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CT的诊断

2024-06-17

放射性肺炎CT的诊断(精选7篇)

放射性肺炎CT的诊断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因胸腺肿瘤接受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患者38例,在这38例患者中女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的为48岁,最大的为60岁,平均年龄为(54.5±5.1),所有患者均因为胸腺肿瘤接受放疗。

1.2入选标准。观察组患者的入选标注如下:(1)照射总剂量为60 Gy;(2)照射每2 d进行一次,每次用量为2 Gy;(3)照射剂量超过20 Gy的肺体积占整个肺部体积的23.0%~25.0%;(4)放疗时间为60 d;(5)没有其他化疗史;(6)放疗前没有一些造成肺部损伤的基础性疾病。

1.3方法:患者在进行放疗前以及放疗剂量达到30 Gy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常规CT以及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具体的方法如下:在本次CT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是德国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双源64层仪器设备,在扫描过程中使用设备配置的CTPI技术对患者的肺部进行扫描。首先对患者进行胸部定位像扫描后,进行4D模式同层动态灌注扫描,选择Body perfusion的Dyn Multi序列,患者保持平静的呼吸18 s,同步扫描的时间也是18 s,扫描过程中的主要范围包括整个肺部以及放疗照射区[1],使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的肘前静脉注入碘海醇40 m L,浓度为300 mg I/m L,注射过程中速度控制在每秒6.0 m L,注射完毕后间隔5 s开始扫描,相应的参数分别设置如下:管电流80 m As,管电压90 k V左右,球管转速每转控制在0.5 s,角度为360°,采用4D模式,扫描时间0.5 s,自动重建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5.0 mm,采用512×512的矩阵,FOV为320 mm×320 mm,使用双源CT灌注成像扫描结束后进行常规CT扫描[2]。

1.4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扫描之后发生损伤以及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使用常规CT以及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准确性。

1.5统计学分析: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2结果

38例胸腺肿瘤接受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中被确诊为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有20例,有3例患者是在照射剂量达到30 Gy时诊断出来的,放疗结束后1个月内诊断出来的有13例,放疗结束2个月后诊断出来2例,3个月后诊断出来2例,这些患者使用常规的CT诊断,在放疗照射区域的肺组织内出现了阳性影像表现,其中分别包括补丁实变4例,呈片状渗出8例,含气不全3例,渗出以及纤维化同时存在的有5例,在放疗照射以外的区域没有发现异常,其他剩余的18例患者在放射照射区域以及非照射区域的肺组织使用常规CT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常规CT和双源CT灌注成像在放射用量为30 Gy时诊断放射性肺损伤阳性的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双源CT灌注成像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CT诊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放射性肺损伤属于临床中部分疾病放射治疗后期出现的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患者会表现出干咳、吞咽困难、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所以做好早期的诊断预防工作显得非常关键[3]。

综上所述,在诊断早期放射性肺损伤中使用双源CT灌注成像在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世魁,马娅琼,杨蓉佳,等.128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诊断急性脑梗死及评价患者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6):603-606.

[2]韩述山.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75-476.

[3]李雪萍,刘彪,黄波,等.双源螺旋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技术及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7):49-51.

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体会 篇2

1材料与方法

2007-2010年间经支气管镜、手术、穿刺活检证实的肺炎型肺癌14例, 其中单发4例, 多发10例;男性9例, 女性3例;年龄39~86岁, 平均59.5岁;临床症状:咳嗽11例, 咳痰7例, 大量泡沫痰2例, 胸痛4例, 消瘦5例, 咳血2例。从最初就诊至最后确诊为3个月至2.5年。

影像设备使用GE 64排螺旋CT (LinghtspeedVCT) , 采用普通螺旋扫描及高分辨扫描;层厚5 mm, 1.25 mm;采用多平面重建术MPR;最大密度重建MIP;最小密度重建MinP;仿真内镜重建技术VE等做后处理。

2结果

14例均为中、外带分布。磨玻璃影, 斑片、块影6例, 段、叶性影8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 枯枝征3例。多发结节征6例。内部多发小囊腔、空泡征5例。叶间裂突出征2例。

3讨论

肺炎型肺癌是细支气管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细支气管肺泡癌按其大体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实变型[1]。由于实变型非常类似肺炎, 命名为肺炎型更加突出了两种的相似性和难以区分性。按细胞起源不同可分为4种亚型:Clara细胞型、Ⅱ型肺泡细胞型、黏液细胞型和混合型, 前两个亚型属于非黏液型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 沿气道播散, 可充填肺泡腔, 但肺泡的基本结构无破坏[2]。肺炎型肺癌其实质并非是炎性渗出, 而是由无数细小的癌结节密集融合而成, 癌细胞壁附于肺泡壁表面, 延肺泡壁表面作伏状生长, 且分泌黏液引起肺实变, 在支气管未受侵或受侵不明显时, 夹在实变中形成明显的对比, 显示支气管充气征。当支气管受侵较明显时, 常表现为叶、段实变及播散。当叶、段实变, 支气管受侵肿瘤细胞分泌的黏液使肺叶膨胀, 导致叶间裂隆起, 且肿瘤细胞可延着叶间裂进入临近的肺叶。病灶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影为肿瘤细胞比较集中、融合的表现;有作者提出结节的磨玻璃密度内出现“空泡征”高度提示细支气管肺泡癌, 小囊状透亮影可为未受侵的肺泡、扩张的细支气管及阻塞性肺气肿[3]。对于卫星灶, 可能是肿瘤细胞在支气管内播散肺内转移的结果, 现多支持多克隆学说, 认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本身就是多中心的。

肺炎型肺癌无明确的临床与CT影像特征, 如何与感染性肺炎、过敏性肺炎、脂质性肺炎等鉴别。本文总结要点如下: (1) 中、老年患者, 病程长; (2) 考虑肺炎, 但经正规抗感染治疗临床症状无好转, X片或CT显示病灶无吸收或增大的, 出现新病灶的, 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应高度警惕。 (3) 中、外带分布, 临床肺感染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不明显的应重视。 (4) 实变结节, 虽然肺炎型肺癌与肺感染均存在, 但后者更明显。 (5) 支气管充气征、小囊状透亮影无特征, 只有当病变范围大, 出现支气管“枯枝征”时才有鉴别意义。 (6) 叶间胸膜隆起征, 肺炎型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感染。对于出现上述一点及几点的病例, 病灶范围小的可做细针经皮穿刺、胸腔镜活检及手术治疗, 弥漫性大范围的可做支气管镜活检、灌洗及细针多点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1]刘旭明, 何建方.现代病理诊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111-112.

[2]储大同.肺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78-79.

放射性肺炎CT的诊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72 例, 全部为我院接诊的术后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 入选时间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72 例患者中男42 例、女30 例;年龄18 岁~74 岁, 平均年龄 (39.7±5.2) 岁;受伤原因包括30 例高处坠落、20 例砸伤压伤、18 例车祸伤、4 例其他。

1.2 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放射平片与CT诊断, 其中放射平片诊断选用仪器为500m A X线机, 实施损伤部位正、侧位摄片, 同时根据病情加摄双侧斜位片。CT诊断选用德国西门子4 排螺旋CT机, 相关参数包括管电压130 k V、电流100 m A、层距5 mm;患者取仰卧位, 对其损伤区域进行扫描成像, 并予以横断面扫描, 酌情实施矢状位与冠状位图像重建。

1.3 观察指标将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观察记录两种诊断方式骨折片移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骨折部位 (前柱、中柱、后柱) 诊断符合率, 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体征诊断结果对比手术结果显示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骨折片突入椎管依次为32 例、56 例、42 例、30 例、50 例, CT诊断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突入椎管方面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 (P<0.01) , 而在脊柱曲度改变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骨折部位诊断结果对比手术结果显示前柱骨折70 例、中柱骨折41 例、后柱骨折15 例, 其中放射平片诊断符合例数依次为65 例、20 例、3 例, CT诊断符合例数依次为68 例、40 例、13 例, 对比分析可知, 两种诊断方式在前柱骨折符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中柱与后柱符合率CT诊断明显高于放射平片 (P<0.01) 。见表2。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 在青壮年群体中好发, 主要因外力撞击所致。脊柱属于人体椎骨主要受力部位, 而椎体包括多种形态的骨架与关节, 结构十分复杂, 存有一定的重叠结构, 引发的脊柱损伤征象也比较复杂[2]。一旦脊柱受到外力的作用, 很有可能引发脊柱损伤, 严重情况下会出现骨折, 甚至不全或完全瘫痪, 影响感觉、运动功能, 需加强重视。为此, 加强脊柱骨折的早期诊断, 确诊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十分关键。

我院对接诊的72 例经手术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前均采取放射平片与CT诊断, 将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结果。结果显示放射平片诊断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突入椎管符合率分别为31.25%, 39.29%, 45.24%, 40.00%, 而CT诊断则依次为87.50%, 98.21%, 95.24%, 92.00%, 后者均明显高于前者,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尽管放射平片诊断脊柱曲度改变符合率为93.33%, 稍高于CT诊断的86.67%, 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此外, 从诊断部位符合率来看, 放射平片诊断前柱符合率与CT诊断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在中柱与后柱诊断符合率上均不及CT诊断 (P<0.01) 。脊柱骨折术前采取CT诊断结果基本与术后结果一致, 差异性不显著, 诊断符合率较高, 相比放射平片诊断明显更优。但是, 从脊柱曲度改变的诊断结果来看, 放射平片诊断符合率稍高于CT诊断, 故而笔者认为可结合两种诊断, 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

放射平片即X线, 属于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的手段, 也是临床各个科室诊断中最为基本的方式, 应用十分广泛。从以往研究来看, 脊椎创伤患者诊断中放射平片属于最为基本的方式, 成为首选诊断手段, 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放射平片诊断脊柱骨折, 可将患者椎体、生理曲线、附件形态、椎体间的间隙等很好地显示出来[3], 并呈现骨折征象, 包括寰椎前后出现的弓断裂、椎体变形、侧块分离、骨折线等, 从而为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4]。不过, 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劣势也逐渐凸显, 因为椎体结构比较复杂, 而且有重叠, 平片成像多为组织重叠影像 (二维) , 对于复杂的结构或脊柱组织发生的具体骨折情况很难清晰成像。同时, 二维平片对骨折具体范围与骨折严重程度判断力较差, 尽管在二维平面图上可看出脊柱发生骨折, 但其具体的类型、碎片位置、组织有无出血及椎体变形严重程度等则无法通过图像了解, 需进一步采取其他辅助手段处理。而CT诊断则弥补了前述缺陷, CT扫描可对脊柱前、中、后柱及椎管结构、骨折部位与程度等进行清晰显示, 同时对骨折脊柱稳定性作初步判断;并通过测量骨折脊柱面积, 进一步对脊椎是否受压等作出判定[5], 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 脊柱骨折采取CT诊断可取得较好的诊断结果, 符合率高, 若能结合放射平片, 则能弥补其不足, 临床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岩.脊椎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7 (18) :11-12.

[2]毕光辉.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 9 (3) :391.

[3]莫永峰.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6) :1283.

[4]张大勇.脊椎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7 (2) :291.

干酪性肺炎的CT表现特点与诊断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干酪性肺炎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14~79岁, 平均36岁, 其中<35岁23例。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4例, 不同程度的咳嗽31例, 其中乏力盗汗12例, 胸痛9例, 发热10例, 体温>39.0℃ 4例。体征:患侧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 支气管呼吸音及湿性音等, 小叶性干酪性肺炎在一侧或两侧有散在性湿啰音。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AR.Star全身螺旋CT机, 自肺尖至上腹部连续扫描, 层厚10mm, 层距10 mm。

2结果

2.1 CT征象

表现为大片实变阴影, 密度多不均匀, CT值20~30HU, 边缘模糊, 其中见多个融合区。单发于右上肺11例, 左上肺9例, 右下肺3例, 右中肺2例, 左下肺3例, 双肺多发7例;伴空洞26例, 胸腔积液8例, 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 磨玻璃样改变6例, 树芽征5例, 支气管扩张4例, 有钙化点4例。

2.2 诊断情况

检查后初诊为干酪性肺炎26例, 大叶性肺炎3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例, 肺癌伴阻塞性肺炎1例, 支原体肺炎1例, 肺不张待查2例。

3讨论

干酪性肺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纵隔淋巴结结核破溃, 大量带有结核杆菌的干酪性物质沿气管或支气管被吸入肺内, 或因空洞排出带有大量结核杆菌的干酪物质, 造成支气管播散。在病理上属继发性肺结核, 机体免疫力低下及变态反应强时, 浸润型结核灶迅速产生干酪性坏死, 并相互融合形成干酪性肺炎[1,2]。以上35例均经结核病院随访, 痰涂片及培养阴性, 或抗结核治疗后明显好转, 病变缩小。

干酪性肺炎在CT上表现为实变, 密度多不均匀, 边缘模糊, 其中见多个融合区大多数同时可见空洞, 好发于上肺, 伴有胸腔积液, 病变呈现多发性及多样性, 如同时可见钙化、结节、纤维化等, 以年轻人为主, 无性别差异, 诊断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回顾部分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的病例, 仔细观察仍可发现不同。干酪性肺炎中心密度高, 内有不规则透亮浓密阴影, 且早期易出现浸润空洞及气管播散, 而大叶性肺炎无此征象, 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此外依据急起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 而忽略了本病外周血白细胞常在正常范围, 即使痰检, 早期阻塞支气管, 结核菌不易排出, 容易误诊为大叶性肺炎或其他细菌性肺炎, 或因症状不典型误诊为肺不张、肺癌等, 而忽视痰的结核菌检查[3]。其他影响诊断的病例中同时有伴发病, 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由于结核病治疗限于专科医院, 对结核的警惕性不足, 也容易造成误诊。

CT检查可为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观察病变提供依据, 因而在干酪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怀疑有弥漫性间质病变合并支气管扩张者还应做高分辨率CT ( HRCT) 检查, 对怀疑有纵隔和肺门肿块者在普通扫描的基础上还应该选择做螺旋CT增强扫描[4]。掌握了本病的CT影像学特点, 可以及时确诊,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探讨干酪性肺炎的CT表现特点, 提高干酪性肺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经确诊的干酪性肺炎35例, 常规扫描后, 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 CT提示26例干酪性肺炎异常征象并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干酪性肺炎有本身影像特点, 结合临床资料可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关键词:干酪性肺炎,诊断,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刘传玉.结核病现代防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23-325.

[2]谢惠安, 阳国太.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67.

[3]邱青.老年干酪性肺炎15例误诊分析.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 23 (2) :208.

真菌性肺炎的CT影像诊断研究 篇5

关键词:肺真菌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医学影像学,诊断,研究

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进展迅速, 致死率高, 其中毛霉菌、曲霉菌性肺炎的致死率达30%~80%[1]。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肿瘤、糖尿病、HIV人群的不断增加、器官移植领域的扩大以及ICU危重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等因素, 近3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成明显上升趋势, 早期诊断对真菌性肺炎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目前病原学检查费时且检出率低, 易贻误治疗时机, 而高分辨CT影像可早期显示肺内改变的范围、特征、性质、与胸膜的关系等, 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现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影像改变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历搜集

连续性采集自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46例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患者详细资料, 其中男28例, 女18例。年龄27~86岁。全部患者均患有基础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21例、实体肿瘤6例、糖尿病9例、透析患者3例、外科术后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例、分娩后产妇1例。对其临床症状、基础疾病、CT影像表现、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结果及病原学培养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1.2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2005年制定的“IPFI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草案) ”。

1.3 扫描技术

使用GE Lightspeet 16 CT机, KV 120、自动毫安、层厚10mm、1.25mm重建及GE Lightspeet 64 CT机, KV120、自动毫安、层厚7mm、1.25mm重建。自头向足侧方向全肺扫描, 肺窗和纵隔窗观察, 部分患者行MIP重组。

2 结果

2.1 临床及相关检查结果

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烧、胸闷、咳嗽咳痰 (白色泡沫痰12例, 白色粘痰11例, 咳痰带血3例) 。临床听诊呼吸音异常 (水泡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25例, 听诊正常21例;11例口腔及咽部黏膜出现散在点状覆盖白膜。之前30d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20例 (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1例) ;临床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10例。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病理见大量霉菌团和坏死组织;5例合格痰液显微镜检发现菌丝并真菌培养2次为同一菌株;1例病灶穿刺查到真菌丝;23例深部痰及咽拭子多次培养出真菌, 病原学阴性临床抗真菌治疗有效18例。

2.2 CT影像学表现

空洞型:一个或几个肺叶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病灶, 以多发病变为主。成大小不等空洞性病灶, 壁多较薄;部份病灶中心不均匀坏死, 由增粗紊乱的间质形成粗大网格, 网格间为液性物质或含气空腔样病变, CT显示为“鸟巢征”;部分病灶内呈多发大小不等透光区, 洞壁不规则, 边缘模糊, 可呈片状膜玻璃样改变。

肺炎型:肺内弥漫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片影, 以肺段内斑片病灶为主, 可伴有结节、肿块及支气管扩张, 多累及几个肺段或肺叶;或以中、下肺野为主的小片影, 边缘模糊。

结节及肿块型:结节通常较小, 直径3~20mm, 多发, 边界清晰, 周围可见树芽征, 部分结节周围出现淡片样磨玻璃影, 称为“晕征”。肿块样病灶边缘光滑, 单发多见, 易与结核球、周围型肺癌混淆, 通常密度均匀, 部分病灶短期复查很快出现偏心性空洞。

间质肺炎型:两肺弥漫或一个肺叶、肺段的间质性肺炎改变, 病变较少侵犯胸膜下, 与胸膜间存在带状相对正常肺组织影像。

3 讨论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影像改变复杂多变, 无明显特征, 其病变程度与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及所感染的病原菌密切相关,

3.1 病理学基础与影像表现的关系

曲霉菌: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 极易侵犯免疫抑制的患者。据报道血液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后感染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为5%。曲霉菌通常侵犯肺小血管, 形成出血性肺梗死, 局部形成肺结节或实变病灶, 常位于胸膜下肺内, 单发或多发。病灶周围环绕密度较淡、均匀的磨玻璃样淡片影, 即“晕轮征”, 为肺内出血所致。当肺结节或肺实变内液化坏死后, 即形成影像学的空洞或新月征。毛霉菌:病理特征为血管侵犯, 易侵犯肺动脉, 导致肺动脉血栓形成或肺的梗塞和出血。也可侵犯支气管, 引起肺炎、肺脓肿和肉芽肿性肺炎。影像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大片实变病灶, 周围呈环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 中心为液性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坏死灶, 也可为磨玻璃样密度, 通常壁较薄。当病灶中心残留的间质组织形成网格状改变, 即“鸟巢征”。念珠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 念珠菌主要侵犯机体黏膜, 通过溃疡进入血液, 从而引起播散性感染。在肺内常引起一侧或两侧肺实变及小结节样改变, 组织学显示小结节的高密度中心区域为凝固性坏死, 实变包括支气管肺炎、肺泡内出血及渗出病灶。少见CT表现有支气管壁增厚和胸水。

3.2 临床、CT影像及病原菌关系

本组5例肺内改变以“鸟巢征”、空洞型为主的病例中, 1例血液肿瘤患者感染毛霉菌;1例分娩后产妇、2例糖尿病患者感染曲霉菌、1例糖尿病患者病原学检查阴性但抗真菌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明显好转。患者临床均有胸闷、呼吸困难伴发热、咳痰带血。病情进展迅猛, 其中2例 (白血病、糖尿病各1例) 发病后5d内死亡。这是由于血液病患者造血机能低下, 粒细胞减少且自身白细胞质量差, 其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 由于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正常黏膜屏障的破坏;高血糖导致的体内高糖、高渗, 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最终导致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极易感染真菌, 特别是曲霉菌。由于这两种病原菌均侵犯血管, 引起肺炎、脓肿和肉芽肿性肺炎, 肺组织坏死、空洞, 也可形成胸膜下出血性肺梗死, 逐步演变成肺结节或实变病灶。本组病例肺部CT以“鸟巢样”坏死空洞改变为主, 绝大部分查到菌丝, 而此种肺部征象未见于其它病变描述, 我们认为对真菌性肺炎有较高的特异性。

其他23例患有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内病变、肾病透析及术后的患者, 烟曲霉菌5例、毛霉菌3例、白假丝酵母菌15例, 因体质虚弱, 免疫力低下或反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致使体内微生态失衡, 条件致病菌性真菌得以大量繁殖而引起真菌感染。肺部以实变与磨玻璃影为多见, 常以两肺背侧为主, 实变多接近胸膜或肺门。其次为肺内线样、网格样高密度间质改变伴磨玻璃影。病变通常不是两侧肺叶弥散分布, 而使呈多个肺叶、肺段的局限性分布, 病灶大小不等。本组患者3例为肺内多发小结节, 直径3~15mm, 周边可见“晕征”, 未见空洞形成, 这与报道一致。

病原学阴性的18例病例中血液病12例、肺结核3例、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例、肺癌化疗1例、糖尿病2例。肺部CT征象以两肺实变与磨玻璃影为多见, 其他征象包括单发球形结节 (边缘光滑, 消炎5d后出现边缘下类新月状空洞) 、线样和网状间质性改变、多发空洞病灶及寄生性曲菌球。由于易患因素明确或消炎治疗无效, 经抗真菌治疗逐渐吸收。

目前各种易患因素的增加使临床真菌患者不断增多, 但由于临床表现无特点, 病原学检测费时且准确率低, 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肺部影像学改变现已成为IPFI的重要诊断方法, 而各种真菌性肺炎的CT表现多有重叠, 使早期诊断极为困难。通过本组病例研究, 对IPFI诊断的体会:一是当肺内出现典型球形病灶伴空气新月征和晕征出现时, 曲霉菌感染的诊断相对明确;二是在具有高危易患因素人群中, 一侧或双侧肺内出现多发空洞性病灶、周围可见晕征时;肺内空洞性病灶呈“鸟巢样”改变时, 强烈提示肺部真菌感染;三是当两肺内出现多肺叶、肺段分布的片影、磨玻璃影, 经正规抗炎治疗病灶无好转或进行性加重患者, 应高度警惕真菌性肺炎。

参考文献

[1]安毛毛, 王睿.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 5 (2) :50-53.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性假瘤患者50例, 全部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全部患者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37.2±3.5) 岁, 有18例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有21例患者具有基础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咯血、胸痛、咳嗽、咯痰以及低热等。

1.2 方法

胸部CT检查:利用GE16排螺旋CT进行常规横断扫描, 同时利用MPR图像进行后处理, 扫面范围为肺尖到膈面, 层厚5 mm, 120~180 mas, 120KV, 病变区给予2 mm薄层扫描。给予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病变分型和分布情况

病变分型主要包括结节型、浸润型、肿块型、类似纵膈肿块型、并发右肺中叶综合征型。左肺21例, 上叶6例, 下叶14例;右肺29例, 上叶7例, 下叶22例, 并发右肺中叶综合征患者5例;类似纵膈肿块型3例。患者没有出现显著的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节肿大。

2.2 CT影像学表现

两肺叶都可能出现肺部炎性假瘤, 但是右肺比左肺多, 下叶比上叶多。病变主要以结节型和肿块型为主, 瘤样肿块表现为椭圆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 比较常见的是椭圆形和圆形。病灶以单发为主, 大小不同, 也可见多发, 直径一般为0.7~14 cm, 主要以3~5 cm为主。肺部边缘是主要的病变部位, 部分病变部位也可位于胸膜上。肺炎性假瘤CT影像学表现如下:

(1) CT平扫:平直征:肿块部分边缘比较平直, 形状像刀切一样, 一般是病灶的肺叶或者肺段分界处。尖角征:肿块边缘为尖角样的突起, 病灶密度较低, 边缘不清楚, 周围有网格状、索条状的阴影。这种征象被认为是现阶段肺部炎性假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在鉴别肺肿块的良恶性时, 尖角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空洞:该征象比较少见, 通过CT检查能有效显示, 一般在病灶的偏中心位置, 可见厚壁型空洞, 会多发。钙化:表现为密集状、毛絮状、斑点状或者弧形的高密度影, 散在的斑点状形态比较常见, 尤其是病灶的点状钙化, 通过CT扫描能更有效的显示出来。胸膜肥厚粘连:和假瘤相邻的胸膜表现为条带状、线状密度增高影, 位置比较局限。支气管充气征:含气的支气管贯穿在病灶内, 形状像支气管状的低密度影, 其实是没有受到侵犯的支气管。肺不张:大部分是局灶性肺不张, 也会因为纤维组织或者局灶性肺不张的牵拉, 出现临近支气管扩张, 相邻支气管充气征象。胸腔积液:正常情况下量比较少, 主要表现为肺外围膈角后内侧表现为密度比较均匀的液性密度半月形影。是因为病变对胸膜进行侵犯, 导致胸膜炎性渗出引起的。分叶征:在假瘤直径较大时出现, 而且分叶比较浅, 该征象比较少见。

(2) CT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中等以上强化, 周边部分显著强化, 增强后假瘤的CT值会增加一定程度, 大约为50~70 HU, CT值一般会>164 HU。

3 讨论

现阶段人们对于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制还并不清楚, 学术界认为可能与机体的代谢紊乱、肺部慢性炎症、免疫反应、相同部位反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中男性肺炎性假瘤的发病率比女性高, 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呼吸道症状, 如咯血、胸痛、咳嗽、咯痰以及低热等, 部分患者没有临床体征和症状, 本研究中全部50例患者中, 32例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和体征, 另外18例患者并没有临床体征和症状, 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相似[2], 所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了解, 能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CT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能对肺炎性假瘤与肺境界面清楚显示;通过CT横断图像能对小空洞的存在进行有效观察, 不管小空洞是多发还是单发, 通过CT横断图像都能清楚显示。另外CT图像还能对肿块周围毛刺情况进行有效显示, 而且还能显示胸膜增厚粘连征象, 在对肺炎性假瘤进行诊断时, 胸膜增厚粘连征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肉眼观察肺炎性假瘤的病理标本, 发现是肺实质内的瘤样肿块, 周围可能存在假包膜, 质地比较柔韧, 这是慢性增生性炎症一种比较特殊的形态。镜下观察发现是肉芽肿结构, 组成成分包括了多种细胞成分, 最新的病理类型将其分成硬化血管瘤型、淋巴细胞型、乳头状增生型、浆细胞型以及组织细胞增生型[4]。

肺炎性假瘤大部分都发生在肺边缘部位, 直径一般不超过5 cm, 边缘比较整齐, 瘤周纹理受压出现移位, 能观察到存在胸膜尖角状粘连, 通过增强检查发现肿块有比较显著的强化, 长时间动态观察发现没有显著的变化。在临床诊断肺炎性假瘤时, 应该要与肺错构瘤、周围型肺癌、球形肺炎、肺结核球进行有效区别[5]。肺错构瘤的边缘锐利, 没有毛刺, CT发现骨骼或者脂肪成分, 则能有效鉴别。周围型肺癌患者有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 如消瘦、咯血丝、咯痰等, 分叶征比较常见, 病灶周围有比较密集的毛刺, 其CT典型征象是胸膜凹陷征, 如果同时发现有纵隔淋巴结或者肺门肿大, 则能更方便进行鉴别[6]。球形肺炎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胸痛、咯痰和咳嗽等, 病灶一般位于两肺下叶的背段, 密度比较均匀, 边缘模糊, 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后, 临床症状会快速消失。肺结核球可能存在结核中毒症状, 病灶一般位于下叶背段或者上叶尖后段, 多数为单发, 密度均匀而且比较高, 病灶周围有斑点状、条索状的高密度影[4]。

炎性假瘤的分布位置比较特殊, 采用支气管镜对炎性假瘤进行检查一般都不能获得比较有用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大部分都是阴性, 具有较高的误诊率, 所以采用影像学对肺炎性假瘤进行检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 HRCT的检查优势最明显, 另外在对肺内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评价时, HRCT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 PET/CT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尤其是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炎和肺炎性假瘤时, PET/CT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8]。

临床诊断肺炎性假瘤比较难, 而且其他的辅助检查作用不大, 所以为了让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高, 从而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依据、指导, 就需要对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对肺炎性假瘤进行诊断时, 虽然CT坚持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 但是因为肺炎性假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所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需要时可以给予胸部穿刺活检, 以及在正规治疗后给予CT定期复查。总之,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虽然存在多样性, 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征性, 临床诊断时要根据相关检测和临床病史来进行全面分析, 这样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闫海跃27例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9) :61-62.

[2]曲宁, 赵英杰, 罗娅红.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1) :1746-1748.

[3]徐爱华.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分析 (附10例报告) [J]工企医刊, 2012 (2) :47-49.

[4]彭世辉.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5) :7712-7714.

[5]蔡雨.浅析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2) :60-61.

[6]赖寿伟, 温毅强.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2) :37-39, 55.

[7]司海峰, 李洪江, 周玉凤.多层螺旋CT诊断肺炎性假瘤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12) :1214-1215.

浅析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篇7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CT诊断,影像特征

肺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肺实质内肿瘤样慢性增生性病变, 该假瘤是由浆细胞、组织细胞、纤维细胞、巨细胞及泡沫状细胞共同形成的一个肉芽肿[1]。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收治的3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 探究CT诊断的影像特征, 并作相应的分析总结, 帮助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0例,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4~70岁, 平均 (37.4±5.2) 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痰、胸部疼痛、轻微发热及咳嗽等。本组全部患者都通过了手术病理查明, 确诊为肺炎性假瘤。

1.2 检查方法

患者均采取仰卧姿势, 尽量保持平静呼吸状态, 并在一次屏气基础上自头侧向足侧进行扫描, 扫描范围从肺尖部位到肾上腺水平。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高分辨力扫描, 层厚1 mm, 层距5 mm。采用碘海醇非离子对比剂, 剂量85 ml, 300 mg/ml。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注射, 2.5 ml/s, 注射完成后45 s进行扫描工作。

2 结果

CT检查发现, 病变直径2.1~5.8 cm。病变部位:右肺上叶7例, 右肺中叶2例, 右肺下叶8例, 左肺上叶7例, 左肺下叶6例。检查发现患者病灶表现为类圆形、圆形及不规则形肿块, 靠近肺门侧及病变部位边缘出现引流支管影, 病灶附近出现网状、浅薄小片状或晕圈样变化, 外侧缘可见索条影, 表现出向外延伸的形状。另外, 还发现胸膜厚度改变, 粘连情况表现为“桃尖征”, “桃尖征”指的是一些病灶部位的边缘表现为桃尖形状, 也就是说肿块结构的边缘呈现出“桃尖”形状的尖角样变化, 是由于周围组织粘连及假瘤包膜、结缔组织牵引引起肿块边缘发生尖角样突起, 该症状能有效帮助对肺炎性假瘤进行诊断。并且出现楔形高密度影、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在中心位置处形成团块形状。CT检查还发现, 部分边缘结构呈现出“平直征”, 是指病变部位的某一层面结构中可以看到边缘平直并表现为刀切样变化, 一些病灶中还伴随出现液化坏死或小空泡坏死情况。

3 讨论

3.1 肺炎性假瘤特征表现

临床上肺炎性假瘤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没完全确定, 通常认为是由病毒、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多种炎性细胞成分共同构成的一种肉芽肿病变, 该病属于增生性炎症, 表现为肺炎转归[2]。由于表现为肿瘤形状, 因此叫作肺炎性假瘤。肺炎性假瘤的发病率在肺器官内部良性球形病变类型中排第二位, 而排在第一的则是结核球, 并且该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多。按照影像学相关理论分为两种类型, 即肿块型及浸润型。浸润型是由于肺炎实变后无法全部吸收造成的组织增生情况, 其病变面积明显减少, 但是密度却增高了。对于附近纤维索条状影数量变多, 另外其还向外发展, 因此称为伪足征, 也就是肿块边缘结构是由两个部位出现粗条索影一起融合形成一条细长且单一的长线影, 该长线影表现为狭长三角状, 该影基底比较宽, 形状像伪足, 并且尖峰大多与胸膜结构发生粘连。但是其还是与肺癌表现出的“V”形胸膜凹陷情况有所不同, 肺癌疾病中没有出现来自于肿块结构两处部位发生汇合情况, 因为肺炎性假瘤出现渗出实变较多, 其附近粗索条影较多, 因此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与肺癌疾病相分辨。其中肿块型会伴随着病变发生改变及周围渗出的吸收不同, 肿块表现也有所不同。若形态表现出不规则形状, 包膜结构形成之后其边缘就会表现出光滑锐利。另一方面, 其和肺癌肿块的形成原理也不一样, 肺癌是属于向外类型进行性增大过程, 因此通过查找炎症的表现情况是辨别两种疾病的一个重要信息。肺炎性假瘤疾病的病灶组织发生机化纤维化收缩可以造成病灶组织边缘结构表现为“弓形凹陷征”, 该凹陷属于向心性的, 在病灶组织两边缘结构的“弓形征”交汇部位或者是与“平直征”交汇部位会出现尖角突起形状, 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桃尖征”。通常所说的“平直征”是在病变组织中间结构第一层面发现一侧边缘结构表现为刀切样变化, 且平直, 这有可能是因为病灶边缘出现纤维化牵拉而造成。另外, 卷毛征表现为病灶组织附近炎性渗出, 其在发生慢性吸收中会发生混乱且无规律的纤维化变化。

3.2 CT影像分析

本组研究发现, 采用CT诊断过程中这些影像特点能帮助有效诊断肺炎性假瘤。 (1) 患者体内的病灶部位加强扫描之后表现出显著不均匀强化情况, 本组30例患者中17例经过加强扫描后, 强化情况均在增强后的45 s处于高峰期, 明显早于周围型肺癌疾病增强后出现的强化时间窗, 这对于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利。其中出现显著强化情况则表明出现血供比较丰富的炎性肉芽组织结构, 没有出现强化范围就属于脓腔区域或者是脓肿区域。 (2) 增强之后薄层结构的重新构建或者是薄层重新建立对于展示病灶组织内部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其能帮助提高诊断成功率。30例患者中有26例中等、常规层厚度的病灶组织内低密度空洞性病变类型的显示清晰度明显低于薄层重新建立的病灶组织的低密度病变清晰度。另外, 增强后的病灶组织内部出现液化坏死情况、空洞影像的显示率显著高于薄层重建、常规层厚及常规层加厚之后的病灶组织显示几率。所以, 薄层重新构建、加强扫描操作后薄层重新构建对于帮助显示病灶组织中类圆形状低密度影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其也能帮助有效提高炎性假瘤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 只有熟练掌握肺炎性假瘤疾病的CT诊断影像特点, 才能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临床上不仅要做好CT诊断, 还要综合患者是否出现相关肺部疾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闫海跃.27例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9) :61-62.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防御下一篇:网站易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