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2024-06-23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精选7篇)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1

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是患者诊治的关键。通过对我院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肝癌患者CT所见, 评价该检查手段对肝癌的诊断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近3年间CT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6例, 女6例。年龄30~70岁, 平均50岁。患者意识清楚,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系统疾病、对研究目的持反对态度的患者。

1.2 扫描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12H后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肝脏进行扫描, 确定其位置大小, 了解占位性病变及周围血液供应情况, 然后进行CT扫描。检查前患者禁食8h以上较理想, 或者至少4h以上。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000~1500m L的水, 以充盈胃肠道, 这样可克服空气伪影, 使肠道的肠腔和肠壁清晰显示, 同时可了解肠道与其邻近结构的关系[2]。扫描期间, 患者应屏气, 以避免扫描层面跳动而遗漏病灶, , 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造影剂80~100m L, 加地塞米松10mg, 作动态扫描, 根据增强情况, 作薄层扫描或延时摄片。

2 结果

肝癌的CT表现, 平扫表现:病灶一般为低密度, 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 部分病灶周围有一层更低密度的环影 (晕圈征) 。结节型 (本组11例) 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5cm边缘较清楚, 巨块型超过10cm肿块边缘有小或散在的卫星结节 (本组9例) 和混合型 (本组2例) 边缘多模糊。增强表现: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病灶和肝组织密度得到不到程度的提高增强扫描肝癌病灶以不均匀强化、结节状强化或环状强化较多见, 巨块型病灶中央坏死不强化, 未检出病灶出血、钙化, 增强后边缘常更清楚。增强扫描早期 (动脉期) , 血供丰富的肝癌表现为高密度, 但由于肿瘤内动、静脉分流, 血流速度加快, 维持时间短, 20~30s, 随之出现短暂的混杂密度或等密度, 其后出现为低密度血供不丰富的肝癌, 在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并不出现高密度;增强肝门静脉期扫描的密度变化较复杂, 病灶可出现高密度或等密度, 但多数为低密度, 这与肝实质和癌肿的血供特点有关。

3 讨论

3.1 肝癌的CT诊断

CT平扫绝大多数是低密度病灶, 少数可以是低密度、等密度与高密度混合的病灶。肿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结节, 也可呈巨块状。较大肿瘤因出血、坏死和囊变而致密度不均匀, 中心部常出现更低密度区, 其边缘部呈结节状。肿瘤边界多不清, 少数边界清楚并有包膜[3]。增强扫描肝癌区略有增强或不增强, 而正常肝增强, 因而使肿瘤境界更为清楚。癌变区可出现密度稍高的结节或隔, 但其增强程度多不如正常肝。动态扫描时, 即快速静脉注射造影剂并于开始注射后15~25s内即行扫描, 由于肝癌由肝动脉供血且供血丰富而迅速, 而造影剂尚未到达肝内门静脉形成实质期, 故肝癌结节可成为高密度, 甚或显出高密度的异常肿瘤血管。但肝癌增强的时间较短暂, 2~3min内即恢复为原来的低密度状态。动态扫描早期增强图易于发现肿块直径小于1cm或1~2cm的卫星灶[4]。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系统癌栓形成率高, 增强较长显示未强化的癌栓与明显强化的血液间差异大, 表现条状充盈缺损致门脉主干或分支血管不规则或不显影像。少数患者有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肝门侵犯可造成肝内胆管扩张, 偶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腹水等。

3.2 CT检查对肝癌诊断的价值

在各种影像检查中, CT最能反映肝脏病理形态表现, 如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5]。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 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 CT扫描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肝动脉期扫描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肝癌结节的检出, 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 评价CT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肝癌患者CT所见。结果 22例肝癌的平扫表现为边缘较清或不清的低密度肿快, 少数为等密度, 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增强扫描显示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 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其与重要血管的关系, 以1cm为限;提示病变性质;有助于放疗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周围组织器官是否有癌灶。

关键词:肝癌,CT检查,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Baron RL, Oliver JH 3rd, Dodd GD 3rd, 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valuation with biphasic, contrast-enhanced, helical CT[J].Radiology, 1996, 199 (2) :505-511.

[2]郑成权.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5) :775-776.

[3]邵翠珍, 雷振.64排螺旋CT在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9 (4) :86-87.

[4]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2009) [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9, 14 (3) :59-69.

[5]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4) :254-256.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 有原发癌和肝脏转移病灶, 排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患者资料完整。31例患者中, 男性18例, 女性13例, 年龄38~83岁, 平均 (56.85±12.94) 岁, 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例。患者原发癌包括:结肠癌7例, 直肠癌4例, 乳腺癌4例, 胃癌3例, 鼻咽癌3例, 食管癌2例, 胃肠道间质癌2例, 卵巢癌等妇科肿瘤4例, 胆管癌2例。有病毒性肝炎感染3例。有肝区疼痛7例, 有消化道症状4例, 消瘦等3例, 3例有发热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双排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 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CT检查使用双螺旋CT仪器, 参数为:120kV, 220mAs, 层厚为11mm。患者在检查时为空腹, 检查前给予泛影葡胺2%~3%, 以降低伪影干扰。首先进行常规平扫, 随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给予肘静脉注射碘海醇, 剂量为2mL/kg。使用高压注射对比剂, 速率为3.0~5.0mL/s。其中动脉早期为18s, 门脉期为80s, 动脉晚期为30s。主要观察转移性肝癌患者肝脏的部位、外形、大小、病灶数目、信号的特点和患者增强形式。

1.3 数据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检查结果准确率为计数资料, 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以0.05为检验水准, 可信区间范围为9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31例患者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使用CT诊断准确27例, 两种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结果见表1。

2.2 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双排螺旋CT表现

CT扫描为多发的散在结节, 患者结节为多发或者单发, 且结节密度多不均匀, 边界不清晰。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灶与正常肝脏病灶无显著差异, 呈现等密度影。双期扫描显示, 患者病灶在动脉早期有周边的强化, 且结节内部为不规则的强化, 强化会持续到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 门静脉期的强化则较为明显。

3 讨论

转移性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改变类型, 其主要来源于消化道, 其次为结肠癌[3]。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肝内微小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也随之提高。

目前临床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方法较多, 其中包括MRI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肝穿刺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等。其中MRI能够对肝癌病灶给予多参数和多方位的检查, 但费用较高, 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在病灶初筛中使用受限。而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低, 肝穿刺和血管造影对患者均有一定的创伤, 导致受限[4]。

使用双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的速度较快, 扫描时间短, 因此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此外, CT双期扫描还能够有效地观察到病灶的强化特点, 分析病灶强化与肝脏实质病变的密度差异, 效果较好。通过CT平扫, 可以观察到转移性肝癌的分布和大小等, 帮助医生寻找主要病灶。通过动态增强扫描, 则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血供等情况。由于转移性肝癌的血供较小, 而正常肝脏组织的动脉期强化特点不明确, 因此导致动脉期的强化不明显, 因此在动脉期, 肝癌病灶与正常肝癌无显著差异, 而在门脉期由于强化达到峰值, 这样病灶的强化和不强化会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有利于临床早期检出[5]。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使用双排螺旋CT对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 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CT能够较好地对转移性肝癌进行检查, 有利于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特点。

综上所述, 使用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可以较好地检出患者的病灶, 并进行良性和恶性判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以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 并对其进行双排螺旋CT扫描和病理诊断, 分析CT扫描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患者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使用CT诊断准确27例,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T扫描为多发的散在结节, 且呈低密度或不均匀, 边界模糊。结论:使用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可以较好地检出患者的病灶, 并进行良性和恶性判断, 值得应用。

关键词:双排螺旋CT,CT,转移性肝癌,肝癌

参考文献

[1]任静, 周鹏, 王闽, 等.动态增强MRI和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 21 (3) :273-276.

[2]耿建利, 李秀军, 高若辉, 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34) :49-50.

[3]董颖慧, 解丽梅, 唐少珊, 等.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增强CT和MRI表现的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10) :2062-2066.

[4]吴嘉兴, 梅铭惠.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6 (8) :634-637.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3

关键词:增强扫描,CT,小肝癌,诊断

原发性肝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小肝癌(SHCC)的检出与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小肝癌的病变范围较小,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较高,术前定性诊断尤为重要。现就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望提高对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5月经术前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SHCC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分析,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6岁,平均52岁。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肝癌(术前穿刺8例,术后病理22例),所有患者均获手术切除;25例AFP升高术前定性诊断,5例AFP正常未能定性;24例合并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

1.2 扫描方法

CT检查均采用TOSHIBA螺旋CT机扫描,扫描参数:层厚5 mm,螺距5 mm,120 kV,200~250 mA,矩阵512×512。CT扫描前禁食4 h,饮用糖盐水1000 ml充盈消化道。先行常规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 ml进行肝脏平扫,扫描发现肝脏占位性病灶后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前臂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3~4 ml/s。分别于注射造影剂后20、45、180秒做肝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癌灶大小、数目及CT平扫表现

本组共发现60个癌灶。癌灶直径为0.8~3.0cm,平均2.5 cm,单个癌结节20例,2个癌结节6例,3个癌结节4例,最大径总和≤3.0 cm。平扫发现30个病灶(50%),其中26个呈低密度,4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

2.2 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

动脉期检出病灶52个,占86.67%,门脉期检出病灶43个,占71.67%,延迟期检出病灶47个,占78.33%。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肝癌的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小肝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其它类型肝癌。螺旋CT的应用提高了肝内小病灶检出率,为早期发现肝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1,2]。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小肝癌优势供血主要是肝动脉,约80%~90%在动脉期病灶出现强化,呈相对高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反映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这是肝癌的典型表现。传统CT增强扫描受扫描速度限制,注入造影剂扫描,大多数层面显示的是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期的图像,此时肝癌病灶的密度下降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上升,故而病灶往往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而不易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区别或不易被检出,故对SHCC的检出率较低[3]。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扫描速度快,可以做动脉、门脉及延迟期的扫描,能清楚显示肝脏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避免了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像和遗漏。延迟期可增加S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度,提高分化好、缺乏血供SHCC的检出率,因而能更多地发现动、静脉瘘,癌栓等合并症,有利于与肝小血管瘤、转移瘤、再生结节等肝脏小病变进行正确鉴别[4]。

本组共发现60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6.67%、71.67%和78.33%。SHCC检出率以动脉期最高,可见动脉期最敏感,动脉期扫描对SHCC病灶的检出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血流丰富的小肝癌,在延迟期造影剂都能快速排泄,扫描表现为低密度灶,可见延迟期扫描对SHCC的诊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供特点。

总之,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提高SHCC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无创手段,临床医生应当结合临床表现、彩超、实验室检查有效提高SHCC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文亚,蒋黛蒂,洪润环,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学杂志,2002,10:8-10.

[2]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肝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血管瘤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 279-282.

[3]Plass A,Granenfeild J,Leschka S,et al.Coronary artery imaging with 64 - alice conputed tomography from caraiac surgical prespec - tive.J ??Cardiothorac Surg,2006,30(9):109 -116.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4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起病多隐匿, 临床多无明显症状, 小肝癌 (SHCC) 是指肿瘤最大直径<30mm、数目≤3个。肿瘤直径<10mm且单个者为微小肝癌。早期发现SHCC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手术治疗时机, 而且可以延长术后生存时间。目前小肝癌的诊断技术文献报道较多, 但在临床实践中, SHCC的诊断仍是腹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为提高其诊断水平, 笔者对31例SHCC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2月-2010年2月我院经术前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31例, 其中男26例, 女5例, 年龄31~68岁, 中位年龄46.5岁。其中有乙型肝炎病史22例, 伴有明显肝硬化9例, 血清甲胎蛋白 (AFP) 升高26例。

1.2 方法

使用PHILP-CTAura螺旋CT机扫描, 常规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ml先行全肝平扫, 然后经前臂静脉用高压注射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mgI/ml) , 总量1.5ml/kg, 注射速率2.5~3ml/s, 注射对比剂后20~30s行全肝动脉期扫描, 55~65s行门脉期扫描, 平衡期100~120s, 2~3min行延迟期扫描。扫描层厚3~5mm, 螺距1~1.5, 电压120kV, 电流140mA。扫描时嘱患者屏气, 时间20~30s。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处理图像。

2结果

2.1 癌灶大小、数目及CT平扫表现

本组共发现53个病灶。病灶大小为0.5~3.0cm, 单个癌结节23例, 3个癌结节8例, 最大径总和≤3.0cm。平扫发现26个病灶 (49.1%) , 其中23个呈低密度, 3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

2.2 CT三期增强扫描各期表现

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的表现归纳有以下几个类型:高密度、等密度及低密度。动脉期检出病灶46个占86.8%, 门脉期检出病灶38个占71.7%, 延迟期检出病灶41个占77.4%。

3讨论

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 其中门静脉供血80%~85%, 肝动脉供血仅占15%~20%。肝细胞癌绝大多数由肝动脉供血, 因此平扫病灶多为低密度灶, 当合并脂肪肝时呈高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病灶典型表现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呈低或等密度, 延迟期为低密度。其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反映其动脉供血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这是肝癌的典型表现。以往的非螺旋CT的增强扫描由于受扫描速度的限制, 经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开始扫描, 大多数层面落在门静脉期或平衡期, 此时肝癌病灶的密度下降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上升, 因此小癌灶往往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而不易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或不易被检出, 故对SHCC的检出率较低[1]。

多层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 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完成扫描部位, 获得各期图像, 并能清楚显示肝脏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避免了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像和遗漏。增强后多时相扫描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 突出了SHCC增强后的表现特点, 延迟期可增加S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度, 提高分化好、缺乏血供SHCC的检出率, 因而能更多地发现合并症, 如动、静脉瘘, 癌栓等, 有利于正确鉴别许多肝脏小病变, 如肝小血管瘤、转移瘤、再生结节等[2]。

本组中53个病灶, 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6.8%、71.7%和77.4%。SHCC检出率以动脉期最高, 延迟期次之, 门脉期最低。由此看来, SHCC的检出, 动脉期最敏感, 动脉期扫描对SHCC病灶的检出非常重要。笔者发现在动脉早期, 仅部分SHCC病灶有强化表现, 且强化程度不及动脉晚期, 故肿瘤的平均CT值仍较低;在动脉晚期, 由于绝大部分SHCC有强化表现, 且强化程度升高, 故肿瘤平均CT值高于肝实质, 推测这可能反映了强化的肝动脉血分布到肿瘤血管并弥散到肿瘤间隙的间隔时间。此外一些动脉期呈高密度的病灶, 在门脉期和平衡期变为等密度, 提示病灶血供相当丰富, 可能存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 或者肿瘤的细胞外间隙较大, 对比剂滞留时间较长, 病灶可以持续强化[3]。

总之, CT影像诊断技术对于提高SHCC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扫描的动态变化定性, 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无创手段, 在充分结合彩色超声和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查能有效提高对SHCC诊断的准确率, 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成相.57例小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6) :103-104.

[2]蒋新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5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468-7469.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病理证实为小肝癌患者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42~69岁, 平均 (52±5) 岁。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腹痛、纳差、消瘦乏力, 合并肝炎19例, 肝硬化25例, 其中19例甲胎蛋白升高。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3期扫描。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小肝癌诊断标准采用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标准: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 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 最大直径之和≤3 cm。

1.3 扫描方法

本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扫描仪 (somation definition) , 采用螺旋容积扫描, 层厚1 mm, 重建层厚3 mm, 130 Kv, 110 mAs。动脉期采用定点扫描, 患者采取常规仰卧位, 扫描范围包括膈顶至肝下缘, 平扫之后行动脉三期扫描, 分别在造影剂注射后的第18、24、30 s进行动脉早、中、晚期扫描, 然后延迟60 s及180 s行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本研究造影剂均采用高压注射器双相注射, 采取快速团注法, 注射速率是4 mL/s, 剂量为80 mL, 造影剂采用300 mgI/mL碘海醇。所有患者检查前30 min分多次口服甘露醇500~1000 mL, 检查前再口服200 mL以便胃肠道充分充盈, 避免伪影。

1.4 统计方法

对动脉三期各期病灶强化值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分析小肝癌动脉三期的影像特征。另外, 分别对动脉三期各期病灶检出数量进行统计, 对各期数据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在SPSS 13.0分析软件包中完成。

2 结果

本研究共30例患者, 最终确诊病灶36个, 病灶直径0.9~3 cm, 平均 (2.2±0.5) cm, 36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低、等密度。动脉三期各期病灶强化方式及病灶检出率。见表1, 表2。

表1可见, 本组研究共36个病灶, 动脉三期呈逐渐强化增强的趋势, 而动脉中晚期强化值有所减少, 经过t检验分析, 动脉早期与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中期及晚期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表2可见, 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 只有41.7%, 而动脉中、晚期较高, 分别为88.9%、91.6%, 通过卡方检验动脉早期与中、晚期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动脉中、晚期间无统计学差异, P>

3 讨论

肝癌是恶性肿瘤中高发病种, 由于肝脏血供丰富, 双重供血, 容易导致肿瘤播散、转移, 因此,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最直接的方法[3]。但小肝癌由于其血供特殊, 病灶隐匿, 常规的检查方法往往容易导致漏诊、错诊, 因此, 本研究利用双源螺旋CT高时间分辨率的特性, 对小肝癌进行动脉三期的影像特征及病灶检出率进行研究, 从而探索一种诊断率更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双源CT英文全称为Dual Source CT (DSCT) , 是一种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的CT装置[4]。冠脉CTA检查并非双源CT特有, 以往的64排螺旋CT也能做冠脉检查, 但由于其仅有一套X线发生装置及一套探测器系统, 时间分辨率较低, 所以对类似心脏等快速运动的脏器的检查显得力不从心, 其适应性大大降低, 而双源CT高速扫描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无特殊准备的情况下, 均能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 大大降低了扫描的操作要求, 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从而为冠脉CTA扫描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肝脏CT检查常规行三期扫描, 即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 但肝癌病灶绝大多数为肝动脉供血, 引起其强化改变在动脉期最为显著, 但由于个体差异或病灶供血方式不一, 最佳显示的时间点往往难以把握, 因此, 对动脉期行多起扫描显得很有必要。Ichikawa T等采用动脉双期对肝癌进行诊断, 结果表明动脉多起扫描能提高肝癌的诊断率。

本研究共30例患者, 最终确诊病灶36个, 病灶直径0.9~3 cm, 平均 (2.2±0.5) cm, 36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低、等密度。动脉三期呈逐渐强化增强的趋势, 而动脉中晚期强化值有所减少, 经过检验分析, 动脉早期与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中期及晚期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检出率方面, 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 只有41.7%, 而动脉中、晚期较高, 分别为88.9%、91.6%, 通过χ2检验动脉早期与中、晚期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动脉中、晚期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这充分说明动脉多起扫描能提高病灶的早期检出率, 提高诊断水平, 为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亮, 江新青, 夏建东.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影像学研究现状[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8, 14 (5) :394-395.

[2]张志元, 胡军华.三期螺旋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2) :322-324.

[3]刘文亚, 蒋黛蒂, 洪润环, 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5, 10 (2) :8-10.

[4]李剑, 段艳华, 王锡明, 等.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5) :803-806.

[5]张宗军, 卢光明.双源CT原理与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 2007, 28 (10) :57-58.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6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和30例肝脏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26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组中男16例, 女10例, 年龄21~70岁, 平均 (39.4±5.5) 岁;30例肝脏小血管瘤患者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0~68岁, 平均 (38.4±6.5) 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体征血清标记物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 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 均符合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的相关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Asteion/Dual多层螺旋CT扫描机 (日本东芝株式会社, 规格型号TSX-021C) 扫描。仪器和参数:SIEMENSE motion16CT扫描仪;电压为120 k V, 电流300 m A, 螺距为1, 扫描层厚设置为3.75 mm, 重建层厚0.625 mm, 重建矩阵512×512, 显示矩阵为1024×1024。主要步骤: (1) 所有患者在扫描前均禁食12 h, 扫描前2 h给予800~1600 ml的2%泛影葡胺溶液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9246) 口服; (2) 给予所有患者胃肠道后行全肝平扫操作; (3) 由肘部静脉给予注射80~100 ml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635) , 将流速控制在2.5~3.5 ml/s; (4) 分别在对比剂注射后的30 s、60 s、120 s给予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 (5) 所得扫描图像均由工作站DICOM3.0给予三维成像以及和后期处理。

2 结果

两种疾病患者三期增强扫描征象比较, 其影像资料具有显著差别, 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差异最为明别。具体表现在: (1) 在动脉期, 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CT值迅速升高, 其高密度投影迅速增加, 肝脏小血管瘤患者在强化幅度上较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小, 强化数量上也较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少, 且其边缘的强化表现较不规则, 瘤体的中央仍然存在低密度区。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灶高密度投影明显较肝脏小血管瘤患者多。在门脉期, 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CT值迅速降低, 其病灶高密度投影迅速减少, 肝脏小血管瘤患者的CT值迅速升高, 其高密度投影呈畸形增加。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灶高密度投影明显较肝脏小血管瘤患者少。 (2) 延迟期, 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CT值进一步降低, 其病灶低密度持续增加, 而肝脏小血管瘤患者其病灶逐渐被密度所完全填充, 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灶高密度投影持续低于肝脏小血管瘤患者, 详见图1~图6。

注:病灶高密度投影迅速增加

注:呈相对高信号, 中心瘢痕呈高信号

注:病灶高密度投影迅速减少

注:病灶显著强化

注:呈相对低信号, 中心瘢痕呈低信号

注:强化明显消退

3 讨论

肝脏属于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 其主要接受肝动脉以及门静脉的双重供血[4]。肝脏的血液循环系统结构相对较复杂, 各个血管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联系以及相互的作用, 尤其是在肝脏发生疾病的情况下,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使肝脏的血流供应以及循环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5,6]。在肝总血流量的调节机制中, 肝动脉以及门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代偿互补作用[7]。门脉血流量减少或者肝窦压有所降低时能够使肝动脉血流量反射性地增加, 而肝窦压增加能够使肝动脉血流相应减少[8]。这种代偿反应能够使肝对缺氧或缺血的现象形成耐受性, 对肝脏形成保护以尽可能减少肝脏受到的损害[9,10]。

本研究中, 给予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三期增强扫描时发现, 患者多表现出低密度的投影;在动脉期时其多为高密度投影, 其强化过程较为短暂, 到静脉期时其迅速下降;到了延迟期时, 其密度仍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总体观察, 其CT扫描密度和时间曲线主要表现为迅速升高迅速下降的趋势, 这是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癌死亡最为主要的特征。肝脏小血管瘤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肝血管的发育异常, 其主要的病理表现为瘤体内的呈海绵状扩张状态。因此肝脏小血管瘤其内部结构较为松散, 具有较多的腔隙。本研究中, 给予肝脏小血管瘤患者CT平扫时发现其瘤体主要呈现低密度投影, 其与原发性小肝癌之间的区别不大, 故较难对其鉴别定性。给予肝脏小血管瘤患者三期增强扫描时, 在动脉期肝脏小血管瘤患者的高密度投影病灶数量明显较原发性小肝癌的数量少, 其投影表现形式多为由瘤体周围向中央聚集, 由于其瘤体内部的结构呈现腔隙状, 故其低密度区仍清晰可见, 主要表现出斑点状或者裂隙状, 其能够在瘤体的任意位置发生, 且分布较不规则。在静脉期, 肝脏小血管瘤的高密度强化向瘤体内积极弥散。在延迟期时主要表现出等密度填充的情况。整体上来看, 肝脏小血管瘤的CT扫描密度和时间的曲线主要趋势为速升但降下较缓慢, 这是鉴别诊断肝脏小血管瘤和原发性小肝癌的又一个特征。

综上所述, 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时能够表现出个体化的特征, 其能够明显区分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 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对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和30例肝脏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疾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组和肝脏小血管瘤患者组, 分析两组患者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联合三期增强扫描中, 两种疾病影像资料具有显著区别, 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区别最为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明显区分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的主要特征, 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原发性小肝癌,肝脏小血管瘤

参考文献

[1]孙光翠.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6 (15) :48-50.

[2]史卫健, 朱宏伟.CT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脏小血管瘤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6 (28) :53-55.

[3]齐晓辉.小肝癌的综合影像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0.

[4]刘子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86 (32) :29-31.

[5]张金丽.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31 (18) :58-60.

[6]朱浩.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扫描时间的研究及临床应用[D].兰州:兰州大学, 2013.

[7]闫喆.64层螺旋CT多期成像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 2010.

[8]赵志华.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9]Wang G, Cheng X, Zhang X L.Use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Neural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3, 16 (3) :5.

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篇7

关键词:肝癌,螺旋CT,诊断价值

以往通过单排CT扫描时间较长, 很难捕捉全肝的动脉期, 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出现的多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快, 一次注射造影剂可得到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影像, 使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明显提高。现对32例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探讨分析, 旨在探究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特点和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 女8例, 年龄43岁~82岁, 平均年龄为62.5岁。其中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9例经临床实验室超声及血管造影 (DSA) 证实。

1.2 仪器使用GE 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

1.3 检查方法

在扫描前半小时口服2%~2.5%泛影葡胺500~800 ml, 上检查床前再服清水200 ml。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缘, 进行肝脏双期动态连续扫描, 层厚/间距7.5 mm, 平扫后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入80~100 ml碘比乐, 注射速率为2~2.5 ml/s。肝动脉期25 s~28 s, 门静脉期50 s~60 s, 有7例延伸至平衡期300 s扫描。动脉期腹主动脉显著强化, 肝动脉显影, 门静脉无显著造影剂充盈;门静脉期门静脉增强显著, 肝脏明显强化, 肝内门静脉分支清晰可见。

2 结果

32例共发现病灶45个, 肿瘤大小0.5 cm~15 cm。<3 cm的结节18个, 3 cm~5 cm的结节21个, ≥5.0 cm的巨块6个。

2.1 平扫

发现病灶34个, 17个表现为低密度, 密度均匀者5个, 8个密度不均匀者病灶中可见到更低密度的坏死区或脂肪变性。有4个病灶因伴有脂肪肝而呈高密度, 有肝硬化表现者8例。

2.2 肝动脉期扫描

发现病灶45个。强化表现为病灶均匀性高密度强化11个;不均匀性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强化不显著者31个;有3个病灶无显著强化, 仍为低密度;病灶边缘及中心见到不规则条状、网状或放射状的血管影7个。

2.3 门静脉期扫描

发现病灶36个, 表现为低密度者29个, 等密度灶4个, 高密度灶3个。有6例可见到门静脉癌栓, 表现为门静脉增粗, 充盈缺损或不显影;3个病灶见到肿瘤包膜环形增强。2例有肝动脉门静脉瘘, 表现为门静脉早期显影, 同时伴有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

3 讨论

螺旋CT扫描速度极快, 能在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进行2次或3次全肝螺旋扫描, 弥补了普通CT动态扫描的缺陷[1]。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抓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进行扫描, 充分体现了肝脏的双重血供特点。肝细胞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的特点可以很好地通过螺旋CT的快速扫描反映出来, 而且病灶有二次被检出的时机, 因而使得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正确率有显著提高。

结合周康荣[2]、乔颖[3]的文献报道和本组的研究, 45个肝癌病灶在肝动脉期有42个 (93%) 病灶见到强化表现, 这充分说明螺旋CT扫描可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门静脉期有36个 (86%) 病灶密度迅速减低, 也反映了肝细胞癌速升速降的强化特点, 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的征象。而少数在门静脉期呈等密度灶4个 (8%) 或高密度灶3个 (6%) , 表明门静脉供血和双重供血的特点, 能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肝脏螺旋CT双期扫描, 实现了早期的肝脏动态扫描, 在肝动脉期较好地显示肝动脉和肿瘤血管。肿瘤血管CT表现为不规则的增粗、扭曲、网状及轮辐状。肿瘤边缘的血管增强常为不规则, 肝动脉期多见, 偶尔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可见。

肝动静脉瘘是肝癌血管造影的重要征象, 而通常CT难以表现。螺旋CT动脉期扫描, 门静脉期提前显影, 是肝癌动静脉瘘的重要CT特征。由于较小的肝癌可形成肝动静脉瘘, 肝癌小结节在动脉期因等密度而容易漏诊, 所以, 当出现肝动静脉瘘时, 应高度提示肝细胞癌, 而其他肿瘤出现此征象则很少见。

肿瘤的环形强化是肝癌假包膜的增强特点, 其血供来自小叶间动脉的复生肿瘤血管, 门静脉分支并不能穿破包膜内的肿瘤结节, 但可受压被推移, 因此, 动脉期能表现有复生的肿瘤血管的假包膜部分呈细线样薄环, 本组3例均有此表现。门静脉期还包括受推移的门静脉分支和受压的增强肝实质, 所以环影增厚。肝细胞癌出现实质早期异常增强多伴有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癌栓在门静脉期表现为门静脉内充盈缺损或不充盈。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 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及病变特征, 肝动脉期扫描在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结合门静脉期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刘文亚, 蒋黛蒂, 洪润环, 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 (1) :8~10

[2]周康荣.螺旋CT[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104

上一篇:生态彭阳下一篇:热泵产品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