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表现

2024-10-08

情绪表现(精选6篇)

情绪表现 篇1

所谓体验, 是针对已有的事实和真实的事物与形象, 获得感悟并留下深刻印象, 在亲身感受的过程中蕴含了对外界的印象和自己内心的变化的过程, 作为每一个人的个体在经验和经历上是有限的, 但是在体验他者的历程中所能感悟和体悟到的一切是丰富而充盈的。体验可以说是一种个性思想、语言和行为共同组合而成的自我意识。体验中重要的要素包括了“印象”“功能性”和“使用性”, 在我此次的教学练习中, 立足选择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行当人物的表演特点和人物动作特点, 作为我体验的摹本, 也是我最终用身体进行创造性表现的前提和依据。

所谓提炼, 是针对某种事物对象, 从中提取所需的东西。作为艺术创造、建构一种表现语言, 提炼是弃芜求精的过程, 从丰满而多样的事物中找出符合自我主体需要的, 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东西。

所谓表现, 将内在主观的情感、想象等直接表达出来, 由主观创造、实施赋予他者的印象。表现是创造者内心世界的体现、情感的流露。强调表现者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此次对舞蹈情绪的研究主要是在戏曲中花旦和青衣的情绪表现与中国古典舞动律元素相结合, 并以戏曲表演中具有个性特征的舞台形象作为体验的对象, 并根据选择的人物形象, 根据舞蹈表现的需要, 提炼其静态形象特征、动态特征、性格和情感特征, 依据舞蹈表演中呼吸、节奏、空间、劲力和神态等表演要素进行创造性整合, 转化为舞蹈的语言和舞段。这样的一种尝试, 旨在立足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继承, 在体验中加以创造, 在创造中回味传统特色和建构舞蹈语言形象, 将源取的真实性和主观的创造性结合, 将戏曲舞蹈动作性格的特征性和古典舞动作的表现性结合。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不同的人物从心理到外形都有很大的差异, 由此, 在舞台上就要有不同条件和类型的演员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在戏曲中就要有不同的表演规范和程式。因此, 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 区分人物类别的行当也就应运而生。总体来讲分为生旦净末丑, 这些行当大都是以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职务、地位、道德情操、化妆特点、表演技艺的侧重来划分的。在动作的表演显出“老生要弓, 旦角要松, 小生要冷, 花脸要撑, 武生取当中”的身段法则, 戏曲舞蹈代表着中国舞台艺术的精华, 汇集了身体语言的精彩, 更是中国古典舞研究·建构·创造自身舞蹈语言和形象的重要的源泉。

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 我将戏曲中花旦、青衣的情绪特点与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要素相结合, 以自身对人物的理解, 用舞蹈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前提是对人物进行背景、情节、心理、形态进行剖析, 进而进行自我表现, 这样一种有限定的命题和有限定的创造和表现, 力图立足对传统的创造, 立足体验已有的表演经验和方式。

一、悲怨情绪下的“窦娥”

(一) 题材:取材于戏曲《窦娥冤》

(二) 阐述:元代作家关汉卿的悲剧代表《窦娥冤》, 以一个“冤”字贯穿全剧。我们以“人物情感”为切入点, 体验窦娥在“悲”“怨”“冤”的主要情感基调下的表现特点, 抓住其鲜明的人物个性进行舞蹈表现

(三) 表现:戏曲《窦娥冤》以演唱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通过唱词表现内心独白和人物情感, 但是, 其中特定的舞蹈造型和动作具有非常鲜明和强烈的表演价值, 体现出戏曲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的特征的肢体表现, 中国古典舞将自身具有的独特的肢体语言作为表演形式, 体现人物的形、神、韵。我主要抓住几个方面进行体验和表现:第一、通过对窦娥心理的情感分析, 把情感作为渲染点。第二、以旁提、仰视、顿挫和横拧作为主要身体动态动律, 以此承载和延续内心的无奈, 哀怨与挣扎。第三、以拖步、漫步、滑步等主要步伐体现人物情感。

二、欢快俏媚的花旦形象

(一) 取材:戏曲中的“花旦”形象。

(二) 阐述:“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 在戏曲中常表现为青年或中青年女性的形象, 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 常常带点喜剧色彩。“花旦”又分为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 以念白、做功为主, 尤其以眼神犀利, 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 唱功为辅, 舞则必备。我以“步法、腰部、头部”的动律为重点, 主要突出花旦动作特征的“俏”和“巧”。

(三) 表现:在中国古典舞剧目中也塑造了有很多花旦形象的作品。如《丽人行》、《春闺梦》以及群舞《俏花旦》都以不同舞蹈形式和动作特点塑造“花旦”形象。我抓住戏曲“花旦”的“俏”“巧”“活”的作为表现特点, 融入古典舞的步法元素表现其性格特点:第一、圆场、花帮步、摆扣步、滑步、小垫步等作为主要动作。第二、以“扑蝴蝶”为情景, 为“花旦”的表演添加趣味性, 使其性格更加鲜活。第三、花旦在于一个“俏”字, 以头部的灵动和腰部含、腆、错位与步伐的移动相配合, 更加鲜活的表现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花旦形象。

中国艺术大师梅兰芳提出的“移步不换形”, 意思是说京剧要根据需要、根据时代和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行改革, 此谓“移步”。然而“移步”不能走得太远, 其限度是不能脱离京剧艺术的本体, 不要伤筋动骨, 此谓“不换形”。正是梅兰芳大师这样的一种改革精神, 他对京剧的创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其中体现了怎样实现对传统的保护、传承和改革的科学态度和艺术理想。这种主张启发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对待发展的视角、对待创造的精神。我希望自己的练习中可以体验和温故传统, 渴望能获得立足舞蹈需要进行创造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的感悟。立足体验温故, 立足表现创新, 在温故知新中, 在学用知行中前行。

情绪表现 篇2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通过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访谈、家庭情绪表露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评估问卷调查,考察了112名3~6岁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更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2)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与情绪表达的人际支持、工具支持的结果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幼儿掩饰消极情绪是因为预期情绪表达不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帮助;(3)幼儿报告面对父母/同伴/教师不同在场者时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且幼儿的人际支持结果预期存在年龄和在场者的交互作用;(4)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负相关;(5)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退缩行为.

作 者:何洁 徐琴美 王旭玲 HE Jie XU Qin-Mei WANG Xu-l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刊 名:心理发展与教育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521(3)分类号:B844.12关键词:幼儿 情绪表现规则知识 家庭情绪表露 社会行为

例谈情绪暴躁学生的表现及其疏导 篇3

小杰出生于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单位里的领导。作为独生子,小杰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家里备受宠爱。初入小学,小杰就非常顽皮,学习成绩一般,但因为长了一张白净的娃娃脸,穿戴又整洁漂亮,因此教师都夸小杰是“可爱的洋娃娃”。升入三年级后,小杰常常因为功课多、难度大而疲于应付。后来他迷上了电子游戏,特别喜欢游戏人物的打斗场面,对学习则更加不感兴趣,开始逃学。班主任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小杰的父母,父母非常担心,规劝小杰,但小杰却发火说是班主任对他置之不理。

无奈之下父母将小杰转至我校,就读于五年级。开始几天,小杰对新班级的一切都很陌生,因此处处循规蹈矩,完全像一个乖孩子。不久,他在班上找到几个精通电子游戏的玩友,大家常常凑在一起讨论新出的游戏。于是一切又开始重现了。

直到有一天,小杰听到同班的两个女生悄悄议论说:“新来的同学真逊。功课虽然倒数第一,脾气却是世界第一大。不成熟,和他的娃娃脸真相配。”此时,小杰再也忍不住了,他跑上前去,把那两个女生重重地推倒在地上,然后举起手里的书包拼命向她们身上砸去……

[问题分析]

从小娇生惯养的小杰在生人面前或在陌生的环境中(如刚转到我班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但在父母、教师、同学面前,他则无所顾忌,稍不顺心就发怒,甚至与老师争吵对峙、对同学拳脚相加。小杰的愤怒、攻击、多疑等行为表现是与特定的刺激情境息息相关的,具有明显的情境性。

那么备受宠爱的小杰为何会变成动辄大打出手的“后进生”呢?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父母的溺爱使小杰养成了骄横的性格,听不得批评和不同意见。对自我过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

其二,学业成绩不佳使小杰很难有成就感和同伴归属感,只好在电子游戏中寻找朋友和乐趣。但玩电子游戏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劝阻和批评,小杰感到非常失望,内心的苦闷无从发泄。同时,电子游戏中打斗场面也为小杰的行为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诱发作用。

其三,教师虽然都有着“规劝小杰好好学习”的良好动机,但由于方法欠妥,反而引起了小杰的抵触,诱发了他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

[辅导过程]

情绪暴躁在青少年群体中十分常见,为此,笔者按照情绪疏导原理,采用下列方法来引导:

1,谈话疗法

与小杰诚恳沟通,让他意识到情绪暴躁的危害和攻击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2,行为契约疗法

在与小杰进行深入交谈后,共同商议,签订一份控制情绪暴躁和攻击行为的契约,明确规定双方在三个月内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奖赏分明:(1)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时间作息;(2)让全班同学监督小杰的言行,共同帮助他改变不良言行;(3)出现不良情绪时马上求助老师,尽量克制自己不在现场发泄情绪,由老师对其情绪进行及时疏导,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忽视他;(4)如果发现自己有情绪暴躁或攻击行为的迹象,要自觉到“情绪加油站”隔离,冷静一段时间,任何人不得骚扰;(5)教师每天采用作业登记本的形式,对小杰当天的情况做出总结,家长将小杰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6)每周写一篇周记,记录自己一周的感受和执行契约的心得。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有效地约束了小杰的行为,更通过每天一次的交谈,改变了他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引导他尊重他人,不断提高自制能力,彻底克服暴躁倾向。

3,厌恶匹配控制法

厌恶匹配控制法又叫回避学习,是指将需要戒除的不良行为与痛苦刺激联系起来,以消除这种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厌恶匹配控制法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作用。一般来说,在学校教育中适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橡皮圈弹痛法;(2)想象性厌恶匹配法;(3)暂停疗法;(4)情境转移法。

针对小杰,我采用最多的是暂停疗法和情境转移法。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立“情绪加油站”,只要当事人在这个角落里,任何人不得去打扰,也不能围观或者发表任何议论,只能由当事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便使情绪恢复良好状态。只有经同学们同意,他才能重新回到班级中。经过与班级同学讨论,我们在“情绪加油站”放置了布娃娃、故事书等有利于改善情绪的物品。如果小杰在出现情绪暴躁或攻击性行为时,他要遵从契约到这个“情绪加油站”中停留一定的时间,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参与班级的其他活动。

在小杰遇到不利于己的刺激时,就鼓励他用情境转移法,在口中默念“发火很愚蠢,解决不了问题”或“别生气,这样有失风度”等句子,以自我暗示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战胜暴躁。同时,也允许他带一些喜欢的卡通人物卡片,如果遇到不利刺激时,就提醒他可以看看这些图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发挥伙伴的作用,提出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转移注意力。

在疏导过程中,家长的主动配合非常重要。利用校讯通、电话、作业登记本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小杰在家的各种表现,增强家校的沟通;建议家长平常多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学会反思,不断改进;也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受挫的能力;要教给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不侵害他人的表达方式才是被允许的,如通过绘画、讲故事等方式将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要求家长检讨自己,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孩子。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杰已有所好转,变得乐意帮助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能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反思]

面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反思自己的态度是否正确。

第一,切忌以偏概全。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某些不成熟的方面,他们自制力较差、易受暗示、缺乏自觉性,而且对伤及自尊心的问题尤为敏感,因此他们在遇到问题尤其是涉及到自尊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对此,教师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切忌将偶尔出现暴躁、发怒等情绪波动的学生看作是具有情绪暴躁问题的学生。

第二,切忌武断行事。由于情绪暴躁问题往往伴随着攻击性行为,因此它所引起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和恶劣。对于此类“影响恶劣”的学生行为,作为教师既不能不明就理地予以责罚,也不能置之不理。教师在引导和教育具有情绪暴躁问题的学生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切忌对他们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或一味责罚的强硬措施。

第三,切忌重智轻德。当前,许多学校的德育课程枯燥无味,流于形式,无法引起青少年学生的共鸣,甚至使他们对品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为此我们要及时反思,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当然,社会舆论、各类媒体中的暴力渲染也是青少年学生出现暴躁情绪问题的根源之一,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来抵制社会和媒体宣传的不良影响。

情绪变化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吗? 篇4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糟糕的一天。但是,如果近段时间你或者你关心的人看起来相当难过、特别焦躁或者比较容易激动,那么你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征兆。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讲师南希·多诺万博士说:“情绪相关的症状可以随着日常生活的压力起伏变化。如果这种情绪变化长时间出现,对你造成显著困扰,或干扰你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需要寻求帮助的信号。”

病因和症状

情绪和压力都是由大脑的多个结构、网络和化学神经递质系统调节的。任何这些结构的破坏都可以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多诺 万博士说:“例如,大脑内微血管的病变可使脑白质发生变化。这可能会扰乱大脑内情绪和行为的正常连接。”

情绪的变化可能反映出精神方面的障碍。例如,精神抑郁可能会引起悲伤、易怒、焦虑、兴趣和愉悦感的缺失。情绪变化也可能是由于有如甲状腺疾病或神 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原因,多诺万博士说:“在我们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神经精神病科,老年痴呆症患者经常因出现情绪淡漠、抑郁、焦虑和其他行为变化前来就诊”。

有时睡眠障碍可以导致情绪的改变。舒适的睡眠过少可以导致烦躁和焦虑。情绪症状也可能是药物的副作 用造成的。例如,类固醇药物泼尼松可导致精神紧张或情绪的改变。

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注意到你或者某个你亲爱的人正在遭受持续超过几个星期的显著情绪变化,这时可能就要去看心理疾病医生了。医疗评估可能包括一个人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有时需要采集大脑的影像资料。如果怀疑你有老年痴呆症之嫌,神经心理学家可能需要对你进行额外的测试,以确定你是否有思维能力的显著变化。

对情绪症状的治疗要解决这些根本的病因。例如,如果你是患上了抑郁症,医生可能会对你进行心理治疗,或开具如西酞普兰等的抗抑郁药,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是睡眠障碍引起的情绪不良,医生可能会开具良好的睡眠卫生方案或对你进行睡眠评估。如果是药物引发的情绪变化,医生可能会为你更换另一种类型的药物。

情绪表现 篇5

摘要:优秀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的关键

要素。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高尚的品德修养。本文通过对总结典型的高职在校生负面情绪的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形成原因,探究对策。

关键词:负面情绪高职大学生成因对策

1 主要表现及成因

1.1 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自卑,缺乏自信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负面情绪。这一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家庭、学习、感情等方面。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生活富裕的家庭,也有经济拮据的家庭,有生活美满的和睦家庭,也有不完美的单亲家庭,生活经历和条件的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面对生活的挫折怨天尤人,从而产生自卑的负面情绪。在校学生中也存在不少或因为高考期间的特殊状况而导致考试失利,或因为录取院校的不满意,或因为报考的院校选择性错误等等客观原因,努力争取过但仍然与期盼的院校失之交臂的学生。

1.2 嫉妒偏激,孤僻冷漠 自卑的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调节,长期压抑在心里,容易引起忧愁、消沉、痛苦不能自拔,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在外因作用下会演变成嫉妒,嫉妒他人的学识能力、荣誉、生活条件,当别人身处不幸困境时幸灾乐祸,恶语讥讽。嫉妒是一种扭曲心灵的情绪障碍,不仅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阻碍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会使人变得冷漠、孤僻甚至会不择手段伤害别人,最终使自己陷入更加恶劣的境地。

1.3 焦虑恐惧,敏感易怒 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恐惧的情绪反应,亦或是在自尊受到潜在威胁时而引起的一种负面情绪表现。当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求职等各方面的挫折,担心甚至是恐惧巨大困难的来临。在学习方面,常见表现有竞赛怯场而导致发挥失常;求职期间产生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敏感易怒也是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的表现。大学生处于血气方刚的青春时期,感情上敏感、易怒,容易冲动。如有的因为别人的一件不如意的小事儿恼羞成怒;有的或因挫折和失败而痛不欲生,自暴自弃;有的因为偶尔的成功而得意忘形。这种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4 功利心理,拜金攀比 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途径获得荣誉、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相反,错误的功利心理,拜金主义和攀比心理会导致学生重利轻义,唯利是图,失去诚信。常见的表现为,赶时髦,攀比阔气,贪图享受,享乐厌学,贪得无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环境、学生间相互影响是主要因素。社会中的奢靡之风,拜金主义蒙蔽了一部分学生的眼睛,攀比吃喝玩乐,消费阔绰,扭曲了世界观,导致错位的价值观的建立。

2 对策分析

2.1 及时发现,正确引导 引起学生负面情绪的因素有很多,外界环境、自身性格、家庭影响、生活经历等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辅导老师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过交流谈心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将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及时走出心理误区,消除负面情绪。

2.2 自我管理,塑造人格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加强学生人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优秀的品格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型和定型关键期,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环境和校园风气对学生良好的品格形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结合社会思想道德层面相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以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会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评论和探讨,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修养,塑造优秀的人格。

2.3 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积极地面对挫折,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培养悦纳自我的心态,肯定自己,发挥优点,树立自信,不断完善自己。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灵活多样的竞技比赛,鼓励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亮点,激发出青春活力和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点燃职业热情。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的必经磨练,学会在挫折面前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化劣势为优势,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重拾自信,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2.4 多方努力,温暖感化 通过和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负面情绪成因和性格特点,学校、教师和家长多方配合共同努力,真情温暖和感化学生,让学生愿意接受辅导老师的帮助和心理疏导,真正认识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消除负面情绪,调节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心理咨询能够在师生之间有效实施的很重要的前提之一是相互间的信任,学生只有真正的将情绪倾诉出来,心理咨询和辅导才能够真正的有效。

3 结束语

优秀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的引导他们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消除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新一代大学生勇于突破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迎接人生的挑战,成为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兆平.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电大学报,2007(03).

[2]甘洁仪.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特点比较研究[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02).

[3]刘风华.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初探[J].潍坊学院学报,2008(01).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负面情绪应对的研究》(课题编号:GJXH2013-2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情绪表现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职业病患者479例, 其中尘肺37例, 铅中毒165例, 汞中毒53例, 苯中毒20例, 镉中毒47例, 其他职业病157例;其中男301例, 女178例, 年龄26~74岁, 住院时间17±2d。本文所选取患者均无较为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智力正常, 能理解所使用的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心理问卷调查

对所有职业病患者均进行心理特点调查, 调查表需涉及到患者的各种情绪, 如悲观抑郁、焦虑、怨恨不满等, 对患者最近一周内相关情况进行评估。此表填写时需由一位主管护师运用标准统一导语, 对患者实施耐心指导, 确保其在入院第3d、出院前1d均填写1份。本文选取479例患者共填写958份调查表, 均回收成功。

1.2.2 护理措施

悲观抑郁情绪护理:有些病症 (如尘肺和一些中毒症状) 无法根治, 如患此类疾病则终生携带, 特别是老年患者, 由于长期被疾病所折磨, 导致其性格出现变异, 被急躁、固执情绪困扰, 甚至出现悲观绝望心态, 有“宣判死刑”之感, 并有患者直接放弃治疗。针对此类情况, 应多给予关心, 运用较亲切温和的话语, 给予患者尊重, 使其能感到需求被满足, 并给予患者足够的肯定, 使其明白自己被认可,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并明白坚持持续性治疗, 能够保持疾病的稳定性, 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使患者得到激励, 坚持治疗并战胜疾病。

焦虑护理:多数中毒患者在初入院时认为其患职业病, 并无明确诊断, 需予以仔细检查, 通过职业病诊断小组探讨后, 方可以做出最后诊断。因此患者异常关心其是否被确诊为职业病, 导致心态焦虑, 将疾病夸大。可以尽快实施现场调查并及时予以驱毒治疗, 判断患者实际病症, 使其放心接受治疗;另一部分急性中毒患者, 因突发中毒, 致使体质变弱, 此时心理处于焦虑期, 忧虑所患疾病无法治愈。此类患者需以体贴语言对其进行安慰, 使其明白中毒原因、治疗及预后效果, 确保患者增加勇气, 保持信心, 积极配合, 促进康复速度[2]。

怨恨不满情绪护理:部分患者由于职业病入院治疗, 工作单位不予相应的待遇, 致使收入下降, 或其工作单位拖欠治疗费用, 致使患者出现怨恨心态, 烦闷困扰。针对此类患者, 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帮助, 尽可能帮助其解决补贴费用等, 使其权利得到维护, 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恐惧情绪护理:职业病通常分为急、慢性两类, 如患急性病症, 患者感觉生命遭受威胁及承受身体伤残;而慢性职业病通常病程较长, 治疗起效缓慢、易反复发作, 病情发作时常都出现疼痛、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尤其是年轻患者担心是否影响生育能力, 由此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因此, 护理人员需保持较高责任心及同情心, 以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 周到耐心地多与患者亲近, 使其感受到体贴与温暖, 心理与生理配合予以护理措施, 促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治疗结果。

良好护患关系:护患关系保持良好可有效确保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 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患者发病期间, 及时给予关心安慰, 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以熟练的技术获取患者信赖,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安慰、鼓励, 增加基础性护理, 以合理方式进行患者心理护理工作。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可知, 职业工作者存有各类心理障碍, 表现多样化, 病情程度均不相同。479例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均需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治疗中护理人员针对性心理干预, 患者各类心理问题均得到一定缓解, 其检出率显著减低,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研究表明, 情绪可致人体行为、健康出现异常。情绪作为关键因素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若所处环境发生改变, 但与自身主观愿望不相符合, 或出现挫折及不幸时, 易出现悲伤、愤怒、忧虑等情绪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满面忧愁、茶饭无心、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导致此类反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外界刺激致使有机体受到感应, 发生神经冲动, 通过周围神经及脊髓传达至脑干, 后汇入大脑皮层感觉部位, 导致认知及情绪活动区域受到刺激, 引发较严重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变化。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 479例职业病患者中, 悲观失望、焦虑、怨恨不满等情绪障碍严重困扰患者, 对其在诊断治疗中均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行诊断治疗。通过较为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能够降低患者情绪障碍。在开展护理干预工作之前, 患者可检测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经治后, 患者情绪障碍情况明显减低,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要增强职业病宣传教育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增加其了解职业病知识的程度。积极宣传职业病病因, 治疗方法和国家对应政策, 确保患者能够明确自己和疾病的关系。并和家属积极配合, 帮助职业病患者尽快消除心理压力, 客观认识职业病具体情况, 消除其担心、顾虑、害怕、紧张等情绪, 防止心理疾病对疾病的确诊和恢复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 保持自然性发展并有效恢复, 全面认识自身疾病, 积极配合开展治疗及护理工作[3]。

职业病患者通常承受较为特殊的症状变化, 且附有一定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 并精通心理学, 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工作中多注意和患者沟通、交流, 注意观察患者, 以合理的方式获取患者信任, 运用合理有效措施对其心理情绪进行护理, 协助患者尽快脱离身心痛苦, 以积极心态战胜疾病, 重新开始工作, 回归家庭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志芳, 陈雯静, 艾毓婷.职业病312例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1, 4月 (2) :94-96.

[2]彭志萍.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9 (18) :147-148.

上一篇:辐射复合下一篇:大体积钢筋混凝土