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表现

2024-10-02

心理表现(精选12篇)

心理表现 篇1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观察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专选班2006级对2007级比赛进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比赛心理表现

从心理障碍表现可知, 随着比赛不同阶段和比分变化, 篮球运动员心理表现也各不相同:比分领先时, 掌握了比赛主动权, 运动员较为放松稳定、有信心, 能保持清醒头脑, 正确认识场上形势, 不骄傲、不松劲, 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球, 不断扩大战果, 一鼓作气, 夺取比赛的最后胜利。但也有时在胜利面前沾沾自喜, 产生松劲情绪, 技术效果明显下降。当对手顽强争夺, 把比分追赶上来或转为相持形势时, 则紧张急躁, 单干蛮干, 后果适得其反。这时如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重整旗鼓, 再次努力, 还能取得主动, 控制场上局面, 否则将会在对手的反击下陷于被动而失去优势。若从优势转为劣势时, 运动员的心理急剧变化, 情绪低落, 进攻与防守打法混乱,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比分落后时。由于技战术的发挥受到对手的制约, 处于被动地位, 必须尽快摆脱不利局面, 赶超对手, 争取比赛主动权。这时运动员如果能顶住压力, 顽强拼搏, 在技战术运用上做出更大努力, 对比赛充满信心, 并在激烈争夺中, 及时抓住战机, 就有可能超越对手, 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向有利方向发展。

2.干扰运动员心理对抗能力的因素

(1) 认为裁判员不公, 偏袒对方。比赛中, 2006级认为裁判有失公正而未将心理状态调整好, 带着怨气打球, 致使情绪不佳, 比赛欲望不强, 失去斗志, 注意力分散, 技战术低于正常水平。

(2) 过分强调胜负, 形成思想压力。这种情况, 运动员想赢怕输的心理占上风, 怕承担责任, 患得患失, 无形中背上包袱, 必然削弱了行动的有效性, 越是想发挥越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

(3) 考虑个人利益过多。关键比赛, 怕承担责任, 因对手实力太强, 动作僵硬, 注意力失调, 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动作, 犹豫畏缩, 导致技术水平发挥失常, 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敢争雄取胜, 必将受制于人, 束手无策, 无法发挥原有水平。

(4) 参赛情绪不佳。2006级比赛中情绪不佳的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消沉, 表现为情绪不愉快, 没有比赛欲望, 遇到挫折, 失去斗志, 过度疲劳, 力不从心, 反映出意志消沉, 精神萎靡不振, 注意力分散, 体力下降;另一种是松懈状态, 由于赢过对手, 骄傲自满, 缺乏准备, 思想分散, 心不在焉, 表现为作风松散, 注意力下降, 动作随便, 技术错误多, 急躁埋怨, 技术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5) 技术错误多, 水平发挥不正常。上场时, 比赛经验不丰富, 出现恐惧状态, 表现为动作僵硬, 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动, 因此出现技术错误多, 失误增多。

(6) 对比赛信心不足或骄傲轻敌。比赛时信心不足, 对裁判员是否能公正、同伴是否能信任等有一些想法。当对方实力差则轻视对方, 表现为防守不积极, 进攻不配合, 单干蛮干;当对方把比分追上时, 又心急浮躁。

二、结论和对策

1.结论

比赛临场心理伴随比分和局势变化而产生障碍, 制约着技术和战术实力发挥, 行动也不能统一协调。这种障碍的产生, 受多种因素影响, 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但不具有同一性, 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对比赛的成败产生深刻影响。它受到主观和客观刺激而发生变化, 主观因素居主导地位。加强心理训练, 使心理状态向积极因素发展, 进行有意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2.对策

根据对比赛中队员心理的剖析, 心理训练必须作为和技战术具有同样重要性的训练而被重视。心理训练应该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 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

(1) 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的训练主要是发展迅速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 增强比赛时的对抗及抗干扰能力, 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品质。其培养方法有:一是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保证, 没有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没有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训练和比赛精神, 就难以在困难环境中不放弃不妥协。二是强化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 是以运动员的自我需要为基础, 通过积极参加某种活动, 应付各种挑战, 从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价值, 体验莫大的满足感。它是人类需求理论中最高需求——情绪需求的实际体现。所以充分调动和维护运动员的内部动机是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在训练和比赛中, 教练员应注意提出与运动员能力相符的要求, 使他们能经常体验到成功, 这样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从而达到强化内部动机的目的。

(2) 注意品质的训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及注意的分配。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形式变化莫测的运动, 现代篮球运动攻防转换速度加快, 在攻防转换的一瞬间, 运动员需快速地进行观察、判断, 及时做出反应, 方能及时控制对手, 变被动为主动。

(3) 思维能力的培养。篮球的对抗激烈、变化复杂, 需要运动员有很强的思考能力, 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 针对场上出现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 选择正确的行动。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增加队员的技战术知识, 提高思维灵敏性。另外, 观摩高水平比赛或录像, 并对各种典型战例进行讨论、分析, 用以提高队员的思维能力。

(4) 克服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利用模拟训练提高克服紧张的能力。模拟训练可根据比赛性质、规模进行,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例如:不利局势模拟、比赛节奏模拟训练以及在观众大吼大叫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在重复出现紧张情绪的条件下队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积极心理, 逐步抵消紧张情绪带来的影响, 从而达到在正式比赛时技战术水平能尽量少受紧张情绪的影响。

(5) 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自我调节。有了心理训练的基础, 拥有了一定的训练成果不代表在比赛中心理就非常稳定、不受干扰。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一是调节呼吸法, 在发现自己神情慌乱时, 可有意识地进行放慢节奏的腹式呼吸。二是自我语言暗示法, 场上发现情绪不稳定时, 可采用积极的暗示语言“镇定”、“放松”、“现在情况很正常”、“我感觉很好”, 或暗示自己各部肌肉放松以稳定情绪。三是回忆法, 想象自己曾经的优秀表现, 增强自信心, 调节心理颓势, 提升心理优势, 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6) 赛前赛后的心理辅导。在赛前赛后, 教练员必须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 才能稳固心理训练的成果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心理状态。赛前应想方设法提高运动员的斗志, 明确比赛取胜动机, 尽量使运动员迅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赛后无论成败, 要善于捕捉和消除隐患, 引导和忠告运动员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 使运动员在头脑中重新恢复自我, 扬长避短, 心理状态不断向上、全面发展。

总之,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 应遵循自觉自愿、重视个体差异、持之以恒的原则, 根据训练、比赛的不同时期, 有重点、有区别地进行, 并且与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训练内容应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方面, 要将平时和准备具体篮球比赛的心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训练方法上, 应根据篮球运动项目和个体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和使用。

心理表现 篇2

不良考试心理,是指由于心理失衡而产生的对考试水平正常发挥有消极作用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主要有紧张畏惧心理、焦虑忧郁心理、自卑羞愧心理、投机侥幸心理、敷衍应付心理等,具体表现及心理特点是:

1.畏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一听考试就如临大敌,有的甚至借故逃避或拒绝考试。造成紧张畏惧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怕考不好老师批评,家长埋怨,同学瞧不起;有的是怕考试失利影响到编班、分科、升学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是对考试的成绩、名次等期望值很高,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论上述哪种原因,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极少数考生只是单纯性的心理原因,他们对考试严肃的气氛、紧张的场面心理上不适应,产生了一种不可鸣状的紧张、胆怯等心理反应。

2.忧郁心理。这种心理与前述的紧张畏惧心理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这种心理的考生把考试结果看得过重,有的把考试当作对自己命运的“定音锤”,有的把考试当作是对自己能力、水平评价的唯一因素,还有的是怕“砸了锅”后“无颜见江东父老”,等等,往往产生考前焦虑综合征及突发性神经衰弱等现象。

3.羞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开始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好,屡考屡败,因而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考前复习不够主动,发展到比较严重时便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4.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不进行认真全面的复习,依赖于老师考前圈重点,有的是凭小聪明猜几个自己认为是重点的题死记硬背碰运气,还有的是依赖于投机取巧。

5.应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考生由于平时成绩不好,明知自己考不好,本不愿意参加考试,但由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被迫参加。于是走过场,敷衍了事。

少儿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 篇3

心理弄常是心理障碍的“睛雨表”,如果父母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异常的早期症状及诊断方法,就可以防忠于未然。

生活习惯和规律突然改变 如夜间辗转难眠,整天神志恍惚,无精打采;吃饭没有规律,或数餐不吃,或暴食暴饮;与人交往时孤僻、偏漱,前后判若两人;在原来兴趣爱好方面突然出现变化。

性格发生明显变化 如原来热情大方,现在变得冷漠小气;原来活泼开朗,现在变得说话躲躲闪闪,疑虑重重。

做事或说话常出差错 如常做不应该做的事,常说不该说的话,显示出有些神经质。

学习效率无原因地急剧下降 如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学习兴趣消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常逃学,对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情绪,不愿提及学校里的事情等。

从心理学到灯光图象表现 篇4

一、式塔心理学——完形

(一) 格式塔原理

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任何“形”, 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 而不是本身就有的。

格式塔第一个特征是, 凡是格式塔, 虽说是由各个要素或成分组成, 但它绝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例如:一件雕塑品, 它的名称、风格、材质、作者等成分之和绝不等于这件雕塑品本身。这件雕塑品是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 任何形都是一个整体, 形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 他从背景中或其他物体清晰地分离出来, 而且自身有着独立于某构成成分的独特的性质, 即部分不能决定整体, “整体”的性质反过来却对“部分”的性质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另一个特征是变调性。一个格式塔, 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句改变的情况下, 格式塔仍然存在。或者不变。视觉图式.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形, 是一种组织或结构, 而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格式塔既是一种组织结构, 不同的格式塔有不同的组织水平。而不同的组织水平的格式塔往往伴随着不同的感受。“形”是一种直接的、同时性组织活动的产物。随着这种组织活动的展开, 还会有紧张、松弛、和谐等感受伴随。一幅画为例, 一幅好的画给人的感受是极为愉悦的, 并激发观看者的联想。就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地最好, 最规则 (对称、统一、和谐) 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约明了性的。反之, 观看者会把眼前看到的画面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会放大, 扩展那些适宜的特征, 取消和无视那些阻止或妨碍其成为一幅简洁规则的好画的特征达成对外界客体新知识的顺应, 更快更好地修正、丰富观看者的语感图式。

二、舞台灯光与格式塔现象 (一) 舞台灯光的信息传达

进行灯光设计是把一出戏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 在舞台空间中的有目的的突出、强调, 将意义蕴涵于视觉画面之中, 并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而这种信息的传达具有双向交流性。

1. 信息的双向交流性

首先是我们 (创作者) 根据自身的灯光知识技巧, 以往的实践经历, 造型艺术的共通性视觉原理, 对舞台布光进行构思, 建立与观众在意识、思想和观念上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其次, 是观众以舞台画面为基础, 进行视觉阅读、视觉理解, 即观众能“看见”什么, 和“看见”多少。观众在话剧观赏过程中要涉及观众的原有图式, 他们总是以自身的经验积累来理解眼前看到的画面, 而当新图式与原有知识经验发生冲突时, 就倾向于拒绝新图式, 以致同化大于顺应, 甚至离开顺应, 于是经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

2. 灯光设计的格式塔“整体情境”分析

戏剧中信息的传达, 是由多种媒介共同参与完成的, 包括演员、服装、舞台、灯光、音效等。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视觉传达的信息容量, 远远高于其它感官信息的传达。具体到灯光设计中来, 把握好灯光的明暗, 色彩, 节骤变化从而刻画人物渲染气氛。

(二) 格式塔灯光体现

1格式塔——气氛创造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 光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 灯光设计就要考虑到把剧中的环境氛围和情感图式呈现引导、使观众把新图式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图式结构中, 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达成对外界客体新知识的顺应, 更好更强烈的情感感染观众。大家都很熟悉的阿皮亚的一句话:不要去创造森林的幻觉, 而要去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的人的幻觉。也就是说舞台的环境幻觉要通过演员的动作并借助舞台、灯光等体现出来, 而不是繁琐地去模仿自然。在舞台上人是主要的, 物是次要的, 只要使观众感觉到演员在森林里活动, 没必要把森林搬上舞台。而是通过寓意和暗示来创造环境, 地点气氛, 是用象征性言语, 重视发挥观众的想象力, 简练和清晰的灯光效果, 寓情于景。

(1) 格式塔——明暗

灯光设计的对象是不同灯光造型效果, 某一束光和某种色彩的含义不在于灯光造型本身, 而在与的观看者在一定剧情中对的灯光所表现的情感的理解。

(2) 格式塔——光色

舞台灯光是对自然色的模仿或情感暗示等, 经过概括和提炼, 以现实生活, 美和情感为基础。在各种灯光照明的变化中, 观众的情感会有不同的变化。同样的自然色, 在不同光线的映照下, 会呈现出许多变化来。所以光的色彩, 亮度, 落点, 配合不同, 引起的情绪反应也大有不同。比如:同样一束绿光, 打在植物造型上, 会给观众生机盎然的感受;打在人物身上, 则给观众一种怪异诡秘的感觉。在舞美艺术中, 灯光与舞台演员动作有规律的配合起来, 以高度的视觉形象重新唤起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回忆的联想。

舞台灯光可以通过运用“完形”的形式因数, 应用多种组织规律完善舞台画面。灯光设计可以利用内容和形式的紧密关系, 把性质相同的内容放在一起集中处理, 通过恰当的布光营造环境气氛。调动灯光诸要素通过灯光明暗、色彩、空间位置的不同, 虚实变化, 动态与静态, 节奏的快慢等与场景和情感变化相结合, 创造视觉图象, 把情感传达给观众。观众则通过视觉器官完形戏剧形象, 感知领略戏剧内涵。

结语

格式塔心理学对理解灯光形式的整体提供了理论武器, 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舞台美术的其中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作为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根据在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理想和技巧, 选择或创造一种事物的物质形式, 通过相应的感官知觉引起观看者特定心理感受, 强调情节环境的感受和意念, 反映精神体验。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解, 对舞台灯光表现手法摸索过程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让我懂得灯光设计的宗旨不是去说明什么, 而重要的是能让观众从整体里自己感受表现的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观众与灯光设计双向交流性——指导舞台灯光怎样把灯光的明暗、色彩、光区及光的变化融合到戏剧演出的整体中, 转化为舞台表现, 更好地把戏剧中的意义传达给观众。

参考文献

[1].《艺术与视知觉》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视觉思维》[专著]:审美直觉心理学/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3].《舞台灯光》金长烈等著.

[4].《〈雷雨〉灯光气氛的设想》苏民等编.

中职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篇5

姓名:张新妃

单位: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

答:当前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有: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爱学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引起学习兴趣的缺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很多学生来到职校就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他们有许多人有着错误的认识,以为来到职校就不用学习了,最起码不用学习文化课了,学的是专业知识,且大多是实训课。孰不料来到职校仍然要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理论上的也比较多,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就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中职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有的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学习热情,不乐学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对学习厌倦,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其实他们也急于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屡屡失误,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况状态。如有的学生,他们有上进心,但学习上多次受挫,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导致课上害怕老师提问,碰到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听到考试就害怕。轻度的焦虑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严重的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负面影响,使人精神压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思维迟钝,精神惶惶惚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产生对学习厌倦和倦怠的心理。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职高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有的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有的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有的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有的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有的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会学习。

五、缺乏恒心,不勤学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篇6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到成人期的人际一自我互动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青少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值得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而误以为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顾别人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那些爱打断他人说话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发展中受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就是: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断地调整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机制,达到一种良性的认同;同时,当要打断别人时,提醒自己“多给别人一些表达的机会,并从中找到自我发展的资源,获得人际双赢”。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你可以先多给他们一些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谈具体,然后用语言暗示他,“现在我可以说了吗?”你也可以善意提醒他,“希望我说的时候,你先不要插话,好吗?”这种方式会提醒他调整自己的人际沟通方式,达到与他人更顺畅地交流的效果。

鱼破了苦胆的处理方法

剖鱼的时候,不小心把苦胆弄破是常见的事。胆汁污染了鱼肉,使肉带有苦味,很不好吃。破了苦胆光用水洗不大管用,您可以用纯碱来解决。

视听表现与人物心理的塑造 篇7

影视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影片中人物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 在特定的境遇下丰富微妙的情感状态, 以及带有浓厚色彩的突然心理变化等, 但人的内心活动是隐秘的,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要想把它表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电影就具有这种特异功能, 它能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 用假定的情境把人的心理活动具象化, 形态化。

正文:

所谓眼见为实, 视觉以其形象生动的优势总会第一个刺激观众的大脑。作为视觉元素的拍摄角度, 无论在表现人物心理上, 还是在影响观众观影心理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拍摄角度, 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是决定景别的元素之一。以上统称几何角度。还有心理角度, 主观角度, 客观角度和主客角度。导演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拍摄角度, 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 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比如, 正面拍摄可以充分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 喜怒哀乐一眼就能被观众看透;侧反拍摄因为人物几乎成为背影, 面部呈现较少, 所以常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也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仰摄镜头则多用来表现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或对某种对象的敬畏, 如果仰摄的角度近似垂直, 那就叫做大仰, 用以表现其晕眩、昏厥等精神状态;俯摄镜头表现反面人物的可憎渺小或展示人物的卑劣行径, 等等。导演运用拍摄角度来外化影视人物心理的情况很多, 而本文就以《大红高粱》中九儿回门一段为例进行分析。

导演在展示巩俐饰演的九儿成亲后回门的场景时共用了1分钟15秒, 四个镜头。第一个镜头:全景, 父亲的背面, 九儿的后侧面, 而且两人所做的位置相距很远, 目光毫无交流, 如此的构图, 即使观众没有看过之前的影片, 也能感受到九儿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疏远, 甚至有些对立;第二个镜头:九儿的正面特写镜头——九儿微微抽泣, 本身通过正面镜头观众就能很直观的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 借此来解读人物的内心, 再加上有“视觉重音之称”特写镜头辅助, 让人物细微的面部变化都逃不出观众的法眼, 一个微微的抽泣, 将九儿内心的难过, 不高兴展露无疑;第三个镜头:中景, 父亲的斜侧面镜头, 嘴里还不断的念叨着, 至此, 观众从开始父亲背面镜头营造的神秘感中跳出来, 看到父亲麻木冷漠的表情和内心;第四个镜头:全景, 移动镜头, 起幅依然是第一个镜头, 尴尬、对立的父女关系, 随着九儿起身掀翻桌子, 父亲起身, 镜头移动, 九儿略带哭腔的话语, 父亲依旧麻木的表情和无情的话语, 也让父女矛盾更加激化, 九儿带着哭腔悲伤的跑出。就是这样, 九儿回门到此落幕, 导演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人物心理, 也已经被观众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同时, 电影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 作为听觉元素的音乐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虽不能向其他视觉艺术一样生动形象的来表达一个思想, 但是它却有其他视觉艺术所不具有的高度概括性, 它能准确的概括人物的情绪和情感, 体现人的丰富复杂的感情状态。音乐是“心灵的直接现实”, 是“情感的投射物”, 影视借助音乐的目的, 就在于它能够通过由音调和旋律创造出的“情感的形象”直接表达人物心理, 境由心生, 同时能唤起观众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绪的反映和共鸣。起到这种作用的音乐, 在影片中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可以是画内音乐, 也可以是画外音乐, 可以是乐曲, 也可以是歌曲。

例如, 《阿甘正传》中阿甘萌发了对珍妮的爱慕之情, 但他又无法说清这种朦胧的情感, 于是他就到宿舍门口等她。此时响起背景音乐《I Don’t Know Why But I Do》 (我不知道为什么, 但我去做) , 这正是阿甘心理的真实写照。

另外, 在电影《茉莉花开》中, 在讲述茉、莉、花三个女人不同的故事和命运时, 虽然都选择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 但都经过了变奏, 充分利用不同乐器的特性, 来塑造三个不同人物的情感心理。

在讲述茉的故事时, 主要采用萨克斯和双簧管演奏《茉莉花》这首歌曲, 渲染了一种感伤的氛围, 当茉从医院回来后, 无法入睡, 发现孟老板已离开时, 音乐缓缓响起, 表现了此时的茉孤独、无奈的情感心理, 让人顿时产生了悲凉的哀怨。

在讲述莉的故事时, 主奏乐器换成了钢琴, 在演奏过程中也时而明朗开阔, 时而暗淡。这正如莉的命运, 莉生活在“文革”时代, 她有如蜜甜的爱情, 但也会因不能生育受到婆婆的挖苦, 同时因为她的无端猜忌致使丈夫卧轨自杀, 重重打击也使得莉精神崩溃。在影片中, 当莉独自骑车经过那片油菜地时, 似从莉内心流淌出来的背景音乐《茉莉花》, 无不诉说着她孤单、凄凉的心情。

而在讲述花的故事时, 主奏乐器又变成了小提琴, 但在这一章节中, 前后音乐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从单纯的花流着泪看到爱人坐上火车渐渐远去时, 沉重的音乐, 到后面花坚强的面对生活, 追求希望时, 明快的音乐, 背景音乐都与花的情感, 生命色彩呈现出了相似性与契合性。

而上的这些配合情景场面所出现的声音的运用, 都可以被称为声音蒙太奇。所谓声音蒙太奇, 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剪辑, 但这只是表层意识, 在电影中指的就是声音、时态和空间的各种不同形态的排列和组合, 刚举出的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关系——心理同步关系。

除了声音蒙太奇, 还有种蒙太奇就干脆叫做心理蒙太奇, 它属于表现蒙太奇类型, 是人物心理的造型表现, 电影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中女主角卷款出逃的段落被奉为是心理蒙太奇的经典段落。

此段落共用了1分钟56秒, 十二个镜头。第一个镜头:女主角走进画面, 走到衣橱前, 向画外看, 再转向衣橱, 镜头摇到床上的钱上, 推上去直到钱的特写, 又摇到床上已打开的装有部分衣物的行李箱上;第二个镜头:女主角从衣橱里拿了几件衣服, 走到床边, 叠衣服, 向画外看;第三个镜头:钱的特写;第四个镜头:女主角开始穿衣服;第五个镜头:女主角将拖鞋等物品放进行李箱;第六个镜头:女主角走向镜子, 整理衣服, 回头, 向画外看;第七个镜头:钱;第八个镜头:女主角又将几件衣服放到行李箱, 拿起提包, 走了几步, 从提包中拿出钱包;第九个镜头:仔细地看钱包里东西, 又将其放入提包;第十个镜头:返回行李箱处, 盖上行李箱, 向画外看;第十一个镜头:钱的特写;第十二个镜头:女主角拿起提包, 走向钱的方向, 在床边坐下, 将钱放入提包中, 起身, 拎上行李箱, 到衣橱拿了件外套, 关上衣橱门, 走出家门。到此, 希区柯克运用心理蒙太奇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女人决定卷款潜逃的复杂心理过程。

其实, 看完第一个镜头, 观众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女人要卷款逃走, 那把钱放到包里, 收拾好衣物走不就行了吗, 一个镜头能交代的问题, 为什么希区柯克却用了十二个镜头, 所以他肯定是要表达什么, 从女主角一遍遍看钱的这个行为上, 观众可以看出她的心理活动是犹豫, 希区柯克只不过是在利用蒙太奇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不断地走来走去, 不断地看钱, 他所模拟的正是女主角的心理活动, 也正是这些波澜不惊的镜头或跟随或穿插某个不经意的眼神或动作, 使蒙太奇营造的神秘的氛围与扑朔迷离的心理暗示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 这是悬念片所不可缺少的, 希区柯克也不愧为悬念大师!

结语: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同时还是一门技术, 因此在展现电影中最为核心的“人”时, 不能单单地依靠演员的表演, 那将和戏剧相等同, 还要依靠视听手段的支持, 使视听语言手段的运用把握和参与到表现人物心理动作的延展过程, 成为其外化的一个平台。

摘要:电影是运用多种视听手段综合作用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正是如此, 电影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才相对地区别于戏剧。在电影中, 导演可以运用视听语言思维和想象, 调动方方面面,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外部客观环境的互动关系来折射出人物的情感变化, 塑造人物心理。本文旨在跳出演员的表演从视听语言角度来分析人物心理的塑造方法, 这就要涉及到视听语言的一些元素, 例如, 拍摄角度, 音乐和蒙太奇等, 通过对这些元素具体的分析, 真正的透析影视人物的内心。

关键词:视听语言,人物心理,拍摄角度,音乐,心理蒙太奇

参考文献

[1]林小萍《电影叙事的内心化》, 载《电影剧作观念》, 中国电影出版社

[2]彼得罗夫斯基朱智贤等译《普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

心理表现 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生,心理援助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教育” 的转变, 高校逐渐引发并日益凸显了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 有利于其个体的成长成才, 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营造,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如何有效地针对性地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扫描

1. 1自卑敏感, 缺乏自我认知感

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老、少、边、穷地区, 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物质生活水平、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贫困生的心理, 使得贫困生逐渐丧失自信, 自卑感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周围人的言行特别敏感, 容易形成情绪或情感上的波动, 他们开始低估自己, 否定自己, 往往以人之长比己之短, 久而久之对自己就没有正确的认知。

1. 2焦虑抑郁, 致使情绪状况差

因为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活动参与度以及未来的就业等, 贫困生在潜意识中对自己过去的不幸产生恐惧。而现实生活中, 他们又经常为现状和未来产生苦恼, 不断地产生挫败感, 进而出现焦虑的心理。情绪低落得不到缓解就转向抑郁, 甚至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 如记忆力下降、失眠厌食等, 个别贫困生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 幻想通过虚拟世界来实现情绪释放, 以躲避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生活。

1. 3妒忌偏执, 心理承受能力弱

贫困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中, 往往无法借助丰富的生活经验或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减轻妒忌情绪, 无法相对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慢慢就会由情绪上的妒忌过渡到行动上的偏执。 或打肿脸充胖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个别甚至会采用偷抢等非法手段来获取他人财物, 或因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往往因某个事件激发导致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较之其他人, 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弱。

1. 4自闭孤独,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部分贫困生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交流, 甚至拒绝与外界交往, 长此以往, 他们就会养成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处世态度,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可接近, 其实内心却非常孤独, 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给人一种不合群、性格孤僻的感觉,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能力较弱, 更有甚者, 会产生轻生、仇恨等错误想法。

2基于思想教育视域的贫困生心理援助对策

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除了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理想价值观、道德、人格、素质等教育, 还应该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对贫困生进行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要对他们的人格、思想道德以及生活习惯进行教育,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要手段, 更新贫困生教育观念内容, 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2. 1健全多元资助体系, 提供经济解困措施

据悉, 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在实践上还缺乏完整规范的资助体系。可以尝试建立“财政+ 金融+ 社会+ 学校+ 自身”相结合的多元宏观资助体系。具体来说, 包括加大政府财政拨款, 降低教育收费比例; 拓宽教育金融渠道, 成立教育发展银行以及教育储蓄业务等; 挖掘社会资助力量, 鼓励知名校友、企业集团设立贫困生奖助学金等; 完善校内助学体系, 尽可能多设勤工助学岗位, 提供校内低息或免息贷款等; 自助成长成才, 通过自身努力获取专业奖学金, 兼职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等。此外, 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经济援助机构, 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经济资助机构, 包括暑期援助贷款和学生辅助贷款计划等, 为贫困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经济方面的解困措施。

2. 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

高校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推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改善工作条件, 设立专项经费,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心理咨询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要紧密配合, 建立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当然, 高校还要通过引进专门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 提高心理健康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以保证贫困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建立心理健康协会或校园心理网络驿站等相关平台。 此外, 贫困生应该增强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发现心理问题应积极应对,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贫困生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历练自己的意志,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进一步提高抗挫能力, 培养自立自强的信心。

2. 3采取多维视角方式,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创新和拓展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可以尝试从传统的“满堂灌”或 “一言堂”教育模式过渡到与贫困生“平等互动沟通交流”的双向反馈模式, 借助QQ、微信、微博、博客或邮箱等方式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还可以根据网络自由化和渗透性等特点, 创建特色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力争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教育。 高校应结合贫困生的成长特点, 经常开展以培养积极乐观态度为目标的各种文体活动, 培养他们健康愉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某些活动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给予贫困生以正面评价,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及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 营造和谐的班级宿舍文化氛围, 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产生归属感的同时逐渐消除自身的封闭和寂寞情绪, 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瑜.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2]吕延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1 (11) .

[3]蓝媛慧.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政府管理对策探析[J].暨南学报, 2010 (3) .

[4]单鹂娜.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调查与解困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10) .

设计中的视觉心理表现分析 篇9

视觉心理在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事物, 通过我们视觉的接收传达给大脑皮层让其作出相应的反映, 这样的一个透过双眼所作出的直接判断便是视觉传达。简而言之, 视觉传达是给人看的设计, 表达的设计。而视觉心理是指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 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 比如看到红色, 会有热烈, 蓬勃的心理感受, 而设计师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 也会遵循着视觉心理的规律和感受来设计作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观察事物, 排除盲人得倚靠除视觉外的感官来认知周围外, 作为大众,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视觉的辅助。拿起一支笔, 一张纸, 或是找一本书看, 这些动作都能很轻松地完成。然而心理往往都是由外在的感知通过人的记忆或是曾经的经历而产生的一种联想, 经这些视觉心理的现象进行提炼和总结, 得到相应的视觉规律。只需将这些规律进行有效的利用, 他能很好地协助我们的设计工作。视觉心理实际上并不是人根据视网膜上提供的影像认识事物, 而是根据思维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同时通过“看”对事物外在的物理形式的内在心理反应。视觉心理的流程是极其具有规律的。凡是成功的作品, 都具备较高的视觉素质, 它的视觉层次必定是清晰的。一旦事物的视觉表象信息通过心理进行反馈, 在高级思维活动的驱动下, 视觉心理便产生了。高级思维即抽象、联想、想象等。人的视觉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

2 视觉心理的表现

视觉传达是诸种宣传设计手段中最为直观、恒常、广泛的一种, 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视知觉并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重复, 而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就人们当前所获得的经验来说, 其实并不是在孤立的当下这一刻产生的, 而是基于人们之前无数相关经验的发展变化。所以, 新的经验图式, 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基于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认为, 人的视知觉能直接对所看到的“形”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因此, 可以说视知觉既受到来自于视觉生理机能天然的支配, 又同时受到来自生活、文化和经验积淀的影响。像人的智商、情商、行为习惯一样, 人的感觉能力并非全部得益于先天禀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 我们无法感受到从未体验或经验过的东西。其实最新科学研究也证实了我们的这种感觉, 而且心理学家也通过实验发现, 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增强人们某种感觉功能。所以, 视觉感受不单纯是眼前所见信息在大脑中的映射, 更受到在大脑中已存储信息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个体在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不同个体对统一形式的认知也会有差异性存在, 当然, 这不同于先天的个性差异。

设计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概念元素若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 它将是无意义的。然而一切的视觉元素都是相对的。比如, 什么是大?什么又是小?一棵树相对于一片树叶便是大, 然而与一整片森林相比, 它又是小的。也就是说, 有了对比, 才有大小之分。与黄颜色相比, 绿色是偏冷的, 但看到蓝色, 绿色确是偏暖的。这与树和树叶的例子一样,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对比, 视觉元素的心理特征才会明晰地体现出来, 并且这种心理特征不是唯一的, 通过比较的对象发生改变, 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会发生变化。

3 视觉心理的分析

人们经过几百年来眼部的生理解剖已认识了眼睛的功能机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人类和其它大多数动物类都是通过眼睛这个窗口来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的视觉系统都走到了感知的先行位置。这一点认识对我们的设计有何启发意义呢?人们通过眼镜预先定位、勾勒出一个实体信息, 比如, 我们对很熟悉的人可以仅从他 (她) 的轮廓就能分辨出来——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都无法做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看”是人类的第二天性。在视觉被触发时, 首先是眼睛接收外部信息, 然后是视觉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 在放电的过程, 人们的思维就会被感知。在这个感知过程中只是感知一个图案, 其实并不一定去理解其内容。

4 视觉心理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心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心理现象不存在好与不好, 只有喜欢与否。个人的喜恶不尽相同, 而作为设计者们则可以通过对视觉心理的规律的学习来辅助今后的设计工作。包豪斯说:“设计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产品”。一切外在的形式豆浆服务于产品本身。产品的功能性永远是最重要的, 失去了功能, 其他的一切将变得没有意义。正如一张海报的作用是为准确传达信息, 如果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即使再好看也失去了意义。通过设计师有意识地把概念通过一定的媒介传达出来, 并且得到受众群的认可, 这样才使设计变得有意义。设计本身是源于人, 最终将服务于人, 服务于生活的。掌握视觉心理就是掌握人心理动向的一个过程。正如翻阅一份报纸一样, 设计师要做的是掌握人捏阅读的规律去将信息合理的规整并排版。引导读者按照设计好的步骤有效地阅读。然而想要左大培这一点的前提是了解心理, 解读心理。最终才能引导心理。视觉心理的研究之路还很长, 它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使其变得更加舒适, 简约而不简单。正如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一样, 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最终服务于生活。

摘要:在设计中, 视觉心理的表现是指欣赏者对设计作品在视觉表现中产生的心理反映过程, 其中包括图形、文字、色彩、肌理等视觉元素。研究中主要通过对艺术与视觉的关系、视觉心理表现等因素进行探究。

关键词:视觉,视觉心理,视觉元素,艺术

参考文献

[1]柳沙《.设计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

[2]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 (美) R.L格列高里.彭聃龄、杨旻译《.视觉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

[4]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心理表现 篇10

一、调整好歌唱前的心理准备

演唱前的心理准备非常重要, 有的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唱得很好, 无论是发声, 还是情绪都很到位, 具备一定的演唱实力, 但一考试、一上场效果就大打折扣, 这就是所谓的“怯场”。心理准备没有做好势必会造成思维混乱或心理恐慌, 而心理的紧张会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系统运用的失衡, 造成演唱状态、气息、音量、音色、语言、情感的不协调或不到位, 莫名的紧张、心态的失衡让他们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歌曲中情绪的恰当表现。在掌握了全面系统的演唱技巧, 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后, 还要学会在歌唱中运用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歌唱要求全身心的投入, 但又不能情满过度, 张扬无序, 因此还要学会“知道怎样唱, 往哪里唱”。如演唱歌剧《党的女儿》中“我走, 我走, 不犹豫, 不悲叹, 啊孩子啊, 你紧紧依偎在娘身边。我们清清白白地来, 我们堂堂正正地还……”玉梅所有的悲愤、冤枉似乎要倾泻而出, 但演唱者此时必须把握好适度情绪, 太悲愤激昂没法进行演唱, 没有情绪又不能刻画玉梅这个心怀深仇大恨的人物……歌曲《摇篮曲》的演唱情绪就显得安谧、宁静, 不能过于激情。该表现的情感淋漓尽致, 该有的处理准确到位, 该运用的声音技巧惟妙惟肖, 即“该用的用, 不该用的不用”, 这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的经典话语, 所以歌唱情绪无疑可以带动歌唱者更加完美地演绎歌曲, 有时甚至可以掩盖歌者因心理素质带来的紧张, 因为恰当到位的演唱情绪感染了听众。

二、加强舞台实践, 增强自信心

增强自信心的最好锻炼就是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歌唱的最高形式, 熟悉舞台和观众才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歌唱者因为心理素质的不稳定和表演技能的不扎实, 造成了表演时信心不足, 导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因此, 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经验, 慢慢引导学生, 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舞台表演经验, 在歌唱者上舞台以前, 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同时尽可能为自己创造机会, 采用一些自我暗示法, 相信自己必胜, 自己给自己打气。只有真正地从歌唱者内心建立起自信心, 驾驭舞台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从而彻底消除怯场心理。

三、意识对歌唱的作用

有的人在舞台上或考场中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 而有的人却能超水平发挥, 这种现象的出现还与人的意识有关。一个优秀的歌唱家, 通过后天的培养, 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 最终能获得优美动听的歌声, 而这种动人的歌声除了具备健康的喉咙、敏锐的乐感及扎实的专业功底外, 还与大脑意识这种心理过程与之协调统一分不开, 充分调动大脑意识活动来控制和指挥歌唱活动, 调整发声的生理机能状态, 才能展现出最优美最动人的歌声。在课堂上, 有个别同学害怕唱高音, 但是当他没有意识到所唱的音高是平时所恐惧的音高时, 有时就能较自然地唱出这个音, 可一旦老师告诉他这个音的实际音高后, 让他再唱一遍时, 他往往就唱不好甚至不敢唱, 这说明人的意识支配着人的活动。因此, 我们在平时歌唱教学中, 要多加强这种潜意识的训练, 培养歌唱的下意识活动, 使学生在感觉上、心理上从大脑意识控制方面来训练和演唱, 从而挖掘出自己最优美动听、最富有感情的声音。

四、情感想象对歌唱的作用

声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 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艺术。曾经传遍大街小巷的《忐忑》让我记忆深刻, 虽然歌曲中没有一句实际的歌词, 但通过演唱者传神的演唱、丰富的表演, 乐曲时而急促, 时而高亢, 时而豁然, 时而忐忑。有的学生唱得前仰后合, 笑得无法直腰, 还有的心情急躁, 忐忑不安, 很多人听了都有很多种感悟, 真不愧为“神曲”。“中国达人秀”中13岁的蒙古族孩子乌达木, 以一首《梦中的额吉》打动了评委和无数观众的心, 他的声音仿佛飘到了天外:广辽的呼伦贝尔草原, 悠扬嘹亮的歌声, 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飘向了天堂。乌达木动情的演唱, 让观众无不为之落泪。歌曲表达的动情之处, 充分地体现了情感想象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可见, 在歌唱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与控制的同时, 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可促进歌唱发挥,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素质的高低, 对于演唱者演唱的水平的发挥好坏和演唱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歌唱教学中绝不能忽略对歌唱心理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J].音乐探索, 2006 (增刊) .

幼儿胆怯心理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篇11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胆怯”,它是幼儿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忧虑反应,这种忧虑的内在心理机制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

造成这种胆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长的溺爱多于培养。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时刻提醒孩子这个要小心,那个要注意,深怕孩子受到伤害。孩子要爬滑梯,家长会急得大叫:“不行,那么高,要是摔下来怎么办?”晚上,睡觉了,遇到打雷,媽妈怕孩子受到惊吓,会一个劲地边拍边说:“宝宝乖,别怕,妈妈抱。”一旦孩子不听话,家长就吓唬孩子:“你再不乖,大灰狼就来了。”渐渐地,家长的情绪感染了孩子,使孩子变得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从小就养成了不敢与人交往,不敢独自睡觉,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胆怯心理。

第二,幼儿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些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把孩子安

置在家中独自游戏,或与有限的几个家庭成员交往。如孩子要下楼和小伙伴玩皮球,家长就说:“不行,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爸爸让孩子到附近小店去买酱油,妈妈就说:“不行,要是摔倒了怎么办?”这样,长期的单一刺激使得孩子对家庭以外的环境感到十分陌生,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家长以外的人交往,如何去应付外在的变化,久而久之,他们便拒绝合群,拒绝交往。

第三,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有偏差。有些家长与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耐心地指点帮助,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简单地一锤定音:“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XX多聪明!样样得第一。”一句话,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孩子受到了某种暗示,认为自己确实“无能”。因此,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他不愿参与活动,缺乏尝试的胆量。有的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能力的培养。也有的老师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怕出乱子,求太平,惟恐磕磕碰碰出事故,慢慢地幼儿变得胆小、怕事。

笔者认为,这种胆怯心理直接影响了幼儿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勇敢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必须密切配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耐心地指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勇敢品质。

勇敢,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它的意思是不怕危险、困难,有胆量,与胆怯、懦弱相对立。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勇敢品质,就有了沉着应付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心理准备,有了排除各种阻碍,以实现其短期目标与远大理想的可能。因此,勇敢品质是人们取得生活、学习、事业成功的前提。那么,勇敢品质是天生就有的吗?不是,它是在后天的学习、游戏、劳动、日常交往中逐步形成的。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呢?、

一、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电视尉中的主人公。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为此,我们可以创设条件,进行榜样示范,以勇敢、无畏的情绪感染幼儿,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一方面,利用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幼儿,通过看图讲述《我是勇敢的小强强》、游戏活动《上课大声讲》、故事《吃药打针我不怕》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幼儿的勇敢品质。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严于律己,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做起,充分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试问:看见一条毛毛虫,妈妈或老师先惊叫着跑开,却要求孩子勇敢地对待,这现实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父母之言行举动,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其接触,效而尤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言传身教,幼儿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再一个方面,以同龄人为榜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消除胆怯心理,培养勇敢品质。如孩子不愿参加体育活动,就可以用身边的事例及时地鼓励他:“看!xxx小朋友多棒,皮球拍得多好,真神气!”这样,渐渐地,有些胆小的孩子也会去试一试。总之,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要把握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究方法、循循善诱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6岁以前当作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他说:“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可见,在幼儿期培养勇敢品质的重要性。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应把握好是关心、爱护孩子,还是放纵、溺爱孩子;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儿观,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尽可能为孩子创设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有兴趣、主动地开展活动。特别是对待胆怯、缺乏主动性的孩子,应引导、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内容,培养他们主动计划自己行动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点漓进步,要给予肯定:表扬,从而强化协凡的勇敢品质,最终使幼儿学会自我赏识,自我肯定,以至得到自我满足,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导实践、寓教于乐

我们知道失败会引起幼儿的胆怯心理,而成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不敢尝试有难度的或新的动作,这是因为孩子胆子小,自愧不如别人,害怕和别人比较,害怕失败。我们要想方设法,鼓励每个幼儿都有勇气来学,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来。同时,要选择适合幼

儿年龄特点,适合各个层次幼儿的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如表演游

戏、角色游戏、攀岩、远足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技能,磨炼幼儿的意志,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经受失败的磨练,从而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勇敢品质的培养,努力克服幼儿的胆怯心理,将他

论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相关表现 篇12

关键词: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相关表现

一、演奏中紧张心理的相关表现

本文以通化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群体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出现的紧张心理展开分析,并且探索其根源,进而寻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问题。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而获取相关资料。问卷共采用了12 个问题,邀请了30 名钢琴专业的学生参与,最后实际参与问卷调查活动的人数为28 人。为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及确保调查内容的真实有效,问卷调查全部以匿名方式进行。访谈是以私下拜访的方式,采用与参与者当面交流的方法来分析受访者的心理调整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了解参与者对问题的看法,从而便于研究。

二、紧张时的生理反应

每个人都一样,当他们出现紧张心理时,其生理方面也会有所变化,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掌握这类生理变化是消除舞台表演者容易出现紧张等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问卷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调查参与者在参加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存在头晕、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67% 的调查参与者在参加舞台表演过程中,四肢出现颤抖的症状。上述各项数据表明,演奏者不但会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出现紧张心理,而且在表演前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常心理问题,进而造成演奏者的生理出现各种症状。张述祖等人在(2014)《基础心理学》中指出,人类在出现紧张心理时,其心跳频率便会增加,继而出现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人在紧张状态中,其体温会上升,由于体温变化,大脑会自动命令汗腺分泌,从而达到排汗降温的作用。这类生理变化均能够证明,在出现紧张心理时,每个人在生理方面都会出现部分反常表现,轻者呼吸加快、心跳加快、感觉疲惫,重则出现全身抖颤、身体局部无知觉等状况。

三、紧张时的心理反应

与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样,在紧张状态中,人的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变化,这类心理行为会使演奏者更加紧张,从而导致其无法集中精神对待任何事物。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89.3 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能够一心一意地进行钢琴演奏。只有3.6% 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自始至终地投入演奏。还有7.1% 的学生始终不能投入其中。

在访谈活动中,一位学生向笔者透露,她登台后会出现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心理调整期,这是由于在登台前突然面对观众而出现的心理紧张所致。在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过后,就可以逐渐进入状态,若是在弹奏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周围环境出现变化,紧张的问题会再次出现,又需要再次调整。针对这类心理现象,笔者查阅了部分心理学资料,认为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即人的认识程度选择状态能持续多久的问题。当人们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其植物性神经系统所控制的部分器官提高了运动,从而造成皮层下中枢出现极度兴奋现象。因为出现极度兴奋,又会导致皮层出现抑制现象,而人的脑部皮层能够控制每个人的理智意识,若脑部皮层出现抑制现象,人就会失去理智意识,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演奏者就无法一心一意地进行演奏。

其次,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对自己舞台演奏充满自信的比例较少(占10.7%),大部分演奏者都觉得不十分自信(占67.9%),还有相当一部分演奏者认为很不自信(21.4%)。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调查参与者表示,她在登台表演前,因顾及成绩等问题,无法在表演中发挥出正常水平。部分调查参与者则表示,能否在舞台表演中发挥出正常水平,主要是看自己是否熟悉曲目,若不熟悉曲目,则会出现紧张等心理。由此可见,自信心不足也是造成紧张的一种因素。

最后,关于舞台演奏时头脑空白无法继续弹奏的调查,大多数演奏者有过这样的经历,但经过调整会及时接上继续弹奏(占64%)。17.9% 的演奏者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且根本接不下去造成演奏失败,也有少数演奏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占14.1%)。《基础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情绪有减力性的特性,当人处于紧张状态下会释放大量能量,在没有确定的活动方向去使用这些能量时,这些能量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没有方向的激动状态,从而出现头脑空白的现象。

上一篇:染料废水处理剂研究下一篇:形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