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价值(共10篇)
MRI诊断价值 篇1
脊柱侧弯是由于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纵向生长不平衡产生的脊柱侧向弯曲, 如果仅靠X线平片不能确定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椎管内结构和病变范围。本研究着重评估MRI诊断脊柱侧弯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34例中, 男13例, 女21例。年龄7~21岁, 平均15岁。其中颈、胸段侧弯6例, 胸段侧弯10例, 胸、腰段侧弯13例和腰段侧弯5例。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患者仰卧于Philips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上, 采用脊柱线圈, 扫描范围自枕骨大孔至骶椎, 并包括枕颈交界处。首先扫出定位片, 并在矢状位行磁共振脊髓造影 (MRM) (图1, 2) , 再根据脊髓走行方向, 分段行快速自旋回波 (TSE) 序列矢状位T1WI (TR:400/TE:10ms) , T2WI (TR:3500/TE:120ms) 扫描, 层厚2~3 mm, 层间距0mm, 并对感兴趣区做平衡全稳态快速场梯度回波序列横断位B-FFE (TR: 7.7/TE:3.9ms) 扫描。
2 结果
34例脊柱侧弯中, 伴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25例 (图3) 、脊髓纵裂4例 (图4) 、中央管扩大3例 (图5) 、脊髓空洞5例 (图6) , Chiari氏畸形9例 (图7) 和脊髓低位栓系2例 (图8) 。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表1) 。
3 讨论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骼畸形。由于75%的脊柱侧弯是进展的, 可以用支架治疗的仅为5%~10%, 所以手术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1,2]。1983年Cotrel和Dubousset发明了新型钩棒矫形内固定系统[3] (CD系统) 后, 脊柱侧弯开始实现真正意义的外科矫形手术, 术前全面、细致的影像学检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组MRI检查发现先天性脊椎侧弯合并脊髓异常最常见的为脊髓纵裂、Chiari氏畸形、脊髓空洞、脊髓低位栓系。脊柱侧弯常为脊髓空洞症的首发表现[4,5], X线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脊椎侧弯的首要方法, X线平片可确定脊柱病变的类型、部位、形态和程度, 不能显示椎管内的结构和脊髓改变。文献报道, 90%脊髓空洞与Chiari畸形有关[6]。普通CT扫描能显示椎体、椎管、小关节及椎体附件的发育异常, 对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纵裂、椎管内骨性分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普通CT多平面重建的阶梯伪影严重地影响椎管及脊髓矢状位、冠状位直观显示。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多平面三维重建, 可显示完整的脊柱及脊髓全貌, 但由于重建图像是由横断图像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 因此需要较薄的层厚以获得足够多的图像, 以减少重建图像边缘的锯齿状伪影。一方面较薄的层面加重了球管的负担, 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受照剂量, 另一方面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比较数据有所丢失, 对脊髓病变的分辨力较低, 并且图像不能在扫描同时显示[7]。脊髓造影虽可显示椎管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 但要用碘对比剂通过穿刺的方法完成, 有一定的创伤性和禁忌证, 操作较复杂。本研究结果证实MRI具有矢状、冠状、横轴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 除能清楚地显示骨的解剖结构, 发现椎体、椎管、小关节及椎体附件的发育异常外, 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显示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脊髓三维水成像具有脊髓造影的效果, 无创伤性, 图像空间分辨力高, 对脊椎侧弯手术前的诊断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MRI/MRM的扫描时间较长, 对患者的静态要求高并有一定禁忌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后, 应做MRI/MRM检查为宜。
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侧弯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用Philips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34例脊柱侧弯进行脊柱扫描并分析其表现, 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34例脊柱侧弯中, 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25例、脊髓纵裂4例、中央管扩大或脊髓空洞8例, Chiari氏畸形9例和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结论:MRI可准确诊断各种脊柱侧弯畸形。
关键词:脊柱侧弯,MRI
参考文献
[1]Campbell RM, Smith MD, Mayes TC, et al.The effect of opening wedge-thoracostomy on thoracic insufficiency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fused ribs and congenital scoliosis.J Bone Joint Surg Am, 2004, 86 (8) :1659
[2]Cil A, Yazici M, Alanay A, et al.The course of sagittal plane abnormality in the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scoliosis managed with convex growth ar-rest.Spine, 2004, 29 (5) :547
[3]De Giorgi G, Stella G, Becchetti S.Cotrel-Dubousset instru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coliosis.Eur spine J, 1999, (8) :8
[4]Samuelsson L, Lindell D, Kogler H.Spinal cord and brain stem anoma-lies in scoliosis:MR screening of26cases.Acta Orthop Scand, 1991, (62) :403
[5]Pravda J, Ghelman B, Levine DB.Syringomyelia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scoliosis:a case report.Spine, 1992, (17) :372
[6]朱泽章, 邱勇.脊髓空洞与脊柱侧凸.脊柱外科杂志, 2004, 2 (5) :299
[7]王剑, 常新民, 高慧, 等.螺旋CT脊髓及椎间盘三维成像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19 (4) :336
MRI诊断价值 篇2
本组20例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49.7岁。
检查方法:使用安科OPEN MARK3000 0.3TMR扫描仪。常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后,然后采用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以15秒快速推注造影剂GD-DTPA 15ml。所有患者均加双侧腋窝扫描。
分析病灶分布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边缘,信号特点及强化情况等进行良恶性鉴别及明确是否为多病灶,观察胸壁及腋窝淋巴结有无受侵。
结果
20例乳腺癌患者,共发现病灶39个,病灶直径最小0.6cm,最大5.7cm。单病灶11例,多灶性乳腺癌9例,多中心性乳腺癌6例,其中12例为侵润性导管癌,2例髓样癌,小叶癌2例,导管内癌1例,乳头状瘤癌变1例。10例病灶位于乳腺深部,表现为乳后脂肪间隙中断或消失7例,其中4例胸部肌肉呈点状、结节样或斑片状异常强化。11例MRI发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1.5cm或融合),病理证实8例,敏感性为73%。
讨论
乳腺癌是我国中老年妇女常见肿瘤。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对乳腺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对中晚期肿瘤进行分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利于临床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X线钼靶摄片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检查方法,但对于小病灶及乳腺深部病灶的检出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对于多灶性及多中心性乳癌容易漏诊。MRI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手段,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多灶性是指主癌灶周围出现范围与数量不等的小病灶,多中心性病灶是距主癌灶周围较远的、不在同一象限的小病灶[1]。本组7例多灶性乳癌,在平扫时仅见主癌灶,动态增强扫描才发现周围小病灶。6例多中心性乳癌共计病灶18个,其中平扫发现11个,增强扫描发现其他7个微小病灶。可见术前MRI增强扫描显示多灶性及多中心性乳癌很有优势,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胸部肌肉异常强化是肿瘤侵犯胸肌的重要征象[2]。胸部肌肉及胸壁有无浸润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如果胸壁受侵需術前放疗或化疗,而胸肌受侵就不能行局部切除术[3]。本组7例胸肌异常强化病例,病理证实有浸润,在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发现,5例CT检查不能确诊。因此,MRI对深部乳癌对胸壁及肌肉浸润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检查。
MRI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低场MRI由于场强原因,信号不如高场机,但由于MRI 本身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低场MRI在乳腺肿瘤的检查,有其特别优势,尤其结合增强扫描,对于发现多灶性及多中心性乳癌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明确深部乳癌病变有无胸壁及肌肉侵润,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评估有意义,这些对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Uwe Fisher,Lars Kopka,Eckhardt Grabbe.Breast carcinoma:effect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on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Radiology,1999,213:881.
2Elizabeth AM,Lawrence HS,Michele BD,et al.Evaluation of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breast tumors on breast MR imaging:early experience.Radiology,2000,214:67.
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临床提供的2200例颅脑行常规MRI检查, 男性1253例, 女性947例, 年龄10月~95岁, 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48例;年龄6~95岁, 平均56.8岁。
1.2 检查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Profil 0.2T永磁开放型磁共振扫描仪, 颅脑常规扫描为横轴位SET1WI、FSET2WI、FLAIR序列, 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 对可疑空蝶鞍者, 加扫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TR/TE450/14ms, FOV20cm×20cm, 矩阵256×160, NEX3次, 层厚5 m m, 层间距1 m m。
1.3 诊断标准
MRI表现: (1) 垂体变扁紧贴于鞍底, 垂体高度≤3mm, 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 (2) 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 (3) 蝶鞍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典型的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
2 结果
(1) 2200例颅脑MRI检查, 男性1253例, 女性947例, 共发现空蝶鞍患者72例, 空蝶鞍发生率约3.27% (72/2200) ,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48例, 男女之比为1:2, 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 (24/1253) , 女性为5.07% (48/947) 。
(2) 对72例空蝶鞍分别测量其高度, 其最大值为3mm, 最小值为1.1mm, 双侧95%的界限值为 (2±0.9) mm。
(3) 空蝶鞍的MRI征像: (1) 垂体高度<3mm, 变扁紧贴于鞍底, 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 矢状位呈弯月或弧线形, 冠状位呈“锚”形, T1WI横轴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 称为“点”征; (2) 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 (3) 鞍区增大、鞍底下陷; (4) 蝶鞍内为典型的长Tl、长T2脑脊液信号。
3 讨论
空蝶鞍为一解剖与影像学概念, 1951年由Bush[1]首次命名, 指蝶鞍内被脑脊液充填, 蝶鞍扩大, 垂体变扁紧贴鞍底的解剖影像学改变。1969年Colby提出空蝶鞍综合征 (ESS) 。ESS是指由于脑脊液进入鞍内以及脑脊液搏动致蝶鞍扩大, 鞍内垂体组织被挤压而出现的症候群, 包括头痛、视力障碍、脑脊液鼻漏、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压、肥胖等。并非所有的空蝶鞍都会引起不适症状, 空蝶鞍的发生率在尸检报告中为5%~20%, 国外健康志愿者的MRI检出率为4%[2]。ESS的诊断应具备空蝶鞍以及由空蝶鞍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 因此, ESS应为一临床诊断, 影像学以诊断空蝶鞍为妥。
空蝶鞍的发生原因较多,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鞍隔的先天性解剖发育变异, 鞍隔不完整或缺如, 在搏动性脑脊液压力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 (2) 脑脊液压力, 尤其是慢性颅内压增高使鞍隔下陷; (3) 鞍区蛛网膜粘连, 国内报道ESS中鞍区粘连约占50%; (4) 内分泌因素, 在妊娠期垂体生理性增大, 可能把垂体窝及鞍隔孔撑大, 而分娩后垂体逐渐萎缩, 使鞍隔孔及垂体窝留下较大空间, 有利于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 (5) 年龄因素, 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加空蝶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
4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加, 且显著高于男性[3]。空蝶鞍的发生率大约5%左右, 且随年龄增加有不断上升的趋势[4]。本组2200例颅脑常规扫描中, 对每一例颅脑扫描患者均观察矢状定位像及颅脑横轴位鞍区垂体情况, 对可疑空蝶鞍者, 加扫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 其空蝶鞍的发生率约为3.27%, 平均年龄56.8岁, 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1.92%, 女性为5.07%。本病女性高发可能与女性的妊娠、哺乳等因素有关。Bush[1]报道中年肥胖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蝶鞍, 成年人大多为椭圆形, 小儿多为圆形, 蝶鞍中部下凹为垂体窝, 其内容纳垂体, 垂体窝的底为鞍底, 其下方为薄的骨质分隔的蝶窦。蝶鞍前后径约8~16mm (平均11.5mm) , 深径约7~14mm (平均9.5mm) ;垂体高度为2~8.4mm (平均4.5mm) 。鞍隔为颅底硬脑膜覆盖于垂体窝上方的膈膜状结构, 封闭垂体窝, 分隔蝶鞍与颅腔, 中央有1个小孔, 称为鞍隔孔, 直径常<3mm, 为垂体柄通过。
影像学检查在空蝶鞍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X线或体层摄影, 可显示蝶鞍不同程度扩大, 常伴前后床突翘起或鞍背骨质吸收变薄, 气脑造影可见鞍内充气。CT可显示在扩大的垂体窝内萎缩变扁的垂体和低密度的脑脊液, 形成特征性“漏斗征”, 但受颅底伪影影响较大。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点, 同时可以避免颅骨伪影的影响, 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均可清晰显示鞍区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 对空蝶鞍的显示和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空蝶鞍综合症MRI表现: (1) 蝶鞍体积增大, 鞍底下陷。 (2) 鞍内充满显著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 与鞍上池蛛网膜下腔相通。 (3) 垂体受压变扁, 高度多<3mm, 紧贴鞍底, 矢状位呈弯月或弧线形, 冠状位垂体柄与受压变扁变平的垂体构成“锚”形, 视交叉、垂体与中间的垂体柄构成“工”字形, T1WI横轴位在类圆形低信号脑脊液影中6点钟位置见点状高信号之垂体柄影, 称为“点”征。本组垂体高度最大值为3mm, 最小值为1.1mm, 双侧95%的界限值为 (2.0±0.9) mm, 矢状面垂体上缘凹陷, 呈新月形或薄的弧线形, 垂体向前后延展, 冠状面呈“锚”形、“工”字形, 可见垂体向左右延展, 横轴位呈“点”征。 (4) 平扫及增强扫描垂体信号无异常。 (5) 垂体柄延长至鞍底, 位置居中或略后移。由于鞍区压力不断增高, 垂体长期受压, 使其上下径明显变小, 前后径及左右经明显增大并与正常志愿者间有显著差异[5]。笔者认为空蝶鞍的MRI诊断以蝶鞍内脑脊液信号, 垂体形态改变, 即高度减低, 变扁变薄并向四周延展为主要诊断依据, 特别是后者, 即垂体向四周延展变扁, 可与病理性垂体萎缩鉴别。
随着MRI的普及和应用, 空蝶鞍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临床上诊断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并进行鼻内窥镜外科治疗的也越来越多, 要提高空蝶鞍的发现率, 需要影像科诊断医师及扫描技师的足够重视, 特别是扫描技师在检查阶段对每一例颅脑扫描的患者, 皆要观察蝶鞍情况, 对可疑空蝶鞍者, 进行鞍区矢状、冠状T1WI的个性化扫描。目前, MRI已取代传统X线、CT, 成为空蝶鞍的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在空蝶鞍的发现、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BUSH W.Die morphologic der sella turetca and ihre beziehungen zur hypophyse[J].Virchow Arch Path Anat, 1951, 320 (2) :437~458.
[2]De Marinis L, Bonadonna S, Bianchi A, et al.Primary empty sella[J].The Joum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05, 90:5471~5477.
[3]王满, 魏少波, 蔡幼铨, 等.空蝶鞍与年龄改变的MRI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2 (2) :128~130.
[4]Bjerre P.The empty sella[J].Acta Neurol Scand, Suppl, 1990, 82:21~25.
MRI诊断价值 篇4
【关键词】MRI;高频彩超;肋软骨骨折;司法医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09-01
肋软骨骨折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或难以确诊骨折,以致造成漏诊、误诊,直接影响到司法医学鉴定中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评定的准确性。肋软骨是指肋骨与胸骨连接的软骨组织,其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肋软骨骨折,传统X线摄片、CT平扫不能显示。本文收集我院101例胸部外伤致肋软骨骨折病例,鉴定前进行MRI结合高频彩超以确定诊断,客观、准确的进行了司法医学鉴定,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的损伤程度、伤残鉴定胸外伤患者101例,其中男80例,女31例,年龄14-80岁,平均50岁。其中:被殴致伤56例、交通事故致伤39例、工伤5例,其他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胸部外伤史且鉴定前均采用MRI结合高频彩超复查。
1.2 方法
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Toshiba 708A,探头频率4-11 MHz。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体位,以第一肋骨上方的锁骨和第二肋软骨水平的胸骨角为骨骼扫查标志,分辨肋骨及肋软骨的序数,重点检查肿胀或疼痛部位,以异常处为中心行各切面探查,扫查中应注意对比,与临近肋骨对照并对周围软组织进行观察,保存异常图像[1]。筛出肋软骨骨折及可疑骨折病例后,采用MRI复诊,应用SE序列、FSE序列、STIR序列冠状面、矢状面及轴位成像。
2 结果
高频彩超明确诊断89例,可疑肋软骨骨折12例,确诊率88.11%,筛出肋软骨骨折及可疑骨折病例后经MRI,确诊骨折97例,挫伤4例,确诊率100%。
3 讨论
3.1 MRI及高频彩超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优缺点
胸部外伤后,局部有肿胀、疼痛,呼吸时症状加重,伴有胸闷,检查局部有挫伤、血肿、压痛,有时可及骨擦感、骨擦音,通常都能想到有肋骨或肋软骨的骨折,多数肋骨骨折通过X线检查,CT平扫能够发现,并作出诊断。但对于肋软骨骨折则上述方法很难发现,容易漏诊、误诊。由于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在交通伤、工伤及治安伤害患者中的重要性,我们在诊断上除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外,还力争在辅助检查上找到客观依据。MRI和彩超的检查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彩超可检查到肋软骨骨折处连续性中断及局部血肿,同时还有助于肋软骨周围软组织损伤、胸腔积液和腹腔脏器损伤的发现,且有无损伤、价格低廉、可重复操作、床旁检查并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等优点。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特别能够反映骨髓异常信号变化等优越性,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有确定性的意义,且对肋软骨挫伤亦能明确诊断,但其價格昂贵、不可重复操作较多不足。用高频彩超筛出肋软骨骨折及可疑骨折病例后,进行MRI检查,不但可发挥二者优势,亦可弥补相互补足,提高诊断率,为伤者节省费用。
3.2 司法医学鉴定中肋软骨骨折判定的重要意义
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在司法医学鉴定的伤情及伤残鉴定中非常重要,要求鉴定人员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量、骨折类型判定准确无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中,对肋骨骨折数量与伤残等级的关系有明确规定,如存在4,8,12肋以上骨折分别为十、九、八级伤残,《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33条,肋骨骨折(一处单纯性肋骨线形骨折除外)可构成轻伤[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十级第14条规定: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为十级伤残。我院采取MRI结合高频彩超检查方法,提高临床法医学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性,这对损伤程度及伤残的等级准确评定,维护伤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有生,叶雪存.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2:77.
膝关节梗死的MRI诊断价值 篇5
近3年来收治膝关节骨梗死患者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28~53岁。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病史不明确4例,大量服用激素2例,外伤史8例。临床无明显症状3例,临床症状较轻3例,表现软组织肿胀、疼痛、活动障碍8例。
方法:应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做矢状位T1WI:TR 600 ms,TE 15 ms,层厚4 mm,间隔1 mm;矢状位STIRT2WI:TR 4000 ms,TE 90 ms,层厚4 mm,间隔1mm;冠状位STIRT2WI:TR 2900 ms,TE 40 ms,层厚4 mm,间隔1 mm。
结果
8例患者病变同时累及胫骨近段及股骨远端,5例仅累及股骨远端,1例仅累及胫骨近端,6例患者病变范围>15mm,多发斑片状地图样改变11例。处于急性、亚急性12例,慢性期2例。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骨梗死部位周围软组织肿胀9例,其中3例与外伤无关,6例与外伤有关。累及骨节软骨面10例,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11例。
讨论
骨梗死又称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指由于骨局部的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骨干和干骺端的骨性坏死,常为对称性和多发性改变,好发于胫骨上段和股骨下端。骨梗死的病理改变为骨和骨髓细胞结构缺血坏死,细胞性坏死阶段和骨修复阶段构成了骨梗死的病理过程。骨髓造血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骨组织血供中断后骨细胞死亡,整个过程需要2~5天,首先是骨髓细胞成分死亡,接着是骨母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死亡,最后是骨髓脂肪细胞死亡。骨修复阶段包括肉芽组织生成、死骨吸收、血管再生、新生骨形成,其中血管再生是骨修复的开始,死骨吸收、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致密新生骨是骨梗死的晚期阶段。
死骨块、吸收带、新生骨带是骨梗死演变过程中的3个基本病理改变,也是骨梗死MRI诊断的基础。目前已公认MRI成像可以早期诊断骨梗死,其特征性表现为外形不规则、边缘清晰的地图板块样病变。双边征是指在T2WI序列上为内高外低两条并行迂曲的信号带,对应于T1WI序列为一条低信号带[1]。骨梗死较为特异性地表现为双边征。早期表现为非创伤性骨髓水肿,呈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在T1WI像上,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由于梗死灶的中央骨髓内有脂肪存在,所以周围正常和中央部分的骨髓呈略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因肉芽组织增生梗死灶的边缘呈迂曲匍行的中低信号带。在T2WI像上,中央部分的信号强度仍可和相邻的骨髓组织相仿或略高,而周缘可呈迂曲的高信号带。STIR序列呈不规则高信号。在股梗死的慢性期,病灶的周缘因新生骨带形成或纤维化、钙化,T1WI、T2WI、STIR加权像均呈低信号。Steier报道,慢性骨梗死可液化,此时在T1WI像上呈低信号,在T2WI像上呈高信号,外周不规则硬化带呈短T2低信号。慢性骨梗死灶内的钙化和纤维硬化在T1WI加权像和T2WI加权像均呈低信号,边缘清晰。
正常关节腔内有少量液体,发生梗死时,由于局部静脉回流障碍而使积液量增加,MRI显示病变关节腔内长T1、长T2信号,轮廓清晰,尤以髌上囊为重。关节腔积液也是临床上造成疼痛、肿胀的原因。关节面软骨不同程度地变薄,半月板呈条形短T1稍高信号。
鉴别诊断:①骨髓炎:由干骺端向骨干进展。急性期临床有红、肿、热、疼急性感染症状。病变范围较广泛,急性期局部骨质疏松、骨破坏,慢性期骨质硬化、死骨形成、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胀明显。T1WI像上呈低信号,T2WI像上呈高信号,特别是STIR上信号明显升高。②畸形性骨炎:好发于40岁以上,病变范围广,早期溶骨性骨质破坏,后期增生硬化明显或混合存在,通常骨质增粗,弯曲畸形,皮质增厚分层,骨髓腔变窄,无骨膜反应。T1WI像上不均一低信号,T2WI像上高信号。③单纯性骨髓水肿:在MRI像上呈斑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与不典型早期股梗死较难鉴别,但随诊意义较大,单纯性骨髓水肿在随访的过程中消失[2]。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梗死患者14例的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病变累及胫骨近段及股骨远端,5例仅累及股骨远端,1例仅累及胫骨近端,多发癍片状地图样改变11例。累及骨节软骨面10例,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11例。结论:MRI对于膝关节骨梗死诊断、分期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MRI,膝关节,骨梗死
参考文献
[1]江浩.骨与关节MRI[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胎盘植入的超声和MRI诊断价值 篇6
1 超声
1.1 超声二维图像特征
依据胎盘和子宫肌层关系胎盘植入分为三种类型: 浅层植入 (accreta) , 胎盘直接接触子宫肌层而无绒毛侵入肌层;深层植入 (increta) , 有胎盘绒毛侵入肌层;穿壁植入 (percreta) , 胎盘绒毛穿过子宫肌层, 达到或穿透浆膜层[5] 。后两型植入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 在产前诊断很有意义。
1.1.1 胎盘植入的一般声像图特点
1.1.1.1 深层植入声像图
(1) 子宫体积明显增大、轮廓清晰、内部回声不均、部分区域内呈网状改变, 团块边缘深达子宫浆膜层, 该部位子宫肌层消失, 子宫内膜线显示不清[6]。 (2) 胎盘厚度稍大于正常, 侵入肌层的胎盘多呈强回声, 少数为等回声;胎盘中出现多个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7];胎盘后间隙变薄、消失。
1.1.1.2 胎盘穿壁植入声像图
表现为在深层植入的基础上胎盘更进一步侵入肌层, 导致子宫肌层局部隆起;膀胱壁与子宫肌层浆膜面距离变小, 膀胱内面局部突起。近年来, 单独应用二维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研究较少, 大多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
1.1.2 胎盘植入的早孕期声像图特点
Comstock等[8]通过对7例胎盘植入孕妇进行超声检查, 发现胎盘植入在早孕期可表现为孕囊位置的异常, 如孕囊位于宫腔下段 (只有极少数在早孕时发生) 。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伴胎盘植入在临床罕见, 但后果严重, 其声像图表现为胎囊位于宫腔内, 子宫峡部水平突向子宫前壁, 呈侵蚀性生长, 以致胎囊与膀胱之间几乎无正常肌层包绕, 宫颈管结构完整, 内无胎囊[9]。当胎盘附着子宫后壁时, 因前方胎体的遮盖, 植入部位而不易显示。
1.1.3 鉴别诊断
产后胎盘植入声像图须与胎盘残留相鉴别, 尤其是当胎盘植入肌层较浅时。产后胎盘植入与胎盘残留二维超声的主要鉴别要点为:胎盘植入时胎盘后间隙不存在、胎盘内血窦的数量较多、胎盘种植处肌层不完整和进行性变薄以及膀胱子宫陷凹不光整;在彩色多普勒中观察到胎盘实质内、胎盘与肌层交界处以及膀胱子宫陷凹处的血流异常丰富。
1.2 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及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
1.2.1 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能较好的显示胎盘内血流的丰富程度, 在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Chou等[10]根据前期研究结果, 拟定了以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标准判断胎盘植入: (1) 广泛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其特征为胎盘回声暗区厚度大于1cm, 内含多个小暗区 (即血池) , 占据胎盘基板到绒毛板的全层;加大帧率后可见到脉冲式或层流式血流, 胎盘与子宫肌层或宫颈组织之间界线不清, 非胎盘组织内可见扩大的带有脉冲搏动的血管。 (2) 局灶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 (3) 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出现过多血管。 (4) 胎盘基底可见明显静脉丛。 (5) 胎盘基底血流信号消失。 O’Brien JM'等[1]报道, 109例胎盘植入, 55例产前诊断, 其中40例是经彩超诊断, 图像特征为胎盘与子宫肌层接触的地方有异常血流和胎盘腔隙血流。
1.2.2 能量多普勒
胎盘内血管床的血管又细又小, 流速很小, 而且有很多血管与超声声速相垂直, 用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无法显示, 而CED最突出的的优势在于能够探测到更低速的血流而不受多普勒角度的影响, 胎盘植入时, 种植区的血管直接位于胎盘下, 胎盘似乎悬浮于扩张的血管之上。在二维超声可疑有胎盘植入的部位,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探查, 可发现明显异常的血管分支以及不规则的异常血供。彩色能量图对植入胎盘的血流, 显示比彩色多普勒更有优越性[1,5], 必要时可使用。
1.2.3 子宫造影
超声对比造影是一项新兴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造影剂的微泡在血管内做为一种新的超声源, 暂时性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增加声散射性能, 其优势在于使用造影剂后的脏器的实质与界面更清晰, 提高了分辨力和对微血管的显示率。子宫声学造影即利用子宫肌壁和胎盘灌注血管床的灌注特征, 清晰地勾画出残留胎盘的大小、植入的部位, 植入子宫肌壁深度与子宫浆膜层的关系,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陈欣林等[11]报道, 超声造影时造影剂从子宫浆膜层到胎盘小叶, 胎盘小叶全部融合, 勾画出整个残留胎盘的形态和植入的部位以及与子宫浆膜层的关系, 胎盘植入的部位仅见1mm浆膜层, 造影剂勾画浆膜层清楚, 连续完整, 未见造影剂外溢。
1.2.4 三维超声
三维超声可得到比二维超声更真实、更完美的立体图像, 其彩色图像显示胎盘植入时子宫与胎盘间有异常血管重建, 不仅能确诊胎盘穿通, 而且能准确的判断胎盘损伤的程度, 为手术切除子宫做好充分的准备。Chou等[12]曾对10例疑有前置胎盘并伴有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发现其中4例胎盘内有广泛的腔隙血流/膀胱子宫浆膜层间出现过多血管, 但该检查不能显示膀胱受累程度。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见此4例患者整个胎盘和子宫内膜周围有广泛的血管网络形成, 子宫浆膜层与膀胱间的血管更为明显和杂乱, 其余6例仅有很少血管。上述结果表明,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胎盘植入的发生部位和植入程度有更高的分辨能力。
2 磁共振成像 (MRI) 诊断
超声对胎盘滞留与粘连鉴别困难, 而MRI鉴别容易: 剥离胎盘缺乏血供, T1WI无增强;而粘连、植入胎盘显著增强, 可清晰地再现胎盘形态, 并能准确评价胎盘粘连面, 弥补产褥期的长短潴留液信号变化对胎盘粘连面评价的影响, 对剥离胎盘滞留与胎盘粘连的鉴别更具有重要价值。Tanaka等[13]认为, 能量对照MRI能使绒毛膜和底蜕膜、胎盘和子宫肌层形成鲜明对比。钆增强的MRI能够区分轻微的胎盘粘连, 并能鉴别植入性和穿透性胎盘植入。Kim等[14]采用TrueFISP和 (或) HASTE序列MRI对9例疑为胎盘植入者进行检查, 根据信号强度将胎盘子宫交界面分为三层:内侧低强度信号层 (蜕膜层) , 中间高强度信号层 (子宫肌层) 和外侧低强度信号层 (子宫浆膜层) 。结果内侧低强度信号层发生局部缺失的3例, 最后确诊为胎盘植入。Lam等[15]对病理检查确诊的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胎盘对子宫肌层有明显侵入、胎盘附着部位子宫肌层变薄甚至中断这一标准进行评定, 发现MRI用于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38%。
MRI诊断价值 篇7
1 MRI显示正常子宫的特征和优势
MRI是目前显示子宫解剖结构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尤其是T2加权像 (T2 weighted imaging, T2WI) 对水的敏感性高。子宫内膜含较多的水, 在T2WI呈高信号;而子宫平滑肌在T2WI上呈低或中等信号, 矢状位成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与肌层的移行交界面。在平扫MRI, 宫体、宫颈呈均匀低信号, 周围可见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在T2WI, 宫体、宫颈呈三层不同信号, 中心高信号代表子宫内膜和分泌物;中间薄的低信号带称为联合带或结合带, 为子宫肌内层;周围呈中等信号, 代表子宫肌外层。宫颈在T2WI自内向外有四层信号:即高信号的宫颈管内黏液、中等信号的宫颈黏膜、低信号的宫颈纤维基质 (向上与宫体联合带连续) 和中等信号宫颈肌层 (向上与宫体外肌层相续) 。绝经期后, 子宫的分层不太明显。增强扫描时, 子宫各分层结构随时间不同而表现各异。由于MRI能良好显示子宫的解剖分层, 因此, MRI在GTD的诊断、子宫肌层侵犯等方面较其他影像学方法有明显优势。
2 良恶性GTD的MRI诊断及其病理基础
良性GTD是指良性葡萄胎 (部分性和完全性) , 恶性GTD一般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在病理上, 良性葡萄胎大体为水泡状物; 镜下见绒毛体积增大, 轮廓规则, 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 间质水肿和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 但未侵犯子宫肌层。 上述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灶中若见到绒毛或退化的绒毛阴影为侵袭性葡萄胎; 若仅为成片滋养细胞浸润及出血坏死, 而完全不见绒毛结构者为绒癌。由于恶性GTD血供极丰富, 不全切除或咬取活检常可致致命的大出血, 故临床很难取得可供病理评价的组织标本, 此时, MRI检查在良、恶性GTD的鉴别方面能发挥较大作用。
良性GTD的盆腔MRI表现主要包括[1,2,3,4,5]:①子宫增大, 可伴子宫肌层局部增厚。②子宫腔内包膜完整的蜂窝状或葡萄状软组织肿块, 呈混杂稍长T1长T2信号;因有剖宫产或胎盘植入病史, 少数良性GTD可位于子宫肌层, 此时诊断较困难。③肿块内部可见多且较均匀的分隔, 囊状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如有清宫史, 肿块内部或边缘可见出血, 呈短T1短T2信号。④子宫内膜及结合带信号连续, 肿块未见明显侵犯子宫肌层。⑤增强扫描仅表现为分隔状或蜂窝状轻度或中度强化, 强化持续时间较长, 囊变部分无强化。⑥子宫肌层未见明显增粗、迂曲的血管, 但盆腔或宫旁可见增粗的血管影, 卵巢血管、髂内血管可见增粗。
恶性GTD的盆腔主要MRI表现为[1,2,3,4,5]:①子宫增大, 宫腔或子宫肌层内出现无明确包膜的软组织肿块, 少数可呈蜂窝状或葡萄状。由于此类患者多有清宫病史, 因此, 不少病例的病灶只位于子宫肌层, 而宫腔未见肿块。②肿块信号混杂不均, 实质成份较多, 呈混杂稍长T1长T2信号, 肿块内部或边缘常出现片状短T1短T2出血信号影。③子宫内膜及结合带信号不连续, 肿块侵犯子宫肌层, 与子宫肌层界限欠清。④增强扫描可见分隔状或团块状明显强化, 强化持续时间较长。⑤肿块内部或边缘及子宫周围出现大量增粗迂曲的血管影, 卵巢血管、髂内血管可见增粗。 ⑥可出现附件或盆腔种植转移, 但很少出现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因此, 在盆腔MRI上, 肿块的边缘、形态、信号特征、肌层有无受侵对于良、恶性GTD的鉴别有较高价值。由于恶性GTD易侵蚀破坏组织和血管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组织变化, 导致恶性GTD容易出现临近器官侵犯或盆腔种植转移。子宫的血管解剖为子宫动脉的分支经外膜穿入子宫肌层, 在中间层内形成弓形动脉。从弓形动脉发出许多放射状分支, 垂直穿入内膜, 在内膜与肌层交界处, 每条小动脉发出基底动脉, 分布于内膜基底层。由于GTD患者体内的高水平β-HCG可刺激黄体分泌大量的雌、孕激素的作用, 使得GTD患者的子宫血管具有的正常血管层次消失、数目增加、分支增多以及子宫壁动静脉瘘形成等特点, 而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子宫壁的血管数目越多, 血管增大、膨大、形态异常, 已通过盆腔血管造影与子宫血管铸型的研究所证实。这与GTD患者MRI增强扫描时宫旁出现多发增粗、迂曲血管这一特征相吻合, 恶性GTD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而对邻近器官进行侵蚀和远处转移的[2,4]。根据笔者观察, 恶性GTD的宫旁血管增多、增粗较良性更明显, 同时恶性GTD肿瘤内部或边缘可出现增多、增粗的血管影;而良性GTD肿瘤内部或边缘一般不出现类似异常的血管影。
由于GTN对化疗的高度敏感性, 其总治愈率达80%~90%。GTN化疗后, MRI显示子宫缩小、肿瘤血供减少, 肿瘤的信号逐渐均匀, 不过病灶内部出血可增多。化疗6~9月后, 多数患者子宫在MRI表现正常, 部分病例原肿瘤局部子宫肌层增厚伴病变区残留迂曲、扩张的流空血管影[2]。
3 鉴别诊断
GTD好发于20~40岁的生育期妇女, 常以停经、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及血β-HCG持续升高就诊, 容易与异位妊娠、不全流产及其他子宫肿瘤等混淆[2,4,5]。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①异位妊娠: 部分特殊部位异位妊娠, 如子宫瘢痕妊娠、子宫肌壁妊娠等, 可位于子宫肌层内, 同时GTD可以像妊娠一样, 异位于子宫以外的地方, 因此, 应与异位妊娠鉴别。异位妊娠多有包膜,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但当异位妊娠的包膜不完整、血供较丰富且显示为非囊胚的时候, 容易误诊为GTD。增强扫描时, 异位妊娠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 GTD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 呈浸润性生长。此外, GTD 患者通常有HCG明显异常持续升高。②胎盘植入或残留: 胎盘植入或残留的MRI平扫信号可与GTD类似, 增强扫描时也可见病灶明显强化, 但前者在MRI增强扫描时往往与子宫内膜分界清楚, 而且临床有分娩或引产史, HCG一般不会持续升高。③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腔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中老年多见。息肉内部可见坏死或出血, 但其实质部分在T1WI、T2WI与子宫肌外层信号相似。MRI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明显强化, 病灶与子宫内膜呈窄基底相贴, 子宫旁无迂曲、增粗的血管影。临床一般无妊娠病史, 实验室检查也无HCG 异常。 ④ 子宫内膜癌: 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在T2WI序列表现为中等信号的肿块破坏子宫内膜和肌层的界面, 向内突向宫腔, 向外侵入子宫肌层。增强扫描时, 病灶早期强化较明显, 增强晚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 这与GTD的持续强化方式不同, 宫旁也无增多、增粗的血管影, 临床HCG不高。
4 GTN分期的影像学评价
GTN容易发生转移, 10%~15%的患者诊断时已发生子宫外转移, 主要经血行转移, 转移发生早且广泛[1,2]。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 (约占80%) , 其次是阴道、盆腔、肝、脑, 此外, 尚可见脾、肾、消化道、膀胱、骨、皮肤等部位转移。全身性化疗是治疗转移性GTN的主要方法, 多数病例通过全身化疗可获得完全缓解。但是不同转移部位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 因此, GTN的准确分期评估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很重要。
2002年FIGO提出的GTN分期标准如下:Ⅰ期, 病变局限于子宫;Ⅱ期, 病变范围超过子宫但限于生殖系统 (附件、阴道、阔韧带) ;Ⅲ期, 出现肺转移, 可有或无生殖道病变;Ⅳ期出现任何其他部位的转移。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表明, MRI对Ⅰ、Ⅱ期GTN诊断、分期的准确性要高于超声和CT, 如果GTN一旦出现生殖系统以外部位的转移 (即Ⅲ、Ⅳ期) , 则需借助综合影像学方法来全面进行评价。临床医师可参考2002年FIGO提出用于诊断GTN转移的方法学标准: (1) 胸X线片可用于诊断肺转移, 并可用于计数肺转移个数以进行危险因素的评分;而肺CT则可用于肺转移的诊断, 却不能用于评分。 (2) CT扫描或超声可用于肝转移的诊断。 (3) MRI或CT扫描可用于脑转移的诊断。 (4) CT扫描可用于腹部转移的诊断。值得一提的是, 在选择CT或MRI评价脑、腹部转移时, 必须常规做增强扫描, 这样不仅可明确诊断, 还可使转移灶的部位、大小、数目等得到良好显示。同时, CT也是显示肺转移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发现少数恶性GTD虽然盆腔MRI显示了良性GTD特征, 但临床上和CT显示肺转移或远处转移。因此, 胸部X线或CT也是鉴别良恶性GTD的常规影像检查之一。
总之, GTD有较特征的MRI表现, MRI的优势在于能早期发现病灶侵犯子宫肌层, 并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及盆腔受累情况。结合临床病史、其他影像和实验室检查, MRI不仅有助于GTD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判断, 而且有助于GTN的分期和治疗后随访。
参考文献
[1]Lim AK, Patel D, Patel N, et al.Pelvic imaging in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J Reprod Med, 2008, 53 (8) :575-578.
[2]Allen SD, Lim AK, Seckl MJ, et al.Radiology of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Clin Radiol, 2006, 61 (4) :301-313.
[3]方必东, 许崇永, 周胜发, 等.侵袭性葡萄胎的MRI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 (39) :2806-2807.
[4]陈伟, 严志汉, 方必东, 等.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MRI特征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0, 40 (1) :49-52.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研究整群选取该院近期收治共计127例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共计53例, 女性患者共计74例, 患者年龄为岁, 其平均年龄为18~77岁, 病程20 d~6个月, 平均 (46.4±5.8) 个月,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膝部不稳, 膝部胀痛, 活动受限, 发生畸形等。
1.2 方法
先给予127例患者进行X线、CT检查, 然后再给予患者MRI检查, 仪器选择贝斯达0.35 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首先嘱患者卧位为仰卧, 脚处于自然伸直位, 先进脚, 膝外旋约10~15°, 将患者髌骨下缘与线圈中线进行对准, 并固定好患者的膝关节。成像方位为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参数设定:FSE (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 T1WI (序列加权像) :TR (重复时间) 360 ms, TE (回波时间) 10.7 ms, 激励两次;GRE (梯度回波) TZWI (序列T2加权像) :TR450 ms, TE7.8 ms, 序列压脂:72 WI:TR 4 000 ms, 7E55.7 ms, 激励两次;层厚均为4 mm, 层距1 mm, 无间隔连续扫描, 视野为180*230, 矩阵256×256。待MRI成像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进行阅片诊断, 并打出MRI报告。
1.3 观察指标
待所有患者均完成扫描后, 以LCL、ACL、PCL及形态、信号及走行等进行观察膝关节损伤程度, 并进行统计。根据检查结果, 膝关节损伤程度分为三级。1级:患者膝关节属于轻微的损伤, 2级:患者膝关节韧带出现了轻微损伤, 3级:患者的膝关节出现重度损伤, 且患者韧带出现完全性撕裂。诊断标准:参照术中关节镜的诊断结果进行诊断, 对MRI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实验数据,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数据用t检验, 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损伤/挫伤
该组127例患者经过MRI诊断, 有20例患者骨损伤, 25例患者骨挫伤, MRI诊断骨损伤特异性为90.55% (115/127) , 准确性为6.38% (97/127) , 敏感性为36.22 (46/127) 。
2.2 半月板损伤
该组127例患者经过MRI诊断, 有35例患者出现半月板损伤。其中包括23例患者内侧损伤。患者半月板损伤三角形影表现为点状、球状、放射状等信号。诊断半月板损伤特异性为62.99%, 准确性为92.13%, 敏感性为72.44%。
2.3 韧带损伤
经过上述方法的检查, 127例患者中, 共有47例患者韧带损伤, 其中23例 (48.94%) 患者ACL挫伤, 14例 (29.79%) 患者PCL挫伤, 7例 (14.89%) 患者MCL挫伤, 3例 (6.38%) 患者挫伤。MRI诊断韧带损伤特异性为44.88%, 准确性为63.78%, 敏感性为76.38%。
3 讨论
膝关节在运动以及负重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运动过程中活动最多, 膝关节的结构也最为复杂[4]。由于膝关节的独特结构以及活动最多, 所以膝关节出现损伤的概率较大, 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膝关节损伤最常见于体育运动中, 属于接触性或者非接触性的损伤, 主要包括三种损伤: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5]。膝关节损伤最常见于运动员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中, 而且膝关节损伤在男性中的发生率高于在女性中的发生率。在出现损伤时, 膝关节会剧痛, 而且不能伸直, 膝关节会迅速出现肿胀。通常, 在患者膝关节损伤后, 临床上多采取X线及CT检查进行诊断, 但是这两种检查方式只能诊断除患者关节骨折或者脱位的情况, 对于患者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等情况无法进行确诊。此外, 关节镜虽然可以在膝关节的内部进行结构观察, 但是关节镜的操作比较繁琐, 且对患者也是一种创伤, 不能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而MRI检查是临床上新颖的辅助诊断手段, 该方法不仅分辨率高, 同时对水肿、出血等情况十分敏感, 图像清晰, 即使患者的隐匿性骨折或韧带损伤一样能够进行清晰呈现, 且无创, 操作简单, 患者比较青睐, 在临床上应用也十分广泛[6]。
该文通过对MRI的理解及认识, 将12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经过MRI诊断后, 35例患者出现半月板损伤, 其中包括23例患者内侧损伤, 半月板损伤特异性为62.99% (80/127) , 准确性为92.13% (117/127) , 敏感性为72.44% (92/127) 。这与罗承龙等人[7]的研究中, 对100例患者进行MRI诊断, 27例出现半月板损伤, 18例为内侧损伤, 其半月板损伤的特异性为62.0% (62/100) , 准确性为92.0% (92/100) , 敏感性为72.0% (72/100) 的结果一致。此结果说明, 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良好。如果患者半月板损伤的程度比较轻, 在MRI序列T2加权像中会出现异常的信号, 没有到达关节面, 条状信号出现显著增高的情况。如果患者半月板损伤程度为中度损伤, 高信号影便会到达关节囊的边缘, 如果患者半月板损伤程度为重度损伤, 高信号影便会直接到达关节面。这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半月板损伤的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对于骨损伤方面, 该组127例患者经过MRI诊断, 共有20例患者骨损伤, 25例患者骨挫伤, MRI诊断骨损伤特异性为90.55% (115/127) , 准确性为76.38% (97/127) , 敏感性为36.22% (46/127) ;MRI诊断韧带损伤特异性为44.88% (57/127) , 准确性为63.78% (81/127) , 敏感性为76.38% (97/127) 。这与孟娴等[8]研究数据一致。均说明MRI诊断骨损伤和韧带损伤的准确性均比较高。
MRI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半月板有无变性和破裂, 除此之外, MRI图像还能对是否有关节积液以及是否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现在MRI在医疗中使用的极为广泛, 可以对全身不同的部位进行成像诊断。在实际应用中, MRI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例如, 这种方式的扫描时间过长, 所以对于那些不太配合的患者, 检查过程往往比较艰难, 对于运动性器官, 比如胃肠道等, 由于缺乏合适的对比剂, 常常会有显示不清楚的情况产生。
综上所述,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安全有效, 经济性较好, 准确度较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析MRI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12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 分析MRI诊断结果 。结果 该组127例患者经过MRI诊断, 共有20例患者骨损伤, 25例患者骨挫伤、35例患者出现半月板损伤。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特异性为62.99%, 准确性为92.13%, 敏感性为72.44%;MRI诊断韧带损伤特异性为44.88%, 准确性为63.78%, 敏感性为76.38%。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安全有效, 经济性较好, 准确度较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MRI,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闫瑞芳, 李玉侠, 韩东明, 等.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1) :35-36.
[2]闫瑞芳, 李玉侠, 韩东明, 等.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2) :154-155, 159.
[3]杜笑松, 辛磊, 郑芳, 等.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21) :165-166.
[4]胡乔军, 袁德清.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6, 35 (3) :66-67.
[5]杨涛.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 2016, 37 (5) :1204-1205.
[6]贾宇林.MRI增强扫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 2015 (12) :932-933.
[7]罗承龙, 普光荣, 普兴宏, 等.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11) :118-119.
MRI诊断价值 篇9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MRI;鉴别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0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81-02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类型,仅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约占恶性软组织肿瘤总数的三分之一[1]。脂肪肉瘤临床上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MRI是检查诊断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分析了30例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诊断资料,以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取用的3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至75岁,平均55.9±4.5岁。发病部位为上肢13例,下肢17例,首发症状均为触及无痛性软组织肿块。
1.2诊断方法本院对30例患者均采用MRI平扫,采用的MRI机为GE 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层厚4mm,层间距为0.5mm至1.0mm,以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等为扫描方位。30例患者均采用SET1WI(TR500ms至600ms,TE为10ms至15ms)以及脂肪抑制FSET2WI(TR3600ms至4500ms,TE80ms至120ms)。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以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为对比剂,剂量与体重的比例为0.1mmol/kg。
1.3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病理学诊断采用镜检和肉眼观察的方法。观察脂肪肉瘤病理切片的镜下特点,以此将肿瘤分为分化成熟型、黏液型、去分化型、多形性、圆细胞型[2]。2结果
本研究中30例患者,有14例为分化成熟型、黏液型6例,多形性6例,去分化型4例,无圆细胞型。四种类型的软组织脂肪肉瘤信号各有特征。分化成熟型脂肪肉瘤为14例,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肿块脂肪成分均>70%,其余非脂肪成分多为索条或结节状、斑块状长T1、T2信号,形状有分叶形、卵圆形,边缘清晰;黏液型6例,成分为脂肪与液体,边界较不明显,对周边组织有一定浸入,水肿现象明显。多形性肿瘤6例,形状为分叶结节形,大部分成分是软组织,T1WI像肿瘤多表现为等信号,其中表现出较少的低、高信号,T2WI像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也夹杂有较少低信号出现,有明显水肿现象。去分化型4例,该类型脂肪肉瘤体积较其他类型偏大,成不规则形状,信号呈不均匀态,其中的脂肪、非脂肪成分在增强的情况下分界明显。30例患者的肿瘤亚型分布,见表1。
表130例患者的脂肪肉瘤亚型分布表(n,%)
患者总数130分化成熟型114(46.7%)黏液型16(20.0%)多形性16(20.0%)去分化型14(13.3%)圆细胞型10(0.0%)本组患者较为典型的MRI影像如下图。
图1、图2、图3分别为同一病例的T1、T2加权像横截面及加权像冠状面增强扫描。该病例为分化成熟型脂肪肉瘤。图1肿块中部呈等信号且不均,其余大部分结构呈脂肪高信号,边界清晰。图2中能够观察到条索状等信号。图3则显示肿瘤没有明显强化,中部位置为等信号。
图4、5、6为同一多形性脂肪肉瘤病例的T1、T2加权像横截面及加权像冠状面增强扫描。图4显示该肿块呈不规则形,呈等信号、脂肪信号无。有出血现象,累及周边组织,边界模糊。图5显示肿瘤信号不均,低信号部分表示出血,高信号部分为水肿。图6显示肿瘤已明显强化且不均,肉瘤的周边组织也显示强化,表明已受到了肿瘤的浸润。
图7、8、9为同一黏液型脂肪肉瘤,3图分别为T1、T2加权像横截面及加权像冠状面增强扫描。图7显示肿瘤内部有低信号分隔,主要结构呈等信号。图8、9则显示肿瘤中没有分隔,肿瘤呈明显强化。
3讨论
脂肪肉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形成明确定论,该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男女患者数量相当,多发病于中年时期。脂肪肉瘤多发病于较深层的软组织中,四肢软组织如大腿、手臂发病率较高。依据WHO肿瘤及遗传学分类标准,脂肪肉瘤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分化成熟型、黏液型、去分化型、多形性、圆细胞型。不同类型的脂肪肉瘤转移概率、复发概率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脂肪肉瘤其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3]。因此,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脂肪肉瘤的组織学亚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MRI相较CT或X射线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因此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需要。脂肪肉瘤的脂肪含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组织构成决定了其MRI表现。
分化成熟型的病变,影像学表现为以脂肪为主的不匀质肿块。本研究中的分化成熟型脂肪肉瘤,边缘清晰,周围无水肿现象,肉瘤无明显影响周围软组织的表现。分化成熟型脂肪肉瘤在T1、T1WI像表现为高信号,有些表现出条索结构。
黏液型脂肪肉瘤的MRI表现,除脂肪细胞聚集部分会表现为脂肪团,其它多没有明显脂肪表现,这同样是由黏液型脂肪肉瘤的组织结构决定的,该类型的脂肪肉瘤主要由脂肪母细胞、毛细血管以及黏液极致构成。本研究中出现的黏液型脂肪肉瘤共6例,其中3例无脂肪表现。该类型的脂肪肉瘤可影响周围组织,同时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脂肪肉瘤混合出现[4]。
多形性是脂肪肉瘤中最为罕见的类型,该类型常见一些严重的恶性肿瘤细胞,可影响周围组织。呈现多种外形,脂肪成分很少或没有,但常见出血及坏死。其MRI表现信号多不均匀,由于该类型会影响周边组织,和周围边界不明显,因此边缘不规则,水肿现象明显。
去分化型的典型特征为该类型的脂肪肉瘤内既存在分化成熟型的成分,也存在其他纤维肉瘤成分,不同成分之间边界较为清晰,其MRI表现边缘较为清晰,且边缘有突然中断的表现。该类型较难依据MRI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圆细胞型分化很差,是一种转移概率、复发率、致死率均很高的严重恶性肿瘤,本研究中未出现该类型。有研究指出,脂肪肉瘤边缘不齐整、间隔较厚是鉴别诊断该类型的最有参考意义的指标[5]。该类型与多形性一样较难区分鉴别。
本研究通过分析探讨表明,分化成熟型的脂肪肉瘤含较高的脂肪成分、边缘清晰,较容易鉴别;黏液型脂肪肉瘤脂肪成分较少或没有,可浸润影响周边组织;多形性、去分化型、圆细胞型脂肪成分不高,因此较难通过MRI表现准确鉴别,误诊率较高,需要结合MRI表现和临床表现以便得出可靠的鉴别诊断。因此本研究认为MRI可显示脂肪肉瘤的大小、形状、边缘、肿瘤周边组织的情况,可初步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脂肪肉瘤的类型,但更加准确的鉴别诊断,仍需依靠MR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病例的观察及更加深入的临床探讨。参考文献
[1]王达进,周晟,谢志丹.四肢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J].实用临床医学,2012,10(2):142-144.
[2]李培岭,王萍,翟昭华.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表现[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04(1):421-423.
[3]吴文娟.MRI在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2,9(3):332-334.
[4]舒亮,吴芳,龙德云,程新财.下肢软组织肿块的影像诊断及鉴别[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11(1):223-224.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30例 (33只眼) 视网膜脱离患者, 男女比例13:17,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 (44.23±8.15) 岁, 病程1 d~2年, 平均病程 (0.23±0.55) 年;其中左眼18例, 右眼10例, 双眼2例。
1. 2 方法MRI检验采用GE Signa 1.5T EXCITE Ⅱ型超导体核磁共振仪, 8 个通道, 使其头颈相连, 组成控线圈;患者行仰卧位, 头先进入, 扫描时应叮嘱患者闭目。采用轴位FSE/T1WI (FOV=16, TR=575 ms, TE=Min Full) 与FSE/T2WI (FOV=16, TR=4025 ms, TE=85 ms) 加脂肪抑制型序列扫描;冠状位设定为FSE/T2WI (FOV=16, TR=4025 ms, TE=85 ms) 加脂肪抑制型序列扫描, 双眼患者加扫描轴位FSE/T1W (FOV=16, TR=575 ms, TE=Min Full) 脂肪抑制部位;矢状位FSE/T2WI (FOV=16, TR=4025 ms, TE=85 ms) 脂肪抑制型序列, 控制层厚/ 距为3.0/0.5 mm。
1. 3 观察指标MRI形态表现:完全脱离、部分脱离;MRI信号特征:高信号、低信号、略低信号、略高信号。
2 结果
2. 1 MRI形态表现本组30 例患者中, 检出视网膜完全脱离9 例, 其中MRI横轴位图像呈“V”字形5 例、“Y”字形4 例;检出视网膜部分脱离21 例, 脱落图像呈“V”字形13 例、月牙形5 例、弧形3 例。
2. 2 MRI信号特征本组患眼多显像为视网膜下液体高信号, 其中2 例双眼患病患者, 其左眼视网膜T2WI可体现为视网膜下液体三层分化, 上层高信号、下层低信号、中层略低信号。此外, T1WI图像中20 只患眼为略高信号 (20/33) , 10 只为较低信号 (10/33) 、3 只为较低信号 (3/33) 。
3 讨论
视网膜是由色素上皮与视网膜感觉网所组成的, 通过两层薄膜于视盘及锯齿边缘处进行紧密连接, 进而促使潜在性空隙的形成;且视网膜脱离即表现为视网膜内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进行强制性分离, 根据脱落程度各异一般分为完全脱离与部分脱离;其中完全脱离时视网膜两端至锯齿边缘均呈漏斗状, MRI表现为 “V”或“Y”字形;而部分性脱离时视网膜两端未延伸至锯齿边缘, 多呈“V”或月牙、弧形[2,3]。
本研究通过观察MRI形态, 结果显示:本组30 例患者中, 检出视网膜完全脱离9 例, 其中MRI横轴位图像呈“V”字形5 例、“Y”字形4 例;检出视网膜部分脱离21 例, 脱落图像呈“V”字形13 例、月牙形5 例、弧形3 例;表明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效果明显, 能有效分辨出图像形态。可能因为临床上常依据病因予视网膜脱离状态进行分类, 主要为孔源性及非孔源性, 其中孔源性较多见;患者常因视网膜血管炎的产生, 从而引发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等现象, 进而以视网膜做牵拉作用, 最终致使其脱离[4]。然而MRI检验能有效检出此类情况的变化, 通过图像的有效显示, 可以清晰的予以辨别视网膜所呈形状, 以此做为判断患者视网膜脱落情况的工具, 从而提高检出可能性, 减少误诊、漏诊。
此外, 通过观察分析MRI信号特征, 结果显示:T1WI图像中20 只患眼为略高信号 (20/33) , 10 只为较低信号 (10/33) 、3只为较低信号 (3/33) , 表明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效果明显, 能有效显示出信号的高低。可能因为MRI所使用的是长T1长T2 的信号频段, 且其在T2 压脂显像时均表现为高信号。当视网膜脱离后, 易导致双层间隙内残留的潴留液体较多, 学术上多称为视网膜下液体, 其主要成分为水, 显示为高信号, 且其与脱离的视网膜呈对等信号, 较双侧玻璃体直观性更高[5]。因此, MRI诊断时能有效根据信号的特性, 予视网膜下液性质进行判断, 从而达到协助医生诊断的作用;且加之下液中脂质、有机酸等物质电解质含量较低, 不易对弛豫时间造成影响;所以常使用蛋白质和水进行判断, 因蛋白质的MRI信号较T1 短较T2 长, 水则相反, 进而促使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时间增长, 使得蛋白质含量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 T2WI下层出现低信号是由于视网膜出血时间较长, 进而促使红细胞加速溶解, 并加之与高铁血红蛋白的氧化, 促使半色素体产生, 从而达到提高信号辨识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 MRI因能在多方向进行参数性序列成像, 且具较高的空间分辨能力, 能在有效诊断视网膜脱离的前提下, 详细分析其中所含下液体的性质, 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 具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30例 (33只眼) 视网膜脱离患者行MRI诊断, 观察记录本组患者MRI形态表现、信号特征情况。结果 检出视网膜完全脱离9例、部分脱离21例;T1WI图像中20只患眼为略高信号, 10只为较低信号、3只为较低信号。结论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高,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MRI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卫善.锰离子增强MRI在视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 (2) :306-309.
[2]张鹏, 惠延年, 张自峰, 等.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的眼底影像特征.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4, 30 (6) :554-557.
[3]赵晓瑜.视网膜剥离的超声诊断应用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24) :119-120.
[4]洪壁楷, 代海洋, 肖叶玉, 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 23 (3) :242-244.
【MRI诊断价值】推荐阅读:
辅助诊断价值05-10
诊断价值比较06-14
诊断价值研究09-11
低频探头诊断价值06-16
CTU的诊断价值06-14
胃肠穿孔超声诊断价值11-03
闭孔疝的CT诊断价值05-22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06-23
膀胱癌的超声诊断价值09-02
颅脑结核的MRI诊断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