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024-10-01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共3篇)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篇1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关于集群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理解和定义不同,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波特首先提出来的,Porte(1998a)指出集群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集中现象。集群由一系列相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组成。Crouch and Farrell(2001)认为,一个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由于共同性和互补性,由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所形成的一个地理上集中的群体。Rosenfeld(1997)指出:集群仅仅被用于代表那些因为地理集聚性和相互依赖性而能够协同生产的企业的集中,即使它们的就业规模可能并不突出。Feser则认为,经济集群不仅是指相关的和支持性的产业和机构,更应该指那些由于关联性而更有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机构。1996年,Swann and Prevezer提出,集群在这里被定义为基于一个地理空间上,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群体。1998年,他们又加以补充和完善,认为一个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相关产业的一个大企业群。Simmie and Sennett也曾指出,我们将创新型集群定义为:主要通过供给链,并在相同市场条件下运作的,具有高层次协作的大量相互关联的产业中的企业和(或)服务性企业。Roelandt and Den Hertog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集群的特征是在一个价值增殖生产链中相互联系的,具有强烈相互依赖性的企业(包括专业化供给者)组成的生产者网络。Van den Berg,Braun and Van Winden认为,目前流行的名词“集群”是一个主要与网络中地方或区域维度相联的概念……大多数定义都具有这一观念:集群是那些生产过程由于商品、服务和(或)知识的交易而紧密关联的专业化组织的地方化网络。Enright则认为,一个区域集群是一个产业集群,其中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紧密集聚。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研究的视角不同,定义也就不同,对集群类型的划分也有所不同。Markusen(1996)依据产业区结构特征,把产业集聚划分为:马歇尔新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产业平台、政府定位型产业区。Tichy G.(蔡宁,杨闩柱,2003)依据产业生命周期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四个阶段: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Mc Cann等(2002)从一个交易成本的视角,根据集群中企业特征、集群内关联和交易的特征将产业集群划分为:纯粹集聚、产业共同体和社会网络。Guerrieri and Pietrobelli(2000)也从企业间关系出发,提出将产业集群分为:(偶然的)企业的地理集群、马歇尔式(意大利)产业区域、存在某种领导者形式的企业网络。从价值链的治理结构角度,Gereffi也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划分:纯市场结构、科层结构和三种网络结构:标准型或模块型、关联型和俘获型或被控制型。罗若愚(2002)等,也依据集群形成方式将集群分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原生型”产业集群)、广东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衍生型”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经济理论和内部经济理论,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指产业发展的规模,他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这是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着很大关系的;第二类是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把这种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作“产业区”。他还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现象。因此后来,克鲁格曼就把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集群理论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马歇尔的理论并没有考虑到区域内企业的成长以及区域之间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与成本的对比。他认为企业为了追求集聚所带来的好处而迁移,且只有当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集聚节约的成本时,集聚才有可能发生。韦伯把产业的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是由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的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的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认为集群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自发形成的,并不需要政府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韦伯虽然运用模型对产业集聚的优势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但是也只是一种纯理论化的研究,他对于集群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历史因素,只是单纯地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其研究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的提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地方,然后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佩鲁把这些点称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其推动性产业以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后来,保德威勒又对增长极理论加以补充,使得增长极的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把增长极的概念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经济的发展。指出推动型产业能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乘数效应,这是通过现有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性而导致的经济效果快速膨胀;二是极化效应,这是随着推动性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区外其他关联活动形成时,极化效应才发生。

增长极理论强调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当政府对某一推动性产业进行扶持时,就会产生围绕这个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形成创新能力,再通过乘数效应及扩散效应,推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虽然在马歇尔和韦伯时就已经产生了产业集群,但那时的理论还偏离主流经济学。直到迈克·波特提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概念才又重新受到重视。之后,克鲁格曼又对波特的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波特和克鲁格曼提出产业集群的理论,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的正式形成。

(一)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这一概念,并通过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研究,提出了“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六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有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他认为正是这六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多个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的产业集群从三个方面影响竞争:一是提高区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这种理论认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企业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就会触发自我强化的工程,而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

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过于强调国家和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并且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简单地归纳为六个要素,这与实际情况有些不符。

(二)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克鲁格曼把空间思想引入正式的经济分析,是马歇尔以后第一个把区位问题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关,能够导致收益递增。克鲁格曼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趋势,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他还指出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起了很大作用。1991年,克鲁格曼在一篇文章中把地理因素重新纳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中,并且通过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这就使得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的地点,而大的市场需求又是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最终形成中心———边缘模式。克鲁格曼还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的,而且空间集聚一旦形成,就会自我延续下去。

克鲁格曼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学者称之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他将运输成本因素考虑进来。这一理论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会促进地方集聚的产生。

四、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

由于所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有自己的见解,不过较为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

(一)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区的概念是由意大利学者巴格纳斯科首先提出来的。巴格纳斯科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1990年,巴卡蒂尼进一步指出,新产业区是一个社会和地域性的实体,它是由一个在自然和历史所限定的区域中的人和企业集合的特征所决定。新产业区的首要标志是本地化网络,也就是区域内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合作联系以及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关系。巴卡蒂尼虽然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但却是因为皮奥勒和撒贝尔提出了弹性专精理论后才让这一理论引起关注。皮奥勒和撒贝尔认为,以弹性专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柔性加专业化。所谓柔性指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不断改变生产过程,专业化指这种资源的再配置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的,因为进入某一产业界的企业都认为“他们的行业”是生产此领域内的产品而不是其他领域的产品;二是限制进入。一旦形成产业集群区,则区外的生产者无法享受区内的各种资源及制度性供给;三是鼓励创新和竞争但限制过度竞争。因为恶性竞争如工资等工作条件的竞争会阻碍技术进步。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科斯和威廉姆森。1937年,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是作为价格的替代物而产生的。1975年,威廉姆森出版了《市场与科层》一书,随后,又在1985年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威廉姆森在这两本书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他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来解释经济活动的体制结构,并且提出了“中间性体制组织”的概念。这里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就是指产业集群,这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这些中间组织的存在,是其本身从效率的角度或者说是“生存能力”的角度内生性决定的。根据这一观点,可以把产业集群理解为:产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是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这一组织形式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交易成本的降低,达到追求区域范围经济的目的。

(三)新社会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有三个基本主题:根植性、社会网络和制度。新社会经济学派是从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引入了社会结构,并且还发展了根植性、经济的社会结构、网络理论等思想,从而在经济决策时,充分地考虑到了社会、文化、权力、制度、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把经济学和社会学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四)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的这一思想是由熊彼特首先提出来的。之后,欧洲GREMI小组是从社会文化环境这一角度来分析集群的。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创新环境从广义上指的是产业集群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一般意义上是指在集群所在地促进创新的各种制度、法规、实践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

另外,有的学者从产业集群的内在推动力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分为:(1)从竞争的角度:这种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代表人物是波特和Chintz。波特讨论了竞争产业结构,并指出在一定区域的产业集中指数并不能代表公司间的竞争程度,产业内的竞争风气要比产业集中指数更能说明这一点。Chintz则最早进行了市场结构和地理集中的联系的分析,认为企业间的联系和产业间的组织共同影响着区域发展路径,公司结构和竞争区域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2)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这种观点认为是企业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是集群产生的原因,强调在竞争中找合作。主要人物:迈克尔·恩赖特、Carlos Quandt和Meyer-stamer;(3)从创新环境的角度:从创新环境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认为创新环境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约束系统,是一个学习系统,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创新环境”是由艾德洛特(1984)、梅拉特(1986)提出的,后来,卡玛格尼进一步发展,于1991年提出了“创新网络”;(4)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这一理论是从知识内生和知识扩散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贡献是知识和人力资本集群的新视角来研究,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可以扩展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边界,进而形成总体规模报酬递增;(5)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社会资本理论从网络、信任、信息等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认为集群中个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企业之间的隐含合同实际上是信任的替代品。并且通过所暗含的合作互利的假设前提来说明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个人系统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上述关于集群演进的理论由于分类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分类方法的相似之处,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产业集群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在研究时要仔细分析其异同,可能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都不同,研究学派众多,已有的研究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也引起了更为严重的混论和困惑,产业集群的许多问题都还没有形成定论,关于集群的理论成果也都太成熟。而且,集群的理论是针对西方国家的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在应用产业集群理论时,要求学者尤其是政府要持谨慎的态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

摘要:自产业集群理论产生以来,产业集群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群,概念,类型,综述

参考文献

[1]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5.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3]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N].山西师大学报,2005.11.

[4]范晓屏.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5]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

[6]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知识流动,创新

1 产业集群理论述评

1.1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Marshall A, 1922) 。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的。他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 总结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的规律。他认为, 在特定的空间里集中的产业, 会产生熟练的劳工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 或有专门化的服务性产业产生, 以及改进其他基础设施, 进而产生外部经济。马歇尔认为, 随产业规模扩大会引起技术信息的传播和知识量的增加来说明产业集群主要依据外部经济而产生的这种现象。胡佛 (Hoover, 1937) 认为存在一个最佳规模的产业集聚, 若集聚企业太少, 集聚规模不够的话, 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若集聚企业太多, 集聚规模过度的话, 则有可能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波特 (Porter, 1998) 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和战略管理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和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 发达经济体之所以经济发达的原因, 就在于其拥有一批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其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韦伯的区位理论认为, 大量集聚因素是产业集聚的动力, 并分析了企业应在何处集聚, 以及集聚的过程和选择这个区域的原因。斯多普 (1999) 认为,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 具有竞争优势, 它是成本最小化、更新过时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灵活性之间进行抉择的结果。此后,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完善了产业集群理论。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的学者们以“创新环境”和“集体学习”的新概念赋予集群以新的内涵, 使企业的地理集聚与创新相联系, 从而开辟了集群研究的新天地。

1.2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仇保兴 (1999) 详细剖析了以浙江省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演进过程及趋势, 提出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发挥的作用。王缉慈 (2001) 拓展了产业集群的内涵, 并对我国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盖文启 (2002) 利用创新网络理论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解析了产业集群如何实现外部经济性、交易成本降低、竞争优势的获得等, 并提出了集群今后发展的趋势和区域政策。张辉系统地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升级问题。王志敏 (2007) 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及动因;王晓清 (2008) 揭示了企业的区位选择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叶华光 (2009) 研究了横向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动力机制与内部动力机制。

2 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研究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专门设立项目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研究指出创新网络及网络中的互动对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影响甚至决定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阿歇姆 (Asheim, 2002) 对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知识传播、技术转移、学习机制等角度研究创新机制内各要素的互动关系、知识传播与技术转移的途径等问题。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研究认为, 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他们认为区域内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创新主体之间具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 其实现途径包括企业内衍生、人才在当地企业间的流动、当地企业之间的结网和互动等过程。

国内学者胡志坚 (2002) 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与创新模式。浙江大学魏江教授 (2004) 系统研究了集群创新系统, 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结构, 以及集群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他认为, 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产生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和绩效。蔡铂认为, 社会网络增进了信任和联系, 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为产业集群带来了技术创新的优势。雷如桥 (2004) 从网络结构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及其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 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创新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玉文 (2009) 认为, 在合作创新的集群联盟中, 合作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良好沟通及协同努力。王勇、张界、冯长利 (2009) 指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技术复杂性的不断升级, 为了实现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联盟的方式。刘春芝认为, 通过相互竞争与合作, 集群内企业产生创新集聚效应, 进而获得创新优势。从整体来看, 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其他组织模式难以获得动力来源和传播途径, 提高了集群内组织获得创新资源的能力,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 可以认为, 集群内的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行业内的溢出、扩散、传播, 其动力主要来自集群内存在的良性竞争挤压、快速的模仿机制、纵向的追赶效应和拉拢效应。

3 产业集群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在发达国家, 从纯外部性的“溢出与集体学习”视角到“新熊彼特主义I视角”再到“新熊彼特主义II”视角, 使人们对集群中知识流动及其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有了一个较明晰的思路与理解 (李琳, 2005) 。日本学者竹内广隆和野种郁次郎曾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 对组织内知识转化和创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发展中国家, 经历了从“集体效率” (schmitz, 1999) 到“外部知识源” (Hulnphrey, sclunit Z, 2001) 再到“国家或地方创新系统” (Edquist, 1997) 的研究观点演化过程。Ste Phen5.Cohen and Cinzia Dal Zotto (2007) 认为,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促进新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知识吸纳能力和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组织创新和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李琳 (2005)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集群企业如何将获得的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创新, 与群内企业的吸收能力息息相关。李正锋 (2006) 认为, 产业集群通过组织间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人才的流动等为产业内组织的知识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强大动力。沈静 (2009) 深入分析了企业合作创新所涉及的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构建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机制。刘满凤 (2009) 将知识的共享行为看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共享知识供给博弈模型。金潇明 (2010) 构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四螺旋知识共享分析框架, 产业集群经过“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知识螺纹, 前后衔接, 实现知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 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一般情况下, 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的过程中, 由于接受能力的差异, 知识有可能会减少, 也有可能会增加。知识在流动中增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通过学习, 学习者吸收了知识。 (2) 在知识流动的相互作用中激发新知识的创造; (3) 由于主体间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 会导致传递者的知识在接受者那里得到新的理解;正是因为知识在流动中会促进旧知识的转化和新知识的创造, 一个良好的创新系统才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来源。

4 产业集群中知识网络的演化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本源泉是知识创新。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的集群中的知识网络, 能为集群中的组织提供广阔的学习界面, 在集群企业相互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了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中, 参与者为了从知识网络中获得收益、获取新技术, 必须加快学习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 取得协作经济效益, 分散创新风险。各类参与者知识和信息不断交互的动态网络演化过程就是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些专家或学者就开始了知识网络的研究, 如Bech-mann认为, 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就是知识网络。Aguirre将企业记忆的知识作为在网络中进行知识存储和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手段, 并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知识网络模型。史占中、李勇等指出, 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所转移的知识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Cowan比较了参与者随机交互转移知识和在正式体系下的交互转移知识两种方式对知识网络演化的影响, 并仿真研究了相应的模型。姜照华等将知识网络与网络外部, 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知识流量作为知识网络演化的重要变量, 构建了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学模型;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 他们认为知识网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骨架, 而高等学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则是区域知识网络结构上的一个个节点单元。

综上所述, 已有研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已经逐步转向集群内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但是具体研究成果不多, 且大都停留在国家层面。

(2) 产业集聚区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创新之间有何种互动关系缺乏深入探讨。

(3) 深入研究某一具体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构建的文献亦不多见。

(4) 在知识粘性的前提下, 跨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平台如何构建鲜有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勇, 史占中, 屠梅曾:知识网络与企业动态能力[J].情报科学, 2006年

[2]姜照华, 隆连堂, 张米尔: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年

[3]刘晓:基于知识网络的软件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 2004年

[4]赵晶, 周江华, 张帆:基于集群知识网络的技术学习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2月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篇3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 各国出现了被称之为“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目前, 学术界对这一概念有很多不同的提法, 诸如“产业群 ( industrial cluster) ”、“企业集群 ( cluster of enterprises) ”、“地方生产系统 ( local production system) ”、“产业区 ( industrial district) ”等等, 在我国的实践中也常被称为“块状经济”、“专业镇”或“簇群经济”等。关于产业集群, 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 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引用波特 (M. Porter) 的定义, 即“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本文的网络化不仅包括企业在地理区位上的网络化, 也包括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络化。

2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高科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源自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 (M. Porter, 1990) 通过分析十个国家的产业案例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总结。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 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与特定的区域环境有关。他指出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通过一个高度的本地化过程并持续发展。波特用著名的“钻石模型” (见图1) 解释了国家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原因。波特的“钻石模型”由四项环境因素和“机会”与“政府”两个辅助因素组成。这四项环境因素包括:

(1) 生产要素, 包括有形资产及基础设施, 当地信息以及知识基础 (专业的劳动力队伍等) , 每一种要素都要按照数量、质量和专业水平进行衡量;

(2) 需求条件, 指当地需求的质量而不是大小, 它包括对产品或处理程序的需求、差异化的专业需求, 以及当地消费者推动公司进行创新;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通常指各种产业和服务的供应商;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指企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包括监管地区竞争强度的规则、激励措施以及规范, 地区产业内激烈的地区竞争比外部竞争更有激发作用, 是一种能够影响单个产业面对创新和竞争态度的地区文化[2]。上述四点决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不论是单一因素还是系统因素都会决定竞争优势的形成。

在不同的层面上, 高科技产业竞争优势应该有不同的内涵: 微观上, 是高科技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新力, 即企业竞争优势;中观上,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各环节的创新带来的高附加值是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即产业竞争优势;宏观上, 区域 (或国家) 从全局的高度, 根据本区域 (或本国) 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 将局部优势整合为综合竞争优势, 即区域 (或国家) 竞争优势。这三个层面的竞争优势是密切相关的, 即区域 (或国家) 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 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与特定区域的产业环境密切相关, 表现为特定产业和特定区域环境中的企业竞争优势。

3 高科技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要素条件

要分析高科技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条件, 首先应考察该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国内学者对影响高科技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3]。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可以将高科技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归结为以下四个要素:一是资金要素。投资是构成现实需求的重要因素, 也是形成新的供给能力的基础, 是新产业形成的启动因素。在高科技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投人、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产投人, 更需要研究与开发和风险投入, 投资配置对高科技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技术要素。科学技术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形成和体现企业间差别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没有科技的创新, 任何时候都无法组织生产。技术要素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间的差别, 而这种差别又形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三是市场要素。市场的驱动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市场需求是进行投资和研发的直接诱因和前提条件。由于市场要素的引导和促进, 才能促使高科技产业的萌芽出现, 并经历产品→企业→产业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四是制度要素。高科技企业是高科技产业的基本细胞, 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制度安排是影响企业经营行为的最重要的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是否得当, 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图2直观地表现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以及在不同层面的竞争优势的表达。一方面, 资金、技术、市场和制度这四个条件驱动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从而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达;另外一方面, 竞争优势的提升反过来会起到强化这四个条件因素的作用, 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4 其他相关理论

4.1 区域合作与竞争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 “产业区或产业集群”的现象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著名的“第三意大利”和美国加州经济的发展 (Goodman et al., 1989) [4];聚集经济的发展强调了区域产业集中和专业化过程的重要性。比如, 大量的产业集群或者高科技区域已经被用于解释成功的创新和地区竞争力, 这些研究都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因为竞争会提升技术和技能的标准, 同时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源和动力。在产业集群的聚居区内, 企业之间能够在短时间内观察彼此的行为进而采取行动, 使得他们可以快速模仿对方的产品。

克鲁格曼 (Krugman, 1986) 认为地方化的规模收益递增与空间距离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是对等级式产业空间发展的最好解释, 在推进国家专业化的过程中, 区域聚集的益处基于两个基本概念[5]。一个是历史偶然原因促成了区域专业化。另外他强调这些区域一旦形成, 就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持续发展下去。因此, 区域发展被“锁定” (lock-in) , 这也是所谓的“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ce) 。克鲁格曼沿用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 但是他明确区分了技术外部经济 (纯粹的溢出效应) 和以市场为媒介的金融外部经济性, 两者是同时存在的。该理论强调历史、偶然事件以及制度的重要性, 认为集群往往是一个技术创新所导致的报酬递增的结果, 技术创新带有偶然性, 来源于产业集群区域的文化、创新精神以及提供激励机制的制度环境。技术创新为本地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借助于制度创新提供的良好的发展环境, 该增长点就会凭借技术溢出、知识溢出等报酬递增优势逐步发展壮大, 成为一个产业。

4.2 非贸易共存理论

非贸易共存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企业之间基于信任关系相互学习、进行信息传播的相互合作方面, 这在Storper (1997) 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Storper (1997) 认为企业各种复杂的创新过程的目标不是事先就决定的。这些目标是在创新过程进行后, 通过一步步行动加以确定的[6]。即作为反射性行为的一种结果, 根据先前成功行为的新信息, 目标不断被重新确认。如此有活力、相互影响的创新过程, 依赖于企业中关键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公认的准则、规定和章程。这些规则和章程可以理解为是对企业使用的技术和企业间流动的资源所作的各种社会安排。这些技术和资源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 它们在供应商和客户关系、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劳动力市场关系以及各种组织机构间相互联系等领域显得尤其重要。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下, 企业组织的规模、结构和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互联网在促进企业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集群中的企业可能在其地区外拥有比地区内更多的关系网络。比如, 很多剑桥管理者在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方面, 与外面的企业交换信息和网络更紧密一些 (Garnsey, 1993) [7]。Kelley和Thibaut (1978) 提出通过信息共享, 交流的双方可以更好的理解它们互动行为的结果[8]。在交易方面的研究中, Clopton (1984) 发现更多开放的信息共享 (如在集成交易中所体现的) 会导致交易的最佳效果。互联网使企业能够更加开放和有效的交换信息, 但这是建立信任的前提基础上的。最终, 开放的信息共享会在一个联系中形成更多条约和规则[9]。

4.3 网络全球化理论

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地区、国家和全世界的具体环境的共同影响。企业与全球企业网络接轨的能力为企业获得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提供了路径支持, 这些前沿技术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竞争力和知识创新。技能差异和全球化程度的高低, 被看作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因素 (Kanter, 1995) [10]。因此, 以技术要素为企业发展基础的中小企业, 如果在定位上更国际化 (即意味着企业有更好的增长预期) , 比只有较狭窄的国家范围定位的企业具有更强更广的地区企业网络关系。基于技术互补的缘故, 高科技企业经常与竞争者合作开发或者研制新产品。高科技企业这种合作的天性超越了集群的范围。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为产品加工和生产流程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因此, 对于那些参与外部合作的企业来说, 人们通常对其怀有与该企业对手相比能够展现更好的创新成果的心里预期 (Greis et al., 1995) [11]。

随着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的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进入社会企业组织的主流, 以电脑为中介的交流体系开始引起企业组织社会结构的重要变化, 比如增加了企业决策的分散性。与此同时, 也使企业不断获得信息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企业可以在它们的R&D活动中分享和交换知识 (Howells, 1992) [12]。地区或国家内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网络外部性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 并因此具有了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可能性。互联网扩展了企业间在其地域外的联系范围, 这种联系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交流和企业相互学习的机会。Antonelli (1992) 认为在这样一个全球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下, 再加上新形式的全球统治机构的战略性同盟, 空间位置上的接近变得不那么重要了[13]。

4.4 网络化企业理论

这里的网络化是指企业在地理区位上的网络化, 而非指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络化。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 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实质也是一个企业网络外部化的过程, 只不过网络外部化不是体现在产品需求上, 而是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产业集群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孵化器。无论最先进驻的企业扮演庄家角色还是孵化器角色, 集群要获得自我持续成长能力, 集群企业的数量必须达到某种最低临界规模。过了临界规模以后, 新企业进入集群的速度将加快, 正反馈机制开始起作用, 集群将进入起飞阶段并很快达到饱和。如果网络效应产生良性循环, 则集群形成;反之, 则将导致集群的灭亡。

在市场竞争中, 网络化企业群的存在为企业发掘和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了潜力。因为不可能事先知道哪些资源的组合是有价值的或者有不同的边际回报, 企业学习能力的高低就显得至关重要。Malerba (1992) 认为, 在集群中, 通过利用新技术实验的机会, 企业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基于企业间目标同质化的预期和知识产生的演进特点, 通过产业集群中高度网络化企业间的多元互动, 复杂的技术知识得到传递和转移[14]。

奥古斯特·勒施认为不同产业企业网络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与企业数目相关的利益。勒施指出, 便利的铁路运输、廉价的水电、劳动力市场以及街道等公共基础设施, 是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二是与企业联合相关的利益。一方面, 生产集聚使产品更加丰富, 容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进一步扩大生产, 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 生产集聚为辅助工业和设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改善当地的工业环境和协作能力。三是偶然因素导致的企业集聚。如首都指向、交通枢纽指向、资源和传统指向的企业集聚[15]。

摘要: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素条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 对网络化与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这些理论包括:区域合作与竞争理论、非贸易共存理论、网络全球化理论和网络化企业理论。

上一篇:舞蹈本科专业下一篇:准分子激光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