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演化理论(精选9篇)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1
前言
产业集群, 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 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 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接的现象 (迈克尔·波特) 。而产业集群演化则是其在经济社会中演变的过程, 国内外对此都有诸多研究。
克鲁格曼 (1991) 认为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如同生物一般, 存在某种生命周期形态。一个典型的集群成长周期大体包括集群形成、持续增长、饱和与转型、衰退、解体或复兴成长等五个阶段。迈克尔·波特 (1998) 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即诞生、发展、衰亡。蔡宁 (2003) 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陶一山和姚海琳 (2006) 将集群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地理集聚但未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集群、地理集聚并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产业集群、空间扩展但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产业集群。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学习, 认识到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 把集群发展看作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而忽视了产业集群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中断甚至终止情况。就如同生物进化理论, 也存在突变和自然选择。只是在产业集群中, 单个的企业被视为有机体, 产业被视为群体, 盈利性被视为适应, 惯例被视为基因, 而创新被视为突变 (杰克.J.弗罗门) 。以下就这一观点进行讨论。
一、产业集群演化产生变化的原因
(一) 制度因素
本质上讲, 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也就是从微观上解释了制度变更对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一是通过激励机制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 进而影响产业集群演化的速度和质量;二是通过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交易风险, 从而产生不同的区域产出率;三是通过影响产业集群的贸易和专业化范围, 进而影响或改变产业集群演化的广度和深度, 乃至于方向;四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寻求经济机会的自由度, 一旦制度发生变化, 经济主体向有利产业集群集聚, 必将影响到产业集群的演化。
(二) 技术因素
在产业组织中, 技术可以分为企业内和企业外两个层面。企业内的技术是内生的, 受到企业人才、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但企业外的技术却不是外生的, 而是众多企业技术的群体演化的结果。作为群体中的一个企业来说, 更多的是受到企业外技术, 也就是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技术对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机理可解释为:一是技术进步能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效率, 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二是技术先进的集群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企业向其靠拢, 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促成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变化。
(三) 信息因素
在当今社会, 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由于产业集群受到地域、行业、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如果不能及时的得到各种信息, 将大大阻碍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否将对产业集群的演化产生根本性影响。主要原因如下:
1.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产业集群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进而提高效率、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实力。
2.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拓展了企业的网络空间和联系能力, 有助于企业内部的联系和管理并提高经营水平。
3. 信息技术拓宽了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式。
信息技术的进步, 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分工更加细化, 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产业趋向一种融合。这种“双面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集群空间的基本属性, 这些都无疑将成为影响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产业集群演化产生变化的机制
(一) 突变机制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演化产生突变的根源有两方面, 即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其中外在原因来自于不确定性, 这是由于经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 如当企业不知道产出的分布情况时, 便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行为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行为选择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随机性的特点, 这就在微观上对产业集群的演化产生了变化影响;而内在原因则来源于创新, 创新使企业能够自动调整, 以便适应新环境或获得更好的盈利机会。这里的创新包括制度、技术、信息三方面的创新, 也包括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模仿。由于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内在的、可控的, 所以这又使得企业的行为选择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带着稳定性的特点。
由此看来, 外部环境和创新给企业带来了随机和稳定双重影响, 企业只有不断地“模仿”“创新”“适应性调节”和“试错”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来。而企业在调整过程中又会带来新的创新和环境变化, 进而又引起了企业的另一番调整, 正是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循环的过程构成了产业集群演化的突变机制。
(二) 选择机制
产业集群的演化如同生物界的进化一样, 既有突变机制, 也有选择机制, 但是在选择过程中, 并不是第三方来选择集群, 而是由集群中的企业自己选择, 具有主动性,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竞争策略, 也可以部分地选择他的生存环境等等。但是由于产业集群中具有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企业在做决策时往往面临着一篮子可选择行为, 而且企业对于每种行为的结果或收益往往并不知情, 所以其选择行为具有随机性。
因此, 即使面临相同的情况, 由于企业自身资本、技术或所处环境的不同, 为了获得更好的盈利, 不同企业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从而逐渐改变了目前的产业结构,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形会不断循环往复, 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 进而使产业集群的演化更具可变性。总之, 正是由于企业这种具有一定随机性的选择, 部分导致了产业集群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三、产业集群演化产生变化的例证:以彩电业为例
(一) 彩电业发展的突变机制
我国彩电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和转轨经济初期,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各方面都处在重大变革之中。
从外部来说, 一是政府政策的不断变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政府严格管制到市场调节, 彩电业因此从低迷到繁荣产生了巨大变化;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 为彩电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三是近年来外来冲击不断变大, 尤其是加入WTO以后, 外资企业和国外产品不断涌入, 各个企业不得不做出巨大调整。
从内部来说, 一是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改革, 这为企业能够灵活快捷的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前提;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使得彩电业不断更新换代, 也不断的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 进而促使彩电业不断做出调整;三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让国内企业能够及时的了解并掌握全国乃至全球的有利信息, 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彩电业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 如:在国家放开管制后, 企业间竞争加大, 长虹电子集团率先展开价格战, 导致了彩电业格局的重大变化;再者,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技术落后、更新缓慢的企业不断被淘汰, 同样导致彩电业的格局变化。
(二) 彩电业发展的选择机制
正如前面分析的, 彩电企业面临着众多的变化, 但是彩电企业为了生存在不同时期也采取了不同的决策, 并产生了不同的选择结果。
第一, 在政府管制时期, 彩电企业的决策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这一时期一切都是由政府决定, 企业没有动力去创新、去扩大规模或扩大销路。也是这种“不变”的决策导致企业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而产生“时而供过于求, 时而供不应求”以及技术更新缓慢的现象。
第二, 在价格战时期, 彩电企业采取的是跟进决策, 即别人降价我也降。根据博弈论的观点, 降价是所有企业的最优选择, 所以跟进降价策略成为这一阶段彩电产业集群演化的稳定策略。这样一来, 生存下来的企业则是成本低、效益好的企业。
第三, 在技术快速发展时期, 彩电企业选择的是“以技术推动竞争”的策略。因为经过价格战后, 企业发现降价并不能提高效益, 相反, 技术创新能够化被动为主动, 能够通过不断的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达到以供给拉动需求的目的。因此, 这一时期, 只有那些不断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 产业集群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是来自于制度、技术和信息的变化, 也可能是来自于自身的不同选择, 或者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所以产业集群的演化虽然是有周期性的, 但并非是连续不断的, 在演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变化。因此, 在这提出的政策建议不是为了通过某种方式来延长产业集群演化期的某个阶段的长度, 而是更好的利用其变化机制来发展产业。
(一) 充分发挥政府制度的调节作用
首先, 政府要保证法律制度的一致性、公平性与强制性, 在经济社会中建立起行为活动的准则, 以此达到事前激励与约束的目的。
其次, 政府还应完善在产权保护、信息平台搭建、中介组织发展等方面的非正式制度, 发展并完善以信任为核心的集群文化、准则与规范, 保证交易限制、集体惩罚等集群治理规则的效率。
最后, 在制度变迁方面, 要做到全面考察、深入研究, 引导产业集群向良好方向发展, 避免产业剧烈动荡, 同时及时介绍和推广其他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 以便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二) 鼓励技术创新
在产业集群中, 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自主创新与模仿引进两方面来实现, 但是在经济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 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
一是当购置先进的关键的技术设备时, 要注重与本地技术能力的结合, 实现产品、企业, 乃至整个产业的升级;二是要以技术设备引进为依托, 大胆引入外部技术资源和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 提升产业经济的技术人才结构与层次。此外, 只有推进自身产业的技术创新, 使之升级换代, 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层次和质量, 树立自己的品牌, 才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之道, 不然难以逃脱靠“苦力”谋生存的命运。
(三) 加大对产业集群信息化的扶持
对产业集群信息化的扶持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采取多种途径, 加快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以便于信息在产业集群中传播;二是要积极推进产业集群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 因为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能够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系统的信息获得和处理能力, 更加快捷地实现自我协调, 提高协同水平, 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冯素玲, 后小仙.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 2007 (7) .
[3]王军.产业组织演化: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4]段存广.产业集群演化与生命周期研究述评.当代经济管理, 2010 (8) .
[5]吴义杰.何健.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甘肃社会科学, 2010 (5) .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2
关键词:创新集群;演化模式;内在动力机制
一、 创新集群的涵义和理论发展脉络
从马歇尔到波特,创新集群思想经历了萌芽和演变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完成了创新集群概念的理解转向,提出了当代创新集群概念,明确其与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创新集群的具体定义,许多文献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采用较为一般的视角,将其定义为:由供应商、客户和各种知识中心(大学、研究院所、知识密集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形成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各个参与者之间有相互补充的能力;各个参与者通过生产链或价值链被相互连接起来;各个参与者能够共同改进工业过程和最终产品;各个参与者可能参加创新和技术发展网络。
1. “创新”与“集群”。从学理看,“创新集群”思想资源应包括“创新”和“集群”两部分,前者由马歇尔和韦伯的研究成果提供,后者由熊彼特提供思想。
其后,经济学家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长波研究时开始涉及创新集群问题,提出了一些理论。门斯(G. Mensch)试图论证基本创新的集群出现先于长波上升时期,即基本创新将在长波萧条阶段成群出现;杜因(J.J. Duijn)在长波框架内阐述了创新集群的思想,提出了创新集群出现的周期性;克莱因克内希特(A. Kleinknecht)提出创新与经济波动的分类;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提出了创新适宜时机理论;弗里德曼(C.Freeman)提出了新技术系统理论,杜绍兹(P. Dussauge)等提出了技术集群战略。
从马歇尔到德布瑞森,学者们关于创新集群的理解代表了传统思想,即强调对创新活动的描述,如“创新成群出现”或“创新集中分布”。在创新集群概念中,“集群”(Clus-ter)是用来说明“创新”(Innovation)的。受此影响,一些学者将“创新集群”解读为“集群式创新”或“创新的集群化”。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他的“集群”概念含有“创新的累积与集中”,这点显然继承了传统创新集群思想。但波特的“集群”概念又含有产业集聚,这一点突破了传统创新集群思想,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引发了创新集群理念的巨大变革。
2. 创新集群理论的新解释。晚近,学者们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创新集群,形成了当代创新集群理论。2001年,OECD吸收了波特的思想,认为集群是企业通过相互作用逐步聚合以提高竞争力的经济现象。OECD彻底放弃早期创新的直线式概念,即“创新是基础科学研究进步过程的结果”,强调应从产业集群理论中培育创新理念,创新直接来源于科研商业、教育和公共管理机构不断的相互作用;创新集群可被视为一种简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最关键和实用的系统要素有助于促进一个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创新。OECD认为,集群是国家和部门间有效的分析层面,因为对大部分企业和其它相关者来说,集群在知识基础设施中被公认为“我们运营的空间”的一个层面。OECD在对“创新”和“集群”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对“创新集群”的理解,已超越传统概念关于“创新成群出现”或“创新集中分布”理解。
当代创新集群理论继承了从马歇尔到德布瑞森关于“创新成群出现”或“创新集中分布”的思想。在创新集群中,“创新成群出现”或“创新集中分布”表现为大量知识溢出,即专利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这一理论也认可波特等对“集群”的解释,并扩展了“集群”的外延,强调“集群”是一种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
二、 创新集群演化模式及其成长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创新集群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演变,本文给出创新集群的三种演化模式。
1. 创新集群演化:基于知识生产的报酬递增理论。
(1)正反馈机制。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静态的均衡分析基础之上,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假设前提。依据一般经济理论,均衡意味着“最优”,即对资源的最优利用与分配。在此框架下,经济运行被描述成线性的、静态的、确定的、简单的和可逆的。布莱恩·阿瑟研究的是在报酬递增自然而然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学上资源使用和分配的动态性问题,报酬递增显示出经济中有许多可能的均衡点。他把报酬递增规律发生作用的这一过程概括为“正反馈机制”或“自增强机制”,它会放大微小的经济变化的效果,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并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
正反馈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资源向有利的方向集中,即产生垄断。在正反馈循环中,使用某种技术的人越多,技术越能得到改进,公司就越能获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技术的经验。如果一种技术仅仅因幸运而在市场上领先,由于正反馈的强化作用,其发展就可能被加速而垄断市场。创新集群是一个不断演进的经济系统。在演进过程中,选择和搜寻是两个关键的要素。纳尔逊和温特认为,搜寻是系统的创新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不可逆性、偶然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
(2)历史事件锁定论。在报酬递减情况下,结果对进行选择的序列来说时唯一的,对过程中发生的小事件也时不敏感的。报酬递增下的分配问题会展示出多态均衡和可能的无效率,当存在几种可能的长期结果时,一种分配结果随时间的流逝最终被小而偶然的事件所选中,经济的后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许就取决于历史上的“小事件”。
报酬递增理论假设,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在市场上同时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时,一些无意义的事件或偶然的机会可能会决定最终谁会被率先采用。一旦这种技术被采用,它就会比其它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改善机会,进而能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这样,在偶然情况下被采纳的这种技术在市场上获得“率先使用”优势,并最终锁定其使用者,而其它类似的技术在市场上将逐渐丧失份额,最终被摒弃出市场之外。
在报酬递增作用下,早期的一些“机会”或“历史上偶然事件”的作用通过正反馈机制经常被“放大”,使得一种产品或技术的领先地位在早期就已成型。随着一些随机发生的经济事件在技术选择进程中的出现和不断积累,在报酬递增带来的正反馈机制或自强化机制的作用下,会导致经济系统运行中出现多个可能性结果。
(3)产业区域格局的形成。布莱恩·阿瑟的新经济思想主要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其解释产业区域格局的形成机理,更适用于创新集群形成和成长的解释。产业最终集聚在历史偶然事件选择的地方,并通过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解释簇群如何在一个地区形成然后带来什么影响。在区域经济的层面上,报酬递增规律表现为一种聚集经济性(Agglomeration Economics),即由于企业彼此接近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它会引起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当聚集在同一个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形成网络,聚集所带来的积极的外部性效应就发生了。假定区域内有一定程度上的聚集经济性,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引起许多企业在某一片区域的集中,即簇群的出现。简单的说,在报酬递增规律和“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最早到达的企业随机选定了位置这一“历史上的偶然事件”产生了“锁定”效应,使得簇群最终选择某一处而不是它处。
布莱恩·阿瑟的观点不考虑正反馈进程发展的限制,这样一个集中了大多数企业因而占绝对优势的地区聚集着整个产业,在集聚经济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时,产业的确会群簇在一个有优势的区位里,而这些企业聚集在哪个具体位置,取决于影响最先来的企业的位置决策的那些因素,以及这些企业进入该地区的随机顺序。
2. 基于生产函数更替的创新集群演化模式。
(1)创新集群演化与生产函数更替。创新集群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在信息化与知识经济趋势下的形式,在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市场竞争对创新集群演化的推动更大。
首先,信息化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扩散,使模仿的滞后性(Imitation Lag)弱化,这使得技术创新边际效益递减速度加快,进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维持技术创新垄断利润率最有效的途径是不断深化专业分工,使市场容量扩张速度高于产能增长速度。而市场容量迅速变化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适时、恰当的选择替代生产函数对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更具决定意义。技术创新导向下的市场竞争所具有的择优选择功能影响也因此更为深远。
其次,知识经济结构下,生产函数更替所产生的边际收益较之工业经济时代更大。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生产函数结构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资本存量制约产业对新技术的采纳,决定重构生产函数的能力。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多,制约作用逐步减小,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时间周期也逐步缩短。知识经济以高度发展的工业经济为基础,庞大的资本为生产函数优化替代创造了基本前提,使替代的可行性增加。然而,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使可选择的替代生产函数也相应增多。
(2)生产函数更替下的创新集群演化动力生成机制。创新集群演化动力生成机制在于强化有效的市场竞争,并诱导市场竞争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竞争的目的在于不断的促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优化,推进生产关系质的升华。生产要素的集聚使重新组合的生产要素数量增多。这一方面可缩短生产函数转换时间,提高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充足的生产要素存量规模也能为转换生产函数创造条件。由于生产要素的类别与组合方式具有多样性,集聚的对象随之也有多种,它们在现象上集中体现为卖方市场集中、产业地理集聚与技术创新聚集。这三种集聚形式作为相互独立的系统,在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紧密依存、彼此耦合。而创新集群演化在这一系统结构运动中得以推进。因此,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是以卖方市场集中、产业地理集聚与技术创新聚集的耦合方式构造的。
创新集群是依靠优化生产函数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而优化生产函数的主要途径是技术创新,它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在技术创新资源有限以及生产要素配置现状的约束下,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决定技术创新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投入意愿、创新机会、创新选择、创新效率和创新扩散。前面四个因素,确定实际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源数量与品质、决定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对象;后面两个因素则制约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
3. 基于复杂理论的创新集群演化模式。
(1)创新集群:一类复杂适应系统。创新集群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还是一个社会系统。其本身的演化依赖于自组织过程。其中,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经过变异和适者生存,从而演进为对外部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灵敏结构;集群在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如新企业的进入、新技术的引进、人才的流入等);集群内部各要素或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集群内复杂问题的解决(如集群的创新问题、集群的升级问题),从而促进集群非线性成长;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的能力、规模都不同,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从而保证集群具有适应能力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2)创新集群持续成长的前提: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集群要保持持续的创新和成长,必须要保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必须让系统及其环境充分开放,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外部环境中获取集群持续成长所需的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而形成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这是集群持续成长的首要条件。
创新集群的持续成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根据知识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集群本地化学习和集群外部学习是集群获取知识的两种途径。Keeble和Wilkinson认为,集群中企业长期的本地学习可能会导致集群技术轨道锁定,向外部知识源学习对于提高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非常有必要。Belussi和Arcngel认为那些具有广泛外部联系的集群,往往能获得新颖的知识资源而快速响应外部“混乱”的技术环境。集群知识是集群核心能力内在决定因素,从外部环境获取的知识是集群持续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负熵流,是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要素。
(3)创新集群持续成长的涨落机制。根据复杂理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是通过随机涨落实现的。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涨落对系统起着建设性的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诱因。创新集群的涨落包含由政策、市场、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因素引起的涨落。集群涨落可分为:集群内涨落与集群外涨落。因此,在远离平衡态时,集群的某种涨落可能被放大,从而促进集群的持续成长,如集群开放度的提升将引致外部振动进入集群系统,从而引起集群的涨落变化,集群内部各要素、各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了集群与环境的互动。
(4)创新集群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非线性相互作用。集群系统与环境之间及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竞争与合作两种形式,其本质是非线性的。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依赖过程是集群系统成长演化的过程,竞争与协同的相互转化是集群系统发展演化的推动力量。没有集群要素之间、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没有集群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就不会有新的集群结构,足够的非线性关系是集群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动力。产业集群持续成长过程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核心价值网络内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作用;其次,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的互动。从协同论角度看,集群单元的涌现是系统各单元非线性相互作用加强,关联能量大于各个企业或机构独立运动能量,个体运动服从于协同运动,使系统出现有序结构,形成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集群单元。
三、 结论与讨论
综上,集聚是创新集群的典型特征,创新集群理论在学理上也是“集聚经济”研究深化发展的产物。因此,从集聚的视角探究是创新集群演化动力研究的主要途径,从而也就有别于传统理论借助边际均衡等新古典主义方法予以定量分析的解释。
基于知识生产的报酬递增假设,布莱恩阿瑟的“正反馈机制”和“历史事件锁定论”重点解释了产业聚集的问题,但他的现实研究对象是硅谷——这是最为成功的创新集群——因此其新经济思想主要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是对传统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生产函数更替理论沿用了生物进化规律,指出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是市场竞争,用以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汇集了新古典经济学、遗传学、竞争优势理论、政治经济学等各学科思想。
复杂理论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研究产业集群、创新集群演化发展的理论工具,通过创新集群与复杂系统匹配,运用复杂理论的经典模型来解释集群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内在动力机制,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在定量研究方面也有丰富的成果。
以上三类理论视野中的创新集群演化模式阐释,虽然观点、方法并不一致,但都解释了创新集群形成和持续成长的内在原因、演变机制,涉及到的集群实现条件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科学学研究,2008,(1).
2. 肖广岭.创新集群及其政策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
3. 经济合作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深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803)。
作者简介:章平,博士,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讲师。
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结构研究 篇3
产业集群是一种优越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及技术信息, 创造良好的产业软环境, 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 培养挑剔的客户群体, 从而促进产业迅速的发展,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区域品牌和区域产品的强大竞争能力。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阿尔弗雷德·韦伯 (Alfred Weber) 的工业区位理论认为, 集中在同一区域内企业的内在分工、协作以及区域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能够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约和“企业外在性经济”, 从而吸引更多企业集中到这一特定区域发展, 其结果导致了产业集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1]。由科斯 (Ronald Coase) 提出、威廉姆森 (O.Williamson) 等人发展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 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 构成市场与组织间的转换关系。产业集聚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 从而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提高合作效率[2,3]。迈克尔·波特 (M.Porter) 则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 他认为, 产业集群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 是对有组织价值链的替代, 是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柔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4]。而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中均未涉及其内部结构中的主要矛盾, 系统科学认为, 结构决定功能, 因此对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研究是揭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 以及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宏观表象的一种新视角。
1 产业集群中的结构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相同或相关行业中相互竞争和合作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生存在共同的外部环境中, 它们共享区域的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 共享地方的自然资源, 从而降低成本, 形成规模效益递增效应。同时这些企业共同创造着地方的产业环境, 推进地方的市场化程度, 影响着地方的产业政策、融资政策。嵌入地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同形成巨大的地方卖方市场, 吸引着众多的客户群体并激发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从而培养挑剔型客户。同时推动地方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拉动创新投入和应用型研究成果的出现, 并使得创新成果快速商品化, 通过知识溢出效应非线性地使技术快速传播。这些由产业集群创造的软环境反过来又会给产业集群提供发展和高级化的沃土,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合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大致可以归纳为3类: (1) 基本要素条件, 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劳动力资源等; (2) 核心要素条件, 包括企业数量、市场体系、制度支持等; (3) 高端要素条件, 包括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本等[5]。
1.1 基本要素条件阶段
基本要素条件阶段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只是企业的简单集聚, 还不能叫做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由于在某些区域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较好的资本资源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或者某些地区提供优越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投资政策, 吸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 从而在该地区纷纷投资。这类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或来料加工型的企业, 企业之间多为竞争关系, 彼此之间很少合作, 技术含量较低或者没有核心技术, 当地市场需求不旺盛或者根本没有市场需求, 因此其产品往往销往外地。因此这一阶段的结构最为简单。
1.2 核心要素条件阶段
核心要素条件阶段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中级阶段, 由于基本要素阶段企业的集聚, 使得区域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同时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生活设施不断建设, 吸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同时随着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使得技术含量较高的下游企业纷纷在区域投资, 形成了产业链条, 由于产品的多样化和技术含量的提高, 吸引更多的客户, 形成了地方市场, 随之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 出现了规范行业规则, 协调企业间利益, 促进企业协作的行业协会, 这些行业协会代表企业要求, 促进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形成。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为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在这个阶段企业分工细化, 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 信息流动快, 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2.3 高端要素条件阶段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 人力资本、土地、厂房租金、生活设施等要素的价格呈现递增趋势, 因此带动生产成本递增, 此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在享受集群效应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于是很多企业纷纷将加工基地移出集群区域, 而将公司决策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等设在集群区域。由于企业内部这种软功能和硬功能的地区分离, 使得集群内部更注重于技术研发、知识获得、信息搜集和加工、产业发展软环境的构建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建立和应用。在这个阶段, 金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因此在产业集群的高端要素阶段, 集群内部经济变“软”变“轻”, 而集群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 辐射能力更强, 带动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2 结构决定功能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物质系统的结构是与功能紧密相连的。功能和结构是对应的,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功能体现了结构, 并对结构有反作用。结构深藏于内, 功能表现于外, 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功能是与结构相对应的但也是易于变化的。可以通过功能来推测结构, 当认识了结构以后, 又能预测其功能[6]。产业集群的结构包括企业、政府、协会、客户、科研机构、科技及信息服务公司等等。
企业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 它能够与环境及其它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 主体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化或进化, 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 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 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7]。
政府是产业集群环境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产业政策的制定, 产业市场的规范, 创新体系的形成, 产业成果转化的推动, 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 文化和价值观的引导, 诚信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些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和成长的环境无不依靠政府的投入, 因此政府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规范、服务和引导, 而不是干预其经营和运作。
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和企业群体利益的代言人, 同时也是行业获得信息, 技术交流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场所。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沟通的纽带, 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对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促进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 使得研究成果快速市场化, 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向政府争取适于自己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协会也是众多同行集聚的地方, 因此信息的便捷性、知识的溢出性、社会网络的广泛性是其它要素所不能替代的。
挑剔的客户群体是产业集群不断培养的结果, 同时也是产业集群创新动机的源泉, 这里的客户群体中包括集群内部中间产品的需求厂商。经济学认为, 资源的希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推动着整个经济向前发展。由于集群内部同业间的竞争, 使得产业集群在质量和功能及性价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也正是集群效应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使得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谁能满足客户的苛刻要求, 谁就能够占领市场得到发展, 否则就会失去市场, 因此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 正是这种较强的创新动力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科研机构、高校、政府、企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公司共同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生命力所在, 只有不断创新的产业集群才有更好的成长性, 否则将会失去生机, 不断萎缩。企业是市场的供给者同时也是市场信息最敏感的接收者, 因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将从需求拉动方面进行创新行为, 而研究机构和高校如果不与企业合作, 多为科研推动性创新。当然, 产业集群创新的高效率要求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 在政府的促动下, 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相互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的优势, 同时科技和信息公司不但为集群提供较先进的技术信息、需求信息和管理理念, 同时也有助于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成果快速的进入市场, 完成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3 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中的借鉴
在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发形成;另一类是由政府引资和扶持而成, 如沈阳铁西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第一大类中有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一个地区具有某种资源, 于是许多投资者为了获得廉价资源, 降低成本纷纷而至, 如辽宁大石桥的镁制品产业集群;第二种情况是由于某个地区因为某些机遇已经形成了一类产品的市场, 众多厂家为了获得这个较大的市场资源而来该地区投资建厂, 从而形成集群效应, 如广东顺德的小家电产业集群。
在一个地区具有某种资源情况下, 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 企业成为集群中的主导因素, 众多企业的投资吸引了较多的客户资源, 因而形成了围绕这种资源相关产品的市场, 此时政府应该规范这个市场, 鼓励行业协会的形成, 建立诚信、守法、规范的市场环境,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较好的软环境。并积极在资源的深加工方面招商引资, 从而通过延长产业链条, 引导产业集群的升级。
在一个地区由于某种机遇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某类产品市场的情况下, 由于企业追寻市场资源而来, 因此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的主导力量。这种情况下的客户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客户群体, 而且对某些厂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忠诚程度, 其它厂商的进入需要在成本、质量、功能、品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本身既是量的累积又是质的提升, 他们的加盟使得客户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客户挑剔性的培养。客户群体挑剔性的增强进一步刺激产业集群的升级。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该配合产业协会积极举办产品展示会, 产品信息发布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 同时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展示的机会和接收集群外部行业信息的机会。此外, 政府应该发挥创新体系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将企业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和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能力相结合, 将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方向引向集群的市场需求, 从而使得集群更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 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
对于由政府引资作用形成的产业集群, 政府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这种产业集群中, 往往在一开始集群中存在几个重要的企业, 在产业集群起步阶段, 政府应该保持优惠的产业政策, 给集群中的企业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同时继续吸引更多的企业来集群中落户。政府应该对集群加大宣传力度, 为集群内的企业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对于这类产业集群, 原地产业基础较弱, 也就是在技术工人和科研人员方面比较缺乏,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人才市场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吸引政策, 同时鼓励地方高校设立和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的支持。
4 结 论
产业集群是一种开放系统, 这个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内部的主要矛盾和系统的演化方向。在产业集群的结构中主要包括: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企业群体, 政府机构, 挑剔型的客户群体, 代表企业群体的行业协会, 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信息和科技服务公司共同形成的创新体系, 以及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硬环境和制度软环境。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起步阶段的主导力量各有不同,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来引导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和集群的优化升级。
摘要:运用系统科学理论, 分别对产业集群基本要素条件阶段、核心要素条件阶段和高端要素条件阶段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对资源形成的产业集群, 应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 引导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由于某类产品市场形成的产业集群, 应该加强地方创新体系的形成, 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于由政府引资作用形成的产业集群, 应该加大力度培养挑剔的客户群体, 加强人力资本供给。
关键词:产业集群,结构,功能
参考文献
[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The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Chicag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2002
[3].Oliver 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 1985
[4].M.E.Porter.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3, 14 (1)
[5].姜义平.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条件探析[J].产业经济, 2007, (9) :72~73
[6].蔡绍洪, 彭仕政, 赵行知等.耗散结构与非平衡相变原理及应用[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8:41~48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4
摘要: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是近几年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其演进动力的研究却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同我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愿望是不相符的。文章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总结出产业集群内模仿、规制、规范是集群演进的最重要动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组织生态学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硅谷、第三意大利等众多集聚形经济在全球竞争中的卓越表现,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Staber、Morrison,1999)。我国的产业集群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后也开始迅速发展,但由于所经历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发展成为像硅谷、第三意大利那样成熟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如何发展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但在国际上因为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比较成熟,所以现有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和集群内知识扩散以及集群的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少量的涉及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的研究也因为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而限制了它们的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事实上,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群落,本身有一个形成和演化的过程。由于产业集群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是由多个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并辅之以相关的支持性机构和组织。这些企业、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类似于生物种群的行为特征。因而,我们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的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了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
二、现有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研究述评
对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一些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直接地或间接的研究,比如Porter(1990,1998)直接或间接地指出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历史文化、需求刺激、上游产业或其他相关产业存在、新企业的创立、辅助机构、企业战略与结构、竞争和机遇。Brenner(2001)认为促进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人力资本、技术溢出、合作、公共意见、政府政策和风险资本。而Saxenian(1996)通过对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研究则强调了分工、竞争和企业文化对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性。另外一些第三意大利的研究者则强调社会文化尤其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对产业集群演进的重要性。少数学者还关注到了危机对产业集群演进的作用(Sabel,1992)。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从空间维度对这些先前的理论进行总结,总结出了社会、公司间和公司内三个层次12个主要的动力因素。社会层次的动力因素一共有六个。它们分别是产业传统、地理位置、信任文化、创业氛围、政府政策和机遇。产业传统是最为容易被关注到的动力因素,如果一个地区在历史上就在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显然在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上先发优势就比较大。类似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会使企业更加自然地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文化,也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信任的存在减少了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很好地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使整个产业集群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分工,从而整个集群获得了协同优势。创业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许多学者认为创业者的不断涌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此如果一个地区有较强的创业文化,那么这个区域就比较容易形成产业集群。虽然大多数学者把产业集群的演进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但在实践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案例表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台湾的新竹高技术园区、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集群。机遇也是在集群中实践经常关注到的,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它是促进一个系统不断进化所必须的。在这里本文要强调的是机遇不仅仅是正面的机遇,还包括负面的危机,许多产业集群能够成熟同负面的危机的促进是有很大关联的(Sabel,1992)。公司间的动力因素总得来说可以分为竞争和合作两大动力,其中合作包括合同合作(它和分工有很大关联,本文把合同合作统一到分工中)、信息交流和共同行动(Meyer Stamer,2001)。分工是产业集群获取协同优势的基础,信任关系的存在常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很频繁。信息交流是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的学者所最为关注的,他们认为正是由于企业集群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优势使产业集群比较有利于创新,进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共同行动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共同去游说政府、制定质量标准、成立自我约束的行业协会等行动。共同行动可以增强企业对外界的影响力,另外还可以规范集群内的竞争。同合作紧密关联的是竞争。虽然大多数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并没有给与竞争多少关注,但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它仍是经济实体成长的最根本动力。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和经营效率,进而增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个别产业集群的微观分析,由于每个产业集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具有很大的区域特性(Rabellotti,1995),因此总结出来的演进动力没有普适意义,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因素,而不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由于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其间在结构功能、运行机理、演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生物群落的进化动力分析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
三、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而在生态学上与此对应的是种群,组织生态学在形成的早期集中研究的是种群(Population)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或者说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因此那些同处于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同,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由此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
组织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是主宰生物群落命运的绝对力量,因此生存在相同环境下而彼此条件类似的生物群落,在面临着相同的环境限制与压力时。自然会采取相似的生存手段,致使彼此的形式趋于相同。这种现象在企业组织中同样存在,一般学者将这种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的过程称为“同形”(Isomorphism),根据Buchko(1991)的看法。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主要可概分为“竞争”与
“制度”两大类。前者来源于环境中有限的资源诱发了激烈的竞争。各个组织为了争取相同的资源。会修正其习性(策略),以求最有效地取得资源。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具有生存特性的组织得以留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生存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企业的同质性。在此,“市场”扮演着自然淘汰机制的角色。但是,竞争力量并不能完全地解释所有的组织同形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来自制度环境中的压力,才是迫使组织同形的主因。依照DiMaggio和PoweH(1983)研究指出,来自制度环境的同形力量有三。即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强制同形(Coeercive Iso-morphism)、和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也即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具体有如下动力:
1,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这种力量源自于组织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规避行为。当组织面对的环境呈现高度的变动率与不确定性时,经理人员不能确定什么是适当的策略。于是只好假定成功竞争者的策略,在此环境下至少是“有效的”,而决意加以抄袭,这种于生态学于称为“拟态行为”的举动,一方面规避了风险,一方面还能避免对手建立优势。由此可知,模仿同形未必是为了改善绩效而来,其实这更可能是一种对不确定性与无力感的回应而已,但是却在无意中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在现有的文献中,基于历史事件所形成因果积累的“路径依赖”往往被认为是集群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Brown&Menaughton,2002)。这种路径依赖的分析视角主要是针对配置在某个地区的先入者而言的。因为基本的经济均衡模型意味着企业的区位配置取决于资源、要素禀赋和运输成本等,但是,一个地区在多种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回报率相同是可能的。在这种多重均衡都可能发生的条件下,该地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模式?这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因此。初期企业在哪里投资设厂正像偶然出现的历史事件一样,这表明了历史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许多学者把“先人者”作为是主导企业概念,并用它来解释集群的出现,这成为从历史的路径角度解释集群起源的关键点。浙江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嘉善木业产业集群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尝试创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三个阶段,以及1996年和1999年两次发展高潮,生产规模由小转大,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由小变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集群。1986年。台资企业——中兴木业落户嘉善,揭开了嘉善木业发展史的第一页,然而正是因为台资的介入。不仅使中兴木兴再创辉煌,而且还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播下了火种。中兴木业的复兴,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在它的带动下,木业企业户从1家~10家,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跟随者的行为中,模仿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跟随者对先入者的模仿构成了集群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集群生成是先人者与跟随者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仿机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不确定的时候,各个企业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时候,通过模仿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企业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模仿被认为是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反应。
2,强制同形(Cocerc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组织所依赖的客户、厂商或社会机构。特别是政府对组织有许多期待或规范,组织为了取得合法性(Legitima-cy),并配合上、下游的要求,必须逐渐同形。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划行归市,就是把市场内所有摊位的三大类一万多个品种商品,划分为划分为服装、针织、小百货三大块。分门别类归口到13个交易区经营,在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内,共分服装、鞋袜、针棉内衣、线带、纽扣、箱包袋、小五金、工艺品、玩具、花、文体用品、日常用品、电子产品、音像产品、化妆品、电器等20余类,按行业申报登记,集中安排摊位就市。通过此举使商品系列化、多样化、专业化,既满足了客户和经营者的需求,又归范了市场。提高了管理效率。经商户需要以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合理的价格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要降低客户的成本。正是通过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范围经济,市场能为客户和经商户带来交通运输费用和信息费搜索用等方面的节省:范围经济越明显,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就越有效,就会有更多商品种类的专业化方向分化出来,并在市场体系中集中,这样规模会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丰富,对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促进了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的繁荣与发展。
3,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由于时下教育体系与专业知识的统一,使得各组织的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大都受过相同的训练,而具有类似的背景(此举有益于协调成本及转换成之降低)。由此,这些人员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及策略选择也就大同小异。另外相同的一批管理人员,经由工作交流。用人与升迁、转职而散布于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企业中,在相同的压力下,这些企业自然会有相同的反应,而趋向同形。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嵊州的领带产业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一位嵊州籍港商回乡,与嵊州两家服装企业合资创办了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嵊州市第一家领带生产企业由此而生。开业的第一年(1985年)销售领带28.8万条,获利15.4万元,第二年再创利润31万元。佳友公司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一些嵊州籍港商和曾在深圳服装企业打工的嵊州人纷纷回到家乡,办起了一家又一家领带企业。特别是曾在佳友公司工作一部分员工也离职创办领带企业,如今在嵊州发展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的企业老总都曾经在佳友公司工作过,有人戏称佳友公司是嵊州领带的“黄埔军校”。佳友公司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懂管量、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正是这些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散布于不同的领带企业,才带动了嵊州产业集群的兴旺发达。目前,嵊州领带生产经营企业逾千家,加工、营销人员3万多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
四、实证研究:以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演进为例
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台湾的中部以大肚山为中心,南倚彰化。北靠台中,形成一个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自行车产业聚落。这个聚落是全世界最大的。外籍人士称之为“台湾自行车村”。台湾的自行车产业1950年代后崛起,历经装配生产、推动零组件的国产化、小厂纷立充
斥、扩大输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与外移、产业国际化等七个阶段。经过40多年努力,由于不断在设计、制造、管理、销售成本控制力求精进达到国际水准,至1990年代更执全球自行车业之牛耳,享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但是最近几年来,台湾许多产业快速移向大陆,其中以自行车产业集群的迁移尤其明显,回顾台湾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将是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分析的最好例证。自行车产业是属于精密装配的工业。每辆自行车需要一百二十余种主、次要零件进行组装。故自行车的生态系中有两大共生种群,任何一家成车厂均需结合多家零件厂,方能完成最终产品。在1958年-1969年间。因为台湾自行车需求量增加,许多小厂以低廉低质的产品模仿。使仿制车充斥市面,此为模仿同形的力量。
在1975年-1977年间,因为美国政府公布CPSC的自行车安全标准,从严要求品质,故台湾也拟定了地区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品质分等。不合格厂商禁止出口等政策,结果,成车厂开始重视品质,对零件厂的要求提高,零件厂若不能达到标准,就转向日本进口,此为制度同形的力量结果。
1980年之后,成车产品不断在创新。车材朝向“轻量化”的特色发展。台湾两大自行车企业巨头巨大与美利达两家公司开发出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其带领下,其他成车厂也开始进口或生产铬钼合金、铝合金或碳纤维的登山车、变速车及多功能车,同时。零件种群也在设计、结构改良上配合成长。1982年,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将自行车成车业列为主要扶持行业之一,相关专家轮流驻厂,改进成车厂的生产技术并加强质量管理。使各成车厂在管理上一致成长。1984年,巨大、旭光、太平洋与四十家零件厂登录为中心与卫星工厂体系,接受政府指导。其他如美利达、功学社、正道等厂虽未登录。但也推动中卫体系,派员指导重要的配套厂。引入同样来自日本的中卫制度,使厂商间指导与评价体系的模式大同小异。此时是模仿、规范、依赖同形的力量。共同推进演进。
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 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业群落,企业簇群,演化机理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内生性形成机制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 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 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简单地讲, 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
国外有关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很多。马歇尔将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称为集聚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韦伯从微观区位选择的视角, 阐述了在地理上靠近与否对集聚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波特指出了特定的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况、一两个创新性的企业对产业集群的诱导作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认为, 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则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 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
国内研究者中, 仇保兴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集群的形成机制;符正平在分析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外部化概念来解释集群的形成过程;金祥荣、朱希伟从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的角度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尤晨等从农业产业形成机制的角度, 提出了“消费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市场竞争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因素”的观点;李渝萍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由于农业产品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地域环境影响, 又有易腐烂、需求刚性、脆弱性、依赖性、难以移植、不易扩散等特点, 其发展演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 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宋玉兰等认为, 合作需求是农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总之, 学者们已从规模经济、技术扩散、交易成本、消费多样化、比较优势等多方面解释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1]
物理学可以利用“种库”概念将多种物种共存机制统一到一种理论框架之内, 我们也可以使用“种库”概念来展开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分析。农业产业集群意义上的“种库”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潜在共存的一组产业集群, 组成一种理想化的产业群落。当产业栖息地条件变化时, 潜在的种库会被另一种库代替。作为开放的耗散结构体系, 农业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无疑经过了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产业集群间相互的生态协同作用, 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整个产业集群外部对产业集群的属性、数量等加以影响的因素来考察, 可以归结到进化的尺度中去, 如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因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衰亡, 以及产业集群“种库”的变化。
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即是关键组织或个人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对各种作用因素的可能反应, 衍生新企业或吸引、带动相关企业和机构聚集的过程。所以, 关键组织或个人的市场观念、创新素养、资源意识、组织和运作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决定的基本营销素养是农业产业集群自构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的胚胎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农民的观念、意识、知识和技能不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原始创业者, 即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诞生的时机和影响力大小就成为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的关键。没有原始创业者的出现就不能孕育出农业产业集群。这些“内生”创业者起码具备或部分具备下列基本素养:他们具有胆识、胆略;他们对市场具有敏感的嗅觉, 能够捕捉稍纵即失的机会;他们具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 善于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对身边资源环境的优劣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 善于捕捉机遇, 吃苦耐劳, 具有执著的毅力;他们是行动主义者;他们通常还具有较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创业者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观念, 构成其在风险浪尖上拼搏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会鼓舞他们迎战风险, 在市场大潮中劈风斩浪。在一些人出局的同时, 少数创业者在历练和锻打中成长起来并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资源。[2]事实上, 我国大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部落联系在一起的。某些地区可能并不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 能够促使集群雏形初成的最主要原因即为创业者部落。在一定意义上,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创业者部落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产业群体。个体创业者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有资源的筹措能力、对市场机会的创造和把握能力, 也影响到其它创业者的决策, 以及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三、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的实现路径
原始创业者要从最初的单个个体演变成一个小群落, 当同类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 企业簇群的雏形亦随即形成。从一个小群落演变成企业簇群, 是一个需要经过市场遴选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簇群的形成与演进沿着两条路径交叉进行。
第一条路径是外部的集聚, 即通过外部的企业不断地向同一地区的集聚。通过外部集聚形成企业群落, 是从产业布局角度出发的合乎理性的选择。通过产品品种与市场的相互吸引, 一些具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便会向同一地区集聚, 并通过自动累积或连锁反应产生自强化作用, 从而产生外部经济和“集聚体规模经济”。
第二条路径是内部繁衍, 即随着群落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演进, 产业链不断延长, 分化出新的企业和衍生出新的产业, 从而在群落内部不断繁衍形成一个巨大的企业簇群。企业簇群的最初形成, 发端于一两个企业的产生。这一两个企业在适宜的环境下, 便会开始进行繁衍。[3]
在企业簇群的形成过程中, 外部集聚和内部繁衍两股力量往往是同时作用的。企业簇群的集聚优势一方面吸引外部投资者源源涌入, 另一方面不断内生出新的企业和行业, 在内外两种力量同时作用下, 生成了许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企业群, 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积累机制, 促进了企业群落的形成与演进, 形成了富有竞争活力的有机群体。
四、影响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认为, 企业的生产行为总是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分析早期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 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看, 农业产业集结成群大多是为了获得利用纯农业资源比较优势而以农业基本生产要素为主建立起来的有机产业群落。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 农作物由于生长的特性, 包括地域、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内在的先天禀赋, 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 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基因”, 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农业, 再加上农产品储运的特殊性, 进而影响到相关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2.文化环境因素
按西方学者的理论分析, 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具有地理接近的空间特征, 这种特征使产业扩散也呈现地理接近性, 生产者可将信息传播、价值流动和生产活动等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互动”效应。
不同区位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构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基因”, 这种文化基因因为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而变得密切和明显, 这种基因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等不可移植性要素融为一体, 从而在空间上不断强化成为笼罩在这一区域的“一团雾气”, 形成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氛围, 并最终催生了专业化产业区的兴起与演化。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产品通常都是本地历史上有特色的农产品。[4]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发展都依赖种植条件、种植历史, 有着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 形成农业生产集群的基础条件。
3.政治环境因素
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群, 与政治环境因素 (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分不开。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该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激励制度;市场和技术信息的提供;产业园区、特色园区的合理规划;指导和引导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良好区域形象的树立, 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等。
4.消费需求因素
市场需求是现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只有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来组织生产才能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更加复杂。一方面, 使农业产业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 一种农产品从研发、培植、生产到营销、运输所形成的价值链已很难由一家企业来完成;另一方面, 使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相互关联性更强。这样, 以生产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要想获得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 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就必须使市场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交易, 以避免重复谈判的成本以及非合作行为的出现。而要实现这一目的, 就必须将大量与农业某一特定产业相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集群到一定的区域内, 形成一个产业间分工协作的系统。这种集群以区域内农业企业为源头, 以一家或数家主导企业为核心, 在外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纵向关联的产业群体。
5.市场竞争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日益丰富, 农产品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 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获取生存的机会和更加有利的地位, 企业不得不选择分工与合作模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为这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提供了保障。[5]农业产业集群体内的各个行为主体的合作, 能够在农产品的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人力培训以及金融等方面, 形成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 促进信息的流通更为顺畅, 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扩散, 减少交易过程中的障碍, 从而提高集群和个体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集群原发具有“自发性”特点, 并且像大自然生物群落的形成一样,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是“适者生存”的市场选择结果。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依赖于创业群落、企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创业群落、企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 是原发性创业单体不断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 对大多数地区,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言, 要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造就大批原发性创业主体涌现。任何用主观的、急功近利的、“拉郎配”式的人为方式造就农业产业集群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更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2006, (02) .
〔2〕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朱玉林, 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J].求索, 2006, (07) .
〔4〕贺华丽.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 2006, (04) .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6
产业集群(cluster)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些相同产业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中会出现大量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代对产业集群的研究逐渐从对运输成本、企业间的物质投入产出关系转向对经济活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关注,认为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扩散(特别是对隐含经验类知识)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成因,也是企业所在产业区保持创新源泉的不懈动力。在这些企业集群内部,大量的企业生产相近的甚至相同的产品,相互模仿款式、花样、生产工艺等。虽然对于其中的单个企业而言,其规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是相当有限的,但由于集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却相当显著[1]。如在我国以跨国资本和技术流动为支撑,以IT行业产品外包生产为主要方式的苏州工业园已形成现代制造业集群;在区域产业基础上生长的浙江“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集群[2]。
对产业集群机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韦伯的聚集因素理论以及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波特和克鲁格曼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使产业集群理论由长期偏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转变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重要的前沿问题[3]。
1 集群企业中知识的外溢效应
知识基础论观点认为企业被视为异质的、作为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将知识视为企业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将竞争优势的来源指向企业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知识要素[4]。企业所拥有的具自身特性、不易外泄的专有知识又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5]。
而产业集群是大量中小企业的聚集,因此如何形成企业集群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来推动知识与信息的互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集群中的知识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编码化的知识,可以用文字或数字表达,易于转移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不容易表达出来、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如人的技巧和技能,很难编码化,因此企业集群中隐性知识的转移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行,而且在交流过程中企业间的距离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间通过不同渠道进行转移知识,可以实现组织知识共享,有效利用现有的知识[6]。影响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素主要有知识的特性,知识发送方知识转移的意愿,企业本身作为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企业双方相互之间的知识相似性、文化距离、空间距离等[7]。
而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8]。地理空间的邻近不仅有利于获取企业之间合作对象的隐性知识,而且可以获取集群中其他企业组织知识的溢出效应。这种知识溢出效应是造成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之一。
由于知识的应用具有很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对这种规模经济利益的追逐会导致相关或相同的企业尤其是独立持续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的集聚。在集群组织内部,某一企业通过创新和开发所获得的包括产品生产的技术,产品的款式、花样以及产品的市场信息、产地的品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的新知识,很大一部分外溢出去,成为整个企业群中的公共知识。这些知识的溢出是企业空间距离的函数,只有在空间上集聚在“集群”内部的企业才能获得这种组织知识,而一旦离开这个群体就会迅速丧失[1]。
而技术知识具有公共品的部分特性,当缺乏严格的保护时,一个企业的知识(如技术创新,尤其是工艺R&D的成果),很容易产生溢出效应。Mansfield等人发现60%的专利在四年内被模仿。可见这种溢出效应给其他企业带来部分利益,甚至增加了竞争对手的实力[9]。同时这种知识的溢出往往导致集群内的产品雷同化,导致集群内竞争更趋激烈。而且由于知识的公共性导致“搭便车”行为的盛行,会造成集群组织内部企业的恶性竞争[10]。
2 演化博弈模型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把产业集群当作一个学习的渐进演化系统,强调动态性和宏观性,并注重研究影响系统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产业集群中企业共享知识的策略进行研究。
演化博弈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它起源于行为生态学和生物进化论。
演化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种群”,不是单个的参与者。演化博弈分析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对一次性博弈结果或均衡的决定,而在于组成博弈方的群体成员在长期反复的博弈过程中策略的调整过程、趋势及其局部稳定性。
演化博弈的基本思路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博弈群体中,博弈方进行着反复的博弈活动。由于有限理性,博弈方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都能找到最优的均衡点。于是,他的最佳策略就是模仿和改进过去自己和别人的最有利战略。通过长期的模仿和改进,所有的博弈方会趋于某个稳定的策略,这个稳定的策略被称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当某个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采取“演化稳定策略”时,那么采用其他策略的个体将无法侵入这个系统,或者说,它将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改变策略或退出系统。演化博弈理论的应用方法很多,本文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将采用与产业集群中知识共享的演进过程相似的大群体反复博弈———复制动态(Replication Dynamics)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比例或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其动态变化速度可以用以下动态微分方程表示
式中x为一个种群中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比例;Us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期望得益;为该博弈方采用其策略空间中所有策略的平均得益;dx(t)/dt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
上述动态微分方程与生物进化中描述的特性个体频数变化其自然选择过程的“复制动态”过程相一致,因此称为“复制动态方程”。
3 集群中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
为简化起见,本文假设集群是由大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企业以及其它机构所构成,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错综复杂。企业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策略博弈,双方的策略集合为了表示企业所采取的不同竞争行为,其策略空间都为{知识共享,知识不共享}。企业的知识共享过程是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空间进行,同时他们之间的策略又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企业根据其他成员的策略选择,考虑在自身群体中的相对适应性,来选择和调整各自的策略。
设Π分别表示企业i采取知识不共享策略时获得的正常收益;r表示企业i通过吸收其他企业的共享知识得到的超额收益;l为企业i采取共享策略时所付出的成本;c为企业没有共享其知识,但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知识而伪装进行欺骗的成本,或可以认为是该企业进行欺骗后,集群中的企业对其不诚实的行为进行的报复。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见表1。
假设初始时集群中企业选择共享策略的比例为x,那么选择不共享策略的比例为1-x。
则企业i选择共享策略时的收益为:
u1=x(Π-l+r)+(1-x)(Π-l)
企业选择不共享策略时的收益为:
u2=x(Π+r-c)+(1-x)(Π-c)
所以=xu1+(1-x)u2=Π+xr+xc-xl-c
解得有2个稳定状态、不动点:x*=0,x*=1。
模型分析:
①当c
此时x*=0是ESS。说明在c
②当c>l时,动态微分方程的相位图如图2所示:
此时x*=1是ESS。说明在c>l时,即伪装成本大于共享知识所发生的成本,集群中的企业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佳策略。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有可能演化为所有企业都采取知识共享策略的局面,必须当企业的伪装成本高于共享知识时所发生的成本,这种伪装成本可以看成是由于欺骗了集群中的企业,而遭到集群企业的集体报复。而任何一种企业的伪装成本高于共享知识所发生的成本,产业集群最终只能演化为所有企业都采取知识不共享策略的局面。由此可见,营造集群内部良好的文化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契约,使得企业欺骗的成本高于共享知识的成本,集群最终会走向良性、有序发展,促进企业之间共享知识,集群内充满生机活力。
同时,集群中的企业进行观念创新,建立产业集群合作制度,强化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设置合理动态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合作各方的有效沟通。政府应加强引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信用体制,大力构建地区技术交流网络。
摘要: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动态演变过程,得出了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所形成的机制是影响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演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演化稳定策略
参考文献
[1]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3):23-30.
[2]王文平,谈正达,陈娟.自主内生型产业集群中知识共享与创新投入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6):44-49.
[3]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40-44.
[4]郁义鸿.企业的性质:能力理论的阐释[J].经济科学,2001(6):88-95.
[5]戚永红,宝贡敏.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3,24(6):36-43.
[6]胡汉辉.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9(3):81-87.
[7]马庆国,徐青,廖振鹏,张彩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0-43.
[8]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管理,2002(8):22-27.
[9]骆品亮.产业组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7
产业集群理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区位理论中的集聚理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但其形成和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古典区位理论和马歇尔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理论。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具有提高集群内公司生产率、 促进创新、促进新业务[1]的效应。
在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网络性视为集群的本质属性,认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集群中行为主体之间资源交换与整合以及资源促进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主客体彼此作用,从而构成集群复杂关系结构网的过程[2]。这样,网络结构就成为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Nohria的观点,要分析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就必须要从集群的网络结构出发,集群网络中各组织成员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方向可根据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职能得到很好的指引,集群网络引导了成员行为,反过来,成员行为集体性地影响了集群的演化发展,可以说,组织成员的行为和集群产业的创新绩效密不可分[3]。
集群网络具有动态演进性,很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存在某种生命周期形态,存在一个从出生到衰退的过程。Tichy从时间维度考察了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4]。实际上,集群网络结构的演化也表现为集群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过程。随着集群的发展,集群中形成的分工网络、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和、创新网络空间网络也在不断优化,这些网络的优化首先要求网络结构优化,即集群内节点关系的合理化、高级化合有序化。Nelson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的成效并非完全取决于区域资源投入总量,它还应该与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资源共享方式和各主体之间合作方法有关[5]。健康高效的合作形式远胜于个体创新绩效,而这里的合作模式正是本论文中讨论的网络结构创新优化。
2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定位来看,从1984年的政府着手东湖经济小区规划问题,到1991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成立,再到2009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复为全国第二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湖高技术产业集群已经不断走向成熟。对此,本文从“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对东湖的发展历程进行剖析。
2.1萌芽阶段(1984年以前)
东湖周边地区在武汉较早地形成了一个注重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试验基地。1971年,原华中工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了激光教研室,1977年率先设立了激光专业,培养激光专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也推动了激光技术在东湖经济小区的产业化。几乎在同期,1974年国家以武汉邮电学院和国家电信总局528厂作为基础,组建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集中力量投入光通信系统的研究,并于1976年拉出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1982年首次开发完成的市话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在这一阶段,虽然产业集群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但东湖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光电企业聚集的场所,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初步特征。
2.2起步阶段(1984年到1990年)
东湖周边地区坚持以高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在1984年国家文件下发之后武汉政府直接将其列入武汉的经济小区发展计划。东湖经济小区在政府的权威认证下,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优秀人才力量。1988年, 国家在武汉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资创办了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武汉地区的许多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709所、717所等教育科研机构也都开展了光电子领域的人才培养或科研工作,使武汉成为光电子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为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人才、技术积累。 截至1990年底,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总收入2.8亿元,利润2 801万,开发区企业人均创收7万元。其中,人均创收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5家[6]。
2.3发展阶段(1991年到2008年)
1991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成立,这标志着东湖经济小区规划的完成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开始。东湖经济小区经过萌芽阶段蜕变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 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更强了,众多高新技术创新团队的加入使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开发区域企业总收入也呈指数型增长,从1991年的4.2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 750亿元。从1991年到2009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长达18年的发展阶段中不断吸取经验,构筑了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成、培育、发展、壮大的“四级跳”模式,即从大学(科研机构)科研、大学校园内或周边的孵化、大学科技园和专业孵化器孵化、最后到高新区成规模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形成了新企业、新产业自动生成机制[7]。
2.4基本成熟阶段(2009年至今)
2009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是继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除了在企业数量、规模和开发区总收入等方面继续扩张之外,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是在光电子产业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开发区平均每天都有10多家企业诞生,其中绝大部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区已经从最初的“政策特区”,到“资本特区”、“人才特区”,再转型到现在的“创业特区”,对东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有着示范意义[8]。
3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网络结构演化分析
在对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即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建立和优化过程。从网络视角对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可以发现集群各发展阶段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网络结构演化规律。
3.1萌芽阶段集群网络节点的涌现
在东湖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伊始,原华中工学院、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中心率先成立进行研究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一阶段产业集群已经进驻了一定的企业,而且大多数企业与科研院所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意味着集群网络的节点开始涌现。但是每个企业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的密度和强度都非常弱,集群内部分工网络和社会网络尚未真正建立,因此无法产生明显的合作效应。这种发展现状就像一个个彼此独立的节点一样, 整个集群则由这些节点构成形成了残缺的网状结构。 如图1所示:
3.2起步阶段集群网络结构的初步构建
进入起步期之后,由于政府的规划和倡导,集群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逐渐林立,企业孵化器体系也都逐渐被引进,企业间的合作也都开展起来,东湖高新产业集群五大产业基地———国光纤通信综合开发基地、激光技术研制和产品开发基地、新材料和高技术元件生产基地、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基地、生物技术开发基地—逐渐形成。集群内还创立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培养新兴企业作为集群强有力的后援力量。此时的东湖高新产业集群已然形成了一个集群网络的架构体系,产业集群中社会网络、分工网络、知识网络、空间网络逐渐出现,但网络体系尚未健全,企业间联系强度不够,结构也比较凌乱,集群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渠道稀疏,具体如图2所示:
3.3发展阶段集群网络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09年,集群内注册公司1 918个,并诞生了首个年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年总收入50亿元的企业6个, 开发区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5个。这些大企业连带着新兴企业一同组建起新的集群网络体系。大企业在集群网络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与集群内其他节点的联系也较为紧密,连接方式也更多一些。以这些大企业为中心的相关产业网络相对更加完善和健全,它们辐射出来的局部区域的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和分工网络都趋于成熟。但是局部的网络放置于大环境中也只是一个小元素而已,俯视全局,整个集群的网络结构体系仍然不够成熟,集群中的联系仍需要加强,具体如图3所示。
3.4基本成熟阶段网络结构相对完善
在被批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后,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导向越发明显,集群网络结构的调整也更多的为创新服务。在这一阶段,集群内的分工完整而细致,群内成员职能划分较为明显,分工之后形成的学习效应和规模效应更加促进该成员在该领域的发展;集群内知识网络体系健全,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集群内的知识经验共享,缩短新兴企业的不适应期,以及增强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以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区经济发展,以成熟的教育机制培养高新技术的后备力量;金融、中介、信息等服务结构在集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权威且实用的中介体系可以促进集群元素间的沟通与交流和规范企业交流规则,有利于企业间长期合作,有利于集群资源的合理配置。总体看来,集群中的网络结构变得相对完善,能够为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撑。
4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集群结构演化问题说到底还是产业集群内部成员的关系演化问题,是整个网络结构中各节点在不同时期自身网络地位和网络联系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回顾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历程,东湖产业区的发展战略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提升集群内各网络节点实力,不断加强网络节点的联系,不断完善网络节点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增强集群整体的网络规模和网络效应。对集群网络结构演化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4.1政府政策在对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国内大多产业集群情况类似,政府在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的早期聚集和集群网络结构的初步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在分工网络、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和空间网络这几个方面,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早期建立的最明显的网络为空间网络,表现为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集聚,虽然这种早期的空间聚集主要是通过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价值优势等条件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的,产业技术链没有形成,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但政府的政策优惠对集群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湖北省和武汉市不断为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撑,特别是东湖高新产业集群被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湖北省、武汉市以及东湖高新区考察了多个城市的经验,出台了财政税收、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支持新兴产业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试点以及政府采购试点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组建了物联网、 智能电网、三网融通等29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力的增强了集群网络的密度、规模和资源丰富程度。
4.2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网络的增长中心,是企业发展和集群网络形成的重要手段。烽火科技集团(即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是东湖高新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在光通信三大领域(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具有深厚技术背景, 在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催生了集群网络的节点,集团现已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全资公司与合资公司,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多,衍生企业的合作广度扩大, 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术。除了烽火科技集团外,东湖高新产业集群成功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在光通信产业领域,涌现了长飞光纤、华工科技、凡谷电子、精伦电子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行业领军企业;在激光领域,涌现出了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光谷激光、金石凯激光、科锐激光等一批全国激光产业龙头;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培育了人福科技、马应龙药业等龙头企业;在环保产业领域,培育出了凯迪电力、都市环保、天澄环保等龙头企业。在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载体建设迅速,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和原创型中小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为集群网络中的网络完善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3研发支撑与创新导向推动网络结构完善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竞争的国际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落地生根,并对当地和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但是,随着区域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部分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有些则不断收缩甚至消亡,有时还会有新的产业集群诞生。到底区域产业集群经历怎样的产生、形成、发展、平衡稳定以及消亡的演化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区域产业集群这种演化过程类似于自然界生物种群的共生演化过程。所谓“共生演化”,指的是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化的共生关系[2,3]。同样,区域产业集群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具有很多与生物相似的特性,包括竞争性、合作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可以借鉴生物界共生演化的基本理论与思想来分析区域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目前,已有一些学者进行过该方面的研究,如Andersson、Zucchella 、Falck、周浩、曹玉贵、王子龙等、程胜、苏衡彦以及鲁雁都对区域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笔者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各学者在模型构建方面,大多只考虑了生物种群的竞争关系,很少有将生物种群的合作关系植入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中,而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模型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上,实证研究还很匮乏。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型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进行实证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做进一步的认识与分析。
1 区域产业集群的共生演化模型构建
1.1 企业产值增长的Logistic方程
如果不考虑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假定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将整个产业集群中企业所经历的内生和外生变化简化为企业的产值信号,此时,企业产值变化过程实质上反映了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并且每个企业产值增长与其所处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如下Logistic方程[4]:
上式中:Q(t)表示企业产值是时间t的函数,这里t除了表示普通意义的时间含义之外,还含有影响企业产值的外部环境因素,如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产业政策等;r表示企业内禀增长率,即产值不受环境和资源限制的固有增长率;M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环境和资源能够承受的最大产值;rQ体现企业产值自身增长的趋势,(1-Q/M)称为Logistic系数,体现了环境和资源对企业产值增长的阻滞作用,随着企业产值Q的增加,rQ越大,而(1-Q/M)却越小,企业产值增长是上述两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单一企业产值增长的Logistic方程,易得其解为:
其中,Q0为初始产值。
1.2 竞争与合作关系下的共生演化模型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只讨论区域产业集群内两类企业A和B的演化模型,企业类型超过两类的产业集群演化模型与两类企业情况完全类似。用QA(t)、QB(t)分别代表t时刻A、B两类企业的产值,MA、MB表示企业A、B相互独立,技术水平一定,资源要素给定的情况下两类企业的最大产值,并假设其为常数。rA、rB分别表示企业A、B产值内禀增长率,也假设为大于0的常数。在区域产业集群内无论是同类企业还是异类企业、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均存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竞争关系使得一个企业的产值市场饱和度对另一个企业的产值增长率具有阻滞作用,合作关系使得一个企业的产值市场饱和度对另一个企业的产值增长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A类企业的产值增长满足如下Logistic方程[5,6]:
上式中,a和β是企业A、B之间竞争与合作程度大小的度量指标。同理,可以构造B企业产值增长的Logistic方程,如式(4)所示,具体参数意义同上所述。
为了研究区域产业集群两类企业竞争与合作的结局,即t趋向无穷大时QA和QB的趋向,没有必要解出式(3)和(4)的解,只需对式(3)和(4)的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即可。平衡点就是使式(3)和(4)为0时的实数解。如果存在某个领域,使式(3)和(4)的解QA和QB从某个初始点出发,当t趋向无穷大时,QA和QB分别趋向于MA0和MB0,则称平衡点MA0和MB0是稳定的。令式(3)和(4)为0,可以得到如下4个平衡点:
E1(MA,0);E2(0,MB);
E4(0,0)
为了判定各平衡点的稳定性,根据有关文献[7]的方法,利用近似线性方法判定平衡点E(Q
将式(5)和(6)的系数矩阵记作:
若行列式detJ≠0,令p=-(∂f(QA,QB)/∂QA+∂g(QA,QB)/∂QB),q=detJ,当平衡点E满足p>0,q>0时稳定,当p<0或q<0时不稳定。把平衡点E1、E2、E3和E4分别代入式(7),再计算相应的p和q值,便可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平衡点E1和E2,根据稳定性判别标准,E1点只需要α2-β2>1即满足p>0、q>0,E2点只需要α1-β1>1,即满足p>0、q>0,分别加上α1-β1<1和α2-β2<1两个条件是满足其稳定点与初始值无关。下面通过相轨线做进一步的分析,在式(3)和(4)中分别令:
其中,ζ(QA,QB)=0和ψ(QA,QB)=0在相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取决于α1、β1、α2和β2的取值范围。根据表1所列的4个平衡点,我们以第1个平衡点为例进行分析,在平衡点E1(MA,0)的稳定性条件是α2-β2>1,α1-β1<1,此时ζ(QA,QB)=0和ψ(QA,QB)=0,将相平面分成S1,S2和S3三个区域:
S1:dQA(t)/dt>0,dQB(t)/dt>0 (10)
S2:dQA(t)/dt>0,dQB(t)/dt<0 (11)
S3:dQA(t)/dt<0,dQB(t)/dt<0 (12)
具体如图1所示。若初始相点落在S1区域,由式(10)可知,A、B两家企业产值增长率均大于0,随着时间的增加,相点会向右上方移动,肯定会进入S2区;若相点从S2出发,由式(11)可知,A企业产值增长率大于0,B企业产值增长率小于0,随着时间的增加,相点必向右下方移动,它要么趋向平衡稳定点E1、要么进入S3区域,但进入S3是不可能的;若相点从S3出发,由式(11)可知,两家企业产值增长率均小于0,随着时间的增加,相点必向左下方移动,它要么趋向平衡稳定点E1、要么进入S2区域,一旦进入S2区域,上面已经分析过它会趋向平衡稳定点E1。由以上分析可知,当α2-β2>1,α1-β1<1时,无论初始相点在哪里,最终都将演化到平衡稳定点E1。其它3个平衡点的相轨线分析类似于平衡点E1,具体见图2、图3和图4所示。
2 区域产业集群演化模型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对象选取
广东东莞的纺织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集聚了以纺织、印染、服装及纤维制品、皮革服装、羽绒制品、毛衣、针织、服饰配件、服装原辅料以及服装加工设备等一系列配套完善的上、下游行业,如东莞的大朗,已经汇聚了以大朗为中心,辐射常平、东坑、横沥等镇的高度密集毛织产业带、生产基地、毛织品研发中心以及毛织品销售中心,造就了“中国羊毛衫名镇的神话”;而虎门则以服装产业为龙头,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名镇”。按规模以上企业计算,东莞纺织业以及配套企业共927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3家,集体企业18家,港澳台及外资企业612家,其他类型294家。本文主要选取东莞规模以上纺织业中的A、B两类企业为研究对象,其中A类企业包括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B类企业涵盖皮革、毛绒、羽绒及制品。
2.2 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仅分析东莞纺织产业集群中的A、B两个相关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演化关系,样本数据来源于1991—2010年的东莞统计年鉴。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共生演化模型,从东莞统计年鉴查询到历年的A类企业和B类企业的产值数据,具体见表2所示。
为了绘制东莞纺织产业集群演化路径图,需要估计式(3)和(4)中的参数rA、rB、MA和MB的具体数值。这可以通过模型(1)对历史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使点到模型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最小二乘法),即求下式的最小值:
将表2的数据代入式(13),然后运用Matlab软件工具箱的Lsqcurvefit函数分别求得rA=0.2715,MA=5378043,rB=0.3188,MB=3422056。把rA、rB、MA和MB的数值带入到式(3)和(4),则东莞纺织业的A类企业和B类企业产值增长模型如下:
2.3 演化路径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东莞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规律,运用Matlab7.0 软件求出式(14)和(15)的数值解,并绘制其动态演化路径图。按照表1的平衡稳定性条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以2009年的A、B两类企业产值为初始值,时间跨度t取60年。
第一种情况,当α2-β2>1,α1-β1<1时,平衡点为E1(MA,0),此时必有α2>β2,但α1和β1的大小是不确定的。不妨令α2=2.0,β2=0.6,t=60,α1=0.8,β1分别为0.3、0.8、1.2和1.5进行数值模拟。此种假设情形下,东莞纺织产业集群A、B两类企业的演化路径如图5所示。演化的结果是A类企业战胜B类企业,B类企业最终退出市场。这也验证了本文的理论推导结果。同时还发现,其它条件不变时,β1越大,A类企业产值增加得越快,而且当β1大于0.8时,A类企业产值可以突破其单独存在的最大产值5 378.043亿元。
第二种情况,当α1-β1>1,α2-β2<1时,可以得到与情形一相类似的结论。
第三种情况,当α1-β1<1,α2-β2<1时,再细分成两种情况进行模拟:一是α2-β2<1,α2-β2<1且α2>β2。不妨令α2=0.8,β2=0.3,α1=0.8,β1分别取0.3、0.8、1.2和1.5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此时可以达到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状态,而且与第一种情况一样,其它条件不变时,β1越大,A类企业的产值增长越快,而且在演化的过程中,其产值可以超越独自存在生产的最大产值MA。同时,稳定时的产值也可以超过MA,而B类企业却随着β1增加,其产值下降的速度却在加快。二是α2-β2<1,α2-β2<1且α2<β2,令α2=0.3,β2=0.8,α1仍取0.8,β1再分别取0.3、0.8、1.2和1.5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此时也可以达到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状态,而且β1越大,A、B两类企业的产值增速也越快,而且都可以超越独自生产的最大产值。
通过东莞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东莞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完全类似于生物界的共生演化,其演化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在双方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如果双方的竞争占主导地位,而且一方强于另一方,对应于上述分析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最终的结局是强者独占市场,弱者退出市场。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竞争威胁程度都较低,对应于上述分析的第三种情况,此时可以达到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状态。至于是呈现低水平共存的现象则还是呈现高水平的共存现象,取决于双方的合作程度:如果双方没有合作关系,此时只能呈现低水平的共存现象,即双方的产值都不可能超越其独占资源生产的最大产值;一旦双方有了合作关系,完全可以实现高水平的共存现象,即双方的产值都有可能超越其独占资源生产的最大产值。
由于东莞整个纺织业进入门槛低、品牌少,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再加上国际贸易壁垒、欧美债务危机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东莞纺织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东莞已有很多中小纺织业面临倒闭的命运,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存在倒闭的风险。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东莞整个纺织产业集群企业不能恶性竞争下去,必须进行密切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发挥整个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共同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价值,走品牌化经营之路,才能最终呈现高水平的共存状态。
3 结论
本文借鉴生物界共生演化的基本思想,运用Logistic模型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在给出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条件之后对东莞纺织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无论是理论模型推导还是实证研究结论,都验证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共生演化特性。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区域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性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演化进程,演化的趋向取决于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王长峰.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产业集群中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5-20
[2]曹玉贵.企业集群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1(1):33-34
[3]LEWIN A Y,CARROOL T N.The coevolution of new organizationfo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0(5):535-550
[4]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41-142
[5]FRENKEN K.Applie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M].USA:Edward Elgar,2007
[6]方永恒,许晶.产业集群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1):113-118
产业集群演化理论 篇9
1 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行为分析
从集群发展过程来看, 其发展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过程, 作为升级——集群发展的必要环节,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自下而上的成长规律的体现, 同时升级也是一种随着集群发展过程的一个积聚的效应。从微观层次上来看, 由于构成集群系统的组成构件——企业, 具有经济学提出的Agent的特性, 同时也满足复杂适应系统 (CAS) 的“Adaptive Agent”的特性, 具有学习能力, 适应性能力。集群整体呈现出来的升级现象, 是在企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 作为适应性主体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未来的决策, 它们的决策根据外部市场条件以及对手的决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产业集群中, 我们把企业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领导型企业 (Lead Firm) ;一类是支撑型企业 (Support Firm) 。所谓的领导企业是指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链上处于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 在整个产业链上处于核心的位置或者取得较大利润的企业。通常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不仅仅有一家核心企业, 可以是多家并存的。例如, 江门的摩托车产业集群中, 大长江是领导型企业。而支撑企业是指, 在产业集群中, 与领导型企业有着业务合作, 或者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或者其他的组织结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支撑型企业与领导型企业并不是绝对的一种划分, 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两者有时也可以互为转化。
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 领导企业面临着升级决策与维持现状的决策选择, 他们根据自身地资源禀赋以及过去决策地经验, 不断调整企业自身地行为决策, 在与其他主体不断交互地过程中, 逐渐专注于产业价值链地某个和某一个优势环节, 由此带来了领先企业地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吸引集群内其它企业借助区域内频繁地网络联系, 纷纷跟进或者合作, 出现了集群整体产业活动价值增值, 实现集群内部适应性主体的升级。而支撑型企业面临着合作还是跟进的决策, 通过集群本省的具有的集聚效应, 创新氛围等特征, 通过“干中学”或“学中干”不断促使集群的演化, 从而涌现出升级。
2 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
2.1 演化博弈理论
演化博弈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 源于生物进化论。作为演化博弈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不在于对一次性博弈结果或均衡的决定, 而是在于组成博弈方的群体成员在长期反复的博弈过程中策略的调整过程, 趋势及其局部稳定性。
演化博弈理论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演化稳定策略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 ESS) , 一个是复制动态过程 ( replicate dynamic, RD) 。演化稳定策略的基本思想是指种群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策略无法相比的, 即个体的行为应该遵守群体的约定, 一种ESS一旦确定就会稳定下来, 任何偏离ESS的行为将要受到自然选择的惩罚。ESS虽然是一个静态概念, 却能够反映进化系统局部的动态性质, 所以在不同的动态下, 同一个博弈会有不同的进化稳定均衡, 因此要提出一个能够描述演化博弈一般特征的均衡概念, 比纳什均衡复杂得多。另一重要概念复制动态 (RD) 的思想是, 个体的收益随着个体在群体所占比重的变动而比变动。
2.2 模型假设
(1) 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都来自大群体的随机配对且满足有限理性的假设;
(2) 作为领导型企业有比其他企业更大的能力推动技术的创新, 如:更新产品设计, 改造工艺, 改善供应链能力, 整合渠道能力等创新活动, 因此, 领导企业有优势, 且有能力通过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率先制定并实施升级战略;
(3) 集群中的支撑型企业, 有权利选择与集群中领导企业合作还是不合作, 一旦选择合作策略, 则会在完全信任的前提下与之一起进行升级改造;
(4) 博弈双方由于都是处在一个相同的产业集群中, 地理位置接近, 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也较多, 为此我们假设, 双方是完全信息对称, 且博弈是非对称博弈, 也就是说, 在产业集群中我们假设有两大类企业群体, 一类是领导企业, 一类是支撑企业, 且博弈双方有权利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策略;
(5) 在我们的研究中, 更多的关注是企业之间的行为决策, 为此我们假设, 集群内部企业的所有决策都是基于市场需求与客户需求来考虑选择自身的战略决策;
(6) 模型中, 我们重点考虑的创新能力对升级的影响,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 如企业家精神, 知识共享程度等, 但是创新与升级是密不可分的, 很多学者和企业家都认同只要创新能力大, 升级是极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2.3 模型建立
在集群升级过程中, 从企业微观角度探讨升级是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空间进行, 同时他们之间的策略又是相互影响的, 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根据其他成员的策略选择, 考虑在自身群体的相对适应性, 来选择和调整各自的策略。
我们构建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见表1:
其中:Δpro1=fcc1fcc2a12
Δpro2=fcc1fcc2a21
V1, V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在维持原有战略时企业所获得收益;
Δpro1, Δpro2分别表示:企业1采取升级战略和企业2并与之追随并协助进行产品创新或者技术改进等升级行为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fcc1, fcc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所拥有的创新能力;
a12, a21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之间彼此的合作程度, 我们认为企业由于升级带来的超额利润与彼此合作的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能力及其他们之间合作程度有关。
l1, l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为了实现自身升级, 作为lead firm企业1要主动实施升级策略所承担的风险系数为l1;作为支撑企业, 企业2为了配合lead firm 进行的升级战略, 与之协作所付出的风险系数为l2;创新的同时也要带来风险的投入, 为此用l1fcc1, l2fcc2表示企业1和企业2采取相应升级战略所投入的机会成本。
我们假设企业1决定实施升级策略的概率是p, 那么维持现有策略的概率就是1-p;支撑企业2采取协作策略的概率为q, 则该企业不配合 (也就是维持原有的状态) 的概率就是1-q。
根据复制动态过程的计算公式, 领导企业实施升级策略的参与人的期望收益为:
u11=q (V1-l1fcc1+Δpro1) + (1-q) (V1-l1fcc1) (1)
领导型企业中维持现有策略的参与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u12=qV1+ (1-q) V1 (2)
领导型企业的平均适应度函数为:
u-1=p*uundefined+ (1-p) *uundefined
=p* (q (V1-l1fcc1+Δpro1) + (1-q) (V1-l1fcc1) ) + (1-p) (qV1+ (1-q) V1)
=p*q*Δpro1+V1-l1fcc1 (3)
同理, 支撑型企业的平均适应度函数为:
u-2=q*uundefined+ (1-q) *uundefined=q*p*Δpro2+V2-l2fcc2 (4)
那么, 对于领导型企业选择升级策略的复制动态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undefined
支撑型企业选择协作策略的复制动态过程可由下式表示为:
undefined
由式 (5) 和 (6) 可以组成集群升级过程中两类企业之间的升级战略决策过程的数学模型:
这个微分方程组给出了集群升级过程中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在升级战略决策过程中的群体动态模型。根据friedman 1991提出的方法, 其均衡点的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式子 (7) 的雅克比矩阵为J。
undefined
由上面对方程的稳定点的分析可知, 系统在平面undefined的局部均衡点有5个, 分别为:O (0, 0) , A (0, 1) , B (1, 1) , C (1, 0) , D (PD, QD) 。其中undefined, undefined,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5个局部平衡点中不仅有2个平衡点是有局部稳定性的, 也就是本文要找的演化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率 (ESS) , 即O点和B点。它们在集群升级过程中, 企业之间的策略是:要么是领导企业维持现状, 支撑企业仍然是保持原有的策略;要么就是领导企业选择升级策略, 而支撑企业要选择与之协作策略。这种状态也就是集群原先发展的状态, 从演化博弈角度来看升级的过程就是从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到另外一个进化稳定策略, 也就是我们这里复制动态模型中的从O点到B点的一个涌现。B点的状态就是集群中企业主体通过自身的适应性行为, 产生了领导企业率先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利益空间, 实施升级策略, 通过创新行为, 使得企业得到升级带来的额外利润, 实现升级。作为集群中的支撑企业, 可能是领导企业的供应商, 也许是领导企业的合作伙伴, 只有选择与其协作策略, 一同进行升级战略, 才可以实现演化均衡策略, 达到企业双赢的效果, 如果集群中支撑企业不这样做的话, 就只能被这个集群淘汰掉。可以说集群升级的微观层次是企业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实现双赢局面。
图2表示了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的态势。图2中, 由两个不稳定点A和C点以及鞍点D构成的折线, 它是集群升级微观过程中企业之间决策博弈动态演化形成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在折线的右上方 (ADBC部分) 系统收敛于领导企业实施升级策略, 支撑企业趋于协作策略的策略模式, 在折线的左下方 (ADBO部分) 系统收敛于无论是领导企业还是支撑企业均保持原先状态。
3 企业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从集群系统升级微观层次的演化博弈模型中, 我们可以看出来集群的升级过程中, 企业的行为对于是否升级和升级是否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决策风险三个因子就是影响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其几个重要参数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及改进措施方法进行分析。
3.1 企业的创新能力fcci
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产业集群系统的升级是其涌现激励的条件之一。从微观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决策选择进化博弈模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fcci提高, 图2中的D点朝左下方移动, 则区域ADCB的面积会加大, 也就意味着, 整个系统朝着进化稳定策略B点移动, 最终实现集群中企业层次的升级, 并获得了由于升级带来的超额利润Δproi。集群要实现整体的升级, 首先要重视提升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例如, 通过购买专利, 通过与学院科研机构进行创新合作, 通过挖掘企业内部的资源信息进行产品、工艺的升级改造, 或者通过改进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来提高运作效率等等措施, 均可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也会获得同步提高。
3.2 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aij
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aij代表了集群系统规模, 用来描述其深度。企业之间的关系越亲密, 其合作程度也就越大, 而随着合作程度的加强, 从系统的动态演化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D点朝着左下方方向移动, 那么对于ADBC面积也就逐渐增加, 意味着, 系统朝着B点靠近, 企业层次的升级逐渐凸现出来。那么反之亦然, 合作程度下降, 说明目前集群内部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能满足系统朝着升级方向发展, 只能维持现有的状态, 即保持现状。
在模型中, 我们认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其针对的对象不同, 合作程度是不一样的。a12表示的是对于领导型企业来说, 与其合作的支撑型企业对于它的影响程度。那么同理, a21的含义就是对于支撑型企业来说, 在同集群中的不同领导型企业合作中, 对其依赖的程度。, 如果, 出现了a12, a21两个值一个变大, 一个变小, 那么系统就不会朝着演化均衡点演化, 而是要么出现领导型企业孤军奋战, 要么就是支撑型企业在自我创新。这个时候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就会发生变化。从集群层面来讲, 这样的变化对于集群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企业就是你死我忙的变化。建议集群中的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与集群中的企业处理好竞合关系, 也要善于抓住改变企业命运的机遇。
3.3 企业实施升级策略的风险系数li
风险系数主要由企业决策主体的决策偏好以及技术创新本身具备的风险因素所决定, 一般而言, 对于领导企业来讲, 其决策风险要大于支撑企业的决策风险。从动态演化图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领导型企业还是支撑型企业, 如果决策风险越小, ADBC的面积就趋于增加, 系统朝着升级方向演化, 等真正企业实施了升级策略, 并获得了超额利润时, 升级就真正涌现出来了。
可见, 在升级过程中, 各个企业要懂得规避风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合作, 只有密切合作了才能分担风险; (2) 领导企业要在整个集群中起到一种敢于面对风险的勇气与魄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支撑企业跟你一起承担; (3) 无论是进行产品研发, 还是技术该在, 还是引入外商投资都要科学决策, 切不能随意而为之。
4 总结
通过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 企业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集群中的企业要实现升级, 需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 以及企业对于升级决策的风险偏好等因素着重考虑, 从而激发集群朝着升级态涌现。
参考文献
[1]史祎馨, 张丹松.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探析[C].2006年第五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2006.
[2]易余, 刘汉民.经济研究中的演化博弈理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 (8) :8-13.
[3]李菲.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