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表现

2024-06-11

CT诊断表现(通用11篇)

CT诊断表现 篇1

肺气肿是指不完全可逆性及持续进展性的气流受限,最终导致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发生持久、异常的气腔扩大,肺泡壁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发病率高,据报道我国在40岁以上的人群总发病率约为8.2%[1]。CT问世以前,只能依靠胸片和肺功能检查做出间接诊断,但除非是严重的患者,两者对肺气肿的诊断都不敏感,C T的临床应用,尤其是高分辨率C T(HRCT)的应用,对肺气肿的早期诊断、分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在肺小叶的水平上显示肺气肿的病理解剖,为临床诊断肺气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笔者旨在探讨不同类型肺气肿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中,经CT扫描确诊为肺气肿患者48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3岁,并同时行胸片及肺功能检查。

1.2扫描方法

采用东软C-3000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120k V,110m A,层厚10mm,层距10mm。高分辨率CT(HRCT)层厚2.00mm,层间隔10mm,骨算法重建。

1.3根据CT表现肺气肿分为四型

(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典型改变是呼吸细支气管的肺泡扩张,周围部分不受累,病变位于小叶中心;(2)全小叶型肺气肿:病变涉及终末细支气管以下全部气道,CT特点是全小叶的破坏而形成较大范围的低密度区,无壁,大小形态不规则;(3)间隔旁型肺气肿:选择性累及小叶末段,多位于胸膜下,可表现为肺大泡;(4)癜痕旁型肺气肿:邻接于局部肺实质疤痕处,如肺结核和弥漫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大块纤维灶旁[2]。

2结果

根据肺破坏区的解剖分布,48肺气肿患者的CT和HRCT上的影像表现如下:(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患者6例,常规CT主要表现为0.5~1cm周围为正常或几乎正常肺的低密度区。HRCT上的表现是肺内直径2~10mm密度减低的局限性囊样变,部分病灶融合成簇状,通常无可见的壁,病灶中央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即小叶核心内的动脉,病变之间可见正常的肺组织。(2)全小叶型肺气肿:患者11例,CT表现为两肺弥漫较大的低密度区,无壁,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肺内支气管血管束变细、稀疏,小叶间隔变薄、数目减少,周围几乎无正常肺组织。(3)间隔旁型肺气肿:患者19例,典型CT表现为肺野外带胸膜下或叶间裂胸膜下灶性分布的低密度灶,常有可见的薄壁,大多病变长轴与胸膜平行,彼此可相互融合。HRCT可检出位于胸膜下的直径5~10mm的小的间隔旁型肺气肿,对检出位于肺实质深部的直径2mm的病变也有满意的对比度。(4)瘢痕旁型肺气肿:患者12例,当CT上有可见的肺内纤维灶时,认识本型肺气肿是容易的。常规CT就可发现纤维化周围直径1.5cm的本型肺气肿,病变位于肺纤维斑块周围,可见不规则状低密度灶,HRCT表现为结节、斑块旁形态不一、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在斑块周围近似放射状排列。

总结肺气肿的CT和HRCT表现为:局限性无壁的低密度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为多发性、小的,位于小叶中心的通亮影,呈斑片状,以分布上叶为多见;全小叶型肺气肿为肺小叶均匀的破坏,病变较广泛,以下叶为多见;间隔旁型肺气肿为胸膜下大泡,有可见的薄壁;瘢痕旁型肺气肿为纤维化区域内的不规则低密度区。典型的CT表现是:两肺野散在直径0.5~1cm的泡形透亮区,无壁;一些透亮区呈大片状,按肺段分布,可见肺组织的破坏,肺纹理及小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呈网状改变;有些肺气泡沿胸膜、叶间裂、机化型肺炎和结核疤痕周围分布,在一些病例中,肺野中外带可见细小支气管壁增厚,僵硬,管腔狭小。还有一些病例伴有肺纤维化,胸膜肥厚及小叶间隔增厚等。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改变,都能影响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表现为不同类型肺气肿CT表现的混合存在。

3讨论

肺气肿的形成是肺组织损伤的典型表现。肺损伤的病因、发生机制复杂。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以及一些肺部感染、结核等都有可能成为肺气肿的始发因素。CT在肺气肿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CT不仅比胸片敏感性高(CT较胸片提高28%~38%的检出率)[3],还较胸片有更大的诊断特异性,对检出位于肺尖、膈上或较小的肺大泡较胸片有较大的优越性,尤其HRCT是胸片所无法比拟的。

肺功能检查与CT检查在肺气肿定性和定量诊断上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曾有报告在肺功能诊断为肺气肿的患者中,96%CT上有肺气肿的证据,说明CT在肺气肿的检查上至少和肺功能有相似的敏感性。Sandecs甚至报告在35例肺功能正常者中69%都有肺气肿的CT征象,说明它能较肺功能更早的反映肺气肿的实际情

超声血流分析仪在产科上的应用

徐芬

(江苏省常州妇幼保健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随着与WHO的接轨、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脐动脉血流图S/D比值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笔者所在单位采用的仪器是由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的MFM—OBS产科综合诊断监护系统。笔者认为,在产前、产时能常规地动态监测S/D值可以及时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以便正确采取措施。

【关键词】多普勒脐动脉S/D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与WHO的接轨、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脐动脉血流图S/D比值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母儿胎盘循环进行评价的方法既安全又简单,无痛苦,而且更具有实用价值。尤其在评价高危妊娠的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时具有明显价值。

1对象与方法1.1仪器

笔者所在单位采用的仪器是由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的MFM—OBS产科综合诊断监护系统。频率为(50±1)Hz,频谱为256点FFT,频谱显示为16彩阶,备有单色监视仪。一个视频上可显示约12个脐动脉血流波,壁滤过值为50Hz,可获得所有舒张期近零基线的回声,光标显示血流波形的收缩期及舒张期的最高值后,自动显示S/D比值,可提供脐带血管、新生儿前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对于了解宫内胎盘、脐带及新生儿中枢神经的发育和功能状态有重要意义。

1.2 对象

对上一年度6月~1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妊娠>30周的孕妇进行450人次的脐动脉S/D比值的检测、在足月妊娠380例中,350例孕妇无任何合并症,30例孕妇存在多种不同的高危因素。

1.3 方法

1.3.1 孕妇排空膀胱取平仰位(避免仰卧低血压综合征)。

可通过触诊,确定胎儿腹部所在寻找脐带,也可用胎儿监护仪发现胎心音最强处的对侧寻找,若寻找有一定困难的可在B超指引下寻找脐带,但必须避开胎动及胎儿呼吸,取得探头与血流方向的最佳夹角,直至出现典型脐动脉波形及信号音,图形要求出现连续6个以上峰谷一致的波形,数据取至少6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如

况[2]。CT在检出早期肺气肿上较肺功能检查具有更大的价值。

CT特别是HRCT的临床应用对肺气肿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甚至在肺功能正常者中可以在HRCT上出现肺气肿的影像学表现,如早期小叶中心型肺气肿。CT对于肺气肿诊断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提供的是断层图像,避免了解剖结构之间的重叠;此外,CT尤其是HRCT有着极高的分辨率,能够发现小的低密度改变,并且可以利用CT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多方法多角度评价分析;更重要的是,CT与病理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为临床诊断早期肺气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排除早期肺气肿病变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7(a)-0126-01

所测得的波形不稳定,需要重复再测,须排除胎儿活动或胎儿呼吸样运动的干扰。

1.3.2 判断标准:

正常妊娠脐动脉S/D比值分布不是呈正态分布,其最频值为1.9~2.2之间,随妊娠的进展而下降,正常足月妊娠脐动脉S/D值的±s为2.30±0.365。

1.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统计,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450人次监测中。S/D比值大于3者有50例,占总病例的15%。对这些病例进行随访后,其中43例存在各种异常因素,包括IUGR12例,羊水污染Ⅱ度和Ⅲ度10例,脐带绕颈、绕身、绕肢体10例,妊高征8例,胎盘异常2例,羊水过少1例。

3 讨论

脐血流为产前诊断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准确地判断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其动力学指标可直接反映胎盘灌注量,从胎盘水平反映围产儿宫内安危状况是围产期临床监护的重要手段,脐动脉血流反映了胎儿、胎盘的循环阻力,阻力增高血流下降,供血不足将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但脐血流易受孕妇肥胖、胎儿脐动脉位置深浅等影响,使图形不清,影响脐血流数据的准确性,此时结合胎心监护更有临床意义。

因此,本人认为,在产前、产时能常规地动态监测S/D值可以及时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以便正确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41~143.

[2]李果珍,戴建平,王仪生.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9~351.

[3]潘纪戌,陈起航,刘甫庚.肺部高分辨率CT[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125.

CT诊断表现 篇2

CT图象特点

一 CT图像

1、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 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 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

2、CT的密度分辨力高,人体软组织的密度 差别很小时,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 突出优点。所以CT能更好的显示由软组织构成 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脾、肾及盆腔器官等。

二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还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即: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

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1000HU到骨 皮质+1000HU,共有2000个CT值。

空气的CT值最低为-1000HU;

脂肪的CT值为-50~-100;

水的CT值为0(±10)HU;

软组织的CT值为20~50HU;

骨皮质的CT值最高,为1000HU。总之,组织密度高,则CT值大,反之亦然.常见病变CT值

 渗出液>18±2

 漏出液< 18±2  炎性包块0~20  囊肿+15~-15  肺癌平均40  结核灶

约60

三 窗宽(WW)与窗位(WL)

人体组织在CT上表现出2000个不同的灰度,层次甚多,人眼不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灰度差别,一般只能分辨出16个灰度。当两种组织的CT值相 差125HU以上(2000/16=125)以上时,人眼才能 分辨出来。而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数+20~+70HU 之间,相差不足125HU。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 显示,使CT值差别小的组织能分辨,CT机在设计 上引入了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称为窗口技术。

窗宽

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window width---ww)。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例如:窗宽选定为80HU,则其CT值的差别在5HU(80/16=5)以上即可分辨出来。因此窗宽的宽窄直接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窗位或称窗中心

由于不同组织的CT值不同,要想观察它的细微结构,最好以该组织的CT值为窗 位。窗位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数(window level---wl)。

四.部分容积效应及周围间隙现象

在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 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 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 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周围背景)不同,所测定的CT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周 围间隙现象。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

空间分辨率

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几何尺 寸)的鉴别能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LP/cm)或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经(mm)

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数有关,像数小而多,则空间分辨率就大,图像细致清楚。

密度分辨率

表示CT设备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 表示。如果CT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 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分 辨出来,而密度差小于0.5%时,则CT图像上无 法鉴别出来。

密度分辨率与每个系统容积所得到的光子数 有关,光子数越多,密度分辨率越高。CT的密 度分辨率远远高于X线照片。

图像伪影

CT图像上可出现各种各样的伪 影,应当认识,以免造成误诊或解释上的困难。

伪影出现的常见原因及表现:

(1)病人运动或扫描器官自身的运动影,常 表现为高低密度相伴行的条状伪影;

(2)两种邻近结构密度相差悬殊的部位,如骨嵴、钙化、空气或金属异物与软组织邻近处,常表现为星芒状或放射状伪影;

(3)CT机故障,表现为环形或同心圆伪影。

CT检查技术

普通CT扫描

1、平扫

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CT扫描 方法。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 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

一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用间隔扫描。

2、增强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注入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 胺)和非离子型(Ultravist、Omnipaque等);前者价廉,有一些副反应;后者无明显副反应,但价格较贵。

剂量约50~100毫升(1.5-2.0ml/kg).3、造影扫描

是在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行造影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二

高分辨力CT扫描

高分辨力CT(HR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象的扫描技术。

对CT机有如下要求:

1、固有空间分辨力小于0.5mm;

2、图象重建用高空间分辨力算法;

3、薄层扫描,层厚为1~1.5mm;

4、矩阵用512×512。

HRCT可清楚显示微小的结构及密度差大的 组织如肺间质、听骨链等,明显优于普通CT。

CT诊断表现 篇3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多层CT;临床;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52-02

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在急腹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大部分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典型性,较容易诊断,但少数临床症状非典型的异位阑尾炎患者,诊断难度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扫描诊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性较高。多层CT螺旋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现已被广泛应用。我院采用多层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良好,现选取128例经多层CT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层CT在急性阑尾炎上的诊断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28例经多层CT扫描检查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55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38.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8h,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发热、肚脐局部或右下腹转移性疼痛等。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伴随脐周局部疼痛,有81例患者出现发热现象,有94例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1.2 检查方法 CT扫描机型号为GE Lightspeed 64,检查部位为第3腰椎至耻骨联合位置,层厚及层距一致为7.5mm,进行连续扫描Pitch 1.0。在进行扫描前服用800ml水溶性对比剂,对比剂中含2%碘[1]。首先,进行平扫检查,然后采用Nemoto高压注射器,将90mlUltravist非离子对比剂注入肘前静脉中,注入速度为3.0-4.0 ml/s,注射结束后行腹部三期动态增强检查。采用随机智能追踪软件,将腹部主动脉设为感兴趣区域,将CT值预设为80-90 HU,当感兴趣区域的造影剂达到峰值后再进行扫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延迟22s,静脉期扫描时间为70s时,平衡期扫描时间为120 s时。根据解刨部位进行分段,对阑尾腔直径以及各段阑尾壁厚度进行测量,对周围脂肪、阑尾壁强化方式、及其他变化进行分析。

2 结 果

在128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120例,多层CT诊断准确率为93.8%,其中,有34例患者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52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34例患者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CT结果显示:阑尾位置多为盲肠后内侧,有119例患者的闌尾根部位于回盲瓣下方,有9例患者的阑尾根部位于回盲瓣上方。有112例患者的阑尾根部位于盲肠背侧,有16例患者位于盲肠内侧,无患者位于盲肠前方。阑尾肿大增粗患者为98例,占81.7%,阑尾周围盲肠四周脓肿患者为25例,占20.8%,阑尾周围炎患者为92例,占76.7%,其余8例患者的多层CT表现无异常。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由于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诊断难度较大,增加了误诊及漏诊的可能性[2]。急性阑尾炎具有疼痛感较强烈、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需进行早期诊断以便治疗。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如出现误诊,将延误到患者的后续治疗,或治疗方法采用不当,会对病人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并且要求进行影像学方面的检查。采用多层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较高,CT表现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3]。在多层CT上,急性阑尾炎的表现主要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表现为阑尾增大增粗,直径大于6mm,或阑尾壁明显增厚,大于14mm,增强扫描时强化现象明显。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出现脓肿,或阑尾盲肠炎性改变。在本研究中,有98例患者的CT显示具有直接征象,占81.7%,有117例患者的CT显示具有间接征象,占97.5%,有8例患者的CT无显示。在CT显示中,如出现蜂窝组织,阑尾壁缺损以及腹膜腔脓肿多为阑尾穿孔,阑尾穿孔的直接表现为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积气常高度。有关研究显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约为80%,而阴性阑尾炎的切除率约为20%,由于女性患者生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老年患者在急性阑尾炎发作时,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易延误诊断,严重者可造成阑尾穿孔,多层CT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了阴性阑尾炎的切除率。多层CT可观察阑尾的形态,可在并发症、病情发展以及定位等方面提供充足的影像学依据,具备阑尾炎的鉴别能力,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力手段。阑尾解剖具有移动性及特殊性,位置不一致,因此,确定阑尾的位置十分重要,在CT阅片时,应分析回盲部及盲肠,确定阑尾位置,回盲瓣在CT显示为形态对称、突向盲升结肠腔内隆起,回盲瓣有明显增厚。由于老年患者及儿童患者的腹腔脂肪含量较少,阑尾显示不清晰,易造成误诊,在行多层CT检查时应做好肠道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多层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等现象,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爱武,徐亮,龚建平.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螺旋CT对比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01):244-245.

[2] 刘轶宁,鹿强.不典型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06(02):368-369.

干酪性肺炎的CT表现特点与诊断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干酪性肺炎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14~79岁, 平均36岁, 其中<35岁23例。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4例, 不同程度的咳嗽31例, 其中乏力盗汗12例, 胸痛9例, 发热10例, 体温>39.0℃ 4例。体征:患侧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 支气管呼吸音及湿性音等, 小叶性干酪性肺炎在一侧或两侧有散在性湿啰音。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AR.Star全身螺旋CT机, 自肺尖至上腹部连续扫描, 层厚10mm, 层距10 mm。

2结果

2.1 CT征象

表现为大片实变阴影, 密度多不均匀, CT值20~30HU, 边缘模糊, 其中见多个融合区。单发于右上肺11例, 左上肺9例, 右下肺3例, 右中肺2例, 左下肺3例, 双肺多发7例;伴空洞26例, 胸腔积液8例, 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 磨玻璃样改变6例, 树芽征5例, 支气管扩张4例, 有钙化点4例。

2.2 诊断情况

检查后初诊为干酪性肺炎26例, 大叶性肺炎3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例, 肺癌伴阻塞性肺炎1例, 支原体肺炎1例, 肺不张待查2例。

3讨论

干酪性肺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纵隔淋巴结结核破溃, 大量带有结核杆菌的干酪性物质沿气管或支气管被吸入肺内, 或因空洞排出带有大量结核杆菌的干酪物质, 造成支气管播散。在病理上属继发性肺结核, 机体免疫力低下及变态反应强时, 浸润型结核灶迅速产生干酪性坏死, 并相互融合形成干酪性肺炎[1,2]。以上35例均经结核病院随访, 痰涂片及培养阴性, 或抗结核治疗后明显好转, 病变缩小。

干酪性肺炎在CT上表现为实变, 密度多不均匀, 边缘模糊, 其中见多个融合区大多数同时可见空洞, 好发于上肺, 伴有胸腔积液, 病变呈现多发性及多样性, 如同时可见钙化、结节、纤维化等, 以年轻人为主, 无性别差异, 诊断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回顾部分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的病例, 仔细观察仍可发现不同。干酪性肺炎中心密度高, 内有不规则透亮浓密阴影, 且早期易出现浸润空洞及气管播散, 而大叶性肺炎无此征象, 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此外依据急起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 而忽略了本病外周血白细胞常在正常范围, 即使痰检, 早期阻塞支气管, 结核菌不易排出, 容易误诊为大叶性肺炎或其他细菌性肺炎, 或因症状不典型误诊为肺不张、肺癌等, 而忽视痰的结核菌检查[3]。其他影响诊断的病例中同时有伴发病, 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由于结核病治疗限于专科医院, 对结核的警惕性不足, 也容易造成误诊。

CT检查可为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观察病变提供依据, 因而在干酪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怀疑有弥漫性间质病变合并支气管扩张者还应做高分辨率CT ( HRCT) 检查, 对怀疑有纵隔和肺门肿块者在普通扫描的基础上还应该选择做螺旋CT增强扫描[4]。掌握了本病的CT影像学特点, 可以及时确诊,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探讨干酪性肺炎的CT表现特点, 提高干酪性肺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经确诊的干酪性肺炎35例, 常规扫描后, 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 CT提示26例干酪性肺炎异常征象并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干酪性肺炎有本身影像特点, 结合临床资料可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关键词:干酪性肺炎,诊断,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刘传玉.结核病现代防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23-325.

[2]谢惠安, 阳国太.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67.

[3]邱青.老年干酪性肺炎15例误诊分析.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 23 (2) :208.

脂肪肝的CT表现 篇5

关键词:CT;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9-02

脂肪肝(fatty 1iver)为肝脏的一种代谢功能异常,系过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引起?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1]?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有:肥胖症肝内脂肪浸润?糖尿病?酒精中毒?肝炎?肝硬化?药物性及肝代谢性疾病等?笔者对脂肪肝的CT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30~68岁;肥胖37例,不肥胖8例;其中40例患者有饮酒史;其中12例既往有肝炎病史,4例有腹水,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并伴随有恶心呕吐?肝区隐痛?四肢乏力?腹胀?轻度的黄疸;病程3个月~3年?

1.2方法

检查所用设备是SIEMENS SOMATOM SPIRIT螺旋CT,采用螺旋扫描,螺距1~1.2,120kv,320MA;窗宽250,窗位40;层厚?层距均为5mm?扫描范围自膈顶往下直至肝脏及脾脏扫描结束?取肝?脾CT值比值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本组的患者中有10例采用了动态增强检查,应用高压注射器自静脉团处注入,速率为2~3ml/s,使用的总剂量为80~100ml?

1.3 结果

本组的45例患者中,包括轻度脂肪肝23例,其肝脏的CT值为33~58HU,平均为47HU,中度脂肪肝15例,肝脏CT值19~37HU,平均值为30HU,肝血管反转显示10例;重度脂肪肝例7例,肝脏CT值3~25HU,平均8HU,肝血管出现明显的反转显示?;大部分的患者均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肝脏CT扫描时发现脂肪肝?

2 CT表现

2.1平扫CT表现

2.1.1肝脏密度减低:平扫时显示肝脏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弥漫性脂肪肝则表现全肝密度减低,CT值低于正常?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严重者CT值呈负值?此外可以通过与脾的密度进行比较,正常平扫时肝脏密度总高于脾脏,如果肝脏密度低于脾,则可提示脂肪肝的诊断[2]?

2.1.2肝内血管改变:肝实质与肝内血管影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致血管影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重度脂肪肝时,肝实质CT值呈负值,则血管呈相对高密度树枝状结构,显示清晰,但走行?排列仍正常,没有推移受压改变,可与肝内占位病变区别?可根据肝脏密度与肝内血管的密度关系将脂肪肝分为三度:Ⅰ度:肝内血管仍可显影,密度低于肝脏;Ⅱ度:血管湮没不可见;Ⅲ度:血管密度高于肝脏成反转征?

2.2增强扫描表现 肝脏增强效果比脾脏差,且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增强的肝内血管分支在肝内显示更为清晰?

2.3局灶性脂肪肝 累及肝脏的某一叶?一段?甚至段内部分,单发或多发?通常呈片状而非球形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表现出移行性,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血管进入病灶内而无受压推移,病灶强化不及正常肝,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动态扫描时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相似?

2.4肝岛 指弥漫性脂肪肝内残留的正常密度岛屿状肝组织,边缘常清晰,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一般较小而薄,通常位于胆囊窝附近?叶间裂附近或包膜下,以左叶内侧段最为常见?病灶无占位效应,有时可见小血管进入其中,走行正常,其增强表现与邻近脂肪肝呈一致的密度变化,应避免诊断为占位病变?

3讨论

脂肪肝是因肝脏的代谢与功能出现异常,肝细胞内的甘油三脂聚集过多所导致,也被称为肝脏脂肪侵润,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成为常见病之一,其发生于多种因素均相关,包含饮食?肥胖?饮酒?高血压及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有相关[3]?即使是正常人的肝CT值,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可能有较大的不同,但通常是要高于脾脏的CT值的?当脂肪肝发生时,肝脏的密度都是低于同层的脾脏的密度所呈现出的肝脏的密度与脾脏的密度会有倒置的现象,临床上是因此肝脾的密度值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以及分类的?脂肪沉积或浸润在肝脏的分布多样,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病理及临床病程为可逆性?大体病理可见肝大,切面黄色,油腻感?镜下见肝细胞肿大,出现脂肪空泡,周围血管和血管窦受压变细?轻度或局灶分布的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重者伴肝功能损害,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脂肪肝的CT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密度减低,无占位效应,肝实质对比剂强化不明显,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走行分布正常,具有特征性,容易诊断[4]?但局灶性脂肪肝或弥漫性脂肪肝合并占位病变时,在平扫时往往容易误诊?漏诊,需要在增强扫描时仔细观察其增强的特点,以及相应肝内血管的走行?分布,有无移位?侵犯的征象,多数可以鉴别,必要时可以低脂饮食后复查?

参考文献

[1] 宋永峰. 脂肪肝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5-26.

[2] 林彬,陶杨,王东宁. 脂肪肝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64-65.

[3] 吴敦煌,田贤江. 58例脂肪肝CT扫描与临床诊断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0.12(5):54-55.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诊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并收集50例AP患者, 为2003年~2006年的病例, 全部经临床确诊。其中男23例, 女27例, 年龄28~78岁, 平均年龄54.8岁。其中,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13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7例, 11例行保守治疗, 39例行手术治疗, 所有病例均全部行螺旋CT平扫, 其中38例加增强。CT检查时间在发病3 h~14 d。临床表现主要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上腹痛等。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红细胞压积加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1.2 方法

扫描采用GE His Speed NX/I双排螺旋CT机, 扫描参数:125 k V, 50~70 m As, 层厚、层距均为7 mm, 窗宽250 Hu, 窗位35 Hu。增强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海醇 (欧乃派克) , 速率2.5 m L/s, 总量100 m L。

2 结果

CT表现:胰腺弥漫性增大或局限性增大, 常因水肿而密度降低18例;坏死、出血5例;轮廓不规则, 边缘模糊, 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其内可见条絮状密度增高影, 左侧肾前间隙、肾周间隙及肾后间隙见片状、弧形水样密度影, 肾前筋膜增厚46例;假性囊肿13例;脓肿1例;胰体内斑点状钙化影5例。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AP是一种自身消化性疾病, 病因和病变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复杂, 发病原因主要有胆石症、大量饮酒、高脂餐等。AP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检血液或尿淀粉酶的检查。目前AP影像学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3.2 CT表现

胰腺弥漫性增大以及局限性增大, 这是由于胰腺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 胰腺水肿所致。因为正常胰腺的大小有很大差异, 所以对轻度弥漫性肿大, 确诊会有困难, 因而CT表现正常不能排除本病;胰腺内的低密度坏死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 也是临床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现在公认的CT诊断AP坏死标准为在做静脉对比剂增强扫描时胰腺实质出现明确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强化区。胰腺坏死的程度直接影响到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AP出血, 当胰腺内出现高于正常或从大低密度转变为高密度, 表示有出血丛存在[3];AP扩散, 首先直接影响周围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炎症时密度增高, 脂肪组织内条絮状高密度影。炎症加重往往伴有腹膜后积液和肾筋膜的受累, 主要表现为左侧肾前间隙、肾周间隙及肾后间隙积液, 肾前筋膜的增厚, 肾前筋膜增厚为胰腺炎的重要标志, 在胰腺本身改变不明显时, 即可出现肾前筋膜的增厚, 但它并非AP的独有特征, 也可见于其他后腹膜病变;假性囊肿是AP常见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渗出液体未能及时吸收, 被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所致。位于胰内或胰外, 其囊壁是由炎性纤维组织增生所生成, 或 (和) 大网膜, 而没有胰腺上皮细胞覆盖, 无真正意义上的包膜, 其囊内衬无完整上皮, 也无分泌功能, 所以称之为假性囊肿。本组病例13例伴有假囊肿形成;脓肿的形成:脓肿是AP病程晚期危险的合并症, 病死率高, 文献报告约有10%的AP合并感染发生脓肿。本组中只有1例, 可能与统计误差有关。CT鉴别假囊肿和脓肿的有一定困难, 最可靠的征象是局部出现气体泡, 但只有30%~50%的脓肿有此征象[2], 故如无气体出现, 也不能排除脓肿;钙化, 胰腺出现钙化要区分胰管、血管钙化, 或胰管结石,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之表现, 本组中有5例, 其中4例有慢性胰腺炎病史。

3.3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AP的临床严重性与CT显示的病变形态范围有相互关系。CT征象愈多, 临床表现就愈重, 其预后亦愈差。CT扫描对组织密度变化较为敏感, 因此CT扫描能为诊断急性胰腺炎提供可靠指标, 它能客观精确地反映出急性胰腺炎病变部位、病变范围以及病变治疗的变化情况和有无并发症。所以说, CT检查能为临床早期及时有效治疗提供有重要价值的诊断依据, 并且能密切观察经过治疗后, 病变的变化情况, 对预后评估有重要诊断价值。

总之, CT对AP的诊断敏感性高, 它不仅可以显示胰腺肿大、坏死、出血, 还能够显示胰外的腹腔、腹膜后腔以及肾筋膜的受累情况, 并能够很好地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02.

[2]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107.

脑转移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篇7

1 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我院临床和CT诊断的脑转移瘤病例119例。其中, 男性76例, 女性43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30岁, 平均50岁;小脑转移瘤13例, 大脑半球为106例, 其中, 单发57例, 多发49例。采用常规平扫, 其中单发52例行平扫后加增强扫描。绝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占位效应有关, 主要有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等。

2 结果

119例患者, 其中肺癌脑转移52例, 占脑转移瘤的首位。女性乳腺癌转移39例, 居发病的第二位。原发肾癌12例, 原发大肠癌10例, 来自于甲状腺癌6例, CT平扫转移瘤呈大小不等, 边缘欠清的圆形、类圆形或肿块形, 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增强病例肿块均有强化, 可不均匀。瘤周可见大片状水肿区。其中, 62例有明显占位效应, 相邻脑室、脑池受压移位, 40例转移瘤患者只表现大片状不规则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 5例伴有瘤卒中, 表现为瘤灶内可见更高密度影CT值为60~78 Hu之间。

3 讨论

3.1 脑转移瘤的病因及病理

脑转移瘤是指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行、淋巴或直接入侵颅内所致, 亦可经脑脊液循环种植、转移, 据报道, 原发瘤男性以肺癌居前位, 而女性则以乳腺癌最为多见[2], 本组病例与其完全相符。大体上, 典型的转移瘤呈大小不等结节灶, 多为实性, 较大者可以坏死、出血及囊变, 个别可有钙化, 瘤体周边伴有大片水肿区, 常与瘤体大小不相等, 而与原发灶的性质可能有关联。

3.2 脑转移瘤体CT表现

脑转移瘤分单发及多发, 大部分位于幕上, 典型CT表现为实质性瘤体伴周边水肿区, 诊断一般不困难[3]。

3.2.1 瘤体

呈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病灶影[4]。平扫呈低密度或略高密度, 轮廓尚清楚, 增强后可均匀强化, 较大者可有坏死, 近而囊变, 瘤体常可伴有瘤卒中, 表现为平扫时实质性肿块内可见更高密度影。

3.2.2 瘤周

脑转移瘤大部分瘤体周边可伴有大片水肿区, 形态多不规则[5]。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无强化, 瘤体的大小与水肿范围一般不成正比, 而是与原发灶的性质有关, 笔者体会肿瘤脑转移瘤体较小者出现瘤体周边水肿的范围多较大。而大肿瘤, 水肿较轻甚至无水肿。

3.2.3 占位效应

瘤体位于脑室内或旁边者, 可占据脑室空间或压迫脑室、脑池, 使得受压变小, 甚至移位[6]。瘤体周边水肿以及只表现为大片水肿的转移瘤, 起占位效应更明显, 常受压迫的脑室、脑池以及脑沟、脑裂, 也是引发头痛、呕吐、视物不清以及脑膜刺激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鉴别诊断

典型的转移瘤结合病史诊断较容易, 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单发或多发性瘤灶, 呈圆形或类圆形, 并有明显瘤周水肿, 实性或环形强化, 单发脑转移瘤需与胶质瘤、脑膜瘤相鉴别, 胶质瘤一般CT特征与转移瘤相似[7], 鉴别比较困难, 可结合临床有无其他原发肿瘤, 协助诊断, 如无临床病理提示, 需穿刺活检定性;脑膜瘤位于脑外, 有脑肿瘤的特性, 其CT特征与高密度转移瘤相似, 但如仔细观察仍可发现某些脑外肿瘤征象及颅骨改变;多发脑转移瘤需与脑脓肿鉴别, 后者多为薄壁环形强化, 常有感染史, 抗生素治疗很有效。笔者认为脑转移瘤的CT诊断结合临床有原发肿瘤病史往往不困难, 但未发现原发病灶者, 诊断困难, 应反复观察, 结合CT增强扫描, 必要时MRI扫描或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确诊, 运用比较影像学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尽量避免误诊。

摘要:目的:总结回顾恶性肿瘤脑转移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10年5月119例脑转移瘤的CT及部分MRI影像的回顾分析, 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一般规律。结果:脑转移的发生与原发肿瘤发病部位有一定比例关系, 脑转移瘤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特点。结论:结合临床病史资料, CT能对脑转移瘤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 易与其他脑内原发肿瘤鉴别。

关键词:脑转移瘤,CT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耿道颖.脑与脊髓肿瘤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5.

[2]滕军钊.脑转移瘤的MRI诊断[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08) :1209.

[3]白宝华.脑结核瘤与脑转移瘤的CT鉴别诊断[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 2008, 11 (6) :863.

[4]高德培.肺鳞癌、腺癌脑转移CT影像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03, 18 (7) :475.

[5]杨贵昌.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 2004, 12 (7) :376.

[6]黎喜.35例单发性脑转移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5 (2) :265.

CT诊断表现 篇8

关键词:胃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壁的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的间叶性肿瘤[1,2],包括以前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成平滑肌瘤的肿瘤。60%~70%GIST发生于胃部,即为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约占胃部肿瘤的3%。G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腹部肿块或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手术或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已有研究表明,影像学检查对于GST的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GST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GST的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及全面认识,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6~73岁,平均52.5岁;主要症状有腹部不适(16例)、消化道出血(6例)或发现腹部包块(5例),体检偶然发现2例;病程1周~4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 mm,本组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前12 h予以禁食,嘱患者口服800 mL左右清水,取仰卧位行腹部CT平扫,平扫后行增强扫描,从肘静脉快速推注60%的泛影葡胺80~100 mL后立即扫描,进行图像重组处理[3]。

1.3 病理资料

本组患者术后除常规病理检查外,标本均行CD117、CD34、SMA等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手术与病理

本组患者GST位于胃底8例,胃体11例,胃窦3例,贲门3例;肿瘤属黏膜下型3例,肌壁间型15例,浆膜下型7例;良性7例,交界性5例,恶性13例,其中,有2例患者合并有肝转移,另2例患者有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13 cm,病灶多呈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CD117阳性表达24例(96.0%),CD34阳性表达16例(64.0%),SMA阳性表达7例(28.0%)。见图1。

2.2 CT表现

CT平扫有7例呈均匀等密度,其中5例肿瘤直径小于5 cm,大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晰;有13例呈形态不一的低密度,肿瘤直径大多大于5 cm。增强扫描有7例肿块呈均匀强化,其中,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平均直径为4.8 cm;13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良性3例,交界性3例,恶性7例,平均直径为6.9 cm;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中心为低密度者5例,均为恶性,平均直径为9.5 cm。本组病例中有2例已发生肝转移,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呈强化不明显;另有2例可见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见图2。

3 讨论

3.1 GST的概况及临床特点

GIST最早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4]。最新的研究已证实,GIST是一类独立的来源于胃肠道向Caja间质细胞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或幼稚干细胞[5]。GST可发生于各年龄段,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率相近,肿瘤好发生于胃部,占GIST的60%~70%。胃体部是GST最常发的部位,本组病例中有11例位于胃体部,占44%,而位于胃底和胃窦部分别有8例和3例。GST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症状与肿瘤部位、大小及良恶性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呕血黑便等。GST恶性较多,可通过血行和种植转移到肝脏、腹膜和肺等部位,淋巴结转移少见。GST不同于胃肠道的其他间叶源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可向黏膜或浆膜下浸润,肿瘤质地坚韧,表面多呈结节状。GST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主要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交叉排列为主要特征。这些指标对于GST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6]。

3.2 GST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CT是GST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7]。GST的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实性肿块,囊实性混合性肿块。直径小于5 cm的肿瘤多表现为突向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多呈类圆形,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呈均匀强化,以良性、交界性肿瘤为多;而直径大于5 cm的肿瘤多向腔外生长,形态多不规则,部分可呈分叶状,平扫密度多不均匀,较大者中心可见坏死、囊变或出血,增强后多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或呈周边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不强化,以恶性肿瘤较多。因此,术前良好的CT检查,对于制订最佳GST的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3.3 CT表现对于GST良恶性的判断

GST的生物学行为从形态学良性、潜在恶性到恶性形成一个连续谱。而且GST的良恶性直接决定着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患者的预后[8]。在手术过程中,GST的恶性征象表现为肿瘤浸润邻近器官,或出现肝脏、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处的转移。此外,GST的良恶性与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内出血坏死也有密切关系。本组病例中有2例肿块均小于3 cm,但已发生肝转移,其中1例表面有溃疡生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肿块的大小与疾病的进程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鉴别GST良恶性的时候除了注意观察肿块的大小外,还要充分注意肿块是否有坏死、溃疡和出血等改变以及肿块的边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远处的器官组织。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当GST具有以下综合特点时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大:(1)肿瘤直径大于5 cm;(2)病理结果显示有丝分裂的数量大于10/高倍视野;(3)肿瘤位置在胃的外部;(4)肿瘤存在c-kit的突变;(5)肿瘤超声表现为回声聚集和囊性改变。

3.4 GST的CT诊断价值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对于GST的术前诊断,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内窥镜、B超、消化道造影、CT等。内窥镜只能检查出已侵犯黏膜面的肿瘤,对肌壁间与浆膜外肿块价值不大,且只能用于胃、十二指肠、大肠;X线钡餐造影对于显示腔外肿块与周围脏器关系较差;而B超因肠道积气干扰,对空腔脏器显示较差。CT检查其具有极好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很好的显示肿块与周围脏器结构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周围器官有无转移。增强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内部密度变化,因而,其对肿瘤的定性准确度高,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9]。本研究通过对25例患者的观察与分析,显示了CT对于GST诊断价值的优势,笔者体会尤其对于腔外生长GST的临床判断及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通过分析GST的CT表现与病变恶性程度的关系,可进一步明确病变情况,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的诊疗策略提供策略。

参考文献

[1]Tworek JA,Appelman HD,Singleton TP,et al.Stormal tumors of the jejunum and ileum[J].Mod Pathol,1997,10:200.

[2]杨宏,周雷,王文跃.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耐药性研究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8):572-575.

[3]赖智民.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9):1339-1340.

[4]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g Pathol,1983,7(6):507-519.

[5]伍晓汀,夏霖,赵小菲.对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3):228-230.

[6]张大平,何宋兵.胃肠道间质瘤32例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J].现代医学,2009,37(5):365-366.

[7]王秀焕,付博.16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2):210-211.

[8]宋晓明,王海屹,叶惠义.胃间质瘤的X线及CT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3):176-178.

CT诊断表现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遇到并经病理证实的16例BAC, 其中女性10例, 男性6例, 年龄33~76岁, 平均56.63岁。有吸烟史者4例 (占25%) , 无吸烟史者12例 (占75%) 。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气促11例, 咳白色泡沫痰者5例, 咳血丝痰者2例, 咳黑色粘痰者1例, 呼吸困难6例, 胸痛5例, 发热3例, 骨盆骨质破坏考虑转移瘤找原发灶发现1例, 上腹部疼痛常规胸片发现1例。16例均进行了CT平扫, 同时7例进行了CT增强检查。

1.2 CT成像参数

Siemens Volume Zoom多层螺旋CT机平扫9例, 同时增强检查4例 (扫描参数:螺距1.5, 层厚5~8mm, 重建间隔5mm) 和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单纯平扫7例, 同时增强检查3例 (采集层厚1mm, 显示层厚5mm, P=15/16:1, FC10, 120kV, 250mA, 0.5s/Rot) 。一次屏气完成肺尖至肺底扫描。增强检查包括注药后延迟40~50s和90~120s两期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 (300mgI/ml) 或优维显 (300mgI/ml) , 用量按1.5ml/kg计算, 流速2.5~3.0ml/s (从肘前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注入) 。

1.3 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5例, 支气管镜活检2例, 胸腔积液检测癌细胞4例, 经皮肺穿刺活检5例。

2 结果

16例BAC中, 结节型6例, 表现为孤立结节或肿块, 位于左、右肺上叶者各1例, 位于右肺下叶基底部者3例, 位于左肺下叶背段者1例, 其最大径约1.5~7.0cm, 平均约3.2cm。结节或肿块边缘有毛刺征者4例 (图1) , 边缘有分叶征者2例, 中心坏死呈相对低密度者2例 (图2) 。其中1例合并骨盆骨转移而未行手术切除, 经皮肺穿刺活检而确诊, 另外5例均手术切除。

弥漫型7例, 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多发结节及斑片状影 (图3) , 其中4例合并较大结节或肿块, 2例肿块边缘呈分叶征, 3例边缘有毛刺征, 1例肿块中央发生坏死呈相对低密度, 1例肿块内有斑片状高密度钙化 (图4) 。其中1例在多发结节的基础上, 沿支气管分布多发壁厚薄不均的薄壁小空腔影 (图5) 。合并双侧胸腔积液者4例, 心包积液者1例,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 (直径大于1.0cm) 者3例。7例均未手术切除, 其中支气管镜活检确诊1例, 胸腔积液检测癌细胞确诊3例, 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3例。

节段型3例, 位于右肺上叶、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上叶各1例, 表现为一段、一叶或多叶实变, 似大叶肺炎, 密度较低, 仍保留其内的气管和支气管结构, 2例有支气管气像征 (图6) 。往往不完全受叶间裂限制, 可同时或异时侵犯双侧肺。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者2例,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 (直径大于1.0cm) 者1例。3例均未手术切除, 其中支气管镜活检确诊1例, 胸腔积液检测癌细胞确诊1例, 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1例。

3 讨论

1)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 是起源于Ⅱ型肺泡细胞或支气管clara细胞的特殊病变[2]。根据 WHO 1999 年的定义, BAC 是肺腺癌中的一个亚型, 是较少见的腺癌类型, 又称为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在各型肺癌中, 发病率最低, 女性比较多见。Goodwin 等认为影响 BAC 的发生可能更多的是环境因素而不是吸烟[3], 本组病例统计分析显示有吸烟史者仅占 25% 。BAC一般分化程度较高, 生长较慢, 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 而不侵犯肺泡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本组4例纵隔内淋巴结肿大, 1例发生骨盆骨转移, 6例有胸腔积液, 1例有心包积液。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 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因而提倡积极手术治疗。节段型和弥漫型患者预后较差。

2) CT影像学特征和分析: BAC 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一般可概括为结节型、节段型及弥漫型三种类型, 本组病例孤立结节型占37.5% (6/16) 、节段型占18.75% ( 3/16 ) , 弥漫型占43.75% (7/16) 。孤立结节型的结节或肿块和弥漫型中的较大结节或肿块, 一般具有周围型腺癌的影像学特征, 圆形或略呈分叶状, 边缘毛刺状, 小空泡征, 密度不均。本组病例出现毛刺征者7例, 分叶征者4例, 中央有坏死密度不均者3例, 但无1例有小空泡征, 可能与统计的病例数较少有关。本组1例肿块内有斑片状高密度钙化, 这样的钙化相对比较少见, 其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弥漫型多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 以两肺中下叶为明显, 结节较致密, 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 不对称, 有时部分可融合成较大结节或肿块。本组有1例在多发结节的基础上, 沿支气管分布多发壁厚薄不均的薄壁小空腔影, 笔者考虑其病理基础为BAC具有沿肺泡壁浸润扩展而不破坏肺泡间隔的生长特性[4], 肺泡腔尚未完全实变而充气扩张所致。节段型表现为一段、一叶或多叶病变, 似大叶肺炎, 可有支气管气像, 故亦有称肺炎型。细支气管气像是该型BAC的特征征象, 表现为实变影内的含气小管影及水泡影, 病理上为肿瘤灶内残留的未被肿瘤侵袭的肺支架结构, 如肺泡、扩张扭曲的细支气管及含黏液的腺腔组织等[5]。本组节段型中2例有细支气管气像。

3) 鉴别诊断:由于BAC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图像, 临床误诊率可高达67.3%~77.8%[4]。孤立结节型BAC应注意与结核球、其它孤立良性肿瘤鉴别, 当孤立结节或肿块具有毛刺、分叶、空泡等征象时, 与结核瘤及其它良性肿瘤容易鉴别, 且结核瘤内一般有高密度钙化, 周围多有卫星病灶。孤立结节型BAC与非BAC腺癌鉴别相当困难, 只有靠手术或穿刺活检等病理手段来鉴别。弥漫型BAC应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或转移瘤等鉴别,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以两上肺病灶为明显, 常有发热、盗汗等全身毒性症状明显, 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改善症状, 病灶逐渐吸收。转移癌一般有明确的原发癌病史而有助于鉴别。节段型BAC应与大叶性肺炎、浸润性肺结核鉴别, 大叶性肺炎好发于青壮年, 具有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等典型临床症状, 抗炎治疗效果明显。浸润型肺结核多分布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 呈多形性, 常有明显纤维化, 一般有结核中毒症状, 与BAC可资鉴别。

其它尚需鉴别的疾病有过敏性肺炎、肺出血、肺泡蛋白沉着征、尘肺、肺梗塞等。

摘要: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征象特点, 结合临床表现, 提高该病的诊断;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表现, 其中女性10例, 男性6例, 年龄3376岁, 平均56.63岁。16例均进行了CT检查;孤立结节或肿块型者6例, 其最大径1.57.0 cm, 平均约3.2 cm。边缘有毛刺征者4例, 有分叶征者2例, 中心坏死呈相对低密度者2例。弥漫型者7例, 其中4例合并较大结节或肿块, 2例肿块边缘呈分叶征, 3例肿块边缘有毛刺征, 1例肿块中央发生坏死呈相对低密度, 1例肿块内有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其中1例在多发结节的基础上, 沿支气管分布多发壁厚薄不均的薄壁小空腔影。节段型者3例, 2例有支气管气像征。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者6例, 心包积液者1例,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者4例, 骨盆骨转移者1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表现复杂, 临床表现不典型, 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有助于该病的发现和诊断。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诊断

参考文献

[1]Weisbrod GL, Towers MJ, Chamberlsin DW, et al.Thin-walled cystic lesions in 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J].Radiology, 1992:185, 401.

[2]bedrossian cwm, weilbaccher dg, bentinck dc, et al.ultra-structure of humun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cancer, 1975, 36:1399-1413.

[3]Goodwin LO, Mason JM, Hajdu SI.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aired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and benignlung tissue.Ann-Clin-Lab-Sci, 2001, 31 (4) :369-375.

[4]钱仲.细支气管肺泡癌[J].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 27 (5) :388-390.

周围型肺癌85例CT表现分析 篇10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扫描

Abstract Objective:Statistic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CT findings of the misdiagnosis,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Understanding different histological types of lung cancer around the CT findings.Methods:1600c and Toshiba GE Sytec Asteion4 CT on 85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CT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Results:The misdiagnosis of this group and 31 patients in a small lung cancer,squamous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CT findings were compared.And these issues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eripheral lung;CT scan

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患者85例,全部是我院自1998年11月~2007年8月间CT室检查患者,均做胸部CT扫描。CT机器为GE Sytec 1600c和Toshiba Asteion4排CT。

85例患者均在我院和外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及组织学分型。

85例中,男74例,女11例,二者之比为6.7∶1。年龄28~75岁,以40~60岁多见(70%),40岁以下占17%。症状(例次):咳嗽(57),胸痛(43),血痰(42)及发热(23)多见;次为胸闷,咳痰,食欲减退及乏力等。无明显症状者30例,其中体检发现12例,因胸部外伤、肺结核复查等发现15例。有吸烟史52例,吸烟者42例。

全部检查血沉,21~110mm/小时者38例。

病理类型:鳞癌33例,腺癌26例,未分化癌11例,肺泡癌7例,复合癌5例,未分型癌3例。

CT表现:8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有65例做胸部HRCT扫描。CT表现:①病变部位:以右肺上叶后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双上叶前段,双下叶背段及右下叶后基底段多见,共占74%。②肿块形态:球形26例,类球形43例,不规则形16例,球形及类球形者占81%。③肿块大小:按肿块CT层面的最大直径,0.9~2.0cm9例,2.1~3.0cm24例,3.1~4.0cm27例,4.1~5.0cm10例,5.1~6.0cm10例,6.1~7.0cm5例。其中直径在4.0cm以下60例,占70.5%。④肿块密度:密度均匀52例,密度不均33例。不均者呈泥沙样钙化3例,偏心性空洞8例,空泡征6例,病灶中心液化16例。⑤肿块边缘轮廓:分叶35例,胸膜凹陷征9例,脐凹征12例,毛刺29例,光滑2例,毛糙及模糊不清23例,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56例,肺门血管条索14例。可以看出以分叶、脐凹征、毛刺、轮廓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胸膜凹陷征、肺门侧血管条索多见。⑥小肺癌的CT表现:本组肿块直径3.0cm以下者共31例,统称为小肺癌,其中复合早期癌标准(即癌块直径2.0cm以下,局限于原发部位,无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者6例,另3例癌块直径虽然在2.0cm以下,但已有邻近组织或所属淋巴结转移。24例癌块直径为2.1~3.0cm,其中7例已有转移。故小肺癌有癌扩散者共9例,占28%。31例中癌块近球形者28例,3例有空泡征,癌块轮廓以毛刺、轮廓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及分叶多见。⑦鳞癌与腺癌的CT表现:33例鳞癌所见(例次),除分叶、毛刺多见外,轮廓毛糙(9),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16),肺不张(4),阻塞性肺炎(5)及空洞(3)较多见。26例腺癌所见(例次),除分叶、毛刺亦多见外,轮廓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14),肺门侧血管条索(5),胸膜凹陷征(9)及空泡征(4)较多见。

讨 论

关于周围型肺癌误诊问题:85例中初诊CT诊断者75例,其中诊断正确者60例(80%),可疑肺癌者10例(13%),误诊5例(7%)。其误诊原因较多:①癌块小,容易漏诊。本组1例误诊,直径<1cm的结节,3.5个月后增长到2.5cm才被发现。②当肿块呈不典型CT表现或无特殊征象时,容易误诊。本组5例误诊为炎变、结核、良性肿瘤;例如1例右肺中叶模糊的小结节病灶,CT平扫诊断为炎变,抗炎35天无好转,后行HRCT扫描,待排除占位,经手术证实为腺癌。所以对不典型病灶,应常规HRCT扫描。③早期周围型肺癌特征少,难以确诊。④周围型肺癌的邻近转移早期容易漏诊。本组31例小肺癌约1/3已有转移。1例右上叶后段腺癌,直径1.5cm球形病灶,平扫诊断为良性病变,HRCT见右主支气管壁厚,奇静脉增大,手术发现纵隔淋巴结及右上肺均有转移;提示小肺癌也应仔细观察各处有无转移。

鳞癌与腺癌的CT表现大部相似,但不尽相同。如分叶、毛刺及廓部分毛糙与部分光滑等均多见。鳞癌阻塞性炎变及肺段不张较多,好发3~6级支气管,并发肺段不张及癌块周围不同程度实变所致,本组癌性空洞共8例,鳞癌占6例。腺癌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肺门侧条形血管影较多见。由于腺癌组织易产生纤维组织或侵及胸膜引起胸膜凹陷征;小腺癌生长较鳞癌快,但密度不高,其中含正常肺组织,故空泡征较多,且腺癌转移早,肺门条影多为癌性淋巴管炎引起。

小结:本文报道85例周围型肺癌临床CT表现,对本组误诊情况及其中31例小肺癌进行了分析,对鳞癌与腺癌的CT表现做了比较。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正颜,等.周围型肺癌的X线征象结病理基础——40例X线、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83,2:121.

CT诊断表现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 男26例, 女12例, 年龄26~73岁, 平均42岁, 疗程15天~20年, 平均3年5个月。单纯腰痛15例, 腰痛放射至双下肢12例, 腰痛放射至单侧肢体7例, 单纯单侧下肢疼痛3例, 单纯双下肢疼痛1例;有外伤史者11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生产的Pros Peed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包括L3~4、L4~5、L5~S1椎间隙, 扫描线由上一椎体椎弓根下缘至下一椎体椎弓根上缘平行椎间隙扫描;层距、层厚均为5mm, 选用骨窗 (窗宽2500HU、窗位500HU) 和软组织窗 (窗宽400HU、窗位55HU) 观察。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与CT表现关系

38例LS中, 发生在L3 2例, L413例, L5 23例;其中单侧裂3例 (L41例, L52例) , 双侧裂35例占92.1%。从扫描侧位定位像上观察:有椎体滑脱者30例 (按照Meyerding氏测量法分类, I度滑脱24例, Ⅱ度滑脱6例) ;15例单纯腰痛者仅有4例为单纯双侧LS, 其余11例均有I度滑脱, 无椎管狭窄;12例腰痛放射至双下肢者有不同程度椎体滑脱 (I度8例, Ⅱ度4例) 和神经通道狭窄 (5例椎管横径狭窄, 2例双侧隐窝狭窄, 2例双侧椎间孔狭窄, 3例椎间盘突出) ;7例腰痛放射至单侧肢体者有椎体滑脱6例 (I度5例, Ⅱ度1例) 及不同的神经通道狭窄 (4例椎管横径合并单侧隐窝狭窄, 2例椎间盘突出, 1例椎管狭窄合并单侧椎弓裂) ;3例单纯单下肢疼痛者椎体无滑脱, 且均为单侧裂 (L4 1例, L52例) , (椎管横径狭窄1例, 单侧隐窝狭窄2例) ;1例单纯双下肢疼痛者为椎体Ⅱ度滑脱合并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CT表现和相应临床症状符合率为70.4% (17/23) 。

2.2 LS的CT表现

2.2.1 裂隙征

位于椎弓根下部层面偏后, 椎弓关节间部出现边缘不整、宽度不等, 约2-8mm的低密度裂隙影, 形状有斜形、“S”形及不规则形, 裂隙端呈梭形膨大, 是LS的直接征象。本组38例, 显示73个裂隙征。

2.2.2 椎管冗长征

骨性椎管前后径加大, 横径相对缩小, 呈葫芦状改变;本组38例椎管前后径范围为23-36mm, 平均26.4mm, 表现椎管冗长者20例, 占52.6%。

2.2.3 假性椎间盘膨出

CT表现为椎间盘水平后缘弧形软组织影, 密度与椎间盘相当;后缘向两侧延伸至椎间孔, 滑脱越严重, 假性膨出越明显, , 本组有30例, 占78.9%。

2.2.4 双边征

前移椎体的椎后缘出现相互平行的两道弧形密度增白影, 即双边征。本组10例, 其中显示双边征I度滑脱4例, Ⅱ度滑脱6例。

2.2.5 双关节征

CT扫描峡部裂层面同时包含双侧椎小关节, 形成双关节征, 本组5例, 其前间隙为峡部裂隙。

2.2.6 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

峡部裂处高密度影向椎管内、侧隐窝和椎间孔突入, 致椎管横径变小、侧隐窝变扁使椎管呈三叶草形和椎间孔狭窄。矢状位重建椎间孔内可见骨块影, 本组椎管狭窄1l例, 侧隐窝狭窄8例, 椎间孔狭窄3例, 占LS腰腿疼痛原因的57.9% (22/38) 。

3 讨论

3.1 LS的鉴别

LS病因尚未明确。在CT诊断中应当注意与椎小关节区别。椎小关节在轴位像上位于椎间盘水平, 小关节骨性关节面平行、光滑, 关节间隙一致, 宽约2~3mm。小关节突在小关节附近可见关节囊附着处切迹;而峡部裂位于椎弓根下缘层面, 表现为表面粗糙、锯齿状、斜形及不规则形, 常有椎管变形。

另外, LS并发椎体滑脱要与退变性滑脱进行鉴别:退变性滑脱多见于女性, 主要发生于L5~S1水平;病因主要为椎小关节、椎间盘退变及关节囊的松弛和脊柱周围肌肉韧带薄弱而引起;其表现除了与LS引起滑椎共同表现外, 即假性椎间盘膨出、椎管冗长、双边征等, 还常见小关节增生、肥大及关节间距增宽分离、关节内真空和骨环显示完整等征象。

3.2 椎体滑脱CT表现分析

LS最常见合并症为椎体滑脱, 本组约占78.9%, 其中I度滑脱占63.2%, Ⅱ度滑脱占15.8%, 与文献报道相近。CT特征表现: (1) 假性椎间盘膨出:滑椎致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被牵拉破裂和突出称假性椎间盘膨出。该征象是由于滑椎前移所致, 而非椎间盘后膨或后突, 根据其对称性及不超过下位椎体后上缘的特点可以鉴别。 (2) 椎管冗长征:由于椎弓关节间部骨缺损、分离和椎体滑脱使骨性椎管前后径加大、变形。所以, 此征象是椎体前移的必然结果。 (3) 双边征:椎体滑脱后扫描线同时通过切及滑脱椎体相邻的两个终板边缘所致, 滑脱越显著, 双边征显示率越高。

3.3 观察LS注意事项

(1) 选用骨窗观察峡部裂, 选用软组织窗观察腰椎周围软组织及腰神经嵌压的部位和原因。 (2) 在进行椎间盘扫描时, 若发现椎管变形或骨环不完整则提示峡部裂, 应需加层扫描。扫描方法一般在CT腰椎侧位定位像上选定扫描线尽量与峡部裂隙垂直, 这样得到的图像能真实地反映峡部裂隙的实际形态。 (3) 正常椎体在椎弓根水平可见到由椎体后缘、椎弓根、峡部、椎板及棘突组成的完整骨环, 如果骨环完整可排除峡部裂。

3.4 LS的CT诊断价值

上一篇:学生认同感论文下一篇:身体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