关, 加快开发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其次是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是对于园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实用新技术培训做好加强工作。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价格支持和相关的生产资料补贴力度。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助的这一方法, 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生产者。与此同时, 为了稳固农业生产这的收入从而建立了农业收入支持体系, 国家可以将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考虑范畴, 向外向型园艺产品生产提供保险, 由各级财政设立灾害保险补助金, 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助。这样使得生产者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经济损失最小化, 保持外向型园艺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农业保险经营者还能正常运行。
3 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全球园艺产业和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对比研究, 可以看出, 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是世界园艺生产大国, 无论从栽培面积还是总产量看, 一直在世界园艺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园艺产品产量都是排在世界首位。尽管中国是世界园艺生产大国, 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国际市场率却很低, 与产量占世界的高比例极不协调, 可喜的是, 近年来中国园艺出口占世界的比例由稳步提高的趋势, 说明中国园艺产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发挥出来。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方面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看, 中国水果加工品和干制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水果汁和新鲜水果没有国际竞争力。就蔬菜产业来看, 中国蔬菜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以后要踊跃参加国际经贸组织, 对于能够有利于本国园艺出口的国际便准赢积极制定并且完善。与此同时, 为更好搜集国外需求信息更好的为本园园艺效力, 应在在国外建立信息网络, 不能错过一切机会与机遇, 增强产业与产品之间的国际竞争力, 加大园艺产业出口量。
参考文献
[1]辛毅, 林万龙, 张莉琴.中国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农垦经济, 2002 (11)
[2]帅传敏, 张金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J].对外经贸实物, 2002 (7)
[3]朱留华.世界花卉业概况及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 2003 (7)
[4]赵海燕, 易法海, 赵立.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1)
论国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动因 篇8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世纪迅文化产业速崛起。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 美国文化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强国, 其较有特点的典型行业有影视业、艺术博物馆、表演业、媒体行业和音像唱片业等。据中国电影网2009年8月29日《电影版权产业的发展和保护》一文的报道, 仅电影一项, 2007年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96.3亿美元, 国外票房收入达171亿美元。美国还不断开发后电影产品, 其产业链延伸至图书、服装、玩具、音像制品、广告、电视、网络及主题公园等领域。目前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综合收益占美国GDP的比重接近1%。其电影作品的出口创收, 常超过航空、汽车等行业, 多年来稳居前三位。美国的传媒业也非常发达, 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等行业为美国的文化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二) 欧洲文化产业
在欧洲,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意义基本相同。在法国, 以图书出版这一产业为例, 其各类出版社1300余家,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0多家, 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法郎的有41家。在德国, 20世纪80年代, 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就已经达到400亿马克, 以其图书出版为例, “现有出版社2000多家, 其著名的文化产业集团贝塔斯曼集团在1997-1998年度的营业额为257亿马克, 其中图书出版及俱乐部的营业额达73亿马克。”
(三) 日韩文化产业
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各国中文化产业发展最强的两个国家。2001年, 日本游戏软件销售额达到6134亿日元, 为世界第一。2002年数码影像制品和游戏的销售第一次突破2万亿日元大关。经过20世纪后期以来的发展, 文化产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为85.057万亿日元, 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2005年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了《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 包括出版、漫画、音乐、游戏、电影、动画片、广播电视、广告、互联网及移动文化信息等10个领域的文化产业的市场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 (按当年汇率, 折合370亿美元) , 占当年韩国GDP的6%。
二、国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动因
1) 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明确。一是成立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机构。美国1965年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和1967年成立的“公共广播公司”, 是美国两个主要的国家级文化机构。他们都由美国国会直接拨款, 负责支持艺术和非商业广播电视的发展。英国政府1997年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为扶持本国音乐产业, 在1995年保守党执政期间, 特别设立“全国音乐日”;1998年工党执政不久, 专门成立“音乐产业论坛”组织。1998年, 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战略, 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推进。二是制定鼓励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法律。1990年后, 美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组织和管理体系。1971年, 加拿大确立文化多元化的基本国策, 政府对文化产业采取了增加投入、鼓励本国文化产品出口、限制国外资本经营文化产业、规定文化产品的“加拿大内容”的比例、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方法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法国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策略非常明确:启动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抵制美国文化的渗透。日本政府2003年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 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 增加预算, 完善相关法律。2000年, 韩国政府出台《21世纪文化产业设想》, 并陆续通过《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出版与印刷基本法》等法律。2) 投资规模大、方式多样。一是政府直接投资。政府直接注入资金发展文化产业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法国政府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 其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英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家彩票为文化事业发展筹集巨额经费。韩国政府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虽然美国文化体制坚持以市场为主导, 但美国政府也直接注资资助其艺术博物馆, 出资办公共广播电视, 以避免民众被迫收看纯商业节目。1991年加拿大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使加拿大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充满生机。二是间接投资。各国采取大量间接投资方式, 如税收优惠、彩票发行、引进民间资本、鼓励文化活动等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美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运用市场竞争机制, 吸收企业赞助、私人捐赠、演出收入、版税收入, 加强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英国政府采用税收倾斜、打造文化之城等政策措施发展文化与创意产业, 从多方面推动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加拿大采用鼓励本国文化产品出口、限制国外资本经营文化产业、规定文化产品的“加拿大内容”的比例。3) 以先进的科技为依托, 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中心。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型特点决定了其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各国在培养自己文化产业人才的同时, 加紧了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争夺战。美国聚集了一大批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IT精英, 使其文化产业从一开始就处于霸主地位。日本为发展“内容产业”, 其民间积极兴办动漫学校, 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 下大力培养人才, 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韩国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 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加强专业培训, 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培训。4) 形成规模,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文化产业通过兼并、购买、联合等方式走向规模化道路,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由于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外向性特征, 这种外向性不仅是其作为一种产业的必然要求, 更是传播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理念这一主旨的内在要求, 因此文化产业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美国文化产业凭借其超强实力始终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大赚全球金钱的同时, 把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推向全球, 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全球。欧洲也不甘人后, 英国的皮尔森有限公司与卢森广播电视强强联手, 不断扩张, 进军美国及欧洲以外的全球市场。韩国文化产业瞄准国际大市场, 以中国、日本为重点, 大力促进出口, 通过海外市场创造赢利。
摘要:国外文化产业经历了萌芽、发展、快速增长三个阶段。国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为:发展战略明确;投资规模大、方式多样;依托先进的科技和专门人才;形成规模, 拓展国际市场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国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 篇9
一、国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新千年以来, 创意产业在全球高速成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 的统计表明, 全球创意产业的产值已从2000年的8 31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3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9.4%, 高于同期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5]。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 创意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2005年美国的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3 881亿元, 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英国凭借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举改变了其传统工业化国家衰落保守的形象, 2005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增加值仅次于金融服务业, 位列第二;同年, 日本的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广义的动漫产业占日本GDP15%, 占世界市场的62% (下页表1) 。
从发展实践看, 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伦敦、纽约等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都市区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的高度集聚地, 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创意产业集群。“伦敦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已是众所周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伦敦还是全球最重要的创意产业发展地之一。”[6]诚如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所言, 一直以来, 伦敦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城市。如今伦敦的创意产业已成为伦敦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 总产出和就业仅次于金融/商业服务业。伦敦拥有西区、SOHO区、东区的King's Cross和Spitalfields以及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等多个闻名遐迩的创意产业集群。其中, 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将现代艺术和文化复兴作为推动该区更新发展的策略, 从贫困的旧工业区成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文化繁荣区, 堪称伦敦乃至英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纽约不仅是世界经济中心城市, 也是美国文化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据2004年美国20个最大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中的创意企业数统计, 纽约市的创意企业个数为54 895个, 雄居全美首位[7]。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 是纽约乃至全美最著名的创意集群之一, 不仅包含近40家剧院组成的百老汇剧院群, 而且还有与剧院群演出相关的创意、制作、表演、售票、投融资、法律服务、人才培训、行业管理产业链的完整体系。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每年生产50~70台戏剧产品, 2004年园区内音乐剧和话剧观众数量达到1 100多万人次, 园区外观看巡回演出的观众达到1 490万人次, 全年票房总收入在14亿美元以上[8]。另外, 英国谢菲尔德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创意产业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British Columbia) 的动画产业园区等也都是创意集群的典范 (下页表2) 。
资料来源:《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国家统计数据
二、国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
(一) “3T”型城市是创意产业集群根植和发展的最佳区域
所谓“3T”, 即技术 (Technology) 、人才 (Talent) 和包容 (Tolerance) 。一个城市越开放和包容, 创意产业在此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 创意型人才越密集, 城市创新能力越强[9]。从创意产业集群的区位布局看, 创意产业集群往往选择在“3T”型城市集聚, 如纽约、伦敦、东京、洛杉矶、柏林、巴黎以及香港、新加坡等技术发达、人才密集和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市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3T”城市是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金融中心, 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伦敦之所以能成为英国的创意中心, 拥有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西区这样的著名创意产业集聚区, 主要得益于伦敦几乎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理念、艺术等, 如占伦敦总人口1/3的外来民族, 涵盖500多种语言, 拥有世界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和国家美术馆、BBC等众多公共文化机构, 同时伦敦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业也为创意产业融资提供了众多渠道。伦敦拥有全英国70%的音乐录音棚, 50%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 占全国的90%音乐产品交易量, 出产全国70%的影视产品, 46%的广告业务和27%的建筑设计[10]。
(二)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创意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重要条件
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诸如韩国、新加坡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以韩国为例, 韩国政府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后, 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多项法律法规, 设立文化产业基金, 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 鼎力支持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从2001年至今, 韩国共建设10多个创意产业园, 形成韩国的创意产业链。在园区的具体建设中, 韩国政府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 包括免除农田、山林、草场转让费、再造费以及交通设施补偿费;对进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等。而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 英国的创意集群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成功, 除了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外, 与英国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其政策主要包括创意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融资、税务和规章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地方自主权六项。
(三)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
不断完善对专利、版权和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保证集群内知识产权转移的畅通性, 已成为发达国家巩固创意产业优势地位的利器。在版权产业发达的美国, 历来重视对创意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通过设立隶属于国会图书馆的版权办公室等政府部门的版权保护机构, 成立“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等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 颁布《版权法》、《数字千禧年版权法》、《家庭娱乐版权法》等法律, 全世界最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在美国形成。国际智能财产权联盟 (IIPA) 的资料显示, 2002年,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因为国外盗版活动所遭受的损失仅为92亿美元;这一年, 全球软件盗版率为40%, 而美国仅为25%。英国专利局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多方面的知识产权, 并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网站, 提供使用者和创作者关于版权、商标、专利及设计等信息促进资讯的自由流通[11]。最近几年来, 日本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制定了多部法律, 如《著作权管理法》、《知识财产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 有效地保护了集群内部原创的积极性。
(四) 中介服务组织是连接政府与集群内企业的坚实桥梁
创意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与拥有大量能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组织是密不可分的。这些中介服务组织不仅有效协调与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不断帮助政府部门和市场激活资源, 进而增强区域内创新的活动。对于时装产业集群, 包括时装秀、时装杂志和媒体中的时尚板块在内的中介组织及其在塑造地方形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时装秀中, 他们主要瞄准的仍然是顾客, 大部分高级设计师通过时装秀的形式将设计的时装作品进行推销并从顾客那里得到大量订单。纽约之所以在时装设计业发展的如此成功, 主要得益于这些文化中介组织的存在, 比如, 纽约服装设计师协会负责协调各路时装设计师作品展出, 排名前十位的时装杂志的基地也都云集在这里[12]。英国设立了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 政府向他们购买服务, 中介组织主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 帮助和指导创意企业, 将它们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从创意企业的培育、审核、认定、监督到人才、资金支持, 全由中介服务组织负责实施, 政府只对其进行资格认定、下达任务指标, 并实行指导、监督。
(五) 共生互补的产业部门是集群创意产业链形成的主要动因
纵观国外发展成熟的创意产业集群, 可以发现集群内具有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各产业部门能够相互支撑, 互为供给, 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 这些企业和当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等形成网络, 共同支撑产业的发展。如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电影产业集群, 洛杉矶集中了25万影视从业人员、垄断全美动漫电影发行和拥有4 000多家影院的六大电影公司 (迪士尼、华纳兄弟、梦工厂、21世纪福克斯、环球和索尼影业) 、大小不一的媒体制作公司、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 同时也是媒体制作中心、电视产业、数码媒体及计算机特效产业等集聚的地区, 近九成的电视节目由当地制作公司出品, 这些产业和组织与电影业共生。例如, 不少有线电视台是多家电影集团拥有的;媒体制作特别是后期制作公司最终也是依附电影集团产生的;制作中心和影棚不单为拍摄电影提供人造场景、音效配备以及或其剪片等多种服务, 而且为电视台、广告公司、唱片公司以及音像制作公司提供配套、器材及支持服务。同样, 起初为电影公司服务, 提供影像处理和电影特效等服务的数字媒体公司, 后来在电脑动画、电脑游戏、互联网多媒体产业方面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13]。同时, 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中介服务组织为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和专业咨询服务。正是这种多层次产业、组织间共生互补而各自发展的局面, 使好莱坞电影产业集群获得了“良性螺旋式”的发展[14]。
(六) 原动力的激活与培育是创意集群拥有持久活力的根本保证
几乎所有创意集群发展较好的国家都采取各种措施建立起符合本国实情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从而为创意产业集群的持久繁荣提供了根本保证。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创意人才的培养, 通过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创意人才的培养, 培养了一大批电影、卡通、游戏方面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以游戏产业为例, 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游戏产业相关专业, 其中, 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 涵盖游戏内容情节设计、图像声音处理、软件编程等各游戏生产环节, 并设立了相关的短期教育课程和远程网络教育课程, 还通过创立游戏学术学会、建立游戏产业人才流动机制等共同促进韩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英国2008年专门出台了以创意人才为主题的“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战略报告, 提出了要激发每个人的创意才能, 强调从儿童教育抓起, 尽早发现个人的创意才能, 并分别对青少年、成人创意才能的培养和创意人才的就业等提供诸多帮助和有效通道。
三、对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在国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的影响下, 我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全国蜂起, 建设热度已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既有自发形成的园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莫干山路50号、杭州的LOFT49, 又有政府规划引导形成的园区如上海的田子坊、北京的中关村软件园、南京的创意东8区。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区域性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 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 以及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中心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 以昆明、丽江、三亚为中心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和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15]。目前, 我国的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可以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得到启示。
(一) 注重地方文化特色, 塑造产业集群品牌
创意产业往往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的“3T”型城市集聚,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差异显著, 因此对于发展创意产业集群, 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适时地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在选择集群的主导产业时, 各地方要注重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比较优势的挖掘, 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及目标市场需求, 培育本地化、特色化的创意集群, 同时协调好不同产业园区间的关联, 避免同质化和过度竞争, 这样才能培育出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集群就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建立起响亮的品牌, 并通过品牌营销等手段, 扩大品牌知名度, 提升集群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二) 构建完整人才体系, 培养国民创意能力
创意集群的发展, 完整的人才体系是关键。在人才自身培养方面:鼓励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广泛的艺术课程, 培养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加大高等院校开设创意产业相关学科和专业、建立创意产业研究机构的力度;高等院校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 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联手合作;企业应成为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主体。在人才引进上, 吸引、聘用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是迅速完善人才体系的有效途径, 应制定与WTO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策, 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从国外引进人才。
(三) 培植城市创意氛围, 吸引创意主体集聚
优秀的人才、宽容的氛围、先进的技术、多元的文化、完善的设施、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吸引创意人才和企业聚集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投入资金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 同时要将城市公共设施视为凝聚城市个性的区域象征, 注重旧城改造中对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宽松、有序、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氛围, 鼓励创新, 尊重创意, 宽容失败, 承认多样性, 允许多种文化共存, 为创意主体集聚提供条件。
(四) 正确把握政府职能, 鼓励中介组织发展
政府应协调相关传媒、法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国土等部门, 成立常设工作小组, 为集聚区提供有效率地服务和优惠政策, 尤其是要加强对集聚区内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对集群内有发展前景和商业模式明确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补助和提供信用担保等多种政策。政府应积极鼓励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 如企业家协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 依靠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五)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集群生存空间
“创意之父”霍金斯曾言, 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一种货币, 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是“中央银行”。可见, 要发展创意集群, 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一是要制定健全的知识产权法, 加快知识产权执法队伍的建设, 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 净化知识创新环境;二是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利益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创新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 创建专门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降低创意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 促进创意产品顺利进行市场转化。
(六) 整合创意产业链, 发挥集聚效应
一方面, 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应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 注重引进企业的产业性质, 提高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另一方面, 集群内应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创意产业战略联盟, 把具有共同目标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主体聚集在一个组织中, 可以广泛而有效地促进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 显著地提高创新效率。同时, 可使中小企业联合开展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 有效解决创意产业链上下游断裂问题, 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重效益。
摘要: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正以集群化的趋势在全球蓬勃兴起, 发展创意产业成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出植根于3T城市、政府法规保障、中介配套服务、产业链完整等特征, 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导向, 如特色品牌塑造、人才体系建设、创意氛围培植、政府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产业链整合等。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养老产业,又称老龄产业或老人福利产业,是多行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国家中长期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将其定义为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并进一步指出,大力推进老龄产业发展,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可见,发展养老产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一)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趋势
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测算,目前我国养老市场规模约为40000亿元,到2030年则有望增加至130000亿元,但我国养老产业供给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我国养老机构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年消费能力在2005年已达到4000亿元,但国内所有老年用品生产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尚不足1000亿元,相差甚远。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金额不断增长,这体现了我国老年市场日益增长的购买力。
不过近些年政府的愈发重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出现了包含老年用品、老年公寓、老年护理、老年娱乐、老年文化、老年家政等多种业务在内的配套服务业,这表明如今养老产业市场正趋于细分化;并且在资本性质上,逐步有民营资本进入,吸引着更多投资主体,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朝着产业化方向良性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二)我国养老产业融资难困境
然而目前,融资难问题却始终是个“拦路虎”。养老产业由于其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平均利润率不高,因此很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渠道获得支持;而完全依靠股权融资或依靠自有资金扩大规模,对企业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业内翘楚山西老年用品连锁机构“福寿和”的总经理刘旭斌说,因为缺少资金,十年来福寿和甚至没钱打广告。他认为,资金的短缺是导致养老行业整体起步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突破融资难这一瓶颈需要政府切实“给力”。
其实早在2000年,中共中央已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提出“鼓励老年服务业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2010年以来,国家陆续推出多项养老产业政策及指导意见,中央财政更是下拨2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吉林、山东等省份的市场化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工作。2015年,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进一步合作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对此,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朱凤泊表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助政策虽带来利好消息,但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法规建设,把支持落到实处。
针对社会力量融资难问题,业内人士则建议,政府应完善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有效信贷投入。
二、外国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事实上,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显示,虽然在欧洲和北美最为严重,人口老龄化正在全球各地发生。在养老产业融资问题上,先一步踏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一)美国产业化养老服务模式——“反向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养老产业突出特点是已相当成熟的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制度,也称“倒按揭”,即老年人把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由相应金融机构综合评估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健康状况、房屋现值及未来的增值折旧等因素后,将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一次性或每月或每年支付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抵押期间,房主将继续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当房主去世后,金融机构将获得房屋的产权,可销售、出租或拍卖用以偿还贷款的本息,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屋的升值部分。
“倒按揭”的先进性显而易见。从家庭层面来讲,它盘活了老年人的资产,减轻了儿女经济负担;避免了遗产纠纷;使买房成为投资行为。从社会层面讲,它大大减轻了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促进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多元化。
(二)英国国家福利加护理产业养老服务模式——“个人缴纳+职业养老金+储蓄、保险”
英国已形成企业、政府和个人共担的养老模式。英国养老产业上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私有化,企业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比如著名的巴切斯特卫生保健集团是英国最大的老年人护理企业。英国人的养老金来源有:年轻时按比例缴纳的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为养老进行的储蓄或购买的保险。而“以房养老”在英国也非常流行,将房产抵押后,只需每月领取国家养老金,大多数老年人便可搬到老年社区的老年公寓里居住。
(三)瑞典福利型养老服务模式——“高税收”
瑞典是北欧福利型模式的创始者,其主要特点是高税收、高福利,即以国家税收作为福利基金的来源,以实现社会整体津贴水平高,人人享有福利权利的保障体系。瑞典目前绝大部分的养老服务都由政府服务网络提供。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自身的公共养老金改革,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保障养老金、个人名义账户养老金、基金积累养老金。高税收政策支撑起了瑞典整个社会保障制度。
(四)日本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科学决策”
日本养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医疗、护理、康复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其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养老产业专家鞠川阳子认为,日本养老产业在资金方面给中国的最大启示是谨慎而科学地决策,做好前期研究、策划、调研。从融资渠道来看,各种融资方式中国也有,日本的民营养老机构重视综合分析投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做了科学的投资回报预算、策划、设计等。这样的项目运营成功后能扩大再投资,建立品牌,在后续的融资中获得风投、银行的信任,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关于我国养老产业融资模式的思考
由于国情不同,中国老龄化较大多数国速度更快,规模更庞大,还伴有未富先老、高龄化、空巢化、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等现状特征。因此,我国研究者必须立足国情,结合社会实际,学习适合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融资模式。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性支持
养老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有战略目光,发挥统筹规划作用。政策性融资分为资金方面的支持(如政策性贷款、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专项扶持基金等)以及政策方面支持(如税收优惠、宽松的土地政策等)。广大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
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激励作用,能一定程度上催热养老产业投资,开发商、保险企业、养老专业机构等纷纷投身项目建设大军,养老地产、老年照料护理产业、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金融化产品探索也将持续升温。
(二)推行中国特色的“以房养老”
我国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以房养老”颇受阻碍。若要完善并推行此模式,应确认制度的保障和有公信力的组织担保。比如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稳定房价,完善房地产评估体系,适当调整养老金;培育和发展“以房养老”信贷二级市场,如个人抵押贷款证券化、政府提供保险担保等。
(三)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建设
养老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必须加强部门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多形式宣传,更新社会养老观念,提高全社会积极性。政府应清除阻碍社会组织参与营利性照护服务机构的体制性障碍,并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参与,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养老事业,进而形成民间养老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养老商务模式。
(四)养老项目本地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养老市场地区差异大、养老模式和观念差异大、老人消费能力差异大,这就要求机构决策者要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投资开发策略和方案,充分了解当地需求。
并且从目前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开发商来看,资金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核心技术、开发经验、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商业模式等知识和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并不是养老产业每个细分行业都收益慢、投资周期长,在以服务、咨询、销售为主的轻资产行业并无这些问题。所以若要吸引投资应从引入或自主开发关键技术方面考虑,需要投资时可通过引进风投、贷款、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融资。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功能渐弱的趋势下,加快养老产业发展迫在眉睫。我国养老产业开始晚、发展缓慢,其中融资难这一瓶颈始终未能突破。文章借鉴了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养老融资模式,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融资模式。
关键词:养老产业,融资模式,经验启发
参考文献
国外期刊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期刊;产业化 ;路径;策略
【作者单位】屈凌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期刊部。
一、期刊产业化的概念
“产业化”的概念来自“产业”的概念。产业有时专指工业,有时也指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伴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产业开始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可见,产业带有鲜明的市场属性,是经济学的概念。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市场化,主要包括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和以盈利为目四个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媒体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报业集团的成立和运作、文化传媒公司的上市,都说明媒体产业化不仅符合新闻媒体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期刊近年来呈现发展滞缓和衰退的趋势,期刊销量持续下降。一个原因是受众规模缩小,市场需求减少;另一个原因是部分期刊经营不善。我国期刊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必须进行转型改革,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并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实现质的转变。
二、国外期刊产業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规模化
在国外,期刊出版大多由企业经营,通过规模化运作,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对外使用统一品牌。出版的期刊有几十种、上百种甚至上千种,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遍布全球各地,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爱思唯尔(Elsevier)最初是一家小小的、致力于传播经典学术的荷兰书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给全球科技和医学群体提供学术出版服务、年出版刊物2万本的国际化多媒体出版集团。爱思唯尔旗下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期刊、图书、教科书和参考书的纸版与电子版,出版领域涉及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旗舰产品包括《柳叶刀》《细胞》等国际知名期刊等,在全球24个国家的70多个办公室拥有7000多名员工。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也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出版企业之一,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主要出版自然科学、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期刊与图书,其中,期刊出版是其重要业务。目前,施普林格每年出版7000多种图书、2400多种学术期刊,在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或分支机构,拥有近6000名雇员、6000多名编辑、5万名编委和10万多名审稿人。2015年5月,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和与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Macmillan Science and Education)业务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被命名为“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施普林格·自然的首席执行官德克·汉克(Derk Haank)表示,“新合并的公司规模更大,拥有一系列品牌和遍及全球的成功业务,其中包括我们备受推崇的全球语言学习、学校和高等教育集团,以及支持医学、工程和运输等领域专业学习的专业集团”。
这两家出版机构都经历了内生式生长,创办其他刊物奠定期刊集团的基础,再对外进行收购兼并的发展历程,为我国期刊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借鉴。2006年,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WSP)通过收购全资拥有ICP品牌后,一举拥有了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超级强大作者群以及大批量高学术水准的出版资源,极大地提升了WSP在世界科技出版领域的地位。
在资源共享方面,华纳可称为典范。总裁艾琳诺顿说,他们在华纳旗下的其他刊物上做广告,以增加企业曝光度;CNN的节目经常讨论一些由《时代》提出的议题,《时代》的编辑记者也经常参加CNN讨论,这不仅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还帮助《时代》记者提升了知名度和权威度,将记者打造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总之,期刊规模化运作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可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信息的多重开发,这样就能更好地运用资源共享优势、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竞争优势等,大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我国期刊要力争改变期刊出版单位分散、实力单薄、规模小的局面,鼓励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期刊出版更多的子期刊,或者兼并办得不好的期刊,形成期刊梯队和期刊集群,建立大型的期刊出版集团。
2.品牌化
期刊出版机构要创建期刊品牌,要在市场坐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精品意识,实行品牌化系统工程管理。期刊品牌的形成,表明广大读者认可期刊出版机构所从事的传播性和创造性劳动,他们的劳动成为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期刊的名称也成为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无形资产。《自然》杂志就因其成功的期刊品牌战略,多年来一直保持巨大的发行量和拥有遍及世界各地的读者群。
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品质。对学术期刊来说,应当在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内实实在在地积累期刊品牌,努力提高其在学科覆盖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学术质量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选题应处于当前学科领域的前沿,论文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应是本学科的难点、热点,所阐述的学术观点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可靠的,学术论文的面世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能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WSP借助一系列国际科学奖、科学家、科学内容以及科学运作等高水准的“科学元素”,构建了优质化和高水准的出版品牌。1991年,WSP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被诺贝尔基金会授予1971—1990年诺贝尔系列讲座(英文)的专有出版权,随后又获得在全球独家出版发行1901年以来全部学科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生平及诺贝尔奖系列讲座的权利。这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对WSP以往高水平、高质量出版品质和实力的肯定,使WSP成为首家赢得如此重要出版合同的亚洲出版商,并使其获得了科技期刊领域高水准的出版资源。
WSP还不断开发优质资源,向世界级的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项目组约稿,优先开发科技期刊的国际品牌要素,成就了WSP科技期刊品牌的高学术水准。WSP与中国大陆众多学者、名家也长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数学大师苏步青、陈省身、华罗庚、吴文俊,以及物理學家赵忠尧、谢希德等。
通过举办活动提升传播期刊品牌影响力。期刊要创建好的品牌,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只是前提,是内在要求,同时也需要期刊出版机构组织策划各类型的活动。如WSP与北京大学数学系合作成立世界科技北大工作室,并在北大数学系设立双年度的世界科技奖、在香港设立邵逸夫奖、在以色列设立沃尔夫奖(Ricardo Wolf)等,这些深度合作与有效运作,使WSP不断拓宽领域,站稳市场。
3.数字化
2014年8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总书记亦明确提出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媒体全面迎接数字化。在新老媒体交融之际,数字出版、移动互联成为中国传媒图景中的重要特征,海外投资者也正在中国快速扩张的新媒体领域寻找盈利机会。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显示,就全球来看,新媒体发展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为6.49亿,占全球总数的21.6%,但在用户增长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已近饱和。因此,全球下一个30亿网民时代,将有90%的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重心转向亚洲的态势明显,无论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是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态势良好,用户增长迅速,市场规模极速扩张,新媒体市场活跃度和创新能力飞速提升。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新媒体产业和最丰富的新媒体应用,是全球最大的新媒体市场。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以及高新设备的推动下,媒体已经成为集内容、关系、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体,技术更新、经营创新、融合发展是传媒产业每一个活跃主体前进的方向。
我国期刊界应该积极转变传统媒体固有的运作思路,用互联网思维考虑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国外大中型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已先后创建了集稿件采编、数字网络发布、数字网络出版、开放存取(OA)出版、在线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网络出版集群平台,而我国目前期刊数字化集群平台网站的功能定位主要还是数字化发布,服务对象主要是读者,数字出版等才刚刚起步,可见我国期刊的数字网络集群建设与国外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期刊集群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建设集数字化采编、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发布、数字化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对期刊出版来讲,融合不仅仅是人与信息的连接,而且是人与服务的连接,这才是期刊出版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1]崔保国,何丹嵋.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黄玲.美国期刊行业协会职能对我国期刊管理的几点启示[J].中国出版, 2011(15).
[4]李建忠.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
[5]高萍,方圆. 期刊品牌经营研究——以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3(2).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 篇12
1 我国外包服务业的主要不足
1.1 以内需为主, 出口为辅, 高端业务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外包业务来自于在中国设立了公司的跨国公司, 大多以承接低端外包业务为主, 以在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为主;高端外包业务首先承接的主体是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 有些业务这类公司会二次外包, 同时我国少数大企业也随着外包经验的增加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承接高端外包业务, 这些少数大企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并且这部分离岸外包很多都是以硬件带软件的嵌入式软件外包为主, 因此从整体来说, 目前我国承包业务的高端部分还太少, 还是以ITO为发展主体。
1.2 企业规模小, 营销能力弱, 缺少品牌形象
目前我国在世界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软件外包的规模在全球市场不足10%的规模, 无法和“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相比, 和全球第一大接包国印度最大的几万人的企业相比, 我国最大的外包企业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 因此整体竞争力有限, 也没有在全球形成印度现在的“全球业务委托网”, 整个产业链不完整, 营销能力弱, 不能做到“大带小、小养大”的产业链, 同时缺少龙头企业, 企业在外包服务业的市场缺少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1.3 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重视不够
对于软件外包业, 国际游戏规则就是质量保障体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而要有质量保障, 必须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运作, 要通过国际上统一的ISO9000以及软件CMM5级的评估, 而目前我国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还不到5%, 这都制约了我国承接大型高端业务的能力。同时作为软件业,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信息的保密是很关键的, 也是发包企业所担心的问题, 但是我国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 还有待建立起相关严格的法规及信用文化的建设。
1.4 外包示范城市定位模糊
我国有21个外包示范城市, 整个产业格局是以北京、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 以上海、杭州、无锡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 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的三个外包企业区域集聚的市场格局, 很多城市都通过发展科技园区来促进外包业的发展。但是, 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不同城市的园区在建设时考虑了城市内部, 忽略了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 导致城市发展外包业的定位模糊, 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2 国外发展外包服务业的成功经验
根据相关资料,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从发包国来看,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提供了全球服务外包的近90%的份额, 其中美国占市场份额的64.7%, 欧洲占17.9%, 日韩占5.6%, 其他国家占11.8%, 使全球市场形成了三个中心、若干外围的模式。从承接国来看, 亚太地区是最有吸引力的外包基地, 印度承接了全球外包服务的50%以上的份额, 随着一些有人力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介入, 形成了承接国数量大幅提高、多层次发展格局;从外包产业的价值链来看, 印度、爱尔兰、俄罗斯、以色列处于外包价值链的中高端, 以BPO业务为主, 而中国、巴西、菲律宾等国还是以低端的ITO业务为主。
总结外包业价值链高端国家的发展经验, 可以发现普遍得益于几个因素:首先是有国家政策支持, 并有一系列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其次, 注重产业园区的发展及配套措施的推进, 通过软件工业园推动外包企业的集聚、联盟, 通过税收、土地出让、用地规划等特殊优惠, 推动外包业的发展;第三, 都重视国际认证、国际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第四, 重视软件高端人才的培养, 通过培养吸引人才为高端外包服务提供支持。
3 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建议
3.1 错位发展, 促进园区差异化定位, 促进产业集聚
我国地域广阔, 21个外包示范城市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 竞争优势也就不一样, 因此在外包服务的价值链的占据节点就可以有所差异, 实现错位发展, 走特色路线, 促进园区的企业集聚, 促进园区的差异化定位, 对于北京、上海、深圳这类经济发展领先、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 可以定位为世界外包服务交易中心, 深圳可以继续积极发展软件外包及金融外包, 上海可以发展金融外包等, 争取更多的BPO和KPO业务;大连、南京、武汉等城市可以定位为区域性外包服务的交付中心以及交易中心, 通过不同区域市场的专业化分工, 能形成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的完整链条, 各个城市错位发展, “大带小、小助大”的模式, 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分工体系。
3.2 重视服务外包模式的演进与升级
我国目前的外包中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在岸外包”, 即为来华的跨国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等的服务;或者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分支机构或者研发机构合作提供服务;或者承接在华跨国公司二次转包的欧美业务, 随着接包能力的加强, 开始发展近岸外包业务和离岸外包业务;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深化以及国际化能力的加强, 大型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到目标市场国, 开始在那里建立研发机构或者分支机构, 成为可以全球交付的外包服务商, 甚至可以成为新的低端业务的发包商或二次转包商。整个服务外包就是一个企业国际化演进升级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外包企业还处于服务外包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 企业要重视模式的研究, 更好地提高接单能力和水平, 促进与跨国公司形成的上下游合作的产业链关系, 借力扩大外包市场, 形成从ITO到BPO到KPO的外包的升级。
3.3 提高服务外包的营销能力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承接外包服务时, 基于企业成本的定价还是主要的定价模式, 未来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提升企业自身的服务外包的综合能力, 对客户能进行准确细分, 对消费者、竞争市场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能准确判断, 提高国际化中的应变力;充分理解客户需求, 提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企业管理的能力、项目交付时间的能力, 提供满意的产品给客户, 能给客户更多的价值。总之, 企业要坚持“客户导向”的营销策略, 将质量标准移植到服务外包行业, 使服务项目标准化、可衡量化, 并能不断提高, 不断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提高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多节约, 让客户形成对企业的依赖, 提高客户黏性, 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3.4 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运营企业
严格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石和保证, 印度目前是世界承接外包服务的国家中最有竞争力的国家, 也是世界通过认证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还有不小差距, 未来要积极参与国际认证, 获取国际通行证, 增强接单能力, 也可以降低外包的整体交易成本。
3.5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优化服务外包相关法律环境
为推动我国提供外包服务企业的国际化,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强相关方面的法制建设,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多边协定的制定, 应利用WTO规则, 注意通过法律手段激励和促进提供外包服务企业的发展, 把保护这些企业的利益、协调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还应设立众多的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官方和民间机构, 对这些企业进行扶持。
3.6 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推动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外包服务已经有了一系列政策, 但是在政策之间的匹配、政策的实施细则、政策的实施效果上都有待提高, 同时全球外包交易中心的建立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导向引导推动市场机制的力量, 早日在我国形成外包服务的交易中心。
3.7 提高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提高信息平台的效率
目前, 每一个外包城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协会, 但是从整体看协会的中间作用力度不够, 尽管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帮助, 但是从促进外包企业的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上的作用还是很有限, 同时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企业无法从这个中间平台获得发包方的信息, 甚至同行的情况都不甚了解, 建议把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平台打造成一个企业集聚、交流的平台, 一个发包、接包的服务平台, 加强在线交易。
3.8 重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印度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业教育, 注重产学研结合;菲律宾政府则设立了面向外包服务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金”, 免费为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求职人员提供各种培训, 还承诺将经过培训就业的人员所新增的个人所得税继续补充进基金, 同时政府也积极送专业人士到国外发达地区培训。我国可以学习借鉴这些模式, 能够本地培养和外地引进两条线展开, 加大当地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在同类院校中按照外包服务的价值链的需要差异化培养不同层面的人才;其次, 要重视国际化合作和吸引海外人才, 在政府引导下, 给予引进人才对应的优惠条件, 整个推进服务外包人才资源的建设。
4 结语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资源的使用和流动更为便利, 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也使远程提供各种服务成为可能,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跨国公司也更关注成本和创新能力, 相信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 中国将通过外包服务借力提升整个国家的国际化水平及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2) .
[2]殷国鹏, 陈进, 等.中国服务:全球外包新兴力量[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11) .
[3]邬适融, 等.战略与路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01) .
[4]张达凯.服务外包战略决策[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2) .
[5]王力, 刘春生, 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 (2010-2011) [M].2011 (08) .
[6]王晓红, 李皓.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 (2012-2013) [M].2013 (02) .
[7]王力, 刘春生, 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报告 (2012-2013) [M].2013 (05) .
[8]姚站琪.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10) .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推荐阅读:
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06-06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10-01
组织结构国外研究现状综述09-05
调整产业结构10-1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05-16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06-03
产业结构调整模式07-07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07-26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08-19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