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策略(精选12篇)
表现策略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剖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们发现, 阻碍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阅读”为本位。“阅读本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习作教学, 虚化了课外阅读教学, 淡化了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于是, 我们提出了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所谓“表现”是将思维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 它以交际、传播为目的, 以物、事、情、理为内容, 以语言为工具, 以听者、读者为接受对象, 以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为目标, 以教材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为抓手, 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与规范,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基于“表现本位”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引领教师扎实开展习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 努力促使学生在大量的读读、背背、写写中积累知识, 历练语言, 提高积极参与表达和交流的欲望, 提高言语表现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以实际研究效果彻底否定“阅读本位论”。
1. 主要内容。
(1)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旨在“表现本位”教学思想的引领下, 积极探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技巧, 如何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2)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将彻底打破“阅读教学”中心论, 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揣摩规范的语言文字, 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 开发并利用文本的习作导航作用, 实现让阅读文本向情感熏陶的范本和习作指导的蓝本的根本转变。
(3)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旨在探讨在“表现本位”的指引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课外阅读, 努力以“表现”促读, 以“读”提升表现能力。
(4)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力求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过程中, 教给学生学习的言语表达技巧, 促使学生在识写能力提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将以教材为依托, 凸显口语交际课的交际性, 努力探索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
(6) 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旨在拓宽综合性学习的教育教学功能, 努力实现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 主要观点。
(1) 在教学理念上, 变“阅读核心”为“表现本位”。在我们的教学中, “表现本位”比“阅读核心”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因为“表现本位”的教学思想兼容了阅读活动, 有助于阅读, 能深化、促进阅读, 但阅读活动未必都要“表现”的介入。“表现本位”的教学要求高于“阅读核心”的要求。在智能层面上, “表现本位”的教学思想不仅兼容了阅读, 同时也可以促进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2) 在教学策略上, 变“就课论课”为“促进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 虽然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习作能力有不同的心理机制, 有各不相同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但是他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可以相互促进。“表现本位”的教学策略要求我们教师无论是在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 还是在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情境, 让学生成为听、说、读、写的主体, 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让他们的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 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 理清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 语文教学的基本行为是语用行为。从本质上说, 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 掌握语言规律, 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旨在促使全体小学语文教师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 找准语文教学的方向, 有效实施语文教学活动。
(2) 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以“表现”为本位,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语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现力为本, 使学生思维精密化、感受语词化、思想条理化, 能够促使学生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 以后能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2.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1) 构建“全语文”的教学思想。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在“表现本位”的引领下, 全方位地进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习作教学策略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研究、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这些“研究”既相互独立, 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既研究课内, 也研究课外, 使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从而有效地构建“全语文”的教学思想。
(2) 丰实并拓展“表现本位”的教学理念。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在《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明确指出:“不论是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功能教学架构还是从长期教育实践的效果看, ‘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均已不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其基本观念既远远落后于当代的学术进展, 也无法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语文能力的需求。因而, 现有语文教育规范的消亡, 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 已是势所必然。”潘教授虽然提出了“表现本位”的理念, 但他把“表现本位”仅仅定位于“写作本位”上, 我们将在“写作本位”的基础上, 拓宽研究思路和范围, 将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列入“表现本位”的范畴, 努力在“全语文”思想引领下丰实并拓展“表现本位”理论体系。
3. 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1) 努力填补习作教材空白。我们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按照“阅读本位”来组织单元, “外挂”写作练习。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 阅读教材占教材的绝大多数篇幅, 习作安排只有6~8次。每个单元的习作形成过程是没有设计的, 似乎要的就是一个习作的结果。基于“表现本位”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将以现有教材为平台, 开发能够促进学生言语表现力发展的素材, 着力编写读写结合的校本教材, 从句到段、由段及篇循序渐进, 努力弥补习作教材系列性、层次性不强的缺憾。
(2) 全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学会阅读方法,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表现本位”的语文教学遵照语言学习理论建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语文能力的“习得性”, 让学生通过听听、读读、背背、说说、写写, 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 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 运用语言, 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表现策略 篇2
听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途径。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笔者认为,现在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学生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的仍是听力理解。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听力理解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并要研究矫正的策略。
一、听力理解障碍的表现及成因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1)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 sheep——ship,house——horse。(2)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3)英语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4)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二、听力理解障碍的矫正策略
1、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一是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掌握英语的朗读技巧;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
2、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与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
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要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二是在课时安排,可充分利用课前或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材料;三是在内容选择,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
4、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听力的提高十分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育。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幼儿胆怯心理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篇3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胆怯”,它是幼儿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忧虑反应,这种忧虑的内在心理机制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
造成这种胆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长的溺爱多于培养。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时刻提醒孩子这个要小心,那个要注意,深怕孩子受到伤害。孩子要爬滑梯,家长会急得大叫:“不行,那么高,要是摔下来怎么办?”晚上,睡觉了,遇到打雷,媽妈怕孩子受到惊吓,会一个劲地边拍边说:“宝宝乖,别怕,妈妈抱。”一旦孩子不听话,家长就吓唬孩子:“你再不乖,大灰狼就来了。”渐渐地,家长的情绪感染了孩子,使孩子变得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从小就养成了不敢与人交往,不敢独自睡觉,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胆怯心理。
第二,幼儿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些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把孩子安
置在家中独自游戏,或与有限的几个家庭成员交往。如孩子要下楼和小伙伴玩皮球,家长就说:“不行,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爸爸让孩子到附近小店去买酱油,妈妈就说:“不行,要是摔倒了怎么办?”这样,长期的单一刺激使得孩子对家庭以外的环境感到十分陌生,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家长以外的人交往,如何去应付外在的变化,久而久之,他们便拒绝合群,拒绝交往。
第三,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有偏差。有些家长与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耐心地指点帮助,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简单地一锤定音:“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XX多聪明!样样得第一。”一句话,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孩子受到了某种暗示,认为自己确实“无能”。因此,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他不愿参与活动,缺乏尝试的胆量。有的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能力的培养。也有的老师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怕出乱子,求太平,惟恐磕磕碰碰出事故,慢慢地幼儿变得胆小、怕事。
笔者认为,这种胆怯心理直接影响了幼儿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勇敢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必须密切配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耐心地指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勇敢品质。
勇敢,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它的意思是不怕危险、困难,有胆量,与胆怯、懦弱相对立。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勇敢品质,就有了沉着应付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心理准备,有了排除各种阻碍,以实现其短期目标与远大理想的可能。因此,勇敢品质是人们取得生活、学习、事业成功的前提。那么,勇敢品质是天生就有的吗?不是,它是在后天的学习、游戏、劳动、日常交往中逐步形成的。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呢?、
一、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电视尉中的主人公。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为此,我们可以创设条件,进行榜样示范,以勇敢、无畏的情绪感染幼儿,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一方面,利用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幼儿,通过看图讲述《我是勇敢的小强强》、游戏活动《上课大声讲》、故事《吃药打针我不怕》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幼儿的勇敢品质。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严于律己,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做起,充分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试问:看见一条毛毛虫,妈妈或老师先惊叫着跑开,却要求孩子勇敢地对待,这现实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父母之言行举动,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其接触,效而尤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言传身教,幼儿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再一个方面,以同龄人为榜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消除胆怯心理,培养勇敢品质。如孩子不愿参加体育活动,就可以用身边的事例及时地鼓励他:“看!xxx小朋友多棒,皮球拍得多好,真神气!”这样,渐渐地,有些胆小的孩子也会去试一试。总之,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要把握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究方法、循循善诱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6岁以前当作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他说:“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可见,在幼儿期培养勇敢品质的重要性。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应把握好是关心、爱护孩子,还是放纵、溺爱孩子;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儿观,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尽可能为孩子创设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有兴趣、主动地开展活动。特别是对待胆怯、缺乏主动性的孩子,应引导、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内容,培养他们主动计划自己行动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点漓进步,要给予肯定:表扬,从而强化协凡的勇敢品质,最终使幼儿学会自我赏识,自我肯定,以至得到自我满足,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导实践、寓教于乐
我们知道失败会引起幼儿的胆怯心理,而成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不敢尝试有难度的或新的动作,这是因为孩子胆子小,自愧不如别人,害怕和别人比较,害怕失败。我们要想方设法,鼓励每个幼儿都有勇气来学,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来。同时,要选择适合幼
儿年龄特点,适合各个层次幼儿的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如表演游
戏、角色游戏、攀岩、远足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技能,磨炼幼儿的意志,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经受失败的磨练,从而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勇敢品质的培养,努力克服幼儿的胆怯心理,将他
日语教学引入前置表现的策略 篇4
一、“前置表现”的定义及分类
(一) “前置表现”的定义
“前置表现”的概念, 在日本语法界尚无统一的定论, 根据会话条件的局限性、分析角度不同, 呈现出多元性等现状。
这里列举一些国外学者对“前置表现”的研究来做参考, 如:Brown&Levinson (1987) “相手に配慮を示す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して、ポライトネス理論を展開している”。是作为一种会话中交际手段体现对别人的理解, 进行礼貌的对话。生田 (1997) “相手の「面子を脅かす行為」を行う時に、それを埋め合わせたり取り繕うための言葉づかいが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るとされるものである……”是指要实施伤及到对方面子的行为时, 策略地采取的补救性语言。
中国学者对“前置表现”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陈风 (2012) “出现在进入正题或话题部分之前并具有引出正题或话题这一基本功能的表述, 其使用与否对后续部分的成立或说话人与传达的基本信息内容没有影响, 具有这种功能的「前置き表現」的语法形式为由接续助词「が/けれども」引介的词语”。但这个定义有局限性, 广义上的“前置表现”除「が/けれども」外, 还包括更多的表现形式。
综合以上各学者的理论研究结果, 本文将日语的“前置表现”简单地定义为引入正题前的有礼貌的、文雅的会话策略。
(二) “前置表现”的分类
杉户清树 (1983, 1989) 和才田いずみ等人 (1983) , 将“前置表达”作为“メタ言語表現”或称“注釈表現”的一部分进行了考察, 但并未形成“前置表达”的系统研究。近年来, 大塚容子 (1999) 的《テレビ討論における前置き表現———“ポライトネス”の観点から》是局限于电视讨论场景下的研究, 并且给出了“本題に入る前に現われ、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円滑に進めるためのストラテジーとして使用される表現を‘前置き表現’とする”的前提, 没有阐释“前置表达”内容及句法结构上同后续主句的关系。梅冈巳香 (2004) 在《日本語表現の特徴をさぐる》中, 仅对演讲中出现的“前置表达” (んですけど/が) 加以研究。
中国学者陈臻渝 (2007) 《日本語会話における前置き表現―配慮の表現方法によって》, 则将“前置表现”定位于日语会话中。
综合前人研究结果, 将“前置表达”划分为“顾忌式”和“传达型”两大类。举例说明的话, “顾忌式”并不影响话题中信息的传达, 其使用的目的是对听话人的某种顾忌;而“传达型”的使用则会影响到信息内容。“前置表现”的特色就体现在“顾忌式”中, 总结其常见的表现, 分设以下四种类型:基本礼节型、抱歉谢罪型、共感共识型、预告阐明型。
鉴于文章篇幅有限, 且日语会话中“前置表达”形式纷繁复杂, 例如“お言葉ですが、私はそうは思いません”、“話はころころ変わりますが”等等这些表示拒绝的“前置表达”形式, 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种分类, 可以说其下位分类研究也有待完善。
二、“前置表现”在交际及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0年日本国语审议会向日本文部省提出的报告提出敬意表现的这一概念, 列举了像“恐れ入りますが”、“ちょっとお尋ねしますが”、“夜分すいません。○○ですが”等这样的“前置表现”形式。虽然这些所谓的套话不能直接影响交流的内容和效果, 但是如果使用恰当, 能够体现出顾及到听话者的人格、立场、状况、心情、感受等, 并对说话人自身的形象也有所提升, 表现了交际双方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敬意表现并不看重并拘泥于语言形式, 而是强调其语言表达功能。注重的是交际对方的人格立场、状况、心情感受及交际的场合, 且对说话人自身的形象也有影响, 主张交际双方给予相互的尊重。敬意表现包括敬语及敬语以外的各种表现, 在报告中“前置表现”作为敬意表现得到了强调, 并且被肯定在语言生活上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这足以看出“前置表现”在敬意表现中重要的位置。
报告中“現代社会における言葉づかいの核を成るものは、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円滑にする言葉遣いとしての敬意表現である……”。众所周知, 社会生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的。人类需要了解、沟通、交往, 只有通过建立和维持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 才可能顺利地与人交流, 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得以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 不应局限于敬语的表达模式, 而应该从敬意表现这一角度来引入敬语表达和“前置表现”。最好将我们的母语和日语敬意表现进行对比, 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如果想用日语顺利地交流, 不但需要相应的语法能力, 灵活地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可称为驾驭语言的综合能力。在日本社会, 提倡利用敬意表现来建立和维护和睦的人际关系, 使交际目的顺利达成。我们在日语教学中, 也要加强敬意表现的培养意识, 使学生具备运用能力。报告中最后补充道:“ (外国人に対する) 日本語教育においても、いわゆる敬語の枠組みにとどまらず、敬意表現という新しい観点からの教育が望まれる。”向日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推广敬意表现的要求和希望, “前置表现”作为敬意表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日语教师首先要把“前置表现”作为表达敬意的主要手段, 加深对“前置表现”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讲授敬语表现的同时, 将“前置表现”的概念贯穿其中, 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敬意表达的这种能力, 向学生传授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使用方法。
三、在教学中引入“前置表现”的策略
“前置表现”作为敬意表现的一部分, 应同敬语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敬语注重的是语言形式及交际双方的上下关系和亲疏关系;而“前置表现”的使用则注重如何在会话中体现出顾及到听话者的人格、立场、状况、心情、感受等。
下面将根据本文中“前置表现”的分类, 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前置表现”。
1.基本礼仪型。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语言礼仪, 在句子中起到传达敬意的作用不影响句子内容。对我们熟悉的人, 对话中是可以直接表达我们说话意图的, 但是如果从基本的礼仪角度考虑, “前置表现”还是很必要的。如。
(1) お手数ですが、ここにお名前を書いていただけますか。 (麻烦您请将名字写在这里) 。
(2) お差し支えなければ、ご連絡先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すか。 (如果可以的话, 能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吗?)
2.抱歉谢罪型。作为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 在会话中大量地使用表达歉意的“前置表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すみませんが……”、“申し訳ないんだけど……”, 说话人企图通过对前句“前置表现”的分析, 让听话人自己意识到后句的内容, 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1) こんな夜分遅くに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緊急な用事ですので。 (这么晚打扰您实在是抱歉, 但是我有急事要说。)
(2) 悪いけど、ドア閉めて。 (不好意思, 请关一下门。)
3.共感共识型。通过前句的“前置表现”, 表达站在听话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能够体会到听话人的心情并且和听话人有同感。
(1) せっかくのご好意はありがたいが、我々には心に決めた店がある。 (非常感谢您的好意, 但是我们已经决定去哪个店了。)
(2) 気持ちは分かるけどさ、他に言い方ないの。 (我理解你的心情, 没有别的说法吗?)
4.预告阐明型。通过前句的“前置表现”, 预示或解释后句中的内容, 借以打消听话者由于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不愉快。
(1) これからのことなんだけど、できれば旅に出たいんだがどう思う?」 (以后吧,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去旅游, 你怎么想?)
(2) 話は変わるけど、聖徳太子って知ってる。 (对了, 你知道圣德太子吗?)
参考文献
[1]陈臻渝.日本語会話における前置き表現——配虑の表現方法[J].におて[日].言语文化学研究, 2007, (2) .
[2]陈风.“前置き表現”的语言策略及文化意义[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 (1) .
[3]現代社会おける敬意表現 (案) [EB/OL].http://www.net.go.jp2000.
表现策略 篇5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挫折的发生,会使人产生焦躁、失望、忧虑、担心、痛苦等情绪反应,这就是他们的挫折。
一、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出现的挫折 1.学习和考试中的挫折。
中学生的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相比要复杂得多,抽象得多。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他们必须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中学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作业更多,学习负担更重,竞争更激烈,而且面临升学压力,因此,进入中学的学生面临新的学习适应问题。在学习和考试中遇到挫折等,中学生往往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一部分人自我评价过低,导致自卑,自信心下降,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发挥;另一部分人自我评价过高,一旦遭受失败、挫折,就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产生自卑。不能恰当进行自我评价的学生,往往更重视周围人的评价,遇到表扬,沾沾自喜,遇到批评,情绪一落千丈。2.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
中学时期是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新体 验,并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迷惑、害怕。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可能遇到以下几方面的挫折
(1)性发育成熟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困惑。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生长迅速变化,但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并不十分协调,一般体型不匀称,精细动作不完善,容易做什么事情都显得笨手笨脚,早熟的学生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第二性征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恐惧,又不愿意对别人说一些早熟的学生,尤其是女生,遇到了最困难的适应问题面临着同伴尚未经历的变化,她们需要别人来分担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但却难以觅到知音,难以与同伴在感情上交流,这种不利处境会对早熟的女性所经历的身体变化产生消极影响,增加她们对月经初潮的消极感受。(2)“成人感”的困惑。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过分相信老师和家长,他们更 相信自己。过去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已经变得普普通通,他们对家长、教师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说教渐生不满。他们需要一个自己独立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不希望成人干扰或对他们管得过严,特别是成人单方面的计划安排,在他们那里行不通。他们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甚至表现出对父母老师不够尊重。对教师和家长的当面批评往往即使“信服”也不“口服”。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还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对家长和教师也不免仍带有依赖的成分,他们往往重新回到“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事事要求公平合理,他们渴望独立,又希望被人肯定,引起别人关注,但往往他们得不到公正地对待常常因为上课老师没叫自己发言,或是老师家访去了别人家没来自己家而感到不公平,认为老师偏心眼。他们对家长、对社会也一味要求绝对公平,而这种公平观很快在生活中破灭,于是消极处世,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3)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之间的矛盾。
现实我是对自己当前状况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从外在形象到内在表现各个方面。理想我是希望努力实现的一种目标。一般情况下,理想我和现实我不完全统一,有冲突和矛盾,但当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的距离过远,就容易产生挫折,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于认识不切实际。一种情况是将理想我的标准定得过高,好高骛远,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另 一种情况是中学生的内心冲突在外界压力下引起严重不安、焦虑和痛苦。3.人际交往中的挫折。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此说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中学生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常常遇到挫折。此时,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比小学时期大得多。与小学阶段相比,中学生更渴望与同伴交往,而且同伴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突出了。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中学时期是交友最多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最不愉快的事情是同 伴的指责,最严重的惩罚是同伴不愿与之来往。他们把友谊看得相当重要。他们要结交的朋友是理想中的朋友,但理想和现实中有一定距离,所以理想破灭了友谊也结束了,许多中学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他们昨天还把结识的朋友当作一个“伟人”,今天就把他当成了伪君子,这正是他们认识片面,以偏概全的表现。中学生除了在交友过程中由于友谊的结束而产生的挫折情绪外,更有相当一部分人,人际关系不好,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在家中受父母宠爱,一切由父母包办,除了学习,很少与人交往,因而在新环境中不 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同学往往是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常常只注意自己,忽视他人的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霸道、狂妄,虽然他们很愿意结交朋友,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原因往往总是失败。还有一部分人是属于性格孤僻、内向,他们整日禁锢在郁郁寡欢、焦躁烦恼的情绪中,心境抑郁,缺乏生活乐趣,他们一般内心体验敏感,爱猜疑,害怕自己受伤害。他们很少与他人主动交往,即使有人主动与之交往,他们也常常戒心很强。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好,遇到困难时也很难得到他人真诚帮助。
二、中学生面对挫折,增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在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并认同两个基本观点:首先是挫折不可避免,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其次是挫折成就人生,挫折处理得好往往会成为人们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的起点,是人生的一种特殊财富。
2.正视挫折的非凡勇气。这讲的是勇气,既包括思想认识上的勇气,也包括行为实践上的勇气。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即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心和勇气,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学会战胜自己的虚荣和胆怯。
3.战胜挫折的信念。人的行为,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才能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对于中学生来说,面对各种考试或竞赛名落孙山这样的严重挫折,如果缺乏信念,失去信心,就会前功尽弃。如果信念坚定并坦然面对,吸取教训、重振旗鼓,就会条条大道通罗马。4.挑战挫折,控制好自己。战胜挫折也要靠自身实力。
面对挫折,中学生一方面要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精于谋划,巧用方法,出奇制胜。一般说来,学生 时代多一份寒伧与失意,走向社会后就可能多一份实力。
5.分散挫折的压力。当遇到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或亲朋好友倾诉,以便把消极、愤怒、悲伤、苦恼等负性情绪统统宣泄出来,以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减轻挫折感。
微信的广告表现和投放策略初探 篇6
关键词:微信广告;投放策略;品牌传播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大幕。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环境开放性和互动性、信息易得性和透明性、媒介多元化和立体化、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传播精准化和个性化、受众标签化和社群化等特点,为企业的广告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微信广告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通过腾讯大数据实现一对一精准触达,并利用微信的上亿级流量为广告主带来高频曝光和有效互动。本文将从微信的广告表现、传播特性对微信广告的投放策略作简要探究。
1 微信的广告表现
1.1 微信广告的技术形式
微信广告根据展现位置和页面大小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形式,包括文字广告、图片广告、图文广告、视频广告、HTML5广告、语音广告、二维码广告、链接广告、表情广告等。多元化的展现方式能够满足广告主不同的传播需求,也给用户带来丰富的广告接触体验。
1.2 微信广告的投放类型
按照广告位是否固定,可将微信广告分为有特定广告位的广告和无特定广告位的广告。例如,朋友圈的官方广告和公众平台底部的广告都属于有特定广告位的广告,而公众账号的图文消息里发布的硬广和软文则是无特定广位的广告;还可按投放位置将微信广告分为朋友圈广告、公众平台广告、漂流瓶广告、摇一摇周边广告、附近的人广告、红包广告、表情商店广告、游戏广告、卡券广告、其他广告等。每种投放类型都各具优势,如朋友圈广告为原生信息流广告,与媒介环境融入度高,干扰性弱;摇一摇周边广告最能解决用户的即时需求,时效性强,转化效率高;品牌红包广告的用户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利用社交化的场景扩大了品牌的影响范围,加速了品牌信息的裂变传播。广告主可以根据不同广告类型的特点和效果开展广告信息传播活动。
2 微信广告的传播特性
2.1 准入门槛低,传播渠道广
微信是一个人人皆可发声的平台,信息发布准入门槛低,相比传统媒体广告,微信广告的制作、刊播、后期维护成本低廉。
微信传播推广渠道多种多样,包括作为固定广告位的公众平台底部、朋友圈、附近的人插件(搜商家)等,以及不作为固定广告位的漂流瓶、分享链接、微信红包等,商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2 曝光频6率高,投放推广准
根据微信近6亿的月活跃用户、一半以上用户日均超10次的打开频率,和日均20亿的图文消息阅读次数,可以看出微信数以亿级的社交流量是高频曝光的有力保障。
同时,微信官方拥有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微信公众号也建立了粉丝数据库,掌握了海量用户的自然特征、兴趣爱好、消费情况等个性化标签,最终根据自定义需求,利用用户分组控制进行商业信息的精准投放,在信息覆盖和定向投放两个维度上实现统一。
2.3 广告形式多,用户体验好
微信提供多种类型的广告形式,对企业来说,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品牌、产品和服务,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触及打动用户;对用户来说,每种广告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图文消息方便深度阅读,图片吸引注意、印象深刻,视频信息量丰富、H5互动性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浏览信息、开展信息互动,自主选择权得到保障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2.4 信息干扰弱,互动沟通强
用户都是出于自身需求关注公共账号的,利用公众账号推送一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对用户造成的信息干扰不是特别明显,不易引起用户的反感。
对于朋友圈广告,用户可以点击“我不感兴趣”使广告消失,充分尊重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6小时内无互动,广告将不再曝光的新形式有效控制了展现频次,优化了用户的信息浏览环境。在朋友圈广告下,可以评论、点赞与好友互动,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同时由好友为品牌背书,降低了用户排斥广告的几率。
微信广告在不同的入口里,既有效缓解了用户的厌烦情绪,又使广告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广告的接受度和互动性因此大大增强。
3 微信广告的投放策略
3.1 品牌要根据品牌调性和用户属性来进行广告投放
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利用微信进行广告投放,品牌要根据品牌调性和用户属性来进行广告投放。
微信覆盖的主要用户人群在20~39岁年龄段内,这类人群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传播分享能力,同时对待广告信息比较理性,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验证广告信息的真实性,更加认同和信赖来自朋友的信息。
企业在投放微信广告时,要根据品牌调性和产品特点圈定目标客户,结合微信的平台特征和用户人群,决定是否投放广告和投放广告的具体事宜。
3.2 合理选择广告形式,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
微信广告形式丰富多样,从技术形式上包括图文、图片、文字、表情、视频、HTML5等;从投放类型上,包括朋友圈广告、公众平台广告、摇一摇周边广告等。每种广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广告本身特性、企业广告目的和广告预算、用户属性等三方面要素都影响了企业对广告技术形式和投放类型的选择。
例如,朋友圈广告主要是品牌形象广告,主要是按照曝光次数收费。如果是应用下载类广告,在朋友圈投放适切度就相对不高。选择微信其他按照点击、下载付费的广告类型能够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减少广告预算的浪费,达到较高的投资转化率。
3.3 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微信进行广告推广,一些商家已经到了过度营销的地步,利用信息轰炸对用户进行骚扰,降低了用户体验,严重时还会驱使用户屏蔽甚至取消关注账号,对于商家来说,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品牌商家要坚持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告信息传播。在具体做法上,既要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加强情感传播,和受众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并满足目标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减少硬广推送的数量和频率,为用户体验提供保障。
3.4 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
微信广告的技术形式五花八门,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主可以利用更多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的主动注意和持续关注。形式的丰富和创新给予用户新鲜感和趣味性,但是形式总有一天会变得不新鲜不吸引人,受众会习以为常,所以对于广告主来说,要兼顾形式与内容,用形式吸引用户,用内容留住用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4 结语
随着微信对广告位置和广告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开发,微信广告平台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广告主应该充分抓住这种机遇,将传播需求、受众属性、广告特性进行有机结合,力争通过高频触达和有效互动在商业效果和用户体验上达到平衡。虽然现阶段的微信广告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过不断完善,它必将成为新媒体广告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晓莉.微信的广告价值分析[J].青年记者,2013(17).
[2]倪欢.基于传播力影响的微信广告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4(08).
[3]贺翀.微信广告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世界,2014(07).
浅谈体验式广告的表现策略 篇7
一、体验式广告的概念
体验式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 体验式广告也不同于传统的广告, 体验式广告是一种鼓励消费者参与、体验、感受, 在参与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对某个品牌或者产品产生认同和接受, 从而购买此产品。这种体验式的广告表适合于网络等新兴媒介, 因为新兴媒介更具有互动性。总之, 体验式广告是一种软广告, 以消费者感受和体验为核心, 目的是最终达到消费者购买, 企业盈利的目的。
二、体验式广告的表现策略
阿西姆.安萨利对体验式营销有一套理论, 他认为, 体验式营销表现为感觉、情感、思维、行动、关系五种体验, 体验式广告就是要从这五种体验中, 制定不同的表现策略, 达到销售商品和服务的目的。
(一) 感官体验式表现策略。建立在感官上的体验主要是指消费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 对感受商品的一种体验。感官的愉悦带给消费者美的感受和最直接的信号, 有效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最典型的比如, 红星美凯龙的家居城, 展示了红星美凯龙的家具风格, 为消费者营造一种切身的体验, 消费者可以用视觉、触觉全面去感受产品, 并且在整体的家具展示中, 感受到产品本身传达的设计理念, 给人以美和品质的享受, 这种强烈的感官冲击给消费者带来震撼, 从而促使消费行为的发生。
(二) 情感体验式表现策略。在广告中传达一种情绪, 如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家的眷恋, 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以情感人, 打感情牌也是体验式广告的一个表现策略。如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 就是催生了公众的怀旧情绪, 将消费者带到古老的小巷, 母亲的怀抱, 体会到浓浓的思乡和恋旧的情结, 通过情感的纽带将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再如露露的广告, 也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家庭团圆的氛围, 一家人围着桌子, 吃着过年的团圆饭, 然后喝着热露露, 就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一样, 很容易就触发了消费者的感情阀门, 引起强烈的精神契合和认同。
(三) 行动体验式表现策略。行动体验营销意在指让消费者的生活理念和做事方法受到影响, 主要通过具有煽动性的广告, 对消费者产生激励效果。如耐克的“JUST DO IT”, 再如青岛啤酒的“激情成就梦想”, 是号召消费者行动起来, 改变了消费者的行动方式, 将一种理念根植到消费者观念中, 从而对其产生影响, 促使消费行为的发生。
(四) 思维体验式表现策略。思维体验是一种激发消费者惊奇、兴趣、思考的一种广告体验, 这种体验多源于具有创意的广告, 这类广告常常是引起人们的惊呼。如汰渍广告, 通过与普通洗衣粉清洗效果的对比, 给消费者看得见的产品质量, 引发消费者对汰渍洗衣粉去污效果的感叹。这种广告是需要计策和计谋来进行设计, 在此基础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五) 关联性体验表现策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广告体验, 包含着以上感官、情感、思维、行动的各种广告体验, 是具有统一性的, 如速腾汽车的消费者会自发集中提来, 组成速腾车友会, 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的宣传,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将品牌形成为一个“圈子”的象征, 这就是各种关联的统一, 也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力的宣传策略。
三、体验式广告的特点及注意问题
通过分析了体验式广告的表现策略, 在此基础上可以概括出体验式广告的特点, 以及对其注意的问题的进行分析。
(一) 体验式广告的特点。体验式广告具有五个特点:即个性性, 无形性, 延续性, 互动性, 主观性。个性性是指体验式广告给人的新鲜和独一无二的感觉;无形性就是指体验式广告在无形中引发消费者的认同;延续性就是体验式广告风格的延续;互动性是与消费者在互动的过程中, 进行推销;主观性是体验式广告引起的是消费者感官、情感、思维上的感受, 是主观的。如, 有一则广告是得宝手巾广告, 一个女孩的脸上弄上咖啡, 她想要擦, 但是擦不掉, 弄得满脸纸屑, 但是用得宝手巾却轻松擦干净脸。这正是通过体验式广告, 在无形中让消费者了解二者的差异, 得到主观性的感受, 引发消费者的认同。
(二) 体验式广告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风格的统一性。体验式广告要注重广告的整体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品牌。如动感地带的广告, 青春、活力、夸张, 以统一面貌示人, 给人连贯的整体风格, 即使看不到动感地带的标志, 也能知道是动感地带的广告, 这也体现了体验式广告的个性化。
2、注重社会背景。设计体验式广告, 要考虑受众和接受区域, 考虑当地的风俗文化现象, 不能脱离实际, 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考察, 适应当地的消费者的观念, 以免因为区域的差异, 引起消费者的抵触, 影响产品的销售。
3、注重可感性。既然称之为体验式广告, 就是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亲身体验, 就要求企业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 增加体验的深度, 真正调动起消费者的感官, 以及心理情感的感受、体验, 如产品试用、效果对比实验、产品的价值理念的呈现, 目的都是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让消费者信赖产品, 从而选择该产品。
四、结论
体验式广告是一种“可以消费”的广告, 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 也有自身的表现策略, 它通过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 从而达到对产品认同感, 甚至品牌的信赖感。所以要重视体验式广告, 要加强其设计和创新, 以消费者为主体, 使其置身其中, 进行品各种推广, 达到销售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亮.浅谈体验式广告[J].当代传播, 2003, (3) .
[2]丁永娟.体验式广告, 就在你我身边——中华皓清牙膏带来的启示[J].新闻传媒, 2005, (3) .
表现策略 篇8
我们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强加给了学生老师自己的主观感情, 忽略了学生自我意识和感情的抒写, 这种抒写, 是一定区别于别人的, 这个别人包括教师, 对于作文是主观感情的表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写作所选之材, 来于主观
习作需要的材料, 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所不知, 不可能叙之笔端,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其所见能刺激他的视觉神经, 进而对中枢神经有刺激, 同样的所闻、所感, 对感官的刺激, 就会让学生产生印象, 这种刺激还有深浅之分, 所以教师的强加自己主观感情色彩, 只是强行而又不强烈的刺激, 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 都是学生中枢神经的折射反映, 所以当我们去看这个世界时, 我们就已经带上自己的主观色彩, 所以在写入作文中的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理的呈现, 其实也是每个不同的作者对现实事物的一种认识。其认识的水平不同, 在同一事物的写作上, 就会出现不同, 这就是本文开始所说, 有些学生能够达到教师的心理预期的原因, 因为认知水平存在客观的差异。
这种对不同事物的认识区别, 就会使作者在选材上出现不同, 或是对相同材料的认识本现在不同的侧面。所以选的材料在不知不觉中, 就着上了主观色彩。那么我们在教学中, 就不可能统一认识、无区别对待, 而应转而去研究如何应对学生作文主观性的问题。
二、习作中的感情总分关系
作者写的作文中, 会出现多个人物、多个事物、多件事情、多个……总地来说, 不可能单一的行文, 所以其文中就会出现关系。这种关系是作文中各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 可能是单一关系, 但是更多的是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这事物、这关系都不是客观世界存在的, 因为这都是作者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文字体现。
一个人的认识是一个独有的认识标准, 包括价值标准和判断标准, 这个标准因主观认识和感情需求而存在客观的局限。那么, 因为这种局限, 认识就不完全、不客观, 在客观事情上出现的事、物、及其关系上, 只是自我标准的不完全、不客观的认识。
这些事物及其关系, 就只能是作者对自我认识和自我情感的一次再分配, 把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看成一个整体, 那么在作文中出现的带有作者主观认识和感情的事物及其关系, 就是在这个整体分成一个个部分, 所以不论其中事物变或不变, 都是作者的认识和情感。
三、作文深广度取决于认识和情感的丰富程度
作文中的一切都是作者本人的认识和情感的分配, 那么每个对象能分得到多少, 就是这个对象承载了多少认识和情感。这个对象承载得多而深, 那么这个对象就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每个对象都能承载超过时空的思想内涵, 那么就是“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这可给人无限的思想内容。
那么这些对象能承载多少多深, 不是对象自己的承载力决定, 而是作者能给多少和多深的问题, 作者能给多少多深, 又是他自身有多少能给予, 有多深能发掘的问题。所以作者自身认识和情感的丰富程度, 决定了其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他们的基本价值判断和人生体验就是作文的一种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四、习作教学就要让学生丰富体验、丰富情感
学生的习作也其认识和情感的主观反映, 但是因为他们作为心理处于发展期, 价值判标准不定, 人生体验不足, 再加上处于他律的发展阶段, 所以对其习作的教学, 就要在教学同时丰富他们的体验和情感, 从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作文水平发展。
(一)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保证价值观的科学性
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正确的认识, 行之于文, 定会使作文没有思想价值而不被读者接受, 科学的思想才能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所以特别是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对于一个作文科学根本有决定作用。
(二) 加强感性认识培养, 确保情感的丰富性
作文就需要一个赤子之心, 这是许多大家之言, 但是现在的作文好似更在少年老成上下着功夫, 其实, 最耐读的作文是出于真实生活, 而又得到提炼的东西, 这种真是很难得的, 所以要让学生长期保持感性, 对外物有丰富的情感, 这也是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 情感熏陶, 逐步引导情感的深入性
感性认识能促进学生的作文广度, 那么其深度的培养难度就要高一些, 对于客观的事物, 都是用主观的色彩去着色, 所以主观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基础就有制约作用。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应该搭建好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建构平台, 让他们的情感如高楼一般层层提高。
(四) 以情行文, 情文结合的自然性
作文的具体指导上, 学生作文时的情感抒发形式上, 应该以情行文、情文结合。一是不生硬地进行抒情, 让情与文分割开, 这样情不是建立在文的基础上;二是抒情是一种自然, 因为主观认识和情感的需要, 行文至此, 感情自然而来, 于是就有了感情抒写, 抒情的形式也就自然而然, 这便是妙语的自然产生。
表现策略 篇9
一、大学新生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适应问题
生活问题无小事, 对于初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生来说, 衣食住行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 都可能成为阻碍新生迅速适应新生活的突出障碍, 因此生活问题不容小觑。
上大学以前, 特别是高考准备阶段, 大部分新生的衣食住行, 由家人代劳, 不必自己打理, 因而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进入大学之后, 需要自己重新分配和投入精力去处理日常起居, 以往形成的生活习惯被打破, 所以部分新生产生不适感。具体表现为作息时间不固定, 生物钟紊乱, 导致身体不适;还有的新生理财能力较差, 对于生活支出缺乏规划, 频现“月末经济危机”;有的新生盲目参加大学校园内名目繁多的社团活动, 导致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大量分散, 从而影响专业的学习。
2、心理落差问题
其实, 绝大部分大学新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问题。现实中的大学, 与新生向往中的大学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进入学前, 受到各种影视、文艺作品影响, 新生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历史悠久, 处处充满欢声笑语、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 自己可以在校园里大展才华, 独领风骚。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学校没有想象中那美丽, 自己也不再是高中阶段的佼佼者, 周围高手林立, 才子佳人众多。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自身素质都没有期望中那样美好, 这样的落差足以让人难以接受, 从而产生迷茫和无助的感觉!
3、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适应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之前的学习目标似乎都是为了上大学而做的准备, 而进入大学后达到了高中三年甚至更久就已树立的目标。新的目标尚未明确, 对所学专业不甚了了, 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观望阶段, 难免要出现前途茫然的感觉。
二是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转变。大学除去集中授课, 对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相应的监督。相对于高中阶段, 集中上课时间明显减少, 学习方式更加自由。部分大学新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对大学自主式学习和开放式教学无所适从。
4、人际关系困惑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的交际圈一般较小且相对固定。进入大学后, 新生需要面对更广泛、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方面, 原有人际关系的逐渐减弱;另一方面, 新的人际关系带来冲击。如何更好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同时兼顾旧的人际关系, 平衡二者, 都是新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应对策略探讨
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适应教育的开端, 新生报到后入学教育环节是否到位, 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和所在院系、所学专业以及老师、同学的看法,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崭新大学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新的奋斗目标的确立。因此, 学校在有限的时间里, 应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环节作科学、周全的安排, 引导学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要针对专业特点, 安排有关人员介绍培养方案、就业情况,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 使之能够有效学习, 顺利完成学业。
2、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活动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新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通过建立学生基础信息库, 通过基础信息库, 对新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走访寝室, 深入食堂、课堂去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 需要尽快建立高效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
3、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 因此, 新生适应教育, 不仅仅要依靠学校, 更离不开家庭的关心。同时, 大学作为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其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愈发加深, 所以, 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也负有很大责任。
家长不应以物理距离的加大和孩子成年为由对子女的关注有所松懈, 相反更应加强, 要继续给予子女心理上的关心与支持。社会应当积极考虑大学生发展的要求,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与家庭一道参与到大学新生成长的工作中来。
摘要:进入大学后, 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变化、学习任务转变、新的人际关系建立等诸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学生会表现出适应困难的现象。研究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找到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障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促进大学新生尽快成长, 学生工作者责无旁贷。
关键词:适应,新生,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青娥、郭珍梅:《浅谈农科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2]吴颖梅:《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3 (3) 。
[3]应国勇、卢美芬:《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反思》,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5) 。
[4]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建设》, 《高等教育研究》, 1999, (1) 。
表现策略 篇10
就数学学习而言,适应是个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这种适应具体落实在个体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应答上,其结果是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获得发展。个体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动力反映在两个方面:宏观上,是因为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需要人们掌握较高水平的数学知识,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新的数学学习;微观上,来自于个体的认知需要,数学学习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个体与作为客体的数学知识体系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两者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例如,当学生感到,对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很难解释“常数函数”为什么也是一种函数的时候,原有的对函数的认识平衡就被打破了,从而产生了学习以“映射”的语言定义函数的需要。所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的反应活动及其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数学思维方式的变化则是数学学习发生的外在表现。数学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思维方式的多变性势必会导致思维障碍的产生。
二、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1. 肤浅性的数学思维。
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思维不全面,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 差异性的数学思维。
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抓不住其本质,不懂得如何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3. 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高中生思维定势消极性的形成是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在数学学习中,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围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订计划,坐等上课,期望老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期望老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便于自己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三、应对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教学策略
1. 概念教学应有引入过程。
从实际问题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然而然地引出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学概念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
映射概念可按下述方式引入: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走进教室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分配座位。可以用A表示高一(1)班同学组成的集合,用B表示高一(1)班教室里所有椅子组成的集合。分配座位就是,给集合A中每个元素指定集合B中惟一确定的元素。住校的同学还要分配宿舍,可以用C表示某高中所有住校同学组成的集合,用D表示学生宿舍所有房间组成的集合。分配宿舍就是,给C中每一个元素指定D中惟一确定的元素。上述2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得第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第二个集合的惟一确定的元素与它对应。从大量实际例子中可抽象出下述概念: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元素b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知识的创新往往是从提出新的概念开始的,而新的概念的提出有赖于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观察。因此从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从中受到数学应用意识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
2. 学会分析、比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数学知识需要储存的面广、类多、量大。优化知识的储存状态,可为后来进行知识回忆、提取、应用提供有力的“检索途径”。储存数学知识要讲究:茎(主干、一线串珠)、博(面广、跨度较大)、专(深刻、独到见解)、精(精辟、有概括性)、活(联系、纵横网络)。优化知识储存状态,有利于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这是有效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途径之一。
所谓分析、比较,就是在区分相似事物时,从分析和比较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在头脑中建立分析性的概念,经常加强对新问题与“旧知识”的联系、比较,提高分析水平。“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是区分客观事物异同的逻辑方法之一,从比较中可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对同类而不同法、“貌合”而“神离”的题目细加辨析,分清本质,抓住异同,摆脱“第一印象”的干扰,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比如,很多学生在刚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感觉知识比较碎,很多知识很相似,以至于难以分辨而往往产生错误。学生学习了平行公理后经常认为既然直线间的平行性可以传递,那么“若两直线都和同一直线是异面直线的话,则两直线是异面直线”这个命题也是对的。同理他们认为相交也是可以传递的。显然照此理解是错误的。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意分类比较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误。
命题:(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在这四个命题中,(1)、(3)是正确的;(2)、(4)是错误的。但是,这四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是差不多的。在理解这四个命题时如不放在一起比较理解,就很容易产生错误。如放在一起比较理解,则有利于加深知识的融会贯通。像这样经常指导学生整合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走向成熟化、系统化,思维方式也就能逐渐转向联想式、发散式,这样就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打好了基础。
四、结语
思维障碍的产生会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改变此状,数学教师必须善于探究学生思维动机,对学生数学思维障碍进行疏导,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马灿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中学数学, 2005.
试论儿童异态表现与矫正策略 篇11
[关键词]儿童;异态;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乎人意料、让人无法理解、忍受或担惊受怕的异于常态的表现,这就是儿童的异态表现。这是因为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只有全面了解儿童的异态表现原因,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才能将儿童培养成一个体格健壮、具有良好性格和良好习惯的创造性人才。
一、儿童的异态表现
1.性格异态
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性格中还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如自私、娇气、缺乏同情心、不合群、独立生活能力差、孤僻、好哭、说谎、任性、对抗、顽皮、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如此多的异态性格,不是因为父母长辈有特别的爱和宽容的心,还真是让人郁闷烦恼。如果这些消极的个性特点一旦固定下来,再想去改变它,就比较困难了。
2.行为习惯异态
⑴语言不文明
满口粗话脏话、对大人直呼其名,从不使用文明用语,语言粗暴,高声大气,这是儿童在行为上最常见的表现。
⑵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
人是社会性的。对孩子来说,他(她)们最不喜欢孤独地生活,和其他孩子交往是他(她)们天生的性格,也是成为社会人的需要。但更多的时候是相处一会儿就为争抢玩具或肢体碰撞而发生抓打哭闹的现象。
⑶作息时间混乱
作息时间混乱是现代人生活的误区,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节假日甚至随着父母的生活节奏晚睡晚起,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还使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能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⑷学习习惯上,注意力不集中
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但儿童对需要一定意志力的学习不能持久、马虎大意,学习用品乱丢乱扔,不能整洁地收捡;玩具不能归位。
3.生活习惯异态
⑴依赖性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儿童生活习惯异态中最常见的。其实这时的孩子还没有养成依赖的习惯,只是许多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或因为时间紧而不让孩子去做。现代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该由家长做,渐渐产生了依赖性,更会变成威胁父母、抗拒父母的借口。
⑵不讲卫生
现代家庭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重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卫生,一是个人卫生。家庭中孩子养得娇,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不按时进餐,暴饮暴餐,吃零食过多,偏食。同时孩子看到什么就往嘴巴里放,不注意清洗消毒。在个人卫生上,孩子不愿洗澡、特别怕洗头,咬指甲、抠鼻孔,饭前便后不洗手等,这些异态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4.年龄特点异态
好奇心强和爱模仿是儿童突出的年龄特点,所以儿童往往对卡通、游戏、热闹情有独钟。儿童天生爱好模仿,在其模仿的过程中,也经常容易出现一些异态。
⑴模仿游戏。儿童在模仿时,常常是在自发的游戏中进行的,他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装扮得如此投入,甚至废寝忘食。
⑵体验直觉情绪。儿童模仿的过程是在并没有完全确立是与非的意识下进行的。他们喜欢模仿对象的外在形体和动作,特别是奇怪的面部表情和超常人的奇特动作。
⑶表演新奇古怪。“电影、电视以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奇人怪事,对他们产生的强烈刺激也会引发儿童的模仿”。比如轻功——在高空飞檐走壁;“软气功”——悬灯管、吞火、吃刀片、光脚踩碎玻璃。这些表演对儿童刺激很大,最容易引起他们因模仿而受伤。
⑷模仿行为障碍人。儿童看到生活中残疾人的动作,也会产生模仿。这是一种非嘲弄的、纯属儿童对这种动作的新奇产生“好玩”的想法而模仿的行动。这些情况,发生在小的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多。另一种则是有嘲弄意识的模仿,故意取乐、让人难堪,这些情况常发生在年龄大些的儿童中。
二、矫正异态表现的策略
1.正确引导
这主要实用于年龄特点方面的异态矫正,如模仿游戏,模仿行为障碍人,咬指甲、抠鼻孔等。这些异态表现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特点,率性而为,无所谓对错。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作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引导。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引导孩子的认识能力和是非观念,让儿童知道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
与其他孩子的抓打哭闹,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常见也最让父母伤脑筋的异态表现,如何与伙伴相处是他们亟需学习的一门学问,也是儿童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的初级阶段。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提醒孩子与周围伙伴友好相处,要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鼓励孩子帮助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尽管儿童的表现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击孩子的热情。这样,才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集体意识,学会遇事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仅仅以自己为中心。
2.针对性教育
需要一定意志力的学习不能持久,学习用品乱丢乱扔,不能整洁地收捡,不按时进餐,暴饮暴餐,吃零食过多,偏食,不讲卫生,不注意清洗消毒等异态表现,必须要进行针对性教育。不能只提要求,而要创造一定的机会和实例让儿童去经历、去感悟,才能得到真正的矫正。儿童良好的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你热爱生命,热爱孩子,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基于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无意注意占优势等心理特点,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运用形象化、直观化的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endprint
我們经常采用演木偶戏、放幻灯、讲故事、演童话剧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3.铁腕控制
“监护责任”不只是“保护”,更多的应该是“监管”,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此策略最适合满口粗话脏话、对大人直呼其名,语言粗暴,说话不文明,说谎、对抗、缺乏耐心等异态表现。
一是冷落。孩子最大的杀手锏是“哭闹”。家长应理智对待,不理她,任她哭闹,决不能被她这一“杀手锏”吓倒,要让她明白哭闹不会达到任何目的,这比责骂的效果好。如果家长一味地责骂,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很难改掉坏习惯。
其次是惩戒。如若他(她)打骂大人,并不听劝阻,再打大人,大人可打她的手,并让她有一定的痛感;等她哭闹够了,情绪稳定后,再讲道理。
三是威信。“无威则不立,无信则不行”,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威信,对孩子的要求,大人作不到的或不该满足孩子的决不承诺。要给孩子从潜意识中知道: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因此,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
4.关心与耐心
针对胆小、孤僻,自私、娇气、独立生活能力差等表现家长要关心孩子,和孩子保持融洽的关系,满足孩子适当的要求。如果家长态度粗暴,对孩子整天板着脸,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就会感到恐惧,精神上受到压抑,更容易染上坏习惯。美国第威夫人:“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儿童性格特点异态,是年龄特点决定的,同时对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儿童保持创造力是有好处的,家长要做的是让其大胆尝试,关心他(她)们的体验与安全,注意指导就行,千万不能说“不准”的话。
耐心最重要。然而家长每天要面对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理智地对待孩子,耐心地处理异态。比如过度依赖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培养自主独立的好习惯也需要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耐心还是耐心。
因为健壮身体的锻炼、好习惯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儿童的异态表现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有着它存在的理由。必须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让儿童健康成长,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养成良好性格和习惯,成为有价值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名师魏书生》.蒋光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及应对策略探究 篇12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
(1) 依恋亲人, 情绪变化无常。经专家调查研究显示, 依恋亲人、情绪变化无常的幼儿占很大比重, 主要表现在:幼儿在早上出门时, 十分抗拒, 所有出家门的准备工作都拒绝配合, 在家长哄骗、劝说下才暂时“妥协”;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哭闹, 拒绝与教师交流;幼儿一看到家长离开, 就立刻追赶, 喊着“妈妈, 不要走, 我要回家”;幼儿在活动、睡觉时不停哭闹。
(2) 依恋教师, 产生“雏鸟情节”。大多数幼儿都有特别依恋的养育者, 入园后, 幼儿潜意识里认为养育者不要他了, 哭闹也不能使养育者出现。因此, 幼儿把这种依恋转移到了一个可以给予他安慰和希望的人身上, 他“认识”第一位接待的教师后, 会在一段时间内都跟随这位教师并十分依恋。比如, 紧紧跟随教师或保育员, 不愿走入集体, 拒绝集体活动。吃饭需要教师喂, 午睡哭闹需要教师哄, 教师一离开就焦躁, 甚至看到其他幼儿靠近这位教师, 会很粗鲁地推开其他幼儿。
(3) 生活紊乱, 自理能力退化。据调查研究显示, 百分之九十的幼儿在家能独自上厕所, 但入园第一周, 能顺利自己处理大小便的却不足百分之四十, 几乎每天会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幼儿尿床、尿裤子。一些幼儿入园后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 不愿自己吃饭、穿脱衣服、上厕所, 不敢自己睡觉, 不能完成教师组织的活动等, 入园前掌握的基本自理能力在入园后由于焦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诸如此类的行为表现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常规要求产生了冲突。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策略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很多, 主要与先天条件、生活环境及教养方式有关。笔者从家长、教师两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1) 家长方面。1) 生活准备。在入园前, 让幼儿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 培养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如果在入园前忽视自理能力的培养, 那么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入园适应班, 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作息时间安排, 在家有目标地培养幼儿与之对应的生活作息习惯和自理能力。2) 心理准备。家长可以通过入园适应班, 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环境, 初步感受、体验在幼儿园与同伴一起的集体生活。让幼儿知道在幼儿园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 可以玩很多新玩具, 是他们学习本领、游戏的地方。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的向往, 加深对幼儿园的认识, 培养对幼儿园的积极情绪。3) 交往准备。幼儿对家长的依恋程度, 一方面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 另一方面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的亲密程度有关。父母应适当放手, 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 降低对家人的依恋。要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学会社交, 多与他人交往, 多与其他幼儿接触, 使幼儿间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2) 教师方面。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热爱、帮助所有幼儿, 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给予幼儿亲切耐心的关爱和及时积极的帮助, 给予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夸奖的喜悦, 尤其对那些有胆怯、退缩行为的幼儿, 更应该积极主动地给予关怀、爱抚和赏识, 使幼儿得到安全感, 感受到温暖。2)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自信是对自己及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 自信的人敢于面对困难, 敢于战胜挫折。幼儿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那么在克服入园焦虑的过程中就会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能帮助幼儿摆脱焦虑, 适应集体生活。当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 在一日活动中获得成功, 体验到“我行”“我能”时, 自信就随之产生了。例如, 宝宝学会穿衣服, 教师表扬了他, 就会使他获得更多的适应行为。因此, 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感觉到自豪和被接纳感。3) 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宣泄情感、练习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游戏会让幼儿面对周围环境不再恐慌, 能慢慢融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布置活动室, 并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 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游戏, 与同伴共同游戏, 分享玩具, 使他们渐渐融入集体。
三、结束语
总之,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家园合作, 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 积极争取家长的协作, 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家长应在和教师沟通的基础上, 正面引导幼儿, 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多赞言, 多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交流, 帮助幼儿和同伴建立良好的感情, 从而克服入园焦虑, 正常开展一日活动。
摘要:幼儿入园时的过度焦虑, 会诱发幼儿产生各种问题。针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及成因, 从家长、教师两方面提出了减轻幼儿入园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曼.托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